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圆的对称性

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圆的对称性

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圆的对称性
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圆的对称性

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圆的对称性

(第二课时)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圆的对称性(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它由圆的旋转不变性引出,是圆的轴对称性学习之后圆的又一重要性质,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在以后的证明和计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第二学段已经学习过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对于直线型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中心对称图形有一定的了解,了解中心对称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性质。前一节已经学习过弦、弧等圆的有关概念和垂径定理的内容,利用垂径定理及推论解决了与直径、弦、弧等有关的问题,对于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和圆具有旋转不变性容易理解。但对弦、弧以及要学到的圆心角、弦心距等之间的关系,并且怎样利用这些关系解决一些有关的证明和计算等方面,学生缺乏亲身体验和总结。

教学方式及教学准备:

教学方式:任务驱动问题教学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圆形纸片(两个等圆);教师制作几何画板课件;辅助教学的CAI软件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圆的旋转不变性,掌握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定理及其推论,会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证明。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归纳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可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渗透圆的内在美。并使得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尝试交流,在“做数学”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定理及其推论

难点:对定理中“在同圆或等圆中”前提条件的理解,以及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现归纳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进程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直观感知知识链接:

问题1:什么是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

称图形有什么性质?

问题2:说出你所了解的中心对称图

形。

情境引入:课件展示(我来转一转)

如图是一个转盘,转盘分成六个相同

的扇形,颜色分为红、绿两种颜色,

指针的位置固定。

口答交流问题提出后,有些同学在列举

时会举出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但是对于圆具有旋转不变性缺

乏感性认识。中心对称图形的

复习目的是引起学生对图形对

称性的关注,那就是“重

合”——“相等”,为圆旋转以后

与原来图形重合从而得到弧、

弦等相等关系作好认知上的准

(1)通过旋转转盘,你发现圆是中心

对称图形么?

教学

进程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2)任意旋转一个角度,还会和原来的转盘重合么?

(3)若两名同学分选两种颜色进行转盘游戏,那么你觉得对于两个同学来讲,这个游戏公平么?为什么?

探究活动1:(我来找一找)若连接圆上各点得到弦,你觉得在转盘(圆)中有哪些相等的量?

绿

绿

绿

预设:学生会初步感知:扇形面积相等,圆心角相等,有相等的弧,相等的弦,半圆面积等等。教师对于学生的发现给予肯定。指出扇形面积,半圆面积等我们前边已经研究过了,今天主要研究圆心角、弧、弦的对应分组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的结

分组合作,继续

探究,测量进而

证明。

用学生感兴趣的转盘

游戏引入,激发学生

的兴趣。

问题相对较为简单,

学生很自然想到其中

有六个相等的圆心

角。

此问题较为发散,留

给学生的思考有很大

的余地,既可以通过

自己作图寻找等量,

又可以按照自己的需

求与欲望去探索。

数量关系,点名课题。

探究活动2:课件展示(我来想一想)你如何说明图中你所找到的相等关系?

操作确认探索新知简化写成:若∠AOB=∠ A′OB′

(我来说一说):

(1)AB=A′B′

(2)弧AB=弧A′B′

教师补充过O点分别作AB、A′B′的弦心距,

并提出问题

(3)OE与OF什么关系?

预设1:学生可以通过测量近似得到

AB=A′B′,OE=OF,但是对于说明弧相等

缺少方法,在此启发学生利用圆的中心对称

性与等弧的定义说明。

鼓励学生写出

已知和求证

分组测量弦、弦

心距。记录数

据,大胆猜想。

合作证明,口答

展示

《课标》指出:在平

面图形(定理)的教

学中指出组织学生经

历“操作、观察、猜想、

证明”等数学活动,

发展合情推理的能

力。所以本环节的合

作探究目的在于

使学生通过测量到论

证,实现从感性思维

到理性思维的转化。

教学

进程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预设2:部分学生可以通过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来论证(1)、(3)的结论。

教师几何画板演示以上结论,以及如何利用定义说明弧相等。

思考:若把同圆换成等圆,结论成立么?(利用手中的等圆纸片旋转确认)观察演示,再次

确认。

操作确认

几何画板的演示再次

验证猜想

注重定理的外延

理性思考抽象概括活动3(我来写一写)

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圆心角相等,

那么它们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

对弦的弦心距也相等)

思考:若没有“在同圆或等圆中”这个前提条

件,结论还成立么?若不成立,举出反例。

鼓励学生用简

练的语言叙述

结论,并画图,

写出几何推理

格式

自主思考

会举反例说明

三种语言的对照,严

谨几何推理格式

进一步挖掘定理本

身;令学生明确一个

反例可以推翻结论。

刨根问底深入探索探究活动4:(我来换一换)

找出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提出问题,每次交

换一个题设与结论,结论是否成立?

