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与改革发展构想的报告-交通运输部

关于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与改革发展构想的报告-交通运输部

关于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与改革发展构想的报告-交通运输部
关于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与改革发展构想的报告-交通运输部

关于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与改革发展构想的报告-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交通运输

安全体系建设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实现“平安交通”总目标。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对交通运输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仍处于事故多发高发期,重特大事故频发易发的势头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安全发展能力和水平还存在诸多深层次问题、不适应新形势新常态的需要。交通运输系统必须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按照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化“平安交通”建设,大力构

筑完善交通运输安全体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可靠的交通运输安全保障。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法治思维、依法行政,强化红线意识、守住底线,以建设“平安交通”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治理能力,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真正把安全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做到关口前移、超前预控、有效防范,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执行到位。

坚持改革创新、依法行政。遵从问题和需求导向,深化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明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定位,完善法规制度,严格执法、文明执法。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综合运

用经济、行政、法律、社会监督等手段,重点解决制约安全发展的顽症痼疾,强化基层、夯实基础,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坚持统筹谋划、有序推进。加强形势研判,探索安全生产规律,科学谋划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全局,统筹兼顾、相互协调,有重点、分步骤推进安全体系建设。

(三)建设目标。

到2017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基本健全,责任更加明晰落实,监督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人员综合素质整体提高,保障水平显著增强。初步建成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安全责任、预防控制、宣传教育、支撑保障”五个体系,基本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交通”建设的需要。

到2020年,建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全面适应我国小康社会和现代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需要。

三、重点工作

(一)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1.健全安全生产法规。按照依法治理的总要求,落实安

全生产法,结合行业和各地需求,对现行交通运输法规进行全面梳理,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法规的立改废工作。2017年底前,重点完成新安全生产法和政府职能转变涉及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方面需要配套建立完善的法规。

2.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加快建立健全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突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点领域,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推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工作。2017年底前,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约谈、挂牌督办、“黑名单”、责任追究、隐患排查治理、奖惩激励、诚信管理、巡视、“一岗双责”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制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围绕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养护(运营维护)、运输工具和装备设施安全技术性能、交通运输生产作业、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制定完善相应的标准规范。2017年底前,重点推进城市公交、轨道交通运营、港口危化品罐区作业等领域标准规范的制定。

4.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十三五”发展规划。全面

评估现有预案,结合实际加快专项应急预案制定,构建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深入分析“十三五”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和“平安交通”建设需求,做好与其他相关规划衔接,编制“十三五”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发展规划。

(二)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5.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交通运输企业应严格依法依规从事安全生产活动,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足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绩效考核,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岗位人员应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定责任。2017年底前,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网络全面构建,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6.明晰安全管理层级责任。按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法定权力、义务和政府部门赋予的职责,科学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部门之间职责分工,明晰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职责。2017年底前,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安全监督管理层级责任得到落实。

7.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

责、齐抓共管”以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总要求,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交通运输企业应明确“一岗双责”的内容和要求,规范履职行为,并研究建立考核评价、尽职免责和问责机制。2017年底前,建立领导干部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述职机制,并将安全生产工作履职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8.严格安全生产问责追责。建立完善重大隐患和险情的问责追责机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格事故调查处理,严肃查处每一起安全生产事故,严格事故查处挂牌督办,依法严肃追究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责任。2017年底前,基本建立安全生产问责追责机制。

(三)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9.加强安全生产形势研判。深入研判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季节性安全生产特点,加强对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分析,总结安全生产规律。针对典型事故和重大险情,剖析事故、险情发生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超前预警预防,举一反三、警钟长鸣。2017年底前,编发年度、季度安全

生产形势、典型事故和重大险情分析报告。

10.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按照中央关于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要求,交通运输企业应依法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依法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实现督查检查、挂牌督办及责任追究的闭合管理。2017年底前,全面建立企业主导、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运行高效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11.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和《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强化风险源辨识、评估和管控,注重加强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联防联控,构建行业自律、政府监督、中介服务、专家咨询的合作机制。2017年底前,完善相关制度,规模以上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和一级企业、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役特大桥及长隧道全面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12. 开展安全生产巡视和督查检查。各级交通运输管理

部门应规范巡视工作职责、程序、内容和要求,重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落实和安全责任履职情况的巡视督察。完善督查检查机制,创新方式方法,督促整改安全隐患,严肃查处存在问题,严厉打击非法违规行为。2017年底前,制定并落实年度安全生产巡视和督查检查计划。

13.加强安全生产诚信管理。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促进企业依法守信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和从业人员生命安全。2017年底前,全面建成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实现与相关部门和单位信息共享。

14.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发挥职工、公众、社团、工会、媒体等监督作用,完善举报、受理、处置、信息公开等办法。加强与媒体合作,设立曝光台,及时曝光非法违法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多发频发地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件等。2017年底前,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投诉举报渠道,加大查实处置曝光力度。

