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自考社会学概论简答论述总复习

自考社会学概论简答论述总复习

自考社会学概论简答论述总复习
自考社会学概论简答论述总复习

自考社会学概论简答论述总复习(2012新版教材) 注:带“◆”的为历年考过的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一、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 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

2. 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3. 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

4. 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5. 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二、社会作为超有机体和生物有机体的本质区别?

1. 生物有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紧密结合,社会则是一个松散的整体,各个分子或多或少是自由和分散的

2. 生物体的功能分化使感觉和思维的能力仅仅集中在有机体的一个部分,而在社会中,意识则散布在整个集合

体里,它的全部个体都能感到快乐和痛苦

3. 在生物有机体中,分子是为了整体而生存,而在社会中则相反,社会的存在是为社会成员造福,成员的存在

不是为社会造福。

三、导致社会失的原因?

1. 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结构中的急剧滋长,这一方面是因为工业化的发展使得传统规失去了约束作用,另一方

面则是因为个人的发展,会使得他们要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渴望实现更理想的目标。

2. 现代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个人的欲望。

3. 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其中经济危机则是社会动乱的首要根源。

四、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1. 首要和最基本的准则是,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

2. 社会学应放弃那种以抽象的社会整体为对象的研究,而以具体的社会容,要素和不同方面为研究对象

3. 必须遵循“就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事实的途径。

4. 注意正常现象与病理现象的区分

5. 比较方法是社会学最根本的方法。

五、社会行动的类型?

1. 目的——手段合理性行动

2.价值合理性行动

3.情感性行动

4.传统性行动

六、◆芝加哥党派的主要艺术成就?

1. 芝加哥学派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

2. 芝加哥学派形成了人文区位学的城市理论

3. 芝加哥学派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

4. 芝加哥学派创建了符号互动论

七、论述中国早期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确立

1. 队伍和制度化建设:(1)社会学队伍的形成 (2)学校教育的制度化 (3)学术团体的建立 (4)期刊和论著的出版

2. 社会调查的兴起

3.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入与实践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二、社会学的综合特征含义?

1. 社会学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相比,它不是专门研究某一种社会现象,而是研究所有社会现象中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这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

2. 社会学的综合性还表现在它是从各种社会现象的普通联系中去寻找规律性

三、社会学的应用性含义?

1. 社会学的知识非常贴近社会生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行着、体验着的。掌握了社会

学会帮助人们更自觉地运用社会学理解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公共问题。

2. 社会学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全体成员所关注的

3. 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不公政府可以用,团体可以用,一般人也可以用

四、◆社会学的功能?

1. 研究功能:描述性、预测性、解释性、规性

2. 教育功能: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3. 社会管理功能:建立规、提供模式、反馈信息

4. 社会批评功能

五、统计调查需要遵守的原则?

1. 准确性原则,要事,如实反映情况

2. 及时性原则,要及时反映,及时预报

3. 完整性原则,数字与情况要相结合

六、普查的原则?

1. 必须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标准时点

2. 正确确定调查期限、选择登记时间,并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完成

3. 严格筛选调查项目,定义明确。

4. 普查尽可能按一定的周期进行,以便于研究现象的发展趋势及期规律性

七、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一是实地源,二是文献源

八、◆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1. 着重点不同

2.依据不同

3.手段不同

4.学科基础不同

5.结论表述不同

第三章社会与文化

一、社会的特征?

1. 社会以人为主本

2. 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3. 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4. 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二、社会管理的特点?

1. 从主体上看,具有多样性,不仅包括执政党和政策,而且包括其他社会主体,比如企业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它们都负有社会管理的社会责任

2. 从手段上看,最重要的是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

3. 从目标上看,维系社会秩序和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管理的总体目标

4. 从作用上看,社会管理可以推动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并为促进经

济社会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

三、自然资源的特征?

自然资源是指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特征: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无限性、自然资源的系统性、自然资源的不均匀性

四、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 自然资源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2. 自然资源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布局和生产发展的方向

3. 自然资源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五、环境的功能?

1. 环境对人类具有支持作用

2. 环境对人类具有供给作用

3. 环境对人类具有调节作用

4. 环境对人类具有文化启迪作用

六、文化的特征:创造性习得性共享性累积性特殊性和共性

七、文化自觉的容?

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对他人的文化有识人之明

1. 文化自觉关注了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2. 文化自觉关注了文化断裂下的主体再造

3. 文化自觉提出了美美与共的价值诉求。

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一、◆基本社会化的任务?

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一是生理性成熟,即通过人的生理发育过程,形成完善健全的身心基础

二是社会性成年,即通过社会文化的教化与自我化,成为具有独特个性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

二、社会角色的含义?

1. 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 社会角色是一整套行为规和行为期待

3. 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

三、论述社会角色的失调?

1. 角色紧:个人在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中时间和精力上的手足无措,称之为角色紧

2. 角色冲突: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关系,常由于角色期望的不同,角色领悟的差别,人

们没有按角色规行事等引发

3. 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而引起的角色矛

4. 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5. 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

色失败现象

四、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

1.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条件

2.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3. 人的现代化,是当今人的社会化的基本目标

第五章社会互动

一、简述合作的类型?

