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走向海洋强国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走向海洋强国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打造海洋强国是中国复兴之路的必然选择



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实施海洋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这是首次以党的报告形式对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做系统性的阐述,对中国全面走向海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怎样才是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具体来说,海洋强国是指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发达、海洋科技综合水平先进、海洋产业国际竞争力突出、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大、海洋事务综合调控管理规范、海洋生态环境健康、沿海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达、海洋军事实力和海洋外交事务处理能力强大的临海国家。中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海洋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但海洋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威胁与挑战,可见,中国还不能算是一个海洋强国。改革开放后,中国与外部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海洋经济和相关的造船等产业也迅速强盛起来,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海权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近年的态势表明,海权对中国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陆权,这要求传统的陆权国家——中国,必须在海权上有所作为。当前,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加以维护和拓展。这些都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加以保障。

“海洋强国战略”指的是为实现海洋强国,国家用于筹划和指导海洋开发、利用、管理、安全、保卫的指导方针,是涉及海洋经济、科技、管理、外交、军事、法律诸方面的最高策略。海洋强国战略包括发展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提高海洋科技综合水平、提高海洋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沿海地区社会发展、增强海洋事务调控管理能力、提高海洋军事与外交实力等。为了打造一个海洋强国,中国在推进现代化的历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海洋战略,制定具体的建设海洋强国指标。如今,中国已经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国家建设成海洋经济发达、结构合理的国家,海洋经济总量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与中等发达国家相当,成为能够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在国际海洋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参与和推动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的海洋强国。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需要全体国民增强海洋战略意识,关心国家航海事

业和海洋开发战略进程,在国家需要时积极投身其中贡献力量。



必须打造世界一流的海军

为了建设一个海洋强国,必须打造世界一流的海军。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和海军能力的快速提升,海军走向远海维护国家海洋利益已成为必然。建立世界一流海军,是我国有效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应对一切海上危机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国海军也开始了一定程度的远洋活动,但严格来说我国海军目前仍只能说是一支近海防御型海军。这主要体现在其关注的重点区域目前仍然限定在近海范围内,例如台湾海峡、东海大陆架、南海海域等,训练活动也大多在这一范围内展开。如果我们真正要走向远洋,那么首先就必须加快发展以航母为主导的大型海上军事力量,并提高反潜能力,发展真正的区域防空作战能力,采购大量核动力攻击潜艇,增加在公海上的训练。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海洋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世界主要海洋国家将海洋权益视为核心利益所在,积极推行新一轮海洋经济政策和战略调整。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中国是一个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1.8万公里海岸线的大国,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是发展之要、民生之需,也是中国海洋权益维护和拓展的题中之意。十八大报告对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的部署,必将推动海洋经济大发展,使之成为沿海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实施海洋开发”到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中国正在掀起一场海洋开发的热潮。与改革开放之初渔业、海运业的发展热潮不同,新一轮的海洋开发热潮将对中国经济的格局、对中国海洋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要想建成一个海洋强国,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至少还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二、三十年才有望初步建成一个海洋强国。



日本等国深感焦虑

对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国外一些媒体特别是日本媒体表现得更为敏感,认为这是中国进军海洋的宣言,是对钓鱼岛问题的不点名回应。《读卖新闻》11月9日的社论文章称,中国今后将继续增强在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实力,中国奉行“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势必对与日本、东南亚等国的海洋主权争端,以及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朝日新闻》的报道认为,十八大上提出的“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将中日钓鱼岛争端及中国与菲律宾和越南的南海争

端纳入了今后的战略考量之中,并将维护海洋权益作为党和政府的优先课题。《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称,中国实施强化海洋权益的政策,将会对日本实施的所谓钓鱼岛“国有化”形成牵制,这也意味着中国今后将继续对日本采取强硬姿态。中国继续推进军事现代化将引起与中国存在海洋主权争端的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的担忧,也会刺激美国。日本媒体在转引“中国海洋强国方针”的相关消息时,对中国国际海洋局发言人提出的“积极发展海洋事业”等说法予以关注。该消息在发布后即引起了日本网民的热议,有网民大肆渲染“中国威胁”,称中国正在编织针对周边国家的“包围网”。



在说三道四中走向深海

国外一些媒体对我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的正当之举说三道四,对我构建和谐海洋所做的积极努力置若罔闻,甚至炮制强国威胁论、海上争霸论等,其目的是不想看到中国的强大,阻碍和迟滞我发展进程。当前,随着陆地资源的减少和海洋资源开发力度加大,海洋是国家利益拓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已成为各国共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已发展成为中国经济产值增长最快的黄金地带。海洋安全边界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而拓展,海上安全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比如海域划界、岛屿纠纷、资源开采、航行安全、海盗威胁、海上走私和海洋环境保护等问题。这一系列新的问题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关注自己的海洋权利,提高海军应对、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能力。因此,必须消化吸收传统的海权理论精华,结合新形势下海上安全的要求,创新我国海军战略理论,有效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为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和支撑。



“战略空间”的争夺与“摩擦”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各国都要扩展“战略空间”。这是施展国家战略能力的先决条件。在这一过程中,国家间的摩擦可能会加剧。这将成为影响国际安全形势的重要因素。如印度为了成为世界上“有声有色”的大国正在组建三个航母战斗群,以控制印度洋,将印度洋真正变成印度的内湖。印度这种“动作”将与美国的全球战略“相遇”,这就有可能导致两国间出现摩擦。再如,北约可能下一步向南高加索和中亚地区扩张势力范围,这将与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发生严重冲撞。如此等等,因“战略空间”扩大而引起的“摩擦”可能加剧,甚至发生战争。而敏感海区的海上武装冲突引发的严重事态首当其冲,东北亚海域的几个海上热点争端就有升级、引发战端的极大可能性,中国海军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