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撰写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撰写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撰写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撰写

教育叙事的撰写

新的课改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要做研究型教师。一提到研究,我们很多教师总以为与自己无关,认为那是大学教授、专家学者和学校领导、骨干的事情,我们做不来。我认为这是偏见。

校本研究顾名思义就是以校为本。它是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研究目的,是一种将学习、工作、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动,概括的说:"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从校本研究的角度来看,教师做研究就不再是难事了。只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善于思考、勤于记录就行了。

我们学校每年有教学论文的任务,我们评职称要论文,现在各种教育杂志,还有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都是我们展示自己的平台,不要做单纯的教书匠,做教育教学专家。让校本教研提升我们的价值。这样我们会关注我们的教学理念方式方法效果,我们就不会感到学校的工作枯燥乏味,相反体会到工作的乐趣,还会喜欢自己的工作。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教育叙事和教育论文的区别何在?

1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新兴的教育研究方式,其主要特点就是我谈我的教育故事。所以说教育叙事研究并不神秘。它比教育论文来得实在,比教学案例来得鲜活。

综合国内外专家种种定义,可以归纳成这样一句话:

教育叙事是教师为实现专业发展,将个体实践中的零星的、弥散的、片断的经验和不系统、结构化程度很低的观念,用“我讲我的故事”的形式,聚焦并记述“我”特定教学情境下的经历、体验与感悟过程的文体。

就是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即生动地描述教育实践的体验与感受。我们老师写教育故事,就是讲我们自己的教育故事。

从文字上讲,叙事就是写记叙文。写事情的记叙文,我们都可以尝试,在小学时代就已经写过,所以教育叙事的门槛比其它的教育研究写作要低,容易上手。

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

写教育叙事主张把目光朝向教育生活、朝向教育实践、朝向教育现象,与此同时强调教育反思,通过反思,发现教育现

2

象中的价值,获得对教育的最本质的认识。这是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教育叙事研究倡导描述、描写使教育叙事与教育论文拉开了距离。

(二)两者的区别

教育论文的基本形式是用论证方式讲道理,教育叙事的基本形式是用描写的方式讲故事

教育叙事不能直接讲教育道理、教育理论,否则就不是教育叙事,而是教育论文。但是呢,教育叙事又需要讲故事的人有自己的"个人化的教育理论";教育叙事需要讲故事的人是"懂教育道理"的;教育叙事需要讲故事的人用他的"个人化的教育理论"、"个人化的教育道理"去解决教育冲突。教育叙事必须掌握、领会相关的教育道理,然后再把这些教育道理巧妙地隐藏在自己的描写中。有深度描写的教育叙事,并不意味着描写词语丰富或句子的堆积。描写的深度只取决于所描写的故事背后是否隐含了相关的教育道理或教育理论。

二、教育叙事按分类

(一)按内容分:

1、教育叙事;(德育叙事,管理叙事)

2、教学叙事(课程叙事);

例:桃花源花木兰紫禁城

3、生活叙事。

3

(二)按写作文本分类

1、叙议式所谓"叙议式"文本,就是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叙,就是叙述教育教学中的事情和故事,议,就是针对所叙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叙"和"议"交叉进行,在"夹叙夹议"的阐述中层层深入,把所要论述的主题讲清楚。叙议式文本是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写作的最基本的写作形式。

2、反思式所谓”反思式”文本,就是在叙述教育教学过程后反思自己的做法,这是教育教学叙事的另一种常见的写作形式,作者正是在反思中提高了认识,读者也正是在反思中受到启发。

3、陈述式所谓"陈述式"文本,就是用叙述的笔法,客观地描写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虽然其中含有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反思,但总的来说不过多地加以评论,让读者自己从客观陈述的事实中作出判断,得出结论

4、比较式所谓"比较式"文本,就是将两种或几种教育现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期得到启发或是非。"比较"有自己与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纵向比较,也有将自己的教育教学与别人的教育教学的横向比较,目的都是为了在比较中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5、点评式所谓"点评式"文本,就是叙事研究报告中,请他人对其中某些环节或某些细节进行点评。这样做,可以引

4

起读者对这些地方的注意,并且这些观点还可以启发读者思考,或引起争鸣。点评也可以放在文章的结尾处,表达出点评者对这篇教育教学叙事的总评价。

6、质疑式所谓"质疑式"文本,就是阅读了别人撰写的叙事研究报告后,对文本中的某些观点或情节提出不同的意见或看法,与作者进行商榷或讨论。

三、从写作的角度看,教育叙事写作有那些特征和要求呢?

可以概括为"四个有":

1、有情节的叙事,要求生动地写出细节;(大家都读过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他的所有教育论著,都是用散文的语言来表述的,读他的著作,就是听他一边讲故事,一边抒发感情,一边阐述理念,简直是一种享受。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他的教育著作更是平易近人,用老百姓的语言来谈深刻的教育道理,还用诗歌甚至儿歌来表达他对教育的理解。这些清新朴实、生动形象,洋溢着生命活力的教育专著,对人类教育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是那些没有新观点却有新术语,;没有新见解却有新概念,晦涩难懂的教育论文所不能比拟的)

2、有角色的叙事,强调叙述者把自己摆进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3、有背景的叙事,要求展示故事发生的背景或相关性;

5

4、有反思的叙事,要求通过归纳(不是演绎)揭示故事的内涵和价值。

具备了这"四个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深度叙事"。教育叙事是否成功,取决于讲故事的人是否保持了描写的深度。我们关注的问题是究竟如何保持教育叙事的深度描写?(这个问题咱们放在最后讲)。

