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

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

一、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人类的生存受大气温度、大气压力、大气含氧量、淡水和食物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2、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它主要由血浆和组织液组成。

3、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4、小肠内表面具有皱襞和绒毛,就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其中小肠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5、原尿和尿液在成分上的区别是:正常人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6、肾单位是是肾的基本功能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

1、正常人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保持( B )。

A.固定不变 B.相对稳定 C.随机多变 D.绝对平衡

2、下列器官内流动的血液,氧含量最高的是( B )。

A.右心室 B.主动脉 C.肺毛细血管 D.体毛细血管

3、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存和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基本环境。

B.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

C.血浆是血细胞的内环境。

D.内环境由血浆和组织液组成。

4、所谓贫血,主要是由于( A )。

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②血液的总量减少

③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④血液中的营养成分含量过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健康的成年人若一次献血200-300毫升,其结果是( D )。

A.三个月恢复正常 B.造成终生的损失 C.对人体毫无影响 D.一个月可以恢复

6、动脉血的正确概念是( C )。

A.含氧和养料多的血 B.含二氧化碳等废物少的血

C.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 D.动脉中流动的血

7、血液和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在( D )。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8、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表现在各个方面,下列属于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实例

是( D )。

A.神经细胞轴突细长,与传导冲动功能相适应

B.血浆占血液总量的35%,与流动功能相适应

C.红细胞成分以血红蛋白为主,与运氧的功能相适应

D.心脏以心肌为主,与推动血液流动相适应

9、下列结构中流动着动脉血的是( C )。

A.肺动脉,左心房 B.主动脉,右心房

C.肺静脉,左心房 D.上、下腔静脉,左心室

10、人体对淀粉和脂肪进行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 C )。

A.口腔和胃 B.胃和小肠 C.口腔和小肠 D.小肠和胃

11、吞咽食物和呼吸空气时都经过的器官是( A )。

A.咽 B.鼻腔 C.食管 D.喉

12、皮肤中与调节体温有直接关系的结构是( A )。

A.血管和汗腺 B.汗腺和皮脂腺 C.汗腺和角质层 D.表皮和真皮的血管13、天热时皮肤出汗多的主要作用是( C )。

A.排泄尿素防止中毒 B.滋润皮肤防止干燥

C.汗液蒸发散发热量 D.喝水过多及时排出

14、尿液中的尿酸、尿素是下列的哪一项经新陈代谢产生的?( D )A.血液 B.组织液 C.淋巴液 D.组织细胞

(三)多项选择题

1、空气中的氧气最终被人体的骨骼肌细胞吸收以前,必须经过的系统是 ( AC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循环系统 D.内分泌系统

2、宇航员乘坐飞船飞向太空时需要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有( ACD )。A.淡水 B.生理盐水 C.食物 D.空气

3、下列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的是( ACD )。

A.胃腔中的胃液 B.主动脉中的血浆 C.输尿管中的尿液 D.肺泡腔中的气体4、下列关于原尿和尿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D )。

A.尿液中尿素的含量最高 B.尿液中不含无机盐

C.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基本相同 D.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四)问答题

1、下面列举了两份验血报告单,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他们可能患的疾病。

患者A贫血,理由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患者B可能有感染,理由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多。

2、右图表示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对一个男孩皮肤温度和体内温度的影响。试分析:

(1)当周围环境温度上升时,这个男孩体内的温度怎样变化?这种变化是怎样反映内环境稳定的?

(2)男孩的皮肤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这种变化方式与男孩体内的温度变化方式不同?

(1)当周围环境温度上升时,这个男孩体内的温度保持稳定,这种变化真实地反映了内环境的稳定。

(2)皮肤温度随外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这种变化方式与体内温度相对稳定不相同,因为体内温度的相对稳定是通过调节实现的,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体内有更多的热量通过扩张的毛细血管传递至体表。

3、内环境稳定的维持需要人体多个系统的协调配合才能实现。试根据下图分析各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

(1)消化系统的作用是补充内环境所消耗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水分;

(2)呼吸系统的作用是维持内环境中氧气和位氧化碳浓度的相对稳定;

(3)循环系统的作用是主要运输物质和交换物质;

(4)泌尿系统的作用是维持细胞外液的量和各种化学物质的浓度,以及pH的相对稳定;

(5)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是对各种生理活动进行调节。

(五)绘图题

二、拓展与思考

问答题

1、一位学生的手受伤后发炎了,通过肌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试说出药物到达伤口炎症处所经过的循环途径。

药物→组织液→毛细血管→小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因此,药物在回到心脏前不可能到达伤口炎症部位。当药物再度从心脏出发,它的流动路径将是: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如果这时它再次从心脏出发,才有可能通过主动脉、各级动脉和手的毛细血管达到伤口炎症部位。

2、人体下肢的骨骼肌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运输到肺部的途径是怎样的?

组织液→毛细血管→小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

第一部分练习

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第一节人体是怎样构成的

一、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

A代表树突;B代表细胞体;C代表轴突。神经细胞的功能主要是接受信息、整合信息、传递信息。

2、胃壁的结构由内至外依次是: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它们分别属于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上皮组织。

3、

(1)属于上皮组织的是食管管腔面、小肠肠腔面和肺,其细胞排列特点是紧密,细胞单层或多层,细胞间质少,该组织的功能主要是保护、吸收和扩散等。

(2)属于肌组织的是腓肠肌、小肠肌层和心脏,其细胞形态特点是腓肠肌(骨骼肌)细胞圆柱状,有横纹,多核;心脏肌细胞圆柱状,有分支和横纹;小肠肌层细胞梭状,无横纹,该组织的功能主要是收缩、运动。

(3)属于结缔组织的是血液、皮肤中的脂肪和股骨,其细胞排列特点是疏松,细胞间质多,形态多样,该组织的功能主要是支持、绝缘、保护、输送营养物质、防御病原体入侵。

4、如果皮肤不慎被划破,会流血,会感到疼。当突然受到冷刺激时,皮肤会产生鸡皮疙瘩。这说明皮肤中可能含有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等组织。

5、现在你对“器官”这个概念的理解是:器官是多细胞生物体内由多种不容组织联合构成的结构单位。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的生理功能。

6、下图是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在图中指示线末端的括号内填入所指器官的名称。

(唾液腺)

(食管)

(胃)

(小肠)

直肠

(胰)

(肝)

胆囊

阑尾

(大肠)

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不吸收的食物残渣。

7、下图是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在图中数字旁边标出该数字代表结构的名称。喉

气管

鼻腔

支气管

空气进入肺的正确顺序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8、下图是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在图中数字的旁的横线上写出该器官的功能。

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器官的结构是( BCD )。

A.血液 B.主动脉血管 C.眼 D.皮肤

2、当运动员下肢的伸肌群和屈肌群交替收缩或舒张时,身体的这种姿势可能是在(ABC)。

A.行走 B.骑车 C.游泳 D.立正

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下列正确的操作步骤是(BCD )。A.如果要观察的细胞位于视野左上方,可将玻片稍向左上方移动

