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对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原

生质体等进行培养,使其长成完整植株

2、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由活体(in vivo)植物上提取下来的、接种在培养基上的

无菌细胞、组织、器官等均称为外植体。

3、愈伤组织: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长出来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4、应用

一、农业上的应用

1. 种苗快速繁殖(rapid propagation)

2.无病毒苗(virus free)的培养

3.在育种上的应用(breeding)

(1)倍性育种,缩短育种年限,杂种优势明显;

(2)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合性和不孕性(胚培养);

(3)保存种质

(4)创造变异

二、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学、胚胎学、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应用。用于基因工程技术创造植物新种质。用于植物生长发育理论研究,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

三、利用组织培养材料作为植物生物反应器

第二章

1、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指任何具有完整的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拥有形成一个完整植

株所必须的全部遗传信息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2、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指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引起功能或潜在的发育方式

改变的过程。

3、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指离体条件下生长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

和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

的过程。

4、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指脱分化的细胞重新恢复分化能力,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

能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植株的过程。

5、植物组织培养中常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一、污染及防治:

1、真菌污染后,如果已形成孢子,则必须经高压灭菌后扔掉。但若是细菌污染,只

要及时发现,将材料上部未感菌的部分剪下转接,材料仍可使用。

2、用抗生素等杀菌药剂的处理,会影响植物材料正常生长。

二、褐变及防止

(1)选择合适的外植体

(2)合适的培养条件

(3)使用抗氧化剂

(4)连续转移

三、玻璃化问题及其防止

(1)增加培养基溶质水平,降低培养基水势;

(2)减少培养基含氮化合物用量;

(3)增加光照;

(4)增加容器通风,进行CO2施肥,对减轻试管苗玻璃化现象有明显作用;

(5)降低培养温度,进行变温培养,有助于减轻试管苗玻璃化现象发生;

(6)降低培养基细胞分裂素含量,加入适量脱落酸。

四、其他问题和解决措施

(一)初始培养阶段:

1、培养物水浸状、变色、坏死、茎断面干枯

改进措施:调换其他杀菌剂或降低浓度,缩短消毒时间;试用其他部位,生长初期取材。

2、长期培养培养物几乎无反应

改进措施:更换基本培养基或调整培养基成分,尤其是调整盐离子浓度,增加生长素用量,试用2,4-D,调整培养温度。

3、愈伤组织生长过旺、疏松,后期水浸状

改进措施:减少激素用量,适当降低培养温度,调整无机盐(尤其是铵盐)含量,适当提高琼脂用量增加培养基硬度。

4、愈伤组织太紧密、平滑或突起,粗厚,生长缓慢

改进措施:减少细胞分裂素用量,调整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比例,降低糖浓度。

5、侧芽不萌发,皮层过于膨大,皮孔长出愈伤组织

改进措施:减少激素用量,采用较老化枝条。

(二)继代培养阶段

1、苗分化量少、速度慢、分枝少、个别苗细高

改进措施:增加细胞分裂素,降低温度,改善光照,改单芽继代为团块(丛芽)继代。

2、苗分化过多,生长慢,畸形,节间极短,苗丛密集,微型化

改进措施:减少或停用细胞分裂素一段时间,调节温度。

3、分化率低,畸形,培养时间长时苗再次愈伤组织化

改进措施:减少生长素用量,适当降温。

4、叶粗厚变脆

改进措施:减少激素用量,避免叶片接触培养基。

5、再生苗的叶缘、叶面等处偶有不定芽分化出来

改进措施:适当减少细胞分裂素,或分阶段地利用这一再生方式。

6、丛生苗过于细弱,不适于生根或移栽

改进措施:减少细胞分裂素,免用赤霉素,延长光照时间,增强光照,及时转接,降低接种密度。

7、幼苗淡绿,部分失绿

改进措施:针对营养元素亏缺情况调整培养基,调好PH值,调控温度、光照。

8、幼苗生长无力、发黄落叶、有黄叶、死苗夹于丛生苗中

改进措施:及时转接、降低密度,调整激素配比和营养元素浓度,改善瓶内气

体状况,控制温度。

(三)生根阶段

1、久不生根,基部切口无适宜愈伤组织

改进措施:选用适宜的生长素或增加生长素用量,适当降低无机盐浓度。

2、愈伤组织生长过快、过大,根茎部肿胀或畸形,几条根并联或愈合。

改进措施:调换生长素种类或几种生长素配合使用,降低浓度,附加VB2或PG

等减少愈伤等。

6、操作技术

一、洗涤技术

3、金属用品洗涤

二、灭菌技术

1、灭菌 (1)培养基灭菌:高温高压湿热灭菌法

(2)玻璃器皿灭菌:蒸汽高压消毒灭菌干热消毒灭菌。

(3)塑料器皿灭菌:多采用高压蒸汽消毒灭菌;

(4)金属用具灭菌:灼烧灭菌;浸入95%酒精,后置于酒精火焰上灼烧,冷却后使用。

(5)接种室灭菌

接种室→紫外灯照射→空气消毒灭菌

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照射、70%—75%的酒精擦洗→培养材料的接种

(6)外植体灭菌

流水冲洗10—20min 或更长时间→70%—75%酒精中浸泡30s →0.1%

—0.2%氯化汞液中浸泡10min 左右、在10%的次氯酸钠、饱和漂白粉浸泡30min 左右→蒸馏水冲洗4—5次→备用

新的塑料器皿打开即用

已用过的塑料2%NaOH 浸泡

12h

清水冲2%—5%盐酸

浸泡30min 清水蒸馏水冲晾干备用

热洗衣粉水洗净 冲洗 擦干

第三章

1、植物营养器官:植物器官培养(Organ culture)是指对植物某一器官的全部或部分或器官

原基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2、组织培养: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是指对植物愈伤组织等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3、植物器官和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

一、无菌外植体的获得

二、初代培养物的建立

三、形态发生和植株再生

四、培养产物的观察记载

五、诱导生根和再生植株移栽

4、形态建成方式

⑴不定芽途径

⑵腋芽增殖(侧芽增殖)途径

⑶原球茎途径

⑷胚状体途径

5、根、茎、叶培养的意义

1、根培养意义

◆研究根系生理代谢的最优良试验体系。

◆研究器官分化、形态建成的良好体系。

◆建立快速生长的根无性系,对药物生产有重要意义。

◆对根细胞培养物进行诱变处理,可筛选突变体,用于育种实践。

2、茎培养意义

?无性系快速繁殖;

?培养无病毒苗,品种改良;

?理论基础研究。

3、叶培养意义

研究叶形态发生以及光合作用、叶绿素形成、遗传转化研究。

第四章

1、植物胚培养(Embryo Culture):指对植物的胚、胚乳、子房和胚珠进行离体培养,使其

发育成完整植物的技术。

2、胚培养的发育途径

按正常胚胎发育途径形成植株

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胚“早熟萌发”

3、胚培养的意义

1、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

利用“胚胎拯救(Embryo rescue)”技术获得远缘杂种;

2、打破种子休眠,缩短育种周期;

3、提高种子萌发率;特别是对于一些长期营养繁殖植物的种子

4、胚乳培养的意义

胚乳培养再生植株证明了全能性理论;

研究胚和胚乳的关系及胚乳组织的功能;

获得三倍体植株,用于育种利用。三倍体植株具有营养体大,无籽等特点。如无籽西瓜、葡萄、香蕉。

胚乳培养也会产生较多的混倍体,影响育种利用。但可用于染色体工程研究。

胚乳细胞是研究淀粉、蛋白质和脂类天然产物代谢途径的理想系统。

5、胚“早熟萌发”:幼胚在培养基不能长出成熟胚的各种结构,越过正常胚胎发生若干阶段,

直接长成幼苗。

6、离体授粉(pollination in vitro):指将未授粉的胚珠或子房从母体上分离下来,进行无菌

培养,并以一定的方式授以无菌花粉,使之在试管内实现受精的技术。

7、离体授粉的意义

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中的不亲和性,特别是离体子房授粉和离体胚珠授粉,能消除柱头和花柱所造成的受精前障碍。

