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物理课外作业设计案例

物理课外作业设计案例

物理课外作业设计案例

案例1:《学会课外观察》

要求: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或者在节假日并且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观察周围与物理现象有关,回家做相关记录,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以后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打下基础。说明:在学习了物理学家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之后,为了使学生认识到“观察”是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最根本的方法之一,特布置这次作业。

案例2:《自制刻度尺》--------量程1m,分度值1cm

材料:挂历纸或者白布长约一米,剪刀,胶水,学生米尺等

制作方法:把白布或者挂历纸剪成长度大于一米,宽度约2cm的长条(挂历纸不够长可以用胶水粘接);用学生刻度尺刻上刻度即可。

说明:学习了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之后,让学生自制一把刻度尺,增加了动手能力,对物理的理解更深刻了。

案例3:《长度的特殊测量》

器材:一元硬币一枚,细棉线一条,圆规一只,学生用刻度尺。

测量方法:按照课本中的要求测量------以直代曲法(滚轮法、棉线覆盖法)和以多代少法

案例4:《自制钟摆----周期2s》

材料:螺丝帽一只,细绳一条,电子表一只

制作方法:用细绳拴上螺丝帽,把它们挂在门头上,用电子表测量其摆动周期,调节细绳长度,使周期等于2s。

案例5:《探究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

器材:学生自备生活中的各种弦乐器-----吉他、二胡、琵琶等

探究方法:学生利用自己准备的弦乐器按照课本中的要求进行探究,明天将探究结果在课堂上展示。

案例6:《制作瓶乐器》

材料:啤酒瓶8只,电子琴一架,竹筷一支,水若干。

制作方法:往8只啤酒杯里分别倒入不同量的水,用竹筷敲击啤酒瓶改变水的多少对照电子琴发出的哆来咪发索拉西,直到音准相符为止。

案例7:《制作三色陀螺》

材料:白纸硬板,红绿蓝颜料各一份,陀螺一只,剪刀。

制作方法:把白纸硬板裁剪圆形,把三种颜料各占三分之一涂在圆板上,将圆板装在陀螺上,

转动陀螺,观察其颜色变化。

案例8:《制作针孔照相机》

原理:小孔成像

材料:大、小牙膏盒各一个(小盒可以放入大盒里面并可以自由移动),半透明纸一张,剪刀,胶水,大针。

制作方法:如图所示

将小盒两头的盖剪掉,在一端粘上半透明纸当作光屏。(如上图)

把大盒的一端剪掉,并在另一端用大针扎一个孔,直径约1mm左右。如上图

将小盒的半透明纸一端放入大盒里面,面对光亮的物体,移动小盒,找到清晰的像。案例9:《制作简易潜望镜》

案例10:《制作“万花筒”》

案例11:《制作冰透镜并取火》

案例12:《用老花镜在阳光下点燃一张纸》

案例13:《制作简易望远镜》

案例14:《课外调查班级学生眼睛近视情况及成因》

案例15:《制作简易温度计》

案例16:《调查你周围的热岛效应及其成因》

案例17:《调查蔬菜和水果怎么保鲜》

案例18:《利用电冰箱制作冰块》

案例19:《写一篇关于电冰箱里的物态变化的调查报告》

案例20:《调查你家周围的用水情况,写一篇关于节约用水的调查报告》

案例21:《制作简易杆秤》

案例22:《调查导体和绝缘体》

案例23:《调查磁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24:《调查生活中使用的新材料》

案例25:《制作“土电话”》

案例26:《制作橡皮筋测力计》

案例27:《制作不倒翁》

案例28:《调查家庭及生活中的杠杆并进行分类》

案例29:《测量跑步时的平均速度》

案例30:《调查车辆超速、超载的危害》

案例31:《制作并放飞孔明灯》

案例32:《制作简易潜水艇模型》

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

材料:吊水玻璃瓶一个,吊水皮条一条,废弃的注射器一只,色拉油桶一个。

制作方法:(略)

