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通用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通用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通用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通用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通用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通用技术学科知识及能力

掌握《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通用技术学科所要求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熟练掌握通用技术学科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探究新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2.通用技术教学设计能力

能准确理解《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通用技术学科的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针对高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与技能基础、学习需求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合理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凸显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技术设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各学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3.通用技术教学实施能力

能依据通用技术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认知特征及技术基础,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掌握通用技术课程相关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具有课堂驾驭和应变能力;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技术思想方法教育,培养学生技术探究的能力,并能根据学生学习反馈信息优化教学环节。

4.通用技术教学评价能力

掌握通用技术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特点,掌握评价的原则和基本的评价方法;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合理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能根据通用技术学科特点合理设置各种评价方式的权重,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通用技术学科知识

1.理解通用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2.熟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通用技术模块结构和相应的内容标准。

3.掌握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能对设计方案、设计过程和成果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价。

4.能从技术设计的角度理解结构、系统、流程、控制等一般概念,掌握结构设计、系统设计、流程设计、控制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方法,以及这些知识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联系和应用。

5.具备识读和绘制简单技术图样的能力;能使用常用的规范的技术语言进行交流;掌握常用工具的技术特性并能熟练使用与维护;熟悉一些常见材料的属性及加工方法,并能根据具体设计方案进行选择;掌握技术试验的思想方法和操作技能,掌握技术测试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设计

1.深刻理解通用技术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含义。

2.分析高中生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的一般特征,结合高中生认知水平、已有知识与技能基础来明确核心概念,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并能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3.能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和实践活动。

4.善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技术设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各学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5.能合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具备资源收集、分析、评价、创造等能力。

(三)教学实施

1.课堂学习指导

(1)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指导,能依据通用技术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2)能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

2.课堂教学组织

(1)掌握通用技术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善于引导学生亲历实践的过程。

(2)具备项目引领的能力,包括项目的开发能力和预设计能力。

(3)能有效组织管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4)具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5)能恰当选用教学媒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学评价

1.通用技术学习评价

(1)掌握通用技术评价的知识、方法和内容,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评价,有效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2)能针对通用技术学科的特点运用多样性的评价方式,能合理设置各种评价方式的权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身学习状况,进而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2.通用技术教学评价

(1)能依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通用技术学科倡导的评价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恰当体现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等功能。

(2)能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评价,提出进一步改进方案。

注:考试时需带下列作图工具:橡皮、尺、圆规等。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下面是工件锯割加工的夹持方法,其中合理的是

2.简答题

如图1所示是某公司设计的公园景观灯,可以把太阳能和荡秋千

时产生的能量转换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以供夜间照明。

问题:简要说明如何在“技术设计的一般原则”部分内容中使用

该案例进行教学。

3.技术设计题

材料:

张同学发现在课桌上放置的水杯易被碰倒,于是构思了如

图2所示的杯托,可以夹持在课桌面板的边沿。他分析该方案,

发现仅依靠U 形槽夹持,杯托容易脱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请分析该方案中杯托容易脱落的原因。

(2)请针对杯托容易脱落的问题对原方案进行改进。

(要求:①画出设计草图;②用文字辅助说明。)

图1 图2

4.教学情境分析题

材料:

张老师某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常用的创造技法”。

情境一前20分钟,张老师简单罗列了基本的构思方法后(2分钟),以苹果之父乔布斯的成长为案例,说明创新构思的价值和意义(18分钟)。

情境二后25分钟,张老师就“常用的创造技法”中的“头脑风暴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配以丰富的创新案例。

问题:

(1)张老师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了何种教学方法?

(2)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角度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存在什么问题?需如何改进?

