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2

————————————————————————————————作者:————————————————————————————————日期: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方法

为了解社会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因此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在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进行。主要围绕就业期望、就业状况、学校相关情况与就业的影响、影响就业相关因素、提高就业竞争力而采取的措施等几个方面,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从该院全体07级社会学毕业的本科生中随机抽取50名,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37份,有效率为74.0% (07级社会学毕业的本科生有100人左右,抽样大于30人,属于大样本,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我们对收集来得数据资料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对所抽取的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描述性研究,以提出相应的对策更好的服务于大学生就业。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在有效回答的37人中,全部为社会学专业的人(100%),男性占64.9%(24人),女性占35.1%(13人);汉族占54.1%(20人),少数民族占45.9%(17人),其中回族占10.8%(4人),其它少数民族占35.1%(13人);生源地组成情况为,来自于于京津沪地区的占5.4%,来自东部地区(除京津沪外)的占18.9%,来自中部地区的占35.1%,来自西部地区的占40.5%,总体上大部分来自中西部的(如表1);在有效回答的36人中,农业户口的占61.1%(22人),非农业户的占38.9%(14人);如图1所示,被校方确定的经济贫困大学生占29.7%(11人),非校方确认的经济贫困大学生占70.3%(26人)。

表1 大学之前户口所在地分布状况单位(人、%)

频数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京津沪地区 2 5.4 5.4 5.4

东部地区(除京津沪)7 18.9 18.9 24.3

中部地区13 35.1 35.1 59.5

西部地区15 40.5 40.5 100.0

总数37 100.0 100.0

图1 经济贫困生情况

70.3%29.7%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的就业期望状况

1、薪酬期望状况

调查显示,被调查的37人中,期望的薪酬在1000—2000元之间的占16.2%,在2000—3000元之间的占43.2%,在3000—4000元之间的占29.7%,在4000元以上的占10.8%(如表2)。据上显示薪酬期望在2000—4000元之间的人占总体的72.9%,而没有人选择1000元以下或者是零薪酬。说明将近一半的大学生期望自己在就业时,自己的薪酬能够在2000—3000元之间,若扩大范围的话七成多的大学生期望自己的薪酬能在2000—4000元,在一定程度上薪酬期望比较理性。

表2 薪酬期望情况表单位(人、%)

频次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1000—2000 6 16.2 16.2 16.2

2000—3000 16 43.2 43.2 59.5

3000—4000 11 29.7 29.7 89.2

4000元以上 4 10.8 10.8 100.0 总数37 100.0 100.0

以上是在整体层面上对大学生就业薪酬期望的状况,那么就业时候薪酬期望是否与性别相关呢?现在进行薪酬期望与性别的交叉列联分析比较和卡方统计量检验。分析如表3、表4所示,男性中工薪期望在2000—3000元之间的占50.0%,在3000—4000元之间的占25%,在1000—2000中的占20.8%,在4000以上的只占4.2%;而女性中薪酬期望在3000—4000元之间的占38.5%,在2000—3000元之间的占30.8%,在4000元以上的占23.1%,而在1000—2000元之间仅占7.7%。从数据上显示,女性的就业工作的薪酬期望比男性要高。从表4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卡方值PearsonX(2)为4.922,相伴概率为0.178,相伴概率0.178>0.05,接受零假设行和列变量之间彼此独立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虽然在表格上显示女性的就业工作薪酬期望比男性高,但性别与薪酬期望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表3 就业时,薪酬期望* 性别的列联表

性别总计

男女

薪酬期

望1000—2000

人数 5 1 6

性别百分比20.8% 7.7% 16.2% 总数百分比13.5% 2.7% 16.2%

2000—3000

人数12 4 16 性别百分比50.0% 30.8% 43.2% 总数百分比32.4% 10.8% 43.2%

3000—4000

人数 6 5 11 性别百分比25.0% 38.5% 29.7% 总数百分比16.2% 13.5% 29.7%

4000元以上

人数 1 3 4

性别百分比 4.2% 23.1% 10.8% 总数百分比 2.7% 8.1% 10.8%

总计

人数24 13 37

性别百分比100.0% 100.0% 100.0%

总数百分比64.9% 35.1% 100.0%

表 4 Chi-Square Test

Value df Asymp. Sig. (2-sided)

Pearson Chi-Square 4.922(a) 3 .178 Likelihood Ratio 4.914 3 .178

Linear-by-Linear Association 4.431 1 .035

N of Valid Cases 37

a 5 cells (62.5%) have expected count less than 5. The minimum expected count is 1.41.

就业时候的薪酬期望值是否与是否为校方确定的经济贫困大学生有一定相关性呢?下面我们通过下表分析一下,薪酬期望在1000~2000之间的可接受的大学生贫困生为66.7%,非贫困生为33.3%;而在可接受值为2000~3000之间的,贫困生占31.3%,非贫困生占68.8%;在接受薪酬为3000~4000之间的大学生中,贫困大学生占18.2%,非贫困生的占81.8%;在薪酬期望值为4000元以上的全部是非贫困的大学生。由下表可见,无论是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的工薪期望大体集中在2000~3000元之间,通过列联表的对比可以发现经济贫困的大学生整体比非贫困的大学生的工薪期望较为低一点儿,经济贫困的大学生的薪酬期望主要集中在1000~3000元之间占贫困生总体得81.9%;经济非贫困生的薪酬期望主要集中在2000~4000元之间,占非贫困生总体的72.9%,薪酬期望在4000元以上的都是非贫困的大学生。由此可以作出一种假设推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就业时候薪酬期望相对来说较低,可能是由于经济贫困其所掌握拥有的资源较少,迫于生计急于解决经济贫困问题,期望较为理性;而经济非贫困的大学生的薪酬期望相对来说较高,可能跟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有关系,不是太急于解决生计问题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更好的发展前途或者待遇等。

