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1.影响需求量变动的因素及其变动方向

商品自身的价格(反向);消费者收入水平(同向);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同向,互补反向);消费者的偏好(同向);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同向)。

2.影响供给量变动的因素及其变动方向

商品自身的价格(同向);生产的成本(反向);生产的技术水平(同向);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反向,互补同向);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同向)。

3.均衡价格、数量的计算及供求定理:

Qd = α-β·P Qs = -δ+γ· P Qd = Qs (α、β、δ、γ均为常数,且均大于零)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4.需求的价格弹性的计算(P38-43)、类型(5种类型)及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1)可替代性(同向);(2)重要程度(反向);(3)用途广泛性(同向);(4)支出比例(同向);(5)调节时间(同向)

d d

6.供给的价格弹性的计算(P50-52)、类型(5种类型)及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变动时间(同向);生产成本增加程度(反向);生产周期(反向)。

7.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计算(P54)及商品关系的判断(正值为替代,负值为互补,零为不相关)

8.需求的收入弹性的计算(P55)及商品的分类

eM<0,劣等商品;eM>0,正常商品(eM<1,必需品;eM>1,奢侈品)

9.恩格尔系数及富裕程度的判断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消费支出总额,系数越小表明越富裕,反之相反。

恩格尔定律:其他条件不变,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有下降趋势。或者对于一个家庭或国家,富裕程度越高,食品的收入弹性越小;反之越大。

10.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的基本原理及应用(P58-59)

11.“谷贱伤农”现象的解释(P59-60)

12.蛛网模型的三种类型:供给弹性<需求弹性,收敛型蛛网;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发散型蛛网;供给

弹性=需求弹性,封闭型蛛网

第三章知识点归纳

1.效用含义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效用: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完全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效用因时因地而异。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2.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 P1X1+ P2X2=I MU1/P1 = MU2/P1 =λ

3.基数效用论需求曲线的推导

任一商品,随着需求增加,MU递减;为保证MU/P恒等于λ,商品价格要与MU的递减同比例,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的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的组合点。

4.消费者剩余的含义及计算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与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差

5.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及特征

无差异曲线: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特征:(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2)同一坐标平面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3)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

6.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MRS12=—△X2/△X1=—dX2/dX1=MU1/MU2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消费两种商品,效用不变,一商品量连续增加,所需放弃的另一商品量递减。

7.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

(1)完全替代: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固定不变,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

(2)完全互补: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配合同时被使用,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

8.预算线的含义及其变动

预算线: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线。P1X1+ P2X2=I 预算线的变动:(1)平行移动——I变,P不变:I减少,预算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I增加,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2)平行移动——I不变,两种商品P同比例变动:P上升,预算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P下降,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3)预算线的旋转——I不变,其中一种商品P变化:商品1价格下降,预算线向外旋转;商品1价格上升,预算线向内旋转。

9.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

收入既定,预算线必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即有:MRS12=P1/ P2=MU1/MU2

10.价格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1)价格——消费曲线:在消费者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移动的轨迹。价格——消费曲线上的一系列均衡都存在着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把每一个价格数值和相应的均衡点上的需求量绘制在商品的价格——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2)收入——消费曲线:偏好和价格不变,收入变动引起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11.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曲线: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收入——消费曲线反映了收入和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把这种一一对应的收入和需求量的组合描绘在相应的平面坐标图中,便可以得到相应的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曲线斜率为正时,为正常品,即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需求量增加比例小于收入增加比例,收入弹性<1,为必需品;需求量增加比例超过收入增加比例,收入弹性>1,为奢侈品。恩格尔曲线斜率为负时,为劣等品,即收入增加时,需求量反而减少。

12.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商品价格变化引起需求量变化,可以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价格变动引起实际收入变动,导致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均衡点从一条无差异曲线移动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替代效应:价格变动引起相对价格变动,进而引起其对其他商品的替代,而导致需求量的变动,不改变效用水平。商品类别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关系收入效应与价格的关系总效应与价格的关系需求曲线形状

正常物品反向变化反向变化反向变化右下方倾斜

低档物品反向变化同向变化反向变化右下方倾斜

吉芬物品反向变化同向变化同向变化右上方倾斜

13.从单个消费者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市场需求:一定时期内,在不同的价格下,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

市场需求曲线: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一般向右下方倾斜,市场需求曲线上每个点都表示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市场需求量。

14.消费者风险态度的判断

如果消费者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的效用大于在风险条件下彩票的期望效用,则为风险回避者(效用函数为上凸型);如果消费者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的效用小于在风险条件下彩票的期望效用,则为风险爱好者(效用函数为下凹型);如果消费者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的效用等于在风险条件下彩票的期望效用,则为风险中立者(效用函数为直线型)。

15.保险金额的确定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保险金额等于他的财产的期望损失,即S=pL(L为损失,p为风险发生的概率)

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1.厂商的目标:利润最大化(企业竞争生存的基本准则)

2.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Q=L/u=K/v)

Q为产量;L和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常数u和v分别表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分别表示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固定的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

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ALαKβ

Q为产量;L和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A表示技术水平;0<(α、β)>1为参数。

当α+β=1时,α和β分别为劳动和资金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

4.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由Q = f(K,L)出发,假定资本投入量是固定的,用K表示,劳动投入量是可变的,用L表示,则生产函数可以写成:Q = f(K,L)即为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形式,又称为短期生产函数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6.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函数及其曲线之间的关系TP L=f ( K,L )