5.教学设计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通用技术部分关于“方

案的构思方法”的内容标准为:通过比较和权衡,能在多个方案中选定

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方案或集中各种方案的优点来改进原有方案。

材料二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

《技术与设计1》的“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发现与明确问题”等

图3

相关知识。

材料三如图3所示,市面上有一款GPS个人定位装置,十分便携,其内置一张手机存储卡,当出现意外情况时,按下呼救按钮,该装置会把当前位置的经纬度发送到指定网站,翻译成具体位置后短信告知绑定的手机号码进行呼救。

完成下列任务:

(1)评价该产品的优点,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2)采用上述材料并结合课标完成关于“方案的构思方法”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三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对《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这门课程我收获很多。我学会了信息技术课件的制作,也学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我还知道了许多以前我不明白的理论知识,比如: 一、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 二、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有时候容易被人们混淆,因为这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①联系:教育技术,有时候人们也称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 ②区别: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二者虽有较密切的联系,但却属于不同的学科,并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传输与呈现;教育技术则属于教育学科,顾名思义,它关注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其研究对象是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研究范畴则是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即教育技术关注的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或作为教学资源的技术。 具体说来,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而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

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四>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 ①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两者属于不同的学科:信息技术属于信息学科,教育技术属于教育学科。 ②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两者达到的目的不同:信息技术学科目的是使培训者具有一种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教育技术目标是具有教育技术素养,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能力和道德,在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并有效地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一种手段。 ③二者的教材内容体系有很大差别;信息技术作为一个手段、一个任务、只能是一个基础;而教育技术是围绕着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展开(当然要用到信息技术,但目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五>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功能: 资源获取、加工、利用 知识创建、展示、演示 情境创设和实验模拟 交流、通讯、协作 练习、测试、评估

2021年高一年级通用技术教学计划(集锦2篇)

高一年级通用技术教学计划(集锦2篇)给你一篇高一年级通用技术教学计划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课程改革步入了实质性阶段,基础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课程标准无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还是课程目标均为建国以来的首创。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内容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坚持基础性、通用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注重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传统与未来发展需要相结合,努力建设立足我国国情、体现未来走向、具有 ___、富于开拓创新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新构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是通用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必修1),使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技术与设计1》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习的导入模块,皆在使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并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劳动与技术

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结构较为完整的技术素养。具体内容有技术及其性质、设计的基础、怎样进行设计、设计的实现——制作、设计的交流与。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 1、加深对技术的理解,增强使用技术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2、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设计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通过设计的交流和,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四、实施措施 1、在开学初将高11班金额高12班学生分为6-8人的技术小组,便于开展技术活动,每个小组的组长每周填写《技术课过程考核小组量化表》,便于更好地完成学分认定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精选3篇)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精选3篇)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岁月流逝,流出一缕清泉,流出一阵芳香,回顾这段时间的教学,收获的不仅岁月,还有成长,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教学总结了!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教学总结,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1 通用技术课程的设立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亮点。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出现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突破了技术课程的历史形态,是这次课程改革创新的标志之一,是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的历史性举措。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技术课程有144必修学时,占8个必修学分,其必修学分已经超过了某些经典传统学科,足见国家对这门课程的重视。 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没有与新课程合拍的教育理念,没法教;没有丰富扎实的德才学识和博大无私的广阔的胸怀,教不了;没有勤钻研、善反思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的进取精神,绝对教不好。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教师的角色行为必须变化。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

