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福寿螺稻田养殖的要求

福寿螺稻田养殖的要求

福寿螺稻田养殖的要求

稻田养殖福寿螺有很多的要求,掌握不好的话,将直接影响福寿螺的养殖效益,那么我们就来看看稻田养殖福寿螺都有哪些要求吧。

1)稻田养殖福寿螺的稻田要求:用于养螺的稻田,要求全年不干涸,电不能使用农药。

2)稻田养殖福寿螺的稻田整理:水稻移栽时留下空道,栽后l周内开挖沟道,沟宽20—27厘米、深13—17厘米。稻田放螺后在进出水口设置栅栏或孔目较小的聚乙烯纱网,四周田埂严防鼠、蛇钻洞漏水,以免福寿螺逃走。

3)稻田养殖福寿螺的适时放养:在水稻分蘖至长穗期,即6月下旬(水稻栽插15天后)到8月上旬,及时放养,一般l亩稻田放2—4克重的幼螺2000—4000只。天然饵料丰富的可适当多放,反之,则适当少放。若稻田养萍,放养密度可增加到8000—10000只。

4)稻田养殖福寿螺的适当投饵:一般稻田养螺后25天左右自然饵料量下降,对饵料明显不足的田块,可在沟内投以陆地青草、菜叶、瓜皮等,投入量以满足螺食为度。

5)稻田养殖福寿螺的及时收获:放养后30—50天即可收获。捕捞前,排干田表水,引螺人沟或用饵料诱集,捕大留小,可1次投放,多次捕捞。

6)稻田养殖福寿螺的科学施肥,合理防病治虫:螺田水稻肥料,采取栽前1次基施,适当辅以追肥。稻田防病治虫选择低毒、高效农

药如杀虫脒、杀虫双、井冈霉素等,对水喷洒,不宜拌土撒施。

福寿螺生长综述

福寿螺生长综述 摘要:福寿螺作为外来生物,在农业生产、寄生虫病传播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其危害与温度成正相关,与其繁殖世代成正相关。综述了这些年人们对福寿螺繁殖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福寿螺繁殖温度栖息 0 前言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属于软体动物们腹足纲,瓶螺科,瓶螺属。在中国报道了许多不同形态和生活习性的福寿螺分布各地。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亚洲的许多国家,包括菲律宾、越南、泰国和中国的广东省。福寿螺肉质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1-2]。.由于含脂量低,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优质滋补品。福寿螺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 1 福寿螺形态 福寿螺初孵幼螺体长1.8-2.5mm,贝壳透明,有3个螺层,螺旋部红色,红色为肠道残留的未消化的卵黄[3]。福寿螺成螺贝壳外观与田螺相似,但福寿螺的螺旋部小.螵层极大;福寿螺成螺有7个螺层,螺壳外观光泽,有的螺壳上有深色条纹;福寿螺幼螺螺壳较薄,壳色鲜艳,成螺螺壳稍厚,可达2mm,壳高可达70mm以上,福寿螺贝壳的缝合线处下陷呈浅沟,壳脐深而宽。福寿螺爬行时头部和腹足伸出。头部有触角2对,是主要感觉器官。前触角为吻部突起,短;后触角较长,伸展后可超过螺体。后触角的基部外侧各有一只眼睛,其眼睛只能感受光的强弱,不能成象。福寿螺螺体左边有一条肺吸管,来源于外套膜,为外套膜缘皮肤折叠而成,有较强伸缩性,不用时收缩成一个较短的突起,当需要时,可伸展成长度达到螺体壳高2.5倍的粗大的管状结构,起呼吸作用,因此福寿螺潜在水下也可呼吸空气[4]。福寿螺靠腹足爬行,也能在水面缓慢游泳。福寿螺在水沟里1周内可向上爬行100m,向下爬行500m[5];成螺可年行2-3km。 2 福寿螺的繁殖 福寿螺雌雄异体,雄螺生殖器成管状,交配时通过管状生殖器与雌螺进行体内交配。每次交配一般需2—3小时,有时可长达3—5小时;福寿螺一次受精可连续多次产卵,产卵量大。交配后3—7天开始产卵,雌螺产卵时爬到离水面15—30厘米以上的池边干燥处、附着物以及水尘植物茎叶上产卵,其卵通过雌螺产卵时分泌的粘液粘附在附着物上。福寿螺产卵一般出现在晚上。一只成熟雌螺每隔3—5天产卵l块,一年可产卵20~40次,年产卵量可达近万粒:福寿螺产卵的卵块大小不一,内含200---500个卵粒,多的可达1000粒卵[6]。气温28℃~34℃,湿度68%~75%条件下,福寿螺的受精卵7~10天,便可孵出仔螺,第二天可以摄食。福寿螺胚胎发育过程分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担轮幼虫期、面盘幼虫期、幼螺形成期和孵化期等为7个时期。25℃气温下福寿螺从卵产生至孵出幼螺需274小时[7]。杨代勤等对湖北江陵福寿螺繁殖作了研究,水温20℃以上开始交配产,7-9月为产卵高峰,每月产卵4—5块,产卵间隔5-6天,一年产卵15-20块,每次产卵200-500粒,一年可产卵5000—9000粒,幼螺108天性成熟[8]。 3 温度对福寿螺生长的影响 温度对福寿螺的活动致关重要。研究表明水温28℃左右时福寿螺生长最快;水温低于12℃时,福寿螺活动能力减弱;水温8℃~10℃时福寿螺能安全越冬,福寿螺的临界安全存活温度为8℃,临界致死温度为2℃[9]。研究报道福寿螺能在10-35℃的温度中正常生活,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范围是23—27℃,17℃是成年雌螺产卵的初始温度,25-30℃时产卵最旺盛,温度降到15℃以下时,福寿螺的活动和摄食能力明显下降,温度降至10℃时福寿螺停止活动和摄食,温度降至5℃时福寿螺会冻死[10]。研究报道福寿螺能耐受的临界低温是4℃[11]。报道福寿螺的致死高温为32℃以上,关于致死低温,认为福寿螺在0℃时可存活