成品如下图

漂浮如上图

悬浮如上图

下沉如上图

又上浮

案例33:《调查了解载重汽车、小汽车、拖拉机、农用车、起重机、推土机等机械的功率,并与同学们交流》

案例34:《调查生活中的燃料使用情况并提出环保节能措施》

案例35:《调查热机对环境的污染并提出治理措施》

案例36:《阅读有关资料,了解火箭的发展情况》

案例37:《利用家中的相关材料探究摩擦起电》

案例38:《制作简易验电器》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材料:吊水瓶一只,铜导线一根,铝箔一片

制作方法:(略)成品展示如下图

在学习了相应的知识后,布置这些

小制作充当家庭作业,消除了学生对

家庭作业的恐惧感,不仅锻炼了学生

的动手能力,也使学生理解了废物的

二次利用,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

识的兴趣,把做物理家庭作业当作一

种乐趣。如果把这种物理作业创新设

计的理念和做法加以推广,将会使学

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减轻

学生和老师对物理学习的负担。

案例39:《调查家庭电路中各种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案例40:《调查了解生活中常用电池的种类及污染情况》

案例41:《制作简易写台灯》

案例42:《电池家用电能表的铭牌,了解各部分的意义》

案例43:《电池部分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案例44:《找一个废旧电热器,拆开观察其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案例45:《制作简易指南针》

案例46:《制作简易水位自动报警器》

案例47:《制作简易防盗报警器》

案例48:《制作简易电动机模型》

案例49:《制作温控报警器》

案例50:《用水流模拟光纤》

初中物理作业设计大赛优秀案例

初中物理作业设计大赛优秀案例 优秀案例1:制作简易电磁铁 材料:铁钉、铜线、电池、开关、铁块 步骤: 1. 将铜线绕在铁钉上,形成线圈。 2. 将线圈的一端连接到电池的正极,另一端连接到开关。 3. 将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池的负极。 4. 将铁块放在线圈的中间。 5. 打开开关,观察铁块是否被吸引住。 原理: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的磁场使铁块受到吸引力,形成电磁铁。 优秀案例2:制作简易水力发电机 材料:塑料瓶、水管、水龙头、发电机 步骤: 1. 将塑料瓶底部切开,制作成水轮。 2. 将水管连接到水龙头和水轮。 3. 将发电机连接到水轮上。 4. 打开水龙头,水流经过水轮,驱动水轮转动,从而产生电能。 原理:水流经过水轮,水轮转动驱动发电机转动,通过磁场与线圈的相互作用,产生电能。 优秀案例3: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材料:黑色水箱、玻璃罩、水管、水龙头 步骤: 1. 将黑色水箱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2. 在水箱上部安装玻璃罩,形成温室效应。 3. 将水管连接到水箱底部和水龙头。 4. 打开水龙头,冷水经过黑色水箱受热,变为热水。 原理:太阳光照射到黑色水箱上,黑色吸热,使水箱内的水温升高,从而实现太阳能热水的利用。 优秀案例4:制作简易电磁感应器 材料:铜线、铁芯、电池、灯泡、开关 步骤: 1. 将铜线绕在铁芯上,形成线圈。 2. 将线圈的一端连接到电池的正极,另一端连接到开关。 3. 将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池的负极。 4. 将灯泡连接到开关的另一端。 5. 将铁芯靠近线圈,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原理:当铁芯靠近线圈时,由于电磁感应的作用,产生的感应电流使灯泡亮起。 优秀案例5:设计简易测温仪 材料:热敏电阻、电池、电压表 步骤:

物理课外作业设计案例

物理课外作业设计案例 案例1:《学会课外观察》 要求: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或者在节假日并且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观察周围与物理现象有关,回家做相关记录,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以后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打下基础。说明:在学习了物理学家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之后,为了使学生认识到“观察”是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最根本的方法之一,特布置这次作业。 案例2:《自制刻度尺》--------量程1m,分度值1cm 材料:挂历纸或者白布长约一米,剪刀,胶水,学生米尺等 制作方法:把白布或者挂历纸剪成长度大于一米,宽度约2cm的长条(挂历纸不够长可以用胶水粘接);用学生刻度尺刻上刻度即可。 说明:学习了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之后,让学生自制一把刻度尺,增加了动手能力,对物理的理解更深刻了。 案例3:《长度的特殊测量》 器材:一元硬币一枚,细棉线一条,圆规一只,学生用刻度尺。 测量方法:按照课本中的要求测量------以直代曲法(滚轮法、棉线覆盖法)和以多代少法 案例4:《自制钟摆----周期2s》 材料:螺丝帽一只,细绳一条,电子表一只 制作方法:用细绳拴上螺丝帽,把它们挂在门头上,用电子表测量其摆动周期,调节细绳长度,使周期等于2s。 案例5:《探究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 器材:学生自备生活中的各种弦乐器-----吉他、二胡、琵琶等 探究方法:学生利用自己准备的弦乐器按照课本中的要求进行探究,明天将探究结果在课堂上展示。 案例6:《制作瓶乐器》 材料:啤酒瓶8只,电子琴一架,竹筷一支,水若干。 制作方法:往8只啤酒杯里分别倒入不同量的水,用竹筷敲击啤酒瓶改变水的多少对照电子琴发出的哆来咪发索拉西,直到音准相符为止。 案例7:《制作三色陀螺》 材料:白纸硬板,红绿蓝颜料各一份,陀螺一只,剪刀。 制作方法:把白纸硬板裁剪圆形,把三种颜料各占三分之一涂在圆板上,将圆板装在陀螺上,

物理作业设计案例

案例一------延伸课堂、温故知新 作业应该是教学的延伸,作业应为加深课堂教学内容服务,和教学内容平滑过渡,不应当出现课堂内容简单而作业难度较大的情况。例如侧机械效率数据如下 (1)将上题补充完整 (2)通过计算分析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这道作业布置后,大部分学生能按时交上来且作业完成质量较高。这是因为课堂上通过探究已经将前四项数据测出,且也有助于后三项计算方法。作业只改了数据学生只按部就班,结论得出较容易本题涉及内容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案例二------流行元素,接轨现实 布置作业要贴近学生的年龄,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十四五岁的青少年常常是流行元素的拥护者。流行元素中可以挖掘出许多和物理知识有关的话题,就像我们经常拿诗句和歌词作为例子用物理的某些规律来解释一样。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阳光的、积极向上的元素,并且适时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这些东西使学生对题目感兴趣乐意去做这种作业,同时学生可以举出许多相关的例子,对课堂教学的知识进行应用,也避免了同一类型题目的反复操练,也能加深

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作业布置的有效性。例如我们在讲声音这一节时,我出这样一道题目:多位歌星共同演唱的《我的中国心》,最近在网络上被某网友实现个人“翻唱”,他抓住这些歌星声音的特征,让人们听起来就如同歌星真人演唱的一样。从我们物理的角度来看,之所以我们会认为他唱得“像”,是因为她模仿了这些歌星的()选项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学生“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学生在个性、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设计分层次作业,要求教师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主张量力而行,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着手,致力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设计分层次作业,符合因材施教原则,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个性化发展。 案例三-----分层作业,各取所需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学习能力弱、学习能力中等和学习能力强三个不同层次的组。布置作业时老师自己先做一遍,尽量做到难易要适度,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本,作业的难度以中等学生水平为准,设计要有梯度,有明确的目的和针对性的题目。布置的作业分成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的比例为7:2:1;在向学生布置作业时,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的作业范围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自由选择作业,基础差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可做基础题,选做部分提高题;中等学生可做提高题,选做部分基础题或拓展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做拓展题,选做提高题(学生的分层只让学生本人知道,不宜在班级内公布)。这样可以从作业量和作业梯度进行分层,增强作业内容的可选择性。如在让学生学会画力臂后,我设计了如下的分层作业: 基础题:如图1所示,用裁纸刀裁纸,加在裁纸刀上的动力为f,支点在o点,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并用l标明。(2007年苏州市中考题) 提高题:如图2所示,作出:(1)水桶m所受和重力的示意图; (2)以o为支点,力f的力臂。 拓展题:如图3所示,杠杆在力f1、f2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l1为f1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f2的力臂l2及力f1。(2007年连云港中考题)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双减分层作业设计案例 样例 力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双减分层作业设计案 例样例力 一、设计背景 在九年级物理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力差异,采取双减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积极性。为了落实双减分层教学,本文设计了一份力学方面的作业,旨在通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促进学生的自主研究和探究能力。 二、设计目标 本次作业设计的主要目标如下: 提高学生对力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层设计题目,使学生在不同难度的题目中得到研究和提高。 三、作业设计 1.思考题 请你思考以下问题,并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什么是力?力有哪些基本特征? 如何用图示法表示力?

