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科学技术史笔记整理版

科学技术史笔记整理版

科学技术史笔记整理版
科学技术史笔记整理版

四号字作业带开课班号(71525)、学号、姓名

科学技术史

第一讲:科学史学科的奠基人

乔治·萨顿:1912 创办科学史杂志 ISIS

科学技术的定义——

科学: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技术: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自然

科学史的功能——

科学史可以带来对科学本身及与其相关因素的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可以作为其他相关人文学科的基础(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

教育功能——

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和对自然科学与人文学术两种文化之分裂的弥合。

内史:研究学科本身发展的过程

外史:研究学科发展中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以及该学科在历史上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

【科学不等于正确:判断是否科学,是依据它所用的方法,所遵循的程序】

第二讲:古希腊的科学与哲学

(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五世纪)古希腊文明是近代科学的思想之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希腊科学的背景

1.吸取了巴比伦为你们能够和埃及文明的精华

2.城邦制造成的统一,但又具有多样性的文化

3.奴隶制度下奴隶主有条件从事只是的创造

各科学家的理论与成就——

泰勒斯:万物本源是水阿那克西莱尼:万物本源是空气齐诺弗尼斯:万物本源是土赫拉克利特:万物本源是火思培多克勒:四元素说

亚里士多德:四元素说欧几里德(几何学)《几何原本》(欧式几何学,公理化体系)

阿基米德:杠杆定律盖伦(医生):系统地总结了希腊医学的成就创立了自身体系的医学理论托勒密:天文学家

第三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屈原《天问》,涉及了自然,社会,历史,人生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总的认识

中国传统科学的思维模式

1.阴阳说(向阳,背阴)《诗经》西周末:阴阳二气解释春秋末:老子“万物负阴

而抱阳”

2.五行说产生:殷商《尚书·洪范》水火木金土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无常

3.八卦说天风水山地雷火泽代表自然界常见物质八卦互搭得六十四卦

4.元气说(宋代张载元气学说)否极泰来

天人关系

1.天人感应夏:对超自然因素的崇拜,从“万物有灵”到“上帝”的产生商:“受命

于天”,王与上帝联系方式:占卜周:天人感应学说

2.天人相分“天人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3.天人相交“天之能,人故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

相交胜耳。”——刘禹锡

第四讲: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1.农学——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农牧并举,偏重于农作物耕作制度:连作复

种,高度节约耕种技术:精耕细作中国古代农学体系以《吕氏春秋》“上农”的四篇农学论文基础《齐民要术》:概括了传统农业的特色《农政全书》:徐光启

2.医药学——①以肺腑,经络,气血,津液为内容的生理病理学②以四诊(望闻

问切)进行诊断,以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归纳治疗的辩证施治的治疗学③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甘苦辛甜)概括药物的性能的药物学④“君臣佐使”为原则配伍方剂学⑤以经络,腧穴为主的针灸学⑥此外还有推拿术,气功等治疗方法

3.天文学——①采用阴阳合历,不断以测算日月食、推朔、验气、推校五星行度等

手段校验历法的准确程度②宇宙理论方面采用的“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

在世界古代天文史中独树一帜③浑天仪(天文观测仪器)(浑仪、浑象等)

4.数学——以《九章算术》为代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主要计

算工具(明中叶→珠算),以十进位值制为记数系统②宋元:中国数学体系高峰,在高次方程和高次方程组的数值解法、高阶等差级数求和、内插法、一次同余式等方面取得了比西方早出数百年以上的优异成果③显着特点: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见长

二、中国科技在近代落后的原因

中国最早完成由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转化,封建社会历史最长,对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近代科学形成障碍

封建主义的充分发展——①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发展,

近代科技发展失去最根本的推动力。②封建专制的思想统治,对科技发展起阻碍作用。

③科技事业官办——(目的)满足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官僚式管理,限制科技发展④由于阶级局限性,封建统治者没有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性⑤封建社会固步自封,妄自尊大,以天朝天国自居,成为思想障碍,也是清代曾奉行的长达百余年的思想基础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一经产生,就星辰一个无形的堡垒,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保守型和排他性。

第五讲:近代科学产生的背景

一.对中世纪的简要回顾

中世纪的定义——欧洲大约从公元五世纪到十五世纪时期,史称“中世纪”。与之前

成就辉煌的古希腊时期和之后生气勃勃的文艺复兴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社会体制的政教合一和学术领域的经院哲学,严重阻碍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被史学家贬斥为“黑暗世纪”。

1.宗教把《圣经》看作一切知识的集合,完全排斥了世俗文化,教权高于王权。2.教会使用暴力统治人们的思想:设立宗教裁判所。

3.经院哲学一方面用抽象,繁琐的推理来论证神学教条,一方面又引诱人们从概念到概念,沉溺于玄想空谈之中。

4.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响。

二.文艺复兴(14-16C 发源于意大利,后来扩散到欧洲各国)

文艺复兴的定义——文艺复兴以弘扬人文主义为核心,歌颂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

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反对宗教桎梏,赞颂世俗生活,反对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它不只是一场复兴古典文化的运动,更是一场新时代的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的本质——是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文艺复兴对科学的影响——①生活观的改变(部分学家觉得人无所不能《论人的尊严》)②人文主义与科学复兴:经院学人文学=语法+修辞+诗学+道德哲学

文学艺术的改变和科学复兴——①但丁《神曲》②从象征主义到现实主义达芬奇的机械学、解剖学研究

第六讲近代科学革命之天文学革命

一.托勒密的天文学体系

托勒密:古希腊天文学家,他把前人的全部“地心”思想系统化(集大成者),并巧妙地

运用几何模型方法,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地心体系,使古代天文学发展到高峰。他撰写的13卷巨着《至大论》被看作是古代天文学的百科全书,直到哥白尼革命被认为是西方天文理论的最权威着作。

1.古希腊人形成的天文学信念:天体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或匀速圆周运动

的组合。

2.托勒密的天体运行模型(本轮)(均轮)

二.哥白尼和他的《天体运动论》

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在其伟大着作《天体运行论》中,提出了“日心说”理论,沉

重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

哥白尼的革命意义——(使自然科学独立)我们今天以愉快和感激的心情来纪念这

样一个人,他对于西方摆脱教权统治和学术统治枷锁的精神解放所做的贡献几乎比谁都要大。——爱因斯坦

布鲁诺:(宇宙的无限的,没有中心)意大利哲学家,因扞卫和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反

对地心说,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被宗教所判所判为异端,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是他的新年的哲学思想自由的殉难者。

三.伽利略的天文发现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创制了望远镜,用来观测天体,获得许多重要

成果,如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土星光环,太阳黑子,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银河有无数颗恒星组成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打击了宗教所支持的就宇宙观,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1632年,《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分别代表托勒密观点和哥白尼观点的两个人在一个聪明的门外汉面前辩论,而哥白尼派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四.第谷的精密天文学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家,杰出的天文观测家,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第谷体系的太阳系模型: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围绕太阳旋转,太阳和月亮围绕地球旋转,地球仍是宇宙的固定不动的中心。

(瑞典汶岛天文台)

五.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

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其简单性超过前人。开普勒定律为哥白尼日心说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

第一定律: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

第二定律:从太阳到行星的矢径在相等时间里扫过相等的面积。

第三定律:各行星公转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长径的立方成正比。

作业:比利时的解剖学家维萨留斯(维萨里)(1514-1564)的事迹 1543年《人体结构》

第七讲近代科学革命之新物理学革命

一.经典力学的建立

——①牛顿的奇迹年(1665-1666)②三棱镜实验、彗星观测、颜色理论、重力研究③二项式定理、微分与积分计算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万有引力

