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公开课教案】《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4.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观念。渗透节约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反思,得出节约包装纸的最佳策略。

【教学过程】

(一)课件引路情境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收过礼物吗?能说说你都收到了什么礼物?

生:玩具车,变形金刚……

师:老师也收过一些礼物,而且是包装过的礼物,想看看吗?(课件演示,欣赏包装好的各种礼物)

师:刚刚大家欣赏的礼物怎么样?

师:“父亲节就要到了,老师要买“黄金搭档”送给爸爸,可是包装的问题难住了我,你们愿意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教师板书课题:《包装的学问》。

课件出示复习题:

“黄金搭挡”的包装盒是一个长方体的盒子,长40厘米,宽10厘米,高5厘米,你能算一算包装一盒黄金搭挡至少需多少包装纸吗?(接口处不计)

生独立完成,投影出学生答案,并对其进行讲解

师:刚才老师在同学的帮助下,知道包装一个黄金搭挡至少需要1300m 2的包装纸,我很高兴,老师谢谢大家。老师想请大家在帮一个忙。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如果将两盒“黄金搭挡”包装成一大盒,有几种包法呢?怎样包装?(接口处不计)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明确小组学习要求:

(1)把2盒完全相同的黄金搭挡包装在一起,有几种包装方式?

(2)每种方式各需要多少包装纸?

(3)哪种方式最节省包装纸?通过实践,你们有什么感受或发现?师:想想看,同桌之间借助手中的模型摆摆看.

小组反馈,小组派代表登讲台进行解说。

师:有3种包装的方法,那你想建议老师选择哪种包装的方法.(第C种)生1:第C种,因为遮住了最大的面,所以最省纸。

师:你这个想法真好,很有节约意识,你真是个懂节约的好孩子。(板书:节约用纸)

师:但这种包装方式真的是最省纸吗?有什么方法证明是最节约的

呢?

生2:计算出包装后的表面积.再进行比较。

师:真不错,我们试试看。(学生反馈,展示学生计算结果)

找两位学生上台板演,方法不一,并请这两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师: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发现果然是第C种最省包装纸。

引导学生说:“如果不用列式计算,你们能很快地知道用哪一种包装方法最节约吗?”

学生畅谈自己发现的规律后,总结归纳并板书:

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越小

师: 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包装中最省包装纸的学问。老师现在想要送3盒黄金搭挡给爸爸。

课件出示:将三盒“黄金搭挡”包成一大盒,怎样包装才能节约包装纸?(接口处不计)

师:用你们探索出的包装的学问,想一想?(如果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模型摆一摆)

三盒摆法同例题一致,由学生独立完成,得出结论即可。明确三个长方体重叠在一起,是覆盖了4个面。让学生运用规律,直接观察、判断得出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法。

(三)综合实践,提高能力

请同学们对四盒黄金搭档进行礼品包装。

学生在自主探究后,小组合作交流完成。

明确要求:(1)4盒磁带包成一包,看看有几种包装方案?

(2)说一说各种包装方案。你觉得哪种方案最节约纸?

(3)最节约的方案一定要计算,另外再任意选两种方案计算。

哪种方案最节约,为什么?

师:看来生活中的许多事,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

(四)灵活运用,做个小小设计师

组织学生利用发现的规律,完成“爱心礼品店”购物包装活动。

创设为父亲选礼物的情境,电脑出示组图。学生选做。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再次强调包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布置课后兴趣题:到超市中调查,看看哪种商品的包装不够节约包装纸,为它设计一个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案,并思考:厂家为什么要这么包装?

