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八年级数学上册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答案

第1章全等三角形

§1.1 全等三角形

活动一:

1、全等形相同相等

2、(1)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2)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能互相重合的边叫对应边,能互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全等”用“≌”表示,读作:“全等于”

注意书写时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①大对大,小对小,②公共的边是对应边,公共的角是对应角,③对顶角是对应角,④对应边的对角是对应角,对应角的对边是对应边。

活动二:

2、△ABC≌△DEF△ABC≌△D BC △ABC≌△AED

3、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活动三:

1、OC=OB OA=OD AC=B D

∠AOC=∠DOB ∠A=∠D ∠C=∠B

2、AB与AC BE与CD AE与AD

∠BAE与∠CAD

3、CE=3 cm ∠ADC=110o

活动四:

1、70

2、DC=7 cm AC=5cm ∠D=60o

§1.2怎样判定全等三角形

第一课时

(一)知识引桥

1、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 AB=DE AC=DF BC=EF

∠B=∠E ∠A=∠D ∠C=∠F

问题1:全等

(二)探究活动:

1、只知道两个三角形有一对对应相等的部分,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2、只知道两个三角形有两对对应相等的部分,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3、三条边相等、三个角相等、两角一边相等、两边一角相等

全等全等三对

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边边角”不一定能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所以“SAS一定是两边及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才能判定两三个角全等。

(三)学以致用

1、全等AB=AD,∠BAC=∠DAC,

AC=AC

2、因为△ABC≌△DEC所以DE=AB

(四)巩固练习

1、AC=AD

2、因为AB=AD,AC=AE,∠A=∠A(公共角),由SAS,所以△ABE≌△ADC

3、略

第二课时

三、学以致用

解:∵∠ACB=∠DFE,BC=EF,∠B=∠E,

∴ΔABC≌ΔDEF(ASA)

四、交流与发现

知识应用:

添加条件∠1=∠2或者∠3=∠4,都可以用“AAS”来说明△ABD和△CBD全等。

五、巩固练习

1、(1)有3种不同的添加方式:

若添加条件为BC=B1C1,则根据“ASA”可得△ABC≌△A1B1C1;

若添加条件为AB=A1B1,则根据“AAS”可得△ABC≌△A1B1C1;

若添加条件为AC=A1C1,则根据“AAS”可得△ABC≌△A1B1C1;

2、解:∵在△ABC中,∠3=∠1+∠C

∴∠C=∠3-∠1

同理∠D=∠4-∠2

∵∠1=∠2 ,∠3=∠4,

∴∠C=∠D

∵∠1=∠2 ,∠C=∠D,AB是公共边,

∴△ABD≌△ABC(AAS)

第三课时

三、新知应用

1、解:在△ABD和△CDB中,

∵AD=CB AB=CD BD是公共边

∴△ABD≌△CDB(SSS)

∴∠A=∠C

2、解:(1)∵AE=CF AC=AE+EC EF=CF+EC ∴AC=EF (2)AB//DE BC//DF

∵AC=EF ,AB=DE ,BC=EF ∴△ABC ≌△EDF (SSS ) ∴∠A=∠DEF

∴AB//D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理BC//DF 五、巩固练习

1、(1)全等,SSS ;(2)不全等,条件不够;(3)全等,SSS.

2、解:在△ABD 和△CBD 中,

∵AB=CB ,AD=CD ,BD 是公共边 ∴△ABD ≌△CBD (SSS ) ∴∠A=∠C

§1.3尺规作图 第一课时 议一议:

(2)O ,OC (3)O ′, OC (4)C ′ , C D (5)O ′B ′ 【当堂检测】 1、略 2、

第二课时

C

【当堂检测】

2、作法:1.作BC=a;

2.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MN交BC于D点;

3.以D为圆心,h长为半径作弧交MN于A点;

4.连接AB、AC

∴△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能力提升】

作法:1.作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C;

2.以C为圆心,线段a的长为半径画弧,与直线交于

两点M和A,则AC=a;

3.分别以两点M和A为圆心,大于1/2MA为半径画弧

两弧交于点N,连接CN;

4.在CN上截取CB=b,连接AB;

∴Rt△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第三课时略。

第1章《全等三角形》的复习

巩固训练1、 D 2、B 3、C 4、略能力提升1、3 △ABC≌△ADC △ABE ≌△ADE △BCE≌△DCE 2、C 3、能。因为△ABD≌△ACE,所以∠B=∠C,AB=AC,AE=AD。所以BE=CD。因为∠BOE=∠COD,所以△OBE≌△OCD 4、作法略,4个。

第2章《图形的轴对称》

§2.1图形的轴对称

(五)兴趣作业:略

§2.2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第1课时

四、跟踪练习

1、略

2、AE垂直平分CD

第2课时

三、跟踪练习:

1、2

2、x

3、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2,4),点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

坐标(2,-4)

§2.3轴对称图形

(四)展示交流

1、4

2、A

3、图略

§2.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五)课堂练习:

1、A

2、C

3、9

4、分别作AB、A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图略。

第2课时

(三)、课堂练习

(五)、作业

答:如图:

§2.5角平分线的性质

(四)学以致用:

1、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2、图略

3、10cm2

§2.6等腰三角形

第1课时

(五)课堂测试

1、B

2、C

3、75°

4、14

第2课时

(三)课堂练习

1、8

2、3

3、(1)120 (2)△BOE、△COF

第3课时

(四)课堂测试

1、B

2、60度

3、证明△ABE≌△ACD

第2章《图形的轴对称》的复习

二、1、B 2、A 3、C 4、C

5、2

6、20

7、2.5米

8、60度

三、(一)1、6。2、底边垂直平分线。3、36度。4、4。5、10cm。6、70度或55度。7、2。8、7。9、8051.。(二)CDDADDC(三)略(四)CD=5cm,B=26度。

第3章分式

§3.1分式的基本性质1

一、略

二、1、(1)

12

600,8s 是整式 20600+v ,20-v s

不是 分母中有字母 2、不是 分母中含有字母 小结 整式 字母 分子 分母

(1)略 (2)为0 0 无意义 (3)① 字母 ② 为0

4、 ≠0

5、 ≠0

三、1 (1)12 (2)a ≠20 2 (1)a=

23 (2)a=4

3 3、(1) 53x 21 4

)1(32+a π3

是整式

x 3-

122+x x 2

2b a b a -+ 是分式 (2) ①x ≠-5 ② x=1 ③x= -6

§3.1分式的基本性质2

一、1、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1、相等 相等 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 值不变

B A =M

B M

A ??