定律和三条运动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1661-1665,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读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1.牛顿早期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活动

2.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F=mg)(F=Gm1m2/r^2)

①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解决了天体运动学方面的问题

②伽利略用实验和数学想结合的科学方法,(实验—科学方法),研究了地球上物体运

动的规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旧力学见解,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原理和抛射体运动轨迹的理论,奠定了动力学的基础。(伽利略斜面实验)

③惠更斯—— a得出物体做圆周运动时的向心加速度公式(a=v^2/r) b发现物体保

持圆周运动需要一种向心力,并得出了加速度公式。

④胡克是最接近发现万有引力的科学家 1674年提出了三个关于万有引力的假设,只是由于数学知识不够而丧失了发现的优先权

⑤哈雷,雷恩等人都对引力、问题研究做出了贡献

“柏拉图是我的朋友,亚里士多德是我的朋友,但真理是我最好的朋友。”

3、牛顿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1、惯性定律(伽利略实验结果推演,笛卡尔明确提出,牛顿整理完善);

2、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从伽利略的实验结果推演而出);

3、作用于反作用力。(沃利斯、雷恩、惠更斯等发现,并用实验做过证明,牛顿做了进一步概括)

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与胡

克的关于光学的研究通信中)——含义:所有科学史上的研究都是建

立在前人的基础上。

建立经典体系的意义:

经典力学体系把过去一向认为是截然无关的地球上的物体运动规律和天体运动规律概括在一个严密的统一理论中,这是物理科学,也可以说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中第一次理论的大综合。

1727年3月20日,牛顿逝世,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之内,与英国的英雄们(赫舍尔、法拉第、赖尔、达尔文、开尔文、麦克斯韦、汤姆孙、卢瑟福等)安葬在一起。当时法国大文豪伏尔泰正在英国访问,他羡慕地评论说,英国几年一位数学家就像其他国建几年国王一样隆重。(碑文:他是人类的铮铮骄傲,让我们….)

第八讲近代科学革命之化学革命

1、西方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的炼金术

从古希腊到中世纪,西方的炼金术主要是沿着制造黄金和祛病延年这两条路线向前发展的。

炼金术师们相信:

1、普通金属是不完善的,他们需要在炼金药(哲人石)的“治疗”下才能变得像黄

金一样尽善尽美。

2、既然炼金药能医治患病的金属,那么同样地也能够医治患病的身体。

西方的炼金术:

波义耳(近代化学的奠基者之一):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皇家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其着作《怀疑的化学家》为化学学科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贡献:

1、提出了新的化学概念

“鉴于从事化学的人普遍认为化学几乎只是为了制备药物或者改善金属,我倒很愿

意把从事这门技艺的人不是看做医士或者炼金士,而是看做一个哲学家。

2、破除了传统元素概念(元素说,亚里士多德:性质比物质更重要)

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

帕拉塞尔苏斯(瑞士炼金术师)的三要素说(盐,汞,硫)

十七世纪中期法国的五要素说;

波义儿的元素概念:某些原初的和单纯的即丝毫没有混合过的物体,这些物体不

是由任何其他的物体组成,也不是相互组成,而是作为配料,一切所谓的完全混合

物体都是直接由它们化合而成,最终也分解成它们。

3、引入了化学的实验方法

确立了科学实验的一个原则——可重复原则。

4、《怀疑派化学家》

二、燃素说的兴起

原因——

1、对燃烧现象进行大量研究的历史背景(引起变化必须燃烧)

A、认识上的误解;

B、工业生产的发展;

2、波义儿的“火微粒”说(认为火是一种微粒,有形的物质)

3、燃素说的奠基人:

贝歇尔:把固体话啊纷纷成三种类型的土,称其中一种为“油状土”,并把它看成可燃的要素

学生斯塔耳:在西区和总结前人关于燃烧问题的认识的基础上,于1703年系统地提出了燃素说。燃素说后来发展成为了十八世纪化学学科的中心学说。(天气很热,燃素很多)

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法国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a)使精密测量方法成为化学的传统;

b)建立氧化反应理论,推翻燃素说;

c)促成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建立;

d)统一化学术语命名方法;

e)撰写《初等化学概论》,构建近代化学体系。

第九讲、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8世纪30年代到18世纪末的英国,它以纺织机的改革为起点,

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二纺织机的改革和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又导致了产业革命

一、第一次技术革命的起点——纺织机的改革

1、飞梭的发明

1733年,英国钟表匠约翰·凯伊发明飞梭,使织布机速度提高了一倍,出现了织布织料的“纱慌”

2、纺纱机

(1)、1764年,英国织布工人哈格里夫斯研制出使用性能优异的珍妮纺纱机,开始改变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的家庭工业模式。整你纺纱机最适合用来纺纬纱。

(2)、1768年 ,英国理发师阿克莱特发明了水里纺纱机,更适合用来纺经纱。水里纺纱机只适合规模化生产的工厂装备和使用。

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建立了第一座水力面纺纱厂。到1779年,它有几千的纱锭并雇佣了300个工人。到1790年,阿克莱特式的水力棉纺纱厂已达150家之多,大部分工厂拥有七八百名工人,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取代了家庭手工业。

(3)、1779年,英国青年工人克隆普顿发明骡机(mule),将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各自的又是集于一身,时候纺纱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骡机的出现标志纺纱机械的革新已初步完成。

3、1785年,英国牧师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推动的卧式自动织布机,提高效率几十倍。

到他1823年去世时,这种织布机不仅在英国,而且在欧洲已经普遍采用了。

4、在纺纱机和织布机革新的过程中,与之配套的一系列机器(如净棉机、

梳棉机、自动卷纱机、漂白机、染整机等等)也都先后发明出来了,实现了棉纺织业整个部门都机械化。

二、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

1、蒸汽机从科学理论上起源于对真空和大气压力的认识。

(1)、1643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通过着名的水银柱实验,发现并测定了大气压力。

(2)、1647年,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帕斯卡出版了《关于真空的新实验》,澄清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认为“自然界厌恶真空”的错误观念。

(3)、1654年,德国的格里凯在马德保进行了着名的实验:他在费迪南皇帝和众多观众面前,将两个铜半球合起来,抽出其中的空气,然后用16匹马才把两个半球拉开,显示出大气压力的威力。

1662年,波义儿发现了气体的体积与压力的关系(波义儿定律)

2、蒸汽机发明的奠基工作

1、1690年,法国物理学家巴本(帕潘)发明了第一台活塞式蒸汽机,虽然不实用,却

实践了蒸汽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1698年,法国工程师萨佛里(塞维利)发明了第一台实际用于矿井抽水的蒸汽机。

3、1705年,英国工程师纽科门发明了新型蒸汽机。

4、1765-1790年,英国工程师改良了蒸汽机。到1790年,瓦特的蒸汽机完全取代了老

式纽科门蒸汽机。在1800年,大约有500台瓦特的蒸汽机在英国运转,瓦特开始被看作是蒸汽机的发明者

“瓦特的伟大天才——————”马克思

三、从技术革命到工业革命

1、钢铁工业的发展

1788年,英国铁产量为69300吨,到1791年就上升到125079吨,三年时间将近翻了一番。

2、各种工作母机相继发明,使机器制造业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部门。

3、1807年,美国富尔顿(1765-1815)在美国建造了“克勤蒙号”轮船,使用18马力蒸汽机,

在哈得逊河上试航成功,标志着轮船时代的开始

1825年,英国史蒂芬森驾驶自己制造的“旅行者”机车安全行驶。

四、蒸汽技术革命造成近代环境污染

到19世纪20年代,形成了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和以蒸汽技术为主要动力的近代“大工业体系”,大工业体系所产生的废气、废渣、废液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蒸汽机的应用造成煤炭的大量消耗和煤烟的大量排放;资源的国度开采打破了生态平衡,所有这一切,都给自然环境造成巨大污染和破坏。

