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

U n R e g i s t e r e d

盆腔炎性疾病小知识

盆腔炎性疾病小知识 盆腔炎性疾病,简称盆腔炎,多发生在性活跃的生育期女性。本文将从定义、病因、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为您介绍盆腔炎的相关知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 一、什么是盆腔炎性疾病?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盆腔:盆腔位于人体腹部的最下方,女性盆腔主要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盆腔腹膜和其他软组织。子宫是孕育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输卵管是一对细长弯曲的管道,卵子与精子在输卵管结合并通过输卵管运送到子宫;卵巢是一对扁椭圆形的性腺,可以产生和排出卵细胞、分泌性激素。 盆腔炎性疾病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炎症可局限一个部位,也可以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常

见。其中输卵管和卵巢合称子宫附件,我们常说的附件炎就是指卵巢和输卵管的炎症,也属于盆腔炎性疾病的一种。 二、哪些因素会增加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1.年龄:15~25岁的年轻女性; 2.性活动: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 3.患有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如子宫颈炎及细菌性阴道病等其他类型阴道炎,会向上生殖道蔓延; 4.接受过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如刮宫术、宫腔镜检查等,会导致生殖道黏膜损伤,从而增加感染风险; 5.性卫生不良:经期性交、使用不干净的卫生巾等; 6.患有阑尾炎、腹膜炎等邻近器官炎症,炎症会向盆腔蔓延。

7.曾经因盆腔炎性疾病发生过盆腔粘连、输卵管损伤等,容易再次感染。 三、得了盆腔炎性疾病有哪些症状? 盆腔炎性疾病的症状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不同。 1.轻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如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 2.重者可出现发热、寒战、头痛、食欲缺乏。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若有腹膜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伴有泌尿系统感染可有尿急、尿频、尿痛症状。出现脓肿时会压迫膀胱或直肠,出现相应的症状,如排尿困难、排便困难、下腹坠胀。注意:盆腔炎性疾病如果不积极、彻底治疗,可能会引起不孕、输卵管妊娠(宫外孕)、慢性盆腔痛等疾病。

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住院患者。 一、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盆腔炎(TCD编码:BNP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ICD-10编码:N73.1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参照《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3版(罗颂平、刘雁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相关内容。 (2)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第8版(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相关内容。 2.证候诊断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湿热瘀结证 气滞血瘀证 寒湿瘀滞证 肾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患者。 2.盆腔炎慢性期,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盆腔炎反复发作的患者)。 3.若盆腔炎性包块(盆腔包裹性积液,又称盆腔炎性包裹性囊肿)>10cm,或

盆腔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需手术治疗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妇科检查、妇科超声检查、白带常规、BV检查,宫颈管分泌物检测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血常规、血沉、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免疫十项、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可选择宫颈管分泌物培养及药 、免疫学检测等。 敏、C-反应蛋白、CA 125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湿热瘀结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2)气滞血瘀证:疏肝行气,化瘀止痛。 (3)寒湿瘀滞证:祛寒除湿,化瘀止痛。 (4)肾虚血瘀证:补肾活血,化瘀止痛。 (5)气虚血瘀证:益气健脾,化瘀止痛。 2.中成药 丹黄祛瘀胶囊 3.中药特色疗法 (1)针刺加TDP神灯: 湿热瘀阻证:子宫、水道、归来、中极、阴陵泉穴; 寒湿瘀阻证:神阙、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穴; 气滞血瘀证:气海、血海、中极、内关、三阴交穴; 气虚血瘀证:合谷、足三里、八髎、神阙穴。 (2)红藤煎保留灌肠(红藤30g,败酱草30g,鸭跖草30g,桃仁10g,公英 30g,地丁30g,三棱10g,莪术10g)。 (3)推拿法(一指禅法、鱼际揉法、推法、点法、擦法等手法):关元、中极、归来、肾俞、血海、膈俞、三阴交、阴陵泉、八髎等穴位。 (4)刺络拔罐法:关元、气海、血海、膈俞等穴位,先刺络,后拔罐。 4.西医疗法:多用于急性发作期