(四)宣传教育体系建设。

15.加强宣传引导。采取多种形式,注重发挥行业媒体主渠道作用,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知识宣传,增强社会公众安全生产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平安交通”和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2017年底前,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交通运输企业通过有效形式促进安全生产宣传进生产一线、进社区、进校园。

16. 强化企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交通运输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并实施年度教育培训计划,重点加强一线从业人员岗前、在岗、转岗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的一线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相关管理部门培训合格,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取得相应资格。2017年底前,所有交通运输企业从业人员都要进行一次轮训,培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4学时。

17.提高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完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

各类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进行轮训,重点强化综合安全监督管理、路政、运政、港航、海事、质监、救捞等人员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2017年底前,所有交通运输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轮训一次,培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4学时。

18.加强安全应急演练。突出公路航道保通保畅、水上搜救溢油、灾害险情、事故救援处置等重点,按照相关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升安全防范和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夯实基本功,提高安全意识、实操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017年底前,针对各类应急预案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岗位练兵。

(五)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19.加强安全管理力量配备。交通运输企业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足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管理部门应完善部、省、市、县四级安全管理机构,配足专职安全监督管理和执法人员,有通航水域或农村公路通营运车辆的乡镇应配备相关专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2017

年底前,交通运输企业和管理部门的机构和人员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需要。

20.保障安全生产费用和专项经费。交通运输企业应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督管理、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足额提取安全费用,设立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不得挤占、挪用。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设立安全工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平安交通”考核评价、巡视和检查、事故和重大险情原因调查、企业标准化建设、宣传教育培训等。做到每年安全生产费用、经费预算到位,专款专用。

21.加强安全管理装备设施建设。加强安全管理装备器材配备,为专门从事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监督检测设备、事故调查取证与分析设备、个人防护设备等。加强水上监督管理、应急救援、航海保障、教育培训等装备和基地建设,落实安全生产“三同时”要求,加大公路、港口、站场等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2017年底前,安全监管和应急装备设施基本满足需求。

22.强化安全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和安全

监督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和装备设施研发,推广应用性能可靠、先进适用的安全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积极推进信息化技术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中的应用。2017年底前,完成安全生产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诚信管理、在线教育培训等信息系统建设。

23.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各交通运输行业协(学)会应把诚信建设纳入各类社会组织章程,充分发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行业自律作用,鼓励和支持行业协(学)会、科研机构、院校等行业组织发挥在安全生产科技攻关、教育培训、风险评估、诚信评级等方面提供技术咨询和第三方服务。2017年底前,积极培育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咨询服务机构,并依法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其咨询服务行为。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各单位要认清形势,高度重视交通安全安全体系建设,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一把手负总责,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要根据部统一部署,结合

要本单位实际,细化目标,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

(二)加强沟通协作。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涉及多领域、多部门,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确保安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三)加强督查考核。各部门、各单位要把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作为年度工作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加大督查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于推进不力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动态趋势分析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动态趋势分析 0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确定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当前构建我国交通运输系统所必须认真考虑的个问题[1,2]。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该系统是否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蓝图,并以此为依据,具体指导该系统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其次,一个系统的合理发展,还必须通过科学的预测和规划,明确具体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该系统的发展目标[3,4]。因此,研究我国的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动态趋势对我国的交通事业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1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1.1交通规划 目前,交通规划呈现出持续化、民主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月重视,人性化交通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体现人性化的方面,大家更为重视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方式,同时,对道路的分级和城市密度的改变也有了新的思想方法。 1.2决策模式 专家决策作为一种理性的决策,将人、环境、经济、社会、体制等一系列系统中的各种行为的发展趋势和动态的交互影响整合起来考虑。在具体决策技术上将经验规则、专家知识、系统关系等描述手段用于建立相应的定价模型[5]。同时,还要充分结合民主决策,考虑交通运输规划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和便捷性,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系统做贡献,更好地服务人民。 1.3交通政策 提到交通政策,难免要考虑到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即战略层面、规划层面和应用层面。虽然这三个层面的交通政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但从国家层次及总体规划上来看,都体现了交通政策的可持续、一体化、民主化的原则。在具体规划和实施的过程中,把应用层面的交通政策根据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针对交通设施硬件建设和针对交通工具两类。 1.4交通管理 目前,交通管理模式发展方向是一体化和智能化。一体化是传统交通管理模式在整体论、系统论指导思想下的新发展,包括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客运系统和货运系统、交通运输规划与交通运输运营、土地规划与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控制、交通诱导、交通运输系统结构、交通运输系统资源、城市与乡村交通的一体化等。而在智能化的发展上,体现于计算机技术逐步引入交通规划中,包括交通管理、交通控制、交通引导、交通运输系统结构的优化等方面。 1.5交通技术 交通运输系统制定了可达、快捷、安全、舒适、可持续的目标,在科技的保障下实现的。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现代科技提供了新材料、新工艺以及各种智能技术的应用;在交通工具方面,现代科技提供了能源、材科、机械制造和控制等诸多技术的发展。 2交通运输发展方向 2.1智能运输系统的提出 目前,我国机动车拥有量急剧增加,交通拥挤阻塞、交通事故频发及环境污染严重等城市病与日俱增。通常考虑到最直接的解决方法是修建道路,不过仅考虑单一因素道路因素或车辆因素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的。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将人、车、路进行综合考虑,融入了先进科技、有着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智能运输系统(its)就由此诞生了,这也是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