简述力的合成与分解。 2.选择题 请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1.下列哪个是力的国际单位? A。牛顿 B。米/秒 C。焦耳 D。千克 2.将若干个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按大小、方向、共点或非共 点分别画出来,从而揭示它们的合力是一个怎样的力,这种方法叫做: A。平行四边形法则 B。几何法则 C。合力法则 D。分解法 3.计算题 根据所学的力学知识,请计算以下问题,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1.如图所示,物体质量为2千克,受到水平方向的力F=8牛, 求物体的加速度。 2.在斜面上放置一个物体,物体的质量为4千克,斜面与水平 面的夹角为30°,求物体受到的重力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 4.探究型问题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物体,请你观察并记录下物体所受的力,并思考以下问题: 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这些力的大小、方向和大小关系如何? 物体会有哪些变化或运动情况? 四、作业要求 时间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业完成时间,预估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 提示:鼓励学生运用课堂研究的知识,参考课本和其他物理资料,自主研究和解决问题。 五、评分标准 思考题:根据回答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给予评分。 选择题:根据正确选项给予评分。 计算题:根据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给予评分。 探究型问题:根据问题回答的全面性、逻辑性和准确性给予评分。 六、总结

双减”作业设计】高中物理作业设计优秀案例

双减”作业设计】高中物理作业设计优秀 案例 双减"作业设计】高中物理作业设计优秀案例 1.引言 随着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近年来"双减"政策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为了贯彻执行这一政策,我们认为应该设计更加优秀的作业,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本文将针对高中物理课程,介绍一份优秀的作业设计案例,旨在帮助教师设计出更加科学、贴近生活的作业,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 2.作业设计框架 本文设计的物理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验能力,并通过趣味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作业包括有关力学、电磁学和光学等几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两个小题,共计六个小题。接下来将逐个介绍每个小题的设计。

3.作业设计示例 3.1 力学模块 问题一。问题一。问题一。问题一。 ___要用一根木棒将一块物体挪动到另一个位置,请你分析并解释木棒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作用。 问题二。问题二。问题二。问题二。 ___用一根绳子将一个重物吊起,当她用力拉过第一个固定点时,绳子突然断了,请你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这一现象,并提出一种具体的改进方法。 3.2 电磁学模块 问题三。问题三。问题三。问题三。 当电流通过我们身体时,我们会感到电击的刺痛感。请你解释为什么这样,以及如何防止电击的发生。 问题四。问题四。问题四。问题四。 我们平日经常使用电子设备,比如手机和电脑。请你简要介绍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并说明为什么电子设备会产生热量。

3.3 光学模块 问题五。问题五。问题五。问题五。 孩子们在玩一款利用反射原理的游戏,他们需要利用镜子将太 阳的光线反射到指定位置。请你解释光线是如何被镜子反射的,并 说明如何用镜子控制光线的反射角度。 问题六。问题六。问题六。问题六。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请你解释蓝天的成因,并说明为什么太 阳在日落时呈现红色。 4.结语 通过以上设计的优秀物理作业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科学、趣味、生活化是一个成功的作业设计所必须具备的特点。这样的作业 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增加他们对物理的实际应用的认识,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可以对 教师设计作业时有所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减轻他们的 课业负担,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实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以上是一份具有优秀设计的高中物理作业示例,希望这份案例 可以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在设计作业时,我们要

