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世界当代史 复习资料(答案整理)

世界当代史 复习资料(答案整理)

世界当代史  复习资料(答案整理)
世界当代史  复习资料(答案整理)

吉田茂(日文よしだしげる英文Shigeru Yoshida 1878-1967)日本首相(1946~1947,1948~1954)。生于动荡无常的明治前期,死于战后日本经济起飞的前夜。其前半生为外交家,以亲英美而干涉中国内政而闻名。后半生,以坚毅而充满智慧的表现就任五次首相,长达7年之久,任期间进行农地改革,制定《日本国宪法》,根据道奇路线调整经济,建立警察预备队,签订《旧金山对日和约》和《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同时配合朝鲜战争,制定《破坏活动防止法》,镇压日本共产党。与蒋介石集团签订《日台条约》。是日本战后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巨人之一。

世界当代史

列举题

1、组成欧共体的其他三个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2、按先后顺序列举最先爆炸核武器的五个国家:

1945年美国;1949年前苏联;1952年英国;1960年法国;1964年中国

3、按照先后顺序列举70—80年代美国总统的名字: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

4、60s中苏关系恶化的三个重要事件:

1960年苏联撤走在华科技专家并挑起边界纠纷

1962年,苏联在新疆伊犁地区策动叛乱并指责中国对印的自卫反击战为入侵印度

1969年3月苏联入侵我国珍宝岛事件。

5、列举50s美国出面组织的四个军事集团的名字:

1951年:《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美日安全条约》、《美澳新安全条约》;

1953年:《美韩共同防御条约》;

1954年:《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美蒋共同防御条约》;

1955年:《巴格达条约》

名词解释5x5`=25`、

1.不结盟运动

万隆会议之后,原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和埃及总统纳赛尔倡导了不结盟运动。其成员国,已由1961年9月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第一次不结盟的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时的25国增加到1995年10月在卡塔赫纳举行第十一次会议的113个国家,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近2/3,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它是仅次于联合国的国际讲坛。不结盟运动是时代的产物。它每隔三年召开一次的首脑会议,集中地反映了它在反殖反帝反霸斗争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事业中所发挥的作用,代表了时代的呼声。不结盟运动诞生以来的历史表明,它是顺乎世界潮流的一股强大的革命运动,已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困难的发展时期,但这一运动发展的潜力依然存在,它将适应形势,调整政策,继续前进。

2.古巴导弹危机

美苏两国在古巴玩弄核诈骗导致国际局势紧张的事件。1959年古巴革命后,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1962年8月,美国发现苏联这一行动,9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决定封锁古巴,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军队也进入戒备状态。国际局势严重紧张。11月,苏美两国达成协议,苏联在30天内撤走导弹和轰炸机,美国终止海上封锁。美苏两国都宣布自己是这一回合的胜利者,但实际上双方各有得失。在美国的压力下,苏从古巴撤走导弹,在全世界面前丢了面子;美承诺不入侵古巴并从土耳其撤走导弹,也使苏达到了在古巴部署导弹的部分目的。这次危机一方面使美苏两个大国认识到核时代两国直接对抗的危险,转而以保持对话防止意外冲突的出现;但另一方面也使双方更加激烈的互相攀升的发展战略核武器的军备竞赛。

3.亚非会议

万隆会议于1955年4月18—24日召开。它的正式名称是“第一次亚非会议”,因为是在

印尼的万隆召万隆会议开而得名。是由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五国发起的。除这5个国家外,还有18个亚洲国家和6个非洲国家,共29个国家参加。用东道主印尼已故总统苏加诺的话说,这次会议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周恩来总理应邀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万隆会议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是对战后两极格局的第一次大冲击,它标志着亚非人民的觉醒和团结,显示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作用,它成了第三世界的发祥地。会议所体现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合作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而载入史册。

4、铁幕演说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又称铁幕演说。1946年1月,丘吉尔应邀访美。3月5日,在杜鲁门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扩张”,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演说可以认为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5、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个咨文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其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具体内容是:援助希腊、土耳其政府,帮助他们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美国要接替英国,填补东地中海的真空;并指出任何国家的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都“危害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和美国的安全”。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守护神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阐述了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如果丧失希腊,就会立刻危及土耳其和整个中东,其影响将不仅是东方,还将殃及西方的民主制度。

6、猪湾事件:

猪湾事件是1961年4月17日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协助下逃亡美国的古巴人向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政府进行的一次武装进攻。猪湾事件标志着美国反古巴行动的第一个高峰。由于古巴担心美国再次进攻,因此古巴开始与苏联靠近,这个靠近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7、超越遏制战略

美国总统布什制定的新的对苏政策。1989年5月12日,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农业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提出其政府经过三个多月的回顾和审议所制定的新的对苏政策。布什称之为“超越遏制”战略,宣称它是“美国战后对苏政策的彻底改变”,标志着“美国外交政策将进行哲学思想的变革”。“超越遏制”的主旨是积极同苏联发展关系,加强美苏合作,促使苏联逐渐实现“自由化”,把苏联拉进“国际大家庭”,使其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超越遏制是鉴于国际格局发生新变化而作出的政策调整。布什上台伊始,即指定其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罗伯特〃盖茨组织国务院、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专家成立专门小组,就美国对苏政策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布什正是根据该小组提交的《对苏政策审查的报告》而宣布“超越遏制”战略的。这一战略强调,今后美国和北约组织对苏政策的主要重点将转向更多地同苏联的公开性和经济改革打交道。在对苏保持警惕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前国际形势的缓和,发挥美国的相对优势,抓住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所提供的历史机会,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手段,特别是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和平演变”的方式,最终改变苏联制度的基础,使苏联同过去的政策彻底决裂。对苏联国内,促使其实现政治多元化和经济自由化;对外,要使苏联采取不干涉主义,重新回到世界秩序中来,成为国际体系中的正式成员。要使苏联的这种变化不受苏联某一个人的观点、权力和在位时间长短的影响,能长期巩固下来。

8、吉田茂(1878—1967)

