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

如何理解外汇市场的政府干预

1为什么有干预政策:金融市场不完善,市场机制未形成,资本账户为开放

2现在有那些类型:汇率定价

3干预的作用:保护国内金融市场、防范国际投机资金对国内的冲击

4这样的干预政策是否适合我国:适合,尤其是现在我国金融市场建立和完善阶段,资本账户为开放,经济高增长需要汇率稳定。

政府干预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评9.18“救市组合拳”

2008年9月18日晚间,多则重要的提振资本市场信心的利好消息发布。

一是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8年9月19日起,对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进行调整,由现行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税率保持1?。

二是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增持其所控股上市公司股份,支持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回购股份。

三是新华社记者从中央汇金公司获悉,为确保国家对工、中、建三行等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的控股地位,支持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发展,稳定国有商业银行股价,中央汇金公司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并从即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

这是自本轮超级熊市以来管理层打出的最有力度的救市组合拳。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策的助推下,A股市场有望走出低谷,回升至合理的估值区间。

一直以来,市场始终充斥着关于救市还是不救市的争论。赞成救市的一方认为,市场短期出现大幅暴跌远超出基本面因素的影响,是非理性的,市场崩溃引发的金融危机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反对的一方认为,市场有自身的运行规律,政府干预市场只能延缓危机的发生,反而不利于金融市场的长期发展,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纵观近百年来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历经过无数次的危机与灾难。每一次灾难都源自人性的贪婪,但每一次人类也都用智慧与勇气战胜灾难。神奇的市场拥有超强的修复能力,往往被称作“看不见的手”,指挥着个体的行为。然而,市场不是万能的,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的存在,市场经常会出现失灵的现象。当金融市场出现危机并有可能进一步引发更大危机的时候,各国政府都会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预。不管是在发达的金融市场还是欠发达的金融市场,无一例外。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相比,政府干预就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当“看不见得手”失灵的时候,通过“看得见得手”来进行矫正,是最有效的手段。

当前,中国经济虽然出现了一定的困难,但并非濒临崩溃。经济增长依旧维持在较快水平,通胀则明显开始回落,因为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跌和海外投资引发的坏账与损失亦没有相关媒体或市场传闻夸大的如此严重。尽管经济转型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完全可以实现经济软着陆。相反,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却已经达到历史低点,部分股票开始跌破净资产。市场失灵的现象已经出现,短时期内不可能具备自我修复的能力。这个时候,需要政府负起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干预市场,恢复市场参与主体的信心。

从本次美国陷入次债风波并引发更为严重的信贷危机的过程来看,美国政府从来没有停止过政府干预行为。而且,与历次金融危机的应对手段相似,美国政府依然采取了以直接向金融市场注资为主的救市举措。注资是美国走出历次金融危机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政府的引导和干预,市场开始逐步实现自身的修复功能,并最终渡过危机。尽管这次的危机被格林斯潘称作“百年一遇”,但我们仍旧相信,一切危机和灾难终将成为历史。再看我们的A股市场,下跌的时间和空间均已超过美国市场。此次应对A股市场的崩盘式暴跌,代表国家的中央汇金公司直接购入国有银行股票,无疑是提振市场信心的有效途径。

当然,政府干预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但并非包治百病的良药,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半封闭的金融市场而言更是如此。考虑到中国市场的半封闭性以及规模尚且偏小,此次政府干预几乎不可能失败。相反,我们需要注意政府干预的力度。如果力度过小,可能效果难以显现;如果力度过大,政府可能变成一个大庄家,缺少其他主体的博弈行为。其中的火候,将充分考验管理层运筹帷幄的艺术性。

平息“涨价恐慌症”需要政府干预

中国社会还处于转轨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不成熟会造成持续一段时间的“相对短缺”。所以,在看得见的未来,必要时由政府对“市场失灵”适当进行干预,这本身恐怕就是“市场成熟”的题中应有之义。

温家宝总理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生猪生产发展和稳

定市场供应工作。会议指出:“今年4月以来,生猪及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因此,会议强调:“必须从建立保障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机制入手,千方百计提高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生猪生产、流通、消

费和市场调控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问过一位经营养猪场的农民,为什么猪肉价格会大幅上涨?他的回答是:其实在大半年以前,猪肉价格曾经跌到历史最低。很多农民都很悲观:这猪是没法再养了,于是选择了放弃。他认为,这就是造成当前猪肉“供应总量下降”的最主要的原因。

10多年来的市场实践告诉我们,商品价格是会波动的:一旦商品减少,不能满足供给,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价格上涨,利润增加,生产者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于是商品逐渐增多,能够满足供给;但此后,往往又会商品过多,利润下降,生产者积极性遭受打击,于是商品减少,不能满足供给……这就是市场本身的逻辑。因此,在媒体上看到一些专家的意见,他们认为,这次猪肉价格波动也是很正常的事,因为市场本身就能够自动调节,因而毋须政府出面干预,甚至认为政府干预是多此一举,甚至还会使“价格波动更剧烈”。

但是,对所有的商品,尤其是对生活必需品,统统一概而论,恐怕并不符合事实真相。至于农产品,还要看生产周期的长短。譬如,春夏之交,母鸡生蛋会减少,蔬菜也会产生“淡季”,于是价格就会上扬,但这都能在短期内就能“自动”调节过来,对老百姓的生活也不会影响太大。但是,生猪存栏数锐减,要恢复到维持正常供应的水平,恐怕至少都要一年半载。在遭遇这样的“中期市场失灵”的情况下,适当的政府干预也许还是必要的。前文提到的那位农民就建议,如果政府在去年猪肉价格跌到农民难以维持再生产时,帮农民托一下底,可能就不会出现现在猪肉价格暴涨的情况。其实,从国际经验看,农业常常是政府干预最多的生产领域之一,发达国家尤其如此。这恐怕是因为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会使老百姓难以对自己的生活作出稳定的预期,从而导致社会恐慌。

以上所谈及的政府干预,包括政府新出台的若干新政策,都属于经济政策的范围。但在社会领域,政府的政策干预就更有必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采取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发放临时补贴等措施,确保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降低。稳定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必要补助。”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平息社会上刚刚冒头的“涨价恐慌症”。