水稻田福寿螺空间分布型调查分析

水稻田福寿螺空间分布型调查分析 作者:赖朝晖陈宏明周丁国林家威张求军鲍汉科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23期 摘要通过聚集度指标法、lwao的-m直线回归法、Taylor的幂法则等测定,水稻田中福寿螺的成螺、幼螺及其混合种群和卵块呈聚集分布,同时应用lwao抽样通式建立理论抽样数模型。 关键词水稻田;福寿螺;空间分布型;聚集分布;理论抽样数 中图分类号S96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3-0268-02 福寿螺又称大瓶螺,属腹足纲瓶螺科,原产南美洲,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象山县养殖,后失管扩散到稻田、河塘。近年,福寿螺发生面积逐年扩大,部分地区还对水稻幼苗造成严重危害。为准确测报和指导大田防治,笔者对水稻田福寿螺的空间分布及田间理论抽样数进行了调查研究。 1研究方法 1.1调查方法 2007年8月中旬在石浦镇选福寿螺不同发生程度的单季稻田10块,每块面积1 000m2以上,直线间隔式取样,每田抽查50个样点,每样点1m2,分别记载幼螺、成螺、卵块数。 1.2分析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种群空间分布型

得α>0,β>1,表明成螺、幼螺及其混合种群和卵块其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并呈聚集分布。 2.1.3Taylor法测定。利用Taylor(1965)的幂法则V=am,即lg(V)=lga+blgm,拟合方差(S)与平均数(m)的幂相关回归方程式,其结果分别如下。 成螺:lg(V1)=0.325 6+1.309 8lgm1R=0.973 9** 幼螺:lg(V2)=0.440 1+1.370 0lgm2R=0.995 7** 幼成混合:lg(V3)=0.289 4+1.477 0lgm3R=0.993 7** 卵块:lg(V4)=0.176 3+1.086 5lgm4R=0.973 6** 因lga>0,b>1,表明成螺、幼螺及其混合种群和卵块聚集分布,分布具有密度依赖性。 2.2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3结论 通过聚集度指标法、lwao的-m直线回归法、Taylor的幂法则等测定,结果表明福寿螺的成螺、幼螺及其混合种群和卵块在水稻田中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田间调查时宜采取小样点、多点取样,同时应用lwao抽样通式建立理论抽样数模型,由此可得出福寿螺在不同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 4参考文献 [1] 胡长效,朱静,丁梁斌,等.EXCEL在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分析中的应用[J].江西植保,2006,29(3):105-108. [2] 俞晓平,和田节,李中方,等.稻田福寿螺的发生和治理[J].浙江农业学报,2001,13(5):9-14.

