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八年级上册地理图解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图解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图解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图解题及答案

地理八上读图

1.读“中国空白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云南、广西、

广东、台湾四个省级行政区。

(2)①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填省区全称),与

其接壤的最大内陆国是俄罗斯。

(3)图中长江与黄河的发源省区是青海。

(4)②是四川省;③是南海;④是台湾

海峡。该海峡西侧的省区是福建。

(5)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其中⑤是

俄罗斯(国家);⑥是印度(国家)。

(6)我国海岸线长达18 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⑦是韩国(国家);⑧是印度尼西亚(国家)。

(7)山东省的邻省有4 个。分别是河北、河南、安徽、江苏。

2.读四省区轮廓图,完成下列要求:

省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流经河流

①云南云或滇昆明长江澜沧江

②广东粤广州珠江

③湖北鄂武汉长江

④黑龙江黑哈尔滨黑龙江

(3)①所在的地形区是云贵高原;④西部的山脉是大兴安岭。

(4)我国纬度最高的省是黑龙江,我国的最东端和最北端都在黑龙江省

3.读中国地形分布图,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1)山脉

A: 天山B: 喜马拉雅山D:(南北向)巫山F: 台湾山脉G:太行山脉H: 大兴安岭(2)高原

M: 青藏高原N: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P: 云贵高原

(3)盆地

Q: 塔里木盆地K: 柴达木盆地

L: 四川盆地O: 准噶尔盆地

四大盆地中,面积最大的是塔里木盆地,海

拔最高的是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

的是柴达木盆地。

(4)三大平原中,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是东

北平原,其周围的三座山脉是大兴安岭、小

兴安岭、长白山。

4.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四地是武汉、广州、北京、哈尔滨,在图中分

别写出这四个城市。

(2)四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哈尔滨,雨季最

长的是广州。

(3)根据图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

(4)四城市降水量季节分配的共性是降水集中在夏季。

(5)我国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主要是有些年份夏季风

进退反常所造成的。

5.我国主要的地理事物分界线。

(1)A线是_季风区和非季风的分界线,此线以西

为_非季风区_,降水_少 .

A线大致与 4000 毫米的降水量线一致,此线以

西的的农业部门主要是畜牧业

此线以东的农业部门是种植业、林业和渔业。

(2)B线是_第一、第二阶梯分界线,此线以东地

形以_平原、丘陵_为主。

(3)C线为__秦岭---淮河一线_,它是一月__0℃等

温线,大体与_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6.读长江水系图,然后完成下列要求:

(1)源头 沱沱河 ,注入的海洋 东海

(2) 长江是我国第 一 大河,世界第 三 长河。 (3)长江的支流① 岷江 ② 嘉陵江 ③ 乌江 ④ 湘江 ⑤ 汉江 湖泊⑥ 鄱阳湖

(4)城市A 重庆 B 武汉 E 上海 F 宜宾 (5)水电站C 三峡 D 葛洲坝 7.读黄河图,完成下列要求:

(1)黄河发源于 青海 ,注入 渤海 。 (2)支流 A 渭河 B 汾河 E 湟水

C 是 宁夏 平原,

D 是 河套 平原; (3)①是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 河口 ,②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 桃花峪 。

(4)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 黄土高原

(填地形区)。这里的植被长期遭到破坏,大量泥沙沿着大大小小的支流汇入黄河,

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 最大 的河流。 治黄的根本是 治沙 。 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判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基地的名称: A__辽中南工业基地_, B__京津唐工业基地_, C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__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A 、C 两工业区都分布有钢铁工业,但建立的基础不同。 A 工业区建立钢铁工业的基础是:__煤铁资源丰富; C 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则是因为:_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9.读下面“我国部分地区铁路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E

F

E

E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铁路枢纽名称:

A_北京C__郑州_;D____徐州__;

E_兰州_;

(2)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铁路线名称:

①___京包___线,②_成昆_线,

③__浙赣__线,④__京九_线,

将新疆的长绒棉从乌鲁木齐运到上海,经过

最近的铁路线依次是:兰新线___、_陇海线_、

_ 京沪线_。

(3)“五一”长假,小强到昆明旅游:从济南

乘火车,沿京沪线到苏州,然后从上海沿

沪杭线到杭州,沿浙赣线到株洲。再沿

湘黔线到贵阳,最后沿贵昆线到昆明。

10.读“我国油料、糖料作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中A、B、C、D分别代表的经济作

物是:A__甘蔗_、B__甜菜、C_油菜___、

D__花生_____。

(2)B类作物主要分布在__东北__平原;C

类作物主要分布在_长江中下游__平原和

__四川_盆地。

(3)我国农作物的分布以_400___mm等降

水量线为界分为东部和西部,东部又以_

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南

方的耕地类型以_水田__为主,北方以__

旱地__为主;南方的粮食作物以___水稻__为主,北方以_小麦__为主。

(4)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气候_条件的差异。

八年级下册地理填充图

一、四大地理区域 1.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是北方地区,B是_______地区,A、B两区以秦岭、_______河为界。A、B 两区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A和D两区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C和其他三个地区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2)图中C是______地区,在C、D 两区的交界线处有_______山、_______山和_______山。 二、读四大地理区域图 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根据地理位置、自然、人文 地理特点不同划分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区域名称: Ⅰ北方地区Ⅱ南方地区Ⅲ西北地区Ⅳ青藏地区 3、Ⅰ和Ⅱ之间的界线大致沿着秦岭—淮河。 4、四大地理区域中,位于季风区内的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位于非季风区内的是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5、Ⅰ和Ⅲ之间的界线大致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吻合, Ⅰ和Ⅱ之间的界线是我国0°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Ⅱ和Ⅳ之间的界线是横断山,Ⅲ和Ⅳ之间的界线是昆仑山和祁连山。 6、北京市所在的区域是北方地区,广州是所在的区域是南方地区,乌鲁木齐所在的区域是西北地区拉萨所在的区域是青藏地区。 7、ABC三线确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确定的主要因素季风;B确定的主要因素地势和地形;C确定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8、Ⅲ区域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干旱;Ⅳ区域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高寒。 三. 读“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

①______(临国) ②______(临国) ③______河流④______河流 ⑤______河流⑥______河 (2)在图中A~D四个地点中,甜菜适合种在______,谷子适合种在______,冬小麦适合种在______,苹果适合种在______。 四.读“我国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____________(鱼米之乡) B.____________(天府之国) C.____________(三大丘陵之一) D.____________(四大高原之一) (2)按要求填写下列地理事物。 ①省级行政区名称______ ②省区简称______ ③省级行政中心______ 图上⑤、⑥分别是我国著名的两大工业基地,⑤______,⑥______,其中______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⑦是本区的北界,为________(山脉)。④所在的少数民族以_______族为主。五.读西北地区图,完成问题。 (1)填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①______ ②______ ④______ ⑧______河流:③______ 盆地:⑤______ ⑥______高原:⑦______ (2)西北地区的种植业以______为主,耕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人们利用______和______,发展了灌溉农业。 (3)本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本区丰富的能源资源有_______。 (4)将本区的能源资源通过管道输往上海等地的是_______工程。 (5)本区的农业以_______业为主,而当地居民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的种植业,称为_______农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机械运动 基础知识梳理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 小误差。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 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 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 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 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 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