总而言之,“市场失灵”其实不仅在公共领域,在提供私人物品方面有时也会“失灵”。尤其是中国社会还处于转轨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不成熟会造成持续一段时间的“相对短缺”。所以,政府在必要时对一些生活必需品的短缺进行适当的调控和干预自有其道理。

同时,从国际经验看,也许在现实条件下,“匮乏”或“短缺”仍然是经济领域最主要的话题。所以,在看得见的未来,必要时由政府对“市场失灵”适当进行干预,这本身恐怕就是“市场成熟”的题中应有之义。(唐钧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财经》论坛】许小年:政府干预不应无限扩大

华尔街危机的源头是美联储过度发行货币,导致流动性过剩,创新过度。而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监管过度,创新不足虽然格林斯潘表示,美国遇到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但许小年认为这场危机的始作俑者正是格林斯潘,其执政时期的美联储过度发行货币。在《财经》杂志9月18日举办的“中国金融:变局与对策论坛”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表示,华尔街危机的源头是美联储过度发行货币,导致流动性过剩,创新过度。而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监管过度,而创新不足。

他认为,公众对于政府和市场的分野长期存在误解。经常把政府在危机时刻的职能与在常态中的职能混淆。许小年表示,凯恩斯主义的诞生,掀开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序幕,但是凯恩斯主义产生于危机时刻,仅适用于危机时刻,比如目前的美国;而实际情况是,凯恩斯主义被无限推广到常态,“这一点需要澄清”。

许小年认为,中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面临空前的挑战,经济转型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引领目前中国实体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已经有两个“引擎”(出口与内需)出了问题: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外部需求已经逐渐熄火;同时,国内投资正在减速。为此,他认为,中国必须尽快实现转变增长和发展模式,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尽快完成从投资转向消费、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转变。

从统计数据来看,投资仍然是中国GDP增长的主要动力。2007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在50%左右,居民消费占比为35%,而且还在逐年下降,相比,美国的居民消费占GDP比重高达70%以上,远高于中国水平。同时,从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来讲,制造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仅占全社会27%,而服务业却提供了30%以上的就业机会。许小年据此认为,希望在于服务业。

实际情况是,上述转变的目标还没有实现。许小年认为,主要源于刚性的经济体制,具比如,包括金融业、交通运输、电信、文化娱乐等在内的主要服务行业,无不在政府的管制之中,壁垒高耸,无法实现人才的自由流动,以解决转型中产生的就业问题。相比过度监管,许小年认为,监管当局更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及时总结市场上出现的新事物、新产品、新的商业模式,并将其合法化。

美国政府救市计划可望周末出炉下周进行立法

中新网9月20日电美国政府最新处理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计划,可望于本周末出炉,下周进行立法。美国总统布什与财政部长保尔森19日都表示,这项计划将花费巨资,但强调方案将借此提供金融市场稳定,保护美国纳税人。

据“中央社”报道,这项被视为1930年以来,对金融市场最大介入措施的计划,除了将清理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也包括建立货币市场基金的联邦保险。一些国会议员估计,这项计划可能花上5000亿美元至1万亿美元。

美国总统布什19日在保尔森陪同下于白宫召开记者会指出,金融市场岌岌可危,联邦政府有必要介入金融市场;不行动的风险更高。他说:“美国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政府正以前所未有的行动响应”。

保尔森稍早也在财政部记者会中,以“大胆”形容政府即将采取的行动:“我相信这个大胆方式,让美国家庭付出的成本较其替代结果少得多─金融机构一连串持续倒闭与冻结的信贷市场将无法支撑经济成长。”

保尔森说,这项计划提供金融市场稳定,是对纳税人最终的保障,而计划涉及纳税人资金的“重大投资”;“美国人的金融安全,仰赖我们让金融机构回复健全基础的能力。”

保尔森并表示,他在这个周末将与国会两党领袖共同讨论这项计划,行政部门与国会也将合作在下周通过立法。

他指出,美国政府也将进行两项立即行动:包括房利美与房地美将增加购买抵押贷款担保证券,提供房贷市场资金,以及财政部将扩大先前公布的抵押贷款担保证券购买计划。

被问及这项政府介入行动可能花费多少资金,他坦承,将花上“数千亿美元”。

据美国媒体报道,这项新措施,类似美国从前为解决储蓄信贷危机,成立“资产清理信托公司”(RTC),处理问题资产。美国于1980年代初期发生严重储蓄信贷危机,为解决对美国金融体系的冲击,国会立法于1989年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下,成立资产清理信托公司,其运作功能如同金融重建基金,至1995年结束运作。

为解决金融市场动荡,美国政府两周来已对金融市场进行罕见大规模干预,先后宣布监管并注资美国两家最大的房贷机构,以及提供美国最大保险公司AIG850美元的资金,获取其近8成股份。

政府救市不违背市场经济原则

股市即使跌破了头,管理层也不出手,也许,中国政策市的管理层会以为这就是“市场化”。但是,高度市场化的美国不遗余力地公开救市给我们上了一课:即使是成熟资本市场也救市。

没错,美国人对跌倒的孩子不扶的教育方式是颇有道理的。引申到市场管理,那就是对市场经济也应当减少行政干预。不过,“跌倒不扶”并不是死教条。比如,对残疾病弱儿童的跌倒扶不扶?如果不扶恐怕有违人性。还有,跌倒在自己家里尽可不扶,但跌倒在交通要道的时候该不该扶一把?如果也不扶的话,那该多危险。市场经济也是如此。

美国政府的救市,不妨用上述的道理来解释。一则,深受次贷危机伤害的美国股市已经像残疾病弱的孩子;二则,这个残疾病弱的孩子正是跌倒在美国经济拖累全球走向衰退的十字路口。显然,美国政府的救市之举,不仅没有违背美国人的市场经济道德,而且事实上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市场,进而稳定经济的作用。

为什么发生了次贷危机的美国股市非但没有跌多少,而且还早早地开始了止跌反弹。而没有发生次贷危机,或者说对次贷危机感冒不重的中国股市,却跌得比人家还重?显然,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说得清,那就是一个跌倒就扶,一个则跌倒不扶。

