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4.医院应急管理制度(2020版)

4.医院应急管理制度(2020版)

4.医院应急管理制度(2020版)
4.医院应急管理制度(2020版)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

一、为使医院能够顺利渡过灾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危害,要有紧急状态管理预案与运行体制,并纳入整个医院管理的体系中。

二、医院制定有各类突发事件(包括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与事故等)应急管理预案文件/手册。

三、医院定期对全体职工定期进行系统的应急培训,定期演练要具有针对性。

四、医院应当建立统一的指挥体系来保证应急反应期间内部的协调以及内部与外部的协调,建立紧急人员召集、物资器材调配的程序,设置休息日、夜间、节假日的应急对策体制。

五、院长是实施“医院的灾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责任者,院领导班子是组织决策层,中层干部承担具体贯彻实施的职责。

六、建立对应急反应进行评估以及对医院整体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和脆弱性分析,并能把结果用于持续改进工作的机制。

七、医院应当有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的应急管理体制,根据功能、任务、规模,

设定贮备在区域性灾害与应急事件时的食物、医药品的品种与数量。

八、对各种人员如住院患者、门诊患者、家属、本院员工以及其他来院人员等,突发紧急意外事件(主要是指心脏骤停、猝死、意外损伤)时,要有明确的应急预案与措施,要明确主持的职能部门。

批量伤员医疗救治实施办法

为贯彻执行卫生部《灾害事故医疗援救管理办法》,保证重大抢救应急工作及疏散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保证医疗绿色通道,特制定批量收治病员急救工作预案。

一、日常准备

(一)各科室各部门要加强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尽职尽责,培养急救意识,一遇紧急情况,听从调遣,服从指挥,团结协作,召之即来。

(二)各科室要将全体医务人员姓名、性别、职称、住址、联系方式等项目登记留存,在科主任及值班医师处固定保存,以便紧急情况下联系。

(三)相应职能部门要保证和维护急救车辆、设备、抢救药品、器械,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四)急诊科、手术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病房的各种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等应随时充电,责任落实到人,并备有紧急停电预案。

二、批量收治病员急救工作程序

(一)当急诊科接诊批量病员或接到上级部门重大急救指令时,立即报告院总值班、门诊部及医务部,同时做好急救抢救工作准备。

(二)无论任何情况接报后,院总值班、门诊部及医务部报院领导后立即赴抢救现场指挥抢救,同时启动批量收治病员急救工作预案。

调遣程序:

1.院内各科值班医师或二线值班医师组成临时急救队。

2.由抢救指挥小组调遣医疗救护队、后勤保障组、行政联络组。

(三)当批量病员到达急诊科时,由急诊科值班医师负责接诊、处置及转送,在抢救工作领导小组指挥下完成抢救工作;涉及外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时,由相应专科完成抢救工作;接受内科系统批量伤病员时,由内科急诊医师及内科二线科室值班医师接诊、处置及转送完成抢救工作。

(四)批量伤员到达急诊科,由护士长及值班护士进行检诊分类,病员量大时,由相关科室派人协助,根据病情轻重用国际通用的红、黄、绿、黑、灰腕带标识固定于病人手腕。

(五)批量病员分流方向:

红色标识卡→急诊室抢救→病房

黄色标识卡→诊室→病房(或留观室)

绿色标识卡→大厅(候诊室

黑色标识卡→急诊室抢救→

灰色标识卡→太平间

(六)批量病员收治原则:

1.收治病员在10名以下,由本科病房内解决,可以临时开放办公室、活动室、走廊加床。

2.收住10名以上病员时,可由抢救指挥小组统一安排。

3.扩充病房及床位单元所必须的设施、设备由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提供;医务人员由医院抢救小组统一调遣。

(七)遇有传染病爆发流行疫情时,严格遵守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病人先收至感染性疾病门诊,后按《传染病防治法》转入相关专科医院。

三、后勤保障工作内容

(一)根据本工作预案,做好应急救物资、设备的准备,保证随时能够参加抢救工作。

(二)紧急抢救中,保证水、电供应,通讯通畅,电梯运行良好,病员与工作人员的膳食供应。

(三)保卫科需赴抢救现场,做好现场防火、防盗安全保卫工作,疏散围观群众,维护急救工作秩序,指挥车辆,保证道路通畅。

(四)财务科负责抢救费用及事后结算催还。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急诊危重病人得到有效的救治,最大限度争取抢救时间,保证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的进行,医院特制定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希望各科认真执行。

一、急诊绿色通道定义

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在为畅通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挽救患者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二、管理范畴

需要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生命或者可导致严重残疾的急危重症患者。

(一)急性创伤引起的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

(二)气道异物或梗阻、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

(三)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等。

(四)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等。

(五)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

(六)其他严重创伤或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

(七)工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群体事件、“三无”人员(就诊时不知姓名、无家属、无治疗经费)、不能及时交付医疗费用且须急救处理的患者也在绿色通道管理范畴内。

