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版)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笔记

(完整版)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笔记

(完整版)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笔记
(完整版)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笔记

涂尔干

一、基本理论关怀

1.涂尔干被认为是一位学院派的社会学家,但是他的全部学术研究活动及其学说也包

含着深厚的社会与道德关怀在内,也都是针对他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中所感受到的社会问题展开的,是他为了解决那些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一些理论方案。所以理解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所针对或欲解决的社会问题是我们理解这一理论的前提。

2.涂尔干在其社会学研究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何来恰当地理解和有效解决19世

纪西方发达国家在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危机。

3.危机表现:

(1).经济危机。具体表现为19世纪频繁发生的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这是涂尔干

在《社会分工论》等着作中最受关注的现代社会问题之一。

(2).社会危机。具体表现为进入19世纪以来同样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和激烈的劳

资冲突。

(3).精神危机。人们普遍对社会现实感到悲观失望,悲观思潮已经达到了不正常的

强度。悲观情绪变态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自杀率的上升。

4.危机现象的破坏作用:

(1).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使社会团结发生断裂

(2).劳资之间的激烈对抗把居住在同一社会的成员分裂成两个敌对国度

(3).迅猛发展的自杀现象意味着危机和骚乱

5.涂尔干认为我们必须要去研究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有效消除的办法,这一任务只

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才能够得以完成。

6.理解和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社会所面临的上述危机,思想家们的不同思路:

(1).马克思主义者思路

原因:危机起源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家的私有制为核心的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同在这个制度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方法:要解决危机,必须从根本上对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加以变革,用暴力革命手段推翻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核心的共产主义制度来替代它。

(2).密尔等自由主义者思路

原因:自由主义制度在当时尚不完善。自由尚未能充分地、平等地扩展到每一个人。

方法:通过各种具体途径来进一步改良和完善自由主义制度,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形式上享有充分的自由。

(3).美斯特尔等保守主义者思路

原因:随着社会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个人自由的高度扩展以及平等的社会发展趋势破坏了原有社会秩序。

方法:通过恢复各种古老的传统(秩序、等级制、道德社会、精神权利、群体优于个人等)来重建社会秩序。

(4).孔德等实证主义社会学家的思路

原因:社会结构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工业化和劳动分工发展所导致的个人主义高涨及传统社会秩序的崩溃。

办法: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建立与工业社会特征相适应的新的社会秩序。

(5).涂尔干的观点(基本与孔德一致)

<1>将工业化而不是自由主义或资本主义理解为现代社会最核心的特征。

<2>将工业社会看成是劳动分工不断发展的结果。

<3>将社会团结的削弱或社会失序看成是工业社会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将

重建工业社会中的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当做自己最基本的理论关怀(比孔

德更关注这个问题)。

<4>将共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他称为集体意识)看作是包括工业社会在内的

各类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真实基础,将集体意识衰退看成是导致工业社

会各种危机的根本原因,将重建集体意识看成是在工业社会中重建社会团

结和社会秩序的基本途径。

<5>反对共产主义学说和自由主义学说,主张将自由和秩序结合起来。

第二节现代性危机的根源:社会转型与社会失范

《社会分工论》强调的社会问题:现代经济生活存在着的法律和道德的失范状态。

目的:为劳动分工正名,寻找引发社会状态的真正原因。

1.社会团结

涂尔干的基本社会学理论是以社会团结为主线而展开的。

集体意识:社会团结的基础,是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与一定的社会条件相联系,并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1).定义:人与人、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结关系,这种联结关系既可

以建立在共有情感体验、共有道德情操和共同理想信念之上,也可以建立在因

为生活需求、功能依赖而形成的相互依存关系之上。

(2).分类:

<1>机械团结: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所有群体成员的共同情感和共同信仰)

而把同质性的个体联结起来的一种社会结合类型。

典型形式出现在原始社会和传统农业社会。

<2>有机团结:通过职能上的相互依赖而将异质性个体联结起来的一种社会结

合类型。

典型形式是现代工业社会和大都市。

<3>比较:

<4>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转变的过程中,尤其在早期阶段,由于种种原因,

存在着使劳动分工偏离“正常”形式的可能,从而导致各种“反常分工”

形式的出现。

2.社会分工

(1).原因:由于“社会容量”(人口的数量及关系)和“社会密度”(社会成员之间

相互交往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所导致的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

(2).后果:

<1>改变了社会团结基础,为社会团结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纽带

<2>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使人们不断得以在一种比以往更广泛的程度

和范围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削弱了集体意识对个人的控制力,拓展了个人意识发展的自由空间,促进

了个性发展。

(3).三种反常社会分工

<1>失范的分工:由于缺乏充分而有效的社会规范,因而使得分工过程中各个

机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得不到正常规定和调节的一种劳动分工。(社会

缺乏规定和调节分工关系的有效规范)

<2>强制的分工:在违背某些当事人本性和意愿的情况下通过某些外部的强制

手段来实行的分工。(分工本身不合理)

情形一:社会通过某些强制手段迫使人们接受某种与其嗜好和能力不相符

合的工作岗位。

情形二:社会通过某些强制手段迫使人们接受某种违反等价交换原则的分

工形式。

决定分工形式的唯一因素是人们能力的差异。

强制分工原因:在竞争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外部竞争条件的不平等状况。

<3>不适当的分工:不能使每个人保持活动的分工状态。

(4).失范分工论述最多,在涂尔干那里,“失范”被认为是当时社会各种危机最主

要的根源之一。可以理解为:强制的分工和不适当的分工虽然也是导致当时社

会各种危机的根源之一,但却不是最重要的根源,最主要的根源是失范。

3.失范

(1).定义:失范主要指一种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少规范,制度化程度差,

因而丧失整合的混乱无序的社会状态。指道德规范在整个社会或其组成部分中

处于相对紊乱的状况,只涉及社会结构特征。

(2).原因:

<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结构中急剧增长

<2>现代社会不能满足个人的欲望

<3>社会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

(3).特点:

<1>个人意愿不再受公共规范的制约,从而社会也就听任个人志向发展的环境

特点。

<2>在特定社会中,各种群体受失范影响程度不同。

<3>社会变迁可能会影响社会或其局部的社会失范。

<4>任何动摇社会结构的急剧变革,都会为失范创造条件。

第三节消除危机的处方:职业群体与职业伦理的建设

1.涂尔干对现代社会各种危机的诊断与孔德一致,同时也将危机产生原因归结为集体

意识和社会失范的丧失。(由于社会类型正在发生转变,旧的已经失效,新的还没有建立起来,处于一种“价值真空”或者“道德真空”的状态)

2.现代社会的各种危机主要是源于社会的失范状态,因此,重建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

以消除社会的失范状态是现代社会走出危机的唯一出路。

3.途径:就现代社会而言,建设各种法人团体即职业群体以及职业群体层次上的集体

意识和行为规范(职业伦理和职业规范)更有关键意义。同时,得建立公共制度来代替混乱的法人团体。

4.法人团体以及在此层次上形成的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比国家以及国家层次上的一

般性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能够更好地管理调节社会经济生活。

原因:

(1).他们在社会经济过程中所处的空间层次比比国家低,因而能够更加贴近具体社

会经济生活过程,更好地调节和规范人们的职业生活和相互特性。

(2).国家等组织和团体及其规范相比具有更强大的道德力量,能够对人们的行为产

生更为切实的道德影响。

5.解决方案:

(1).国家借助法人团体这种中介力量来对个人的行动进行具体的管理和规范,又通

过对法人团体的监督和节制来扞卫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受法人团体的侵犯。

(2).个人从法人团体那里获得最直接的道德生活环境和生存意义,又从国家那里获

得自由和独立的保障,但个人必须接受法人团体和国家的规范和引导。

(3).法人团体虽然受到国家的控制,但在很大程度上也需要借助国家的力量来实现

其在全国范围内的联合和调节。

涂尔干认为通过这种国家、个人和法人团体之间的相互辅助与相互制约,就可

以促成一种“道德个人主义”状态的实现,从根本上消除现代社会在形成之初

所产生的弊端和问题。

第四节社会研究方法论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现象

(1).定义:一种强制力,普遍存在于团体中,不仅有它独立于个人固定的存在性,

而且作用于个人,使个人感受的现象。

(2).两种类型:

社会事实

(3).特征:

<1>外在性

<2>强制性

<3>普遍性

<4>独立性

2.社会学研究基本原则

(1).将社会现象当做客观事物

社会现象的外在性、突发性和强制性,表明它也是一种客观事物,必须采用客

观的研究方法。

在观察社会现象时,要遵循以下具体准则

<1>在科学研究中要排除所有成见

<2>根据社会现象的外部共同特征进行定义

<3>客观地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

(2).用社会现象来解释社会现象

(3).用比较方法来检验、证明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1>基础命题:事物的原因和结果总是总是一一对应的,一种同样的结果总是

出于一种同样的原因。

<2>比较方法中的共变法最适合社会研究

<3>比较研究三系列:

?将一个单独社会中发生的各种社会事实(譬如自杀等现象)按照地区、职业阶层、城乡差别、性别、年龄、婚姻等状况进行分类比较,考察

它们在不同地点、不同人口、不同时间的各种反映。

?对同一社会类型中的各个社会事实进行比较。

?将不同社会类型中各个社会所发生的事实进行比较。

3.社会学研究方法特点

(1).社会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2).社会学研究方法具有客观性

(3).社会学要求研究人员必须将社会现象当做客观的社会事物来看待

第五节自杀现象的社会学研究

1.选题的意义

(1).反映了涂尔干对社会团结和社会整合的一贯理论兴趣,自杀现象是社会危机的

一种表现形式。

(2).贯彻和论证涂尔干的方法论原则,向学术界证明社会学方法论的优越性,为社

会学家具体考察考察社会事实提供一个标准的实证研究范例。

(3).有大量的官方统计资料可以直接利用。

2.自杀和自杀率

(1).自杀:任何一桩直接或间接导源于受害者自身主动的或被动的行为,且受害者知

道这一行为的后果的死亡事件。

(2).自杀率:自杀死亡人数占其所属的统计群体人口的比例。只能以群体为其基本

单位的社会事实。与群体整合程度呈反比。

3.自杀类型和社会原因

(1).利己型自杀:由于极端个人主义引发,群体整合程度不够。

结论:群体及其成员的自杀率的高低与该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整合程度密切相关,整合程度越高,其成员自杀率越低,反之越高。