AP L=TP L /L=f (K,L)/L MP L=ΔTP L /ΔL=Δf(K,L)/ΔL MP L = lim(ΔTP L /ΔL)=dTP/dL

MP L等于TP L上任一点的切线斜率,MP L顶点对应TP L上的拐点,在拐点左侧TP L凸向右下方,且MP L递增,在拐点右侧TP L凸向左上方,且MP L递减,当MP L=0时,TP L最大;AP L等于原点与TP L上任一点连线的斜率,MP L交于AP L曲线的顶点,在顶点左边MP L大于AP L,且AP L递增,在顶点右边MP L小于AP L,且AP L递减。

7.生产的三个阶段及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第II阶段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

第I阶段的特征:劳动的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达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且劳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总产量始终是增加的。

第II阶段的特征:劳动的平均产量开始下降;劳动的边际产量继续下降直至为0,且劳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小于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总产量始终是增加的。

第III阶段的特征:劳动的平均产量持续下降;劳动的边际产量降为负值;劳动的总产量也呈现下降趋势。

8.等产量曲线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同一坐标面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都不会相交;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

9.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劳动对资本的MRTS LK=-ΔK/ΔL或-dk/dL=MP L/MP K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10.等成本线

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C=wL+rK(w表示既定的劳动价格即工资率;r表示既定的资本价格即利息率;C表示厂商既定的成本支出)

11.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条件:MRTS LK=MP L/MP K=w/r

12.扩展线

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将与不同的等成本曲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的轨迹。扩展线表示在给定条件下,当生产的成本或产量发生变化时,厂商会沿着扩展线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扩展线是厂商在长期扩张或收缩生产时所必须遵循的路线。

13.规模报酬三种类型及其判断

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等产量曲线越来越紧密,f(λL,λK)>λf(L,K);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等产量曲线间距相等,f(λL,λK)=λf(L,K);产量增加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减:等产量曲线间距越来越远,f(λL,λK)<λf(L,K)。常数λ>1

Q=ALαKβ(α+β>1,为规模报酬递增;α+β=1,为规模报酬不变;α+β<1,为规模报酬递减)

第五章知识点归纳

1.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包括:雇佣工人、贷款、租用土地等。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包括:亲自管理企业、使用自己的资金、使用自己的土地等。

2.经济利润、正常利润

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

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支付的报酬。正常利润是隐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当厂商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正常利润。

3.各种短期成本函数及曲线特征、相互关系

STC=w*L(Q)+r*K STC=TFC + TVC

SAC=STC/Q=AFC + A VC SMC=ΔSTC/ΔQ=dSTC/dQ=dVC/dQ

SMC等于STC、TVC上任一点的切线斜率,SMC底点对应STC、TVC上的拐点,在拐点左侧STC、TVC凸向左上方,且SMC递减,在拐点右侧STC、TVC凸向右下方,且SMC递增;SAC、A VC 等于原点与STC、TVC上任一点连线的斜率,SMC先后交于A VC、SAC曲线的底点,在底点左边SMC 小于相应的AVC、SAC,且A VC、SAC递减,在底点右边SMC大于相应的A VC、SAC,且AVC、SAC 递增。

4.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关系:A VC=w/AP L

5.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关系:MC=w/MP L

6.各种长期成本曲线的推导及其关系

LTC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定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是无数条STC的包络线,LTC是不断增加的,且拐点之前斜率递减,拐点之后斜率递增;LAC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是无数条SAC曲线的包络线,并进一步推导出LMC(不是包络线),两者均为U型形状;LMC交于LAC的底点,在底点左边LAC大于LMC,在底点右边LAC 小于LMC;LAC等于原点与LTC上任一点连线的斜率, LMC等于LTC上任一点的切线斜率。

7.内在经济(规模经济)与内在不经济(规模不经济)(LAC左边为内在经济,右边为内在不经济)

内在经济:厂商由自身内部规模扩大所引起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产量增加倍数>成本增加倍数;

内在不经济:由于本身规模过大而引起的经济效益的下降,产量增加倍数<成本增加倍数

8.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外在经济:外界环境改善给个别厂商带来产量与收益的增加,LAC下移;

外在不经济:外界环境恶化给个别厂商带来产量与收益的减少,LAC上移。

第六章知识点归纳

1.决定市场竞争程度的因素

第一,卖者和买者的集中程度或数目;第二,不同卖者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的差别程度;第三,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控制的程度;第四,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3.完全竞争市场条件

(1)市场上有许多生产者和消费者;(2)商品完全同质;(3)资源自由流动;(4)信息是完全的。4.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

平线,与产品数量轴平行。

5.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TR = P * Q =AR*Q AR=MR=P

6.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MC且MR′<MC′

7.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三种情况及停止营业点

价格高于平均成本最小值时,获得超额利润;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最小值时,经济利润为零,均衡点称为收支相抵点;价格低于平均成本最小值时亏损,价格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最小值时的均衡点称为停止营业点。

8.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SMC在A VC上方的部分,曲线上每一点均为短期厂商最优选择。

9.生产者剩余:厂商提供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与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10.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由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水平相加构成的,向右上方倾

斜,每一点都表示在相应价格水平下能够使所有厂商获得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行业短期供给量。

11.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条件:MR =AR =MC=AC=P

12.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三种情况: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成本递增