B A =M

B M A ÷÷ 2、例3 ①x 2 ②—1 ③x 练习 ①正确 ②错误 ③错误 例4 y x 2-

和23y

x

任意两个 练习 A

§3.2分式的约分

一、分式的基本性质

21 51 5

1

二、观察并化简: 1、1/2a 2、x/4y a 2 公因式 y

分式的约分: 分式的基本性质 公因式

分式约分的步骤:1、最大公约数 最低次幂 2、分解因式 公因式3、前面

例2、3a 2、a+2/a -2 三、1、 D 2、A

§3.3分式的乘法与除法

一、1、略 2、(1)

158 (2) 6310 (3) 65 1445 3、 m n 32 4、11-a 二、1、略 2、(1) ac bd (2) ad

bc

4,5,6、略

§3.4分式的通分

一、略 二、1、(1)xy,

xy y , xy

x

;x(x-3),)3(3--x x x ,)3(-x x x (2) 226923x x = 2623x ax x a =

6x 2 最简公分母 2、略 3、(1)6x 2y 2

2269y x y -2

2610y x x

(2)x(x+3)(x-3)

)3)(3(3-++x x x x )

3)(3(2-+x x x x

(3)①

a 1=abc bc ,

b 1=ab

c ac ,c 1=abc

ab

))(()(b a b a b a a b a a -+-=+,)

)(()

(b a b a b a b b a b -++=

-, ③

)23)(23(223461y x y x y x y x -++=-,)

23)(23(24

49222y x y x y x -+=-

4、略

§3.5分式的加法与减法

第1课时

一、1、略 2、略

二、(一)(1)

a

n m a n a m +=+ (2)

b q

a p + (二)(1)①

x 4 ②xy

1

(2) 略 (三)①

x y x y 224= ②233+a a ③b

a b a 2

525+ ④m

n m n -+33

第2课时

3、略 二、略

§3.6比和比例

第1课时

(一)1、比 a:b b

a

比的前项 比的后项 1 19 1:18 2、9:8 10x:3

3、2:1

(二)问题1、 问题2、

c

b

a + (三)5:a 2y:3x 1:(x-y) 1:(a+2) (四)1、C 2、B 3、1680

第2课时

一、1、20:30 32 5020 52 50

30

53

2、

10080 5

4

1千克小麦磨出面粉的重量 二、4π 6π 2:3 4π:6π 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比例

b a =d

c

比例外项 b 与c a:b=c:d ad=bc

三、1、a:b=3:2 a:b=2:1=2 2、125牛

四、1、

3

2

2、4:7 7:4

3、3:4 4:3 第3课时

一、1、4.7cm 2、40度、60度、80度 二、1、由3

5

32=+y y x 得

3(x+2y)=5x3y

即3x+6y=15y 所以

3=y

x

(2)设

2a =3b =4

c

=k ,可以看出k>0 那么a=2k b=3k c=4k 所以

b

a c

b a +-+223=k k k k -k 32242332+???+=k k 73=73

三、1、8:12:21 2、9:4 3、60、90、120 4、18

§3.7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第1课时

一、2、(1)1 (2)1

m

3、同时乘以6 1、D 2、同乘以6 二、

4、①x=-3 ②无解

第2课时

一、①x =-

1

3

②原方程无解 二、(3)①x=1原方程无解 ②x=1 ③x=2

1 (4)①-4 ②-1 ③4 ④

8

3

第3课时

活动一:1、整式方程 增根 检验 2、①无解 ②x=3

应用练习:甲15个 乙20个 反馈练习:2、原计划 10千米/小时

第3章《分式》的复习

双基1、x ≠0 2、x=2 3、x=3 4、a

-21

5、6x 2y 2

6、1

7、A 8.D 9、A 10、

n m mn

+ 11、()

mb a a b - 三、综合探究,发展能力 例1:1/2 例:2:(1)()

31

+-

x x (2)x 例3:1 例4(1)0x = (2)13y =

学以致用 四、12 150 80 25 五、存在 a=-1

第4章 数据分析 §4.1加权平均数

第一课时

五、1、77.1分 2、 (1)32.4千克 (2)32.4千克 (3)35640元 3、 乙比甲高

4.2 中位数

四、1、85 2、8, 5 3、B 4、 B 5、 A B

§4.3《众数》

五、巩固练习:

1、1.61

2、B

3、X+3,m+3,n+3

4、(1)5.6, 5, 4

(2)答案不唯一,只要有道理,都正确

§4.4 数据的离散程度

(答案:不同意这种说法。(图略)乙的成绩较好。因为乙的成绩波动范围小,偏离平均数的程度较小。)

§4.6 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和方差

三、 1、(1)205.95 (2)、S2=0.3

2、乙种饮料维生素C的含量高;甲种饮料维生素C的含量比较稳定。

3、(1)86 (2)83

(2)﹥

(3)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波动大

§4.5 方差

第一课时

1、D

2、B

3、乙

4、6,2

5、5,2

第二课时

1、7,6

2、D

3、B

4、B

5、A

6、解:分别计算两种玉米6年的平均产量和方差,得x甲=900,x乙=900,S2甲=566.7,

S2乙=1733.3,由于S2甲

第4章《数据分析》复习课

二、x甲=84cm x乙=84cm S甲2=19.8 S乙2=13.2 S甲2>S乙2,所以乙种水稻长得比

较整齐。

三、1、C 2、200、300;300 3、A 4、20 3

5、解:从成绩来看:

(1)甲、乙的平均数都是93,丙的平均数是91,所以淘汰丙;

(2)虽然甲、乙的平均数都是93,但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说明甲比较稳定,有利于在射击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所以,应选甲参加比赛。

