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经济地理学重点

经济地理学重点

经济地理学重点
经济地理学重点

1.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

关系的学科。

2.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A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B经济活动区位: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C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合、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D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

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3.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A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演变,环境

决定论(1900年—20世纪30年代早期)、区域差异研究(30年代—50年代中期) 、区位分析、空间组织、空间系统演化(50年代中期以来)、行为主义方法、生态方法(70年代以来)。B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和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4. 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A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B全球与地方

关系的理论研究 C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D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E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5.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6. 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1)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空间区位已

知);(2)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空间主体已知)。

7. 区位条件:不同的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并不是能同样地满足

人类所从事某项活动的要求,即不同的场所有着不同的区位条件。

8. 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它关系到企业的成本或收

益;它的可得性、质量、价格等存在区域差异(稀缺性)

9.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1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

响:A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自然特性及所处的经济区位决定的。B土地的自然特性决定了土地利用的可能性,但并不决定土地利用的可行性。土地利用可行性更多地取决于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2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A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运费大小,原材料的可运性、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B原材料对区位的影响机制随着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而变化3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A能源直接影响到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B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产业发展的必备条

件,因此,区域的能源尤其是电力的供给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4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A固定资本:大型装置型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因素。B 金融资本:融资条件对企业区位选择长生较大影响。不同企业资本需求不同。一般型资本投资给成熟性产业或大型企业,新兴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中小企业,更关注风险资本的获得。5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A劳动力特色人口密集地区或都市也是劳动力最密集的地方对于需要大量劳动力供应的经济活动主体(企业)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B劳动力素质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越来越多地替代了劳动力的数量,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C劳动力成本劳动力的质和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劳动成本的空间差异。

6技术知识对经济区位的影响技术与知识已成为影响经济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十分明显。

10.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1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

位的影响 A自然环境条件对区位选择的影响B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效果反过来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2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A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性和经济合理性B市场地域范围的大小(也是一种市场规模)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C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D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3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构成产业环境的要素很多,包括产业集聚、基础设施、生产服务以及其它自然与人文环境等。

主要介绍产业集聚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4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A政府通过制定规划以及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来引导经济活动向某一特定区域发展B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的经济政策的实施,客观上起到增加该地区预期收入的作用,调节经济活动的区位C在促进国土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中,政府制定相应的鼓励经济活动在某一地区发展以及限制经济活动类型

11. 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分析A运费成本与经济活动区位B交通

方式与运费的关系C运费的定价制度与运费的关系D交通便捷成都主要取决于交通网的完善程度。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一般情况下,密度大、连结度高、通达度好的交通网络是完善的交通网络。

12. 知识经济时代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影响的特点A知识经济时代以知

识和技术为核心标志,知识与知识型劳动力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生产、管理及产品特征发生很大变化。B技术进步大大提高交通运输

效率,交通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趋小,现代生产对交通的要求提高。

C临空型的机场产业区出现:日本大板的关西国际航空港形成典型的临空型经济

13.杜能农业区位论: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A基本原理:1一般在城市附近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运费大或不便于运输的作物。2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3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不同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

B意义1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象进行的理论性、系统性的总结。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由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致使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 2.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其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最具重要意义,对后来的区位理论研究者有很大影响与启发;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后来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

C局限性:1)完全均质条件下的“孤立国”在现实中很少存在2)自给性农业经营的存在是导致杜能模式与现实农业空间分布状况产生偏离的最大原因之一3)即使是商品性经营农业,农业经营者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能力也各不相同4)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变小

14.韦伯工业区位论

A基本思想第一阶段:运费指向论。运费作为影响工业区位的唯一因子,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第二阶段:劳动费指向论。将劳动费用作为考察对象,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第三阶段:集聚指向论。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B意义1.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以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2.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3.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它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

C局限性1.与现实情况不符(现实中运费制度则是区段增加并且是远距

离递减;完全竞争条件也是非现实的)2.技术进步因素的影响(原材料消耗下降、运费成本降低)3.其它因素的影响(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地域政策因素)

15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A基本思想将不完全竞争理论引入区位理论研究中,以价格为变量研究区位空间的均衡,提出了远距离运费衰减的规律。企业最佳区位是生产总费用(原料与产品运费)最低点。

16. 胡佛运输费用理论A运输方式不同,单位重量的货物每单位距离的

运费也不同,即运费率不同B运输费用理论的意义1对运费的结构分析,提出了运输费用随距离增加而递减的趋势,其意义在于强调了在区位布局中,要尽量避免原料和产品的多次中转;2根据运输方式不同运费率不同的原理,给出了降低运费的重要手段,即根据原料和产品的运输距离,分别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

17.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以最大利润代替韦伯的最低成本,考虑价

格、需求和区位之间的关系

A基本思想1企业最佳区位是利润(收入-费用)最大化点;2需求附着价格变化与市场区大小不同而变化;3单个企业的市场区域围绕市场中心呈圆形区域,需求曲线围绕价格变化轴旋转而成的需求圆锥体为需求总量;4多个企业市场区域的均衡空间呈蜂窝状的六边形市场结构