第十讲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

一、历史上关于热的本质的不同认识

1、热动说认为,热是一种物质运动形式。这种思想并不是19世纪的产物,17世纪许多杰出

的科学家都是这样主张的。

2、热质说认为,热是一种物质。18世纪,热质说占绝对的统治地位。拉瓦锡是热质说的代

表人物。

热质说可以解释人们碰到的大部分热学现象,物质温度的变化可以看成吸收或放出热质造成的;热传导是热质的流动;物体受热膨胀是因为热质粒子互相排斥;潜热是物质粒子与热质粒子产生化学反应的结果;由于热质是一种物质,他开遵从物质守恒定律,而这与已经知道的热量守恒现象是一致的。热质说的这些优点,赢得了当时大多数科学家的赞同。

二、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由多个国家的多个科学家总结得出的

1、伦福德的发现(美国物理学家)

1799年,伦福德发表论文《论摩擦激起的热源》,指出:是镗具的机械运动转化为热,

热不可能是物质实体。他还试图给一定量的机械运动所能产生的热量,这是首次给出热

功当量的数值。

2、戴维

戴维精心设计了一个更具有说服力实验来证实伦福德的观点。在一个绝热容器中,两块

冰块摩擦,结果冰块融化了。

3、卡诺

1824年提出理想热机理论,虽然结论是正确的,但借以论证的思想基础是热质说

从1830年起,抛弃了热质说转向热动说,并且得出了能力守恒原理。

在1878年(卡诺去世近半个世纪)发现的卡诺的笔记中,有这样的话“热不过是动力,

或者更确切地说,不过是改变形式的运动”,“在自然界中,动力在量上不可变,准确地

说,他是不生不灭的。”这是历史上关于能力守恒定律最早的表述。卡诺是最早计算热

功当量的人

4、迈尔,德国科学家

1840年,从认识人的体力和体热源于食物中所含的化学能

1842年,测定热功当量。

5、焦耳

焦耳是个测量迷,他对大量有热量产生的过程进行测量,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有关电、

热、磁、机械等能量当量转化

6、赫姆霍兹德国科学家

赫姆霍兹在力学、热学、电磁学,进行了多次热功当量的测量,对能量守恒定律的

确立贡献最大

1854年赫姆霍兹在《自然里的相互作用》中提出能量守恒定律的思想

三、能量守恒定律发现的意义

能量守恒定律解释了热、机械、电、化学等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统一性、实现了物理科学第二次大综合。

对历史的思考

早在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就已经明确提出运动不灭的思想。他还提出,宇宙间动量的总和是守恒的,应当作为运动的量度

此后,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又发现了宇宙间“活力”(质量*速度的平方)守恒

在逻辑上看来,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的理论到能量守恒定律,中间好像只隔了一层几乎透明

的薄膜,但由于历史条件不成熟,两百年减竟没有人能够突破它。一旦条件成熟了,有关发现就像洪水缺口一样,从四面八方奔腾而来。

这个生动地高数我们,科学的历史突破,个人的努力和才能固然是重要因素,客观的历史条件(包括社会、生产和科学状况)则更为根本。这也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

第十一讲、第二次技术革命

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定义——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其主要标志是电

力的应用,以发电机、电动机、无线电通信等发明为代表,实现了电能与机械能互相转化,给工业生产提供了更为强大而方便的能源,电气时代迅速取代了蒸汽时代。

一、电磁学理论的建立

1、电磁学理论建立的前奏

奥斯特的发现

1819年,偶然发现电流使附近磁针发生偏转现象。经过试验,确证电流磁效应的存在。

1820年,公布这一发现,在科学界引起爆炸性反响,成为近代电磁学的突破

“电学中的牛顿”——安培

研究电流和电流之间的作用:……

平行通电直导线间的互相作用。

3、电磁学理论建立三部曲

法拉第(好学工人)奠定基础

发现电磁感应定律,提供了产生强大电力的可能。

提出“力线”和电磁场概念,直接促进了电磁理论的建立。

发现电解定律,为电化学的奠定基础

麦克斯韦建立理论

1873年,麦克斯韦吧全部电磁现象归结为一组数学方程。这些方程可以推论出,自然界存在着电磁波,其传播速度和光速一样

法拉第、麦克斯韦理论的意义:法拉第、麦克斯韦理论不仅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而且揭示了光电磁现象的本质统一,完成了物理学的第三次大综合。

赫兹的验证

赫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观察到电磁波的反射、折射现象,并且具有衍射,偏振等光波所具有的各种特性,证明了电磁理论的正确

二、电力的应用

2、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西门子(德国科学家、工程师、商人)

1866年,发明了自激式发电机,并于1867年向柏林科学院递交论文:《关于不用永久磁铁而把机械能转化成为电能的方法》,在技术史试航相当于瓦特改良蒸汽机,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被誉为近代德国科学技术之父

西门子这种科学家,工程师,商人混为一体得到性格,是19世纪下半叶的时代性格,是促进当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与莱布尼茨等性格不同。

3、电灯的发明

斯旺(英国物理、化学家)

研究如何用电照明。

1879年2月3日,当众演示白炽灯泡。(实验室电灯)

爱迪生(美国发明家)

爱迪生希望每隔10天能做出一项新的发明,他一生获得了1300多项发明专利。被誉为发明大王。……

1879年10月21日,发明了碳化棉线作等死的灯泡,连接点了40小时,在当时是寿

命最长的灯泡。并很快取得发明专利权,在社会上被广泛采用。对社会的巨大贡献是爱

迪生获得了发明电灯的优先权。(做出了社会产品)

4、电话的发明

贝尔(苏格兰——美国)

发明电话,当众演示,大概150米。贝尔电话于1876年在纪念美国独立100周年的费城博览会上展出,并且进行了相距150米的通话表演,引起了轰动。

格雷看了表演以后说:“至于贝尔的通话电报,它仅是引起科学界的兴趣,其商业价值将是有限的”后来他便致力研究电报技术

贝尔满怀信心

1877年贝尔建立贝尔电话公司,开始电话机的商业性生产,点娘九月已有1300台投入使用。

贝尔在商业中取得了重大成绩……

关于电话发明的其他信息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发现德国有电话发明早于贝尔13年;

2007年,媒体报道,美国急诊认为,在一群胆大妄为的律师和一位腐败的专利主审

官的帮助下,贝尔得意偷看了格雷提交的专利文件,并作弊使得他自己的专利申请提交

日期早于格雷。

5、无线电的通信

波波夫(俄国物理学家)

1895年5月7日,波波夫成功地当众表演了他发明的无线电接收机,后来苏联政府命名5月7日是“无线电发明日”。

马可尼(意大利电机工程师)

1895年,可以把无线电信号传到1英里。

1896年,在英国获得无线电领域的第一份专利。

1901年,把无线电信号从英国西南端发送到加拿大的纽芬兰岛

1904年,在圣路易斯的世界博览会上,无线电技术的表演引起了极大轰动。

190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当无线电通信这一发明得到社会公认时候,俄国政府出来争夺发明优先权,引起了……