四、1、5 2、9 3、(1)15 15 15 众数(2)16 6 6 中位数

4、解答:(1)A x =(12.1+12.5+…+12.5)÷8=12.5(秒)

B x =(12.0+12.9+…+12.9)÷8=12.55(秒)

(2)S 2

A =[(12.1-12.5)2

+(12.5-12.5)2

+…+(12.5-12.5)2

]÷8=0.075, S 2

B =[(12.0-12.55)2

+(12.9-12.55)2

+…+(12.9-12.55)2

]÷8=0.1875 (3)可从平均成绩,成绩的稳定性,运动员的潜力等方面去比较。

因为A B x x ,故A 的平均成绩比B 好。又因为S 2

A

B ,故A 的成绩比B 更稳定。

又因为B 的最好成绩比A 的最好成绩要好,故B 运动员的潜力较大。

第5章 几何证明初步 §5.1 定义与命题

四、1、①、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②、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2、都是假命题

六、1、B 2、条件、结论、当任意角为直角时、它们都相等 3、①条件:两个角不相等 结论:它们不是对顶角 真命题

②条件:两个角都是锐角 结论:它们的和是钝角 假命题 反例:两个角分别是60度和10度,它们的和是70度,是锐角

§5.2 为什么要证明

三、1、(1)a=b 验:略 (2)a ∥b 验:略 (3)相等,验:略 2、不正确

3、不正确 锐角三角形和三条高在三条形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高是它的两条直角边,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钝角三角形的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

§5.3 什么是几何证明

活动一、证明:∵∠AOC 和∠BOD 是对顶角

∴∠AOC+∠AOD=180°

∠AOD+∠BOD=180°

∴∠AOC+∠AOD=∠AOD+∠BOD

∴∠AOC =∠BOD

活动二、(课本163页)

§5.4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三、活动一:练习:1、如果两个角的补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同一个角

2、对应边相等的三角形全等

练习:1、B 2、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四、证明:∵∠1=∠2

∴∠ECD=∠FDC

∴EC∥DF

§5.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第一课时

四、证明:∵∠BDE为ΔBAD的一个外角

∴∠BDE>∠BAD,

同理,∠CDE>∠CAD

∴∠BDE+∠CDE>∠BAD+∠CAD

∴∠BDC>∠A

第二课时

三、1、(课本173页)

2、证明:∵∠E=90°

∴∠1+∠3=90°

∵∠1=∠2,∠3=∠4

∴∠1+∠2+∠3+∠4=180°

∴∠BAC+∠DAC=180°

∴AB∥CD

§5.6 几何证明举例

第一课时

一、知识回顾

1、ASA SSS SAS

2、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四、智慧冲浪

(1)OA=OB或∠APO=∠BPO或∠OAP=∠OBP

(2)

1

23

12

D

CD EF AB

∠=∠

??

??

?∠=∠?

??

??

∠=∠

??

二、证明见课本178页

四、证明见课本179页

第三课时

二、合作探究:

证明见课本180页

三、证明见课本181页

四、1、相等2、120°3、43

第四课时二、证明见课本182页

五、1、提示:证全等

2、提示:过点D分别往AB、AC、BC作垂线

第五课时

二、证明见课本182页

三、例3证明见课本185页

例4证明见课本186页

四、不正确

第5章《几何证明初步》复习

二、1、C 2、C 3、c 4、C

三、1、(1)如果用线连接两点,那么这些线中线段最短

(2)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那么这两边所对的角相等。

2、证明:

∵AB=BD=DC,∠A=∠C

∴△ABD≌△BCD

∴∠ABD=∠BDC

∴AB ∥CD

∴DE=BF

3、(1)证明:

∵BD=AF,AE=CD=FB且△DEF为等边三角形

∴△AEF≌△BFD

∴∠EAF=∠FBD

∴∠ABC=∠BAC

∴AC=BC

又∵AE=CD

∴△CDE≌△BFD

∴△AEF≌△CDE

(2)证明:

∵△CDE≌△BFD≌△AEF

∴∠EAF=∠FBD=∠DCE

∴∠ABC=∠BAC=∠BCA

∴△ABC 是等边三角形

4、(1)证明:∵DE∥BC,∠ABC=80度

∴∠ADE=80度

F

E D

B

A

C

A E B

A

B C

D E

又∵∠ADE+∠EDB=180度 ∴∠EDB =10

(2)证明:∵AB=BC=12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ABC 为等腰三角形且点E 为AC 的中点 又∵DE ∥BC

∴△ABC ∽△ADE ∴

2AB

DE

= 即AB=2DE ∴DE=6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验与评价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D

5.A

6.D

7.C

8.C

9.A 10.C 11.C 12.D 二、填空题

13、60° 14、10:51 15、8cm 16、125°,140° 17、 17. AC=AE 或∠B=∠D 或

∠C=∠E 18、4

222-m m

三、解答题 19、化简求值:

(1)原式=1-a a

,当a=2时,原式=2 20. (1)1

1

-x (2)a —1

21、

22、不正确 错在第一步 证明略 23、(1)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③

110?35?40?

70?

70?

35?

72?

72?

72?

72?

36?

36?36?36?

(2)选择①证明:

∵DM垂直平分AB ∴DA=DB

∴∠A=∠DBA =36°

∵AB=AC ∴∠ABC=∠C

∵∠A =36°∴∠ABC=∠C=72°

∴∠DBC=72°-36°=36°

∴∠ABD=∠CBD

∴射线BD是∠ABC的角平分线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测验与评价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A

3. C

4.D

5.D

6.D

7.B

8.B

9.A 10.B 11.D 12.C

二、填空题

13、真、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假14、AC=AE或∠B=∠D或∠C=∠E

15、2 16、3 17、8cm 18、125°,140°

三、解答题

19、

理由:

20、解:(1)设捐款30元的有6x人,则8x+6x=42.∴x=3.

∴捐款人数共有:3x+4x+5x+8x+6x=78(人).

(2)由图象可知:众数为25(元);由于本组数据的个数为78,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都是25(元),故中位数为25(元).

(3) 全校共捐款:

(9×10+12×15+15×20+24×25+18×30)×=34200(元).

