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考地理备考旅游地理

高考地理备考旅游地理

高考地理备考旅游地理
高考地理备考旅游地理

高考地理备考旅游地理

☆命题专家对热点预测:现代旅游---生态旅游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寨沟是我国著名风景旅游胜地,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国际桂冠的旅游胜地。九寨沟“水光浮翠,倒影林岚”,翠海、叠瀑、彩林、银峰以及特异的藏族风情,相互交融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神话世界”、“人间仙境”。

九寨沟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为生态旅游区,旅游者蜂拥而至,2019年以来,每年游客量都超过100万人次。“黄金周”里游客塞满九寨沟,车队排成了长龙;沟内平地起新楼,客栈、宾馆林立,城市化的设施遍布九寨沟;旅游业的兴旺使大量的饭店、商场、宾馆、旅行社等涌进沟内,污水垃圾遍地,九寨沟××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的水体已经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倾向。

材料二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1)九寨沟发展旅游的条件有哪些?

(2)旅游旺季时,九寨沟景区人满为患,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从旅游规划、环境容量及游客承载量两方面分析九寨沟怎样开展生态旅游?

☆实战演练,金榜题名!

1.读“某高原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一幅________的景观图。这里地表形态的特征是、,造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2)这里的民居形式是__________,而图中的民居形式则是_______,只在_______高原上常常能见到,故此图的_______与_________是不一致的。

(3)图中所示高原位于我国_______(大自然区)的_______(经济地带),所处的温度带主要是__________,跨__________________等干湿区。

2.材料: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对这一带发育的峰林地貌作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竞颖”,“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他还指出这“磅礴数千里”的岩溶地貌,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各省有各省的特点:广西之山的特点是“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云南之山,皆土峰缭绕,间有缀石,亦十不一、二,故环洼为多”;贵州之山,“则界于二者之间,独以逼耸见奇”。又说:云南之山,“惟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广西“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至贵州则“界于二者之间。”

——选自《徐霞客游记导读》

(1)徐霞客为_____________朝代人,著名的地理学家。

(2)比《徐霞客游记》更早记载溶洞的著作包括成书于战国年间的《》和北魏郦道元的《》等。

(3)岩溶地貌形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4)西南地区岩溶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是什么?

(5)文中“壅流成海”的“海”是指_____________;“流多浑浊”的原因是_____

_。

(6)文中“穿穴之流是指_。

【社会热点】【答案】(1)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独特的藏族风情及他们的传统文化亚热带季风气候

(2)对游客进行限量,可以通过调节门票价格限制游客数量,即旺季提高门票价格,淡季降低门票价格。

(3)搞好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功能区的规划,把旅游活动的线路、范围限定在核心区以外的地域;实行“限量旅游”,限制每天进沟的人数;“沟内游,沟外住”,在景区内大规模拆除经营性房屋。

实战演练

1.【答案】(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2)窑洞蒙古包内蒙古自然景观民居

(3)东部季风区中部和西部地带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解析】该题考查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以及

自然环境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及其联系。题干中已明确告诉是某高原的景观图,结合图中高原景观的特点——沟壑纵横,可判断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形式是窑洞,而该图却画了适合于游牧的蒙古包。

2.【答案】(1)明朝(2)山海经?山经水经注

(3)CaCO3+CO2+H2O=Ca2(HC03)2 (4)海相沉积形成大量石灰岩,地壳活跃,升降明显,气候湿润,岩溶地貌发育(5)湖泊

“惟多土”即泥沙入河流,水变混浊(6)地下河

【解析】本题涉及了语文、历史、地理和化学等多学科知识,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相关信息,结合学过的历史、地理和化学知识进行解题。通过一段《徐霞客游记导读》材料,首先考查了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能力,又把岩溶地貌作为考查的知识重点,并巧妙地把相关内容综合到一起,这样很好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

【命题趋向】

☆明确最后冲刺的针对性

本专题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第二部分是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第三部分是旅游规划与活动设计;第四部分旅游与区域发展。

最后冲刺的针对性:学习本专题,一要注意理解旅游资源及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二要注意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方

法,并结合具体区域的旅游资源加以分析;三要注意旅游安全防范措施及。四要注意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分析高考重点,把握命题趋向

高考重点:(1)从内容上,侧重考查旅游资源的分布、开发评价条件、特点,发展旅游的意义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如2019年广东地理以国家新的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的实施为背景考查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对旅游业的影响。山东文综、海南地理考查了我国著名的旅游资源及相关知识。由此可以看出,主要结合热点及我国著名旅游地考查旅游的基本知识及基本能力,题目难度一般不大。(2)从形式上,多以图文、景观等方式呈现信息,要求学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基本知识做出解答。题型多以综合题为主。

(3)侧重考查信息的提取能力,对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等基本知识的掌握,旅游资源的评价、价值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的分析、论证能力。

命题趋向:(1)以我国著名的旅游区、“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作为切入点,考查旅游相关知识及相关所在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2)以图文材料为信息,分析比较旅游资源的开发及环境保护问题。

【回归教材】

☆回归书本,夯实基础!