前在同圆条件圆心角结论圆心角所对

的弧等

相等圆心角所

对的弦等

或等圆中所对弦的

提弦心距等

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

两条弧、两条弦(弦心距)中的一组量相等,

那么他们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分组合作,探究

展示并形成结

延续上述的探究方

法,得出定理的延伸,

让学生学会探究问题

的思路与方法

在本环节中应使学生

明确在具体的应用过

程中,可以根据选择

其有关的部分加以应

用。

教学

进程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巩固新知探究活动5(我来做一做)

O

P

A

C

B

D

思考如何证明

等弦,需要添加

什么辅助线。

画图,并证明。

教师板书一个证明。

给出学生严谨的证明

格式,同时渗透辅助

线的添加方法及其作

用。

本例题的设计意在建

立新旧知识的衔接,

融会贯通,采用不同

方法意在开拓思路。

教学进程

F

E

课件展示:已知:如图,点P在⊙O外,圆

心O在∠EPF的平分线上,∠EPF的两边

交⊙O于点A、B和C、D。

求证:AB=CD

探究活动6.

1变式(1):当点P从圆外依次平移

到圆上,圆内时,上述结果还成立么?

证明过程相同么?

2变式(2)若以O为圆心作圆,分

别交∠EPF于A、B、C、D四点,且

AB=CD,问:圆心O在∠ EPF的平分线

上么?

反思:在此题目中,你学到了什么辅助线的

做法?

探究活动7

已知:(1)弦AB所对的劣弧是圆的,且

OC AB,垂足为E.问:△ACO是什么三角形?

四边形ACBO是什么特殊四边形?为什

么?

(2)若∠AOB= ,C

是弧AB的中点,四边形ACBO是什么特殊

形?为什么?

探究活动8(拓广与延伸)

弧、弦、弦心距之间的不等量关系

(1)在同圆或等圆中,是不是弧越长,它

所对的弦越长?是不是弦越长,它所对的弧

越长?

(2)AB和CD是⊙O的两条弦,OM和ON

分别是AB和CD的弦心距,如果AB>CD,

那么OM和ON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讨论并用不同

方法证明

有兴趣的同学

课下探究

学生活动

数学的教育在于数学

思想方法的积累,提

问问题,对于学有余

力或有兴趣的同学是

有益的补充,也是开

阔视野,锻炼思维的

好方式。

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

归纳小结布置作业本节课的知识点:一个定理一个推论

思想方法小结。

要养成及时小结数学方法的习惯:如如何证

明等弧、等弦、圆心角相等,共有几种方法

等,

小结辅助线的做法

作业:练习册相关作业

自由发言,互相

补充,完善课堂

通过课堂及时小结,

帮助学生几时归纳所

学的知识点以及思想

方法,对新旧知识形

成网络。

五.课后反思

一、在创设情景引入方面,引用学生熟知,感兴趣的转盘游戏入手,把学生带入探索式的学习环境。将圆分成六等份,既方便学生计算,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标》一再强调,数学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一定要赋予数学问题生活中的实际背景。

二、在定理的探究上,采取了发散的探究方式。既:没有点明老师想要学生探究的方向,一切从学生兴趣与愿望出发,既能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使得学生对于自己的发现欲望产生兴趣,积极地去探索。

三、本节课的设计完全采取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课标》要求学生“做数学”,在做的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与他们交流中获益,并学会尊重他人的看法,在数学活动中感受他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以改进自己在认知方面的单一性,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与教师的指导性。

四、例题采取“一题多变,多解归一”的方式,令学生认识“形变”结论不变的本质。

画圆的对称轴教学设计

画圆的对称轴教学设计 画圆的对称轴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第四单元59——61页。 教学目标: 1、在前面所学的成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圆的对称轴。 2、使学生认识到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有无数条。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的认识 教学重点:圆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的方法。 教具准备: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纸片若干张;胶棒;剪刀;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 1、课前谈话 同学们,前些日子我们班组织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美,同学们的活动热情可高涨了,搜集了好多好多的图片,今天老师特意带来了一些,你们想欣赏一下吗,,老师希望大家能用数学的眼光去欣赏它、观察它,好吗,(点欣赏按钮) 师:感觉怎么样, 有什么发现, (好,请你来回答) 生1:感觉很美。很漂亮,很壮观 折叠之后两边完全重合。 师:谁还想说说, 生2:他们都是对称的。师“也就是轴对称图形,对吧,(对) 师:(对观察到这些图形特征的同学说:你观察的真仔细;对语言表达好的说:你的语言真美) 师:你还知道关于轴对称图形的哪些知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用什么线画对称轴,) 生:一个图形对折后,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画对称轴要用点划线。 师:说的真好。还有想说说的吗, 2、刚才我们看到的是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没有轴对称图形呢,(有)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自有多少条对称轴呢, 3、交流: 生: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 (一生汇报,教师随学生的汇报点对应的图形)