初中物理作业设计案例一等奖

初中物理学科 教师风采杯比赛(现场纸笔作业设计) 课题:速度 作业题型作业设计内容考查的知识点对学生易错点的预估 填空题1、体育课上,小明、小华、小李三 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 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知,跑 得最快的是同学,这里比较 三人运动的快慢所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 ; 在他们赛跑的过程中,站在跑道旁 边的小王说:“这次一定是小华获 胜”,他这一判断所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 。 参赛者小明小华小李 成绩/ s 14.3 13.8 13.7 在路程和时间其 中一个量相同 时,比较物体运 动快慢的方法 表述不规范,或 直接答出“速度 大”等等。 选择题2、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马路上以 一定速度前进,甲同学的速度比乙 同学的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 B.甲运动的时间比乙短 C.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 长 D.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比 乙长 对速度概念的 理解 没有使用控制 变量法,根据 前概念错选A 或B 填空题3.在南京市郊公 路的十字路口, 有一块如图所示 的交通标志牌, 标志牌上的“40”表示的意思 是;小聪 一家去南京游玩时,在此地由于超 速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他说: “先生,您刚才车速是50 km/h。” 小聪反驳到:“我才开了半小时,没 有一小时,怎么可能走了50 km 呢?”从这句话可知,小聪对某个 物理量没理解,这个物理量是 1、速度的物 理含义,交 通标志牌 上数字的 含义; 2、2、对物理量及 物理量的单位 的理解。 1、“40”:一些 学生会答为 “汽车行驶时 每小时不超过 40千米”; 2、学生初学时 将物理量和物 理量的单位混 淆,将第二空 答成“km/h”。

初中物理作业设计案例一等奖

初中物理作业设计案例一等奖 标题:电路中的电流探究 一、设计背景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学生对于电流的概念可能仍存在模糊和抽象的理解。因此,本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结合理论知识,使学生能深入探究电流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二、设计目标 1.理解电路中的电流是电荷的流动。 2.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各类电流相关问题。 3.了解电流对电路中元件的影响。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 1.实验材料准备 (1)直流电源 (2)电流表 (3)电阻箱(可变电阻) (4)连线材料(导线、电池夹等) 2.实验步骤 (1)将直流电源与电流表以及电阻箱相连,形成一个简易的电路。 (2)将电阻箱设定一个较小的阻值,如10欧姆。

(3)打开电源,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4)逐步增大电阻箱的阻值(20欧姆、30欧姆等),分别记录电流表 的读数。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1.在实验过程中记录电流表的读数对应不同电阻值。 2.制作一张数据表,列出电流与电阻的数据,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电流 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讨论和问题引导 1.讨论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验证是否符合欧姆定律。 2.探讨当电阻值增大时,电流会如何变化的原因。 3.引导学生思考,当电阻值为零时,电流表读数是否会变成最大值? 4.提出实际问题,例如为什么在房屋用电中会有导线过载? 六、实验延伸 1.把实验设计中的直流电源换成交流电源,观察实验结果是否有差异。 2.在固定电阻值的情况下,增大电源电压,观察在电路中的电流变化 情况。 3.引导学生设计一个类似实验,探究电流对电路中灯泡光亮度的影响。 七、实验总结与反思 1.总结电流的概念和电流对电路中元件的影响。 2.总结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物理课外作业优化设计与实施研究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物理课外作业优化设计与实施研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领域也在不断迎来新的变革。近年来,教育部提出了“双减”政策,旨在减负和减少学生课外作业。在农村地区,由于资源落后和教育条件有限,一些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相对匮乏,导致学生在学习物理等科目时面临较大困难。如何优化农村初中物理课外作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围绕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物理课外作业的优化设计和实施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物理课外作业存在的问题 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许多学校开始减少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但是在农村初中物理教育中,学生的课外作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农村初中学生在家庭条件和学习环境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他们无法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一些学校对物理教学资源不足,导致学生在家无法进行实验和练习,影响了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一些学校设定的课外作业内容过多,导致学生在时间分配上有困难,影响了他们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 二、农村初中物理课外作业优化设计的重要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农村初中物理课外作业的重要性。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课堂知识只是理论的一部分, 丰富的实验练习才能真正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课外作业是学 生巩固和拓展课堂知识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和自觉性。在农村初中物理教育中,优化课外作业设计,能够提高学 生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在设计农村初中物理课外作业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与课堂教 学内容紧密结合。课外作业应该是对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巩固和 拓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注重实验与操作。物理是一门 需要实践的学科,因此在课外作业中应该增加实验练习,让学生通过 实践探究物理规律。注意个性化差异。农村初中学生的家庭条件和学 习背景存在差异,因此课外作业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注重个性化要求。 在实施农村初中物理课外作业优化设计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 情况和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具体安排。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物理实验 箱和相关实验器材,让学生在家进行实验练习。可以借助数字化教学 资源,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和视频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进行自主 学习和复习。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 性和兴趣,例如设计问题解答、实验报告撰写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 习动力。 五、结语

