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周长是多少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间隔排列

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多彩的“分数条”

第八单元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能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准确率达到90%以上。

2.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教学重点:能准确进行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积的末尾零的个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

算一组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复习乘法口诀表。

7×5 3×2 4×6 9×9

2×8 5×5 4×7 7×8

二、自学例一(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一中的数学信息及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出示:教材例一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2.尝试用什么方法计算

3.对照书本例一的解答,你用哪种方法?

4.你认为哪种方法更方便合理?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算式的多种情况并请学生迅速板演到黑板上,备用。导学要点:

最简便的方法

2×3=6

2×30=60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有哪些方法?每种方法是怎么算的?

2.哪种方法最简便?说说怎样口算?

点拨: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只要一位数乘一位数,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

2.乘数中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

全班交流

分析书本上出现的几种方法,给予适当的点评。

三.练习(15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1.第一页试一试第2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二)口算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点拨:

都用乘法乘上它们之间的进率

提示:1时=60分

1分=60秒

(三)比较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四)创编练习

果园里种了300棵,300棵梨树,300棵苹果树,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一个用乘法解答的问题,并解答。

四.课作(8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1页

提高题:

比较大小:

700×6 O 600×7

800×3 O 700×4

8×800 O 700×9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所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题”

五.家作

《练习与测试》第1页。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倍的认识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把"几倍"和"几个几"之间的联系凸现出来,使学生初步认识倍,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本质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时间:3分钟)

1.△△△

□□□□□□□□□

△有()个,□有()个()。

2.○○

●●●●●●●●

○有()个,●有()个()。

二、自主建构。(时间:15分钟)

出示花坛图。

谈话: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除了求这两个数相差多少,我们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比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倍。出示课题。

1、引入(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比一比这三种花的朵数吗?

(2)比如黄花和蓝花还可以这样比。

蓝花有2朵,把黄花两朵两朵地圈一圈,黄花里有几个2朵? 黄花有这样的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朵数的3倍。(学生跟着读一读)

点拨:我们把2朵蓝花看成一份,那么红花有这样的几份呢?

可以怎样圈呢?黄花里有几个2朵?

2. 自学。

3.试着列出算式。导学单(时间:5分钟) 1.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圈一圈,完成书本P4的填空。 2.你会照样子说一说吗?

4、全班交流。

交流内容

1. 倍?你是怎样想的呢?

2. 为什么列除法算式?

3. 红花增加2朵,红花的朵数又是蓝花的几倍?

交流重点:

蓝花有2朵,红花有8朵,8朵里面有几个2朵,红花的朵数就是蓝花的几倍,求8朵里面有几个2朵,就是把8朵按每2朵一份进行平均分,所以用除法。指出:“倍”不是单位名称,不用写上。

小结:今天学习的有关“倍”的知识,实际上就是在过去学习的“几个几”知识上发展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必须要看清楚:①谁和谁比。②第一行有1个几,第二行有这样的几个几。③谁就是谁的几倍。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要用除法算。

三、内化练习。(时间:15分钟)

【基本练习】

1.第5页想想做做第1题。(口答)

2.第5页想想做做第2题。

先摆一摆、分一分,再填空。

提炼总结:12是3的()倍。

12是4的()倍。

启发:你可以怎样想?2个2个连,10里面有5个2,彩球的个数是白球的5倍。

3.第5页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你打算怎么连?

将填空补充完整。

【拓展练习】;1、拍手游戏;谈话:老师拍几下,你能拍出我的几倍吗?;引导:要怎样拍才能清楚的听出来;请你拍出你想拍的数目,然后你想让大家拍出你的几倍;2、小明今年8岁,妈妈32岁,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导学要点:要求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就是求32里;【创编题】;数一数,填一填;△△△()个;○○○()个;□□□□□□()个;☆☆☆☆☆☆☆☆☆☆☆☆()个

【拓展练习】

1、拍手游戏

谈话:老师拍几下,你能拍出我的几倍吗?