8、花粉培养:是将花粉从花药中分离出来进行离体培养的过程。

9、花药培养:把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技术,接种在人工培养基上,以改

变花药内花粉粒的发育程序,诱导其分化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10、花药培养过程

1. 取材:多数植物以单核靠边期为宜

2. 灭菌及预处理

未开放花蕾,常规灭菌后直接取出花药在4~5℃条件下冷处理2~4d,易产生胚状体。

3. 接种

尽量不损伤花药并去除花丝,排除二倍体组织对单倍体植株再生的影响。

4. 培养

常用MS、B5、Nitsch、White等培养基,3~8周后形成胚状体或愈伤。先暗培养,

再转至2000lx/14h光照下促分化。

11、花粉花药培养的应用

1、诱导形成单倍体,快速获得纯系,缩短育种周期;常规育种需4-6年获得纯系,而

小孢子培养仅需一年。

2、有利于筛选隐性突变体,提高选择效率;

3、有利于隐性基因控制性状的选择;

4、快速获得自交系的超雄株。

第五章

1、单细胞培养方法

1、看护培养法

2、微室培养法

3、平板培养法

2、细胞悬浮培养的意义:

3、细胞培养的应用

1、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

2、突变体选择

3、诱导多变体

4、原生质体培养意义

1、原生质体无细胞壁,有利于细胞融合、体细胞杂交。

2、原生质体容易摄取外来遗传物质,可作为理想的受体系统。

5、原生质体培养方法以及融合方法

原生质体培养方法:

1、液体浅层培养

2、固体双层培养

3、固体平板培养

4、琼脂糖珠培养

5、双层滤纸植板培养

融合法:

(1)无机盐诱导融合

(2)高pH—高钙离子融合

(3)聚乙二醇融合法

(4)电融合技术

6、单倍体植物:细胞中仅含配子染色体的植物。

7、细胞培养:指从体内取出组织,分离细胞,或使用细胞系,在体外模拟体内生理环境,在

无菌、适当温度和一定的营养条件下,使之生存和生长,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特性。

8、超低温保存:将细胞等置于液氮中保存,解冻后仍能存活的技术。

9、种质保存:指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条件下,贮存植物种质,使其保持生命力与

遗传性的技术。

10、植物离体繁殖:指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在短期内获得遗传性一致的大量再生植株的方法。

11、原生质体:指脱去细胞壁的、裸露的、有生活力的原生质团。

12、原生质体融合:指不同种类的原生质体,不经过有性阶段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相互融合成一体,形成杂种细胞,并进一步发育成杂种植株的技术。

第六章

1、植物离体繁殖与传统营养繁殖的优缺点

◆繁殖效率高,生长速度快;

◆培养条件可控制性强;

◆占用空间小;

◆管理方便,利于自动化控制;

◆便于种质交换和保存。

2、快繁器官再生类型

◆短枝发生型

◆丛生芽发生型

◆不定芽发生型

◆胚状体发生型

◆原球茎发生型

3、快繁程序以及影响因素

程序:

a)无菌(或初代)培养的建立

b)繁殖体增殖

c)芽苗生根

d)小植株的移栽驯化

影响因素:

◆外植体

◆培养基

◆培养条件

◆继代培养

◆移栽

4、商业化生产应注意的问题

○1污染

污染来源:培养基及器具、器皿污染;外植体灭菌不彻底;操作原因;环境原因等污染控制:灭菌彻底;操作正确;保持操作区环境清洁无菌。

○2遗传稳定性

影响遗传稳定性因素:基因型;继代次数;器官发生方式。

降低遗传变异措施:选用合适的基因型;减少继代次数;采用合适的器官发生方式;减少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浓度。

○3玻璃化:

发生原因:琼脂和蔗糖浓度偏低;培养温度偏高;细胞分裂素浓度偏高;乙烯的影响;光照偏弱;培养基含量偏高等因素。

防止措施:提高培养基硬度;降低培养基水势;提高蔗糖含量;增加培养瓶气体交换,降低湿度;增加光照,降低温度等。

○4褐化:

培养材料中酚类物质被氧化形成。

影响因素:植物种类和品种(如木本比草本更易褐化);外植体年龄和取材时间;外植体损伤程度;光温因素;培养基成分。

第七章

1、脱毒机理以及脱毒方法

1、热处理脱毒法:

原理:①热处理能钝化病毒活性,使病毒增殖减缓或停止,失去侵染能力;

②同时加速植物细胞分裂,使植物细胞在与病毒繁殖的竞争中取胜。

2、微体嫁接离体培养脱毒法:

原理:把极小(小于0.2mm)的茎尖作为接穗接到实生砧木上(无菌种子培养获无菌苗,种子实生苗不带毒),然后将嫁接后的砧木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上培养。

3、微茎尖培养脱毒法:

原理:①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越接近顶端分生组织,病毒浓度越稀。

○2病毒DNA分子与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竞争,在迅速合成的植物细胞中正常合成的蛋白质占优势。

4、珠心组织培养脱毒法:

原理:病毒通过维管组织传播,而珠心组织与维管组织无直接联系,故可获得无病毒植株。已用该法去除了柑橘银屑病、叶脉突出病、柑橘裂皮病、速衰病等病毒

5、愈伤组织培养脱毒法:

原理:在同一感病的组织内,存在不感染病毒的细胞群落,这些无毒的细胞通过殖产生无病毒组织。

2、常见脱毒植株的检测方法

a)直接观察

b)血清鉴定法

c)电镜鉴定法

d)生物鉴定法

e)分子检测法

第八章

1、超低温保存种质资源原理和一般程序

原理:○1细胞冰冻结冰保护性脱水理论

○2溶液的玻璃化理论

程序:1、植物材料(培养物)的选取

2、材料的预处理

3、降温冷冻及超低温保存

4、解冻:分快速解冻、慢速解冻

5、再培养

6、超低温保存后细胞或组织活力检测

2、限制生长保存种质资源方式

1)高渗保存法

2)生长抑制剂保存法

3)抑制生长的其他保存法

低压保存法:降低培养材料周围气压,达到抑制生长的目的,分为低气压与低氧压两种,保存原理相似。

饥饿法:从培养基中减去1~2种营养元素,使植株缺乏相关营养而处于最小生长量干燥保存法:减少培养材料的含水量

矿物油覆盖法:使培养材料与空气隔绝,延缓生长

低光照培养:适当减弱光照强度,缩短光照时间,进而减缓试管苗生长

PPT思考题合集

1、植物细胞全能性:指任何具有完整的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拥有形成一个完整

植株所必须的全部遗传信息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2、细胞分化:指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引起功能或潜在的发育方式改变的过程。

3、脱分化:指离体条件下生长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和功能

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的过程。

4、再分化:指脱分化的细胞重新恢复分化能力,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

胞、组织、器官甚至植株的过程。

5、植物离体培养中再生植株有哪些途径?

根、茎或芽器官的发生可使植株重建。先诱导分化出芽,后形成根较好。(还有先根后芽,先愈伤再根芽)

离体培养中再生植株的主要途径有:器官发生;器官型(直接由外植体的细胞形成器官原基),器官发生型(外植体先形成愈伤组织,再产生器官原基)胚胎发生(与合子胚的发生过程类似,体细胞胚在形态和生化水平上和合子胚都相似)

6、愈伤组织是如何形成与生长的?

在细胞脱分化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细胞往往是异质性的,无明显极性,其形成过程可分为诱导期、分裂期和分化期。

诱导期(起动期):是细胞准备分裂的时期。细胞大小几不变,内部发生生理生化变化,迅速合成蛋白质和核酸。

分裂期:外层细胞分裂,中间细胞常不分裂,形成小芯。细胞分裂快,结构疏松,缺少结构,浅而透明。在原培养基上,细胞必分化,及时转移,其可无限制地进行细胞分裂,维持不分化状态。

分化期:细胞在形态和生理功能上的分化,出现形态和功能各异的细胞。

生长:诱导期后,外植体外层细胞分裂,在组织受伤表面形成一层愈伤组织,细胞数目迅速增多,表层细胞平均重量下降,体积变小;降低温度,可以使细胞生长速度减慢,平均大小可增加。质地类型:松脆和致密两种。高浓度生长素,可使Callus变得松脆;高浓度细胞分裂素,则可使致密。生理生化变化:次生物质合成能力变化,对激素的需求变化等。

7、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有哪些途径?

直接途径:指从外植体某些部位的胚性细胞直接诱导分化出体细胞胚胎,如子叶、花序、珠心等外植体。

间接途径: 外植体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由愈伤组织的某些细胞重新“决定”为胚性细胞,进而分化出体细胞胚胎。多数体细胞胚胎通过该途径形成的。通常包括2个阶段:(1)胚胎发生丛(Embryogenic clump)EC是由液泡小、细胞质浓的小细胞构成。

(2)胚状体的发育。将EC转入降低或除去生长素、降低还原氮的培养基上培养即可。

8、影响植物离体形态发生的因素有哪些?