《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3.2圆的对称性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圆的轴对称性; 2.理解垂径定理及逆定理的的推导过程,并能初步应用。 一、课前预习 自学课本P96,回答下列问题: 1.平面上,到的距离等于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 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点在、点在、点在。 3.连接圆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叫做__________,经过圆心的弦叫做_________。 4.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 ,简称 .如图,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读作“”或“”。 5.弧包括和,大于半圆的弧称为,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半圆既不是,也不是。优弧一般用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劣弧一般用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图,以A、D为端点的弧有两条,优弧ACD(记作 )劣弧ABD(记作 )。 二、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 2.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的? 3.右图还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你能找出它的对称轴吗? 【小组讨论】 4.如图,AB是⊙O的一条弦.作直径CD, CD⊥AB,垂足为M. (1)此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其对称轴是什么? (2)你能发现图中有那些等量关系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垂径定理:。 用几何语言表达:∵∴ 在下列图形中,哪些符合垂径定理的条件? 三、典型例题

E O B A E O B A E O B A E O B A D O B A 例1 如图,已知在⊙O中,弦AB的长为8cm,圆心O到AB的距离为3cm,求⊙O的半径。 例2: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即图中 CD,点O是CD的圆心),其中CD =600m,E为CD上一点,且OE⊥CD,垂足为F,EF=90m。求这段弯路的半径。 四.练习: 1.半径为4cm的⊙O中,弦AB=4cm, 那么圆心O到弦AB的距离是。 2.⊙O的直径为10cm,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3cm,则弦AB的长是。 3.半径为2cm的圆中,过半径中点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弦长是。 (1)题(2)题(3)题(4)题(5)题 4.如图,在⊙O中,AB、AC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弦,OD⊥AB于点D,OE⊥AC于点E, 且AB=8cm,AC=6cm,那么的⊙O的半径OA长为。 5.弓形的弦长AB为24cm,弓形的高CD为8cm,则这弓形所在圆的半径为 _____ 6.已知如图,在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C、D两点。 求证:AC=BD 五.小结感悟 学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分层作业B本》第21-22面,17题选做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对称性》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 的对称性》教案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对称性》教案 杨晓莉 教学内容:教科书59页例题3 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2)会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和利用的基本能力,以及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讨论、创作,使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激发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2)通过小组合作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多媒体课件,所学过的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复习 1)、连接()和()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 2)、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 3)、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有()条。 4)、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 2、观察以前认识对称图形。

1)、举例说出轴对称的物体。如:蝴蝶、枫叶、门窗、剪刀、五角星等。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2)、观察、概括。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二、教学我们所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1.师:我们以前已经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叫做直线图形。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叫做曲线图形。大家一起来找找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电脑出示) 2.提出要求:四人小组为单位先猜一猜,再拿出图形动手折一折,验证一下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并画出对称轴。 3.学生操作交流。(师巡视辅导) 4.汇报交流 (1)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指名上台折,展示) (3)画出对称轴。 5.小结:从上面的图形中可以看出,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的对称轴。 三、教学认识圆的对称轴 1、出示例3:你能分别画出下面两个圆的对称轴吗?你能画出几条呢

《轴对称》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3、学生汇报。 4、小结: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大家想动手画一画吗? 5、出示例2 (1 )同桌讨论:应该怎样画出另一半呢?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2 )交流画法。说一说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教师在白板上演示)(3)学生独立动手操作,试着画出另一半。 (4)小结: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5)巩固练习:83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画法。(学生到白板上演示,板书画法) 4、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知道了沿对称轴对折,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填空:(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这个图形就是(),折痕所在的直线叫( )。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找一找图中的轴对称图形。(出示幻灯片)先说一说是什么图形,再说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它有几条对称轴? 3、选择题。 (1 )卜列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S B、H C、P D、B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等边三角形 B、正方形 C、圆 D、长方形 (3)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角 B、线段 C、平行四边形 D、半圆 4、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数学书84页第4题。 5、猜一猜。根据自己发现的规律,画出下一个图形的形状? 6、微课欣赏:中外著名的轴对称建筑 7、自己设计一副轴对称作品。 (四)布置作业 1、画出下面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2、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 (五)回顾全课,进行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外作业:自己设计轴对称图形。