21、(1)原来方程无解(2)a= -8或a= -12

22、A题:(1)解:(2)证明:略

B题:AM+BN=MN (证明略)

23、(1)证明略(2)△ADE、△BCD、△ACD (3)作图略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八年级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数 学 教 案 第十三章:轴对称 2016年10月-11月 教师:李治民 第11章三角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角形及有关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3、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 等于1800 ,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质。4、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会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问题。5、理解平面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公式,镶嵌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 的证明,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及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是难点 11.1.1三角形的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 2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会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重点难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符号表示,三角形三边间的不等关系是重点;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三角形是一种最常见的几何图形, [投影1-6]如古埃及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交通标志,等等,处处都有三角形的形象。 那么什么叫做三角形呢? 二、三角形及有关概念 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注意:三条线段必须①不在一条直线上,②首尾顺次相接。 a b c (1) C B A

最新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

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 【篇一】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一) 一、选择题.1.C2.B 二、填空题.1.1692.203.73 三、解答题.1.822.3.01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二) 一、选择题.1.D2.C 二、填空题.1.142.1529.625 三、解答题.1.(1)84(2)83.2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三) 一、选择题.1.D2.C 二、填空题.1.4.42.873.16 三、解答题.1.(1)41(2)492002.(1)A(2)C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四) 一、选择题.1.D2.B 二、填空题.1.12.30%3.25180 三、解答题.1.(略)2.(1)151520(2)甲(3)丙 【篇二】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 一、选择题.1.D2.D 二、填空题.1.AD=BC(答案不)2.AF=EC(答案不)3.3

三、解答题.1.证明:∵DE∥BC,EF∥AB∴四边形DEFB是平行四边形∴DE=BF 又∵F是BC的中点∴BF=CF.∴DE=CF 2.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CD∥∥CDCD∴∠ABD=∠BDC 又∵AE⊥BD,CF⊥BD∴⊿ABE≌⊿CDF. (2)∵⊿ABE≌⊿CDF.∴AE=CF又∵AE⊥BD,CF⊥BD∴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 一、选择题.1.C2.C 二、填空题.1.平行四边形2.AE=CF(答案不)3.AE=CF(答案不) 三、解答题.1.证明:∵∠BCA=180°-∠B-∠BAC∠DAC=180°-∠D-∠DCA 且∠B=∠D∠BAC=∠ACD∴∠BCA=∠DAC∴∠BAD=∠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CO,BO=DO 又∵E、F、G、H分别为AO、BO、CO、DO的中点∴OE=OG,OF=OH∴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篇三】 极差、方差与标准差(一) 一、选择题.1.D2.B

初二(八年级)上册数学书练习题答案(北师大版)

初二(八年级)上册数学书练习题答案(北 师大版) 初二(八年级)下册数学书练习题答案很重要,初二(八年级)下册数学书练习题答案是什么呢?下面是初二(八年级)下册数学书练习题答案,跟初二(八年级)下册数学书练习题答案对过后您做的对吗?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后练习题答案(北师大版) 第一章勾股定理课后练习题答案 说明:因录入格式限制,“√”代表“根号”,根号下内用放在“()”里面; “⊙”,表示“森哥马”,§,¤,♀,∮,≒,均表示本章节内的类似符号。 §1.l探索勾股定理 随堂练习 1.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625;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44。 2.我们通常所说的29英寸或74cm的电视机,是指其荧屏对角线的长度,而不 是其长或宽,同时,因为荧屏被边框遮盖了一部分,所以实际测量存在误差. 1.1 知识技能

1.(1)x=l0;(2)x=1 2. 2.面积为60cm:,(由勾股定理可知另一条直角边长为8cm). 问题解决 12cm2。 1.2 知识技能 1.8m(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10m,一条直角边为6m,求另一边长). 数学理解 2.提示: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和等于一个梯形的面积: 联系拓广 3.可以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随堂练习 12cm、16cm. 习题1.3 问题解决 1.能通过。. 2.要能理解多边形ABCDEF’与多边形A’B’C’D’E’F’的面积是相等的.然后 剪下△OBC和△OFE,并将它们分别放在图③中的△A’B’ F’和△D’F’C’的位 置上.学生通过量或其他方法说明B’ E’F’C’是正方形,且它

的面积等于图①中 正方形ABOF和正方形CDEO的面积和。即(B’C’) 2=AB2+CD2:也就是BC2=a2+b2。, 这样就验证了勾股定理 §l.2 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 随堂练习 l.(1) (2)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 2.有4个直角三角影.(根据勾股定理判断) 数学理解 2.(1)仍然是直角三角形;(2)略;(3)略 问题解决 4.能. §1.3 蚂蚁怎样走最近 13km 提示:结合勾股定理,用代数办法设未知数列方程是解本题的技巧所在 习题1.5 知识技能 1.5lcm. 问题解决 2.能. 3.最短行程是20cm。

八年级上册青岛版《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数学练习册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1.1 1.略. 2.DE,∠EDB,∠E. 3.略. 4.B 5.C 6.AB=AC,BE=CD,AE=AD,∠BAE=∠CAD 7.AB∥EF,BC∥ ∠ADB=∠AEC. 4.∠1=∠2 5.△ABC≌△FDE(SAS) 6.AB∥CD.因为△ABO≌△ CDO(SAS).∠A=∠△ABE≌△ACD(SAS). 第2课时 ∠ADE=∠ACB;(2)∠E=∠B. 4.△ABD≌△BAC(AAS) 5.(1)相等,因为△ABE≌△ CBD(ASA);(2)DF=EF,因为△ADF≌△CEF(ASA).6.相等,因为△ABC ≌△ADC(AAS). 7.(1)△ADC≌△AEB;(2)AC=AB,DC=EB,BD=EC;∠ABE=∠ACD,∠BDO=∠CEO,∠BOD=∠COE. 第3课时 °4.BC的中点.因为△ABD≌△ACD(SSS).5.正确.因为△DEH≌△DFH(SSS). 6.全等.因为△ABD≌△ACD(SSS).∠BAF=∠CAF. 7.相等,因为△ABO≌△ACO(SSS). 1.3第1课时

