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诗歌中的叠字模板

诗歌中的叠字模板

诗歌中的叠字模板
诗歌中的叠字模板

诗歌中的叠字

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组成的词语,又称为复字、重言,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方式。两字相叠被称为单叠,四字相叠被称为双叠。在古典诗词曲中,叠字的运用相当普遍。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共305篇,竟有204篇见用叠字。《诗经》在运用叠字方面显示了精深的语言表现力和惊人的创造性,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小雅"车攻》)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风雨萧萧,鸡鸣胶胶。(《郑风"风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

都是受到历代评论家称许的叠字佳句。清代语言学家王筠把《诗经》中的叠字汇集分类,编成《毛诗重言》一书。可见后世对“诗三百”叠字修辞之妙是何等击节赞赏。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对于《诗经》的叠字给予高度评价:“灼灼状桃李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

这是说:《诗经》中的叠字如“灼灼”“依依”“杲杲”等,虽然只是相叠的两个字,却可以“以少总多”,把客观景物描摹刻画得“情貌无遗”,形神毕现;即使人们再苦思冥想上一千年,也将不能找到更为恰当的词去取代这些叠字。

汉代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中,运用了叠字的竟达十三首之多。如《青青河畔草》全诗十句,开头六句连用了叠字: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青青”是从色彩上形容春草之碧绿,“郁郁”是从意态上描绘柳树之葱郁,写出烂漫春光之中草木的生机畅茂。“盈盈”是形容“楼上女”的绰约风采,“皎皎”表现出这位女子临窗凝眺时的姿容仪态。艳丽的“红粉妆”再加上“娥娥”二字,愈显现出她美丽的容貌;洁净白晰的“素手”再饰以“纤纤”二字,更加具体地刻画出“素手”的形态。顾炎武指出:这首诗“连用六叠字,亦极自然,下此即无人可继”(《日知录》)。自然妥贴,毫无矫饰雕琢之痕是这首诗的特点,顾氏之评,切中肯綮。

在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盛行之后,叠字运用就比较少了,这是因为近体诗在句数字数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遣词造句都讲求高度精炼,如果一味滥用叠字,势必造成诗意的繁复和音节上的板滞。但在唐宋两代律诗里,成功地运用叠字的佳作还是不乏其例的。如崔颢的《黄鹤楼》颈联: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历历”是说登楼远眺时,汉阳的树木清晰在望,尽收眼底;“萋萋”是形容鹦鹉洲上芳草浓密茂盛,一片葱翠,由于运用了两组叠字使这联诗句形象鲜明,如在目前,意境更为高远。假如去掉这两组叠字,诗句成为“晴川汉阳树,芳草鹦鹉洲”,则兴味索然了。

唐代诗人李嘉祐有一联诗:“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在李诗每句前加上一对叠字。前人认为这是王维袭用或点化李诗句,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指出,王维是盛唐人,李嘉祐是中唐人,前人怎能偷用后人的诗呢?其说甚是。抛开谁袭用谁这个问题,仅就两联诗的本身进行对照比较而言,王诗多了两组叠字,却增色不少。“漠漠”显示出江南水田的广漠开阔,一望无垠;“阴阴”形容夏木的浓

荫幽暗,诗句的内涵更为广袤,比李诗更生动、更传神,显得绰约多姿,读来引人想象,饶有兴味。谢榛评云:“加以四字,豪健自别”(《四溟诗话》);叶梦得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下,精彩数倍”(《石林诗话》)。所谓“豪健自别”“精彩数倍”,都充分肯定了叠字的妙用,缘情体物,突出地渲染出自然景物的特征,因而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杜甫是善于用叠字写诗的艺术大师,他的七言律绝中妙用叠字的清词丽句很多,如: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曲江二首》之二)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秋兴八首》之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六)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七)

却绕井栏添个个,偶经花蕊弄辉辉。

(《见萤火》)

上述诗句中的叠字,有的精微细致地描摹刻画了客观事物的动态,有的深切真挚地表露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无论是状物还是抒情,均达到拟声、摹形、传神的境地,使诗句音节琅琅,形象栩栩欲活。不仅七言,五言亦如此,对于老杜五言诗使用叠字之精妙,我们借引范晞文在《对床夜雨》中的一段论述:

双字用于五言,视七言为难。盖一联十字耳,苟轻易放过,则何所取也。老杜虽不以此见工,然亦每加之意焉。观其“纳纳乾坤大,行行郡国遥”,不用纳纳,则不足以见乾坤之大,不用行行,则不足以见道路之远。又“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则一气旋转之妙,万物生成之喜,尽于斯矣。至若“汀烟轻冉冉,竹日净晖晖”;“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地晴丝冉冉,江碧草纤纤”;“急急能鸣雁,轻轻不下鸥”;“檐影微微落,律流脉脉斜”;“相逢虽衮衮,告别莫匆匆”等句,俱不泛。

范氏所言之“双字”即本文所谈的叠字。杜诗中叠字安排都是经过锤炼而成的,像用“急急”形容空中鸣雁,用“轻轻”形容盘旋飘飞的白鸥,用“荒荒”形容落日,用“泯泯”形容河水,都新奇别致,妥帖自然。上述所引例证,无论叠字之在句首(如“湛湛长江去”),或在句中(如“檐影微微落”),或在句尾(如“地晴丝冉冉”),状物写景都精当熨贴,从中可见老杜“语不惊人死不休”那种锤炼语言的苦心。

通篇每一句都见叠字的诗作被称为叠字体诗,如清代著名诗人万树的《上元灯月》二首,兹举其一:

煌煌夜色华,攘攘众音哗。皎皎金为月,层层雪作葩。

盈盈飞玉斝,璨璨喷银花。赫赫平津第,潭潭博陆衙。

腾腾歌玉勒,扰扰走钿车。艳艳悬灯市,熙熙贳酒家。

翩翩鞋踏绣,楚楚发垂纱。隐隐藏红袖,婷婷隔绛纱。

悠悠唱罗嗊,细细拨琵琶。袅袅箫初奏,逢逢鼓又挝。

行行游未遍,忽忽桂轮斜。

在词这种体裁中,叠字运用也不算少,如: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梦江南》)

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蝶恋花》)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

