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教案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教案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教案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教案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

目录

目录

第1章物流运输基础知识

?1.1 运输概念

1.1.1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1. 运输——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

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这里不研究人的运输)。

2. 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

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物流活动中包含了运输活动,是物流最基本的环节,也是最主要的物流活动。

?1.1 运输概念

1.1.2 运输的作用

1.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运输不仅可以部分改变货物的时间状态,更是改变货物空间状态的主要手段,再配以搬运、配送等活动,就能圆满完成改变货物空间状态的全部任务。

2. 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有了运输条件才能保证生产企业有节奏的生产,才能为开发新的自然和劳动资源创造必需的条件,才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才能发展国际贸易。

3. 运输主要创造了“场所效用”

场所效用(或称“空间效用”)——同种货物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其使用价值实现的程度则不同,即效用价值是不同的。

?1.1 运输概念

4. 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第一利润源——原材料成本的降低

第二利润源——降低活劳动消耗

第三利润源——降低物流费用

具体表现:

(1)运输是运动中的活动,其活动的时间长、距离远、消耗也大。消耗的绝对数量大,则节约的潜力也就大。

(2)从运费来看,运费在全部物流费用中占最高比例,节约的潜力非常大。(3)由于运输总里程远,运输总量大,通过体制改革和运输合理化可大大缩短运输吨公里数,从而获得比较大的节约。

?1.2 物流经济概述

物流经济离不开运输经济。

1.2.1 运输市场

◆运输市场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受供给与需求规律的支配。

◆狭义的运输市场——运输承运人提供运输工具和运输服务来满足旅客或货主对运

输需要的交易活动场所。

◆广义的运输市场——一定地区对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协调与组织,包括一定的交易

场所、较大范围的营业区域和各种直观或隐蔽的业务活动。

◆运输市场表现——在相当广阔的空间里、在一定时间的推移中实现运力的需求和

供给,从而完成客货位移。

?1.2 物流经济概述

1. 运输需求分析

(1)输需求与需求规律

◆运输需求——货主或托运人在一定运输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交运的货物运量。

◆必备条件——交运意愿和交运能力

在图1.1中,横轴OQ表示运输需求量,纵轴OP表示运价水平。D为运输需求曲线,其斜率为负,表明运价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当运价为OP1时,需求量为OQ1;当运价下降到OP2时,需求量则增加到OQ2。

(2)运输需求的特征

a.运输需求的派生性。

b.个别需求的异质性。

c.总体需求的规律性。

?1.2 物流经济概述

(3)运输需求弹性分析

◆运输需求弹性,一般是指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运输需求随运价变动而相应

增减的特性,弹性的大小表明需求量对运价变动的反应程度。

表示需求◆用弹性系数可以较好地反映因运价变动而引起需求量变化的程度,设E

d 弹性系数,它的大小等于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值,用公式表示如下:

⊿Q/Q ⊿Q P

= ————— = ————·——

E

d

⊿P/P ⊿P Q

——需求弹性系数;

式中:E

d

⊿P——价格变动量;

Q——需求量;

⊿Q——需求变动量。

?1.2 物流经济概述

类型:

a.需求完全无弹性,即E d = 0,如图1.2(a)所示。

b.需求完全有弹性,即E d →∞,如图1.2(a)所示。

c.单位需求曲线,即E d = 1,如图1.2(a)所示。

d.需求缺乏弹性,即0<E d<1,如图1.2(b)所示。

e.需求富有弹性,即1<E d<∞,如图1.2(c)所示。

◆在需求弹性五种类型中,前三种只是理论上的推

论,现实中的需求弹性属于后两种情况。

?1.2 物流经济概述

(1)运输供给与供给规律

◆运输供给——在运输市场上,运力的供给者,在不同运输条件下所提供的

运力数量。

◆供给曲线如图1.3所示。

★价格本身引起的供给变动称为供给量的变动;

★非价格因素引起的供给变动即为供给的变动。

(2)运输供给的特点

a.必须储存运输能力。

b. 要有合理的运力规模。

?1.2 物流经济概述

(3)运输供给弹性

◆运输供给弹性——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其弹性大小表示运输供给量对运价变动

的反应程度。

◆用公式表示如下:

⊿Q/Q ⊿Q P

= ————— = ————·——

E

s

⊿P/P ⊿P Q

式中:E

——供给弹性系数;

s

⊿P——价格变动量;

Q——供给量;

⊿Q——供给变动量。

◆类型:a 供给富有弹性 b 供给缺乏弹性

?1.2 物流经济概述

3. 运输市场的类型

a.按行业——铁路运输市场;水路运输市场;公路运输市场;航空运输市场;管道运输市场。

b.按运输对象——货运市场;客运市场和装卸搬运市场。

c.按运输范围——国内运输市场和国际运输市场。

d.按供求关系——买方运输市场和卖方运输市场。

e. 按运输需求的弹性——富有弹性的运输市场和缺乏弹性的运输市场。

?1.2 物流经济概述

1.2.2运输价格

1. 运输价格的概念

运输价格——运输企业对运输对象所提供的运输劳务的价格。是运输企业借以计算和取得运输收入的根本依据。它的高低也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

2. 运输价格的特点

(1)运输价格是一种劳务价格

运输价格因供求关系而产生波动的程度往往较一

般有形商品要大。

(2)货物运输价格是商品销售价格的组成部分

货物运价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商品的销售价格乃

至成交与否。

(3)运输价格具有按不同运输距离或不同航线而异的

特点

(4)运输价格具有比较复杂的比价关系

?1.2 物流经济概述

3. 运输价格的形成因素

(1)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运输企业在进行运输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和。

(2)运输供求关系

a.运输需求不变,供给发生变化对运输市场价格的影响

b.运输供给不变,需求发生变化对运输市场价格的影响

(3)运输市场结构模式

类型——完全竞争型、完全垄断型、垄断竞争型

和寡头垄断型

(4)国家经济政策

国家对运输企业实行的税收政策、信贷政策、投资政策等

均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运输价格水平。

(5)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

影响运输价格水平的竞争因素有:运输速度、货物的完好

程度以及是否能实现“门到门”运输等。

?1.2 物流经济概述

4.运输价格的结构形式

(1)距离运价

◆即按货物运输距离而制定的价格。目前主要有两种制定形式:均衡里程运价和递

远递减运价。

◆均衡里程运价——对同一货种而言,货物运价率(即每吨货物运价)的增加与运

输距离的增加成正比关系。

◆递远递减运价——对同一货种而言,货物运价率间每吨货物运价虽然随运输距离

的增加而相应增加,但并不呈正比增加。

(2)线路运价

◆指按运输线路或航线不同分别确定的货物运价。它被广泛使用于国际海运和航空

货物运输中。

?1.3 物流运输方式

1.按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分类

按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2.按运输范畴分类

按运输范畴——干线运输、支线运输、二次运输、厂内运输

3.按运输作用分类

按运输作用——集货运输、配送运输

4.按运输协作程度分类

按运输协作程度——一般运输、联合运输(联运)

5.按运输中途是否换载分类

按运输协作程度——直达运输、中转运输

?1.4 新兴运输方式

1. 成组运输

成组运输——借助一定的成组工具或设备,将两个以上重量轻、体积小的单件件杂货组合成同一尺寸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大货物单元再进行运输。

(1)成组运输的优越性

◆与普通散件运输比较,成组运输在操作过程中的主

要优点体现为以下方面:

a.减少人工,操作更安全。

b.方便了装卸和积载,装卸效率高。

c.降低了车船的周转时间。

d.减少了货损货差。

e.大量节约了包装费用。

f.减少营运费用,降低运输成本。

?1.4 新兴运输方式

(2)成组运输的主要形式

a.托盘运输

●托盘——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

品的水平平台装置。〔GB/T 4122.1—1996中4.27〕

●优势——加速货物搬运和降低运输成本。

●局限性——对货物的保护有限,露天存放困难,需要有仓库等配套设

施;

——托盘货物不密封,因而不能捆绑运输;

——搬运托盘仍需要较多的劳动;

——单个托盘运输起来不经济等。

?1.4 新兴运输方式

b.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运输包装货或无包装货的成组运输工具(容器)的总称。

◆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具有足够的强度,能长期反复使用;

②适于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运送,途中转运时,箱内货物不需换装;

③具有快速装卸和搬运的装置,特别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

④便于货物装满和卸空;