盆腔炎性疾病及后遗症试题

盆腔炎性疾病及后 遗症试题 一、单选题 1、盆腔炎性疾病的病理变化不包括哪项 A. 急性子宫内膜炎及子宫肌炎 C. 急性附件炎 E.肝周围炎 2、关于引起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体哪项不正确 A. 可以是单纯厌氧菌 C. 可为需氧菌混合厌氧菌 E.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 3、盆腔炎性疾病中经淋巴系统蔓延错误描述是 A. 少见于链球菌感染 C.产褥感染经此途径传播 E.放置宫内节育器也经此途径感染 4、盆腔炎性疾病的感染途径为 A. 沿生殖道路黏膜上行蔓延 C.经血循环蔓延 () B .经淋巴系统蔓延 D. 直接蔓延 E. 以上都对 5、 盆腔炎性疾病的高危因素正确的有 A. 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C.性活动、性卫生不良 E.以上都对 6、 盆腔炎性疾病需要做的辅助检查是 A. 血尿常规 C.凝血酶原检查 E.以上都不用 7、关于盆腔炎性疾病的传染途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 A.产褥及流产后感染主要是血行性播散 B. 结核性盆腔炎主要是沿黏膜上行性感染 C. 沙眼衣原体是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 D. 阑尾炎等消化道炎症可通过淋巴系统蔓延到内生殖器 E. 淋病奈瑟菌是通过淋巴系统后再蔓延到生殖器 8、 下列哪项不是盆腔炎性疾病的手术指征 ( ) A .药物治疗 48-72小时体温不降,中毒症状加重或肿块增大者 B. 脓肿破裂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C. 脓肿形成,药物治疗病情缓解,肿块局限化,但不消失 D. 药物治疗,病情缓解,双侧附件虽未触及肿块,但有增厚感和压痛 E. 病情有所控制,但脓肿形成,并向阴道后穹窿突出 9、 下列哪项情况不是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表现 ( ) 姓名 得分 ( B.急性盆腔腹膜炎 D. 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 B.可以是单纯需氧菌 D.以厌氧菌为主 () B.流产后感染经此途径传播 D.见于厌氧菌感染 () B.下生殖道性传播疾病感染 D. 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 B .宫颈管分泌物检查 D. 血细菌培养加药敏

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性疾病 一、定义 盆腔炎性疾病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有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 二、概述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盆腔炎性疾病的遗留病变,以往称为慢性盆腔炎。主要改变为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可造成输卵管阻塞、增粗、积液;输卵管卵巢粘连、子宫固定等。盆腔组织中常常找不到病原体。本病往往由急性盆腔炎延误诊治,或治疗不彻底,或患者体质虚弱,病程迁延演变所致,或无明显急性发作史。病情较顽固,缠绵难愈,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有急性发作,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临床常有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输卵管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等,可单一或复合发病。 三、临床特征与转归 1、特征:下腹部疼痛,或带下增多,或阴道出血,或伴有发热。 2、转归 治愈:但可遗留疤痕、粘连、功能障碍 迁延:急性――→慢性 扩散:败血症、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 四、诊断 1.病史:急性盆腔炎、阴道炎、节育及妇科手术感染史,或不洁性生活史

2.症状:下腹部疼痛或坠胀痛,痛连腰骶,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可伴有低热起伏,带下增多,月经不调,不孕。 3.体征:子宫常后倾后屈,压痛,活动受限;宫体一侧或两侧附件增厚或触及囊性肿块,压痛;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 4.辅助检查: ①B超检查:可有一侧或两侧附件液性包块;②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输卵管迂曲、阻塞或通而不畅; ③腹腔镜检查:盆腔粘连,输卵管积水、伞端闭锁。 五、鉴别诊断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慢性盆腔疼痛为临床特征。但部分患者症状不明显,或自觉症状较多,包括一些精神神经症状,缺乏特异性。 应注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卵巢非赘生性囊肿、卵巢肿瘤等相鉴别。 六、治疗 (一)、西医治疗:尚无特殊有效治疗。 1、一般治疗: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2、药物治疗: 急性或亚急性发作---同急性盆腔炎; 抗生素,加α糜蛋白酶/透明质酸酶,或胎盘组织液。 (二)、物理疗法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三)、手术治疗。

指南规范 ▎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修订版)