表就业期望薪酬* 是否为经济贫困大学生Crosstabulation

是否经济贫困大学生Total

是否

业薪酬期望值1000—2000

人数 4 2 6 % within 薪酬期望值66.7% 33.3% 100.0%

% within 是否为贫困生36.4% 7.7% 16.2% 2000—3000

人数 5 11 16 % within 薪酬期望值31.3% 68.8% 100.0%

% within 是否为贫困生45.5% 42.3% 43.2% 3000—4000

人数 2 9 11 % within 薪酬期望值18.2% 81.8% 100.0%

% within 是否为贫困生18.2% 34.6% 29.7% 4000元以上

人数0 4 4 % within 薪酬期望值.0% 100.0% 100.0%

% within 是否为贫困生.0% 15.4% 10.8% Total

人数11 26 37 % within 薪酬期望值29.7% 70.3% 100.0%

% within 是否为贫困生

100.0% 100.0% 100.0%

2、 工作地域期望状况

图2 毕业后期望的工作地域分布情况图

工作地域

京津沪地区

东部地区(除京津沪)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percent (%)

403530

2520151050

工作地域期望也是就业期望的有效组成部分,据图2所示,在有效地36个回答中,36.1%的毕业生表示期望在西部工作,30.6%的毕业生表示自己毕业后期望在除京津户外的东部地区工作,22.2%的同学期望在中部工作,11.1%的同学期望在京津沪地区工作。如此分布格局是不是与自己上大学前的户籍所在地有关系,也就是生源地有关系呢?下面我们来探讨分析一下!

表5 大学生生源地 * 期望的工作地域 Crosstabulation

毕业后,期望的工作地域

合计 京津沪地区

东部地区(除京津沪)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大学之前户口所在地(即生源地)

京津沪

地区 占生源地的百分比 100.0% .0% .0% .0% 100.0% 占期望工作地域的百分比

27.5% .0% .0% .0% 1.6% 东部 地区

占生源地的百分比 9.2% 67.7% 23.1% .0% 100.0% 占期望工作地域的百分比

30.0% 36.8% 17.5% .0% 18.7% 中部 地区 占生源地的百分比 6.5% 38.2% 42.0% 13.4% 100.0% 占期望工作地域的百分比

42.5% 41.8% 64.3% 14.3% 37.7% 西部 地区 占生源地的百分比 .0% 17.5% 10.6% 71.9% 100.0% 占期望工作地域的百分比

.0% 21.3% 18.1% 85.7% 42.0% 合计

占生源地的百分比 5.8% 34.4% 24.6% 35.3% 100.0% 占期望工作地域的百分比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表6 Chi-Square Tests

Value

df

Asymp. Sig. (2-sided)

Pearson Chi-Square 515.560(a) 9 .000

Likelihood Ratio 442.319 9 .000

Linear-by-Linear Association 271.223 1 .000

N of Valid Cases 695

a 4 cells (25.0%) have expected count less than 5.

The minimum expected count is .63.

根据表5,我们发现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来自京津沪地区的学生期待毕业后回答京津沪地区的人占100%,无心去其他地域工作;生源地来自除京津沪外东部地区的学生期待回到东部的人占68.7%,当然也有23.1%的人想去中部地区工作;生源地是中部地区的毕业生想回中部地区工作的占其生源地学生总体的42.%,同时也有38.2%的人想去东部地区就业,另外有13.4%的学生期待去西部地区就业的想法;来自西部地区的毕业生期待留在西部地区就业人占其总体的71.9%,另外有将近三成的学生期望去中东部就业,没有人打算去京津沪大型城市就业。说明大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地与毕业后期望的工作地域有很大关系,绝大部分还是希望回到生源地所在的地区工作,剩下的人绝大部分选择了中东部工作,向京津沪大城市流向就业的意愿较小。另外根据相关检验,定类变量与定类变量测量的Lambda系数值为0.387,说明生源地与期望就业地域是中度相关关系。同时根据表6,我们可以发现生源地与毕业后期望的就业地域两变量的卡方检验值为515.560,其相伴概率P=0<0.05,因此拒绝H0 零假设行列变量彼此独立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大学生生源地所属地域与期望就业地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生源地与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期望的工作地域产生重要相关关系是成立的。

3、就业时期望专业对口状况

大学生在选专业的时候,是出于所学的专业很有可能是自己将来谋生或者是工作的技能,然而现在社会上盛传着将来工作时候未必能干上本专业相关岗位工作的说法,那么社会学专业的大学生期望所学的专业与就业签约岗位的对口程度究竟如何呢?

在此次调查,37个有效回答中,有73%的大学生期望所学的专业能与签约岗位相关。其中期望非常相关的大学生占总体的2.7%,在一定程度上相关的毕业生占总体的70.3%。另外还有27%的大学生不期待自己的专业能够与签约岗位对口。

(这其中反映了一些问题,七成多的人只是期望一定程度上相关,期待非常相关的大学生还不到3%,是大学生不热爱本专业呢,还是专业在开设的过程中存在部分问题,值得政策制定者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反思改良。如专业与市场需求对接等。)

表7 你期望所学的专业与签约岗位的对口程度单位(人、%)

频次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相关程度状况

非常相关 1 2.7 2.7 2.7 一定程度上的

相关

26 70.3 70.3 73.0

不相关10 27.0 27.0 100.0 合计37 100.0 100.0

(二)就业状况

表8 就业状况单位(人、%)

频次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就业状况

确定了单位 2 5.4 5.7 5.7 自主创业 4 10.8 11.4 17.1 自由职业 5 13.5 14.3 31.4 其他灵活就业 4 10.8 11.4 42.9 升学8 21.6 22.9 65.7 出国出境 1 2.7 2.9 68.6 待就业8 21.6 22.9 91.4 不就业拟升学 1 2.7 2.9 94.3 其他暂不就业 2 5.4 5.7 100.0 合计35 94.6 100.0

缺失值9.00 2 5.4

总计37 100.0

在针对就业状况的实现状况这一调查选项中,35个大学生做出了有效回答,57.1%的没有实现就业,其中有25.8%的大学生本科毕业后继续升学上硕士研究生或者不就业拟升学继续考研,22.9%的大学生处于待就业状态,暂时不就业的有2人占5.7%,2.9%的出过国境;只有42.9%的大学生实现了多元化就业,其中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其他灵活就业实现就业的分别占有效回答总体的11.4%、14.3%、11.4%,然而仅有2个人确定了单位占有效回答的5.7%。由此可见社会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太理想,尤其是22.9%的大学生还处于待就业的状态,政府、校方等方面都需要共同努力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表9 签约单位所在地分布状况单位(人、%)