引导:要怎样拍才能清楚的听出来。

请你拍出你想拍的数目,然后你想让大家拍出你的几倍。

2、小明今年8岁,妈妈32岁,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

导学要点:要求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就是求32里面有几个8,所以用除法。

四、课作。(时间:7分钟)

基础题:《补充习题》第2页。

提高题:一根绳子长20米,对折两次后,原来绳子是现在的几倍?

五、家作。

1.《练习与测试》第几页第几题。

2.你能用“倍”说句话吗?说给爸爸妈妈听。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倍的认识练习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对倍的认识,能结合不同的现实情境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巩固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合理选择、组合信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5分钟左右)

第1组(第5题)

20×6 4×80

600×9 5×700

50×6 3×800

请3组学生,快速口答。并选择1和3说说思考过程。

第2组

70×3 400×6

600×5 5×800

500×7 40×9

200×8 3×30

导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8题,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准确。

说说在口算这些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练习(25分钟左右)

[基本练习]

1. 第6题

量一量,求出第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二条的几倍。

导学要点:应该把第二条线段的长度看作1份,要求第一条线段里有这样的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2. 第7题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点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整体练习】

1.完成练习单探究本上完成如下练习(一)创编题

小华套圈套中63个,

小丽套中9个。

小华套中的个数是小丽的几倍?(二)活用题

(1)完成书本P6第8题。

(2)完成书本P6第9题。

2.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

说说每题是怎样思考的。

(2).集体交流

第8题引导:选择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这样选。

第9题引导:依据问题合理选择已知条件或依据条件灵活提出不同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倍比与差比的联系与区别。

三、课作(10分钟左右)

1.完成《补充习题》第3页。

2.提高题

有一个四位数,千位上的数是百位上的2倍,百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2倍,十位上的数是个位上的2倍,这个四位数是()。

四、家作

1.《课课练》第页第题

2.阅读小数报第版什么内容,或其余的阅读材料。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第 4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

1.紧密联系倍的概念和乘法运算的意义,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2.通过实物操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能力。

3.探索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加深“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认识。

教学难点: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3分钟左右)

选择其中1—2题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按要求摆一摆,说一说

(1)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摆4个2根。

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倍。

(2)第一行摆4个圆片。

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第三行摆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

问:你是怎么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二、自学例1。(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1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式解答。

2.尝试用摆小棒的方式解答。(你遇到什么问题?)

3.对照书本第7页例4的解答,与书本不同在哪里?并进行改正。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算式的多种情况并请学生迅速板演到黑板上,备用。

3.小组交流。交流内容

1.画柳树时画了几个几棵?

2.摆柳树时摆了几个几棵?(3个5棵),求柳树有多少棵,也就是求3个5棵时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4.全班交流。

分析黑板上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导学要点:

求5的三倍是多少,就是求3个5是多少,用乘法做。

针对学生的错例,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练习。(15分钟左右)

【基本练习】

(一)适应练习。

1.第7页想想做做,第1题。

点拨:用摆的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3的4倍就是4个3是多少,5的2倍,就是求2个5是多少,用乘法做。

(二)口答练习。

1.口答列式并说出结果。

5的3倍是多少?

6的8倍是多少?

10的2倍是多少?

9的5倍是多少?

15的4倍是多少?

快速列式的方法:用乘法计算。

(三)比较练习。

1.第8页的第2题。

先让学生在图中填出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

提示:搞清楚谁是1倍数,谁是5倍数。

2.第8页的第3题。

提示:梅花鹿是1倍数,大象是4倍数。

3.第8页的第4、5题。

(四)创编练习。

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一个用乘法解答的问题,并解答。

点拨:提出求倍数的问题。

四、课作。(8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4页。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所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题”。『提高题』

连线拼题:

体育组的器械室里球类数量需要整理统计,下面各组将收到为你们准备的9张小条信息(散乱放置),请你们用他们组成三道解决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帮助体育组把信息整理出来。

排球有5个;羽毛球有3个;实心球有4个;白皮球有6个(为什么这条信息放在一边呢?);五、家作;1.《课课练》第4页;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课题:练习一第5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能正;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排球有5个。足球的个数是排球的7倍。足球有多少个?

羽毛球有3个。篮球是羽毛球的2倍。篮球有多少个?