高中物理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范文

高中物理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范文高中物理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范文 尊敬的老师: 我是您班级的学生小明,最近我设计了一份优秀的高中物理作业,特此向您汇报并寻求您的指导和建议。 本次作业的主题是电磁感应,内容涉及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法 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 和掌握这一知识点,我设计了以下几道题目: 1.请解释什么是电磁感应?列举一些与电磁感应相关的应用。 2.一匝线圈由一个不断变化的磁场穿过。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从 0.2T减小到0.1T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2V。求线圈的匝数。 3.一个悬挂在弹簧上的磁铁,被一个线圈中通有交变电流的强磁 场包围着。当线圈中的电流频率从50Hz变为100Hz时,磁铁的振动频 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解释原因。 4.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设计一个可以检测电流大小的仪器。

5.请解释什么是感应电流?列举一些产生感应电流的方法并简要说明原理。 通过这些题目,学生们既可以复习巩固基本概念,又能深入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应用。而且,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我还设计了一些实践环节,例如实验、模拟和展示等。其中,我特别推荐了一个小实验:“利用电磁感应制作简易发电机”。学生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发电机,通过手摇或者电动机驱动,使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产生电磁感应现象,从而产生电流,点亮一个小灯泡。这个实验既能加深学生对电磁感应原理的理解,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除了实践环节,我还准备了一些互动环节,例如小组讨论、学生报告和电磁感应应用的视频观看等,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和交流互动来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一知识点。 最后,我准备了一份习题集作为作业,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以检测学生对本次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在作业的末尾附上

(“双减”优秀作业设计)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优秀案例2篇

【“双减”优秀作业设计】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优秀案例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段:八年级学科:物理【课程标准】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作业设计目标】 1. 能与同学合作,根据提供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法测量石块和牛奶的密度。 2.能与同学合作,熟悉规范的使用天平、量筒测量石块和牛奶的密度。 3.能独立分析数据,正确的计算出石块和牛奶的密度。 【作业内容】 根据提供的器材写出实验方法,并写出石块和牛奶的密度表达式。 1. 测石块的密度 1)器材:天平、量筒、石块、足量的水 方法: 石块的密度表达式(用字母表示): 2)器材:天平、石块、空瓶、足量的水 方法: 石块的密度表达式(用字母表示): 3)器材:石块、天平、塑料杯、记号笔、足量的水方法: 石块的密度表达式(用字母表示): 2.测牛奶的密度 1)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牛奶 方法: 牛奶的密度表达式(用字母表示):

2)器材:天平、空瓶、牛奶、足量的水 方法: 牛奶的密度表达式(用字母表示): 3)器材:天平、塑料杯、记号笔、牛奶、足量的水方法: 牛奶的密度表达式(用字母表示): 3.你还能想到其它方法测石块和牛奶的密度吗?如果有,写出器材、方法及表达式。 【实施过程与策略】 1. 全班分成6——7人一组,全班分成8组,选一名领导能力、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为组长,同时选取3名同学为观察员,2名同学为记录员。 2.将作业内容分配给组长,要求集小组的智慧完成作业,每组上交一份作业即可(如图1)。教师进行批改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出现误差的步骤、及密度表达式的书写是否正确,最后选出最佳方案。 3.提供最佳方案的小组同学,利用课间操时间进行实验,实验中教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规范使用器材,操作实验步骤,及时掌握实验情况交流反馈。教师全程录制视频,后续进行剪辑,以便播放给其他小组同学,实现数据共享。 4.学生观看实验视频(见视频1)后,独立对数据进行分析, 正确计算出石块和牛奶的密度(如图2)。 【效果分析】通过实验,学生在知识方面都有所收获,同时学生体会到了科学研究中合作的必要性,除了在本小组范围内进行了分工合作外,不同的小组完成操作,实现各组的数据共享,感受了合作在获取数据中的价值,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从分组确定实验方案到进行实验,独立处理实验数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能够主动学习,通过动脑、动手、合作交流,从单纯的知识获得转变为核心素养的发展。