最终法院判给马可尼(使无线电走出实验室)。

主要工业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地位顺序变化表

1860年——英、法、美、德

1870年——英、美、法、德

1880年——英、美、德、法

1990年——美、德、英、法

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意义——

电气时代所创造的社会生产力,是蒸汽时代望尘莫及的。

1860年,美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产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0%;到1890年,美国年产值就猛增9倍,超过了大英帝国,越居世界第一位,成了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第二次技术革命的特点——

第一次技术革命的特点:行动在先,自然科学理论的知道作用还比较零散。

第二次技术革命则不同,它不是直接来源于生产经验,而是来源于科学实验;它不是主要依靠工匠的技艺,而是依靠对电现象的理论研究;他不是行动在先,而是电磁理论创立之后,才有电力的应用,自然科学理论已经开始走在生产技术的前面,起着前导的作用。

1、让你谈谈科学技术史的认识;

2、托勒密的天文学成就;

3、宋代张载的元气学说;

4、对李约瑟难题的看法;

5、维萨留斯人体构造;

6、牛顿与炼金术;

7、道尔顿的原子论;

8、张功耀的文章

9、达芬奇;

10、科学,双刃剑。

11、告别中医中药

生物化学笔记(整理版)1

《生物化学》绪论 生物化学可以认为是生命的化学,是研究微生物、植物、动物及人体等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的一门科学。 生命是发展的,生命起源,生物进化,人类起源等,说明生命是在发展,因而人类对生命化学的认识也在发展之中。 20世纪中叶直到80年代,生物化学领域中主要的事件: (一)生物化学研究方法的改进 a. 分配色谱法的创立——快捷、经济的分析技术由Martin.Synge创立。 b. Tisellius用电泳方法分离血清中化学构造相似的蛋白质成分。吸附层析法分离蛋白质及其他物质。 c. Svedberg第一台超离心机,测定了高度复杂的蛋白质。 d. 荧光分析法,同位素示踪,电子显微镜的应用,生物化学的分离、纯化、鉴定的方法向微量、快速、精确、简便、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二)物理学家、化学家、遗传学家参加到生命化学领域中来 1. Kendrew——物理学家,测定了肌红蛋白的结构。 2. Perutz——对血红蛋白结构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 3. Pauling——化学家,氢键在蛋白质结构中以及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认为某些protein具有类似的螺旋结构,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 (1.2.3.都是诺贝尔获奖者) 4.Sanger―― 生物化学家 1955年确定了牛胰岛素的结构,获1958年Nobel prize化学奖。1980年设计出一种测定DNA内核苷酸排列顺序的方法,获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5.Berg―― 研究DNA重组技术,育成含有哺乳动物激素基因的菌株。 6.Mc clintock―― 遗传学家发现可移动的遗传成分,获1958年诺贝尔生理奖。 7.Krebs―― 生物化学家 1937年发现三羧酸循环,对细胞代谢及分生物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获195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8.Lipmann―― 发现了辅酶A。 9. Ochoa——发现了细菌内的多核苷酸磷酸化酶 10.Korberg——生物化学家,发现DNA分子在细菌内及试管内的复制方式。(9.10.获1959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11.Avery―― 加拿大细菌学家与美国生物学家Macleod,Carty1944年美国纽约洛克菲勒研究所著名实验。肺炎球菌会产生荚膜,其成分为多糖,若将具荚膜的肺炎球菌(光滑型)制成无细胞的物质,与活的无荚膜的肺炎球菌(粗糙型)细胞混合 ->粗糙型细胞也具有与之混合的光滑型的荚膜->表明,引起这种遗传的物质是DNA 1 / 29

科学技术概论论文

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众所周知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享用着科学所带来的众多方便时,也越来越了解了科学所带来的消极的影响。如今,现代科技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人类作为追求新事物和尝试新生活的主体,与生俱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得人们对生活中的科技发展愈加关注。科技也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未来发展状态。 从人类发展历程来看,人类所经历的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每一次都是生产力发生巨大的飞跃: 第一次科技革命:以纺织技术的改进为开端,以蒸汽动力技术达到实用为标志,形成了一个以机器技术为主导技术的技术体系。使得人类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传统的农业革命向近代工业社会跃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气化技术为主导技术,推动了工业的电气化进程,使社会生产力又有了一次新的飞跃。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极其产业为标志。 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二战后出现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生产大发展时期。 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对经济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使信息传

递更快、更便捷,促进了全球经济协调机制的形成。当前国际分工的资源基础不断削弱,技术基础大大增强,科技进步的水平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依据。对经济全球化起巨大推动作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2.对生活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提高了人们 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科技产品使用的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景线,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科技密切相关,科技产品已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现代飞机、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大大提高了运行的速度,使人们不仅旅途舒适而且节约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电视、音响、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科技家用电器的使用,满足了生活的需要。 3.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提高了人类的身体健康水平。人类基 因工程的业已完成,使得科学家对于人类的遗传基因人类借助生物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等高科技技术生产的药品,可以治疗许多常规疗法不能治疗的疑难疾病甚至过去被认为无法治疗的不治之症;治愈疾病,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 4.对人类认知的影响:极大地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和对物质世 界的认识水平。正如伟大导师恩格斯指出:日益发展的工业使一切传统的关系革命化,而这种革命化,又促使头脑

教育学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笔记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的总和。 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三、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阶级性。 四、教育功能的分类及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起源的相关学说:

综观古代学校教育,其共同特征是: 1.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接下来我们用两张思维导图来记忆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通过之前的笔记,我们了解了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那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又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状况。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那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什么是教育现象呢?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什么是教育规律呢?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其次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呢?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这句话比较长,也比较拗口,聪明的你记住了吗?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教育学和几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但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科学理论,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课题,开展科学的研讨和探讨,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现代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心得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心得 中国,古老而文明的象征,五千年的文明繁衍至今形成了一种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魂!中国的生命中蕴含着两百年前的辉煌,一百年前的耻辱与一百年后的奋争百年前的炮火轰开了这片古老大地的国门,持有先进武器的列强在我们的土地上纵横驰骋,使我们的民族濒临灭亡。我们依靠民族的意志与精神战胜了苦难,重新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昔日的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今日的十五国联军退守三八线,历史的瞬间让我们为百年战火的耻辱划上了句号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再惧怕武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重新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梦幻。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发展,掠夺与侵占的内涵变得深远。经济手段的蚕食是一种无形的掠夺与侵占,它虽没有战争那样残酷,但仍会导致一个民族从物质到精神上的逐渐消亡。一个失去民族工业、失去民族文化的国家,在当今的世界里,同样意味着遭受殖民统治似的损失。麦当劳、奔驰汽车、松下电器等等,在带给我们世界先进的产品、先进的管理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民族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经济列强在疯狂掠夺之余嘲笑我们的无知、无能,大量倾销劣质产品,大力宣传所谓的西方文明,在物质与精神上逐渐使我们丧失反击的能力。这是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耻辱,一种比武力侵占容易让国人忍让、接受的耻辱。中国人何时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中科人清醒的意识到:竞争的成败在于效益的高低,效益的高低源于现代化管理、领导者的思维及全民素质的提高。中科人自喻为拓荒者,选择了一块提高民族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土壤,并在这块土地上默默耕耘。多年的辛劳换取的是为社会贡献出的一种现代化管理工具,她的应用可以使国家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她的推广需要众多有识之士加入我们共同的事业与我们携手认同,用我们共同的智慧创造我们民族的未来? 科学发展观唤醒创新基因的特征,创新是一种观念,观念没有理性。创新是博弈中的常数。文化创新是大自然中的无性繁殖,文化创新又类似嫁接,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独特形式进行文明的创造,当最终看到创新的结果时,那已经不是原来的文明了。人与他物的合成都属于未来,人的生存道路就是与他人一起创造未来。 《博弈圣经》中说:“博弈的结构,不仅需要自己,还需要另外一个人和一个观众,这是博弈存在的三条件。”任何文化思想的传播都是除自身条件之外,还有两个条件才能构成,因此创新的文化基因也一定是一个三元结构,这样才能构成遗传与生态的文化遗传基因。任何被优先唤醒的科学与博弈的基因模式,都是一种观念思潮,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 科学发展观就是被唤醒的大自然的基因模式,它不是一个人的文化,里面不存在个人理念,它是大自然自身发展的一条道路。我们的观念一定符合科学与发展,沿着大自然铺设好的这条无形的道路前进,这本身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 我们的未来该怎么做,从人们首次仰望科学发展观开始,就把这个命题错误地当成了理论进行猜测、评估。社会上一些聪明人开始对科学发展观的背景、起源、本质、内涵、核心等等进行了字面上的解释,结果是众说纷纭。人们凭个人的主观想象,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更遥远的猜想,好像人人都在谈宇宙的大爆炸、星系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基因的排序、生命的合成等等。一个世纪性命题,是刚刚开始的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一个文化进程也不可能突然被高端人物的智力所理解,也不可能被几句话所解释。 《博弈圣经》里《博弈文化盛宴》一文中说:“领导人的行为一半是道德,一半是博弈。博弈是决策优先,道德是对抗默认。超智慧的领导人知道多少忍让,又何时竞争。他们总是寻找战略主题,制定规则,让他人竞赛。”只有竞赛,人心才会振奋,并被命题统一;只有竞赛,才能显示出文化命题引起壮观的生物秩序。 其实,很多人仍处于一个低级竞争的认识阶段,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竞争行为还是很简单的,大多数人见到利益的时候,本能地表现出原始竞争的自私,用战略的长远眼光看待这种赤裸裸的竞争行为,好像直接扑向食物。或许人们还不能真正简单地认识这些词的意思,