四、教学叙事的基本原则

(一)是真实性教育叙事既是教师自己教育实践成果、经验、收获的真实记录,也是教学实际遭遇、困惑、迷茫的真实再现,是“我”教育教学具体事件原原本本的叙述,因此,真实性是第一要素。是真实可信的教育故事,不是设计的事件。因此,教师平时要善于捕捉这些教育故事的"源文件",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事件才有特定的意义。它不同于课前的教学设计教案,也不同于课后的 "课堂教学实录" (因为它不能表现教师的"反思"以及"反思"之后得到的教学改进策略,)。教育叙事叙的是教师个体以参与者而非旁观者的姿态,把自己面对、经历、际遇的真人真事,只有真实的事实才有价值。不论是事件的背景、起因,还是过程中的具体内容、细节,都必须是真实可信的,来不得半点虚假,不能掺杂虚构的成分,更不是杜撰、编造的东西。写真实,有助于端正教师求真务实的教风和学风,引导教师在“真”的状态下扎实工作,此所谓“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

6

做真人”。

(二)是主动性。教育叙事叙的是教师个体主动自觉的行为,写的是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一针见血的功效,决非“命题作文”,更不是行政命令的产物。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燎原之势的情形下,教师的主动精神尤为关键,教育叙事有利于引导教师把焦点集中到课堂,从最需要下气力、花工夫的领域入手,克服被动应付、好高婺远的倾向。

(三)是及时性。教育叙事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当下或“此情此景”的陈述,不是陈年老帐的翻检。事情往往如此,教师对发生在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片刻的思考,由于工作的繁忙或自我懈怠,未等思想加温便消失了。教育教学经历的事件如不及时总结,即便当时有翻江倒海的心理感受,也会转瞬即逝,事后难以回忆。由于教育叙事叙的是真实鲜活的东西,那就容不得“炒冷饭”,更不能做成“夹生食”,而要及时做“保鲜”处理。我们平时倡导的教师用“课后记”、“教学札记”等便捷方式,作为教育叙事的素材,就是要求教师善于对隐含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个体化的体验和感悟,进行及时记录、梳理和贮藏。

(四)人物性。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叙述者是说故事的人,强调叙述者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用自己的视觉去观察和体验,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

7

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在教学叙事研究中,"教学叙事"即教师将某节"课堂教学或教学片段"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相对完整的案例。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这一节课的反思插入到相关的教学环节中,用"当时我想……"、"现在想起来……"、"如果再有机会上"这一节课,我会……"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教学改进"的考虑。从而使故事的人物角色"更饱满"。

(五)情节性(可读性)。叙事它必须包含一个或几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和"教学冲突"。也就是说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研究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通常有与所叙述的教育事件相关的具体人物。尽可能描述参与者自身在教学活动当时的"心理"状态。常常使用诸如"我想……","我事后想……"这样的句型来描述。

一份完整的教学叙事应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主题,这个主题是在教学事件的事实上产生的。阅读者可以从叙事报告的故事情节中看到教学影像,清楚的把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用内省、比较的方法去解释报告中的解决问题。这种影像化的故事情节提供给阅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对于教育者而言,这种感受对教学观念、方法的改进影响会更具体,更深入,因为我们知道,具体经验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8

(六)反思性(感悟性)。每个教学叙事所叙事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典型性。反映了教师以自己的方式处理教学事件之后取得的某种教学效果,或是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某种教学遗憾。教学叙事研究获得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也就是说,教育理论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

我们希望教师们写教育叙事的过程,成为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程监控、分析、调整的过程,是更彻底的自我反思、自我培训学习的过程。真正能达到"为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获得满足于进步"的目的。