对待泡沫,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有个非常经典的观点,即“等待泡沫自己破裂”。去年1月29日,格林斯潘还在上海的一个投资者会议上建议,政府不要过多干预股市,应该放手让市场按其自身轨道发展。他认为,主动戳穿泡沫不免需要承担经济动荡的巨大成本,并且带来影响就业、收入和消费等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可是,自从去年的“5·30”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的领导者们不知为什么把格林斯潘的忠告当成了耳边风,信奉起“只打不扶”的方针来。这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违背市场化宗旨和原则的。

“只打不扶”,本质上就是一方面把资本市场看成投机市场,把投资者都当成投机者,另一方面,自己却用投机的心理来对待资本市场和投资者。中国股市“重融资轻回报”的政策定位就是这样形成的,这显然是对资本市场功能的严重误解所导致的严重错误定位。这个错误纠正不过来,中国资本市场就只会离市场化的道路越来越远,中国的投资者也就永远也别想有好日子过。在某种意义上,中国股市现在的局面与其说是自己跌倒的,不如说是政策市打倒的。

积重难返的中国股市现在面临多重矛盾:又是大小非解禁的失控,又是再融资的狮子大开口,又是IPO新股尤其是大盘权重股的破发,又是先推创业板还是先推股指期货的争论。这里所涉及的矛盾实质上不仅是某个政策时机的选择,而且也是市场利益机制的选择。为“救非”、“救发”而大发特发新基金,但是,新基金发得再多也救不了市。政策和资本的利益勾结打乱的不仅是市场结构性调整的步调,而且也是把一切利好变成利空的血盆大口。

从目前中国股市的情形来看,已经不是支持不支持政策市的问题,而是跟美国股市一样,对跌倒在十字路口的残疾病弱孩子扶不扶的问题。“跌倒不扶”不得人心,对股市对股民,对国家对人民,都是不负责任的。

论我国市场调节_政府干预和经济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政府职能转变是我国当代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政府干预和管理经济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在这些社会关系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又构成了我国经济法要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因而如何运用经济法的原理协调我国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环节。 一、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内在联系 (一)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1、政府自身的性质客观上要求它必须有所为。“什么都不为的政府未见得就是一个好政府。事实上,现在我们没有看到任何一个‘无为而治’的政府,只是存在‘为得好’与‘为得不好’的问题〔2〕 。”政府“为”与“不为”,不应当取决于政府官员的自由意志,而应当取决于政府本身的特性及其设置的目的性。就政府特性而言,只有政府才有资格和能力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 首先,政府是一个具有社会普遍性的组织。这一方面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公民都必须附属于一个政府,任何人都没有选择权;另一方面也就使得政府可以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为了自己公民的利益而采取某种行动,这种行动包括国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政府对市场的适度干预就是国家为保障公民的合法经济利益所采取的行动。 其次,政府拥有其他经济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制力。这种强制性来源于政府的普遍性,它一方面导致了政府的干预权力,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整个社会对干预权力的服从。当然这种服从既可以表现为公民对政府干预行为的自觉遵守,又可以表现为被动的就范。 2、政府的设置的目的性要求它必须有所作为。任何国家的政府都是作为国家的实体代表而存在的,而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又是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前提的。政府设置的目的是建立有利于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即政府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因此,如何实现这个职能就成为各国政府所必须面临的主题。这个职能普遍有两种思路:一种是通过政府对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直接组织和领导而实现;另一种是通过政府对宏观和微观经济的间接调控而实现。而无论是直接调控或间接调控,它都属于政府干预的范畴。 3、为了克服市场失灵,政府必须有所作为。所谓市场失灵,是指由于许多因素使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呈现出低效率运行的一种非理想的状态。〔3〕克服市场失灵,是政府对市场经济干预中最为必要和重要的职能。 市场缺陷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市 论我国市场调节、政府干预和经济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大连大学法学院讲师蔺妍

市场经济体系中的政府干预

市场经济体系中的政府干预 自从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揭示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作用之后,市场经济作为经济运行的重要方式为世界许多国家所认可、接受、实施和采用。事实证明,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交易公平,提高生产效率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运行,人们也发现,市场经济也不是万能的,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也存在市场经济无法发挥作用的现象,出现市场失灵的状况。如何弥补市场经济的这种缺陷,很重要的需要政府作为公共资源的管理者、调配者发挥作用,于是产生了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政府行为。 一、市场失灵 现代西方经济学严格证明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然而这是在十分苛刻的条件下才成立的。现实中的市场总是不完全的,并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这一理想状态,即会出现市场失灵。 (一)市场失灵的概念 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的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或低效率。 市场失灵可以区分为两个方面、三个层次、四种类型及多种表现。这两个方面是指内在性失灵(指市场缺陷或缺乏给市场带来的局限和不稳定性,这往往表现在微观领域)和外在性失灵(指市场对外部的宏观经济造成不稳定和社会带来冲突,这主要表现在宏观和社会领域)。三个层次是指微观的不经济性、宏观的不稳定性和经济与社会的不协调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市场的局限性,市场的非普遍性,市场的不稳定性,与社会的不协调性。 (二)市场失灵的成因 关于市场失灵的成因,众多学者的意见大部分相同,但也存在差异。综合而言,市场失灵主要有以下几种成因: 1、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经济主体的活动产生的影响不表现在自身的成本或者受益上,却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好处或坏处。现实生活中,外部效应存在非常广泛,只要存在外部性,资源配置的效率就难以实现,市场机制就不能发挥作用。所以市场机制下,每一个体处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不会主动参与追求公共利益的行动,因此不利于增加正外部性、减少负外部性,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佳配置水平。为了维护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就需要政府采取税收、补贴及法律规制等各种手段,增加正外部性行为的受益和负外部性行为的成本,解决外在效应问题。 2、垄断。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前提是自由的、充分的竞争,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竞争是不完全的,存在垄断问题。它表现为市场上出现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家供应商、甚至是独家垄断的局面,垄断厂商通过操纵物价,牟取暴利,使市场均衡作用失灵。 3、公共物品的生产与供应失灵。公共物品时私人不愿意生产或无法生产,抑或无法全部生产,必须由政府提供,或者由政府和企业、个人共同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公共物品不能