八年级上册地理识图提要

一、政区图 识记要求(34个省、行政中心、临海4个: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①省级行政区 东北3: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北部边疆1:内蒙古(呼和浩特) 黄河中下游发6:河北(石家庄) 河南(郑州)、山西(太原) 山东(济南) 北京、天津 长江中下游7: 湖北(武汉)湖南(长沙) 江西(南昌)安徽(合肥) 浙江(杭州)江苏(南京) 上海 南部沿海7:广东(广州) 广西(南宁)、福建(福州) 海南(海口)台湾(台北)、香港、澳门 西南5: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 西藏(拉萨)、重庆 西北5:陕西(西安)、甘肃(兰州)、青海(西宁) 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 ②邻国(看书P7图,注意:俄罗斯、蒙古、韩国、日本、哈萨克斯坦 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二、几个重要的省的轮廓,常考(一定要记下、省名、简称、行政中心) 三、主要的地形 识记要求(高原、平原、盆地、山脉) 1、四大高原 青藏、内蒙古、黄土、云贵高原 2、四大盆地 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四川盆地 3、平原 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 4、山脉 东西走向 ①天山-②阴山、③昆仑山-④秦岭、⑤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⑥大兴安岭-⑦太行山-⑧巫山-⑨雪峰山 ⑩长白山-○ 11武夷山、○12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13横断山 四、黄河图 ①源头:(青海)巴颜喀拉山 _______班 姓名: ____________ 阿尔泰山 祁连山

流入:(山东)渤海 ②上中下游分界: (内蒙古)河口 (河南)孟津 ③支流:渭河、汾河 ④流经地形区:青藏、内蒙古、 黄土、华北平原 ⑤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 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 五、长江图 ①源头:(青海)唐古拉山 流入:(上海)东海 ②上中下游分界: (湖北)宜昌 (江西)湖口 ③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 ④流经地形区:青藏、云贵高 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 平原 ⑤湖泊:洞庭湖、鄱阳湖水库:丹江口 ⑥水电站:二滩、三峡、葛洲坝、五强溪 ⑦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六、中国铁路 (一)三横:①京包-包兰线 E ②陇海-兰新线 F ③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G 五纵:①京沪线A②京九线 B ③京哈-京广线C④焦柳线 D ⑤宝成-成昆线H (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M (三)主要铁路枢纽:北京(京哈、京包、京广、京九、京沪)郑州(京广、陇海)株洲(京广、浙赣、湘黔) 兰州(包兰、兰新、陇海) 成都(宝成、成昆)、徐州(京沪、陇海) 七、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见P33图2.15) 八、我国的干温地区图(见P36图2.17) 九、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见P39图2.21) 十、气温和降水柱状图(见P40图2.23) 十一、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常考(见P67图3.8) 十二、我国四大工业基地(见P110图4.25) 十三、辽中南地区(见P111图4.26) 十四、沪宁杭地区(见P112图4.27)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 (第一、六章参考之前教案) 第二章声现象考点及知识点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 (2)振动可以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如果物体不振动,是决不会发出声音的。 (3)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考点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2)真空不能传声 考点三、声速 (1)影响因素: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和温度有关。 (2)规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原因是:介质不同,其传播声音的性质、方式也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最慢;同一种介质,当它温度改变时,传播声音的速度也有差异。 (3)15℃时,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考点四、声音的三要素 声音的三要素是指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误区警示:人们常根据声音来判定发声体有没有问题,如挑碗时用小石块敲一下来听声音,人们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但主要依据是音调。

考点五、噪声的来源、危害和控制 (1)噪声与乐音的区别和联系: (2)等级和危害:划分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是分贝,用符号“dB”表示,人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是0 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30~40 dB,超过50 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突然暴露在150 dB的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会完全失去听力。 (3)噪声的防治:一般情况下,防止噪声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考点六、听不到的声音 由于人耳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在这个范围内的声音称为可听声音。人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做超声波。如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使人恶心,有的次声波会致人死亡。 考点七、声音的利用 声音在社会、科技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般可以概括为两类 第一节:温度计 一、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二、温度计: 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摄氏温度的规定: 0℃: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的温度为0摄氏度 100℃: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3.温度计的种类:(如图甲、乙、丙。) 4.温度计的使用:①量程②分度值 三、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图文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一、地理位置优越 (一)地理位置: (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疆域辽阔: (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 居世界第三位。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 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 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53°N) 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 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 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 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A渤海、B黄海、 C东海、D南海;内海:渤海、E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岛屿: 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尔、P不丹、Q缅甸、R老挝、S越南。 (5)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T韩国、M日本、L菲律宾、W马来西亚、Y文莱、Z印度尼西亚。 三、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2)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特殊省:(部分省区简称,行政中心表) 全称简称行政中心全称简称行政中心 两简A云南省云或滇昆明五 个 I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B贵州省贵或黔贵阳J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