(八)其它符合“绿色通道”的患者。

三、原则

(一)先抢救生命,后办理相关手续的原则;

(二)保证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的原则;

(三)需辅助科室检查、转科等离开科室时,医务人员陪同及相关科室谁叫谁到的原则。

四、急诊抢救绿色通道流程

(一)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医师接受任务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初步救治,危重病人及时开通绿色通道,保障患者优先收住入院并向院内急诊科通报患者病情,做好人员、仪器设备、药物等抢救准备。

(二)院内抢救

1、急诊科工作人员接到院前急救医师电话后应做好人员、仪器设备、药品等接诊准备工作。

2、病人到达急诊科,由预检分诊护士、护理人员推车接诊患者,与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共同安置病人,给病人佩戴腕带。预检分诊护士快速评估患者基本情况,根据病情评估

情况合理分流患者就诊。

3、院前急救人员与急诊接诊人员交接病情、诊治过程及对病情的处置措施,双方对交接内容进行确认并签字。全部交接完成并经接诊医生同意后,院前急救医护人员方可离开。

4、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依据急诊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处理。

5、需要相关科室会诊时,按照急会诊制度,会诊医师应在接到会诊申请后十分钟内到达(指定会诊医师不受时间限制,但应尽快到达),会诊医生进行会诊时,应详细了解病情、认真查体,并制定会诊处理意见,病人需转科诊治时,及时转科治疗。

6、经外科医生评估,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施行抢救手术时,应快速做好术前准备,尽早实施手术。

7、多发性损伤或多脏器病变等特殊病人,在抢救同时应向科室负责人(非正常工作时间向医疗二线)汇报,科室负责人(或医疗二线)应在十分钟内到场参加抢救。

必要时由科室负责人(或医疗二线)请示门诊部或医务部或总值班(非正常工作时间)及时组织多学科会诊,根据会诊意见,有可能威胁到病人生命最主要的疾病所属专业科室接收病人,并负责组织抢救。

必要时门诊部或医务部或总值班(非正常工作时间)应向分管院长汇报情况,请求指示。

必要时分管院长应向院长汇报情况,请求指示。

医院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为及时、高效、妥善处置发生在我县区域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应对并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公众健康危害,做好医疗救护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县卫计局和有关文件要求,我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从多方面入手,积极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救治的应急准备。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机构。 院领导高度重视卫生应急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卫生应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医院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日常管理和综合协调工作。成立了由2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应急医疗救治队伍,为每个队员建立了人员档案,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完善预案,制定管理制度。 针对我院工作实际,为应对不同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编制了各专项事故应急预案。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互相协调,确保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得到妥善有效的处置。同时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责任问责制度、卫生应急处置管理制度、应急风险隐患排查监测制度、应急值守工作制度、应急救援联席会议制度、应急管理信息员制度、应急管理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等应急管理制度,并成立了卫生应急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 三、监测预警,提供科学决策。 为尽早发现和识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尽早采取防治措施,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医院建立健全并完善了现有监测系统,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明确报告责任和义务,对各种法定报告传染病实行网络直报。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工作,以利于尽早发现和识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与县卫生局、110急救系统、消防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对于通报的异常情况,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医疗救护。 四、培训演练,锻炼应急队伍。

医院应急物资设备储备及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人事管理,岗位职责。 医院应急物资设备储备及管理制度 为做好我院应急处置工作,指导应急抢救,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处置事故、排除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不良社会影响维护社会稳定。为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应急物资是在事故即将发生前用于控制事故发生,或事故发生后用于疏散、抢救、抢险等应急救援的工具、物品、设备、器材、装备等一切相关物资。 二、应急物资的采购入库,都必须一一填写入库清单,经验收后统一入库保管。 三、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 1、经检验合格的应急物资,必须实行分区、分类存放和定位管理。根据库房的条件和物资的不同属性,将储存物资逐一分类,根据其保管要求,仓储设施条件及仓库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存放区,为方便抢修物资存放,减少人为差错。 2、应急物资应妥善保管,以保护物资的质量。储备物资应防止受到雨、雪、雾的侵蚀和日光暴晒。 3、加强对应急物资的管理,应防止应急物资被盗用、挪用、流失和失效,对各类物资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检查人员每月要定期检查一次应急物资和工具的情况,发现缺少和不能使用的要及时提出和督促,确保正常使用,检查人员每次检查时要进行详细记录,留存备查。 四、应急物资的调拨由应急办公室统一调度、使用。应急物资调用根据“先近后远,满足急需,先主后次”的原则进行。建立与其他地区、其他部门物资调剂供应的渠道,以备物资短缺时,可迅速调入。 五、奖惩措施 1、应急物资如保管不当或挪作他用,造成影响或经济损失的,当事人应当作相应赔偿,情节严重者,加重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对责任心强的保管人员,在物资的保管、养护方面有合理的建议或挽回经济损失的,将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雨滴穿石,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持之以恒。——拉蒂默 a