⑤具有1m3及1m3以上的内容积。

?1.4 新兴运输方式

◆优点——提高装卸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加速车船周转,加快货物送达;

——避免货物倒载,防止货损货差;

——节约包装费用,简化理货手续。

◆国际标准——第一系列共13种规格,其宽度均为2438mm,长度有四种(12192mm、

9125mm、6058mm、2991mm),高度有四种(2896mm、2591mm、2438mm、<2438mm =。

◆专门类型的集装箱——杂货集装箱,又称通用集装箱;冷藏集装箱;散货集装箱;

开顶集装箱;框架集装箱;罐状集装箱;汽车集装箱;牲畜集装箱;兽皮集装箱;

挂衣集装箱;平台集装箱等。

?1.4 新兴运输方式

2.国际多式联运

国际多式联运——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地点交付的货物运输。

(1)国际多式联运的优越性

a.手续简单统一,节省人力、物力和相关费用。

b.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减少库存,降低货损货差事故,提高货运质量。

c.降低运输成本,节省各种支出。

d.提高运输管理水平,实现运输合理化。

e.为实现国际物流系统提供条件。

?1.4 新兴运输方式

(2)国际多式联运的运输组织形式

a.海—空联运

b.海—铁联运

c.航空—公路联合

d.铁路/公路—内河与海上—内河

e.微型路桥

f.路桥

g.驼背运输

第2章物流运输管理

?2.1 物流运输管理概述

2.1.1物流运输的作用

两方面理解:

1. 运输与物流其它环节的关系

(1)运输与包装的关系

(2)运输与装卸的关系

(3)运输与储存的关系

?2.1 物流运输管理概述

2.运输原理

◆运输原理——一次运输活动中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是指

导运输管理和营运最基本的原理,即: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

(1)规模经济

◆特点——随装运规模的增长,使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

◆单位重量货物的运输成本与运输工具一次装载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1所示。

◆单位重量货物运输成本与货物密度之间的关系,如图2.2所示。

?2.1 物流运输管理概述

(2)距离经济

◆特点——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距离的增加而减

少。

◆运输成本与一次运输距离的关系如图2.3所示。

◆结论——在运输距离为零时,运输成本并不为零

——运输成本的增长随运输距离的增长而降低,即呈递远递减规律◆在评估各种运输战略方案或营运业务时,以上原理应作为重点考虑因素。

◆目的是既要使装运的规模和距离最大化,同时仍要满足顾客的服务需求。

?2.1 物流运输管理概述

2.1.2 物流运输管理的原则与目标

◆运输是实现货物空间位移的手段,也是物流活动的核心环节。

◆多品种、小批量物流成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特征。

◆合理化运输基本原则与目标

——及时、准确、经济、安全

2.1.3 运输决策及运输各关系方

◆决策——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

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运输决策是运输管理的核心。

◆如此多的关系方,加之各方之间形成的诸多关系,由此决定了运输决策必须要以兼顾多

方、统筹安排、周密计划、组织协调为原则,确保运输组织的合理性。

?2.1 物流运输管理概述

图2. 4 参与运输决策各方之间的关系

?2.1 物流运输管理概述

2.1.4 运输规章

1.海上运输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及《汉堡规则》。

2.公路运输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CMR公约及TIR手册。

3.铁路运输规章

《铁路货物运价规则》、CIM公约、COTIF公约、《关于统一过境运价规程的协约》、《国境铁路协定》和《国境铁路会议协定书》。

4.航空运输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华沙公约》和《海牙议定书》。

?2.2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功能

2.2.1 水路运输

基础设施——航道和港口,运输工具为船舶及

装卸机械。

1.优点——高运力、低成本

2.缺点

(1)运输速度慢。

(2)线路迂回。

(3)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4)港口的装卸费用较高。

(5)可靠性差。

?2.2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功能

3.主要功能:

★适用于大批量货物,特别是散装货物运输;

★承担原材料、半成品,如建材、石油、煤炭、矿石和粮食等低价值货物运输;

★是国际贸易运输的主体。

?2.2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功能

2.2.2 公路运输

◆设施——公路、公路车站和车辆。

1. 优越性

(1)普遍性。

(2)灵活性。

(3)快捷可控。

(4)运输车辆的资金投入较低。

(5)包装成本低。

(6)由于公路运输的灵活性,决定了其运输生产点多、面广,而使得公路运输在零担货物运输方面具备强大优势。

(7)货运方面的适应性不断增强。

?2.2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功能

2. 局限性

(1)运输能力低。

(2)单位运费高。

(3)交通事故及公害问题多。

3.主要功能——近距离、小批量的客货运输和水运、铁路运输难以到达地区的长途、大批量货运,以及铁路、水运优势难以发挥的短途运输。

?2.2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功能

2.2.3 铁路运输

设施——铁路、机车、车辆、火车车站及辅助设施。

1. 优点

(1)运载能力大。

(2)速度较快。

(3)污染少。

(4)受天气条件限制少、安全可靠。

2. 局限性

(1)灵活性差。

(2)费工、费时,增加了货物的在途时间。

(3)由于装卸次数多,铁路运输中的货损率比较高。

(4)铁路设施修建成本较高,建设周期较长。

3.主要功能——长距离、大批量的客货运输

?2.2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功能

2.2.4 航空运输

设施——航空港、飞行器和航管设施。

1. 优越性

(1)运输速度快。

(2)受地形条件限制小。

(3)经济效益好。

(4)服务质量高、安全可靠。

(5)节约包装、保险、利息等费用。

?2.2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功能

2. 局限性

(1)运输成本高。

(2)对大件货物或大批量货物的运输有一定的限制。

(3)有些货物禁用空运。

(4)飞机飞行安全容易受恶劣气候影响,恶劣天气可能造成飞机延误和偏航。

3.主要功能

——时效性强或紧急需要的物质

——单位价值高、运费承担能力强的货物

?2.2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功能

2.2.5 管道运输

设施——管道线路和管道两端的气泵站

形式——液体管道(主要运送石油及其制品)、气体管道(主要运送天然气)、浆质管道(运送煤浆)。

1.优点

(1)不受地面气候影响,可以全天候24小时、全年365天连续作业。

(2)货物不需包装。

(3)货物在管道内移动,货损率很低,稳定性好。

(4)单向运输,没有回空问题。

(5)耗用能源少,占地少,安全,公害少。

(6)经营管理相对简单。

(7)单位运营成本低,管道运营仅需气站的极少数维护人员,人工成本很低。?2.2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功能

2.缺点

(1)运输对象过于单一。

(2)机动灵活性小,局限于固定的管道内运送货物,且为单向运输。(3)管道建设的初期固定投资成本大。

3.主要功能

——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煤炭的运输

?2.3 物流运输合理化

2.3.1 合理运输

1.合理运输——在实现货物从生产地到消费地转移的过程中,充分有效地运用各种运输工具的运输能力,以最少的人、财、物消耗,及时、准确、经济、安全地完成运输任务。

2.标志——运输距离最短

——运输环节最少

——运输时间最省

——运输费用最低

——运输质量最高

3.“五要素”——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

?2.3 物流运输合理化

2.3.2 不合理运输

1.不合理运输——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达到的运输水平而未达到,从而造成运力浪费、运输时间增加、运费超支等问题的运输形式。

2.形式:

(1)空驶

原因:——能利用社会化的运输体系而不利用

——货源不实,车辆空去空回,形成双程空驶

——由于车辆过分专用,无法搭运回程货,只能单程重车,单程回空周转

(2)对流运输(相向运输、交错运输)——同一种货物或彼此间可以互相代用而又不影响管理、技术及

?2.3 物流运输合理化

效益的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作相对方向的运送,而与对方运程的全部或一部分发生重叠交错的运输。

(3)倒流运输——货物从销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种运输现象。

(4)迂回运输——舍近求远的一种运输。

(5)过远运输——调运物资时舍近求远,近处有资源不调而从远处调,这就造成本可以采取近程运输而未采取,拉长了货物运距的浪费现象。

?2.3 物流运输合理化

(6)重复运输——增加了非必要的中间环节,这就延缓了流通速度,增加了费用开支,增大了货损率。

(7)运力选择不当——未考虑各种运输工具的优缺点而不正确地选用运输工具造成的不合理现象

形式——弃水走陆、铁路、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运输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

(8)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9)超限运输——超过规定的长度、宽度、高度和重量,容易引起货损、车辆损坏和路面等设施的损坏,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2.3 物流运输合理化