1.自发性合作:指某种情境下人们自觉自愿地聚集帮助他人解决实际困难和需要的行为。这是一种最古老最具普遍意义的合作形式。直接体现为援助行为

2.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3.指导性合作,是现代社会比较多见的合作形式,指双方在具有权威地位的第三方指导下一起完成某项工作

4.契约式合作,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达成协议,以契约或类似契约的方式进行合作。

第六章家庭与婚姻

一、家庭的功能?

1.规性行为功能

2.经济生活功能

3.人口再生产功能

4.精神生活功能

5.教育功能

6.抚养、赡养功能

二、◆论述家庭的结构类型?

1.核心家庭:指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形式是最稳定的一种形式。一对夫妇没有子女并且自愿终生不育的家庭也属于核心家庭

2.主干家庭: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以直系亲属为主的多代同堂家庭,是核心家庭纵向扩大的结果,家庭关系比核心家庭复杂。特殊形式:两对或两对以上都是是异代的夫妇而没有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夫妇或父母缺损一方的单亲主干家庭。

3.联合家庭:指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子女组成的家庭,家庭的权力主要集中在第一代或第二代长房的一对配偶手中

4.其他家庭:残缺家庭,断代家庭,单亲家庭

三、离婚率上升的原因?

1.经济因素的考量相对下降。

2.社会舆论压力的宽松导致离婚人群的增多和大量存在、

3.离婚手续的简化。

4.丈夫或妻子更看重婚姻生活质量和个人感受,不能认可和接受忍让过日子。

5.改善婚姻生活质量或考虑离婚的要求越来越多是由妻子一方主动提出来。

6.在离婚人群中婚龄变小,即离婚低龄化和结婚时间不长就离婚的“昙花婚姻”明显增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由于夫妻一方网恋对婚姻的破坏作用继续显现。

四、家庭功能的变化?

1.经济功能弱化

2.抚育和社会化的功能外移

3.家庭的生育偏好开始改变

4.养老功能的挑战

第七章群体与组织

一、群体的概念和特征?

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特征:

1.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

2.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

3.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

4.有一定的行为准则。

5.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二、初级群体的涵义和特征?

初级群体作为由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征:

1.规模小

2.有长期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3.成员的人格特征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表现,初级群体成员之间大都处于一种较为宽松的氛围,因此可以表现出比较全面的人格特征

4.成员之间的角色位置难以替代

5.习惯、伦理道德和感情在维系群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科层制的含义和特征?

所谓科层制,是指建立在法理型权威基础上的,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1.明确规定的固定权限

2.明确规定的职位等级

3.执行职务建立在公文基础上

4.职务的专业化和量才录用

5.照章办事

四、◆科层制的优点和弊端?

科层制最大的优点在于相比较其他组织体系和和管理方式,行政管理效率高。缺陷有:

1.形式主义

2.繁文缛节

3.用人困境

4.人情味欠缺

5.对外界变化反应不灵敏。

五、权变理论的容?

权变理论又称情势理论,认为组织管理不只是和组织本身有关,而且涉及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组织的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具体情况,灵活地决定组织的决策方式,领导方式和行动方式,基本观点为:

1.人们是带着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工作组织的

2.不同的人对组织管理方式的要不同的

3.组织目标、工作性质、职工素质等因素对组织结构和领导方式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第八章教育、劳动与消费

一、现代学校教育的显功能和潜功能?

显功能:1.社会化的功能 2.社会选拔的功能 3.提高人口素质的功能 4.知识技术创新的功能潜功能:1.建立未来人际关系 2.减小就业压力 3.社会控制的功能

二、影响求职成功的主要因素?

1.人力资本

2.社会网络

3.社会制度

4.社会偏见

三、失业的含义及类型?

失业是指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类型:

1.摩擦性失业:指人们在转化工作过程中的失业

2.结构性失业:由于产业结构或者生产技术的改变,使得原有的工作机会消失而造成的失业

3.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周期波动所造成的失业

4.季节性失业: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的失业

5.残余性失业:因无就业能力的失业

四、消费社会的特征?

1.消费成为社会的核心

2.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的不断扩

3.消费主义盛行

第九章社区与社区发展

一、社区的含义?

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涵包括了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

1.社区是一定的地理区域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共同生活

2.社区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它的形成基于人们共同生活中的社会互动

3.社区是集体认同的一个标志,人们由于共同生活而产生了对社区所在区域或群体在一定程序上的心理认同,视自己为社区的一分子。

二、◆社区的功能:

1.经济生活功能

2.社会化功能

3.社会控制功能

4.社会参与功能

5.社会保障的功能

三、农村社区的特点?

1.农村社区的人口密度低

2.农村社区的经济活动相对简单

3.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相对简单

4.传统农村社区的社会变迁比较缓慢

四、现代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的特点?

1.城市社区的社会分工复杂,居民从事更专门化的工作,彼此工作背景相差很大

2.城市社区中家庭和初级群体作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正式组织

3.城市社区中,人际互动趋向功能利、理性化和肤浅化

4.城市社区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文化差异

五、◆社区发展的原则?

1.的原则

2.民众需要的原则

3.自力原则

4.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

5.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并重的原则

六、◆社区建设的原因及其本质?