克里斯塔勒理论A核心思想

1) 中心地的等级越高,其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就越齐全,而低等级中心地仅限于供应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少数商品和服务(点)。

2) 两个相领同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中心地的等级越低,其间的距离就越短,间距S与中心地等级n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

3) 各等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网络(网)。4)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之间应按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的原则,保持严格的比例关系

B意义1引入演绎的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方法大革命。

2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对下列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关于城市等级的划分;关于城市与腹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于城市内和城市之间的社会和经济空间模型的研究;关于城市的区位、规模和职能方面的研究;关于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的研究3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C局限性1)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即中心地的布局是按照上

限大小来决定的。缺乏对供给下限的详细分析。(2)K值在一个系统中固定不变。(3)把消费者看作“经济人”,认为其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实际消费者更倾向于在高级中心进行经济或社会行为活动。(4)忽视了集聚利益。同一等级或不同等级的设施集中布局会产生出集聚利益。(5)没有研究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18. 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A消费市场状况:人口规模、消费

者收入B购物空间的接近性(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C 距离中心越远,交通费增加越多,购买价格增加,购买量减少。交通条件好,空间费用降低,零售的销售范围扩大,商业规模等级也会扩大。D 零售业间竞争状况两种趋势:一是相互排斥区域分散,一是在竞争中产生联合。E地价:零售业趋于追求最高地价区位。不同经济活动对地价支付能力不同。

19. 赖利零售引力模型主要思想1当在A和B两城市间存在着一个等级相

对低的C城市,两城市向B城市吸引的零售额的比率与两城市的人口成正比,与到C城市的距离比的平方成反比。2如果两个城市的规模差距太大时,向某地的零售引力与其离两城市间的距离比的3次方呈反比。

20. 服务业区位选择的理论

A中心地理论1根据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等级,企业有不同的门槛和范围。高级产品或服务要求规模更大的消费或服务市场,受距离衰减规律的限制也较低。销售商之间的距离也相对较远;低级产品或服务购买率较高,市场范围小,销售商之间的距离很近。2中心地理论完全也可适用于办公机构的区位选择服务业的办公机构与其它中心性职能一样,存在着等级性,不同等级的办公机构布局于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内部。

B集聚理论1服务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主要是追求企业间商务交流和合作的便利性和互补性,以及高度熟练的劳动市场。2服务业在空间的集聚的原则为:集聚利益指向、劳动力指向3服务业的同种行业和异种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都可得到集聚利益4企业管理职能的办公机构一般都布局在城市中心区5服务业如保险和银行等金融业在特定的地点发展有时也具有历史的偶然性,其形成与城市的发展历史有关。

21. 企业增长动因(1)实现规模效应(2)实现交易内部化(3)技术

优势的发挥4)来自竞争的压力

22. 企业空间增长规律A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扩散规律1接触扩散--即

地理扩散过程是由近及远进行的。距源点距离越远,扩散效应越

小。2等级扩散--即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

理区域进行的。按区域或城市的重要等级跳跃式扩散。B企业空间扩张规律:企业等级扩张常按市场规模,首先进入最大的市场(都市区),接着进入次大市场,并以此类推。C中国特殊环境下的企业空间扩张人际关系通道:1密切的人际关系影响区位的选择2机构(或体制)通道:相同的隶属关系或行政干预3生产通道:生产或服务之间的关联4距离通道:地理区域的邻近性

23. 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A假设条件:区域小镇均匀分布,每个小镇

有一个公司,每个公司只有一个生产性工产。这些工厂生产同样的产品,在自己的市场区内销售。

B公司成长差异及原因:由于工厂所在城镇人口规模不同,导致生产规模不同。规模差异又引起生产成本差异。较大规模的工厂生产成本较低,具有初始竞争优势,得以更快地增长。

C公司的空间组织变化:工厂发展竞争的结果,少数得以生存,其市场去也得以扩大,覆盖了原来众多小公司的市场区。

D 沃茨模式的缺陷1关于生产规模经济大于规模不经济的假设,对规模经济不甚突出的生产部门不一定适用。2该模式基于饮料生产部门,结论的普遍性有限。3假定市场区为理想化的连续向外扩张,而在实际中还存在非连续性的市场区扩张。

24. 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地方性公司——扩张到其它区

域,跨越第一个门槛,成为多分部区域性公司——跨越第二个门

槛,成为全国性公司。

25. 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公司扩张分为4个阶段:市场进入、市场拓

展和当地生产是公司发展基本战略。阶段Ⅰ:与当地环境关联密切(区位、人际关系)。当市场需求增加,则通过增加资本实现生产能力增加。区位变化仅限原始区域。阶段Ⅱ:当地市场增长落后预期值,扩张至区域外国内市场。趋于通过多区位生产和销售占领国内市场。阶段Ⅲ:寻求向国外市场推销产品,随着销售增加,从在一些出口看好的国家建立销售代理商,到成立自己的销售部门。阶段Ⅳ:随着出口量增加,国外市场进入限制,公司在这些国家建立国外生产厂家或分公司。主要通过购买、兼并的方式进行。