浅谈中国航空物流发展现状及战略

浅谈中国航空物流的发展现状及战略 李泽川飞行器动力工程130141815 选修课选了航空物流概论,通过几周的课上学习和自己课下查阅资料,现在对航空物流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我的专业是飞行器动力工程,是机务,与物流没有太大的关联,所以我选了一个比较大众化的题目谈谈我对航空物流的了解,下面我对中国航空物流的发展现状及战略做简单的介绍。 一航空物流的概念和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化,物流对企业在市场上能否取胜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任何物品,从其生产地至消费地的空间转移都是依靠物流的中心环节——运输来完成的。作为五种基本运输之一的航空运输因其具有较快的速度,较短的运输时间以及对供应链运输总成本的节约,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纷纷抬高货运业在公司的地位。同时通过一些配套增值服务使航空物流成为其主要的利润来源。国际航空运输业虽然于1903年就问世,但真正作为国际贸易运输的一种方式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的。作为新兴的一种运输方式能迅速发展主要是因其具有以下3大特点: 运输速度快:在“时间就是效益”的现代社会,节省时间就可以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航空运输路线不受地面条件的制约和航空飞行器本身高速的特点,航空运输的速度居五大基本运输方式之首。 运输附加费低:由于航空运输速度快,货运时间短,因此运输途中的货损、货差也相对来说较小,货物的包装也因而可以相对简化,从而降低了包装的费用和保险费用。 运输的安全准确:据数据统计,2009年到2011年全球航空事故率为0.7l%,即每140万次飞行发生一起事故。航空飞行制度的健全,减少了货物运输的货损以及盗窃几率,保证了运输质量。 这些特点推动着航空货运业的发展,然而作为一种新的运输方式,航空运输业存在着它的局限性: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的意见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的意见 【法规类别】交通安全管理 【发文字号】交安监发[2015]20号 【发布部门】交通运输部 【发布日期】2015.02.10 【实施日期】2015.02.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的意见 (交安监发〔2015〕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中远、中海、招商局、中交建设、中外运长航集团,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部属各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实现“平安交通”总目标。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交通运输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进交通运输安全体

系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平安交通”的客观要求,是依法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提高安全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交通运输系统必须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构建科学完善的交通运输安全体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可靠的交通运输安全保障。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法治思维、依法行政,强化红线意识、守住底线,以建设“平安交通”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真正把安全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做到关口前移、超前预控、有效防范,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执行到位。 --坚持依法治理、明责履责。完善法规制度,明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定位,制定责任清单,严格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严格执法、文明执法。 --坚持改革创新、标本兼治。深化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强化基层、夯实基础,构建长效机制。 --坚持统筹谋划、有序推进。加强形势研判,探索安全生产规律,科学谋划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全局,统筹兼顾、相互协调,有重点、分步骤推进安全体系建设。 (三)建设目标。 到2017年“平安交通”五年建设阶段,初步建成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安全责任、预防控制、宣传教育、支撑保障、国际化战略”六个体系。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基本健全,责任更加明晰落实,监督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从业人员综合

交通运输工程建设法律法规清单

序 号 法律法规名称其他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实施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年7月1日实施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8年1月1日实施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8年1月1日实施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实施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通过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实施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通过 9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年2月1日实施 10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第397号令 1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 2007年6月1日实施12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第586号令 2011年1月1日实施 13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年5月1日实施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8月1日实施 国务院令355号 15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466号令 2006年9月1日实施16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2010年7月19日颁发 17 《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 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0】40号2011年11月26日 18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 员会令第21号 2008年9月1日实施19 《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2007年第1号 2007年3月1日实施20 《交通行业中央企业安全工作考核管理办法》交海发【2006】82号 2006年4月1日实施2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17号 2009年5月1日实施22 《公路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交公路发【2011】685号 2012年1月1日实施

全国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国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5/08/19 --------------------------------------------------------------------------------------------------------------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拉动了对运输生产的需求。交通运输部门加强运输组织,积极挖潜扩能,确保重点物资运输,努力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使运输生产取得了较快的增长态势。 一、当前我国运输生产的主要特点 上半年运输生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铁路货运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前6个月, 铁路日均装车10.39万车,同比增加6345车,增长6.5%。货物运输完成11.3亿吨,同比增加7748万吨,增长7.3%。二是重点物资运输得到保证。铁路完成煤炭运量5.2亿吨,增长9.3%。煤炭新增运量占铁路新增运量的58%。煤炭港口发运1.85亿吨,增长11.7%。其中内贸煤炭发运增长23.7%,外贸出口同比减少19.8%。另外,石油、化肥农药分别增长7.1%和14.3%。港口共接卸外贸进口原油和海洋原油分别增长9.6%和11.2%。三是公路运输稳步增长。由于治超和降低大吨位车辆路桥通行费和高速公路网的延伸,各种大吨位车辆快速增加,全社会完成货物运输63.1亿吨,增长7.9%。四是水上运输增幅较大。中海、中远、长航三大航运集团水运量完成