频数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地区分布状况

京津沪地区 1 2.7 7.7 7.7 东部地区(除京津沪) 3 8.1 23.1 30.8 中部地区 4 10.8 30.8 61.5 西部地区 5 13.5 38.5 100.0 合计13 35.1 100.0

缺失值状况

8.00 18 48.6

9.00 6 16.2

合计24 64.9 总计37 100.0

如表9所示,在实现就业的大学生中,有13人做了有效回答,7.7%的大学生在京津沪地区实现了就业,有23.1%的大学生的签约单位位于除京津沪大城市外地东部地区,30.8%的大学生的签约单位位于中部地区,签约单位位于西部地区的大学生占38.5%。就业实现情况呈现出从东向西递增趋势,与大学生毕业后

期望的工作地域稍微有点儿差异,不过西部地区都是作为最高的选项。究其原因,是因为样本中来自于西

部地区的大学生所占比重较大还是由其他因素所影响呢?那么我们分析一下大学生生源所在地与就业后签

约单位所在的关系,看看其是否真正具有密不可分的相关关系。

表9 大学之前户口所在地* 若就业,你签约单位所在地Crosstabulation

若就业,你签约单位所在地合计

京津沪地区东部地区

(除京津

沪)

中部地区

西部地

大学之前户口所在地(生源地)

京津沪地

占生源地的总百分比100.0% .0% .0% .0% 100.0% 占签约单位所在地的总百分比100.0% .0% .0% .0% 7.7% 东部地区(除

京津沪)

占生源地的总百分比.0% 50.0% 50.0% .0% 100.0% 占签约单位所在地的总百分比.0% 33.3% 25.0% .0% 15.4% 中部

地区

占生源地的总百分比.0% 28.6% 42.9% 28.6% 100.0% 占签约单位所在地的总百分比.0% 66.7% 75.0% 40.0% 53.8% 西部

地区

占生源地的总百分比.0% .0% .0% 100.0% 100.0% 占签约单位所在地的总百分比.0% .0% .0% 60.0% 23.1% 总计

占生源地的总百分比7.7% 23.1% 30.8% 38.5% 100.0% 占签约单位所在地的总百分比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表10 Chi-Square Tests

Value df Asymp. Sig. (2-sided)

Pearson Chi-Square 19.732(a) 9 .020

Likelihood Ratio 15.034 9 .090

Linear-by-Linear Association 7.172 1 .007

N of Valid Cases 13

a 16 cells (100.0%) have expected count less than 5. The minimum expected count is .08.

在此问题的13个有效回答的个案和他们的生源地状况做交叉列联表分析时,如表9所示,生源地来自京津沪地区的大学生的签约单位在其生源地的占来自京津沪地区学生总体的100%;生源地来自于东部地区(除京津沪)在其本生源地所属地区实现就业的占总体的50%,签约单位在中部地区的占生源地是东部地区(除京津沪)的50%;来自中部地区的大学生在中部实现就业的占其总体的42.6%,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实现就业的各占其总体的28.6%;大学入学前来自西部地区的签约单位在西部地区占其总体的100%。原来在西部就业的比率高的原因是西部地区的同学全部在西部的单位签约,另外还有部分中部地区的大学生在西部单位签约。有以上数据发现,绝大部分大学生在自己生源地所在的地域实现就业,说明生源地和签约单位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上面发现似乎存在着生源地和签约单位所在单位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我们通过一定的相关系数来验证上面的假设,其零假设是生源地和大学生签约单位所在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如表10所示,我们通过卡方检验进行验证,Pearson Chi-Square系数为19.732,自由度9,相伴概率P=0.02<0.05,由此拒绝原假设H0,从而验证得出结论大学生的生源地和签约单位所在地区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同时又由于Lambda系数值为0.375,其来自的生源地对签约单位所在地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具有很好的消减误差比例的作用,呈现出中度相关的关系。

分析了实现就业的地域分布因素后,实现就业大学生的工作单位性质究竟如何呢?下面我们通过图3可以了解到,在13个有效回答中,去外资企业就业的占总体的38.5%(5人),去私营民营企业实现就业的大学生占总体的23.1%(3人),自己创业的大学生占15.4%(2人),就业单位性质为政府机关、国有单位、事业单位各有1人都占总体的7.7%。说明大学生在实现就业单位的性质主要为外资企业和私营民营企业占容纳就业的一半以上。

图3 大学生就业单位的性质状况图

就业单位属性

自己创业

事业单位

国有单位

私营民营企业

外资企业

政府机关

p e r c e n t (%)

50454035

302520151050

50

4030

20

10

图4 签约岗位与专业的对口程度分布图

58.3%

41.7%

不相关

一定程度上的相关

在此次调查中,在回答“你签约岗位与你所学专业的对口程度是”这一问题的时候,有12个人做出了有效回答,其中回答自己的签约岗位与所学专业的对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相关的大学生占41.7%(5人),然而回答自己的签约岗位与专业对口程度不相关的占58.3%(7人),没有人的签约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的非常相关(如图4)。说明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工作岗位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没有必然联系。

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社会调查报告 :苏一 班级:营销1323 学号:130222138 成绩:

2015 年8 月 摘要 根据近年来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多方面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人才的增加,使得大学生的工作越来越难找,许多人才市场经常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08年的金融危机更使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本文加从多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以求让大学生们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1.201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现状 【形势】 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30余万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继续增长,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但是形势依旧不是很好,虽然今年第三、第四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已经回暖,不过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现状】 典型现状1:“蚁族”生活在劳碌奔波中寻求改变。“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据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重庆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蚁族”,在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他们高智、弱小、群居,但是他们却找不到稳定的工作。