但这些叠字的运用基本上还是承袭了诗的手法,并没有什么突破。在宋代词作叠字运用中,最为赞赏的是李清照名作《声声慢》的开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连用七对叠字,超然笔墨恒蹊之外,确实是大胆的创新。这十四字内包容着千种愁情、万斛怨恨:“寻寻觅觅”,写出心中若有所失,惶惶寻索的茫茫思绪;“冷冷清清”,点染出孤独冷寂的凄苦处境;“凄凄惨惨戚戚”,写出内心深处悲苦凄惨难以名状的愁情,表达出她在南渡之后,国破夫亡,孤苦独处的心境,沉痛无比,十分感人。后世诗歌评论都给予极高的评价:

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张端义《贵耳集》)

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词苑丛谈》)

我们理解,所谓“无斧凿痕”是说它造语奇隽而自然稳妥;所谓“大珠小珠落玉盘”,喻其声调顿挫凄绝,用字奇横但不妨音律,故声情和谐。总之《声声慢》的叠字已成为古典诗词中的“六龙回日之高标”,后人是难以企及的。

清代女词人双卿在其《凤凰台上忆吹箫》中,妙用叠字来倾吐内心的愁怨,亦为一首叠字名作: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

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

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

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

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

谁还管,生生死死,暮暮朝朝。

这首词宛转缠绵,情真意切。叠字运用的好,应以“复而不厌,赜而不乱”(顾炎武《日知录》语)为标准,即字面上虽然相叠重复,但应清新熨贴,不使读者感到讨厌;意境上虽然厚重幽深,但应安排得有章法、有条理,不繁杂紊乱。

一些作者在创作中刻意追求多用叠字以标新立异,却往往弄巧反成拙,加厉而变本矣。像韩愈的《南山》连用十四句叠字,诗同堆砌,令人厌烦,不能卒读;李商隐《菊》诗:“暗暗淡淡紫,融融治治黄”,雕琢太过,不足取法。元朝乔吉写的散曲小令《天净沙》通篇用叠字组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奇则奇矣,但叠字用得过了头,一味追求奇险,效颦前贤,成为堆砌雕琢之作。前人对此多有批评,陆以湉豪不含糊地指出:“不若李(指李清照[声声慢])之自然妥帖”(《冷斋杂识》);陈廷焯更斥之为“丑态百出”(《白雨斋词话》);话虽刻薄,但讲的不无道理。

在诗、词、曲中,元曲作品的叠字运用最为常见,这是因为元曲具有口语化、通俗化的特点,在格律上又比较宽的缘故。有许多散曲在叠字使用上很为出色,略举元人小令二三例于后.:

杯斟的金波滟滟,诗吟的青霄惨惨,人惊的白鸟皑皑。

(张养浩《普天乐·大明湖泛舟》)

秋风飒飒撼梧桐,秋雨潇潇响翠竹,秋云黯黯迷烟树。

(刘廷信《水仙子·相思》)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锦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王实甫《十二月尧民歌·别情》)

王实甫在对偶排比的句式中又安排了六对叠字,而且遥山与远水、杨柳与桃花、香风与暮雨相对,均以叠字收尾,更显得缠绵流转,音节和美,琅琅上口。

在元杂剧中,叠字运用则更为常见,一般在描写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或描摹介绍自然风光时运用叠字。下面各举一例说明。如《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崔莺莺唱词[叨叨令]: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

有什么心情将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

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

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作重重叠叠的泪。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

久以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

一连串双叠的叠字句,整齐复沓,流转如珠,如诉如泣,曲折地倾泄出莺莺难以与张生离别的复杂感情,缠绵悱恻,鸣咽凄楚,把内心世界刻画得细腻入微,栩栩如生。元杂剧中《货郎担》第三折,用叠字描写凄风夜雨的自然景色:

我则见黯黯惨惨天涯云布,万万点点潇湘夜雨;

正值着窄窄狭狭沟沟堑堑路崎岖,

黑黑黯黯彤云布,赤留赤律潇潇洒洒断断续续,

出出律律忽忽鲁鲁阴云开处。

霍霍闪闪电光星注;正值着飕飕摔摔风,淋淋渌渌雨,

高高下下凹凹答答一水模糊,

朴朴簌簌湿湿渌渌疏林人物,

却便似一幅惨惨昏昏潇湘水墨图。

上文曾说过,叠字句,特别是放连珠炮似的叠字句,因为相同的声音较多,运用失当,容易流于单调凝滞,甚至使读者感到厌烦。《货郎担》这段曲词用的叠字很多,但效果很好,其原因在于:它使用的全是口语化的通俗词语,清新易懂;另外,作者把一个双叠词与两个双叠词交错运用,形成了音节上的急缓相间、繁促嘈杂,有力地渲染出云密天暗,雨暴风狂的天气形势,使读者如临其境、心弦紧扣。

诗、词、曲均属韵文范畴,在这些体裁的作品中成功地运用好叠字这种修辞手法,有三点好处:

(一)可以使对自然景物和客观事物的描摹更加生动、形象,写景状物,细致真切。

(二)可以使作品(或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为绵密曲折,深切感人。

(三)可以使作品的气势连贯,音节流美,增强了节奏感和修辞美。

叠词的表达作用

叠词的表达作用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叠词的表达作用 叠词的表达作用: 1.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2.起强调作用。 叠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它的恰当运用,能和谐音律,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有些叠词模拟声音,非常逼真。例如:《古井》中用“叮叮当当”来形容挑水桶碰撞的声音,用“吱悠吱悠”来形容扁担发出的声音,写出了人们挑水时的热闹,形象地说明了到这里取水的人多,又从侧面反映了古井为乡亲们提供生命的泉水,默默奉献的精神。有些叠词描写形状,惟妙惟肖。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写海参蠕动用“懒洋洋”,形象地表现了海参缓慢移动的样子,憨态可掬,逗人喜爱;写鱼的眼睛用“圆溜溜”,非常逼真地写出了鱼眼的灵活与水灵。 有些叠词展现动作,含义丰富。例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中写汤姆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的动作是“慢吞吞”的,十分恰当地写出了汤姆不想把鱼放掉,可又不能违反爸爸的命令的矛盾心理。有些叠词泼墨溢彩,别有情趣。例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中用“水灵灵”写出了水面波动的情景,用“蓝晶晶”恰当表现了湖水蓝得发亮的特点,使湖水显得更娇美可爱,又运用“绿茵茵”“黄灿灿”突出了草滩黄绿相间,色彩艳丽,引人注目,而且表现出青海湖畔一片充满蓬勃生机的景象。 有些叠词渲染气氛,令人如临其境。例如:《观潮》中用“浩浩荡荡”渲染了钱塘江大潮不可阻挡的气势,突出了自然的伟大力量。《齐天大圣》中的叠词“千千万万”“万万千千”,有力地渲染了哪吒和孙悟空打斗时的激烈场面和气氛。 ★学过的诗歌中叠词的作用 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头连用了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向来受到人们的赏识。徐说:“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这七组叠词妙在何处呢 首先,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侧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侧重写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三者用“情”贯穿一起。 其次在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有节奏感。 此外,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下基调,创造出悲伤的氛围,使读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 由此可见,叠字在诗词创作中独具魅力,其特殊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形象性。诗中叠字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开头六句连用了六组叠词:“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前两句写景,用“青青”、“郁郁”描绘出春天草木浓密的生机;后四句写人,四组叠字将思妇的体态、仪容、装扮等写得十分逼真,简直呼之欲出。 《古诗十九首》在叠字运用上堪称典范。再如《迢迢牵牛星》,全诗仅十句,用了六组叠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形象地表达了牛郎织女缠绵的感情。 有些诗句由于叠字用得精妙,使其更富于艺术魅力,赢得人们的交口称赞,遂成千古名句。如杜甫的“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盛唐的时代风貌 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大致相当于公元八世纪上半叶。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 盛唐涌现出以李白、杜甫、王维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他们共同开辟了一个气象恢宏的诗歌的黄金时代。 所谓“盛唐气象”,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它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盛唐诗人王湾有一首《次北固山下》,当时的宰相张说称赞不已,将颈联抄在官署的墙上,作为诗歌的楷模。(见殷璠《河

岳英灵集》)这诗的中间两联正好可以用来形容那个时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那三个形容词:平、阔、正,还有那高悬的风帆,从残夜中生成的海日,进入到旧年里的江春,都让人感受到盛唐时代的气息以及盛唐诗歌的风貌。再看以下这些盛唐诗人的歌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庐山谣》)“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在这些诗句里洋溢着一股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千载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壮。盛唐诗人并不是没有忧愁,李白就经常把愁字挂在嘴边,诸如“愁疾”、“愁颜”、“愁心”、“愁发”、“愁肠”,不一而足。但我们只要将李白和中唐的孟郊、李贺,晚唐的温庭筠、李商隐比一比,就可以感到李白愁得来有力、愁得来气派。正如他的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显示的是强者之愁,在愁中有一股浩然奇气。杜甫也写愁,那是一片忧国忧民的伟大之愁、健康之愁:“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沧浪诗话》与盛唐诗歌的经典化诗歌的

《沧浪诗话》与盛唐诗歌的经典化 【内容提要】 严羽《沧浪诗话》是集宋代诗学辨体理论大成的理论著作,它对明清诗学批评理论影响最大的是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沧浪诗话》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是宋代诗学批评辨唐宋诗风差异的理论总结,也是对江西诗派的全面清算,同时显示了严羽试图在儒家理学体系之外建构诗学话语的努力,指引着明清诗学批评的基本路径,具有极其重要的诗学批评史意义。 【关键词】《沧浪诗话》;盛唐诗歌;宋代诗学 严羽《沧浪诗话》是整个宋代诗话中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著作,也是集宋代诗学辨体理论之大成的理论著作,它对明清诗学批评的最大影响是在标榜格调的理论旗帜下对唐诗尤其是盛唐诗歌的经典化。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主任宇文所安教授认为:“《沧浪诗话》的流行产生了一个严重后果,那就是把盛唐诗经典化了,盛唐诗从此成为诗歌的永恒标准,其代价是牺牲了中晚唐诗人。虽然盛唐代表诗歌高峰的信念可以一直追溯到盛唐时代,但严羽给盛唐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权威,一种类似禅宗之正统的文学之正统。绝对的诗歌价值存在于过去的某个历史时刻,这种观念,或好或坏,一直左右着后世读者对诗歌的理解。以盛唐诗为正统的观念时不时受到谨逊的限制或激烈的反对,但它始终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认识,其他见解都围绕着它做文章。”①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 侧重于强调诗学批评中存在着某种凌驾于具体创作之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 与典范,这种标准与典范首先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假设上,即任何一种文学体裁都具有某种最典范的创作阶段,这一阶段该体裁的创作具有整齐划一的时代风格,而这一风格则是超越时代的典型范本,必然成为后世长期师法遵循但永远无法达到的创作楷模。对这种典型范本的归依与膜拜是古代诗学辨体理论的重要特征,也是格调派诗学复古的潜在内涵。 首先,《沧浪诗话》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是从贬抑宋诗新变的成就,重新思考诗歌发展路径开始的,具有正本清源的意味,也是宋代诗学批评辨析唐宋诗风差异的理论总结。 在严羽确立盛唐诗审美规范之前,北宋诗人黄庭坚、陈师道试图从中唐诗人杜甫、韩愈的刻意锤炼、辞必己出出发来奠定宋诗的崛奇拗峭、朴拙生硬的诗风;南宋诗人如陆游、杨万里试图从古诗及唐诗的美文传统中寻找新的审美规范来补救江西诗派末流的枯瘦艰涩、拗硬奇险的弊病,但是他们所景仰与效法的只是中晚唐诗歌的清新自然、圆转流丽的诗歌风格,与严羽取法乎上,效法盛唐的雄浑雅健、华采空灵的诗歌风格迥异。尤其是宋代诗人对传统儒家道德气节价值观与以美刺讽谏为中心的诗歌政治功能的强化,冲淡了其文学风格论的独特的诗学意义。故《沧浪诗话?诗评》称:“唐人诗与本朝人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② 《沧浪诗话》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尤其是建立在对江西诗派的全面清算的基础上的。严羽在论述具体诗体上,如:“五言绝句中,众唐人人是一样,

