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多媒体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1、美国宇航员登月的记录片。

2、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3、学生收集关于月亮的古诗词、图片、传说、故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无数美丽的星球,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未知的神秘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离我们最近的美丽星球——月球,去探索探索它的奥秘吧!(板书:月球之谜)

二、激发想象,练习说话(遐想引入第1段)。

1、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配乐欣赏图片,完成句式“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总会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

2、不但是你们,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对这颗神秘的星球都充满了美好的遐想,人们会遐想些什么呢?和我们想的一样吗?齐读第一段。

三、,感受奇异,指导朗读。(学习第2段)

1、引入

是啊,千万年来,这些美好的遐想促使人们持续地探索月球的奥秘。1969年7月20日这个天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了月球,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这两名宇航员乘座“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向月球出发,准备好了吗?(视频录像)

2、看后说说自己的感想。(结合资料袋说说自己的所知的内容)

3、引出学习第2段,感受景色奇异。

(1)当我们首次来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请大家找一找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哪个地方在介绍?

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抽读)你具体地说出了月球上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说说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呢?

(2)刚才你汇报的时候说到月球上的景色十分奇异。

(3)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

说——你为什么觉得奇异吗?

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怎么又洒满了灿烂的阳光呢?真奇妙啊!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

(4)月球上的景色还奇异在哪儿呢?

说——怎么就觉得奇异了呢?

月球与地球上的景色截然不同,真是奇特呀!

(5)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不过月球上的景色与我们的想象简直太不一样了,你们想看看宇航员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吗?(出示照片)

(6)月球上的景色太不可思议了,让我们把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告诉给地球上的人吧!(齐读)

4、比较朗读,体会句子。

(1)老师给句子瘦瘦身来读,大家比较有什么不同?(去掉“首次、十分、却、满、任何”

比较读,体会句子。)

(2)把你刚才比较的感受送到句子中去读。

四、研读探究,学习月球的未解之谜。

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宇航员们对此感到十分好奇,他们把月球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作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这些实验又让我们对月球产生了新的疑问。

你们想了解科学家做的什么实验吗?

1、自己小声读一读3、4、5、6段,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

(1)全班交流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呢?

(2)科学家把尘土带回地球,做了第一个实验,是什么呢?接着科学家又用植物做了什么实验呢?最后科学家又对月球上的岩石作了研究,他们有什么发现呢?

2、在这三个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

3、在四人小组内选择一个你们共同感兴趣的实验,仔细读一读。说一说假如你们就是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在做这个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4、小组汇报。

(1)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a、你们组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

b、假如你们就是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在做这个尘土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细菌一下子都死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组内说组内补充

还有其它同学想对这个实验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吗?

c、这个实验结果真让人费解呀!你们用朗读来向大家汇报汇报这个有趣的实验吧!

d、月球上的尘土也能够杀菌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有趣的实验吧!

(2)还有哪个组来汇报你们感兴趣的实验。

a、你们组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

b、你们做了这个植物的实验后,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c、你们能根据你们在这个实验中惊奇的发现,向全世界的人提出一个谜吗?

d、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实验!这个实验中还有谜团吗?

e、对这个实验感兴趣的同学一起来读读这个实验吧!

(3)这个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呀!

a、科学家继续做的什么实验呢?哪个小组来汇报汇报。

b、你们研究了从月球回来的岩石后,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c、研究了这块岩石后,你们的疑问是(小组读谜)。

d、还有对这个实验感兴趣的同学吗?我们一起来追问一次吧!(放大)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实行资料交流。

1、课文的第七段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还有很多很多的未解之谜。)

2、除了这些实验给我们提出的没有解开的谜,结合你们读的月球的资料,你还想提出哪些谜呢?月球上还有哪些未解之谜呢?

3、月球留给我们的谜还有很多很多,正是因为月球留给我们这么多未解之谜,才更加激发了人类探索它的欲望,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五、小结全文,课外延伸

1、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古往今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各样的情感,有数不清的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音乐绘画。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书后面描写月亮的诗句。

2、课文学完了,我们的学习还能够继续下去,课外,你想做些什么?

六、作业:这个段时间,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了很多关于月球的资料。我们能够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办成一张月球之谜的小报。能够自己独立完成,也能够自由组合完成。我们还能够把目光投向浩瀚的宇宙,能够办什么小报呢?(木星之谜、火星之谜、宇宙之谜的小报板书:22 月球之谜景色奇异

尘土杀菌

实验水藻鲜嫩费解

教学反思: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相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了解课文中所写的月球之谜,是本文的重点。

这是一篇科普文,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推动课文内容的发展,而不失为一堂语文课?这是我设计教学时的主旨思想。通过一堂课下来,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一、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文本的巧妙整合。