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13.完全竞争市场优缺点

优点:(1)市场达到出清状态;(2)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

(3)厂商获得了最大的利润,消费者达到了最大的效用

缺点:(1)厂商平均成本最低不一定是社会成本最低;(2)消费者多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3)生产者规模可能都很小,无力去实现重大科技突破。

第七章知识点归纳

1.垄断市场的条件和形成原因

条件:市场上只有唯一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形成原因: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

本资源的供给;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政府的特许;自然垄断。

2.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AR曲线和需求曲线d重叠,都是同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当垄断厂商的需求

曲线为直线形时,d曲线和MR曲线的纵截距相等,MR曲线的横截距是d曲线横截距的一半。

3.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MR=P(1-1/e d )

4.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MR=SMC)

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可以利润为零,也可蒙受最小亏损(若AR>AVC继续生产,若AR<AVC停止生产)5.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垄断厂商不存在供给曲线。凡是在带有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或者说,凡是在单个厂商对市

场价格具有一定的控制力量,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中,是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厂商和

行业的短期和长期供给曲线的。

6.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MR=LMC=SMC

7.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

一级价格歧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又称完全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原则:MR1=MR2=MC P1(1-1/e d1)= P2(1-1/e d2)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制定较高价格,在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制定较低价格。8.垄断竞争市场: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条件:产品既有竞争性又有垄断性;不会遭受报复措施影响;进入和退出行业较易。

9.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d: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他厂商的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是厂商预期的或主观的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D: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且集团内的其他所有厂商也使产品

价格发生相同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是厂商实际的或客观的需求曲线。

10.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MR=SMC)

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可以利润为零,也可蒙受最小亏损(若AR>AVC继续生产,若AR<AVC停止生产)11.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MR=LMC=SMC,AR=LAC=SAC

12.非价格竞争

通过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商标和包装、改善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手段,扩大产品市场份额。13.古诺模型结论:寡头厂商数量为m,

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市场总容量/(m+1);行业的均衡总产量=市场总容量·m/(m+1)

14.博弈论:描述和研究行为者之间策略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一种决策理论,基本要素:参与者、策略、支付。在每一个博弈中,都至少有两个参与者,每一个参与者都有一组可选择的策略。作为博弈的结局,

每个参与者都得到各自的报酬。每个参与者的报酬都是所有参与者各自所选择的策略的共同作用的结果。15.占优策略均衡: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均衡组合的确定)占优策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惟一的最优策略选择。

16.纳什均衡: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占优策略均衡是比

纳什均衡更强的一个博弈均衡概念。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占优策略均衡。17.囚犯困境:从个人角度出发所选择的占优策略,从整体来看却是最差的结局。走出困境:无限期重复

博弈或在不能确定终止期的有限期重复博弈。

18.不同市场经济效益的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

第八章知识点归纳

1.引致需求(派生需求或间接需求)

引致需求是由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其特点为共同性

2.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VMP=W或者MP·P=W

同时处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的厂商。

3.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1)要素价格与厂商对要素的最佳使用量即需求量呈反向变化。

(2)厂商对单一要素的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完全重合(前提条件:要素的边际产品(MP)曲线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这意味着仅有一种要素是可变的;产品价格不受要素价格(P)变化的影响,这意味着不考虑其他厂商的行为)

4.从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的简单加总无法得到整个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通过多个厂商调整时的单个厂商的单一要素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得到。

5.卖方垄断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MRP L(=dTR/dL=MR·MP L)=W

在产品市场上(作为产品的卖方)是垄断者,但在要素市场上(作为要素的买方)是完全竞争者。6.卖方垄断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1)要素价格与厂商对要素的最佳使用量即需求量呈反向变化

(2)厂商对单一要素的需求曲线与其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完全重合(仅考虑卖方垄断厂商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所以要素的边际产品(MP)曲线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卖方垄断厂商是产品市场上唯一的生产者,不能影响边际收益(MR)曲线)

7.买方垄断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VMP=MFC(=dTC/dL=MC·MP L=W(L)+L·dW(L)/dL)在要素市场上(作为要素的买方)是垄断者,但在产品市场上(作为产品的卖方)是完全竞争者。8.买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不存在(只要要素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要素的需求曲线就不存在)9.完全垄断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MRP L(=dTR/dL=MR·MP L)=MFC(=dTC/dL=MC·MP L=W(L)+L·dW(L)/dL)同时处于完全垄断产品市场和完全垄断要素市场中的厂商。

第九章知识点归纳

1.要素所有者及其行为目标

生产者(中间要素的所有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原始要素的所有者)——追求效用最大化2.要素供给原则:dU/dY =(dU/dY)*(dY/dL)=(dU/dY)* W = dU/dl或者W =-(dY/dL)= MU l/MU Y 作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要与作为“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

3.消费者要素供给曲线:可以向右上方倾斜,可以垂直,可以向右下方倾斜

要素供给曲线形状取决于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亦即效用函数的特点。某些资源保留下来即可增加效用,如时间;某些资源保留下来未必增即效用,即使能够增加效用,但也微不足道,如不存在其他用途的土地;某些资源保留下来不仅不能增加、反而减少效用,如收入。

4.向后弯曲的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

工资率上涨的效应:替代效应(工资率上涨意味着闲暇价格上升了,相对于其他商品闲暇变贵了,因此消费者将减少对闲暇的购买,从而劳动的供给增加)收入效应(工资率上涨意味着实际收入增加,消费者将增加包括闲暇在内的所有商品的购买,进而劳动的供给将减少)