26. 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阶段Ⅰ:假设一个多工厂公司,其生产和批

销机构均位于国家1。通过出口供应海外市场。阶段Ⅱ:开始海外扩张阶段Ⅲ:开始海外生产。阶段Ⅳ:国际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扩展。阶段Ⅴ:对公司国内外生产经营的国际网络进行组织调整,使其趋于合理化。

27. 以上四个模式的共同特点:A均展示了公司从单厂到多厂、单区位到

多区位的扩张过程。

B在公司扩张中,销售起先导作用,其次为生产机构的建立(按最低风险原则扩张)市场占领促进公司的扩张。

28. 公司组织结构的主要类型:功能部(职能部)结构、产品部结构、区

域部结构、顾客部结构矩阵结构

29. 跨国公司投资的原因:弗农的产品周期论、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

拉格曼的国际生产内部化理论、邓宁的折衷理论

A弗农的产品周期论A核心思想1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2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B局限性1弗农的理论在规划企业未来投资国别和解释跨国公司为其总体利益而实行全球化战略行为时,不能令人满意。需要把产品周期理论与企业拥有的特殊优势结合起来考虑。

2弗农的理论只重视企业最终产品的生产周期,而未考虑这些产品的生产流程可进行国际分工。

B折衷理论A核心思想跨国投资的优势(OLI优势)

(1)企业的所有权优势(O优势)指公司拥有服务特定市场的净所有权优势。无形资产、协调或减低风险优势,包括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规模或垄断优势、品牌优势、融资能力等别的企业不具有的优势——这些都是特定企业所拥有。

(2)内部化优势(I优势比起将这些技术优势出售或租借给其它企业来说,自己利用这些优势更加有利。通过内部交易而获得的优势就称为内部化优势。

(3)区位优势(L优势)如一个企业同时拥有上述优势,它就会将这些优势的利用与国外生产要素的投入(包括自然资源)相结合,即充分利用世界各国的要素优势。

综上所述企业仅拥有所有权优势时,可将其转让给其它企业以获取收益;企业在企业内部利用其所有权优势时,可通过产品出口获取收益;当企业内部利用所所有权优势,并与世界各国的区位优势充分结合,才会出现对外直接投资。

26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一) 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A区位选择原因跨国投资者仿效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在投资国的经济中心区投资,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

受资国的经济中心,交通、信息通畅,基础设施良好,经济活动集中。

B区位转移发展中国家的外资区位变化相对迟缓。一方面与发展中国家非发达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有关,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时间滞后于发达国家,其区位扩散也应出现相应滞后期。

二) 集中于边界地区边界地区,历史上相邻两国(地区)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这种情况十分有利于邻国投资者的区位选择。

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在边界地区建立“经济区”、“出口加工区”等,给予较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加强了这种边界区位。

3) 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密切的社会和亲属联系,对外资区位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相同的语言和文化习惯,可以减少对信息了解的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的习惯、法律等,也利于避免劳资冲突。

27. 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1)便利的交通运输;2)及时的信息获取;

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区位选择原因大都市区具有以下三种优势:具有公司之间当面接触可能性;提供金融、法律、广告等方面服务的便捷性;具有与其它大都市高度接近性。

28. 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A广泛性跨国公司对投资地

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六个方面:资本和金融、技术、贸易和产业联系、产业结构和企业家能力、就业、依赖和经济扭曲。B层次性1直接影响:就业、税收、基础设施等。2间接影响:原料,燃料联系;半成品,零部件联系,劳动力及服务联系,信息联系,技术联系等。间接影响还可依据所通过的中间机构的多少,有层次之别C 区域性跨国投资常集中于某些区位上(如主要经济中心,尤其是全国首都和地方中心城市,沿海发达区,国家扶植发展区,经济特区等),因而其投资影响具有区域性。D多面性跨国公司对区域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例如,投资企业可吸纳一定就业人员,间接带动相关企业就业人员的增加;但也会取代一些原应由当地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E差异性不同源地的跨国公司可具有不同的区域格

局;公司规模、投资战略、所属产业部门所带来的影响的差别也很明显;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跨国投资易于借助广泛的联系,扩散其影响F时间性跨国投资的区域影响程度,随着投资企业建立的时间而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就业、税收、基础设施等

29. 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的主要影响A正面影响主要在:1、为当地提供

就业机会;2、为当地政府提供税收;3、为当地的土地所有者提供地租;4、繁荣和丰富当地的市场;B负面影响1、对当地的工人进行剥削;2、对当地原有企业形成冲击;3、对当地的传统文化构成

威胁

30. 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

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31. 如何进行主导产业的选择1高比较优势系数:主导产业是在区域比

较优势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高产业关联度:主导产业通过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来组织、带动它们发展。3高需求收入弹性:主导产业的产品不仅当前的社会需求大,而且产品的未来社会需求要能够持续地、较快地增长。4高生产率上升率:主导产业是综合生产率上升率高的产业。

5高产业创新能力:具有高创新能力的产业才能成为主导产业

32. 配第—克拉克定律是克林.克拉克在威廉.佩蒂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

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基础: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呈现增加的趋势。原因:各产业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33. 库兹涅茨法则——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化1)随着经济发