这个堂课最精彩的地方应该是把信息技术带进课堂,有利的推动了课文内容的发展。孩子们在课前的预习中,充分施展了信息技能,利用各种途径搜集关于月亮的图片、传说,以及月球的相关知识。指导孩子们对搜集到的资料实行整理、分类,并通过思考提出疑问。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课文需要制作了非常有实效性的幻灯片,内容丰富,页面漂亮,如月亮诗句的收集,幽静的月色图配着舒缓的《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片断和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月的片断录像。我在课堂里针对课文的需要实行合理的整合,让信息技术有效的为文本服务,推动文本的发展。

二、准确把握了语文教育的特点,符合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理解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要把信息技术与文本实行巧妙的整合,使学生能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理解月球世界的奇异和月球上的不解之谜,充分展开朗读才是前提。这节课,教师以读为本,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在朗读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实行指导,使学生的朗读具有层次性。如月球上奇异景色的朗读指导,几个月球之谜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里感悟文本内容,拓展自如。

而创新型的学生除了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外,还要带着疑问走出课堂,使知识始于课堂,而不止于课堂。我让学生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课外布置学生办月球之谜的小报,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

当然本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月球之谜》这篇课文内容浅显,可欣赏的优美句段不多,所以学生在读文时显得感情较单调,难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学生对自己搜集的资料整理分类的水平不强,导致在课堂交流里,老师要增强引导,从而使课堂教学时间不够,最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的一个环节——把掌握的知识通过宇航员的登月介绍或科学家的实验介绍来练习说话,使课本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并能灵活使用。就因时间的不足而忍痛去除,使本课留下了遗憾。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水平,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升阅读质量。”所以,在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引导

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二是要抓住“谜”字,引导学生实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水平。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以前、奥秘、努力、估计、神秘、探索”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3.培养学生根据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水平。4.积累一些与月亮相关的诗句。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月亮,地球的近邻,人类的好朋友。孩提时代,我们唱着“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的儿歌,不知不觉中长大了。那么,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它还有哪些没有解开的谜?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月球之谜》这篇课文,感受一下月球这个神秘的世界。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让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分小组互读课文,看谁读得准确、流利。

3.鼓励学生上台讲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教师相机实行指导。

4.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和它还有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学思考: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课文写了月球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2.分小组交流自学情况。3.课堂讨论交流。

①当一轮明月高悬天空,你会产生哪些遐想?②当“月球是一片荒漠”,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③课文介绍了月球哪些没有解开的谜?作者是怎样介绍的?④你还知道月球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四、扩展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水平

细读《月亮的自述》一文,说一说:你从这篇文章中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你想对月亮说些什么呢?

月亮的自述

晴朗的晚上,我悄悄撩开夜幕,悬在蓝色的天空上,把银辉洒向大地,我冰清玉洁的身影,给人以美的享受,无限的情思。人们给我很多好听的名字,如“素月”“婵娟”……幼儿园小朋友们也亲切地叫我月亮姐姐。

我一直是人们向往的仙境,人间流传着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等神话故事。于是,我便蒙上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

人们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终于实现了登月的愿望。首次乘着宇宙飞船来拜访我的人,一定会感到惊奇。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我一直是十分美丽的:有银光闪闪的宫阙,有奇花异卉,到处是琼枝玉楼。不过事实上,我仅有成片的环形山、坑坑洼洼的地面和一些地球上没有的元素。因为缺乏氧气,动植物根本不能在这里安家落户。

有趣的是:行走在我的表面如同跳霹雳舞、太空舞。因为我的引力相当于地球的1/6,即使最糟糕的跳高运动员,只需轻轻一跃,就会创造出数倍于奥运会跳高纪录的好成绩。

你们看到悬挂在空中的我,只有一个圆盘大,其实我的直径有3476公里,大约是地球直径的1/4,在太阳系的所有卫星中,我是老五。只因我离你们38万多公里,看上去才显得那么小。

你们看见的月光,其实就是我反射的太阳光。我是地球的卫星,环绕地球转,地球又自转,这中间平均每18年就有29次地球置身在我和太阳中间,太阳光正好被挡住不能射到我身

上。不见了我的影子,好像被吞蚀了,这种现象叫月蚀。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狗吃月”。太阳光全部被挡住叫“月全蚀”,部分被挡住叫“月偏蚀”。还有,地球上的人终生只能看到我的正面,见不到我的反面,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我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即我绕地球旋转的周期和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

从1969年以来,人类已经六次实现了阿波罗载人宇宙飞船登月。听说现在已有向月球移民的打算,我听了真高兴。因为我终日在茫茫宇宙中枯燥乏味地运动着,寂寞而孤独。等到你们来了,就热闹了。

以十二万分的热忱盼望你们来做客,来定居。

五、引导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水平

1.月球的奥秘非常多,诸如月球的起源、地质构造、月貌、月相、月食、潮汐、人类登月球、月球与人类的关系,等等。班上同学可按兴趣分组,分别探究其中一两个方面,然后开一个专题汇报会,各组推选代表将搜集整理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作汇报。如有不同意见,能够展开辩论。不求意见统一,只求有所收获。

2.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文化意义,很多民族都相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谜语、音乐、绘画,还有与月亮相关的民风民俗、风景名胜。搜集以上各种资料,班上开一个交流会。

3.有人预测:21~22世纪,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靠月球上发现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开采氦-3,并运回地球,并利用这个热能源发电,供应全地球所需电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拜访月球村的旅游业。说一说,这种设想能实现吗?

