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一化学必修一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实验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

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

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

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

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

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darr;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

SO42-+Ba2+=BaSO4darr;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 = 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CB = 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

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

b.配制溶液 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

高一化学必修一实验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一必修一化学期末考试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知识点归纳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

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

高一化学知识点必修一实验

高一化学知识点必修一实验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在高一化学必修一课程中,有几个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一些。 实验一:金属在酸中的反应 这个实验通过观察金属在酸中的反应来研究金属的活泼性。首先,准备一些不同金属(如铜、铁、锌)片,将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铜在盐酸中没有反应,铁在盐酸中慢慢溶解产生氢气,锌则迅速溶解并放出大量氢气。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可以发现金属的活泼性与其在酸中的反应速率有关。 实验二:气体的制备与性质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们将通过制备氢气和二氧化碳两个气体来了解气体的性质。首先,学生们准备一些稀盐酸和锌粉,将它们混合放入反应瓶中,观察到氢气气泡的产生。然后,学生们借助

于酸和碳酸盐反应,通过加热获得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们可以掌握气体的制备方法和一些常见气体的性质。 实验三:酸碱滴定 酸碱滴定是在化学实验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学生们在 这个实验中将学习使用酸碱指示剂和酸碱溶液的反应进行滴定分析。实验中,学生们需要将一种酸碱指示剂加入酸碱溶液中,然 后滴加另一种酸碱溶液,直到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通过观察酸 碱溶液滴定的终点,学生们可以确定所滴定溶液的浓度。 实验四: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实验 这个实验旨在让学生们了解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学生们将准 备一些电极和溶液,如铜片和铜硫酸溶液。将电极连接到电流表上,通过测量电流强度来判断电极上的电导率。通过这个实验, 学生们可以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之间的区别,以及电解质溶液 的电流导电性与溶质浓度的关系。 实验五:光电效应实验

高一必修一化学必考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化学必考实验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一必修一化学必考实验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在高一的化学学习中,实验所散发出的魅力光芒是最耀眼的。下面是我整理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 在高一的化学学习中,实验所散发出的魅力光芒是最耀眼的。下面是我整理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二)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高一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 1.光合作用实验 本实验旨在观察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其对瞬时光强度的响应。实验中,我们采用水 杨酸紫外分光光度计,将植物全苞片置于昼夜自转仪中,在10分钟陆续施加3个不同光 强度的光照条件下,记录气体和液体的激光光谱密度,观察两种物质的变化并分析植物的 光合作用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当施加的光强度增加时,气体和液体的激光光谱密度都有所上升。随 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物质的激光光谱密度逐渐减少,最终恢复到原始水平。由此可见, 植物光合作用是受瞬时光强度的影响。当光强度增加时,植物会不断吸收氧气和水,将水 分解为氧气和氢气,消耗光照。从而达到蓄存能量的目的。 2.光化学反应实验 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光的吸收特性和其导致的化学变化。实验中,我们用常温和光谱计,采用由紫外线及有机溶剂构成的混合溶液,测定溶液在不同时间内对不同频率电磁辐 射的反应,以此说明光化学反应的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频率电磁辐射的作用下,溶液的颜色有所变化,比较其变化值,可以判断溶液对不同频率电磁辐射的反应程度。这说明光与有机溶剂结合,形成光动力学 反应物,从而产生行为反应,光化学的过程实际上是由电磁辐射引起有机物分子能量的结 构变化。 3.光化学反应机理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采用C准备测量荧光强度的实验,来研究光化学反应的机理。实验过 程中,我们用水作为受体,配制0.1mol/L的乳酸溶液作为活性物质,紫外线灯作为光源,使乳酸溶液暴露在其下,检测在不同波长紫外光作用下,乳酸溶液荧光强度的变化,来确 定光化学反应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当紫外线照射乳酸溶液时,由溶液发出的荧光强度随着紫外线波长的 增大而先增加,再减小,达到最大值后斜率急剧下降,说明乳酸溶液强度会随着光的加剧 而增强,表明在不同光强度下乳酸溶液的反应特性相似,因此可以推断出光化学反应的机理。