科技哲学班田培沛2013111398《简明中国科学技术史》读书笔记

《简明中国科学技术史话》读书笔记 作者: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27班田培沛 2013111398 当前我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关键。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中国科学技术为什么古代先进而近代落后,一定有社会历史的原因。研究和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探讨它的发展规律,将可以起到鉴古论今的作用。本书的主编是陈美东,本书向读者揭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不仅叙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也探索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中国科学技术史,是整个人类文化史的一部分。在它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取了世界各民族、地区和国家的许多成果,同时也把自己的许多成果传到国外,贡献给全人类。关于中外科技交流,《简明中国科学技术史话》也给予了一定的注意。在这本书的最后,对中国科学技术史上若干规律性问题的加以探讨。这些意见虽然还只是初步的,不成熟或者不完备,甚至有错误,但是可以引起读者去进一步研究,也有助于读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中获得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新石器时代文化大约在距今一万多年前,晚期智人在长期劳动实践中,智力进一步发展,劳动经验和技能,制作劳动工具的技术,都有显著的提高,这就发展成为现代人。这时候,人类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在技术上有许多新的突破,出现了形制准确合用和有锋利刃口的磨制石器,开始烧制陶器,产生了原始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并且利用野生葛、麻等纤维编织成织物,还建筑了住房。到现在为止,我国已经发现距今4000年-7000年前

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大约六七千处。由于我国土地辽阔,地形复杂,各地区气候差异也比较大,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各地区造成一定的隔阂、闭塞状态。我们的先民长期在不同的自然环境里生活和进行生产活动,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住房、生活用品等各方面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地区特点。考古学家习惯上用某种特定文化遗存最初发现的地名给这种文化命名。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著名的有河姆渡文化、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原始公社制逐渐走向崩溃,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先民在跟自然界作斗争的时候,是结成群体进行的。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由于工具落后,生产技术水平十分低下,组织能力也很薄弱,只能几十人结成一伙,靠采集和渔猎维持生活。因为生活极端艰苦,大多数人都早年天亡。有人曾经就所发掘到的22个“北京人”化石材料进行鉴定,在14岁以下死亡的就有15人之多,占68.2%。 奴隶社会早在国家形成前,黄帝、尧、舜、禹等就先后活动于黄河流域。启于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经商、西周、春秋四个阶段,我国的奴隶制度经历了1600年的独立的延续、发展期,这是别的文明古国所根本无法比拟的。随着我国奴隶制在公元前476年的结束,我国的历史也就于公元前475年进入了封建社会,这比西欧于476年才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早了一千年。我国于公元前221年就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集权制国家———秦;而西欧的英法则在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才开始走上集权的民族君主国的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题库及答案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按照研究过程的不同可将研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开发研究。 2. 古希腊数学的最高成就体现在亚历山大时期的___________,他的不朽著作_____________,把前人的数学成果用公理化的方法加以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3.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______、印刷和______。 4. 近代科学革命是以________创立的日心说为开端,宣告了神学宇宙观的破产,比利时的解剖学家维萨里的___________一书,揭开了医学领域的革命序幕。 5. 拓扑学是用________研究几何图形在_____________下保持不变的性质。 6. 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础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7.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和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分别于1925年和1926年创立了两种不同形式的量子力学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 ____和______,揭开了原子能时代的序幕,标志着原子核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9. 广义相对论表明:在引力场中,空间的弯曲程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密度大的地方,引力场也大,空间的弯曲也__________。 10. 计算机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1. 迄今为止的计算机都是基于匈牙利数学家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思想设计而成的。 12.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物理连接的方式,较常见的拓扑结构有___________、总线结构、环形结构、___________和树形结构。 13. 对应于研究的种基本类型可以将科学分为基础科学、_________和_________。 14. 古希腊成就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___,被誉为“力学之父”,他在静力学方面的主要成果是用逻辑方法证明了_____________并给出了数学表达式、发现浮体定律、提出计算物体重心的方法等,这在当时达到世界的最高水平。 15. 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_____________发现了圆周率,比欧洲早近1000年。明代时的李时珍著有_____________一书,记载有1892种药物,方剂11000个。 16. 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技术是指陶瓷技术、_________和__________。 17. 牛顿是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______________,使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近代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18. 法国的科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燃烧的_________学说,牛顿和___________发明了微积分。 19. __________发明了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意大利的___________发明了电池。 20. 1755年,康德和拉普拉斯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___________。第一个提出生物进化论的是法国动物学家___________。 21. 新达尔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他提出种质选择论,19世纪50-60年代,奥地利的科学家_________发现了遗传定律。 22. 突变理论主要以_________和奇点理论为工具,通过对稳定性和_________的研究,提出系列数学模型,以解释自然社会现象中所发生的不连续的变化过程。 23. 化学键主要有_________、共价键和_________。 24.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 25. 生殖细胞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生物化学重点笔记(整理版)