公开课秋天的雨的教案和反思

秋天的雨 【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名为写秋雨,实为写秋天。作者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各种动、植物忙碌的情景。描绘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作者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尽描写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秋天的快乐。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篇语言艺术化,给人以美感。【设计理念】 《秋天的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如诗如画,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展示一个美丽、丰收、快乐的秋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以读为本,让学生反复地读,充分地读,在读中感受语言的美,在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在读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设计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紧紧抓住语言文字,进行能力培养,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有效达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 3、积累好词佳句。 【德育目标】 感受秋雨的美,激发对秋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懂课文,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余韵的美。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秋天美吗?能用你知道的词语形容秋天的美景吗? 生回答完后,出示课件。 (什么样的秋天)描写秋天的词语: 天高云淡的秋天、绚丽多彩的秋天、五彩缤纷的秋天、快乐的秋天 2、师:秋天真美啊!我们一起美美的读一读秋天。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成安县向阳小学侯志华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 82 页、83页。教材分析:《包装的学问》是综合实践课,学生已经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合并、分割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有关知识,本课是组织学生探究、发现总结规律,开展有关“包装学问”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重点解决怎样节省包装材料的学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不同的包装方法,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动手操作和空间想像能力,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节约意识,培养合作能力。教学重点: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究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约包装材料的包装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快速地找出最节省包装材料的包装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舒肤佳香皂盒小黑板表格 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中探索出不同的包装方法,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反思哪种包装方案最节约体验策略的多样化,渗透节约的意识,发展优化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孩子们,大家喜欢逛超市吗?(生:喜欢)老师也喜欢,下面让我们一块儿走进超市吧!(课件展示)这里都有什么呀?(生)超市里的商品真是琳琅满目,各种不同的商品有大包装、有小包装,假如你是这些商品包装的设计师,你会考虑哪些问题呢?(节约、美观等)你为什么要考虑这些?(生)看来包装的学问还真不少,那么如何包装才能节约包装材料呢?就让我们来一块儿探究“包装的学问”吧!板书:包装的学问节约

盐类的水解市级公开课教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⑴能正确分析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原理和规律,正确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⑵能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盐类水解的实质; ⑶初步了解盐类水解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能力目标:⑴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探究不同类型的盐溶液呈不同的酸碱性,继而分析CH3COON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⑵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盐溶液酸碱性,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⑴体验科学探究方法,感受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⑵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透过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重点、难点】 重点:盐类水解反应的概念、规律 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常见的强弱电解质: 1、常见的弱电解质 弱酸:CH3COOH、H2CO3、H2S、H2SO3、HF、HClO等弱碱:NH3.H2O等 盐:少数盐水 2、常见的强电解质 强酸:HCl、H2SO4、HNO3、HBr等强碱:NaOH 、KOH 、Ba(OH)2 、Ca(OH)2 等 盐:大多数盐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新闻链接:被蜂蛰伤莫大意——大妈差点送了命! 问题引入: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一定显中性吗?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常温,中性溶液pH=7,判断溶液酸碱性最简易方案:用pH试纸测pH)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实验目的:测定物质的PH 实验仪器:PH试纸、点滴板、玻璃棒 实验药品:CH3COONa溶液、Na2CO3溶液、NH4Cl溶液、(NH4)2SO4溶液、NaCl溶液、Na2SO4溶液 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秋天的雨 公开课优秀教案

11、秋天的雨公开课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会写“盒、扇、邮”等10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1、“爽”“柿”的字形,“扇”“梨”“粮”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谴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户外去感受秋天,还可查阅资料从文字图片上去感受秋天。 一、课题导入: 1、师:同学们小时候我和你们一样,常听大人们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夏天还没走远,..小雨点就蹦着跳着把秋天给我们送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秋天的雨,板书课题。(书写“雨”字的时候)你瞧,小雨点儿一滴一滴地落下来啦,一起把课题读一下,生读。 2、师:,大家读了课题就明白了课题写的是秋天的—— 生:雨 二、复习生字 1、师:昨天老师让小朋友预习了课文,生字一定都会认了,下面我们就来响亮地读一读这些生字。好不好? 生:好 2、师:请看屏幕。 出示生字:凉爽。 3、师:谁会读?(指名) 4、师:爽字读起来很容易,写起来可不太容易,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一遍,用心记住他的笔顺,先写四个小X,再写一个人字托住他。第二行 生:扇子,扇哪扇哪, 5、师:真好!同一个生字在两个词语中读音是不一样的,这叫多音字。一起来读一读。. 6、师:第三行 生读“衣裳,喇叭,钥匙。认读。 7、师:这一行词语中后一个字都是读轻声的 生读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师:钥匙啊,很常见,也很神奇,拿着它轻轻一转,一扇扇大门就打开了。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与反思