日本首相(1946—1947,1948—1949,1949—1952,1952—1953,1953—1954)。东

京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任日本出席巴黎和会代表团团员。1928—1939年,历任外务次官、

驻意和驻英大使。日本投降后,1945年9月起任外相,1946年5月起任自由党总裁。1946—

1954年,先后五次组阁,奉行亲美反华政策。

9、阿登纳(Adenauer,Konrad 1876~1967)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1949~1963)。1876年1月5日生于科隆天主教

家庭,卒于1967年4月19日。先后在弗赖堡、慕尼黑和波恩的大学里学习法律和

政治。1906年选入科隆市议会;1917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科伦市长;从1920 年

起他是普鲁士各省议会中央组织的成员,1928 年任议长。纳粹统治期间曾两度下狱。

1946年当选为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战争一结束,他不失时机地在盟军的占领区里建立

并扩大党的组织。在美、英、法把3个占领区合并建立统一的联邦时,他就任联邦议会

议长,为即将建立的联邦共和国制订了宪法。1949年8月,就任总理。

阿登纳反对社会主义思想,主张实现在法律统治下的个人主义,深信国家必须保证

公民有独立研究学术和发展经济的最适合的机会,并使公民得到完全的法律保护。在他

执政时期,他的兴趣侧重在外交方面。他对于与共产主义世界和平共处的可能性没有信

心,并认为西方只有保持优势的威慑力量才能遏止共产主义集团的直接军事威胁。他竭

力支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它的核装备,反对德国中立化。在他任职期间,联邦德国恢

复了主权,重振了国力,并赢得在欧洲事务上的发言权。1963年阿登纳以88岁高龄辞

去总理职务,继续担任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到1966年。

简答题3x10`=30`

一、简析尼克松主义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背景:

1、五、六十年的朝鲜、越南战争,导致美国财政状况恶化,国内大规模群众反对越战和黑人民权运动使美国实力地位下降,而苏联势力地位有所增强。

2、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3、第三世界的崛起,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

主要内容:

1、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经济、军事政策上协调一致,

共同对付苏联;

2、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

3、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

4、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

二、简析阿以冲突原因。

1、20世纪上半叶,犹太复国运动组织大批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造成与阿拉伯人争夺土地的冲突。

2、耶路撒冷的旧城同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城,但三大宗教彼此互不包容。

3、美国和苏联为了在中东渗透自己的影响,各自扶植了一批国家,一步步升级了阿以冲突。

4、以色列为解决水荒而拦截约旦河及其支流河水,使阿拉伯国家也受缺水问题的困扰。

5、以色列在中东战争中先后占领了原本属于阿拉伯国家部分领土,并定居之上。

三、简评战后美英特殊关系。

1、美英特殊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天然性:特殊的历史渊源和共同的文化背景是英美联盟的自然纽带。

必然性:战后美英在称霸世界战略中,美英两国都必然要互相利用。

两面性:两国的利益关系是既互相一致又相互冲突的双重复杂关系。

不平等性:英国始终是处于被动从属地位,而美国则掌握了主动权。

2、英美特殊关系使英国政治更加日益孤立。英美特殊关系,使英国在加入欧盟过程的始终都受到制约。

3、英美特殊关系影响世界格局,促成两极格局的形成。

四、简析日本经济起飞的原因。

1、日本进行了较广泛的社会改革,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2、较稳定的国内政局环境,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3、政府干预经济,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4、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5、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为经济现代化提供了高素质人才;。

6、日本在美国和朝鲜、越南战争的大量军事订货中大发横财;

7、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而对日本进行大力扶持和保护。

五、简评戴高乐的外交政策。

1、戴高乐向美国在西方世界事务中发起挑战,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削弱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能

力,也提高了法国在欧洲事务中的影响;

2、法国实行“非殖民化政策”,赢得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增强了其在全球的地位。

3、戴高乐独立外交政策的实践,对其他国家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缓和东西关系起到了推动作用;

4、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5、经济不足是其弱点,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法国地位。

六、简评丘吉尔三环外交政策。

1、该政策客观上让英国有机会维系其“霸业余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欧洲“新均势”的形成,有利于国家的战略安全;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使其有资格继美国、苏联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利地保障了国家在战略上的主动性;

2、英国获得了“马歇尔计划”的大多数份额,促进了经济的恢复;

4、有助于具有浓厚保守主义传统的英国现实主义外交政策平稳“着陆”,避免了大起大落可能产生的问题;

5、然而英国政治家们在推行“三环外交”的过程中,始终背着“世界大国地位”的沉重包袱,不能不面对实力有限与战线过长的矛盾。这也是导致英国外交战略不得不逐步收缩,从大国全球外交逐步朝重点面向欧洲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论述题1x20`=20`

一、用史实来论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1、“和平演变”是外部原因。早在50年代起,美国已有“和平演变”政策进攻苏联和东欧。

先有杜勒斯的“和平演变”、“解放”,后有尼克松“不战而胜”、里根“革命战略”、布什“超越

遏制”等等,企图“用这种曲折缓慢的途径来打败克里姆林宫”。在60年代,苏联在社会主义

阵营内部日益孤立,美国在与苏联进行正面竞争的同时,用“和平演变”的手段,将苏联周围

的社会主义国家各个击破。而东欧是东方集团中的薄弱环节,帝国主义选择了波兰、匈牙利为

突破口,打着“鼓励改革”,利用经济力量诱迫社会主义改变方向,提出“第三个篮子——人权、

自由移民、自由交流”等西方观念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东欧各国共产党沦陷,苏联成为众矢之

的,最终在“和平演变”前投降。

2、经济没搞好是基础原因。东欧一些国家经济长期落后同期资本主义国家,深层原因是体制问

题。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军备竞赛中庞大

的军费开支等不合理的经济问题和矛盾,引起广大群众不满。而受大国沙文主义的民族的历史

潜意识影响,把这种模式强加于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如1968年出兵捷克斯洛伐克。这种僵化的模式影响下,经济进步缓慢,甚至倒退,这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基础原因。

3、党的错误路线是关键原因。这点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上尤为突出。1932年,斯大林宣布“社会主义已经建成,向共产主义前进”,赫鲁晓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发展中社会主义”等都无视苏联实际,偏离社会主义本质轨道。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更是催化了苏联的解体。另外,在剧变前动乱的关键时刻,东欧八国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多党制。党的混乱错误的路线使国家潜在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关键原因。

二、以欧洲一体化进程为例,论述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走向多极的历史必然性?