9

教育科研实验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

教育科研实验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目前国内对课题研究报告的要求不尽一致,但综合来看,一篇规范的研究报告的格式主要包括如下一些内 容: 一、标题部分标题,又称题目或篇名,是对研究报告内容的高度概括。一个好的标题,不仅在文字上要简洁、明了,而且在内容是确切的,读者通过题目就可以了解此项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一般标题字数不超过20 个字。 署名,标题之下应是作者署名,不仅要标明作者,还要写上工作单位,署名首先是标明作者是该项研究的责任者,其次是有利于学术交流。 二、摘要部分摘要:又称内容提要,是用最精炼的文字概括地反映出研究的重要内容,即研究的问题、被试的特征、所用的方法、研究的结果及由此得出的结论。一般中文摘要以300 字以内为宜。摘要还用于编制索引与文摘,供其他研究人员查阅、检索信息。 摘要虽然是放在研究报告的前面部分,但它往往是在研究报告称文之后撰写的。对摘要的要求是语言精炼,内容完整。 关键词:关键词较之摘要更为概括,通过3——5个词来反映研究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关键词, 不仅有利于指导读者阅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便于文献检索。关键词一般选自标题,也有个别选择摘要的。 三、引言部分是研究报告的问题提出部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即告诉读者本研究所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和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教育科学研究不仅始于问题,而且也是围绕问题展开和进行的。在这一部分一定要详细指出学校或者课题负责人面对的教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问题的阐述要清楚、具体、明确。 (二)该问题研究现状综述在提出研究问题之后,就要对此问题的研究背景作一些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当前的研究。主要说明问题的缘起和该问题研究的现状。 撰写此部分内容,切忌简单堆积收集到的已有研究资料,而应在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梳理出问题研究的脉络,指出以往研究者是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采用何种方法来研究此问题,取得了什么样的结论。近年来,关于此问题研究的动态是什么,有哪些进展,哪些争议等也成为综述部分的重要内容。 (三)该研究与已有研究的联系与区别,阐述该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与已有研究的联系和区别,区别之处就是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阐述研究问题的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该课题要达到什么结果,研究内容部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研究者还要把研究中的关键名词提出来给予界定,说明其在当前研究中的确切含义。 (五)研究的价值或意义说明该项课题研究的主要价值是什么,与已有研究相比,该研究的独到之处是 什么。 四、过程与方法部分 (一)研究过程主要说明课题研究过程是如何分阶段进行的,各个阶段主要做了哪些工作,组织了什么研讨活动,进行了哪些研究,取得了哪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二)方法部分主要是向读者交代清楚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如果是实验研究,还要说明被试的相关情况,如被试来自何处,何种群体。选取被试的方法是什么,是随机取样还是分层抽样。选取了多少被试,有效被试是多少。被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如性别、年龄、种族、职业、学历、经济地位等。有时候还要说明被试的身体健康状况、智力水平等。 (三)研究工具主要说明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用来收集数据资料的仪器、量表、测验、问卷等工具。研究工具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如智力测验、人格量表等)和定型的仪器。对于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应说明其版本或修订版,基本构成与计分方法。对于定型的仪器要说明型号、操作方式以及计分方法了。另一类工具为自制或自编的。对于自己的量表、测验、问卷要说明他们的编制原则(或理论依据)、程序、内容构成以及一些简单的标准化指标,必要时要附于附录之中。无论哪一类工具,

教育叙事怎样撰写

怎样撰写“教育叙事”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 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场所里发 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 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 教育教学叙事是“故事+议论”的一种文体,是教师反思自身教育 教学行为的一种形式。 教育教学叙事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而且故事直接来源于 教师的教学经历,其意义在于把教育理念引入到教育教学经验中, 通过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探索教育规律,升华教育理论,促进自身专 业发展。 “教育叙事”的撰写有其自身的特点: 1.具有教师的亲历性 亲历性是指教师针对某一时间段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通 过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表达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通过自己的教育 故事说明自己专业发展的心路历程,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诠释 自己的业绩成果,通过自我反思表达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感受。 2.具有故事的生动性 生动性是指所叙之事生动具体,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而不是简 单的铺叙或描述。 3.具有案例的典型性 在教育叙事中,不可能只叙一件事,有可能是几个方面的事例 的并列呈现。因而要求所述之事例(案例)具有典型性,各有所证 明,而不是简单的叠加,更不是事例的堆砌。 4.具有意义的启发性 所叙事例具有一定的意义,一方面是述者通过个人对自身教育 教学方面的叙述,有目的的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成长之路,使自 身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都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使其他人看后, 从

中受到教益,得到启发。 5.具有评价的科学性 教师通过自身的“教育叙事”,能够比较客观地展示自己的教育业绩及成果。他人能够借助教师的“教育叙事”,对该教师做出科学而正确的评价。 二、怎样撰写“教育叙事” (一)“教育叙事”的类型 “教育叙事”的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类。 1、从教育行为涉及对象分:教学叙事、管理叙事或德育叙事。 2、从叙事主体分:个体叙事和群体叙事;自我叙事和他者叙事。 3、从教师行为分:生活叙事、思想叙事、课堂叙事。 4、从叙事内容分:教育行为者的思想、教育活动、教育行为对象 (二)教育叙事与其它文体的区别 1.与教学论文的区别:教学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附以论证;教学叙事是以叙事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说明和议论,也就是说,教学叙事是讲故事,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 2.与教学实录的区别:虽然它们都是对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是全过程的全部内容;而教学叙事则是视不同的主题有所选择,可以是过程的某一方面、某一情境或某一片断。 3.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过程进行表述,是预期,没有结果;教学叙事则是对已发生过的教学事件的反映,是写在教之后,有结果。 4.与教学案例(研究)的区别:虽然它们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但教学叙事叙述的只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个案;而教学案例是教学的整合,可以是在教学叙事的基础上,以某个核心主题为对象,选取若干个有典型意义的、多种角度的教学故事来进行研究、反思和讨论,是宗案。 5.与“本人业务自传”的区别

研究报告: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主题激励教育 研究报告 屈家岭管理区第一初级中学朱红 一、研究背景(研究前现状) 2014-2015下学期,我教的学生杨洁来我校代课,在与她的交谈中,我启发很大。在我教她们那个班的同学时,我曾送给他们一句话:“把小时做好,做到极限就是成功”。这句话在杨洁的心里扎下了根,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她做最好的自己,走向北师大的研究生。 我教杨洁那届的学生初中三年,以及我又做班主任带2015届的学生,我同样采用激励唤醒的教育模式,所带的班级与同年级的班级相比能够做到阳光,向善,同学们班级荣誉感强。 2015年中秋节,晚上快11点钟了,就读五三高中的胡慧君打电话给我,祝我中秋节快乐。那是她刚写完日记后给我打的电话,我得知她仍在坚持写成长日记。 现在我任教七八年级的心理课,我希望仍然走激励教育这条路,把这一教育做深入。于是提出“做最好的自己”主题激励教育研究。 二、激励教育界定(可同) 激励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在心理学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教育改革探索。激励教育就是创设一种积极的教育时空环境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主体动力和内在潜能,培养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促使他们在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和个性特长都获得全面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主人。激励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它强调主客体的统一,内外因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激励教育以尊重孩子为前提,以激发兴趣为先导,以开掘潜能为宗旨,