《包装的学问》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渗透节约的意识,体会包装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究多个相同长方体最节省包装纸的叠放方法。 难点:理解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策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准备若干个牛奶盒 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出不同包装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反思哪种包装方案最节约。体验策略的多样性,渗透节约的环保意识、发展优化思想。。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过生日时,让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事? 生:吃蛋糕、家人一起出去玩、拆礼物等等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精美的图片,咱们一起来看看,PPT出示精美包装让学生欣赏。 那么作为包装纸除了要注重精美,还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呢?(节约、美观、轻便等,渗透节约的环保意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节约的角度来研究包装中的学问 板书课题:包装的学问 二、设计方案,动手实践 活动一:一盒牛奶的包装 PPT出示一盒牛奶 提问:这个牛奶是长方体,为了使这盒牛奶更加美观要把这盒牛奶进行包装。

需要多少包装纸?你们能求吗? 生:不能,不知道长、宽、高。 师:要求这盒牛奶需要多少包装纸,我们要了解那些数据? 交流得到:包装纸是包在牛奶盒的表面,所以求包装纸的大小就是求牛奶盒的表面积,要求表面积必须知道长、宽、高。 PPT出示数据。学生计算牛奶盒的表面积。 反馈谈话,引发思考: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68平方厘米,包装这个牛奶盒268平方厘米的包装纸就够吗? 引导说出:牛奶盒的包装纸应该比它的表面积大一些。如果不计接口处的面积,这一盒牛奶需要的包装纸就等于这个长方牛奶盒的表面积。 师生约定:今天我们研究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就暂时不考虑接口处。 活动二:两盒牛奶的包装问题 1、提出问题,小组合作 两盒牛奶该怎样包?包装时一共需要多大面积的包装纸呢?(一个需要268cm2,两个就是需要536cm2。)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说一说。(可以合起来包装,就不是536cm2了。)问:合起来包装为什么就不需要536cm2包装纸呢?(有的面重合起来了。)师:重合的面在包装时需要用包装纸包装吗?(不需要) 师:可以怎样包装呢?会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请同学们同桌合作,拿出两盒牛奶摆一摆。 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请同桌用自己手中的的学具动手摆一摆,看包装两盒牛奶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并在练习纸表格上记录方法及相关数据。 学生同桌合作,探索组合包装的方法。 请学生上台实物展示摆放的方法。 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包装方法?再指名展示。(展示结束,课件出示三种组合包装的方法图。) 2、展开猜想,交流讨论。 师:大家观察一下,这三种包装方法有什么不同?(重合的面不同。)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请看第一种方法重合的是哪些面?(生:两个最大的面。)

公开课--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教材先提出盐溶液的酸碱性的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得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其组成的关系,再通过微观分析得出其本质原因。针对这一内容组织形式、结合学生已经基本具备解决问题的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知识和平衡移动原理知识,本节课适合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同时,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形成盐类水解的概念,根据概念的分类和学习的认知学心理,概念的形成要通过具体的例证进行概念感知、对例证进行分析、比较、辨别,在此基础上舍弃非本质特征、提取其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综合上述两点,我设计了如下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质疑――理论讲解――交流应用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场地:高二(1)班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玻璃棒等 本节课将用到 黑板,粉笔,计算机,投影仪,图片,课件PPT等。 板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强酸强碱盐:中性 强酸弱碱盐:酸性 强碱弱酸盐:碱性 二、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 1、理论分析:CH3OONa溶液(显碱性): CH3OONa=CH3OO—+ Na+ + H2O H++ OH— CH3COOH 2、盐类水解的定义 3、实质 4、规律 5、条件 6、特征