展,第一产业(农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一产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下降;(2)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工业)创造的国民收入比重逐步上升;占用劳动力比重上升到一定程度后(进入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社会),缓缓下降,总体看来不变或略有上升;(3)第三产业(服务业)占用劳动力比重持续处于上升状态,它创造的国民收入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34. 产业结构演化原因: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相对国民收

入的差异。

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劳动力的相对比重35库兹涅茨指出,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第一次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小于1,第二、第三次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大于1。第二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的比重呈普遍上升的趋势,而其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变化因不同国家工业化水平不同而存在差异,但综合看变化不大。一般情况下,第三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呈下降趋势,但其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却是上升的。36霍夫曼定理: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第一阶段:5(±1):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

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第二阶段:2.5 (±1):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快,但在规模上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第三阶段:1

(±0.5):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规模大体相当

第四阶段:小于1: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

37区域空间结构: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一方面各种经济活动的产生需要把分散在地理空间上的相关要素组织起来,形成特定的经济活动过程。另一方面,各种经济活动之间需要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于是,就需要考虑如何克服地理空间的约束而相互连接起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8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意义A区域空间结构通过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把分散于地理空间的相关资源和要素连接起来,产生种种经济活动。

B区域空间结构能够产生特有的经济效益:

节约经济:即经济活动因选择合适的区位、合理调配资源和要素而节约运费、减少相应的劳务支出和管理费用所产生的收益。

集聚经济:即因相关集聚活动在空间上合理组合而在技术、市场、劳动力、基础设施、资源和产品利用等方面得以互补、共享所产生的收益。

规模经济:即经济活动因区位优势、合理集聚而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由此而引起规模增大所产生的收益。这些经济效益都是依托空间结构而取得的。

39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区域城市对称分布

40极核式空间结构(增长极)A区域发展早期,区位条件相对好的场所成为经济活动的集聚地,即为“点”。B个别经济发展比较好的点实现快速增长,最终经济规模和居民规模都超过其他点,成为该区域的“增长极”。C该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聚的极化过程,带来经济、社会组织向增长极集中,从而导致区域空间分异。增长极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极核,起着主导作用。

41点轴式空间结构A轴线的形成过程:增长极的发展带动周围点的发展;为了实现增长极和周围点的互补,建设连接他们的交通线、通讯线等线路;线的建成又刺激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于是,沿线地区逐渐发展为区域经济活动密集区,即区域发展所依托的轴线。

B轴线的发展过程:增长极和轴线上的点的规模不断扩大,又会向外进行经济和社会扩散,在新的地区和新的点之间再次形成点轴。于是,区域中形成了不同等级的点轴线。

C一般经济轴线主要有4种:1沿交通干线分布的经济轴线2沿大江(河)分布的经济轴线;3海岸经济轴线;4山地与平原交接处的经济轴线

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A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均质无序,低水平的均衡阶段B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中心与外围差异逐渐增大

C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形成规模不等的“中心-外围”结构,区域结构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D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内各地区、中心外围间联系日趋紧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

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A社会经济结构中以农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低水平且比较稳定的“平衡状态”B过渡阶段:城市经济增长,导致区域内部的空间不平衡,形成“中心-边缘”结构C工业化和经济起飞阶段:形成“多核心”结构,城市的等级体系开始形成,边缘落后地区得到一定发展D技术工业和高消费阶段:区域间的不平衡和差异逐步消失,在较高水平上达到“平衡状态”集聚机制(极化作用)A集聚:资源、要素、经济活动及人口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B集聚机制的形成原因:区位指向,经济活动内在联系,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C集聚引力的作用:1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2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3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太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扩散机制: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扩散机制形成原因:1避免集聚不经济 2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3政府的政策作用

扩散的形式:接触扩散,等级扩散,随机扩散

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A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

B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集聚与扩散机制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

农区工业化:农村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农村发展工业的三种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

1. 新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形成新的生产行业或部门

(1)部门结构迅速变化,电子工业、信息工业地位显著上升

(2)改变了传统的部门分工与生产地理分工,出现新的生产地理分工格局

2. 新产品在功能、品质上超过原有产品,同一生产部门发生内部变化同时,原有生产部门衰退,甚至消亡,于是产生所谓的朝阳产业、夕阳产业。

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

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增强了区域的经济竞争力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因素。

技术创新可以弥补区域在某些资源禀赋方面的不足。

知识资源丰富的区域将在经济发展中更具竞争力。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

区域经济增长因素: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外部环境

增长极: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A其特点:1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主导产业)

2在空间上,增长极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中心地) 3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

B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的组织作用

支配效应: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起支配作用,即“拉动作用”

乘数效应:增长极对周围经济的经济发展产生的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会不断强化和加大,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

极化与扩散效应:极化作用:要素和经济活动趋向增长极。扩散效应: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扩散效应与极化效应效应的综合影响

为“溢出作用”。

C从增长极的作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区域中的各种产业将以增长极为核心建立区域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增长极的形成,必然改变原始的均衡状态。随着增长极的增长,将加剧不平衡和经济差异。

2、新的增长极形成,会改变原有空间和产业结构。

3、增长极的形成、发展、衰落和消失,都将引起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影响。

乘数原理: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

加速原理:说明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量的变动。当消费量或收入变动率增长,投资将会加倍增长;反之,投资将加倍减少。