指南规范▎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修订版) 盆腔炎症性疾病(PID)的诊断PID诊断的最低标准在性活跃期女性及其他存在性传播感染(STI)风险者,如排除其他病因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应诊断PID并给予PID经验性治疗:子宫压痛,附件压痛,宫颈举痛。下腹痛同时伴有下生殖道感染征象时,诊断PID的可能性增加。PID诊断的附加标准口腔温度≥38.3℃;子宫颈或阴道脓性分泌物;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有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升高;C 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实验室检查证实有宫颈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感染。大多数PID患者都有子宫颈脓性分泌物或阴道分泌物镜检白细胞增多。如果宫颈分泌物外观正常,并且阴道分泌物镜检无白细胞,则诊断PID的可能性不大,需要考虑其他可能引起下腹痛的病因。如有条件,应积极寻找致病微生物,尤其是与STI相关的病原微生物。PID的特异性诊断标准子宫内膜活检显示有子宫内膜炎的组织病理学证据;经阴道超声检查或MRI检查显示输卵管管壁增厚、管腔积液,可伴有盆腔游离液体或输卵管卵巢包块;腹腔镜检查见输卵管表面明显充血、输卵管水肿、输卵管伞端或浆膜层有脓性渗出物等。PID的治疗治疗原则以抗菌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行手术治疗。抗菌药物治疗静脉药物治疗●静脉给药A方案:①单药治疗:第二代头孢菌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抗菌药物静滴,根据具体药物的半衰期决定给药间隔时间,如头孢替坦2 g/12 h,静滴;或头孢西丁2 g/6 h,静滴;或头孢曲松1 g/24 h,静滴。②联合用药:如所选药物不覆盖厌氧菌,需加用硝基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0.5 g/12 h,静滴。为覆盖非典型病原微生物,可加用多西环素0.1 g/12 h,口服,连用14 d;或米诺环素0.1 g/12 h,口服,连用14 d;或阿奇霉素0.5 g/d,静滴或口服,1~2 d后改为口服0.25 g/d,5~ 7 d。 ●静脉给药B方案:氧氟沙星0.4 g/12 h,静滴;或左氧氟沙星0.5 g/d,静滴。为覆盖厌氧菌感染,可加用硝基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0.5 g/12 h,静滴。●静脉给药C方案: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3 g/6 h,静滴;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 g/(6~8)h,静滴。为覆盖厌氧菌,可加用硝基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0.5 g/12 h,静滴。为覆盖非典型病原微生物,可加用多西环素0.1 g/12 h,口服,连用14 d;或米诺环素0.1 g/12 h,口服,连用14 d;或阿奇霉素0.5 g/d,静滴或口服,1~2 d后改为口服0.25 g/d,5~7 d。●静脉给药D方案:林可霉素剂量0.9 g/8 h,静滴;加用硫酸庆大霉素,首次负荷剂量为2 mg/(kg·h),静滴或肌内注射,维持剂量1.5 mg/(kg·1.8 h);2种药物均可采用1次/d给药。非静脉药物治疗●非静脉给药A方案:头孢曲松250 mg,肌内注射,单次给药;或头孢西丁2 g,肌内注射,单次给药。单次肌内给药后改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护理_方案

盆腔炎性疾病的中医护理方案 (汇总)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湿热瘀结证: 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②腰骶胀痛;③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 次症:①经期腹痛加重;②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③口腻或纳呆;④小便黄;⑤大便溏而不爽或大便干结。 舌脉: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数。以上主症具备2 项或以上,次症2 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辩证为本病。 (二)气滞血瘀证 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②情志抑郁或烦躁;③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次症:①月经先后不定,量多或少;②经色紫暗有块或排出不畅;③经前乳房胀痛;④情志不畅则腹痛加重;⑤脘腹胀满。 舌脉: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弦。 以上主症具备2 项或以上,次症2 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辩证为本病。 (三)寒湿瘀滞证 主症:①下腹冷痛或刺痛;②腰骶冷痛;③带下量多,色白质稀。 次症:①形寒肢冷;②经期腹痛加重,得温则减;③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④经色暗或夹血块;⑤大便溏泄。 舌脉:舌质黯或有瘀点,苔白腻,脉沉迟或沉涩。 以上主症具备2 项或以上,次症2 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辩证为本病。 (四)肾虚血瘀证 主症:①下腹绵绵作痛或刺痛;②腰骶酸痛;③带下量多,色白质清稀。次症:①遇劳累下腹或腰骶酸痛加重;②头晕耳鸣;③经量多或少;④经血黯淡或夹块;⑤夜尿频多。舌脉: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腻,脉沉涩。 以上主症具备2 项或以上,次症2 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辩证为本病。 (五)气虚血瘀证 主症:①下腹疼痛或坠痛,缠绵日久;②痛连腰骶,经行加重;③带下量多, 色白质稀。 次症:①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②经血淡黯或夹块;③精神萎靡;④体倦乏力;⑤食少纳呆。 舌脉:舌淡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细或沉涩无力。以上主症具备2 项或以上,次症2 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辩证为本病。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腹痛及腰骶疼痛 1.观察患者腹痛的程度、性质、部位以及面色、神志的变化。 2.疼痛明显者嘱患者避免久站、久走,禁止重体力活,采取半卧位卧床休息。 3.注意腹部或腰骶保暖,按摩或热敷缓解疼痛。湿热瘀结证者慎用热敷。 4.直肠给药、中药贴敷、中药热熨、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蒸等遵医嘱用药: 5.穴位按摩或灸法,常用穴位选取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阿是穴 6.康复操干预:1?2次/日,经期暂停。(二)带下量多、色、味异常 1.观察患者带下量、色、味的变化。 2.保持病房整洁,空气流通,定时更换床单被褥。 3.保持会阴清洁,每天用温开水清洗,并更换裤。

81 妇科 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3版(罗颂平、刘雁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相关内容。 本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根据盆腔慢性炎症体征,结合B超检查、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第8版(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相关内容。 (1)症状: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2)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肌炎时,子宫可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并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可有压痛;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有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 上述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2项: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附件区压痛。 (3)实验室检查 ①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或增粗,或子宫直肠凹陷积液。 ②血常规、血沉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或血沉加快。 ③白带常规、BV检查:可有阴道清洁度异常,并排除特异性阴道炎。 ④宫颈管分泌物检测:可发现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等病原菌。 (二)证候诊断 (1)湿热瘀结证: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