1、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舒曼计划”,次年法国便与欧洲其他5个国家共同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1957年六国首脑签订了《罗马条约》,1968年开始实施农产品统一价格,1969年取消农产品内部关税等等。这些在经济上的一步步合作使欧盟的成员从中得到发展,壮大了自身的经济实力,逐渐摆脱对美国的经济依赖。

2、欧盟正在走向政治联合和“用一个声音说话”。1997年欧盟签署《阿姆斯特丹条约》,决定实施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2009年欧盟27国签订《里斯本条约》。这些都表明欧盟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可以在国际上不依赖他国独立地表达自己看法。

3、欧共体成立后,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对话与合作。70年代开始,欧共体开始“欧洲对话”,发展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并与46个发展中国家签订了《洛美协定》,与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关系。这些合作有利于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增强第三世界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使第三世界成为一支制衡霸权主义的重要力量。

4、欧盟正逐步实现独立联合防务和安全。1997年,欧盟15国签署《阿姆斯特丹条约》,规

定西欧联盟将为欧洲联盟提供执行人道主义和救援任务、维和使命和危机处理战斗任务的行动能力。1999年6月,科隆首脑会议通过《加强欧洲共同安全和防务的声明》,决定将西欧联盟并入欧盟。欧盟在欧洲的防务和安全方面目前还取代不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冷战时期作为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的直接军事威胁是促进西欧防务合作的主要因素。

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考博真题汇总考试要求备考经验复试分数线-育明考研考博

人大历史学院世界史考博真题招生人数报录比复习指导 一、人大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博士招生考试内容(育明课程中心)招生专业初试考试科目复试考试科目 0603Z1 世界史 (招生4-5人)1、初试考试科目:①世界中世纪史;②世界近现代史(1500年--1990年);③外语; 2、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1917年以前的欧洲史;⑤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3、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1917年以前的欧洲史;⑤近现代国际关系史;⑥政治理论。一: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 平测试(满分50分,其中听力测试20分,口语测试30分) 二: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 (满分150分) 育明考博陈老师解析: 1、人大世界史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6:1(历年缺考率在20%左右) 2、初试英语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3、总成绩=初试总分/3*50%+复试总分/2*50%(初复试各占50%)。录取中导师比较看重初试的成绩,历年初试的排名顺序与最终排名顺序相差较小。 4、满足相应外语等级要求的考生可以申请初试外语免试,初试外语中不含听力。 5、人大经济学各专业初试专业课一考试内容相同,学院并不指定外语和专业课复习的参考书。育明教育针对人民大学世界史专业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人大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陈老师扣扣:伍四七.零六叁,捌六贰) 二、人大历史学院考博部分参考书(育明考博课程中心) 专业参考书 作者出版社0603Z1世界史《世界中世纪史》孟广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世界现代史》李世安 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当代史》李世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世界现代史资料选编》 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现代 史精品课程项目组编人大内部资料育明陈老师解析:

园林史复习资料

1、中国园林分类: 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 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 ?皇家园林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私家园林宅园、游憩园、别墅园?寺观园林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外的园林化环境 ?公共园林衙署园林、会馆园林、书院园林、祠堂园林以及茶楼酒肆的附属园林 3、按照布置形式?自然式?规则式 2、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三个意识形态因素 “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 3、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与世界上其它园林体系(西方、伊斯兰)相比较,它具有许多不同的个性,而它的各个类型之间,又有着许多相同的共性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4、中国的四大名园(名称、平面、设计特点) 私家园林代表:拙政园、留园皇家园林代表:颐和园、避暑山庄 拙政园 设计特点:当年的拙政园是以植物之景为主,以水石之景取胜,充满了浓郁的天然野趣。建筑极其稀疏,简远、疏朗、雅致、天然。(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拙政园向以“林木绝胜”著称。位置:苏州娄门内之东北街。 面积:4.1公顷,是一座大型宅院。 布局:分三部分:西部补园、中部拙政园、东园,其中以中园为主。 布局特点:东疏西密,绿水环绕,水面面积约占全园面积1/3,水是全园的纽带和灵魂。 中部景观:是典型的多景区、多空间复合大型宅院,有山水为主的开场空间、有山水与建筑相间的半开场空间,也有建筑围合的封闭空间。 中部主要景观: ①远香堂:明代结构的四面厅,每面装置玻璃长窗,坐在厅内可四面赏景。②小飞虹:木质结构廊桥。 ③香洲:临水而建的仿舟船形象的舫厅(旱船)是拙政园中部著名的船景。 ④荷风四面亭:坐落在池中西岛西南方的六角小亭。西部景观:以水池为中心,水面呈曲尺形,以散为主、聚为辅,理水的处理与中部不同。主要景观:与谁同坐轩留园 留园三绝:冠云峰、楠木殿、鱼化石面积:约2公顷 景观布局:园林紧邻于邸宅之后,分为西、中、东三区。其间由曲桥相连。三区各有特色: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以山水兼长,东区以建筑取胜,东区和中区是全园的精华。 中部景观:东南大部分开凿水池,西北堆筑假山,形成以水池为中心,西北两面为山体,东南两面为建筑的布局,临池假山用太湖石兼以黄石堆筑为土石山。 东部景观:以建筑为主。东部又可分为西区和东区。西区紧邻中部景观,主要建筑物是五峰仙馆;东区建筑密度较高,其规划设计利用灵活多变的一系列院落空间创造出一个安静恬适,仿佛深邃无穷的园林建筑环境,满足了园主人以文会友和多样性园居生活的功能要求。 该区主要景点:冠云峰 设计特点: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 ①园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七百米之多,颇有步移景换之妙。②建筑结构式样代表清代风格,在不大的范围内造就了众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处处显示了咫尺山林、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完整版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 第四分册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巨变表现: ●总体趋势:资本主义产生,封建制度解体,完成了由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 社会的过渡。 ●经济:手工工场出现,标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新航路开辟 殖民掠夺 ●政治:民族国家形成,等级君主制演变为君主专制 ●社会: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文化:思想意识发生重大变化,进行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思想领域开展 反封建斗争。 第一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 知识结构: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出现剩余产品(根本原因) 雇佣劳动力 商品经济的发展 国内:强制剥削农民土地(eg:圈地运动)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15世纪 国外:商业战争、贩卖奴隶、殖民掠夺 手工工场诞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特点:手工劳动、分工协作] 第二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君主专制 B 一、民族国家的形成 共性:确定的疆土; 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的文化认同 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 全体国民构成民族共同体(民族意识增强)