的首席”,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线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教学活动。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而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 教师的师生关系观,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为师生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教师要坚信: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教师要知道: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些好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有的尽管现在还暗淡无光,只是一时被云雾遮住了,一旦冲出云雾,就会光芒四射。 新课程带给我们且要求我们做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不仅超越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导主体论”。传统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必考知识点汇总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必考知识点汇总 语文这一科目考试内容涉及方面诸多,考试内容既包含语文学科知识,又包含语文课程理论的相关知识。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内容,很多考生在备考时就乱了阵脚。为了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华图教师罗列出初中语文国考资格证考试必看20考点,希望能给广大考生提供一些帮助。 1、错别字辨识 在近几年的考试真题中,这一知识点几乎每年都在案例分析题的第二小题中考查,题目给出一篇作文,需要考生阅读后从中找出错别字,并加以改正。这一知识点属于识记应用类,需要考生掌握字形并能正确应用。它看似简单,但是需要考生的细心和耐心。语文学科博大精深,考生需要正确读写3500个常用汉字,范围非常广。而且题目中的习作段落篇幅较长,要从中找出错别字,需要考生仔细阅读,耐心寻找。 2、语病辨识 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这一知识点几乎每年都在案例分析题的第二小题中出现,和错别字放在一起考查。题目给一篇作文,需要考生阅读后从中找出病句,并加以改正。这一知识点属于应用类,需要考生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和病句修改方法。 3、词类活用 这一知识点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从近几年的考试真题来看,题目通常给出一句话,并指明句子中的某个字是特殊用法。考生需要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与题干中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这需要考生掌握词类活用的几种常见类型。 4、中国古代文学 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一些古代文学常识,在考试中,经常以选择题的出现。如2012年上半年的考试中,题目要求考生选择属于骈文的一项。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骈文的概念,还要熟知选项中的文章。由此看出,对于古代文学,考查不是简单的识记,而是理解,这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 5、中国现当代文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改革传统教学结构、深化学科教学、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 一、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解。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其主旨是通过在各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学习效率。 首先,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有促进作用:它可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还可以提供网络传递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其次,信息技术应该作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工具,有助于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实现分层次教学和个别化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还可以利用网络的特性让学生相互交流,实现学生的协作学习。再次,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教师应不再是权威的化身,应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或是合作者,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创设更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自主探究学习的状态。此外,信息技术使师生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变为平等和谐的关系,使师生间增加他更广泛、更民主、更有针对性的交流。它可以实现一名教师与多个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学生也可以根据学情随时提问,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特点进行个别化的辅导。 二、整合课中教学模式的探索。

整合课程的教学模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是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把电脑作为教学媒体使用,主要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演示。这种教学模式所需硬件少,能为全体学生的充分感知创造条件,也可以为学生学习概念规律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在新授课和复习课中,经常采用这种模式,目前农村中小学正广泛应用。比如:科学课上用课件演示水的循环、演示云、雾、雨的形成过程;数学课上演示时、分的关系;语文课上播放在漓江上荡舟观赏桂林山水的情景,感受开国大典的壮观场面;物理化学课上模拟微观粒子的运动,展示核能等高科技的成就,等等。 另一种是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可以利用学校的局域网进行有益的探索,把课件制成网页的形式,学生通过局域网网络进行学习,利用课件的交互性强的特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他们去自主地探究和发现,也可以组织他们在讨论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这种教学模式“以人为本”,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自主发展,可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实现分层次教学。但也有弊端,如果教师指导不得力,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的无效学习。 郑红琳 2009.9.22