“双减”作业设计初中物理优秀作业设计案例

《大气压强》作业设计 学段:初中八年级 学科:物理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的在于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在新课改的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就是要给知识注入生命,把学生领到美好的学科殿堂去遨游。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创设一个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展现自我、施展创造才能、实施探究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作业设计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概括推理的探究过程,从 而证实大气压强确实存在,而且还很大,并能运用所学过的 液体压强知识间接地找出求大气压强值的方法。 2、亲历大气压强值的测量过程,通过猜想根据猜想 设计实验,并实际操作探究大气压强值的测量方法,结合所 学过的液体压强特点和公式找出求大气压强值的数据

元素,导出大气压强值的计算公式。 3、学生在完成这个开放性作业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实验探究测定大气压强,使学生感受到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体会物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提出问题、实验探索、猜想、实验验证。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实验在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体验和分享探究的成功喜悦,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能够学 以致用,提高他们物理学习兴趣。 二、作业内容 大气压强 一、想一想做一做 你能举出儿个实例或者做几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或否定大气压强 的存在吗? 二、大开脑洞 你能找出测量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吗?给你提供哪些数据元素?你 就能够测出大气压值 三、效果分析 作业一:想一想,做一做。 亲自动手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物理项目式作业案例

物理项目式作业案例 摘要: 一、引言 1.物理项目式作业的背景和意义 2.案例选取标准和范围 二、案例分析 1.案例一:XX学校物理课堂项目式作业设计 a.作业目标与内容 b.学生参与程度与反馈 c.教学效果评估 2.案例二:YY学校物理课外实践项目式作业 a.作业目标与内容 b.学生参与程度与反馈 c.教学效果评估 三、案例对比与启示 1.项目式作业的设计原则 a.立足课程标准 b.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c.强化实践性与创新性 2.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策略 a.因材施教,分层设计

b.激发兴趣,提升动力 c.强化指导,关注过程 四、我国物理项目式作业的现状与展望 1.政策支持与实践推广 2.存在问题与挑战 3.未来发展思路与建议 正文: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项目式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我国物理教学中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项目式作业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性与创新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本文将通过对两个物理项目式作业案例的分析,探讨其设计原则、教学策略以及对我国物理教学的启示。 二、案例分析 1.案例一:XX学校物理课堂项目式作业设计 (1)作业目标与内容 该项目式作业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声音的本质,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作业内容包括理论讲解、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成果展示等环节。 (2)学生参与程度与反馈 在本次项目式作业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设计并完成了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课后反馈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这

种教学方式表示认同,认为项目式作业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3)教学效果评估 从教学效果来看,本次项目式作业在提高学生对声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验操作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同时,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2.案例二:YY学校物理课外实践项目式作业 (1)作业目标与内容 该项目式作业以“太阳能电池的原理与应用”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作业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实验操作、成果展示等环节。 (2)学生参与程度与反馈 在本次项目式作业中,学生们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们对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课后反馈显示,学生认为这种实践性的项目式作业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3)教学效果评估 从教学效果来看,本次项目式作业在提高学生对太阳能电池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案例对比与启示 1.项目式作业的设计原则 (1)立足课程标准:项目式作业应紧密围绕课程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在学

八年级物理下册作业设计案例第九章大气压强

八年级物理下册作业设计案例第九章大气压强 一、设计内容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就作业的减量增质对作业的功能价值、设计要求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认为作业应该符合学生学习、素质教育规律。本文将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的课时作业设计为例,展示“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作业的设计实践路径。 二、设计类型 (一)预备性作业:为学生接受知识做准备 预备性作业应考虑为学生接受新知识与后续课程做准备,但不同于传统预习作业大多是让学生对一些知识点进行填空,只是简单的填字游戏而已。预备性作业可以设计比较简单有趣的课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经历活动的过程中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将活动体验代入课堂,有利于后续课堂的进行。 在《大气压强作业设计》中,预备作业为《寻找大气压》,内容为“请你参考网络资源,利用身边的常用物品,设计一个能显示大气压存在的简单实验,有条件的可以拍摄视频在课上进行展示。” (二)基础性作业:为学生掌握基础做巩固 基础性作业应考虑为学生掌握课堂已学知识进行适当的练习和巩固,作业设计应突出基础性,强调人人过关,对重要知识应该全覆盖,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但需要注意题目设置不应过多,避免