3.5亿吨,增长15%;江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3.9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6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8%和18.1%;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122.4万箱,同比增长25.3%,增幅高出外贸货物吞吐量7.2个百分点。 二、当前运输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 今年上半年,尽管运输生产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突出表现在运输能力与需求的矛盾得到缓解,运输需求有所下降。 (一)全社会运量增幅下降。上半年全社会不同运输方式运量尽管增长8.9%,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同比下降了5.9个百分点。从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看,除铁路仅增长0.2个百分点外,公路、水运、民航则分别下降7.4、4.4和28.6个百分点。 (二)铁路运输增幅减缓,部分省市增速回落较多。上半年铁路货物运输完成11.3亿吨,同比增长7.3%,增速同比减缓1.7个百分点。据广东、江西、福建、湖南、浙江等铁路运输比较紧张的省市反映,今年春运以来,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逐月缓解,尤其是进入二季度后,运输出现了负增长。上半年广东、江西两省铁路货运量同比分别下降4.6%和1.5%,增速同比回落24.2和23.7个百分点;湖南、浙江和福

中国航空运输业研究报告

中国航空运输业研究报告 姓名:严路莎专业:金融学号:320100919270一.行业定义 航空运输业作为交通运输基础产业,是20世纪产生的新兴行业,作为一个规模巨大的经济实体,航空运输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等基础性设施产业的基本特征,近年来,我国的航空运输业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的提高。 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航空运输的优点表下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速度快。航空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运输速度最快,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也是航空运输的最大特点和优势,且距离越长,所能节省的时间越多,快速的优势也很显著。因而航空运输适用于中长距离的旅客运输、邮件运输和精密、贵重货、鲜活易腐物品的运输。 2、机动性大。飞机在空中运行,受航线条件限制的程度相对较小,可跨越地理障碍将任何两地连接起来。航空运输的这一优点使其成为执行救援、急救等紧急任务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3、舒适、安全。现代民航客机平稳舒适,且客舱宽敞、噪音小,机内有供膳、视听等设施,旅客乘坐的舒适程度较高。随着科技进步和管理的不断改善,航空运输的安全性比以往已大大地提高。 4、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少。发展航空运输的设备条件是添置飞机和修建机场。这与修建铁路和公路相比,建设周期短、占地少、投资省、收效快。 航空运输的主要缺点: 飞机机舱容积和载重量都比较小,运载成本和运价比地面运输高。 飞机飞行往往要受气象条件限制,因而影响其正常、准点性。 此外,航空运输速度快的优点在短途运输中难以显示。 二.行业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民航事业始于1949年,该年11月,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次年7月与苏联合资成立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正式开通新中国第一条国际航线。同年8月,新中国国内航线正式开航。然最初航空线路既短又少,航空运输设施差,运输能力低。真正发展是在建国后,1978年以来中国航空运输发展迅速,现已拥300多条航线,航线总长达50多万公里。其中,国内航线260多条,通航百余城市,形成以北京为中心,辐射至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内航空干线网。以货运为例,截止到2004年我国大陆已经开辟定期航线1279条,其中81%为国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的意见

交通运输部 关于推进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的意见 交安监发〔2015〕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中远、中海、招商局、中交建设、中外运长航集团,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部属各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实现“平安交通”总目标。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交通运输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进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平安交通”的客观要求,是依法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提高安全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交通运输系统必须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构建科学完善的交通运输安全体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可靠的交通运输安全保障。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法治思维、依法行政,强化红线意识、守住底线,以建设“平安交通”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真正把安全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做到关口前移、超前预控、有效防范,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执行到位。

——坚持依法治理、明责履责。完善法规制度,明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定位,制定责任清单,严格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严格执法、文明执法。 ——坚持改革创新、标本兼治。深化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强化基层、夯实基础,构建长效机制。 ——坚持统筹谋划、有序推进。加强形势研判,探索安全生产规律,科学谋划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全局,统筹兼顾、相互协调,有重点、分步骤推进安全体系建设。 (三)建设目标。 到2017年“平安交通”五年建设阶段,初步建成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安全责任、预防控制、宣传教育、支撑保障、国际化战略”六个体系。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基本健全,责任更加明晰落实,监督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整体提高,保障水平显著增强,基本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交通”建设的需要。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建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全面适应我国小康社会和现代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需要。 三、重点工作 (一)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1.健全安全生产法规。落实安全生产法等法规,结合行业和各地需求,对现行交通运输法规进行全面梳理,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法规的立改废工作。2017年底前,完成安全生产法和政府职能转变涉及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方面需要配套建立完善的法规。 2.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加快建立健全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突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点领域,按照分清轻重缓急的原则,推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工作。2017年底前,交通运输企业应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完善企业内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重点监管名单、责任追究、“一岗双责”、隐患排查治理、奖惩激励、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办法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责任追 究办法正式版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办法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工作。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是指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部属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权限,对下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部属单位或者交通运输企业(简称交通运输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由于故