(1)工资率即闲暇价格较低——收入效应较小,不能抵消、更不可能超过替代效应——劳动供给将随工资率上涨而增加,即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2)工资率即闲暇价格较高——收入效应可以超过替代效应——劳动供给将随工资率上涨而减少,即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

5.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在较高的工资率水平上,现有工人也许提供较少的劳动,但高工资也会吸引新的工人进来,因此总的劳动供给一般还是随着工资的上升而增加,从而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仍然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6.均衡工资率的变化原因

(1)劳动需求变动: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产品的边际收益

(2)劳动供给变动:非劳动收入,社会习俗,人口总量与结构,工会组织的垄断力量

7.土地所有者的土地供给曲线:垂直

土地供给曲线垂直的原因不在于土地自身数量的固定不变,而是因为土地只有生产性用途,没有自用价值。(一旦考虑到土地的自用价值,土地的供给曲线就不再是垂直的,而是略微向右上方倾斜。)8.土地的市场供给曲线:垂直

土地的市场供给等于所有单个土地所有者的土地供给在每一价格水平上的水平加总,由于单个土地所有者的土地供给曲线都是垂直的,因此土地的市场供给曲线也是垂直的。

9.地租的产生:地租完全由土地的需求曲线决定,与土地的供给曲线无关,其直接原因就是土地需求曲线的右移:土地边际生产力提高和土地产品的需求增加。

10.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1)租金:供给数量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提供的服务价格,地租是资源为土地时的租金。

(2)准租金: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着重生产的短期,等于总收益减去总可变成本。

(3)经济租金:等于要素收入与其机会成本之差,是要素收入的一个部分。经济租金大小取决于要素供给曲线形状:供给曲线越陡峭,经济租金越大;租金是经济租金的特例,是要素供给曲线垂直时的经济租金;如果供给曲线为水平线,则经济租金便完全消失。

11.资本和利率

资本:由经济制度本身生产出来并被用作投入要素以便进一步生产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物品。

利率:资本所有权的价格。尽管不同资本的价值或年收入可能不同,但他们的利率却有相等的趋势。12.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洛伦兹曲线:将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进行排队,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将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所得到的曲线。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反之亦然。

基尼系数:不平等面积/完全不平等面积。系数越大贫富差距越大,反之越小。

第十章知识点归纳

1.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

(2)规范经济学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根据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

(3)福利经济学是一种规范经济学: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2.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1)帕累托标准: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优于另一种,而没有人认为其劣于另一种,则从全社会来看该种状态也较优。

(2)帕累托改进: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其他人的状况变坏。(3)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效率):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否则这种状态就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资源配置状态的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坏。

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MRS XY A=MRS XY B

交换的契约曲线:所有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轨迹。契约线上的任何一点都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任意两点是不可比的,但社会的分配偏好可以从帕累托最优状态集合中选择。

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MRTS LK C=MRTS LK D

生产的契约曲线:所有等产量曲线的切点轨迹。契约线上的任何一点都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任意两点是不可比的,但社会的分配偏好可以从帕累托最优状态集合中选择。

5.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用既定数量的劳动和资本能够生产出来的两种产品的各种组合,派生于生产契约线,其斜率的绝对值是边际转换率MRT=dY/dX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右上方是生产的不可能区域,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左下方是生产的无效区域。

6.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MRS XY=MRT XY

7.效用可能性曲线

效用可能性曲线派生于交换契约线,是最优效用组合的轨迹。给定一个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后,另一个消费者可能达到的最高效用水平。曲线内的任何点都是非效率的,曲线外的任何点都是无法实现的,从曲线上的一点移动到另一点会降低一个人的效用。

8.(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9.惯性:由于改变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即使初始状态是低效率的,它也可能会长期维持下去,帕累托最优状态并不一定能达到

10.多种社会福利函数

(1)加法型社会福利函数:W=U A+U B 强调社会所有成员的效用总和社会无差异曲线为直线型(2)乘法型社会福利函数: W=U A*U B 重视收入的分配和平等问题社会无差异曲线为双曲线型(3)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W=min(U A,U B)重视提高状况最差成员生活水平社会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型11.效率与公平的矛盾:缺乏公平的效率提高,缺乏效率的公平增进(平等化的直接、间接效率损失)解决思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措施:减少和消除不合理的收入,促进机会均等,限制某些行业、某些个人的垄断性收入,实现生存权利和消灭贫穷)

12.收入再分配的具体措施:税收政策、政府支出、价格管制、重新分配产权

第十一章知识点归纳

1.市场失灵:市场机制不能导致资源有效配置,包括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

2.外部影响及分类:外部影响是指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的影响。

3.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使用税收和津贴,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

4.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如国防等;公共资源不具有排他性却具有竞用性,如海鱼等。5.集体选择:所有的参加者依据一定的规则通过相互协商来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集体选择的规则:一致同意规则、多数规则、加权规则、否决规则

6.政府官员制度的效率

(1)政府官员制度:经选举所产生的、被任命的或经过考试录用的政府官员来管理政治事务的制度。

(2)缺乏效率的原因:缺乏竞争、机构庞大、成本昂贵

(3)解决措施:使公共部门的权力分散化,由私人部门承包公共服务的供给,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展开竞争,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