三、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①一般用,不用气体或沉淀符号; ②多元弱酸根分布写,以第一步为主; ③多元弱碱的阳离子一步到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解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能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3)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在思考分析过程中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启发,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与快乐。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建立个性与共性、对立与统一的科学辩证观。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盐类水解的过程、本质。 难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言】在酸溶液中, [H+]>[OH-],使溶液呈酸性;在碱溶液中,[H+]<[OH-],使溶液呈碱性;那么在由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的盐的水溶液中,是否一定是[H+]=[OH-],使溶液呈中性呢? 【评价】同学们众说纷纭,观点各不相同。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我们还是用实验来检验思考回答: 部分学生:是中性 部分学生:不一定是中性, 也可能呈碱性或酸性,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 趣,轻松进入学习状态。 ,

《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精编版)

《秋天的雨》公开课教 案(精编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 3.训练词语及口语表达,积累好词佳句。 一、复习导入 1.师:孩子们,炎热的夏天慢慢过去,秋雨带着温柔和清凉,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让我们再次伴着绵绵的秋雨去感受秋天吧!(板书课题,雨声轻轻响起)听,秋雨来迎接我们了!来,轻轻呼唤她的名字—— 2.生齐读课题:11《秋天的雨》。【读课题】 3.师:看听到大家的呼唤,秋雨滴答滴答洒下来啦,变出了很多生字雨滴。来复习一下吧。 清凉留意炎热邮票凉爽菠萝气味丰收 扇子仙子柿子香甜粮食加紧杨树 生字:一起来、这排请女生读、男生来。【各种方式读】 师:雨滴还带来了一些很可爱的词语,谁能读一读?【指名读】轻轻地香香的甜甜的厚厚的油亮亮的 师:观察一下,这些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们叫做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让词语更富有表现力。来,一起读。

谁能说一说类似的词语? 师:接下来这组词语也很神奇,它可以带动作读哦。做好准备,开始读:C.扇哪扇哪飘哇飘哇你挤我碰频频点头 二、自读:整体把握 1.师:好了,通过了秋雨的生字测验,赶紧坐端正,向着秋天出发吧!打开书P42,认真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想象画面,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教师配乐朗读】 2.师:听完了,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秋天的雨( 生自由说:神奇、好玩、神秘) 3.师:哦,神奇你能用书中的句子告诉老师秋雨神奇在哪里吗(生寻找句子)还有吗? 4.师:诶,大家发现了吗?几位同学找到的句子连起来,其实就是一首小诗哦!一起来读读吧!(齐读)【齐读】 三、品读:入境悟情 板块一:感悟秋色美 1.师:多可爱的句子呀。那如果老师说,其实呀,小诗里每一句话都隐藏着一个有趣的秘密,你们信吗?不信啊,一起去找找!自己小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秋雨姑娘都给谁涂上了颜色?你最喜欢哪种呢?【自读】(学生读、划本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师板书:颜色)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包装的学问》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包装的学问》教案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新世纪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82-83页《包装的学问》。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特征及表面积计算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几个相同长方体组合成新长方体的多种方案以及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教材把《数学与购物》这一系列数学实践活动安排在第六单元后,主要意图是通过这样一系列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教材安排了三个内容,主要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两部分知识,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分别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计算中的最优策略以及多个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本课教学内容是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中的最后一个内容。 包装问题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经常遇到,教材创设包装的情境,使学生综合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的问题,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更体现了数学的优化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

包装的学问教案公开课教案修订稿

包装的学问教案公开课 教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包装的学问 授课人:深圳市翠茵学校 ***说明:我的数学教研月公开课教案,制作于2015年3月19日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0~81 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1.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观念,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情感态度 渗透节约的意识,了解包装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究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最节省包装纸的道理,探索最节省的包装策略。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长方体盒子若干,计算卡。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引入包装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播放PPT,内容为商品包装前后的对比图片) 师:看完这些图片,你觉得这些包装怎样? 生:好看,精美,…… 师:包装除了美观、便于携带之外,还有别的值得研究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包装的学问。 (板书课题:包装的学问)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一)活动1:包装一个牛奶盒子 1.出示问题。 师:老师想包装这盒牛奶,需要多大的包装纸呢(接口处不计) 2.理解包装的含义。 (1)包装它,就是要包它的哪些部分(露在外面的面) (2)在实际包装时会产生接口,看看题目中对接口是怎么规定的(接口处不计) (3)那么,求包装纸的大小也就是求什么(求包装面积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3.计算包装纸的面积。 (1)出示数据:长10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 (2)学生口头汇报算式及结果: (10×6+10×4+6×4)×2=124(2 cm) 4.教师小结: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基本方法。 (二)活动2——包装两个盒子