社区建设在中国的提出和广泛开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社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和新要求

1.从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社区建设既与国外的社区发展的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社区发展是中国社区建设理论和方法的重要借鉴来源。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中,国家通过占支配地位的国有经济以及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国有经济的集体经济,建立起隶属于国家各个部门的一个个企事业单位,这些单位基本上覆盖了整个城市社区,国家通过这些单位对社会成员实现直接的控制。这种管理体制我们称之为单位制

3.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单位制赖以生存的社会和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单位制逐步消解。

七、当前社区发展的基本任务?

1.促进城市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2.促进政治

第十章城镇化

一、当代城镇化的特征?

1.城镇化进程速度加快

2.大城市发展速度明显

3.知识经济、科技、物流、信息、通讯和其他活动领域的不断创新提供了城镇化的涵

4.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城市价值观念的进步及其扩散加速

5.发达国家郊区城镇化加速,已进入逆城镇化和再城镇化进程

6.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已构成当今世界城镇化的主体

二、中国城市群面对的主要问题?

1.城市群形成过程的人为因素过大,行政干预过高,缺乏市场机制的自然发育期

2.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依然受限于现存行政体制的束缚,彼此求大求全,缺乏产业分工,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易发,降低了整体和各自的效率和效益。

3.城市群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比重还不高,对全国城乡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拉动还有限

4.城市群部结构还不完善

5.城市群空间分布不均衡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分工理论?

1.分工有“自然分工”和真实分工之别

2.从自然分工到真实分工是一个质的飞跃

3.在真实分工出现的同时,产生了产品的不平等分配和私有制

4.分工的发展导致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相分离

5.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6.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分工的发展具有矛盾的性质

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理论?

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3.这个专政本身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达到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三、新中国成立以前的阶级阶层结构?

1.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

2.民族资产阶级

3.小资产阶级

4.半无产阶级

5.无产阶级

6.游民无产者阶层

7.农民阶级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五次大规的社会流动?

1.第一次大规模社会流动过程发生于1949-1956年

2.第二次大规模社会流动发生于1957-1965提

3.第三次大规模社会流动发生于1966-1977年

4.第四次大规模社会流动发生于1978-1991年

5.第五次大规模社会流动发生于1992年,一直延续到今天

五、论述影响中国社会流动的因素与机制?

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包括先赋因素与自致因素。社会流动的机制划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1.制度安排本身导致的社会流动

2.制度安排与先赋因素,自致因素混合导致的社会流动

3.制度安排抑制先赋因素或自致因素而导致的社会流动

4.制度安排中的某些漏洞或偏向,被一部分社会成员利用而导致的社会流动

第十二章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一、◆偏差行为的负功能?

1.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2.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3.减弱他人遵从规的意愿

4.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二、偏差行为的正功能?

1.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规

2.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

3.有助于社会预警

4.有助于社会进步

三、◆社会控制的特点?

1.普遍性

2.规性

3.多重性

四、◆社会控制的必要性?

1.社会控制的必要性首先表现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目标不一致上。

2.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表现在稳定各种社会关系上

3.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制止社会生活中各种失控现象的方面

五、社会控制的方式?

1.法律控制

2.道德控制

3.习俗控制

4.控制

第十三章社会问题

一、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

1.某些社会现象产生了失调情况

2.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正常的社会生活

3.这种失调引起了相当多社会成员的关注

4.这种失调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综合治理

二、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1.社会性

2.文化性

3.普遍性

4.特殊性

5.集群性

6.复杂性

三、自然灾害的特征:潜在性突发性有限性

四、◆社会问题防治的意义?

1.作好社会问题防治,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和民众的安全感。

2.作好社会问题防治,可以避免和减少社会问题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损失,物质和精神的损失。

3.作好社会问题防治,可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

4.作好社会问题防治,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作好社会问题防治,可以改善、提高有关机构的应对能力和效率。

五、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思想?全球性思想全局性思想长期性思想

六、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措施?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改革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3.发展科学技术

4.完善社会制度,缓解后顾之忧

5.建立社会预警系统

6.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第十四章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概念和容?

社会变迁,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容:

1.社会关系的基本制度,即社会行为的基本规体系

2.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组织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

3.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即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

4.人与自然,即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星际环境与人类活动系统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变迁的特点?

1.必然性

2.前进性

3.非直线式

4.全面性

三、社会变迁的原因?

1.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之间的冲突

3.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

4.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5.观念的改变

6.人口状况的改变

7.外来入侵、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等

四、社会现代化的涵与特征?

社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是在社会分化的基础上,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先导,以工业化、城市化、化和知识化等为主要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变迁过程。社会现代化是由一系列子系统组成的:

1.工业化

2.城市化

3.化

4.管理科层化

5.社会结构分化

6.人的现代化

7.生活方式的世俗化

五、◆社会现代化的特征?

1.社会现代化是一项社会领域的革命进程

2.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有阶段的历史过程

3.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持续的国际竞赛、包括不同国家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赛。

六、◆全球化的特征?

1.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2.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

3.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

4.全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七、◆当前全球化的表现?

1.金融全球化日益凸显

2.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3.交通与通讯的全球化

4.信息全球化

5.政治的多极化

6.文化多元化

七、◆全球化对中国的冲击和挑战?1.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贸易

2.在政治方面,由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动摇了西方霸权的地位,引起它们的恐慌。

3.随着中国对全球化参与程序的加深,中国的文化建设受到了两方面的挑战

4.国家安全方面,目前还存在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并不太乐观。

八、◆面对全球化的应对策略?