2.3.3 运输方式的选择

选择运输方式,应该根据具体条件加以研究,作为这些具体条件的基础,可以从下述的五个方面考虑:

1.货物品种

☆在考虑所运输货物的品种时,应以其性质、形状、单件重量和容积等为依据,来选择适合所运货物特性和形状的运输方式。

☆同时,货物对运费的承担能力也不容忽视。

2.运输期限

运输期限必须与交货日期相联系。

3.运输成本

在考虑运输成本时,还必须注意运输费用与其他物流子系统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现象,故不能只考虑运输费用来决定运输方式,而要由全部的总成本来决定。

?2.3 物流运输合理化

4 .运输距离

选择原则——300公里以内,采用汽车运输;

——300~500公里的区间,采用铁路运输;

——500公里以上,采用船舶运输。

5 .运输批量

选择原则——15~20吨以下的货物,采用汽车运输;

——15~20吨以上的货物,采用铁路运输;

——数百吨以上的原材料之类的货物,应选择

船舶运输。

6.其它因素——运输服务成本

——平均运达时间(速度)

——运达时间的变动性(可靠性)

?2.3 物流运输合理化

2.3.4 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意义——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载重能力,减少车船

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

得运输的合理化。

2.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

(1)要点——少投入、多产出,走高效益之路。

(2)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有效措施有以下几种:

a “满载超轴”。

b 水运拖排和拖带法。

c 顶推法。

d 汽车挂车。

?2.3 物流运输合理化

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

含义——发展运输的大生产优势,实行专业分工,打破一家一户自成运输体系的状况。

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

(1)要点——在公路运输经济里程范围内,或者经过论证,超出通常平均经济里程范围,也尽量利用公路。

(2)表现

▲对于比较紧张的铁路运输,用公路分流后,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从而加大这一区段的运输通过能力;

▲充分利用公路从门到门和在中途运输中速度快且灵活机动的优势,实现铁路运输服务难以达到的水平。

?2.3 物流运输合理化

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

要点——通过减少中转过载换装,从而提高运输速度,节省装卸费用,降低中转货损。

6.配载运输

配载运输——充分利用运输工具载重量和容积,合理安排装载的货物及载运方法以求得合理化的一种运输方式。

7.“四就”直拔运输

“四就”直拔——减少中转运输环节,力求以最少的中转次数完成运输任务的一种形式。

“四就”——就厂、就站(码头)、就库、就车(船)

8.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

依靠科技进步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途径。

9.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

?2.3 物流运输合理化

2.3.5 综合运输体系与多式联运

1.综合运输体系的概念

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续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

2.综合运输体系的主要特点

(1)手续简便。它具有一次起票、手续简便、全程负责的便利。(2)实现门到门运输。

(3)运费低廉。

?2.3 物流运输合理化

3.综合运输体系的联运形式

(1)卡车——铁路——卡车

(2)卡车——船舶——卡车

(3)卡车——飞机——卡车

(4)卡车——船舶——铁路——船舶——卡车

4.综合运输体系的组成

(1)有一定技术装备的综合运输网及其结合部系统,此乃综合运输体系的物质基础。

(2)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系统。

(3)综合运输管理、组织和协调系统。

第3章物流运输需求分析与预测

?3.1 运输需求概述

3.1.1 运输需求的概念

1.概念——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格价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2.必备条件——具有实现位移的愿望

——具备支付的能力

?3.1 运输需求概述

3.1.2 运输的需求特性

1. 广泛性

运输需求产生于人类生活生存需要和社会生产需要。运输需求是带有普遍性的需求,它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中,并随着社会活动的发展而发展。2.派生性

(1)派生需求——对一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是由另一种或几种劳务的需求所衍生出来的

(2)运输需求属于派生需求。货物移动绝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3.多样性

社会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决定运输需求的多样性。

?3.1 运输需求概述

4.定向特定性

(1)运输需求具有方向特定性。

(2)运输需求具有空间特定性。

5.时间特定性

运输需求,在时间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即运输需求的时间不均衡和时速要求不等。

6.部分可替代性

(1)“外部替代”——某件物品运输需求有时可以由运输以外的空间位移方式来替代;

(2)“内部替代”——同一运输需求有时可以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来替代。

?3.1 运输需求概述

3.1.3 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

1.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分布状况与生产力布局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和生产力布局不合理性,严重影响着运输需求。

例:(1)我国煤炭资源85%以上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就占68%,仅山西就占1/3。

(2)我国粮食产地如东北的长江平原、松嫩平原、松辽平原,每年提供全国商品粮的总量的20%。

?3.1 运输需求概述

2.国家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

(1)需求的大小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

(2)发展阶段

★工业发展初期,对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散装货物的运输需求急剧增加。

★工业发展的中期,对杂货、集装运输需求急剧增长。

★工业发展后期,方便、及时、快速等质量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

3.国家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1)不同产业对运输需求在质量上要求不同。用货运强度来表示量的需求。

(2)生产不同产品所引起的厂外运量也是不同的。

(3)不同产品对各种运输方式的选择也不同。

?3.1 运输需求概述

4. 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变革和经济政策调整,对运输需求影响最

大。

5.国家运输网的布局与质量

◆国家运输的布局和运输网的建设质量,会影响多条运输线路对货

源的吸引强度。

◆运输网布局和生产力布局一样,一旦形成,其运输路线就相应确

定,货物的具体走向也就确定。

6.人口增长与居住社区化

7.价格水平变化

价格是经济杠杆,它的变动调节商品需求变化,反过来又影响着运输需求变化。

?3.2 运输需求预测

3.2.1 运输需求预测的类别

1.按运送对象分类

(1)对集体组织的运送量预测,

(2)对消费个人的运送量预测,

2.按运送范围大小分类

(1)对运送总量预测,

(2)对运送方式运送路线的分量预测,

3.按货物发送量预测分类

货物发送量、货物到达量、货物平均运程等预测。

?3.2 运输需求预测

4.按运送货类来分类

件杂货配送量、大宗货配送量、危险品货配送量预测。

5.按预测时间分类

(1)短期预测,一般为1—5年。

(2)中期预测,一般为5—10年。

(3)长期预测,10年以上。

6.按预测主体分类

(1)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对运量预测,

(2)微观经济管理部门对运量预测。

?3.2 运输需求预测

3.2.2 运输预测内容与程序

1.运输预测内容

本书侧重于运输量预测:包括社会总运量预测、某种运输方式运量预测、货运周转量等。

2.预测程序

运输量预测过程一般可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基本程序,如图3.1所示。

?3.2 运输需求预测

图3.1运输需求量预测程序

?3.2 运输需求预测

(1)确定预测目标——确定预测的课题或者项目

(2)确定影响因素——详细分析影响该预测目标的各

种因素,并选择若干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3)搜集整理资料

搜集整理资料是预测工作的前提,无论采用哪种预测方法,都要有一定的资料和数据作依据。因此,根据预测目标确定资料搜集的范围与资料处理的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a. 资料的搜集——历史资料、现实资料

b. 资料的整理——资料整理就是对资料进行加工使之系统化的工作。

(a)资料的校核,去伪存真

(b)资料的分类——资料整理工作的主要环节。

(c)资料分类的标准取决于预测的任务与目标、预测

方法的选择。

?3.2 运输需求预测

(4)选择预测方法定——性与定量预测两大类

(5)建立预测模型

(6)分析计算——将收集的数据代入建立的数学模型,可计算预测值。

(7)分析修正预测值——一旦找到预测值存在误差时,应予以修正。

(8)写出预测报告——供决策者决策时参考。

(9)确定预测值——作为企业决策者决策项目的可靠依据。

?3.2 运输需求预测

3.2.3 运输需求量的预测方法

1.定性预测方法

(1)概念——以经验总结、理论分析、逻辑判断和推理等方式来对运输需求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的预测。

?3.2 运输需求预测

(2)分类

图3.2 定性预测法分类

?3.2 运输需求预测

2.定量预测方法

(1)概念——在充分占有大量的历史和现实统计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运输配送需求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实际经验和客观条件,选择或建立定量化的数学模型,通过科学分析和计算,来推断出运输配送需求量的一种预测方法。

?3.2 运输需求预测

(2)分类

?3.2 运输需求预测

现介绍几种常用的预测方法。

(1)简单平均法。简单平均法是将资料期实际数值进行简单算术平均,以此作为下期预测值。

(2)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有靠近预测期的各期实际销售量的平均数来预测未来时期的销售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平均值所用的各个时期也是向后移动的。