青岛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3.1圆的对称性

3.1圆的对称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圆的轴对称性和中心对称性,会画出圆的对称轴,会找圆的对称中心; (2)掌握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并会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圆的对称性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2)通过对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的探究,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过观察、总结和应用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体验发现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对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圆的对称性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会用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解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前面我们已探讨过轴对称图形,哪位同学能叙述一下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轴对称图形? 生:折叠.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圆的对称性. 问题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你还记得确定圆的两个元素吗? 生:圆心和半径. 问题2:你还记得学习圆中的哪些概念吗? 忆一忆: 1.圆:平面上到____________等于______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其中______为圆心,定长为________. 2.弧:圆上_____叫做圆弧,简称弧,圆的任意一条____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圆的半径.__________称为优弧,_____________称为劣弧. 3.___________叫做等圆,_________叫做等弧. 4.圆心角:顶点在_____的角叫做圆心角.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知识点一:圆的对称性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

圆的对称性-教案

圆的对称性 (南充市建华中学 张懿)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并能运用其特有的性质推出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能运用这些关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善于从实验中获取知识的科学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由实验得到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三者之间的关系。 2、难点:运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由问题引入新课:要同学们画两个等圆,并把其中一个圆剪下,让两个圆的圆心重合,使得其中一个圆绕着圆心旋转,可以发现,两个圆都是互相重合的。如果沿着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折叠,圆在这条直线两旁的部分会完全重合。 由以上实验,同学们发现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对称中心是哪一点?圆不仅是中心对称圆形,而且还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二、新课 1、同一个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实验1、将图形23.1.3中的扇形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某个角度,得到图23.1.4中的图形,同学们可以通过比较前后两个图形,发现AOB AOB ∠=∠,AB AB =,AB AB =。 实质上,AOB ∠确定了扇形AOB 的大小,所以,在同一个圆中,如果圆心角相等,那么它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问题:在同一个圆中,如果弧相等,那么所对的圆心角,所对的弦是否相等呢? 在同一个圆中,如果弦相等,那么所对的圆心角,所对的弧是 否相等呢? 实验2、如图23.1.7,如果在图形纸片上任意画一条垂直于直径CD 的弦AB ,垂足为P ,再将纸片沿着直径CD 对折,比较AP 与PB 、AC ︵与CB ︵ ,你能发现什么结论? 显然,如果CD 是直径,AB 是⊙O 中垂直于直径的弦,那么AP BP =,AC BC =,AD BD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加以 概括。 (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的应用。(1)思考:如图,在一个半径为6米的圆形花坛里,准备种植六种不同颜色的花卉,要求每种花卉的种植面积相等,请你帮助设计种植方案。(2)如图23.1.5,在⊙O 中,AC BC =,145∠=?,求2∠的度数。 图 23.1.3 图 23.1.4 图23.1.7

轴对称再认识一教学设计(汇编)

《轴对称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凤鸣小学连玉仙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2、能根据对称轴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在主动参与画图形的活动中,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拿一张白纸)同学们,我们用一张白纸可以做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动手试一试。 生:折出很多基本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等。) 师引发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是轴对称图形吗?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再认识一首先大家要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在折基本图形的活动中重新深入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2、能根据对称轴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折一折 用课前在附页中剪下来的基本图形折一折,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动手实践,体会特征)生汇报: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菱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为什么呢?(请学生上黑板把每一种图形在投影下展示折的过程、说出是轴对称图形的原因)引导学生说出:因为这些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2、辩一辩: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你们同意淘气和笑笑谁的观点?(生亲自动手折一折,看一看、辩一辩。) 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有的说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说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学生有的懒得折,凭自己的直观感觉判断,这时出示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对折的过程,强调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它的对称轴。老师和学生一起小结:如何判断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师强调:轴对称图形是一条直线。) 3、尝试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认真完成课本21页表格,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实践来找一找图形的对称轴。(小组合作完成) 三、展示点拨,交流提升。

圆的对称性(教案)

5.2 圆的对称性(二)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1.理解圆的对称性(轴对称)及有关性质. 2.理解垂径定理并运用其解决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垂径定理及其运用. 学习难点:灵活运用垂径定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 (2)你是如何验证的? 设计意图1、体验折叠是验证轴对称图形的非常好的方法。 2、确信圆是轴对称图形,圆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这样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圆是轴对称图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与圆的轴对称有关的性质。 二、探索与发现 如图,AB是⊙O的直径,画弦CD⊥AB,垂足为P,探索图形中的相等关系。 你是如何发现的? 教学设计: 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通过观察操作说理等方法获取结论。 垂径定理 文字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语言: 。 三、例题讲解 2cm,你能求出圆心O到CD的距离吗?例1. 已知:如图,直径AB⊥CD,⊙O的半径为2cm,若弦CD=3 例2. 如图,以点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点C、D.AC与BD相等吗?为什么?