稻田养鱼技术规范

稻田养鱼技术规范 第一节稻田养鱼的意义 稻田养鱼是利用稻鱼共生原理,把水稻种植和鱼类养殖在稻田水域空间中紧密地结合起来,最后达到稻鱼双丰收的生产方式。 一、生态效益 1、在稻田的生态环境中,鱼通过取食水中的浮游动、植物,底栖动、植物、有机碎屑、杂草及一部分害虫等,把在传统的耕作中注定要被流失、遗弃而浪费的能量物质,转化成鱼和鱼粪,在鱼产量得到增加的同时,使稻田土壤肥力得到增加,土壤结构得到改善,从而使稻谷产量也得到增加。 2、稻田养鱼通过合理安排与调整稻田的平面与主体布局,实现了农业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了农业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了农业生产系统与农业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与能量循环关系的相互协调,达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兼容与统一。另外,由于养鱼的稻田少施化肥和农药,对保持地力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有积极意义。可以说稻田养鱼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好方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好典型。 二、经济、社会效益 1、稻田养鱼是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我县扶贫工作任务艰巨,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脱贫致富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增收脱贫关键一条是要有好的生产门路和收入渠道。稻田养鱼,一般可收入几百元、上千元,且都是现金收入,对丰富菜篮子、活跃市场经济、改善膳食结构、增加动物蛋白、增强人民体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稻田养鱼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好方式。稻田养鱼不仅不破坏农田的基本结构,不破坏粮食的生产能力,并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且稻田养鱼具有明显的增水、增收、增粮、增鱼和节地、节肥、节工、节支的“四增四节”效益,被形象地誉为“四小工程”,即小水窑、小肥料厂,小粮仓、小银行。它是融种稻、养鱼、蓄水、增肥为一体,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一体的好模式。 3、是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养殖业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养殖方式的调整,二是品种结构的调整,品种结构的调整主要原因在市场,养殖方式的调整主要应是开拓新的养殖水域,而稻田养鱼这种生产方式正是适应了这种要求,是调整养殖业结构乃至调整整个渔业结构的有效措施。 总之,稻田养鱼是一项一举多得,利国利民、振兴农村经济的重大举措,是带有方向性、全面性的重要工作,是一件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事情。 第二节稻田养殖的条件与设施 一、稻田养鱼应具备的条件 为了保证饲养鱼类在稻田内正常活动和生长,一般应具备下列条件: 1、水源充足稻田水源要充足,排灌方便、蓄水力强、雨季山洪爆发不受冲刷威胁,旱季水少不易干涸。一般河水、水库水可直接引用,山溪、泉水水质贫瘠,水温偏低不宜直接引灌,但经过一段流程,提高水温后可流入稻田。有毒污染水不宜直接引用。 2、土质肥沃稻田土质肥沃有利于稻田内天然饵料繁殖生长,而且保水能力强,田底、田埂不渗漏,能控制稻田内适当水位,保证稻鱼正常生长。另水稻要选种耐大肥、茎粗壮抗倒伏的杂交品种。 二、养鱼稻田的设施 2、开挖鱼溜、鱼沟为了使稻田在浅灌、晒田等不同阶段鱼能正常生长,在稻田施化肥、农药或除草时,鱼能较安全地渡过;夏季高温季节鱼有避暑场所;在收获捕鱼时便于驱赶集中捕捞等,必须在稻田内开挖鱼沟和鱼溜。开挖鱼沟和鱼溜是稻田养鱼的一项重要措施。 3、开好注、排水口及设置拦鱼设备开挖注、排水口要对角,可使田内水流均匀流转。拦鱼栅用竹箔制作,拦鱼栅上端要超过田埂30厘米,下端要扎入田底以牢固为准。拦鱼栅做成弧形,凸面朝向田内,增加过水面,避免水大时冲垮拦鱼栅,发生跑鱼。 4、搭遮荫棚因稻田水浅,水温变化幅度很大,特别是海拔800米以下的区域,田中水温可高达39℃左右,因此,应结合当地条件,在鱼溜上搭遮荫棚,避免高温时引起鱼类的死亡和影响其生长,也可在鱼溜埂

福寿螺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福寿螺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福寿螺能够咬断水稻主蘖及有效分蘖,导致有效穗减少而造成减产达20%以上。除啮食水稻等水生植物外还传播广州管圆线虫等疾病。人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即可被感染,会引起人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与脑膜脑炎,引起头痛、头晕、发热、颈部僵硬、面神经瘫痪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瘫痪、嗜睡、昏迷等,甚至死亡。 寿螺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台湾,1981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广东。1984年后,福寿螺已在广东广为养殖。由于过度养殖,加上味道不好,它被释放到野外。福寿螺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很强,又繁殖得快,因此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已成为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有害动物。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福寿螺可自然越冬,年发生两个世代。在广西鹿寨县等地,福寿螺在稻田的发生密度高达16.95个/平方米;水稻受害株率一般为7%~15%,最高达64%。福寿螺食性杂、危害莲藕,幼螺可从叶底啃食浮贴水面的荷叶,致使荷叶叶片穿孔或缺刻,严重时叶片被啃食得千疮百孔,难以抽离水面。福寿螺还危害水仙花、兰花等各种水生植物,成为中国南方水域的一大患害。此外,福寿螺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极易给周围居民带来健康问题。估计中国南方各省