实心球有4个。乒乓球比实心球多4个。乒乓球有多少个?

白皮球有6个(为什么这条信息放在一边呢?)

五、家作。

1.《课课练》第4页。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练习一第 5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等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能通过估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认真倾听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等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教学难点:乘法估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5分钟左右)

1.练习一第1题。

第1题选择一组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突出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练习一第2题。

口算比赛,2分钟内完成。

第2题关注学生的正确率,错的要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

二、练习(25分钟左右)

【基本练习】

1.练习一第3-6题。

学生围绕练习单的要求进行自主练习,然后根据要求在小组内交流。练习单:

(1)完成书本第9-10页第3-6题。

(2)仔细观察,这4道题目可以分几类?

(时间:6分钟)

小组交流。交流内容:

(1)轮流汇报,有不同意见的指出、交流,并达成一致意见。

(2)说说怎么分类,为什么这样分。

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重点说说为什么这样分类,并把两种分类板书起来。

2.练习一第7题。

先同桌互提,再全班交流。

重点引导孩子思考提除法计算的问题就是刚才的哪一类。

【创编练习】

红花有8朵,,?

补充一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成为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

提示:根据刚才的两种分类进行提问。

【对比练习】

练习一第8、9题。

比较,说说要注意什么。

提醒:看清楚条件和问题,然后确定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估算练习】

练习一第10、11题。

交流估算的方法。

点拨:第10题李叔叔每分钟最多打100个字,8分钟打100×8=800(个),但这篇文章有800多个字,800﹤800多,所以不能。

第11题把两位数看作整十数后再估算。

三、课作(10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6-7页第1-5题。

全班校对,分析典型错例。

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

提高题:

妈妈买回苹果和梨一共27个,其中梨的个数是苹果的2倍,苹果有几个?梨有几个?

点拨:通过线段图理解,把苹果看作1份,梨有这样的2份,总共是3份,那每一份就是27÷3=9(个)。

四、家作

1.《课课练》第几页第几题

2.阅读小数报第几版什么内容,或其余的阅读材料。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第 6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的算理,引导学生探索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2.经历探索算理、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明确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2分钟左右)

20× 3 4× 30 500× 4

40× 2 60× 6 300× 5

选择其中1-2题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突出算理。

二、自学例5。(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5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5。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尝试用小棒摆一摆,说说可以怎样计算。

2.尝试用竖式解答。(你遇到什么问题?)

3.对照书本第11页例5的解答,与书本不同在哪里?并进行改正。

4.回答书本茄子老师的问题。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收集学生竖式计算的多种情况并请学生迅速板演到黑板上,备用。

3.小组交流。交流内容:

1.同桌交流小棒的摆法。

2.在用竖式计算时遇到什么问题?你怎么解决的?

3.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4.怎样用乘法进行验算?

4.全班交流。

分析黑板上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导学:

借助小棒摆法明确算理。

追问:竖式中的“6”是哪两个数相乘的积?为什么要把“6”写在个位上?第二次乘得的“3”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体醒学生通过自觉验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针对学生的错例,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练习。(15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第12页试一试。

点拨:

列竖式时,为什么要把312写在上面?积的百位上应该写几?为什么?强调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提醒计算的格式。

(二)对比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中第2、3小题。

让学生说说积的定位方法及其思考过程。

(三)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3、4题。

2.想想做做第5题。

说说列式时的思考过程。

注意计算的正确率和合格率,为突破进位乘法计算的难度打下基础。

(四)创编练习。

蓝花有4行,每行12棵;紫花有5行,每行11棵;黄花有3行,每行13棵。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一个用乘法解答的问题,并解答。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所用。

四、课作。(8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8页中的第2题中的第一列,第3-6题。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题”

【提高题】

3 □ 1 □ 3

× 2 × 3

□ 4 □ 6 □

五、家作。

1.《课课练》第页第题。

2.阅读小数报、时代报相关材料。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第7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

1.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通过摆小棒的直观操作演示到口算再到笔算层层深入,体验由直观到抽象逐步抽象出乘法笔算方法的过程,感受推理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积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笔算热身。(2分钟左右)