典型现状2:与往年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向大城市的现象不同,由于大城市持续增长的各种压力,一部分大学生开始理性地反思这种“唯大城市是从”的就业观念,并且反其道而行之——回流中小城市。近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股“回流”潮,中小城市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 2.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从05年的高校毕业生338万,到09年的611万,预计10年更是高达700万,高校的盲目扩招,直接让大学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如此庞大的就业人口直接给就业结构带来巨大震荡;而且“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更是让就业形势变得不可捉摸起来;再者大学的许多专业并不能很好的与市场需求相接轨,所学的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甚至背离市场。 图1 高校毕业生折线图单位(万)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西安财经学院2012级行政管理有关 于大学生就业心理 社 会 调 查 研 究 报 告 班级:行政1203班 成员:张徐、张也 许文垚、崔愉慧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一、前言摘要 毕业大学生逐年增多,面对各种毕业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择业方向又会有怎样的变化。众所周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原有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逐渐被“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新的就业制度所取代。同时,面对着国家大规模的高校扩招政策和每年庞大的高校求职大军,各高校毕业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心理压力,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种种消极心态。作为大二的学生,两年后就要面对这些问题,对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进行调查,有利于帮助我们缓解压力、解决问题。 二、调查目的 大学生就业既是个人问题,又是严重的社会问题。新闻上一直在报道大学生就业压力之大,专家也表示“将有六成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那么大学生面对就业又是怎样认识的呢?从此次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略窥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通过对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并深入研究产生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从而找到缓解这些心理压力的方法。 三、调查内容方式 本次调查,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周边专科本科及研究生院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主要针对大学生“靠什么就业”、“去哪儿就业”、“如何就业”、对薪资要求收获和对就业形势的认识这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大学生“靠什么就业” 大学生想要就业,自身必须具备满足就业要求的条件,这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最为根本的所在。我们分别对学习成绩、专业技能、实习经历、考试证书这几方面做出调查。结果显示,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6.7%、36.7%、36.7%和9.9%。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大学生心中专业技能和实习经历是能促进就业的重要方面,而学习成绩和所取得的考试证书则影响相对较弱。 同时,询问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时,也有36.7%的人认为是缺乏经验,其余有23.3%的人认为是择业观的影响,26.75的人认为是就业信息不全和16.7%的人认为是机制不健全所影响的。 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大部分的大学生心目中社会经验不足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巨大瓶颈,大学生因初入社会经验不足,从而导致就业心理负担较重。 (二)大学生“去哪儿就业” 清楚了大学生心中“靠什么就业”后,我们再来关注一下大学生心中就业的理想“地方”,这里主要分为就业区域和就业行业。 1、大学生“去哪儿就业”之就业区域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区域差距显而易见,其中北上广超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中部中小城市及港澳台地区经济层次分布明显,他们所占比例分别为:32.6%,51.2%,7%,9.3%,而选择这些地区的原因中,生活条件好,有较大的发展机会,创业环境这三个方面,则以37%,34.8%,26.1%的比例成为众人选择的热点。 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北上广经济最为发达,但却不是众人的首选,究其原因,则是因为这些地区的竞争及消费都高于沿海发达地区。而沿海发达地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3篇(完整版)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3篇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3篇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一: 题目 系别: 计算机系 班级: 通信0803 姓名: 朱回 学号: 201X08002315 20xx年7 月5 日 前言: 就业是大学毕业生面对市场进行自我定位,从而自主选择职业的过程。 在中国,随着婴儿潮和大学扩招导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使该群体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并被赋予了多层次的社会意义。 通过宏观层面的分析不难看出,经济的快速收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人才需求产生发化;新职位的涌现对人才的渴望和需求在不断增加;高校虽然在扩招,但学科的重复建设,以及扩招过程中与市场需求的错位,都在客观上增加了就业难度。

就业市场供求双方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高校因自身体制限制而对行业发化和市场要求的反应迟缓,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和压力。就此,我们小组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掌握湖南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了解和看法,更好的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二、调查对象与手段 1、调查对象: 湖南科技学院全体在校大学生 2、调查手段: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湖南科技学 院校园内随机选择学生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2份。 三、调查20xx年6月26至6月28日 四、调查内容 大学生多当今就业形势的看法,根据当今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择业方向等。问卷共向学生提出了13个问题。A 亲自前往用人单位介绍自己 B 在就业网站投放简历 C招聘会现场 D 由学校 E 通过熟人介绍 F 寄发自荐材料 G 其它 9 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 A 专业技能 B 对单位的忠诚度 C综合素质 D 逻辑思维能力 E 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 F 沟通能力与亲和力 G 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 H在最短时间内认同企业文化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心得体会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心得体会面对现今的社会发展,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与之大学生就业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话题,对于现今的就业趋势也常有这样的报道“就业难,招聘难”;是企业门槛过高?还是大学生要求太过离谱?面对这样的问题,社会上有不少的谬论;每年的毕业生人数是越来越多,但在企业里相对的工作岗位却没有足够的空间,造成就业难的局面,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不了解社会的需求,对自己的高学历有着过高的要求,都自以为是;低的看不上,高的进不去,人数过多,岗位未变“就业难,招聘难”也就造就了这样的形式。 关于近年来日益引起政府、社会与学界广泛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观点大多建立在一些直觉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而就业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政策领域,需要真实、可信的事实材料和同样可信的客观分析作为基础。为此,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我们就是重点想了解一下本学校的大一、大二、大三的同学们对就业的一些想法。 调查之前我们一直为之做了很多准备,虽然都是些比较轻松的工作,例如:小组开会分工好各自的任务,准备问卷,查找相关的资料等。用什么方法调查我们讨论了很久,最终确定用问卷调查,还找来了有过问卷调查经验的同学给我们讲解,现在虽然很有成就感,可是那天感觉大不相同呀!那天,我们带着准备好的问卷来到了学校门口。