朗诵背景音乐配乐大全

诗歌朗诵背景音乐配乐大全 一歌颂祖国类 1 共和国之恋 2 我像雪花天上来 3 红旗颂 4 长征交响曲1 5 长征交响曲2 6 义勇军进行曲 7 五星红旗 8 黄河钢琴协奏曲 9 乡之音1 10 乡之音2 11 乡之音3 12 十送红军配乐13 青春中国配乐14 黄河号子15 我和我的祖国16 长城谣17 黄河牵着我的手18 江山无限19 爬雪山20 同一首歌21 长江之歌22 娘大哥他回来了23 龙魂24 大梦敦煌25 缔造者26 西江月?井冈山27 满江红?和郭沫若28 七律?占领南京29 蝶恋花?答李淑一30 菩萨蛮?黄鹤楼31 沁园春?雪32 重上井冈山33 长征34 相聚中华35 高歌向明天36 在灿烂阳光下37 希望的中国走向未来38 祖国万岁39 好时代40 人民公仆 41 春风不忘42 党旗更鲜艳43 时代最强音44 在灿烂阳光下45 在你旗帜下46 歌声永不落47 在欢腾的大地上48 祖国颂 二亲情乡情类 1 白发亲娘 2 大别山 3 老父亲 4 妈妈的歌谣 5 母亲0 6 母亲 7 那就是我 8 前门大碗茶 9 亲爱的爸爸妈妈10 夕阳红11 烛光里的妈妈12 忆江南13 思乡14 千年祈15 二泉映月 三爱情心情类 1 天浴梁祝提琴 2 何茫然 3 走进春天配乐 4 陆游唐婉 5 沈园故事 6 哀怨的大提琴 7 悲怆的大提琴8悲伤的大提琴9 悲壮的大提琴10 沉重的大提琴11 舒缓的大提琴12 忧伤的大提琴13 振奋的大提琴14 悲曲15 不了情16 苍凉遒劲17 苍序曲1 8 常驻我心1 9 故事20 款款柔情21 乱世佳人22 每当你离去时候23 秋日私语24 人鬼情未了25 人面桃花26 殇殇27 思乡曲28 万水千山总是情29 味道30 我的美丽与哀愁31 我等候你32 无悔33 无极34 无尽的爱35 心安神宁36 眼熏在你眼里37 洋溢的爱38 以吻封缄39 隐私40 雨和泪41 月光小夜曲42 真诚和感动43 只有你44 钟爱一生45 长亭怨慢46 爱情飞蛾47 爱与愁交给谁48 离情别绪49 夜夜相思 四自然诗意类 1 白菊曲 2 秋菊曲 3 冷菊曲 4 碧雨翠丝 5 哈罗 6 航行 7 荷塘月色 8 良宵 9 旅程10 旅行11 绿洲笛韵12 美好时光13 破晓14 日光海岸15 森林狂想曲16 田纳西华尔兹17 田野小曲筚篥18 温柔海19 仙境20 雪花的快乐21 雪人22 烟火23 远古之迷24 月河25 月神26 满天春色27 满园春色2 8 千年冰29 水晶杯30 水晶球31 水晶枕32 水晶柱 五草原马头琴 1 不落的太阳 2 草原梦 3 草原之夜 4 大草原 5 父亲的草原 6 嘎达梅林 7 美丽的草原 8 蒙古人 9 牧歌10 诺恩吉雅11 色楞格河12 森吉德玛13 提琴在西北草原14 天上的神云15 天堂16 赞歌 六强烈节奏气势磅礴 1 百战英雄 2 苍龙鼓 3 冲天炮 4 德久鼓 5 等待 6 风雨人生 7 鼓古事记 8 鼓诗 9 海燕伴奏10 浩浩乾坤11 激烈磅礴12 甲午海战13 千古英雄14 十跪母重恩15 问天16 向天再借五百年17 校歌18 心灵睡过的地方19 中国志气20 最后的倾诉21 Avemano 22 Dont go Away 23 Dont forget 24 Enae Volare 25 if you shout 26 Looking For 27 Sombre Day 28 The champions 29 The Mass 30 Voxifera 七交响乐轻音乐 1 阿达玛斯 2 爱尔兰摇篮曲 3 安妮的仙境 4 巴格达之星 5 比阿特丽克斯 6 变幻之风 7 布列瑟农 8 沉意爱尔兰 9 晨光10 初雪11 春水12 春天13 春野14 春之歌15 春之声16 大自然的母亲17 地

叠词在诗文中的效果

叠词在诗文中的效果 (一)什么是叠词 叠词一般指含有重叠字的词,主要形式有:AA、AAB、ABB、AABB、AABC、ABAC、ABCC等,如纷纷,飘飘然,绿油油,安安稳稳,格格不入,无时无刻,大名鼎鼎。 (二)叠词的表达作用 1.增强诗文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起强调作用。 叠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它的恰当运用,能和谐音律,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有些叠词模拟声音,非常逼真;有些叠词展现动作,含义丰富;有些叠词渲染气氛,令人如临其境。 古典诗歌运用叠词摹声,不仅因为它能增强形象性,还因为它充满音韵美。有些叠词用来描摹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再现事物运动的情景,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的“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用“隐隐”“甸甸”摹拟车马声,非常确切,渲染了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萧萧”“滚滚”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寒率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 ★学过的诗歌中叠词的作用 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头连用了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向来受到人们的赏识。徐说:“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这七组叠词妙在何处呢 首先,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侧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侧重写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三者用“情”贯穿一起。 其次在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有节奏感。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抑扬顿挫、一唱三叹的旋律,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此外,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下基调,创造出悲伤的氛围,使读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全诗运用了六组叠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使人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手之秀美,织布繁忙,形声兼备,继而生情,水清浅,人含情。由景

