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西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北岸蛇绿岩带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西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北岸蛇绿岩带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西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北岸蛇绿岩带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西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北岸蛇绿岩带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2019届高考地理必考题分类集萃:(二)地形

2019届高考地理必考题分类集萃(二)地形 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而穿行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筑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型的设计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的走向特点为( ) A.沿等高线 B.沿山脊线 C.沿山谷线 D.连接聚落 2.图中能眺望到“八达岭关城”的地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图中“人”字型铁路线的设计目的是( ) A.避开河流,节省建设桥梁的成本 B.尽量平行等高线,缩短运输距离 C.既方便停靠车站,又可降低坡度D .绕过山岭,减少开挖遂道的成本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丹霞山地植被垂直分异状况,该山地以红色砂岩为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该山地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流水沉积一地壳抬升一风化侵蚀 B.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风化侵蚀 C.岩浆侵入一变质作用一地壳抬升 D.火山喷发一变质作用一冰川侵蚀 5.导致该山地植被垂直分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岩性土壤 B.地貌形态 C.海拔高度 D.日照时数 我国科考队找寻青藏高原隆起的证据,在雅鲁藏布江谷底发现了蛇绿岩,它是海洋洋底的古老岩石,原生火成岩,可以作为洋盆、古缝合线及古俯冲带存在的直接标志。但一块蛇绿岩还不能说明什么,随后科考队在几百千米的雅鲁藏布江两岸都发现这种蛇绿岩分布,为青藏高原的隆起找到了直接的证据。据此回答下题。 6.蛇绿岩出露地表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 A.岩浆活动、板块的挤压、地壳的抬升 B.岩浆活动、地壳的抬升、板块的挤压 C.地壳的抬升、岩浆活动、板块的挤压 D.板块的挤压、岩浆活动、地壳的抬升 7.科考队员发现了蛇绿岩,继续沿雅鲁藏布江两岸考察,方法和目的是( ) A.沿江考查,证明雅鲁藏布江谷地属于印度洋板块 B.沿雅鲁藏布江谷地,发现地势低洼,证明可能是张裂拉伸的结果 C.走走停停,寻找证据,恰好沿江找到这种蛇绿岩 D.分纵向和横向考察,证明蛇绿岩呈线性分布,是古俯冲带存在的表现 为了发挥三峡水库在长江防洪方面的重大作用,每年要依据长江不同时段的水量变化来调整库容。图2为三峡水库防洪库容示意图,水库设计的正常运行水位是175米,防洪限制水位是145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蛇绿岩套

蛇绿岩套 蛇绿岩套(ophiolite suite)其实就是蛇绿岩(ophiolite)。是一组由蛇纹石化超镁铁岩、基性侵入杂岩和基性熔岩以及海相沉积物构成的岩套。(在地史学中这个就是“三位一体”,是寻找古缝合线的依据,就想前面两位说的“海洋遗”一样。) 岩石概况 蛇绿岩套是一种可与大洋岩石圈对比的独特的镁铁质-超镁质岩石组合,一个发育完整的蛇绿岩包括以下岩石序列: (l)超镁铁质杂岩,由不同比例的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和纯橄榄岩组 成,具有变质变形组构; (2)堆晶辉长质杂岩,以堆晶结构为特征; (3)镁铁质席状岩墙(床)杂岩; (4)镁铁质火山杂岩,主要为枕状玄武岩,常见枕状构造; (5)与蛇绿岩伴生的岩石有富钠的长英质侵入岩和喷出岩、硅质岩、 薄层页岩和少量灰岩。 蛇绿岩成因一般解释为由洋中脊海底扩张作用而形成的大洋岩石圈的侵位形成,蛇绿岩与大洋岩石圈的演化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二者在岩石 类型和岩石序列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研究蛇绿岩的组成、成分及成因是了解大洋岩石圈结构、变化及动力学的主要途径。(简单地说蛇绿岩就是由于两个板块碰撞的时候下面的岩浆的温度很高而导致了碰撞接触带的 发生了变质而形成的。) 现在研究蛇绿岩的地质学家比较多,因为它代表地史时期存在一个广阔的大洋。 岩石成因 蛇绿岩成因一般解释为由洋中脊海底扩张作用而形成的大洋岩石圈的侵位形成。简单地说蛇绿岩就是由于两个板块碰撞的时候下面的岩浆的温度很高而导致了碰撞接触带的发生了变质而形成的。 基本特征 蛇绿岩的代表层序自下而上是:橄榄岩、辉长岩、席状基性岩墙和基性熔岩以及海相沉积物,其中橄榄岩和辉长岩在层序上可以重复多次。蛇 绿岩一般是灰绿色,其中普遍伴生的蛇纹石。 一个发育完善的蛇绿岩套从底部到顶部的岩石组合顺序是:变质橄榄岩→堆积杂岩→岩墙杂岩→枕状熔岩,表现出一种假地层的蛇绿岩层序,这种层序性是蛇绿岩套的基本特征。

