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策略

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策略

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策略
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策略

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策略

本文提出了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确定水资源的供给方案及根据水资源的供应能力引导各行业的发展策略,探讨了水资源规划方案的选择和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方案的实施问题。指出,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水资源的管理者和使用者都有法可依;要建立科学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严格限制高耗水污染企业的发展;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发挥每一滴水的价值。

标签:区域水资源;规划模型;TOPSIS方法(优劣势距离法);策略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宝贵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面临着水资源匮乏、污染严重的问题[1-2],而且由于经济发展迅速需水量越来越大,所以水资源的科学规划和优化配置显得格外重要,如何在现有水资源条件下获得最大利益(包括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成为人们关心的重点。系统优化技术[3-4]被大量地运用到水资源科学规划与管理问题中,能够很好地解决水资源的中长期规划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针对某一地区的水资源规划和管理问题,本文给出了一种求解最优解决方案的方法。

一、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确定水资源的供给方案

水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生活和企事业单位的用水需求,所以要根据需水量来制定合理的供水方案。对需水量的预测方法主要有灰色模型法、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法等,也可以用组合预测方法。根据未来的需水量,以可利用的水资源为约束条件,建立下面的供水成本最小的供水模型,求解供水方案。

设某地区的供水方式有从外地调水、水库蓄水、地下水和废水回收等共m 种,供水量分别为,最大潜在供水能力为,各种供水方式的单价为。各行业的未来需水量为,提供给第j各行业的总水量为。我们以供水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各种水源的供应能力和行业的需水量为约束条件建立如下规划模型:

利用此模型求得的供水方案,我们规划未来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确定各种供水方式和数量,尽可能满足社会对水资源的需要。

二、根据水资源的供应能力引导各行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相应的供水成本也会越来越大,最终无法满足人们的无限需求。因此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上面的模型中,根据人们的需水情况来决定水的供应是有缺陷的。水资源的供应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水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因此,我们在提高供水能力的同时也要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限制社会对水资源的不合理需求,培养节水意识,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到最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重点

第一章绪论 水资源的概念:广义:指地球上水的总体,包括大气中的降水、河湖中的地表水、浅层和深层的地下水、冰川、海水等。狭义:指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能够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水资源的自然属性:流动性、可再生性、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多态性、不可替代性、环境资源属性。 水资源的社会属性:社会共享性、利与害的两重性、多用途性、商品性。 水资源的主要用途: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水力发电、生态用水。 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环境污染。 第二章水资源概况 水的组成:可分为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四部分。地球总水量为13.86亿km3 。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水(约占淡水总量的0.27%)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以年降水量和厚度计,大洋洲各岛(除澳大利亚外)水量最丰富,多年平均降水深达2170mm,年径流深达1500mm以上。总体而言,世界上水资源总量是够用的,但全球淡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约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 我国水资源分布状况: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有余有缺;我国水资源量的年际和季节变化很大,水旱灾害频繁。 第三章水资源的形成 水循环:指水圈中的各种水体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地表径流的往复循环过程。水圈中的各种水体在在太阳的辐射下不断地蒸发变成水汽进入大气,并随气流的运动输送到各地,在一定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的雨水,一部分呗植物截留并蒸发,一部分渗入地下,另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沿江河回归大海。渗入地下的水,有的被土壤或植物根系吸收,然后通过蒸发或散发返回大气;有的渗入到更深的土层形成地下水,并以泉水或地下水的形式注入河流回归大海。 水循环分为:大循环、小循环、内陆水循环。从海洋蒸发的水汽被气流输送到大陆上空,冷凝形成降水后落到陆面,其中一部分以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形式从河流回归海洋;另一部分重新返回大气。这种海陆间的水分交换过程,称为大循环。海洋上蒸发的水汽在海洋上空凝结后,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海洋里,或陆地上的水经蒸发凝结又降落到陆地上,这种局部的水循环称为小循环,前者为海洋小循环,后者为内陆小循环。水汽从海洋向内陆输送的过程中,在陆地上空一部分冷凝降落,形成径流向海洋流动,同时也有一部分再蒸发成水汽继续向更远的内陆输送。愈向内陆水汽愈少,循环逐渐减弱,直到不再能成为降水为止。这种局部的循环也叫做内陆水循环。 水循环的实质(水循环对于地球表层结构的演化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水循环深刻地影响着地球表层结构的形成、演化和发展;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纽带;水循环使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相互转换;水循环使得水成为可再生资源。 降水:指液态或固态的水汽凝结物从云中降落到地表的现象。降水特征:降水量、降水历时、降水强度、降水面积、暴雨中心等。 降水的成因及类型:锋面抬升与锋面雨:冷暖气团相遇,锋面与地面相交的地带叫锋,锋面随冷暖气团的移动而移动。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推进时,因冷空气较重,冷气团楔进暖气团下方,把暖气团挤向上方,发生动力冷却而致雨。这种空气上升称为锋面抬升,这种雨成为冷锋雨。冷锋雨一般强度大、历时短、雨区面积较小。当暖气团向冷气团移动时,由于地面的摩擦作用,上层移动较快,底层较慢,使锋面坡度较小。暖空气沿着这个平缓的坡面在冷气团上爬升,在坡面上形成了一系列云系并冷却致雨。这种空气上升也称为锋面抬升,这种雨称为暖锋雨。暖锋雨一般强度小,历时长,雨区广。地形抬升与地形雨:暖湿气遇到丘陵、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方法.