1~6(略).7.作∠AOB=∠α,延长BO,在BO上取一点C,则∠AOC即为所求.8.作∠AOB=∠α,以OB为边,在∠AOB的外部作∠BOC=∠β;再以OA为边,在∠AOC的内部作∠AOD=∠γ,则∠DOC即为所求. 第2课时 1.略. 2.(1)略;(2)全等(SAS). 3.作BC=a-b;分别以点B、C为圆心,a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A;连接AB,AC,△ABC即为所求. 4.分四种情况:(1)顶角为∠α,腰长为a;(2)底角为∠α,底边为a;(3)顶角为∠α,底边为a;(4)底角为∠α,腰长为a.((3),(4)暂不作). 第3课时 1.四种:SSS,SAS,ASA,AAS. 2.作线段AB;作∠BAD=∠α,在∠BAD同侧作∠ABE=∠B;AD与BE相交于点C.△ABC即为所求. 3.作∠γ=∠α+∠β;作∠γ的外角∠γ′;作△ABC,使AB=c.∠A=∠γ′,∠B=∠α. 4.作∠γ=180°-∠β;作△ABC,使BC=a,∠B=∠α,∠C=∠γ. 第一章综合练习 ∠ACB=∠DBC或∠A=∠D.5.△ACD≌△BDC,△ABC≌△BAC. 6.△ABC≌△CDE(AAS) 7.4分钟 8.△BOC′≌△B′OC(AAS) 9.略10.相等.△BCF≌△EDF(SAS).△ABF≌△AEF(SSS) 检测站 °4.∠BCD5.相等.△ABP≌△ACP(SSS),△PDB≌△PEC(AAS).6.略2.1 °;3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讲义(全册)

八年级数学讲义 第11章 三角形 一、 三角形的概念 1. 三角形的定义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点: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顺次相接. 2.三角形的表示 △ABC 中,边:AB ,BC ,AC 或 c ,a ,b . 顶点:A ,B ,C . 内角:∠A ,∠B ,∠C .. 二、 三角形的边 1.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证明所有几何不等式的唯一方法) (1)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c>a (2)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b-ca 时,就可构成三角形. 1.2 确定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2.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 2.1三角形的高线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 ①锐角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②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直角顶点; ③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线所在直线交于三角形外部一点 2.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2.3三角形的中线 连结三角形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A C B A D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三、三角形的角 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结论1:△ABC中:∠A+∠B+∠C=180°※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 结论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三角形中至多有1个钝角 注意: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两个内角可以求出第三个内角 如:在△ABC中,∠C=180°-(∠A+∠B) ②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内角和的比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求各内角. 如:△ABC中,已知∠A:∠B:∠C=2:3:4,求∠A、∠B、∠C的度数 2三角形外角和定理 2.1外角: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角. 2.2性质: 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与之相邻的内角互补 2.3外角个数: 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有两个外角,这两个角为对顶角(相等), 可见一个三角形共有6个外角 四、三角形的分类 (1) 按角分:①锐角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③钝角三角形 (2) 按边分:①不等边三角形②底与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③等边三角形 五多边形及其内角 1、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2、正多边形:各个角都相等、各个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3、多边形的对角线 (1)从n边形一个顶点可以引(n-3)条对角线,将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 (2)n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4、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n≥3,n是正整数)。任意凸形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多边形外角和恒等于360°,与边数的多少无关. ※多边形最多有3个内角为锐角,最少没有锐角(如矩形); ※多边形的外角中最多有3个钝角,最少没有钝角. 5、实现镶嵌的条件:拼接在同一点的各个角的和恰好等于360°;相邻的多边形有公共边。【考点三】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8、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b)(b-c)(c-a)=0,试判断△ABC的形状。 9、已知a,b,c是△ABC的三边,且满足a2+b2+c2=ab+bc+ca,试判断△ABC的形状。

八年级数学上册测试试题及答案

数学测评题(八年级上册)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微选择题,满分50分。第Ⅱ卷为填空题和解答题,满分50分。本试卷共20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0分) 1.下列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 1、2、3 B. 2、3、4 C. 3、4、5 D. 4、5、6 2. 在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有( ) -0.333…, 4, 5, π -, 3π, 3.1415, 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有1 个0),76.0123456…(小数部分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3. 若规定误差小于1,那么50的估算值是( ) A. 7; B. 7.07; C. 7或8; D. 7和8. 4.10名初中毕业生的中考体育考试成绩如下:25,26,26,27,26,30,29,26,28,29,这些成绩的中位数是() A. 25 B. 26 C. 26.5 D. 30 5. 一个多边形每个外角都等于300, 这个多边形是( ) A.六边形; B.正八边形; C.正十边形; D.正十二边形. 6.以下五家银行行标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1(2=- B. ()1133 -=- C. 2的平方根是2± D. ()232)3(-?-=-?- 8.一根蜡烛长20cm ,点燃后每时燃烧5cm ,燃烧时剩下的高度h (厘米)与时间t (时)之间的关系图是( ) h h h h 0 t 0 t 0 t 0 t A. B. C. D. 9.已知:如图1,梯形ABCD 中,AD ∥BC ,AB=CD ,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10.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大会会标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2)。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较短直角边为a ,较长直角边为b ,那么(a+b )2的值为( ) A. 13 B. 19 C. 25 D. 169 图1 图2 O D C B A

初二上册数学书答案

初二上册数学书答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初二上册数学书答案 一、耐心填一填(每空3分,共30分) 1.计算: 2.如图,已知,要使⊿≌⊿, 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3.因式分解:= 4.下图是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砖,按规律拼成的若干个图案,按此规律请你写出: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块;第块图案中有白色第1个第2个第3个… 5.函数关系式中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则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 7.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象限。 8.函数的图象通过P(2,3)点,且与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那么它们的解析式; 二、精心选一选(每题3分,共30分) 9.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观察下列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花纹,其中轴对称图形是() 11.育才学校八(20)班的全体同学喜欢的球类运动用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来表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欢各种球类的具体人数; B、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的总人数; C、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初中三年来喜欢各种球类的 变化情况; D、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现在喜欢各种球类的人数的大小关系 12.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x>0 B、x<0 C、x<1 D、x>1 1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关于直线 =1 轴对称,已知点A坐标是(4,4),则点B的坐标是() A、(4,-4) B、(-4,2) C、(4,-2) D、(-2,4) 1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其中一边长为,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 A、 B、C、或 D、 15.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这个蓄水池以 固定的速度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水不注满水池)与时间 t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 ) 16.小明同学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五次测试成绩得分情况如右图所示:则小明同学五次成绩的平均分是() A、12分 B、13分 C、14分 D、15分 17.下列各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的是()