4.根据下面的情境,展开想象,写一段一二百字的文字。

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5.根据自己搜集到的和下面提供的参考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手抄报。

参考资料

①与月亮相关的神话传说

·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中。

·关于月亮,民间流传着很多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义等故事。·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砍随合,后世因而得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伐月桂的形象。②我国古代关于月亮的富有幻想色彩的诗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屈原《楚辞·天问》)

(意思是: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那好处是什么,而抚育一个兔儿在怀里?)·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十夜对月》)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梦天》)③赏月佳对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南楼一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楼高担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

④月亮的雅称与雅号

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

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⑤月球外星文明的传说

·1968年12月21日,美国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向月球发射了第一艘探测飞船,当这艘飞船进入月球轨道之后,宇航员在100公里高空用望远镜照相机拍摄了第一张月球背面照片。很多年后,人们在研究这些照片的时候意外发现,在火山口中有一个巨大的圆形物体,它十分规则,不像是自然之物,看上去好像正在着陆或起飞。

·从“阿波罗”8号开始,10号、11号、16号、17号都曾目击或拍摄过月面不明飞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国的“月球轨道环形飞行器”2号就发现,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随后,前苏联的宇宙飞船也发现了这些建筑。

⑥我国启动探月工程意义何在

国防科工委(国家航天局)宣布,我国将于2003年启动探月工程的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财力还不算雄厚,为什么要启动探月工程,其意义何在?新华社记者为此采访了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

记者:实施探月工程对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栾恩杰: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是人类航天活动的三大领域。展开月球探测工作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的重点举措。实现月球探测将是我国航天深空探测的突破。月球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各种独特资源,月球上特有的矿产和能源,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长远影响。月壤中特有的氦-3资源是人类未来可长期使用的清洁、高效、安全而廉价的新型核聚变燃料,并将改变人类社会的能源结构。每一克黄金11美元,而每一克氦-3是400美元。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对月球资源的兴趣将越来越浓。展开月球探测,将提升我国理解月球,开发利用月球资源的水平。另外,展开月球探测有利于提升我国航天技术水平,推动空间科学和空间应用的发展。……当前,正值国际上重返月球计划尚未全面展开之际,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尽快展开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确保我国在国际月球探测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记者:根据我国现有的航天科技水平,展开月球探测的条件是否具备?

栾恩杰: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能研制生产各类航天器及运载火箭的完整配套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具有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场和航天深控网,具有多种卫星应用开发系统和空间科学研究体系等。这些条件为我国展开月球探测工程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根据国情,我国展开月球探测工程的基本原则为:统筹规划,远近结合,分步实施,持续发展。综合分析国际上月球探测已经取得的成功,以及世界各国“重返月球”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计划,考虑到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综合国力和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工程将按照“快、好、省”的原则,充分利用已有的成熟技术……

评析: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上教学设计,以“月球之谜”为“支点”,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广泛搜集资料,了解月球之谜,感受月亮文化,不但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水平,而且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科学奥秘的情趣,这将有助于促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年级语文《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三年级语文《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悬挂、奥秘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月球课件 2、月球资料库 3、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瞧-课件出示月亮清幽皎洁图。 2、师: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向往和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写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或句子?

3、学生说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或句子。 4、师:我们班的同学可真能干,能背出这么多描写月亮的诗句和句子。月亮离我们那么遥远,可又和我们的生活这么密切联系,它藏着多少秘密呀!多年来,人们都想把月球探悉清楚,可它总又给我们带来新的秘密!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 生:(齐读课题)月球之谜! 师:今天我们也实施登月计划,去探索月球,愿意吗? 二、读课文,理解词语 1、师:昨天晚上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回家读课文,并且要求同学们读课文时做到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同学们的读书情况。 2、学生齐读课文 3、师:老师仔细听了同学们读课文,觉得读的不错,做到了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看来大家登月的第一步走得不错。但还有一些小障碍妨碍了我们对月球的探索---大家对文中的词语都了解了吗?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小组里交流你弄不明白的词语,小组里能帮助理解的就在小组里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将不明白的词语写在纸条上,等会我们依靠大家的力量来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4、小组内交流 5、学生提交纸条 6、同学们不理解的词语有: 师归纳板书学生不理解的词语。(皎洁、遐想、荒漠、奥秘、悬挂、环行山、费解) 7、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联系你刚才看的图或你课外了解的知识,想