测试要点一: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2)我国的世界遗产: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分布及其重要价值

测试要点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旅游景观的观赏: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旅漩区的景观特点及成因

(2)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测试要点三:旅游规划与活动设计

(1)旅游景区规划: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旅游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

(2)旅游活动设计:旅游信息的收集;旅游点的确定;旅游路线的选择

(3)旅游安全:地形、气候、水文等与旅游安全防范措施

测试要点四:旅游与区域发展

(1)旅游业: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2)旅游与环境: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思路清晰,提升能力!

1.旅游资源的欣赏

我们在旅游活动中,对景观的观赏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观赏位置:峰峦叠障、江河水景——远眺,亭、榭、廊、台——近看,渡江风光、一线天——置身其中(2)把握观赏时机:北方山水、泰山日出、黄山日落、青海湖鸟岛

(3)抓住景观特点:主配、层次、框景、借景

(4)领悟自然与人的和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风景最伟大的特色之一。

(5)以情观景: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移情于景,登山涉水,求真求实。

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质量(优质、独特,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

(2)旅游消费市场的距离: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距离,经济距离(旅行所需的时间和费用)越长,吸引的游客越少。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3)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直接影响游客的数量;交通便捷,来往耗时较少游客多,反之就少。

(4)旅游区的接待能力: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关系

到服务质量高低和盈利水平。

(5)旅游区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能力——容人量,超过环境承载量会对旅游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如果达不到承载量,会造成资源浪费。

3.旅游对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影响

(1)满足人的需求(2)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旅游的出,带动交通、服务等行业的发展

(3)文化的交流:(4)污染环境,对景区动植物资源及背景环境的破坏,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对社会秩序的冲击。

4.中国的十大旅游景点:万里长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安徽黄山杭州西湖广西桂林山水

陕西西安兵马俑江苏苏州园林长江三峡台湾日月潭【真题亮相】

☆两年高考真题精彩无限

1.(2019江苏地理,30C)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甲是“上海市民出游比率等值线图”。出游比率指某地到某旅游目的地的市民占该地出游市民总数的百分比。材料二

图乙为“某旅游目的地1994—2019年接待游客人次数年内变化图”。

(1)距离上海市500公里范围内的世界遗产有、等。

(2分)

(2)上海市民出游比率空间分布的总体特点是。(2分)

(3)上海市民到北京的出游比率达20%以上,高于距上海同距离的其他地区,这主要与北京地区人文旅游资源和两方面的特征有关。(2分)

(4)图乙所示的旅游目的地是(填选项字母)。(2 分)A.深圳锦绣中华B.北京颐和园

C.苏州周庄D.阿坝州九寨沟

(5)图乙所示目的地游客接待高峰分别在“五一”、“暑假”和“

”。2019年我国调整“五一”假日,新增“清明”、“端午”两假日,休假制度调整对该目的地游客接待数量年内变化可能带来

的影响是

。(2分)

2.(2019山东文综,30)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以其神秘色彩令人神往。右图是罗布泊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指出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主要不利条件。(6分:

(2)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到该地区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4分)

3.(2019广东地理,36)2019年国家新的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正式实施。调整内容包括:①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由10天增加到11天。②春节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③“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一(4)题。(共10分)资料一资料二

(1)该景点旅游旺季为,淡季为(填左图中的数字代码)。(2分)

(2)自2019年实施的黄金周制度给游客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填正确项字母)。(3分)

A.景点人满为患,旅游感受差B.交通拥堵,安全隐患增多C.增加了旅游方式选择的多样性

D.服务质量下降E.增加了长线旅游机会

(3)2019年该景点客源地的分布特点是。分析原因

。(3分)

(4)分析2019年国家新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的积极意义。(2分)

4.(2019海南地理,25)黄山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右图为黄山市主要旅游景区的分布。下表列出了某年外省市游客构成的调查结果。完成下列要求。(10分)(1)归纳黄山市旅游国内客源地的主要特点。(4分)

(2)与黄山区相比,屯溪区离黄山景区较远,为什么大多数来游览黄山的游客把屯溪区作为住宿地?(6分)5.(2019山东文综,30,10分)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青藏高原已成为世人瞩目的旅游新热区。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颢.

(1)青藏地区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是什么?(2分)

(2)旅游者进入青藏地区有多条线路。试比较青藏铁路和川藏公路沿途自然景观和旅游观赏视角的主要差异,完成下表。(4分)

(3)你认为青藏地区发展旅游业对本区地方文化有哪些促进作用?(4分)

☆三年名校模拟图文并茂

1.(江苏苏锡常镇)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位于珠江三角洲的珠海市旅游产业集群基本形成。2019年,珠海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作为珠海市的特色产业来大力发展。

材料二珠海旅游产业集群的构成要素示意图。

(1)上图中的核心层和要素供应层分别代表了旅游活动的和要素。在旅游资源相关辅助层中起主导作用的是(2)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珠海市旅游产业开发的有利条件并提出开发建议。

2.(江苏南通)读下图和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云南省依据本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情况,将旅游业确定为四大支柱性产业之一,为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营造优越的大环境。近年来该省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现已雄居中西部省区之首,并逼近沿海发达地区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

(1)图中A处为什么能看到低纬雪山和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动植物景观,而B城却是“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景象?