微观经济学重点难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重点难点总结 总计:151=1.8+2.22+3.23+4.18+5.10+6.9+7.1+8.26+9.11+10.11+12.12 第一章绪论8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合理配置以满足人们无限需要的一门科学。 1、资源稀缺(有限)性Scarcity——经济学的出发点 2、选择时出现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定义 3、与机会成本概念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定义 4、经济学的组成(定义、研究对象、解决问题、核心理论) 5、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条件——理性人的特征 6、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定义 7、市场界定——市场的范围P9:地理范围、产品范围 8、实际价格与名义价格的定义P12 第二章供需理论和弹性22 1、需求的定义 2、影响需求(需求量)的因素 3、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定义及图示 4、供给的定义 5、影响供给(供给量)的因素 6、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定义及图示 7、市场均衡的定义及均衡变动分析 8、需求价格弹性定义及公式 9、需求价格弧弹性分类及图示 10、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分类及图示 11、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测定:图示分析的结论 1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及图示 13、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14、弹性与收益的关系 15、需求收入弹性定义及分类 16、需求交叉弹性定义及分类 17、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及公式、分类

18、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及公式 19、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测定方法(方法同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测定)、分类 20、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21、短期的需求弹性和长期的需求弹性的分析及图示 22、长短期收入弹性的分析及图示 第三章效用论23 1、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定义及公式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 3、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定义及公式 4、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5、马歇尔需求曲线的推导 6、消费者剩余的定义及计算 7、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s定义 8、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9、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法则的内容 10、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 11、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 12、中性商品无差异曲线 13、厌恶品的无差异曲线 14、预算线的定义 15、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及计算应用 16、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推导及计算应用 17、价格效应(PE)=替代效应(SE)+收入效应(IE) 的定义 18、实际(真实)收入不变的含义 Hicks的定义、斯勒茨基的定义 19、正常品、低档品、吉芬商品的(希克斯和斯勒茨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分析及结论对比 20、直接显示偏好的图示分析 21、间接显示偏好的图示分析 22、显示性偏好弱公理(WARP)的内容 23、显示性偏好强公理(SARP)的内容 第四章生产论18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归纳专题总结典型例题分析整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基础知识点归纳 1.质点(A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 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A )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 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 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 置。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即v=s/t 。速度 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 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 )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 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匀速直线运动(A ) (1)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 匀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和v-t 图象(A ) (1)位移图象(x-t 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B A B C 图1-1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

1市场 ·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如果没有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置资源的各种法。 2预算约束 ·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它的斜率是-p1/p2,纵截距是m/p2,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提高商品1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置。 3偏好 ·经济学家假设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各样的消费可能性进行排序,消费者对消费束排序的式显示了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描绘各种不同的偏好。 ·良性性状偏好是单调的(越多越好)和凸的(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 ·边际替代率(MRS)衡量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解释为消费者为获得更多商品1而愿意放弃的商品2的数量。 4效用 ·效用函数仅仅是一种表示或概括偏好排列次序的法。效用水平的数值并没有实质性的含义。·因此,对于一个既定的效用函数来说,它的任一种单调变换所表示的都是相同的偏好。·由公式MRS=Δx2/Δx1=-MU1/MU2,可以根据效用函数计算出边际替代率(MRS)。 5选择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知识点总结 本章可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大板块常见几何体的性质与分类 1、常见几何体:圆柱、棱柱(长方体、正方体)、棱锥、圆锥、球体。 2、性质:底面的个数与形状、侧面的个数与形状、是否含有曲面。 3、分类依据:底面数(柱体、椎体、球体);是否含有曲面;是否含有顶点等。总结时注意类比与对比。 4、棱体(棱锥)的命名以及N棱柱棱数、面数、顶点数求法(尝试总结N棱锥的棱数、面数、顶点数)。简单逆向思维应用,根据棱数、面数、顶点数判断是何种几何体(注意数学思想之分类讨论)。 第二大板块常见几何体的组成与形成 1、组成:点、线、面。 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能说出常见几何体中侧面与底面相交得到几条线,分别是什么形状。顶点处有几条棱,几个面。 2、形成:面的旋转。常见几何体可以看作哪些平面图形旋转得到。 第三大板块体与面之间的转化关系(体会数学思想之转化化归思想)。 1、展开与折叠: 一般几何体的展开与折叠,展开时注重动手操作到空间想象的转变,折叠时注意结合几何体的性质来判断。 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对展开图的观察总结,掌握对面、邻面以及有共同顶点的几个面在展开图中的关系,并能利用逆向思维还原。 截面:截面的形成(面截体),截面的本质(面截面所得线围成的平面)。 正方体、圆柱、圆锥等所能得到的截面类型并能通过空间想象做出截面,逆向思维通过截面判断是由什么几何体截得。 2、三视图:主视图(长与高)、左视图(宽与高)、俯视图(长与宽) 会画单独几何体和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简单应用之求组合体面积。 根据数字俯视图画出主视图与俯视图(答案唯一),体会三视图之间的联系。 逆向思维根据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理解答案不唯一),从而得到简单应用之根据三视图推测组合体中小方块数目。 本章贯穿的几大思维: 逆向思维 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 转化的思维 学习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空间想象‘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_第十三、十四章知识点整理及测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及测试题 第1节分子热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两两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扩散速度越快。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比如说空气),可以忽略。(一般情况下固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大于液体的大雨分子的。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测试题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②。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 间扩散的最快,间扩散的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扩散越。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①假设分子间处于平衡状态时距离等于r0,分子间引力和斥力, 合力为。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但 增大得更快,斥力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但 减小得更快,引力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当分子间距 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注意;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②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种类及体积等 ③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精品文档]