小学三年级下册《月球之谜》课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月球之谜》课文及教案 【课文】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jiǎo)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里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的世界。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再看看用植物做试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这一连串试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曾经有过火山活动。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据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了,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 …… 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有关月亮的图文资料、图片、神话传说、古诗词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课件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课件出示有关月亮的诗词)古人还赋予月亮一些美称,你知道吗? 2.师:今天,我们就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去探求它的一些秘密。 3.问:你对月球了解多少? 对于月球,你还想了解什么?(小组讨论,写在纸条上) 4.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之谜)。 二、初读 1.自读课文,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读完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件出示:课后讨论题) 三、分段指导,朗读感悟。(1——2) 1.师:读的多好呀,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人们不禁产生了许多的遐想,谁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2.指名读。(课件出示:圆月图片)朗读,评价。 3.理解:遐想。 4.师:是啊,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登上了月球,实现了梦想。 (课件出示:宇航员登月图片)他们在月球上看到了什么? 5.生自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说明月球景象的句子。 6.指名说说月球的景象。(课件:句子)(竞赛朗读)

2._月球之谜_教学设计_教案

2._月球之谜_教学设 计_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掌握本课词语。积累一些与月球有关的诗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 3.培养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2.培养查找资料的习惯,积累一些与月球有关的诗句,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能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从神奇的传说到科学地了解太阳知识,我们共同迈出了探索宇宙的第一步。宇宙中的一切都在吸引着我们人类,白天有太阳,夜晚有月球悬挂在天上。从小我们就听说过月球的故事,你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2.月球中的嫦娥使我们浮想联翩:究竟她长什么样她生活居住的月球又是什么样的直到人类的第一次登月,才揭开了月球的神秘面纱,但它却产生了更多的谜团。今天我们便来学习《月球之谜》。(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音多读几遍。 (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字的书写。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4)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描写月球的语句。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读准字音。 悬xuán挂曾cénɡ经奥ào秘努nǔ力登dēnɡ上任rèn 何一旦dàn 估ɡū计年龄línɡ遐xiá想水藻zǎo一项xiànɡ夜幕mù降临lín (2)认清字形。 ①找出相同结构的生字。 上下结构:幕悬奥登藻旦努左右结构:临任撒项估龄 ②找出生字的形近字。 幕--墓登--凳撒--散估--故县--悬努--奴旦--但藻--澡 (3)书写指导。 ①不要多写一笔:“临”左部不要写成“忄”。“悬”上部的“县”不要多写一横。 ②“登”右上部的笔顺:。 ③“奥”的第3笔是“”,没有钩。 ④“藻”的偏旁是“艹”,属于上下结构。 (4)用生字组词。 幕-幕布夜幕临-来临临时奥-深奥奥秘 项-项链项目估-评估估计登-攀登登场 (5)理解词语意思。 皎洁:明亮而洁白。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奥秘: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 水藻: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的统称,如水绵等植物。 (6)全文共有八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描绘了月球的情况。

《月球之谜》教案

22月球之谜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和新词。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月球之谜,合作、探究月球之谜。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中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3.“赌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提出自选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的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搜集的资料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三、组内交流。 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提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四、全班交流。

1.各组选派代表或采用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和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1)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在月球尘土里 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2)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 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合作学习,深究同回。 1.对某一未解之过感兴趣的学生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 2.根据教师提供脉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资料袋”。 (1)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出”说。 (2)月球年龄之谜: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的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的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3)两位宇航员在登上月球后,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竖立在月球上,纪念碑上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又在月球表面安装了电视摄像机;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间距离的激光仪,测定月震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通用3篇)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通用3篇)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月球之谜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1 《月球之谜》是一篇典型的科普知识短文,讲的是人们对月球的种种遐想和各种谜团。它从皓月当空的完美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看到的奇异景色,之后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全文最大的特点紧扣“谜”来写,可谓“谜”象从生,课文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让读者去遐想,去探索。根据文本特点,我把第一课时重点确定为: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综观整节课,并综合各位评课老师的意见,觉得以下几个地方比较有特色。 一、定位明确,有效地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这篇课文虽然散发着科普知识的光芒,但其文字优美,要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球的神秘,不失语文的本味。因此,我把文本的三维目标定位为: 1、认知目标——会认悬皎遐壤藻等几个生字,会写幕、临、奥、