(2)图中D处可以看到因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在E处旅游者则观赏到了火山地热景观,为什么?

(3)云南省将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对其经济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专题二十二旅游地理(选修)参考答案及解析

两年高考真题

1.【答案】(1)黄山苏州古典园林(或皖南古村落、南京明孝陵)

(2)自上海向外逐渐降低(离上海越远,出游市民越少)(3)品质高多样性(4)D (5)国庆节增加新的游客高峰【解析】

第(1)小题解答此题应先阅读本题图,找出距离上海市500公里范围内的省区(省区内某区域),看哪些世界遗产在此

范围之内即可(注意:世界遗产既包括世界自然遗产,也包括世界文化遗产,或双重遗产)。第(2)小题,阅读图,分析出游比率以上海为中心的空间变化特点:距上海越近出游比率越大,距上海越远出游比率越小,即由上海向外出游比率逐渐降低。第(3)小题,上海市民到某地出游比率高低与该地到上海的距离、出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低、丰富程度等因素有关。与距上海同距离的其他地区相比,北京最突出的优势在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的品质高、多样性对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第(4)小题.深圳锦绣中华、北京颐和园,苏州周庄均属于人文旅游资源,旅游景观的欣赏时间性不强。因此,A、B、c三项可以排除,正确答案为D(自然旅游资源,其欣赏以夏半年风光最优美时欣赏为宜)。第(5)小题,阅读图可以看出,该地一年内游客接待高峰有三个:“五一”国际劳动节、暑期长假期间、“十一”国庆节。新增假日后,游客可选择的出行时间增多,会出现新的旅游高峰,一年内旅游高峰次数增多。

2.【答案】

(1)优势: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独特性强)、科考价值高。主要不利条件:自然条件恶劣。通达性差;远离客源市场。(2)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防迷路。

【解析】

(1)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的评价要从以下几方面:旅游资源的位置、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的通达度等方面。(2)罗布泊旅游资源所在地沙漠广布.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多大风天气;昼夜温差大。从以上方面的特征来采取相应措施。

3.【答案】(1)②①③(2)ABD

(3)距离北京近人数多,距离北京远人数少(客源地人数随距北京的远近而变化)。原因:距离北京越近,旅游成本越低(距离北京越近,旅游费用越低。时间花费越少)。(4)积极意义:①有利于弘扬和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②减轻了节假日期间交通压力;③减少了对日常工作、生活的不利影响;④平衡游客量的季节分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运用相关知识描述、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1)直接读图15—4可知,北京景点4~10月份为旅游旺季,注意填空要求。(2)审清题意,要求填出“不利影响”。(3)本题要求填出“分布”特点,直接读图15—5即可。注意语言描述;注意教材中“旅游经济距离”的应用。

(4)本题要求“分析”,注意答案要全面。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不难得出答案。

4.【解析】(1)从表中可以看出,距离黄山市越近的

省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游客所占比重大。

(2)黄山区位于黄山附近,海拔高,交通不便,环境承载量小,且服务设施不完善。而电溪区正好相反,交通方便,服务齐全,接待量大。

5.【答案】

(1)原始的高原雪域风光;独特的藏族文化(藏传佛教、民族风情)。(2)①高山深谷;②湖泊、河源风光;③以原始森林景观为主(森林、草原垂直分带景观);④以平视为主。

(3)有利于文化交流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解析】(1)本题属识记题,考查学生对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的认知情况。

(2)图示显示,川藏线穿越横断山区,跨越中国第一和第二级阶梯,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森林茂密,植被垂直分异明显;青藏线南北纵贯青藏高原,沿途地势起伏较小,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显然高原景观的观赏以平视为主。

(3)青藏高原旅游业的发展必将促进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解答本题注意审清题干要求。

三年名校模拟

1.【答案】(1)旅游资源旅游业政府

(2)有利方面:区位条件优越(位于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市场客源条件好(地处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毗邻港澳和东南亚);交通通达度高(水陆交通便利);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高。合理建议: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在政府指导下的珠海旅游业开发过程中的作用,鼓励旅游产业创新;开发与节事活动相关的旅游其他产品;加强旅游产业对客源地市场开发。(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解析】本题读图的要求较高,主要是关注图中关联程度的线条,尤其是图中的虚线含义。

2.【答案】(1)A处纬度较低,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很大,垂直地带性明显,在山顶因海拔较高而出现永久性冰雪。B处虽然纬度较低,但因海拔较高,夏不热,冬季处于单一暖气团控制下,多晴朗温暖天气。(2)喀斯特