市受其危害的水域(池、湖、水田等)不少于10万公顷。对福寿螺的防治是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人工防治,养鸭食螺是生物防治方法之一。对福寿螺的生态习性了解不够,防治不力。特别是选用的化学杀螺剂对水体毒性大,严重污染水质;施药量大、成本高、效果差。 福寿螺的农业防治措施 1、消灭越冬螺源:福寿螺主要集中在溪河渠道中和水沟低洼积水处越冬,因此要在春耕前清理稻田边水沟,清除淤泥和杂草,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冬后的残螺量。同时对沟渠和低洼积水处,采用药物进行防治。 2、阻断传播:在重发生区的下游片区,灌溉渠入口或者稻田进水口安装阻隔网,防止福寿螺随水进入田间。 3、人工捕杀:在春季产卵高峰期,结合田间管理摘除田间、沟渠边卵块,带离稻田喂养鸭子或将卵块压碎。利用晒田时成螺主要集中在进排水口和秧田沟内,早晨和下午人工拾螺。人工摘除卵块和结合农时捡拾成螺。利用晒田时成螺主要集中在进排水口和秧田沟内采取人工拾螺,也可控制为害。 4、人工诱杀:稻田淹水后,在稻田中插30~100厘米高竹片(木条、油菜秸秆),引诱福寿螺在竹片(木条、秸秆)上集中产卵,每2~3天摘除一次卵块进行销毁。数量以每亩30~80根竹片(木条、秸秆)为宜,靠近田边适当多插,方便卵块摘除。

福寿螺防控技术方案

福寿螺防控技术方案 福寿螺,又称大瓶螺、苹果螺,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是一种两栖类淡水软体动物,雌雄异体。2000年,福寿螺被列为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将福寿螺列为首批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福寿螺具有繁殖能力快,食性杂、抗逆性强等特点,已成为危害水稻、水生蔬菜等作物的恶性水生动物,主要取食幼苗和幼嫩分蘖,造成稻苗缺株严重,产量损失大。福寿螺还携带广州管圆线虫和其他重要致病寄生虫,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因此,抓好福寿螺的防控不仅关系到“米袋子”、“菜篮子”安全,同时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我县生物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防控策略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控策略,以农田、沟渠、河道、湿地、公园等区域为重点,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统一组织乡镇(街道),形成“上下联动、联防联控”,做好福寿螺的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 二、防控措施 1、开展全域普查。针对全县的稻田、沟渠、河道、池塘、水生植物湿地、公园等区域开展福寿螺发生情况调查,

明确福寿螺发生的重点区域,做好福寿螺的风险预警和技术指导。 2、开展分类防控。针对不同区域福寿螺的发生情况,采取“一域一策”的防控措施。 (1)农田、沟渠等生境防控措施。一是冬季及时清理农田沟渠的杂草、淤泥,有螺地方撒施杀螺剂,以减少越冬基数。二是使用旋耕机翻耕农田整地,碾碎福寿螺。三是农田进水口、出水口以及沟渠的不同地方要设置20-30目的拦截网,阻断福寿螺流动。四是人工捡螺、摘卵。五是水稻生长中后期排水搁田,减少福寿螺数量。六是福寿螺发生严重田块,可放鸭捕食,或者撒施茶籽饼、杀螺剂。 (2)河道、池塘等生境防控措施。一是清除河道、池塘水面和岸边的杂草,减少福寿螺产卵场所,或者人工清除河道、池塘岸边卵块,减少福寿螺发生基数。二是在河道、池塘发生区,岸内壁不同距离放置多汁植物(白菜、空心菜等)或香蕉皮的诱集装置(诱捕笼),诱集福寿螺,或者插木条、竹片(需高出水面60-80厘米),诱集福寿螺产卵,定期回收并集中销毁处理。三是在封闭式的池塘中,如福寿螺发生严重,可投放一些甲鱼、青鱼进行防控。 3、建立防控长效机制。 (1)成立县福寿螺防控协调小组和技术专家指导小组。 (2)开展福寿螺科普宣传,邀请专家培训防控技术,

富贵竹一般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及福寿螺 田螺养殖技术

富贵竹一般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当我们买回竹茎的时候,要把基部的叶子去掉,然后把基部切成斜口的,这样可以增大对养料的吸收。生根前3到4天这样就要换一次水,当中可以放两块小木炭放腐。半个月内不要随便移动富贵竹的位置,这样移来移去对没生根的竹子不好。半个月之后基本基本可以看到白色须根。 长根之后如果我们是选择水养的话,那这时候就不要经常换水了。水用井水最好了,如果是自来水那就要沉淀一天哦,水要干净,不能有油脂,脏水,硬水都可能导致烂根。 如果是要土培的话,那就等根须长得比较多的时候再移栽到土里。盆土用沙质壤土,每盆栽3株-4株。之后每天浇点水,保持土壤湿润就行了。 虽然富贵竹喜阴湿环境,但是光照也是有讲究的,摆放的地方最好能获得散射阳光的照射,不要摆在电视旁边,风扇和空调能吹到的地方,以免造成叶子枯萎。 富贵竹适合生长的温度是20-35摄氏度,所以夏季是最适合富贵竹生长的,低于10度就停止生长,低于5度就会被冻伤。所以冬天的时候不要把富贵竹放在室外,防止水结冰。 水养的富贵竹不要放化肥,可以每个月放点营养液,也可用500克水溶解碾成粉末的阿司匹林半片或vc一片,能使叶片保持翠绿。