职业卫生应急预案

XXX公司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拟稿人: (文件负责人)职务: 审核人:(副总/厂长)职务: 批准人:法人/总经理职务: 批准日期:年月日公布日期:年月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用人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组织应急处理、病人救治、财产保护的程序、方法和措施,有利于及时控制事态,减少事故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应急措施、人员撤离路线和疏散方法、财产保护对策、事故报告途径和方式、预警设施、应急防护用品及使用指南、医疗救护等内容。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及时组织和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预防和减少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原则,特制定职业卫生事故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公司(本辖区)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职业性中毒、高温中暑、冻伤等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3.工作原则 职业卫生件发生后,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办公室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职业卫生事故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监测和实验室诊断,查明原因,确定危害程度,做出评价报告,并提出采取控制措施的意见。 二、应急组织机构 1.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XXX(董事长) 副组长:XXX(总经理) XXX(职务)

XXX(职务) 组员:XXX(职务) XXX(职务) XXX(职务) 职责: (1)组织制定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指挥、协调整体应急反应行动。 (3)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组织机构进行联络。 (4)监督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 2.应急救援行动组 组长:XXX 电话: 组员:XXX XXX 职责: (1)一旦发生事故,小组成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往事故现场,听从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 (2)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抢救人员,避免事故扩大化,减少事故损失。 3.应急通讯联络组 组长:XXX 电话: 组员:XXX 职责:确保领导小组与各应急小组间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 4.应急医疗救护组 组长:电话: 组员: 职责:负责营救、转移事故中的受伤人员,清点事故在场人员数,核实人员受伤情况。 5.治安维护组 组长:XXX 电话: 组员:XXX XXX 职责:维护事故发生后的厂区治安,有计划、有步骤地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人员车辆的进出。 6.救援运输组 组长:XXX 电话: 组员:XXX 职责:负责事故中伤员的运输,负责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运输。 三、应急救援程序 事故报告—应急救援现场自救互救—封闭现场—对外联络—联合救护—事故分析责任落实

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X县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升我县卫生应急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推进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根据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原则坚持依法依规,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完善卫生应急工作相关制度、标准、工作方案和操作流程等。坚持科学有序,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着眼于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社会发展需要,逐步推进卫生应急有序发展。坚持巩固提高,从实际出发,夯实工作基础,鼓励探索创新和先行先试,带动各地协同发展。二、工作目标通过规范化建设,力争到“十三五”末,我县卫生应急体制机制、能力建设、应急处置、运行保障等相关制度更加完备,

基本实现卫生应急平时准备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信息化,逐步形成科学规范、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卫生应急体系,有效满足我县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需要。“十三五”期间,我县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以推行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目标管理和创建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县为抓手,从夯实组织管理基础、强化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增强预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管理、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效能、推进紧急医学救援建设有序规范开展、加强队伍建设和物资技术储备、注重培训演练和公众宣传实效、提高突发事件总结评估科学性9个方面,加强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我县卫生应急工作水平。三、主要内容夯实组织管理基础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各单位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加强对卫生应急工作的领导,健全相应的领导和管理机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整理制度、职责、流程及应急预案

等级医院评审中有关护理的制度、流程、职责条目 第三章患者安全 1、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的身份标识制度。 2、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相应职责。 3、患者转科交接时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 4、转接身份识别和交接流程有明确的制度规定。 5、使用“腕带”作为识别身份标识的患者和科室有明确制度规定。 6、有开具医嘱相关制度与规范。 7、对模糊不清、有疑问的医嘱,有明确的澄清流程。 8、有紧急抢救情况下使用口头医嘱的相关制度与流程。 9、医嘱制度、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10、有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管理制度。 11、有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相关制度与流程。 12、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 13、手部卫生管理相关制度和实施规范。 14、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制度。 15、特殊药品的存放区域、标识和贮存方法的相关规定。 16、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 17、有药师审核处方或用药医嘱相关制度。 18、有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操作规范及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19、建立药品安全性监测制度。 20、有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 21、有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 22、有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相关制度、处置预案与工作流程。 23、有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工作流程。 24、有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 25、有预防压疮的护理规范及措施。 26、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 27、对不良事件呈报实行非惩罚制度。 28、优化医院患者安全管理方案或制度规范。 29、创诊疗前、或使用药物治疗前、或输液输血前,有具体措施与流程。