1.必须明确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位置,以此为制定全球战略的前提

2.要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发展自己

3.增强综合国力以确保国家安全

◆简述和邪教的区别。

(1)劝人热爱生活,尊重世俗.维护社会秩序;邪教宣扬世界末日,贬低世俗,劝人毁灭,破坏社会秩序。

(2)的神是超人间的,教义有经典;邪教的神就在人间,它把生活在现世的教主当作神,把教主的话视为经典。

(3)宣传博爱,爱教徒,爱大众;邪教害人,以残忍的手段残害信徒,残害他人。◆简述继续社会化的意义。

(1)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任何个人的现有知识、才能,都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因而,基本社会化只是为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能力打下基础,一个人要适应未来社会的环境和要求,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继续学习,不断提高。

(2)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面临着知识的增长与更新急剧加快的潮流,因而,一个人如果不在更广阔的围继续学习,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新知识,就可能被社会淘汰。

(3)基本社会化时期的教育围有较大的局限性,面对个人交往围的逐步扩大,必须充实更多更广泛的社会生活经验。

(4)人不仅仅是学习社会文化,还肩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责任,成年人在生活的实践中更能主动地选择和化知识,更能通过学习开创未来。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点。

(1)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2)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3)坚持对外开放政策,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简述阶级、阶层和社会分层的含义。

(1)所谓阶级是指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

(2)所谓阶层,一是指阶级部的层次划分,二是泛指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

(3)社会分层是指依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简述社会学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1.筹划阶段 2.实施阶段 3.总结阶段

◆简述习俗的特点。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多元性与复合性、阶层性与地方性、传承性。◆简述社会网络的特征:1.普遍性 2.多重性 3.滚珠性 4.多向性 5.隐蔽性

最新自考社会学概论00034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034)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涂尔于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 A.社会现象 B.社会问题 C.社会事实 D.社会行为 2.马克思·韦伯提出的是 A.理解社会学 B.历史社会学 C.解释社会学 D.科学社会学 3.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是 A.理想类型 B.社会交换 C.社会冲突D.AGIL功能分析图式 4.创立现象学社会学的是 A,米歇尔·福柯 B.艾尔弗雷德·舒茨 C.安东尼·吉登斯 D.皮埃尔·布迪厄 5.在社会学传人中国之时,酋次提出“社会学”之名的是 A.谭嗣同 8.康有为 C.严复 I).章太炎 6.孪达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是 A.《大众哲学》 B.《中国社会学》 C.《唯心主义的破产》 D.《社会学大纲》 7.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群体与群体的关系 D.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8.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被称为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 A.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B.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C.诠释方法论 D.人文主义方法论 9.非介入性研究法又称为 A.实验法 B.个案法 C.文献法 D.统计法

自考法学概论的所有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法律的实施 是指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和实现。 实施的方式有两种:法律的适用和法律的遵守。 37.(我国的)国家公务员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38.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 39.上市公司 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40.条约 指国际法主体间依据国际法所结缔的据以确定其相互权利与义务的书面协议。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社会主义法律适用 2.国家机构 3.继承权 4.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5.外交机关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 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拘捕、限制、搜查、审问和侵害。广义的人身自由则除包括狭义的内容外,还包括与公民人身相联系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住宅不受侵犯,以及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7.审计监督 审计监督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活动、经济效益和财政法纪的遵守情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 38.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来经济效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39.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40[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 当事人故意制造另一个连结点,以避开依有关冲突规范指定本应适用的国家的强制性法规,并取得自己所希望的准据法的适用,从而获得有利于自己的法律关系的成立或确认的脱法行为。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法律意识 36 是统治阶级法律观点的总和,它包括对法律的基本看法,对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法律的知识和修养等。 任何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 37.行政处罚 37 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对于有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问卷调查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 4.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5.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6.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简答 1.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2)教育功能(3)社会管理功能(4)社会批评功能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4.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2)费用较低(3)可研究历史现象(4)适合做纵横分析

2019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2019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网络版部分) 专业:行政管理本 科目:【社会学概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题干】简述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答案】 (1)社会变革的需要; (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4)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考点】社会学的创立 37.【题干】简述中国人口问题 【答案】 1.人口素质问题。 2.人口流动迅猛。

3.人口分布失衡。 4.人口老龄化加速。 5.人口性别失衡。 【考点】社会的基本要素 38.【题干】简述家庭与婚姻的理论解释 【答案】 (1)结构功能主义分析: 功能主义者强调家庭的功能——社会化、情感支持和相互陪伴、性规则及经济合作等对整个社会的福祉及平稳运行非常重要。 (2)社会冲突论: 同结构——功能论一样,社会冲突论将家庭看作是我们生活的中心。然而,冲突论强调,家庭中两性以不同的方式彼此竞争,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家庭成员比另一些人从家庭中的获益要多。他们指出,家庭的历史,同样也是女性被男性统治的历史。这一视角指出了家庭导致社会不平等的原因,而不是血缘关系如何有益于社会。冲突论者批判了父系继嗣制、男权制。 【考点】家庭与婚姻的理论解释 39.【题干】简述社区的功能