微观经济学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 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资源与人们的需要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需要的。 西方经济学产生的时期早,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一个阶段: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末期)--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威廉·配弟、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的庸俗化(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为萨伊、马尔萨斯)--边际效用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为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末期,代表人物为马歇尔)--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库兹涅茨、汉森、萨缪尔森、托宾、哈罗德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新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组成)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它采用的个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个人或家庭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分配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获得最大利润;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如何决定的,等等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全社会福利为目标,从总供求的角度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收支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它研究的是诸如社会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全局性的问题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如果形象化地把宏观经济学看作研究森林的特征,微观经济学则是考察构成森林的树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有效性和自由放任;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失效和国家干预 均衡是来自于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分析的是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均衡达到时会出现的情况,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中涉及各种变量,假定自变量为已知或不变,考察因变量达到均衡时所需要的条件和会出现的情况均衡分析有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之分。 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它研究的是经济活动的一个横断面。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后,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如果说静态分析考察的是一张静止的照片,而比较静态分析的是几张不同时点的幻灯片,那么动态分析所考察的是一系列连续移动的照片即电影西方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比较静态分析法 微观经济学体系概览概括来说,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第一个层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最优决策问题;第二个层次是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决定问题;第三个层次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问题前两个层次的问题可以借助经济循环流动图来加以说明 除了研究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的局部均衡以外,还要分析完全竞争条件下所有单个市场同时均衡(一般均衡)的状态福利经济学又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出发点,论述了一般均衡状态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此外,微观经济学还包括微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以克服“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经济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 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它包 括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两层含义。只有购买欲望而没有购买能力,或者只有购买能力而没有购买欲望,都不能算做需求。 需求定理:指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互为反方向的变化关系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用几何形式表示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这种关系即需求曲线的形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完整版)初中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思维路径: 有理数 数轴 运算 (数) (形)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分数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 a-b 的相反数是b-a ;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AFP考试《金融理财原理》第十四章知识点归纳

第十四章知识点归纳 一、多目标理财规划的方法 1、目标基准点法 2、目标顺序法 3、目标并进法 4、目标现值法与一生资产负债表 (1)一生资产负债表相关概念 ①一生资产负债表:在当前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考虑一生的收入与未来各年理财目标的现值之后,所编制的资产负债表。 ②营生资产:家庭负担者在未来各年的收入的折现值。 ③养生负债:家庭成员在未来各年理财目标的现值。 ④实际资产:当前拥有的资产 ⑤实际负债:当前存在的负债 (2)基本原理一将理财目标负债化 ①未来的理财目标均可以对照房贷模式加以负债化,并在有工作收入期间内进行本利摊还。 ②养生负债二家计负债+退休负债+购房负债+子女教育金负债 ③应有营生资产=养生负债+实际负债一实际资产 ④考虑现有收入与预计工作年限,若理财需求额超出预计收入水平太多,应调整理财目标金额或延长工作年限。 ⑤以扣除收入成长率得到的实际报酬率计算营生资产现值。 (3)分析客户实现各个理财目标的可能性 ①确定各个理财目标的实现年限与目标金额。

②应用复利现值或年金现值公式,计算各个理财目标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每一个现值实际上是各个理财目标当前的负债额,所有理财目标的现值之和是客户当前的一生总需求金额。 ③将目前的生息资产在各个理财目标之间进行分配,类似于购房时所缴纳的自备款。 ④各个理财目标的现值减掉所分配的自备款,就是要用未来收入进行支付的部分。 ⑤将未来的收入按照投资报酬率折现为现值,加上目前的生息资产,就是客户当前的一生总供给金额。 ⑥将一生总需求金额与一生总供给金额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按客户目前与未来的财务状况,是否可以实现各项理财目标。 ⑦若无法实现所有的理财目标,需要通过调整目标金额、推迟目标实现年限、或者改变投资报酬率假设来实现一生资金的供需平衡。 (4)供给缺口或剩余分析 ①供给缺口(需求过大)——目标总需求〉资源总供给 有供给缺口时,依照理财目标优先顺序筛选,优先考虑顺序在前者,或延长年限、降低目标额。 ②供给剩余(供给有余)——资源总供给〉目标总需求 有供给剩余时,说明所有的理财目标均能如期达成。当供给剩余大于遗产税免税额时,表示需要事先做遗产节税规划,可用分年赠与或投保终身寿险的方式。 二、个人保险规划实务 1、寿险需求规划原理 2、生命价值法 3、遗属需要法 4、不同计算基准下保险诉求重点 (1)遗属需要法 ①单身无负担者不需保险②以遗属生活费需求投保③结婚及生子时加买保险④依据负债金额年限投保⑤需奉养父母依余命投保⑥丧葬费应纳入保额中⑦自己的生活费可排除,但若考虑全残也可纳入⑧需扣除已累积的可变现生息资产净值