一、植物种类和基因型

1、植物种类不同难易程度不同;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容易。

2、同一物种不同基因型间存在较大差别。

二、培养材料的生理状态

1、发育年龄:一般幼态比老态组织形态发生能力高;

2、培养器官或组织类型:细胞分裂旺盛的器官较好;

3、培养时间和细胞倍性:一般取处于旺盛生长期的愈伤来诱导器官形成。

三、培养基

1、营养成分

一般认为,培养基中的铵态氮和K+有利于胚状体形成,提高无机磷的含量可促进器官发生。茎尖培养和芽诱导培养基主要是MS及其修改的培养和B5培养基。茎尖培养的起始培养基和芽增殖的培养基往往是不同。碳水化合物种类及浓度对胚状体发育有重要作用。缺糖或低糖无法形成胚状体。

2、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剂(起主导作用,通过影响内源激素的平衡起作用)

(1)生长素:促进外植体生长、生根,并与细胞分裂素共同诱导不定芽分化及侧芽萌发与生长。2,4 –D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

(2)细胞分裂素:促进分化和芽形成,抑制根发育及衰老。

(3)赤霉素:GA3促进茎的伸长,打破休眠,对芽的诱导和形成有促进作用。

(4)乙烯:对芽的诱导和形成有促进或抑制作用

(5)脱落酸:对体胚的发生及成熟很重要,可增加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和体胚发生。

3、培养基的性质

(1)愈伤组织诱导:在固体培养基上(胡萝卜、石刁柏)

(2)细胞和胚状体的诱导:在液体培养基上。

(3)诱导胚状体或早期胚状体培养:渗透压,要求高

四、培养条件

1、光照培养条件下,光照的作用是影响细胞的状态,而不是光合作用。连续光照有利于培养细胞维管组织的形成。昼夜光照有利于极性的建立及形态发生。光强一般要求1000-5000lx。植物间有所差别。光照周期为10~16h/日。不同波长光质作用不同,蓝光有利于芽的分化,红光有利于根系发生。

2、温度:大多数培养温度为25±2℃. 花药培养低温或高温预备处理。

3、气体:氧气、二氧化碳以及乙烯等气体的浓度和通气状况。

9、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几种?

○1物理方法:物理灭菌干热、湿热、射线处理、物理除菌、过滤、离心、沉淀等。

○2化学方法:消毒剂、抗菌素灭菌。

10、接种材料如何进行消毒处理?

第一,把材料切割成适当大小,即灭菌容器能放人为宜。置自来水龙头下流水冲洗几分钟至数小时,洗时可加入洗衣粉清洗。

第二,要在超净台用70%-75%酒精浸10-30s。

第三,用灭菌剂0.1%升汞处理5-10 min。升汞是由重金属汞离子来达到灭菌的;

第四,用无菌水涮洗4-6次,每次不少于3min,以尽量去除残毒。

11、组织培养中如何尽量避免出现污染?

1、把组培中所用到的器具洗干净和彻底消毒

2、不用过期的母液作为培养基

3、要对培养基进行湿热灭菌处理

4、接种室要配备空气过滤器或者安装紫外灯

5、培养室要进行定期的消毒

12、离体茎尖经培养后将会出现怎样的培养反应

生长太慢、生长过旺,愈伤增多、生长正常

13、植物器官和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是什么?如何获得无菌培养材料?

一、无菌外植体的获得

二、初代培养物的建立

三、形态发生和植株再生

四、培养产物的观察记载,清洗外植体,利用灭菌剂对外植体灭菌,无菌水冲洗3到5

次。

14、为什么幼胚培养比成熟胚培养要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更为严格?

由于成熟胚生长不依赖胚乳的贮藏营养,只要提供合适的生长条件及打破休眠,它就可以在比较简单的培养基上萌发生长,形成幼苗。幼胚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较成熟胚复杂,以保证离体幼胚能沿着胚胎发生的途径发育。

15、比较胚培养、胚珠培养和子房培养的异同。

(1)胚珠培养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对胚珠进行离体培养使其生长发育形成幼苗的技术。由于幼胚分离难度大,而胚珠分离则相对容易,在幼胚培养时常采用胚珠培养。分为两种类型:受精胚珠培养与未受精胚珠培养防止杂种胚早期败育,获得杂种植株;受精前胚珠培养,可作为试管受精的基础;未受精胚珠培养,能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用于单倍体育种。

(2)较胚培养分为成熟胚培养和幼胚培养两种其中成熟胚为子叶期以后的胚,其在简单的培养基上即可萌发生长。对营养条件要求不严格。对发育早期的胚进行培养。培养技术和条件要求较高。其作用为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打破种子休眠,缩短育种周期,提高种子萌发率

(3)子房培养包括授粉子房和未授粉子房培养授粉子房培养形成成熟果实和种子未授粉子房培养形成小的无籽果实。其作用为获得杂种植株;未授精子房培养为试管受精提供技术基础;未受精子房培养能获得获得单倍体植株,用于单倍体育种。

16、胚胎培养在育种工作中有哪些应用?

1、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如利用“胚胎拯救(Embryo rescue)”技术获得远缘杂种。

2、打破种子休眠,缩短育种周期

3、提高种子萌发率;特别是对于一些长期营养繁殖的植物种子。

17、离体授粉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中的不亲和性,特别是离体子房授粉和离体胚珠授粉,能消除柱头和花柱所造成的受精前障碍。

18、花药培养的意义

缩短了育种周期,为新品种的选育开辟了新途径。

19、花药培养方法。

平板培养;液体培养;双层培养;看护培养;微室培养;条件培养基培养。

20、简述单倍体育种的用途。

(一)遗传应用

数量遗传研究,创制非整倍体材料,突变体筛选,遗传转化。

(二)育种学应用

1. 缩短育种年限:单倍体加倍形成纯合二倍体;

2. 提高选择效率:加倍后纯合二倍体其等位基因相同,没有显隐性基因相互遮盖;

3. 获得纯雄株等特殊育种材料;

4. 选育自交系。

21、细胞培养方法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

方法:看护培养;微室培养;平板培养

(1)看护培养法是指用一块活跃生长的愈伤组织块来看护单个细胞,并使其生长和增殖的方法。

特点:①简便易行。

②效果好,易于成功。

③不能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细胞生长过程。

(2)微室培养:即将细胞培养在很少量的培养基中。

特点:在培养过程中可连续进行显微观察,将一个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形成细胞团的全部过程记录下来。

(3)平板培养法是把单细胞悬浮液与融化的琼脂培养基均匀混合,平铺一薄层在培养基底上的培养方法。

特点:可以定点观察;分离单细胞系比液体浅层培养容易;培养细胞气体交换不畅。

22、如何测定培养细胞的活力?

1、TTC法

2、荧光素二乙酸法(FDA法)

3、伊凡蓝染色法

23、FDA测活力的原理是什么?

FDA本身不具有极性,不能发出荧光,可以自由出入细胞膜。

在活细胞中,FDA被酯酶裂解,释放出有极性的荧光素。

荧光素不能自由穿越质膜,在活细胞中积累。

荧光素在死细胞中不能积累。

在UV照射下,活细胞中的荧光素发出绿色荧光

24、如何获得同步化培养细胞?

①体积选择法:通过细胞体积大小分级,直接将处于相同周期的细胞进行分选,然后将同一状态的细胞继代培养于同一培养体系中。

②饥饿法:在一个培养体系中,如果细胞生长的基本成分丧失,则导致细胞因饥饿而分裂受阻,从而停留在某一分裂时期。

③抑制法:通过一些DNA合成抑制剂处理细胞,使细胞滞留在DNA合成前期,当解除抑制后,即可获得处于同一细胞周期—G1期的同步化细胞。

④低温法:冷处理也可提高培养体系中细胞同步化程度。

25、影响细胞培养因素?