土培的富贵竹一个月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每盆施用量约1克至2克就可以了。 富贵竹养殖方法:富贵竹叶子发黄怎么办? 第一,新买的富贵竹叶子发黄,主要是因为富贵竹还没有长根,没有根,营养当然跟不上,肯定要黄,再加营养液也白搭。 对策:耐心等上1个月左右,摸一下杆子,只要杆子还是硬硬的,只要剪掉黄叶,泡在清澈的玻璃瓶里,不久就会长出叶。 第二,养殖季节不对。 对策:水养最适宜的瓶插时间为4—9月,因为这段时间最容易发根成活。富贵竹比较耐寒,比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8℃,可耐2—3℃低温,温度过低要想办法升温。 第三,水质,水质腐败或者自来水养殖都会造成叶片发黄。 对策:凉开水或者纯净水养殖富贵竹最好。 第四,光照过暗,富贵竹无法得到足够的阳光,光合作用没法进行,叶绿素无法形成,造成叶子发黄。 对策:将富贵竹移到阳台等光线较好的地方,但要尽量避免阳关直射。 第五,光照过强,长期将富贵竹置于强光之下,强光照射造成叶子发黄。 对策:将富贵竹移到阳台等光线较好的地方,但要尽量避免阳关直射。夏天可移植室内,一般光线就可健康生长。

福寿螺养殖技术

福寿螺养殖技术 福寿螺养殖技术有以下四个要点: 1、养殖场所准备 养殖场地可选择适宜的池塘就可,面积无需过大,3-5亩也可,几平米也可,要求水质清新,水源充足。水深在1米以内,在养殖时在在水面上栽植水生植物,如浮萍或藻类,这样既可为福寿螺提供一个避暑避光生存环境,还能提供天然饲料,降低饲料成本,水生植物的面积也不宜过大,约占整个水面的三分之一即可,过大会起到反作用。为了方便管理,可用竹杆将水面围成数个区域,竹杆也能成为雌螺的产卵场所,很多鱼类都会以幼螺喂食,养殖前要要清塘处理,而排水和进水口要放置过滤网,一为其他鱼类混入,二是防止螺逃离。 2、放苗 放苗时要根据水质、饵料以及管理条件有计划的进行,一般刚孵化的幼螺,每平米可放养5000个左右,而生长半月后,体重到2-3克的幼螺,则每平米放养2000-3000个。按照这个比例随着螺的不断生长,逐渐减少养殖密度,可按照每平米5000个的密度放养,随螺的生长逐步捕大留小,也可在放养按照成年的规格放养,在到生长一起捕捉。放养时要根据螺的同生长规格进行分群饲养,这样它的摄食量一致,方便投喂管理。 3、饵料投喂 要想又快又好的养好福寿螺,这饵料的选择和投喂量极为关键,一般每日投喂量时福寿螺体重的十分之一,随着它的生长逐渐加大投喂量。饵料也要粗精结合,新鲜不腐变,一般青饲料和精饲搭配投喂,精饲占福寿螺体重的0.5%,投喂时先投喂青饲料,待青饲料吃完后,在投喂精饲,这样有利于营养累积,促进螺开始生长,增加体重。另外福寿螺忌光照直射,所以投喂时间也要注意,白天福寿螺沉入水中栖息,晚上出来摄食,所以投喂时间应在傍晚。

4、水质管理 福寿螺只要在饵料充足下会生长极快,所以吃得多就会拉的多,大量的排泄物会导致水质不断变差,水质变差极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影响螺的生长或造成死亡,所以在养殖时水质的管理极为重要。为保其健康生长,要经常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新,在静水环境养殖的一般7-10天就要换一次水,而在微流水环境可20-30天换一次水。