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1、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制定相关制度。 2、查看护理人员准入管理制度。 3、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度、岗位职责。 4、对护理核心制度(分级护理、查对、交接班、安全输血等制度)和岗位职责有培训、考核。 5、有修订制度、职责、常规等相关文件的规定与程序并有修订标识。 6、有护理管理制度培训计划。 7、有适合医院实际情况的护理人员管理规定、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8、各护理岗位人员符合相关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的要求。 9、工作进行绩效考核。 10、有聘用护理人员资质、岗位技术能力及要求、薪酬的相关制度规定和具体执行方案。 11、护理人员相应岗位职业防护制度。 12、有护理人员在职继续教育培训与考评制度。 13、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分级护理制度。 14、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15、有危重患者风险评估、安全护理制度和措施。 (护理人员危重病人护理能力培训与考核制度) (危重病人护理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应急预案) 16、有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评估制度与处置流程。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规范(护理常规、评估制度与处置流程)。 17、有医嘱核对与处理流程。 18、有查对制度。 19、有观察、了解和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与流程。 (病人治疗、用药管理制度及流程) 20、双人查对签名制度 21、有输血反应处理预案、报告、处理制度与流程。。 22、有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输血技术操作管理制度及流程) 23、有保障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与流程。 24、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意外处理预案及措施。 25、有护理文件书写标准及质量考核标准。

卫生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卫生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和管理工作,增强各类卫生应急预案的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订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卫生应急预案编制、审批、发布、备案、修订、宣教培训和演练等相关管理工作。本制度所称卫生应急预案,是指为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各类紧急应对活动预先制定的方案。 二、基本原则 卫生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归口管理、分级实施的原则。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国家、省相关法规、标准的规定;体现“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专业处置、部门联动,条块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工作指导方针;保持与上级和同级卫生应急预案的紧密衔接,保持与相邻行政区域相关卫生应急预案的衔接;适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状况和具备的应急能力;应对措施具体,操作性强;内容完整,简洁规范;通俗易懂,好记管用。 三、卫生应急预案体系 全镇卫生应急预案体系由澧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总体 预案、专项卫生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卫生应急预案、重大活动

保障卫生应急预案等4大类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总体预案由镇人民政府制定;专项卫生应急预案卫生院组织制定;企事业单位卫生应急预案由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重大活动保障卫生应急预案由参与活动的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学校、村(居)委会等可结合本行政区域实际,制定落实上一级总体卫生应急预案、专项卫生应急预案、部门卫生应急预案和其他类型卫生应急预案的行动方案。 四、职责分工 镇政府负责总体卫生应急预案、专项卫生应急预案和部门卫生应急预案的监督和协调工作。并承担全镇卫生应急预案管理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镇卫生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总体卫生应急预案、专项卫生应急预案的协调和监督工作,其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负责相关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他类型应急预案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其制定单位负责。 五、基本内容 1、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等; 2、卫生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包括: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地方机构或现场指挥机构、专家组等; 3、预防与预警机制,包括卫生应急准备措施、预警分级指标、预警发布或解除的程序和预警响应措施等; 4、应急处置,包括应急预案启动条件、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分级响应、指挥与协调、信息发布、应急终止等; 5、后期处置,包括善后处置、调查与评估、恢复重建等;

医院关于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医院关于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医院各部门发生下列重大情况时,必须及时向上级部门或院领导或有关部门报告请示,除紧急事项口头请示报告外,重大问题都应写出言简意赅的文字报告,报告程序如下: 一、重大医疗抢救程序、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灾难性事故、烧伤、中毒等情况的院内抢救: 带好通讯工具,立即到现场参与急救协调,并及时通知急诊科做好抢救准备,同时报告医务科或分管副院长,请示处理意见,同时根据院领导指示,进行上报卫生局(若遇有不明原因的创伤,应先向110报警)。 二、重大的医疗抢救(院外): 接到通知后,立即报告医务科、带班院领导或分管副院长,请示处理意见并按院领导的意见处置相关事项,同时根据医务科安排,通知医院救援队人员及时到达集结地点。 三、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报告医务科、感染管理科及带班院领导或分管副院长,请示处理意见并按意见处置相关事项,通知现场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通知感染管理科负责人到达现场进行相关工作的处理,并按照传染病防治的相关规定,做好转诊、上报等工作。 四、发生医疗事故或严重差错事件: 报告医务科,请示处理意见并按指示办理相关事项,通知科主任或副主任或医疗骨干到达现场抢救、处理,并积极协助相关科室处理有关事项。 五、发生政治性重大问题或触犯法律事件或严重的违纪事件: 报告保卫科、分管副院长,请示处理意见,通知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处理情况,按照领导指示,进行上报有关部门。 六、损坏或丢失贵重器材或贵重药品: 报告医务科及带班院领导、分管副院长、请示处理意见并按指示办理相关事项,同时向

保卫科及110报警。通知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处理情况,按照领导指示,上报有关部门。