1、培养基成分:

N6,MS,B5适合单子叶植物细胞培养,

MS,B5,LS,SL适合双子叶植物细胞培养。

条件培养基适合单细胞和低密度细胞培养。

需要硝态氮、铵态氮、无机磷浓度更高。

2、细胞密度:培养基的成分和起始细胞密度对单细胞培养成败有影响。

起始密度:细胞培养最低的有效密度,即能使细胞分裂、增殖的最低接种量,低于这个密度细胞不能分裂,甚至很快解体死亡。

3、植物生长调节剂:细胞悬浮培养时,常表现一种自然的聚集现象,加入2,4-D,少

量水解酶或酵母提取液,能增加细胞分散度。

4、PH和CO2浓度

加入EDTA使铁和其他金属离子长期处于可利用状态。在悬浮培养时,PH变动相当大。硝态氮和铵态氮之间进行调整可作为稳定PH的一种方法。二氧化碳对细胞培养无太大影响,但在低密度细胞培养中,二氧化碳对于诱导细胞分裂可能有重要作用。

26. 细胞悬浮培养

使离体的植物细胞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的无菌培养。

27、成批培养

指把细胞分散在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当培养物增殖到一定量时,转接继代,建立起单细胞培养物。它是进行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的生理生化研究常用的培养方法。28、连续培养

利用特制的培养容器进行大规模细胞培养的一种方式。在培养过程中,以不断抽取悬浮培养物并注入等量新鲜培养基,使培养物不断得到养分补充,保持其恒定体积的培养。

27、说明原生质体分离中机械分离法和酶分离法的特点。

机械分离法:排除酶对原生质体结构和代谢活性的影响。方法繁琐;原生质体产量低;高度质壁分离,损害细胞。

酶分离法:条件温和、原生质体完整性好、活力高、得率高。

28、原生质体纯化方法有哪些?原生质体活力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纯化方法:(1)过滤离心法:采用40-100um网筛过滤收集细胞,低速离心收集沉淀,重复3-4次,可得到原生质体。

(2)漂浮法:原生质体比重小,在一定渗透溶液(如25%蔗糖溶液)中漂浮,吸管收集。

(3)界面法

活力测定:(1)形态识别:形态完整,细胞质饱满,颜色新鲜即为存活原生质体。

(2)染色识别:用0.1%酚番红或Evans蓝进行染色。活力细胞不被染色,死细胞被染色。

29、简述原生质体培养方法及特点。

固体平板培养法;液体浅层培养法;固液双层培养法;琼脂糖珠培养;双层滤纸植板培养。

30、原生质体融合有哪几种方法?

融合法

(1)无机盐诱导融合

采用NaNO3、KNO3、Ca(NO3)2、NaCl、CaCl2、葡萄糖硫酸钠、葡萄糖硫酸钾等无机盐进行诱导。应用最早的融合法,但由于异核体形成率低,且对细胞有毒害,目前已不太应用。

(2)高pH—高钙离子融合

0.05 mol/L CaCl2.2H2O,pH9.5-10.5,可使质膜表面特性发生改变,发生融合。

由于异核体形成率低,且对细胞有毒害,目前已不太应用。

(3)聚乙二醇融合法

融合原理:短时间内,细胞质膜粘连,形成细胞质桥,进行融合。

32、试述植物快繁的全过程及影响因素。

过程:无菌(或初代)培养的建立→繁殖体增→芽苗生根→小植株的移栽驯化

影响因素:外植体、培养基、培养条件、继代培养、移栽

34、植物快繁的器官发生类型有哪些?

○1短枝发生型

○2丛生芽发生型

○3不定芽发生型

○4胚状体发生型

○5原球茎发生型

36、植物离体繁殖商业化生产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污染

污染来源:培养基及器具、器皿污染;外植体灭菌不彻底;操作原因;环境原因等污染控制:灭菌彻底;操作正确;保持操作区环境清洁无菌。

○2遗传稳定性

影响遗传稳定性因素:基因型;继代次数;器官发生方式。

降低遗传变异措施:选用合适的基因型;减少继代次数;采用合适的器官发生方式;减少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浓度。

○3玻璃化:

发生原因:琼脂和蔗糖浓度偏低;培养温度偏高;细胞分裂素浓度偏高;乙烯的影响;光照偏弱;培养基含量偏高等因素。

防止措施:提高培养基硬度;降低培养基水势;提高蔗糖含量;增加培养瓶气体交换,降低湿度;增加光照,降低温度等。

○4褐化:

培养材料中酚类物质被氧化形成。

影响因素:植物种类和品种(如木本比草本更易褐化);外植体年龄和取材时间;外植体损伤程度;光温因素;培养基成分。

37、种质资源保存:指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条件下,贮存植物种质,使其保持生命

力与遗传性的技术。

38、超低温保存:将细胞等置于液氮中保存,解冻后仍能存活的技术。

39、超低温保存离体种质资源的原理和一般程序是什么?

原理:○1细胞冰冻结冰保护性脱水理论

○2溶液的玻璃化理论

程序:1、植物材料(培养物)的选取

2、材料的预处理

3、降温冷冻及超低温保存

4、解冻:分快速解冻、慢速解冻

5、再培养

6、超低温保存后细胞或组织活力检测

40、限制生长保存离体种质资源有哪些方式?

1)高渗保存法

2)生长抑制剂保存法

3)抑制生长的其他保存法

低压保存法:降低培养材料周围气压,达到抑制生长的目的,分为低气压与低氧压两种,保存原理相似。

饥饿法:从培养基中减去1~2种营养元素,使植株缺乏相关营养而处于最小生长量干燥保存法:减少培养材料的含水量

矿物油覆盖法:使培养材料与空气隔绝,延缓生长

低光照培养:适当减弱光照强度,缩短光照时间,进而减缓试管苗生长

2015年6月21日星期日

谢建明

于19#503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基本步骤。。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基本步骤 一、母液的配置 1、MS大量元素母液的配制 将大量元素配制成10倍的母液,使用时再稀释10倍。按照配方表中用量依次分别称取扩大10倍的:NH4NO3 、KNO3 、KH2PO4 、 MgSO4·7H2O 、CaCl2·2H2O ,所有药品称取完毕后用蒸馏水逐个溶解,待全部溶解后,最后定容至500ml,转入500ml细口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名称、放大倍数、配制日期、配制人姓名,置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2、MS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制 将微量元素配制成100倍的母液,使用时再稀释100倍。按照配方表中用量分别依次称取:MnSO4· 4H2O 、ZnSO4·7H2O 、 H3BO3 、KI 、CuSO4·5H2O 、CoCl2·6H2O ,用蒸馏水逐个溶解,待全部溶解后,用容量瓶定容至500ml,转入500ml细口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名称、放大倍数、配制日期、配制人姓名,置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3、MS铁盐母液配制 将铁盐配制成100倍的母液,使用时再稀释100倍。按照配方表中用量分别称取扩大100倍的:称

FeSO4·7H2O 和Na2·EDTA ,把FeSO4·7H2O和Na2·EDTA·2H2O分别置于200ml蒸馏水中,加热并不断搅拌使之溶解(磁力搅拌器,边加热,边搅拌)。保持加热,把FeSO4溶液慢慢倒入Na2·EDTA溶液中并不断搅拌,接近沸腾时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加蒸馏水到最终容积500ml,置于棕色细口瓶中,用力振荡1~2min,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名称、放大倍数、配制日期、配制人姓名。在室温下避光保存一段时间令其充分反应后,再置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4、MS有机化合物母液的配制 将有机化合物配制成100倍的母液,使用时再稀释100倍。按照配方表中用量分别称取扩大100倍的:肌醇、维生素B1 、烟酸、甘氨酸、维生素B6 、蔗糖,用蒸馏水依次溶解并定容至500ml后,转入500ml 细口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名称、配制日期、配制人姓名,置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二、植物激素的配置 常见激素: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吲哚-3-丁酸(IBA)、激动素(6-糠氨基嘌呤、 KT)、6-苄氨基嘌呤(6-BA)、赤霉素(GA3)、 1、生长素类: (1)、生长素类在组织培养中的主要作用是:诱导细胞的分裂和根的分化,诱导愈伤组织

植物组织培养 考试复习题.doc

植物组织培养考试复习题 植物组织培养 绪论P1 第一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P3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P6 第三章植物器官和组织培养P口 第四章胚胎培养及离体授粉P16 第五章花药和花粉培养P20 第六章植物细胞培养P24 第八章原生质体培养P27 第九章植物离体繁殖P30 第十章无病毒苗木培育P33 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操作P35 1 绪论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 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 由于培养的植物材料已脱离母体,乂称为植物离体培养(Plant culture in vitro)o 广义:对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离体培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

