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经典生活禅语

经典生活禅语

经典生活禅语

篇一:禅语感悟人生的经典句子

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1、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2、学会把自己的心态放低放平,多看自己的缺点,多看别人的优点,让傲慢的心变得谦虚恭敬,这样您所处的环境自然就融洽了。

3、梦想是一个幸福的念想,想着想着就快乐了,它执着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个界标,代表着活力与向上。

4、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5、给生活贴上梦想的标签,那些普通的日子就升华了,平淡的时光染上华丽的色彩,点石成金,就是这么回事。

6、生活磨砺了人生,这一路走来,学会了接受。

7、心若简单,生活就简单;心若复杂,生活就充满痛苦。8、相信自己,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9、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10、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令一切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11、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放入乱心,乱心不得不佛12、幸福,不是收获的多,而是抱怨的少。于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只有善于驾驭自己情绪和心态的人,才能获得平静,感受到幸福的味道。13、幸福,不是收获的多,而是抱怨的少。于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只有善于驾驭自己情绪和心态的人,才能获得平静,感受到幸福的味道。14、抱怨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无益,于己不利,于事无补。15、梦想是一个幸福的念想,想着想着就快乐了,它执着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个界标,代表着活力与向上。16、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17、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18、聪明之人,一味向前看;智慧之人,事事向后看;聪明之人,是战胜别人的人;智慧之人,是战胜自己的人。19、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都是从傲慢中来的;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高明,比别人更有见识,比别人更正确,于是相互轻视,矛盾也就逐渐生起了。20、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21、活着的气度是昂首挺胸,独立寒冬,面对漫天大雪,而巍然不动的英雄豪情,是酷暑三伏,雷雨交加,坐于书房,面不改色,挥笔题书的那份悠然宁静。22、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23、学会把自己的心态放低、放平,多看自己的缺点,多看别人的优点,让傲慢的心变得谦虚恭敬,这样您所处的环境自然就融洽了。24、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25、活着的气度则是要刚柔并济,胸中有天地。要坚韧不拔,顽强不屈。要傲骨侠肠,正直勇敢。

26、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27、活着的气度则是要刚柔并济,胸中有天地。要坚韧不拔,顽强不屈。要傲骨侠肠,正直勇敢。28、相信自己,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29、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30、敞开心扉,宽容的对待别人你就会拥有全世界,记住,千万别为利来,为利往,笑看人生,你就是最幸福的人。31、未成佛果,先结善缘32、生而为人,活着,活出风度,风采,风格。这些皆为外表,而气度则是内涵,是质地,是根本。33、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34、人,只要拥有微笑,就能够豁达乐观地活着;人,只要时刻保持微笑,

就能够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拥有一张永久的通行证。35、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36、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37、活着,一定要有气度,这不仅仅是涵养,也是一种标识。在与人交往中,为人所看中的第一要素即是气度。修炼人生,展示自己活着的气度,让生命更有意义。38、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篇二:经典禅语

经典禅语: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如果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感悟智慧人生,聆听生命真理《不受世间污染》佛陀说:“莲花生于水、长于水,但高出水面纯洁不受污染。人生于俗世、长于俗世,但藉着心灵的升华,高出俗世不受俗世污染。”禅即是生存于红尘,而不受红尘的一切所污染。开悟的禅者,永远活在于当下!因生命的实相是:时间由无穷多数的当下所积累而成,任何刹那当下才是生命的真实。

经典禅语:

《退步原来是向前》大肚布袋和尚是五代后梁高僧,法名契此,号长汀子,浙江奉化人。布袋和尚笑口常开,云游各地居无定所。传说是弥勒菩萨化身转世人间。布袋和尚曾受田家斋饭布施,田家向他求问:“什么是道?”布袋和尚回答说:“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经典禅语:

《平常心是道》有源律师问大珠慧海禅师说:和尚修道,还用功吗?禅师回答说:用功。有源律师问:如何用功?禅师说:饥来则食,困来即眠。有源律师问:大家不都这样吗?跟你有什么不同?禅师说:不同。有源律师问:有何不同?禅师回答说:一般人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

302012-04

经典禅语: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302012-04

经典禅语:

《不要理他》寒山问拾得说:“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该如何处置乎?” 拾得回答说:“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感悟人生智慧,聆听生命真理,推荐收听经典禅语

292012-04

经典禅语:

有位和尚手脚不干净,常偷香油钱。有天重施故技时,被师兄逮着,抓去见禅师。师兄说:又偷香油钱,一定要处罚。禅师说:原谅他。师兄说:一定要赶走害群之马,不然我

们离开这里。禅师说:如果要选,我还是选择留下他。你们早就明白是非,但他却是非不分,如果我们不帮助他,谁来帮助他。

向左转|向右转查看原图

272012-04

经典禅语:

苏东坡经常和佛印禅师谈禅论道。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派遣书僮过江送给禅师,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师看后,拿笔批“放屁”两字,叫书僮带回。苏东坡看到后,气急败坏地过江理论。禅师见了苏东坡大笑: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个屁字就过江来?