盆腔炎有哪些症状

盆腔炎有哪些症状

盆腔炎有哪些症状 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慢性盆腔炎往往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因其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顽固, 外阴部的细菌可以逆行感染,通过子宫、输卵管而到达盆腔。但在现实生活 中,并不是所有的妇女都会患上盆腔炎,发病只是少数。这是因为女性生殖 系统有自然的防御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能抵御细菌的入侵,只有当机体的 抵抗力下降,或由于其他原因使女性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才会导致 盆腔炎的发生。盆腔炎患者易感疲劳。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 血,可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月经前后加 剧。可以使用[清炎妇膳坊贴]调理,对缓解盆腔炎症状很有帮助,淘宝有售。

急性盆腔炎 ?(1)症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可出现下腹疼痛、发烧、寒战、头痛、食欲不振。检查时发现病人呈急性病容,体温高,心率快,下腹部有肌紧张、 压痛及反跳痛。盆腔检查:阴道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穹窿有明显触痛,子 宫及双附件有压痛、反跳痛,或一侧附件增厚。慢性盆腔炎的症状特点是: 起病慢,病程长。全身症状多不明显,可有低热,易感疲乏,伴下腹坠腰痛 等。检查时发现,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 ?(2)急性慢性盆腔炎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可以作出诊断。但是一定要做 好鉴别诊断。急性盆腔炎的主要鉴别诊断有:急性阑尾炎、异位妊娠、卵巢 囊肿蒂扭转等;慢性盆腔炎的主要鉴别诊断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癌。

慢性盆腔炎 全身症状为有时低热,易感疲劳,部分病人由于病程长而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失眠、精神不振、周身不适等。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 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月经前后加剧。由于慢性炎症而导致盆腔淤血、 月经过多,卵巢功能损害时会出现月经失调,输卵管黏连阻塞时会导致 不孕症。

盆腔炎性疾病-课后练习题

盆腔炎性疾病 一、选择题 1.盆腔炎性疾病的高危因素不包括( D ) A.分段诊刮术 B.阑尾炎 C.细菌性阴道病 D.性伴侣使用避孕套 E.性伴侣患性传播疾病 2.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E ) A.患者均出现腹痛 B.月经通常没有改变 C.均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加 D.均有发热 E.可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呕吐、腹泻 3.盆腔炎性疾病的最低诊断标准正确的是( A ) A.下腹疼痛 B.下腹反跳痛 C.下腹压痛 D.宫颈举痛 E.体温超过38.3℃ 4.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正确的是( A ) A.经验型选择抗生素 B.根据药敏选择抗生素 C.诊断不确定时,可待明确诊断后应有抗生素 D.用药期间,为观察病情随时行妇科检查 E.病情严重者,需平卧位休息 5.盆腔炎性疾病考虑手术治疗的是( D )

A.呕吐、腹泻 B.体温大于38.3℃ C.病情严重出现电解质紊乱 D.抗生素治疗72小时,病情加重 E.B型超声提示输卵管卵巢脓肿 6.盆腔炎性疾病的后遗症不包括() A.不孕 B.异位妊娠 C.子宫内膜异位症 D.慢性盆腔痛 E.炎症反复发作 A3型题(病例组型最佳选择题) 25岁,女,人工流产后5日出现发热,体温38℃。查体:外阴(—),阴道内少许血性分泌物,宫颈充血,子宫正常大,压痛明显。双侧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增厚,无压痛。本病应首先考虑为(D ) A.盆腔腹膜炎 B.不全流产 C.输卵管卵巢炎 D.子宫内膜炎及子宫肌炎 E.吸宫不全 2.女,28岁,产后半年,放置宫内节育器后6日出现发热,下腹痛,应首先排除( B ) A.阑尾炎 B.节育器移位 C.肿瘤扭转 D.上呼吸道感染 E.盆腔炎性疾病 三、判断改错题 盆腔脓肿或输卵管脓肿,经抗生素治疗2周无效或病情加重,应行手术治疗。 (错)改为:2周改为48到72小时