狭义:对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表皮组织、薄壁组织等)及培养产生 的愈伤组织进行离体培养。 1.无菌:使培养器皿、器械、培养基和培养材料等处于无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状态,以保证培养材料在培养器1111中正常生长和发育。 2.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对光照、温度、湿度、气体等条件进行人工 控制,以满足植物培养材料在离体条件下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3.外植体:由活体(in vivo)植物体上提取下來的,接种在培养基上的无菌细胞、组织、器官等。(植物组织培养中,使用的各种器官、组织和 细胞统称为外植体。) 4.愈伤组织:外植体因受伤或在离体培养时,其未分化的细胞和已分 化的细胞进行活跃的分裂增殖而形成的一种无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 (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上形成的一团无序生长状态的薄壁细胞。)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微生物学的实验手段来操作植物离体 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具体特点表现在: 1)组织培养的整个过程都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外植体、培养基、接种环境都须经过无菌处理。 2)组织培养在多数情况下是利用成分完全确定的人工培养基进行的, 除少数特殊情况(进行营养缺陷型突变细胞的筛选)夕卜,素、微量元素、有机物和植物激素,培养基的PH和渗透压也是人为设定的。因此,在组织下也能再生完整植株。14)组织培养物通过连续继代培养可以不断增殖,

植物组织培养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报告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大蒜茎尖的组织培养 谢婷婷江宋青万嫣文吕凌宇一、实验目的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并完成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使大蒜茎尖经过脱分化作用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为有结构的组织和器官,最终增殖培育出大量品质优良的大蒜试管苗。二、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环境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 三、实验材料、试剂和器材 1 供试材料 以购于府前菜场的大蒜为实验材料,实验在丽水学院生态学院组培实验室进行。 2 仪器与设备 超净工作台、培养事、电子天平、烧杯、容量瓶、玻璃棒、量筒、移液

管。 3 试剂 70%酒精、95%酒精、0.1%升汞、蔗糖、琼脂条、6-BA(1.5 mg/L;2.0 mg/L)、2,4-D(2.0 mg/L)、NAA(1.0 mg/L;)、IBA(2.0 mg/L)、10倍的大量元素、100倍的微量元素、100倍的铁盐、100倍的有机物。 四、实验步骤 1.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 诱导培养基:MS+6-BA 2.0 mg/L+2,4-D 2.0 mg/L 出芽培养基:MS+6-BA 1.5 mg/L+NAA 1.0 mg/L 生根培养基:MS+IBA 2.0 mg/L (1)将MS母液(10倍的大量元素、100倍的微量元素、100倍的铁盐、100倍的有机物)按顺序排列、检查是否失效。 (2)在装有3/4蒸馏水的容器中加入0.7%琼脂和3%蔗糖,加热溶化。(3)依次吸取适量各种母液移到容器中。 (4)用蒸馏水定容到相应体积。 (5)调节pH值(用0.1M的NaOH或HCl调节)至5.8-6.0。 (6)向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激素。 (7)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分装(20-30ml/瓶)。 (8)用两层称量纸包扎瓶口,并用橡皮筋扎牢,然后在高压灭菌锅中121 ℃下灭菌 20 min 。取出三角烧瓶放在台子上,冷却后备用。接种操作所需的一切用具(烧杯、培养皿、灭菌水等),需同时灭菌。 (9)将灭菌后的培养基于常温下放置一星期,观察有无污染。

高中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

高中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基础知识点 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1)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过程: 2、用途: (1)微型繁殖 微型繁殖就是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神的植物组织培养 技术,也叫快速繁殖技术。繁殖过程中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亲、子代细胞内DNA不变,所以能够保证亲、子代遗传特性不变。 (2)作物脱毒 作物脱毒是利用茎尖、根尖等无毒组织,进行微型繁殖,所获幼苗是无毒的。 (3)人工种子: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把植物组织的细 胞培养成在形态及生理上与天然种子胚相似的胚状体,也叫作体细胞胚。这种体细胞胚有于叶、根、茎分生组织的结构。科学家把体细胞胚包埋在胶囊内形成球状结构,使其具备种子机能。所以,人工种子是一种人工制造的代替天然种子的颗粒体,可以直接播种于田间。 ①制作方法:人工种子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然后包上人丁种皮就形成了人工种

子,如图: ②优点:可使在自然条件下不结实或种子昂贵的植物得以繁殖;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因该过程为无性繁殖;节约粮食,减少种子的使用;可以控制添加一些物质,如除草剂、农药、促进生长的激素、有益菌等。周期短,易储存和运输,不受气候和地域的限制。 (4)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从人工培养的愈伤组织细胞中提取某种成分,如紫草素、香料等。 高中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重要知识点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2)原理:细胞内含有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 (3)全能性表达条件: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处于离体状态,提供一定的营养、激素和其他适宜外界条件。 2、作物新品种培育 (1)单倍体育种: ①过程:植株(AaBb)通过减数分裂得到花粉(AB、Ab、aB、ab四种类型);对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对其幼苗时期进行秋水仙素处理;得到了正常的纯合二倍体植株(AABB、Aabb、aaBB、aabb四种类型)。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doc

1.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______ 、 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等几种类型。 2.一个己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并形成耒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现象称为 n tv 3.不同的灭菌剂其灭菌的机理一般不一样,次氯酸钙和次氯酸钠都是利用分解产生 _________ 来杀菌的;升汞是靠 ________ 来达到灭菌日的。 4.去除植物病毒的主耍方法是 _____ 和_______ 两种方法,当把二者结合起來脱毒效 果最好 5.在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时,外植体的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 __________ mm、带 ________ 个叶原基为好。 6.White培养基________ 浓度低,适合生根培养。 7.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_________ 状态,并形成_________ 的现象称为“ 脱分化”。 8.BA/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低时促进 ________ 的生长,这时 _________ 占主导地位;比值高促进_________ 的生长,这时 _________ 占主导地位。 9.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_____ 。 1、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全能性。 2、组织培养实验室必要的设备有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器、空调机、夭平、显微镜、蒸饱水发生器等。 3、糖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不但作为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碳源,而且还能维持培养菇渗透压 4、培养基灭菌一般在-108 k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 °C ,维持20-30 min o 5、在离体叶培养中,6?BA和KT利于芽的形成:24D利于愈伤纟FI织的形成 6、在离体叶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培养屮,茎和芽的分化主要有4个途径:方?接产生不泄芽、由愈伤组织产工不定芽、胚状体形成、形成球状体或小鳞茎等途径。 7、目前培育无病毒苗最广泛和最重要的一个途径是茎尖培养脱毒。 8、花药培养前的预处理:低温冷藏是最常用的方法。 1、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和快速发展和丿、'、/「用阶段。 2、培养基最常用的碳源是蔗糖,使用浓度在1%?5%常用 _3_%o 3、培养基的种类按其态相不同分为固体培养基与液体培养基,其火菌方法一般采用壷热消毒灭菌方法。 4、 pll的大小会影响琼脂的凝固能力,一般当pll大于6.0时,,培养基将会 ___________ ,低于5.0时,琼脂不能很好地凝同。 5、一般情况下,生长索/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高,有利于根的形成和愈伤组织的形成:比值低有利于芽的形成。

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无菌操作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 2.通过配置ms培养基母液,掌握母液的配置和保存方法; 3.通过诱导豌豆根、茎、 叶形成愈伤组织学习愈伤组织的建立方法; 4.通过诱导豌豆茎、叶形成愈伤组织学习愈伤组织的建立方法; 5.了解植物细胞通 过分裂、增殖、分化、发育, 最终长成完整再生植株的过程, 加深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的理 解。 二、实验原理(一)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把植物的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应用无菌操作使其在人工条件下, 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 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 为“脱分化作用”,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 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作用”。(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是每个植物的本细胞或性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在一 定培养条件下每个细胞都可发育成一个与母体一样的植株。(三)组织的分化与器官建 成 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后,经过继代培养,可以在愈伤组织内部形成一类分生组织即具 有分生能力的小细胞团,然后,再分化成不同的器官原基。有些情况下,外植体不经愈伤组 织而直接诱导出芽、根。 (四)培养基的组成 培养基中各成分的比例及浓度与细胞或组织的生长或分化所需要的最佳条件相近,似成 功地使用该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的主要条件。营养培养基一般由无机营养、碳源和能源、维 生素、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和包括有机氮、酸和复杂物质的添加剂组成。 三、实验器材 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烘箱、培养室镊子、记号笔、橡皮筋、玻 璃器皿、三角烧瓶、烧杯、量筒、剪刀、棉塞、绳子、牛皮纸、酒精灯、喷雾器等。 四、实验材料 豌豆种子 五、实验药品 药品、70% 酒精、 0.1% 升汞、ms培养基、蒸馏水、naoh、 84消毒液、蔗糖、琼脂 等。 六、实验步骤 (一)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表1.ms培养基个成分的含量(单位:mg/l) 表2.ms培养基所需母液以及扩大倍数 名称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ca盐 mg盐 fe盐有机肌醇激素 扩大倍数 50 50 50 50 50 100 100 100 定容体积(ml) 500 500 500 500 500 200 200 50 吸取毫升数/l 20 20 20 20 20 10 10 5 (注:吸取毫升数为每升培养基所吸取的母液的体积) 表3.配制母液所需的药品及称取量