四、及时巩固: 1.如图,OA=OB ,AB 交⊙O 与点C 、D ,AC 与BD 是否相等?为什么? 2.填空 (1)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13cm ,AB 为⊙O 的一条弦,点O 到AB 的距离为5cm ,则AB=____. (2)如图,已知⊙O 的直径为10cm 中,弦AB=8cm ,P 是AB 上的一个动点。OP长度的范围是 。 (3)如图,以点P 为圆心的圆弧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P 的坐标为(4,2),点A 的坐标为(2,0)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五、应用与拓展: 1.某居民区一处圆形下水管道破裂,修理人员准备更换一段与原管道同样粗细的新管道.如图所示,已知污水水面宽度为60cm ,水面至管道顶部距离为10cm ,问修理人员应准备半径多大的管道? 思考: 如果水面宽度由60cm 变为80cm ,那么污水面下降了多少厘米? 2. (思维拓展)已知⊙O 的半径为5cm ,点P 是⊙O 内一点,OP=4cm ,则过点P 的所有弦中,最短弦的长为多少cm? 过点P 的所有弦中,长度为整数的弦有几条? O B A P O B A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单元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单元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圆的对称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9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也是轴对称图形,体会到圆是轴对称图形且有无数条对称轴。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并没有给出圆的对称特征的描述,但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画一画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对此加以体会,为学生到中学学习圆的知识提供了感性认识和直观经验。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加深学习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和绘制扇形统计图打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教材59页例3。

三、设计思想: 现代课堂教学是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 导的,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作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为基本特征的实践活动。“圆的对称性”的设计我力求体现: 数学于生活,中出示的几种生活中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图形,很自然的就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 强化操作,在操作中探究,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圆对称性特征。 运用,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图象的效果,让学生建立深刻的印象。 将知识还原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起源于生活,又能应用于生活。 四、学法指导:动手操作,结合观察、分析、推理和验证 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圆也是轴对称图形。 能力目标:通过画一画,折一折,在实际操作中来体会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这一特性。 情感目标:重视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搭建欣赏数学对称美的平台。.

小学数学第2课时 轴对称(二)教案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内容:轴对称(二)(教材第25、26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得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体会。 2.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 教学难点: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学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什么? 沿对称轴对折,左右或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二、展示新知 1.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按照下面的做法,做一做,你有什么发现。 思考:得到对称图案的关键是什么? (1):先把纸对折。 (2):对折后只做出图形的一半就可以了。 2.下面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想一想,整个图形是什么?

明确: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对称轴的左右两边应该完全重合,所以右边的半个图形应该和左边相同。 实际操作: 沿对称轴对折后,再沿给定图形的边线剪下、打开,验证。 3.将一张纸对折后剪去两个圆,展开后是哪一个?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充分地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行判断和选择的。 生:观察洞和对称轴间的距离。 三、精讲点拨: 下面的圆距离对称轴近,那么和它对称的那个圆也应该是靠近对称轴的一边的。反之则远。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教材“练一练”的5题。 2.课后作业:练习册 七、板书设计 对称轴(二)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 教学反思: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圆的对称性》教案

《圆的对称性》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的轴对称性和中心对称性,会画出圆的对称轴,会找圆的对称中心; (2)掌握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并会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圆的对称性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2)通过对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的探究,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观察、总结和应用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体验发现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难点:能灵活运用圆的对称性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会用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解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前面我们已探讨过轴对称图形,哪位同学能叙述一下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轴对称图形? 生:折叠.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圆的对称性. 问题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你还记得确定圆的两个元素吗? 生:圆心和半径. 问题2:你还记得学习圆中的哪些概念吗? 忆一忆: 1.圆:平面上到____________等于______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其中______为圆心,定长为________.