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A自给自足阶段:农业为主,较封闭、状态分散

B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地区C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区域间贸易和经济往来不断扩大D工业化阶段工业兴起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主导力量E服务业输出阶段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输出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主要动力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1)传统社会阶段—没有现代科技,资源过多地配置在农业,家族和氏族在社会组织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力水平很低,人均收入仅够维持生存。

(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从传统社会阶段向起飞阶段转变的过渡阶段

(3)起飞阶段—障碍经济增长的问题得到解决,增长成为各部门的正常现象。农业劳动力进入城市,人均收入大大提高。罗斯托认为,一个区域一旦实现起飞,经济就可以“自动持续成长”。

(4)向成熟推进阶段—新的主导部门逐步建立,代替旧的主导部门。铁路建筑、钢铁工业、及大量使用钢铁的通用机械、采矿设备、化工设备、电力工业和造船工业等部门的发展是一国经济“成熟”的标志(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工业高度发达,经济的主导部门转向耐用消费品生产。(汽车工业部门空前繁荣)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服务业为代表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关部门成为主导部门。居民追求时尚个性,消费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人类社会不再只以物质产量的多少来衡量社会的成就,而以包括以劳务形式、环境状况、自我实现的程度所反映的“生活质量”的高低程度

产业集群: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联系在一起。

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A企业和资源会向产业集群区位发生集聚。

B产业集群的发展会带来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区域内经济发展出现空间分化,形成或强化经济发展不平衡。

C产业集群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产业开发区的成败,对城市产业布局、整体发展产生影响。

经济区:也就是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经济区的基本特征A组织上的同质性或群体性B空间上的相对排它性C对外联系的开放性D组合上的层次性

区域管制: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调控之不足,最终达

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A极化效应1经济要素(劳动力、资金、资源):南方-----北方

2国内外贸易:南方处于不利地位(产品市场,原材料市场)

B涓滴效应1北方吸收南方劳动力,缓解南方就业压力 2双方经济互补,给南方带来发展机遇 3北方先进的社会经济要素向南方涓滴

C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的关系:开始一般是极化大于涓滴,最终,涓滴大于极化

D国家干预:为了克服不利因素,避免成本过高,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干预,强化涓滴效应,促进南北双方的均衡发展

梯度推移说的基本观点: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与产品周期相对应,把经济部门分为三类:兴旺部门: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衰退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

梯度推移理论在我国国土布局中的应用与发展

A认为经济布局的重点选择应该根据区域之间的经济梯度来决定。

B首先要重点发展高梯度区域(东部),然后依次向低梯度的区域(西部)推移。

C随着高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展加速,推移的速度将加快,从而带动低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展,逐步达到区域之间的相对均衡。

区域相互依赖理论A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之间都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只不过程度有所差异;

B是相互依赖意味着依赖是双向的传递和影响; C是相互依赖的内容和程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可以这样来理解相互依赖,即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包括经济行动和政策)所发生的双向作用、影响的过程或现象。

区际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

区域分工的理论基础:A成本学说 B要素禀赋学说 C新贸易理论 D竞争优

势理论

B的基本思想是:第一、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各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其原因在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丰缺程度不同;第二、为获得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各国应生产和出口本国生产要素相对丰裕的产品,进口本国生产要素相对稀少的产品。

B的缺陷:1完全违背了劳动价值论。 2忽视了科学技术的作用。

3该理论只能用来解释要素禀赋不同国家间的分工与贸易行为。

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A自愿平等,互惠互利。 B优势互补,相互协调。C区域之间在空间上尽量相连。

区域经济差异是各个区域之间经济总量上的差异,在区域分析中,它一般被理解为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A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区域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有诱导和强化作用,成为区域经济主体调整自己经济行为的参照系或指示器

B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引起区域之间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扩大; 2是人口区际移动的重要原因; 3强化了各区域的自我中心意识。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1) 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2) 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 3) 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4) 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5) 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6) 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经济活动全球化趋势(特点)

A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全球化发展

B国际间人员、文化的交流将为经济全球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C国际资源交流参与各方可获利性将克服国家间利益分配上的争执,使经济全球化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

D国家间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将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

经济国际化:经济活动跨国界的扩张,反映空间范围的扩大

经济全球化:包含经济活动扩展,更重要是国际上分散的经济活动之间的功能联合

经济区域化:地理上相近的国家为了各自经济利益而实行的某种经济联合或组成区域性组织

地方化也叫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为达到地方市场的任

何,而应和东道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传统的发展战略。

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机遇和挑战:A带来贸易机会、技术、技能和外国直接投资

B威胁欠发达地区、造成依赖(如东南亚危机)

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对策政府管理责任:A调节作用,支持出口,重视区域政策(帮助落后地区),通过必要扶持提高产业竞争B科技革命:世界经济的发动机C制度创新:安全保证全球化制度应兼顾多元化与一体化的要求

用工荒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A原因:国内企业订单增加,劳动力需求增加2、部分农民工农村创业,并且带动大量农民工就业3、国外经济回暖,劳动力大量外流4、人口红利效应减退,劳动力结构失衡