微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

微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整 理 https://www.sodocs.net/doc/7b565976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引论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它可以泛指大量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等,这些材料包含三种类别的内容:一,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二,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2、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演变(4个) 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3、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一,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对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第二,总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并把经验提升为理论,以便为改善其运行,甚至在必要时为拯救其存在提供政策建议。(可见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 4、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西方经济学的双重性质可以决定我们对它所应持有的态度:在整个的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性上对它持否定态度,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由三个层次逐步深入:一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二是分析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三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2、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 基本假设条件就是“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也被称为“理性人”或“经济人”。它是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它存在于微观经济学的所有不同的理论之中。 3、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15页图2-1 +文字说明) 4、需求曲线?(18页)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1 第一章导言 一、经济学 Economy,一词有节约之意。N.G. 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说:经济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 经济学无疑是关于经济的学问。而经济问题总面临着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即任何社会或个人总无法得到其想要的一切。这就引发了一个稀缺的问题。 稀缺性(Scarcity)是指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的资源。经济活动就是人们克服稀缺性的活动,经济学当然就是关于资源稀缺性的学问。 萨缪尔森:“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并在不同集团之间分配这些产品(的学科)。” 曼昆: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牛津经济学辞典》:Economics:一种有关稀缺的资源如何被或应该被分配的研究。 总之,经济学就是关于人们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的一门学科。 经济包括经济主体和市场。 经济活动中的主体(Economic Agents)是作出最优化的选择或经济决策的一方。基本经济主体包括:居民户(Households)、厂商(Firms)、政府(Goverments)。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就是市场。 市场是任何一种方便于买卖的安排。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产品市场是产品和劳务买卖的市场。要素市场是各种生产要素买卖的市场。生产要素是经济中的生产性资源,分为劳动、土地、资本。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生产与消费、收入分配、就业、货币、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国际贸易等 经济学表述方法分为实证的和规范的两种。以实证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为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即关于“是什么”的表达。以规范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为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即关于“应该是什么”的表述。 二、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是把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生产要素转化为产品与劳务的过程。由于资源是稀缺的,也就限制了所能生产的结果,即,能生产某一数量和不能生产某一数量。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表示了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与不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之间的界线。 假设,一个社会的资源仅生产黄油(或消费品)和大炮(或生产资料品)两种1参考书目:梁小民,《微观经济学》(课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人民

第十四章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知识点归纳及经典例题

第十四章 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 知识点归纳: 一、幂的运算: 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n m n m a a a +=?(n m ,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注意底数可以是多项式或单项式。 如:532)()()(b a b a b a +=+?+ 2、幂的乘方法则:mn n m a a =)((n m ,都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如:10253)3(=- 幂的乘方法则可以逆用:即m n n m mn a a a )()(== 如:23326)4()4(4== 3、积的乘方法则:n n n b a ab =)((n 是正整数)。积的乘方,等于各因数乘方的积。 如:(523)2z y x -=5101555253532)()()2(z y x z y x -=???- 4、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n m n m a a a -=÷(n m a ,,0≠都是正整数,且)n m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如:3334)()()(b a ab ab ab ==÷ 5、零指数;10=a ,即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方等于1。 二、单项式、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6、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如:=?-xy z y x 3232 。 7、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即mc mb ma c b a m ++=++)((c b a m ,,,都是单项式)。如:)(3)32(2y x y y x x +--=。 8、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用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的的积相加。 9、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注意平方差公式展开只有两项 公式特征: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并且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右边是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 如:))((z y x z y x +--+ = 10、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b a b a +±=± 完全平方公式的口诀:首平方,尾平方,首尾2倍中间放,符号和前一个样。

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附图)1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导言 1、稀缺性:经济资源以及用经济资源生产的物品总是不能满足人类无穷无尽欲望的事实 2、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资源配置问题 3、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资源配置问题、资源利用问题、经济体制问题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1、①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某种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 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②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某一价格下愿意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③需求的变化: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而引起的对商品需求 数量的变化 ④需求量的变化: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所 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2、供求规律: ①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导致均 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减少 ②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均 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减少 ③当供给和需求同时增加或减少时,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均衡价格不确定 ④当供需反方向变动时,均衡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化,均衡数量不确定 3、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该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或敏感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 =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Ed = (△Q/Q)/(△P/P)= (△Q/△P)·(P/Q) 4、点弹性的几何意义: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点弹性系数的值,等于这一点沿着需求曲线 到横轴的距离比上其沿着需求曲线到纵轴的距离

点弹性的类型: 1; 1 五种类型:①AC段,Ed>1,富有弹性 ②CB段,Ed<1,缺乏弹性 ③C点Ed=1,单位弹性 ④A点Ed→∞,完全有弹性 ⑤B点Ed=0,完全无弹性 5、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①概念: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其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敏感程度。 ②其弹性系数等于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率与引起这种变化的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率的比值, 表示为:EXY=(△QX/QX)/(△PY/PY)=(△QX/△PY)·(PY/QX) ③如果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则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替代品的价格之间呈同方向运动, 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是正值;如果两种商品是互补品,则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互补品的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是负值;如果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则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作出反应,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零。 6、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收益的关系:△R/△P=Q(1-Ed) ①当Ed>1时,Q(1-Ed)<0,即△R与△P异号。说明这种富有弹性的商品,其销售收益与 价格反方向变化,即降价也可以增加收益,涨价会减少收益。厂商应薄利多销。 ②当00, 即△R与△P同号。说明这种缺乏弹性的商品,销售收益与 价格同方向变化,即涨价会增加收益,降价反而会减少受益。 ③当Ed=1时,Q(1-Ed)=0,即△R=0,。说明单位弹性的商品,厂商无论涨价还是降价, 其销售收入始终不变。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 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注意:B 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