论政府适当干预市场的必要性及其方式

论政府适当干预市场的必要性及其方式 【摘要】: 政府与市场是两种配置资源和协调活动的机制,为了在实践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特别是结合我国国情,有必要揭示政府应否干预市场的基本问题。文章从政府干预市场的必要性、政府干预市场的利弊和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以及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约束政府的干预行为来进行讨论。 【关键词】:政府;市场;适度干预;经济法 政府职能,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政府职能反映着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是公共行政的本质表现。 一、政府干预市场的原因 政府之所以要对市场进行干预,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自我调节存在缺陷。市场自我调节有自身明显的弱点和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首先,市场调节具有短期性它反映的是社会的短期需求,而不能反映社会的长期需求,因而容易出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其次,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市场只能向企业表明社会需求的方向,而不能指明每个企业在满足社会需求总量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份额,因而容易造成需求的不真实性和生产的盲目性。正因为市场调节具有上述种种局限性,因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基础方式的市场经济具有局限性,所以政府有必要干预市场,防止市场失灵,使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二、政府干预市场的优点 在政府干预市场的环节中正式因为存在一些优点,才使得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被认可被接受,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首先,政府干预市场可以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稳定协调的发展。再者,市场主体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谋求最大的利润,往往把资金投向周期短、收效快、风险小的产业,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其次,可以有效防止垄断的产生。生产成本的水平使市场主体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同地位,进而导致某些处于有利形势的企业逐渐占据垄断地位。再次,补偿和纠正经济外在效应。所谓外在效应,按照经济学家贝格、费舍尔等人的看法,是指“单个的生产决策或消费决策直接地影响了他人的生产和消费,其过程不是通过市场”。显然,经济外在效应意味着有些市场主体可以无偿地取得外部经济性,而有些当事人蒙受外部不经济造成的损失却得不到补偿。前者常见于经济生活中的“搭便车”现象,后者如工厂排放污染物会对附近居民或者企业造成损失等。这类外在效应无法通过市场交换的途径加以纠正。通过道德教育固然能够使之弱化,但作用毕竟有限。只有通过国家税收或补贴政策或行政管制如特定的排污标准及征收污染费等规定,使外部效应内在化,最大限度地减轻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过程的外在效应,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政府干预市场还可以组织与实

浅谈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界定

浅谈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 摘要: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两种重要方式,有效的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本文简要总结了经济思想史中经济学家对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界定,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界定,提出了新形势下应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政府干预;市场调节;经济发展 一、经济思想史中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界定 经济思想史中,许多经济学家对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进行了界定,对于指导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重商主义学派的观点 15世纪开始,西欧的封建制度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起来。这一时期,在地理大发现、国内市场统一、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下,资本开始逐步积累起来。重商主义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以资本流通为主要研究对象,反映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学派。在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问题上,重商主义学派重视政府的作用,提出国家应制定政策来促进本国财富的积累。法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安图安·孟克列钦在其1615年发表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强调了商业的重要地位,主张防止外国商业资本侵入,通过政府的保护,促进本国对外贸易和工业的发展;晚期重商主义代表认为托马斯·孟的代表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中,指出国家应实施保护关税的政策,发展本国的工场手工业,国家还应采取措施保证贸易顺差,发展对外贸易。重商主义学者们强调了政府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作用,提出通过政府的政策、措施来调控经济,而对于市场调节的作用则没有过多的提及。 (二)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观点 17世纪初,由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生产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关系的主体,流通变为生产

(完整版)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案例运用

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案例运用——房地产 1干预原因: (1)从公共产品层次上:商品房本身不是公共产品,而是私人产品。 (2)住房权方面,隶属于生存权,属于人的基本权利,是公共产品;但保证居住权不一定意味着对房屋的所有权。(3)市场势力的垄断性层面上 A商品房本身的供给并不垄断;B土地资源的垄断性 在市场势力上,政府干预房地产应该仅仅从使用权的出让上进行干预,而不应该直接干预地产行业的 商品房供给。 外部性层面:住房市场的外部性——民生问题 宏观经济失调层面:房地产业的经济联动性 (4)分配公平问题上 市场分配强调效率,按照要素进行分配,但是要素禀赋本身就不是公平的,市场分配必然使得财富 多的人拥有更多的住房,而财富不足的人难以实现住房权利 2、干预目的 公共品层次——满足居住权 垄断性层次——保护土地资源、限制土地开发和使用,维持土地交易市场均衡发展,管制土地交易行为 外部性层次——解决居民住房权利的民生问题 宏观经济层面——利用房地产市场的联动作用,调节经济运行 3、干预范围: (1)保证住房权利而不是住房所有权,因此保障失去住房权利的社会群体 (2)干预土地交易市场、规范土地交易行为,限制土地交易规模 (3)干预住房财富的分配不公,调节社会财富分配水平 4、干预手段: (1)财政收入上的手段: 税收调节财富的分配不公、缓解公平问题(房产税、契税、印花税);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管制—规费收入 (2)财政支出上的手段: 住房保障政策实施与落实—政策制定落实; 普及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社保强制干预; 银行利率调整(货币手段) 总结: 1、房地产市场失灵的方面并不在于商品房供给需求上,而在于土地使用权出让上、在于住房权利保障上、 在于财富分配的公平问题上。 2、政府干预房地产,不应该是干预商品房的供给需求,更不应该参与到商品房的提供上来,而应通过保障 性住房满足弱势群体的住房权;税收形式的公平分配财富,社会保障措施引导住房权实现。 3、政府应该整体通过税收、利率等政策引导房地产市场正常正确稳态发展,提升房地产市场对宏观经济运 行的联动性。 4、反观我国实际情况,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存在渔利行为,政府干预商品房供给、土地出让市场的功能弱 化与渔利行为明显、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问题等。 5、该干预,但是干预应该在相应的范围内,有所为有所不为! 住房权应该如何保障?政府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措施保护? 对于有能力购房阶层、住房权利自己可以实现,政府可以引导; 对于能力有限的工薪阶层、通过住房公积金引导其实现住房权; 对于无能力,通过政策性房保证这部分人的居住权,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