B.转动粗、细准焦螺旋,直到通过目镜看清物像为止

C.转动反光镜,直到通过目镜能够看到白亮视野为止

D.将玻片标本用压片夹固定于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

4、通过化验痰,可以初步诊断出的病变部位是( BCD )。

A.口腔 B.气管 C.支气管 D.肺

(四)问答题

1、显微镜是生命科学中重要的研究工具。下图是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应轻微调节的结构是细准焦螺旋;

(2)取显微镜时,手握显微镜的部位应是镜臂;

(3)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组织器官的切片时,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4)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组织器官切片时,所使用的目镜是“8X”,物镜是“15X”,则物像的放大倍数是 120 。

2、下图分别是小肠上皮结构示意图(左)和气管上皮结构示意图(右)。试分析这两种上皮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1)都有分泌细胞;(2)细胞呈柱状;

不同点:(1)气管上皮有纤毛;(2)气管上皮的细胞核离基部的高度不同。

3、试根据下图所示归纳人体的结构层次。

从结构上看,人体可以分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人体五个结构层次。也就是说,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平滑肌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平滑肌组织;由执行一定功能(贮存尿液)的不同组织(平滑肌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联合在一起构成膀胱(器官);由执行一种生理功能的器官(肾、输尿管、膀胱、尿道)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泌尿系统;由各个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

二、拓展与思考

问答题

1、下面两幅模式图分别示意了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的形态特点,试从细胞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角度分析心肌和骨骼肌的功能。

心肌细胞呈圆柱状,有横纹,细胞之间通过分支形成联系,多个细胞可以一起收缩,与心脏的泵功能相统一;

骨骼肌细胞呈圆柱状,有横纹。细胞之间融合形成多核细胞,细胞可以很长,附着在骨骼上。

2、想一想从你吃早饭到上学的过程中,身体的哪些系统参与这个过程?

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等。

3、如图所示,从侧面看,人体的脊柱有四个生理性弯曲,分别以其所在的位置命名。“驼背”是指胸曲过度前凹,请你分析可能造成“驼背”的原因。

(1)可能是先天的畸形;

(2)可能是后天幼年时坐姿不正,或常年弯腰干活。

第一节神经调节

一、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右图是人体神经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圆括号内填写名称,方括号内填写字母)。

人体的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它们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前者由[ A ](脑)和[ C ](脊髓)组成,后者由[ B ](脑神经)和[ D ](脊神经)组成。

2、脑和脊髓通过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与躯体和内脏联系。

3、根据教材中的膝跳反射过程示意图,完成一个反射的基本结构,依次是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二)单项选择题

1、某人因意外变成“植物人”以后,虽然有心跳和呼吸,但其他活动的能力消失,他脑中没有损伤的部位可能是( D )。

A.大脑 B.中脑 C.小脑 D.脑干

2、把人的左脑与右脑、大脑与小脑、大脑与脊髓相互联系的结构是( D )。A.脑干 B.神经节 C.神经中枢 D.神经纤维

3、人的手碰到针尖就会马上缩回,然后感到疼痛。这一疼痛是( D )。A.由感受器产生的感觉 B.神经冲动传入脊髓而产生

C.冲动经过脊髓到达肌肉产生 D.冲动经过脊髓上传到大脑皮层产生

4、下列反射中不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C )。

A.见光缩瞳 B.遇烫缩手 C.谈虎色变 D.婴儿吮吸

5、某人喝醉酒以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哪一器官被酒精麻痹而引起的?( C )

A.大脑 B.中脑 C.小脑 D.脑干

6、下列现象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B )。

A.马戏团的小狗表演做算术题 B.沙子进入眼,人流泪

C.望梅止渴 D.学生做数学题

7、膝跳反射的中枢是 ( C )。

A.大脑 B.脑干 C.脊髓 D.小脑

8、在膝跳反射实验中,你是 ( B )。

A.先感到叩击,再伸小腿 B.先伸小腿,再感到叩击

C.伸小腿和感到叩击同时发生 D.只伸小腿,没感到叩击

9、下列关于人的神经系统及其相关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C )。

A.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B.灰质位于脊髓的中央

C.周围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及其发出的神经构成

D.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三)问答题

1、

请分析

步骤一的目的是什么?对照实验,证明左、右后肢的反射弧结构都是完整的。

从步骤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只有反射弧结构完整,才能出现发射(右后肢出现反射)。左后肢缺少感受器,反射不出现。

从步骤三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反射的中枢在脊髓,脊髓被破坏后,左、右后肢的反射弧结构均因缺少中枢而使反射不能出现。

2、临床上进行腰椎穿刺时,为什么选择在第三腰椎以下的部位进行?

因为脊髓的末端在成年人终于第一、第二腰椎之间,在第三腰椎以下穿刺可避免损伤脊髓。

3、右下图为膝跳反射反射弧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写出信息在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

木棰叩击刺激了感受器,引起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抵达中枢,经中枢的整合,发出指令经传出神经抵达效应器(骨骼肌),肌肉兴奋,产生收缩,使小腿上抬。4、什么是反射?举例说明反射怎样保护身体免受伤害?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自动的,不需要经过思考,速度较快,它可在伤害产生之前使机体脱离危险的环境。

二、拓展与思考

问答题

1、

脊髓:膝跳反射中枢、排尿反射中枢、排粪发射中枢、缩手反射中枢等。

脑干:眨眼反射中枢、心血管活动中枢、呼吸中枢、呕吐反射中枢、吞咽反射中枢等。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摄食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血压调节中枢、睡眠调节中枢等2、

危险刺激——眼睛——传入神经——皮层下神经中枢(下丘脑)——传出神经(交感神经)——心脏、肾上腺——心跳加快

第二节激素调节

一、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人体的腺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具有导管,叫做外分泌腺;另一类没有导管,叫做内分泌腺。

2、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相应的组织和器官。

3、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前部合成和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骨骼生长。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引起侏儒症;分泌过多可引起巨人症。

4、甲状腺主要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骨和脑的发育,促进代

谢,使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5、在下图指示线末端的扩号内填入内分泌腺的名称。

(肾上腺)

(胰岛)

(垂体)

(甲状腺)

(性腺)

(二)单项选择题

1、王丽爷爷患了糖尿病,下列物质中可以治疗糖尿病的是( C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

2、使用加碘食盐和常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可以预防( B )。A.糖尿病 B.地方性甲状腺肿 C.侏儒症 D.巨人症