5、农民工工资水平和保障水平得不到相应的提高

6、产业转移,中西部劳动力当地就业

B对策:1、继续加快经济结构性调整,优化配臵劳动力资源2、提高国内工人的福利待遇,缩小与国外的差距3、加快就业人员结构调整,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的储备4、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适量储备劳动力资源5、建立省市间劳动力合理流动保障和鼓励机制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产的三要素是:、和。 2.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可得出公路适合运输,铁路适合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运输。 3.定价制度一般有、、和。4.依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的同心圆结构依次为、、、、和。5.企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和四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 2.主导产业: 3.运输: 4.区域经济发展:

5.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1.产品周期理论: 2.佩蒂-克拉克定理: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自然和资本。2.短途,中途,长途。 3.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运输:是指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目的,借助交通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⑴由农业、工业向商业、城市、区域研究方面转化 ⑵由微观的特殊区位转向宏观的一般区位 ⑶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⑷由纯数量方法转向非数量方法的制度研究,包括心理、行为、职业、政策。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⑴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⑵规模庞大⑶具有寡头独占性⑷实行全球经营战略⑸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⑴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减缓 ⑵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2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一)区位 ―区位‖源于德文的―standort‖,1882年W.高次首次提出的。1886年被译为英文―location‖。 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而区位定义中的某事物限定在人类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诸活动,即人类活动或人类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二)区位理论 1. 区位理论:是人类选择空间活动区位的理论/ 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 基本涵义:第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第二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2.区位主体:占有某区位(场所)的事物(人类活动)。 3.区位理论的类型与体系 由于研究区位论的着眼点不同,区位论可分为多种类型: (1)广义区位论与狭义区位论 从狭义上理解区位论,认为区位论就是个别工厂最佳区位的规模理论,属经济地理学理论。 从广义上理解区位论,认为区位论是关于人类空间活动的区位及土地利用类型的说明理论,属于人文地理学理论。 (2)微观区位论与宏观区位论 从微观上看,区位论是研究个别对象或者群组对象某一侧面的最佳区位,例如某一工厂的运输区位,或者劳动区位等。 从宏观上看,区位论是研究多种对象集聚的空间类型,即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来研究整体的区位或类型。例如德国鲁尔工业区的钢铁工业区位,日本关东地区的石油化学工业区位,我国西安的历史旅游网点区位等等。 (3)静态区位论和动态区位论 从静态与动态上看,一般认为20世纪40年代以前为静态区位论,即以个别因素抽象孤立地分析区位,尤其是以距离因素孤立地分析区位。以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为代表,这是静态的均衡模式的区位论研究。 20世纪40年代以后为动态的区位论研究,即从发展上进行多因素的综合研究,而且与行为科学和区域科学结合在一起,利用计量方法寻求多因素的最佳区位,以廖什(A. Losch)的―经

武汉大学考研 经济地理学历年试题2002-2010

经济地理学真题 2009年经济地理真题 一、名解(每题4分,32分) 工业用地选择城市环境容量地域分工城乡一体化聚集经济圈层结构综合平衡外部不经济性 二、问答 1、在区域条件分析过程中,如何针对经济活动的聚集于分散特征?(15分) 2、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把握城乡统筹?(15分) 3、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中,如何把握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尺度?(15 分) 4、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体现区域的分工与协作?(13分) 5、在区域条件评价过程中,如何体现系统分析的观点?(12分) 6、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体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目标?(12分) 三、论述(每题18分) 1、论基于测度与评价的区域发展决策。 2、论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 2008年经济地理学真题 一、名解(8*4分=32分) 区位条件用地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地区专门化区域规划规模经济技术经济论证法生态工业区 二、问答(共82分) 1、在区域条件分析过程中如何把握区域发展的优势?(12分) 2、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体现因地制宜的基本原理?试举例说明。(14分) 3、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把握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14分) 4、在区域发展决策中,除坚持“地区专门化”,为什么还要坚持“综合发展”?(14分) 5、如何理解区域发展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14分) 6、如何理解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系统性?(14分) 三、论述(2*18=36分) 1、论区域分工与协作,并举例说明。 2、论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基本方法。 2007年经济地理学真题 一.名解(8*4) 用地选择因地制宜用地平衡城乡一体化组团布局距离衰减作用城镇体系人地关系二.问答 1.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把握区域发展特色。(12) 2.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实现“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15) 3.在区域条件评价中,如何正确把握区域条件的基本特征?(15) 4. 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体现区域的分工与协作?(15) 5.如何理解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的集聚与分散机制?(13)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部分)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 1.经济地理学发展概况。 答: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一)史志描述 史志描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17世纪以前)代表作《山 海经》、《禹贡》、《地理学》等 (二)商业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学的前身 1.时间——17世纪至19世纪。 2.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及大规模商贸出现 (2)地理大发现 3.特点: (1)理论与实践方面推动了商业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2)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3)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诞生阶段 1.背景 (1)产业革命(2)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2.特点 经济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经济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研究全面展开 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本书观点)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包括所有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及其原因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即考虑经济活动之间关联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答: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地理学发展的目标之一。 (1) PRED指标体系选定问题 (2)区域发展质量的科学认定 (3)微观尺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区域生态型经济与循环经济系统的建立问题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经济地理学全套课后思考题复习资料详解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概念题 《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 、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 4 、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重点整理by老眠