指名学生板演:

24×2=;213×3=;说说213×3=你是怎么算的?回顾两三位数乘一位;

二、自学例6;1.明确例题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解决的问题;出示:教材例6情境图;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2.自学;导学单(时间:5分钟);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2.尝试用竖式解答;3.试着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4.对照书本第13页的解答,找出不

24×2=

213×3=

说说213×3=你是怎么算的?回顾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二、自学例6。(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题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6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2.尝试用竖式解答。(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3.试着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4.对照书本第13页的解答,找出不同,并进行修改。

在学生自学时,收集学生竖式计算的不同情况,备用。

3.小组交流。交流内容

1.在计算竖式时遇到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2.说说两位数乘一位数个位有进位时怎么处理?

交流要点:

(1)小棒演示操作;

(2)先算2个8是多少,再算2个40 ,最后把两次结果相加。其中2个8的

16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最后是9捆又6根。

(3)竖式书写时,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4.全班交流。

分析学生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针对学生的错例,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练习(15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1.第14页试一试。

讨论:积的百位上应该写几?为什么?

引导归纳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说明乘的顺序及进位法则。

2.想想做做1。

比较38×2和43×3竖式的异同点。

(二)基本练习

想想做做2.

为了竖式书写方便,一般把一位数写下面。

(三)综合练习

想想做做3、4、5题。

第5题强调:因为整个图形被平均分成了8份,所以整个图形表示的数是涂色部分表示的数的8倍。

(四)创编练习。

桃子有35个,梨有13个,苹果的个数是桃子和梨的总数的2倍,苹果有多少个?

要求苹果多少个,应先求出桃子和梨一共的个数。

四、课作。(8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10-11页的第3、5、6题。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题”。『提高题』

填一填,你有几种不同的填法?

1 □

× 3

□ □

三、家作。

1. 课课练第页。

2. 课外阅读。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练习二(1)第 8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 巩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正确率达90%以上。

2.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验算的良好数学习惯。

教学重点:口算、笔算、验算方法的巩固,快速高效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时能读懂题意,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

1. 4×20 90×5 40×4

60×3 6×70 200×8

选择其中两题说说思路。

2.第15页练习二第1题

全班独立完成,注意了解正确率。

二、练习

[基本练习]

1.第15页练习二第2题。

算完引导比较:每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 第15页练习二第3题。

说说错在哪里,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整体练习】

1、完成练习单练习单:在探究本上完成如下练习。

1. 完成第4题中前两列。

2. 完成第5-7题。*想办法验证你的答案,确保做对。

学生围绕练习单的要求进行自主练习。(二)创编题

李老师家距离学校221米,他每天上班都要走两个来回,李老师每天至少要走多少米?思考:有什么叫来回?可以怎样解答?

2.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

交流答案,并说说注意点。

第4题了解学生计算中的典型错误,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第7题交流思考过程。创编题,理解一个来回就是2个221米,两个来回就是4个221米,这题求的是4个221米是多少。

三、课作

1.《补充习题》第12页第1-3(其中第2题做前两列。)

全班校对,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

全对的做提高题。

2.提高题:

□里最大填几?

□28×4<1000 □×216<1000

四、家作

1.《课课练》第页第题。

2. 阅读课外资料。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练习二(2)第 9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 自主探索并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进一步掌握不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会估计积是几位数,并能解决连续两问的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练习,积累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经验,提高合作交流、认真倾听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不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估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7分钟左右)

1.练习一第1题。

一组一组口答。

说说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点拨:以32×2为例,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常是:30×2=60,2×2=4,60+4=64。

2.练习一第2题。

独立完成。

集体校对。

选择其中的2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突出口算方法。

二、练习(25分钟左右)

【口答练习】

1.练习二第10题。

出示第一组,说说积是几位数,是怎么判断的。

出示第二、三组说说积是几位数,为什么。

选择一组进行笔算,验证刚才的估计。

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判断积是几位数的方法,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笔算结果检验此前所作的判断。

【基本练习】

练习二第11-13题。

学生围绕练习单的要求进行自主练习,然后根据要求在小组内交流。练习单:

(1)完成书本第16页第11题下面一行。

(2)完成书本第16页第12、13题。

(3)想办法验证你的答案是否正确。

(时间:8分钟)

小组交流。交流内容:

(1)轮流汇报,有不同意见的指出、交流,并达成一致意见。

(2)说说做题时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全班交流。

针对学生的错例,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创编练习】

1.根据要求填一填。

积是三位数:□32×3

积是四位数:□32×3

点拨:百位上的积不需要进位,得数通常是三位数;百;2.16只兔子和1只小鸡一共有多少只脚?;提醒:每只兔子有4只脚,每只小鸡有2

只脚;三、课作(8分钟左右);完成《补充习题》第18-19页第2、4、5、6题;全班校对,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提高题:;填一填;□24;×□;□□96;点拨:从个位4乘几得数的个位为6开始思考;四、家作;1.《课课

点拨:百位上的积不需要进位,得数通常是三位数;百位上的积需要进位,得数通常是四位数。

2.16只兔子和1只小鸡一共有多少只脚?

提醒:每只兔子有4只脚,每只小鸡有2只脚。

三、课作(8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18-19页第2、4、5、6题。

全班校对,分析典型错例。

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

提高题:

填一填。

□ 2 4

× □

□ □ 9 6

点拨:从个位4乘几得数的个位为6开始思考。

四、家作

1.《课课练》第几页第几题

2.阅读小数报第几版什么内容,或其余的阅读材料。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第 10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经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笔算方法。渗透估算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合理选择笔算、口算和估算。

2.通过知识迁移,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究领悟出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认真检查的习惯。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以及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计算热身。(2分钟左右)

用合适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0×4= 20×3= 200×3= 210×4=

32×4= 28×3= 262×3= 216×4=

说说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在进位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二、自学例7。(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题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7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在学生自学时,收集学生竖式计算的不同情况,备用。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2.尝试用竖式解答。(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3.对照书本第17页的解答,找出不同,并进行修改。

3.小组交流。交流内容

1.在计算竖式时遇到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2.说说两位数乘一位数个位、十位都有进位时怎么处理?

交流要点:

48×4的详细计算步骤,注意让学生说清楚十位、百位上分别是几?是怎样得到的?

4.全班交流。

分析学生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归纳:1.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2.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

3.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练习(15分钟左右)

三、适应练习。

1. 第17页试一试。

讨论:积的百位、千位上各是几?分别是怎样得到的?

小结:1.用一位数一次乘两三位数上各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2.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进行适当的追问,进一步突出对每次进位的处理方法。

想想做做1。

四、基本练习

想想做做2、3.

五、综合练习

想想做做4、5、6题。

第4题“定员112人”的含义;

第6题让孩子认识到:根据题中的条件不仅可以算出小英已看了多少页,而且还能算出这本书的总页数。

六、创编练习。

3 □ 8

× □

□□ 3 2

七、课作。(8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14-15页的第2、5、6题。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题”。『提高题』

□ 里最大填几?

□ 28×4<1000

□ ×216<1000

八、家作。

1.课课练第页。

2.课外阅读。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测量 第一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计实际测量 数学书的长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

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二)估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教学例2 (8)出示例2情景图。 (9)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9×6≈ (10)鼓励学生根据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估算这道题。 (11)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48×4≈200(元) 50 (12)完成“试一试”。 (13)总结估算的方法: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 2.综合应用。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三、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遇到错题,找找错误的原因,并督促改正。 2.想想做做第4题。 3.解决实际问题。 (1)想想做做第5题。 (2)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每道题自己的想法。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完整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 案人教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毫米的认识学习设计 共6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 (2)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 录表的“估计”一栏中。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 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交流测量的结果,引出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探究体验 1、了解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1)提问:“从尺中,你发现毫米与其他单位间的关系吗?”。

(2)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 生多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 2、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在尺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 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2、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3、师生共同小结: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 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 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2.练习一第2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3、练习一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 后,让学生对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 五、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2、师总结。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0年8月27日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 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 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 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 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 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