享有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主权(政治上的统一) 二、君主专制 1、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 2、形成背景: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①封建贵族总体上已丧失昔日的权威,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②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③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历史作用 ①加强中央集权,大家地方割据势力。 ②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发展迅速。 第三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 A ?新航路开辟的简况 A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A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1、原因: ①社会根源:寻金热 ②诱因:《马克波罗行纪》 ③经济根源:15世纪后,西欧商品经济发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和获得更多货币。 ④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建立以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促使欧洲各国开始寻找新航路。 2、条件:地图学说日益流行 ①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地图绘制技术先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时的国内国际条件: 1、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奠定了建立新中国的前提条件。 2、经过人民大革命,形成了全国人民的空前大团结。 3、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极端落后。 4、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中苏两党关系加强(与苏联控制与反控制的拉锯战) 5、世界冷战局面开始出现,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人民共和国方案中经济形态:由五种成分构成:1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2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 3私人资本主义 4个体经济 5国家和个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经济方针: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共同纲领》内容: 1、关于新中国的性质和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2、关于新中国的政权制度、军事制度及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外交政策的总原则 4、关于人民的权利与义务 意义: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大宪章,他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是政府的施政方针,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体现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署长 1948年秋到49年初对官僚资本的接管政策和办法,既不打乱企业原有的组织机构,而是先按照原来的组织机构和生产系统“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由军管会对他们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完整的接收下来。派往这些企业的军队代表的职责是监督生产,而不是直接管理企业的生产。所有这些规定的唯一出发点,就是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没收官僚资本的两重性质: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即中国买办资产阶级及摧毁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的意义看,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 从消灭中国的大资产阶级来看,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第二章共和国民主改革的全面展开与国民经济的恢复 p30 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明确提出当前的中心任务就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争取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实现此任务的三条件:1、土地改革的完成 2、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3、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抗美援朝的原因: 1、国家安全与利益问题:中美一战不可避免,东北的安全问题 2、来自苏联的压力:苏联劝说中国参战,而自身为避免与美国直接冲突不参战 3、维护与强化大国形象 4、巩固中朝友谊 5、毛泽东喜欢挑战 1950年冬到1953年春新解放区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三个新特点 1、这次土改是在革命战争已经取得全国胜利、新中国已经建立的新的社会政治环境中进行的 2、在政策上把过去征收富农的多余土地和财产的规定,改为保存富农经济,使富农在土改中处于中立的地位,保证土改的顺利进行 3、在人民政权已经已经在全国建立的条件下,强调土地改革要有领导、有计划、有秩序的进行 七届三中全会后(1950年)人民政府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下,开始全面调整工商业。这次调整工商业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以调整公私关系为中心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倒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中外园林史知识点整理试题 重重点

1、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囿是周文王的灵囿。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通常在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狩猎既是游乐活动,也是一种军事训练方式;囿中有自然景象,天然植被和鸟兽的活动,可以赏心悦目,得到美的享受。 囿:中国先秦时期的园林形式,常采用人工墙垣、篱笆等圈围山林,养育鸟兽花木,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观赏活动的园林,是中国园林的萌芽 2、隐逸:一种历史文化积淀,一种与仕宦相对应的概念和行为,是中国古代士人保持人格独立的一种处世方式 3、轩:建在高旷地带而环境幽静的小屋,园林中多作游人休息、观景的场所 4、舫:又称旱船、不系舟,是一种建于水边的船形建筑,前半部分多是三面临水,使人有虽在建筑中,却又犹如置身舟楫之感。 5、石像生:陵墓前安设的用玉、石等雕刻而成的人或动物的形象,主要用来显示墓主的身份等级地位,也有驱邪、镇墓的含义。 6、墓碑:初为引棺入墓穴的木柱,随埋土中,后为石碑,竖于墓道口,碑上多书刻文字,记死者事迹功勋,或标明死者身份、姓名,立碑人身份、姓名等 7、华表:又称桓表,一种圆柱形的标识性建筑物,常立于宫殿、宗庙、城垣、陵墓前,柱身常刻有花纹,柱顶有方石和立兽 8、意境——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9借景——就是将视线所及范围内的美景,组织到园内或景区内以丰富园林景色,扩大园林空间。 10、草堂——与别业义同,但相对别业,其规模较小,建筑较素。 11、别业——建置在郊野,供园主人休息或长期居住的地方,相对草堂,其规模较大,建筑华丽。 12、苑——秦汉以来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和别墅,供帝王居住、游乐、宴饮的一种园林类型。又称宫苑。 13、台——利用地形或在地面上垒土、筑石成台形,顶部平整,一般在台上建筑屋宇房舍或仅有围栏,供游人登高览胜的构筑物。 14台榭—在城内夯筑高数米至十几米的土台若干座,上建造殿堂屋宇。可作观景、天文台等之用。15驰道—是秦代交通幹線,在秦代道路系統中佔有重要地位。秦朝时期专供帝王行驶车马的道路。 16、阙——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两阙之间有空缺,故名阙或双阙。也有作记录官爵、功绩和装饰之用的。 17、花石纲——宋徽宗时运输东南花石船只的编组。“纲”是宋代水路运输货物的组织,全国各地从水路运往京师的货物都要进行编给,一组谓之——“纲”。 18、花园——以搜集观赏花木为主,面积往往较大。 19、游憩园——供主人休息游憩的和宴会娱乐之用,园景与住宅分开,多筑城郊。 20、宅园——建在城镇中,依附于住宅,作为主—游憩、宴乐、会友、读书的园林,一般紧邻邸宅的后部,呈列宅后园的格局;或者位于邸宅一侧而成跨院。 21、曲水流觞——大家坐在水渠两旁,宅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彼此相乐。这就叫作“曲水流觞”。 22、倪云林——倪瓒,元代著名四大家之一,著有“渔庄秋霁图” 23、张涟——明末清初造园艺术家,字南垣。善绘人像,兼工山水,以山水画意造园叠山;善制盆景,颇负盛名。 24、无心画——园林景色为了使室内外互相渗透用漏窗透为景。这种手法是清代李渔首创的,他把内墙原来挂山水画的位置开成漏窗,然后在窗外布置竹石小品之类,使是入画。这样便是真景入画,较之画幅生动百倍,他称无心画,以尺幅窗透取无心画是从暗处明处,窗花有剪影的效果,加以景的特殊为背景,从早到晚窗景图时而变。 25、李渔——字笠翁,钱塘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李渔是一位兼擅绘画、词曲、小说、戏剧、造园的多才多艺的文人。著有《闲情偶寄》,又名《一家言》,晚年自筑荠子园。