【答案】 (1)经济生活功能:社区具有一套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体系,通过生产或进口,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这是社区的首要功能; (2)社会化功能:社区具有一系列的组织和设施,将社区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基本常识等传递给下一代社区成员,使他们能够融入到社区生活中来。 (3)社会控制功能:任何社区都会对其社区成员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施以某种形式的制裁,以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区的社会秩序。 (4)社会参与功能:社区可以向社区成员提供生活和交往的场所、设施和途径,帮助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事务以及更大范围的社会事务。 (5)社会保障功能:社区可以提供一套社会保障体系,以帮助社区中遇到问题、需要求助的社区成员,如社会救济。 【考点】社区的概念和功能 40.【题干】简述社会控制的特点 【答案】 (1)普遍性。 (2)规范性。 (3)多重性。

法学概论(00040)自学考试历年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2年4月自考法学概论试题 一、单选题 1.原始社会的规主要是C.习惯 2.我国宪法规定,休息权的享有者是A.劳动者 3.根据行政立法的容,可以把行政立法分为A.执行性立法和创制性立法 4.我国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的行政法规称为B.条例 5.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D.罚款 6.我国行政复议法的施行时间是B.1999年10月1日 7.我国票据法规定,本票自出票日起,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C.2个月 8.本票和支票的法定记载事项中相同的一项是D.确定的金额 9.下列属于票据法律关系中非基本当事人的是A.背书人 10.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下列不属于抽查对象的产品是D.一般日常用品 11.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县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对于专门用于生产危害人身、财产安全和健康的产品的原辅料、包装物、生产工具,可以行使B.没收权 12.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时限是自收到处罚决 定之日起C.15日

13.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下列属于经营者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是A.商品存在缺陷的 14.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监视居住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D.6个月 15.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死刑的核准机关是B.最高人民法院 16.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应该在受理后A.20日审结 17.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颁布施行的时间是D.1991年4月9日 18.下列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特有的原则的是C.辩论原则 19.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下列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是B.对法人提起的民事诉讼 20.下列不属于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的是A.鉴定人 21.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主要由D.被告承担 22.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接到行政诉讼的起诉状,经审查,应当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的期限是B.7日 23.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对行政机关在规定的期限不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的,可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以C.50元至100元的罚款 24.我国加入《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时间是A.1997年 25.下列属于联合国的发起国的是C.中国 26.国际法院必须由多少个不同国籍的独立法官组成? B.15 个

最新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资料讲解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范围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方式。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3.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5.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三)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A.孟德斯鸠B.孔德C.托克维尔D.马克思 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3.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 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C.关系建立的基础 D.关系的协调程度 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的标准。 A.结构特征 B.互动关系 C.归属感 D.从属关系 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 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8.()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社会建构论 D.冲突论 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 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错位 B.脱节 C.畸变 D.失衡 11.科塞是()的代表人物。

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答案

2016年10月社会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二、 1. 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中的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是马克思的( C ) 三、A.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阶级斗争理论?D .政治经济学? 四、 五、2. 主张社会批判理论的学术群体是( A ) 六、A.法兰克福学派? B .芝加哥学派? C .哥伦比亚学派?D .功能学派? 七、? 八、3. 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称为( C )? 九、A.预测性功能? B .规范性功能? C .解释性功能? D .描述性功能? 十、 十一、4. 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之一是( B )? 十二、A.文案法? B .普遍调查? C .实地实验? D .问卷调查? 十三、 十四、5. 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称为( D ) 十五、A.访谈法?B .典型调查?C .观察法? D .个案研究? 十六、十七、6. 在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中,偏重经验实证主义原则的是( A )

十八、A.定量分析? B .定性分析?C .实地研究?D .非介入性研究? 十九、? 二十、7. 在社会结构类型中,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是( A )?二十^一、A实体性社会结构? B .关系性社会结构 C .规范性社会结构?D .整体性社会结构?二十二、二十三、8. 人口数量通常是指( B )? 二十四、A人口素质?B .人口规模?C .人口结构?D .人口分布?二十五、 二十六、9. 人们直接感受文化多样性时的心理现象被称为( C )? 二十七、A文化冲突? B .文化边际? C .文化震惊?D .文化排斥?二十八、 二十九、10. “文化自觉”的提出者是( D )? 三十、A.吴文藻B .孙本文? C .李达? D .费孝通?三十一、 三十二、11. 再社会化也可称为( C )? 三十三、A反向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C .重新社会化?D .基本社会化? 三十四、

自考社会学概论1-4往年真题练习答案

第一章往年考题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1.孔德认为,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的是( A )1-37 1304 A.社会学 B.哲学 C.生物学 D.数学 2.罗伯特·默顿的代表著作是( B )1-44 1304 A.《社会行动的结构》 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C.《冲突的社会功能》 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3.《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一书的作者是社会学家( D )1-45 1304 A.米德 B.霍曼斯 C.弗洛伊德 D.布劳 4.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主要著作是( C )1-47 1304 A.《实践与反思》 B.《国家精英》 C.《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D.《社会的构成》 1.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的创建者是法国社会学家( B ) 1-41 1307 A.卢卡奇 B.涂尔干 C.托马斯 D.孔德 2.塔尔科特·帕森斯的代表著作是( A ) 1-44-1307 A.《社会行动的结构》 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C.《冲突的社会功能》 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3.符号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 1-45 1307 A.布劳 B.霍曼斯 C.阿多诺 D.戈夫曼 4.安东尼·吉登斯的代表著作是( C ) 1-46/47 1307 A.《实践理论大纲》 B.《合法行危机》 C.《第三条道路》 D.《词与物》 5.翻译出版了日本女子大学社会学教授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的学者是( D ) 1-48 1307 A.梁启超 B.康有为 C.严复 D.章太炎 1.孔德编写的社会学著作是(A)1-36 A.《实证哲学教程》B.《实证社会学教程》 C.《实证科学教程》D.《实证社会科学教程》 2.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是( A ) 1-37 A.孔德 B.斯宾塞 C.涂尔干 D.韦伯 3.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持这种观点的社会学者是( A ) 1-39 A.斯宾塞 B.涂尔干 C.韦伯 D.孔德 4.明确指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学者是( D ) 1-42 A.马克思 B.孔德