撒等字。了解“遐想、奥秘、令人费解”等词的意思。 2、技能目标——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积累有关月亮的诗句。 3、情感目标——感受月亮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月球的欲望。课堂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视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月球的奇异与神秘。 本课尽管是知识介绍性的文章,但朗读训练的资源十分丰富。例如,课文的第一句话,“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完美的遐想!”由于这句话的生字较多,而且易读错,我透过多媒体画面及多形式的读来启发学生“遐想”。再如,在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是透过问题的设计:“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景色?”来让学生先找出答案,再透过朗读来理解什么是“奇异”,在读后感悟“荒漠”。又如:在学习月球的未解之谜时,透过朗读品味其文字的优美与用词的准确性,到达“读中品”、“读中悟”的目的。整节课以读代讲,书声琅琅。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2 《月球之迷》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本文是一篇介绍月球知识的科普性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收笔。《月球之谜》这篇文章的内容比较贴近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生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学过程中我讲解得很少,主要是让学生朗读课文,也展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了解课文中所写的月球之谜”是本文的重点。 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了解课文中所写的月球 之谜 3、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月球之谜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算的星球。今天,我们要走进地球的邻居——月球,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秘密。 板书:月球之谜 二根据课题质疑 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那你读了题目又有什么疑问。 三、预设问题 1、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2、月球有哪些不解之谜?

四、学习课文 过渡:同学们的问题真多呀,就向我们飞向月球,看看能不能把你们的谜解开。 1、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过渡:刚才我们到月球走了一趟,相信你们的疑问都以找到答案了吧,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在描写月球是个怎样的世界的句子下面画——,在描写月球有哪些不解之谜的句子下面画~~。 2、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找答案。 3、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 (1)提问:月球是个怎样的世界? (2)指名回答 (3)指导朗读(在月球上我们能感受到黑暗,又同时感受到阳光,还能感受到那里没有一点生机,你能把这种感受送入朗读中吗?)指名读、齐读。 4、理解重点词语 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这样的景色多么特别啊,所以说景色——奇异 板书景色奇异 满是尘土、岩石和环行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所以说“一片荒漠” 板书:一片荒漠 过渡:在这“一片荒漠”的地方,却有许多不解之谜,有哪些不解之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月亮之谜》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月球之谜》教案 1 2 教学目标: 3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 5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6 教学重点: 7 通过探究性学习,大体知道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知道文中写了哪些 8 月球的不解之谜。 9 教学难点: 10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神秘的魅力。 11 教学准备: 12 利用课余时间找出和月球有关的知识和古诗。 13 教学过程: 14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5 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 16 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 17 些关于月亮的诗歌?(师生背诵有关月亮的诗词) 18 月亮在诗人们的描绘下是如此的美好,课前大家针对自己不同的特长和 兴趣分小组展开的对月球的探索,现在就来看看我们的成果。(分别展示图片、19 20 诗歌、神话传说)我真为大家的聪明智慧所叹服!

21 检查预习,让学生们来读一读黑板上出示的字词。开火车,玩游戏的方式, 22 检查生字词的掌握。 23 二、学习课文,解疑问答 24 1、自读课文 25 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打开课本大声朗读, 26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7 2、指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28 3、小组活动:写出人类探索月球未解之谜。教师准备红、黄、绿、蓝、 紫、橙六色卡片四套,分别写有1、2、3、4、5、6。由学生随机抽取,按照数 29 30 字相同的规律做在一组,每组发给1张白纸,然后按照顺时针依次传给其他同 31 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尽量多的问题,最后一名同学汇报,比赛哪个小组 32 获胜。 33 4、总结表达,读懂了什么,讲述疑惑, 34 三、交流探究,自主学习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人类选择走出地球, 35 36 那么第一站就自然而然的选择了离我们最近的“未知”土地——月球。可能许 37 多年后回首人类登月的历史,我们会觉得我们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很微薄,但是 对人类进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一位踏上月球的人所讲:“虽然这只是38 39 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看看月球究竟是一 40 个怎样的世界?请特别关注人们探索月球之谜的历程。 四、小组讨论 41 42 结合实例,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宇宙星空的奥秘,不

小学语文_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2 月球之谜 一、导入新课 茫茫宇宙中有无数个星球,今天我们就去和地球相邻的一个星球走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围绕课题中的哪个字写的?(谜)这个谜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老师查过字典,它有两种解释“谜”(师指课题)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课件出示:) 1.单指谜语。(师指课题) 2.比喻还没有弄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师:月球之谜中的“谜”应该选择第几种解释呢? 生:第二种解释。比喻还没有弄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月球上到底有哪些未解之谜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1、学习提示:请同学们翻开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反馈交流 (1)生字词。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指导难写的字。“幕” (2)长句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师:这个句子比较长,谁想来挑战?指名读。 (3)出示皎洁的月光图。你所看到的月光是什么样的?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洁白明亮透明) (4)师:文中把这样的月光称为皎洁。(皎洁的月光)看到如此皎洁的月光,你会想起什么?你想象中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交流。像我们刚才这样凭空对月球的想象思考就是遐想。不光我们对月球有遐想,我们古人看着这美好的月色,编写出许多美好传说,谁知道?(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除了美好的传说,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诗句)除了这些诗句,古人还为月亮起了许多雅称,我们一起来看看 月亮的美称: 玉兔冰轮玉轮玉蟾 师:在人们的遐想中,在诗人的笔下,月球是如此的美丽。此时此刻再来读这句话,你的感受可能不同了吧。 指名读,递出你的感受。配乐朗读 (遐想要读的轻一些长一些。)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遐想,人们才要去探索月球的奥秘。