教学目标: 1.掌握蛋白质的概念、重要性和分子组成。 2.掌握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20种氨基酸的名称、符号、结构、分类;掌握氨基酸的重要性质;熟悉肽和活性肽的概念。 3.掌握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的特点及其重要化学键。 4.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 5.熟悉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分类 导入:100年前,恩格斯指出“蛋白体是生命的存在形式”;今天人们如何认识蛋白质的概念和重要性? 1839年荷兰化学家马尔德(G.J.Mulder)研究了乳和蛋中的清蛋白,并按瑞典化学家Berzelius的提议把提取的物质命名为蛋白质(Protein,源自希腊语,意指“第一重要的”)。德国化学家费希尔(E.Fischer)研究了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在1907年奠立蛋白质化学。英国的鲍林(L.Pauling)在1951年推引出蛋白质的螺旋;桑格(F.Sanger)在1953年测出胰岛素的一级结构。佩鲁茨(M.F.Perutz)和肯德鲁(J.C.kendrew) 在1960年测定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晶体结构。1965年,我国生化学者首先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胰岛素(insulin)。 蛋白质是由L-α-氨基酸通过肽键缩合而成的,具有较稳定的构象和一定生物功能的生物大分子(biomacromolecule)。蛋白质是生命活动所依赖的物质基础,是生物体中含量最丰富的大分子。 单细胞的大肠杆菌含有3000多种蛋白质,而人体有10万种以上结构和功能各异的蛋白质,人体干重的45%是蛋白质。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是通过蛋白质的多种功能来实现的。新陈代谢的所有的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已发现的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许多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它们的运输由蛋白质来完成。生物的运动、生物体的防御体系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在遗传信息的控制、细胞膜的通透性,以及高等动物的记忆、识别机构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蛋白质工程和蛋白质组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对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经元素分析,主要有C(50%~55%)、H(6%~7%)、O(19%~24%)、N(13%~19%)、S(0%~4%)。有些蛋白质还含微量的P、Fe、Cu、Zn、Mn、Co、Mo、I等。 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为16%。因此,可以用定氮法来推算样品中蛋白质的大致含量。 每克样品含氮克数×6.25×100=100g样品中蛋白质含量(g%) 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蛋白质在酸、碱或蛋白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为游离氨基酸(amino acid),即蛋白质组成单体或构件分子。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300余种,但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仅20种(称编码氨基酸),最先发现的是天门冬氨酸(1806年),最后鉴定的是苏氨酸(1938年)。 (一)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有共同的结构特点: 1.氨基连接在α- C上,属于α-氨基酸(脯氨酸为α-亚氨基酸)。 2.R是側链,除甘氨酸外都含手性C,有D-型和L-型两种立体异构体。天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型。 注意:构型是指分子中各原子的特定空间排布,其变化要求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旋光性是异构体的光学活性,是使偏振光平面向左或向右旋转的性质,(-)表示左旋,(+)表示右旋。构型与旋光性没有直接对应关系。 (二)氨基酸的分类 1.按R基的化学结构分为脂肪族、芳香族、杂环、杂环亚氨基酸四类。 2.按R基的极性和在中性溶液的解离状态分为非极性氨基酸、极性不带电荷、极性带负电荷或带正电荷的四类。 带有非极性R(烃基、甲硫基、吲哚环等,共9种):甘(Gly)、丙(Ala)、缬(Val)、亮(Leu)、异亮(Ile)、苯丙(Phe)、甲硫(Met)、脯(Pro)、色(Trp) 带有不可解离的极性R(羟基、巯基、酰胺基等,共6种):丝(Ser)、苏(Thr)、天胺(Asn)、谷胺(Gln)、酪(Tyr)、半(Cys)带有可解离的极性R基(共5种):天(Asp)、谷(Glu)、赖(Lys)、精(Arg)、组(His),前两个为酸性氨基酸,后三个是碱性氨基酸。 蛋白质分子中的胱氨酸是两个半胱氨酸脱氢后以二硫键结合而成,胶原蛋白中的羟脯氨酸、羟赖氨酸,凝血酶原中的羧基谷氨酸是蛋白质加工修饰而成。 (三)氨基酸的重要理化性质 1.一般物理性质 α-氨基酸为无色晶体,熔点一般在200 oC以上。各种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酪氨酸不溶于水)。一般溶解于稀酸或稀碱,

同济大学中建史笔记整理

建筑理论与历史笔记整理 讲课:常青 ps黑字为上课内容,黑粗体是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标题,蓝字是我的一点补充说明,红字是我后来能够想起的期末考试选择填空部分。另附缪朴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和有一堂课上拍的部分幻灯照片以及最后一堂课的复习笔记(基本上是以前课堂上讲过的,我懒的再输入一边了)和一次讲座笔记。照片拍的不是很清楚,笔记有点散,老师讲的很快,听不懂的就照着说的记了,错误的地方还请见谅。希望笔记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课程大纲 (按照我的理解认为重点的,理出的一条线,供你参考) ◆建筑史观(第一讲、第二讲):这门课的意义 ◆建筑意匠(第三讲~第六讲): 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延续性的基本特征追究成因(地理、文化) ◆建筑演变(第七讲~第十一讲) 演变的现象(第七讲):延续中的变异 演变的成因(第八讲~第十一讲): 丝绸之路:魏晋南北朝(第八讲、第九讲) 西风东渐:中国近代建筑(第十讲、第十一讲) ◆建筑保护(第十二讲) ps 常青推荐的书目:《华夏意匠》,《后现代建筑语言》,《大乘的建筑观》李祖元汉宝德,《园冶注释》,《西方的没落》,《斗拱的起源》斯宾格勒,《清式营造则例》,《浮生六记》,《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缪朴(《建筑师》36,40),<> 其中缪朴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在上课过程中要求我们都读过 <>为研究生教材,常青老师特别推荐 考试: 期中论文《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特征》 期末考试选择填空:上课笔记中内容 作图题:(意象作图)1.《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特征》 2.《21世纪外滩印象》 作文题:《从国家大剧院看保罗?;;安德鲁的建筑历史观》 ps.常青认为这门课的评分应当是论文的形式而非考试,考试是学校安排,迫不得以的。我觉得很对,因为写论文能逼着我们去查很多资料,看许多别人的观点,就算不感兴趣,打着抄一篇论文主意的学生也会去读那么几篇文章的。这远比考试死背笔记来的收获大。所以我也在次提一提,供你参考。 第一讲:概说 ●历史观,历史意识: 1.涉及过去和现在,深入骨髓的理解即往和历史的关系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柯罗奇 2.《建筑理论的历史》维特鲁维 3.《建筑学的理论与历史》 特点:⑴记事本末,事件体(类似于《资治通鉴》对事件的分析)对建筑实践的分析, 有的放矢,“分析问题,专题性”