E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3)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云南的产业结构;有利于扩大就业,保证社会稳定;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交流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旅游景观形成的原因及发展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恐龙是地质历史时期的爬行类动物族群,在距今大约2亿3 500万年至6 500万年曾经繁盛一时,支配全球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读图,完成第1~2题。 图中数字表示距今年代(单位:亿年) 1.恐龙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在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对于恐龙的突然灭绝,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气候发生剧变所致,这些学说认为导致恐龙灭绝的共同原因是( ) A.气温变化 B.植物变化 C.降水变化 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 答案1.D 2.D (2018浙江金华十校高二期末)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 ) A.风化基岩 B.气候 C.地形 D.生物 4.图示区域( ) ①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②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③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④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故选D项。第4题,植被覆盖率越高,水体下渗越多,地表径流越少,因此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①正确;陡坡上由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迁移较快,因此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②正确;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质,③错误;地下径流量受当地降水和植被的影响大,④错误。故选A项。 (2018浙江稽阳3月联考)下图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降水差异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丙地的自然带是( ) A.温带针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荒漠带 D.温带草原带 6.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植被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 C.垂直分异 D.地方性分异 答案5.D 6.B 解析第5题,丙地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植被类型为草原。第6题,据图可知,甲—乙—丙的自然植被的变化是由于降水的差异引起的,故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018浙江11月选考,15~16)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8.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土壤 答案7.C 8.C 解析第7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由图可知,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为南北更替,故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故选C项。第8题,考查自然带的成因。由图可知,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下方自然植被为草原、荒漠,说明甲地相对其下方水分条件较好,故选C项。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在某一地质时期与近现代的植被分布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1题。

地理高考真题天津卷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第Ⅰ卷(选择题)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 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 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依据图3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的差异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植被覆盖率不同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4.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 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资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图4)及产生的影响。 5.对图4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6.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的模式。 7.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8—9题。 8.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A.5:00—7:00 B.8:00—10:00 C.12:00—14:00 D.15.00—17:00 9.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 A.1月15日到2月15日 B.3月1日到3月30日 C.5月15日到6月15日 D.10月1日到10月30日

2018届高三地理备考专题湖泊

湖泊 一、湖泊的成因类型 (一)内力湖 1.火山湖:火山口为盆地形,积水成湖,如长白山天池、湛江湖光岩。熔岩堰塞湖:火山岩浆下泄 堆积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如黑龙江的五大连池。 2.构造湖:由于地壳内力作用所产生的地壳断陷,在断层线上发育成湖。构造湖特征鲜明,湖岸陡 峭且沿构造线发育,湖水一般都很深。如东非大裂谷中的坦噶尼喀湖,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中国 昆明滇池等。 (二)外力湖 所有外动力地质作用都可形成湖盆,规模小、水浅、湖盆周围可保留一些相应的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地 形和沉积物。 1. 河成湖:①河流截弯取直,牛轭湖。②河漫滩上洼地在海水泛滥后暂时性的湖。 2. 冰蚀湖:冰川地区尤其是大陆冰川地区,由于冰的刨蚀作用在岩性软的地段形成洼地,冰融后成 湖。如北美洲五大湖。 3. 海迹湖:原为海域的一部分,因泥沙淤积而与海洋分开,形成湖泊。其中最常见的是潟湖——靠 近陆地的浅水海域被沙嘴、沙坝或珊瑚礁所封闭或接近封闭而成。(有一些形成较久的古潟湖,因长期于 海洋隔离,陆地淡水注入,已逐渐淡化而成淡水湖,称残迹湖,如杭州西湖。) 4. 风蚀湖:水浅,易成为盐咸湖。 5. 溶蚀湖:地面溶蚀洼地地下溶洞的坍陷。 二、亚洲湖泊 (一)亚洲湖盆成因类型:主要包括构造湖(如贝加尔湖、库苏泊、死海等);海迹湖(如里海、咸海); 冰川湖(如青藏高原上的多数湖泊);火山作用形成的湖泊(如白头山天池、镜泊湖等);风蚀洼地湖(如我国内蒙古、新疆干旱地区的一些湖泊)等等。 自然界的湖盆成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地质作用的结果,例如: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发育 在北美(美国与加拿大交界处),由五大著名湖泊组成:安大略湖、伊利湖、休伦湖、密歇根湖、苏必利 尔湖。原先是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湖,而后又经过冰川的刨蚀作用改造而成。由于湖盆成因不同,各类湖 泊的分布反映了地质条件和自然地理情况。 (二)从湖泊水文和化学特性方面划分,亚洲湖泊的类型有:咸水湖(如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东部、 死海等);淡水湖(如贝加尔湖、洞庭湖、兴凯湖等)。 三、湖泊的水文特征:包括水位、含沙量、结冰情况、盐度情况等。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水位、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凌汛、水能。) 气候条件对湖泊的水文特征有重要影响,例如在潮湿气候区,多形成水量丰富的、河湖串通的淡水湖,在干燥气候区,多形成水浅的和无排水口的咸水湖。 (一)湖泊的水位: 1、湖水来源: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冰雪融水,残留海水 湖水来源与湖盆所处的地形有关:地势高(山顶火山湖)——主要是大气降水的补给。 低洼处——地下水补给(潜水、泉水)。 温湿区——河水。 寒冷地区——冰雪融水。 2、湖水的排泄:蒸发、渗透、流泄三种方式向外排泄,有些湖泊有较固定的泄水口。 泄水湖(外流湖)——具有泄水出口,温、湿区常见。