水利规划 收稿日期:2005210224 文章编号:100620081(20052420001205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方法 [斯威士兰]J.I.马托多 摘要:空气、土地和水是地球的3个脆弱的组成部分,都是相互影响很大的资源,因而必须加以适当地规划与管理,以便充分保证公众健康、食品供应与运输。生活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如何对这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进行规划与管理。这3种资源紧密相关,因而需要进行多目标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对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传统方法与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方法进行了论述。如果两种方法应用得当,就能获得相同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结果。但是,由于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两种方法都不能获得最终结果。所忽略的这个环节就是各级政府协调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责任与工作的体制。 关键词:水利规划;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TV213.4文献标识码:A 地球的3个脆弱的组成部分是空气、土地和水。为了充分保证公众健康、食品供应与运输,这3种相互影响很大的资源必须加以适当的管理。人类生活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如何管理好这些资源。水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促进因素。在人类活动的几乎所有部门,水都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尼罗河、印度河、黄河等流域,那里有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古老的文明。古代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都是为了单一用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认识到对资源进行一体化规划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对包括多目标系统资源在内的资源进行更长期的规划。水资源的多目标规划与管理也是由于竞争与用水矛盾加剧以及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应运而生。

在发达国家,传统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并听取公众意见。而在发展中国家,在水工程规划与实施方面由专家与决策者(通常是政治家说了算。公众除了接受正在制定的规划外无更多发言权。 水资源一体化规划与管理是共同参与的,在技术与科学方面可集思广益,且必须从最基层但又是 在自然单元(水处于自然状态的流域、水库与含水层层面上进行规划与管理。当事人的参与是水资源一体化规划与管理的关键。当事人是被授权的集体,他有责任以协调与统一的方式解决本地的问题。 早期的水工程规划不考虑环境,因而对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国际社会近来在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方面已将重点放在提高环境质量与保持美学完整性上。环境影响评价现在是水资源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现在与未来的设计与管理要能充分地促进实现社会目标,同时保持其生态、环境和水文的完整性。” 一些学者认为,将来全世界的水资源问题将会更加复杂。人口增长、气候变化、管理要求、工程规划范围、时空大小、社会与环境因素以及跨境等所有问题都是使水资源规划与管理问题复杂化的原因(见图1。系统分析是解决复杂水资源问题的工具之一。有关人士指出,复杂的水资源规划问题主要依赖于系统思维,而系统思维可定义为通过参与基于思维模型的建立、比较和归结过程,利用计算机软件工具(如STELLA ;D YNAMO ;V ENSIM ;POW 2ERSIM 产生的理解能力。 ? 1?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问题变得日趋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防洪标准普遍偏低;二是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逐年加大,污水处理水平低,江湖水质日趋恶化;三是地下水资源量不足;四是局部地下水超采,地面下沉;五是一直存在着水资源不能统一管理和水资源不能合理配置以及水价偏低等问题。水资源问题已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通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WRMIS)的开发,是在整理分析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计算机、水文水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网络通信等多方面技术,将基础信息的管理、区域水资源规划、局部地表与地下水运动的数值模拟、图形显示等融为一体,集成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基本信息查询、水量水质计算、污染物的监测与控制、水环境评价等功能,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等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包括管理信息系统(MIS)、地理信息系统(GIS)、决策支持系统(DSS)、办公自动化(OA)等。 为更好实现水资源管理系统的预定目标和功能,建成一个适用、先进、高效、可靠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的平台,系统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用性与先进性并重原则 在适用的前提下力求先进,把水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新思想、新方法融入到系统的开发中,真正做到数据与图形相融合、GIS与数学模型相结合,把科学计算的结构通过三维情景表现和动态显示的形式直观表现。 2.开放性原则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因此,本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在软硬件方面,保证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以便今后系统不断地升级完善。 3.标准化原则 系统的硬件建设、数据库开发、代码编码、计算方法、分析评价、系统集成等均将采用标准化方法。有国家、行业标准或规范的,都将严格执行,没有标准或规范的,采用通用做法。 4.易学易用易维护原则 系统最终是为用户服务的。系统开发应考虑不同层次的用户,设计友好的系统界面,使其操作直观、简便,易维护。