高一必修一化学实验总结

高一必修一化学实验总结 高一必修一化学实验总结篇一 1。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与其平行,不然将不利于排气。 2。用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气体时,导管都必领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附近.这样利于排尽集气瓶或试管内的空气,而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需要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口部。原因是导管伸入集气瓶和试管的多少都不影响气体的收集,但两者比较,前者操作方便. 4.进行气体与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导管应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这样利于两者接触,充分反应。 5.点燃H2、CH4等并证明有水生成时,不仅要用大而冷的烧杯,而且导管以伸入烧杯的1/3为宜。若导管伸入烧杯过多,产生的雾滴则会很快气化,结果观察不到水滴。 6.进行一种气体在另一种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被点燃的气体的导管应放在盛有另一种气体的集气瓶的**。不然,若与瓶壁相碰或离得太近,燃烧产生的高温会使集气瓶炸裂。 7.用加热方法制得的物质蒸气,在试管中冷凝并收集时,导管口都必须与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液体经导管倒吸到反应器中。 8.若需将HCl、NH3等易溶于水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必须在导管上倒接一漏斗并使漏斗边沿稍许浸入水面,以避免水被吸入反应器而导致实验失败。 9.洗气瓶中供进气的导管务必插到所盛溶液的中下部,以利杂质气体与溶液充分反应而除尽。供出气的导管则又务必与塞子齐平或稍长一点,以利排气。 10。制H2、CO2、H2S和C2H2等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装一长颈漏斗,且务必使漏斗颈插到液面以下,以免漏气。 11.制Cl2、HCl、C2H4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也可以在反应器的塞子上装一漏斗。但由于这些反应都需要加热,所以漏斗颈都必须置于反应液之上,因而都选用分液漏斗。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4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3、胶体: (1)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2)胶体的特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Fe(OH)3胶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二)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2、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如:Al2(SO4)3=2Al3++3SO42-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 常见易溶的强电解质有: 三大强酸(H2SO4、HCl、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 (OH)2、Ca(OH)2 (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 ③删: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价态不变和存在形式不变的离子)。

高一化学必修一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实验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

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 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 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 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 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darr;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实验归纳总结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n = m/M ) 六、气体摩尔体积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知识点总结 第1篇: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知识点总结 过滤一帖、二低、三靠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时,除去液体中不溶*固体。(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蒸发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灯,余热蒸发至干,可防过热而迸溅把稀溶液浓缩或把含固态溶质的溶液干,在蒸发皿进行蒸发蒸馏①液体体积②加热方式③温度计水银球位置④冷却的水流方向⑤防液体暴沸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萃取萃取剂: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②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③要易于挥发。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作,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分液下层的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从上口倒出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作,与萃取配合使用的 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作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作数次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用的仪器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主要步骤:⑴计算⑵称量(如是液体就用滴定管量取)⑶溶解(少量水,搅拌,注意冷却)⑷转液(容量瓶要先检漏,玻璃棒引流)⑸洗涤(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⑹振摇⑺定容⑻摇匀 容量瓶①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量程。②容量瓶上只有刻线而无刻度。①只能配制容量瓶中规定容积的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2篇: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总结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3标准状况stp0℃和1标准大气压下 4阿伏加德罗常数na1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是6.02×1023个5摩尔质量m1l任何物质质量是在数值上相对质量相等 6气体摩尔体积v1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4l 7阿伏加德罗定律(由pv=nrt推导出)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有同分子数 n1n1v1 n2n2v2 8物质的量浓度cb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 cb=nb/vnb=cb×vv=nb/cb 9物质的质量=m×nn=/mm=/n 10标准状况气体体积vv=n×vn=v/vv=v/n 11物质的粒子数nn=na×nn=n/nana=n/n 12物质的量浓度cb与溶质的质量分数ω=1000××ωm 13溶液稀释规律c(浓)×v(浓)=c(稀)×v(稀)以物质的量为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3篇:高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过滤一帖、二低、三靠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时,除去液体中不溶*固体。(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蒸发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灯,余热蒸发至干,可防过热而迸溅把稀溶液浓缩或把含固态溶质的溶液干,在蒸发皿进行蒸发蒸馏①液体体积②加热方式③温度计水银球位置④冷却的水流方向⑤防液体暴沸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 萃取萃取剂: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②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③要易于挥发。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作,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分液下层的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从上口倒出把互不相溶的两种

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

必修1课本实验 1.实验1-1粗盐的提纯(过滤食盐和泥沙蒸发食盐水) 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如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CaCl2和MgCl2 以及一些硫酸盐 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①“一贴”是指滤纸折叠角度要与漏斗内壁口径吻合,使湿润的滤纸紧贴 漏斗内壁而无气泡,因为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 ②“二低”是指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 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这样可以防止杂质未经过滤而直接流到烧杯中,这样未经过滤的液体与滤液混在一起,而使滤液浑浊,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 ③“三靠”一是指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飞溅和待过滤液体冲破滤纸;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以防碰破滤纸(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颈部要紧靠接收滤液的接受器的内壁,以防液体溅出。 原理:利用泥沙不溶于水来分离出来操作步骤及现象: 思考:你认为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是比较纯的氯化钠吗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们不纯CaCl2和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Ca2+用碳酸根除去,镁离子用氢氧化钠除去 2.实验1-2:粗盐提纯后SO42-的检验(除去食盐中的硫酸盐、CaCl2和MgCl2) 原理:利用碳酸钙是沉淀除去钙离子,利用硫酸钡除去硫酸根,利用氢氧化镁除去氢氧根 步骤:(加的试剂及化学方程式)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Na2SO4:BaCl2+Na2SO4==BaSO4↓+2NaCl 然后加入过量的溶液,除去MgCl2:MgCl2+2NaOH==Mg(OH)2↓+2NaCl 然后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Cl2和BaCl2(两个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 过滤 最后滴加适量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除去NaOH和Na2CO3(可以用检测,也有两个反应方程式): HCl+NaOH==NaCl+H2O 2HCl+Na2CO3==2NaCl+H2O+CO2↑ 蒸发溶液,析出。