高考地理试题训练:自然资源

G2 自然资源 【文综地理卷·2015届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09)】G2 J3 L4 M1 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潘塔纳尔沼泽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世界自然遗产,孕育着3500种植物和1000多种动物,其中美洲鳄、美洲豹、蓝紫金刚鹦鹉、巨犰狳等都是濒危物种。 材料二: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桔生产国,所产柑橘大部用于加工橙汁。目前巴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橙汁出口国,贸易量占世界的80% 。 材料三:新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例如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生物能和核能等。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或者生产和使用中污染较小的能源,例如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能、天然气和核能等。 巴西地图 巴西能源消费构成图 (1)结合巴西地图和材料一分析潘塔纳尔湿地形成原因,并列举破坏湿地的危害。(8分)

(2)结合巴西地图和材料二指出巴西橙汁加工工业的分布地区,并分析巴西成为全球最大的橙汁出口国的原因。(8分) (3)结合巴西能源消费构成图和材料三归纳巴西能源构成特点,并分析其意义。(10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巴西的水文特征、农产品加工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等知识 【答案解析】42.(26分) (1)(8分):降水丰富,河水泛滥,水源补给丰富(2分);地形平坦,排水不畅(2分);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水旱灾害加剧(2分) 解析:湿地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水多(与该地区的降水多、河流多有关),再就是排水不畅(地形平坦),再结合示意图进行解答。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调节气候的作用。(2)(8分):东南沿海(2分)柑橘面积广(2分)橙汁加工工业发达(2分)海运便利(2分)离欧美市场较近(2分) 解析:巴西的柑橘生产主要位于东南部,以及这一地区交通便利、接近欧美市场使之成为主要的橙汁加工工业的分布地区。 (3)(10分):新能源比重大 (2分)清洁能源比重大 (2分)经济意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资源的开发(2分)社会意义: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缓解节能源危机(2分)环境意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利于环境的改善(2分) 解析:巴西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新能源比重大尤其是清洁能源比重大,这可以带动相关产业促进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带动就业,环节能源危机,减少污染的排放保护环境等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对题目的所给示意图和背景材料的运用,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文综地理卷·2014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201405)】G2下图是美国本土某类电站分布图,完成4——5题。 4.该类电站使用的能源最可能是

2016年高考全国1卷地理试题解析版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 4. 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5.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6.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考地理笔记考点

米)倍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高考地理备考笔记 第一单元地球在宇宙中[知识要点]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按照其物质组成、质量大小、运动规律,可分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主要的类型。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它们的区别如下:时候,把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 3、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球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在北天极的周围有大熊、小熊和仙后三个星座,北半球中高纬度终年可见。北半球中纬度9月初21时左右,天顶附近可见天琴、天鹅、天鹰等星座。 4、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太阳大气层的一切活动,总称为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都是11年。为一个氦原子核。在核聚变过程中,太阳要损耗一些质量而放出大量的能。 8、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中,其他的天体都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如下图所示)。 9、九大行星的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三大特征。

两极就缩 小成一10、九大行星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大类。11、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 (1)适当的日地距离和长短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地球有适当的温度和液态水,有利于生命物质的存在; (2)地球具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吸住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并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所需的大气。二、地球和地球的运动 意一点的位置和方向,量算两点间的距离。(1)经线和经度(2)纬线和纬度3、地球的运动 (1)自转、公转概况对比

高考地理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据下图1,判断1~2题: 1.在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中,穿越长江的有() A.3条B.4条C.5条D.2条 2.沿江分布铁路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航运功能强B.沿江地形制约 C.沿江经济落后D.沿江人口稀少 【解析】1选C,2选A。该题组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都穿越了长江。第2题,由于长江航运功能强,是我国的黄金水道,所以,沿江铁路较少。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图2)。据图回答3~5题。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青藏高原 B. ①为四川盆地 C.①为黄河谷地 D. ①为喜马拉雅山 4.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B.具有广阔平原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5.关于①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解析】3选B,4选A,5选C。第3题,关键是通过空间定位判断①①①①①①分别位于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汉江、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第4题,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第5题,渭河谷地是一个地堑。 读“某区域示意图”(图3),完成6~7题。 6.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①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①污染浪费严重①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7.该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暴雪 B.沙尘暴 C.咸潮 D.赤潮 【解析】6选D,7选C。第6题,图示地区为我国的珠江口地区,该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再加上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导致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第7题,冬季,珠江注入南海水量少,海水容易倒灌,形成咸潮。 下图是“我国某省城市分布图”(图4),读图回答8~10题。 8.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A.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B.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C.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D.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 9.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A.以旅游业为主B.以轻工业为主 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D.以金融、贸易为主

2017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卷2(含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47题,共300分,共1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阻隔作用

3.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 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2)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4~5题。 4. 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时 A. 冰雪路面 B. 湿滑路面 C. 松软路面 D. 干燥路面 5.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 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 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 6. 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学&科网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 用水便利 B. 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 D. 植被缺失 7.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8. 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 热带雨林气候区 B. 地中海气候区 C. 热带草原气候区 D. 热带季风气候区