3、人体能分泌生长激素的器官位于( A )。

A.颅腔 B.胸腔 C.腹腔 D.盆腔

4、既分泌激素,又分泌消化液的器官是( D )。

A.肝脏 B.淋巴结 C.卵巢 D.胰脏

5、饭后,人体内能分泌激素调节血糖浓度。分泌该激素的器官位于( C )。A.颅腔 B.胸腔 C.腹腔 D.盆腔

(三)问答题

感觉器官接受外界信息,经传入神经到达各级中枢,各级中枢经过整合,将传出指令经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如下丘脑),传递至脊髓运动神经元,引起肢体运动;或内脏运动神经元,使脸部血管舒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另一方面,内脏运动神经元支配肾上腺髓质,使髓质激素分泌增加,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显著增高。肾上腺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在整体状态下,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密切配合,相辅相成的。

(四)配对题

请根据各内分泌腺及其所分泌的激素的功能,将以下病症与相应的病因连线:

地方性甲状腺肿胰岛素分泌不足

呆小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侏儒症缺碘

巨人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功能亢进

甲亢婴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二、拓展与思考

问答题

1、

养殖企业、养殖户为了提高食用畜、禽、鱼的产量,大量使用添加了激素的饲料。尤其是一些生长期较长而价格较高的动物,如鳖、蟹等。人们在食用了这些富含激素的肉类后,激素逐步在体内积蓄,就会影响食用者的生殖发育和正常成长。

2、

应急状态下,由于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使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增加,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显著增高。肾上腺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如果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下去,就会造成心血管功能障碍,高血压就难以避免了。

第三节基因与人体性状

一、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小红的母亲有耳垂、双眼皮;父亲有耳垂、单眼皮;小红无耳垂、单眼皮。请你从①有无耳垂②双、单眼皮两个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

(1)父母有耳垂,小红无耳垂,这说明了生物的变异现象。

(2)父亲是单眼皮,小红也是单眼皮,这说明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2、染色体主要由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其中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两种。如果两头黑牛交配生产了一头棕色的小牛,那么属于显性性状的是黑色,隐性性状的是棕色。

(二)单项选择

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

A.哥哥单眼皮,弟弟双眼皮 B.姐姐高,妹妹瘦

C.鸭子和家鸽都长有绒毛 D.白萝卜根较大、红萝卜根较小

2、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细胞中,结合后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出生的小羊长得( B )。

A.难以预测 B、像甲 C.像乙 D.像丙

3、下列有关染色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 B.染色体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均存在

C、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 D.每条染色体的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4、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存在的是( A )。

A.卵细胞 B.受精卵 C.白细胞 D、上皮细胞

5、人精子细胞的染色体可能为( D )。

A.44条常染色体 + XY性染色体 B.22条常染色体 + XY性染色体

C.11条常染色体 + Y性染色体 D.22条常染色体 + X性染色体

6、假如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 B )。

A.位于常染色体上 B.位于Y染色体上

C、位于X染色体上 D.位于性染色体上

7、雌猫一胎产了3只小猫,这3只小猫的毛色各不相同。说明生物体具有( B )。A.遗传性 B.变异性 C.进化性 D.适应性

8、一对双胞胎(同卵生)的兄弟俩长大后肤色相差很大,其原因是( C )。

A、显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B、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

C.生活环境和条件有所不同D.隐性基因发生了变化

(三)问答题

第21对染色体异常,第21对染色体有三条,比正常人多1条。患者为男性,因为性染色体是XY。

二、拓展与思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双亲中一人是基因组成为Ee的患病者,另一人表型正常(ee)。他们的子女发病的可能性是( B )。

A.25% B.50% C.75% D.全部

(2)多指(如六指)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如果父母双方的一方是多指(基因组成是AA或Aa),另一方正常(基因组成aa),他们的子女会( A )。

A.都患多指或一半患多指 B.一半患多指,一半正常

C.全部患多指D.全部正常

(3)人白化病是单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由于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有活性的酪氨酸酶缺乏,黑色素不能形成,使患者皮肤、毛发白化,虹膜和脉络膜缺少黑色素呈浅红色,患者畏光。如果父母双方表型正常,但都是突变基因的携带者(指基因型为Aa),他们的子(女)患病的可能性是( B )。

A.0 B.25% C.50% D.75%

(二)问答题

某妇女患地方性甲状腺肿,怀孕后未能及时补充碘盐,产下的婴儿患呆小症。试问呆小症是遗传病吗?为什么?

不是,因为呆小症是因食物中缺碘,造成甲状腺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所致,是环境造成的,基因没有发生变化。

第三章健康与疾病

第一节认识健康

一、基础练习

(一)填充题

1、健康的三要素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身体检查各项指标正常是身体健康的表现;自我感觉良好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而拥有许多知心朋友是社会适应性良好的一种表现。

2、青春期形态发育的主要表现是体重和身高迅速增长;功能发育的主要表现是心脏收缩能力提高(或增强),肺活量增大,神经调节能力增强。

3、与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直接有关的物质是性激素。

4、青春期的心理特征是情绪不稳定、好兴奋和易激动。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有利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是 ( BCD )。

A.充足的睡眠 B.跳集体舞 C.尊重别人的权利 D..接受帮助

2、下列有利于提高身体敏捷程度的体育活动是 ( ABC )。

A.乒乓球 B.羽毛球 C.双杠 D.慢跑

(三)问答题

1、

换个角度看问题,结果大不一样。

2、

食物金字塔是营养学家为了帮助人们设计健康的饮食计划而提出的。食物金字搭将食物分成六个组,它显示了人类每天该从每一组中吃多少食物才能维持膳食平衡。

3、

因为面包、麦片、米饭和面条是膳食结构的主体部分,即人类的主食,因此该组位于金字搭的底部。

4、

懂得感谢;及时沟通;相互理解。

二、拓展与思考

问答题

(1)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为什么?

不,关心别人就是关心自己。

(2)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应该怎么办?

及时劝阻,说明道理,向有关部门举报。

(3)我们在交友的活动场所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注意自己的行为要符合公共场所的要求;碰到可疑人员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青少年好奇心强,对未知的东西乐于尝试。

(4)在短短的两年中,他儿子的身体为什么从“体健如牛”到“骨瘦如柴”?

毒品会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精神活动。

(5)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毒品?