最新科学技术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资料

(第一章)一、填空题 1. 14 ——15 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意大利、地中海沿岸手工业的兴起,远洋航海与地理大发现和东方文明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2. 1543 年出版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维萨留斯《人体结构》,成为近代科学革命的开端。 3.开普勒通过长期从观测和计算发现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他们分别是等面积定律、椭圆轨道定律和公转的周期定律。 4. 伽利略对科学做出了许多贡献,最主要的贡献是对地面物体的研究。 5. 牛顿力学包括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整个近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一切机械、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等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6. 17 世纪上半叶,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 7. 英国的化学家玻意耳提出了化学元素的定义,把化学确立为一门科学。法国的拉瓦锡否定了“燃素说”,建立燃烧的氧化理论。 8. 荷兰人惠更斯创立了光的波动说。1785 年法国人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使静电进入定量研究阶段。 9. 林耐创立了对植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并用双名命名法为植物命名。 10. 在科学方法上,培根强调观察和实验,笛卡尔推崇理论思维。伽利略提出理想实验方法。惠更斯阐述了假说的作用。牛顿提出分析和综合方法。 二、简答题 1. 哥白尼日心说的革命性作用是什么? (1) 哥白尼的日心说是科学的天文学诞生的标志,也是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 (2) 哥白尼的日心说动摇了神学宇宙观,成为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宣言书。 (3) 哥白尼的日心说的革命性作用不在于强调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在于指出了地球在宇宙中没有任何特殊地位。这正是宇宙论原理的精神,也称为哥白尼精神。 2. 简述培根关于运用归纳法必须记住两条规则。 ①放弃所有先入为主的概念而重新开始; ②暂时不要企图上升到一般的结论。 3. 简述笛卡尔的演绎法要遵守的几个原则。 ①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在我的判断中; ②把难题尽可能分解为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圆满解决为止; ③按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复杂对象的认识; ④把一切情形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尽量普遍地加以审视,以保证没有遗漏。 (第二章)一、填空题 1. 18 世纪60 年代以英国的凯伊发明了飞梭,为导火索开始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以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为重要标志。 2. 英国产业革命的源头是纺织业机械化,技术变革的原因是垄断地位的传统毛纺织业的排挤而产生的;另一产业是钢铁产业,冶金工业的变革是因化学发明而推动的。 3. 1709 年,英国的达比父子发明了用焦炭炼铁的方法。1814 年英国人史蒂芬森发明了火车。 4. 18 世纪,法国在分析力学方面的工作是首屈一指的。 二、简述题答案 1. 蒸汽技术革命对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蒸汽技术革命,第一次大规模地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推动了科学、热力学和能量转化方面的基础理论的研究;推动了纺织、采矿、冶金、机械等各类技术科学;也导致了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极大的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 简述法国的科学之所以能超过英国成为近代科学的中心,政府采取了那些措施。 ①任命一大批科学家为革命政府的重要官员,提高了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 ②发展科学教育。创办了一系列的新军事院校、医学院校、技工学校和一些新的大学,包括巴黎综合工艺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③改造旧的皇家科学机构使之从宫廷走向社会。 (第三章)一、填空题 1. 19 世纪下半叶,康德, 拉普拉斯先后提出了太阳系形成的星云假说。英国人赫歇尔发现了天王星和太阳的自行,并把人们对天空的认识扩展到了银河系。 2. 19 世纪初,地质学之父史密斯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化石层序律。古生物学家居维叶提出了地质变动的灾变论。 3. 能量守恒定律有不同国籍的10 多个科学家的工作有关。其中有突出贡献的3 位科学家是迈尔、焦耳、亥姆霍兹。

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

《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 李约瑟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学史是人类文明史中一个头等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认识的发展过程中,西欧人很自然地会从现代的科学技术来回溯过去,认为科学思想的发展起源于古代地中海各民族的经验和成就。我们可以从现有的大量文献中看到希腊和罗马的思想家、数学家、工程师和自然界的观察者们所奠定的基础。一些早期的著作,例如威廉·休厄尔1837年所著的《归纳法科学发展史》,全都不自觉地透露出,作者们甚至连其他民族在人类认识自然环境的历程中同样有所贡献这一事实也不知道。以后,人们才比较清楚地认识到,现在的比较成熟的科学思想,曾经受惠于古代埃及人的开拓工作,受惠于肥沃的新月地带各民族,如苏美尔人、巴比伦人、、赫梯人等等的辛勤劳动,并对这些史实进行研究。由于环境的关系,欧洲人从麦伽塞因斯时代到麦考来时代都一直和印度的文化有着密切的接触。部分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才能对印度人的成就作出比较公正的评价(这种评价还是很不够的),不过,在这里存在着许多年代学方面的困难问题,使人们仍然看不到一幅清晰的图景。至于远东的文明、特别是其中最古老而又最重要的中国文明对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的贡献,直到今天还仍然为云翳所遮蔽,而没有被人们所认识。“远东”这个名词本身,就说明了欧洲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甚至连那些怀有良好意愿的欧洲人,也很难排除这种偏见。我自己在前面也自然而然地使用了“远东”这个名词,但是以后在这部书中,我将不再使用它。本书的主题就是要论述亚洲、特别是中国在科学上的贡献。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即在古代和中古代,中国人对于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的发展,究竟作出了什么贡献?虽然自从耶稣会传教士在17世纪初叶来到北京以后,中国的科学就已经逐步融化在现代科学的大熔炉之中,但是,人们仍然可以问:中国人在这以后的各个时期里有些什么贡献?中国的科学为什么会长期大致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的或中古型的理论?如果事情确实是这样,那末,中国人又怎么能够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在理论和几何学方法体系方面所存在的弱点,又为什么并没有妨碍各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涌现?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从另一方面说,又是什么因素使得科学在中国早期社会中比在希腊或欧洲中古社会中更容易得到应用?最后,为什么中国在科学理论方面虽然比较落后,但却能产生出有机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虽然在不同的学派那里有不同形式的解释,但它和现代科学经过机械唯物论统治三个世纪之后被迫采纳的自然观非常相似。这些问题是本书想讨论的问题的一部分。 在一些普通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相互矛盾的倾向。17世纪的耶稣会传教土所传出来的古代中国传说时代的纪年表至今仍然在起作用,它使人们把过多的

认知笔记整理版

认知笔记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两个重要的问题:心理过程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如何知道心理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认知:研究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es 如何产生的,sensory input is transformed转化、reduced 集中认知资源于一定的刺激上以待进行精细加工、elaborated精细加工、stored存储、recovered 复述and used使用。[即:编码操作(转换、缩减、添加)&记忆和应用操作(储存、提取、运用)]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领域:知觉、注意、记忆、一般知识组织、表象、语言、问题解决、推理Eg: 语言产生(心理过程,依赖于认知系统,非常快):思维表达——概念形成——选择词汇——语法概念、线性顺序(细分的心理结构) 心理表征:加工时,要转化成心理符号; 【发展简史】 (1879年以前,心理学时而敲敲哲学的大门,时而敲敲生理学的大门) 1879年冯特科学心理学实验室;(内省是指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地、小心地注意他们自己的感觉,精确地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告这些感觉。) 19世纪艾宾浩斯研究记忆(学习无意义音节,测量重学时节省的时间); 19世纪威廉詹姆斯注重生活中的心理学; 20世纪华生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一种仅仅依靠客观的、可观察的反应的途径,它强调行为的环境决定性,而不是心理过程。) 20世纪格式塔心理学顿悟对问题解决的影响;(人有一种将他们所看到的东西组织起来的倾向,“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顿悟——问题的各个部分最初看起来彼此无关。然而,随着突然的“顿悟一闪”,各个部分就会配合在一起产生解决办法。) 1956年9月11日认知心理学的生日;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出现: 对行为主义的观点越来越不满——皮亚杰发展心理学(儿童如何发展); 信息加工途径*(心理过程可以解释为,系统从刺激到反应的一系列序列的阶段中,所完成的信息加工。内部表征: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符号→脑); 信息加工模型与神经科学模型。 生态学效度(Ecological Validity):实验室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也应该能够适用于现实世界中自然发生的行为。(认知心理学遭到的批评:生态学效度低;) 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试图回答有关心mind的问题,它考察知识的性质、组成、发展和运用;包括心理学、哲学、语言学、人类学、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甚至是社会学和经济学——跨学科性。 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认知活动的神经机制,着重考察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是如何解释认知过程的;神经水平和认知概念水平之间架起解释的桥梁(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