医院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医院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医院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对院内外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援的质量和水平,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努力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安全的医疗急救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医院实际,现对应急管理作如下要求。 一、医院突发事件定义 本文件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及医院公众健康、环境安全及正常医疗秩序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核素泄漏、重大医疗事故、水、电、医疗设施等的质量事故、水灾、火灾、台风、地震、战争、动乱、恐怖事件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环境安全及正常医疗秩序的事件。 二、成立医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小组 组长:(总指挥)欧阳江波 副组长:许家海 组员:宋艳冉贤凤何丹 三、医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小组职责

(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核素泄漏、重大医疗事故等)的应急救治管理;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对环境安全类突发事件(包括水、电、医疗设施等的质量事故、水灾、火灾、台风、地震、战争、动乱、恐怖事件等)的管理。分类管理不是分开管理,各主管部门要注重互通信息、互相支持、各负其责、协调一致地做好应急事件的管理工作。 2.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务科负责制订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治、医院诊疗过程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类预案;护理部负责制订护理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感染管理科负责制订医院感染爆发紧急处置预案;预防保健科负责制订预防感染、食物中毒类预案;计算机中心负责制订信息系统突发故障应急预案;设备科负责制订水、电、气、医疗设备故障及突发辐射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医院办公室负责各类预案的汇总、整理工作。以上范围外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根据职能由主要分管部门负责牵头制订。 3.各预案制订部门负责预案的演练工作,包括制定计划、人员与物资的准备、演练总结等。 4.各部门及时总结预案演练与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预案进行修订,并做好修订记录交医院办公室。 5.各职能部门就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分管院

卫生应急管理制度

卫生应急管理制度 1. 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部门职责、监测、预警、报告、程序、应急处理等。 2. 定期对全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并组织演练。 3. 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并进行动态管理。 4. 疫情报告。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应听从政府统一指令,服从统一指挥。 6. 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书写完整病历记录,协助转送病人。 7. 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传染病管理制度 1.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在法定报告时限内,以最快速度向本辖区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简称疾控中心,下同)报告。 2. 实行传染病首诊负责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转入传染病定点收治医疗机构。 3. 建立传染病个案登记卡,按照卡片登记项目填写齐全,不得漏项。掌握其动态情况,做好追踪随访。 4. 做好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应急救治、转院治疗等。必要时对病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进行预防性消毒;对病人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预防性用药。 5. 协助疾控中心开展传染病症候群(如发热、腹泻、因病缺勤、缺课等)监测工作。建立监测资料档案,开展监测分析。

6. 加强对结核病传染源的发现与报告,配合疾控中心做好辖区内恢复期结核病病人的送药和访视工作。 7. 建立健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度,开展防治知识宣传,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咨询、检测、转诊服务;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学随访、医疗救助;妥善保管工作档案,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8.对传染病预防、治疗管理中,发生传染病疫情缓报、漏报、谎报、隐瞒不报,造成疫情扩大或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部门和责任人,应严格追究责任。