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第二节常见病及其预防

一、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防御病原体的一道又一道防线。皮肤和

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炎症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免疫细胞和抗体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2、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

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

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二)单项选择题

1、病原体是指( B )。

A.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B.能够传染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C.能够传播疾病的苍蝇、蚊子等 D.垃圾、废物和污水等

2、李明每天锻炼身体,还接种各种疫苗,请你判断其目的是( C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上述三个选项都正确

3、医生让患肺结核的病人在传染病医院住院治疗的目的是( A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研究结核杆菌

4、下列途径不会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是( A )。

A.握手,共进午餐 B.无保护性接触

C.共用针筒注射毒品 D.患病母亲分娩胎儿

5、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预防接种的是( C )。

A.为婴幼儿注射百白破 B.给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C.为肝炎患者注射胎盘球蛋白 D.为青少年注射乙肝疫苗

6、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移入器官的细胞相当于( A )。

A.抗原 B.抗体 C.一种酶 D.生长激素

7、患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患麻疹,是因为体内能产生针对麻疹病原体的( C)。A.抗原 B.吞噬细胞 C.抗体 D.溶菌酶

8、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B )。

A.皮肤的保护作用 B.抗体的杀菌作用

C.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黏膜的屏障

9、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 ( D )。

A.扁桃体 B.淋巴结 C.脾 D.胰腺

10、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C )。

A.乙型肝炎 B.狂犬病 C.心肌炎 D.肺结核

11、下列不良生活方式中,与肺癌发生有密切关系的是( C )

A.常吃油炸食品 B.喜喝烈性酒 C.吸烟 D.喜吃高脂肪食品

(三)问答题

1、下面是一组关于免疫的日常生活问题,请分析回答。

(1)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会用舌舔伤口,这对伤口愈合有一定的作用,其中的道理是

唾液中含有杀菌物质。

(2)每个出生3个月的婴儿,都要接种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疫苗。这样做的目的是预防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三种传染病。

2、生活中哪些不良的习惯容易导致冠心病?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的措施又有哪些?

不良习惯:吸烟、高脂、高糖饮食;

预防措施:防治高血压、提倡合理膳食、戒烟。

3、我国肝癌的发病率较高,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乙肝患者和脂肪肝患者以及酗酒者均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众多,加上目前饮食不合理引起的脂肪肝患者也较多,这些人群是发生肝癌的高危人群。

(四)配对题

1、在下列传染病和病原体之间连线。

传染病名称感染病原体的名称

2、在下列传染病和传播途径之间联线。

传染病名称传播途径

二、拓展与思考

假设你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你应该如何与他相处呢?为什么?

关心艾滋病患者,与艾滋病患者进行正常的社交性往来,让艾滋病患者也融入社会之中。因为科学研究已证实与艾滋病患者的社交性接触不会感染HIV病毒。

第三节医药常识与医疗技术

一、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以下是三种药品说明书的部分内容,请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在上述三种药品中:

(1)属于非处方药的药品是复方酮康唑软膏和正柴胡饮颗粒;

(2)属于外用药的药品是复方酮康唑软膏;

(3)糖尿病患者服用正柴胡饮颗粒,应选用红棕色颗粒,并注意避免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4)孕妇不能使用的药品是复方酮康唑软膏和正柴胡饮颗粒;

(5)20**年12月生产的药品,在20**年12月仍然有效的是正柴胡饮颗粒。

2、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减轻疼痛。

(二)单项选择题

1、判断心脏骤停的标准是( C )。

A.意识丧失 B.呼吸消失 C.脉搏消失 D.瞳孔放大

2、胸外按压的有效部位是 ( D )。

A.左胸 B.右胸 C.胸骨的上半部 D..胸骨的下半部

3、人工呼吸进气量的范围是( B )。

A.400毫升~500毫升B.800毫升~1200毫升

C.200毫升~800毫升 D.1000毫升~1500毫升

4、进行人工呼吸的基本步骤是 ( C )。

①判断呼吸是否存在②进行人工呼吸

③仰头举颏畅通呼吸道④将患者置于仰卧位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

5、发现煤气中毒者时,首先要采取的措施是( B )。

A.打120急救电话 B.开窗通风

C.将意识清醒者撤离现场 D.进行心肺复苏

(三)问答题

1、家庭药箱中药品放置和保管要注意哪些事项?

注意避光,防止受潮或挥发,放置于阴凉处;内服药和外用药分开放;注意药品的有效期等。

2、某人上医院看病,开了一些药回来,但还没有等把药用完病就好了。当他下次再患同样的病时,可以继续服用上次没有用完的药吗?为什么?

如果再次患同样的病时,药品仍在有效期内并且没有变质,可以继续服用上次没有用完的药。

二、拓展与思考

(一)问答题

1、

略。

2、

略。

(二)配对题

我国古代医学名人留下不少医药学著作,请你给下列3本药学著作找到作者.《丹溪心法》唐朝孙思邈

《本草纲目》元朝朱震亨

《千金要方》明朝李时珍

初中生命科学第一册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练习 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第一节人体是怎样构成的 一、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 A代表树突;B代表细胞体;C代表轴突。神经细胞的功能主要是接受信息、整合信息、传递信息。 2、胃壁的结构由内至外依次是: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它们分别属于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上皮组织。 3、 (1)属于上皮组织的是食管管腔面、小肠肠腔面和肺,其细胞排列特点是紧密,细胞单层或多层,细胞间质少,该组织的功能主要是保护、吸收和扩散等。 (2)属于肌组织的是腓肠肌、小肠肌层和心脏,其细胞形态特点是腓肠肌(骨骼肌)细胞圆柱状,有横纹,多核;心脏肌细胞圆柱状,有分支和横纹;小肠肌层细胞梭状,无横纹,该组织的功能主要是收缩、运动。 (3)属于结缔组织的是血液、皮肤中的脂肪和股骨,其细胞排列特点是疏松,细胞间质多,形态多样,该组织的功能主要是支持、绝缘、保护、输送营养物质、防御病原体入侵。 4、如果皮肤不慎被划破,会流血,会感到疼。当突然受到冷刺激时,皮肤会产生鸡皮疙瘩。这说明皮肤中可能含有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等组织。 5、现在你对“器官”这个概念的理解是:器官是多细胞生物体内由多种不同组织联合构成

的结构单位。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的生理功能。 6、下图是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在图中指示线末端的括号内填入所指器官的名称。 消化系统的功能是 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不吸收的食物残渣 。 7、下图是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在图中数字旁边标出该数字代表结构的名称。

空气进入肺的正确顺序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8、下图是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在图中数字的旁的横线上写出该器官的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器官的结构是(BCD )。 A.血液 2、当运动员下肢的伸肌群和屈肌群交替收缩或舒张时,身体的这种姿势可能是在(ABC)。 D.立正 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下列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BCD )。 A.如果要观察的细胞位于视野左上方,可将玻片稍向左上方移动 4、通过化验痰,可以初步诊断出的病变部位是( BCD )。 A.口腔 (四)问答题 1、显微镜是生命科学中重要的研究工具。下图是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应轻微调节的结构是细准焦螺旋; (2)取显微镜时,手握显微镜的部位应是镜臂;