课文《月球之谜》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月球之谜》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课文《月球之谜》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运用已有识字方法自主认记8个生字,理解掌握“遐想、估计、水藻”等词语。 2、通过文本细读、寻谜说谜,了解月球基本情况,了解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在根据材料提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难点:利用文本及收集的资料、古诗句等,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查找关于月球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启发遐思,引趣导入 1、出示月亮图:同学们,这是——月亮。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 2、这月亮带给你们的遐想真多。有人还写了这样一句话,你们读读:夜幕降临,一轮明月便会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3、指名读句子。齐读。

4、出示月球图,揭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 3、归纳小结。引:课文究竟向我们讲述了哪些谜? 三、文本细读,寻谜说谜 1、默读课文2-8小节,看谁找到的“月球之谜”最多。 2、反馈“月球之谜”: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水藻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 ◎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3、深入点拨交流: ▲板块一:品读直接提疑的句子。 (1)找出直接提疑的句子: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月球之谜》_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月球之谜》 本文是关于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月球之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材简析: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介绍月球知识的科普的文章,课文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第一段用优美的文字,渲染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不但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而且也和第二段中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文章主体是介绍与月球相关的几种难解之谜,其间巧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了月球的神秘;结尾是开放式的,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相呼应,同时激起读者探索的愿望。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二是要抓住“谜”字,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本文列举的只是几个关于月球的不解之谜,对于学生来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在学习此类文章时,我认为应大胆地引入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去讨论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估计、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 3.培养学生根据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月球之谜公开课教案

月球之谜公开课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2.月球之谜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解决月球的已解之谜。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第一课时 课前放《水调歌头》 师:今天能来给我们301班的同学上课,王老师非常开心,一进教室,老师就注意到你们的眼睛,里面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所以,老师决定和大家做个小游戏,看看你们到底是不是聪明的小朋友。行吗? 生:行! 师:那现在,老师说一个句子,只说一遍,看看你们能不能记住。 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师: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山高。 师: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师:看来同学们的记忆力真的很了不起,现在,准备上课吧! 一、说遐想,导课题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课前我们说的这些诗句中,都带有一个什么字? 生:月。 (出示明月图片) 师:是呀,同学们,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无数美丽的星球,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未知的神秘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离我们最近的美丽星球——月球,去探索它的奥秘吧!(出示:22.月球之谜)齐读课题。 生齐读。 师:“谜”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出示:) 1.单指谜语。 2.比喻还没有弄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师:在题目中,“谜”应该选择第几种解释呢 生:第二种解释。 师:是呀,这篇课文说的就是月球上没有弄明白的问题。 二、遐想引入第1段 师: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就曾问月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啊它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精选3篇) 《月球之谜》是一篇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入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景象,然后列举了一些月球的不解之谜。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我将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了解月球是 个怎样的月球,课文写了哪些不解之谜,以下几点是我对《月球之谜》的教学反思: 三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还不够持久,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是决定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在简单地复习了上一节课的 学习内容之后,我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节课的课题《月球之谜》,引导学生通过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由问题入手, 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自己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带着急切的求 知欲望去阅读课文,感知文本,并进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然后我 让学生抓住“遐想”一词,引导学生想象:人们会产生哪些遐想?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这些话有感情地朗读;接着,我再用“你还有哪些感悟?”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中,加深对 文本的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随后,又以“为 了探索月球之谜,科学家做了哪些努力?”来激发学生了解科学家 探索月球奥秘的经过。接着让学生看登月历程,了解月球知识,激 起对月球探求的欲望。 最后我们还开展了一个有关月亮的综合性学习,让他们背写月亮的诗,说带月亮的成语,谈人们对月亮的别称,一整节课学生兴致 盎然。 这是一篇科普文,课堂中我同时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了课文内容的发展。把信息技术与文本进行巧妙的整合,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理解月球世界的奇异和月球上的不 解之谜,充分开展朗读是前提。这节课,我以读为本,问题引入,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篇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播放视频《彩云追月》,学生聆听音乐,欣赏画面,,师根据画面吟诵《春江花月夜》中的三句诗。 2、多么动人的月色啊!你想起了哪些跟月亮有关的诗句呢?(四名学生交流) 3、出示新月图,谁给这幅新月图配上恰当的诗句?看满月图,谁能扮演诗人给这幅满月图题诗?(学生交流) 4、望着皎洁的月亮和不断变化的.月形,古代文人学士不仅吟诗作画,还寄托情怀。PPT出示图片和文字: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⑴自由读。 ⑵谁愿意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 (评:你读出了月夜的美。你读得特别轻柔舒缓。)理解“遐想”,你曾想到过什么?(评:听了你的朗读,真的让人浮想联翩)齐读。 5、师:是啊,神奇的月球曾经引起多少人的遐想,曾经牵动多少人的情怀啊!其实,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已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月球,共同追寻人类的脚步去探索月球之谜。(师生板书课题)理解“谜”。PPT出示“谜”在字典中的两种解释,学生选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据老师的要求,自己来读读课文。要求:

1、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划出生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3、找一找,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谜”? 学生自读。反馈: 1、出示词语: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估计、年龄、神秘、探索(小老师领读──齐读)3、刚才老师巡视了一下,同学们……真会读书!现在老师看看这些词语你们掌握得怎样?(PPT出示词语:自由读,指名读,质疑问难:“临”的部首、“幕”的部首,什么意思?哪个部首跟其意思有关?“旦”的意思? 小结:识记汉字要注意音形义结合。 2、课文共几个自然段?我们请一个小组开小火车读。其他同学仔细听,本文写了哪些月球之谜?(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评读。读通难读的句子:“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然后用序号标出文中所写的7个月球之谜,同桌交流对照(屏显) 月球是从哪儿来的? 上面有些什么东西? 它跟地球一样吗? 难道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 为什么不同植物在月球尘土中生长情况不同? 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 /

《月球之谜》教案

22 月球之谜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和新词。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月球之谜,合作、探究月球之谜。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中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3.“赌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提出自选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的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搜集的资料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三、组内交流。 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提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四、全班交流。

1.各组选派代表或采用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和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1)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在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2)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合作学习,深究同回。 1.对某一未解之过感兴趣的学生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 2.根据教师提供脉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资料袋”。 (1)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出”说。 (2)月球年龄之谜: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的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的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3)两位宇航员在登上月球后,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竖立在月球上,纪念碑上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又在月球表面安装了电视摄像机;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间距离的激光仪,测定月震

于《月球之谜》教案设计

于《月球之谜》教案设计Design of teaching plan for the mystery of the moon

于《月球之谜》教案设计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欣赏《春江花月夜》,师范读导入: 出示: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 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1)自由读。理解“悬挂”“遐想”。朗读指导。 (2)交流你知道哪些与月亮有关的诗歌。

(3)皓月当空,又曾引起你对月亮的哪些感受和想法呢?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2课,板书:月球之谜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读准生字,遇到带拼音的新词多读几遍。 2、交流反馈: 奥秘、努力、荒漠、细菌、水藻、一项研究、估计 (1)请自由读一读词语。指名读 (2)你对哪个词的理解有困惑?看图理解“水藻”。 3、请再一次朗读课文,思考:月球是个()的世界。 交流板书:奇异荒漠令人费解 三、板块一:自主学习月球奇异、荒漠的世界。 出示: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行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1、自由读,说说有什么感受。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精选3篇)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精选3篇)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1《月球之谜》是一篇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入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景象,然后列举了一些月球的不解之谜。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我将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了解月球是个怎样的月球,课文写了哪些不解之谜,以下几点是我对《月球之谜》的教学反思: 三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还不够持久,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是决定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在简单地复习了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之后,我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节课的课题《月球之谜》,引导学生通过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由问题入手,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自己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带着急切的求知欲望去阅读课文,感知文本,并进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然后我让学生抓住“遐想”一词,引导学生想象:人们会产生哪些遐想?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这些话有感情地朗读;接着,我再用“你还有哪些感悟?”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中,加深对文本的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随后,又以“为了探索月球之谜,科学家做了哪些努力?”来激发学生了解科学家探索月球奥秘的经过。接着让学生看登月历程,了解月球知识,激起对月球探求的欲望。 最后我们还开展了一个有关月亮的综合性学习,让他们背写月亮的诗,说带月亮的成语,谈人们对月亮的别称,一整节课学生兴致盎然。 这是一篇科普文,课堂中我同时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了课文内容的发展。把信息技术与文本进行巧妙的整合,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理解月球世界的奇异和月球上的不解之谜,充分开展朗读是前提。这节课,我以读为本,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在朗读中,我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学生的朗读具有层次性。如月球上奇异景色的朗读指导,几个月球之谜的朗读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里感悟文本内容,拓展自如。最后让学生小练笔,写出自己的遐想。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2《月球之迷》小学三年级语文(鲁教版)下册第18课,本文是一篇介绍月球知识的科普性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收笔。《月球之谜》这篇文章的内容比较贴近小学三年级学生