八年级上册青岛版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数学练习册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1.1 1.略. 2.DE,∠EDB,∠E. 3.略. 4.B 5.C 6.AB=AC,BE=CD,AE=AD,∠BAE=∠CAD 7.AB∥EF,BC∥ED.8.(1)2a+2b;(2)2a+3b;(3)当n为偶数时,n2(a+b);当n为奇数时,n-12a+n+ ;(2)∠ADB=∠AEC. 4.∠1=∠2 5.△ABC≌△FDE(SAS) 6.AB∥CD.因为△ABO≌△CDO(SAS).∠A=∠ 第2课时 ;(2)∠E=∠B. 4.△ABD≌△BAC(AAS) 5.(1)相等,因为△ABE≌△CBD(ASA);(2)DF=EF,因为△ADF≌△CEF(ASA). 6.相等,因为△ABC≌△ADC(AAS). 7.(1)△ADC≌△AEB;(2)AC=AB,DC=EB,BD=EC;∠ABE=∠ACD,∠BDO=∠CEO,∠BOD=∠COE. 第3课时 6.全等.因为△ABD≌△ACD(SSS).∠BAF=∠CAF. 7.相等,因为△ABO≌△ACO(SSS). 1.3第1课时 1~6(略).7.作∠AOB=∠α,延长BO,在BO上取一点C,则∠AOC即为所求.8.作∠AOB=∠α,以OB为边,在∠AOB的外部作∠BOC=∠β;再以OA为边,在∠AOC的内部作∠AOD=∠γ,则∠DOC即为所求.

第2课时 1.略. 2.(1)略;(2)全等(SAS). 3.作BC=a-b;分别以点B、C为圆心,a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A;连接AB,AC,△ABC即为所求. 4.分四种情况:(1)顶角为∠α,腰长为a;(2)底角为∠α,底边为a;(3)顶角为∠α,底边为a;(4)底角为∠α,腰长为a.((3),(4)暂不作). 第3课时 1.四种:SSS,SAS,ASA,AAS. 2.作线段AB;作∠BAD=∠α,在∠BAD同侧作∠ABE=∠B;AD与BE相交于点C.△ABC即为所求. 3.作∠γ=∠α+∠β;作∠γ的外角∠γ′;作△ABC,使AB=c.∠A=∠γ′,∠B=∠α. 4.作∠γ=180°-∠β;作△ABC,使BC=a,∠B=∠α,∠C=∠γ. 第一章综合练习 ,△ABC≌△BAC. 6.△ABC≌△CDE(AAS) 7.4分钟 8.△BOC′≌△B′OC(AAS) 9.略10.相等.△BCF≌△EDF(SAS).△ABF≌△AEF(SSS) 检测站 ,△PDB≌△PEC(AAS).6.略 2.1 1~3.略.;30°. 8.略 2.2第1课时 1~2.略,且AA′⊥MN,BB′⊥MN,CC′⊥MN.(2)5 cm8.(1)DE⊥AF;(2)略.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好的

设计者:方礼花 使用班级:初二一班 姓名: 寄语: 同学们一定要努力,争取期末取得优异的成绩 ! 第十一章 三角形 (共5页,每页61份)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可以判断三边是否能够成三角形) 3.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可以分为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可以分为两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锐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直角三角形交于直角顶点处,钝角三角形交于外部一点)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的面积平均分成相等的两份) 其交点称为重心。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运用于未安装好的窗户加一条木条)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公式与性质: 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经常用于角度计算中)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经常用于证明两个角度比较大小) 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n -·180° 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3)n -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2)n -个三角形.②n 边形共有(3)2 n n -条对角线. (6)正多边形每个内角度数:用(2)n -·180°除以n,每个外角度数:360°除以n 。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B D E C A 八 年 级 第 一 学 期 期 末 试 卷 数 学 2018.1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表格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形的是 A B C D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325a a a += B .325a a a ?= C .23 6 (2)6a a = D .623a a a ÷= 3.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DNA 最早发现于衣藻叶绿体,长约0.00005米.其中,0.0000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4 0.510-? B .4 510-? C .5 510-? D .3 5010-? 4.若分式 1 a a +的值等于0,则a 的值为 A .1- B .1 C .2- D .2 5.如图,点D ,E 在△ABC 的边BC 上,△ABD ≌△ACE ,其中B ,C 为对应顶点,D ,E 为对应顶点,下列结论不. 一定成立的是 A .AC =CD B .BE = CD C .∠ADE =∠AED D .∠BAE =∠CAD 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70°,它的底角的大小为 A .70° B .40° C .70°或40° D .70°或 55° 7.已知2 8x x a -+可以写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则a 可为 A .4 B .8 C .16 D .16-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原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x 轴的负半轴和y 轴的正半轴于A 点,B 点.分别以点A ,点B 为圆心,AB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P 点.若点P 的坐标为(a ,b ),则 A .2a b = B .2a b =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 篇一: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作业本标准答案(全) - 1 - - 2 - - 3 - - 4 - - 5 - 篇二:八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篇三:八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八年级上作业本同步练答案(人教版)跟别人要答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哦,做个好学生吧!独立完成作业,然后再来对照答案,祝你学习进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供大家参考。八年级上数学作业本[人教版]答案,浙教版也可以用,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2.2,1,3,BC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是BFD和DEC,同旁内角是AFD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与GAD,B与DCF,D与HAB,D与ECB;内错角有B与BCE,B与HAB,D与GAD,D与DCF;同旁内角有B与DAB,B与DCB,D与DAB,D与DCB【1.2(1)】1.(1)AB,CD(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略3.AB∥CD,理由略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分别是ADE和ABC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12ABC,则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DEC+ABC=180,AB∥D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与CD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CD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7.略【1.3(1)】1.D2.1=70,2=70,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垂直的意义;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05.=44.∵ AB∥CD,=6.(1)B=D(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1=35【1.3(2)】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