2.弧:圆上_____叫做圆弧,简称弧,圆的任意一条____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圆的半径.__________称为优弧,_____________称为劣弧. 3.___________叫做等圆,_________叫做等弧. 4.圆心角:顶点在_____的角叫做圆心角.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知识点一:圆的对称性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 2.大家交流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动手操作:请同学们用自己准备好的圆形纸张折叠:看折痕经不经过圆心?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我们通过折叠的方法得到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一条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知识点二:圆的中心对称性. 问:一个圆绕着它的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还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吗? 让学生得出结论:一个圆绕着它的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都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我们把圆的这个特性称之为圆的旋转不变性.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圆心. 做一做: 在等圆⊙O 和⊙O ' 中,分别作相等的圆心角∠AOB 和A O B '''∠(如图3-8),将两圆重叠,并固定圆心,然后把其中的一个圆旋转一个角度,得OA 与OA '重合.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生活中的轴对称教学设计

鸟巢 12.1.1 生活中的轴对称 【课题】:生活中的轴对称教学设计(平行班) 【教学时间】:40分钟 【学情分析】:(适用于平行班) 学习本课内容时,学生在小学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在生活实例中认识轴对称图,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2)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训练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对丰富的轴对称现象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够识别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教学突破点】: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探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法、学法设计】:以现实生活中的大量直观图形入手,让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图形可能有一条或多条对称轴.许多国家的国旗、印刷体的英文字母、数字、汉字等都有许多对称轴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收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片,剪刀、已裁好的图片(圆、矩形、五角星等)、白纸.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由生活实例引入课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之中,对称给人以平衡与和谐的美感.(观看课件)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探索第十章《轴对称》,这节课先来认识生活中的轴对称.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作为本节课的自然引入. 二、创设情境,观察特点,形成概念 1.在我们的生活中,对称现象无处不在. 2.请大家仔细观察! 说说它们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1.以生活中尽可能多的丰富实例,让学生欣赏并体会轴对称图形,发展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2.鼓励学生积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图形的共同特征.) 3.给学生一定的思考交流时间,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列举符合对称特征的物体,并进行广泛交流,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剪纸 倒影 脸谱

2.2圆的对称性2教案

学上教育 数学 学科个性化导学案 学生 教师 左老师 班主任 日期 2018/7/ 时间段 8:00-10:00 年级 八年级 课时 2小时 课题 2.2 圆的对称性(2) 课堂类型 学情分析 重点 (学习目标) 圆的对称性 难点 圆的对称性 教学辅助设备 教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第2章 对称图形——圆 2.2 圆的对称性(2) 【基础提优】 1.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垂足为M ,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 A .CM=DM B .CB ⌒=BD ⌒ C .∠ACD=∠ADC D .OM=MD 第1题 第2题 2.如图,⊙O 的直径AB=12,CD 是⊙O 的弦,CD ⊥AB ,垂足为P ,且BP :AP=1:5,则CD 的长为( ) A .42 B .82 C .25 D .45 3.如图,石拱桥的桥顶到水面的距离CD 为8 m ,桥拱半径OC 为5m ,则水面宽AB 为( ) A .4m B .5m C .6m D .8m

第3题第4题 4.如图,已知半径OD与弦AB互相垂直,垂足为C,若AB=8cm,CD=3cm,则⊙O的半径为() A.25 6 cm B.5cm C.4 cm D. 19 6 cm 5.如图,⊙O的半径为5,弦AB=8,M是弦AB上的动点,则OM 的长不可能为()A.2 B.3 C.4 D.5 第5题第6题 6.如图,AB是⊙O的弦,OC⊥AB于点C.若AB=23,OC=1,则∠B= . 7.某市某居民区一处圆形下水管道破裂,修理人员准备更换一段新管道.如图所示,污水水面宽度为60 cm,水面至管道顶的距离为10 cm,则修理人员准备更换的新管道的内径为 . 第7题第8题 8.如图,将半径为2 cm的圆形纸片折叠后,圆弧恰好经过圆心O,则折痕AB的长为 cm. 9.如图,AB是⊙O的直径,AB=10,弦CD与AB相交于点N,∠ANC=30°,ON:AN=2:3,OM⊥CD,垂足为M. (1)求OM的长; (2)求弦CD的长.

浙教版九上《圆的轴对称性》word教案

3.2 圆的轴对称性(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2.掌握圆的性质(垂径定理),并会用它解决有关弦、弧、?弦心距及半径之间关系的证明和计算. 能力目标:经历折纸、画图、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合作学习,探索圆的性质;让学生亲身体验、直观感知,并操作确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圆的轴对称性和圆的性质. 难点:用圆的轴对称性推导出圆的性质及其应用. 课堂教与学互动设计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正三角形是轴对称性图形吗?有几条对称轴? (3)圆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引入新课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索 1.在透明纸上任意作一个圆和这个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然后沿着直径所在的直线把纸折叠,你发现了什么? 2.结论:圆是_________图形,_________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二、合作学习 1.在圆形纸片(如图3-3-1所示)上任意画一条直径CD,然后在CD上任意取一点E,过E画弦AB⊥CD于点E,把圆形纸片沿直径对折,观察直径CD两侧,你发现哪些点、线互相重合?有哪些圆弧相等?