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

三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概况和影响 2、掌握美国经济政策不断调整地原因、内容和效果 3、掌握美国“新经济”出现的背景、概况和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 1、归纳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况 2、按时间顺序分阶段掌握政策调整的背景和内容 3、通过辩证法分析理解“新经济”出现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体会经济政策的变化依据经济发展形势而变化 3、体会努力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 1、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达的原因及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2、二战后美国不断调整经济政策及历届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 教学难点 1、理解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等经济理论。 2、美国“新经济”时代经济运行机制的深刻变化。 教学过程 导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美国资本主义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首先开始进行国家干预经济的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何发展?在不同时期,美国经济政策是如何变化的?所谓的“新经济”是什么? 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1)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 战后初期,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工业生产占2/3,黄金储备占3/4;小麦、玉米占1/3,棉花占1/2;煤、石油和钢占60%多,汽车占84%;并拥有全世界民用飞机的84%,为资本主义世界之首。 (2)二战期间,美国联邦政府建立起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统管经济,并兴建了大批企业,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1)

名词解释: 园林: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形(地段)之上,利用、改造和营造起来的,由山(自然山、人造山)、水(自然水、理水)、物(植物、动物、建筑物)所构成的具有游、猎、观、尝、祭、祀、息、戏、书、绘、畅、饮等多种功能的大型综合艺术群体。 囿:是蓄养禽兽观赏狩猎的场所。埃及圣苑:是指为埃及法老参拜天地神灵而建筑的园林化的神庙,周围种植者茂密的树林以烘托神圣与神秘的色彩。 一池三山: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长满了长生不老药,住着长寿快乐的神仙。封建帝王都梦想万寿无疆与长久统治,自从汉武帝在长安城修建了象征性的“瑶池三仙山”开始,“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 计成:(人名)字无否,江苏吴江人,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少年时即以绘画知名,继承和发展了关、荆浩的画派和技艺。中年曾漫游北方及两湖,返回江南后定居镇江。从此以后,便精研造园技艺。计成后半生便专门为人规划设计园林,足迹便于镇江、常州、扬州、仪征、南京各地,成为著名的专业造园家,并于造园实践之余,总结其丰富之经验,写成《园冶》一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作。 天堂园:在古波斯庭院中利用中轴线讲园分割成四区,栽有花草,在十字型林荫路交汇点处设中心水池,象征天堂,故名“天堂园” 竹林七贤:是魏晋年间七个文人的总称,分别是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游于竹林,号称七贤。 简答: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基本特点:1、欧洲园林欧洲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