它始于激励的教育思想,着眼于孩子学习动机的培养和学习动力系统及道德内化机制的完善,立足于孩子主体性的发挥,从而促进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可同) 激励教育以主体论、矛盾论为哲学依据;以心理发展动力理论为心理学依据;以系统论为方法论依据。激励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在实施激励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把学生作为一个能动发展中的主体来看待,必须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必须抓住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这对主要矛盾;必须通过各种外部诱因来满足学生兴趣、情趣等的要求,点燃他们求知、进取发展的火花;还必须通过构建激励机制,以整体综合教育影响施加于学生主体,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效益,促进学生的生动学习和主动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性最深层次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对自己的努力加以赞赏”。爱慕生有句名言:“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赞赏是对人的激励,给人带来快乐,使人增强自信。詹姆斯还从一项实验研究中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的3倍至4倍。我们常看到,受到赞赏、激励的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显得轻松愉悦,充满自信,往往眼睛亮而有神,视觉与听觉更为灵敏,思维更为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欲与创新欲,让他们变得更加聪明。因此,我们做父母的应为孩子创设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要尊重和满足孩子的正当需求,善于与孩子交流沟通,善于发现和肯定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培育和发展孩子的强项,让孩子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们多给孩子一份激励,孩子就多一份快乐、自信,多一份奋发向上的力量。这种来自父母和教师的激励教育,是孩子茁壮成长的雨露,阳光。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是激励教育的理论基础,其理论价值远远没有得到老师们的普遍重视。从这个期望效应中我们可以获得一点启示,那就是老师和家长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期望,还应该把这种效应用于学

教研课题研究报告.doc

教研课题研究报告 教育科研是学校不断前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只有走科研之路,才能有所创新,才能焕发更新更强的生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研课题的研究报告,欢迎大家的阅读。 “十五”以来,学校明确了“重科研、强管理、创特色”的办学思路,努力创建“科研先导型学校”。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动力,努力实现“学校工作课题化”的办学特色。学校把各个条线的工作具体分解,选择既有前瞻性又能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课题构建学校课题研究网络,教师人人参与,形成了“教育科研大众化、科研管理网络化、科研队伍层次化、科研活动日常化、科研措施制度化”的教科研特色,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规范健全。 我校的教科研工作,由校长直接领导,副校长分管工作,教科室主任具体负责,并形成了由教科室负责计划、组织、协调、实施、监督、总结,中心校、课题组负责具体落实的网络化的工作组织体系。 在学校的规划和计划中,教科研工作都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并对教科研工作作出了具体的安排。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师培养的中长期规划和教育科研的发展规划,并形

成了以“教育科研为水平线,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的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大观念。特别是学校的领导不但能为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提出工作的策略和思路,能经常性的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方面的专题讲座,同时大部分课题由校领导领衔开展研究。在教科研成果的应用上,与教师的评优、考核、聘任、晋升职称直接挂勾,而且和期末奖励也直接挂勾。 二、创设浓厚氛围,强化科研意识。 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不实现高水平的教育科研,就难实现基础教育的高质量。教科研工作能顺利开展,除了有学校领导做我们的坚强后盾外,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科研意识的增强首当其冲。学校制订好课题后就组织教师们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进行新教材培训,明确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增强课改标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教科室组织教师加强对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并努力构建自主学习型组织。学校为教师订阅了种类多样的教育教学刊物,开放阅览室,教师每周学习不少于2小时。鼓励教师订阅相关教育教学杂志报刊,在阅读的同时做好相关的理论摘录,每月完成一篇摘录,一篇教育教学心得或教学反思。学校配备了电脑,鼓励教师上网浏览,了解教育科研的新动态。通过网络的交流,解决自己的教科研困惑,清晰自己的教科研之路。就是这样,学校强化科研意识,树立人人都是教科研工作者的意识,使每位老师都积极投身于教科研研究与实践。

小学三年级教育叙事5篇

小学三年级教育叙事5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教育叙事(一) 我深知,做为一名年轻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课改需要的不只是热情,还需要语文教师解放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开发教材.因为在新一轮课改中,教师教学应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而不再是控制者.当教学情境发生偏差时,应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灵活调整. 最近我在阅读课上给学生读了一篇文章>,当说到小猴.小熊纷纷在小亭中刻上自己的名字时,一个同学就说:〝老师,它们这是乱写乱画,这是不对的〞.我还没说话,另一个同学就很激动地站起来说:〝老师,小刚用铅笔画桌子,你过来看看…〞话音还没落,同学们便七嘴八舌讨论开了〝小刚,你不爱护桌子〞〝小刚,桌子是学校的,不应该乱画〝〝你看,这墙上有一道印,肯定是你画的〞看同学们的情景,跟开批斗会一样,你看看我的桌子,我批评你两句,我看看小刚,脸红红的,低着头不说话. 作为新课改的教师,不应是〝一言堂〞的堂主,这时的我,应是学生探究的引导者,于是我亲切地问:〝小刚,你想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呢?〞〝我错了,我再也不画桌子了.〞〝老师,有一次我发现我桌子上有谁用铅笔画了一道线,我用橡皮把它擦掉了,我可以帮小刚擦掉.〞我们的班长起来发言了,三月是学雷锋月,我马上肯定了她想帮助别人的想法.〝老师,我们应该学习小刺猬,种些花草,不应该破坏公物.〞文静的课代表说出了我们下面想学的内容,我想说的话.我马上因势利导:〝小刺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啊,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因为我们最近一段时间讲环保比较多一些,所以我的问题一提出,同学们马上打开了话匣子,不摘花,不踩草,多种花,多植树,不随地扔垃圾…关于爱护.环保的〝演讲〞整整持续了