2020通用技术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2020通用技术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通用技术是在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中诞生的高中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高中生的技术素养,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下面是有20xx通用技术教学个人工作总结,欢迎参阅。 20xx通用技术教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 本学年我担任高一年级250-260共11个班的通用技术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结束之际,我认真梳理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出如下总结。 一、备课方面。课程内容相同,班情不同,因此我在备课时力争做到“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深入了解教材的结构,详细分析教材重点与难点,以便掌握知识的逻辑,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自如。在课内外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水平,了解学生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以便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开展活动。在编写教案时,注意设计课的类型,考虑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把已掌握的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同时,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课堂教学方面。关注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参与课堂。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用丰富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他们融入课堂,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通用技术的兴趣,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注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在每一堂课上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学生都得到提高。课堂上讲练结合,笔记精而少,减轻学生的负担。 三、自我成长方面。通用技术教师不仅要有广泛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更要具备有机地整合学科知识的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此,我广学多识,通过网络学习弥补自己欠缺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多视角、深层次的分析和反思能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订阅专业报刊与杂志,不断扩宽知识面,拓宽自己的教育视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四、规章制度方面。严格执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学校的各种活动按时参加,从不迟到,早退。在每周一的升国旗时间,我倾听了学子们的青春表白,聆听了各位老师的精彩演讲;在校例会上,我了解了学校的近期工作安排。学校的各种考试中履行自己的监考职责。同时,做好通用技术教室的卫生和设施维护。 辛勤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回顾这几个月的教学工作,我深知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有了提高,但还需要加倍努力,最终才会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函数 在 上是 A.单调增函数 B.单调减函数 C.上凸函数 D.下凸函数 (2)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一种常见的小结方式是:结合板书内容梳理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学习思路,同时提醒学生课下复习其中的要点。这种小结方式的作用在于 A.升华情感,引起共鸣 B.点评议论,提高认识 C.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D.总结回顾,强化记忆 (3)在高等代数中,有一种线性变换叫做正交变换,即不改变任意两点距离的变换。下列变换中不是正交变换的是 A. 平移变换 B. 旋转变换 C. 反射变换 D. 相似变换 2.简答题 (1)根据下图编一道函数的应用问题 (2)一位教师讲了一堂公开课《函数》,多数听课教师认为他讲出了函数概念的本质,但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突出表现在课堂提问方面。你认为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请结合自己对《函数》的教学设想来谈)? 3.解答题 已知0 < π<<<321x x x ,试证: ()ln f x x x =(0,)+∞2312 1223 sin sin sin sin x x x x x x x x -->--

4.论述题 在必修模块中,将平面解析几何内容放在函数与立体几何之后,对这种安排谈谈你的看法。 5.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两个对于 不等式的教学活动设计,然后回答问题。 设计1: 活动(1)让学生分别取a,b 为具体数值,检验该不等式是否成立。 活动(2)讨论: , , 的几何意义。 讨论(1):三个图形的关系: 讨论(2):该不等式何时等号成立,何时不等号成立? 活动(3)不等式的严格证明 讨论(3):若有三个数:a>0,b>0,c>0,是否会有一个什么相应的不等式? 设计2: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不等式 的证明方法。 学生分组展示,讨论。 请回答如下问题: (1)分析设计1的教学设计意图。 (2)结合本案例分析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简述教学 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由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程。 (3)对比分析两个教学设计的理念。 6.教学设计题 就高中数学“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一单元中的函数概念第一课时的内容,设计一个教学方案(将提供教材内容)。 ab 22 1122ab a b ≤+212a 212b 221122ab a b ≤+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案例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一道亮丽的风景,如何正确、科学、艺术地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及让这些技术完美地与课程整合在一起,是我们所讨论的热门话题,应用信息技术改善传统课堂教学,会使语文课变得更美丽。 原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主要靠语言表达,许多内容无法在网络教学中得以完成,或者不借助网络也可以完成,但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感到了网络的神奇,我领略了网络的魅力,因为信息技术既可以丰富视听感受,也可以化抽象事物为具体的、可感的、形象的事物,它集图象、声音、文字、与时代气息于一体,使用这一媒介,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让语文课更富吸引力。下面以《美丽的武夷山》为例,谈谈在教学中的做法和点滴体会。 片断1:美丽的风光,高涨的兴趣。 《美丽的武夷山》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虽然文字非常优美,但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远远比不上有趣的童话故事给他们带来的兴趣和快乐。我是这样导入的: 师:同学们,我们每年都有两次长假,你们在假期里都做什么? 学生有的回答写作业,有的回答读书,有的回答上各种辅导班,有的回答去旅游。 师:老师也和你一样,非常喜欢旅游,今天,我带大家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旅游好吗?好,现在我们出发。请大家打开“美丽的风光”,看看我们已经来到了哪里? (学生观赏武夷山的风光片,美丽的景色,优美的音乐,把学生一下子吸引住了。) 评析: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如诗如画的情境,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基础。美丽的风光,优美的音乐,使学生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对武夷山有个总体的印象,为学生自主学习课文铺路架桥。 片断2:多变的文字,良好的效果。 师:现在同学们自己来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鼠标点一下,你会有意外的收获的。 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点一下,屏幕上马上会出现放大的这个字,并且带有拼音。 师:刚才同学们读书都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生字大家学会了吗?打开“认一认”,许多生字朋友正等着你去跟他交朋友呢。 学生点击,屏幕上出现带字的气球飞过,学生认读。 评析:传统的教学,靠粉笔黑板打天下,字体总是穿着黑底白花的“外套”,那种单调、冷漠让学生难以接受。此时,电脑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字体的设计可以是楷体、宋体,也可以是艺术字,字体呈现的方式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字的颜色也可以多种色彩,再用漂亮的背景作衬托,文字的魅力尽情显现,可以唤醒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识字的兴趣。 片断3:生动的再现,深入的理解。 师:武夷山的山势非常险峻,尤其是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是神奇的自然景观。想不想去看一看?好,现在我们就出发。请大家打开“三十六峰”,屏幕上会出现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你想看什么形状的山峰,你就在这句话上点一下。 生:边读边欣赏。 师:同学们,通过游览三十六峰,你有什么体会? 生:这里的山太美了! 生:这里的山峰真奇特! 师:对,这里的确很美,那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种美表达出来呢? 在配乐声中,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课文。 评析:在实际情景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增强教学的艺术感染力,将学生的情感引入轨道,以其引起审美的共振,并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语文教学中种种情景的设置,可激发学生丰富的