意或者过失,未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违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引发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的行为,作出问责决定或提出问责建议。 第三条交通运输部负责全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责任追究的组织实施工作。 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部属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和权限,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工作。 第四条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责任追究以事实为基础,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责罚一致、惩教结合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晰、手续完备、程序合法、处理适当。 第五条交通运输企业及其从业人员

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方面简介

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方面简介

一、建筑与土木工程 领域代码(430114) (一)领域简介 建筑与土木工程是我国基础建设重要的工程领域,也是国家最早批准开展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领域之一,涵盖我校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的所有专业,具有宽口径、大系统、覆盖面广的特点,该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主要培养从事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研究方向包括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等,涉及水利水电、交通、地质、材料等相关学科范畴的设计、规划、勘测、施工、维护与管理等工程应用及技术问题。 (二)培养目标 本领域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较为扎实和系统的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及其宽广的专业知识;了解相应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运用先进技术方法解决在相应工程领域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的问题;具有独立担负相应工程领域的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至少要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具有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三)领域范围 1.软土特性及地基基础工程 8.边坡抗滑稳定性力学分析 2.堤坝及道路工程 9.钢筋混凝土结构 3.岩体高边坡及地下工程 10.钢结构与钢-混组合结构 4.土工抗震与防灾减灾 11.桥梁结构设计 5.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 12.桥梁安全监测 6.病险结构物检测、监控与加固 13.市政、道路工程及交通工程 7.桩基础的加固机理及力学性能分析 14.工程管理与项目管理(四)培养年限与学分 工程硕士培养为3-5年。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个学分。 (五)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可以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

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情况总结汇报

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情况总结汇报 “十三五”期间X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交通事业发展迅猛,交通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充分发挥了先行军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五年来,我区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X多亿元,建成高速公路X公里,一级路X公里,二级路X公里,三级路X.X公里,乡村公路X公里,X年全区X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水泥路,乡乡通二级(或三级)公路。 (一)五年来公路建设情况。X、农村公路方面:X年我区农村公路项目X个建设里程X.X公里,总投资X万元。X年农村公路项目建设里程X.X公里,总投资X万元。X年建成三级路X.X公里,修建连接重要农村产业基地、人口密集地村级道路(村际联网工程)X多公里;修建了一批贫困村屯道路和“一事一议”屯级道路X公里;实施扶贫路项目X个建设公路X.X公里及新建一座桥梁(XmX);修建建制村硬化项目X个X公里;完成窄路基加宽项目X个X.X公里;农村公路路面大中修项目X个,维修里程X.X公里;危桥改造项目X个X米。X年建设并完成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项目X个,处治隐患里程X公里,整治并完成危桥X座,完成投资X万元。

X、重大项目方面:X年底开工建设X至隆安高速公路,该项目在我区长X.X公里,投资X.X亿元,X年X月通车运营。 X年开工建设居仕至樟木三级公路,该扩建项目长X.X公里,投资约X万元,X年X月建成通车。 X年上半年开工建设根竹至平天山二级公路,该项目长约X公里,投资X万元,X年上半年建成通车。 X年X月X日开工建设X至X线X段改扩建为城市道路工程,该项目长X.X公里,投资X.X亿元,X年X月主体完工全线通车。 X年X月开工建设X城区至石卡产业园一级路,项目长X.X公里,投资X.X亿元,已经完成投资约X.X亿元。X年因资金不足停工。 X年开工建设X西外环高速公路、项目全长X.X公里,投资X.X 亿元,计划X年建成通车。X年底开工建设X至黎塘界一级路,项目长X.X公里,投资X.X亿元,计划X年建成通车。 (二)管养情况。X年,全区管养农村公路总里程X公里,其中县道X.X公里,乡道X.X公里,村道X.X公里,专用道X.X公里,按等级划分:二级公路X.X公里,三级公路X.X公里,四级公路X.X公里,等外路X.X公里,农村公路密度达到X.X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区农村公路全部列入养护,列养率达到X%。