(2).利他型自杀:过度利他主义,社会过度整合。

三类:义务利他自杀、自由利他自杀、强烈利他自杀

(3).示范型自杀:由于人们行动缺乏适当的规范以及由此引发的痛苦而导致。

(4).宿命型自杀:社会道德规范过于严格

注:四种类型虽然在理论上可以区分开,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分开,几种类型特征可能会在同一起自杀中表现出来。

4.自杀行为本质上都是由于某种社会原因而造成的,具有社会性质。在任何时候总是

会有一定数量的自杀现象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杀率是社会的正常现象。

第六节宗教的起源与功能

1.定义: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

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他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之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内。

2.根本特征:把全部事物区分为“神圣事物”和“凡俗事物”两大类并以绝对异质性

来看待它们之间关系的这种观点。

3.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事物。宗教本质上是社会的集体再现,同时也是社会的再造

剂。涂尔干坚信,宗教并非注定要消亡,它只是要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内容和形式而已。(对图腾崇拜的考察)

4.新的宗教要具备的特征:

(1).必须要与现代科学相协调,从各门现代科学中吸取养料。

(2).必然要在某些方面超越现代科学。

第七节涂尔干社会学理论的简要评价

1.贡献:

(1).涂尔干继承孔德的思路并对其做进一步的发挥,即对社会整合和社会秩序的强

调和关注。

(2).为现代社会学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察社会的视角。涂尔干侧重从功(职)

能关系角度出发将现代社会理解为工业社会,侧重从劳动分工的发展所引起的

功(职)能关系转型这个方面来对现代性进行描述、诊断和分析。

(3).从实证主义立场出发为现代社会学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研究程序和方法,从而

从根本上确立了社会学在现代科学领域中的学科地位。

(4).通过对社会分工、自杀现象、宗教现象以及教育现象的具体研究,从经验方面

为现代社会学提供了许多经典性研究范例,推动了相关领域中社会学研究的开

展。

(5).他是法国乃至欧洲大学中系统讲授社会学的第一人;帮助建立了法国乃至欧洲

大学中的第一个社会学系;创办着名的《社会学年鉴》杂志,不仅使社会学的

形成和传播获得一个重要媒介,而且还通过所谓的:“年鉴学派”的形成为社

会学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研究人才。

2.批评:

(1).涂尔干的社会学主题过于保守。任何时候的社会现实都既包括整合和秩序的一

面,又包括冲突和变迁的一面,而他只关注社会整合和社会秩序的一面。

(2).社会学视角也有嫌片面。将劳动分工单一地看做唯一工具。

(3).社会学方法论过于极端。将社会因素当成是对社会现象唯一起作用的因素。

(4).人们对涂尔干在《自杀论》《宗教生活基本形式》等着作中所做的研究也提出

各种各样的批评。宗教被他称为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永恒的,而宗教未必。

马克斯·韦伯

第一节生平和学术背景

1.生平

(1).出生于1864年,其父是一位富裕的律师,其母不仅富有且有修养,信仰宗教。

(2).1889年以《论中世纪商业团体的历史》取得博士学位。

(3).1891年以《罗马农业史》取得在大学任教的资格。

(4).1892年在柏林大学担任讲师,讲授商法课程;1894年,成为弗莱堡大学经济

学教授;1896年受聘于海德堡大学经济学教授。

(5).1897年出现精神衰退,1903年智力恢复,并与维尔纳·桑巴特和埃德加·雅

费合编了《社会科学文献》

(6).1906年发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7).1910年与滕尼斯和齐美尔一起创建德国社会学学会。

(8).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完成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国宗教》《印度宗教》与1916

年发表,1917年发表《古代犹太教》

(9).1920年因肺炎逝世。

2.学术背景

(1).德国唯心主义

<1>康德学说认为人生物方面的一切唯物主义的基础与精神生活之间有着严格

的界限。科塞认为,康德所做的这一区分贯穿韦伯时代的整个德国哲学之

中。康德学说认为人文科学分析方法与自然科学不同。只能用移情方式揣

摩单个历史行动者的行动动机,努力用直觉把握全部文化整体(形态)。企

图用“原子论”的分析破坏这一整体,或者企图把个别杰出的行动者的活

动统摄于一般化的法则之中都被认为是合理的。

<2>影响韦伯思想的三个人物(古典康德学说):

?狄尔泰:对人的认识只能通过内在过程,通过体验和理解实现。唯一的途径是重新体验历史行动者和文化客体所负载的意义。这种做法的

主要工具是新型的以移情方式为主的心理学。

?李尔凯特和温德尔班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应该依照个体化思想和一般化思想之间的差异。研究普遍性的科学与研究研究特殊性的科学

是两种截然对立的科学。

<3>韦伯的不同意将直觉性认识与因果性认识看成是不可调和,他认为理解应

该是因果分析的第一步。韦伯的价值关系概念主要是从新康德主义学来的,

但是去掉了普遍承认这一基础,认为在自然界与人文科学之间存在着明显

差异,这种差异要依据研究者认识目的而不是依据方式或内容的原则的不

同而划分。

(2).德国历史主义和社会学的影响

<1>经济学的历史学派反对古典经济学,认为要理解国家的经济生活只能通过

其特殊的文化发展和历史发展,经济学是关于特殊社会背景下特殊人们的

具体经济行为的归纳性科学。

<2>韦伯研究经济学史和社会学的方法主要来自历史学派,但认为在社会科学

中一般性的理论范畴也像在自然科学中一样是必要的。

<3>齐美尔和滕尼斯的影响很大,韦伯从滕尼斯那里直接借用了团体关系和联

合关系的差异这个概念;韦伯强调的货币在产生合理化经济体制中所起的

极端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齐美尔的《货币哲学》。

(3).尼采和马克思的影响

<1>高度重视尼采对心理机制的分析,通过这种心理机制,意识可以使个人的

权力欲、统治欲合理化。

<2>手马克思影响认为意识是公共利益的表现,是阶级斗争和党派斗争的武器。

(4).韦伯构建他的理论的特点: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完全独立的学术立场,拒绝屈

从任何思想路线,在批判和审视他人思想的前提下吸收前人和同时代学者思想

中的有益成分。

第二节理解社会学及其方法论基础

1.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1).社会学任务:人的行动由行动者赋予一定的意义,这些意义由于行动者不断地

行动而构成一个联系的系列,理解行动者行动的意义是社会学任务。

(2).社会学定义:旨在对社会行动做出的解释性理解以获得对这一行动的原因、进

程和结果的解释的科学。

(3).认识方法:要使社会学成为科学,就必须放弃那种只研究主体的内心体验和感

受的方法,找出外在表现出来的、可以客观加以说明的主观意义之间的逻辑,因为只有这种以概念表达出来的东西才具有普遍的意义。

(4).对于历史科学或人文科学的本质是寻找普遍的法则还是只求个别化的研究方

法这一争论,韦伯认为科学的方法总是以抽象和概括为手段的,要理解人不仅

要从人的行动,还要从内在的动机去研究。

(5).因此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来源于研究者的研究意图上的区别,不在于

科学方法和科学概念是否适用于人类行动这一对象。区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的是科学家兴趣和目的的不同。

2.价值相关和价值中立

(1).韦伯认为研究者应该区分社会学研究中存在的价值相关性与价值中立性。

(2).价值相关性首先体现在研究选题上,选择研究题目是由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决定

的。与价值观念相关的是课题的选择,而不是对现象做出解释。

(3).价值中立性定义:

<1>一旦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他就必须严格地以

客观和中立的态度来从事研究,目的是为了保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要区分“事实领域”和“价值领域”。事实与价值观念是两个领域,不应混淆

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研究需要的是发现事实。作为科学研究者可以估量

行为的可能后果,但不能做出价值判断。

3.理解社会学

(1).理解社会学

<1>韦伯认为每一个行动者都会赋予自己的行动以一定的意义,行动之所以有

意义,是因为每个行动者都会赋予自己的行动以一定的意义。这个“意义”

是指行动者主观的认为即社会学上的意义,是可以理解的。

<2>理解的含义:

?表现为理智上的和逻辑上的合理明晰(理性)。

?表现为情感体验的和艺术感受的移情明晰(通过自身的再体验、即通过移情来把握行动者的主观意义)。

<3>再体验并不是对意义解释的绝对条件,相反,要使理解成为“合理的”,必

须理智上逻辑上的解释结合在一起。——与非理性主义区别

?理解和解释相互关联,相互说明。因此必须要将理解和解释联系起来考虑。

?理解是解释的前提,是能被解释的,理解就是一种解释,反过来,解释也是一种理解。据此,我们可以把对行动意义的理解看做是对行动

实际过程的一种解释。——所以他称自己的社会学是“理解社会学”。

(2).社会行动及其分类

理解社会学的对象是社会行动

<1>定义:社会行动应该是“行动者以他主观所认为的意义而与他人行为为相

关,即以过去的、现在的或将来所期待的他人的行为为取向”的行动。

<2>所具备的条件:

?行动者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即行动者有行动的动机;

?行动者主观意识到自己的行动与他人的联系。

<3>分类:(根据他自己所创导的“理想类型”方法做出的)

?目的合理的行动:把对外界对象以及他人行为的期待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并以最有效的途径达到目的和取得成效。

?价值合理的行动:对纯粹自身行为本身的绝对价值所持的自觉信仰,无论这种价值表现在伦理上、美学上、宗教上还是其他方面。

?情感的或情绪的行动:由于现实的感情冲动和感情状态引起的行动。

?传统的行动:通过约定俗成的习惯进行的行动。

(3).韦伯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1>认为社会学应始终将个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集体仅仅是个体的派生物。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和社会学的唯名论思想

<2>韦伯并不认为这种个别化的方法和理论体系上的个人主义是有区别的。

<3>韦伯试图通过个体研究整体,进而把社会认识上的整体与个体的二元对立

调合起来,并将传统的主观表意方法与近代科学的客观因果说明的通则方

法结合起来。

4.理想类型

(1).为了避免德国人文学派和历史学派的个体化和特殊化的研究方法,韦伯提出了

一种关键性的概念工具,即是理想类型。

(2).必要性:避免落入概念和概念工具选择的两难困境。

(3).理想类型的特点:

<1>作为理智上构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2>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可以在对繁多的经验进行整理后,突出它们的

共性或规律的东西,使之成为典型的形式。

(4).一种理想类型就是一种分析结构。它可以使研究者在具体情况下确定相同与相

异。它提供了比较研究的基本方法。理想类型包含着强调典型过程的意思。

它可以使人能够做出对于现象的假设,包括现象的原因和结果。→只有通过这

种认识方法,才能够更好的获得对现实的认识。韦伯提出理想类型的目的,是

与他的理解社会学的研究主旨是一致的。

(5).韦伯构想的三种理想类型:

<1>来自于历史的具体特点的理想类型

<2>包含社会现实的现象因素的理想类型

<3>作为一种具体行动的合理化设想的理想类型

5.因果性和或然性

(1).韦伯坚信历史的和社会的因果性,但他是用或然性来表述因果性的。

(2).在社会科学中要达到客观的确定性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多只能抓住多种因果性

的环节。

(3).韦伯的或然性指一定背景下的人多半会按照正常预期的那样行动。

(4).历史学的因果性与社会学的不同。历史学的因果性是要确定一个事件之所以产

生的特殊环境,社会学的因果性则表现为确定的两个对象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5).韦伯是从新康德主义的见解中借鉴了“或然性”的提法。试图在社会认识上提

倡因果多元论。

(6).韦伯把或然性下的原因称为“适合的原因”,把单义的因果关系称为“关于各种后

果的知识”或“规制学的知识”,并用“可能性判断”代替规制学的因果决定关系。

(7).在韦伯的原因推断过程中,“客观可能性”是一个尽可能妥当地估量出某一原因

在随机发生的几率上所具有重要性的范畴。

(8).韦伯的原因推断过程:

<1>将给定事件分解为诸因素,直接资料则被看成“可能性和因果关系的符合”;

<2>各因素可看作“经验规则”的特例,因而具有普遍性的行动过程均可被纳

入其中加以思考;

<3>借助想象,在一连串互为因果的事件系列中把所要考虑的因素排除;

<4>把其他因素作为条件存在,按照经验规则,可以期待它们有怎样的后果;

<5>把想象中的事件发展与现实中的发展加以比较,如果后果相同,那么被排

除的因素可能只具有偶然性;如果后果不同,那么被排除的因素可能起到

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理性与现代性

韦伯是以理性化为视角和发展脉络,考察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并揭示了西方

现代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现代性”贯穿了韦伯的比较历史研究、理性化理论、社会

哲学思想。

1.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区分表现在于他对社会行动的分析)

(1).目的合理性行动(目的—工具合理性行动)是指以能够计算和预测后果为条件

来实现目的的行动。它着重手段对达成特定目的的能力或可能性。(排除价值

判断或价值中立的行动)

(2).价值合理性行动是指主观相信行动具有无条件的、排他性价值的,而不顾后果

如何、条件怎样都要完成的行动。(引入价值判断的行动)

(3).上述两种行动都是韦伯为了便于对社会行动意义的思考和理解所设定的范畴,

都属于“理想类型”。它们从未以纯粹形式在现实中实现过事实上,任何行动

都既包含工具合理性的成分,又有价值合理性的成分。

(4).韦伯进一步从合理性和非理性的相互转化、动态发展和辩证关系等角度探讨了

合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

(5).价值合理性行动在价值上是合理性的,但它也有行动者为不计后果的激情所驱

使的一面。这种非常态(非理性)可以成为打破僵固的传统习惯、推进社会理

性化进程的动力。

(6).目的—工具合理性行动在它的目的上是合理的,这种行动符合人们理性思维的

常态,但它会导致行为方式的常规化,使生活丧失多元价值的创造性,有招致

社会生活停滞化、单一化的危险。

(7).因此,在韦伯看来,合理性与非理性都是相对而言的,任何一个现实的行动都

含有这两者的因素。

2.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

(1).韦伯认为一切伦理行动都可根据行为本身的价值和行为的可预见性后果的不

同意义归并为责任伦理和信念伦理的两种准则。

(2).信念伦理:主张一个行为的伦理价值在于行动者的心情、意向、信念,行动者

有理由拒绝对后果负责,可将责任推诿于上帝或上帝所容许的邪恶。属于主观

的价值认定,行动者只把保持信念的纯洁性视为责任。与彼岸性相连。

(3).责任伦理:主张行为的伦理价值只能在于行为的后果,它要求行动者对后果承

担责任,并以后果的善去补偿或抵消行为后果的不善或副作用。要求对客观世

界及其规律性的认识,行为者需要审时度势做出选择,因为他要对行为后果负

责。与此岸性相连。

(4).韦伯将宗教分为神秘主义与禁欲主义两大类:

<1>禁欲主义认为世俗工作是神的召唤或天职,世俗工作是为了荣耀神的恩宠,

救赎是最重要的事。必须以通过计算最小的恶或最大的善的原则做出决定。

禁欲主义者的思想特质倾向于责任伦理。

<2>神秘主义是一种知识分子的救赎论,它视人为神的容器,致力于通过冥想

达到一种与神合一的拥有状态。它的思想方式趋近于信念伦理。

(5).韦伯认为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理性主义产物,这种理性化既表现为目的

—工具理性在人的观念和行动中的体现以及发展,也表现为这种目的—工具理

性向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

(6).韦伯进一步将工具合理性与禁欲主义的新教伦理联系在一起。新教伦理具有一

种明确的入世理论,新教的教徒倾向于责任伦理。

(7).目的理性化是西方社会现代性的体现和标志,也给西方社会带来了深刻的社会

问题

3.理性与现代性

(1).韦伯认识到资本主义已无法连根铲除,恢复社会父权基础已行不通。因此他特

别着重资本主义“破旧立新”的革命力量以及它在文化领域的冲击。

(2).现代文明受到资本主义洗礼后,人们的生活世界变为解除魔咒的、世欲功利主

义的世界。理性的计算科技工具的运用以及计划性的社会变迁扩大了官僚化,现代的经济、政治、社会组织日益趋向于形式理性。

(3).个人除了背上“职业人”的硬壳外,还要面对组织内部秩序的要求与宰制。

(4).严密的官僚科层体制的循规蹈矩地运转就是“理性中的非理性”→ 现代西方

世界的最基本最现实的现实就是“形式的合理性与实质的非理性”。造成这一现

实的原因是对于合理性的过分追求。

(5).韦伯对于理性化的过程进行了层次性的犀利分析,却未提出一套相对应的规范

要求。尽管如此,他的独特的分析方法以及对人们生活社会的自我批判,却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节政治社会学

考察的是理性化如何渗透至政治领域渗透带来怎样的问题人们在现实

生活中如何限制这样的理性化,达到理想的政治

1.政治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1).权利:是指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排除抗拒其意志的可能性。

(2).统治:是指一种特定的权利施用关系,即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得到特定人群服

从的可能性。(命令控制,不包括以纯粹暴力方式所达到的控制)

(3).纪律:是指在所属的多数人员中找到由于训练有素而自觉地、机械地、公式化

地服从某一命令的机会。

权利、统治、纪律组成了一个概念系统。三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4).每一种真正的统治形式中都包含有自愿服从的成分,另外必须还要有对统治合

法性的信仰。→ 自愿服从和信仰体系构成了统治系统或权威系统。

信仰体系:说明某人或某些人应该服从某种统治的理论体系或意识形态。

(5).合法性:是相应态度的存在以及由此引发出与之相符的实际行为的二者相关程

度的可能性。→即是促使一些人服从某一命令的动机。

(6).合法性就是统治系统的稳定性,也即是人们对享有权威的人的地位的确认和对

其命令的服从。任何成功的稳定的统治都必然是合法的。

2.三种统治类型:

(1).韦伯认为任何一个既定秩序的合法性都要以两种正当性的一种为保证。

<1>纯粹主观的正当性:

?屈从于情绪的情感正当性

?相信价值合理性的正当性

?相信宗教的正当性

<2>表现为对特定外在效果即一种关心状态的所期望的客观的正当性:

?习惯的正当性

?法律的正当性

(2).受正当性信念支配而引发的社会行动分为四个类型:

<1>情感型的行动:来源于对情感正当性的信念;

<2>传统型的行动:来源于对习惯正当性状态的期望;

<3>价值合理型的行动:来源于价值和宗教正当性的信念;

<4>目的合理型的行动:来源于对法律正当性的期望。

(3).以上的正当性信念构成了人类社会历史中的合法性统治形式的三个基础:

<1>理性的基础

<2>传统的基础

<3>卡里斯玛的基础。

(4).建立在韦伯的主观思维构造之上的统治类型:

<1>传统型统治:依靠从古至今的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维持的统治,它主张永

远维持先王或上帝的神圣秩序,不容有任何改变。

<2>个人魅力型统治(卡里斯马型统治):建立在一种对具有出色感召力的领袖

人物的拥戴和信仰的基础上的统治。韦伯所关心的是领袖人物的号召力。

<3>法理型统治:以合理性行动(目的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为基础上建立起

来的统治是法理型统治。

3.科层制(官僚制)

(1).性质:是法理型统治的典型,建立在目的合理性行动基础之上的统治类型。

(2).韦伯认为,科层制是最系统、最有效的社会组织形式,工具理性在其中得到充

分体现。

原因:

<1>把个人利益、动机同执行组织职能系统地联系在一起

<2>排除由感情、个人交往和亲戚邻里等联系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

<3>科层制组织行为具有高度合理性与预见性,但是其中个别成员处于非自觉

状态,这导致了个人对组织的依赖与服从

<4>工具理性战胜价值理性,人们在科层制中注重技术效率和操作计划性

(3).特点:

<1>存在的持续性

<2>职权确定性

<3>组织等级性

<4>职员专业性

<5>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

<6>职权不得转让

<7>文件系统化和档案化

(4).缺陷:对人的情感与意志等个性因素的压抑

(5).科层制管理机构的官员的特征(9项)