(3)加权移动平均法

如果企业每月的运输量有明显的增长或下降趋势,则可以采用加权移动平均法。

加权,是指每个数据的重要性估计用一个“权数”的值来代表。

步骤: 第一,求出每个数据与对应权数之和;第二,用此和除以诸权数之和。

(4)平均趋势预测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看企业生产形式发展的平均趋势,采用多次平均来预测运输企业的货运量。

?3.2 运输需求预测

(5)一元线性回归法,是根据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对只有一个变量的问题进行预测的方法。预测公式:

y=a+bx (6)

式中:

y——预测值;

a、b——回归系数;

x——时间序数。

应用步骤:

第一,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x、y,求出合理的a、b 回归系数。然后根据a、b回归系数确定回归方程,即:y=a+bx。

第二,利用已求出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a+bx中a、b回归系数的计算值,再去确定x、y的未来变化关系,并与具体条件相结合,求出y值。

第4章铁路货物运输管

?4.1 铁路货物运输

4.1.1 铁路货物种类

铁路货物的分类如图4.1所示。

普通货物

铁路货物超长、集重和超限的货物

特殊货物危险货物

鲜活货物

图4.1 铁路货物分类

?4.1 铁路货物运输

4.1.2 铁路货物运输种类

1.铁路货物运输以批为单位。

2.一批是铁路承运货物、计收运费、交付货物和处理事故的单位。3.分类

(1)按照运输速度

▲按普通货物列车办理的货物运输

▲按快运货物列车办理的货物运输

▲按客运速度办理的货物运输

(2)按照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条件

——整车运输、零担运输和集装箱运输。

?4.1 铁路货物运输

4.整车运输

按照一批货物的重量、体积、性质或形状需要以一辆或一辆以上铁路货车装运的货物,可以按整车办理。

(1)整车货物——整车适于运输大宗货物。

(2)特殊整车运输

《仓储与配送管理》自考本科答案.doc

仓储与配送管理 使用教材: 《仓储与配送管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林贤福主编 第1章仓储管理概述 第1节、仓储的功能、种类 仓储的功能:调解功能、检验功能、集散功能、加工?功能、配送功能仓储管理的种类: 第2节、仓储管理的概念、内容、基本任务、基本原则 1、仓储管理指对仓库及仓库内储存的商品进行的管理,是仓储企业为了充分利用所拥有的仓储资源来提供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活动。 2、仓储管理包括仓储资源的获得、仓储管理、经营决策、商务管理、作业管理、仓储保管、安全管理、劳动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工作。

3、仓储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满足客户需求,科学合理地做好商品的入库、保管保养和出库等工作,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企业创造利润。 4、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 1)效率原则 2)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3)服务的原则 第3节、仓储管理技术作业的内容 仓储管理技术作业按照其作业过程来分,主要有商品的入库、保管保养、出库3个阶段。 仓储是物流体系中唯一的静态环节,因此被称为时速为零的运输。 第2章仓库及仓库设备 第1节、仓库的作用 1)存储和保管:这是仓库最基本、最传统的作用 2)支持生产 3)调节供需 4)调解运输能力 5)商品加工 6)配送商品 7)信息处理 第2节、仓库的结构、仓库布局的原则、库区分区规划的方法,货位规划作业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1、仓储的结构 1)城市内,为充分利用土地,采用多层建筑为最佳选择 2)作为货车的库房出入口,要求宽度和高度的最低限度必须达到4mo作为大型货车入库的通道应大于3m,叉车作业通道应达到2m 3)库房内的立柱应尽可能减少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复习重点教案资料

——————————————————第一章——————————————————1.运输方式的分类:(1)公路运输(2)铁路运输(3)水路运输1)沿海运输2)近海运输3)远洋运 输4)内河运输(4)航空运输(5)管道运输 2.实现运输需求的方式:第一,可以使用私营的车队设备;第二,与专业运输公司签订运 输合同;第三,一个企业可以向各种提供以单独装运为条件的运输承运人预定服务。这三种即私人运输、合同运输和公共运输 3.物流的分类:(1)宏观物流(2)微观物流(3)社会物流(4)企业物流(5)国际物流(6)区域物流(7) 一般物流(8)特殊物流 4.运输的的两大功能:产品转移和产品储存 5.运输的原理:指导运输管理和营运的两条基本原理分别是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规模经 济的特点是随着装运规模的增长,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距离经济的特点是指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6.物流运输的地位和作用如下(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2)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 的必要条件之一(3)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4)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7.不合理运输的表现:(1)对流运输(2)倒流运输(3)迂回运输(4)重复运输(5)过远运输(6)运力 选择不当(7)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8.迂回运输与过远运输的区别:过远运输是指选择供货单位时,不就地就近获取某种商品 或物资,而舍近求远从外地或远处运来同种商品或物资的运输。迂回运输是本可以选取短距离进行运输而不办,却选择路程较长路线进行运输的一种不合理形式。两者虽然都属于拉长距离、浪费运力的不合理运输,但两者不同的是,过远运输是因为商品或物资供应地舍近求远的选择延长了运输距离,而迂回运输则是因为运输线路的选择错误延长了运输距离。 9.物流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1)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2)减少劳动力投入,增加运输 能力(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在公路运输经济里程范围内应利用公路运输(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6)配载运输(7)提高技术装载量(8)进行必要的流通加工 10.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所谓综合运输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 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续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体系。 ——————————————————第二章——————————————————11.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和旅客空间位 移方面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其具备两个条件:一有购买运输的服务的欲望或要求;二是具有购买能力。 12.运输需求的六要素:(1)对象(2)流量(3)流向(4)运程(5)运速(6)运输价格 13.运输需求的特征:(1)广泛性(2)派生性(3)多样性(4)个别需求的异质性(5)时间特定性(6) 空间特定性(7)部分可替代性(8)总体需求的规律性 14.物流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3)运输网 的布局与运输能力(4)市场价格的变动(5)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6)人口增长与分布15.运输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 的数量。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产者有出售商品的愿望;二是生产者有生产的能力。 16.运输供给的特征:(1)非储存性(2)不平衡性(3)部分可替代性(4)外部性 17.运输供给的影响因素:(1)政治因素(2)经济因素(3)社会因素(4)技术因素 18.物流运输企业的生产特点:(1)运输生产不改变劳动对象的属性或形态(2)运输产品的生 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3)运输企业生产力三要素有特殊的组合形式(4)运输产品的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 复习题

第1章铁路运输(复习思考题) 1. 铁路运输设备包括哪几部分?铁路线路等级怎样划分? 2. 铁路车辆有哪些类型?车辆标记的意义有哪些? 3. 简述铁路货物运输组织过程,铁路货物运输的种类有哪些? 4. 简述铁路货物发送作业过程,结合实际讨论此发送过程是否满足托运人的需要?应如何改进? 5. 铁路运输合同的变更和解除有哪些规定? 6. 铁路货物运到期限有哪些规定?货物实际运到天数如何计算?超过规定运到期限时有哪些规定? 7. 什么是列车编组计划?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8. 在列车编组计划中,货物列车有哪些分类?什么是列车运行图? 9.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定义?主要影响因素? 10. 车站通过能力的定义? 11. 车站改编能力的含义? 12. 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途径? 第2章公路运输(复习思考题) 1. 按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性质,公路被分为哪几个等级?高速公路每级服务水平的含义是什么? 2. 公路运输设备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3. 什么是货物?公路货物有哪些分类? 4. 公路货运包括哪些作业过程?每个作业过程应注意哪些事项? 5. 如何正确灵活地选择公路货运车辆及车辆行驶线路?从安全出发,选择线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6. 拖挂运输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组织运输的? 7. 长途汽车运输有什么特点?如何确定长途汽运的合理使用范围及应采取怎样的运输组织方法? 8. 什么是道路通行能力?按性质,路段通行能力分为哪几种?其间的区别是什么? 第3章水路运输(复习思考题) 1. 船舶有哪些分类?各具有什么特点? 2. 港口有哪些分类?其系统组成有哪些? 3. 港口生产作业分为哪几个部分?水路运输分为哪几部分工作过程? 4. 什么是港口装卸工艺?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5. 设计港口装卸工艺的目的是什么?装卸工艺设计有哪些原则? 6. 简述件货、集装箱码头、干散货等装卸工艺过程。 7. 什么是航次?航次包括哪几项作业?有哪几项分类? 8. 航线形式的船舶运行组织有什么优点?航线按船舶航行区域、运行状况、航线有效期限及航线港口数可分为哪几类? 9. 什么是驳船运输?内河运输中广泛采用驳船运输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10. 影响航道通过能力的因素有哪些?航道和船舶的技术性能包括哪些方面? 11. 什么是港口通过能力?影响港口通过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第4章航空运输(复习思考题) 1. 飞机有哪几种分类?民用飞机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2. 机场的功能是什么?有哪些分类? 3. 航空货物运输生产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航空货物运输的当事人及其责任如何划分?