生命科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命科学》 一、选择题: 1.20世纪70年代英国地球物理学家洛维洛克和美国生物学家马古丽 斯共同提出的是 [ ] A.生物进化论 B.细胞学说 C.盖雅假说 D.相对论 2.现代生命科学可以说是首先从————创立开始的 [ ] A.形态学 B.技能学 C.机能学 D.实验学 3.环境生态学、生物分类学、生物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划分是指 [ ] A.从不同的层次研究生命现象 B.从生物类群划分研究生命现象 C.从与周边学科关系研究生命现象 D.从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生命现象 4.按研究的生命现象或生命过程可将生命科学划分为 [ ] A.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病毒学、人类学、古生物学、藻类 学、昆虫学、鱼类学、鸟类学等 B.形态学、生理学、分类学、胚胎学、解剖学、遗传学、生态学、进 化学、组织学、细胞学、病理学、免疫学等 C.种群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量子生物 学等 D.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生物数学、生物气候学、生物地理学、 仿生学、放射生物学等 5.组成人体的元素中,质量百分比最大的是 [ ] A.碳 B.氢 C.氧

D.氮 6.葡萄糖是 [ ] A.多糖 B.单糖 C.寡糖 D.结合唐 7.纤维素是 [ ] A.多糖 B.单糖 C.寡糖 D.结合唐 8.下列物质,由于分子量巨大,分子结构复杂,具有生物活性,因 此称生命大分子 [ ] A.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  B.蛋白质、脂类、核酸  C.蛋白质、糖类、核酸  D.糖类、脂类、核酸  E.蛋白质、核酸  9.下列哪些物质称为生物分子 [ ] A.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  B.蛋白质、脂类、核酸  C.蛋白质、糖类、核酸  D.糖类、脂类、核酸  E.蛋白质、核酸 10.DNA的基本结构成分为核苷酸,水解后形成 [ ] A.磷酸、五碳糖、碱基  B.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C.磷酸、核糖、碱基 D.以上三种都可以  E.以上三种都不对 11.DNA中的两条链走向是 [ ] A.一条3ˊ---3ˊ,另一条5ˊ---5ˊ

生命科学导论习题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甲、乙两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叙述错误的是( C ) 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蛋白来识别信息 B. 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送到细胞2快 C.与甲图信息传递有关的体液环境依次为: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D.乙图中细胞4可以是: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细胞 2.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实验者用从S型细菌中提取出的DNA加入R型细菌培养基中,结果有新的S型细菌生成,下面关于这种新的S型细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 A.与原始S型细菌相同 B.可以将其性状遗传给后代 C.同时具有R型细菌的部分遗传特性 D.仍然具有毒性 3.下面关于隐性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 .相对性状中,若孩子的性状表现与双亲不同,则孩子所表现出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 B .在100人当中,少数人表现出来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 C .若家庭所有成员都表现出相同的性状,则这一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因为隐性性状能稳定遗传 D.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隐性基因就被抑制,所以生物就不能表现出隐性性状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测交后代中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的数量接近1:1,则被测个体一定是杂合体。其原理是( D ) ①亲本中隐性个体只产生一种仅含隐性基因的配子②子代的性状种类和数量比就是被测个体 所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数量比③亲本中隐性个体对测交后代没有影响④只有杂合体才产生性状分离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5.下面关于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都通过孢子繁殖 B. 都有世代交替现象 C. 都具维管组织 D.都有胚的形成 6.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决定某种氨基酸在肽链中的位置的是( C ) A. 核糖体 B. DNA的遗传信息 C.mRNA的遗传密码 D. tRNA的反密码 7.在细胞起源的过程中,最早形成的细胞器是(C)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 溶酶体 8.下面是关于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C ) A.染色体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构成 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一定分开,非同源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 C.染色体复制之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 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D.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可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9.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a、b、c ),在这三个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分别是(D) A.酶、抗体、载体 B.抗体、载体、酶 C.酶、载体、抗体 D.载体、抗体、酶10.下面关于基因表达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C) A.在真核细胞中,RNA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则在细胞质完成

高二生命科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等级考

金山中学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生命科学(等级)期末考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抗体是一种蛋白质,浆细胞分泌抗体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吐作用 2.右图为同一植物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的两个不同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转换成乙后,视野会变亮 B.甲图转换成乙图后需调节粗调节器 C.若将甲图中细胞A移到视野中央,需要向右上方 移动装片 D.由甲图到乙图,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 3.关于生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葫芦中的含水量通常比小麦中的高 B.肝细胞中的含水量通常比骨细胞中的高 C.处于休眠状态的小麦种子中通常不含水分 D.黄瓜幼苗体内的水分占其鲜重的绝大部分 4.下列糖类中属于单糖的是() A.蔗糖B.核糖C.糖原D.淀粉 5.家兔的肝脏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①高尔基体②核膜③线粒体④叶绿体⑤内质网 A.③④B.②③C.①③D.③⑤ 6.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④D.③和④ 7.现有某种植物等量叶圆片的密闭装置甲、乙、丙,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 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 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 B.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 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 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8.右图为紫色洋葱鳞叶表皮细胞在进行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的一 个现象。对该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结构d呈紫色,现阶段的颜色比正常状态时的颜色深 ②结构b中的浓度一定比c中浓度高 ③观察结构a的存在必须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 ④质壁分离时结构d失水量小于结构b的失水量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②③ 9.右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A.②处发生三羧酸循环 B.①处产生ATP C.②处产生二碳化合物 D.③处发生H+与O2的结合反应 10.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结果复制 出来的绝大多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分别() A.不含32P和35S B.含32P和35S C.含32P、不含35S D.不含32P、含35S 11.右图所示的免疫过程属于() ① 体液免疫③ 细胞免疫 ② 特异性免疫④ 非特异性免疫 A.① ②B.① ④C.② ③D.③ ④ 12.下图表示人体中某些激素分泌和调节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生物学习题集第一部分(学生版)