(6).纯粹科层制的管理在精确性、纪律性、严谨性、可信性、可计算性上都可以达

到技术上完善的程度。即是在功能方面是严格合理的,排除了人格化的因素。

现实中的统治似乎包含着科层制和个人魅力型统治两方面的因素。

(7).韦伯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个理性化和官僚制化

(科层制化)的过程。表现为:在社会中,人们普遍把效益、效率、功能当做

主要追求目标,理想、信仰等意识形态因素的作用在逐渐淡化。

第五节宗教社会学

韦伯的全部宗教社会学的主旨在于研究世界的几大宗教的教义的进化过程。在研究中,韦伯不关心宗教的本质,把研究特定类型的社会行动的条件和后果当做任务。

1.韦伯对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的两类宗教的讨论

(1).韦伯的研究兴趣在于高级宗教的先知及其预言。

(2).现代世界主要宗教的先知可分为伦理先知和楷模先知。

(3).一切宗教都有拒斥尘世的倾向,在充满诱惑的尘世中要使人的灵魂得到拯救,

就必须约束自己的行为达到救赎,即是禁欲或自制。救赎的方式包括入世方式

(禁欲主义)和出世方式(神秘主义)。西方宗教本质上是与伦理先知相联系

的禁欲主义宗教;东方宗教则是与楷模先知相联系的神秘主义宗教。

2.《新教理论与资本主义精神》

(1).在此书中,韦伯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

<1>资本主义的起源与本质

<2>宗教伦理与经济行为的关系。

(2).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最重要的是在强调透过诚实、有信用的方式去赚的财富,

这是一种美德。而获得经济上成功的步骤是与宗教有非常大的关系。

(3).根据新教理论以及加尔文教派,宗教的预定论指明人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人们剩下的出路就是将世俗的成功奉献给上帝。世俗的成功是要世世代代、兢

兢业业的,以免丧失上帝的恩宠。这种心理机制导致了现代资本主义精神的形

成。

第六节结语

格澳尔格·齐美尔

第一节生平及主要着作

1.生平

(1).1858年出生在原普鲁士(今波兰)。同腾尼斯、韦伯一起被称为是德国社会学

的三位主要创始人,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解释社会学的三驾马车。(与

迪尔凯姆同年生,都是犹太人)

(2).家庭富裕但不幸:16岁丧父亲……,母亲专横——心灵飘泊的“边际人”

(3).1876年,进入柏林大学,曾师从于历史学家蒙森教授,接着转向心理学和人类

学教授拉扎勒斯和施泰因塔尔,再往后,追随民族学家巴斯蒂安,最后又是凭

《从康德的自然单子论看物质的性质》(1881)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4).1885年,在柏林大学任教,1900年,学校才勉强聘他为副教授。

(5).1914年,斯特拉斯堡大学聘为正教授。

(6).1918年,患肝癌去世。

2.排挤原因:

(1).齐美尔在德国学术界的边际地位,他的犹太家庭出身使许多具有排犹意识的同

时代学者对他怀有偏见。

(2).齐美尔出色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引起很多同事的嫉妒。(威胁、猜忌、与跨学科

的不可容忍、对既有学术制度的冒犯)

(3).齐美尔的边际地位可能也是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社会学本身所处的边际地位

的一种反映。

3.着作

(1).特点:

<1>着作中显示了某种思想发展的线索

<2>可以在着作中找到他感兴趣的几个主要问题

(2).分类:

<1>哲学研究时期(19C80-90年代的十多年):

主要受英美实用主义,达尔文的进化论,德国民族和社会心理学思潮影响。

?1880年他的康德研究博士论文

?1890年《论社会分化》

?1892年《历史哲学的问题》

?1892/1893《道德科学引论》(共两卷)

<2>社会学研究时期(19C90年代末-20C初的近十年)

主要受新康的主义者温德尔邦德,李凯尔特,狄尔泰影响。

?1990年《货币哲学》

?1905和1907修改后的《历史哲学问题》

?1908《社会学》

<3>生活哲学和新形而上学研究时期(生活的最后十年)

主要受贝格森和尼采生命哲学影响。

?1911年《哲学文化》

?1913《歌德》

?1916年《伦布朗德》

?1918年《生活观》

第二节从哲学思辨到经验事实的觉察:早期思想演变

1.背景:

(1).德国唯心主义崩溃,大哲学体系终结。

(2).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潜入哲学的真空,并且对不断前进的史学-哲学专业提出挑

战。

(3).以某种深化和净化的人文科学的挺进而结束论战。

2.早期思想:和他那个时代一样,扬弃了某种哲学传统、选择了一种从经验事实出发

观察世界的视角。

3.19C世纪80年代:在一系列作品中,强调经验的意义,以及对社会事实和社会事

实关系进行清醒的观察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经验才能解释历史地变化的风俗和道德概念。

(1).一方面对唯心主义和哲学思辨进行批判,另一方面提出一种新的以精确性为特

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案。主张用具体的历史研究取代先验性的思辨,注重对现实的经验的事实关系进行研究。

(2).主要研究领域:伦理学领域,社会学领域

(3).观念:

<1>伦理学只能描写和解释风俗,而不能设定和判断风俗;规范是在社会实践

领域产生的,科学只能弄清和描写事实。

<2>伦理学只是一门事实科学;伦理学家的任务并不是确定社会朝什么方向发

展。社会的发展方向问题是社会实践自身的问题,是经验关系的问题,而

不是科学家要回答的问题。

4.个性与社会的关系:个性是社会不断发展和分化的产物。

5.衡量社会发展标准:

(1).分化:一个社会越不文明,越不分化,他的内部联合就越紧密,它在外部交往

中就以越封闭的形式出现。相反,一个社会越发达,他的内部关系越分化,他

的成员个性越鲜明。

(2).社会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的程度。认为一个社会中相互作用程度与分

化程度同步发展,程度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分工的发展,文化的

发展。

6.社会学方法论:主张用过程分析的方法取代原子论和集体论的方法,要分析和解释

社会现象,必须而且只需分析每一种社会现象中包含的诸多小单位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科学研究只应该分析和描写过程。

7.社会学的认识:社会学没有自己专门的研究对象,只是研究其他学科已经整理出的

材料,并且从这些材料中获得新的综合和观点不是一种学科之王。只是一种切入社会的视角,一种新的方法,一种研究手段,一种探索所有这些学科的主题的新的途径。

8.社会学任务:“人们共同生活的形式”的描写和规则的发现。规则指个人在其所属

群体中的行为规则以及群体间的互动规则。

9.社会的定义:社会是一个过程,一种具有意识的个体之间互动的过程,正是人与人

之间的互动(称之为交往)构成社会。社会产生于个人的互动之间,一经产生又超越个人。社会与个人及它们的现实性,就存在于两者间的相互依赖和互动之中.10.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互动内容(可以被不同学科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社会互

动形式(社会学专有研究对象)

11.社会学分类:1917年出版的《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1).普通社会学:涉及的是“历史生活的社会学研究”认为虽然普通社会学几乎涵

盖了人类存在的所有领域,但它并没有因此去除任何科学能够避免的片面抽象

性质。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而社会学只抓住其中的一个

或几个方面。社会学只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人类的历史生活,即将社会

变迁视为社会形式的变迁。

<1>历史发展的阶段问题

<2>群体的权力问题

<3>集体和个体的行为、行动和思想之间的价值关系问题。

(2).纯粹社会学/形式社会学:撇开了其中的具体内容,关注的只是抽象社会交往

的纯粹要素形式,也可以称为形式社会学。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齐美尔

意识到要对与自然现象不同的、具有唯一性的社会历史事件进行有效的研究,就只能抛开这些事件的特殊性,而去关注构成这些事件的同一性即它们的外在

形式。——社会几何学

(3).哲学社会学:它主要揭示社会学研究的前提、条件以及基本范畴,研究社会学

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问题。齐美尔认为,当哲学社会学作为一种认识论时,

它能够为我们研究其他社会科学提供各种概念、假设、公理和预设,使我们能

够将社会领域中无数零碎的知识整合成一副完整的社会图景;而当哲学社会学

作为一种形而上学时,我们就能够超越日常经验的有限性,克服个别事件的不连续性和异质性,进而挖掘事件的意义。

12.形式社会学

(1).两个根本命题:

<1>社会是个体间的互动;

<2>社会生活可以划分为内容和形式两部分,而关于形式或互动形式的描述是

社会学这门科学的基本任务

(2).社会交往形式:

<1>定义:

?形式:社会世界的个人及社会理论家日常生活中对各种令人困惑的事件、行动和互动赋予的区分形式。

?社会交往形式:个人之间交往的方式,通过或者是在这种方式中,交往成为社会现实。

<2>研究特点:

?重点放在社会交往过程

?不是全面研究社会交往,而是将其中稳定形式抽象出来,加以研究

<3>为了追求客观性,将心理现象、文化价值舍弃,只进行纯粹社会交往的研

(3).社会交往者类型:社会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形式,参加交往的人们可以划分为不

同的类型。

(4).社会交往形式影响因素:

<1>群体规模:

?二人群体(互动直接):亲密程度高、具有强烈排他性、比较容易产生较强烈的冲突

?三人群体(最小的社会群体单位):群体获得支配个体的能力、产生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产生了第三者的社交角色、危机个性发

<2>社会互动的距离:互动的事实,事物的意义等问题,都是由人与人之间,

人与事物之间的相对距离决定的。

(5).形式分析的重点:社会互动中的矛盾(冲突社会学)

<1>冲突具有普遍性

?第一,有机体各单位间先天的“敌对冲动”或“仇恨和争斗的需要“是冲突发生的首要原因。

?第二,社会关系及其间的矛盾也是冲突发生的原因之一。

?第三,冲突的产生及影响与一些社会因素有关,即社会分化、社会单位组织化程度的增加以及社会关系的控制等等。

?分化是冲突成为可能。

<2>群体间的冲突对各方内部人际关系的影响:

?冲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冲突各方内部权威的集中。

?冲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冲突各方内部的社会团结的增强,同时它降低了群体对越轨和异议的容忍程度。

?冲突增强了有共同对手的不同群体间的联盟。

<3>冲突的强度与烈度:

?冲突双方感情投入越大,冲突就可能越激烈。

?冲突各方成员的团结越紧密,他们投入感情的程度就越大。

?冲突各方以前的和谐程度越大,他们投入感情的程度就越大。

?冲突群体成员对冲突的理解超出个人目标和利益的程度越大,冲突就越可能更加激烈。

?冲突越是作为一种达到清楚规定的目标的手段,其激烈的可能性就越小。(和马克思的区别)

第三节货币、交换及其后果

1.背景:试图通过对现代文化的某种广博的哲学来解释弥补他的社会学的过于具有片

断特征的不足,这一尝试是通过对货币和货币经济的哲学思考来实现的。

2.在1889年发表的《货币心理学》中得出货币是一种绝对客观的东西,不具备任何

个人色彩的结论。

3.1990年出版的《货币哲学》

(1).通过对建立在货币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化过程的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哲

学的解释。

(2).齐美尔尝试了建构一种绝对论的世界观和相对论的世界观之间的统一。

基本观点:货币所体现的,经济生活中所浮现出来的价值只是一种表面的价值,在这个表面之下,可以找到人类最终的、绝对的价值和意义。

4.估价是一种纯粹主观的行动,而客体\事物本身之中又含有某种“被估价”的指令

和要求。估价和被估价的要求相结合就产生了价值。

5.经济价值的产生:

(1).放弃被追求的对象

(2).追求与被追求的对象之间的关系满足两个条件:

<1>被追求者的意义或者价值必须表达稀有和非稀有之间的某种中间者,这样

它才能被追求。

<2>人们必须原则上愿意放弃被追求的对象,这样,这种对象才能进入与其他

被追求的对象的交换,从而获得经济价值。

(3).经济价值是一种客观化的产物,是主体的“追求强度”互相测量并且在质的意

义上被等同的结果。客体的价值在它进入交换之前就已经确立。独立于交换,在交换中获得经济价值。

(4).一种价值的投入导致另一种价值的获得,这个事实让齐美尔认为交换是一种创

造过程。

(5).交换的意义:普遍的社会理论

(6).交换的特征:建立在交换基础上的竞争使现代经济作为一种完全货币化的经济

能够发挥“和平主义的影响”。

(7).在竞争中个人没有失去自己存在位置原因:在许多类似经济交换的现象中,超

个体的客观化不断被制度化,不断被相应的规范和规则所范围产生一个

“中间性的世界”游移在相互斗争的主体之间,并且最终给他们确定在他

在这种意义上,经济交换的逻辑通过引

导人们以市场规则为取向进行和平竞争,实际上在减少竞争和斗争,从而使某

种高水平的社会化成为可能。

(8).货币的功能意义:

<1>功能特征:它的存在意味着现实生活中无数对抗关系的瓦解。

<2>货币的超时间性和无限性。

第四节现代生活的美学

1.对现实状况的分析(不具有历史性,但具有美学价值):

(1).齐美尔很早就将自己所处的时代诊断为过渡时期,将过渡与流逝视为这个时代

主要特征,但是,其诊断并不具备历史和预见的要求。、

(2).对文化的分析:

<1>以诸多文化结晶(如货币)以及社会的相互作用的许多形式(如群体)的

无时间的运动形式为取向。

<2>目的:从此类现代性密码中提炼出某种恒定的东西。

<3>恒定的意义指向这些表征的逻辑结构和事实内容。

2.齐美尔以表面、碎片似的艺术形式描写表面、碎片似的生活真实的主张恢复了日常

生活领域以及微笑差异领域作为人类存在的一个领域在哲学思考中的地位。

3.方法论的符号论:无论情感领域还是心智领域都可以通过与其相对应的领域得以符

号化,这种符号论赋予了他的着作某种美学特征,这一特征并不是个人风格的随意性,同时反映了这种研究对象的某种特有的多异性和非历史性。

4.齐美尔认为现代具有某种特有的美学特征。人们可以在社会中找到“个体-群体对

抗”美学描写形式,这一形式可以恰当描写人的新型的真实经验。

5.齐美尔将美学范畴纳入文化科学的应用,用来分析现代生活风格的转变

(1).原因:

<1>艺术本身面对社会的某种要求。艺术既是某种自在的东西,又是受众服务

的东西。

<2>美学不能仅仅限于考察独立的艺术品在社会中的位置,必须关注日常生活

中表现的美学形塑原则对艺术的影响

(2).风格的含义:

<1>对一件艺术品:表现出来的其创造者的个人特征

<2>在艺术领域:某种普遍的美学形塑原则,这一原则使艺术品的随意再生产

成为可能

(3).研究方式:

<1>对艺术行业一些产品(如首饰)的分析

<2>对现代生活特有的的一些表现形式(如时尚)的考察

6.现代性现象

(1).“失根”状态;

(2).对自然的浪漫态度;

(3).将外来文化融入自己文化的尝试;

(4).将自己文化传统中丰富形式用来装饰自己生活的做法等。

第五节文化理论

1.文化悲剧根源于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的区分。文化悲剧的形成是因为客观文化逐渐

急速成长,但是主观文化以及创造客观文化的能力却只有低度成长。

2.含义

(1).客观文化——包含人们开发出来各类东西。比如,艺术,科学,哲学等等。

(2).主观文化又称“主体文化”或“个体文化”,指人们生产、吸收和控制各种外在文

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是已经内化了的各种文化因素在行为者中的综合体现。

3.文化悲剧的实质

在理想情境中,主观文化影响塑造着客观文化,同时也要受客观文化的影响,此时客观文化和主观文化一一相符,两者达到和谐统一。然而,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客观文化和主观文化之间的理想关系难以实现。在现代社会中,客观文化越来越朝着自主的方向发展,变为一个自成体系的王国。

(1).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话提高了人

们生产各种文化因素的能力,主题却越难以把握。

(2).客体文化在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文化领域急剧扩展,“知识分子”越来

越少,专家越来越多。

(3).精细的劳动分工使人们看不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工作毫无意义,没有刺激,没

有创造,只有机械的重复,工作中人际的交往,也只是与自己差不多的人间的会面,没有多少新奇事物可分享--------文化悲剧

第六节性别关系分析

由现代性别关系引起的文化问题以及改革尝试。

第七节评价和影响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原理笔记

管理学原理教材:《管理学》人大出版,(美)斯蒂芬P. 罗宾斯 参考书1:《中国企业管理教学案例》 教学目的:以变革为中心,两条主线:历史实践发展,职能线计划,组织导控制,学会一套行话,讲一套理论,成一套习惯。 参考书2:《管理学精要》(亚洲篇)(美)约瑟夫普蒂…… 《西方管理思想史》孙耀君,山西人民出版社。 《德鲁克文集》 《竞争优势》(美)迈克尔波特,清华大学出版社。 管理的目的:效率+效果 背景知识: 一、 顾客观存在customer主导权转移到顾客手中① 3c’sworld竞争competition② 变化change③ ①不能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不能使顾客满意的企业,注定要被淘汰出局。 ②竞争的规模,范围和激烈程度前所未有,竞争几乎覆盖了几乎所有的社会领域,从传统的工商业,一直到金融、服务、教育、医疗卫生、大众传媒、通讯等。 ③除了变化本身之外,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从一年为单位变成了以月为单位企业的新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除了质量高、价格低、服务好外,速度还必须快。

二、技术发展的影响 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极大地改变着企业存在及活动的方式。 三、全球化的影响 竞争者不再受国界之限,新的竞争者可能会在任何时刻,在世界上任何地点突然出现。如果组织者要想取得长期的成功,管理者必须从全球的角度考虑问题。 在国际经营领域中,跨国公司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区域性贸易组织、国际化组织也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全球化经营中,必须考虑各国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 四、人类环境意识的普遍高涨 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 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生存所必需的特征有:FFII 快速Fast 灵活Flexible 勇于创新Innovation 持续不断地改进Improvement 企业及企业管理的演变 ——股东(shareholder)受益各方(stakeholder)(顾客、职工、供应商、社会、股东) ——组织结构扁平化,部门间界限更加模糊甚消失,自我导向的团队成为组织活动的核心。 ——横向的过程联系取代纵向的部门分割而成为管理的核心 ——企业间新型的竞争与协作关系,导致了共生共荣的企业生态系统诞生

管理学考研复习核心笔记

管理学考研复习核心笔记 重点内容: 第一章管理的含义、管理的系统观念 第二章第六节一、管理程序学派;二、行为科学学派 第四节组织目标 第四章第六节一、滚动计划法;二、网络分析技术(优缺点) 第七节目标管理(含义、方法、优缺点) 第五章第二节组织设计的任务 第七章全部 第八章第二节人性假设理论 第三节在中国领导应该具备的素质 第九章第三节沟通P257 图9—3重点看 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简单了解即可 第一章基本概念 管理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是有限的资源与互相竞争的多种目标之间的矛盾。 管理的含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1、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2、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管理学具有科学的特点即客观性、实践性、理论系统性、真理性、发展性。说它是一门艺术是因为管理学和艺术一样,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并且通过巧妙的技能来达到某种效果。 3、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 管理学在已知的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投入的资源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其产出可能完全不同。)举例说明即可。 4、管理学的系统概念(烂熟于心,非常重要)▲ ①系统的概念是: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要素所构成的集合。 ②系统观念有以下几方面:(9个) a. 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性; b. 重视系统的行为过程; c. 根据研究目的来考查系统; d. 系统的功能或行为可通过输入与输出关系表现出来; e. 系统趋向目标的行为是通过信息反馈,在一定的有规律的过程中进行的; f. 系统具有多级递阶结构; g. 等价原则; h. 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 i. 系统通过要素的变化而得到发展,最后达到进一步整合,即系统达到更高层次的整体优化; 5、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 6、管理的二重性即与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管 理的社会属性; 7、企业具有的5个基本属性:商品性、独立性、集团性、盈利性、社会性 8、企业的分类: a.根据企业所属的经济部门可划分为: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建筑安装企业、运

教育学333考研lucky笔记高清版(1)