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题库.

《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习题集及答案

项目一仓库的规划与布局 一、填空题 1.“仓”即的总称,可以是房屋建筑、洞穴、大型容器或特定的场地等,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储”,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意思。 2.仓储的基本功能有:、、。 3.按仓储对象来划分,仓储可分为:、。 4.存储人将特定的物品交给保管人进行保管,到期保管人将原物交还给存货人,保管物所有权不发生变化,这种仓储属于。 5.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过程是。 6.仓储管理的基本内容有:、、、、、、、。 7.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有、、。 8.仓库选址策略有、、。 9.按货物存取形式来分,自动化立体仓库可分:、、。 10.仓库货垛平面布局的形式可以概括为垂直式和倾斜式。垂直式货垛平面布局的形式又可分为:、、。 二、单选题 1.()仓储是仓储经营人以其拥有的仓储设备,向社会提供商业性仓储服务的仓储行为。 A.企业自营仓储 B.商业营业仓储 C.公共仓储 D.战略储备仓储 2.保管人在接受保管物的所有权,保管人在仓储期间有权对仓储物行使所有权。在仓储期满,保管人只要将相同种类和数量的替代物交还给委托人即可,这种仓储是()。 A.保管式仓储 B.加工式仓储 C.消费式仓储 D.存储功能仓储 3.具有进出量大,货物存期短,注重货物的周转作业效率和周转率的特点,衔

接不同运输方式的仓储活动是() A.存储功能仓储 B.物流中心仓储 C.配送中心仓储 D.运输转换仓储 4.仓库是保管、()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 A.储存 B.收藏 C.生产 D.堆放 5.()是经海关批准,在海关监管下专供存放未办理关税手续而入境或过 境货物的场所。 A.出口监管仓库 B.特种仓库 C.保税仓 库 D.营业仓库 6.()仓库是指出入库用运送机械存放取出,用堆垛机等设备进行机械化自 动化作业的高层货架仓库。 A.货架型仓库 B.自动化立体仓库 C.地面型仓 库 D.综合仓库 7.()是指把仓库选在最终用户和制造商之间的中点位置。 A.中间定位策略 B.市场定位策略 C.制造定位策略 8.仓库的货架之间没有间隔,不设通道,货架组合成一个整体,这种自动化立 体仓库是()。 A.货格式立体仓库 B.贯通式立体仓库 C.自动化柜式立体仓库 D条形 货架立体仓库 9.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储属于()。 A.企业自营仓储 B.营业仓储 C.公共仓储 D.战略储备仓储 10.()是指企业将仓储管理等物流活动转包给外部公司,由外部公司为企 业提供综合物流服务。 A.租赁仓库仓储 B.供应商管理库存 C.第三方仓储 D.寄售 三、多选题 1.仓储增值服务的功能有()。 A.流通加工 B.包装 C.配送 D.配载 E.交易中介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试卷及答案讲解学习

××××大学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 出卷人 院(系)部 专业班级 姓名 _ 学号 一、单选题 (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1分,共 15分) 1.下列运输方式中,成本最低的是( )。 A. 铁路运输 B. 航空运输 C. 水路运输 D. 公路运输 2. 运输的基本功能是产品转移和( )。 A. 产品加工 B. 产品增值 C. 产品销售 D. 产品储存 3. 下列不属于航空运输的缺点的是( )。 A. 运载能力低、单位运输成本高 B. 受气候条件限制 C. 可达性差 D. 安全性低 4. 下列哪项属于危险货物( )。 A. 毒害货物 B. 集重货物 C. 低温货物 D. 超长货物 5. 易腐货物适合选用以下哪种类型的集装箱?( ) A. 罐式集装箱 B. 冷冻集装箱 C. 开顶集装箱 D. 台架式集装箱 6. 下列( )不是铁路运输的主要运输种类。 A. 整车运输 B. 集装箱运输 C. 散杂货物运输 D. 零担运输 7. 与运输距离有关的不合理运输是( )。 A. 迂回运输和过远运输 B. 重复运输和无效运输 C. 对流运输和倒流运输 D. 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 8. 下列,( )不是运力选择不当的形式。 A. 线路交叉 B. 铁路、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 C. 弃水走陆 D. 运输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 9. 铁路运输的经济里程在( )。 A. 100km —300km B. 300km —500km C. 500km 以上 D. 无限制 10. SF 表示( ),如果SF 越大,表示货物越( )。

A. 货物衡重,重 B.货物积载因数,轻 C. 货物积载因数,重 D. 货物衡重,轻 11. 班轮公司运输的集装箱货物的交接方式通常是()。 A. CY/CFS B. CFS/CFS C. CY/CY D. CFS/CY 12. 管道运输区别于其他运输方式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A. 运量大 B. 能耗小 C. 速度快 D. 专用性强 13. 联合运输按照组织方法可分为()和()两大类。 A. 单一方式联运,多种方式联运 B. 国内联合运输,国际联合运输 C. 协作式联运,衔接式联运 D. 接力式联运,网络式联运 14. 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的经营形式主要包括独立经营方式、两企业间联营方式和()。 A. 代理方式 B. 合作方式 C. 协作方式 D. 邀请方式 15. 关于运输表述错误的是()。 A. 运输是指人或物品借助于运力在空间产生的位置移动 B. 每单位运输距离的成本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C. 利用运输工具对货物进行临时储存是为了降低成本 D. 随着运输工具装载规模的增长,每单位载重量运输成本上升 二、多选题 (本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运输时常见的参与者包括()。 A. 托运方 B. 运送工具提供方 C. 承运方 D. 中介方 2. 下列属于集装箱运输的特点的是() A. 高效益 B. 高效率 C. 高投资 D. 高风险 3. 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公路运输的优越性体现在()几方面。 A. 机动灵活 B. 可得性高 C. 能耗低 D. 可达性强 4. 原材料等大批量的货物,价格低廉或容积形状庞大的货物运输适合于那种运输方式()。 A. 公路运输 B. 水路运输 C. 铁路运输 D. 航空运输 5. 用综合评价法选择运输方式,评价的尺度有()。 A. 经济性 B. 迅速性 C. 安全性 D. 便利性 6. 零担货运班车主要采用()。 A. 直达式零担班车 B. 中转式零担班车 C. 沿途式零担班车 D. 接力式零担班车 7. 整车运输是铁路运输的主要运输形式,它有()的特点。 A. 装载量大 B. 运费低 C. 运输速度快 D. 能承担的运量大 8. 依据承租人的不同营运要求,租船运输可采用()租船方式。 A. 航次租船 B. 定期租船 C. 包运租船 D. 光船租船

仓储与配送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

《仓储与配送管理》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仓储:仓储是指利用仓库存放、储存未即时使用的物品的行为。简言之,仓储就是在特定的场所储存物品的行为。可以说仓储是对有形物品提供存放场所、物品存取过程和对存放物品的保管、控制的过程。 2、仓单:仓单是保管人在接受仓储物后签发的表明一定数量的保管物已经交付仓储保管的法律文书。保管人签发仓单,表明已接受仓储物。 3、仓储合同:仓储合同也称为仓储保管合同,是指仓储保管人接受存货人交付的仓储物,并进行妥善保管,在仓储期满将仓储物完好地交还,保管人收取保管费的协议。 4、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立体仓库就是采用高层货架存放货物,以巷道式堆垛起重机和出入库周边设备进行作业,由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操纵的现代化仓库。 5、虚拟仓库:虚拟仓库是指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基础上,进行物品储存、保管和远程控制的物流设施。 二、单项选择题 1、按仓储对象划分,我们可以将仓储分为( B ) A、存储式仓储和配送式仓储 B、普通物品仓储和特别物品仓储 C、加工式仓储和消费式仓储 D、自营仓储和公共仓储 2、仓储( C )的基本功能决定了仓储的基本任务是存储保管、存期控制、数量管理和质量维护。 A、配送 B、增值服务 C、物资储藏 D、运输 3、商品仓储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 C )。 A、降低生产成本 B、有效提高商品周转率 C、平衡运输的负荷 D、满足顾客需求 4、以下不属于仓储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是( D ) A、具有丰富的商品知识 B、熟悉仓储设备 C、具有一般管理素质 D、良好的市场营销能力 5、仓储企业在进入竞争时期进行服务定位的策略为( A ) A、高水平服务、低价格且不惜增加仓储成本 B、提高服务水平,维持成本不变