《月球之谜》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月球之谜》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月球之谜》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有关月亮的图文资料、图片、神话传说、古诗词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课件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课件出示有关月亮的诗词)古人还赋予月亮一些美称,你知道吗? 2.师:今天,我们就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去探求它的一些秘密。 3.问:你对月球了解多少? 对于月球,你还想了解什么?(小组讨论,写在纸条上) 4.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之谜)。 二、初读 1.自读课文,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读完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件出示:课后讨论题) 三、分段指导,朗读感悟。(1——2) 1.师:读的多好呀,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人们不禁产生了许多的遐想,谁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2.指名读。(课件出示:圆月图片)朗读,评价。 3.理解:遐想。

4.师:是啊,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登上了月球,实现了梦想。 (课件出示:宇航员登月图片)他们在月球上看到了什么? 5.生自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说明月球景象的句子。 6.指名说说月球的景象。(课件:句子)(竞赛朗读) 7.(课件出示:宇航员下梯图)想象当时的场面,指名说。 8.师:你们知道最先踏上月球的人是谁吗?介绍。 四、寻找未解之谜 师:他的一番话,给了后人很大的动力,不断的登上月球去探究,可是却有许多谜未揭开,是什么谜呢? 1.生默读课文。标示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的难解之谜。 2.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3.指导朗读(课件) 4.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填补空白处 1.师: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这里有个标点符号的占位比较特殊,是怎么回事呀? 2.老师把有关月球方面的知识告诉大家吧!(课件介绍:十大未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六、拓展延伸。 1.我们通过课前查找资料来了解月球,是远远不够的,对神秘的月球,人们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作为一名小学生,你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呢?(课件) 2.请同学们放飞想象的翅膀,说一说: 假如你现在已经长大,来到了月球上,你发现月球有什么变化?你准备去做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多媒体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1、美国宇航员登月的记录片。 2、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3、学生收集关于月亮的古诗词、图片、传说、故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无数美丽的星球,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未知的神秘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离我们最近的美丽星球——月球,去探索探索它的奥秘吧!(板书:月球之谜) 二、激发想象,练习说话(遐想引入第1段)。 1、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配乐欣赏图片,完成句式“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总会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 2、不但是你们,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对这颗神秘的星球都充满了美好的遐想,人们会遐想些什么呢?和我们想的一样吗?齐读第一段。 三、,感受奇异,指导朗读。(学习第2段) 1、引入 是啊,千万年来,这些美好的遐想促使人们持续地探索月球的奥秘。1969年7月20日这个天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了月球,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这两名宇航员乘座“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向月球出发,准备好了吗?(视频录像) 2、看后说说自己的感想。(结合资料袋说说自己的所知的内容) 3、引出学习第2段,感受景色奇异。 (1)当我们首次来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请大家找一找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哪个地方在介绍? 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抽读)你具体地说出了月球上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说说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呢? (2)刚才你汇报的时候说到月球上的景色十分奇异。 (3)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 说——你为什么觉得奇异吗? 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怎么又洒满了灿烂的阳光呢?真奇妙啊!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 (4)月球上的景色还奇异在哪儿呢? 说——怎么就觉得奇异了呢? 月球与地球上的景色截然不同,真是奇特呀! (5)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不过月球上的景色与我们的想象简直太不一样了,你们想看看宇航员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吗?(出示照片) (6)月球上的景色太不可思议了,让我们把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告诉给地球上的人吧!(齐读) 4、比较朗读,体会句子。 (1)老师给句子瘦瘦身来读,大家比较有什么不同?(去掉“首次、十分、却、满、任何”

月球之谜 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月球的有关资料,能就资料进行交流并提出问题,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以及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激发探索宇宙奥妙的兴[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月球的相关资料。 学生:收集月球的相关资料,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二创设情境, 1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索月球之谜吧! 2昨天,我们望着高高悬挂在夜空的月亮谈了许多美好的遐想,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把我们的思绪再次带到那无限的遐想中去吧!(课件出示,) 二、品读课文、引导探究。 1、出示课件,认识月球。 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迷惑呀。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号”首次登上了月球,大家想不想登上月球去看看呢?让我们随“阿波罗号”登上月球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月球的概况) 看这就是月球,和你想象中的月球一样吗? 2、扎实训练、指导朗读。(学习第二自然段。) (1)想一想:自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世界? (2)谈一谈:生介绍月球上的景色,师引导学生概括月球上的景色。 (4)说一说:语言文字地训练(用“没有……没有……”说话) (5)比一比:男女生赛读。(评价) (6)读一读: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 大家对月球有了初步的了解,是不是感觉他更神秘了呢?想去探秘吧?送给你们一些宇航员从月球上拍摄回来的照片,好吗? 3、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学习第3——7自然段) 月球真是个神秘的星球呀!它到底还隐藏了多少秘密呢?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还做了些什么?自学课文3-----7自然段,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月球之谜?(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交流汇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