333教育综合笔记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笔记使用说明 【1】教育学原理相对于其他三科目来说,理论性较强,但与教育现状联系紧密。教育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部分都有相通之处。建议复习要把握整体框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背诵。考试中很多大学会结合生活中教育实际(现状)出分析题,或扩展性的自我发挥类题目。这类提高题需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多关注新闻与教育发展。笔记中有复习框架,复习注意小贴士,以及知识点记忆表格等,方便大家理解、记忆。 【2】蓝色荧光橙色字代表重点,是很多学校333教育综合常考的知识点,重点内容下面主干的语句、关键词、关键句用橙色加黑字体突出,这是必须背熟练的内容。 【3】树形图中打V代表历年各校考过的真题,知识点后用红色详细标注了各个学校考过的真题,例如:17北京名,代表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过名词解释;17北京简,代表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过简答等,17北京论,代表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过论述题。以此类推。 【4】有超纲内容补充,这要结合自己报考学校历年333教育综合的真题来看,如果你报考的学校真题中有超纲内容,补充的超纲内容最好要看看或者相应的内容要记忆背诵。从总结2010到2017年各校333教育综合200多套的真题来看,大多数学校出题很循规蹈矩,不出超纲内容,那么,对于自己报考学校不出超纲内容的,只需要把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完全掌握就可以,超纲的内容可以不看。笔记中,超纲内容已用斜体来标注,便于分辨。【5】建议前5遍复习,不管重点、非重点,大纲内要求的所有知识点都要看,以防学校出偏题,之后几遍复习,可以重点内容重点背(后面标注考过的真题越多说明越重要),历年各校333真题从未考过的就不要看了。另外,注意自己报考学校每年333的真题,每题都要背得非常熟练,很多学校都会有考过的真题再次出现!!! 【6】对于有的学校喜欢出选择题(如华中师大、南师大),辨析题(山东师大),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小的知识点,例如:出现“第一”、“最早”、“标志”等知识点要注意一下。有些内容笔记中已经有相应的标注。选择题和辨析题的准备,也可参考311 的真题或者311相应每章节的题库。 【7】根据上一届同学的反应,相信大多数人的素质还是很高,但是也不排除例外。在自习室复习的时候,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复习资料,有的同学出去吃饭的空隙,资料却被别人拿走了,这样情况,真的很影响您的心情,耽误您的复习进度! 【8】333笔记是由本人学姐亲自整理,累计花费大半年的时间,参阅很多教育方面的资料,更新、修改、增加、完善所有的知识点,助您考研一臂之力,金榜题名! 【9】欢迎各位学弟学妹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罗宾斯管理学读书笔记

罗宾斯管理学读书笔记 罗宾斯管理学读书笔记 管理学重点名言: 犹豫不决是决策的大忌——布里丹 当今市场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这就是快鱼法则。它对于现代企业的启示有两个:一个是学会快,另一个就是学会吃。——快鱼准则 在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历史时期,市场反应速度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只有能够迅速应对市场者,才能成为市场逐鹿的佼佼者。——钱伯斯 《管人的真理》是斯蒂芬·P·罗宾斯博士所撰写的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作品。 从结构上讲,本书基本上是围绕人力资源管理的几大模块阐述的,从招聘开始,到激励、领导能力、绩效管理、沟通方式等,一一进行了说明,特别是对组织的过程、行为、意义进行了超越一般见解的论述。而且,本书还纠正了一些在在许多流行的管理书歇尔商学院管理与组织系主任、教授)所评论的那样,“管理实践和行为研究之间的鸿沟终于被跨越了”。 所以,我对本书的观点就是,本书更多的从实践操作层面对我的工作产生指导作用,和已经学习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教材的理论向配合,能在理论和实践双重范围发挥更好的作用。 就招聘而言,本书所介绍的是如何在实际面试中寻找到符合组织需求的合适人才。按照教材上的说法,主要是招聘的概念和可采用的方法,包括外部招聘和内部招聘,并介绍可能从外部获得人才信息的渠道,以及相关优缺点的比较,但并没有介绍面试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这往往造成实践中收集到人才资料,却不知道如何通过面试这段短短的时间了解他除了技能以外的其他情况。而籍中未经证实的观点,以实践证据他们做了反驳。

我认为,本书的特点就是从行为而不是从管理理论上讨论人力资源管理,就像本书一开头汤姆斯.G.卡明斯(美国南加州大学马实际上就像本书真理1所说的那样“忘掉人格特质,行为才算数”,只有从面试人员以前的行为出发,才能考量他今后在新的组织里面可能会发生的行为,及对新组织的适应性。 本书还在其他许多方面对“管人的真理”做了论述,限于篇幅所限,本读后感无法一一叙述。但是,我想再次申明的是,本书对我在实践工作的直接指导作用非常大。今后,我将不断联系实践、配合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本书的论述,更有效率的开展相关工作。 罗宾斯管理学读书笔记篇 一、基本概念:法国的法约尔最早提出管理的五项职能,现在演变为四项:计划、组织、领导(指挥、协调)、控制。明茨伯格提出了管理角色的概念,分为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决策制定三类角色。罗伯特-卡茨提出了管理者需要的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管理的层级越高相应技能越重要。 二、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科学管理-泰勒,一般行政管理理论-法约尔和马克斯-韦伯,组织行为-霍桑实验(试图检验各种照明水平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质量管理-爱德华-戴明、约瑟夫-朱兰(摩托罗拉公司提出了六西格玛管理质量标准) 管理学复习分享 三、组织文化与环境: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传统习俗和做事方式,它影响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组织文化有七个维度:关注细节、成果导向、员工导向、团队导向、进取性、稳定性、创新与风险承受力。组织文化分为强文化和弱文化。外部环境即对组织绩效造成潜在影响的外部力量和机构,分为具体环境和一般环境。具体环境指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压力集团。一般环境指经济条件、政治/法律条件、社会文化条件、人口条件、技术条件。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考研笔记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考研笔记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考研笔记
公共管理学 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 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 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 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 负个人责任。 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 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 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 纯粹的公共部门。 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收费困难等特 征的物品,具有规模效益大、初始投资量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此类物品的最佳方 式。 公共物品:指那种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 它的效果并不随享受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治理: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有最小国家的治理,公司治理,新公共 管理,善治,社会——控制系统及自组织网络六种用法。 途径:来自于公共政策学院,以政策研究为方向,重视定量分析方法,尤其是 经济学分析手段。把政策执行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政府项目上。 途径:强调将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管理的 研究中,并仍关注组织结构与过程。 行政国家:指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与垄断的进程相一致,尤其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主体关系中, 行政权力和活动扩张,具有制定同议会立法效力相当的行政命令和制定同法院判 决效力相当的行政裁决权,大量直接管理和介入国家社会事务,从而起到最活跃 和最强有力国家作用的一种国家现象。 公共管理学:是一个研究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可以将它界 定为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学科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 及其规律的学科。它的目标是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 品。或者说公共管理学一门研究公共组织(主要是政府)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 的学问。
1 / 11

考研教育学各科笔记

教育学 绪论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他广泛的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逻辑层次,去揭示教育的各种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的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教育学的任务与教育的方针政策有所不同,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 教育学也不等同于教育经验汇编。 我国的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批判地继承教育遗产,吸取当代外国的有益的教育经验,阐明教育的普遍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规律及其原则、内容、方法,用以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1.教育的萌芽阶段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比外国最早的、古罗马的《论演说家的培养》早300来年。但萌芽时期所有的教育学方面的著作,无论是我国还是欧洲,都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因而只可以说是教育学的萌芽和雏形。 2.教育学的独立阶段 资产阶级教育家为了为了阐明他们的教育主张,总结教育方面的经验,写出了一些教育著作,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家),教育学逐渐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育论》,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班级授课制,教育原则。德国,康德,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出版了《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这一阶段,教育学已经具有独立的形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现象的描述过渡的理论的说明,开始运用心理学知识。但是,论证方法,不是依靠与自然现象相类比,便是采用思辨式的演绎和推理,未能运用实证和试验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因而,还未达到真正科学化的地步。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英国,斯宾塞,《教育论》,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他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认为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最有价值,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复习笔记(卡尔·马克思)【圣才出品】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复习笔记 第二章卡尔·马克思 一、早年的思想历程:从青年黑格尔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 1.经济关系 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也是作为对早期现代性危机的一种反应而出现的。马克思将经济关系或财产关系理解为全部社会关系当中最核心、最本质或最基础的部分,始终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现代社会的财产关系及其经济、政治与社会后果上。 2.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致力于探讨早期自由主义社会体制形成和变化的“经济基础”,试图从经济运动的规律和机制中揭示早期自由主义社会体制各种矛盾和危机的产生根源及其解决之道。从这种角度出发,马克思把现代社会主要理解为“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关于“现代性”的描述和分析,也就主要表现为一套关于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描述和分析。 3.马克思思想的基本思路 贯穿于马克思一生思想始终的基本思路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占有,是现代社会里一切矛盾和危机的最终根源;要消除现代社会中的各种内在矛盾和危机,就必须消灭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制度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一种以生产资料公共所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社会制度即共产主义制度。 二、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形态理论 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包含了马克思对于社会结构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

和说明。这种理解和说明从概念和观点上为后面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前提或基础。 (1)基本概念 在对社会形态进行分析时,马克思所使用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以及社会形态等。 ①生产力 所谓“生产力”,即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用来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物质生产既是社会形成的初始原因也是社会变迁的最终动力。从“生产力”的状况出发来解释社会历史的全部运动过程,是马克思社会理论最重要的特征。 ②生产关系 所谓“生产关系”,即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当中、为了进行物质生产过程而形成的那些社会交往或社会联系。 ③经济基础 所谓“经济基础”,指的是社会的“经济结构”,它在内容上包括了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当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关系”的总和。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的“经济结构”构成了社会中其他组成要素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因此也就可以称之为是社会的“经济基础”。 ④上层建筑 所谓“上层建筑”,则是指在一定的“经济结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部法律设施、政治设施和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结合的形式展开的社会生产过程必须要有一定的法律设施和国家一类的政治设施以及相应的思想观念来为之配合、为之服务。 ⑤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根据马克思主义在“存在与意识”关系问题的一般观点,将“社会存在”界定为“在人