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治新规范

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治新规范 一、盆腔炎概念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指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2006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定义〕,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endometritis)、输卵管炎(salpingitis)、输卵管卵巢脓肿(tubo-ovarian abscess,TOA)和盆腔腹膜炎(peritonitis)。通常,PID可局限于某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其中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PID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而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如若发生盆腔炎也往往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 二、PID的后遗病变 盆腔炎的后遗症包括盆腔炎反复发作、慢性盆腔痛、不孕症和异位妊娠。 (一)不孕 盆腔炎后不孕发生率为20%-30%。不孕的发生率与盆腔炎发作次数有关。有研究显示,盆腔炎第一次发作,其最少不孕发生率为8%,最多不孕发生率为13%。,而第三次发作时最少不孕发生率为40%最多不孕发生率为60%。 (二)异位妊娠 盆腔炎后异位妊娠发生率是正常妇女的8-10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也与盆腔炎发作次数有关。有研究显示,盆腔炎第1次发作时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为6%,第2次发作为12%,第3次发作为22%。 (三)慢性盆腔痛 约20%急性盆腔炎发作后遗留慢性盆腔痛。慢性盆腔痛常在PID 急性发作后的4-8周。盆腔炎发作1次时,慢性盆腔痛患者率为12%,而发作3次以上时为67%。 (四)盆腔炎反复发作 由于PID造成的输卵管组织结构的破坏,局部局部防御机能减退。若患者仍处于同样的高危因素,可造成盆腔炎的再次感染导致反复发作。有PID病史者,约25%将再次发作。 三、PID病原学 PID病原体通常分为外源性病原体和内源性病原体,往往是两者同时合并存在。外源性病原体包括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支原体有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及解脲支原体三种。内源性病原体则为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通常可以仅为需氧菌感染,也可以仅为厌氧菌感染,但以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多见。 美国Landers DV的研究表明,PID中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分别占53%和31%。我国天津一项纳入200例PID患者的研究显示,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人型支原体和厌氧菌感染率分别占PID病原体的10%,26%,47.5%和3%。青岛一项325例PID患者的研究中病原体分布为解脲尿原体占41.20%、沙眼衣原体占15.60%、淋病奈瑟菌占11.10%,而混合感染为31.10%。广州地区女性下生殖道感染致病微生物状况调查,结果601例有阴道炎症状和体征的患者解脲脲原体为70%,沙眼衣原体感染占25.5%,而306例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也分别为41.2%和7.2%。以上可见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淋病耐瑟菌等是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主要致病微生物。 四、PID的特征

带下证 盆腔炎性疾病 中医护理方案

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湿热瘀结证:下腹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舌质红,苔黄腻。 (二)气滞血瘀证:下腹刺痛,带下量多,经行不畅、有块,情志不畅。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 (三)寒湿瘀滞证:腰腹冷痛,带下色白质稀伴月经量少或后期痛经。舌质黯,苔白腻。 (四)肾虚血瘀证:下腹绵绵作痛,腰骶酸痛,带下色白质清稀,头晕耳鸣。舌质黯淡,苔白。 (五)气虚血瘀证:下腹坠痛,带下量多,色白,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舌淡黯,苔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卧床休息,可取半卧位,避免久站、久走,禁止重体力劳动。 3.注意腹部或腰骶保暖,湿热瘀结证者慎用热敷。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5.遵医嘱艾灸,取气海、关元等穴。 6.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7.遵医嘱中药湿敷,取小腹、腰骶部;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8.遵医嘱药熨法,取下腹部和腰骶部,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9.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10.遵医嘱中药熏洗,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二)带下异常 1.观察带下量、色、味的变化。 2.保持会阴清洁。 3.遵医嘱中药外洗。 (三)月经异常 1.观察月经的量、色、质,月经周期及伴随症状,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 2.注意经期卫生,选择宽松透气的衣裤,不使用不洁卫生用品。 3.教会患者通过自查基础体温等简单方式监测月经周期。 4.遵医嘱耳穴贴压,痛经者取神门、交感、内分泌、子宫等穴。 5.遵医嘱中药外敷。 6.遵医嘱药熨法,取下腹部和腰骶部,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7.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关元、血海、三阴交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2.中药保留灌肠(详见附录2)。

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最终版

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一、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盆腔炎(ICD编码 BFZ001) 西医诊断:盆腔炎性疾病(TCD-10编码:)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盆腔炎临床常见证候: 急性期: 感染邪毒证 慢性期: 湿热瘀结证 气滞血瘀证 寒湿血瘀证 肾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盆腔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盆腔炎(TCD-10编码:)的患者。 2.慢性盆腔炎,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盆腔炎反复发作)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妇科检查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3)肝功能、肾功能 (4)心电图 (5)盆腔超声 (6)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 (7)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 (8)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PV)