物流运输教案设计

运输管理学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刘俭辉

第一篇 运输管理学导论 第一章运输、物流与供应链 ?学习目标 1 明确运输的概念 2 了解运输的特点 3 说明运输合理化的要素 4 阐述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5 说明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的内在结构关系 6 说明物流思想的演变:运输→物流→供应链 基本概念: ?运输物流供应链运输合理化 第一节运输的概念 一、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指物品借助于运力在空间上所发生的位置移动。具体地讲,运输就是通过各种运输手段使货物在物流节点之间的流动,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虽然运输过程不产生新的物质产品,但它可实现物流的空间效用。二、运输的特点 1运输不生产有形的产品 2运输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大 3运输是具有一定的垄断性的资本密集型产业

4运输是物流的主要要素之一 5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应“ 6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 三、运输合理化 (一)运输合理化的概念 影响运输合理化的“五要素”: 1运输距离 2运输环节 3运输工具 4运输时间 5运输费用 (二)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求得合理化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 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带铁”的运输 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 6配载运输 7“四就”直拨运输

8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 9利用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 第二节运输、物流与供应链 ?一、交通运输和物流的内在结构关系 ?二、运输、物流与供应链 ?(一)运输产品的物流特征 (二)运输、物流和供应链 时间重点 20世纪50年代以前强调运输效率 20世纪50年代强调物流成本、客户服务20世纪60年代强调综合外包 20世纪70年代强调运作整合、质量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复习题

第1章铁路运输<复习思考题) 1. 铁路运输设备包括哪几部分?铁路线路等级怎样划分? 2. 铁路车辆有哪些类型?车辆标记地意义有哪些? 3. 简述铁路货物运输组织过程,铁路货物运输地种类有哪些? 4. 简述铁路货物发送作业过程,结合实际讨论此发送过程是否满足托运人地需要?应如何改进? 5. 铁路运输合同地变更和解除有哪些规定? 6. 铁路货物运到期限有哪些规定?货物实际运到天数如何计算?超过规定运到期限时有哪些规定? 7. 什么是列车编组计划?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地目地是什么? 8. 在列车编组计划中,货物列车有哪些分类?什么是列车运行图? 9.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地定义?主要影响因素? 10. 车站通过能力地定义? 11. 车站改编能力地含义? 12. 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地途径? 第2章公路运输(复习思考题> 1. 按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性质,公路被分为哪几个等级?高速公路每级服务水平地含义是什么? 2. 公路运输设备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地功能是什么? 3. 什么是货物?公路货物有哪些分类? 4. 公路货运包括哪些作业过程?每个作业过程应注意哪些事项? 5. 如何正确灵活地选择公路货运车辆及车辆行驶线路?从安全出发,选择线路地基本原则是什么? 6. 拖挂运输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组织运输地? 7. 长途汽车运输有什么特点?如何确定长途汽运地合理使用范围及应采取怎样地运输组织方法? 8. 什么是道路通行能力?按性质,路段通行能力分为哪几种?其间地区别是什么? 第3章水路运输(复习思考题> 1.船舶有哪些分类?各具有什么特点? 2.港口有哪些分类?其系统组成有哪些? 3.港口生产作业分为哪几个部分?水路运输分为哪几部分工作过程? 4.什么是港口装卸工艺?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5.设计港口装卸工艺地目地是什么?装卸工艺设计有哪些原则? 6.简述件货、集装箱码头、干散货等装卸工艺过程. 7.什么是航次?航次包括哪几项作业?有哪几项分类? 8.航线形式地船舶运行组织有什么优点?航线按船舶航行区域、运行状况、航线有效期限及航线港口数可分为哪几类? 9.什么是驳船运输?内河运输中广泛采用驳船运输地显著特点是什么? 10.影响航道通过能力地因素有哪些?航道和船舶地技术性能包括哪些方面? 11.什么是港口通过能力?影响港口通过能力地因素有哪些? 第4章航空运输(复习思考题> 1.飞机有哪几种分类?民用飞机地性能指标有哪些? 2.机场地功能是什么?有哪些分类? 3.航空货物运输生产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航空货物运输地当事人及其责任如何划分?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知识点整理

第1章物流运输概论 1.1.1运输 运输需求可以通过三种基本的方式实现。第一,可以使用私营的车队设备;第二,与专业运输公司签订运输合同;第三,一个企业可以向各种提供以单独装运为条件的运输承运人预订服务。这三种形式的运输就是典型的所谓私人运输、合同运输和公共运输。从物流系统的观点来看,有三个因素对运输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即成本、速度和一致性。 1.2运输功能与原理 1.2.1运输的功能 运输是物流作业中最直观的要素之一。运输提供两大功能:产品转移和产品储存。 1. 产品转移 无论产品处于哪种形式,是材料、零部件、装配件、在制品,还是制成品,也不管是在制造过程中,将被转移到下一阶段,还是实际上更接近最终的顾客,运输都是必不可少的。运输的主要功能就是产品在价值链中的来回移动。既然运输利用的是时间资源、财务资源和环境资源,那么,只有当它确实提高产品价值时,该产品的移动才是重要的。 运输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以最低的时间、财务和环境资源成本,将产品从原产地转移到规定地点。此外,产品灭失损坏的费用也必须是最低的;同时,产品转移所采用的方式必须能满足顾客有关交付履行和装运信息的可得性等方面的要求。 2. 产品储存 对产品进行临时储存是一个不太寻常的运输功能,也即将运输车辆临时作为相当昂贵的储存设施。然而,如果转移中的产品需要储存,但在短时间内(如几天后)又将重新转移的话,那么,该产品在仓库卸下来和再装上去的成本也许会超过储存在运输工具中每天支付的费用。 在仓库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利用运输车辆储存也许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可以采取的一种方法是,将产品装到运输车辆上去。然后采用迂回线路或间接线路运往其目的地。在本质上,这种运输车辆被用做一种储存设施,但它是移动的,而不是处于闲置状态。 实现产品临时储存的第二种方法是改道。这是当交付的货物处在转移之中,而原始的装运目的地被改变时才会发生的。 概括地说,尽管运输工具储存产品可能是昂贵的,但当需要考虑装卸成本、储存能力限制,或延长前置时间的能力时,从总成本或完成任务的角度来看却往往是正确的。 1.2.2运输的原理 指导运输管理和营运的两条基本原理分别是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规模经济的特点是随着装运规模的增长,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例如,整车装运(TL)(也即利用整个车辆的能力进行装运)的每磅成本低于零担装运(LTL)(也即利用部分车辆能力进行装运)。运输规模经济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与转移一票货物有关的固定费用可以按整票货物的重量分摊。因而,一票货物越重,就越能“摊薄”成本,由此使每单位重量的成本更低。与货物转移有关的固定费用中包括接

{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教案(第一章)

(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教 案(第一章)

第一章第三方物流基础知识 第壹章第三方物流基础知识 教学时间:周2学时(共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区分清楚第壹、第二、第三、第四方物流的概念,了解第三方物流的特征以及第三方物流于我国的发展,掌握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和特征,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内容以及需求趋势。 教学难点:如何讲清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且了解第三方物流的特征,如何结合我国具体的市场环境和需求来拓展物流服务内容,且清楚目前世界上壹些著名的物流企业。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参和,多媒体教学,当堂测试,提问式教学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讲授法 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第三方物流概述,第三方物流的价值,需求主体和需求内容 ,需求客体和服务内容。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1.宋杨主编:《第三方物流模式和运作》(第1版),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年5月版。 2.王淑荣主编:《物流企业管理实务》(第1版),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年1月版。 3.王转主编:《物流学》,(第1版),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年1月版。 物流论坛:

第壹节第三方物流的概述 (引入:福特案例:1999年,福特公司决定由全球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Ryder 作为全球唯壹壹个全球物流网络管理商。 福特于此方面的转变表明,于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的现代经济中,没有 哪壹家厂商能够完全做到自给自足,只有将企业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加强 自身核心竞争力上,才能够成为赢家。同样,如果企业自己不是物流公 司,那么最好将企业的物流业务交给壹个独立的专业化的物流公司去 做。) 第三方物流兴起 于网络经济时代,随着物流服务的发展,现代社会所产生的物流需求, 已经能够不依靠企业本身去实现,而是能够依靠社会上的专业物流企业 去实现。企业再也没有必要于“大而全”、“小而全”上面去浪费宝贵 的资源。从社会上能够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物流服务的最高水平,从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见,是能够为物流需求承担完整的物流服务 商,当下壹般称为“第三方物流”,现已成为现代物流社会化和专业化 的先进形式。 (壹)、第三方物流的定义和特征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简称3PL或TPL)源自于管理学中的Outsourcing,Outsourcing是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他企 业的功能和服务,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运营服务。所谓 TPL就是指生产运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

运输与配送管理

《运输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介绍 《运输与配送管理》是学院物流管理类专业在大学第二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总计64学时,其中理论44学时,实践20学时,为考试课。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操作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物流管理专业重点建设的课程,该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也是重要的专业技能课。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是运输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综合性课程,是物流管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内容。以《采购管理》、《仓储作业与管理》、《配送作业与管理》、《物流管理基础》等专业课程作为前导课程,以使学生在获得普遍性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运输与配送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二、学习目标 1. 掌握运输的概念和特征,认识运输的作用,掌握配送、配送中心的概念和特征,认识配送的作用。 2. 掌握铁路、水路、公路、航空运输的特点,了解它们的发展趋势;掌握运输的概念、职能和原则,了解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掌握物流运输合理化的含义,理解运输信息系统建设对运输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4. 了解配送水平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掌握配送与配送中心概念、种类及职能,理解配送中心的规划。 5. 掌握储存、库存的基本概念,理解库存控制的意义。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了解电子商务的功能和效益,理解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关系。 6. 掌握企业经营战略的概念和主要组成部分,理解运输配送企业的环境分析、战略选择及实施。 三、教学环节和学时分配 1.教学环节:实行多环节教学,包括:讲授、课堂讨论、作业、考核等。 2.学时分配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题库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题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考试标准:(数量x分值) 一、单选20x1;二、判断20x1;三、名词解释5x3;四、简答6x5五、计算3x5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题库 一、单选题(60) 1.运输的功能有() A物品移动、储存B运输C加工、储存D搬运、配送 2.下列运输方式中,成本最低的是( )。 A.铁路运输 B. 航空运输 C. 水路运输 D.公路运输 3.下列哪一项是影响运输方式选择因素中的不可变因素( )。 A 运输时间 B.运输成本 C.运输方式 D 运输商品数量 4.下列运输方式中,速度最快的是( )。 A.铁路运输 B 航空运输C 水路运输 D 公路运输 5.下列运输方式中,哪一种运输方式能实现门到门的运输服务()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6.公路运输的适用范围是 ( ) A远距离、大批量B近距离、小批量 C远距离、小批量 D近距离、大批量7.铁路运输主要承担的货运是()。 A.远距离、大批量B.近距离、大批量 C.近距离、小批量 D.远距离、小批量8.航空运输主要承担的货运是()。 A.远距离、大批量 B.近距离、大批量C.近距离、小批量D.远距离、小批量9.水路运输主要承担的货运是()。 A.远距离、大批量 B.近距离、大批量C.近距离、小批 D.远距离、小批量10.干线运输的主要承担的货运是()。 A.远距离、大批量 B.近距离、大批量 C.近距离、小批 D.远距离、小批量11.支线运输主要承担的货运是()。 A.远距离、大批量 B.近距离、大批量 C.近距离、小批量 D.远距离、小批量12.下列不属于货主范畴的是()。 A.托运人 B.收货人 C.委托人D.承运人 13.一般来说,运输速度和运输成本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关 D.不确定 14 物流活动中,配送的本质是什么() A送货 B送达 C配货 D配齐

《仓储与配送管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计15分) 1、理货: 理货就是指从库在接收入库货物时,根据入库单、运输单据、仓储合同与仓储规章制度,对货物记性清点数量、检查外观质量、分类分拣、数量接收的交接工作。 2、仓储: 仓储就是对有形物品提供存放场所、物品存取过程与对存放物品的保管、控制的过程, 人们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3、仓库: 仓库就是指用来存放货物,包括商品、生产资料、工具或其她财产,并对其数量与价值进行保管的场所或建筑物等设施;也可以理解为用于防治减少或损伤货物而进行作业的土地与地面。 4、杂货: 杂货就是指直接以货物包装形式进行流通的货物,货物的包装有袋装、箱装、桶装、萝装、捆装、裸装等,也包括采用成组方式流通的货物。 5、自动化立体仓库: 自动化立体仓库又称自动存取系统、自动仓库、自动化高架仓库、高价立体仓库、无人仓库、无纸作业仓库等,就是指通过计算机与相应的自动控制设备对仓库的作业与仓库管理进行自动控制管理,并通过自动化系统进行仓库作业的现代化仓库。 三、填空题(每空1分,计15分) 1、拣取包括(抓取)及(确认动作)两部分。 2、拣货单位的种类分为(单件)(箱)(托盘)(特殊货物)四类。 3、盘点作业的目的(确定现存量)(确认企业资产的损益)(核实货物管理成效)。 4、盘点作业的内容(查数量)(查质量)(查保管条件)(查安全)。 5、要杜绝仓库害虫的来源与传播,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原材料的杀虫、防虫处理)(入库货物的虫害检查与处理)(仓库环境卫生及备品用具的卫生消毒)。 四、判断题(每题1分,计5分) 1、仓库内害虫的防治就是搞好货物保管保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2、盘点场合、要求虽然不同,但盘点作业的方法相同(×) 3、不同的货物,流通加工的内容就是不同的。(√) 4、流通加工虽然会产生效益,但也可能产生负效益,不合理的流通加工会产生抵消效益的反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教学大纲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黑体小四) 本课程地位: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操作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物流管理专业重点建设的课程、该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也是重要的专业技能课。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是运输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综合性课程,是物流管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内容。 本课程目的: 本课程在掌握物流基本概念,物流与运输关系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运输管理的方法和技能。运输是物流是核心功能要素,是物流部门创造产品的空间效用、实现其使用价值,满足社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统计数据表明运输成本占到物流成本的50%左右,也就是运输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物流成本的高低,因此要缩小我国物流成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必须从降低运输成本着手,进行正确的运输决策,开展合理化运输。 本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运输的以下技能: 1.掌握物流运输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2.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作业流程; 3.掌握运输费用的计算方法。具备相应的经营管理和操作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学习本课程要具备与物流相关的基础知识,要了解物流发展的基本常识,它的先修课程是物流概论、管理学,后续课程是物流案例分析、物流配送、商品采购管理。主要是要了解现代物流理论与观念,掌握运输当中的一些现代知识,能够结合现代运输的管理理念与操作方法,具体了解现代物流的管理模式与方法。 本课程是以上基础课程的具体细节的延伸,物流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的一个核心环节,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运输的基础上,能够将物流运输管理与以上课程有关的细节进行具体详细的讲授与操作,并且能够和本学期学习的相关课程结合起来应用与操作,所以物流运输管理与其他课程就是互相贯穿和融合的一门专业课程。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内容按章节写)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教案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 目录 目录 第1章物流运输基础知识 ? 1.1 运输概念 1.1.1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1. 运输——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 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这里不研究人的运输)。 2. 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 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物流活动中包含了运输活动,是物流最基本的环节,也是最主要的物流活动。 ? 1.1 运输概念 1.1.2 运输的作用 1.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运输不仅可以部分改变货物的时间状态,更是改变货物空间状态的主要手段,再配以搬运、配送等活动,就能圆满完成改变货物空间状态的全部任务。 2. 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有了运输条件才能保证生产企业有节奏的生产,才能为开发新的自然和劳动资源创造必需的条件,才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才能发展国际贸易。 3. 运输主要创造了“场所效用” 场所效用(或称“空间效用”)——同种货物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其使用价值实现的程度则不同,即效用价值是不同的。 ? 1.1 运输概念 4. 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第一利润源——原材料成本的降低 第二利润源——降低活劳动消耗 第三利润源——降低物流费用 具体表现: (1)运输是运动中的活动,其活动的时间长、距离远、消耗也大。消耗的绝对数量大,则节约的潜力也就大。