《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一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3 、简述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第二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2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外,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也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另外,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其他利用方式。 3 、评价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一)农业经济地理学上的意义 1 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 2 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 3 在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因为由之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总体上受益最大。 (二)经济学上的意义 1 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 2 关于合理性生产布局的设定,对韦伯以及克里斯泰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启发; 3 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的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不仅可用来说明农业土地的利用方式,对于解释其他土地的利用问题同样有效,可以说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5 、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 1 )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 )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 )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这里,可以用上述的原料指数以及区位重量来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 ( 1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 2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 3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第三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1 、概念题 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等级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试论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与创新

专论: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编者按 技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快技术进步和创新是关系我国未来综合实力的一件大事。21世纪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将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这种形势,任何一个学科都将面临如何系统理解技术创新内涵的新问题,都需要在各个方面加以创新,以使本学科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服务。为促进地理学工作者系统理解技术创新,并把技术创新广泛地应用于学科实践,本刊从2000年第4期开始,将陆续刊登 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方面的专论,殷切希望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关心技术创新,关注 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专论栏目,并踊跃参加。 文章编号:1003 2363(2000)04 0001 05 试论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与创新 张占仓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从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走势分析入手,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取得的成绩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21世纪中国经济地理研究要进一步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发展思想,并认为观念创新、能力创新、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创新、研究领域创新及组织管理创新是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创新重点。 关 键 词:技术创新;经济地理学;市场经济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0 08 12;修订日期:2000 10 16 作者简介:张占仓(1958 ),男,河南偃师人,研究员,学士,主要从事经济地理研究。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8月23~26日召开了 全国技术创新大会 。这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将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如何全面系统地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贯彻落实技术创新的精神,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 1 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其意义 1.1 创新理论 1912年,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2]。按照熊彼特提出的观点, 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把一种从 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狭义的技术创新主要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广义的技术创新还包括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相适应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创新等。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显然,我们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所提出的技术创新是广义的技术创新。 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认为, 技术创新就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OECD 报告认为,技术创新是 把一种想法(设想)变成一种投放到市场上的新的或改进的产品的转变过程;把一种想法转变成用于工业中的新的或改进的工艺(操作过程)的过程;或是一种新的社会服务方式的转变过程。 中共中央中发?1999%14号文件称,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 第19卷 第4期2000年 12月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EA RCH AN D DEVELOP M EN T V ol.19 N o.4Dec.2000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全版)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5分) 第一章绪论(5分) 一、名词解释 1.商业地理: 2.史志描述 3.货殖列传 4.结构主义地理学 5.经济地理的制度与文化转向 二、简答题 1.简述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答:文献描述,知识积累。 2.简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答:(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从企业到区域到全球化。(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规范性分析(20世纪以前)、实证主义分析(60年代)、行为伦分析(60年代末)、结构主义分析 3.简述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10分) 一、名词解释 1.连接度 2.供应商园:组织原材料供应的地域综合体。 3.R&D经费:R&D经费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4.知识与技术的溢出效应:通过技术交流等知识共享方式,可以使相关企业从新信息的生产价值中获得相当的利润,这可以理解为技术与知识的溢出效应。 5.知识与技术的“黏性”: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公共知识之间存在着一种正向的关系,私人净投资增长的直接原因是私有资本的增加,间接原因是生产活动的学习效应。 6.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 7.外部经济效果 8、交通网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表示,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9、交通网分散度: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 10、机场产业区:包括机场关联产业和与空运相关产业,空运相关产业包括空运型产业和信息关联产业。 二、填空 1.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

经济地理学重点

经济地理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规模经济:指由于专业化水平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成本下降,规模扩大,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P115 2,门槛人口: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人口,即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P94 3,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P174 4,互补产品:指两种产品间存在着某种消费依存关系,即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与另一种商品的消费相配套。 5,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产生的阶段扩展。P117 6,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的扩大。P117 7,范围经济:指企业由于经营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益。P115 8,霍夫曼比例:是一个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比利式,其重点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此比例被称为霍夫曼比例,即,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增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增值。P181 9,增长极:指区域经济中,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聚集而成的经济中心。P209 10,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长生示范、祖师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了其与周围的联系,而在此过程中受到循环积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的扩大和强化,影响范围和程度也随之增大的效应。P209 11,极化效应: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的效应。P209 12,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效应。P209 13,溢出效应: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P209 14,区域管制:指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变化和政府自上而下的控制的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P228 二、简答题 1.简述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P38 答:土地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以及其所处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土地的自然特性是其自身特性的主要表现,它一般以一下两种方式参与并影响经济活动。 其作为劳动对象,如在农业农业活动中自然特性就起着决定性作用。 作为作业的空间活动场所影响经济活动,如在城市的交通、建设用地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则起着决定性作用。 2,简述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形成机制P60 答:农业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的合理行动。其研究认为交通工具唯一时,运费与距离成比例,运费率也因作物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度能给出了地租收入的公式: R=PQ-CQ-KtQ=(P-C-Kt)Q 其中,R为地租收入,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Q为农产品的生产总量,K为生产地距离城市的距离,t为农产品的运费率。 3.简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和集聚指向论P69 答:运费指向论:其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的基础上,如何确定仅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其主要理论内容包括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最小运费原理和综合等费线的提出等三个方面。