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尹秀梅 技术课程背景介绍: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是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主旨的必修课程。它能够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交流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首先在高中阶段开设通用技术这门课程是很必要的。在引起世界瞩目的《美国2061计划》中指出科学、数学和技术将成为世界变化的中心。可见技术对社会发展、儿童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以及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开设了技术课,而且有的是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贯彻始终。我国的现状是技术教育比较薄弱,教育部科技司和全国科协联合发起的“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社会调查”表明我国七成多的青少年缺少运用技术创造的能力。所以说在世界科技创新的大潮下,我国的通用技术课程教育任重而道远。 2008年3月的这一学期,我校在高一学年开设了通用技术课。经过多次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一套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模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将技术课程分为三种教学模式:技术理念课、理念实践结合课、纯实践课。每种课程并不是传统意义的理论和实践课,有其各自的不同于以往课程的教学特色。 一、技术理念课: 教材中相当篇幅都是技术思想技术理念的传授,例如技术源自于人们的需要、设计是技术的关键、技术的综合性、两面性等等。真就教材讲,可能几句话就说完了,关键是学生是否真的心理上认同了,头脑中形成共识。所以理论的部分怎样讲透、讲得生动,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关键是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以及补充教材和转换教材。 1、挖掘教材。例如:教材第一节“技术的巨大作用”,第一个问题是技术源于什么?其实技术就是源于人们的需要,人们不断的产生的需求促使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技术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就是工业革命时期,很有代表性。书上有这样一句话:纺织业的发展需求导致新的工作机器的发明,这句话是从何而来的呢。经过学习研究,查阅了与此相关的历史资料。才知道在工业革命时期,纺纱和织布是两个单独的工业领域。飞梭的织布工具的发明导致纱荒,于是社会产生第一个需求——研制提高纺纱效率的机器,后来人们依次研究出了珍妮纺纱机、骡机、水利纺纱机等高效率的纺纱机器,解决了纱荒的需求。而此时织布业停滞不前,大量纺出的纱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掌握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中学数学的知识。具有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初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 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1.学科知识 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内容知识。 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专科数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知识是指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以及初中课程中的全部数学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中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 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 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 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掌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中学数学学习方式。 掌握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教学技能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摘要】:随着我区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信息技术已经与学科教学逐渐结合、并在教学实践中以其特有的图、文、声、像并茂特点,打破了“一言堂”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但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结合,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仍旧是当前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个人实践,就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作简单的论述。以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课程改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融合 在学生的成长中,课堂无疑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传统教学方式单调而枯燥,尤其是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学生们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了——见多识广的孩子们对于机械化课堂的感觉越来越乏味——一旦学生失去兴趣,课堂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如何让课堂实现他在教学生活中应该起到的作用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似乎为这个僵局带来了新的生机。 (一)信息技术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提倡的课程改革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改革。他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是由传统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的学习方式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转变的过程。 实现课程改革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令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过程。那么如何令学生从被动到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前人们早就为我们准备了答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自然而然发自本心的去努力把这件事情做好,学习更是如此。一个人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那么他自然就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燃烧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现有的教育方式显然不能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引入新的血脉——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学生的积极性。一副图画、一段声音、甚至一部视频短片,教师通过这些手段将某个情境在学生面前重现、令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新的事物和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从而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主体变成课堂的主人、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写到底的单箭头授课方式。 (二)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师授课效率 粉笔黑板的模式无疑曾为教育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弊端逐渐开始暴露出来。 记得曾经看过某位老师的一堂公开课视频记录。那真是相当的精彩有效的一节课,然而却有一个问题让我印象深刻:在课程开始、导入阶段结束的时候,教