优质课教案:盐类的水解

公开课教案 开课教师:林玉治时间:2008-12-5 星期五第三节班级:K二6班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盐类的水解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解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能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 3.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教学过程: 【导课】生活中如果遇到火灾怎么办? 打119,找水源,找泡沫灭火器····· 【切题】泡沫灭火器的使用:倒置,喷出大量泡沫隔绝空气灭火。 灭火器的成分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为什么倒置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 欲知详情如何,请听《盐类的水解》 [问题引入]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一定显中性吗?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常温,中性溶液PH=7,判断溶液酸碱性最简易方案:用PH试纸测PH)【活动与探究】用pH试纸检验下列(一)组溶液的酸碱性:【学生实验】 (一)NaCl、NH4Cl、CH3COONa(二)AlCl3、Na2CO3、Na2SO4、 溶液的酸碱性 盐的类型 (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分) 【讨论】为什么不同的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 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盐的组成: 酸+ 碱= 盐+ 水 强酸强碱强酸强碱盐如:NaCl KNO3 强酸弱碱盐NH4Cl Al2(SO4)3 弱酸弱碱弱酸强碱盐CH3COONa Na2CO3 弱酸弱碱盐CH3COONH4 △正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①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c(H+)<c(OH—) ②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c(H+)>c(OH—) ③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c(H+)= c(OH—)

教学设计公开课(24)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五册《海滨小城》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练习积累语言。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诱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我们刚刚告别《美丽的小兴安岭》,今天老师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具有南国风光的美丽的海滨小城。 2、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可以默读、轻声读、大

声读,读完之后,再说说海滨小城到底什么样?(板书:美丽、整洁) 2、课文通过哪几处景物来写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板书:大海、沙滩、庭院、公园、街道 3、这五处景物,哪些内容是写海滨的;哪些内容是写小城的? 三、导游介绍,导学“海滨” 1、提出自学要求:A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这部分描写的景物。 B作者在描写景物时,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2、检查自学情况。(汇报自己的学习方式及收获) 3、有感情地轻声朗读课文,体会海滨的美。(配乐) 4、风采展现: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美丽的画面,当一回小导游。(同桌先互相练习说一说) 5、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探究写作方法 屏显:A作者观察景物是站在什么地方观察的? B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C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观察的?

(2)分组讨论,互相评议 (3)汇报讨论情况。 6、小结:正是由于作者站在小城的心头,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色彩进行描写,所以海滨的美丽才给我们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我们要注意学习作者这种观察、描写的方法。(屏显学法指导:观察、描写一处景物要注意“三要”:要确定观察点;要按一定顺序;要抓景物特点) 四、游客拍照,导学“小城” 1、自读课文后四个自然段,找出概括海滨小城景物特点的一句话。(学生读书、勾画、交流) 2、抓拍你认为最美的景物介绍给大家。 3、学生自由汇报。(屏显小城美景图) 4、自由朗读后四个自然段,体会小城的美丽、整洁(音乐) 五、质疑、释疑,深化理解。 1、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如:课文中说:“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那贝壳怎么能寂寞呢?)(学生各抒己见) 2、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见解,指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和所起的作用。 六、总结全文,欣赏体会

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及反思(1)