浅谈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西医治疗

浅谈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西医治疗 发表时间:2019-01-04T16:31:02.3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36期作者:张华英[导读]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是(PID)的遗传病变,以往称为慢性盆腔炎症,多是由于PID未及时得到正确的治疗,迁延日久而来。 (高淳区妇幼保健所江苏南京 211300) 【摘要】盆腔炎性疾病(PID)系指由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等疾病,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多个部位,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常见。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无性生活和绝经后很少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即使发生也常常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1]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西医治疗;女性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6-0095-02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是(PID)的遗传病变,以往称为慢性盆腔炎症,多是由于PID未及时得到正确的治疗,迁延日久而来。临床以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炎症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从而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且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因其病程长,缠绵不愈,易复发,仅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我所妇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2014~2017年收治盆腔炎性疾病后遗患者50例,分别组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0~45岁,均已婚,平均年龄32.5岁;治疗组年龄22~48岁,均已婚,平均年龄33.8岁;两组病程均为2~3年;临床表现:患者大多有人工流产史,或上取环史,或经期感染史,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胀痛,或痛连腰骶,经行或劳累时加重,伴白带增多,严重者继发不孕。妇检:宫体压痛,双附件有压痛或增厚,B超检查或伴有大小不一的附件包块(包块1.5×1.0cm~4.0×3.0cmgi不等);两组在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西医治疗方案,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如头孢类抗生素口服或静脉给药,疗程为7~15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同时采用中药内服和中药灌肠治疗,具体如下:(1)中药内服治疗:①湿热瘀结证,方选《王渭川妇科经验选》的银甲丸加减:清热利湿化瘀止痛,药用银花15g、连翘各15g 薄公英20g、大青叶各20g 茵陈10g 桔梗10g 若湿邪甚者,加茯苓10g、大腹皮10g;带下多,黄稠者加黄柏10g、车前子8g煎服。②湿浊瘀结证,方选《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加减:祛寒除湿化瘀止痛药用桂枝20g、茯苓20g、丹皮20g 桃仁10g、赤芍15g,若下腹包块者,加三棱6g、莪术6g;下腹冷痛者,加乌药6g、艾叶10g煎服。③气滞血瘀证方选《医林改错》的膈下逐逐瘀汤,药用当归10g、赤芍15g、红花10g、川芎10g、桃仁10g、丹皮10g、甘草15g,若烦燥易怒、口苦者,加栀子10g、夏枯草15g。④肾虚血瘀证方选《傅青主女科》的温胞饮合失笑散加减药用巴戟天10g、补骨脂10g、莬丝子10g、肉桂3g、附子6g、杜仲10g、白术10g、山药10g、芡实10g,若夹湿者加薏苡仁10g、苍术10g,每日一剂煎汤分早晚两次口服,疗程15天左右。 (2)中药灌肠治疗:红滕25g、败酱草30g、丹参15g、延胡索15g、三棱15g,每日一次煎汤保留灌肠15分钟,疗程15天左右。 3.疗效标准 (1)痊愈:患者盆腔炎症状和体征消失,妇科检查正常或者盆腔B起显示未见明显异常;(2)显效:患者盆腔炎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妇科检查明显好转,盆腔包块缩小>1/3;(3)有效:患者盆腔炎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盆腔包块缩小<1/3;(4)无效:患者盆腔炎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4.结果 中西医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 5.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主要是湿热毒邪残留于冲任胞宫,与气血搏结,聚结成瘀。湿热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瘀血阻遏为本病的根本病机。中医古籍无此病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症瘕”“妇人腹痛”“带下病”范畴,经期、妇产科手术机体抵抗力差时,病菌乘虚而入逆行感染所致。病情缠绵,证候虚实错杂。临证需结合全身症状及舌脉辨别寒热、虚实,一般而言,本病以实证或虚实夹杂证多见,纯虚证少见。治疗原则: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配合清热利湿疏肝行气、散寒除湿、补肾健脾等治疗。[2]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十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及如何选择治疗方法