体系之一。其早期为规则式园林,以中轴对称或规则式建筑布局为特色,以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的堆砌雕刻、花木的整形与排行作队为主要风格。文艺复兴后,先后涌现出意大利台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近现代以来,又确立了人本主义造园宗旨,并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出现了城市园林、园林城市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率世界园林发展新潮流。2、伊斯兰园林伊斯兰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是古代阿拉伯人在吸收两河流域和波斯园林艺术基础上创造的,以叙利亚、波斯、伊拉克为主要代表,影响到欧洲的西班牙和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是一种模拟伊斯兰教天国的高度人工化、几何化的园林艺术形式。阿拉伯人原属于阿拉伯半岛,2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帝国,形成了以巴格达、开罗、科尔多瓦为中心的伊斯兰文化,伊斯兰园林形成随之遍及整个伊斯兰世界。它与古巴比伦园林、古波斯园林有十分紧密的渊源关系。3、中国园林中国园林与欧洲园林和伊斯兰园林并峙比肩。它属于山水风景式园林的范畴,是一种以非规则式园林为基本特征,园林建筑与山水环境有机融合,涵蕴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中轴对称的规整式构图,多见于宫室寺观建筑,为中国园林建筑的特殊形式。特点主要有:①、本与自然、高于自然②、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③、浓郁的诗情画意④、深邃高雅的意境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基本特点:欧洲园林是以埃及园林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式和自然式园林为造园流派,分别追求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情趣,以欧洲本土为中心。特点:规则式园林以恢弘的气势,开阔的视线,严谨的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世界古近思想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普罗塔戈拉等智者学派的观点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把哲学研究的中心放在了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可以把二者看做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先驱。 (2)都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2、不同点 (1)背景:智者学派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相伴,而苏格拉底时期雅典政局动荡。 (2)内容:在普罗塔戈拉那里,人还只是个体感性的人,而在苏格拉底那里,人则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即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人对自己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在“认识你自己”中人对自己的认识则已经具有了理性认识的含义。 (3)影响:普罗塔戈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以他为代表的智者运动也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而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可以把他看做是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特别提示:虽然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有思想认识的差异,但他们的思想却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在当时起了很大的启蒙开导和解放思想的作用,因此他们都是古代希腊先哲的代表人物。 二、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 2、不同点: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古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平等。 (3)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儒家思想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比较关注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4)作用不同:前者服务于君主专制,后者有助于民主政治。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1、相同点 (1)时代背景: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时期。 (2)运动性质: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诉求。 (3)斗争对象:都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4)理论来源: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5)政治支持:人文主义者需要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马丁·路德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6)影响相同: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文化繁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 ①对待宗教的态度不同: 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1、历史意识:人类有了自觉的意识后,开始向长辈学习生存的技能、知识和经验,进 而意识到还要向去世的先辈学习。萌发了最初的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人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感到需要记住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历史意识产生的原因:历史是现实的前身,现实的历史的延伸。 历史遗产:有物质遗产,也有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遗产。 对待历史遗产的态度:不同社会阶级、阶层由于政治、经济立场的不同,对待历史遗产 的态度也不同。都要利用有利于自己的历史遗产为自己的现实利 益服务。因此,出现了对历史的不同解释。 史鉴、史师:由于人们对史鉴、史师的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人们才需要学习历史。 2、维柯的历史观:维柯:《新科学》 把人类历史经历了三个时代 神的时代:人们在神的政府统治之下,一切都由神的力量支配。 英雄时代:人们在贵族统治之下,贵族认为自己的品性高于平民,所以是当然的统治者。 凡人时代:所有人都承认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先建立民众国家,然后建立君主国家。两者都是由人建立的政府。跟神没有关系。 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他认为最后还是“神的谕示”。 《新科学》的副标题“按照神的谕示考察各民族共同本性的科学” 3、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思想与天命——神学史观 西周时期,周公等认为,夏、商王朝之所以兴起,是因为“服天命”、“受天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敬德”。所谓“敬德”就是“保民”。 西周的天命观一直影响到后世儒家的历史观。“天命”、“天道”、“天理”成为儒家历史评价的标准。 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在探讨朝代更替时,多强调“天” 对人事的干预。 《史记·天官书》“秦始皇之时,十五年彗星四见,久者八十日,长或竞天。其后秦遂以灭六国,并中国,……” 《高祖本纪第八》:“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持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 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思想 天人感应思想源于中国先秦哲学,西汉时董仲舒将其发展为一系统的神秘主义学说。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天人感应的思想在汉代曾占据了统治地位,以此为基础形成谶纬之学行时一时,并在中国传统社会流传。 西方古代的天命—神学史观 克罗齐在评价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学家时说”关于全部历史的动力问题常常被一般化了。……。命运或不变的必然性是不是压迫人类的,人是否不过是任性的命运的玩物。

中外园林史知识点整理试题

《中外园林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囿是周文王的灵囿。 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通常在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狩猎既是游乐活动,也是一种军事训练方式;囿中有自然景象,天然植被和鸟兽的活动,可以赏心悦目,得到美的享受。 2、古巴比伦猎苑;古巴比伦以畜养禽兽供狩猎和游赏的境域称为猎苑。猎苑大多是在天然森林的基础上经过人工改造形成的。 3、英中式园林:当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繁荣并逐渐过渡到绘画式风景园林以后,法国也掀起兴造绘画式风景园林的热潮。由于法国的风景式园林借鉴了英国风景式园林的造园手法,又受到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新的园林风格,被称为“英中式园林”。 4、阿多尼斯花园:古希腊有个祭祀爱神阿多尼斯的节日,届时雅典的妇女都在屋顶上竖起阿多尼斯雕像,周围环以土钵,钵中种的是发了芽的莴苣、茴香、大麦、小麦等。这些绿色的小苗好似圣洁的花环,表达对爱神的祭典。这种屋顶花园就称为阿多尼斯花园。 5、巴洛克建筑风格: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6、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开辟山水地貌,结合建筑造型、小品艺术和动植物观赏,从而构成一个以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游憩、居住环境。 7、国家公园:为了保护尚未遭到人类重大干扰的特殊自然景观、天然动植物群落、有特色的地质地貌而建立的国家级公园。 8、奥姆斯特德:奥姆斯特德继承了唐宁的事业,非常推崇英国式或称风景式造园。出现了“landscape architect”来取代“landscape gardener”一词。杰出的园林大师,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他科学地预见到由于移民成倍增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必将加速城市化进程,因此,城市绿化将日益重要,而建设大型城市公园可使居民享受城市中的自然空间,改善生态环境。于1854年设计建造了中央公园等。 9、规则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10、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

园林史复习资料2015

一、名词解释: 1、天人合一 2、园林 3、人工山水园 4、文人园林 5、无心画 6、离宫御苑 7、行宫御苑 8、大内御苑 9、意境 10、曲水流觞 11、隐逸 12、计成 13、规则式园林 14、台地园: 15、枯山水 16、寺观园林 17、退晕式 18、连房广厦 二、填空、选择 1、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起源于商代,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就是: 囿与台与,另外“园圃”也就是第三个源头。 2、著名的三山五园就是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颐与园,香山的静宜园及畅春园、圆明园。 3、《绛守居园池》属于园林 4、唐长安三大内指的就是? 5、在英国__________园内建有中国式塔,就是由____________(人名)引进的。 美蒂奇庄园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园林。