(完整)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 位置:亚欧大陆东部 面积:4400平方千米。 地形: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分之三) 地势: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 岛屿:日本群岛、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 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朝鲜半岛等 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大高加索山脉、 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图兰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 河流流向:呈放射状流入各大洋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恒河、印度河 流入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亚洲被称为“巨河之洲” 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蓄水最大的淡水湖) 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 死海:世界上盐度最大的湖世界陆地最低点 气候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第二节亚洲人文环境 众多的人口: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超过1亿的国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人口分布:南亚、东南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半岛 人种:主要是黄种人: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北亚白种人:分布在南亚、西亚。

古老的文明:A:三大文明古国发祥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国)印度河谷子(古印度)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巴比伦)B:三大宗教发祥地:基督教发祥地(西亚)、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麦加)、佛教(古印度) 经济发展不平衡:A:最为发达的国家:日本B:新兴国家:韩国、新加坡C:石油国家:海湾诸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D:贫穷国家;尼泊尔、阿富汗 第一节东南亚 位置:亚洲东南部“十字路口” 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及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 马六甲海峡为世界海上运输的咽喉 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是庞大的群岛) 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马来群岛:山地多,平原少 河流:中南半岛:湄公河(东南亚最长河流)(亚洲流经国家最多) (流入太平洋)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流入印度洋) 湖泊:洞里萨湖(中南半岛柬埔寨境内) 气候:中南半岛大部分属热带季风气候 马来群岛大部分属热带雨林气候 人口:稠密主要分布在湄公河三角洲、红河三角洲、人种:以黄 色人种为主(华人、华侨在世界上最集中)(福建、广东) 发展不平衡的经济: 农业:稻谷(湄公河三角洲、伊洛瓦底江下游) 热带经济作物:椰子(印尼)、橡胶(泰国)、 油棕(马来西亚)、马尼拉麻(菲律宾) 工业:锡(马来西亚)、石油(印尼、马来西亚) 发展快的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 发展慢的国家:缅甸、柬埔寨、老挝

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结构图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导读

民族风情:主要少数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风土民情和服饰 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多民族的大家庭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众多的人口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导读 划分依据:活动积温的多少 气 候 多 样 季 风 显 著 南北气温的差异 空间分布: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气候特征 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约50℃),越向北气温越低 温度带 干湿地区 划分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降水量与蒸发 量的对比关系) 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 地区和干旱地区) 东西干湿的差异 季风气候显著 气候复杂多样: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 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地势和地形 地形 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主要地形区 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地势 三级阶梯 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高原为主 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二级阶梯:高原、盆地为主 第三级阶梯:平原、丘陵为主 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 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1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及高原气候区 影响我国的季风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冬季风 夏季风 雨热同期