高一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31. 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方法适用范围主要仪器注意点实例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 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 引言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探究化学现象,理解化学原理,并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在本文档中,我将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一中的一些实验,包括实验目的、所用材料和仪器、实验步骤、观察现象和实验结果等。希望通过这样的总结,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记忆。 实验一:判断离子的存在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和判断不同离子对染色剂的影响,学会判断离子的存在。 所用材料和仪器 •氯化银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氧化亚铁 •氢氧化钾溶液 实验步骤 1.在不同试管中加入氯化银溶液,并观察颜色变化。 2.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各个试管中,并观察颜色变化。 3.重复以上步骤,使用其他试剂。 观察现象和实验结果 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可以记录在表格中,以便后续参考和分析。例如: 试剂颜色变化结论 氯化银溶液无变化无离子产生 氯化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存在氯离子 ……… 实验二:氧气的制备和性质 实验目的 通过反应制备氧气,学习氧气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所用材料和仪器 •过氧化锌 •硫酸 •碳酸钠 实验步骤 1.在试管中加入过氧化锌,并添加一定量的硫酸。 2.将试管倾斜放置于水槽中。 3.向试管中加入碳酸钠,观察气体的生成。 观察现象和实验结果 观察到气体生成、溶液颜色变化等现象,并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三:金属的活动性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判断金属的活动性。 所用材料和仪器 •锌片 •铁片 •铜片 •稀盐酸溶液 •稀硫酸溶液 •稀醋酸溶液 实验步骤 1.将锌、铁、铜片分别放入不同试管中。 2.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反应现象。 3.重复以上步骤,使用其他酸溶液。 观察现象和实验结果 根据观察到的反应现象,判断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并总结在表格中。 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离子、气体和金属的性质和特点。同时,实验也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培养我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实验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优秀10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优秀10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篇一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原子结构与性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2s22p0、12Mg3s23p0、20Ca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2s22p3、15P3s23p3、24Cr3d54s1、25Mn3d54s2、33As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2s22p6、18Ar3s23p6、29Cu3d104s1、30Zn3d104s2、36Kr4s24p6.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篇二 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食谱鞣稚⑴?(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 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 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

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

化学必修1实验总结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P5实验1-1】 【P9实验1-4】 (1)加四氯化碳,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在下层。(2)用力振荡的目的是使水与四氯化碳充分混合 (3)静置后四氯化碳层变紫色,水层黄色变浅或近无色。 【P19归纳与整理】 二、离子的检验

【P29习题5、完成下列表格】 【P40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化学反应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 种类的多少(基本反应类型)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反应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得失 第三章 【P46思考与交流】