浅谈如何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7d13461903.html, 浅谈如何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 作者:李长波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1期 摘要:现阶段,我国交通运输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交通运输方式不断优化,但目前仍 存在部分问题。在对我国交通运输状况进行分析后,提出交通运输地域发展不平衡、衔接不连贯、市内交通运营效率低下和交通运输导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由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状况;问题;对策 一、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 自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也在不断完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元素交通运输方式保障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交通运输改革下,我国也取得大量成就,如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首条热带环岛高铁-海南环岛高铁以及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等等。但我国总体交通运输体系规模较小,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分布不合理,大量污染等问题带来了社会经济压力。所以,我国现阶段交通运输事业还有待完善。 二、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现存问题 (一)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地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我国东中西三个部分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西区相较于东部而言在经济、技术和地理因素上差距较大,这直接导致了西部交通运输体系的不完善,降低了西部地区的工作和生产力效率。东部地区在机场、水运、海运和铁路网络的建设上较为完善,交通运输效率较高,为东部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较大的动力。但是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在内陆水运、海运和铁路建设上存在较大的限制,目前交通不方便。另外,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西部地区的机场建设数量和市内综合运输方式也较不完备。 (二)多种交通方式衔接不连贯 一方面,在大部制改革之前,各类交通方式处于各自管理,尚未呈现统一、协调的发展战略布局。铁路运输和建设由铁道部管理,航空运输由民航总局统一指导建设,水路、公路则由交通运输部门管理协调,各部门的专有化管理导致了各类交通方式尚未形成有效的衔接。并且,在大部制改革之后,并未有明显的改善,仍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另一方面,由于各类交通设施前期规划建设的问题,車站、转运区域尚未形成融合,在物流和人力的转运上所耗费的时间成本较高,降低了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交通工程建设管理.

交通工程建设管理 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我县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根据省、市交通工程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办法等精神,结合我县交通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全县交通工程建设管理 和资金的监督管理,包括公路养护和大中修、安保工程、公路绿化、客货运站场建设等。 第三条工作管理程序、职责 1、实行工程项目上报制。各单位所编制的工程计划、施工图、招投标、预算、标底测算价的审核以及工程变更等,必须先上报交通运输局初审,经研究批准后,分别报上级业务部门。 2、局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在分管局长的领导下,对项目的立项、工程可行性研究评估、建设标准、施工图、招投标文件、工程预决算的初审等工作进行全程参与、监督;负责工程的进度、质量监督、交竣工验收等工作。 3、局财务股负责建设资金的筹集到位与规范使用。做好与财政局的衔接工作,争取县配套资金的落实;根据计划文件,争取补助资金的及时到位;提出建设资金的使用意见;按财务制度规定检查工程项目前期费用、工程施工合同、工

程价款结算、工程款的支付方式、支付时间、奖罚措施、支付依据和凭证、交通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等。督促建设单位及时进行竣工决算审计。 4、局纪检组负责对工程建设参建各方的建设行为的监察,指导和实施工程项目效能监察工作,确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廉政合同的实施。 5、局质监站负责对工程建设参建各方的质量监督、安全生产工作的检查指导,确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监理、安全合同的实施。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按交通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招投标合同(或委托书)要求,建立健全制度,严格管理,明确分工,各司其责。 第五条局各职能部门和建设单位,均应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察和群众的监督。 第二章前期工作 第六条项目安排原则 交通建设项目年度计划必须依据交通建设规划、年度财务计划和财政预算进行编制。 年度计划重点安排干线公路等关系区域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建设项目。 第七条项目报批程序与责任分解

航空运输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民航运输业分析报告 系部名称:经济管理系 专业、年级:13级经济学 同组学生:房博文、朱楚致、许新狄、马济佳、 韩林苍、宋克林、杨孟帆、徐星星评定成绩:

摘要 近年来,我国民航业市场化进程加快,整个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民航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交通运输这一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中的一个子部门。在运输业中,随着社会的变迁与经济的发展,民航运输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日渐重要,其运输时间短的优势是其他交通工具远远不及的。航空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有快速安全等特点。经济全球化对远距离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物资和人员在世界各地的流动更加频繁,其在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航空运输产业的运输总量增长十分迅速,航空运输服务的种类也愈加丰富,是国际上十分具有朝气的行业。同时,该产业与科技进步联系紧密,产业价值具有很大的成长潜力。 一、行业定义 航空运输业的简称是民航业,其是指以飞机作为运输工具,以民用为宗旨,以航空港为基地,通过一定的空中航线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在航空运输产业之中主要包括:机场、航空公司、通用航空、空管部门和直接服务的部门,按照其业务的性质划分主要有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两大类。其民航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中的航空运输业。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 二、行业基本概况 (一)行业需求 我国民航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继续承压,但民航业受出境游需求扩大影响,总体依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从主要运输生产指标完成情况看,2015年,全行业完场运输总周转量850.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02.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3.7%,增速较上年增加2.3个百分点。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宏观经济调整传导到各行各业,民航业也一改前几年迅猛增长的态势,转入温和发展阶段。