李白诗歌中的盛唐气象

李白诗歌中的盛唐气象 李白诗歌中的盛唐气象赵昀李白的诗鲜明地表现了盛唐气象,同时又发展和丰富了盛唐气象。他像一阵惊雷,一股狂飙,带着惊天动地的声威,以一种震撼的力量征服了同时代的作者,影响后世。一、政治抱负诗——自信豁达昂扬,乃盛唐气象的最强音李白在诗中歌唱理想,赞美时代,体现了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李白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他常以鲁仲连、范蠡、乐毅、谢安等人自许,但他既看不起“白首死章句”的儒生,又不愿走科举入世之路或从军边塞,而是寄希望于风云际会,平交王侯而立扺卿相,建立盖世功业后归隐江湖。诗歌《出山》中“莫谓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一句表明了诗人的四方之志。在《驾去温泉宫赠杨山人》中诗人写道:“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唯有君。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诗人扬眉吐气,激昂青云。在《送梁公昌从信安王北征》中说“高谈百战术,郁作万夫侯”,充满了自信昂扬。 二、山水田园诗——万千磅礴气势,展现盛唐昂扬气概李白对祖国山川异乎寻常地热爱,他写了很多山水诗。在诗中,李白半是仙人、半是侠士的豪迈的性格借歌颂祖国壮丽山川极好地得到表现。那咆哮愤怒一泻千里的江河,奇险挺拔高出天外的峰峦,与前代以及后来的山水诗相比,明显体现出他的个性特色和盛唐气象。在《望庐山瀑布》中他这样写庐山飞瀑:“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诗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奇壮丽、气象万千,可以看出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热爱山河的壮丽以及自然界的一种无拘无束的境界。诗中蕴含的那种气势,是吟风弄月者们所不能比的,而这种心胸气势也只有盛唐诗人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又如诗《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再如《庐山谣》:“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诗中对壮丽山河的描绘,气势磅礴,又有一种昂扬的内在旋律,这正是盛唐诗歌的普遍特征。三、游仙寻道诗——飘逸洒脱,体现盛唐自由解放个性李白诗歌当中也有对神仙道教的膜拜,渴望融入自然,在其内心深处深藏着对于人生自由的向往。这也是盛唐精神的体现。在他的人格里,有一种与自然的亲和力。山水漫游,企慕神仙,终极目的是要达到一种不受约束的逍遥的人生境界。他的狂傲不羁的性格,飘逸洒脱的气质,都来源于这样的思想基础。道教为李白富有浪漫主义风格的诗歌的表达提供了广阔的意象空间。如李白所写的那样:“仙人游碧霞,处处笙歌发”——道教世界里,仙人们腾云驾雾,上天入地,而且还一路仙乐嘹亮,真是令人飘飘欲仙、无限向往。长期处于这种环境的熏陶,必然会刺激李白的想象力,并为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表达提供了构筑“想象世界”的大量意象,如大鹏、巨螯、高山、急流、大江大河、仙境、梦境等。李白在《游泰山》一诗中就以神仙自诩:“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阙……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而诗中的许多意象如“王母池”、“天门阙”、“织女”等也都与道教离不开。无疑,道教鼓吹的神仙世界,投合了李白飘逸洒脱的个性。现实生活的黑暗龌龊使他更强烈地幻想和追求美好的神仙世界。道教给李白安上了神游四方的想象翅膀,使他的诗歌增加了恍惚飘逸、光怪陆离的神异浪漫色彩。四、个性风格——热烈追求大胆批判,强化盛唐气象布封说:“风格即人。”李白善于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使他的诗歌具有奔放飘逸的风格。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又善于调动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在《梦游天姆吟留别》中,他用梦幻的形式对超现实的幻想境界进行描摹:“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全篇感情的凝聚点,在诗的结构上是“卒章显其志”,所显的是诗人

叠字诗欣赏

叠字诗欣赏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七组叠词朗读起来,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

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元代】王实甫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山是遥山,水是远水,由远及近,写了杨柳、桃花、内阁、重门。其对仗句中用了“隐隐、粼粼、滚滚、醺醺、阵阵、纷纷‘这些叠音词来修饰”遥山、远水、杨柳、飞棉、醉脸、香风、暮雨“起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隐”和“粼”,“滚”和“醺”、“阵”和“纷”押韵,使作品音响联结而成和谐的整体增加了作品的音韵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二是加强了寥廊冷落的感觉,加倍地渲染了使人发愁的景色,间接抒发了闺中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渺茫的希望,可谓情景交融。

?《鬓云松令·叠字词》 【清代】吴承勋 掩纹纱,开宝鼎。一树梧桐,一树梧桐影。 络纬啼烟秋欲暝。翠玉楼前,翠玉楼前井。 风衾寒,鸳帐冷。好梦无端,好梦无端醒。 离别团圆今夜并。愁依阑干,愁依阑干等。 这是极为精彩的一首叠字词。词的主题是思妇的秋怨,上片的时间是黄昏,下片的时间是夜晚。上片只写黄昏的景色,抒情主人公并没有出场,但她的孤单、寂寞、哀愁,尽在萧索的景色中。下片写思妇在梦中与丈夫团聚,好梦的来临没有先兆,好梦消散也无缘无故,她只能如往日一样,愁依阑干,苦苦等候。 ?《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叠词的作用

诗歌中叠词的作用 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头连用了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向来受到人们的赏识。徐说:?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梁绍王称之?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 这七组叠词妙在何处呢?首先,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侧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侧重写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三者用?情?贯穿一起。其次在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有节奏感。此外,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下基调,创造出悲伤的氛围,使读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 由此可见,叠字在诗词创作中独具魅力,其特殊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形象性。诗中叠字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开头六句连用了六组叠词:?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前两句写景,用?青青?、?郁郁?描绘出春天草木浓密的生机;后四句写人,四组叠

字将思妇的体态、仪容、装扮等写得十分逼真,简直呼之欲出。《古诗十九首》在叠字运用上堪称典范。再如《迢迢牵牛星》,全诗仅十句,用了六组叠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形象地表达了牛郎织女缠绵的感情。 有些诗句由于叠字用得精妙,使其更富于艺术魅力,赢得人们的交口称赞,遂成千古名句。如杜甫的?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长),用?纷纷?、?细细?,抒发自己惜花、爱花的心情,造语似痴,但情真意切。再如韦应物的?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赋得暮雨送李胄》),二组叠字使诗的意境更为深邃。《后湖集》说,每读此句?未尝不茫然而思,喟然而叹?,希望?图苏州?(韦应物)之句于壁,使余隐几静对,神游八极之表。 二是确切性。叠字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达到摹状的修辞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用?隐隐?、?甸甸?摹拟车马声,非常确切,渲染了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叠字还可以摹拟各种声音;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用?萧萧?摹拟落叶声;黄巢的《题菊花》中?飒飒秋风满院栽?,用?飒飒?摹拟风声风声;岳飞《满江红》中?凭栏处,潇潇雨歇?,用?潇潇?摹拟雨声……叠字撮合婚姻时写道:?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这里?诺诺?、