罗宾斯《管理学》第11版知识点总结

罗宾斯《管理学》第11版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 管理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时代的不确定性需要管理者的管理技能和能力;管理者对工 作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管理者对组织举足轻重。 管理者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目标。 基层-中层-高层管理者 组织是对人员的一种精心安排,以实现某个特定目标。 管理是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他们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 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正确地做事) 效果是指完成工作活动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做正确的事) 三种描述管理者做什么的方法:职能、角色、技能。 管理职能: 亨利.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当今本教材——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卡茨关于管理技能的理论: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管理者面临的变化:数字化、对组织和管理伦理的更多强调、更激烈的竞争、不断变化的 安全威胁;顾客重要性的提升、创新重要性的提升、可持续性重要性的提升。 为什么学管理?管理的普遍性;工作的现实;管理者的回报。 附加模块——管理史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工作专业化。 管理方法的四个时期:古典方法(科学管理,一般管理)——定量方法——行为方法(早 期倡导者,霍桑研究,组织行为)——当代方法(系统方法,权变方法) 科学管理——弗雷德里克.泰勒以及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和莉莲.吉尔布雷斯 科学管理——使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一种完成工作的“最佳方法”。 泰勒——生铁块搬运实验,砌砖实验 吉尔布雷斯夫妇——测微计时表的发明 一般管理理论——更多地关注管理者做什么以及什么构成了良好的管理行为。 法约尔——管理职能,14条管理原则 马克思.韦伯——德国社会学家,认为理想的组织类型是官僚行政组织——一种以劳动分工、定义清晰的等级制、详细的规章制度以及非个人的关系为特征的组织形式。 组织行为学——对工作中的人的行为进行研究的研究领域。 早期倡导者(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罗伯特.欧文、雨果.芒斯特博格、玛丽.福莱特、 切斯特.巴纳德。 霍桑实验——社会规范或群体标准是个体工作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提出了人在组织中的 作用。 定量管理——采用定量技术来改进决策。(管理科学) 定量方法——统计学、优化模型、信息模型和计算机模拟运用于管理活动。 全面质量管理——专注于持续改进以及对顾客的希望和需求作出回应。 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当管理者协调自己组织中各个部分的工作活动时,他们需 要确保所有这些部分都在共同努力,以使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系统方法意味着组织的某 个部分的决策和行为将会影响组织的其他部分。系统方法认识到组织并不是自给自足的。

周三多管理学考研笔记精华整理含课后题答案13.doc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3.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书后题) 根据亨利·名茨茨伯格研究发现管理者常扮演十种角色,总体可归纳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1)人际角色 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1)管理者扮演代表人角色。作为所在单位的领导,参加一些重压的社会活动时,所在单位的领导必须行使一些具有礼仪性质的职责。 2)管理者扮演领导人角色。由于管理者直接对所在单位的成败负责,他们必须在单位内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员工一起工作并通过员工的努力来确保目标的实现。 3)管理者扮演联络者角色。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沟通。 (2)信息角色 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期工作的人能够得到足够的信息。管理的职责性质决定了管理者既是其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别单位信息传递的渠道。 1)管理者扮演监督者角色。监督的目的是获取信息。管理者可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管理者识别潜在的机会和威胁。 2)管理者扮演传播者。管理者把监督获取的大量信息分配出去,传递给有关员工。管理者有时也因特殊的目的而隐藏特定的信息。 3)管理者扮演发言人角色。管理者必须把信息传递给外界。 (3)决策角色 决策角色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管理者负责做出决策,并分配资源以保证决策方案的实施。 1)管理者扮演企业家角色。作为企业家,管理者对发现的机会进行投资。 2)管理者扮演冲突管理者。一个组织运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冲突或问题。管理者必须善于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 3)管理者扮演资源分配者。管理者决定组织资源用于哪些项目。组织资源包括财力资源或设备、时间、信息和其他类型的重要资源。 4)管理者扮演谈判者角色。管理者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谈判上,谈判对象包括员工、供应商、客户和其他组织。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组织,其管理者为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都必然要进行谈判工作。 4.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书后题) 根据罗伯特·卡茨提的研究具备三类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1)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技术、惯例和工具的能力。对基层管理者最重要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三要素★★★ ①教育者: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②学习者: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有两个: 1.“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2.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③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同一。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④三者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能开展,学习者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系统,是上述三种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三、教育形态的概念:是指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形式变化。★ 四、教育形态的分类 1.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的教育: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 五、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 2.生物起源 3.心理起源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 章节题库 (皮埃尔 布迪厄)【圣才出品】

第六章皮埃尔·布迪厄 一、名词解释 1.布迪厄 答:布迪厄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社会本质不是想当然的,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帮助人们纠正认识错误,发现生活的隐秘。场域和习性是布迪厄理论中的最基本概念,他将场域看做由客观限定的位置间客观关系的网络或形构,场域中存在着资本,多个相互联系的场域构成了社会空间,随着社会的分化,场域呈相对自主化,不同的场域有着不同的自主性的度。习性是通过客观结构和人的历史的结合而创造的形式化了的一组意向,它在潜意识的层面上发挥作用,习性是个体在实践中形成的,又作用于人的实践过程。对于场域和习性二者的关系,布迪厄认为,一方面场域构造了习性,另一方面习性又赋予场域以主观的意义和价值,由此消解主客观二元对立问题。他在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宏观社会结构,并对社会结构的再生产做了重新阐释。 2.惯习 答:惯习是指一种持久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布迪厄用“惯习”来表述人类实践深层的社会结构与认知结构。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行为往往有一种非常直观的理解和把握,并且这种理解和把握既是当前实践的基础,同时来自于在此前的实践过程中经久形成的持久而又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它存在于实践者的身体和行为之中,构成了一种“实践感”,即对实践的前认知把握。

3.场域 答: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对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制度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都是客观决定的。决定这些位置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分配结构中,各种位置实际和潜在的处境;这些位置彼此之间的客观关系。 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场域: ①可以将场域设想为一个运作空间,场域的效果得以在其间发挥,并且由于这种效果的存在,任何与该空间有关的对象经历的一切事情都必须参照场域中的关系来理解,而不能仅凭研究对象的内在性质来解释。 ②场域是一个争夺的空间。场域中各种位置的占据者利用种种策略来保证或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不断在场域中展开斗争。 ③场域包含一种投入。当一个人进入某个场域时,就同时进入了与场域相连的一套他本人很可能认识不到的前提预设。因此,一个场域是由身体和信念两部分组成的。 4.文化资本 答:文化资本是指借助于各种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①身体化的形式,体现在人们身心中的根深蒂固的性情倾向;②客观化的形态,体现在文化物品之中(例如书记、辞典、机器等);③制度化形态,体现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上。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 5.社会资本 答: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性的网络的占

罗宾斯的管理学读书笔记

罗宾斯的《管理学》读书笔记 光明新区组织人事局许茂煜 通过三周时间的认真学习,我感觉受益匪浅。在这里,首先感谢组织和深圳党校给我们一次加深理论学习的机会;感谢各位专家教授的悉心教授辅导。通过学习,起到了更新观念、开阔思路,转变理念的作用,达到了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的目的。同时在学习中进一步夯实政治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改造。 按照学习安排,我抽空研读了两本管理学名著,一本是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和罗宾斯的《管理学》(第七版),现就罗宾斯的《管理学》(第七版)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 罗宾斯的《管理学》(第七版)是一本比较经典的管理学著作,从它的版数就能看得出来,一直经久不衰。这么好得一本书,如果读完之后不写点什么岂不是跟没读一样。虽说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读后感,但更确切的说是读书笔记,因为书里不仅有理论,而是还有很多案例,一边读总会想到些什么其他的东西,理解之后有的问题更是可以扩展的很远,一发而不可收拾,不仅仅限于管理学的范围了。但在这篇文章里不会有扯得很远的东西,首先要说一些书中的理论,然

后理论要联系实际,针对中国现在管理领域的一些问题,说自己一些浅薄的看法。 第一,书的结构。本书共有六个部分,第一篇,绪论,主要是讲管理和管理者及迄今为止的管理理论;第二篇,没有题目,因为主要讲现今环境下管理的一些影响要素,包括组织文化,全球化环境,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后四篇,按照管理过程论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顺序,分别讲解。每一篇后面都要插入一个创业单元,也按照职能顺序分析;每一章后面的习题部分都有一个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这样一个思考单元。书里讲了很多理论,但让读者思考的东西更多,比如道德和责任的问题,就像小标签一样,时不时出现提醒你,电子商务也是,现在的新趋势嘛,拓宽了读者的视野,而创业单元,就像一步步手把手教你创业一样,循序渐进,这让我想起另一本书的名字,《从优秀到卓越》,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学到了点东西。书的结构安排合理,写的好不枯燥,让人有兴趣读下去。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没有案例,无论是对教的还是对学的,都是不完整的。说到这里,有一些很重要的问题,虽然扯的有些远,但我个人认为,其实是十分重大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在这里介绍书的结构?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教材没有这么好的?为什么在很多领域,比如计算机还有这个管理学,经典的教材都是外国的?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最根本的

2019教育学考研——311科目笔记整理

2019教育学考研——311科目笔记整理 第一章道德的发展 一,品德的界定 1,品德 品德是指一个人在面临一系列道德情景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人格倾向。 2,道德 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行为规范的总和。 3,两者关系 1)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因而离不开社会;道德的发生发展有赖社会的发展。 3)品德的发展有赖个体的存亡,但它不研究道德的具体内容和评价自身。 二,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1,过程 a) 理性化过程(名词解释或填空) 理性化过程,也就是形成道德认识的过程,发展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过程。 儿童道德成熟的要点,首先是他道德认识上的成熟,然后是与道德认识相一致的道德行为上的成熟。儿童道德水平最明显的表露在他的道德判断和推理之中。 b) 社会化过程 形成由“自然我”向“社会我”的转化 三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理论的概括:从他律(实际上是一种合作的道德)到自律(选择或填空题) 2,柯尔伯格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 1)惩罚服从定向阶段 2)工具性的相对定向主义习俗水平 3)人际协调定向阶段 4)维护权威和秩序后习俗水平 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 6)普遍道德原则定向阶段(具有个人独立判断的标准) 重点实验:两难性实验 四,情操 三种分类方式 1)宗教的情操,道德的情操,认识的情操,审美的情操 2)道德情操,审美情操,理智情操 3)麦独孤的分类:爱的情操,恨的情操,敬的情操 五,立身处世态度的类型 1,傲慢莽撞,盛气凌人的立身处世态度。 2,怯懦退缩,与世无争的立身处世态度。 3,胸襟坦荡,开朗坚定的立身处世态度。 六,道德行为的构成因素 雷斯特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复习笔记(埃米尔·涂尔千)【圣才出品】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复习笔记 第三章埃米尔·涂尔千 埃米尔·涂尔干是现代(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一、涂尔干的生平与基本理论关怀 1.涂尔干理论的社会背景 和理解其他思想家一样,理解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所针对或所欲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是我们理解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 涂尔干在其社会学研究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如何来恰当地理解和有效地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在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或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危机。以涂尔干自己的著作所涉及的内容和材料来讲,这些危机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经济危机 具体表现为19世纪频繁发生的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这是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等著作当中最关注的现代社会问题之一。 (2)社会危机 具体表现为进入19世纪以来同样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和越来越激烈的劳资冲突。 (3)精神危机 人们普遍对社会现实感到悲观失望,悲观思潮已经达到了不正常的强度。 2.涂尔干解决社会危机的的观点