福寿螺防控和灭杀方案【模板】

福寿螺防控和灭杀方案 根据福寿螺生物习性和生长规律,应采取多种防控措施综合施策,以取得高效的防控效果。 一、河道、沟渠等发生区域 1.对河道、沟渠等发生区域,组织开展人工捡螺、卵块铲除工作。 2.加强河道清洁管理。定期清除岸边螺卵和漂浮水草,防止卵块和成螺、幼螺随水草漂移传播。 3.在河道中采用天敌引入技术,按照河道生物种群结构适度投放本地鲤鱼、青鱼、河蟹、中华鳖等,对福寿螺种群或螺卵进行控制。 4.福寿螺发生区的河道淤泥不得运到其他河道处进行落干。 5.在农田灌溉和河道开闸上严格把好进排水关,设置拦截网,避免因灌溉或进水时外河中的福寿螺进入。 二、农田发生区域 1.农田发生区域,利用水旱轮作自然灭螺,旱作期1个月

以上可以有效杀灭田间残留福寿螺;或者在水稻生产前期,即在螺卵盛孵期,利用幼螺抗性差的特点,稻田适当脱水露田几天,以消灭福寿螺幼螺。 2.在农田中人工插木桩、竹片等方式引诱福寿螺产卵并集中铲毁。 3.选择针对性防治药剂诱杀成螺。当稻田每平方米有2~3头螺以上时,可用药防治:○1在水稻移栽前7 天,每亩撒石灰25kg,或移栽前3天每亩用5%阿维菌素乳油100mL对水15kg 喷雾防治,施药后保持浅水3~7天。○2稻田搁田期间,每亩施用6%四聚乙醛颗粒剂(密达)0.5~0.75 kg,拌细沙土5~10kg撒施,施药后保持3~4cm水层3~5天。○3稻田附近沟渠可每亩均匀撒施茶籽饼10kg灭杀福寿螺。 4.在稻田、水产养殖池塘主要进出水口设置拦截网,防止福寿螺扩散。 5.冬季时,可排干闲置水田,修整田埂,铲除田边杂草,结

合冬修水利,整治沟河渠道,清理畦边杂草,破坏其越冬产卵场所。 6.加强检疫监控管理,未发生区禁止人为引入饲养,对发生区则要防止人为向外扩散。 农田发生区域建议多采用物理或生物方法进行防控,尽量减少用药。 三、福寿螺灭杀措施 福寿螺:福寿螺可交农业部门集中处理或按要求就地无害化处理。将捕获的福寿螺敲碎、剁碎、开水烫煮或石灰水浸泡等方式灭杀后深埋或者作为湿垃圾处理。 福寿螺卵块:利用铲子、火钳、小网等工具,摘下成螺和卵块,分开放入袋中或桶中。将捕获的卵块进行集中捣毁(确保每粒卵破碎)、深埋、焚烧或者作为湿垃圾处理。

稻田养殖田螺技术

稻田养殖田螺技术 稻田养殖田螺有多个品种,中华园田螺螺壳薄,壳口周围有显著黑色边缘,中国园田螺壳口上无明显黑色边缘,而且壳较厚。今天店铺就给大家整理了养殖田螺技术,欢迎阅读参考。 稻田养殖田螺技术 1、水田选择:要选择水源条件好,阳光充足,土壤腐殖质多的烂泥田,冷水田为好。而且要靠近山边,以免外田农药水流入,危害田螺。 2、放养前准备 (1)、加高加固田埂。田埂高40厘米以上,四周用网围住,上端高出田面20厘米,下埋泥15厘米,可防田鼠、蛇等敌害入侵。 (2)、清田消毒。消毒药用生石灰,亩用量50-75公斤或漂白粉每亩15-20公斤,溶水泼洒。 (3)、施有机肥。消毒3-4天后,在田中施有机肥,肥料用鸡粪和切细稻草按3:1比例混合成基肥,按每亩300公斤数量在田中堆几堆,使肥料发酵腐烂,减少影响浮游生物生长的有害物质。5-6天后,将基肥施撒均匀,然后大田进行翻耕平整。 (4)、开沟。沟总面积占水田面积10%左右。沟形式随田而定,可开“一”字、“十”字,环形沟等,其中中央沟深度要达到30-50厘米,宽50-60厘米。 (5)、安装拦螺栅。田螺也会逃逸,特别是晚间雷雨后田螺最会逃逸。防逃方法可在进出水口设密网,防止田螺外逃。 3、田螺放养 分放幼螺、成螺两种情况。放幼螺,规格5克左右,亩放种25000-30000只,计重量125-150公斤;放螺种,规格10-15克,亩放种30-50公斤,放养时间,单季稻栽插前放养,放养位置以沟为主。 4、饲养管理 (1)投饲:1天1次或2天1次。在适温范围内(20-28℃)田螺吃食旺盛,每隔2天1次,每次投饲量占螺体重的2-3%;水温15-20℃或