262012-04

经典禅语:

《不能代替》道谦禅师与好友宗圆结伴行脚,途中宗圆因跋山涉水的疲困,闹着要回去。道谦说:“出来参学走了这么远的路,半途放弃实在可惜。从现在起可替你做的事我代劳,但五件事我帮不上忙。”宗圆问:“那五件事?”道谦说:“穿衣、吃饭、屙屎、撒尿、走路。”道谦的话,宗圆大悟,从此不敢说辛苦。

252012-04

经典禅语:

有学僧问云门说:“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云门用柱杖捣他,学僧连忙退后。云门说:“你不是瞎子。” 云门又叫僧人过来,僧人便走近前来。云门说:“你不是聋子。” 云门又问这僧:“你懂了么?” 僧说:“不懂。” 云门说:“你也不是哑巴。” 僧人于言下忽然大悟。推荐

252012-04

经典禅语:

《鱼向水中死》死鱼漂浮于水面上。有人问禅僧说:“鱼不是以水为命吗?” 禅僧说:“是啊。” 那个人说:“那么为何会死在水中呢?” 禅僧回答说:“如同凡夫以红尘为命,生于红尘死于红尘一样。”净化心灵感悟智慧,推荐收听经典禅语

242012-04

经典禅语:

《见山又是山》苏东坡参禅三个层次,如同青原行思禅师所说的参禅三个阶段,青原行思说:“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参禅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净化心灵感悟智慧,推荐收听经典禅语

232012-04

经典禅语:

《悟道是人的本分》一个人到了四十岁时,还没有觉悟.....如同死亡!人当悟出自己的“道”,为自己的一生负责。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应该要想通,这辈子的人生之路要怎么走、怎么过?悟通自己的人生目的然后依实行进。净化心灵,推荐收听经典禅语232012-04

经典禅语:

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佛印禅师合掌礼拜。苏东坡问

佛印说:“我们求观音菩萨,为何观音菩萨也挂着一串念珠?观音菩萨在求谁?” 佛印禅师:“求观音菩萨啊。” 苏东坡:“观音菩萨求观音菩萨?” 佛印禅师:“观音菩萨比我们还清楚,求人不如求己。”收听经典禅语

232012-04

经典禅语:

苏东坡和佛印打坐参禅,苏东坡:禅师!我打坐模样如何?佛印:像一尊佛!佛印:学士我打坐姿势如何?苏东坡嘲弄说:像一坨大便!苏东坡以为赢了佛印禅师,逢人便说:我今天赢了!消息传苏小妹耳中,妹妹说:哥哥输了!禅师心中如佛,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大便,所以看禅师像大便。收听经典禅语

经典禅语:

《把自己摆在天堂上》鸡寒上树、鸭寒入水。人住在屋子很舒适,猴子可不这么认为。摆自己在错误的位置上,便是坠入地狱!把自己摆在正确的地方,便是置身于天堂!然而世间有多少人真正能在一开始便做好正确的选择?然后无悔的尽情作自己、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推荐收听经典禅语

星座小蚊子:

守住宁静,让一切归于心境,不因喜欢而执著,不因虚幻而烦忧;守住宁静,让一切融于慈悲,不因伤害而远离,不因得失而分别;惟有内心的平静,伴随你一生的旅途;惟有内心的平等,滋养你相续的菩提;追逐的快乐,会静静地开花结果;摒弃掉浮躁,能给重压的心灵松绑;守住宁静,不要在虚妄中丢失了自我。

星座小蚊子(@xiaowenzi)

渐渐明白了,太在乎一个人往往会伤害自己;渐渐明白了,很多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渐渐明白了,很多东西只能拥有一次,放手了也就意味着失去;渐渐明白了,最在乎的那个人,往往是最容易让你流泪的;渐渐明白了,真心对一个人是不需要回报的;渐渐明白了,我们之所以是过客,因为从来未曾为爱停留。

世上没有抛弃人的梦想,只有抛弃梦想的人。每天我们都面临两个选择:继续做梦或者追逐梦想;快乐和痛苦都是人生的财富,与其消极的逃避,不如勇敢面对,努力拼搏,就像鹏远刘鹏远(@liupengyuan086187990) 的马尔斯神话里面所唱“战斗,为了自由”~人生只有一辈子的时间,不靠自己,又能靠谁?

如何面对欲望,是大智慧。

俞敏洪:一个人的成熟,不是没有了欲望,也不是压抑欲望,而是懂得理性疏导欲望。七情六欲就像是河流中的水,没有了水就不能叫河,把水堵住不让流,也就没有了美丽的河,让河到处泛滥也不行,只有让河水恰到好处的流,用岸限制水流的方向,最后在岸上种上美丽的树,美丽的河就出现了。人对欲望的疏导也如此。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功过是非、恩恩怨怨,也有太多因欲望满足不了的痛苦与遗憾。做人,做一个大气的人,要有足够的心胸、清醒的心智,淡泊自如的态度。看淡,不是不求进取,不是没有是非,不是无所作为,它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以一颗平静的心笑对人生,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感谢每一个欣赏、帮助自己的人!

张小娴:人生有一種遺憾,是你也許永遠沒機會去答謝那些幫助過你、提攜過你,惟獨

對你青睞有加的人。沒機會,不一定是那個人不在了,而是沒機會再見,又或者他根本沒有把這事放在心裡。即使許多年後再見,當時卻又好像不是說這些話的場合。所有的恩惠,唯有默默記在心中,把這份感激還給下一個有緣相遇的人。

生活有两大误区:一是活给别人看,二是看别人生活。其实,只要自己觉得幸福就行,用不着向别人证明什么;也不要光顾着看别人,走错了自己脚下的路。

人生8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放不下、

篇三:佛家十大经典禅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经典二: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

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原文应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

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