交通运输系统信用体系建设

准格尔旗交通运输局信用体系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市场秩序,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守法经营、诚信服务,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旗实际,编制准格尔旗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目标,以促进经营者遵章守法、诚信经营、优质服务为重点,发挥行政推动与市场引导双重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增强科技和信息化支撑,推进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业信用服务水平。 二、工作目标 力争至2020年底基本建成与我旗交通运输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体系框架,市场信用体系规范有序,交通运输经营者诚信意识显著增强,交通运输市场基本形成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氛围和环境,行业公信力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推进行业质量信誉考核,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为基础,《道路运输企业

质量信誉考核办法》、《道路运输驾驶员诚信考核办法》等部颁规章制度和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运输企业、机动车维修企业、出租汽车企业、机动车驾驶培训等质量信誉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为补充,加强我县道路运输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认真梳理现行的行业质量信誉考核的内容,逐步扩大考核范围,完善相关考核指标,严格实施质量信誉考核工作。积极引导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参与信用考核评价,逐步建立运输管理机构与社会信用评价机构相结合,具有监督、申诉和复核机制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保证考核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合法性和权威性。完善质量信誉考核奖惩措施,明晰不同考核等级的约束条件,以考核结果有效约束市场准入及运力投放等。 责任单位:运管所、维修所;配合单位:执法局、交通行业协会。 (二)加强部门协作,实现信用信息互通互联 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实际,尝试建立企业信用库、从业人员信用库及相关奖惩制度的“二库一制度”信息管理系统。 1.建立“二库”,即企业信用库和从业人员信用库。企业信用库涵盖水陆客货运输、驾驶员培训、运输服务、交通建设等交通运输相关企业,信用内容包括主要服务范围、企业资质、经营信誉等;从业人员信用库涵盖交通运输行业各相关从业人员,信用内容包括从业资格、服务质量、违章情

交通运输安全(新编版)

交通运输安全(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交通运输安全(新编版) “安全是天,是责任,更是政治和大局”,安全工作日日讲,安全教育月月搞,安全措施年年订,但车辆事故在一些单位还是刹不住“车”。 我们必须把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把安全看作我们企业的生命,运输行业是一个高风险,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的行业,因此,安全工作毋庸置疑地成为我们公司的永恒主题,要使企业健康发展,就必须教育公司的全体员工,牢固树立安全就是企业生命的意识,努力把这种意识贯穿到每一位员工心里,不仅把《交通运输HSE作业文件》和各种安全工作规章制度挂在墙上,读在口中,更重要的是要记在心上,落实

到工作中,我们决不允许任何人对安全工作掉以轻心,存在侥幸心理,要深切理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在生产中做到一丝不苟按规定动作操作。 按规章制度抓落实,从“强三基、反三违、严达标、除隐患”为主题,从每一个环节、从每一个操作中扎实推进“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坚持“安全第一、环保优先,以为人本”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是天,是责任,更是政治和大局”的理念,按照“平稳、均衡、效率、受控、协调”的总体要求,从细节入手,强化和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的风险识别和自控能力。 实施“全方位”的教育,注重安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是我们公司每位员工的起码要求。要严格要求员工的组织纪律性,树立高度的法制观念,教育驾驶员提高对驾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驾驶员是车辆操作者,行驶中的风险识别能够自觉规避风险,教育驾驶员自觉遵守国家颁布的交通安全法规和总公司的安全操作程序文件,都是驾驶员行为的准绳和指南,因此,要求每位驾驶员自觉遵守,决不能目无法纪,我行我素,注重驾驶员的文明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十二: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多种运输方式的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十二: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多种运输方式的跨越式发展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2008-11-11 10:00:58 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多种运输方式的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二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全面快速发展,以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为主的综合运输网络初步形成,交通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大幅增长,交通运输设施和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现代管理和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提升。交通运输业无论从运输里程、运输量,还是从技术装备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步入了纵横交错、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一、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全面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薄弱,总量不足。1978年,全国运输路线总里程只有123.5万公里,其中,铁路5.2万公里,公路89.0万公里,内河航道13.6万公里,民用航空航线14.9万公里,管道运输0.8万公里。全国铁路复线里程7630公里,电气化里程只有1030公里;铁路机车拥有量10179台,其中蒸汽机车8039台,占机车比重近80%。公路中高级和次高级公路占的比重很小,仅为14.7%,路面铺装率只有71.9%,绝大部分为砂石路面,等外公路占40%以上,没有高速公路;汽车缺重少轻,性能差,油耗高。内河航道大都处于自然状态,通航里程逐渐萎缩,沿海港口深水泊位仅有133个,港口机械设备落后,运输船舶少。民用机场只有30多个,机场设施落后,飞机陈旧。 1978-198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交通运输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当时由于铁路运力不足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运不出去,许多产品只能以运限产,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由于运力不足,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加工能力处于闲置状态。旅客运输也处于全面紧张状态,“行路难”成为当时突出的社会问题。购买铁路客票极度困难,铁路客车超载十分严重;干线公路和城市旅客运输都非常紧张;民用机场少,设施落后、飞机运力不足,买票难、乘机难的矛盾十分突出。 面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对交通运输发展问题非常重视,把能源和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八五”到“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不断加大对交通运输建设的投资力度。1978年,全社会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只有63.6亿元,“六五”、“七五”规划期间,年平均投资分别为103.0亿元和221.2亿元。从“八五”规划开始,国家加大了对交通运输建设的投资力度,全社会发展交通运输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一时期是我国交通运输建设和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期。“八五”规划期间年均完成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812.3亿元,“九五”规划期间年均完成投资1997.1亿元,“十五”以后,我国以前所未有的投资力度和建设速度年均完成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5313.6亿元,2007年达12278.5亿元,创历史新高,是1978年的193倍(见图1)。改革开放30年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交通运输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全文 文章来源:中国公路网 2012-7-26 国发〔2012〕18号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并和《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等衔接,制定《“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发展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开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7万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71%,运 输能力紧张状况总体缓解,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由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共同组成的“五纵五横”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进 程加快。铁路客运专线、区际干线及西部铁路大规模开工建设;“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开发八条公路干线建成通车,农村公路通达和通畅水平显著提升;一批专业化煤炭、原油、铁矿石、集装箱码头投入运营;以长江、珠江等水系和京杭运河为主体的内河水运格局基本形成;枢纽和干、支线机场建设有序推进;跨区域油气骨干管网初具规模;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轨道交通初步成网;综合交通枢纽起步建设;国防交通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2017年交通运输行业现状发展及趋势分析报告