点燃 1. ⑴金属与氧气反应 3Fe+2O 2 =====Fe 3O 4 ⑵金属与酸反应 Zn+2HCl= ZnCl 2 + H 2↑ ⑶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Cu+2AgNO 3=Cu(NO 3)2 + 2Ag 2Al+3CuSO 4=Al 2(SO 4)3 + 3Cu 2Mg +O 2点燃 2MgO Cu+2AgNO 3=Cu(NO 3)2 + 2Ag Mg +2HCl=MgCl 2 + H 2↑ 3. 最外层电子数都比较少,在化学反应中都较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 【P47实验3-1】 金属钠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小。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P49实验3-3】 钠浮在水面,熔成小球在液面上迅速游动;钠球周围有水雾,有时可能有火花,或伴有 爆鸣声;钠球在反应中逐渐变小,最后消失;加有酚酞的溶液变成红色 。 P50画出你设计的装置图 【P51实验3-4】 现象 化学方程式 1、加热时试管内铁粉红热 2、点燃肥皂泡可听到爆鸣声 3、反应后,试管内的固体呈黑色 3Fe +4H 2O (g )△ Fe 3O 4+4H 2 滴入水后有大量气泡产生;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试管外壁发热;向试管里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颜色变红。 步骤 1克Na 2CO 3 1克NaHCO 3 加1mL 水 白色粉末,加水结块成晶体;放热 细小白色粉末,加水部分溶解; 感受不到热量变化 加10mL 水 振荡时间长,可溶解 固体量减小 加1-2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较深) 溶液变微红色 初步结论 加水先变成含结晶水的晶体,溶液碱性比NaHCO 3的强 加水部分溶解,溶液碱性比Na 2CO 3的弱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易燃易爆试剂应单独保存,防置在远离电源和火源的地方。 2、酒精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烫伤用药棉浸75%-95%的酒精轻涂伤处;眼睛的化学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水清洗,边洗边眨眼睛。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清洗,最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碱沾皮肤,用大量水清洗,涂上5%的硼酸溶液。 3、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4、防暴沸的方法是在液体中加入碎瓷片或沸石。 5、过滤是把难溶固体和水分离的方法;蒸发是把易挥发液体分离出来,一般都是为了浓缩结晶溶质。 6、粗盐含杂质主要有泥沙,CaCl2、MgCl2、Na2SO4等,需用的分离提纯方法是“钡碳先,碱随便,接过滤,后盐酸”的方法。 7、溶液中SO42-检验法是先加盐酸酸化,后加BaCl2溶液,如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含有SO42-。 8、Cl-检验法是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含Cl-;酸化的目的是防止碳酸银等沉淀的生成。

9、蒸馏是分离液液互溶物的方法,常见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和冷凝器。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冷凝水流方向要注意逆流。 10、萃取是用某种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从溶解度小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度大的溶剂中的过程。一般萃取后都要分液,需用在分液漏斗中进行,后者操作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1、常见的有机萃取剂是CCl4和苯,和水混合后分层,分别在下层和上层。 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注意“同种微粒公式算”的途径。 2、微粒互变按摩换(个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3、CB误差分析法。 ①俯、仰视必会画图才行(量筒、容量瓶画法不一样)。 ②偏大偏小看公式:CB=mB/V。 4、稀释或浓缩定律 C浓B?V浓体=C稀B?V稀体。 5、CB、ω、S之间换算式: CB=(1000ρω)/M;ω=S/(100+S)。 6、CB配制一般操作 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

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详细步骤及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

必修一 P7思考与交流 实验1-1 【实验目的】:粗盐的提纯 【实验原理】:用海水、盐井水等制得的粗盐中含有较多的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可用过滤和蒸发的方法除去不溶性杂质。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火柴滤纸 【实验药品】:粗盐蒸馏水 【实验步骤】:1.溶解:称取约4g粗盐加到盛有约12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固体食盐逐渐溶解而减少,食盐水略显浑浊。 2.过滤: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器中的液面不能超过滤纸的边 缘。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不溶物留在滤纸上,液体渗过滤纸,沿漏斗颈流入另 一个烧杯中。 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待 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水分蒸发,逐渐析出固体。 【实验结论】: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 实验1-2 【实验目的】:的检验 【实验原理】:大多数硫酸盐都溶于水,有的硫酸盐虽不溶于水但溶于强酸,而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所以可用溶液来检验硫酸和可溶性的硫酸盐。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药品】:蒸馏水实验1-1得到的盐盐酸氯化钡溶液 【实验步骤】:取实验1-1得到的盐约5.0g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约2mL水配成溶液,先滴入几滴盐酸使溶液酸化,然后向试管中滴入几滴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结论】:所取样品中含有。 实验1-3 【实验目的】: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实验原理】: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利用沸点的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可除去自来水中含有的等杂质。 【实验仪器】:试管100mL烧瓶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冷凝管锥形瓶沸石(或碎瓷片) 【实验药品】:自来水稀硝酸AgN溶液 【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加硝酸银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2.在100mL烧瓶中加入约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连接好装置,向冷 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 体,停止加热。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后沸腾。在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3.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到试管中,然后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加硝 酸银和稀硝酸后,蒸馏水中无沉淀。 【实验结论】:自来水中有,蒸馏水中没有。 实验1-4 【实验目的】:萃取 【实验原理】:碘在和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用可从碘的水溶液中提取出碘。 【实验仪器】:量筒分液漏斗铁架台(带铁圈)烧杯 【实验药品】:碘的饱和水溶液四氯化碳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化学实验中使用到的仪器称为化学仪器。可以对材料进行计量或反应。主要分为计量仪器和反应仪器。将仪器以特定方式进行组合构成装置,实现实验目的。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分离的物质 应注意的事项 应用举例 过滤 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 一贴、二低、三靠 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 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如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 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 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 + Ba2+= 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