河流和湖泊 众 多 的 河 湖 人工河: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 内流河:水量小,长度短,多季节性河流。如:塔里木河等 外流河:水量大,长度长 外流区: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所在区域为外流区。 南方:汛期长,无结冰期。如:长江等 北方:汛期短,有结冰期。如:黄河等 发源地:巴颜喀拉山 注入海洋:渤海 上、中、下游分界:河口、孟津 上游:湟水、洮河 中游:汾河、渭河 主要支流 概况 黄 河 的 治 理 长 江 的 开 发 奉献 集中在上中游 著名水电站: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引黄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塞上江南) 提供水能 忧患 与 治理 水土流失 概况 第一大河: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发源地:唐古拉山 注入海洋:东海 上、中、下游分界:宜昌、湖口 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 湖泊:洞庭湖、鄱阳湖等 开发 集中在上游河段,可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 主要水利枢纽:葛洲坝、三峡 问题 与 治理 水能宝库 塑造平原:华北平原 旅游开发:壶口瀑布等 决口改道 凌汛、水污染等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加固大堤 黄金水道:宜宾以下四季通航,东西运输的大动脉 治理川江、荆江,疏浚长江航道 航运价值的发挥 洪涝灾害的治理 加强沿江港口建设,提高运输能力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退田还湖、加固堤防 流域 河流 湖泊 外流湖:位于外流区的湖泊称为外流湖。如:鄱阳湖等 内流区: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所在区域为内流区。 内流湖:位于内流区的湖泊称为内流湖。如:青海湖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人说话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鸟发声是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膜振动发声的,蟋蟀是靠左右翅摩擦振动发声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4、声速的计算公式:t s v =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一般状态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大小关系是气液固v v v >>。 5、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6、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时间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听到回声至少离障碍物17m 。 7、回声的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发声体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利用声音的反射来增强原声。 8、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人耳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空气作用于人耳引起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转给大脑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能听到声音了。 2、声音在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3、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我们把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骨传导一般不借助于鼓膜的振动,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失聪后的作曲家贝多芬就是通过咬住木棍的一端,将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他充分利用了骨传导的方式听到琴声。 4、双耳效应:由于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步调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人们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当用一只耳朵是时就无法准确判断声源的方位,双声道立体声就是依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5、两耳相距越大,耳朵感受的时间差越大,越容易辨别声源的方位。 三、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用分贝(dB )表示声音的强度。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影响响度的因素:其一是振幅的大小、其二是与听者距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同一声源处发出的声音,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声音是由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的,一般每人都有自己的音色,但人的音色随着年龄、训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不同物体的发声尽管音调和响度相同,但是音色却不同。 不同声源发出同一音调的声音时,其基音相同,但是泛音不同,人们听到的音色也就不同。 辨别声音主要靠区分音调和音色。 2、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是由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远近来决定的。 (2)音调高的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音调不一定高。 3、人的听觉频率为20Hz —20000Hz

(完整word)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docx

【中国地图版】 八年级(下)地理知识点及问答题 1. 【亚洲的世界之最】:面积最大的洲( 4400 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总面积 1/3);最高的高 原:青藏高原;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萨加玛塔峰);最 深的湖泊:贝加尔湖;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盐度最大的咸水湖:死海(- 415 米);极 端年降水最多:印度的乞拉朋齐;人口最多的洲(近 38 亿,占世界总人口的 3/5);海岸线最长 的洲;大河最多的洲;跨纬度最大的洲( 92o); 2.亚洲的地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与 欧洲相接。 3.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特点,亚洲通常分为哪六个地区? 答: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 4.亚洲地势、地形各有什么特点? 答:亚洲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地形特点: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占全洲总面积3/4 )。 平均海拔:950 米。根据亚洲地形“屋脊”: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 5.亚洲河流:大河最多,长度在 1000 千米以上的有 50 多条,亚洲被叫做“ 巨河之洲”。亚洲 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别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 洋。亚洲第一长河:长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亚洲有名的内流河:锡 尔河、阿姆河(均注入咸海)、塔里木河;亚洲内流区占亚洲总面积的40%。 6.亚洲气候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亚洲气候类型有11 种,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7. 亚洲人口稠密地区:南亚、东南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群岛。亚洲人烟稀少地区:自 然环境较恶劣的原始林区、内陆高原高山地区、沙漠地区。 亚洲是黄色人种的故乡(南亚、西亚主要为白种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犹太教、道教均发源于亚洲)。 亚洲的三大文明古国: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即米索不达米亚平原孕育 了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谷地孕育了古印度文明;黄河—长江中下游孕育了古中国文明 (华夏文明)。 8.亚洲发达国家:日本。亚洲“四小龙” :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亚洲“三小虎” : 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新加坡;亚洲高收入国家: 在波斯湾沿岸拥有被誉为“黑色金子”石油的海湾国家(如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 长国、伊拉客、科威特、卡塔尔等);亚洲最在发达国家:尼泊尔、阿富汗等。 9.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又称“南洋群岛” ,有 2 万多个岛屿)两大部分组成。东 南亚北接中亚,南邻大洋洲,位于太平洋和印度之间的交通要道。 10.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有什么重要性? 答:马六甲海峡位于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之间,是欧洲、非洲、西亚和南亚通达东亚和东