XXXX医院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

XXXX医院 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及队伍装备管理规定 为提高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确保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安全,制定本规定。 一、应急物资采购及科室分工 1 、卫生应急储备物资由xxx副院长管理,实行品种控制、总量适度的动态储备。在保证储备物资的品种、数量、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具体品种的效期及质量要求,按计划对储备物资进行轮换、更新和补充。 2、明确卫生应急物资采购的范围、原则。 3、卫生应急物资实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特事特办,减少环节; 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加强监管;严控价格,就近采购的“五原则”。 4、设备科:设备科科长XXX作为设备库房负责人,安排专人负责日常 管理,并按照《重庆市卫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标准(试行)》中(区县 (自治县)医院)中第(二)医疗器械中的设备名称和数量积极招标采购相应设备、规范储备备用。 5、总务科:总务科XXXf乍为物资供应负责人,按照《重庆市卫生应 急基本物资储备标准(试行)》中(区县(自治县)医院)中(五)个人携行装备中的名称和数量采购,定制个人携行装备,并存放于行政楼4 楼库房,由医务部XXX负责日常管理。 同时,总务科作为120救护车日常维护的归口管理科室,要严格按照120救护车日常维护规定对救护车进行日常保养、维修,使120救 护车长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6、药剂科:药剂科科长作为药物,耗材仓库负责人,按照《重庆市卫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标准(试行)》中(区县(自治县)医院)中(一)急救药品;(三)医疗耗材;(四)中医药器械三大类的名称和数量招标采购药品、耗材、中医药器械,随时淘汰过期药品、耗材,规范储备保障使用,其中急救药品由药剂科XXX负责日常管理,医疗耗材由XXX负责日常管理。 二、应急物资验收 1、医院建立健全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按照《重庆市卫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标准》(渝卫应急〔2014〕3 号)的文件要求进行采购,落实专人,切实加强其储备物资的质量管理。 2、储备物资入库、出库登记管理,实行复核签字制度。 三、应急物资安全、保管 1、储备物资地点必须具备防火、防盗、警报(或监视系统)设施,并按照重点安全保卫部位的要求,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2、分类管理个人防护、医用器材、医疗急救装备、后勤保障装备、 消杀器械和药品、中毒救治药品、核和辐射抢救药品、重大事件发生后抢救药品、传染病救治药品、疫苗和血清等物资,标明数量及规格,并建立独立的应急物资台帐。 3、对卫生应急物资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附表3)。保证库房的干燥、干净、整洁、通风,保证物资不霉变、变质。 4、仓管员要上班时间在岗,下班时间保持手机畅通,应急状态是一叫就到,保证应急物资发放的快捷。 四、应急储备物资的出库 1 、应急物资出库格执行填单审批制度,经分管领导批准后发放。(附表1) 2、不经领导批准,仓库管理员、其他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发放应急储 备物资。 3、应急物资归还应填写XXXX应急物资归还表(附表2)留相关仓库员保管。 五、应急物资的补充、更新 1、对卫生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实行全程监控管。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防控措施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细则 3、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4、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预案 5、关于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预案 6、突发事件中群体伤员、中毒等患者抢救组织工作预案 7、抢救制度 9、院内急救制度与流程 11、危重病人抢救程序 12、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治预案 13、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急方案 14、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救援预案 15、防止火灾应急方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制定、颁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特制定本预案。 一、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医院领导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实行责任追究制。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有医院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成立医疗救护、消毒防疫、专家技术、后勤保障安全、4个组和一支应急队。医院各行政主管部门、各科室及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三、此项工作应当遵循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依靠科学,统一领导,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加强合作的原则。 四、建立应急报告制度 (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立即向医院主管部门报告: 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爆发、流行的 2、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爱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以及疑似的病人 3、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 4、发生或者发现群体性疾病; 5、发生毒剧物品、放射源物品等丢失的。 (二) 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以及疑似的病人的应当在事件发生后6小时向医院主管部门报告。 (三) 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以及疑似的病人的应当在事件发生后12小时向医院主管部门报告。 六、任何部门及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十、应急预案启动后,办公室有权指挥各个职能部门及科室;有权调配各科室的仪器、设备。 十一、应急预案启动后所有在职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指挥部及办公室的调动、安排。 十二、应急预案应当根据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补充。 十三、对于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可请示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控制措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度.doc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度 一、应按照卫生院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乡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二、《预案》的目的及要求:落实《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明确编制依据及要求。 三、明确应急组织职责。 四、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报告与通报制度,建立监测、报告网络,建立日常监测制度,明确具体报告内容、程序、方式及时限,依法报告,建立通报制度,利用各种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因地制宜建立,信息通报系统。 五、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和终止制度,明确应急反应原则、措施、街道办事处,专业防治机构的职责及工作程序。 六、落实善后处理措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评估总结,恢复与善后,奖励与表彰,责任,征用物资,劳务补偿等做出相应的规定。 七、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保障制度,包括信息系统、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医疗救治队伍,培训与演练,经费和物资保障,应急避难场所保障,社会公众宣传教育,对乡镇各类社会单位的管理等均应作出详细的规划。 中医工作制度 1、坚持中医门诊、简化手续、缩短候诊时间,方便病人,随到随诊,检查仔细,认真诊治,礼貌待人,文明行医。 2、病员到中医诊断室,就诊后凭医生处方或检查单到中药房划价取药,或到医技科室检查。 3、急、危、重病人应优先接诊,并积极进行抢救治疗。

4、对疑难病人,应及时请有关医生会诊,必要时向上级医院联系、会诊、转诊。 5、发现传染病,要按规定及进报告。 6、掌握医疗原则,严格执行医疗常规,因病施治。不开大处方,要科学用药,不增加病人不合理的经济的负担。 7、住院病人,应做必要的辅助检查,做好住院病人的诊断、完善病历书写,处方等到工作。 8、坚持中医查房制度。 9、坚持中医科内会诊,由经治医提出,可请西医其它科室会诊。 10、病员出院前,经治医生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并主动请求病员对医疗、护理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11、因病情不宜出院而病人或家属要求出院者,医生应加以劝阻,劝阻无效者,应由病员出具手续,并在病历中写出可能出现的后果责任,并由病员签字。 12、死亡病员填写死亡证明书,组织院内医务人员讨论, 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13、严禁收受病员红包、礼品及宴请,台无法拒绝,立 即交院办公室,作为困难病人费用支付。 中医指导乡村医生工作制度 1、为了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的中医业务技术水平,使其更 好地为村民医疗保健服务,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能基本 诊断和组织转诊,建立乡村医生指导工作小组,负责各村 乡村医生的中医业务指导工作。 2、以“医德规范”为行为准绳,医院定期派员深入村卫 生站或集中对乡村医生进行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教育,树