重复性和简单的机械记忆,同时还要把握题目的难度,杜绝出现偏怪难现象。 在《大气压强作业设计》中,课堂作业的“基础过关”部分,只涉及《大气压强》一节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1)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实验;(2)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3)了解托里拆利实验;(4)知道自制压强计的原理。 (三)拓展性作业:为学生提高能力做引导 拓展性作业应考虑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和迁移。因此在作业设计中,应该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大气压强作业设计》中,课堂作业的“巩固提升”部分,考查学生的应具备和提升的学习能力:(1)大气压的应用提升;(2)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3)测量大气压的其他实验。 (四)创造性作业:为学生应用所学做平台 创造性作业应考虑帮助学生应用所学在课堂以外来解决问题,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创造作业设计应具有综合性,培养学生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提供给学生一个可以应用所学的平台。 在《大气压强作业设计》中,课后作业为《测量大气压》,内容为“请你参考网络资源,利用身边的常用物品,设计一个能测量大气压的简单实验,并撰写一份简单的实验报告,包括:1、实验原理;2、实验方法;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5、误差分析。”

2022-2023学年“双减”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优秀案例共三篇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作业设计 八年级物理 一、作业设计的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 2.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3.结合生活实例,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 二、实施的过程与策略 1.选择典型题来练习。 2.对中考重点内容进行针对性训练。 3.以学生的生活事件作为物理情境来设计习题。 目标1:了解噪声的来源。 必备知识基础: 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振动发出的声音。 2.环保角度:凡是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或对

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习题: 1.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不属于噪声的是() A.燃放鞭炮的声音 B.车辆的刹车声 C.建造房子的打桩声 D.小提琴演奏的乐曲声 2.小张熟睡时被钢琴声惊醒,从环保角度讲此钢琴声是(填”乐音”或“噪声”);如图,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图中—是噪声。 目标2: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必备知识基础: 1.声音的等级单位是,用字母来表示。 2.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至分贝。是人刚能 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3.保护: ①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分贝; ②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分贝; ③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分贝。

1.分贝数用来表示() A.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 B.声音的强弱 C.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如图所示,在城市的繁华路段旁常竖有噪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大小可知() A.此时的噪声使人失去听力 B.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D.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目标3:结合生活实例,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 必备知识基础: .在处,防止噪声的产生;如在机动车辆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禁止鸣笛; 1.在中,阻断噪声的传播;如加隔音设备及设立屏障 或植树造林; 2.在处,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戴耳塞、耳罩等。

“双减”作业设计——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优秀案例2篇

“双减”作业设计——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优秀案例2篇 《平面镜成像》作业设计 一、对应教材及作业类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作业类型:课外作业。 二、作业设计思路 按照“双减”政策和教育部“五项管理”的文件精神,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和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作业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必备知识基础的夯实与关键能力的培养,依托物理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进行作业设计。 本节作业形式包括: 1.书面作业,即基础乐园(基础类作业)、巩固提升(综合类作业),时间约8分钟。 2.拓展探究(拓展反思类作业),利用废物制作简易潜望镜,时间约为12分钟,准备在课上交流展示。 三、课标要求及作业目标

以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物理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南》为指导,遵循“基于课程标准原则、“一致性原则”、“多元化原则”、“创新原则”和“整体性原则”,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在明确课标内容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确定作业设计目标。 (一)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2.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应用。 (二)作业目标 基础类作业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综合类作业目标: 学生通过练习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并能解释生活中的光的反射现象,深化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拓展反思类作业目标: 1.在新情境中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抽象物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2.学生通过制作潜望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使学生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