自考法学概论章节考试重点4

自考法学概论章节考试重点四 第四章宪法 第一节宪法概述 1、宪法的性质: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特点:1))内容方面的特点2))效力方面的特点3))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的特点。 2)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1))宪法集中反映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2))阶级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宪法内容的变化。 3)宪法是对民主制度的确认。 2、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第二节我国的国家性质 1、国家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又称政权性质,或称国体,指的是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 2、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表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工人阶级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 2)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 3)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结合。 4)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 1))无产阶级的领导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标志。 2))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和最高原则。 3))从政权的职能来看,人民民主专政具有维护工作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民主地位,镇压和改造敌对分子,组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抵御外来侵略和保卫国家的独立与安全的职能,与无产阶级专政是一致的。 4))人民民主专政担负着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成社会主义,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的历史任务,这也正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 3、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联盟。 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4、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8年7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学者是(A) A.孔德 B.斯宾塞 C.涂尔干 D.马克思 2.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B) A.社会规范 B.社会事实 C.社会制度 D.社会问题 3.作为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开始就提出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的学者是(C) A.严复 B.章太炎 C.费孝通 D.雷洁琼 4.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是(A)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深度访谈 D.定量分析 5.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种分 析方法是(D)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定量方法 D.定性方法 6.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是(C) A.生产关系 B.交往关系 C.社会关系 D.群体关系 7.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和吸收的过程是(A) A.文化传播 B.文化采借 C.文化杂交 D.文化冲突 8.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其创立者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 斯和(C) A.马克思 B.雷克斯 C.布劳 D.帕森斯

9.“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是(A) A.基本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10.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是(D) A.基本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反向社会化 D.重新社会化 11.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是(C) A.互动论 B.交换论 C.拟剧论 D.理性选择论 12.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互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B) A.个人选择 B.印象管理 C.自我坦白 D.扮演角色 13.相距122厘米至365厘米以内的距离,是(C)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 14.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是(D) A.合作 B.学习 C.共享 D.交换 15.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属于(A) A.初级群体 B.次级群体 C.正式群体 D.同辈群体 16.基金会、俱乐部、工会、商会、艺术团体、科研机构、宣传鼓动团体一般被称为(C) A.第一部门 B.第二部门 C.第三部门 D.第四部门 17.属于教育制度的潜功能的是(A) A.社会控制功能 B.传播知识功能 C.文凭功能 D.社会选择功能 18.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的社会学家是(B) A.涂尔干 B.滕尼斯

全国10月自学考试00034《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答案请私信我或者百度搜自考一点通 一、单顶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是 A. 社会和自然 B.秩序和进步 C.结构和稳定 D.发展和变迁 2.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来自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3. 刘易斯·A·科塞的代表著作是 A.《社会行动的结构》 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C.《冲突的社会功能》 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4.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是 A.社会批判理论 B.激进主义理论 C.社会有机体理论 D.后现代主义理论 5.《区隔》一书的作者是法国社会学家 A.米歇尔。福柯 B.尤尔根·哈贝马斯 C. 皮埃尔·布迪厄 D. 艾尔弗雷德·舒茨 6.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中,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是 A. 个案研究 B.文献法 C.实验法 D.统计调查 7. 定性分析资料整理的三个步骤是 A.审查、分类和汇总 B. 汇总、分类和审查 C.审查、汇总和分类 D.分类、审查和汇总 8.人口的双重属性是 A.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 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 D.结构属性和过程属性 9.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称为 A. 文化整合 B.文化交流 C.文化合作 D.文化结构 10.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化被称为 A.附属文化 B.边缘文化 C.副文化 D. 亚文化

自考《法学概论》笔记_复习资料课程代码0040

自考法学概论复习资料1 (2010-03-03 17:09:44) 自考“法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 法律的一般原理 1、法律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决定性因素: 法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生产资料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它的决定性因素:第一:是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第二:是奴隶制的出现。 2、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 第一:法律同国家同时产生。 第二:由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 第三:不断的从个别调整上升为一般调整。 第四:从权利、义务的合一到权利、义务的严格区分。 第五:从法律与宗教、道德的浑然一体到法律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 3、法律的特征: 第一: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 第二: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规范。 第三: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第四:法律是规定权利义务的规范。 第五:法律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4、成文法定义:是指有权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具有条文行式的法律文件,即规范性文件。 5、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第一:存在的时间不同。法律只是阶级社会中的现象;而道德则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第二:调整的范围不同。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广。 第三:实施方法不同。法律借助国家强强制力保证其实施;道德实施却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 第四:表现形式不同。法律一般以国家机关的规范性文件形式表现出来;而道德则存在于人们的观念和风俗习惯中,一般没有固定形式。 第五:在一国中,法律体系只有一个,即一元的,而道德体系则是多元的,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的道德体系。 6、资产阶级法律的特点: 第一: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第二:确定契约自由。 第三: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四:确定法制原则。 自考“法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二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1、社会主义法律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 第二: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需要。 第三: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 2、社会主义法律制定: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活动。 3、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一:从实际出发。 第二:群众路线与集中领导相结合。 第三: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第四:保持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适时立、废、改相结合。 4、具有法律提案权的机构: 第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一定数量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第二:国务院。 第三: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四:最高人民法院。 第五:最高人民检查院。 5、法律汇编:是指按照现行规范性文件所属的法律部门、颁布的年代或其他分类方法,分门别类的加以编排,并汇成书册,而不改变法律规范的内容。 6、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指由社会主义国家各个法部门的现行规范所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7、法律部门:是指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的那些法律规范的总和。 8、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是指社会主义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和实现。