政府对产业干预利弊浅析

政府对产业干预的利弊浅析 ——以盱眙小龙虾产业为例 魏礼校沈冠徐悠杨 (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12) 摘要:盱眙的小龙虾产业崛起的规模和速度让人惊叹,盱眙政府在其产业发展中扮演了积极地作用,但是政府对地方产业的干预不可能都起积极地作用。本文以江苏盱眙县小龙虾产业崛起作为切入点,用经济分析方法对政府在地方产业干预进行分析,并为地方政府解决地方产业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提供一个一般性的方法支持。 关键词:政府干预;资源配置;产权;小龙虾 1 引言 2011年的盱眙龙虾节盛会吸引约300万游客光顾盱眙,截止2010年底,盱眙全县龙虾养殖面积超过15万亩、年交易额突破15亿元、从业人数超过15万的规模产业,催生了集养殖、调料、交易、研发、餐饮等多元化经营于一身的盱眙龙虾产业集团。农业部品牌价值中心2010年年底对全国所有农产品进行评估,盱眙龙虾被评估为65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农产品的最高价值品牌。 目前,龙虾产业已经成为盱眙县的特色产业。公开资料显示,龙虾产业至少造就盱眙十个以上千万富翁,200个以上百万富翁,并且全县已建立了沿陡湖、洪泽湖、猫耳湖三个省级盱眙龙虾养殖示范区。该县马坝镇和盱城镇建成的两个龙虾美食城,有1500余家餐馆年烧制龙虾菜肴1万吨;县内有5家公司从事熟食真空包装,年产龙虾熟食产品4000吨,产值达4亿元;有36家企业从事龙虾调料加工,年产销调料3000吨,产值达5000万元。盱眙龙虾催生的专业厨师也遭到许多大城市餐饮业的热捧。截至2011年4月,盱眙培训龙虾厨师8000余人,先后分赴全国60余个大中城市,每年挣回劳务收入超过4亿。盱眙龙虾产业链初具规模。 当然,盱眙小龙虾产业的崛起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可是为什么受政府支持的产业会有那么大的发展潜力?政府对产业的干预又存在哪些弊端呢? 2 产业干预的利于弊 2.1 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持 产业发展初期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本行政区内,政府资源配置的成本相对低廉;在本行政区开辟市场的交易费用也比较少。如果地方政府在产业发展初期能积极利用这些优势,能够促进地方的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自发性产业。 盱眙本土企业规模小,同时商检、公证、索赔、防伪的代价较高,企业无力单独保护自身合法利益;一旦出现劣质产品并造成一定危害的话,那么对盱眙龙虾的品牌价值打击极大,又不得不对龙虾品牌进行保护。奥利弗·威廉姆森指出交易成本经济学对人类行为的基本假定是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主要说来就是市场上的交易双方不但要保护自己的利益,还要随时提防对方机会主义的行为,甚至要防范同行的侵权行为,这就使交易过程中发生在商检、公证、索赔、防伪中的费用即交易费用会增加。 2010年哈夫病的爆发导致国内小龙虾产业一片萧条,盱眙龙虾虽无一例哈夫病记录,但亦受到波及,损失较大。2011年盱眙政府在全国范围为所有盱眙龙虾下了人均500万元巨额的保单,基本消除哈夫病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各地小龙虾纷纷打着盱眙龙虾的招牌抢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综述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综 述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综述[摘要]市场的作用是巨大和不可抗拒的,然而市场失灵也是客观存在的,为使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就需要在市场失灵的地方,进行调节和干预。能担当起干预市场失灵职责的,只有政府。 [关键字]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和谐 自从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揭示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作用之后,市场经济作为经济运行的重要方式为世界许多国家所认可、接受、实施和采用。事实证明,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交易公平,提高生产效率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运行,人们也发现,市场经济也不是万能的,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也存在市场经济无法发挥作用的现象,出现市场失灵的状况。如何弥补市场经济的这种缺陷,很重要的需要政府作为公共资源的管理者、调配者发挥作用,于是产生了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政府行为。 一、市场失灵 现代西方经济学严格证明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然而这是在十分苛刻的条件下才成立的。现实中的市场总是不完全的,并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这一理想状态,即会出现市场失灵。 (一)市场失灵的概念 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的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或低效率。[1]市场失灵可以区分为两个方面、三个层次、四种类型及多种表现[2]。这两个方面是指内在性失灵(指市场缺陷或缺乏给市场带来的局限和不稳定性,这往往表现在微观领域)和外在性失灵(指市场对外部的宏观经济造成不稳定和社会

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引起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是什么? 1.信息不对称 主要表现: 1.金融中介,其中包括投资银行、各种基金公司和股票市场等。 一方面以银行借贷为例,美国的银行犯了很多的错误,创立出了太多的所谓的金融衍生工具。通过一些评级机构,把次级债券评为A级(信用度高)。还有一些金融机构他们创立出了新的模型,似乎通过这些模型和所谓的衍生工具,就可以把其中所涉及到的贷款危机和风险降低。而投资者误相信这些虚假信息,以为这些债券都是优质品,并且因为它们投资回报率非常高所以就放弃了那些优质的但是利率不那么高的债券。(在交易前发生,是逆向选择) 另一方面,以各种基金公司和股票市场为例,它们在吸引投资时,纷纷向投资者作出各种承诺或提出各种优惠条款,当拿到资金后,只顾追求自身利益,不顾风险,盲目投资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不顾投资者利益。(在交易后发生,是道德风险) 2、评级公司 评级公司错误地把次级的债券评为优质债券,传递错误信息给投资者,给投资者以错觉,造成投资者逆向选择。 3、金融当局给消费者错觉 次贷危机初期,美联储降息、布什总统为了掩饰之前市场上的过错,维持经济增长,不引起恐慌,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造成短时流动性增强,造成金融市场依旧繁荣的假象。投资者根据政府提供的虚假信息而做出错误抉择。而这种交易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是一种逆向选择。 4、次贷者逆向选择 各大投资银行,贷款公司以低利率利诱贷款者来达到融资的目的,获取再投资的利益。而次贷者自身没有固定收入凭证和信用凭证,往往更加容易选择贷款。有如《保险学》里讲到的身体不好的老年人容易去投保一样。 5、银行自身问题 在银行内部,上下级之间,即使是同级之间也存在普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为了追求自身业绩,放松了对贷款者的排查审核,是造成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他们在求职时却往往表现得异常诚恳,极富责任感。这是一种道德风险。 金融产品的缔造者.失业的惩罚? 华尔街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推出各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不断扩张市场,造成泡沫越来越大,看起来这些金融产品的缔造者已经受到了失业的惩罚,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首先当他们尚在游戏当中的时候,收入已经是常人的几百倍了,盛世中他们早已稳稳地将收益套现至自己的腰包。 其次全球都缺乏金融人才,他们刚刚失业没两天,中国、新加坡就已经开始招纳华尔街无处可去的人才,他们不愁找不到新东家。