开始的时候有些人以为我们是属于商业行为,所以不愿意接受,可是当我们说明来意,同学们还是接受我们的问卷。但总是有一些同学以没有时间为借口拒绝了我们。我个人觉得,接受问卷不会话费你2分钟的时间,为什么不愿意给我们行个方便呢?这真的让我想事情不能太天真!尤其是进入社会!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首先,问卷的制定要有针对性,问题的设置要便于被访者接受。同时,要采用询问的方式,他答,我记录。然后,问卷时要热情客气,问卷后要表示感谢。最后就是问卷的整理工作,数据要准确,客观做出分析,评估。 虽然调查开始时有点困难,但整个过程还是比较的顺利,我们也受益颇多。经过这次调查,我发现了太多,收获了太多,不仅增加了我的知识积累,更拓宽了我的社会视角,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让我更近一步学会了如何打开与他人沟通的局面,如何与他人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

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报告 引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基本前提,也是大学生顺利成才的保证;既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又对其他方面的素质塑造产生重要影响;既是大学生失业社会,成就事业的心理基础,也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可是据调查,现实中许多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人际交往、就业压力、情感问题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并从系统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开展心理咨询等方面对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作了探讨。 调查背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日益进步推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活跃在当今舞台上的大学生无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而所承当的学习任务和社会责任繁重的特殊群体,有各种因素引发的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强。因此,在更全面、更广阔的视野内审视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就显得极为重要。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着重研究大学阶段学生价值观的发展,以及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进一步了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及时正确疏导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调查对象:河南省高校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次、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走访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等几所高校,深入实地调查、分发问卷,在分析思考研究的基础上写成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 通过这次调查可以发现心理问题的存在对大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不利于大学生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而作为新世纪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抵挡和处理各种问题,阳光灿烂的成长。以下是对这次调查的总结与建议: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概况 近年来,随着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各

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

嘉兴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及家庭的幸福和希望,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一直以来,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人事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任务,从“完善政策、搭建平台、加强指导、畅通渠道”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强化公共服务,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今年6月,我们又根据省厅有关要求,对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综合调研,通过走访座谈充分掌握毕业生就业的全面情况,较为详尽地获取相关信息。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嘉兴四所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嘉兴现有四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1所,嘉兴学院;高职(高专)院校2所,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和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独立学院1所,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据统计,四所高校2009年、2010年的毕业生总是分别为8097和9425人,2009年就业率为94.17%,2010年到目前为止就业率为92.01%。(见表一) 表一:嘉兴四所高校2009年及2010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1

从专业上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五个专业分别是英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人力资源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就业率最低的五个专业分别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法学、工业设计和动漫设计与制作。从去向上来看,民营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占比九层以上。(见表二) 表二: 嘉兴四所高校2009年及2010年已就业毕业生去向情况 从性别上来看,面上是女性毕业生就业比例略高于男性毕业生。据高校就业部门老师分析,主要得益于女生谋求工作的积极性高于男生。而从点上来看,有些专业女性就业率明显不够理想,如机械、化工专业,一方面由于存在女生课业成绩虽然优秀但动手能力确实 2

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邹守龙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一年级网络系统管理专业, 1104051046 史顺顺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一年级网络系统管理专业,1104051028 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一年级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王智 1104051044 摘要:走出校园,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择业。随着时间的发展已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严峻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具体职业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潜能和特长来确定。要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业的更加细化,与此相对的职业也更加多样化,这一情势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个人寻求更符合自身条件和兴趣的职业,创造了日益广阔的前景。因而,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正确判断自己有哪些潜能和特长,力求做到对号入座。2011 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针对

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以及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改变的调查,综合各调查结果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以及他们的就业前景,找出大学生就业难、就业率不高的原因,希望为当代大学生找工作指出一条明路。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就业情况不良习惯正文: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情况通过调查相关资料得知,在八九十年代大学生大多喜欢进国营企业工作或者是进国家机关单位,那被看作是铁饭碗,而如今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许多大学生希望进外资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以及很好的工资待遇,也有很多人想自己创业,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大家都集中在同一个就业方向,这样一来就业竞争就很激烈,就业难、就业环境差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都为找工作犯愁,许多大学生都有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一些工作环境不是很好、工资不高的工作都不愿去做,而一些工作待遇较好的公司对于刚毕业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也不愿意接纳,所以很多大学毕业生仍然待业家中,这就涉及到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择业观以及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在人力资源方面我国还是相对缺乏的,尤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太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及大学生本身都是其中的因素。作为大学毕业生,应该增加对当前就业形式的了解,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培养自身素质、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并以低姿态进入就业市场。 随着全国各地高校连年不断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也日益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现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虽然政府也在不断扩大社会市场的就业面,为大学毕业生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然而面对日益增加的就业人群,这些机会只能说是九牛一毛。在这种形势下,大学毕业生要与形形色色的就业人群进行激烈的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谈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归根结底,大学生的就业与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密切相关。说到这里,就谈谈我对于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的结果,这里分为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一)待就业人数增长 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招生人数增速很快。最近,据中国媒体援引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毕业生611万,2012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675万创历史新高。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尤其是这几年来,人们普遍感到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 (二)毕业生向大中城市流动趋势加强 随着我国沿海及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这些发达城市与发展相对缓慢的一