2015年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

2015年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四个条件:社会变革的需要;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社会经验的积累;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例题·多选题]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有() A.社会变革的需要; B.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C.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D.阶级斗争的需要 E.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 [答案]ABC [解析]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社会变革的需要、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以及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例题·单选题]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是() A.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B.社会变革的需要 C.自然科学的发展; D.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在社会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中,资本主义制度内寻求社会变革的现实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 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 1、奥古斯特·孔德。“社会学之父”,秩序和进步是孔德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2、卡尔·马克思。马克思对社会学的主要贡献。 3、赫伯特·斯宾塞。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 1、埃米尔·涂尔干。社会事实,失范理论,社会研究方法准则,功能分析与历史分析方法。 2、马克斯·韦伯。社会行动及其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科层制 [例题·单选题]1838年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的思想家是() A.斯宾塞; B.涂尔干; C.马克思; D.孔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孔德被称为“社会学之父”,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 [例题·单选题]斯宾塞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 A.大有机体; B.超有机体; C.进化有机体; D.聚合有机体。 [答案]B [解析]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认为社会是一个超有机体。 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一)芝加哥学派 1、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 2、芝加哥学派的学术成就(四个方面) (二)结构功能论 1、帕森斯:著作、AGIL功能分析图式 2、默顿:著作、显功能与潜功能 (三)冲突理论 1、科塞的功能冲突论

全国2020年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卷(供参考)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034 注:题干后标注的页码为《社会学概论》官方指定教材2012年版的页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涂尔干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C)。【P40】 A.社会现象 B.社会问题 C.社会事实 D.社会行为 2.马克思?韦伯提出的是(A)。【P42】 A.理解社会学 B.历史社会学 C.解释社会学 D.科学社会学 3.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是(D)。【P44】 A.理想类型 B.社会交换 C.社会冲突 D.AGIL功能分析图式 4.创立现象学社会学的是(B)。【P46】 A.米歇尔?福柯 B.艾尔弗雷德?舒茨 C.安东尼?吉登斯 D.皮埃尔?布迪厄 5.在社会学传入中国之时,首次提出“社会学”之名的是(A)。【P48】 A.谭嗣同 B.康有为 C.严复 D.章太炎 6.李达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是(D)。【P50】

A.《大众哲学》 B.《中国社会学》 C.《唯心主义的破产》 D.《社会学大纲》 7.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B)。【P58】 A.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群体与群体的关系 D.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8.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被称为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D)。【P64】 A.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B.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C.诠释方法论 D.人文主义方法论 9.非介入性研究法又称为(C)。【P71】 A.实验法 B.个案法 C.文献法 D.统计法 10.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被称为(A)。【P76】 A.社会 B.人口 C.环境 D.社会结构 11.我国明确地采用社会建设概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C)。【P79】 A.十五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七届四中全会 12.文化交流开始于(A)。【P89】

自学考试法学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法律的一般原理 1.法律产生的决定性因素:(1)商品交换与私有制的出现(2)奴隶制的出现 2.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1)法律与国家同时产生(2)由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 (3)不断地从个别调整上升为一般调整(4)从权利、义务的合一到权利、义务的严格区分(5)从法律与宗教、道德的浑然一体到法律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 3.奴隶制法律的特点:(1)严格保卫奴隶主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2)公开确认自由民之间的不平等(3)以十分残酷的惩罚措施维护奴隶主的政治统治(4)保留了许多原始社会规范的痕迹 4.封建制法律的特点:(1)严格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2)公开规定封建等级特权(3)用野蛮残酷的手段镇压人民的反抗 5.资产阶级法律的特点:(1)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确认契约自由(3)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确认法制原则 6.法律的特征:(1)法律就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行为规范(2)法律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3)法律就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4)法律就是规定权利义务的规范(5)法律就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7.法律渊源的种类:(1)制定法(2)判例法(3)习惯法(4)引证法(5)宗教法(6)国际惯例与国际条约 8.法律的分类:(1)成文法与不成文法(2)根本法与普通法(3)实体法与程序法(4)一般法与特别法(5)国际法与国内法(6)公法与私法(7)法系 9.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与统治阶级道德之间在根本的社会阶级属性方面的一致性,决定了二者必须就是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与互相渗透的。法律与道德的区别:(1)存在时间不同(2)调整的范围不同(3)实施方法不同(4)表现形式不同(5)在一国之中,法律体系就是一元的,而道德体系就是多元的 第二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1.社会主义法律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创立社会主义法律就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2)创立社会主义法律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需要(3)创立社会主义法律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 2.社会主义法律与共产党的政策的关系:(1)党的政策指导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与实施(2)社会主义法律就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3)党的政策不能代替社会主义法律 3.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概念与特点:(1)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活动之一(2)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要遵照一定的程序(3)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不仅包括创制新法律,也包括修改与废止过时的法律(4)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其实质就是把人民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过程 4.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1)遵循宪法的原则(2)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与尊严的原则(3)保障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的原则(4)科学与合理地规范社会关系的原则(5)依照法定的权限与程序立法的原则 5.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程序:(1)法律案的提出(2)对法律案的审议(3)法律案的表决(4)法律