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图专题练习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填图训练(一)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在右图中填注中国 的34个省级行政区的 全称、简称、省会】 格式如下: 四川(川、蜀)成都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填图训练(二)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在右图相对应的位置 填注中国的主要山脉、 地形区、海洋;并在空 白处默写出我国地势对 我国气候、交通、河流 的影响】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填图训练(三)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在下面两幅图的方框中填注出中国的温度带的名称以及气候名称】 八年级上册填图训练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填图训练(四)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在右图的方框或圆圈中 填注出中国主要河流、湖 泊的名称;方框填河流、 圆圈填湖泊】 地理八年级上册填图训练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在下面两幅图中填注出长江与黄河的源头山 脉、注入地、主要支流、湖泊、上中下的分界点、

主要的水利工程;并在空白处默写出长江与黄河自西向东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填图训练(六)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 I:____________ J:____________ K:____________ L:____________ M:_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 O:____________ P:____________ 【2】铁路枢纽: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 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1km=1 000m ;1dm=0.1m ;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 。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 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 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 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v=s t 其中:s ——路程——米(m);t ——时间——秒(s);v ——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或m·s -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 或km·h -1,1m/s =3.6km/h 。v =s t ,变形可得:s =vt ,t =s v 。

八年级下册地理学习单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读图5.1归纳我国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自南向北,纬度逐渐,气温逐渐。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远,降水越。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牧耕、南北。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西。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西部。 (4)饮食习俗的地理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山西人口味偏,以能吃醋闻名。人们饮食口味的形成,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的关系。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1月等温线;(2)毫米等降水量线;(3)暖温带与的分界线;(4)湿润区与半湿润的分界线;(5)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6)南方和北方旱地的分界线;(7)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8)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9)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探究1: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读图5.4)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南北两侧在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方面都有较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自然地理差异1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 植被类型 河流结冰期

主要地形 人文地理差异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粮食作物油料作物 经济林木 民居主食 民居建筑 传统交通运输传统体育项目 探究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标准 1、划分依据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将我国划分为地区、南方地区、地区和青藏地区。 2、分界线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即1月等温线、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大兴安岭- 山-贺兰山- 山-冈底斯山一线,即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也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基本吻合,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3)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昆仑山- 山-横断山脉,即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八年级上册地理识图题

(3)请结合你学过的知识因 2、读“南水北调部分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 (2)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 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唐诗有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上述诗句中描述的景象出现在( A )。 A 、长江中下游地区 B 、华北平原 C 、云贵高原 D 、东北平原 4、读我国某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7—18题: 关于该城市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冬长夏短,气候严寒 B 、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半年 C 、终年炎热干燥 D 、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东部1月等温线图