初二上数学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2020

初二上数学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2020 平方根与立方根(§12.1 平方根与立方根(一)一、 1.B 2.A 3.B 二、1. , ±7 2. ±2, 3.-1; 4.0 1.从左至右依次为:±3,±4,±5, ±6,±7,±8,±9,±10,±11,±12,±13, 三、±14, ±15. 2.(1)±25 (2)±0.01 (3)(4)(4)(5)±100 (6) ±2 3.(1)±0.2 (2)±3 (3) 4.(1)a>-2 (2)a=-2 (3)a<-2. 方根与立方根(§12.1 平 方根与立方根(二) 1.D 2.A 3.C 一、1. 二、1. 1. 三、1.(1)80 (2)1.5 (3)(4)3;2.(1)-9 (2) (3)4 (4)-5 , 2. , 3.(1)25.53 (2) 4.11 4. 0 或 3.(1)2.83 (2)28.09(3)-5.34 (4)±0.47. 4. 正方形铁 皮原边长为 5cm. 平方根与立方根(§12.1 平方根与立方根(三) 1.D 2.A 3.C 一、1. 二、1. ,-3 2. 6,-343 (2)-8 3.-4 4) 4. 0,1,-1. (5)-2 (6)100; 三、1.(1)0.4 (3)( 2.(1)19.09(2)2.652(3)-2.098(4)-0.9016; 3. 63.0cm2;

4.计算得:0.5151,5.151,51.51,515.1,得出规律:当被开 方数的小数 点向左(右)每移动 2 位,它的平方根的小数点就向左(右)移 动 1 位. 由此可得实数(§12.2 实数(一)一、1.B 2.C 二、1. 略2. 3. x≥ . ≈0.05151, ≈5151. 三、1.(1)√(2)×(3)√(4)×(5)×(6)×(7)√(8)×; 2.有理数集合中的数是:, 3.1415,2,无理数集合中的数 是: , ,-5,0,,0.8 , ,0.1010010001…; 3.A 点对应的数是-3,,D 点对应的数是,E 点对应 B 点对应的数是-1.5, C 点对应的数是的数是 . 实数(§12.2 实数(二)一、 1.C 2.B 二、1. 三、1.(1),> 3.B 2.(1)(2)<(2)(3) 3.略 3. 5 . < 4. 7 ; 2.(1)7.01 (2)-1.41 (3)2.74 第 13 章整式的乘除 §13.1 幂的运算 (一) 一、1.C 二、1. 三、1.(1) 2.可实行 2.B 2. 6 ,8 (2) (3) (4) 3. 2 3.D 3. 9 (5) (6) 次运算 幂的运算( §13.1 幂的运算(二) 一、1.D 二、1. ,(2) 2.B 3.C 2. (3)2 3.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框架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 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角边(AAS):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画法:课本第19页。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第十二章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 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 的夹角叫做底角。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1、不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对对称的性质称轴都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对称的图形都全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4= -2 B .3-=3 C .24±= D .39=3 2.计算(ab 2)3的结果是( ) A .ab 5 B .ab 6 C .a 3b 5 D .a 3b 6 3.若式子5-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5 B .x ≥5 C .x ≠5 D .x ≥0 4.如图所示,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D ≌ △BAC 的条件是( ) A .∠D=∠C ,∠BAD=∠ABC B .∠BAD=∠AB C ,∠ABD=∠BAC C .BD=AC ,∠BAD=∠ABC D .AD=BC ,BD=AC 5.下列“表情”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6.在下列个数:301415926、 10049、0.2、π1、7、11 131、3 27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7.下列图形中,以方程y-2x-2=0的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像是( ) 8.任意给定一个非零实数,按下列程序计算,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 A .m B .m+1 C .m-1 D .m 2 9.如图,是某工程队在“村村通”工程中修筑的公路长度(m ) 与时间(天)之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道公路的长度为( )米. A .504 B .432 C .324 D .720 (第4题图) D C B A C 00 00 1 2-12 -21 12 x x x y y y y x 平方结果+2÷m -m m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课后练习题答案(整理版)

[标签:标题] 篇一: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课后练习题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后练习题答案(北师大版) 第一章勾股定理课后练习题答案 说明:因录入格式限制,“√”代表“根号”,根号下用放在“()”里面; “⊙”,表示“森哥马”, ,¤,♀,∮,≒,均表示本章节的类似符号。 1.l探索勾股定理 随堂练习 1.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625;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44。 2.我们通常所说的29英寸或74cm的电视机,是指其荧屏对角线的长度,而不 是其长或宽,同时,因为荧屏被边框遮盖了一部分,所以实际测量存在误差. 1.1 知识技能 1.(1)x=l0;(2)x=12. 2.面积为60cm:,(由勾股定理可知另一条直角边长为8cm). 问题解决 12cm。2 1.2 知识技能 1.8m(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10m,一条直角边为6m,求另一边长). 数学理解 2.提示: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和等于一个梯形的面积: 联系拓广 3.可以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随堂练习 12cm、16cm. 习题1.3 问题解决 1.能通过。. 2.要能理解多边形ABCDEF’与多边形A’B’C’D’E’F’的面积是相等的.然后剪下△OBC和△OFE,并将它们分别放在图③中的△A’B’F’和△D’F’C’的位 置上.学生通过量或其他方法说明B’E’F’C’是正方形,且它的面积等于图①中 正方形ABOF和正方形CDEO的面积和。即(B’C’)=AB+CD:也就是BC=a+b。,222222 这样就验证了勾股定理 l.2 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 随堂练习 l.(1) (2)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 2.有4个直角三角影.(根据勾股定理判断) 数学理解

配套练习答案(八年级数学上册)

配套练习答案(八年级数学上 册) 数学练习册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1.1 1.略. 2.DE, ∠EDB ,∠E. 3.略. 4.B 5.C 6. AB=AC,BE=CD,AE=AD, ∠BAE= ∠CAD 7. AB ∥EF,BC∥ED. 8. (1)2a 2b;(2)2a 3b;(3) 当n 为偶数时,n2(a b); 当n 为奇数时,n-12a n 12b. 1.2 第 1 课时

1.D 2.C 3.(1)AD=AE;(2) ∠ADB= ∠AEC. 4. ∠1= ∠2 5. △ABC ≌△FDE(SAS) 6. AB ∥CD. 因为△ABO ≌△CDO(SAS). ∠A= ∠C. 7. BE=CD. 因为△ABE ≌△ACD(SAS).