在线作业答案2015秋东北财经大学《政府经济学》在线作业(1)及满分答案

2015秋东北财经大学《政府经济学》在线作业(1)及满分答案 第一章 1、政府是指行政机关,如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这是从(B)意义上对政府的界定。 A、国际法 B、国内法 C、政治学 D、经济学 2、市场是指商品交易的场所,包括(ABCD)形式。 A、有形 B、无形场所 C、现场 政府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D、非现场交易 3、制度经济学将(BC)界定为两种最基本的制度安排 A、国家 B、政府 C、市场 D、法律制度 4、政府与市场这两种基本制度安排在性质上的差异包括(ABC) A、交易对象 B、交易方式 C、交易目标 D、交易场所 5、政府适应于交易与配置(A)资源。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混合产品 D、稀缺 6、市场则是通过平等当事人之间进行的(B)来实现资源配置。 A、强制命令 B、自愿交易 C、非选择交易 D、非自主交易 7、政府是一种基于(B)目标的“公共选择”。 A、私人福利 B、社会福利 C、个人价值 D、集团利益 8、亚当?斯密对市场机制的认识是著名的(D)理论。 A、看得见得手 B、有缺陷的 C、完善的 D、看不见得手

9、亚当?斯密对政府职能作的限定为(ABC)。 A、保护社会 B、设立司法机关保护个人 C、建设公共设施 D、干预经济 10、萨伊认为市场机制(C)。 A、不能产生需求 B、无法维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 C、可以维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 D、需要政府的干预 11、穆勒主张政府的主要职能为(ABCD) A、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B、铸造货币,规定标准的度量单位 C、建设公共设施 D、主办初等教育,保护儿童和没有劳动能力的人 12、古典学派关于政府作用的基本看法(BCD) A、市场是盲目的 B、充分肯定个人 C、市场、个人能基本解决资源的配置问题,不需要政府过多的干预 D、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但必须作严格限定 13、(A)理论的产生,使政府干预理论的到发展。 A、市场失灵 B、政府失效 C、看不见的手 D、供给创造需求 14、政府干预理论的特点有(ABCD) A、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认识进一步加深 B、依据市场失灵理论来论证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C、提出了政府干预的范围 D、指出政府干预的局限性 15、(CD)系统地批判了以政府干预为特征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主张限制政府干预的领域,并开始了对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如何正确结合的新探讨。 A、凯恩思学派 B、福利经济学派 C、新自由主义学派 D、新政治经济学派 16、认为政府和市场都是理想的学派是(A) A、古典学派 B、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 C、新古典学派及各种自由主义经济学 D、新制度经济学 17、认为政府是理想的、市场是不完善的学派是(B) A、古典学派 B、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03宿舍 摘要:国家干预经济是世界各国克服市场失灵的一种基本手段。但是,国家通常不会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干预经济,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往往由比国家更为具体的主体代表国家承担。其中,政府(含负有经济管理职权和职责的政府职能部门)是最重要的国家干预主体。政府角色定位事关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程度和方式,并进而决定着政府干预克服市场失灵的效果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绩效的发挥。 绪论:本文主要研究探讨在经济生活中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方式、程度、范围和效果,以及政府在对经济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并针对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剖析和解答。本文采取历史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结合我国的历史及现状,同时比照历史上有过成功经验的国家,对我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早起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中的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者崇尚国家干预的强权政治,认为国家的强大是发展经济、积累货币的重要条件。在亚当斯密时代,詹姆斯斯图亚特强调有效需求和政府干预;19世纪初,法国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创始人西斯蒙第也认为,政府必须全面地、积极地干预经济,以恢复经济比例关系,保持经济平衡,实现财产均衡分配;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学说无疑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它长期被美英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为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直至今天在经济学说中也占有一席之地。20世纪30年代初,严重的市场失灵导致世界范围内出现经济大萧条,由此暴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7f10620555.html,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作者:许晶晶 来源:《时代经贸》2014年第05期 摘要:市场和政府是调节资源配置的两种不同主体。市场调节不是完全有效的,政府干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寻求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最佳结合点成为促进经济可持续运行的关键所在。正确认识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关系,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关键词:市场调节;政府干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 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市场的优势在于它能保障效率的快速实现,政府的优势在于它所拥有的强制和社会动员能力。改革开放之初坚持“政府是万能的、市场是无用的”的理念,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不断摸索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政府开始放权,市场成为主要的调节方式,两者形成一种有机结合的经济增长模式,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中国对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市场应主要发挥好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政府应主要发挥好保障公平公正的作用。 [ ]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是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 政府和市场能够有效配合的一个关键所在是两者极强的互补性:政府失灵的地方往往能够较好地发挥作用,比如在官僚主义和公共决策方面;同时,市场失灵的领域却恰恰政府可以发挥优势,比如当面对公共物品和外部效应等问题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协调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两者的互补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经济学中,成本和效益是衡量经济活动高效与否的重要标准。为了达到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人们应当理智的加以抉择,只有当市场调节出现失灵或者比政府干预带来更高的成本时,才应选择政府干预;只有当政府干预出现低效率或者比市场调节带来更高的成本时,才应选择市场调节。市场与政府合理边界的确定,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必须明确,现实经济社会不应该是在绝对的市场和绝对的政府之间进行二者择其一的简单选择,而是应当根据客观社会经济环境和自身经济条件,对两者进行合乎理性的排列组合,进而取得“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良好效果。 二、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两大基本原则