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C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高原山地气候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 、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C 、土地、阳光属于可再生资源 D 、应注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5、读“四川某乡村土地利用景观图”,回答20—21题: 该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 A 、水田 B 、旱地 C 、林地 D 、草地 根据图中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C )。 A 、属于平原地区 B 、年降水量稀少 C 、以水稻种植为主 D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6、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写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四川省。 (2)图中,字母A 是___朝鲜(国家),B 是_俄罗斯__(国家),C 是___印度__(国家)。 (3)图中,数字①是___东海_(海洋), ②是___南海__(海洋)。 (4)图中,甲是__大兴安岭_(山脉), 乙是 天山 (山脉)。 (4)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③是___青海省__,其行政中心是__西宁__。 (5)图中,北回归线共穿过了___4个___个省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_台湾_______。 7、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共12分)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________(填: 相同或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________气候。 (2)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_(季节),其水汽来源于________洋和________ 洋。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 (3)冬季,我国盛行________风和________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________ (灾害性天气);四川盆地受冬季风影响________(填:大或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 (1)相反、季风 (2)夏季(夏秋);太平洋、印度洋(顺序可交换); 水灾、旱灾(或旱涝灾害) (3)西北风、东北风(顺序可交换); 寒潮、 小、盆地地形阻挡了外部冷空气的入侵 某乡村土地利用景观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最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主单位:米(m) 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3.单位换算:1km=103 m,1m=106 um=109 nm ①进率: km 103m 103 mm 103 um 103 nm m 10 dm 10 cm 10 mm 即 ②数不变、记进率、化单位 a.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 b.小单位→大单位,乘以进率的倒数; c.规范使用科学计数法; d.单位使用字母符号书写。 【典例1】25km=nm 25um=m 由km→nm,下了四级台阶,进率为1012 所以25km=25×1012 nm=2.5×1013 nm 由u m→m,上了两级台阶,进率为10-6 所以25um=25×10-6 m=2.5×10-5 m

二、长度测量 1. 基本工具:刻度尺 2.常用工具:直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3.刻度尺的使用: ①使用前→三看:看零刻度线、看量程、看分度值。 ②使用时→三会: 会放: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侧要紧贴被测物体。 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①累积法(以多测少):多用于测量细微物体的直径或厚度。 公式为N L L 总 (N 为数量) 例如:测一张纸的厚度或细金属丝的直径等。 ②化曲为直法:用于测量曲线的长度。用无弹性棉线与待测曲线重合,用刻度尺测出棉线长度即可。 例如:测蚊香的长度,树干的周长。 ③滚轮法:先测出某圆的周长,让圆在待测曲线上滚动,记下圈数,用周长乘以圈数即可,多用于测较长曲线的长度。 例如:测操场的周长。 【注意】 ① 测量时不可利用已磨损的零刻度线,但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对齐物体时,千万不要忘记最后读数时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上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声现象 1. 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 声的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气)真空不能传声。 3.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声纳系统) 4.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 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 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 声音等级的划分 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 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10.声的利用:(1)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如B超、声纳、雷达等)(2)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洁牙、超声波碎石、清洗精密零件等) 第二部分光现象及透镜应用 (一)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本章重点图幅:图 5.5 1、 地理差异表现 (1)自然环境差异 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2)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主要原因是气候。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2、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自然差异 一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小于800毫米 大于800毫米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干湿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 平原、丘陵、盆地、高原交错分布 河流冬季结冰 有 无 河流流量 小 大 河流汛期 短 长 人文差异 农田类型 旱地 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传统交通方式 以陆路运输为主 常用水运 民居特点 屋顶坡度较小,墙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总结 导致秦岭——淮河一线南北自然、人文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的分界线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界线 ⑷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名称: D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A 青藏地区 。 界线①与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季风区非季风 区界线接近,主导因素是夏季风或降水。 界线②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即第 一、二级阶梯界线),主导因素是地形或地势。 界线③ 秦岭---淮河 一线。大致与我国一月0o C 等温线和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 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 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

汇总八年级上册地理图片

八年级上册地理图片 A4打印/ 可编辑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八年级上册《人口》教学设计 湖北十堰东风第五中学 陈春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二节人口 湖北十堰东风五中陈春 442001 一、教学目标: 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说明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描述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三、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区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组成的复杂关系的人的总量。它构成了人类活动的主体。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是构成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人口的总量、发展趋势,以及人口的地区分布影响国家的综合国力。本教材从人口总量和人口地区分布的角度,帮助我们理解中国人口的特点。 2、学情分析: 从年龄特点来看,八年级学习的主动性有很大的提高,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也不断提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理解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口国策、人口分布的原因。使得学生学会理解事物背后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练习册。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方法: 1.探究法:即充分探究,理解事物背后的原因。 2.分组讨论法:小组合作讨论相关问题,通过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六、课型: 新授课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3页共5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