(完整版)终极版《水资源规划及管理》考试重点

1、水资源的定义:①(广义)是指地球所属范围内的、可作为资源的水,包括地球表面地层中的和围绕地球的大气中的水分。 ②(狭义)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并可适合对某地用水的需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 2、水资源的基本特性:①循环性和有限性②时空分布不均匀性③用途广泛性④经济上的两重性 3、中国水资源的特点:①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单位面积少 ②地区分布不均,南涝北旱③年际和季节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④地下水分布广泛,是北方地区重要的供水水源⑤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大。 4、水资源评价的概念:一般是针对某一特定区域,在水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研究特定区域内的降水、蒸发、径流诸要素的变化规律和转化关系,阐明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数量、质量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开展需水量调查和可供水量的计算,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寻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优方案。 5、水资源评价是①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②是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依据。 6、地表水资源的构成与类型:降水、径流、蒸发。 7、河水流量过程线的分割方法:水平直线分割法、斜线分割法、退水曲线法。 8、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内容:⑴区域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内容:①补给资源量的计算②储存资源量的计算③可开采资源量的评估④开发利用条件分析 ⑵局部地下水水量评价的内容:①地下水水量计算②成井条件分析 9、地下水水量计算方法:水量均衡法、水文分析法、开采试验法、解析法、数值法、黑箱法。 10、水量平衡法的应用步骤:①均衡区的确定②均衡要素的确定③均衡区的确定④水量均衡方程的建立⑤计算补给量与排泄量 11、水量均衡法基本原理:是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利用均衡方程计算待求水量的一种方法。由水量平衡原理可知,在一定时间段内,任一均衡区进出水量大体保持如下平衡关系:Q补-Q排=±Q储 12、水质量指标的概念:表示水中物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的综合指标,是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 13、水质量指标包括:水的物理指标、水的化学指标、水的环境化学指标、水的化学组分指标。 14、水质评价方法的分类:按评价对象分类(大气降水水质评价、地表水水质评价、地下水水质评价)、按评价时段分类(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按水的用途分类(供水水质评价、养殖用水水质评价、风景游览水体的水质评价)、按评价范围分类。 15、水资源评价的基本程序:①资料收集与分析②水资源分区③水资源基础评价④水资源利用评价 16、地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⑴按水源划分:有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水体取水。 ⑵按取水构筑物的构造型式分(河流取水的工程形式):固定式取水构筑物(岸边式、河床式、斗槽式)、移动式取水构筑物(浮船式、缆车式)。 17、地面水取水位置的选择:①取水点应设在具有稳定河床、靠近主流并有足够水深的地段②取水点应设在水质较好的地段③取水点应选在具有良好地形、地质和施工条件的地段④取水点应尽量靠近主要用水区⑤取水点应避开天然障碍物和人工构筑物⑥取水点应避免冰凌的影响⑦取水点的位置应与河流的综合利用相适应 18、其他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雨水利用、海水利用、中水回用。 (中水:城市污水经处理设施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统称中水,其水质介于自来水与排入管道内污水之间,故名中水。) 19、城市水资源的概念:指一切可以被城市利用的、具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并能供给城市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水源,包括当地的天然淡水、外来引水和可再生的、使用过的水和经处理的污水等资源。 20、城市水资源的基本特征:系统性、有限性、脆弱性、可恢复性、可再生性。 21、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三个阶段:自由开发阶段、制约开发阶段、合理用水和重复用水阶段。 22、水资源规划的概念:以水资源利用、调配为对象,在一定区域内为开发水资源、防治水患、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而制定的总体措施计划与安排。 23、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在一定流域或区域内,其自身的水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并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的能力。或者说是,可供水量能够支持人口、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或限度。 24、水资源规划的类型:流域水资源规划、跨流域水资源规划、地区水资源规划、专门水资源规划。 25、水资源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①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兼顾的原则②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中心原则③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原则④节流与开源并举的原则⑤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⑥指导思想全面转变的原则 26、水资源规划管理模型的组成:决策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 27、水资源规划管理模型的求解方法:线性规划法(LP法)、动态规划法(DP法)、多目标规划法。 28、需水预测量存在的问题:超前。 29、需水量预测的概念:在充分考虑资源约束和节约用水等因素的条件下,研究各规划水平年按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三类口径,区分城镇和农村、河道内与河道外、高用水与一般用水行业,分别进行毛需水量与净需水量的预测。 30、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基本思想:开源节流。 31、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以有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在各用水户之间进行的科学分配。 32、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意义:水资源优化配置发最终目的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也正是其重要意义所在。具体地讲,则是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协调各种用水竞争,促进水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证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但实际上,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意义和作用在解决现有水资源问题上尚未得到显著体现。这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水资源优化配置受到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在水资源规划中没能得到体现,或者制定的配置方案得不到有力的贯彻执行;二是由于实际水资源问题的复杂性,目前的优化配置技术方法和模型远不够完善;三是当经济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决策者的主观价值取向,而决策者如果过于偏好短期经济利益,势必造成生态环境用水被挤占,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可承载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有偿原则。 34、流域水资源规划的基本特点:综合性、复杂性。 35、水库群分类:串联水库群、并联水库群、混联水库群。 36、水资源管理的概念:水行政主管部门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对水资源的分配、开发、利用、调度和保护进行管理,以求可持续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对水的需求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37、水资源管理的原则:①坚持以法治水的原则②坚持水是国家资源的原则③坚持整体考虑、系统管理的原则④坚持用水资源价格来进行经济管理的原则 38、现行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准则:经济效益、技术效率、实施的可靠性。 39、水权的概念:一种观点认为是依法对于地面水和地下水取得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它是一个集合概念,是汲水权、引水权、蓄水权、排水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称。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水资源所有权和各种用水权利与义务的行为准则和规则,它通常包括水资源所有权、开发使用权、经营权及其与水有关的其他权益。 40、水权包括:水资源所有权、水资源使用权、水资源处置权、水资源经营权。 41、水权的配置原则:①基本用水优先原则②时空优先原则③开发优先原则④效率与效益原则⑤留有余量原则⑥再分配的原则 42、数字模型的概念:指将系统的结构、有关参数和因素及相互关系归纳一个或一组数字方程式,用来反映水资源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目标。 43、最优化模型的概念:是对系统在约束条件下,达到最优目标的思维过程和寻找最佳方案途径的一种数学描述。 44、模拟模型的概念:是模仿系统的真实情况而建立的模型。在水资源系统分析研究中,可以仿造水资源系统的实际情况,利用计算机模型,模仿水资源系统的各种活动,对不同决策方案的反应作出模拟分析。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1