6、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测试题及答案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 第 1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资源配置状态中,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是( )。 A、国民收入实现了公平分配 B、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同时改善 C、不使社会中的某些成员福利变差,就无法使其他成员福利改善 D、实现外部影响内部化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帕累托最优是指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即如果资源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 第 2题:多选题(本题2分) 消除外部性的方法包括( )。 A、税收 B、合并相关企业 C、明晰产权 D、反垄断 E、补贴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 D选项是限制垄断的一种措施。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法1、使用税收和补贴手段。2、政府也可以通过合并相关企业的方法使外部性得以“内部化”3、明晰产权 第 3题:多选题(本题2分) 以下属于市场失灵的原因的有( )。 A、垄断 B、公共物品 C、信息完全 D、外部性 E、逆向选择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信息完全不会导致市场失灵。逆向选择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即市场失灵引发的现象。

由于买方和卖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会导致某些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弯曲,最终结果是劣质商 品或服务驱逐优质商品或服务,以致市场萎缩甚至消失的现象,称为( )。 A、道德风险 B、优胜劣汰 C、逆向选择 D、外部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考核逆向选择的含义。买方和卖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会导致某些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弯曲,最终结果是劣质商品或服务驱逐优质商品或服务,以致市场萎缩。 第 5题:多选题(本题2分) 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法包括() A、政府对那些产生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征收适度的排污税 B、政府对那些具有外部经济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 C、通过合并相关企业是外部性得以“内部化” D、明确产权归属 E、减少交易费用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 消除外部性的方法包括税收和补贴;合并相关企业;明晰产权。 第 6题:单选题(本题1分) 从经济学理论上说,生产的外部不经济会造成( )。 A、资源均衡配置 B、资源有效配置 C、产品供给过少 D、产品供给过多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所谓外部不经济就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人或其他企业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对于那些产生外部不经济的生产者来说;由于其边际私人成本低于边际社会成本(私人成本与外部成本之和),于是倾向于扩大生产,其产出水平就会大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导致产品供给过多。

关于我国卫生服务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

关于我国卫生服务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 与其他资源配置方式相比,市场机制是最具经济效率的,然而,市场也并不是万能的,市场的固有缺陷 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由。但是,政府干预经济又不可避免地出现政府失灵。因此,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更加关注,卫生服务需求正由福利占主导地位向福利与非福利并存、非福利市场迅速增长的局面转变。片面强调卫生的福利性或单纯推行市场化,都不利于卫生服务市场的发展。理想状态的政府干预是在健全相关法规体系的前提下,引入市场机制,利用市场规则引导卫生服务市场规范运行,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 1 重视市场机制在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公有制医疗机构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各类医疗机构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医疗服务业新型产业布局将逐步形成,毋庸讳言,我们必须重视市场机制在促进卫生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市场机制是供求、价格、竞争等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作用机理,竞争与效率是市场经济的普遍法则,这是卫生发展所需要的,又是卫生工作所长期缺乏的。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作用下,卫生机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卫生发展缺乏活力。引入市场机制,再造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组优化卫生资源十分重要。 卫生领域引入市场机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挥其卫生筹资、卫生服务提供和卫生机构经营管理方面的作用:(1)与目前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相比,我国政府卫生投入严重不足,财政补助在医院补偿中的作用甚微,医院要加强资本经营,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实现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型融资机制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调节型融资机制转变;(2)卫生提供者要强化需求导向意识,按需定产,保持卫生服 务供求的相对平衡;(3)卫生机构要健全卫生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以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在竞争中获胜,合 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 2 政府对卫生的合理干预是市场机制的必要补充 尽管市场调节对促进卫生与经济协调发展很重要,但不能单靠市场调节来实现,政府的合理干预是对 市场机制的必要补充,当市场失灵出现时,政府在建立规范、高效、平等的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险市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斯(Coase)指出,由政府完全代替私人生产公共物品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政府要做的是提供制度,并监督制度的实施。这些制度是在市场机制作用前提下制定的,包括规定并保护产权,为权益交易设立规则,建立进入和退出生产活动的规则,通过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监督以及纠正市

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考点

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和标准 ⒈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置。 ⒉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是: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 ⒊帕累托改进: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则称这种资源重新配置为帕累托改进。 ⒋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被称作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否则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市场失灵的含义 实现帕累托最优标准的条件: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这些条件很难具备,因此,帕累托最优很难实现。 市场失灵,就是指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 ⒈垄断与市场失灵 完全竞争市场只是一种理论假设,大部分产品都是处于不完全竞争市场,或完全垄断市场,或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资源已不可能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导致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最大的产量,市场价格不是最低的价格,长期来看成本也比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生产成本要高,消费者将不再可能获取最大满足。市场机制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 ⒉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所谓外部性或外部影响,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是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由于外部影响的存在,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导致资源配置失当。 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①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会造成产品供给过多,超过了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产量水平;