2017年交通运输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9月

1.行业盈利水平提升,全年预期继续向好 (5) 1.1.收入大幅增长,整体毛利率水平回落 (5) 1.2.本币升值,财务费用占比显著下降 (6) 1.3.利润显著提升,盈利能力全面回升 (7) 1.4.资本开支有升有降,资产负债率整体下降 (9) 1.5.经济向好,全年盈利显著提升可期 (10) 2.经济增长动力依旧,消费升级需求持续 (12) 2.1.快递:龙头分化持续,旺季即将开启,首推韵达 (12) 2.2.铁路:陆路运输优势显现,量价齐升带来盈利增长 (14) 2.3.航空:供需结构向好,汇兑收益改善业绩 (17) 2.4.机场:业绩稳健增长,免税招标提升非航收入 (23) 2.5.港口:量升价降,盈利略微修复 (24) 2.6.航运:温和复苏确认 (26) 2.7.物流:稳中有进,寻求盈利新增长点 (28) 2.8.高速公路:业务收益稳定,持续推进新业务 (31) 3.经济增长可期,消费升级持续继续带来行业投资机会 (34)

图1:交通运输行业营业收入增速 (5) 图2:交通运输行业毛利率水平 (6) 图3:交通运输行业费用水平 (7) 图4:交通运输行业营业利润增速 (7) 图5:交通运输行业利润增速 (8) 图6:交通运输行业所得税率 (8) 图7:交通运输行业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 (9) 图8:交通运输行业资本支出水平 (9) 图9:交通运输行业资产负债率水平 (10) 图10:交通运输行业净资产收益率水平 (10) 图11:交通运输行业收益水平 (11) 图12:交通运输行业盈利水平变化 (11) 图13:快递企业申诉率改善,中通、韵达申诉率较低 (13) 图14:铁路货运量增速 (14) 图15:大秦线、侯月线煤炭运量 (15) 图16:铁路客运量增速 (16) 图17:铁路高铁客运量及其占比 (16) 图18:三大航整体RPK增速 (18) 图19:三大航整体ASK增速 (18) 图20:三大航整体客座率走势 (19) 图21:三大航单位客公里收益(元/客公里) (19)

2018年航空运输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航空运输行业 分析报告 2018年8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 (4)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4) (1)中国民用航空局 (4) (2)国家发改委 (5) (3)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IATA) (5) (4)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 (5)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6) (1)法律法规 (6) (2)产业政策 (9) 二、行业概况 (10) 1、国际航空运输业概况 (10) 2、中国航空运输业概况 (11) 3、行业整体发展情况 (12) (1)旅客周转量 (13) (2)旅客运输量 (14) 三、行业竞争格局 (15) 四、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6) 1、航空运输业需求情况 (16) 2、航线供给情况 (17)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8) 1、有利因素 (18) (1)宏观经济 (18) (2)国家政策 (18)

2、不利因素 (19) (1)燃油价格 (19) (2)汇率波动的影响 (19) (3)可替代的其它交通方式 (19) (4)国际市场开放 (20) 六、进入行业的壁垒 (20) 1、政策壁垒 (20) 2、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壁垒 (21) 3、资金壁垒 (21) 4、技术与人才壁垒 (21) 七、行业技术水平和特点 (22) 八、行业经营模式 (22) 1、网络型航空公司 (23) 2、支线型航空公司 (23) 3、低成本航空公司 (23) 4、包机型航空公司 (24) 九、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24) 1、周期性 (24) 2、区域性 (25) 3、季节性 (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