些中小城市及乡镇的差距逐渐拉大,高薪高待遇的工作吸引着大学毕业生流向经济发达城市寻求发展方向和发展机会,逐渐形成了向大中城市流动的趋势,造成了人才集中超过了就业市场的需求。 (三)毕业生的期望值过高 由于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专业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他们对于就业方面的期望值也很高。很多毕业生对自己理想的工作薪资的期望值过高,他们一直在寻找符合自己理想条件的工作,没有关注其他本应适合自己的工,从而丧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总是期望找到一份轻松且高薪的工作。既不愿从事高付出的工作,(比如一些比较辛苦、伤身伤神的工作)又想获得丰厚的薪资,在此过程中却忽略了对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合理评估。部分学生对对自己的求职过程和结果抱有想当然的想法,认定了高薪高待遇高福利的工作且未曾考虑到求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对自身的评价过高,但理想状态毕竟和社会现实相去甚远,正是由于这种对自身能力不合理的评估,导致部分学生找不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工作,在求职过程中也与一些好机会擦肩而过。 (二)高校扩招的原因 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知识型人才,同时也为毕业生就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待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远远超过了社会市场的需求,“供过于求”的现状使得原本的“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其次,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而我国的教育体制还不够健全,我国高校培养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卷调查分析中文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卷调查 分析中文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1、如果您将近毕业,您的打算是: 就业 考研 考公务员 自主创业 暂时在家待业 调查分析:如图所述,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毕业后就业的占 50%,选择考研 的占 30%,选择考公务员的占 10%,选择自主创业的占 6%,选 择暂时在家待业的占 4%,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都选择毕业后就业。另外一部分选 择考研的学生,大部分都觉得读完研究生后找工作会比较容易,且愿意多读几年 书;有一部分选择考公务员,也跟个人家庭背景相关联,且普遍认为公务员是铁 饭碗。 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则大多都有资金支持且愿意接受创业的风险并相信创业 能带来就业机会而选择创业。只有极少数人暂时在家待业,说明大多数人的工作 热情还是很高昂的。 2 、 您 觉 得 就 业 中 学 历 的 高 低 对 就 业 的 影 响 程 度 是 50% 30% 10% 6% 4% 0% 10%20%30%40%50%60%就业考研考公务员自主创业待业在家

影响程度较深 一般 没有影响 调查分析: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普遍认为学历高低对就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中,高学历无疑是占有一定优势的。尤其是教育、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研发部门,招聘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已成为用人的基本要求。因此,高学历成了这些单位的“敲门砖” ,没有高学历,连应聘的门也进不了。而其他用人单位的招聘,在其他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高学历人才将占有一定优势。 3、您对就业地域的选择是: (可多选) 生源地分析 大学所在地 沿海地区 国外发展 其它 65% 29% 6% 0% 10%20%30%40%50%60%70%影响程度较深一般没有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飞速,市场竟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社会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随着这一发展潮流而产生变化,掌握当今社会真正需要什么类型的大学生,对大学生以后就业大有裨益。并且有利于在校大学生了解最新社会人才动态需求,做好准备; 二、调查人:XXX等三人; 三、调查对象:各行各业; 四、调查时间:2017年4月25日--2017年5月9日; 五、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六、调查内容:通过对乡村、城市、企业及社会各行各业各年龄段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社会人士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及期待,以及刚毕业已从业大学生给在校大学生的良好建议,对大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成为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七、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70%的被调察者属于25-45岁年龄段的各个学历层次各个行业的人。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对大学生关注度还是挺高的。80%的人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比较乐观,70%的人认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得十分努力,20%的人认为困难很大。我们不得而知,大学生的的就业前图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人士观念还是比较开放的,90%的人认为名牌大学学生的能力并不比一般大学学生强,。只有保持这种客观的态度,社会、企业才会给大学毕业生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们才会抛弃那些没有必要的包袱,减轻思想压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在应聘面试的激烈竞争中完整的展示自我。 调查显示,不同的人对“您认为现在什么专业的大学生更容易就业”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例如:经济类、管理类,机械类、工程类,教育类、语言类,医学类、法学类,其他。这就说明,社会并不偏向任何单独某一类专业,俗话说的好“行行出状元”,只要我们肯虚心好学,脚踏实地的奋斗,都会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不能老是抱怨自己没选对专业了或者是对所学专业失去兴趣了,其实,无所谓什么专业不专业,只要自己爱学习,不是专业的也能成为自己的专业。 社会上认为,大学生的最大优势在于“自信,有理想抱负,可塑性强”、“有创新精神,思维活跃”。当代大学生最缺乏的必备精神是“勤俭节约,爱岗敬业”,在“诚实守信、责任奉献”方面也有待提高。让大学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有利于扬长避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严格要求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调查表明,现代社会对大学教育相对满意,当代大学生极少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大学校园不只是从前人们赞美吟诵的“象牙塔”,更是一个锻炼能力、展示才干的舞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制定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圈子”。大学生不应该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代书呆子,而应该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早点涉及。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 导语: 为了能够深入了解现代的就业和创业形势,以大学生为调查主体,在江苏地区,以暑期这段时间为时长,深入大学生群体,展开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活动,希望能为大学生对于未来的看法,有一定的帮助。 社会调查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现状,更加明确大学生对于就业这一问题的看法。通过现状来合理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对于现代的大学生就业、择业和创业的观点进行一系列简单的调查。 时间: 2017年7月——8 月 对象: 各个大学的大学生 范围和方法: 通过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将问卷散布给各个高校的大学生,并经过一段时间后收回进行整理,总结。 如今,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中。择业观与创业观当代青年所面临的一个很有实质意义的问题,择业的困难与创业的艰辛在日常生活中给年轻是我们以或大或小压力。不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所求的工作,就是在创业的选择中没有找到市场的价值。对于就业问题是每个大学生都要必须面对的人生问题。大部分人才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但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很多,其中择业心理就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面对日益激烈的生存竞争,许多大学生陷入了迷茫状态,认为大学生毕业也就是意味着失业,并没有那样的恐怖。而这是一种及其悲观论。完全对自己没有信心,我们因该树立这样的信念:读三流的学校,有二流的老师,做一流的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古人云:以铜为镜,正衣冠。以人为镜,正得失。在择业方面,大家应该以过来人为镜。衡量利弊得失,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现在的大学生出现很严重的现象: 高不成低不就。对择业的选择也有一些误区,例如,盲目跟风,轻弃优势,困惑盲目性,自我评价太高,受传统就业的影响,对职业认识不清等等。在创业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从简单做起,我想这是每个人都应该

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问卷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课题及调查说明 ㈠课题背景 ㈡调查对象 ㈢调查时间 ㈣研究方法 ㈤调查内容 第二部分: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问卷调查报告调查数据分析 ㈠对就业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 ㈡对就业市场的认识 ㈢就业的个人资本 ㈣就业意愿 第三部分:调查发现的问题 ㈠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差异 ㈡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开始注意积累社会实践经验,但是对于专业技能和真正的工作经验仍比较匮乏. ㈢企业和学生在人才利用方面达成一定的共识,大学生具有相对理性开放的