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 教学步骤: 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各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除法 一、教学内容 第一学段把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分成三次教学,二年级教学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三年级(上册)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年级(下册)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本单元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五方面的具体内容。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步除都没有余数)。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商是非整十数的和是整十数的)。 验算:用“商×除数=被除数”或“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验算除法。 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解决实际问题:单价、数量、总价间的关系,把总和(或剩余数)平均分的两步计算问题。 收集的总节数÷人数=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第11页第3题里可以体会“一共用去的线÷单价=买的本数”,第12页第4题可以体会“总价÷数量=单价”。这些都是常用的数量关系 第二单元认数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万以内的数,是在认识了千以内数的基础上编排的。包括计数单位“万”和数位顺序表,四位数的读、写方法和大小比较等内容。这些知识在以后认识多位数时,将会起很大的作用。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四部分编排。 教学整千数与一万。要继续理解计数单位“千”,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整理并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要读、写整千的数,理解整千数的意义,进行整千数的加、减计算。 教学非整千的数。要理解并掌握非整千数的组成,以及读、写数的方法。要口算整千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比较数的大小。要初步整理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要进行简单的估计。

全单元的练习。要整理全单元教学的知识,进行双基训练。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三条:1.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克、千克;2.知道千克与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能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简单计算。感受克和千克,体会1克、1千克有多重,形成初步的观 念是教学的重点。 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教学千克。初步感受物重,知道秤可以称物重;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知道千克是计量物重的单位。 教学克。知道克是较小的计量物重的单位,感受1克与几克,了解克与千克的进率。 单元练习和实践活动 第四单元加和减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加、减口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在加、减口算这部分内容里,以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不超过100)为主,还有整百数加整百数(进位)与相应的一千几百减几百(退位)。教学的实际问题是较难的两步问题。 全单元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各有一道例题。其他口算在练习里带出。 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以一道例题带出一串变化了的实际问题,突出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单元练习。 第五单元 24时记时法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学过时、分、秒,能够认读钟面上时间的基础上,教学24时记时法。教学目标是:1.了解24时记时法的记时原理;2.会使用24时记时法;3.会计算经过时间。教学内容分成三段编排。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大田上京中心小学三年段数学教师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7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例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2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例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例4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5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三、教学时间:7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例1及练习。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具准备:东、南、西、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造情景让学生说说“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转”。复习和感受方位。 2、组织学生活动: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 4、出示课题:东西南北 二、新知: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测 第一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计实际测量数学书的长数学书的宽数学书的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

那么厚。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毫米的认识学习设计 共6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 (2)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 录表的“估计”一栏中。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 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交流测量的结果,引出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探究体验 1、了解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1)提问:“从尺中,你发现毫米与其他单位间的关系吗?”。

(2)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 生多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 2、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在尺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 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2、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3、师生共同小结: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 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2.练习一第2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3、练习一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

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三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 先学后教

目录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 (15) 第三单元:统计 (42) 第四单元:年、月、日 (49)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64) 第六单元:面积 (77)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88)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99) 第九单元:数学广

角 (105) 第十单元:总复习 (111) 第一单元 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课本2、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别其

余三个方向。 2.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位置与方向中的东、南、西、北(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投影,生齐读)。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 1.认真看课本第3页的例1,重点看黄色云彩里的话,并根据黄色云彩里的内容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标到图上,然后再根据你标的方向将下面的横线补充完整。思考: ()与()相对,()与()相对。 2.根据例1中的图,将例2中校园示意图补充完整。思考: (1)地图通常是按上()下(),左()右()绘制的。 (2)小精灵下面的示意图中,如何确定方向?