高考地理备考系列之三

高考地理备考系列之三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高考地理备考系列之三:突破量化计算18类瓶颈 1.空间距离计算 ⑴原理:地球大圆弧,经线圈\赤道\晨昏线为地球最大圆,大圆弧上才有两地最短距离.纬度1°的经线长度=111km;赤道上经度1°的纬线长度=111km ;任何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φkm ⑵运用:首先确定两点间距离与经度还是纬度大致相当,而后确定大约相当于多少经度或纬度,结合上述原理进行计算。 (3)案例:我国的黄河站(78°55ˊΝ,11°56ˊΕ)距离北极多远? 计算方式是:111km/1°×(90°-78°55ˊ)≈1221 km. 2.时间换算和计算 (1)地方时计算 ①计算公式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l时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经度差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秒/1′×经度差 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O°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两地在O°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②计算地方时的步骤:确定两地的经度差;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代人公式计算。 ③案例:当120°Ε地方时为12点时,60°W的地方时是多少? 计算过程:确定经度差(120°Ε+60°W=180°);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 (180°÷15°=12);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120°Ε位于60°W以东);代人公式计算(12-180/15=0)。 (2)区时换算 ①换算公式 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士1小时×两地理论时区数 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区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时区差的计算: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大数减去小数;如果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则两时区数相加。 时区数一所在地经度/15 ,所得商小于舍不小于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 ②计算区时的分三个步骤:确定两地的时区并确定两地的时区数差;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东加西减;代人公式计算。

高考地理知识笔记大全

高考地理知识点系统总结 第一单元地球在宇宙中 [知识要点]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按照其物质组成、质量大小、运动规律,可分为恒星、星云、 2、天球:以观测者为球心,半径无穷大的假想圆球。人们在说明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的时候,把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 3、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球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在北天极的周围有大熊、小熊和仙后三个星座,北半球中高纬度终年可见。北半球中纬度9月初21时左右,天顶附近可见天琴、天鹅、天鹰等星座。 4、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5、太阳概况(和地球对比) 6、太阳的外部物质构造:太阳的外部是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太阳大气层的一切活动,总称为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都是11年。 7、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中心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即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在核聚变过程中,太阳要损耗一些质量而放出大量的能。 8、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中,其他的天体都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如下图所示)。 9、九大行星的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三大特征。 10、九大行星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大类。 11、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 (1)适当的日地距离和长短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地球有适当的温度和液态水,有利于生命物质的存在; (2)地球具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吸住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并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所需的大气。 二、地球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高考地理:等值线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等值线专题训练 一、单选题 1.重庆年太阳年辐射总量数值约为:() A.80 B.86 C.95 D.107 2.受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影响:() A.重庆市应鼓励居民广泛使用太阳能 B.上海、福州可以太阳能取代常规能源 C.昆明四季如春,适宜发展花卉园林业 D.台北年降水量大,年太阳辐射总量小 3.与广州比,兰州的年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主 要原因是:() A.纬度高,昼更长 B.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更大 C.降水更少,多晴天 D.位于黄土高原,海拔更高 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C)分布 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控制图中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 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洋流 D.海陆位置 5.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可能是 A.27 B.23 C.20 D.16 干燥度是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通常反映某地 某时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状况。下图为海南岛等年 日照时数线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6.关于图示甲、乙、丙三地干燥度的叙述,正确的 是 A.干燥度甲>乙>丙 B.甲地太阳辐射强,降低了甲地的干燥度 C.乙地比丙地距海近,干燥度更小 D.丙地干燥度最低,最适合种植业的发展 7.关于图中盐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②沿岸暖流增温,利于晒盐③晴天 多,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 ④产盐最多的季节为春季⑤夏秋季 节多受台风影响,利于晒盐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下图为我国某月某日某时刻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此时, A.台北天气晴朗 B.西安西北风强劲 C.广州天气晴朗 D.渤海不可能有冰情 9.该日,我国北方出现大范围雾霾,据图推测此时雾霾最重的城市是 A.哈尔滨 B.北京 C.大连 D.青岛 读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10.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当地主要地形特征 A.地势起伏较小,以平原为主 B.东高西低,东部为山地 C.周边山脉围绕,应为盆地 D.地势起伏大,可能为高原 11.区域内沿-10℃等温线,自南向北走 A.自然景观由荒漠逐渐变为森林 B.自然带由亚寒带森林带逐渐变为温带草原带 C.降水中来自北冰洋的水汽含量比例增大 D.越往北土壤层越深厚,有机质含量越大 12. 读某区域小比例尺等温线分布图,若a>b,阴影部分为陆地,则图中所示为() A.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B.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 C.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D.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 图1所示区域陆地地势平坦,图2为图1 中河流甲、乙两处的年径流量曲线。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3.图中的河流乙河段河水补给主要是 ①湖泊水补给②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③冰川融水补给④雨水补给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14.关于图示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北半球 B.此时为1月 C.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D.乙河段位于湖泊下游

上海高考地理真题解析版

2016年上海市高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 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A.平均温度过低 B.平均温度过高 C.温度变化无常 D.昼夜温差过大 2.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A.空气太稀薄B.宇宙辐射太强 C.陨石撞击太多 D.月球引力太小 如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半个月内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示意图. 3.当月球出现在天际最高位置甲处时,其月相是() A.满月 B.上弦月C.新月 D.下弦月 4.当月球出现在天际的乙位置时,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日食、大潮B.日食、小潮C.月食、大潮D.月食、小潮 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60°50°40° 5.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6.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如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7.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A.新月形沙丘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D.滨海沙滩 8.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高考地理备考系列地理高考题型分类归纳