第六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练习

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一、单项选择题 1、只能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是()。 A、社会公共物品 B、纯公共物品 C、准公共物品 D、公益性公共物品 2、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是指()。 A、消费者数量不多 B、生产成本为零 C、消费者对某一种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 D、公共物品可以由任何消费者进行消费,其中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会被排除在外 3、下列不属于准公共物品的是()。 A、教育 B、国防 C、收费公路 D、医疗卫生 4、一般认为,只有在()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来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A、寡头垄断 B、垄断竞争 C、完全竞争 D、不完全竞争 5、具有经济效率特征的资源配置状态是()。 A、市场处于寡头垄断的状态 B、市场处于垄断竞争的状态 C、市场存在外部影响的状态 D、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状态 6、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是()。 A、产品市场均衡状态 B、货币市场均衡状态 C、帕累托最优状态 D、要素市场均衡状态 7、某生产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时,其产量水平()帕累托最优产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以上都有可能 8、关于生产的外部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者的社会收益等于私人成本 B、生产者的社会成本等于私人成本 C、生产者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D、生产者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9、科斯定理表明,()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A、不同的政府调控手段 B、不同的经济政策 C、不同的供求关系 D、不同的产权制度 10、对于可能产生()的行为,政府一般应通过征税或收费的措施予以限制。 A、搭便车 B、负外部性 C、道德风险 D、逆向选择 11、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原因是()。 A、垄断 B、外部性 C、市场失灵 D、信息不对称 12、买卖双方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质量差的商品往往将质量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的现象称为()。 A、道德风险 B、逆向选择 C、趋利行为 D、败德行为 13、在买卖双方达成协议后,协议的一方利用信息不对称,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损害对方的利益,这种现象称为()。 A、劣币驱逐良币 B、逆向选择 C、道德风险 D、外部不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的表述正确的有()。 A、对于纯公共物品消费者更愿意采取搭便车行为,导致市场产量远远低于最优产量 B、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需求曲线沿纵向相加得到的 C、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相加得到的 D、对于纯公共物品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 E、对于准公共物品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 2、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将会出现()。 A、生产者只能接受价格 B、资源不能在部门间自由流动 C、生产者的产量不是最大产量 D、市场价格达到最低 E、市场机制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作用 3、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 A、垄断 B、外部性 C、公共物品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03宿舍 摘要:国家干预经济是世界各国克服市场失灵的一种基本手段。但是,国家通常不会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干预经济,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往往由比国家更为具体的主体代表国家承担。其中,政府(含负有经济管理职权和职责的政府职能部门)是最重要的国家干预主体。政府角色定位事关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程度和方式,并进而决定着政府干预克服市场失灵的效果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绩效的发挥。 绪论:本文主要研究探讨在经济生活中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方式、程度、范围和效果,以及政府在对经济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并针对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剖析和解答。本文采取历史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结合我国的历史及现状,同时比照历史上有过成功经验的国家,对我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早起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中的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者崇尚国家干预的强权政治,认为国家的强大是发展经济、积累货币的重要条件。在亚当斯密时代,詹姆斯斯图亚特强调有效需求和政府干预;19世纪初,法国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创始人西斯蒙第也认为,政府必须全面地、积极地干预经济,以恢复经济比例关系,保持经济平衡,实现财产均衡分配;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学说无疑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它长期被美英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为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直至今天在经济学说中也占有一席之地。20世纪30年代初,严重的市场失灵导致世界范围内出现经济大萧条,由此暴露出古典自由主义的重大缺陷。在此背景下,凯恩斯在批判“经典学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与自由主义截然不同的政策主张,即在放弃自由放任原则的前提下扩大政府功能,实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全面干预和调节。凯恩斯指出:“政府机能不能不扩大,这从19世纪政治家来看,或从当代美国理财家看来,恐怕要认为是对个人主义之极大侵犯。然而我为之辩护,认为这是一个现实办法,可以避免现行经济形态之全部毁灭;又是必要条件,可以让私人策动力有适当运用。”由于凯恩斯是在批判古典自由主义的基础上提出政府经济干预理论的,所以后人把政府干预经济与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相对应,称之为“看得见的手”,主要突出政府对经济的“有形”干预。凯恩斯的思想推动了西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实践。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法律赋予政府的一项权利、这项权利不能由政府随意决定,而是要符合经济法的要求。从经济法的视野出发,政府角色定位应遵循以下原则:1、反应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经济规律具有较强的客观性,政府经济职能的 发挥不能背离经济规律。 2、符合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市场失灵客观上要求政府干预经济,但政府干预 只是手段,其目的在于协调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个体效率与社会效率、经济竞争与经济合作、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微观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之从失衡走向均衡状态。因此,政府角色定位应充分体现经济法社会公平、经济自由、经济民主等价值理念,使政府真正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3、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经济社会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经济社会

工商行政管理——浅谈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

浅谈政府调节与市场经济 【摘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均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干预与市场调剂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两种重要的方式,市场调节存在缺陷是政府政府干预的主要依据和必要前提,为弥补市场调节缺陷和纠正市场失灵,政府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负外部效应消除者、正外部效应鼓励着、收入及财富再分配者以及宏观经济调控者等角色,虽然政府干预作用的强制性和规模性在纠正市场调节失灵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政府干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市场长期稳定的发展,所以说适当的政府干预与适当的市场调节结合才是现实经济社会的选择。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有共生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经济制度的选择以及政策的制定要在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间取得平衡。 【关键词】政府干预市场调节经济发展 一、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一)市场是现代化过程中的第一选择 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发明的社会制度中最接近大自然的运作机理的制度。因为符合趋利避害、计算得失的人类本性和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而具有无可比拟的长期效率、整体效率。世界范围内各国现代化经验也表明,对市场价值的尊重、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往往是一国取得长远发展的基础。因此,新时期,我国政府首先必须尊重市场价值,让市场机制在更广更深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用市场选择来保障我国现代化的基本的、长远的效率。 (二)政府干预保障现代化的秩序和速度 原则上讲,市场能够解决的事应全部交由市场去办,但问题是能够体现高效率资源配置的完全竞争市场只是一种纯理论化的抽象,现实的市场机制无法提供完全符合其假的样本,也就是说,市场理应在价格的引导下提供各种劳务,但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市场调节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市场还存在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外部性问题、公共产品供应不足、社会分配不公平等固有的缺陷。这就决定了在某一时期当市场的诸多缺陷暴露无遗并联合作用导致市场失灵,秩序混乱,经济衰退的时候,应辅之以适度的政府干预。

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第二节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第三节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第二节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第三节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本节知识点】 1.垄断对市场的影响及政府干预方式 2.外部性的含义、类型、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以及政府干预方式 3.公共物品的特征、分类、对市场的影响以及政府干预方式 4.信息不对称对市场的影响以及政府的干预方式 【本节内容精讲】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 【知识点】垄断对市场的影响及政府干预方式 (一)垄断与市场失灵 1、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只有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量最大,价格最低,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 2、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资源已不可能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导致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最大的产量,市场价格不是最低的价格,长期来看成本也比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生产成本要高,消费者将不再可能获取最大满足。 3、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广泛存在,市场机制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 (二)政府对垄断的干预 1、为了保护和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比如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 2、政府对垄断进行干预的另一种手段是对垄断行业进行公共管制,主要是对垄断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管制或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 【知识点】外部性的含义、类型、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以及政府干预方式 (一)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1、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或外部影响,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是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 2、外部性分类: 根据经济活动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外部性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 根据对他人的影响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