水资源定义 广义的水资源:指地球上水的总体。包括地面水体,指海洋、沼泽、湖泊、冰川、河水等。 侠义的水资源:指逐年可以恢复和更新的淡水量,即大陆上由大气降水补给的各种地表、地下淡水的动态量,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土壤水、微咸水。 我国水资源问题: ①洪涝灾害频繁;②水资源紧缺;③水土流失、生态恶化;④水污染严重。 应对水资源危机的对策: ①合理使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②加强技术开发,改进人类用水方式,提高水的使用率;③确定合理的用水价格;④允许民营企业承担投资和管理活动;⑤淡水海水和回收废水;⑥加强制度建设。 河川径流量:是一段时间内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过水量,它包括地表产水量和部分或全部地下产水量,是水资源总量的主体。 降水量参数等值线的绘制——降水量参数等值线图的绘制 勾绘等值线:按“主要站为控制,一般站为依据,参考站作参考”的原则勾绘等值线。区域年降水量系列直接计算法:当区域内雨量站实测年降水量资料充分时,可用区域实测的年降水量资料系列直接计算。其计算步骤为:根据区域内各雨量站实测年降水量,用算数平均法或面积加权平均法,算出逐年的区域平均年降水量,得到历年区域年降水量系列。对区域年降水量系列进行频率计算,即可求得区域多年平均的年降水量及不同频率的区域年降水量。 降水量等值线图法:P20 ①区域降水量等值线图的转绘与补充; ②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的计算; _____——区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_____——年降水量等值线图上相邻两等值线的年降水量 _____——相邻两等值线间的面积 _____——区域总面积 ③区域不同频率的年降水量计算。 _____——频率P的区域年降水量 _____——频率P相应的模比系数 _____——区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蒸发量分析计算时要研究的内容包括水面蒸发和陆面蒸发两个方面。 水面蒸发是反映蒸发能力的一个指标。 陆面蒸发指特定区域天然情况下的实际总蒸散发量,又称流域蒸发。 蒸发器的四个组成部分: 河川径流量的分析计算: 代表站法:基本思路是在研究区域内,选择一个或几个位置适中、实测径流资料系列较长并具有足够精度,产汇流条件有代表性的站作为代表站。 当研究区域与代表站所控制的面积相差不大,自然地理条件也相近时,可用一下式子计算研究区域逐年或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W区=(F区/F代)W代 W区为研究区域年径流量或多年平均年径流量,m3 W代为代表站控制范围的年径流量或多年平均年径流量,m3 F区、F代分别表示研究区域和代表站的面积,km3 等值线图法: 第一步,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与年轻流变差系数Cv等值线图的转绘和加密; 第二步,计算区域多年平均及不同频率的年径流量。 代表站法>等值站法>函数关系法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P28 直线平割法:将枯季无降水时期的某一特征最小流量作为河川基流量,水平直线分割日流量过程线。 直线以上部分为地表径流量,直线以下部分即为河川基流量。直线平割法方法简单, 工作量小。 直线斜割法: 在平均流量过程线上,自起涨点至峰后无雨情况下退水段的转折点(拐点),用直线相 连,直线以下部分即为河川基流量。直线斜割法为分割基流的基本方法,关键是退水 拐点的确定。 评价因子的选择:P37 河流水体污染的因素很多,进行河流水体体质评价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的因 素(或称因子)进行评价,可按照评价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因子。 (1)评价因子的选择方法。 (2)河流评价的因素。 评价因子的选择可分为四类: ①一般理化指标:包括k+、Na+、Ca2+、Mg2+、SO2-、Cl-、HCO-、NH4+、NO2-、NO2-、pH、矿 化度、总硬度、溶解氧、耗氧量等,这是构成地下水化学类型和反映地下水性质的常 规化学成分。 ②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包括Hg、Cr、Ca、Pb、As、F等。 ③有机有害物质:如酚、CN、有机氯、有机磷,以及工农业排放的其他有机有害物质。 ④细菌:如病虫卵、病毒等。 水质状况评价指标: ①地下淡水:指矿化度小于1g/L的地下水; ②微咸水:指矿化度大于1g/L而小于3g/L的地下水; ③半咸水:指矿化度大于3g/L而小于5g/L的地下水; ④咸水:指矿化度大于5g/L的地下水; ⑤河流水质级别:用各水质参数评价代表值比照该参数水质评价标准值或背景值,确 定各参数的水质级别,然后用各项参数评价结果的最差水质级别作为该流域或评价区 域的地表水水质级别。 需水的概念 按用水特征,需水可分为河道内和河道外两类需水。 按用户或行业特点,需水可分为生活、生产、生态三部分。 工业需水调查计算P49 工业需水的指标 重复利用率_____,为重复用水量在总需水量中所占的比重: 排水率_____,为排水水量在总需水量中所占有的百分比数: 耗水率_____,为耗水量在总需水量中所占的百分比数: 以上三个指标以平衡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个指标是考核工业需水水平和水量平衡计算的重要指标。 推导式子P51、例题P52 农业灌溉需水包括水浇地和水田的灌溉需水,灌溉需水预测采用灌溉定额预测方法, 灌溉定额预测要考虑灌溉保证率水平。 灌溉制度:指在一定的自然气候和农业栽培技术条件下,为使农作物获得高产、稳定, 对农田进行适时适量灌水的一种制度。 灌溉定额:是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单位面积的总灌水量或灌水深度,是作物各次灌 水量之和。 分项计算方法(P62): 生态基流——方法三:Q95法,指将95%频率下的最小月平均流量作为河道内生态基流, 该法主要是用来计算河流纳污容量的。 水生生物需水量——水生生物需水量是指维护河道内水生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保护生 物多样性所需要的水量。 引水工程计算——一用户情形(P74)、两用户情形(P75)、考虑用户重要性不同(P75) 蓄水工程(P76):蓄水工程能在时间上对水资源重新分配,在来水多时把水蓄起来,在 来水少时根据用水要求适时适量地供水。把这种水按用水需求在时间上和数量上重新 分配的过程,称为水库调节。 水资源配置模式——“以需定供”的水资源配置: “以需定供”的水资源配置是以经济效益为最优为唯一目标的,认为水资源是“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的。以过去或目前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资料预测未来的经济 规模,通过该经济规模预测相应的需水量,并以此得到的需求水量进行供水工程规划。 这种思想着重考虑了供水方面的各种变化因素,强调需水要求,通过修建水利水电工 程的方法从大自然无节制或者说掠夺式地索取水资源。其结果必然带来不利的影响, 诸如河道断流,土地荒漠化甚至沙漠化,地面沉降,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等等。 另外,由于以需定供,没有体现出水资源的价值,毫无节水意识,也不利于节水高效 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必然造成社会性的水资源浪费。因此,这种牺牲资源、破坏环境 的模式,只能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以供定需”的水资源配置: “以供定需”的水资源配置是以水资源的供给可能性进行生产力布局,强调水资源的 合理开发利用,以资源背景布置产业结构。它是“以需定供”的进步,有利于保护水 资源。但是,水资源的开发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例如,经济的发展有 利于水资源开发投资的增加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必然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因此,水资源可供水量是随经济发展相依托的一个动态变化量,“以供定需”在可供 水量分析时与地区经济发展相分离,没有实现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协调,可供 水量的确定显得依据不足,并影响区域经济不能得到充分发展。这种配置理论也不适 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综合规划方案的设置——工程布置计算P117 运行调度:水资源系统运行调度是在保证系统内水利工程安全的前提下,依据水利工 程的运用规则,以尽可能满足用水需求为目标,制定水利工程对各用户的供水策略的 一种控制运用技术。(分为常规调度和优化调度。) 水资源管理: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对水资源 的分配、开发、利用、调度和保护进行管理,以求可持续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 环境改善对水的需求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水权:也称水资源产权,是水资源所有权和各种用水权利和义务的行为准则或规则。 中外水权以及我国水权问题 以下几个国家对水使用权的分配又有不同之处: 美国水权的分配采取“时间优先,权利优先”的原则。 澳大利亚在早期,用水户申请取水和用水,不论其规模大小,州政府都批准其水权;但随 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突出,水权获得主要是通过水权市场交易。 在智利,个人可以根据法律获取永久和可转让的水使用权,永久消费性水权是根据水体 积或根据比例进行分配,水权是根据用水者现状进行配置,新的和未分配的水权是通 过水权拍卖向公众出售。 我国水权: 我国属于人均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下简称《水法》) 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没有对水权进行合理的分割及分配。 我国水权问题: 我国的水资源配置长期以来一直采用计划经济的手段,水权不明晰 ,权、责、利没有得 到规范,用水者不能通过水权交易获得用水权,只有通过行政程序获取取水权来达到目 的,而取水权一旦获得, 就成为刚性权利。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上呈现无序状态, 水资源配置失衡,资源浪费与短缺并存,人与环境争夺资源而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 ,造 成上下游、左右岸之间在用水上的矛盾,而这一系列矛盾也不能通过水权交易重新配置 水资源而得到缓解和解决。2002年我国新颁布的《水法》提出了水资源有偿使用的制 度, 尚没有对水权提出明确的界定。