高考地理备考系列地理高考题型分类归纳 1、依据概念、公式、方法、技巧等,采集相关的数据来分析。如:地方时差的计算:时刻东早西晚(自然),从时间日期看自180°向西愈西愈晚(人为规定)。正午太阳高度:H=900-φ±δ(ф为某地纬度,δ为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半年取-)日照度长短中:日出时刻 = 12-昼长/2 = 夜长/2。比例尺或经纬网图中的计算,常用“110千米/1°(沿经圈或赤道上)”;温差、海拔高差中“6℃/1000米”(气温直减率)等是十分重要的计算依据。 2、采取统计图表中的极端数值或拐点、转折点,或依常识概念性规律提取地理有效信息,利用要素的关联性进行推理分析。 第二类、分析区域环境区位特点、优势及评价: 1、分析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从区域的环境要素结构因子出发,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比较中往往是与同纬度(东西)比较为主,也有同经度(南北)比较两个度,比较是为了突出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点,分析的目的是为发挥比较优势,以便因地制宜地找出区域科学发展之路。如:北京与巴黎的气候相比,其特点是夏热冬冷,年气温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水旱灾害较多。北京与广州气候相比年温

差较大,雨季较短,降水集中于夏季7、8月,表现为大陆性较强。 2、分析区域的经济区位优势特点。见另文《经济地理区位选择一般原理》。 第三类、地理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类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这一主线,回答促进人地关系的协调的措施,树立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观,应注意“地理是将来进行式”,答题的方向是: 1、“问题地理”是地理特色,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这一主线,地理试题主要是考地理环境中的问题的表现、成因、对策的理解,应体现地理科学对国情资源的忧患意识。提高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培育节约资源的风尚,提倡绿色消费。围绕主题说危机,谈不足,论缺陷;找原因、出对策。如:我国黄土高原存在的生态问题有哪些?——人口压力大,土地负载重;毁林开慌,过度放牧,水土流失严重,地表破碎,千沟万壑;地处自然地理的过渡地带,旱涝灾害,地质灾害多发;生活贫困。 同理, ①、西北的地理主题往往是荒漠化、盐碱化问题; ②、西南的地理问题往往是石漠化、滑坡、泥石流、酸雨问题; ③、东北往往是黑土肥力保持和湿地保护问题;

(完整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 2017.8 一、指导思想 认真研究地理课程标准,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题,尤其是新课标卷,广泛收集关于高考的信息,以考试动向为依据,以年级组、教研组的教学计划和方针为指导,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一轮复习扎实有效的进行。地理学科一直是文科生的瓶颈,高三复习更要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要面向低、中档题抓训练,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梳理知识,从微观上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广度。 二、复习进度 自2017年8月30日-----2018年2月31日 教学内容:(包括节假日约26周,每周5课时 130课时) 时间内容重点知识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和地图 8.30 第一讲1、地球 (重点:经纬网图中方向的判断、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最近航线的判断、两个日界线的应用、区时计算) 8.31—9.5 第一讲2.地图 (重点:地图上方向的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判读、计算、综合应用) 9.6—9.11 第二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结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重点:地球的普通性、特殊性,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9.12—9.13第一次月考 9.14--9.20第三讲地球的运动 (重点: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特征、黄赤交角及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9.21—9.27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及地球表面形态 9.28—9.30 第二讲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0.8—10.11 第三讲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常见的天气系统 10.12—10.14第四讲气候类型及其判读 10.15—10.18第五讲水循环和洋流 10.19--10.20 第二次月考 第三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0.21—10.24 第一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四单元 10.25—10.26第一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0.27--10.30第二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0.31—11.3第三讲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 11.4—11.7第一讲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 11.8—11.10第二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第二单元城市与环境 11.11—11.14 第一讲城市空间结构

高考地理综合题训练(一)

高考地理综合题训练(5) 1. (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图10 (1)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8分) 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2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说明“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10分)

(3)指出A河河水的主要来源,并简述其水文特征。(10分) 针对B湖日趋缩小的现状,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 (4)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并提出治理措施。(8分) 2.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随着现代科技向农业领域的渗透和农业自身的发展,新的农业形式相继涌现。都市农业是农业新技术引进、试验和示范的前沿,具有样板、辐射功能。 材料二:图14为北京某农庄的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

图14 (2)指出可持续发展内涵,依据信息对应说明其在图14中的具体表现。(9分)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认真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加强环黄海经济圈国家间的合作,不断创新,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环黄海经济圈包括日本、中国、韩国的沿黄海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中、日、韩三方共同合作,推动“环黄海经济圈”的繁荣发展。 材料二:图15为环黄海经济圈示意图

图15 (2)简述中、日、韩三方合作的区位优势,说明山东半岛应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区域经济。(11分) 4.(36分)读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A地年降水量为_________毫米,,分析A B两地降水