稻田养螺

稻田养螺 作者:暂无 来源:《农家之友》 2018年第3期 稻田养田螺,不仅可提高水稻产量,也有利于田螺的生长。 ①养殖稻田的选择及处理: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稻田,要求溶氧量在5 毫 克/升以上,稻田旱季不干,大雨不淹,排灌方便。水源丰富的半山区,尤其是水库输水涵洞 下游的稻田更适合养田螺。稻田面积50~1200 平方米均可,田埂宽度、高度要比一般稻田宽些、高些,田里开一条宽30~50 厘米、深40~50 厘米的环形沟或“十”字形的交叉沟。平时保持水位10~20 厘米,不漏水,进水口和出水口要设置较密的拦网以防逃。底泥以松软为好。稻田不 施农药,尽量少施化肥。双季稻田在插秧前、单季稻田在放养前两个星期,先用堆肥做池床, 在堆肥前用生石灰、漂白粉清田消毒,每亩(带水10~20 厘米深)用生石灰50~75 公斤或漂白粉20 公斤。堆肥用鸡粪、切细的稻草和碳酸钙夹层堆积。鸡粪与稻草的比例为3 ∶ 1,碳酸 钙的用量依土壤的酸碱度而定,保持pH 值为中性。堆肥量为每平方米3~5 公斤。堆肥下田前 必须完全腐熟,否则会产生有害气体,影响田螺生长繁殖。 ②放养:在春季插秧7~15天后,秧苗返青时即可放养。到高温季节刚好稻叶茂密,为田 螺遮阳降温。放养小螺(每公斤有400~800 个)密度为每平方米50~100 个,到秋末即可长成规格为每千克40~100 个的商品田螺;放养大螺密度为每平方米100~500 公斤,到秋后可增重 2~5倍。 ③捕捞:夏季水温高,选择清晨或夜间捕捞;秋、冬季应在晴天中午捕捞。用手抄网捞取(网目为1~3 厘米)。养殖稻田面积较大时,可用炒熟的米糠、麦麸、血粉以粘土做成团块, 投入水中,田螺闻到香味就会集群摄食,此时用网捞取。捕捞小螺时,用细密的大块网布诱捕,先将上述饵料用布包成团块,放在网布中央,连网一起放入水中,每隔30 分钟收网1 次。 要稻螺双收,业内人士认为关键在于:一得精选田块。选择天旱不干、洪水不涝的连片稻田,夯实田埂高度达0.5 米以上,用生石灰和漂白粉对田块进行消毒,施足有机肥,对田深耕 后开沟,做到沟沟相通;二得管好田间。稻田水深保持10 厘米左右,根据天气变化,每三天 早晚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二分之一左右,田水保持水质流通清新,溶氧量高,土壤肥沃;三 要饲养得当。饲养田螺,最重要要确保好水质和适当水温,夏秋两季高温季节是田螺摄食旺盛期,可采取冲水换水灌田,降低水温增加溶氧量;田螺的食性杂,除摄食天然饵料外,可适当 投喂一些米糠、菜叶等,根据食料是否吃完进行调整。

福寿螺的养殖技术

福寿螺的养殖技术 福寿螺又名苹果螺或大苹螺,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贝类。近年我国许多省市引进,进行繁殖和试验,取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福寿螺肉色金黄,脆嫩味美,是供人们享受的佳肴。据测试,螺肉蛋白质含量为29.3%,脂肪含量为0.3%,此外还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是一种很有发展的养殖水产品。 福寿螺生命力强,很少患病;适应性广,容易饲养;食性广泛,麸皮、豆饼粉及鲜嫩水陆生草类,都可作为福寿螺的饵料;生长迅速,产量高,周期短,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幼螺经半年饲养,个体可达200g,一般亩产可达2000―3000kg;繁殖力强,孵出后的幼螺,饲养4个月便可产卵,在水温适宜时,每15―30d产卵一次,每次产卵100―200粒,卵产出7―15d后孵出幼螺。因此,积极开展养殖福寿螺的生产,不仅可丰富市场水产品花色品种,也可解决动物蛋白饲料源,促进农村养殖业的发展。 一、生活习性 福寿螺的螺体呈圆椎状、宽螺蚊,黄褐色,个体大;喜阴怕光,喜洁怕脏,适宜在清新的浅水中生活。螺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30℃,12℃以下活动力减弱;水温8℃时基本停止活动,进入冬眠;6℃以下会被冻死。在适宜温度下螺摄食量大,生长快,尤以傍晚食量最多。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食物构成主要以人工饵料为主,辅以天然饵料。幼螺喜食绿萍、麸皮、豆饼粉、腐殖质等细小饵料,成螺主食鲜嫩水生植物、青菜和各种无毛刺的青草,辅以商品饲料。 雌螺个体大,螺身短,厣微凹;雄螺个体小,螺身长,厣凸起。生产中一般以每4―6只雌螺配一只雄螺为宜。交配后雌螺傍晚爬离水面,在植物茎叶、地壁或竹竿上产卵。卵呈胶块状,粉红色。