名词解释 1.应激性:生物感受外界刺激并做出有利于保持其体内稳态,维持生命活动的应答反应。应激性是生物的普遍特性。 2.五界系统:惠特克R.H.Whittaker根据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将生物分为五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3.双名法:林奈Llnnaeus创立的为物种命名的方法,由拉丁化的属名和种名联合构成。 【解析】生态学家惠特克R.H.Whittaker根据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将生物分为五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这五界可进一步归属于2个总界,即:(1)原核生物总界,含原核生物一界,包括细菌和蓝细菌等单细胞原核生物,它们的染色体是一个环状DNA分子,没有核膜,也没有其他具膜的细胞器。(2)真核生物总界,包括原生生物、植物、真菌和动物四界。原生生物包括原生动物和藻类,多是单细胞真核生物。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都是多细胞的真核生物,营养方式的差别将这三界区别开来。植物是光合自养,真菌是腐食营养,动物异养。【答案】细胞结构、营养类型;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4.必需元素:在生物的生活中,不可代替的、不可缺少的元素。 5.生物大分子:在生命现象中起重要作用的分子都是极其巨大的,可分为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四大类。6.多聚体:由相同或相似的小分子组成的长链。组成多聚体的小分子成为单体。蛋白质、核酸、多糖都是多聚体。 7.糖类:是指含有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化合物,及其产生的缩聚物或衍生物。 8.必需氨基酸:动物细胞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就是必需氨基酸。成人的必需氨基酸有:异亮氨酸( Ile)、亮氨酸(Leu)、赖氨酸(Lys)、蛋氨酸(Met)、苯丙氨酸(Phe)、苏氨酸(Thr)、色氨酸( Trp)、缬氨酸(Val)8种。 9.氨基酸:含氨基和羧基的化合物,是蛋白质的结构单体。 10.肽键: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与另一氨基酸分子中的羧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共价酰胺键(-NH-CO-)。11.肽和多肽:不同数目的氨基酸以肽键顺序相连,形成链状分子,即是肽或多肽,通常分子量在1500以下的为肽,在1500以上的为多肽。 1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1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向单一方向卷曲而形成的有周期性重复的主体结构 或构象。这种周期性的结构是以肽链内或各肽链间的氢键来维持的。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则卷曲。 14.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基础上的肽链再折叠形成的构象是三级结构,如球蛋白、纤维蛋白。15.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有2条或多条肽链折叠,以弱键互相连接形成的构象。 16.蛋白质的变性( denaturation):在化学、物理因素等作用下,蛋白质天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和破坏,从而失去生物学活性的现象。变性过程中不发生肽键断裂和二硫键的破坏,因而不发生一级结构的破坏,而主要发生氢键、疏水键的破坏,使肽链的有序的卷曲、折叠状态变为松散无序。原来包含在分子内部的疏水侧链基团暴露到分子外部,因而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失去结晶能力,并形成沉淀。 17.核苷酸:DNA和RNA的结构单体。每一核苷酸分子含有一个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分子、一个磷酸 分子和一个含氮的有机碱。 18.DNA双螺旋:Watson和Crick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是2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长链以碱基配对相连而成的多聚物。 简答题 1.简要回答生命的基本特征。2.简述生物学的分科。 3.请分析并归纳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4.为什么核酸分子能成为遗传信息的载体,而其他生物大分子则不能? 【考点】生物大分子。【答案】核酸分子的碱基对数目很多,这些碱基对在分子中的排列有4“种,核酸的多样性使它能储藏无穷的遗传信息;核酸分子性质稳定。其他生物大分子的多样性没有核酸分子丰富,性质相对不稳定,不能担负遗传信息的载体的任务。 5.细胞中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们的生理功能又是什么? 【答案】生物体细胞中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糖类的功能:(1)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源; (2)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3)构成生物大分子,形成糖脂和糖蛋白;(4)分子识别作用。脂质功能:(1)构成生物膜的骨架;(2)主要能源物质;(3)参与细胞识别某些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组分;(4)构成身体或器官保护层; (5)具有生物学活性,维生素VA、VD,激素(前列腺素)。蛋白质功能:(1)参与遗传信息的表达;(2)酶的催化作用;(3)运载和存储;(4)协调动作、机械支持、免疫保护、产生和传递神经冲动、生长和分化的控制等。核酸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者。 6.不饱和脂肪酸(脑白金、深海鲑鱼油等产品的主要成份之一)由于其在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作用,已开始引起公众的注意。为什么鱼类、特别是海水鱼类,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恒温动物(如鸡、猪等)高得多?【答案】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类。饱和脂肪酸的C、H上没有双键,分子可以伸直,紧密并列,需较多热能才能散开,熔点高,室温下为固态。不饱和脂肪酸的C、H上至少有一个双键,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 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 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 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 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 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 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 因。 1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完整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完整版) 一、细胞与遗传变异 (一)生物的特征及细胞的结构功能 1、生物的特征: ⑴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⑵生物能进行呼吸; ⑶生物能排除体内的废物;⑷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⑸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665年罗伯特·虎克发现细胞并命名。 (1)植物细胞: ①细胞壁---保护、支持细胞; ②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细胞质---其中有液泡(含细胞液)、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 物)、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能量转换器); ④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2)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植物细胞有、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区别):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3、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 (1)细胞分裂的过程(步骤):①染色体复制加倍、均分;②细胞核分裂成两个;③细胞质分裂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④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⑤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2)染色体复制均分的意义:染色体的复制均分,实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均分,保证了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的相同。 4、细胞生长---指新细胞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转变为组成自身 的物质,体积逐渐长大的过程。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使生物体由小长大。正常细胞不能无限的分裂生长。 (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5、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 遗传学的创始人——孟德尔。 6、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如:有耳垂和无耳垂,有酒窝和无酒窝。

(精品word)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高三生命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高中生命科学 第1页 共8页 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高三生命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等级考) 2018.12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等题型。 3.考生应用2B 铅笔、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人的声音感受器是 A .侧线 B .耳蜗 C .听小骨 D .半规管 2.一定浓度范围内,与生长素作用类似、能促进植物生长的是 ①赤霉素 ②萘乙酸 ③脱落酸 ④乙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图1所示的机体免疫过程属于 ①体液免疫 ②特异性免疫 ③细胞免疫 ④先天性免疫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下列为人体内四种生命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其中,能表示细胞分化的是 5. 对表1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待测物质 检测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① 脂肪 醋酸洋红染液 红色 ② 淀粉 班氏试剂 橘红色 ③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④ 葡萄糖 碘液 蓝紫色 A . ① B . ② C .③ D .④ 6.下列关于微生物传染病及预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携带狂犬病毒的狗是传染源 B.各种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具选择性 C.预防的最有效措施是加强锻炼 D.利用基因工程制备的疫苗更安全 C A B D 图1

高中生命科学 第2页 共8页 7. 酵母菌是兼气性微生物,下列有关其细胞呼吸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完成 B .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 2和大量能量 C .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 D .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或乙醇 8.图2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观察到的某个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原生质层内外水分始终维持动态平衡 B.若B/A 值越大,说明滴加的蔗糖溶液浓度越大 C.若B/A 值越小,说明细胞质壁分离程度越小 D.图中细胞有可能正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 9.有学生探究检测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实验操作规范。图3示37℃恒温箱中培养两天后所见结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①②透明圈的大小差异可能与抗生素种类不同有关 B .②③透明圈的大小差异可能与同种抗生素的浓度不同有关 C .①②③透明圈的大小差异可能与培养基中N 源含量不同有关 D .浸有无菌水的圆纸片在本实验中作为空白对照 10.从胚胎发生上看,人的上肢、马的前肢、鸟的翼都是由胚胎时 期的前肢芽发育而来,但出现了不同的适应结构。这一现象为进化提供了 A .胚胎学证据 B .比较解剖学证据 C .生物化学证据 D .古生物化石证据 11.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噬菌体(图4)的遗传物质是DNA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是用32 P 标记了 A.① B.② C.③ D.①和③ 12.图5示正常人体早餐后数小时内的血糖变化趋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共同参与血糖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 B. ab 段,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C. c 点,胰岛素的分泌量大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 D. d 点,维持血糖稳定的主要物质是糖原和蛋白质 13.下列各项植物培养中,属于组织细胞培养技术的是 A.无籽番茄的培育 B.无籽西瓜的培育 C.月季枝条嫁接到蔷薇开出月季花 D.胡萝卜块根培养成胡萝卜植株 14.辛普森指数是测定群落组织水平最常用的指标之一。下列关于植物多样性调查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植物密度越大,则取样方也越大 B .调查时应选取样方中的代表物种 C .辛普森指数与物种多样性正相关 D .样方随机是指不同地区定点采样 图5 图2 图3 ① ② ③ 图4