医院后勤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医院后勤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为做好我院应急处置工作,指导应急抢救,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处置事故、排除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不良社会影响维护社会稳定。为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应急物资的概念 应急物资是指在事故即将发生前用于控制事故发生或事故发生后用于疏散、抢救、抢险等应急救援的工具、物品、设备、器材、装备等一切相关物资。 2.应急物资的采购入库应急物资由后勤保障部门采购,都必须一一填写入库清单,经验收后统一入库保管。应急物品管理要建立专帐,由专人管理。 3.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 3.1经检验合格的应急物资,必须实行分区、分类存放定位管理。根据库房的条件,按照物资的不同属性,根据其保管要求,仓储设施条件及仓库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存放区。为方便抢修物资存放,减少人为差错,对应急物资进行编号定位提高工作办事效率。 3.2应急物资应妥善保管,以保护物资的质量。储备物资苫盖和衬垫是保护物资使用价值的基本措施,物资堆放前必须垫好垛底,物资堆码后,为防止受到雨、雪、雾的侵蚀

和日光曝晒,应及时进行苫盖作业。 3.3加强对应急物资的管理,防止应急物资被盗用、挪用、流火和失效,对各类物资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检查人员每月要定期检查一次应急物资和工具的情况,发现缺少和不能使用的要及时提出和督促,确保正常使用,检查人员每次检查时要进行详细记录,留存备查。 4.储备种类及任务 依照本级卫生行政部门预案的要求和突发事件处置的需要,主要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进行物资和资金等方面的储备。储备的物资类应包括应急装备、药品、医疗卫生救援设备、防护装备、后勤保障设备及应急设施等。 后勤保障部统计应急后勤物资储备的品种、数量、金额、储备场所、负责部门及负责人。协同财务部核定应急物资储备各项费用开支。协同办公室检查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管理全院应急物资。 储备方式:结合物资特性和应急需求,统一规划,实行实物储备、计划储备和信息储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储备,实施动态管理,及时调整、补充。 实物储备:较为稀缺的卫生应急物资和经常使用的卫生应急物资,以个人防护用品、食物等,以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可立即调用。 计划储备:对不便管理、效期短或不能及时从市场上购

卫生应急处置管理制度1

卫生应急处置管理制度、工作职责 一、工作制度 1.卫生应急组织管理制度 (1)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处理辖区内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成立应急管理部门(办公室),在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组织开展卫生应急的日常管理工作。 (3)建立应急专业队伍。突发事件发生时,由应急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开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各类人员相对固定,如有调动,应及时补充。 (4)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包括采样器材、检测试剂、消杀药品、个人防护装备等,以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需要。 (5)建立健全卫生应急工作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 (6)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卫生应急宣传、培训和演练、技术方案的制(修)订、队伍装备采购等方面,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7)针对不同种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特征,组织制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处置不同种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技术方案。 (8)组织开展卫生应急培训与演练。 (9)严格按照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和相关规范开展工作,遵守组织纪律和保密制度。 (10)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技术指导,服从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协调和指挥。2.应急队伍管理制度 (1)根据事件的不同类型,组建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确保专业结构合理。 (2)健全应急队伍成员库,建立基本资料档案,并及时更新信息。 (3)应急队伍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应急处置情况对队员及时进行调整。 (4)每年开展专题应急培训与演练,以提高应急队伍实战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3.应急队伍装备制度 (1)根据应急队伍的职能,制定本级应急队伍的装备标准和目录。 (2)各专业小组根据耗损和需求上报本年度装备采购申请,由应急管理办公室汇并形成年度采购计划,按有关程序采购。 (3)应急管理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验收应急装备,做好装备的仓储管理、维护保养及训练使用等工作,定期监督检查应急队伍的应急装备使用管理。 (4)凡属于个人生活用品的装备由队员自行保管,必须做到在使用期间能正常使用。其它装备由单位统一由专人保管。 (5)专业人员要熟悉使用各类装备的程序,在应急工作结束后及时将相关物品交专人维护保养后入库。 (6)在应急工作中所耗损的物品要及时上报随时采购补充入库。 (7)对装备的物品应有专人定期维护和保养。 4.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1)根据各类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置的需要,编制“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和“应急物资配置方案”。 (2)每年底由物资保管员清点储备物资,及时清理过期失效物品,做好“储备物资清单”的登记工作。

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00536

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二零一四年 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灾难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减少突发事故及其所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企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维护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稳定,结合职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应急救援队伍包括专职急救援队伍、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医疗救援队伍、应急管理专家队伍。 第二章应急管理方针 第三条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加强战备、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工作原则,及时排查,