(2)从运费来看,运费在全部物流费用中占最高比例,节约的潜力非常大。(3)由于运输总里程远,运输总量大,通过体制改革和运输合理化可大大缩短运输吨公里数,从而获得比较大的节约。 ? 1.2 物流经济概述 物流经济离不开运输经济。 1.2.1 运输市场 ◆运输市场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受供给与需求规律的支配。 ◆狭义的运输市场——运输承运人提供运输工具和运输服务来满足旅客或货主对运 输需要的交易活动场所。 ◆广义的运输市场——一定地区对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协调与组织,包括一定的交易 场所、较大范围的营业区域和各种直观或隐蔽的业务活动。 ◆运输市场表现——在相当广阔的空间里、在一定时间的推移中实现运力的需求和 供给,从而完成客货位移。 ? 1.2 物流经济概述 1. 运输需求分析 (1)输需求与需求规律 ◆运输需求——货主或托运人在一定运输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交运的货物运量。 ◆必备条件——交运意愿和交运能力 在图1.1中,横轴OQ表示运输需求量,纵轴OP表示运价水平。D为运输需求曲线,其斜率为负,表明运价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当运价为OP1时,需求量为OQ1;当运价下降到OP2时,需求量则增加到OQ2。 (2)运输需求的特征 a.运输需求的派生性。 b.个别需求的异质性。 c.总体需求的规律性。 ? 1.2 物流经济概述 (3)运输需求弹性分析 ◆运输需求弹性,一般是指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运输需求随运价变动而相应 增减的特性,弹性的大小表明需求量对运价变动的反应程度。 表示需求◆用弹性系数可以较好地反映因运价变动而引起需求量变化的程度,设E d 弹性系数,它的大小等于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值,用公式表示如下: ⊿Q/Q ⊿Q P = ————— = ————·—— E d ⊿P/P ⊿P Q ——需求弹性系数; 式中:E d

如何实现高效的仓储与配送管理

如何实现高效的仓储与配送管理 【讲师简介:吴诚Woden_wu】 工商管理硕士(MBA),企业管理博士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专家 资深顾问,培训讲师 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CIPS项目认证讲师;国际贸易中心ITC项目认证讲师;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ILT项目认证讲师 东莞产业支援联盟特聘专家 曾在华为技术、富士康科技、康佳集团工作十余年,先后担任制造总监、采购总监、供应链总监、集团副总经理等中、高层管理职务. 授课特点: 具备丰富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的实践经验及理论知识,积累了丰富的培训与教练经验.能结合企业的业务现状与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与指导.能从企业职能、组织、流程上对企业进行优、劣势分析与判断,从而提出改善意见与建议,让培训更有针对性及收获.其授课方式生动活泼,见解独到、透彻,善于通过案例来启发思考,调动学员主动参与的热情,受到广大客户及学员的一致赞誉与信任. 服务客户: 曾经服务过的企业与客户(包括但不限于):华为、富士康、美的电器、广东电信、康佳集团、上海大陆泰密克、华凌空调、台达、伟创力、珠海精品、东莞泰科、东莞光宝、漳州恒丽电子、深圳新元素医疗、深圳航盛电子、东莞产业支援联盟、深圳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深

圳科协、某全球知名企业咨询顾问公司等. 主讲课程及项目: 1、供应链管理与优化、采购与供应商管理、采购运作实务、采购策略与谈判技巧、生产物流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企业物流管理、供应商评估与采购成本控制、采购成本分析与控制、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PMC)、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课程. 2、曾领导(或辅导)过多家大型制造企业的供应链运作项目,如:供应链管理规划与优化、ERP/SAP实施与优化、精益生产管理、采购业务平台建设、生产调度平台建设、JIT、VMI、PMC优化等多项供应链及生产运作的咨询项目. 【课程背景】 随着我国制造大国地位的确立,以及产品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供应链管理水平与能力将成为衡量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出合适的供应链规划,生产流程,采购流程,及库存策略来取得竞争优势.为此,基于对供应链理论知识的研究,并结合曾经在多家知名企业的亲身工作及辅导经历,特推出该高效仓储管理与配送运作实务课程. 【培训对象】 企业总经理、营运总监、供应链总监、财务总监、制造总监、采购总监、物流总监、制造经理、采购经理、计划经理、物流经理、供应链管理相关人员,及其参与跨职能团队相关主管人员. 【课程特点及受益】 本课程详细介绍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仓储规划与管理、计划与调度管理、物料配送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核心框架及流程,并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融合教学、研究、实践、实务为一体,能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关注仓储与配送的经营战略,并得以从中受益. 1、了解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方法,了解标杠企业的做法; 2、掌握仓储与配送的管理体系及流程,及建立物流控制与监控平台; 3、掌握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基本制度、流程、工具与技巧; 4、掌握仓储与配送管理的绩效分析方法与改善方法;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1.物流与供应链的定义及发展 2.物流与供应链的类型、特征与形式

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案

XXXX学院 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授课班级:2014电子商务1班 授课教师: 所属系部:电子商务 教务处制

教案首页

课程教案(№:1)

教学过程 设计 (包括导入语、主要内容、时间安排、提问或举例等)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讲解法)15分钟 利用第三利润源学说导出物流的重要性 二、回答预习任务(10分钟) 学生:(互动法) 让学生自己谈谈对物流的认识,以及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三、新课展示(60分钟) 一).认识现代物流业

二).物流定义比较美国物流定义 1)军事派 2)管理派中国的物流定义 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物流的基本功能如图1-3所示)。 三).物流的分类 1).按照物流涉及的空间范围划分 2).按照物流系统的性质划分 3).按照物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划分 4).按物流活动的组织者不同划分 5).按物流活动在企业中的作用划分 6).按物流活动的业务范围划分 四).物流价值分析 (一)物流的场所价值 1).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 2).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 3).从低价值地生产流入高价值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 (二)物流的时间价值 1).缩短时间创造价值 2).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 3).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 (三)物流的加工附加价值 五).现代物流业的行业组成 (一)物流行业的划分 1).交通运输业 2).储运业 3).通运业 4).配送业 (二)物流行业的细分

常州大学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考30个,1分1个共30分】 A. 1. 以下属于铁路运输移动设备的是( C ) A.轨道 B.车站 C.机车 D.桥隧建筑物 2. 以轨道为移动向导,以机车车辆为移动工具的轮轨系统运输方式为( C ) A.航空运输 B.水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3. 以下特别适于小批量和对运输时间要求较高的是( D ) A.铁路运输 B.管道运输 C.水路运输 D.公路运输 4. 我国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 A.六个等级 B.五个等级 C.四个等级 D.三个等级 5. 货物由某一地点运往不同方向的收货点,或由不同方向发货点运往同一收货 点而形成的车辆行驶线路是() A.往复式行驶线路 B.环形式行驶线路 C.辐射式行驶线路 D.汇集 式行驶线路 6. 战备急需物资属于(D ) A.计件货物 B.普通货物 C. 一般货物 D.重点货物 7. 主要以城间公路和城市道路为移动通路,以汽车为主要移动工具的运输方式是(D ) A.水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管道运输 D.公路运输 8. 以下行驶线路中里程利用率最高的是(C ) A.单程有载往复式 B.回程部分有载往复式 C.双程有载往复式 D.以 上均等 9. 单人驾驶制是指() A.在整个周转时间内,汽车由一个驾驶员负责驾驶和照管的工作制度 B.在整个周转时间内,汽车由两个驾驶员轮流驾驶的工作制度 C.每辆汽车由一组驾驶员共同照管,每个驾驶员各固定担任一个路段的驾 驶,换班后再休息的工作制度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 往返于内核、水岸、海峡、岛屿与陆地或岛屿之间从事短途渡运货物与车辆 的船舶称为() A.散装船 B.集装箱船 C.载驳船 D.渡船 11. 沿海运输是指( C ) A.船舶在两个或多个国家(地区)的港口间跨大洋的运输 B.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领近国家海上航道的运输 C.船舶在大陆附近沿海航道的运输 D.利用船舶、排筏和其他浮动工具在江、河、船舶、水库和人工水道上从事的运输 12. 水运过程按作业性质及地点可划分为港口作业、船运作业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