5分钟后比谁填得最准确。 四、先学 过渡: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 1、看一看: 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师不能辅导) 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 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 2、做一做:(课本第6、7页的第1、2、4题) (1)指名生口答第1、2题,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错误举手更正。 (要求:声音响亮,小老师要听完别人的回答后,再举手纠错)口述小结:在做和方向有关的问题时,第一步应该先确定其中一个方向,然后根据这个方向再辨别出其余三个方向。 (2)请2名生板书第7页的第4题。 (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3)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 五、后教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师用书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三年级上册说明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程度。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孩子们喜欢过节吗?我们中国有一个最传统、最重要的节日,每到这 个节日,你们都会得到压岁钱,这是什么节日? (老师放映PPT课件) 2.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吗?我们再回到晚会现场看看:新年的钟声马上就 要敲响了,开始倒计时了,一起来。(师生一起倒计时) 师:过年真好!我们又一次听到了新年的钟声。谁知道,刚才我们倒数的 5,4,3,2,1是用的什么时间单位? 3.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要用到比 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板书课题:秒的认 识) 4.对于秒这个新朋友,你了解多少?还想知道什么?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 用秒计时呢? 师:同学们,秒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秒的认 识”。 二、观察感受,建立表象 1.观察秒针。 看来你们对秒并不陌生,老师可要考考你们。钟面上哪根针是用来表示

秒的?叫什么针?这根针是什么样的?同桌互相指指,说说看。 2.复习旧知识。 (1)时针走一大格是( )时,这时分针走( )圈,也就是( )分。 (2)1时=( )分。 师:关于时间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3.认识秒针。 (1)秒针是怎样计时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2)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真是这样吗?(放映PPT课件: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滴答一下)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一秒,一起说出来。(板书: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3)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教师手势做一下),你能在1秒钟里做什么呢? 同桌互相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动作。 (4)经过刚才的活动,你对1秒有什么感受?想说点什么? 4.1秒的价值。 (1)短短的1秒钟,滴答一下就过去了,其实,在1秒钟里也能干许多事呢。老师这里搜集了一些资料,一起来看看。(PPT课件演示:播放豹1秒钟的奔跑路程;发电厂1秒钟的发电量可供一户家庭用三个月;奥运会上,刘翔百米跨栏的片段) (2)了解了这些,你又想说点什么呢? (3)在生活中你还见过与秒有关的东西或事情吗?(学生互相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与秒有关的事情) 三、引导探究,揭示规律 1.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仔细看,这一次秒针走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PPT课件演示秒针从12走到1) 2.接着看(PPT课件演示秒针从1走到5),你知道秒针又走了多少秒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再来看一看(PPT课件演示秒针从5走到7再过2小格),秒针又走了几秒?你是怎么知道的? 4.如果秒针走一圈会是多少秒?你是怎么想的? (师随着生的回答板书:60秒) 四、观察演示,总结方法 1.秒针走一圈,分针会有什么变化? 现在分针和秒针都指着几?注意观察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有什么变化。(教师引导学生观察PPT课件演示的钟面上秒针的走动情况) 2.回想一下,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 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师板书:1分) 秒针转动一圈经过60个小格,也就是60秒,分针经过一个小格,也就是1分,那么,你有什么发现吗? 五、自主尝试,体会感悟 1.(1)60秒也就是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咱们来个一分钟的体验活动,好不好? 老师为每个学生准备一项活动,有的是写汉字,有的是口算,有的是写数字。 (2)学生自主选择操作活动。 (3)学生活动后汇报,1分钟分别做了多少。 2.(1)每个大组选一个学生表演拍球、跳绳,其余学生数数。 生活动后汇报,师分别给予评价,突出相同的一分钟,做得多的速度快。 (2)估一估,试一试。你跳80下绳,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你拍100下球,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你10秒能跳几下绳?能拍几下球? (3)生汇报,全班交流。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 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 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 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018年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8年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秒的认识 01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高效课堂模式】 实验附小备课集团 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周长是多少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间隔排列 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多彩的“分数条” 第八单元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 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能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准确率达到90%以上。 2.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能准确进行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积的末尾零的个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3分钟左右) 算一组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复习乘法口诀表。 7×5 3×2 4×6 9×9 2×8 5×5 4×7 7×8 二、自学例一(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一中的数学信息及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出示:教材例一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2.尝试用什么方法计算 3.对照书本例一的解答,你用哪种方法? 4.你认为哪种方法更方便合理?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算式的多种情况并请学生迅速板演到黑板上,备用。导学要点: 最简便的方法 2×3=6 2×30=60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有哪些方法?每种方法是怎么算的?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超级好的)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时、分、秒》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教学分析: 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