作A B(或B A) ③如果A?B, B?C ,那么A?C ④如果A?B 同时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运算 类型 交集并集补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 于B的元素所组成 的集合,叫做A,B的 交集.记作A B (读作‘A交B’), 即A B={x|x∈A, 且x∈B}.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 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 组成的集合,叫做A,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并B’), 即A B ={x|x∈A, 或x∈B}). 设S是一个集合,A是 S的一个子集,由S中 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 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 子集A的补集(或余 集) 记作A C S ,即 C S A=} , |{A x S x x? ∈且 韦恩图示A B 图1 A B 图2 S A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版)

微观经济学重点概念 1. 经济人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2. 需求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 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4.供给 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6. 均衡价格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8.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9. 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指一个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10.静态分析 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11.比较静态分析 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12. 动态分析 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间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13. 弹性 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14. 弧弹性 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5. 点弹性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6. 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物理选修3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电场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电荷间有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为F= kQ1Q2/r2, 静电力常量k=9.0×109N ·m2/C2。 (二)电场强度 1.定义式:E=F/q ,该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E 与 F 、q 无关只取决于电场本身,与密度ρ类似,密度ρ定义为V m =ρ ,而ρ与m 和V 均无关,只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1)场强E 与电场线的关系:电场线越密的地方表示场强越大,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电场线的方向与场强E 的大小无直接关系。 (2)场强的合成:场强E 是矢量,求合场强时应遵守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3)电场力:F=qE ,F 与q 、E 都有关。 2.决定式 (1)E=kQ/ r2,仅适用于在真空中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E 的大小与Q 成正比, 与r2成反比。 (2)E=U/d ,仅适用于匀强电场。 d 是沿场强方向的距离,或初末两个位置等势面 间的距离。 3.电场强度是矢量,其大小等于F 与q 的比值,反映电场的强弱; 其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受力的方向. 4. 电场强度的叠加是矢量的叠加 空间中若存在着几个电荷,它们在P 点都激发电场,则P 点的电场为这几个电荷单独 在P 点产生电场的场强的矢量合. (三)电势能 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对移动电荷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的电势差有关,Wab=qUab 2.判断电势能变化的方法 (1)根据电场力做功的正负来判断,不管正负电荷,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该电荷的 电势能一定减少;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该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2)根据电势的定义式U=ε/q 来确定。 (3)利用W=q(Ua-Ub)来确定电势的高低 (四)电势与电势差 1.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公式(两个):U AB =W AB /q ;U AB = 2、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公式: =W A ∞/q = E A (电势能)/ q (五)静电平衡 把金属导体放入电场中时,导体中的电荷重新分布,当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E '与原场强E0叠加后合场强E 为零时,即E= E0 +E '=0,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停止定向移B A ??-A ?A ?

14-第十四章-三角形-七年级(下)-知识点汇总-沪教版

第十四章三角形 14.1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1、三角形的有关线段: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2、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4.2三角形的内角和 360 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14.3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 1、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就说它们是全等三角形。两个全等三角形,经过运动后一定重合, 相互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相互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14.4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判定方法1 在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条边及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A.S)。 2、判定方法2 在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及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S.A)。 3、判定方法3 在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A.S)。 4、判定方法4 在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S.S)。 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和“HL”。 6、SSA、AAA不能识别两个三角形全等,识别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如 果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思路

找夹角——SAS 1、已知两边找直角——HL 找另一边——SSS 找边的对角——AAS 2、已知一边一角边为角的邻边找夹角的另一边——SAS 找夹边的另一角——ASA 边为角的对边——找任意一角——AAS 3、已知两角找夹边——ASA 找任意一边——AAS 14.5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为“等腰三角形 的三线合一”)。 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14.6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为“等角对等边”)。 14.7等边三角形 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的三边都相等。 60。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等于。 3、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方法: (1)三个内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个角等于。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归纳.docx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共9个) 1.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是指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利用资源必须考虑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终将被人类消耗光 2.经济物品是指 A.有用的物品 B.数量有限,要花费代价才能得到的物品 C.稀缺的物品 D.数量无限,不用付出代价就能得到的物品 3.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表示 A.生产品最适度水平 B.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和技术水平降低 C.失业或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D.通货膨胀 4.生产可能曲线的基本原理是 A.假定所有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B.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曲线向内移动 D.生产可能曲线上的每一点的产品组合,对该国来说,都是最佳的5.下列那一项最可能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减少 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C.通货膨胀; D.失业 6.经济学中的基本选择包括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怎样生产,何时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7.对某个汽车生产企业来说,下列哪一变量是外生变量 A.汽车的年产量

B.生产线的技术水平 C.消费者收入增加 D.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 8.下列哪一个变量属于存量() A.国民生产总值 B.年生产能力 C.居民收入 D.固定资产价值 9.21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第二次修改和补充 A.出现于1936年 B.涉及垄断问题 C.代表人物是凯恩斯 D.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判断题(共1个) 1.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三、解释概念(共17个) 1.经济学 2.欲望 3.稀缺性 4.选择 5.机会成本 6.生产可能性曲线 7.经济人假定 8.完全信息 9.个量分析 10总量分析 11.静态分析 12.动态分析 13.实证分析 14.规范分析 15.常量与变量 16.存量与流量 17.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一、选择题(共9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