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及如何选择治疗方法 发表时间:2019-09-23T15:38:32.8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5月10期作者:郭雪梅[导读]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发炎的一种症状,输卵管、子宫内膜以及盆腔内发生的炎症都属于盆腔炎性疾病,其高发群体主要为20-50岁之间性活跃频繁的女性。 郭雪梅 (大竹县中医医院;四川达州635100)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发炎的一种症状,输卵管、子宫内膜以及盆腔内发生的炎症都属于盆腔炎性疾病,其高发群体主要为20-50岁之间性活跃频繁的女性。在盆腔炎的治疗中,如果没有及时做好彻底的治疗,即使病情有所缓解甚至没有明显的临床特征,但也会出现病情复发的可能,若盆腔炎性疾病拖延病情时间过长,会导致发展成为慢性盆腔炎疾病,严重时还会影响女性的生育安全。因此,在针对盆腔炎性疾病的问题上,我们需要了解诊断该疾病的方法,从而才能根据患者的主观意愿和病情情况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一、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率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临床上,盆腔炎性疾病的患者通常会伴随一下其他妇科疾病所出现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在盆腔炎性疾病中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也开始被医学者重视,并且也提出了众多有效的临床方案,盆腔炎性疾病对于目前来说,已算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且多数患者的症状都属于轻度,因此诊断和治疗难度也不高。 在进行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中,临床上主要通过患者病情体征以及相关的妇科检查来确认的。但是对于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目前还尚未能因为某一项指标数值来决定,而是靠各种检查加上患者的临床症状来综合得出的一个结果,其中能够综合考量的因素有三种:最低诊断标准、附加标准和特异标准。①最低诊断标准。通过对女性进行子宫及其附件区的检查,确定它们的压痛感从而得出基本的推断;而针对性生活较频繁的女性以及具有潜在性传播疾病的女性来进行盆腔的相关检查,若满足最低诊断标准,但又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可以将实验室内的器械检查应用到其中,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②附加标准。若患者出现发热、体温上升,并且伴随阴道内出现少量的粘连液脓性分泌物时,可以通过采集分泌物的样本进行化验,若化验结果出现与盆腔炎性疾病相关的病原体时,其蛋白数值和红细胞数值都会产生明显异常。③特异标准。通过子宫内膜和输卵管的妇科检测,需要使用到B超、磁共振等辅助器械,若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内出现盆腔积液或卵巢肿块时,说明患者出现盆腔炎性疾病。 二、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在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期间,需要遵循的原则是保证彻底治疗,将抗生素应用到治疗中,必要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案。可以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口服用药,静脉用药和手术治疗。①口服用药。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方法选择中,口服用药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患者将多西环素和头孢曲松钠两者结合应用,一日2次,一个疗程为1周,需要坚持用药2个疗程。对于多西环素过敏的特殊患者,可用阿奇霉素来替代使用。而对于那些想要短期就能改善病情的患者来说,可以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加多西环素的配合方案,但在用药前需要进行过敏测试。②静脉用药。对于想要加速炎症消除的患者来说,可以考虑静脉用药的方法。使用2g头孢和适量的多西环素进行静脉注射用药,每次静脉给药时间需要间隔12小时以上;对于输卵管脓肿的患者,可以使用克林霉素进行注射,静滴时间同样为每12小时进行一次。③手术治疗。对于患病程度较重且对药物治疗没有起效的盆腔炎性疾病女性患者来说,可以在药物治疗3日后,若体征显示发热情况尚未消退,且脓肿状物也开始增大时,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案,避免肿块过大发生破裂。目前临床上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超声引导结合抗生素的应用,能够缓解卵巢内脓肿程度的扩散现象,且手术成功率极高。 在选择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中,应该对患者体内的相关病原体进行检测,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具有时效性,且抗生素的选择取决于病原体的种类,为了有效防止病原体的继续感染,因此待检测结果出来时应该及时采取治疗,尽量保证抗生素的应用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有利于预后疗效的影响。根据临床上盆腔炎性疾病的观察治疗可以发现,三分之二的患者在治疗中选择了敏感抗生素,而只有三分之一的患者选择病原体耐受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在选择治疗方案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还应考虑各方面的综合情况,包括患者的主观意愿、治疗费用、治疗效果、治疗时间、药物是否过敏等。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处理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时,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对抗生素的选择作出科学合理的应用判断,尽可能地选择疗效好且价格低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力求做到“对症下药”,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尽量缩短病程时间,同时还能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最新盆腔炎性疾病及后遗症试题

盆腔炎性疾病及后遗症试题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1、盆腔炎性疾病的病理变化不包括哪项() A.急性子宫内膜炎及子宫肌炎 B.急性盆腔腹膜炎 C.急性附件炎 D.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E.肝周围炎 2、关于引起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体哪项不正确() A.可以是单纯厌氧菌 B.可以是单纯需氧菌 C.可为需氧菌混合厌氧菌 D.以厌氧菌为主 E.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 3、盆腔炎性疾病中经淋巴系统蔓延错误描述是() A.少见于链球菌感染 B.流产后感染经此途径传播 C.产褥感染经此途径传播 D.见于厌氧菌感染 E.放置宫内节育器也经此途径感染 4、盆腔炎性疾病的感染途径为() A.沿生殖道路黏膜上行蔓延 B.经淋巴系统蔓延 C.经血循环蔓延 D.直接蔓延 E.以上都对 5、盆腔炎性疾病的高危因素正确的有() A.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B.下生殖道性传播疾病感染 C.性活动、性卫生不良 D.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E.以上都对 6、盆腔炎性疾病需要做的辅助检查是() A.血尿常规 B.宫颈管分泌物检查 C.凝血酶原检查 D.血细菌培养加药敏 E.以上都不用 7、关于盆腔炎性疾病的传染途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产褥及流产后感染主要是血行性播散 B.结核性盆腔炎主要是沿黏膜上行性感染 C.沙眼衣原体是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 D.阑尾炎等消化道炎症可通过淋巴系统蔓延到内生殖器 E.淋病奈瑟菌是通过淋巴系统后再蔓延到生殖器 8、下列哪项不是盆腔炎性疾病的手术指征() A.药物治疗48-72小时体温不降,中毒症状加重或肿块增大者 B.脓肿破裂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C.脓肿形成,药物治疗病情缓解,肿块局限化,但不消失 D.药物治疗,病情缓解,双侧附件虽未触及肿块,但有增厚感和压痛 E.病情有所控制,但脓肿形成,并向阴道后穹窿突出 9、下列哪项情况不是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表现() A.异位妊娠 B.不孕 C.卵巢巧克力囊肿 D.慢性盆腔痛 E.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