秋天的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读准课后的字音,了解词义。 情感目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并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初步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句感受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的美景;初步感悟作者表达方式的多样,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观树叶,导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来了一份礼物,你们瞧!(老师出示两片树叶,一片绿一片黄。)看到了这礼物你想说点儿什么? 生:绿色树叶是夏天时候,黄色是秋天的落叶。、、、、、、 2、对了,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秋天。(出示秋天图画的风景课件) 3、秋风送爽,送来一陈陈的寒意,带来了绵绵细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雨。(板书课题:11、秋天的雨)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进行了预习,今天老师就来检查一下。 (多媒体出示词语) 2.解决了生字新词的问题,下面老师就邀请同学们一起走进秋天的雨。大家一起齐读课文,边读边认真感受一下,秋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齐读课文) 3.同学们读得真投入呀!小脸上还洋溢着微笑。那大家就一起来说说秋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三、深入文本、细读品味。 同学们对秋雨的印象真好啊!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跟秋雨走得更近些吧。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听。 2.你读出了什么?为什么说是一把钥匙呢? 夏天是多么的炎热,而秋雨的到来打开了秋天的大门,迎来了秋天,它为我们带来了清凉和温暖,多么神奇呀! 3.秋天就是这样趁你没留意,不知不觉地、轻轻悄悄地来了。谁能带着这种感觉把这段话读一读。 (二)学习第二自段 1.秋雨带着我们穿过了秋天的大门,我们首先能看到了什么呢?

五年级数学下册 包装的学问3教案 北师大版

包装的学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能力目标: 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解决包装的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教学策略: 让学生自己想法设计包装的方法,并亲自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反思那种包装方案最节约。 教学准备:相同的课本、包装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问:现在,老师要把26本数学课本用包装纸包起来,怎样保才能节约包装纸? 学生讨论交流方法,说一说怎样包装好。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二、学习新知识。 1.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和问题:将两盒糖果包成一包,怎样包才能节约纸? 2.学生探索两盒糖叠放得方法,并根据叠放的方法列式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3.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方案。并反思为什么方案(1)最节约。 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1)同样的方法解决“试一试”中的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索情况进行评价总结。 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尽量减少面积最大的面——最节约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用表面积等知识,继续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能力目标: 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解决包装的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教学策略: 让学生自己亲自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反思那种包装方案最节约。 教学准备:被包装的实物、实物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一说怎样包装多个相同的长方体物体能节约用纸? 二、实践活动。 第1题: (1)要学生明白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动手操作、画图、计算、空间想象来解决包装4盒磁带的问题。 (2)亮出一盒磁带的长、宽、高,根据这个尺寸选择表面积最小的包装方案 (3)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进行讨论、交流。 (4)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三、总结交流。 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说说自己的收获,评价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 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学生班数自己的计算情况)

盐类的水解公开课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 (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盐类的水解以水的电离平衡为基础,在一个多个平衡共存的体系中,主要利用电离平衡的理论来揭示其实质,同时形成水解平衡的概念,所以本节内容安排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习之后,是对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以及水的离子积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补充,在新旧知识融合和迁移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渗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盐类水解的规律; 2、掌握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盐类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2、从微观角度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原因,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 动态的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不同的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2、领悟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以及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哲学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分析书写 四、实验用品 PH试纸、标准比色卡、玻璃棒、表面皿 NaCl KNO3 NH4Cl (NH4)2SO4 CH3COONa Na2CO3 (均为溶液)五、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分四个模块进行: 1、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盐类物质入手,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并运 用归纳法分析盐类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对应关系,找出盐类溶液酸碱性的规律; 2、探究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指导学生以水的电离平衡为基础,分析盐类电离出 的阴、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和OH-结合成弱酸或弱碱的趋势,明确不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并分析盐类水解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的探究方法,领悟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以及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哲学观点; 3、认识盐类水解的实质与规律:指导学生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提炼,明确盐类水 解的实质与规律,完成新知识的构建; 4、教学效果强化与反馈:给出适量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部编版《秋天的雨》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秋天的雨》优秀教学设计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我准备了以下部编版秋天的雨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会写“盒、颜、料”等13个字。能读写“颜料、邮票、淡黄、一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到秋天的雨,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课文。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美景,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会写“盒、颜、料”等13个字。能读写“颜料、邮票、淡黄、一曲”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秋色,激趣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 2.(课件出示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引导交流,唤起情感: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 (1)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2)有位朋友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二、读通课文,认识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3) (1)框出生字,在生字框中给生字注音。 (2)标出段号,读通句子。把理解的或不理解的字词、句子标上记号,以备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3 包装的学问》教案