09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试卷A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试卷A 班级:学号:姓名:分数: . 一、单选择题(共4题,每题2分, 共8分) 1.区域水资源量是指当地降雨形成的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对山丘地区近似等于()。 A.地表径流 B.河川径流 C.河川基流 D.蒸发量 2.地下水资源是一种( )资源。 A. 静态不可再生 B.静态可再生 C.动态不可再生 D. 动态可再生 3.表征天然水物理性质的指标主要有温度、嗅与味、色度、浊度、悬浮物质、()等。 A.电导率 B.COD C.BOD D.溶解氧 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日调节水电站在日负荷图中的工作位置越高,其最大工作容量 ( )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二、填空题(共6题,前面每空1分, 后面每空2分,共16分) 1.水体的自净机制可分为,,三大类。 2.按照需水特点不同可划分为,,三大类用水。 3.我国目前试行的水功能一级区划,分 为,,,,四大类。 4.水污染会导致型缺水 5.《水法》规定,我国对水资源实行的管理体制为。 6.在一定的水域,一般用指标来衡量自身的水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的能力。 三、是非辨别题(共10题,每题2分, 共20分。是填写Y;非填写N) 1.水体富营养化后一定会发生“水华”。() 2.只要是污水就不能灌溉农田。() 3.在缺水地区,生态环境用水的优先权低于生产用水。() 4.水量平衡方程式表示某一个区域或范围内,某一时刻的水量平衡关系。( ) 5.一定数量的补给资源是保证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条件。() 6.在一个流域范围内,地表水和地下水可以相互转化。() 7.污水排放权,实际就是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具体化。我国排水许可由环保部统一管理。()8.大连的‘污水回用’工程项目能良性运转,主要是政府给予了各种政策支持()。 9.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是解决黄河断流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 10.用水项目立项必须取得《取水许可证》,实际上是要取得水资源的所有权()。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人口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用水资源短缺,废污水排放不断增加,水环境急剧恶化等许多问题。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满足水资源管理中对复杂用水过程,不同用水目标、不稳定的自然来水条件、水体承载能力等及时作出科学决策的需求。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业务系统,涉及数据采集加工和决策,系统分为水资源调度管理和水环境监测与管理两大系统。水资源调度管理系统侧重于水资源的管理,水量的计算和分配,用水过程的管理;水环境监测与管理系统侧重于水体的承载能力计算,水环境质量监测,纳污能力分析,污染源管理和事务处理。 功能结构见下图: 水资源调度管理系统 ★旱情、墒情监测子系统:通过遥感、遥测手段采集旱情、墒情数据,建立旱情、墒情分析模型,对的土壤的旱情、墒情进行监测、分析和综合评价,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 ★地下水动态监测子系统:根据地下水长观井的水位、水量、水质和地下水利用情况等实时遥测数据,建立地下水运动模型、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模型,地下水位及其变化作出反映并对区域水量平衡进行分析和评价。 ★引水口水量监测子系统:对引水口的实时引水流量、日均引水流量、累积引水量等引水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传输。 ★需水量统计:对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分别建立相应的需水预测模型进行计算。 ★调度方案自动生成子系统:通过年度流域可供水量计算模型和调度方案自动生成模型体系的运算,得到各种不同的年度流域可供分配方案和水量调度方案集及其计算结果,从而为调度方案的最终确定提供支撑。系统显示流域降水、月旬径流预报结果、水库前期蓄水量、水质等实时信息以及用水计划、水库运行计划和水库特征、灌区作物灌溉定额、流域可供水量分配方案等背景资料,将计算结果以图形、表格的形式进行显示,并对部分重要结果实现三维模拟仿真显示。 ★方案评估子系统:系统通过设计合理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对各种方案的分类入库存储和调出、修改、删除等操作,对于优选出的实施方案,可根据方案计算结果直接生成固定规格的调度文件。对系统自动生成月、旬水量调度方案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供调度部门选用作决策支持。