西藏的蛇绿岩

西藏的蛇绿岩 在西藏自治区,中生代地层分布最广,仅在昆仑山脉以南和黑阿公路北侧出露部分古生代地层,并沿喜马拉雅山脉出露前寒武纪至新生代的一整套沉积地层。全区境内广泛分布着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的蛇绿岩不发育为稳定陆块内部所特有的暗色岩。其主要构造断裂线的走向显然与印度次大陆的轮廓有关。表现在:1.西藏西部主要发育东西向的大断裂带,而西藏东部以至滇西地区逐渐转为北北西以至近南北向的大断裂带。2.藏南地区东边有两条北东走向的二级断裂带(达旺-林芝和羊八井-那曲断裂带),而西边有两条北西走向的二级断裂带(印度河-噶尔藏布断裂带和革吉县直隆东山蛇绿岩带所代表的断裂带)。这种对称情况能反映了印度板块向北冲撞之应力机制。 按照施泰因曼三连体伴生规律(Hyndman,1972)认为一个蛇绿岩带内细碧角斑岩建造、硅质岩建造和阿尔卑斯型橄榄岩建造应属同一造山期产物。因而据地层时代可以推断:班公山蛇绿岩带、昂龙岗日蛇绿岩带、印度河-噶尔藏布蛇绿岩带,以及怒江蛇绿岩带皆属燕山期,雅鲁藏布江-象泉河蛇绿岩带属燕山期末至喜马拉雅期,而藏北湖区的伦波拉-安多蛇绿岩带和果忙错-巴木错蛇绿岩带可能属印支期至燕山初期。还有些蛇绿岩带尚未得到全面调查,或者它本来就发育不全,我们倾向于把阿尔卑斯型橄榄岩建造看作蛇绿岩系列(Ophiolite suite)的主要代表。因而,沿木塔-澜沧江断裂带目前虽然仅知有为数不多的超基性岩体,亦可暂为唐古拉-澜沧江蛇绿岩带。西藏地区的蛇绿岩带分布来看(见图),这些蛇绿岩带的延伸方向及尖灭情况皆受大断裂带控制。整个青藏高原上密集分布的许多条蛇绿岩带可以概括成为一个蛇绿岩体系,而这种构造岩石体系或许能更好地反映大陆地壳结构的基本特征。 雅鲁藏布江-象泉河蛇绿岩带 一、地质概况 雅鲁藏布江-象泉河蛇绿岩带东起朗县金东至札达县玛那山口以南印度境内,全长约1400里。按岩体分布情况。可以很自然地分成三段描述:西段从玛那山口至仲巴县桑木张,中段从萨噶县帕萨珠至仁布县,东段从曲水至金东。整个蛇绿岩带各类岩体分布情况见图。 西段主要出露有香札、拉昂错等较大的超基性岩体。据S.K.沙报道,玛那山口南边、焦哈尔(Johar)蛇纹岩体是中晚白垩世时侵入的,伴有细碧岩。我们在拉昂错超基性岩体南侧已见不少紫红色硅质岩转石(未追索露头)。 中段的蛇绿岩系列发育最完整。有几个长几十公里至百余公里的超基性岩体,常伴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