经济地理学试题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 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 A.《尚书·禹贡》 B.《史记·货殖列传》 C.《汉书·地理》 D.《山海经》 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 A.《尚书》 B.《史记》 C.《汉书》 D.《山海经》 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 A.(德)戈策 B.(中)司马迁 C.(中)班固 D.(俄)罗蒙诺索夫 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 B.工业地理 C.商业地理 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 A.宇宙派 B.地志派 C.环境论派 D.区位论派 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 )首创。 A.杜能

B.韦位 C.克里斯泰勒 D.廖什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 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 D.生产地域综合体 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 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 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 A.阶级性 B.地域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E科学性 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 A.经济地理学概论 B.工业地理学 C.城市地理学 D.中国经济地理学 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 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 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条件:人类进行活动的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劳动对象、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 劳动力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质量、劳动力成本、劳动移动。 区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 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首先是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其次是“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第三,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第四,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结构由连接度和通达度来表述。 看图说明杜能圈形成的机制及空间配置原理。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空间配置原理: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的全部形态随之变化,将能在各圈层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农业组织形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 答: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

经济地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1.经济地理学是1760年俄国科学家洛蒙诺索夫首次提出的,1882年德国地理学家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至发表》的《经济地理学得任务》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性质特点 2.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相互关系的学科 3.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当前经济地理学研究重点: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区位的重要性:增大区位主体的收益,增强区位主体的竞争力,对经济活动空间行为产生强制性约束 3.区位理论是解释经济活动空间区位的理论,他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是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包括农业、工业、商业、聚落区位理论等构成了人文地学的理论基石 4.区位理论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即在区位主体已知的条件下,从区位主体本身的固有特征出发,分析适合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间,然后从中优选最佳区位;另一层与前者正好相反,即空间区位已知,根据该空间的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研究区位主体即人类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5.区位理论解决的问题: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优化配置问题 6.按照区位主体的分类: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商业区位论,交通区位论,居住区位论,服务区位论,城市区位论 7.区位条件:某一地区的属性或资质 8.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分原因(区位因子1经济因子A成本因子a运费因子b非运费因子B收入因子2非经济因子) 9.经济活动一般包括生产,流通以及消费活动,其中生产活动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因此成为讨论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环节 10.企业人为因素:要素投入,交通运输,市场因素,区域环境 11.土地的概念:地球表面固有的部分,是人类基本的生存空间 12:土地的特性:自然特性:自然性,差异性,耐久性,固定性 经济特性:稀缺性,报酬递减性,增殖性 13.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是作为劳动对象,另一种是作为作业人的空间或者活动场所 14.市场活动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所考察区位的市场影响力的地域范围,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市场意识的差异,往往来源于不同地区人们的传统意识的差异,市场需求特点往往取决于消费者需求偏好,市场竞争环境和管理秩序也直接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 15.需求门槛: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的需求才能都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 16.交通要素:一是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二是人和物质的移动即交通流,三是地域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 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1.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 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 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4.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 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5.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6.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7.规模经济: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 增加,称规模效益。 8.范围经济: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而获得的效率。 9.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从原材料、运输、逐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 提供相应的增加值。 10.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 11.主导产业: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12.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13.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 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14.产业集群: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 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 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15.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认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不利 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16.地域根植性:指生产网络中的每个要素,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这个区位具有与当地的历史 文化和制度相适应的“沉没成本”,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小,但地理的作用并未变小。 17.讨论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发展特点。定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出现的新研究视角与研 究方向;其主要标志是“文化及制度转向”,即从原来单纯注重经济要素转向研究社会文化要素与经济要素的综合作用。发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的实际,更加侧重于大型跨国公司内部组分空间格局和演变的研究);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结构主义地理学应运而生。); 18.古典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 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19.试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离标,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消费成本以及交 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一)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减少装卸等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起到减少运费的作用。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但

经济地理学复习重点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4、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5、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第二章P38)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土地因子: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 原材料因子: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以影响。 能源因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量、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二次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次能源还影响了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等。 资本因子:包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沉淀的地区对企业形成巨大的吸引力。而有充分的资本供应,对于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来说也是区位选择的关键。 劳动力因子: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区位因子之一。劳动力在质和量上的空间分布差异以及劳动力移动上的摩擦等因素导致劳动成本存在着空间差异,从而影响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智力密集型产业的不同空间分布。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要点和指导作用。(第四章) 理论的前提条件: 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 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 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小交通费, 相同的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 中心地职能在统一的中心地集聚。 三原则和中心地构建: 市场原则:中心地是具有等级的,且各等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间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服从于K=3原则。 交通原则: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服从于K=4原则。 行政原则:低级中心地完全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服从于K=7原则。 意义: 是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个性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探讨的直接推动原因,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