就业心态。 ㈣行动与期望的差距 ㈤求稳和趋利成为大学生选择行业的两大动力 ㈥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是有待提高 第四部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㈠客观原因 ㈡主观原因 (1)就业价值取向失衡。 (2)就业能力不足。 第五部分: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和对策 ㈠国家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力度。 ㈡各高校要⑴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⑵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政策的解读和宣传,让大学生更了解国家政策。⑶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为企业和学生搭桥梁⑷建议可以把“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纳入必修课程。 ㈢调整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 ㈣对大学生的具体建议 第六部分:总结不足与展望 第七部分:参考文献 第八部分:附录—⑴问卷调查表 ⑵原始答卷表 第一部分

调查说明——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就业市场的了解程度及就业观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我们就是调查他们拥有的多方面“资本”,整体把握住大学生的就业意识,社会就业资源,及就业心态等方面的情况,为将来大学生的培养做好更好准备。 调查时间—— 2010.10.7---2010.10.20 调查对象—— 广州市多所大学毕业生及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多所大学的大一到大四的学生,涉及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就业取向、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就业压力、社会就业资源、就业途径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调查数据—— 共收集有效问卷91份,其中男性受调查者有33位,女性受调查者有58位;年级为二年级占总比例13.2%,年级为三年级的占总比例79.1%,年级为四年级的占总比例6.6%,而年级为一年级的占总比例1.1%。 调查内容—— 问卷设有题目24道,题目围绕四大方面—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的了解、就业供需方面的差异及大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大学生就业的个人资本和就业意愿等而阐述。问卷的题型有单选、多选、程度性问题及开放性题目。 第二部分 调查分析—— 受调查群体情况分析:受调查群体中有59.3%来自城市,有40.7%来自农村;家庭所在地址为广州的为34.1%,本广东省(除广州市外)占总数58.2%,其他省份占总数7.7%;数据显示83.6%的受调查人员在大一、大二就开始关注就业机会;90.1%的受调查人员做过兼职,所做过兼职中促销、传单和家教位居前三,

关于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645 关于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的调查报 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目录 一、摘要 (2) 二、调查目的 (2) 三、调查结果 (3) (一)调查对象 (3)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3) (三)调查数据分析 (3) 二、总结及建议 (7) 内容摘要:毕业大学生逐年增多,面对各种毕业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择业方向又会有怎样的变化。众所周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原有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逐渐被“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新的就业制度所取代。同时,面

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

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 大学生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初次就业和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才和成长。在XX届大学生喊出“零工资就业”之后,XX届大学生就业引起各方关注。据相关部门统计公布,XX年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人,比XX年增加82万人。我们虽然是大三的学生,还没有直接面临就业的压力,但是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让我们也不得不密切关注当今的就业形势。那么在日趋明显的就业压力下,我们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呢?我们可以多去些招聘会现场看看,切身地参与进去,多与招聘官沟通,了解现在社会都有哪些岗位的需求,各个行业都要求哪些技能。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努力奋斗的方向,也能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 为了初步了解就业市场,我和一名组员于2月10日来到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参加了备受广大毕业生关注的“苏州市XX年春季人才交流大会”。据说这次招聘会一共有519家单位,544个摊位,12239个岗位,吸引了不少应届及往届毕业生。博览中心分为3个区:3a区主要分布新区、市区、医药卫生、保险、金融系统以及建筑类单位,4a区主要分布园区、县级市(区)、外贸、外地单位以及创元集团下属单位,5a区主要分布事业单位(据我们当天观察基本上就是学校和医院)。因为我们是师范专业的,在了解了各单位分布的位置之后,我们主要去了5a区的学校。我们看见在像苏州九中、十中、三中这样的重点高中前都排着长龙,而有些不知名的学校面前甚至连一个人都没有。两种对比实在令人吃惊。通过倾听旁人与招聘单位的谈话,我们发现不少初中招聘的教师都是合同制,即不编入教师编制,这也就意味着即使上岗也将随时面临解聘的危机。而一些有名

当代中国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

当代中国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 1 2020年4月19日

海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实践教学论文 (二○一二至二○一三年度第一学期)论文题目:当代中国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李智深程航李裕辉许朦张海浩 学生学号: 所在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年级专业:级金融专业

任课教师:方英群 完成日期: 12 月 10 日 当代中国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 (李智深程航李裕辉许朦张海浩) 世界风云变幻,中国十载腾飞,中国经济在过去的数十年里迅速发展繁荣,与之相应的,是经济发展向社会提出的人才渴望,政治、商业、文娱、工业、科研、农业、等领域发展出成百上千的职业体系,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优胜劣汰”,大学生不再是捧着铁饭碗的群体,高校的扩招更是促使当代的大学生步入人才竞争的时代。 成百上千的职业选择不可不谓“乱花渐欲迷人眼”。面对 如此多得职业,正确的抉择就显得很重要了,入错了行,耽误几 3 2020年4月19日

年时间,碌碌无为,选对了职业,方能尽展才能,崭露头角。因此,树立和调整自己的择业观就十分必要了,摸清当前大学生择业观念变化的真实情况及其基本走势,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大学生,才能使大学生从主观上适应现实,少走弯路,为此我们对大学生的择业观进行了调查,下面就调查所得提出我们的分析和看法。 大学生择业观主要包括择业理想、择业动机、对择业的认知、择业途径、择业原则五个方面。第一,择业理想,包括职业的地域、性质、薪资待遇、工作稳定程度、工作环境、与自己特长的关系、接受教育的机会等。第二,择业动机,是个体的成就动机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第三,择业的认知,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对社会与择业相关事物的认识、了解及选择职业过程中的推理与决策。第四,择业途径,是大学生为实现一定职业目标而对择业途径、方法、手段等的认识与选择,包括互联网、报刊杂志、社会职介机构、校园招聘等。第五,择业原则。 (1)择业理想 ①大学生毕业后的打算 表1 毕业后你会选择 频率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4 2020年4月19日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1X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X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1X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1X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二、201X年与201X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XX年年增加50万人。然而,201X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1X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08 09年的就业率对比分析: 201X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X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X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XX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1X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XX年届半年后就业