教育叙事之幼儿园教育研究报告

教育叙事之幼儿园教育研究报告 1

幼儿园教育研究报告 【篇一:学前教育调查报告(样本)1】 关于幼儿园学前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对幼儿园儿童的生活自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调查时间: 6月07日-10日 调查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儿童去幼儿园第一要做的就是自己会吃饭、喝水,如果儿童还是一直习惯用奶瓶喝水,就要马上训练会用杯子喝水。第二要学会和别人交往,特别是向成人提出需求,比如她想上厕所,她要会说;渴了饿了也要懂得说,还有冷了热了都要会表示。如果儿童不会说,老师可能会照顾不到,儿童就越发会感到失落,如果这些方面能表示得较好,受到的老师的关注也会多一些,另外,如果儿童需要在幼儿园午睡的话,要学会穿脱鞋子和外衣,开始几天老师可能会帮忙,但肯定要过渡到自己会穿脱的。这个时间也是我们家长训练孩子的时间。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儿童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即儿童从依赖成人的帮助,学习认知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等历程,简单的说,就是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

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产生深远的意义,但现在大部分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因此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致关重要。 二、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家长过度爱护。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家长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像我们班的孩子多数是隔代教育,她们总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许多小朋友吃饭要喂;帮她们解小便,穿脱衣服处处包办代替使孩子的独立愿望会渐渐消失,养成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发展迟缓。 2、认为孩子小、能力差,以后学习也不晚。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的这些请求:我来洗,我来拿……等等。但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行,你还小,不会做。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自然而然地就学会自己做,现在孩子小,不必急于让她们自己动手,而且越小越难教,孩子大了,学得也快。因此这样教养的孩子在家中一切需要自己动手的事,几乎全由大人包办,养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 3、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或吃得脏。由于小朋友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协调还不够。让孩子自己吃饭常常桌上地上都是,家长嫌脏,认为还不如自己喂得快;有的孩子要自己洗手,结果

小学科学绿色植物的种植观察与行动研究报告

小学科学绿色植物的种植观察与行动研究报告

小学科学绿色植物的种植观察与行动研究报告 白山市浑江区教师进修学校李英 一、课题的提出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推行“探究式”教学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这些都是科学课程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给我们提供的可以借鉴和参照的新思想和新观念。课标前言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重点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儿童也会形成一些对科学概念的错误理解,对儿童进行探究式科学教育,不仅可以保护和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发展探究能力,而且有利于儿童情绪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它既让儿童有一个愉快的学习经历,最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的客观事物是身边的生物。上学期的科学课上同学们就提出了许

多关于植物的问题。新学期开始,我们组织三年级各班学生制定《绿色植物的种植观察与行动研究方案》,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感兴趣的问题。例如:植物为什么能长在土里?植物怎样才能长大?植物会呼吸吗?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我认为利用窗台这个同学身边的“基地”,在三年级同学中开展窗台植物的观察与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探究:根据美国科学委员会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给出的定义:探究是一种多层面的活动,它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来了解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知识,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试验方面的证据评价已有的知识;用工具来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提出解答、阐述和预测,交流结果。探究需要对假设进行鉴别,运用批判和逻辑思维,并考虑其他可供选择的解释。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是一个让儿童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它大致包括根据情景、观察到的现象和可以获得的信息,从儿童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了解和已具有的科学概念(想法)出发,提出问题,对问题的解答进行猜测,为证实猜测提出假定,设计试验或进行观察、收集和整理数据,得出结论和进行交流,提出新的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视角是整合现有的国内外探究式教学案例,让学生自己动手种植、栽培植物,体验植物、空气与人的关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种植、栽培植物的知识、技术以及科学探究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设计、想象、实验探究、体验一系列活

教改课题研究报告doc

教改课题研究报告 篇一:教改项目研究报告 篇一:教研教改项目研究结题报告 教研教改项目研究结题报告 —法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和基本原则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法学专业是人文社科学院发展势头良好的专业之一,自XX年秋开始招收本科以来,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层次和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法学专业发展的重点。为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特申请立项该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挖掘法学专业教学的发展潜能,使专业教育和市场需求能更好的结合,有利于提高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实现攀枝花学院“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这个课题蕴涵着丰富的研究内容,我们将课题内容分解为以下方面: 1、教学内容的改革: 2、教学形式的改革; 3、教学环节,尤其是实践教学环

节的改革 在以上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中,我们认为该课题选题需要突破的难点有以下两点: 一是法学专业的教学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变化;二是专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如有机整合。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出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几项基本原则: 1、以邓小平教育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教育部教高[1998]2号文件印发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等五个文件精神。 2、本研究特别注重和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充分重视本地区和本院校的优势和特殊性,使研究富于特色。 3、以研促教,以研促改,通过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项目研究情况 (一)研究计划和项目分工 整个项目的年底进展计划及目标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XX年9月——XX年3月拟定法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XX年4月——XX年3月实施计划,包括大量阅读理论专著,开展调研,搜集材料,撰写论文等;第三