水资源规划及管理复习总结

1.可持续发展:指“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中,以确保它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 2.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度:指表示水资源对于发展的支持程度,是水资源对于发展用水量的满足程度,可供给的水资源总量与发展用水总量的比值。 3.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指数:是表示区域发展持续可能性的大小,是水资源利用的产出与用水量的比值,即表明发展的程度,又表明水资源利用的节约程度。 4.水资源规划:水资源规划是以水资源利用、调配为对象,在一定区域内为开发水资源、防治水患、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而制定的总体措施计划与安排 5. 水平年:指在规划设计水资源过程时,以未来某一年的需水量作为规划设计需水量,未来的那一年就是我们的设计水平年。设计水平年是相对于现状年而言,现状年也叫基准年。 6. 设计代表年:常常从长系列的水文资料中选择一些代表年或代表期的径流资料调节计算,供规划方案比较。 7. 最大供水能力:是指区域供水系统能够提供给用户的最大供水量的大小。 8.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灌溉面积上田间所需净水量与渠首引进的总水量的比值。 9. 生态环境需水:是指为了维持生态环境系统一定功能所需要保留的自然水体或需要人工补充的水量。 10.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指维持河流生态系统一定形态和一定功能所需要保留的水量。 11. 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指保护、修复或建设给定区域的生态环境需要人为补充的水量。 12.供水预测:是以现状情况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为基础,以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为控制条件,通过经济技术综合比较,制定出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从而进行可供水量预测,为水资源的供需分析与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13. 可供水量:指在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情况下,考虑可利用水资源量,河道外需水量及工程供水能力三者组合条件下工程设施可提供的水量。 14. 库容系数:库容系数β =V/W 水库兴利库容除以本级水库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15. 灌溉制度:在一定的自然气候和农业栽培技术条件下,为使作物获得高产、稳产,在作