科学技术概论2006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卷) 试题代码:444 试题名称:科学技术概论 第 1 页 共2页 一、填空(每空题1分,共30分) 1、从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劳动力经济阶段,()和()。 2、人类已知的自然界中存在四种相互作用,即(),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3、在宇宙学中()被看作宇宙物质的基本单元,它可以看作是由气体和()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成分组成的。 4、地球内部的圈层主要是指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外部的圈层主要是指大气圈、()和()。 5、国际统一的地球历史划分的年代单位是宙、()、纪、()。 6、蛋白质大分子的组成单元是()。核酸是一种复杂的()聚合物, 7、()和沃森构建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 8、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具有双重性,即()和()。 9、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由如下几种基本粒子,即(),夸克,()和希克斯粒子。 10、非线性科学主要包括耗散结构理论、()、混沌论和()。 11、集成电路问世以来,便遵循()发展,也就是说其集成度每()年翻两番。 12、通常根据软件的用途可以将软件分为()和()。 13、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藏性、()、()和破坏性。 14、通信网络有三种主要设备构成,即末端设备、()和()。 15、新材料的品种繁多,按照材料的属性可以划分为金属、()、()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 二、概念题(每题3分共30分) 1、哈勃定律 2、生命 3、(生物学)中心法则 4、核酸 5、宇宙热寂说 6、自组织 7、有序和无序 8、克隆 9、集成电路10、分形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知识经济的特点。 2、根据你已有的天文学知识描述宇宙的概观。 3、简述激光的特征。 4、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原理。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不给分。

科学史读书笔记

《科学史》读书笔记 在科学史上,每一时代的科学家之间,或因为志同道合,或因为学术论争,而通过种种渠道互相交往。 西方医学和中国医学不同,特别是在外科方面。西方较早拜托了亚里士多德的水、火、土、气等,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并以严格的解剖学为基础。中医虽然早在战国时期就笼统的提出了人体的血液循环,但是没有摆脱自然哲学思想的舒服,缺乏解剖学和生理学的严格论证,虽有许多秘方真传,但多属经验性的。 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 哥白尼的日心说 尼古拉.哥白尼N. Copernicus, 1473-1543,出生在波兰的一个商人家庭。学习过医学、数学、法律,天文学、希腊语言和哲学。在意大利还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意大利人文主义的领导人、天文学家诺瓦拉的思想对他的影响最大。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他写成了一部六卷本的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成书后,由于社会原因无法刊行,一直到哥白尼70岁时,才得以出版。但此时的哥白尼已重病在身,一直到去世也没能再读一遍。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的日心说,完全否定了《圣经》上肯定的托勒密的地心说,即否定了把地球置于宇宙中心的宗教教义,建立了科学的宇宙观。从此,自然科学就从神学中解放了出来。《圣经》的一贯正确和绝对真理的画皮被撕碎了,人们的精神枷锁也随之被打碎了。 哥白尼的日心说威胁着宗教神学的存在,所以《天体运行论》长期被列为禁书,不许流传。传播和支持这一学说的布鲁诺被罗马教廷处死,这足以说明宗教对日心说的恐惧。 《天体运行论》是科学向神学写的一篇挑战书,其中包括的科学内容和深远意义,远远超出了天文学的范围。这部著作可以说是近代科学真正开始的标志。 哥白尼是天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简单性原则”的人,他以圆形轨道为基础的数学计算,比托勒密体系简答得多,所以易于被人理解。早在意大利求学时,哥白尼就接受了他老师的观点: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太复杂,根本不符合数学上的“和谐原理”。尽管它被写进了《圣经》,并统治了人们思想1000多年,但其中一大套本轮、均轮的计算,仍然是繁杂而不协调的。

基础乐理笔记完整版

基础乐理笔记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基础乐理 课堂笔记整理 为什么要学习基础乐理基础乐理都包括哪些内容基础乐理是一门音乐公共基础课,是音乐理论科目中第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作为一门音乐公共基础课,与其他音乐课程的关系,都是极为密切的。 林伟雄整理 2010/7/28

第一章音及音名 一、音是怎么样产生的 二、音的性质 三、乐音与噪音 四、乐音体系 五、音名 六、音组 七、自然半音、全音、变化半音、全音、 一、音是怎么样产生的 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物体振动产生声波。声波在空气中传播,作用于听觉器 官,使听到了声音。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大致在每秒钟振动11HZ——20000HZ之间。 二、音的性质 音的性质有四种:音高、音值、音量和音色。 音高是由发音体在每秒的振动次数来决定的,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 低。 音值是由发音体振动时延续时间的长短所快定,延续时长、音则长;反之,音则短。 音量是由发体振动时振幅的大小来快定的,振幅大音则强,反之音则弱。 音色是由收发音体振动时泛音的多少及发音体的性质,形状等多种因素所决定。 音的四种性质,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各不相同。 三、乐音与噪音 振动规则的,听起来音高十分明显的,叫做“乐音”;振动不规则的,听起来音高不明显的,叫做“噪音”。 在音乐中使用的音,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不是不可缺少的。 四、乐音体系 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乐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的各音,叫做“音级”。 将乐音体系的音,按照一定音高关系和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依次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在音乐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算单位,叫做“半音”。两个半音相加,叫做“全 音”。在键盘上,相邻两键(包括黑键)构成半音,隔开一个琴键的,构成全音。 五、音名 乐音体系中的名音级,都有各自的名称,这就是“音名”。有C、D、E、F、G、A、B、表示。 Do、re、mi、fa、sol、la、si,多用于歌唱,故叫做“唱名”。 以七个字母命名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将基本音级加以高或降低而得来的,叫做“变化音级”。 六、音组 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不同的各音,于是便产生了音的他组,这就是“音组”。 最中间的“小字一组”,表示为c1、d1、e1、f1、g1、a1、b1向右低次为“小字二组”至“小字五组”,标记为小写字母右上角加数字“1”、“2”……“5”。小字五组只有一个音“c5”。

科学技术概论

论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 樊海洋 09级外语2班 200906262031 [摘要] 科技技术影响深远,而科学技术与教育之间存在着的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科技不仅推动着现代教育的兴起和发展,而且促使教育功能的不断增强和放大;另一方面,教育与其它因素一起既催生了科学技术、又独立地促成了科技的增强和放大机制,还促进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甚至产品创新等;而且科技还与教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一起协调发展和共同促进。 [关键词] 科学技术;教育;发展;整合;协调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第一生产力,它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社会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就集中体现在它与社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在此仅对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的关系进行分析,从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来间接展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及其发展的基础或前提。 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应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当前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原来的产品竞争、加工竞争和结构竞争转向国民素质的竞争。在人类步入2l世纪.科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又主要表现为以人才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为核心内容的科学技术与教育综合实力的激烈竞争,高等教育不仅是催生和造就高级专门

人才的最重要手段,而且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基地之一。因此.全面审视科技与教育的互动关系在当前仍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科技对教育有推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科技发展为现代教育的兴起起着助推器的作用。在历史上,l8世纪以前的近代教育从思想、内容到体制都笼罩在宗教主义和人文主义之下.还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或现代教育。而从理论上讲科学教育又包括两重涵义:一层意思是强调在初等、中等到高等教育的整个体系中.以教育对象为主体,通过对教育对象成长特征的研究,使受教育者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另一层意思是以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教育为手段,以培养从事职业化科学研究及其他与科学有关的社会职业活动的专门人才为目的。事实上要取得上述目标,科学教育就必须以作为文化的科学得以在社会文化系统中赢得独立地位、教育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以及科学和教育的双重社会建制化为前提。现在我们以法国为例,l8世纪的法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科技活动中心,以及其科学教育之所以得以确立和普及,是因为它们都与法国启蒙运动密切相关并互为前提。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科学(即科学文化)及其在法国的广泛传播.为法国启蒙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启蒙运动反过来又成为法国科学和教育的解放条件。启蒙运动把科学的精神、原则和方法贯彻到法国社会各个领域,使科学成为谋求社会进步的惟一选择,赢得了社会对科学的认同和支持,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力量在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主导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