教师教育叙事范文10篇

教育叙事范文10篇 教育叙事范文(一):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从教二十余载。在这二十余年里,是学生带给我无限的欢乐,我热爱他们,感激他们,是他们的欢乐与真挚、问题与好奇、成长与提高,让我体验到了我的职业的魅力和工作成就感带来的欢乐!茫茫宇宙,短暂人生,沧海一粟,弹指一挥。慨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却总是笑颜与鲜花为伴,从容与阳光同行。 然而一名教师要想所有的学生对你都多一份亲近、敬爱与信任,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你平等的关注,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躬下身来主动去亲近每一位孩子的心灵,照亮他们的精神世界。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的:“如果教育学期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学生,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了解学生。”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而岁月却是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多年来为人师表,在讲坛上不断地上演着自我的教育教学故事,许多都已随着时的流逝而渐渐淡忘,可也有一些就如同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上。虽不曾惊天动地,但仍历历在目。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本着这一原则,我从教开始,在课堂上以严厉著称,上课从不露笑容,所以学生十分怕我。有一天,我所教班级的语文教师给我看了一篇学生作文,文中提到了我上的一节课,孩子在作文中说了一句话:“我最终看到数学教师笑了,他笑起来其实很帅。”孩子的作文让我回忆起他所说的这节课。当时是一位上课迟到了,按照我对迟到的规定,他能够给学生讲一个笑话或者长一首歌以示道歉。而这个五音不全的迟到的学生,不知什么原因他选择了唱歌。因为本身唱歌就跑调,再加上有些害怕,当他开始颤颤巍巍唱歌时,我和其他学生立刻被他唱得晕头转向找不到北,根本不明白他唱得是什么。可是学生们怕我批评课堂乱,因而大家都极力忍住不笑。唱了几句以后,这个学生越唱越不害怕,并且发现我们被他唱晕之后,索性放声高歌起来。学生们再也忍不住了,乐得东倒西歪,我最终也没能忍住,笑了。等他唱完之后,我对他说:“期望你下次换个场合让我们欣赏你的歌声。”这个学生也当众表示以后不会再迟到。正式上课后,这节课一向是在简便、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并且教学效果十分好。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写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写 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 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以下是出国范文栏目为您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怎么写,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点击出国查看。 学习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还将是教育教学研究及教师继续 教育培训中的新动向。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报告《论语》可说是最早的教育叙事 研究报告集子。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前提,一是必须进行教育叙事研究,二是要了解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了解教育叙事研究,可先从了解什么是“教育叙事”开始。所谓“叙事”,就是叙述故事。所谓“教育叙事”,就是源于生活和文学的叙事,被引进到教育领域,特别是在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域中,就已被赋予了教育本身的涵义。对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的解释很多,如:“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刘良华,)“所谓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义理解。”(岳龙,)“教育叙事研究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通过教育生活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丁钢,)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笔者一句话的理解,即:开 展教育叙事研究后,是对“案例”、“教学日记”、“教育随笔”等引领开发的一种文本。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是案例写作构思上的新突破,是教学日记写作风格上的新尝试,是“教育随笔”中研究者以叙事、

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的文体。在报告中,多数情况下是教师本人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叙述自己的教育经历和体验,实质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 二、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意义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撰写意义,实质是即“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变教师自己的教学生活”。让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研究、记录成叙事研究报告。这不仅能够时时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适时的总结,而且还可以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提供丰富的经验。对于教育研究者而言,作教师实际生活的叙事研究无疑是进入了一个极富人文关怀和情感 魅力的领域。但是教师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独到的教学研究方法,它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自我叙述来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并且能够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从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撰写,实际上将教育转化为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生命。用一位教育名人的话说就是“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确是教师专业生活事件的真情告白,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极富人情味、极具人文关怀、极具情感魅力的思索领域。”在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中,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撰写还是转化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突破口和催化剂。能使教师的教学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解了长期存在的教师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相脱节的问题,给教学改革带来一个全新的理念和新的发展。

教学观察报告

课堂教学观察报告 课堂教学观察被人们称为是一项被遗漏的教师专业能力。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作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以观察别人的课堂,也可以观察自己的课堂,选择一个观察点来进行研究,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建构。 进入课堂观察之前需要预设一些具体的“靶子”,即观察的视角与切入的维度。但是这种维度有很多,如何才能体现化学课程的特点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 他们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 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课堂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教师教学维度主要关注怎么教的问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每一个课堂观察都必然要面对的问题。由这个问题我们可推导出:( l) 学生在课堂中是怎样学习的? 是否有效? ( 2) 教师是如何教的? 哪些主要行为是适当的? ( 3) 这堂课是什么课? 学科性表现在哪里? ( 4) 我在该课堂呆了40 或45 分钟, 我的整体感受如何?如果让教师们描述课堂是什么, 对大多数老师而言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事实上, 不能描述课堂的构成, 当然也就难以理解课堂, 难以真正做到有效教/学, 难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或风格。课堂观察框架从“点”和“面”出发引领教师理解课堂、反思课堂、改进课堂, 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和专业发展的品质。第二, 课堂观察框架为教师选择观察点、选择比如观察提问, 其要素就可以从“提问的数量”、“提问的认知层