生物学史复习题

生物学史复习题 一、生物学史的内涵、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内涵:生物学史是研究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揭示其发展规律的历史科学。 研究对象:前人探究生物学知识的科学过程,包括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好奇心、求知欲、质疑、推理等)和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1)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 2)生物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人类社会(尤其是创新意识)对生物学发展的影响; 4)科学方法论对生物学发展的影响。 二、学习生物学史有何意义? 1、揭示了人们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历程 思想受文化背景和科技水平制约,生物学新知识的产生需要首先从思想方法上有所突破。“物种演变”思想是对“物种不变”思想的突破。思想影响认识。反过来,通过对事物的科学探究,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又会改变人的思想,认识上产生一次飞跃。 2、展示了生命科学各个分支学科形成的历史 它能够从整体上告诉我们各个学科是在解决什么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还能告诉我们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有助于研究者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学习者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 3、揭示了自然科学的本质 自然科学的本质特征:定量化;观察、实验;在自我更正中完善和积累。 4、展示了人们的合作过程 生命科学史展示了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相同研究方向的人们之间和不同研究方向的人们之间的合作。 5、展示了各种观点的碰撞和论争过程 生命科学史展示了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科学家所持观点之间的碰撞和论争,在碰撞与论争中,知识得到不断的澄清。 6、展示了成功的实验与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是分不开的 7、呈现着科学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 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 科学精神: 敢于怀疑、敢于求真、敢于创新; 科学世界观: 世界是可知的,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养成负责任的态度。 三、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缺陷 1、在没有了解事物本质之前,急于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往往容易导致错误的结论。 如:亚里士多德解释呼吸的目的:使空气与血液接触,以冷却血液,这一结论明显是错误的。 2、关于世界的起源和性质的设想 (1)持续时间短的静止世界(犹太-基督教创造世界); (2)持续时间无限的静止世界(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 (3)循环变化的世界,鼎盛期与衰败期交相更替; (4)逐渐进化的世界(拉马克,达尔文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坚信世界基本完美无缺从而排除了进化的观点。 3、他认为人是最完善的动物,而其它动物都是低劣的、有缺陷的,因此在描述动物的特征时总要与人作比较。 如:海豹缺乏外耳,他认为这是一种畸形。 他认为女人也是男人缺少某些器官的产物。在新个体产生过程中,男人提供“形”的要素(产生和发育的动力)即精液,而女人则贡献以经血为主的质料。 四、论述盖仑的“三精气学说”,该学说有何主要缺陷? 他从生命最终取决于空气(气)概念出发,提出了“三精气说”。即人体内有三种“精气”:自然精气、生命精气、动物精气。

生命科学导论习题答案

1 什么是生命?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生命泛指有机物和水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够稳定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热量排放到外界)、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 化学成分的同一性,严整有序的结构 ,新陈代谢,生长特性,遗传和繁殖能力,应激能力,进化。 2 微生物发酵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有哪些? 在医药方面,很多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细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都是医学方面很重要的药品,比如胰岛素的大量制取,抗生素的大量制取等。在食品方面,酵母菌发酵制酒,醋,黄色短杆菌发酵制味精,以及一些高蛋白含量的细菌的菌体就是很好的食物。在农业方面,转基因的农作物的目的基因一般用微生物体内的质粒作载体,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自生固氮的圆褐固氮菌等。在生物工程方面那就更多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基本上都离不开微生物。通过微生物发酵途径生产抗生素、丁醇、维生素C以及一些风味食品的制备等;某些特殊微生物酶参与皮革脱毛、冶金、采油采矿等生产过程,甚至直接作为洗衣粉等的添加剂;另外还有一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作为天然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基因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与抗生素及重要工业用酶的产生相关的基因。根据科学的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植物的育种,用到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产生新的遗传基因的植物,加快植物进化,选取出更优良的植株。在工业发酵,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生命活动依靠生物氧化提供的代谢能来支撑,因此工业发酵应该覆盖微生物生理学中生物氧化的所有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已经从利用自然界中原有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阶段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改造成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 3 为什么说微生物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在人类生活中占有的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与之相接触,它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微生物千姿百态,有弊也有利,有害之处:它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流感病毒。虽然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致命性的危害,但对人类的起步和发展提供了先进而重要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当有致病性微生物入侵的时候,人体往往还得靠这些共生菌一起将它们驱除。因此,保持身体健康有一部分也意味着维持人体和共生菌之间的微妙平衡,而达到一种互利的关系。我们应该时刻意识到,在我们的周围和机体内都有其他生命体与我们共存。 4 简述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各自组成和各自特点? 天然免疫,指个体出生时即具备,作用范围广,不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能力,所以也叫非特异性免疫。在机体防御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其屏障结构为:(1)皮肤粘膜屏障—体表皮肤与腔道黏膜(2)物理屏障(3)化学屏障(4)生物屏障(5)内部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其效应分子有:(1)补体系统(2)细胞因子(3)溶菌酶(4〕其他分子;其免疫细胞有:(1)吞噬细胞(2)NK细胞(3)肥大细胞(4)嗜碱性粒细胞免疫效应:从即刻起到96小时之内被启动。由于是非特异性的,所以抗原识别谱广,无免疫记忆,且作用时间较短 适应性免疫应答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适应性免疫应答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 识别活化阶段:是指抗原体提呈抗原细胞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和抗原特异性T/B细胞识别抗原后在细胞间年股份自协同作用下,启动活化的阶段。 2. 增殖分化阶段: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受相应抗原刺激后,在细胞共刺激分子和细胞因子协同作用下,活化、增殖,分化为免疫效应细胞的阶段。 3. 效应阶段:是浆细胞分泌抗体和效应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介质,并在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参与下产生免疫效应的阶段。

初中生物复习资料大全

中考复习 初中生物资料大全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科学探究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 生物圈的含义: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之间。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 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比如一片草原、一条河流、一个池塘,甚至一片农田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个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应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 8.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1)非生物因素:主要指水、光、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2)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生物之间主要有捕食、竞争、合作等关系。 捕食关系:指一种动物以另一种动物为食的现象。如蜜蜂采花蜜等。 竞争关系:比如水稻与稗草之间互相争夺阳光、养料、生存空间等。 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生活、生存受环境的影响。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影响着环境,甚至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互相影响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 第二单元 一、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构造。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安装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