全国教资统考高中通用技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全国教资统考高中通用技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试 题答案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高中通用技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二、简答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9.参考答案 (1)①出汽孔;②锅;③重锤 (2)该高压锅的压力控制系统属于闭环控制系统,其干扰因素为气压。 三、技术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25分) 10.参考答案 文字说明:1.支架的底板与背板用轴承相连,可折叠。 2.在地板前段,设置一块高20 mm的挡板,用于固定平板电脑。 3.支架地板靠后的地方,挖出一块小木片,由轴承相连,可折叠。 4.背板背面挖出四个凹槽,作为背板小木片的支撑槽,以此调节背板的倾斜度。 四、教学情境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25分) 11.参考答案 (1)优点: ①教学目标明确,体现了对学生技术知识掌握、实践技能习得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情况的关注。 ②教师具有以问引思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③教师指导学生以行促思,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 (2)不足: ①课堂教学评价未体现出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②教师所设置的问题缺乏引导性。 ③教学活动的设置未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④教师未合理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改进建议: ①增加及时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或指导学生进入课程教学,巩固所学内容,或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思考,进行拓展延伸。 ②课堂提问应与学生直接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激发学生“思”的积极性,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③教学活动的设置应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特点,要求或引导学生主动实践操作,主动思考合作探究,主动作出反馈,主动进行总结。

通用技术教学总结三篇

通用技术教学总结三篇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悄悄从指缝间溜走,回顾一段时间以来的教学经历,付出了汗水,也收获了成果,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教学总结吧。那么教学总结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真正的价值呢?以下是精心的通用技术教学总结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通用技术课程的设立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亮点。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出现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突破了技术课程的历史形态,是这次课程改革创新的标志之一,是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的历史性举措。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技术课程有144必修学时,占8个必修学分,其必修学分已经超过了某些经典传统学科,足见国家对这门课程的重视。 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没有与新课程合拍的教育理念,没法教;没有丰富扎实的德才学识和博大无私的广阔的胸怀,教不了;没有勤钻研、善反思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的进取精神,绝对教不好。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教师的角色行为必须变化。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