实施教学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实施教学教育目标,改进教法、学法”课题研究报告 文章来源: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点击数:3546 更新时间:2004-5-5 13:57:32 作者:钱瑞云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钱瑞云 “实施教学教育目标,改进教法、学法”课题(简称“目标”课题)确立于1999年元月,同年6月被批难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1999年下半年,教育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加大了课程、教材开发的力度。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关注发展”“关注过程”,为全市大面积实施新课程标准做好“过渡”和“准备”,我们于1999年11月,确立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优化过程,指导学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课题(简称“优化”课题),并向中国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进行申报,得到批准。这样我们就把“实施教学教育目标,改进教法、学法”课题研究赋予了新的内涵,将两个课题相互融合,同时研究,并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了“目标”课题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课题研究的确立是教育、教学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实施教学教育目标,改进教法、学法”课题是以往课题研究的继续发展。1980年至1986年,我们研究初中生学习物理的规律、结合我市教学实际编制初中物理教学基本要求,研究改革初中物理重、难点的教法、学法,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分化“‘掉队”现象得到有效地控制;1986年至1998年,我们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编制和实施教学目标(目标包括“双基”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部分)的研究、教材改革及试验的研究、探索性实验教学研究、初中物理与小学自然衔接的研究和中考命题改革的研究。20多年的教学研究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1)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如下页左图所示。(2)教学过程是“教”和“学”不可分割的过程。教师研究教材教法的同时,必须研究学情、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明确“目标”,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教育叙事之教育教学调查研究报告

教育教学调查研究报告 【篇一: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调研报告】 教育教学工作调研报告 清塬镇小学吕向勇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工作中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 和今后长期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问题的基本原则。为了更好地践 行科学发展观,掌握情况,寻找差距,谋求发展良策,我校根据县 教育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和第一阶段(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安排,边学习边调研,采取走访、座谈、书 面征询等多种形式,深入教师、深入群众、深入学生开展了“如何提 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对象 用6天时间对学校全体教职工、部分学生和家长代表及村代表开展 调研。这些调查对象对我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共开座谈会四次,座谈会前发放书面通知,明确四个方 面的问题,即影响学校发展的思想认识问题;影响学校发展的现实 问题;制约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迫切 需要解决的)。要求与会人员先思考,进行书面准备,人人发言。 发放各类调查表93份,回收89份。调查内容包括:办学目标与理念、教学质量与管理、学生素质教育与管理等方面。 三、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了解到广大师生、群众对科学发展观是衷心拥 护的,正在努力学习、力求深刻掌握、认真实践,从而推动学校持续发展。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查找出不少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 的问题,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观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 1、教师队伍管理措施滞后 我校教师人事管理机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竞聘上岗、择优聘用、优胜劣汰的人事管理体制没有形成。造成部分教师安以现状, 不思进取,缺少主人翁意识,敬业精神差,没有危机感。在调研中 发现:有的老师只满足于“出满勤”,不关注教学效果;有的评上高 级职称,涨了工资,就不想上课;有的不愿当班主任、担重担等等。

教育研究方法观察报告

教育研究方法—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报告 【摘要】 课堂行为,就是在课堂情境中的社会行为。大学生的课堂行为是衡量教学活动质量与学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大学生非专业课中的学习行为与非学习行为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篇观察报告通过对我校部分大学生非专业课行为的观察从数据等方面了解大学生非专业课行为表现、态度并对此现象进行了反思与建议。 【关键词】 课堂行为;学习行为;非学习行为 【引言】 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在课堂中,学生的行为是衡量教师教学活动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研究学生的课堂行为有助于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真实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对大学课堂的认识,从而正确认识和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虽然课堂行为一直是课堂研究领域的问题之一,但是,在当前的研究中,关注

基础教育课堂的多,而对高等教育课堂研究的少;关注教师较多,关注学生较少;放在整个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大环境之下进行的研究多,微观情境特别是课堂情境中的研究少。尤其是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学生群体的课堂行为,国内的研究更是非常少,而在凤毛麟角的相关研究中,绝大多数是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因此我们认为真对大学生课堂行为表现的观察研究是很必要的。根据我们自身上课的经验,认为大学生课堂效率不甚令人满意,尤其是非专业课的公共课的行为表现更是无法令人满意。但是对于非专业课的课堂表现及行为我们只是根据自身经验做出的答题的认识与判断,并没有进行比较系统,严谨的观察与分析,因此我们无法做出有说服力和可信度的结论。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小组设计一系列的观察记录表格,选取有代表性的课堂,将观察任务分配到六个小组成员当中,小组成员分坐于教室的前,中,后三个位置,对上课学生进行观察。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尽量不被学生觉察,尽可能地保持课堂的原始状态,以便观察到相对真实的课堂,记录到相对真实的数据。但是由于我们能力和时间有限,所以观察的范围可能比较狭小,记录的数据可能不够全面,得出的结论亦可能比较片面,接受批评指正。 【观察目的】 在这个全球经济高速发达的时代,因为我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这句至理名言,因此,愈来愈多的人选择继续读大学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实现人生的目标。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思修、毛概等非专业课一直都是很敏感的话题。偌大的教室,除去逃课的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doc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此博文包含音乐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 《化学教学中引导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负责人: 指导老师: 所在单位: 通讯地址: 内容摘要: 本课题以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为理论依据,探讨了探究式学习的本质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中构建新知,发展能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实施策略。通过课题组成员们三年多的实践和探索研究,对课题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够改变学生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大胆质疑的探究精神。 关键词:课堂教学;引导;探究式学习;学习方式 引言:

“让科研成为一种习惯,让文化成为一种品牌,让读书成为一种享受。”是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中一直期待的理想境界。三年来,我们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指导下,在溧阳市科研部领导的具体关注下,在我校教科室的帮助下,我们课题组五位教师共同努力,不仅形成了教育科研的浓厚氛围,促动了课题组成员的专业化发展,更使教育科研与学校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开发出了具有独特风格气质的科研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校走上文化成长之路。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1. 时代发展的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教育应当为人的一生幸福做好准备,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21世纪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2. 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改革,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3.目前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xx年秋江苏省正式进入了高中新改革,在高中化学教材中

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 做幸福的老师 我于2013年8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现承担小学语文、数学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并主抓学校的少先队及德育活动。回顾从教6年的教育教学经历,作为一名扎根在农村的小学教师,我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我觉得是我对教育的热爱,促进了我个人业务能力的提高,是我所钟爱的课堂教学实践,实现了我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的教育梦想,是老师这一职业使我享受到了耕耘与收获的幸福。 一、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收获最真的幸福。 学生时代,我就对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充满了崇敬之情,敬佩之感,立志做一名光荣的人民老师。 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怀揣着儿时的梦想,步入了五大连池市建设乡民兴小学,成为了一名教师,开始了我的织梦历程。 我站在三尺讲台的最初的那段时间,发怒成了我生活中出现得最多的动作。课堂上有人不专心,没完成作业这些都会引起我的发怒。我会在课堂上大声呵斥犯错的学生,只因为觉得这样做会在全班起到威慑作用,却没有去想这个学生会有怎样的感受,也忽略了同样坐在教室中其他的那些满怀期盼等老师讲授新知识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我虽然能控制住课堂上的纪律,可总觉得课堂上哪里不对劲。感受着每个学生看我时畏缩的目光,回想着课堂上死一般的沉寂,我开始思索。虽然我是80后,可我们的老师大多是严肃的,让人敬畏。用心回味过去的求学生涯,最让我难忘的老师是我初中的女老师。她温文尔雅,不爱发怒,爱学生因此我很喜欢她。曾几何时,我是那样的梦想成为一名教师,一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人潸然泪下。她不就是我奋斗的目标吗?为何

我此刻要背道而驰。 “做一名教师就要为它努力,为它耕耘,要让它收获。” 老校长的话回荡在我的耳边,我立志:要为实现这一目标加倍努力!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在课前都要认真听老教师的课,然后再走进我的课堂。功夫不负苦心人,短短半年时间,我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成了学校年轻教师中的骨干。 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感到,“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凭着这番感悟,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做到尽量用鼓励和微笑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尽量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会看见这样的句子:“您是我们见过的最有活力的老师”、“您是特别开朗特别喜欢笑的老师,我们喜欢”、“老师,没有您不断的鼓励和加油,就没有咱们班的奇迹”……一句句淳朴真诚的话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身为人师的幸福。 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工程,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不仅要讲求方式方法,更要捕捉教育学生的时机。 我刚担任班主任的第一年,有一个叫张鑫的学生,上学经常迟到,上课乱说话。我对其不知进行过多少次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但仍然没有明显改变。于是,我踏着泥泞的小路,在水田地里找到了他的父母。那天,我们席地而坐,从家庭、生产,谈到了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渴望,孩子在家的劳动表现,深深地感动了我。从那以后,张鑫再犯错误,我总是心平气和地从他父母的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到其祖母卧床不起;从责任谈到纪律,从他的今天谈到未来的发展。六年中,我在生活上给了这个孩子以亲人般的关怀,他也渐渐懂事,成了一个文明守纪,尊敬老师,学习成绩不断上升的学生。如今,他已是一名即将走进中考考场

教育叙事之教育案例研究报告

教育叙事之教育案例研究报告 1

教育案例研究报告 【篇一:典型课例研究报告】 《济南的冬天》典型课例研究报告 淡晓霞孙秋侠 一、课例研究的背景及目标 1、背景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经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全力实施素质教育,课时大幅度减少,可是内容并没有减少。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全国各地就如何实施高效课堂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讨论与研究。我们课题组尝试以导学案为载体,优化课堂结构,研究适合我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前期的研究,我们已经形成了导学案的编制模式,完成了导学案的编写,初步确立了适合我校的“精学、精讲、精炼”的教学模式,课

题组成员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将这种将这种模式最终确立并进行推广,我们课题组决定以典型课例的形式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 2、目标:研究如何使用导学案达到课堂高效,并形成以导学案为载体的教学模式。 二、课例研究的模式 1、一课多上:我们课题组成员采用一课多上的形式展开研究,先由一位教师上“独立课”,小组成员听课观课,课后集体会诊,提出修改意见进行反思完善,再由这位教师进行实施,形成典型课例。 2、互助式观课:课题组其它成员进行观课指导。互助式观课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活动。我们采取如下步骤:①课题组成员在课前共同商定好课堂观察的主题和重点;②观课者做好课堂观察和记录,记录下课堂里发生的真实情况以及自己的思考;③开展课后的讨论,讨论要针对主题和要点,问题一定要具体;④后续行动,上课教师要把改进措施实施到后续课堂教学活动中。 三、研究过程 课例研究一般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这节课中出现的有针对性的、共性的问题进行研究,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循环。我们研究过程如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