稻田养殖生态模式

稻田养殖生态模式 在我国农村一直有放鸭下田的习惯。农民下田时,顺便把自家养的鸭子赶到田里去吃虫吃草,以节省一部分喂鸭的饲料;到了傍晚,又把鸭子赶回家圈起来。但是,鸭稻共生的耕作系统与之有很大的不同。鸭稻共作是把鸭子全天候地围养在稻田里,在插秧后10天左右就把雏鸭放到四周围着网的水田,每亩约放25只,鸭群自此留在稻田里觅食,直到禾苗抽穗灌浆时才把长大的鸭子赶上来;待稻谷收割后,再把鸭子赶下田觅食遗落的稻穗。在这期间,鸭子成了“农夫”。以往很难对付的杂草、害虫变成了鸭子的饲料,而鸭粪又是上好的有机肥。鸭群日夜不停的啄食和搅动,促进了水田养分物质(包括水体中的氧气)的流动,刺激了水稻的生长发育,为水稻生长起到除草、捕虫、施肥和中耕等作用。鸭子每天用嘴巴啄动水稻根部和土地达1000多次,而在害虫为害高潮的晚间,也正是鸭子一天之中最活跃的时候,稻螟虫、浮尘子、稻飞虱等无处躲藏。而最难除治的福寿螺,更是鸭子最爱吃的佳肴。此外,还能舒缓土地板结、回复地力、增强抗病和抗倒伏能力、促进生态环保。 “鸭稻共作”使鸭子、水田、水稻形成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通过鸭群的活动使该系统“活跃”起来,形成一个动态的多级食物链网结构和动物循环再生利用体系。“鸭稻共作”是一种有别于化工农业思路的新生型生态农业技术,是一种崭新的水稻栽培法,农民很容易掌握。仅仅用水田内的

资源,便能兼顾鸭子和水稻,两者相得益彰。并且这种“鸭稻米”无农药、化肥污染,是有机食品,备受消费者的欢迎。 农业部和各级农技推广部门正在大力推广稻鸭共育技术,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稻鸭共育面积达到2000万亩,农民增收20亿元以上。目前我国开展的稻田养殖有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稻田养鸭、稻田养贝等多种技术。

2022年高考湖南卷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机密★启用前 湖南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生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其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蛋清蛋白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胶原蛋白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B. 皮肤表面涂抹的胶原蛋白可被直接吸收 C. 胶原蛋白的形成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 D. 胶原蛋白比蛋清蛋白的营养价值高 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会发生 A. 新的噬菌体DNA合成 B. 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 C. 噬菌体在自身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 D. 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 3.洗涤剂中的碱性蛋白酶受到其他成分的影响而改变构象,部分解折叠后可被正常碱性蛋白酶特异性识别并降解(自溶)失活。此外,加热也能使碱性蛋白酶失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碱性蛋白酶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自溶失活 B. 加热导致碱性蛋白酶构象改变是不可逆的 C. 添加酶稳定剂可提高加碱性蛋白酶洗涤剂的去污效果 D. 添加碱性蛋白酶可降低洗涤剂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4.情绪活动受中枢神经系统释放神经递质调控,常伴随内分泌活动的变化。此外,学和记忆也与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剧痛、恐惧时,人表现为警觉性下降,反应迟钝 B. 边听课边做笔记依赖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C. 突触后膜上受体数量的减少常影响神经递质发挥作用 D. 情绪激动、焦虑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心率加速 5.关于癌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成纤维细胞癌变后变成球形,其结构和功能会发生相应改变 B. 癌症发生的频率不是很高,大多数癌症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 C. 正常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原因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D. 乐观向上的心态、良好的生活惯,可降低癌症发生的可能性 6.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8对,细胞周期约12小时。观察洋 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拍摄 照片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为分裂后期细胞,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 B. b为分裂中期细胞,含染色体16条,核DNA分子32个 C. 根据图中中期细胞数的比例,可计算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中期时长 D. 根尖培养过程中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分裂间期细胞所占比例降低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徜徉古诗意境,思考科学问题。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 纷纷细雨能为杏树开花提供必需的水分 B. 杏树开花体现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季节周期性 C. 花开花落与细胞生长和细胞凋亡相关联 D. “杏花村酒”的酿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8.稻——蟹共作是以水稻为主体、适量放养蟹的生态种养模式,常使用灯光诱虫杀虫。水稻为蟹提供遮蔽场所和氧气,蟹能摄食害虫、虫卵和杂草,其粪便可作为水稻的肥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种养模式提高了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 采用灯光诱虫杀虫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 C. 硬壳蟹(非蜕壳)摄食软壳蟹(蜕壳)为捕食关系 D. 该种养模式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