18知识讲解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学习目标】 1、指导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2、掌握植物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重点)。 3、掌握植物知识培养的基本过程及操作。 4、说出被子植物花粉发育的过程及花药例题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 5、说出花药离体培养的因素,学习话要例题培养的基本技术。 【要点梳理】 要点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知识【高清课堂: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高清未发布 课题1:基础知识】 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培养了一段时间以后,会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去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再分化。再分化形成的试管苗移栽到地里,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以简要归纳为: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根、芽—→植物体。 2、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细胞的全能性 要点诠释: 细胞的全能性与植物组织培养间的关系 ①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只有脱离了植物体,在一定的外部因素作用下,经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才能表现出全能性,由愈伤组织发育、分化出新的植物体。 ②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所有体细胞均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均有和受精卵相同的一整套遗传信息。 ③植物体的组织、器官的形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其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在离体状态下,其全能性才容易得以表达,表达的过程须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 ④容易进行营养繁殖的植物细胞,其全能性容易表达,易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要点二、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1、无机营养 (1)大量元素:除碳(C )、氢(H )、氧(O )外,还有氮(N )、磷(P )、钾(K )、钙(Ca )、镁(Mg )、硫(S )等元素。 (2)微量元素:包括铁(Fe )、铜(Cu )、钼(Mo )、锌(Zn )、锰(Mn )、钴(Co )、硼(B )和碘(I )等。 2、有机营养 (1)维生素类:植物组织培养中经常使用维生素C 、维生素B 1(盐酸硫胺素)、维生素B 6(盐酸吡哆醇)、维生素H (生物素)、叶酸和烟酸等,一般使用浓度为0.1~10 mol /L 。 (2)氨基酸:有甘氨酸、丝氨酸、酪氨酸、谷氨酰胺、天冬酰胺、水解酪蛋白(CH )和水解乳蛋白(LH )等,是重要的有机氮源。 (3)有机添加物:是一些成分比较复杂,大多含氨基酸、激素、酶等的复杂化合物,它们对细胞和组织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是培养基中的关键物质,对植物组织培养起着重要、明显的调节作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及赤霉素等。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院(系、部)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师范)年级13级学号 姓名组别第二组课程名称植物细胞工程学实验日期 指导老师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S培养基的组成,掌握贮备液的配制方法 2.学习、掌握植物组织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方法; 3.掌握超净工作台上的接种方法与注意事项,了解接种室的灭菌方法; 4.了解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 5.掌握接种的方法和材料的培养过程; 6.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包括外植体除菌和接种技术; 7.观察外植体的生长状况、染菌状况,剔除染菌外植体; 8.了解MS培养基和1/2MS培养基的区别 二、实验原理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一切植物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植物细胞含有全套遗传信息,具有形成完整植物的潜能。 2.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 1.离体状态; 2.有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无菌、温度、pH); 3.选择性能优良、细胞全能性表达充分的基因型 3.无菌条件

把植物的组织、器官等,使其在人工控制的无菌条件下,使植物在人工培养基上繁殖。用于进行组织培养的组织、器官和细胞称为外植体。在组培中外植体都死带菌的,在接种前必须进行表面消毒,这时取得培养成功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前体。组织培养的主要过程都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所有的器材、植物体、接种室都应是无菌的。 4.脱分化与愈伤组织 已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植物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其细胞被诱导改变原来的发育途径,逐步逆转其原有的分化形态,转变为具有分生能力的胚细胞的过程称为脱分化。脱分化所用的化学物质与MS培养基的区别是需要激素诱导。所以脱分化培养需在MS培养基上添加激素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5.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它的主要作用是使液体培养基凝固,琼脂本身并不提供任何营养,它只是一种高分予的碳水物从海藻中提取出来,仅溶解于热水,成为溶胶,冷却后(40℃以下)即凝固为固体状凝胶。琼脂的用量一般在4—10克/升之间。琼脂的凝固能力除与原料、厂家的加工方式等有关外,还与高压灭菌时的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有关,长时间的高温会使凝固能力下降,过酸过碱加之高温会使琼脂发生水解而丧失凝固能力,存放时间过久,琼脂变褐,也会逐失去凝固能力。MS培养基属于富盐平衡培养基,特点是:无机盐浓度较高,元素间的比例适当,离子平衡性好,具有较强的缓冲性,因而在培养的过程中可维持较好的稳定性;营养丰富,在一般培养中无须额外加

《植物组织培养》综合复习题

植物组织培养综合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 1. 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类型. 2. 在分离原生质体的酶溶液内,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其作用是保持原生质体膜的稳定,避免破裂. 3. 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第一次提出植物_______的理论概念;1943年White提出植物细胞“_________”学说,并出版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从而使植物组织培养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4. 用烘箱迅速干燥洗净后的玻璃器皿时温度可以设在_________℃的温度范围内,而若用它高温干燥灭菌则需在_________℃的温度下1-3小时;烘干植物材料的温度是_________℃. 5. 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能力。

6. 1962年,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花叶细胞设计了__________培养基,其特点是__________浓度较高,且为较稳定的__________。 7. 7.6-BA / 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低时促进__________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比值高促进__________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 8. 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的方式分为_______培养和_______培养. 9. 组织培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962年印度Guha等人成功地培养毛叶曼陀罗花药获得_________,这促进了花药和花粉培养的研究。 11. 在组织培养中,不耐热的物质用__________法灭菌,而培养基常用__________法灭菌. 12. 6-BA / 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__________促进根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比值__________促进芽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 13. 在组织培养中,非洲菊是靠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繁殖的,而蝴蝶兰是以 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快繁的。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班级:11生物技术(制品) 学号:2011192017 姓名:李鹏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实验一植物组织培养母液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培养基的组分及其作用。 2.学习掌握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离体组织赖以生存和发育的条件。大多数培养基的成分是有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碳源、维生素、肌醇、氨基酸等)、生长调节物质、水分和其他附加物等五大类物质组成。 无机盐类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大量元素中,氮类化合物主要以硝酸类和铵类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但在培养基中多用硝酸类,也可以将硝酸类和铵类混合使用;磷和硫常用磷酸盐和硫酸盐来提供;钾是培养基中主要的阳离子;钙、钠、镁的需要量较少。微量元素包括碘、锰、铜、锌、钴、铁。培养基中的铁离子,大多数以螯合物的形式存在,即硫酸亚铁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混合。 有机化合物包括碳源、维生素、肌醇、氨基酸等。培养中的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光合作用较弱,因此,需要在培养基中附加一些碳水化合物物来提供营养需要。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通常为蔗糖。蔗糖除了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和能源外,对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有助于细胞的分裂和增长。一般包括VB1、B6、烟酸、生物素、叶酸、泛酸钙、VC。肌醇在糖类的相互转化、维生素和激素的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催进作用。 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包括以下三类:①生长素类: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二氯苯氧乙酸(2,4-D)②细胞分裂素:玉米素(ZT)6-苄基嘌呤(6-BA)和激动素(KT)。③赤霉素:组织培养中使用的赤霉素只有一种,即赤霉酸(GA3)。 培养基中的其他附加物包括人工合成和天然的有机物附加物。其中最为常见的为酵母提取物。琼脂作为培养基的支持物,也是最常用的邮寄附加物,他可以是培养基呈固体状态,以利于组织和细胞的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否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培养基的选择之上。目前普遍使用的是MS培养基。MS固体培养基可用于诱导愈伤组织,或用于胚胎、茎段、茎尖及花药的培养等。MS培养基的硝酸盐、钾和铵的含量略高于其他的培养基,也是它被普遍使用的原因之一。 三、实验材料、试剂、配方和仪器设备 1.试剂 NH 4NO 3 ,KNO 3 ,KH 2 PO 4 ,CaCl 2 ·2H 2 O ,MgSO 4 ·7H 2 O,FeSO 4 ·7H 2 O Na 2-EDTA,MnSO 4 ·4H 2 O,ZnSO 4 ·7H 2 O,H 3 BO 3 ,KI,Na 2 MoO 4 ·2H 2 O CuSO 4 ·5H 2 O,CoCl 2 ·6H 2 O,肌醇,甘氨酸,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 蒸馏水。 2.仪器设备 电子天平,烧杯(50ml、100ml、500ml)量筒(1000ml、100ml、25ml),容量瓶(1000ml、500ml、100ml),移液管(10ml,5ml,1ml)试剂瓶,玻璃棒数支,药匙,称量纸等。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教学提纲