李白诗歌与盛唐气象

李白诗歌是否反映了“盛唐气象” 1954年,林庚在《诗人李白》中认为,“李白的时代不但是唐代社会上升的最高峰,也是中国整个封建时代健康发展的最高潮”,“这个当时全世界封建社会中最先进的民族,正走在她胜利的高峰上,她的无限的展望,带来了自由的丰富的想像,少年的解放的精神,对于祖国乡土的热爱与礼赞,她需要尽情的歌唱,这乃是人民普遍的愿望,无数诗人都努力在满足人民这一个愿望,也就是在这高峰上,于是出现了李白”,“李白就是最优秀的完成了这个时代的使命的人。没有李白,我们今天对于盛唐高潮的认识就要减低,没有李白,盛唐的高潮就要为之减色,这就是李白诗歌的现实性”。 林庚此文先是在1954年6月下旬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举行的讨论会上发表的,有些与会学者对林文中所说的“太平盛世”的性质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是大多数学者并没有否认李白对盛唐的歌颂,如赵树理在同意林文对盛唐性质的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李白的诗作既反映了盛唐好的一面,但他对现实还是不满的,因此也反映了盛唐坏的一面。 此文在报刊上正式发表以后,在学术界引发了一场关于李白诗歌是否反映了“盛唐气象”的讨论。有些学者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如胡国瑞在其《评〈诗人李白〉》中认为林文“对李白诗歌所表现的要求解放的精神力量的历史意义估价过高”,裴斐在《谈李白的诗歌》中认为,“李白诗歌贯穿着怀才不遇与人生若梦这样两个基本主题,其感情基调不是乐观、少年解放、青春奋发,而是忧郁和愤怒”,“当李白以一个卓越的诗人姿态出现时,面对的已经不是‘上升发展的现实’,而是唐帝国开始崩溃的时期了”。还有一些学者持调和的观点。如时萌在《谈研究李白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既不同意林庚的观点,也不同意裴斐的观点。他认为李白“既然经历过那个全盛阶段,那么他诗中的反映‘盛唐气象’,也真是反映了生活的真实”,但“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现实生活的转变,李白的笔尖逐渐转向,笔上的彩色逐渐沾上了天宝以后的现实生活的灰黯色彩,诗篇里流露着忧愤的控诉”。 1958年,林庚又发表了《盛唐气象》一文,对其“盛唐气象”的观点进行补充和伸发。他在该文中认为,“盛唐气象”是指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蓬勃不只由

诗歌朗诵配乐大全

诗歌朗诵背景音乐配乐大全 一、歌颂祖国类 1 共和国之恋 2 我像雪花天上来 3 红旗颂 4 长征交响曲1 5 长征交响曲2 6 义勇军进行曲 7 五星红旗 8 黄河钢琴协奏曲 9 乡之音 1 10 乡之音 2 11 乡之音 3 12 十送红军配乐 13 青春中国配乐 14 黄河号子 15 我和我的祖国 16 长城谣 17 黄河牵着我的手 18 江山无限 19 爬雪山 20 同一首歌 21 长江之歌 22 娘大哥他回来了 23 龙魂 24 大梦敦煌 25 缔造者 26 西江月·井冈山 27 满江红·和郭沫若 28 七律·占领南京 29 蝶恋花·答李淑一 30 菩萨蛮·黄鹤楼 31 沁园春·雪 32 重上井冈山 33 长征 34 相聚中华 35 高歌向明天 36 在灿烂阳光下 37 希望的中国走向未来 38 祖国万岁 39 好时代 40 人民公仆41 春风不忘 42 党旗更鲜艳 43 时代最强音 44 在灿烂阳光下 45 在你旗帜下 46 歌声永不落 47 在欢腾的大地上 48 祖国颂 二、亲情乡情类 1 白发亲娘 2 大别山 3 老父亲 4 妈妈的歌谣 5 母亲0 6 母亲 7 那就是我 8 前门大碗茶 9 亲爱的爸爸妈妈 10 夕阳红 11 烛光里的妈妈 12 忆江南 13 思乡 14 千年祈 15 二泉映月 三、爱情心情类 1 天浴梁祝提琴 2 何茫然 3 走进春天配乐 4 陆游唐婉 5 沈园故事 6 哀怨的大提琴 7 悲怆的大提琴 8 悲伤的大提琴 9 悲壮的大提琴 10 沉重的大提琴11 舒缓的大提琴 12 忧伤的大提琴 13 振奋的大提琴 14 悲曲 15 不了情 16 苍凉遒劲 17 苍序曲 18 常驻我心 19 故事 20 款款柔情 21 乱世佳人 22 每当你离去时候 23 秋日私语 24 人鬼情未了 25 人面桃花 26 殇殇 27 思乡曲28 万水千山总是情 29 味道 30 我的美丽与哀愁 31 我等候你 32 无悔 33 无极 34 无尽的爱 35 心安神宁 36 眼熏在你眼里 37 洋溢的爱 38 以吻封缄 39 隐私 40 雨和泪 41 月光小夜曲 42 真诚和感动 43 只有你 44 钟爱一生 45 长亭怨慢 46 爱情飞蛾 47 爱与愁交给谁 48 离情别绪 49 夜夜相思 四、自然诗意类 1 白菊曲 2 秋菊曲 3 冷菊曲 4 碧雨翠丝 5 哈罗 6 航行 7 荷塘月色 8 良宵 9 旅程 10 旅行 11 绿洲笛韵 12 美好时光 13 破晓 14 日光海岸 15 森林狂想曲 16 田纳西华尔兹 17 田野小曲筚篥 18 温柔海 19 仙境 20 雪花的快乐21 雪人 22 烟火 23 远古之迷 24 月河 25 月神 26 满天春色 27 满园春色28 千年冰 29 水晶杯 30 水晶球 31 水晶枕 32 水晶柱 五、草原马头琴 1 不落的太阳 2 草原梦 3 草原之夜 4 大草原 5 父亲的草原 6 嘎达梅林 7

古诗词中叠字名句集粹

古诗词中叠字名句集粹(一)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呜》)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古诗十九首之一)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古诗十九首之二)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古诗十九首之三)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古诗十九首之三) 冉冉狐生竹,结根泰山阿。(古诗十九首之八)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古诗十九首之十)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之十)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古诗十九首之十一)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古诗十九首之十三)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古诗十九首之十六)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古诗十九首之十九)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短歌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南北民歌《敕勒歌》)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潜《归去来兮辞》)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杜甫《狂夫》) 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靖蜒款款飞。(杜甫《曲江二首》)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杜甫《秋兴八首之三》)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杜甫《田舍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灏《黄鹤楼》) 大弦噪噪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雨。 噪噪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渭城朝雨浥輕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渭城曲》)