消除各类隐患,做到控制事故,安全生产。 第四条坚持“加强战备,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工作原则,切实做好企业灾变预防和抢险救灾工作。即做到在日常工作中要搞好战备值班训练工作,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第五条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广大企业干部职工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生产灾难事故对广大职工的危害。 第六条采用《突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救援装备,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确保企业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第七条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第三章专职应急队伍管理 第八条服从企业应急指挥部及企业应急管理部门指挥调动,参加企业应急救援工作。 第九条坚持理论武装、作风锤炼,加强事故案例分析和救援经验总结评估工作,不断提高救援的科学性、失效性,定期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救援能力。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细则 3、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4、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SARS、医院感染暴发流行预案 5、关于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预案 6、突发事件中群体伤员、中毒等患者抢救组织工作预案 7、抢救制度 8、急危重症救治的实施办法 9、院内急救制度与流程 10、院前急救制度与流程 11、危重病人抢救程序 12、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治预案 13、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急方案 14、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救援预案 15、防止火灾应急方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制定、颁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特制定本预案。 一、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医院领导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实行责任追究制。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有医院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成立医疗救护、消毒防疫、专家技术、后勤保障安全、政治思想宣传5个组和一支应急队。医院各行政主管部门、各科室及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三、此项工作应当遵循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依靠科学,统一领导,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加强合作的原则。 四、建立应急报告制度 (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立即向医院主管部门报告: 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爆发、流行的; 2、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爱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以及疑似的病人; 3、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 4、发生或者发现群体性疾病; 5、发生毒剧物品、放射源物品等丢失的。 (二) 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以及疑似的病人的应当在事件发生后6小时向医院主管部门报告。 (三) 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以及疑似的病人的应当在事件发生后12小时向医院主管部门报告。 五、医务处、护理部、门诊部、院感室负责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六、医院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及演练。 七、任何单位及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卫生应急工作制度与职责

工作制度 岗位职责 卫生应急

目录 卫生应急组织管理制度 (1) 应急队伍管理制度 (2) 应急物质储备制度 (3) 卫生应急培训工作制度 (4) 卫生应急演练工作制度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制度 (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 (7) 应急队伍处置工作制度 (9) 卫生应急值班制度 (11) 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职责 (13) 疫情值班人员职责 (14) 现场流调人员职责 (15) 疫区(点)消杀人员职责 (16) 健康教育人员职责 (17)

卫生应急组织管理制度 (1)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处理辖区内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在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组织开展卫生应急的日常管理工作。 (3)建立区应急专业队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由应急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开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各类人员相对固定,如有调动,应及时补充。 (4)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包括采样器材、检测试剂、消杀药品、个人防护装配等,以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需要。 (5)建立健全卫生应急工作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 (6)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卫生应急宣传、培训和演练、技术方案的制(修)定、队伍装配采购等方面,并安计划组织实施。 (7)针对不同种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特征,组织制定区疾控中心调查、处置不同种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技术方案。 (8)组织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 (9)严格按照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和相关规范开展工作,遵守组织纪律和保密制度。 (10)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技术指导,服从县卫计委的统一协调和指挥。

应急队伍管理制度 (1)根据事件的不同类型,组建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确保专业结构合理。 (2)健全应急队伍成员库,建立基本资料档案,并及时更新信息(3)应急队伍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应急处置情况对成员及时进行调整。 (4)每年开展专题应急培训与演练,以提高应急队伍实战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制度

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制度 1.为了加强本中心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卫生应急能力,科学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定本制度。 2.按照“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运转”的原则,分类组建本中心卫生应急队伍,并加强培训,开展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3.卫生应急队伍应选择年富力强、具有实战经验的现场流行病、食源性疾病、实验室检测、消毒和病媒生物防治等专业的专业人员组成,并分为传染病、中毒、检验、重大灾害事故等不同组别。 4.中心卫生应急办建立本中心卫生应急队伍专家库,实行应急队伍专业人员档案管理,动态更新信息资料,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情况,对队伍及时进行调整。 5.中心卫生应急办会同中心办公室按照“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制订应急培训计划,组织协调有关所、科开展卫生应急队伍的培训。 6.卫生应急培训以增强卫生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应急意识、更新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提高整体应急处置业务能力和水平为目的。 7.卫生应急培训的对象为本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成员。 8.承担培训工作的部门应根据培训目的、对象,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组织培训教材和培训师资,根据需要采取集中授课、分组讨论、模拟演练等培训方法。每次培训结束后,应通过调查问卷、集体座谈、抽查随访等形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逐步完善卫生应急培训工作。

9.根据本县实际情况和应急工作需要,结合卫生应急预案,有计划地组织卫生应急队伍开展应急演练,以检验预案、锻炼队伍、发现问题、整改提高为目的。 10.开展卫生应急演练前,应制订详细的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的目的、内容、参演队伍和演练要求。演练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提高卫生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和水平。

学校卫生工作应急预案

学校卫生工作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各班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身心康健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安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校教育系统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漠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 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用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3、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对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工作负总责。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严紧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确凿处置。 三、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详尽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博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学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食 堂、宿舍、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消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住上安心宿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