图3-3-1 2.请你用命题的形式表达你的结论. 3.请你对上述命题写出已知、求证,并给出证明. 4.圆的性质(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三、概括性质 1.直径垂直于弦. .????直径平分弦直径平分弦所对的弧 例如:CD 是直径,AB ⊥CD EA=EB ,CA CB =,DA DB =. 2.分一条弧成相等的两条弧的点,叫做这条弧的中点.例如,图3-3-1中,?点C?是AB 的中点,D 是ADB 的中点. 【例题解析,当堂练习】 例1 (课本例1)已知AB (如图3-3-2),用直尺和圆规求作这条弧的中点. 图3-3-2 练一练 如图3-3-3,同心圆O 中,大圆的弦AB 与小圆交于C ,D 两点,判断线段AC 与BD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北师大版教材适用】九年级数学下册《圆的对称性》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精编教学设计系列

圆的对称性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圆的定义与弦、弧的定义以及旋转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也是本章中证明同圆或等圆中弧等、角等以及线段相等的重要依据,也是下一节课的理论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将对今后的学习和培养学生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索理解并掌握:(1)圆的旋转不变性;(2)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定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归纳,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发现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中进一步树立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 (3)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圆心角、弧、弦之间关系定理并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圆心角、弧、弦之间关系定理中的“在同圆或等圆”条件的理解及定理的证明. 三、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认识圆的对称性(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认识圆心角的概念、探索圆心角,弦,弧的关系、合作学习、练习提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数学活动一:认识圆的对称性 提问一:我们已经学习过圆,你能说出圆的那些特征? 提问二:圆是对称图形吗?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怎么验证 圆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无数条(所有经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验证方法:折叠 (2)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吗?你怎么验证? 同学们请观察老师手中的两个圆有什么特点? 现在老师把这两个圆叠在一起,使它俩重合,将圆心固定. 将

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兴化市缸顾中心校仇金祥 225781 [教材简介]: 本课是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圆的有关性质,主要研究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教材中充分利用圆的对称性,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出性质,再进行证明,体现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换,图形的证明的有机结合。在证明圆的许多重要性质时都运用了圆的旋转不变性。同时弧,弦,圆心角的关系定理为后继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提供了又一种方法。 [目标预设]: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并理解圆的旋转不变性;引导学生发现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并初步学会运用这些关系解决一些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渗透旋转变化的思想及有特殊到一般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情感、创新想象、创新意识及归纳推理论证能力。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圆的中心对称性及有关性质 难点:运用圆心角、弧、先之间的关系解决有关问题 [设计理念]: 本课采用“引导启发、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建立模型——得出结论——应用拓展”的模式完成本节课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给学生营造出探究知识的学习氛围。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和空间,教师只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将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折叠、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其探求过程,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 [设计思路]: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双边互动过程,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学目标的达成,需优选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学情,本节课在探究圆心角,弦,弧之间的相等关系我采用发现模式,基本程序是:观察实践——概括归纳——重点研讨——推理反思。这种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例题教学时采用讲授模式,一方面通过新知识的讲解练习,及时反馈,查缺补漏,使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也是有意的。在最后小结时运用自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圆的对称》教学设计

2.2圆的对称性(1) 一.教学内容分析: 《2.2圆的对称性(1)》是“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第2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课时内容是在小学学过的一些圆的知识以及本册第2章第一节圆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圆有关的性质(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定理)。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定理是同圆中证明弧相等、角相等、线段相等的主要依据,同时也为进行圆的计算和应用提供了方法和依据。因此,本课时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章的基础,更是学好本章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二已经学习过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对于直线型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中心对称图形有一定的了解,了解中心对称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性质。所以对于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和圆具有旋转不变性很容易理解。但对弦、弧以及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并且怎样利用这些关系解决一些有关的证明和计算等方面,学生缺乏亲身体验和总结。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圆是中心对称图形,理解圆的旋转不变性。 (2)知道弧的度数概念。 (2)知道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和圆心角的度数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相等,并能应用它们解决一些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推理总结能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相关的证明或计算题目的训练,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圆的旋转变换的实验、操作、观察、归纳、逻辑思维推理等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定理。 教学难点:“圆心角、弧、弦之间关系定理”中的“在同圆或等圆”条件的理解以及定理的应用。 五.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复习中心对称的概念创设情境,并指出旋转变换是研究中心对称图形的常用方法”引出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同时具有旋转不变性,即圆绕圆心旋转任意角度后都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圆的这个特征是研究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的基础。本节课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交流、探索得出圆心角、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轴对称(二)教案