盛唐时期的盛唐气象

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大致相当于公元八世纪上半叶。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盛唐涌现出以李白、杜甫、王维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他们共同开辟了一个气象恢宏的诗歌的黄金时代。 所谓“盛唐气象”,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它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盛唐诗人王湾有一首《次北固山下》,当时的宰相张说称赞不已,将颈联抄在官署的墙上,作为诗歌的楷模。(见殷 《河岳英灵集》)这诗的中间两联正好可以用来形容那个时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那三个形容词:平、阔、正,还有那高悬的风帆,从残夜中生成的海日,进入到旧年里的江春,都让人感受到盛唐时代的气息以及盛唐诗歌的风貌。再看以下这些盛唐诗人的歌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庐山谣》)“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在这些诗句里洋溢着一股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千载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壮。盛唐诗人并不是没有忧愁,李白就经常把愁字挂在嘴边,诸如“愁疾”、“愁颜”、“愁心”、“愁发”、“愁肠”,不一而足。但我们只要将李白和中唐的孟郊、李贺,晚唐的温庭筠、李商隐比一比,就可以感到李白愁得来有力、愁得来气派。正如他的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显示的是强者之愁,在愁中有一股浩 然奇气。杜甫也写愁,那是一片忧国忧民的伟大之愁、健康之愁:“忧端齐终南, 洞不可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集中地体现了盛唐气象的诗人,往往是富有魅力的人物。例如王维,那个时代培育出来的全才,便是这样一个人。他的佛教造诣很深,而且能将禅意融会到诗里。他是书法家,又是音乐家和画家,被后人推崇为文人画的始祖。他的画迹,据《宣和画谱》著录,仅宋朝宫廷里就有一百二十六件。王维九岁就会作诗属文,他的政治感遇诗、山水诗、边塞诗、赠别诗,都是第一流的。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李白的魅力更是无人可以匹敌,他以一种震慑的力量征服了当时的读者。他不甘心走一般士人的科举之路,要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声誉直取卿相。他常自比为大鹏,任意地遨游于天地之间。秘书监贺知章在长安初遇李白,诵其《蜀道难》,竟呼为“谪仙人”,解下身上的佩饰金龟换酒为乐。唐玄宗也降辇步迎,御手调羹以招待他。杜甫在赴长安应试的途中与离开长安东下漫游的李白相遇,竟然放弃考试,跟随李白漫游了许多地方,别后杜

初盛唐诗歌史

初唐诗歌史 初唐,从高宗武德时期到睿宗景云年间,约一百年,是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过渡阶段,也是唐诗兴盛的准备阶段。唐太宗鉴于南朝历代统治者败亡的教训,从巩固基业的需要出发,重视思想文化的统治作用,提倡中和雅正的文学主张。这一时期的作品多奉命而作的应制诗和君臣之间的唱和之作,内容主要是歌功颂德,表现宫廷生活和写景咏物。虽文辞典雅、内容空洞,毕竟摆脱了齐梁诗歌轻靡浮艳的弊病,并且逐渐显示出开阔壮大的气势、生龙活虎般的节奏和庄严的宇宙意识,在诗风转变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初唐时期,先后出现了一些宫廷诗人,前有上官仪,后有号称“文章四友”的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以及并称“沈宋”的沈佺期、宋之问。 上官仪(608?—664),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为太宗、高宗时显贵之臣。其诗多奉和、应制、咏物之作,内容空泛,华丽精工,却名重一时。《旧唐书》本传载:“(仪)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上官仪将六朝以来诗歌中的对仗方法加以程式化,总结出“六对”(字词对)、“八对”(句对)之说,对律诗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文章四友”主要活动于武后时期,位显名高,他们在诗的合律方面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其中又以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最有诗才。如《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把江南早春清新秀美的景色及由此引起的浓厚的思乡之情,写得极为真切。被明代的胡应麟誉为“初唐五言律第一”(《诗薮》)。 宋之问、沈佺期并称“沈、宋”,主要活动在武后和中宗两朝。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宋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以他们工致细密、格律精严的创作,使这些规范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沈、宋前期多点缀升平的应制诗,后期贬谪远荒之地,生活经历给创作带来了变化,写作了一些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诗。如宋之问的《度大庾岭》、《渡汉江》等。 王绩是隋唐之交独立于宫廷以外的诗人,在隋唐两朝都曾出仕,终因仕途失意而归隐。其诗多写其乡居生活和隐逸情趣,风格淡远,在沿袭齐梁遗风的初唐诗坛独拔于流俗之外,

请看古代诗词十首叠字

请看古代诗词十首叠字、顶针、回文诗 1、《叠字诗》 层层套套绮罗衫,正正方方披锦肩。 燕燕莺莺音带笑,盈盈款款步生莲。 丝丝语语凤凰柱,缕缕声声鸳鸯弦。 久久长长无限意,和和美美一生缘。 2、《顶针诗》 探君归来步缓慢,来步缓慢醉梦微。 醉梦微醒鸡报晓,醒鸡报晓探君归。 3、《半字诗》 半水半山半竹林,半俗半雅半红尘。 半师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倾心。 半醒半迷半率直,半痴半醉半天真。 半虹半露半晴雨,半皎半弯半月轮。 4、《一字诗》 一瓣心香一瓣荷,一泓秋水一泓波。 一池碧叶一池影,一路风光一路歌。 5、《嵌字诗》 【三】语【三】言【三】字经, 【月】圆【月】缺【月】长明。 【桃】红【桃】绿【桃】含笑, 【花】谢【花】开【花】舞风。 6、《复字诗》 月缺月圆月高悬, 月暗月明月似盘。 月亏月盈月有信, 月清月淡月中天。 7、《同头同心诗》 独守一方土, 独耕一亩田。 独居一斗室, 独享一朝闲。 8、《回文诗》 四时花影上窗纱, 影上窗纱笼晚霞。 纱笼晚霞烟照暖, 霞烟照暖四时花。 《回文诗》 石山染痕苔青青, 绿水春荫柳啼莺。 池荷生叶红莲碧, 溪流泛舟轻拂风。 注:顺着读,倒着读,都可。 风拂轻舟泛流溪, 碧莲红叶生荷池。 莺啼柳荫春水绿, 青青苔痕染山石。 9、《宝塔诗》 花, 细蕊,奇葩。 香满室,缀天涯。 如粉如黛,似帛似纱。 玉环头上戴,西子鬓边插。 疏影赋诗寄酒,丽容迎客添茶。 庆功曾到帝王阁,贺喜常来百姓家。 蝶, 俏丽,高洁。