包装的学问。(教材第80、81页) 1.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合理分类、化繁为简的思维方法,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选择包装的样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感悟,能找出各种包装方案中的最优方案,理解多个相同长方体物体叠放时的最优策略。 难点:有序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件、糖果盒。 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淘气给台湾的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糖果,瞧!(课件出示糖果盒)是盒装的。淘气准备把两盒糖果包成一包寄给远在台湾的小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包装过东西吗?知道在生活中,包装物品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吗? 生:漂亮、便于携带、有创意给人惊喜等。 师:其实,包装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亮丽的包装特别受大家欢迎!看来包装里面也藏有很多学问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从节约的角度学习《包装的学问》,帮助淘气把这些糖果包好吧。(揭示课题,课件出示课题) 1.一盒糖果的包装。(课件出示糖果盒图片) 师:这个糖果盒是一个长20cm、宽15cm、高5cm的长方体,这个糖果盒的包装纸与这个长方体的什么知识有关? 生:包装纸是包在糖果盒的表面,所以求包装纸就是求糖果盒的表面积。 学生计算糖果盒的表面积。

师:包装这个糖果盒的包装纸的面积与我们求出的长方体的表面积相等吗? 引导说出:实际应用中糖果盒的包装纸应该比它的表面积大一些,因为还会有接口。如果不计接口处的面积,包装这个糖果盒需要的包装纸就等于这个长方体糖果盒的表面积。 师:今天我们研究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就暂时不考虑接口处。 2.两盒糖果最节省包装纸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一盒糖果的包装问题,现在淘气要把2盒糖果包成一包,会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案? 师:利用手中的糖果盒和你的同桌一起拼一拼、摆一摆,看一看,有哪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案?(接口处不计) 师:请一个小组上台展示研究成果。 师:你们组有多少种不同的包法呢? 生:3种。 师:说得真好,我们得到了3种包装方法,分别是大面重合、中面重合、小面重合。(课件演示) 师:请大家说出每个新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对于这3种包装方法,猜猜看,哪一种最节约包装纸? (学生可能会猜测大面重合最节约包装纸。因为学生早已拥有了合并、分割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有关知识) 师:但是既然是猜测,我们就要验证一下,那么怎样验证你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生:把这三种包装方法所需要的包装纸分别进行计算,再比较。 师:好,大家根据糖果盒的长、宽、高,用你喜欢的方法开始计算吧,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汇报结果,找出最节约包装纸的方法。 师:如果不计算,你能很快知道哪种方法更节约吗?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吗? 学生交流,汇报: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越小,越节约包装纸。 3. 4盒磁带,包装成一包,有几种包装方式? 学生用4个相同的盒子摆一摆,并思考如何快速、不重复地找出所有的包装方法。 小组合作,并完成表格。 学生汇报,课件展示方法。 师:要知道哪种方法最节约包装纸,是否需要每一种都去算呢?哪些肯定不是最节约包装纸的呢?能不能运用前面的知识比较快地找出来呢?(提示: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越小,越节约包装纸) 引导学生重点比较6个大面重合与4个大面和4个中面重合哪种方案最节约包装纸。两种包装方案中都去掉4个大面,剩下2个大面和4个中面进行比较,2个大面大于4个中面的面积,所以,应该是6个大面重合时最节约包装纸。 生:自主计算每种包装方法所用的包装纸的面积。 师:我们大家通过动手操作,交流想法,获得了关于包装的学问,大家来总结一下吧。 生1:盒数越多,包装的方案越多,包装时,既要考虑重合最大的面,又要考虑重合的面数量的多少。 生2:包装不只是要考虑漂亮,还要考虑到是否便于携带,怎样包装最节约包装纸。