城市水资源规划及对策探讨

城市水资源规划及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18-10-12T10:50:20.49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作者:王红兵 [导读] 通过对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为城市的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王红兵 齐齐哈尔市水资源管理处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摘要:水是城市中重要的资源,是人们生活的最基本物质,然而,城市中水资源缺乏,因此,就必须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规划,节约用水,循环利用。本文在当前我国城市用水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对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为城市的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规划;对策;可持续利用 1 城市水资源规划工作的重大意义 1.1 城市水资源价值不菲 水资源的价值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然而,对城市来说,水资源的价值之高,不言而喻,它不单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物质,同时也是工业生产的基层物质,对于保障人民生活和工业化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人口密集,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城市中本身水资源就匮乏,加之生活废水和工业污水的大量排放,城市水资源更加紧缺。 1.2 水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水资源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所谓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一定经济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条件下, 水资源可最大供给并能持续供给当代人和后代人需水的规模和能力。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基础支柱和支撑能力。水资源承载能力揭示了水资源、区域、经济和人口之间的关系。据此, 地区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目标应落实在水资源承载能力之内, 使经济建设和发展与水资源保护同步进行, 否则经济发展不可能持续。 1.3水资源规划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城市人口密集,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的中心,随着城市化的不断进行,人口急剧增加,水资源的问题与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城市水资源普遍匮乏,价值近年来,工业化的加快,使得水体污染也日益严重,这就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水是人类文明孕育着,从生命的开始,到人类文明的不断演化,水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人与水挣地现象增强,生态正不断遭受破坏,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就必须加强水资源的规划,从而确保城市生态的稳定,保障人民生活与生产的正常秩序。 2 城市水资源利用问题 2.1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的需求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而大大增加,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加入,水资源供应能力越来越赶不上需求量的增加,加上工业用水的增多,废水排放也会大大增加,水环境问题会进一步恶化。 2.2 水资源浪费和短缺现象日益严重。城市水资源短缺是必然现象,是城市高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出现了缺水和水供应不足的现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大,缺水范围和程度也在加剧。相关统计,全国六百多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处于缺水状态,其中一百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年给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涉及到水资源的节约使用,而浪费现象是可持续利用的最大阻碍。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同时,却存在着严重的浪费行为,这表现在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上:工业方面,相关工艺和设备的陈旧,加上管理上的不合理,用水量非常大,高出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浪费现象严重;城市生活用水方面,漏水、跑水、滴水、冒水现象普遍存在,城市管网落后,设备器具的锈蚀造成的缺失损失占据很大比例。 2.3水污染问题严重、水环境恶化明显。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的污水增多,污染程度相当严重,而国内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太少,有相当一部分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这就导致了水环境恶化的普遍现象。 2.4管理体制不完善,相关制度不明确不充实。管理权属不清,体制混乱是当前我国城市对水资源的管理现状。部门切割式的管理造成权属不清、政出多门而缺乏协调和统一调度,难以实现在控制污染和节约用水方面的举措,这种多政管水的体制是限制城市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最大障碍。 3 城市水资源规划利用对策分析 3.1 全面调查研究,制定水资源综合开发计划 首先,在全面调查、测定、汇总城市淡水储量后,结合城市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和开采的技术装置水平,分析确定城市淡水的可采量。其次,调查目前城市用水量,并根据其调查结果,做出水量平衡分析,为了制定水资源开采和分配计划提供依据。再次,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预测城市耗水量。最后,根据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制定水资源开发计划。以城市水量能满足生产、生活活动所需及节约为原则,保证采、供、需水量的平衡,对水资源有计划的开采。对于缺水城市,更严格制定开采计划,严格控制水资源的污染贬值,并制定措施去弥补水资源不足,以求迅速达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 3.2 节约与计划用水,大力提倡和加强污水资源化 防治水污染最有效、最合理的方法是节约用水,组织闭路循环系统,实现废水回用,进而推动污水资源化。实践证明,城市污水的再利用,优点很多,它既能节约大量新鲜水,缓和工业与农业争水及工业与城市争水的矛盾,又可大大减轻接受污水水体的污染程度,保护天然水资源。同时还能增加城镇可用水的供给量。有调查显示,城镇供水的80%转化为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其中的70%可以再次循环使用,可用于环境用水,市政用水和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冷却用水等。因此,全面节流,适当开源,合理调度,从各个方面采取节约用水措施,不仅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水污染的根治。 3.3 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有权威的统一管理机构 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还处在多部门分散管理中,地表水、地下水、污水等都有各自的管理部门和系统,相互分割,管理混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简答题