等中的首席",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线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教学活动。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方案),而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 教师的师生关系观,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为师生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教师要坚信: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教师要知道: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些好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有的尽管现在还暗淡无光,只是一时被云雾遮住了,一旦冲出云雾,就会光芒四射。 新课程带给我们且要求我们做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不仅超越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导主体论”。传统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 2012年下半年真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学泰戈尔《金色花》,教师推荐另外几部有关母爱的作品,建议学生比较阅读。下列作品不适合推荐的是( )。 A.冰心《纸船》B.孙犁《芦花荡》 C.孟郊《游子吟》D.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2.导读《名利场》后,教师给学生推荐同样描写主人公跻身上层社会梦想破灭的作品,引导学生认识这类小说的社会意义。下列小说适合推荐的是( )。 A.司汤达《红与黑》B.席勒《阴谋与爱情> C.小仲马《茶花女》D.屠格涅夫《父与子) 3.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文言实词“亡”的意义,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B.河曲智叟亡以应(死亡) 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逃亡) 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灭亡) 4.教师讲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时,列举蕴含哲理的诗句,下列诗句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5.教学《爱莲说》时,为了引导学生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教师列举应用该手法的其他诗词来说明,下列诗词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

A.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 B.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C.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D.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6. 学习多篇文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的现象。下列语句没有包含“古今异义”的是( )。 A.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D.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7.《故乡》中有一道课后练习题:“曾经是那样亲密无间的一对小伙伴,现在却变得那样‘隔膜’,‘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你认为这‘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对该练习的设计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A.体会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B.理解环境描写对主题的重要意义 C.分析探讨人物发展变化的深层缘由 D.通过梳理情节感觉人物的性格特点 8.《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随文学习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对语法修辞教学目标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 A.要系统并完整地讲授实用的语法修辞知识 B.要根据语文学习实际需要适当指导和点拨 C.语法修辞能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 D.学习语法修辞不宜单纯让学生识记各种概念 9.学习《春》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找出你认为优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给父母听;对喜欢的语句写出自己的体会;模仿本文的写景方法,尝试写夏景、秋景或者冬景。根据兴趣选做其中一项。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是( )。 A.体现该教师追求阅读与表达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B.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营造出民主的学习氛围 C.兼顾不同学生的实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 贾戈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功能效益,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我校结合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推广应用活动的通知,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破解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模式,以此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从而达到提升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目的。 二、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高友祥 副组长:鹿立华 成员:刘效志闫静赵良成及教研组长 三、参与对象 我校所有学科一线专任教师 四、活动开展步骤 本次活动分单位选拔推荐、带头人市级示范和抽取教师展示三个阶段进行。我校将于近日举行校级选拔推荐,具体为:校级选拔推荐时间从2月24日开始,先由各教研组按每学科3人的名额进行选拔,再

由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听取选拔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资料word . 合公开课,并参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将授课教师打分排队后,将每学科第一名的推荐上报作为镇级推荐人。同时学校的将制定出相关的评选方案及授课、选拔计划及其它相关材料,以备教育局将组织人员到学校检查、指导。 四、工作目标 1、成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评选小组,筹划、组织和落实融合实施方案,完善融合评价机制和保障措施。 2、深化学科深度融合应用,进一步提高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覆盖率。 3、专任教师能够自制或运用多媒体课件、主题资源网站或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备课常态化。 4、探索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练习课、等课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模式,不断提高融合的质量与效益。 5、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于各学科融合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优质资源全校共享。 6、组织指导教师合理运用数字化资源,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备课制度化、常态化。促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培养专任教师参与学科融合的积极性。 7、完善考评激励机制,组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和课件评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尤为迅猛。信息技术作为学科重要辅助工具,对师生解决学科上的难点和重点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和重要。信息技术的运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促进了教师本身与外界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和理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问题已经是摆在广大我们面前的挑战。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融合 教育信息化本质是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只不过是教学形式的一种和教学手段的一种,语言文字的揣摩运用和深入挖掘才是最重要的内容和目的,将两者有机结合,灵活而有效运用,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我们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实践、交流、改进、提高。勇于实践是关键,不断学习是重点,使用恰到好处是核心。不可为运用而运用,也不可“好事多事”而舍近求远、本末倒置。现结合具体案例介绍本人在日常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一些尝试和初步认识。 一、案例简述