第一章 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对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原 生质体等进行培养,使其长成完整植株 2、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由活体(in vivo)植物上提取下来的、接种在培养基上的 无菌细胞、组织、器官等均称为外植体。 3、愈伤组织: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长出来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4、应用 一、农业上的应用 1. 种苗快速繁殖(rapid propagation) 2.无病毒苗(virus free)的培养 3.在育种上的应用(breeding) (1)倍性育种,缩短育种年限,杂种优势明显; (2)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合性和不孕性(胚培养); (3)保存种质 (4)创造变异 二、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学、胚胎学、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应用。用于基因工程技术创造植物新种质。用于植物生长发育理论研究,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 三、利用组织培养材料作为植物生物反应器 第二章 1、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指任何具有完整的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拥有形成一个完整植 株所必须的全部遗传信息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2、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指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引起功能或潜在的发育方式 改变的过程。 3、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指离体条件下生长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 和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 的过程。 4、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指脱分化的细胞重新恢复分化能力,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 能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植株的过程。 5、植物组织培养中常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一、污染及防治: 1、真菌污染后,如果已形成孢子,则必须经高压灭菌后扔掉。但若是细菌污染,只 要及时发现,将材料上部未感菌的部分剪下转接,材料仍可使用。 2、用抗生素等杀菌药剂的处理,会影响植物材料正常生长。 二、褐变及防止 (1)选择合适的外植体 (2)合适的培养条件 (3)使用抗氧化剂 (4)连续转移 三、玻璃化问题及其防止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摘要:以大豆子叶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附加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植物激素,以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和不同浓度对大豆子叶愈伤诱导率的影响,并练习无菌操作。实验结果显示第2组即MS+6-BA(2.0mg/L)+NAA(1.0mg/L)和第 3 组即MS+KT(0.5mg/L)+2,4-D(1.0mg/L) 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为较佳的愈伤组织诱导组合。 关键词:大豆;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愈伤组织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大豆子叶 1.2实验试剂与仪器 (1)试剂:75%酒精、MS干粉、蔗糖、琼脂、植物生长调节剂(NAA、2,4-D、KT、6-BA)、无菌水、升汞、NaOH溶液 (2)仪器:超菌净工作台、圆纸片、培养皿、封口膜、称量纸、千分之一天平、不锈钢杯子、移液枪、试管、高压灭菌锅、注射器、酒精灯、镊子、手术刀、搁置架、烧杯、电炉。 1.3实验方法 1.3.1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1.3.1.1 配制培养基的准备阶段 (1)准备80个培养试管及封口膜,2个小培养皿、1个大培养皿,用洗衣粉、自来水洗净,再用蒸馏水把每个培养试管、润洗一下。带晾干后将试管编号1-80;(2)在称量纸上用百分之一天平分别称取1.5g 琼脂4份,7.5g 蔗糖4份,在烧杯里用千分之一天平上称取1.185g MS干粉4份(烧杯不要清洗);

(3)剪小圆纸片40,均分在两个小培养皿小能从中自由取出为宜;剪大圆纸片10,均分在两个大培养皿中。然后分别用报纸包好。 (4)把接种工具手术刀、镊子、剪刀等用报纸包好。 1.3.1.2 配制培养基 (1)在装有MS干粉的烧杯中按下表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 实验所用的所有激素浓度均为0.5mg/mL 激素的加样量(ml) 编号培养基配置 6-BA NAA KT 2,4-D 1 MS+6-BA(1.0mg/L)+NAA(0.5mg/L) 0.5 0.25 2 MS+6-BA(2.0mg/L)+NAA(1.0mg/L) 1.0 0.5 3 MS+KT(0.5mg/L)+2,4-D(1.0mg/L) 0.25 0.5 4 MS+KT(1.0mg/L)+2,4-D(2.0mg/L) 0. 5 1.0 (2)用量筒量取250ml(稍多)蒸馏水,取一个不锈钢杯子加入150ml蒸馏水和称量好的琼脂,在电炉子加热沸腾2min,再加入混合好的MS培养基1号和蔗糖,混合沸腾2min,用剩余的蒸馏水定容至250ml; (3)当温度降到60℃左右时,将溶液pH 调至5.8,一般加4滴NaOH溶液即可;(4)取编号1-20的培养试管,用大量注射器以每瓶12.5ml 左右培养基分装在培养试管中,用封口膜封口,4支一捆捆扎好。 (5)用相同的方法配置2-4号培养基,并分装、捆扎。 1.3.1.3高压湿热灭菌 (1)将包好的接种工具,包好的培养皿,以及分装好的试管一起放到高温灭菌

植物组织培养重点

器官培养:即离体器官的培养。植株培养:对完整植株材料的培养。 组织或愈伤组织培养:是对植物体的各部分组织进行培养或对由植物器官培养产生的愈伤组织进行培养,二者均通过再分化诱导形成植株. 细胞培养:是对由愈伤组织等进行液体振荡培养所得到的能保持较好分散性的离体单细胞或花粉单细胞或很小的细胞团的培养. 原生质体培养:是用酶及物理方法除去细胞壁的原生质体的培养。 初代培养:芽、茎段、叶片、花器等外植体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诱导愈伤组织、侧芽或不定芽、胚状体过程植物组织培养:是指通过无菌操作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包括营养、激素、温度、光照、湿度)进行培养,使其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 愈伤组织:原指植物在受伤之后于伤口表面形成的一团薄壁细胞,在组培中则指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分生能力的一团不规则细胞,多在植物体切面上产生。 外植体: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的用于离体培养的材料。 植物细胞全能型:任何具有完成细胞核的植物细胞,能拥有形成一个完整植株所必须的全部遗传信息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脱分化:已分化好的细胞在人工诱导条件下,恢复分生能力,回复到分生组织状态的过程。 再分化:脱分化后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再经过与原来相同的分化过程,重新形成各类组织和器官的过程。胚状体:在离体过程中产生一种形似胚(具有明显的根端和芽端),功能与胚相同的结构。 褐变现象:指在接种后,其表面开始褐变,有事甚至会使整个培养基褐变的现象。 继代培养材料的玻璃化:当植物材料不断的进行离体繁殖时,有些培养物的嫩芽,叶片往往会呈半透明水迹状,这种现象通常成为玻璃化。 人工种子: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得的具有正常发育能力的材料,外被有特定的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发芽成苗的植株幼体。 植板密度:形成的细胞团数/植板的细胞总数×100% 对称融合:双方原生质体均带有核基因组和细胞质基因组的全部遗传信息。 非对称融合:指一方亲本的全部原生质与另一方亲本的部分核物质及细胞质物质重组产生不对称杂种。 继代培养:是初代培养之后的连续数代的扩繁培养过程。目的:繁殖出相当数量的无菌苗,最后达到边繁殖边生根的目的。 细胞悬浮培养:将游离的植物细胞按一定的细胞密度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方法。根据培养基的类型分为: 固体培养(琼脂、卡拉胶等固化),半液半固体培养(固液双层),液体培养(震荡、旋转或静置培养)。 液体培养的优点:不使用凝固剂,节约生产成本,营养吸收充分;操作过程简化。 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可分为:植株培养,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一般过程: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驯化移栽。 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培养条件可以人为控制,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管理方便,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 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快速繁殖优良苗木;获得脱毒苗;育种上应用;工厂化育苗。 1902年,德国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和植物学家哈伯兰特提出了高等植物细胞全能性。1958年,美国植物学家斯图尔德等人,用胡萝卜根韧皮部的细胞进行培养,得到了完整植株,证明了细胞全能性。 怀特于1943年发表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专著,使植物组织培养开始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腺嘌呤与生长素的比例是控制芽和根形成的主要条件之一,这一比例高时,产生芽,这一比例低时,则形成根,相等则不分化。 标准的组培实验室包括:1、洗涤室,器具的洗涤,干燥和消毒,2、配置室,进行药品的保存,配置,消毒,分装等,3、灭菌室,培养基及使用器具的消毒与灭菌,4、接种室,进行材料的接种,内置超净工作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院(系、部)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师范)年级13级学号姓名组别第二组课程名称植物细胞工程学实验日期2016.3-6 指导老师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S培养基的组成,掌握贮备液的配制方法 2.学习、掌握植物组织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方法; 3.掌握超净工作台上的接种方法与注意事项,了解接种室的灭菌方法; 4.了解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 5.掌握接种的方法和材料的培养过程; 6.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包括外植体除菌和接种技术; 7.观察外植体的生长状况、染菌状况,剔除染菌外植体; 8.了解MS培养基和1/2MS培养基的区别 二、实验原理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一切植物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植物细胞含有全套遗传信息,具有形成完整植物的潜能。 2.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 1.离体状态; 2.有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无菌、温度、pH); 3.选择性能优良、细胞全能性表达充分的基因型 3.无菌条件 把植物的组织、器官等,使其在人工控制的无菌条件下,使植物在人工培养基上繁殖。用于进行组织培养的组织、器官和细胞称为外植体。在组培中外植体都死带菌的,在接种前必须进行表面消毒,这时取得培养成功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前体。组织培养的主要过程都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所有的器材、植物体、接种室都应是无菌的。 4.脱分化与愈伤组织 已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植物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其细胞被诱导改变原来的发育途径,逐步逆转其原有的分化形态,转变为具有分生能力的胚细胞的过程称为脱分化。脱分化所用的化学物质与MS培养基的区别是需要激素诱导。所以脱分化培养需在MS培养基上添加激素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5.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它的主要作用是使液体培养基凝固,琼脂本身并不提供任何营养,它只是一种高分予的碳水物从海藻中提取出来,仅溶解于热水,成为溶胶,冷却后(40℃以下)即凝固为固体状凝胶。琼脂的用量一般在4—10克/升之间。琼脂的凝固能力除与原料、厂家的加工方式等有关外,还与高压灭菌时的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有关,长时间的高温会使凝固能力下降,过酸过碱加之高温会使琼脂发生水解而丧失凝固能力,存放时间过久,琼脂变褐,也会逐失去凝固能力。MS培养基属于富盐平衡培养基,特点是:无机盐浓度较高,元素间的比例适当,离子平衡性好,具有较强的缓冲性,因而在培养的过程中可维持较好的稳定性;营养丰富,在一般培养中无须额外加入复杂的有机成分;微量元素种类全,浓度高。这类培养基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培养基。 6.生长调节物质 包括天然植物激素额人工激素类似物。植物激素是一类植物自身合成、同时对其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有机化合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于离题培养中的细胞分裂分