盆腔炎性疾病及后遗症试题

盆腔炎性疾病及后遗症 试题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盆腔炎性疾病及后遗症试题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1、盆腔炎性疾病的病理变化不包括哪项() A.急性子宫内膜炎及子宫肌炎 B.急性盆腔腹膜炎 C.急性附件炎 D.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E.肝周围炎 2、关于引起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体哪项不正确() A.可以是单纯厌氧菌 B.可以是单纯需氧菌 C.可为需氧菌混合厌氧菌 D.以厌氧菌为主 E.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 3、盆腔炎性疾病中经淋巴系统蔓延错误描述是() A.少见于链球菌感染 B.流产后感染经此途径传播 C.产褥感染经此途径传播 D.见于厌氧菌感染 E.放置宫内节育器也经此途径感染 4、盆腔炎性疾病的感染途径为() A.沿生殖道路黏膜上行蔓延 B.经淋巴系统蔓延 C.经血循环蔓延 D.直接蔓延 E.以上都对 5、盆腔炎性疾病的高危因素正确的有 ()

A.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B.下生殖道性传播疾病感染 C.性活动、性卫生不良 D.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E.以上都对 6、盆腔炎性疾病需要做的辅助检查是 () A.血尿常规 B.宫颈管分泌物检查 C.凝血酶原检查 D.血细菌培养加药敏 E.以上都不用 7、关于盆腔炎性疾病的传染途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产褥及流产后感染主要是血行性播散 B.结核性盆腔炎主要是沿黏膜上行性感染 C.沙眼衣原体是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 D.阑尾炎等消化道炎症可通过淋巴系统蔓延到内生殖器 E.淋病奈瑟菌是通过淋巴系统后再蔓延到生殖器 8、下列哪项不是盆腔炎性疾病的手术指征 () A.药物治疗48-72小时体温不降,中毒症状加重或肿块增大者 B.脓肿破裂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C.脓肿形成,药物治疗病情缓解,肿块局限化,但不消失 D.药物治疗,病情缓解,双侧附件虽未触及肿块,但有增厚感和压痛

妇产科中医优势病种盆腔炎性疾病诊疗方案

妇产科中医优势病种盆腔炎性疾病诊疗方案 一、概述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妇科常见病,指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性传播感染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是PID的主要致病微生物。一些需氧菌、厌氧菌、病毒和支原体等也参与PID的发生。引起PID的致病微生物多数是由阴道上行而来的,且多为混合感染。延误对PID的诊断和治疗都有可能导致PID后遗症如输卵管因素不孕和异位妊娠等。祖国医学过去尚无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名,而将此病归于“腹痛”、“带下”、“瘕”等范畴。中医病名:腹痛病,带下病,瘕病;西医诊断:盆腔炎性疾病。 二、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PID的临床表现各异,因此其诊断通常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决定。 1.PID诊断的最低标准:在性活跃女性及其他存在性传播感染风险者,如排除其他病因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应诊断PID并给予PID经验性治疗:(1)子宫压痛;(2)附件压痛;(3)子宫颈举痛。下腹疼痛同时伴有下生殖道感染征象时,诊断PID的可能性增加。 2.PID诊断的附加标准:(1)口腔温度≥38.3℃;(2)子宫颈或阴道脓性分泌物;(3)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有白细胞增多;(4)红细胞成降率升高;(5)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6)实验室检查证实有子宫颈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感染。 3.PID诊断的特异性标准:(1)子宫内膜活检显示有子宫内膜炎的组织病理学证据;(2)经阴道超声检查或MRI检查显示输卵管管壁增厚、宫腔积液,可伴有盆腔游离液体或输卵管卵巢包块;(3)腹腔镜检查见输卵管表面明显充血、输卵管水肿、输卵管伞端或浆膜层有脓性渗出物等。 【中医辨证分型】 1.热毒炽盛证 经行或产生邪毒侵袭,伤及胞宫络脉,邪正相争,营卫失和而致本病。证见:高热寒战,全身疼痛,下腹剧痛拒按,带下增多,色黄味臭,质粘稠,口干不欲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溲痛不畅,舌红苔黄腻厚,脉滑数。 2.湿热瘀结证 经行产后,余血未净,湿热内侵,与余血相搏,冲任脉络阻滞,瘀结不畅,则瘀血与湿热内结,滞于少腹,则腹痛带下日久,缠绵难愈。证见:下腹补疼痛拒按,或胀满,热势起伏,寒热往来,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气臭秽,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大便溏或燥结,小便短赤,舌红有瘀点,苔黄厚,脉弦滑。 3.气滞血瘀证 七情内伤,脏气不宣,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滞则血瘀,冲任、胞宫脉络不通。证见:少腹部胀痛或刺痛,经行腰酸腹痛加重,经血量多有块,瘀块排出则痛减,带下量多,婚久不孕;经前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体紫黯,有瘀斑、瘀点,苔薄,脉弦涩。 4.寒湿凝滞证 素体阳虚,下焦失于温煦,水湿不化,寒湿内结,或寒湿之邪乘虚侵袭,与胞宫内余血浊液相结,凝结瘀滞。 三、治疗方法 1.西医治疗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