6、________________就是开创自然保护与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她与建筑师C、沃克斯合作,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公园_________________。 7、按照园林的选址与开发方式不同,园林可分为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 7、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分为台地园林、美蒂奇式园林与巴洛克式园林。 8、清代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园中园就是颐与园的______ ,它就是以江南_____ __为蓝本。 9、兰亭就是____________。 10、颐与园的构图中心就是 11、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就是以寺观园林的出现为标志。 12、《园冶》的作者就是___时期_______;《作庭记》的作者就是_____时期__________。 13、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起源于商代,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就是: 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另外“园圃”也就是第三个源头。 14、________________就是开创自然保护与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她与建筑师C、沃克斯合作,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公园就是纽约中央公园。15、按照园林的选址与开发方式不同,园林可分为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 16布朗就是英国自然风景园设计师 17从秦时期开始,中国园林开始有了求仙的功能 18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就是指中国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 19、在中国古典园林选石讲究“____、_____ 、_____、____”。 20、中国四大名园?苏州四大名园?粤中四大名园? 21、明清以来首次较全面的引进江南造园艺术的皇家园林就是? 22、真正使勒特诺尔出名的庭园就是维贡特府邸花园。 23、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三仙山的皇家园林就是西汉的? 24、寺观园林出现于什么时期?魏晋南北朝 25、文艺复兴初期园林特点的就是? 26、文人园林的特点:疏朗、简远、雅致、天然

2018年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2018年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1、文艺复兴: 开始时间:14世纪意大利 发源地:意大利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实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成就: (1)诗人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 (2)达·芬奇代表作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3)英国的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和《哈姆雷特》。 意义: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称当地居民为印地安人;麦哲伦最终完成环球航行。 意义: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②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英国《权利法案》 颁布时间:1689年 制定机构:英国议会 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利 作用: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6、美国独立战争重要事件时间表

①开始:1775、4,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美国诞生于1776、7、4(国庆节),标志是《独立宣言》的发表 ③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④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 7、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8、独立战争的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0、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人权宣言》,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1、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12、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③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3、工业革命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2)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14、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 (1)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编辑出版史复习资料

中国编辑出版史 一、名词解释 1,甲骨文:甲骨文又称甲骨卜辞,记录和反映了商朝政治和经济的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文字。殷墟甲骨文是现今所见中国最早的具有完备体系的文字﹐殷墟甲骨刻辞是现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时王记实文辞。 2,杀青:将竹简放在火上将水分烘干,以防蠹朽的工序,在烘烤的过程中,新鲜的竹条上有水分的渗出,类似人的出汗,且颜色由青变黄,故又称汗青。 3,帛书:是指写在缣帛上的书籍,缣帛是丝织品,包括帛,素,缯,缣等,故帛书又称为素书或缣书。 4,藩刻体:指明代各地藩王所刻的书。 5,馆阁制度:在宋代修史时正式形成。宋初,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三馆,秘阁,崇文院统称馆阁,是国家的藏书机构,兼有国家典籍的编校和收藏功能。 6,史馆制度:太宗贞观三年,于中书省置秘书内省,专职撰修五代史。另设史馆于门下省,开我国设馆修史之例。史馆的主要职责是受命编修前代史书和本朝国史典志等,即官修史书。7,史官制度: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在中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制度和传统。 8,宋初的四部大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 9,坊刻:指古代书坊的刻书活动,所刻图书称为“坊刻本”。 10,殿本:武英殿刻书始于康熙十九年,所刻大多为皇帝钦点之书,然后通过赏赐,颁行,发卖等多种渠道流通天下,世称殿本。 11,活字印刷术:毕昇总结雕版印刷术的经验,发明出活字印刷术,即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12,陈起:从事编著、出版、卖书和藏书诸业,书铺所刻图书在当时负有盛名,流通古藉数万计。以刻技精湛、字体俊丽、工料上乘,成为坊刻精品,为后世珍重。 二、填空 1,铜器铭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具有历史内容的篇章,又称金文。商代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2,第一部篇幅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明代 3,现存篇幅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清代 4,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5,内廷四阁:北京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沈阳故宫文溯阁 6,唐代的四大类书:欧阳修《艺文类聚》,徐坚《初学记》,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虞世南《北堂书钞》 7,历史上第一部有关典章制度的通史:杜佑《通典》 8,现存最早的文学评论专著:《文心雕龙》南朝刘勰 9,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东魏贾思勰 10,上海为孤岛时期出版的两部书:《资本论》,《鲁迅全集》 11,陆费逵中央书局和商务印书馆教科书印制的竞争,《中华大字典》,《辞海》,《四部备要》 1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图书系统分类目录《七略》,刘向,刘歆父子开创图书六分法体系。13,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书《山海经》

中外园林史汇总-共15页

1.园林形成的背景因素:大自然的造化、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的精神需要 2.“园林”一词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 园林性质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分 3、园林的功能主要有:狩猎、游玩、观赏、休憩、祭祀、集会演说、文体娱乐、饮食 园林的构成方式:规则式(整形式、建筑式、几何式、对称式)、自然式、混合式 4、园林类型:按构园方式分为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按从属关系分为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陵寝园林 按功能分为综合性园林、专门性园林、专题园林、纪念性园林、自然保护区园林 5、园林的基本要素:建筑、山石、水体、植物、动物 6、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依据是以世界文化体系为划分标准的,分为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7、园林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四大文明阶段 8、中国园林史分期:萌芽期(夏——春秋战国)、生成期(秦——两汉)、发展期(魏晋——隋)、全盛期(唐——两宋)、成熟期(元——清末) 秦汉时期私家园林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寺观园林兴起,中国园林体系完成。清私家园林分化为江南、北方、岭南园林 9、古埃及园林形成的标志是出现了供奉太阳神的神庙和崇拜祖先的金字塔陵园 10、古埃及园林可以划分为宫苑园林、圣苑园林、陵寝园林和贵族花园 11、古希腊园林可以划分为庭园园林、圣林、公共园林和学术园林 12、古罗马园林划分为宫苑园林、别墅庄园园林、中庭式庭园(柱廊式)园林和公共园林.宫苑园林有洛朗丹.欧洲的别墅庄园园林起源于何时?古罗马时期p26 13、中世纪欧洲园林类型有寺院园林、城堡园林。中世纪前期以寺院园林为主,圣保罗教堂。后期以城堡庭园为主。法国比尤里城堡和蒙塔尔吉斯城堡。 14、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类型可以分为美第奇式园林、台地园林和巴洛克式园林. 意大利美第奇式园林有卡雷吉奥庄园、卡法古典庄园、埃菲索罗庄园;意大利台地园林的的奠基人是造园家多拉托-布拉曼特,作品有望景楼园.台地园有:玛达玛庄园、美第奇庄园法尔奈斯庄园、兰特庄园、埃斯特庄园、法尔奈斯庄园和卡斯特园庄园。巴洛克园林:加尔佐尼庄园、伊索拉-贝拉庄园。 15、阿尔贝蒂的园林思想及其著作《论建筑》。P33 《造园的理论与实践》一书被看做是造园艺术的圣经,标志着法国古典园林艺术理论的完全确立。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