植物组织培养期末复习资料

1 1.细胞的全能性:指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有完整细胞核的活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和产生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2.分化:指细胞、组织、器官或整株植物从分生组织或幼小状态发育为成熟状态的过程,并在生理、形态上发生的变化。其最大的特征是失去分裂能力。 3.脱分化:植物离休的器官、组织、细胞在人工培养基上,经过多次细胞分裂而失去原来的分化状态,形成无结构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团的过程,使其回复到胚性细胞的状态。其特征是已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重新获得了分裂能力。 4.再分化:指由脱分化的细胞再度分化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最终再生成完整的植株的过程。 5.试管苗:指在无菌离体条件下,对植物组织、细胞、器官进行组培所获得的的再生植株。 6.根芽激素理论:根和芽的分化由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率所决定,这一比率高时促进生根,比率低时促进茎芽的分化,比率适中时,组织则倾向于以一种无结构的方式生长。通过改变培养基中这两类生长调节物质的相对浓度可以控制器官的分化。 7.污染:批在组培过程中,由于真菌、幼苗等微生物的侵染,在培养容器内滋生大量的菌斑,使试管苗不能生长和发育的现象。 8.褐变:指在组培过程中,培养材料向培养基中释放褐色物质,致使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培养材料也随之慢慢变褐而死亡的现象。 9.玻璃化现象:指试管苗因生理失调而引起的嫩茎、叶片出现半透明状和水渍状的现象。 10.无菌操作:亦称接种。指将经过表面灭菌后的植物材料在无菌环境中切碎或分离出器官、组织或细胞转移到无菌培养基上的过程。由于整个过程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所以将这个过程称为无菌操作。 11.植物组织培养: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如叶、花、未成熟的果实、种子)、组织(如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胚胎(如成熟和未成熟的胚)、细胞或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使其长成完整的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重点

组培复习材料 一、名词解释 1、培养基:是离体植物(外植体)赖以生长、分化的基础,是根据植物的需求,人工配制的含有各种营养成分的营养液。 2、液体培养:把细胞或生物体的一部分,置于液体培养基中使其发育,并不断振荡,使之均匀地在悬浊液中进行培养的一种方法。 3、种子培养:是成熟种子和发育不全的未成熟种子的无菌培养。 4、叶培养:从母体植株上将叶组织(包括叶原基在内)切下,放在无菌的人工条件下使其生长发育形成植株的技术。 5、热处理脱毒:在一定范围内,用高温处理可部分或完全钝化植物组织中的某些病毒而不伤害或很少伤害植物本身的脱毒方法。 6、花药培养:是把花粉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花药接种到培养基上,来改变花粉的发育程序,使其分裂形成细胞团,进而分化成杯状体,然后再生植株,或形成愈伤组织,由愈伤组织再分化成植株。 7、连续培养:是利用特别的培养容器进行大规模细胞培养的一种培养方式。(培养过程中,不断注入新鲜培养基,排掉等体积用过的培养基,或者抽取悬浮培养物,使培养物的营养物质得到不断补充,从而保持其恒定体积的培养。—— 8、分批培养:指把细胞分散在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建立单细胞培养物的培养方式。(细胞生长在固定体积的培养基中,当主要营养物质耗尽时,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即停止。) 二、简答题 1、MS培养基特点。 答:MS培养基是Murashige和Skoog于1962年为烟草细胞培养设计的,其特点是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是较稳定的离子平衡溶液,具有高含量的氮、钾,尤其是硝酸盐用量大,还有一定数量的铵盐,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合适,不需要添加更多的有机附加物,就能满足植物组织对矿质营养的要求,加速愈伤组织和培养物的生长,当培养物就不转移时仍可维持其生存。目前应用最广泛。 2、植物组培生产特点。 答:①和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具有不占耕地、生产不受季节限制而且能够整年连续进行、不受灾害性天气和病虫害影响的特点; ②具有人为可控性,可采用更适合于植物生长的“培养基”代替土壤提供养分和生长调节物质;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参考答案9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Mg等。 2、微量元素: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 3、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4、外植体:把由活植物体上切取下来以进行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 5、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含有该植物全部的遗传信息。 6、基础培养基:根据植物营养原理和植物组织离体培养的要求而人工配置的营养基质。 7、愈伤组织: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组织的增生细胞产生的一团不定形的疏松排列的薄壁细胞。 8、褐变:植物组织中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酚类物被氧化成醌类物,可抑制其他酶活性,毒害外植体。 9、茎尖脱毒:茎尖分生区的病毒传播速度很慢,利用茎尖组培获得无病毒苗,来达到脱毒的目的。 10、不定芽:凡从叶、根或芽节间或是离体培养的愈伤组织上等通常不形成芽的部位生出的芽。 11、污染率:污染数除以接种数,再乘以100%。 12、诱导率:愈伤数除以未污染数,再乘以100%。 13、成活率:成活数除以未污染数,再乘以100%。 14、接种:将表面消毒的外植体转接到无菌的培养基上的过程。 15、消毒:消灭材料上的病菌(不损伤植物材料)。 16、灭菌: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达到组织培养所学的无菌环境。 17、母液:欲配培养液的浓缩液。 18、无病毒苗: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危害病毒在植物内的存在表现为阴性反应的苗木。 19、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无菌培养基上和人工控制的环境中,使其生长、分化、增殖,甚至长出新的植株的过程和技术。 20快速繁殖:采取培养基配制,材料灭菌,无菌培养,幼苗转移到苗床,成苗转至大田栽种五步走的繁殖培养方式 21、继代培养:继代培养是指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营养物枯竭,水分散失,并已经积累了一些代谢产物,此时需要将这些组织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的培养方式。 22、生根培养:将长到一定长度的微枝(>10mm)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 23、玻璃化现象:试管苗的茎叶变成透明水渍状,生长畸形,增殖系数明显下降,难以诱导生根,即使诱导生根,其根系质量极差,移栽成活率极低。 24、暗培养: 25、液体培养:将所需培养物的悬浮液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方法。 26、脱分化:一个成熟细胞回复到分生状态或胚性细胞状态的现象。 27、分化:由于细胞的分工而导致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或发育方式改变的过程。 28、热处理脱毒:利用高温下使植物组织中的病毒部分钝化或完全失去活性的方法。 1 / 6 29、微尖嫁接技术:把极小(<0.2mm)的茎尖作为接穗嫁接到实生砧木上(无菌种子培养获无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