第一章绪论(1)根据水资源特点,分析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1)流动性 ( fluidity) 2)多用途性 ( multi-usage) 3)公共性( public ) 4)永续性 ( renewable,sustainable) 5)利与害的两重性 6)有限性 ( limited ) (2)根据我国水资源的状况,从网上查阅资料,讨论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我国水资源基本状况是:总量丰富,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少,居世界120位左右,,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 我国水能资源状况是:总量大,居世界首位,河川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亿kw,年电量60829亿。地区分布极不均匀,集中在西部地区[西电东送] 我国河流众多,径流丰沛,落差巨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据统计,我国河流水能资源蕴藏量为亿kW,年发电量 59 222亿kW·h;可能开发水能资源的装机容量亿kW,年发电量 19 200亿kW·h。 我国西南地区水能资源极其丰富,占全国水能资源的70%左右,但开发尚少,仍有很大开发潜力;而东部和中部地区水能资源较缺乏,但因人口集中、工农业生产较为发达,水能资源开发较多 (3)在介绍水资源特点时,既说水资源是可再生的,又说水资源是有限的,二者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 (4)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哪些类型?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谈谈如何协调各种不同用水之间的矛盾? 农业工业生活水力发电航运生态

(5)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谈起,说明水资源对人类活动的重要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你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何建议?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组成物质。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运动,也就不存在生物圈 (6)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主要有哪些?你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①水体污染;②河道退化、断流,湖泊、水库萎缩消亡;③次生盐碱化和沼泽化;④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入侵、咸水入侵;⑤沙漠化。第二章水资源评价 1. 简述水资源评价的内容。 河流泥沙分析、天然水化学特征分析、水资源污染状况评价。 2. 在区域径流系列计算时,讨论不同河川径流方法的应用范围。 代表站法、等值线法、年降水—径流函数关系法等。 3. 什么是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什么是水资源可利用量?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能及满足河道内用水并顾及下游用水的前提下,通过蓄、引、提等地表水工程措施可能控制利用的河道外一次性最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Wsu=Wq-We-Wf式中:Wsu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Wq为地表水资源量;We为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Wf为汛期洪水弃水量。 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当地水资源量中可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 4. 介绍供水调查和用水调查的内容。

水资源管理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简介)

水资源管理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1 方案概述 水资源管理信息服务系统是基于信息采集监测,对水资源数据信息进行展示、统计分析与整理,直观地反映水资源形势及开发利用状况,能够为相关水资源管理部门提供查询服务,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各类水资源信息和预警信息,满足相关人员对水资源信息的需求,以更好地服务于水资源管理。 2 总体框架 门户库 综合业务库数据服务层 应用支撑层 应用层 基础层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基础网络环境以及服务器硬件环境 对内业务应用门户系统对外公众信息门户系统 应用交互 业务应用 信息服务数据库业务管理数据库水资源信息服务 水资源业务 管理水资源调配决策支持水资源应急 管理 系统首页 三条红线管理监测信息服务应急数据库 调度数据库 基础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监测数据库信息门户发布数据库业务门户发布数据库 CA 服务工作流引擎门户环境GIS 平台 报表制作工具 …… J2EE 服务器 消息中间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 业务管理数据库 基础服务专题数据服务实时数据服务中央级信息服务流域级信息服务其他服务 服务接口 基础信息服务综合信息服务信息发布管理 系统管理 图 1水资源信息服务系统总体框架图

图 2 水资源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功能结构图 3主要功能 水资源管理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内容包括首页、三条红线管理、监测信息服务、基础信息服务、综合信息服务、信息发布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 1)首页 首页包括调配信息、红线信息、监测信息、统计信息、应急事件动态、资料信息、多媒体信息的展示。 2)三条红线管理 三条红线管理包括用水总量红线管理、限制纳污红线管理、用水效率红线管理。 3)监测信息服务 监测信息服务包括水量监测、水质监测、用水效率监测。 4)基础信息服务 基础信息服务包括流域概况、项目概况、取用水户、水功能区信息的专题展示。 5)综合信息服务 综合信息服务包括业务管理、调配信息、应急管理信息。 6)信息发布管理

川农《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专科)》18年6月作业考核

(单选题) 1: 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 ( )和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A: 大气污染 B: 水土流失 C: 水土破坏 D: 环境破坏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负责全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组织实施。 A: 各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B: 国务院有关部门 C: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 D: 国务院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我国将每年的( )定为中国水周。 A: 3月22~28日 B: 4月22~28日 C: 5月22~28日 D: 7月22~28日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某地区逐年可恢复和( )的淡水资源。 A: 更新 B: 开采 C: 储存 D: 消耗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在水资源 ( )的地区,国家鼓励对雨水和微咸水的收集、开发、利用和对海水的利用、淡化。A: 短缺 B: 紧张 C: 较少 D: 贫乏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发、利用水资源,并保护其合法 ( )。 A: 权益 B: 利益 C: 权利 D: 效益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 )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A: 多种 B: 特殊 C: 有效 D: 综合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 )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 A: 生活 B: 日常 C: 必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