江苏高考卷地理试题解析版

2 0 1 8 年高考江苏卷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 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 1 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 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 2. 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月?5月 B.5月?9月 C.9月?12月 D.11月?次年3月 【答案】 1.C2.B 【解析】 1. 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 A 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项错误;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 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的叙述,故C项正确;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 2. 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这段时间,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图 2 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 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A. 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高考地理复习方案及备考要点

2019年高考地理复习方案及备考要点 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以下是高考地理复习方案,请考生认真学习。 那如何在第一轮复习这个关键时期中更好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张星梅老师表示,高考强调在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充分表现对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如区域空间判断、时间的推算、工业的区位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等。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考生要做到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地理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为此,考生现阶段复习应该按部就班,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紧跟老师无疑是必要的,在课堂上跟住老师的节奏,记好课堂笔记;课后则应按照单元的顺序做一些习题。如果考生地理学得不太好,这一轮复习是查漏补缺、提高成绩的最佳时机。藉通过全面复习教材,提高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更应侧重主干知识 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几乎每年都会把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气候、洋流、农业生产的条件、城市化、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我国不同地点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的原因,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等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作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都是大纲要求考生掌握的重点知识,没

有一道超纲题。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和2019年各地区文综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对这些主干知识的复习,考生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抓住图表事半功倍 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由于便于考查考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分析能力,在近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中,往往把地图和图表作为表达和联系地理、历史和政治这三科知识的信息载体,所以地图和图表往往是学科内或者跨学科间综合题的

高中地理复习笔记详解

高中地理复习笔记人教版 1 中国的疆域和政区(23省,5直辖市) 一.中国的四至 东:135°E 西:73°E 南:4°N 北:53°N 二.邻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渤海海峡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岛屿:台湾岛、海南岛 三.中国的政区 1.黑吉辽两河山 黑龙江—哈尔滨—黑 吉林—长春—吉 辽宁—沈阳—辽 河北—石家庄—冀 河南—郑州—豫 山东—济南—鲁 山西—太远—晋 2.两江两湖福浙安 江苏—南京—苏 江西—南昌—赣 湖北—武汉—鄂 湖南—长沙—湘 福建—福州—闽 浙江—杭州—浙 安徽—合肥—皖 3.海南重庆北上天 海南—海口—琼 重庆————渝 北京————京 上海————沪 天津————津4.青新藏蒙陕宁甘 青海—西宁—青 新疆—乌鲁木齐—新 西藏—拉萨—藏 内蒙古—呼和浩特—内蒙古 陕西—西安—陕/秦 宁夏—银川—宁 甘肃—兰州—甘/陇 5.两广一贵加云川 广东—广州—粤 广西—桂林—桂 贵州—贵阳—黔 云南—昆明—云/滇 四川—成都—川/蜀 6.还有港澳和台湾 香港————港 澳门————澳 台湾—台北—台 中国的地形地势 一、山脉:大兴安岭、长白山、阴山、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秦岭、大巴山、横断山脉、祁连山、阿尔泰山、昆仑山、天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巴颜喀拉山、阿尔金山、唐古拉山。(不知道落下什么没有。) 二、四大高原: 1.青藏高原(雪山连绵) 2.内蒙古高原(平坦开阔) 3.黄土高原(支离破碎) 4.云贵高原(多山、地表崎岖) 三、四大盆地: 1.准噶尔盆地 2.塔里木盆地(最大)

高中地理复习笔记人教版 2 3.柴达木盆地 4.四川盆地 四、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1.松嫩平原 2.三江平原3.辽河平原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1.洞庭湖平原2.鄱阳湖平原3.江汉平原 五、东南丘陵:1.浙闽丘陵2.两广丘陵3.江南丘陵 六、三大阶梯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4000m 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 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1000m-2000m 第三阶梯:平原、丘陵<500m 中国的气候 一、光照 1.影响光照的因素 1)太阳高度角 2)地势(海拔) 3)天气状况 2.分布 最多: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 次多:西北内陆—深处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雨天少 最少:四川盆地—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阴雨天多、大大气反射作用强 二、热量 1.冬季:特点—南北方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原因:1)北方太阳高度角比南方小 2)北方日照时间比南方短 3)北方局冬季风源地近 2.夏季:特点—南北方温差小,全国普遍高温。 原因:1)北方日照时间比南方长2)南方雨日多 3.温度带 寒温带:一年一熟 中温带:一年一熟 暖温带: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亚热带: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 热带:一年三熟 青藏高原:一年一熟 三、降水 1.四种降雨类型 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台风雨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界限: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彦喀拉山—冈底斯山 3.雨带的推移 ·3月下旬登陆 ·4、5月——华南————————华北春旱 ·6、7月——江淮梅雨——————华北春旱 ·7、8月——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伏旱) ·9月——雨带南移 ·10月——退出 我国多旱涝灾害的原因:夏季风的进退强弱(这8个字很重要哦。) 4.降水的时空特点 时间: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空间:地区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 5.干湿地区的划分 湿润区>888mm——南方(秦岭淮河以南)——水田 半湿润区400mm-800mm——北方(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旱田 半干旱区200mm-400mm——内蒙古、青海、甘肃、西藏——草原、畜牧业——灌溉农业 干旱区<200mm新疆——荒漠、畜牧业——绿洲农业 四、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