高二生物教案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 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 (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 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必修: 1.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2.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 完善的过程。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情感态度】: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细胞生物学习题有答案

1、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是()。 A、Robert Hooke B、Leeuwen Hoek C、Grew D、Virchow 2、细胞学说是由()提出来的。 A、Robert Hooke和Leeuwen Hoek B、Crick和Watson C、Schleiden和Schwann D、Sichold和Virchow 1、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 A、80S B、70S C、 60S D、50S 2、下列没有细胞壁的细胞是() A、支原体 B、细菌 C、蓝藻 D、植物细胞 3、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4、蓝藻的遗传物质相当于细菌的核区称为() A、中心体 B、中心质 C、中体 D、中心球 5、在病毒与细胞起源的关系上,下面的()观战越来越有说服力。 A、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 B、生物大分子→细胞和病毒 C、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D、都不对 6、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A、细胞核 B、线粒体 C、中心粒 D、质体 7、目前认为支原体是最小的细胞,其直径约为() A、0.01μm B、0.1~0.3μm C、1~3μm D、10μm 8、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共同存在的细胞器是() A、中心粒 B、叶绿体 C、溶酶体 D、核糖体 9、SARS病毒是()。 A、DNA病毒 B、RNA病毒 C、类病毒 D、朊病毒 10、原核细胞的呼吸酶定位在()。 A、细胞质中 B、质膜上 C、线粒体内膜上 D、类核区内 11、在英国引起疯牛病的病原体是()。 A、朊病毒(prion) B、病毒(Virus) C、立克次体 D、支原体 12、逆转录病毒是一种()。 A、双链DNA病毒 B、单链DNA病毒 C、双链RNA病毒 D、单链RNA病毒 1、由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一B细胞融合后形成的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称()。 A、单克隆抗体 B、多克隆抗体 C、单链抗体 D、嵌合抗体 2、要观察肝组织中的细胞类型及排列,应先制备该组织的() A、滴片 B、切片 C、涂片 D、印片 3、提高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常用的方法有() A、利用高折射率的介质(如香柏油) B、调节聚光镜,加红色滤光片 C、用荧光抗体示踪 D、将标本染色 4、适于观察培养瓶中活细胞的显微镜是() A、荧光显微镜 B、相差显微镜 C、倒置显微镜 D、扫描电镜 5、观察血细胞的种类和形态一般制备成血液() A、滴片 B、切片 C、涂片 D、印片 6、冰冻蚀刻技术主要用于() A、电子显微镜 B、光学显微镜 C、微分干涉显微镜 D、扫描隧道显微镜 7、分离细胞内不同细胞器的主要技术是()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有详细答案)

绪论 思考题:(P9) 1.从广义和狭义上写出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广义上讲的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概念,即将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结构与功能、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方面?什么是反向生物学?什么是 后基因组时代? 研究内容: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NA重组技术和结构分子生物学。 反向生物学: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和离体定向诱变的方法研究已知结构的基因相应的功能,在体外使基因突变,再导入体内,检测突变的遗传效应,即以表型来探索基因结构。 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细胞全部基因的表达图式和全部蛋白质图式,人类基因组研究由结构向功能转移。 3、写出三个分子生物写学展的主要大事件(年代、发明者、简要内容) 1953年Watson和Click发表了?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结构?的著名论文,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1972~1973年,重组DNA时代的到来。H.Boyer和P.Berg等发展了重组DNA 技术,并完成了第一个细菌基因的克隆,开创了基因工程新纪元。 1990~2003年美、日、英、法、俄、中六国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解读人类遗传密码。 4、21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已经掌握了模式生物的所有遗传密码。又迎来了后基因组时代,人类基因组的研究重点由结构向功能转移。相关学说理论相应诞生,如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四章 思考题:(P130) 1、基因的概念如何?基因的研究分为几个发展阶段? 概念:基因是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和突变单位以及控制形状的功能单位。 发展阶段:○1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从细胞的染色体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基因的染色体遗传学阶段。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主要从DNA大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分

初中生物知识点全归纳、(全!)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 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光、温度、水和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看七年级上册19的例子 5、*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生产者 生物动物——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空气、阳光、水等 6、*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很多食物链,他们之间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解能力,但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8、*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9、*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种类有: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海洋生态系统——海洋; 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池塘;湿地生态系统——沼泽; 农田生态系统——农田. 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如: ① 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所有的生产者 ② 从地域因素来说,各种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 ③ 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看书P30 12、*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3、*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看书P36 1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内含酸、甜、辣和色素)、叶绿体 15、*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6、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细胞核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17、*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染色体细胞核细胞质形成细胞膜形成细胞壁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及其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广义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本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2 2、狭义分子生物学:即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重组、修复等过程,以及其中涉及到与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 3、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对以R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RNA病毒而言则是RNA序列)。 4、基因:基因是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包含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 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5、功能基因组学:是依附于对DNA序列的了解,应用基因组学的知识和工具去了解影响发育和整个生物体的特定序列表达谱。 6、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7、生物信息学: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转输 8、蛋白质组:指的是由一个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9、功能蛋白质组学:是指研究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和实验条件下细胞内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10、单细胞蛋白:也叫微生物蛋白,它是用许多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的微生物菌体。因而,单细胞蛋白不是一种纯蛋白质,而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及不是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化合物等混合物组成的细胞质团。 11、基因组:指生物体或细胞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总和。 12、C值:指生物单倍体基因组的全部DNA的含量,单位以pg或Mb表示。 13、C值矛盾:C值和生物结构或组成的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 14、重叠基因:共有同一段DNA序列的两个或多个基因。 15、基因重叠:同一段核酸序列参与了不同基因编码的现象。 16、单拷贝序列:单拷贝顺序在单倍体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因而复性速度很慢。单拷贝顺序中储存了巨大的遗传信息,编码各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 17、低度重复序列:低度重复序列是指在基因组中含有2~10个拷贝的序列 18、中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大致指在真核基因组中重复数十至数万(<105)次的重复顺序。其复性速度快于单拷贝顺序,但慢于高度重复顺序。 19、高度重复序列:基因组中有数千个到几百万个拷贝的DNA序列。这些重复序列的长度为6~200碱基对。 20、基因家族: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可能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经重复和突变产生。 21、基因簇:基因家族的各成员紧密成簇排列成大段的串联重复单位,定位于染色体的特殊区域。 22、超基因家族:由基因家族和单基因组成的大基因家族,各成员序列同源性低,但编码的产物功能相似。如免疫球蛋白家族。 23、假基因:一种类似于基因序列,其核苷酸序列同其相应的正常功能基因基本相同、但却不能合成功能蛋白的失活基因。 24、复制:是指以原来DNA(母链)为模板合成新DNA(子链)的过程。或生物体以DNA/RN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