第 2 课时 1.B 2.D 3.(1) ∠ADE= ∠ACB ;(2) ∠E= ∠B. 4. △ABD ≌△BAC(AAS) 5.(1) 相等,因为 △ABE≌△ CBD(ASA);(2)DF=EF, 因为△ ADF ≌△ CEF(ASA).6. 相等,因为△ABC ≌△ADC(AAS). 7.(1) △ ADC ≌△ AEB;(2)AC=AB,DC=EB,BD=EC; ∠ ABE= ∠ ACD, ∠BDO= ∠CEO,∠BOD= ∠COE. 第 3 课时 1.B 2.C 3.110 ° 4.BC 的中点.因为△ABD ≌△ ACD(SSS).5en. 正确.因为△DEH ≌△DFH(SSS). 6.全等.因为△ABD ≌△ACD(SSS). ∠BAF= ∠CAF. 7.相等,因为△ABO ≌△ACO(SSS). 1.3 第 1 课时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 第11章三角形 教材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有关线段、角,多边形及内角和,镶嵌等。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有内角、外角。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从而得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接着由推广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介绍了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利用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研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这些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既是学习特殊三角形的基础,也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最后结合实例研究了镶嵌的有关问题,体现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www. 1 1、理解三角形及有关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3、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4、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会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问题。 5、理解平面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公式,镶嵌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证明,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及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是难点。 课时分配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2课时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2课时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2课时 本章小结………………………………………………………… 2课时

八年级上册数学培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设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其中a,b 满足a b 4(a b 2) 2 0 , 则第三边的长 c 的取值范围是. 2、函数y 4 x 3 的图象上存在点P,点P 到x 轴的距离等于4,则点P 的坐标是。 3、在△ABC中,∠B 和∠C 的平分线相交于O,若∠BOC= ,则∠A= 。 4、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交角的度数是。 5、已知直线y a 2 x x a 4 不经过第四象限,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度数为。 7、如图,折线ABCDE描述了一辆汽车在某一直线上行驶过程中,汽车离出发地的距离s(km) 和行驶时间t(h) 之间 的函数关系,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给出下列说法:①汽车共行驶了120km;②汽车在行驶途中停留了0.5h ; 80 ③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km;④汽车自出发后3h-4.5h 之间行驶的速度在逐渐减少。其中正 3 确的说法有. 8、放假了,小明和小丽去蔬菜加工厂社会实践,?两人同时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休息时小明对小丽说:“我已加工 了28 千克,你呢?”小丽思考了一会儿说:“我来考考,左图、右图分别表示你和我的工作量与工作时间关系,你能算出我加工了多少千克吗?”小明思考后回答:“你难不倒我,你现在加工了 D 千克.” 二、选择题 1、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为Cm°则顶角度数为( ) A.m° B.2m° C.(90-m) ° D.(90-2m) ° 2、药品研究所开发一种抗菌素新药,经过多年的动物实验之后,首次用于临床人体试验,测得 成人服药后血液中药物浓度y( 微克/ 毫升) 与服药后时间x( 时)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

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ABC中,点D、E、F分别在三边上,E是AC的中点,AD、BE、CF交于一点G,BD=2DC,S△GEC=3,S△GDC=4,则△ABC的面积是_____. 【答案】30 【解析】 【分析】 由于BD=2DC,那么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S△ABD=2S△ACD,而S△ABC=S△ABD+S△ACD,可得出S△ABC=3S△ACD,而E是AC中点,故有S△AGE=S△CGE,于是可求S△ACD,从而易求S△ABC. 【详解】 解:∵BD=2DC,∴S△ABD=2S△ACD,∴S△ABC=3S△ACD. ∵E是AC的中点,∴S△AGE=S△CGE. 又∵S△GEC=3,S△GDC=4,∴S△ACD=S△AGE+S△CGE+S△CGD=3+3+4=10,∴S△ABC=3S△ACD=3×10=30. 故答案为30.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之间的面积加减计算.注意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面积相等、同高的三角形底相等. 2.如图,AB∥CD,点P为CD上一点,∠EBA、∠EPC的角平分线于点F,已知∠F=40°,则∠E=_____度. 【答案】80 【解析】 【详解】

如图,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知∠FMA= 12 ∠CPE=∠F+∠1,∠ANE=∠E+2∠1=∠CPE=2∠FMA ,即∠E=2∠F=2×40°=80°. 故答案为80. 3.如图,1BA 和1CA 分别是ABC ?的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2BA 是1A BD ∠的角平分线, 2CA 是1A CD ∠的角平分线,3BA 是2A BD ∠的角平分线,3CA 是2A CD ∠的角平分线,若1A α∠=,则2018A ∠=_____________ 【答案】 20172α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 1BC=12∠ABC ,∠A 1CD=12 ∠ACD ,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ACD=∠A+∠ABC ,∠A 1CD=∠A 1BC+∠A 1,整理即可得解,同理求出∠A 2,可以发现后一个角等于前一个角的 12,根据此规律即可得解. 【详解】 ∵A 1B 是∠ABC 的平分线,A 1C 是∠ACD 的平分线, ∴∠A 1BC=12∠ABC ,∠A 1CD=12 ∠ACD , 又∵∠ACD=∠A+∠ABC,∠A 1CD=∠A 1BC+∠A 1, ∴ 12(∠A+∠ABC )=12 ∠ABC+∠A 1, ∴∠A 1=12 ∠A , ∵∠A 1=α. 同理理可得∠A 2=12∠A 1=12α,∠A 3=12∠A 2=212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