威远县龙会中学初2012级4月月考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生的最大规模的战争。其中涌现了众多经典的战役,其中打破德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 A.德国闪击波兰 B.不列颠空战 C.敦刻尔克大撤退 D.莫科保卫战 2.“1941年12月8日,美国和大不列颠向日本宣战,三天以后,德国和意大利向美国宣战。……至此一场世界战争形成了。”这种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B. 空前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是() A.联合国的建立B。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D..德黑兰会议的召开 4.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A.宣告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B.促成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D.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5.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二战”后建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这个国际组织的会旗是 A B C D 6.1947年,为协助西欧摆脱经济动荡的局面,美国总统杜鲁门强调:“我们的协助应该首先通过经济和 财政援助的途径。”为此,美国采取的行动是 A.发表“铁幕”演说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建立“华约”组织 7.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当代史就是一部冷战史,把“冷战”推向的事件是。 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8.欧洲共同体成立的主要作用是 ①争取美国援助②促动经济发展③医治战争创伤④提升国际地位 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能够说不》的书,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说明日本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 A.实行新政,摆脱经济危机 B.对外战争获胜,综合国力增强 C.废藩置县,增强中央集权 D.重视科技教育,成为经济大国 10.中国人喝着美国的可口可乐,美国人用着韩国的三星手机,非洲人开着中国的吉利汽车……,这种现象说明 A.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B.世界经济的世界化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1)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园林的基本问题 1.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 2.中国当代园林三陈:陈植(著名林学家、造园学家,有《造园学概论》这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部造园学论)、陈俊愉、陈从周(《说园》) 3.一池三山:蓬莱,方丈,瀛洲,太液池(一池三山是中国的一种园林模式,源于中国的道家思想,并于以后各朝的皇家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园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并有仙人居之,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食之可长生不老,与自然共生。) 4.园林类型 (1)p6/按构园方式区分:规则式(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自然式、混合式 (2)按园林的从属关系划分:皇家园林(特点:规模宏大,真山真水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体形高大,代表:北京颐和园、北京北海公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私家园林(特点:规模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静。代表:北京恭王府、苏州四大名园、上海豫园)、寺观园林 (3)按园林功能分:综合性园林、专门性园林、专题性园林、纪念性园林、自然保护区园林等。 5.寺观园林的定义:佛寺,道观等宗教建筑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宗教建筑内外的园林化环境。 6.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 7.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 8.园林形成的三大背景:(1)大自然的造化(2)社会历史的发展(3)人们的精神需要 9.世界园林体系的划分标准:世界文化体系 10.中国园林历史阶段的划分: 萌芽期——夏--春秋战国 生成期——秦--两汉

发展期——魏晋--隋 全盛期——唐--两宋 成熟期——元--清末 11.世界园林历史阶段划分: (1)原始文明对园林的孕育作用 (2)农业文明形成世界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3)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行形成 (4)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12.园林基本要素:建筑,山石,水体,植物,动物 13.园林中水的作用:①导向作用②点缀作用③倒影作用④基底作用⑤连接作用 第二章欧洲园林

共和国史复习题

共和国史复习题 杨帆、曾杨伟合作编辑 一、名词解释 1.银元之战: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整顿金融打击投机资本的措施。针对当时银元投机猖獗的情况,人民政府明令禁止金、银、外币在市场流通,由人民银行挂牌收兑,在上海封闭金融投机大本营证券大楼,对银元投机分子予以严惩,同时加强私营金融机构的管理,将其置于国家银行控制之下,经过“银元之战”,基本上制止了金融外币的投机活动,很快稳定了金融市场,保障人民币占领了大陆的全部市场。 2.“一边倒”外交方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之一,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文章中将其正式公诸于世。二战后,已经形成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两大阵营对抗局面,而在内战中美国实行“扶蒋反共”以及之后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因而新中国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的战略。它的实行,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外交孤立,在历史上曾起过一定积极作用。 3.大炼钢铁:大跃进时期掀起的全民炼钢运动。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提出钢产量在年底达到1070万吨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央实行书记挂帅、全党全民办钢铁的方针,全国上下一切为炼钢“停车让路”,以“小、土、群”为特征的全民炼钢运动迅速开展。虽然在年底达到这一目标,但其中很多不合格,浪费了国家的大量资源,也使得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4.四马分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的第二阶段公私合营形式下企业利润的分配原则。具体来说,企业的利润的分配,按照国家的税收、资本家的红利、职工福利、企业公积金四个部分进行,称为“四马分肥”。这种做法既照顾了资本家的利益,又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5.《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的工作报告。该报告系统阐述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等十大关系,总结了建国头几年的经济建设的经验,以苏联的教训为戒,提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中共八大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做了准备。 6.双百方针:建国初期中共中央在科学和文化领域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具体来说,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它的提出,受到当时的文艺界、学术界的热烈拥护,对于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7.“大跃进”:1958—1960年全国范围内试图在农业和工业上“跃进”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自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后在全国开展,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特征,首先从农业生产开始,北戴河会议后,重点转向工业出现全民炼钢运动。它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次严重失误,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出现严重困难。 8.“八字”方针:“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其具体内容是: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失调的比例关系,巩固生产建设获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虽然“八字”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