花下舞,水边歇。 飞上琼阁,落于玉阶。 老庄托梦幻,梁祝恨离别。 春色采来酿蜜,韶光留住成结。美人团扇笑相戏,素手轻捉趣与谐。 10、《数字诗》 万岭千山百里云,十花九树八成荫。七家六五四双燕,三李二桃一片春。

探究古诗词中词语的妙用

探究古诗词中词语的妙用 【导入新课】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 诗赋以一字见工拙。——苏轼 古人作诗很注意遣词造句,他们往往因斟酌一个词语而苦思冥想,甚至捻断胡须。许多诗词就因一个字的妙用,而使整首诗词的意境得到完美的表现。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中考诗重油泵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仔细揣摩、推敲,本节课我与大家一起探究古诗词中词语的妙用。 【考试要求】 【新课标】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ZYB重油泵 【中考说明】P30 1.会赏析其语言,从遣词、用句、修辞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作者炼字达意的技巧; 2.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的比较中,从用韵、节奏、音调三个方面去品味其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燃烧器煤焦油泵 【复习目标】 学会抓住诗歌中有特色的词语进行赏析语言,品味诗歌语言凝练性、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跳跃性的特点。 【真题再现】 2006年盐城市中考试题沥青拌合站重油泵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2分) 答: 示例: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ZYB-B可调式渣油泵系列 一个“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一个“入”字,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中考说明》中的类题】 P30(二)《使至塞上》 2.说说“大漠孤国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的妙处。 P31(四)《题破山寺后禅院》ZYB铸钢煤焦油泵 2.说说颈联“悦”、“空”的妙处。 P32(七)《天净沙·秋思》 2.说说为什么要用“古道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 P33(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RY风冷式离心热油泵

李白诗歌与盛唐气象

李白诗歌是否反映了“盛唐气象” 李白诗歌是否反映了“盛唐气象”? 1954年,林庚在《诗人李白》中认为,“李白的时代不但是唐代社会上升的最高峰,也是中国整个封建时代健康发展的最高潮”,“这个当时全世界封建社会中最先进的民族,正走在她胜利的高峰上,她的无限的展望,带来了自由的丰富的想像,少年的解放的精神,对于祖国乡土的热爱与礼赞,她需要尽情的歌唱,这乃是人民普遍的愿望,无数诗人都努力在满足人民这一个愿望,也就是在这高峰上,于是出现了李白”,“李白就是最优秀的完成了这个时代的使命的人。没有李白,我们今天对于盛唐高潮的认识就要减低,没有李白,盛唐的高潮就要为之减色,这就是李白诗歌的现实性”。 林庚此文先是在1954年6月下旬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举行的讨论会上发表的,有些与会学者对林文中所说的“太平盛世”的性质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是大多数学者并没有否认李白对盛唐的歌颂,如赵树理在同意林文对盛唐性质的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李白的诗作既反映了盛唐好的一面,但他对现实还是不满的,因此也反映了盛唐坏的一面。 此文在报刊上正式发表以后,在学术界引发了一场关于李白诗歌是否反映了“盛唐气象”的讨论。有些学者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如胡国瑞在其《评〈诗人李白〉》中认为林文“对李白诗歌所表现的要求解放的精神力量的历史意义估价过高”,裴斐在《谈李白的诗歌》中认为,“李白诗歌贯穿着怀才不遇与人生若梦这样两个基本主题,其感情基调不是乐观、少年解放、青春奋发,而是忧郁和愤怒”,“当李白以一个卓越的诗人姿态出现时,面对的已经不是‘上升发展的现实’,而是唐帝国开始崩溃的时期了”。还有一些学者持调和的观点。如时萌在《谈研究李白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既不同意林庚的观点,也不同意裴斐的观点。他认为李白“既然经历过那个全盛阶段,那么他诗中的反映‘盛唐气象’,也真是反映了生活的真实”,但“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现实生活的转变,李白的笔尖逐渐转向,笔上的彩色逐渐沾上了天宝以后的现实生活的灰黯色彩,诗篇里流露着忧愤的控诉”。 1958年,林庚又发表了《盛唐气象》一文,对其“盛唐气象”的观点进行补

运用叠词创作诗歌.

叠词诗韵 一、教学要求: 1、学习叠词,注意运用到诗歌创作中。 2、留意并领略生活中的韵律美,练习用叠词写诗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 二、教学过程: 导入: 师:出示《挑山工》图片,你想到了什么?能用两个字、三个字说说吗? 生:…… 师:好的 师:你看得很细致 师:是的,你还看到了图中人的一种精神。 师:他们挑的是货物,同样也挑着生活的压力。(希望) 《挑山工》: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登山的时候,他们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 师:这是课文《挑山工》中的一段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文中有几个很特别的词语,大家注意到了吗?(幻灯片出示)光溜溜、沉甸甸、一甩一甩。 师:请女同学读一遍。 师:我们把这一类词称为叠词(板书:叠词)

师:这几个词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动、具体,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生:能使文章更生动。 师:是的,这几个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用在文章中感觉更形象、生动。 生:能使文章更具体,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师:你看,就这几个叠词,把挑山工那不辞辛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就展现在大家眼前了。 假设学生着重讲到了沉甸甸 师:你什么时候会有这种沉甸甸的感觉? 生:给妈妈提东西,感觉沉甸甸的 师:手上的感觉是沉甸甸的,心里的感觉是—— 生:乐滋滋的。(学生说不出,教师自己说出来) 生:…… 师:假如你将要抱着一大堆书,准备捐给云南的孩子们,你感觉是——沉甸甸的,但心里是—— 生:甜蜜蜜的。 生:考试没考好,心里沉甸甸的。 师:这个叠词还能形容人的心情。 师:咱们可别小看叠词,它的作用其实很大,能使你要表达的内容更形象、生动,有时,我们还能用它抒发心中那份独特的感受。今天我们就试着用叠词来抒发感受、来表达值得揣摩的细腻情感,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