秋天的雨-教案(一等奖作品)讲课讲稿

秋天的雨 洋澜小学:宋春燕 课文解读: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语言优美华丽,富于诗情画意。作者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雨想象成能打开秋天大门的钥匙;把秋天里树木、田野、菊花颜色的变化,想象成是秋雨给涂上的不同的色彩;把秋天果子成熟的香甜,说成是秋雨带来的气味; 把动物准备过冬,想象成是秋雨送来了信息……作者贴切地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语言清新、优美,使文章充满了感染力,有利于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受语言的具体形象,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展开想象,感受秋天的美好,感悟语言的优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语言的优美,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环节 一、导入课题 1、师:孩子们小时候我和你们一样,常听大人们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夏天还没走远,秋天的小雨点就蹦着跳着把秋天给我们送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秋天的雨,板书课题。

师:雨字读得多响亮啊,让大家一听就明白了课题写的是秋天的生:雨 师:一起来响亮地读一读吧。 生响亮地齐读课题。 师:昨天老师让小朋友预习了课文,生字一定都会认了,下面我们就来响亮地读一读这些生字。好不好 生:好 师:请看屏幕 二、认生字 1、凉爽。认读,书空,(爽字读起来很容易,写起来可不太容易,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一遍,用心记住他的笔顺,先写一横,再写四个小X,最后写一个人字托住他) 师示范:田字格(爽) 2、扇子,扇哪扇哪,(两个扇的读音区别,指导读好多音字。 师:第三行 3、生读“衣裳,喇叭,钥匙。认读。 三、听课文整体感受。 老师:钥匙啊,很常见,也很神奇,那它轻轻一转,一扇扇大门就打开了。 秋天的雨也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它为我们打开了什么呢? 1、我们一起来聆听这篇优美的课文,在听的同时同学们感受一下,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包装的学问》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包装的学问》教 案 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第80页包装的学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80页《数学好玩》中的第三课包装的学问,教材通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长方体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探索中感受优化思想,形成数学思考,增强空间观念和节约意识。 学习目标: 1、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的多种方法以及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2、通过解决包装中的相关问题,体会棱、面、体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动手操作、与同伴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渗透节约意识。 教学重点: 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的多种方法以及最节约的包装策略。 教学难点: 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灵活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方案。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对一些组合图形有了一定的表象,能根据要求合并、分割简单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具备初步的猜测归纳能力。但是,对于涉及一个立体图形由什么图形组成,特别是由文字呈现时,全班近一半学生感到困难,要借助实物操作、观察比较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教法学法: 主要采用个人探究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的方法,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利用任务单为学生搭建支架、明确学法,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反馈回来的信息要适时进行引导、合理利用。 教具准备: 课件、学具、自备长方体纸盒2-4个(餐巾纸、牛奶盒等)。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公开课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教案

解――交流应用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场地:高2020级(17)班 实验器材:试剂瓶、烧杯、玻璃棒、pH 试纸等 本节课将用到 白板,白板笔,计算机,投影仪,图片,课件PPT 等。 板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一、 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强酸强碱盐:中性 强酸弱碱盐:酸性 强碱弱酸盐:碱性 二、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 1、理论分析:CH 3OONa 溶液(显碱性): CH 3OONa=CH 3OO —+Na + + H 2OH ++OH — CH 3COOH 2、盐类水解的定义 3、实质 4、规律 5、条件 6、特征 三、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①一般用,不用气体或沉淀符号;

pH 值,确定它们的酸碱性。 【质疑】盐,既不会电离出H+,也不会电离出OH-,为什么也会显示出不同的酸碱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盐类的水解 【质疑】如果盐不同,则情况可能不同,我们就先以CH 3OONa 溶液(显碱性)为例来分析。在溶液中,存在两种电解质CH 3OONa 和H 2O ,所以存在两个电离:NH 4Cl=NH 4++Cl -,H 2O H ++OH - ,电离之后,按理说,也应该有[OH - ]=[H +],最终不相等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 【质疑】四种离子是不是能相互反应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板书】 CH 3OON 3OONa=CH 3OO -+Na + + H 2O H ++OH — CH 3COOH CH 3COONa+H 2O CH 3COOH+NaOH CH 3COO -+H 2O CH 3COOH+OH - 【讲解】溶液中[H +]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