本文将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十一课《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作为案例来简单分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这一问题,也将结合本在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来抒发自己的观点。 这是一篇采用故事形式的书刊推介文章,题目本身就富有吸引力与感染力。作者选取这个题目,当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时,会产生一下的疑问。首先,这个课题强调这本书是“必读”的。那么究竟是什么书,如此重要,列入了“必读”的范围?这是第一个疑问,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第一个地方。其次,“男孩子必读”。为什么单单指定男孩子必读?女孩子就不一定要读了么?作者是不是故弄玄虚?这就使文章增添了神秘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最后,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个为题,写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要我们学习什么? 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已经深深的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阅读、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因为这篇文章已经包含太多的信息,作为教师该如何围绕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来构思、讲解这节课并且还要保持文章对学生的吸引力?这是一个难题。如果,我们不借助现在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只是运用老旧的教学方式,只是教师自己不断的在黑板板书,通过自己文字表述与学生就课本内容回答自己的提问来讲解课文,那样避免不了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同时也会让学生感到毫无新意,也不能很直观的讲解课文,分析课文题目所包含的信息,也不能保持课文对学生持续的吸引。课堂

高一通用技术教学总结

高一通用技术教学总结 本学年我担任了高一年级20个班的通用技术教学,一个学期即将匆匆结束,现在本人对这一学期通用技术教学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总结过去,计划未来,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和同事探究研讨,促进自身的发展,这对我以后上好通用技术课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我谈谈这一个学期通用技术课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备学生。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组织好课堂教学。 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提问面向

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通用技术的兴趣,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注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三、寓教中学,不断创新。 教学中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通用技术课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单一的学科知识,满足不了通用技术课的要求,不仅要有广泛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更要具备有机地整合学科知识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提高认识,广学多识,积极补充相应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多视角、深层次的分析和反思能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平时在教学上,有疑必问,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并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图书馆或上网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

通用技术教学反思2

多媒体网络与通用技术学科整合的教学反思 胡九斤 这学期,我们大多时间用于实践,但不同的班级完成任务的情况差别较大。总的来说几个实验班完成的较好,作品多,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之间的配合较好,制作兴致也较高。普通班就不行了,制作过程中的纪律非常的不好控制,最终作品也没有几个。感觉几堂课是白白浪费了。 反思本学期的教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急需改进的地方 尽管通用技术课上起来并不难,但要想上好就不容易了,因为它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知识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再加上相关的教学资料少之又少,又没有相应的设备,制作材料,所以这都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用技术都是些常识性的东西,看似简单,但如何将这些零散、常见、简单的现象或知识用技术专业的语言进行系统化的构建,是难点。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枯燥无味起来,学生将慢慢失去兴趣。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注意加强对专业各知识的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加强动手能力,尽可能地上好每一节课。 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我们应以新的理念为指导,组织有效的教学。4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传授生动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即符合新课改的目标的。又能上好课,在此之前,我们一定要熟悉教材,依据学生特点来精心设计这节课,知识点和学习活动相渗透,达到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应是能力。 在有趣的智力游戏活动中进行教学,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点融进智力游戏中,让学生在有趣的智力游戏活动中进行学习,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不仅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培养”这一部分内容,在讲定势思维时,首先,我举个脑筋急转弯的例子(一位聋哑人到五金商店买钉子,先把左手作持钉状,捏着两只手指放在柜台上,然后右手作捶打状。售货员先递过锤子,聋哑人摇了摇头,指了指作持钉状的两个手指,售货员终于明白他是要钉子。这时候,又来了一位盲人顾客......同学们,请想象一下,盲人将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买好一把剪刀?),仍有一部分学生使用动作语言来表达买一把剪刀,忘记盲人是可以说话的。我抓住了学生的这一个“动作”,引出定势思维,并讲解它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