率211院校为93%、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1X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1X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1X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201X届毕业生就业地点分析: 201X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 201X届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201X年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201X年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但工学大学生就业形势预测 再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所联合浙江大学就业与服务指导中心,对201X年高校就业趋势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是:201X年我国总劳动力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XX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报告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报告 调查报告制作人:2010级化学教育班何玲,童淑芳,何刘,徐珍珍,刘群,袁媛。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研究产生这些因素的主要因素,希望通过这样的调查,可以告诉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以此来为自己未来的就业打好基础. 二.调查对象 江西省各大高校大一30名学生。 三.调查时间 2011。5.23—2011—6—2 四。调查问卷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 1.请问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如果您即将毕业,您的打算是() A.就业 B.考研 C.考公务员 D.自主创业 E.在家待业 3.您的家庭经济状况() A.富裕 B.良好 C.一般 D.困难 4.您能接受的最初月薪待遇() A.1000以下 B.1000—3000 C.3000—5000 D.5000以上 5.在择业时,您会考虑() A.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工作 B.以分担家庭责任为出发点 C.以实现自身价值为目的 D.体现自身的经济地位 6.您如何看待专业与工作的不对口现象() A.现象很普遍,容易适应B给就业造成一定的困难,可以克服 C.专业与工作不对口,根本无法工作 D.从未关注过这一现象 7.您认为现在形势如何() A.形势严峻,就业难 B.形势正常 C.形势较好,就业容易 D.不了解 8.您如何看待当前各大学的扩招对就业形势的影响() A.好B不好 C.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D.没考虑过 9.在校期间,您曾做过哪些就业准备() A.有明确的就业目标 B.有人生和职业规划 C.看过有关求职方面的书 D.听过有关求职方面的讲座 10.您对自己实现就业前景预测一种什么感觉() A.自信 B.有压力,担忧 C.迷茫,不知所措 D.对当前就业形势认识不清 E.缺乏竞争意识 F.心理状态差H.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的矛盾 五,调查数据分析报告 1。您如何看待当前各大学的扩招对就业形势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统计)

开放教育本科会计学专业(统计系统)社会实践作业 年级:2009年季 姓名:张雪 学号:20091110300020 调查题目: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选题说明:通过了解大学生就业主要状况,为了深入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大学生对就业教育的需求,以便学校能够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 大学生就业情况问卷 结合当今的社会形势,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特此对大学生做此此调查,希望大家积极配合。根据您的情况,请在()内填上A、B、C、D. Q1.您的性别: A.男 B.女 Q2.您觉得自己在求职过程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的方面是(): A.学习成绩 B.专业技能 C.实习经验 D.考试证书或技能认证 Q3.您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问题是(): A.企业已经具备高职技术员工,对应届毕业生需求量少 B.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合理,择业过于挑剔 C.缺乏工作经验,没有竞争力 D.大学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注重提高综合能力,不利于就业 Q4.如果您进入某企业,您最想从企业中得到()多选: A.企业的从业经验,人际关系 B.良好的专业技术,前沿知识 C.稳定的工作岗位,到海外学习 D.自我实现的价值 Q5.面对求职困难时,对于去小城镇,乡镇单位就业,您的想法() A. 乐于接受 B. 实在没有其他机会,可以接受 C.坚决不接受 Q6.毕业前,您考虑() A.自考 B.专升本 C.第二专业的学习 Q7.您对现在求职形势的看法(): A.一般 B.乐观 C.不乐观习 Q8.您对求职薪酬的考虑(试用期过后): A. 800元~1200元 B.1200元~1800元 C.1800元~3000元 D.3000元以上 Q9.对于高校求职就业指导,您最希望获得哪方面的信息(): A.应聘技巧 B.用人单位信 C.求职心理辅导习 D.职业规划,专业出路辅导 Q10.为了毕业后,能有更好的就业,您在大学力做了什么准备(): A.参加学生社团,学生会 B.到社会中兼职,学习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 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 导语: 为了能够深入了解现代的就业和创业形势,以大学生为调查主体,在江苏地区,以暑期这段时间为时长,深入大学生群体,展开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活动,希望能为大学生对于未来的看法,有一定的帮助。 社会调查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现状,更加明确大学生对于就业这一问题的看法。经过现状来合理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对于现代的大学生就业、择业和创业的观点进行一系列简单的调查。 时间: 7月——8月 对象: 各个大学的大学生 范围和方法: 经过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将问卷散布给各个高校的大学生,并经过一段时间后收回进行整理,总结。 如今,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中。择业观与创业观当代青年所面临的一个很有实质意义的问题,择业的困难与创业的艰辛在日常生活中给年轻是我们以或大或小压力。不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所求的工作,就是在创业的选择中没有找到市场的价

值。对于就业问题是每个大学生都要必须面正确人生问题。大部分人才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可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很多,其中择业心理就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面对日益激烈的生存竞争,许多大学生陷入了迷茫状态,认为大学生毕业也就是意味着失业,并没有那样的恐怖。而这是一种及其悲观论。完全对自己没有信心,我们因该树立这样的信念:读三流的学校,有二流的老师,做一流的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古人云:以铜为镜,正衣冠。以人为镜,正得失。在择业方面,大家应该以过来人为镜。衡量利弊得失,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现在的大学生出现很严重的现象:高不成低不就。对择业的选择也有一些误区,例如,盲目跟风,轻弃优势,困惑盲目性,自我评价太高,受传统就业的影响,对职业认识不清等等。在创业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从简单做起,我想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工作没有合适与不合适,只有你是否能干起,能否吃苦,不介意。如果能。那你则是众人成功的榜样。好样是值得我们学习。反之,如果不能。那你就一直这样耗下去。最后才会使别人鄙视你。面对就业很不容易,应该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自己有这方面的特长。不然就去接受一些能够给个人心里安慰的工作,必竟不是什么工作都会完全符合你的要求。只有慢慢于在你这行业慢慢的在工作中求胜,从而使你的工作各条件达到理想的完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