在如何理解和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社会所面临的上述危机这个问题上,作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传人,涂尔干的观点总体上说属于孔德那一路。 (1)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是一个“工业社会”的理论家,也是将工业化而不是资本主义或自由主义理解为现代社会最核心的特征; (2)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将工业社会看成是劳动分工不断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结果); (3)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是将社会团结的削弱或社会失序当成是工业社会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也是将重建工业社会中的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当作自己最基本的理论关怀——并且,可以说,涂尔干比孔德更加关注这个问题; (4)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主要是将共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他称之为集体意识)看作是包括工业社会在内的各类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真实基础,将“集体意识”的衰退看成是导致工业社会各种危机的根本原因,将重建集体意识看成是在工业社会中重建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本途径; (5)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既反对试图通过以阶级斗争改变财产制度的方式来解决现存各种社会危机的共产主义学说,也反对主张放任自流的各种自由主义学说,而主张将自由和秩序结合起来。 (6)涂尔干与孔德之间的差异也还是存在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的叙述中将会随时指出。以下我们就以涂尔干几本最主要的著作为线索,围绕着“现代性的危机与处方”这个主题,来梳理一下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二、现代性危机的根源:社会转型与失范 涂尔干的理论关怀在他第一本重要的理论著作《社会分工论》中就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罗宾斯《管理学》笔记第九版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笔记 第Ⅰ篇绪论 第一章管理者与组织导论 一、谁是管理者 (1)管理者:组织中指挥他人活动的人,他们拥有各种头衔。 (2)操作者:非管理人员,他们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别人工作的责任。 (3)组织:指一种有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4)管理者分类: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 二、什么是管理和管理者做什么 1、管理的定义: (1)管理: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职能成基本活动中。 (2)效率:指输入与输出关系,涉及使完成活动的职员最小化。(方法) 效果:与活动的完成,即与目标的实现相联系。(结果) 两者关系:管理不仅关系到使活动达到目标,而且要做得尽可能有效率。低水平管理绝大多数是由于无效率和无效果,或者是通过牺牲效率来取得效果。 2、管理的职能: (1)计划:确定目标,制定目标,制定战略,以及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 (2)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 (3)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 (4)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其按计划完成。 3、管理者角色(亨利·明茨伯格): (1)管理者角色:特定的管理行为范畴 ①涉及人际关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②涉及信息传递: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③涉及决策制定:企业家、混沌驾御者、谈判者 (2)管理者角色与传统管理职能理论的关系: ①职能方法仍然代表着将管理者的工作概念化的最有效方法。 ②管理者角色实质上与四种职能是一致的。 4、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弗雷德·卢森斯) ①成功的管理者(提升最快的管理者)强调网络关系活动; 而有效的管理者(绩效最佳的管理者)强调沟通。 ②两者关系的意义:这个结果指出社交和政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晋升是重要的[从传统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联系活动者]随着层次的晋升,从事更多计划、组织、控制、而从事更少领导。 5、管理者工作的普遍性 (1)管理具有某些一般的性质: ①无论在组织的哪一个层次上,所有管理者都履行着四种职能,区别仅在于对每种职能强调的程度随管理者在等级结构的位置而变化。 ②无论在何种类型的组织,在大多数情况下,管理者的工作是相同的。 ③管理者在小型组织和大型组织中从事着基本规模上相同的工作,区别仅在于程度和侧重不同,以及具体做法和花费的时间不同。营利性组织:有明确的一般指标衡量-利润等。非营利性:没有明确的一般指标。小企业:加强与外部联系,管理者是通才、多面手,处理各层次的管理工作。大企业:正规性好于小企业。 三、为什么要学习管理:改进组织的管理方式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1) 对于渴望成为管理者的人来说,学习管理学可以获得基础知识,有利于他们成为有效的管理者。

2018考研:《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笔记(第一章)

2018考研: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笔 记(第一章)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 1:目的性 人的一切活动都经过了大脑的思考,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进行的。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 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 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这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和人类历史 同样悠久的原因。 二:管理的必要性 1: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2: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发展,才能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3: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企业的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需要管理。 4: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概念 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只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一一法约尔1916 2:管理是指通过其他人来完成的工作。一一福莱特1942 3:管理是一种实践的综合艺术。一一德鲁克 4:管理就是决策。一一赫伯特。西蒙1978 5: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6:管理就是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6:管理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一一斯蒂芬罗宾斯 综合前人的研究,管理的概念可以概括为 03'04'06'10M【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a: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b:管理应当是有效地 c: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d: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经验贴教育学考研如何做笔记

经验贴|教育学考研如何做笔记 2020考研现在正热火朝天的进行着,教育学考研的考生们现在肯定被各科的笔记所烦恼。对于考研,知识的累计是必须的,但没有一个合理有效的记笔记方法,你只能把知识记到笔记本上,而不是你的脑子里。 为了更加有效的帮助同学们,今天博仁考研小博就来为大家重点梳理一下在教育学考研中面对大段大段的笔记,我们该怎么去攻克它们。 一、做笔记到底有多重要 首先,我们先要了解在教育学考研的备考中做一份笔记的重要性,其实做一份属于自已的笔记是一位考研成功学生的必备选项,笔记也可以真实的反映自已的实际情况,可以帮助到各位考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笔记也是一个注重过程的事情,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到底笔记该怎么去做呢 我们在做笔记的时候,可以根据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总结自已一直害怕的知识盲点,知识点的杂、乱,每次见到的题型就发怵,这个部分的内容可以多花一些时间作为一整个模板集中整理一下。 也可以根据关键词整理,在做笔记的时候,并不需要你把所有的知识点都罗列进去,只需要把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关键词放进去即可,这样在后期复习的时候可以通过自已所整理的关键词边回忆边背诵,整个知识点内容便串了下来,自已看懂就好。 三、各阶段的笔记如何使用 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笔记就是框架细化的词汇,会做到比较细的程度,并且用两种颜色的水彩笔分别来表示哪些是细节点,哪些是大的框架;第二个阶段的笔记是在第一个笔记的基础上更加的细化,标出具体细分的123。其实不管大家做两个阶段的笔记还是三个阶段的笔记,都应该把笔记做的越来越简单化,达到在最后的考试中映在你的脑海里。 四、做笔记的几个误区 下面是博仁考研小博为大家总结的在做笔记的过程中的几点误区,大家希望不要模仿,要及时避免。 (1)不要把做笔记简单的理解为拿来主义,就照搬照抄书上的或者讲义上的知识点这点是非常不可取的,笔记也是代表了你自已的思想,照搬照抄的话就是把别人的思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上篇)【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一章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 一、历史的必然与心灵的惶然:作为理念型的民主社会 1.如何面对历史必然趋势 托克维尔并不认为《论美国的民主》首卷介绍的美国政治结构“是民主国家应当建立的惟一的和最好的形式”,而只是民主国家“可以采取的政府形式之一”。而且身份平等这种社会状况似乎普遍的趋势也不一定必然获得同样的政治结果。他只是希望借鉴而不是照搬美国,因为民主的革命既成事实,他要从“经历过这场革命的国家中找出一个使这场革命发展得最完满和最和平的国家,从而辨明革命自然应当产生的结果;如有可能,再探讨能使革命有益于人类的方法”。 2.如何研究现代民主社会 (1)民主社会和贵族社会是托克维尔分析中提取的两个理念型。 (2)托克维尔笔下的民主概念复杂,包括具有公民自由和广泛选举权的代议制度;人民主权的政治形式;中产阶级主导的社会政治制度;下层民众政治;乃至类似于无政府状态的混乱的政治体系等。但托克维尔注重的“民主”主要是现代特有的一种基于身份平等的社会经济状况,并延伸到心理状态。 3.平等激情:民主社会的双刃剑 (1)民主 民主不仅是托克维尔眼前的现实,而且基于普遍的人性和自然权利的民主似乎超越了现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代社会特定的历史和习俗,获得永恒而普遍的正义,不断战胜旧制度、旧习俗而蓬勃成长,遂成势不可挡的历史必然。 (2)平等激情 民主的社会状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身份平等,而这绝不仅限于法权意义上的平等。民主国家中平等的最重要内涵和最强大力量就是人心中激发起的平等激情。 (3)平等激情是“一柄双刃剑” 平等也会使人养成一些极具危害的习性。随着等级的消除,“生活的多样性正从人类社会逐渐消失,同样的举止、同样的思想和同样的感情正在进入世界的每个角落。”不仅如此,平等激情可谓“一柄双刃剑”。 放纵对平等的追慕就会走向堕落。民主社会的命运正取决于人们能否以及如何节制和引导平等在人心中激发起的欲望和激情。托克维尔就此将重点转向平等时代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焦虑与嫉妒。 (4)民主时代的怪圈: “民主制度唤起并怂恿对平等的激情,但却总不能完全使之满足。这种完全的平等总是在人们以为得到的瞬间便从手中溜走;他们因为成功的可能而兴奋,却因为成功的不确定而焦躁;兴奋之后便是沮丧和怨毒。以任何方式超越人们之上的任何东西似乎都是他们欲望的障碍。” 民主社会就此嫉妒心盛行,人们甚至宁要奴役中的平等而不要自由中的不平等。过度膨胀的平等激情由追求人的价值与尊严蜕变为被焦虑和嫉妒驱使,虚幻地追求事实上的相似从而不惜雷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