2020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含答案】

2020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题干】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第四卷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的时间是()。【选项】 A.1918年 B.1928年 C.1938年 D.1948年 【答案】C 2.【题干】涂尔干认为,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状态是()。【选项】 A.有机团结 B.集体团结 C.个体团结 D.机械团结 【答案】A 3.【题干】属于塔尔科特?帕森斯的代表著作是()。 【选项】 A.《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B.《社会行动的结构》

C.《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 D.《团伙》 【答案】B 4.【题干】我国最早译介西方社会学论著的是()。 【选项】 A.章太炎 B.谭嗣同 C.康有为 D.严复 【答案】D 5.【题干】抗日战争期间,费孝通撰写的实地调查成果是()。【选项】 A.《禄村农田》 B.《化成镇的基层行政》 C.《金翼》 D.《芒市边民的摆》 【答案】A 6.【题干】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回答“为什么”的是()。【选项】 A.描述性功能 B.预测性功能

D.解释性功能 【答案】D 7.【题干】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之一是()。 【选项】 A.自然科学法则同样适用研究社会现象 B.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 C.社会学研究应立足于宏观层面 D.提倡经验研究和社会调查 【答案】B 8.【题干】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这些资料进行定性分析,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选项】 A.个案研究 B.典型调查 C.实地研究 D.访谈观察 【答案】C 9.【题干】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推进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是在()。 【选项】 A.1935年

社会学概论历年自考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9 年4 月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03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韦伯的主要著作有( C )1-11 A.《社会静力学》 B.《社会分工论》 C.《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D.《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2.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 年,是( B )1-19 A. 费孝通的江村调查 B.陈达的民众生活费用调查 C.毛泽东的农村阶级状况调查 D.晏阳初、李景汉的河北定县调查 3.社会学研究应该在回答“将会怎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这指的是社会学的( D )2-37 A. 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预测性功能 D.规范性功能 4. 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3-56 A. 韦伯 B.马克思 C.布劳 D.涂尔干 5. 社会学界常以外在的关联形式为标准,把社会关系分为( A )3-64 A. 结合关系与对立关系C.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 B.初级社会关系与次级社会关系D.地缘关系与业缘关系 6.在文化的结构中,一辆马车是( D )4-85 A. 文化特性 B.文化模式 C.文化集丛 D.文化特质 7.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这指的是( B )4-91 A. 习俗 B.道德 C.法律 D.宗教 8.在冲突理论中,刘易斯·科塞提出的理论被称为( C )2-48 A. 阶级斗争理论 B.辩证冲突论 C.功能冲突论 D.结构冲突论 9.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

自考法学概论重点1

第一章:法律的一般原理 1:法律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决定性因素: 法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生产资料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它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是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第二:是奴隶制的出现。 2: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 第一:法律同国家同时产生。 第二:由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 第三:不断的从个别调整上升为一般调整。 第四:从权利、义务的合一到权利、义务的严格区分。 第五:从法律与、道德的浑然一体到法律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 3:法律的特征: 第一:法律是一种行为规。 第二: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规。 第三: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 第四:法律是规定权利义务的规。 第五:法律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 4:成文法定义:是指有权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具有条文行式的法律文件,即规性文件。5: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第一:存在的时间不同。法律只是阶级社会中的现象;而道德则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第二:调整的围不同。道德调整的围比法律广。 第三:实施方法不同。法律借助国家强强制力保证其实施;道德实施却是依*社会舆论和人们心信念。 第四:表现形式不同。法律一般以国家机关的规性文件形式表现出来;而道德则存在于人们的观念和风俗习惯中,一般没有固定形式。

第五:在一国中,法律体系只有一个,即一元的,而道德体系则是多元的,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的道德体系。 6:资产阶级法律的特点: 第一: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第二:确定契约自由。第三: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四:确定法制原则。第二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1:社会主义法律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 第二: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需要。 第三: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 2:社会主义法律制定: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 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活动。 3: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一:从实际出发。第二:群众路线与集中领导相结合。第三: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第四:保持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适时立、废、改相结合。 4:具有法律提案权的机构: 第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一定数量的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第二:国务院。第三:中央军事委员会。第四:最高人民法院。第五:最高人民检查院。 5:法律汇编:是指按照现行规性文件所属的法律部门、颁布的年代或其他分类方法,分门别类的加以编排,并汇 成书册,面不改变法律规的容。 6: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指由社会主义国家各个法部门的现行规所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7:法律部门:是指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的那些法律规的总和。 8: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是指社会主义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和实现。 9:什么是社会主义法的适用及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