轴对称(二)》 ◆教学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 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 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设计思路说明 猜、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问题(1)导入做一做,你有什么发现?(教材25页例题) 过程讲解 1.制作轴对称图形 (1)沿长方形的中线将长方形对折。 (2)用剪刀在对折后的纸上剪出图案。 (3)把对折后的纸展开。 2.发现 在对折后的纸上剪出图案后再展开,就得到了轴对称图形。 问题(2)导入下面都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想一想,整个图形是什么?(教材25页例题) 方法讲解 1.猜图的方法 方法分析:由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可知,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侧的部分完全相同。可以看出左图是罐子的一半,右图是一件上衣的一半,从中可以推想出整个图形分别是罐子和上

衣。 2.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可以把画有这个图形的纸沿虚线对折,对折时要注意把原图露在外面,再沿着原图的边缘线把图形剪下来,再展开,并依照原图补全图形,便形成了完整的轴对称图形。 问题(3)导入将一张纸对折后剪去两个圆,展开后是哪一个?想一想,做一做。(教材25页例题) 过程讲解 1.猜想的方法 (1)观察对折的半张纸上圆的位置。 下面的圆距对称轴近,上面的圆距对称轴远。 (2)想象展开后的图形。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图形对折后,图形的左右两边完全重合。那么把纸展开后,下面的两个圆距对称轴近,上面的两个圆距对称轴远。 2.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先把长方形纸对折,在距对称轴很近的下面画个圆,在距对称轴较远的上面再画一个圆, 然后沿着两个圆的边缘线把圆剪下来,再展开,便剪成了完整的轴对称图形。 本节课的内容是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学生的活动较多,教师要在学生活动中做好引导,在活动后及时总结。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色:1.重视学生的操作体验。 实际操作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的重要途径,是用任何语言也无法取代的宝贵经历。所以在教学中,当需要学生操作的时候,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折一折、剪一剪的过程中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重视操作中的适当引导。 学生的操作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但如果不加以引导,难免会流于形式,浪费宝贵的时间。所以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的操作切中要害,教师加强了对学生操作 的引导,使学生明确每一次操作的目的,从而让操作真正成为学习新知的助推器。 ◆教材分析 1.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25~26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27.1.2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第27章圆 27.1.2.圆的对称性 一、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七、八年级已经学习过轴对称图形以及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以及本节定理的证明要用到三角形全等的知识等。在上节课中,学生学习了圆的轴对称性,并利用轴对称性研究了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学生具备一定的研究图形的方法,基本掌握探究问题的途径,具备合情推理的能力,并逐步发展了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逐步适应应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探究图形的性质。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独立探索和四人小组互相合作交流,使学生形成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基础,具备一定探求新知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的旋转不变性; 2.利用圆的旋转不变性研究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的定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圆的对称性及相关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和理解研究几何图形的各种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推理、归纳等活动,发展学生推理观念,推理能力以及概括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数学问题的态度与方法。 教学重点:利用圆的旋转不变性研究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的定理. 教学难点:理解相关定理中“同圆”或“等圆”的前提条件.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课前准备,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创新探究,课后作业。

第一环节 课前准备 活动内容:(提前一天布置) 1、每人用透明的胶片制作两个等圆。 2、预习课本P37--39内容。 第二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 问题提出:我们研究过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它的,它们的定义是什么? 活动目的:为了引出圆的轴对称和旋转不变性。 第三环节 合作探究 感受新知 活动内容: (一)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探究圆的旋转不变性; 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两个半径相等的圆。请回答: 它们重合吗?如果重合,将它们的圆心固定。将上面的圆旋转任意一个角度,两个圆还重合吗 ? 归纳:圆具有旋转不变性。即一个圆绕着它的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都能与原来的圆形重合。圆的中心对称性是其旋转不变性的特例。即圆是中心对称圆形,对称中心为圆心。 (二)通过师生共同实验,探究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定理; 做一做 按下面的步骤做一做 1、利用手中已准备的两张半径相等的透明圆胶片,在⊙O 和⊙O ′上分别作相等的圆心角 ∠A O B 和∠A ′O ′B ′ 圆心固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