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工艺技术)自由锻造工艺规程的编制及举例

(工艺技术)自由锻造工艺规程的编制及举例

(工艺技术)自由锻造工艺规程的编制及举例
(工艺技术)自由锻造工艺规程的编制及举例

自由锻造工艺规程的编制及举例

制定自由锻工艺规程的过程就是自由锻工艺设计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内容 :

(一)绘制锻件图

自由锻件的锻件图是在零件图的基础上考虑了加工余量、锻造公差、工艺余块等之后绘制的图。绘制自由锻件的锻件图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

1.简化锻件形状为了简化锻造工艺,零件上的小孔、凹档、台阶等部分,可加上余块而不予锻出,如图a。是否加余块要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锻造技术水平和经济效果来确定。

a)

b)

a) 机械加工余量、台阶、法兰、凹挡b)锻件图

锻件

2. 确定加工余量和锻件公差

(1)机械加工余量

【机械加工余量】为使零件具有一定的加工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在零件表面需要加工的部分,在锻件上留一层供作机械加工用的金属,称作机械加工余量 (见上图a)。

(2) 余块

【余块】为简化锻件外形及锻造过程,在锻件的某些地方和添一些大于机械加工余量的金属,这种加添的金属称作余块 (见上图a)。

(3)锻件公差

【锻件公差】锻件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之间所允许的误差。公差值的大小是根据锻件形状、尺寸并考虑生产的具体情况而定的。

3.绘制锻件图在锻件图上,规定用粗实线绘出锻件的形状。为了便于了解零件的形状和检查锻件的实际加工余量,在锻件图上还要用双点划线绘出零件的主要形状,如图10-27b。

(二)计算坯料质量与尺寸

【坯料质量】坯料质量可按下式计算

G 坯料 =G 锻件 +G 烧损 +G 料头

式中 G 坯料——坯料质量

G 锻件——锻件质量

G 烧损——加热时由于坯料表面氧化而烧损的质量。第一次加热取被加热金属的2~3%,以后每次加热取1.5~2.0%

G 料头——在锻造过程中冲掉或切掉的那部分金属的质量。如冲孔时坯料中部的料芯,修切端部的料头等。

当锻造大型锻件时,如采用钢锭作坯料,还要考虑应切掉的钢锭头部和尾部的质量。

2.坯料尺寸根据坯料质量即可确定坯料尺寸。在计算坯料尺寸前,先要考虑锻造比。

【锻造比】是指坯料在锻造前后的断面积的比值。

对于拔长工序来说,其锻造比 R d 可按下式计算:

R d =A 0 /A 1 或 L 1 /L 0

式中 A 0 、 A 1 ——拔长前、后坯料的断面积;

L 0 、 L 1 ——拔长前、后坯料的长度。

对于镦粗工序来说,其锻造比 (R u )可按下式计算:

R u =A 1 /A 0 或H 0 /H 1

式中 A 0 、 A 1 ——镦粗前、后坯料的断面积;

H 0 、 H 1 ——镦粗前、后坯料的高度。

确定坯料的尺寸时,应满足对锻件的锻造比要求,并应考虑变形工序对坯料尺寸的限制。采用镦粗法锻造时,为避免镦弯,坯料的高径比 (H 0 /D 0 <2.5)。但为下料方便,坯料高径比还应大于1.25。

根据坯料质量,由下式求出坯料体积 V 坯。

V 坯 =m 坯/ ρ

ρ——金属密度。对于钢铁ρ =7.85kg/dm 3 。

然后,求出坯料横截面积A 0 。

采用拔长法锻造时,由公式:

A 0 =R d A 1

因锻后横截面积A 1 可知,故可求出A 0 ( 坯料为钢锭时,锻造比R d 取2.3~3.0;坯料为轧材时, R d 取l.3~1.5),最后可求出坯料直径或边长。

(三)制定锻造工序

根据不同类型的锻件选用不同的锻造工序。工序确定后,尚须确定所用的工夹具、加热设备、加热和冷却规范及根据锻件质量确定锻造设备。

(四)自由锻件的锻造工艺规程举例。

自由锻件的锻造工艺规程举例见下表。

锻件名称齿轮坯工艺类别自由锻造

材料45设备65kg空气锤

加热火次1锻造温度范围1200~800℃

锻件图坯料图

序号工序名称变形简图

1墩粗

2冲孔

3修整外圆

4修整平面

齿轮坯自由锻工艺过程

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绘制锻件图等工艺设计工作是解决如何锻造出合格锻件的问题,而锻件的结构工艺性,则是考虑什么样的结构容易优质高产地锻造出来的问题。锻造方法不同,对零件的结构工艺性的要求也不同。下面分别讨论自由锻、胎模锻和锤上模锻的零件结构工艺性。

( 一 ) 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1、自由锻零件的特点

自由锻主要生产形状简单、精度较低和表面粗糙度较高的毛坯。这是设计锻件结构时要首先考虑的因素。同时,还要在保证零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考虑如何便于锻打,如何才能提高生产效率。

2、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要求

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要求见下表。

结构工艺性要求不合理合理

锻件上应避免有锥形和楔形

表面

应避免出现加强肋,工字形截

面等复杂结构

应力求简化两球形面的交接

应避免出现形状复杂的凸台

及叉形件的内凸台等

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二) 胎模锻件和模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1. 胎模锻和模锻件的特点

胎模锻和模锻允许零件上有较复杂的曲面、肋条和小凸台,甚至可以在锻件上制出花纹和文字。

由于坯料是在模膛内产生塑性变形的,所以成形性好,锻件的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值较低,这是模锻和胎模锻优于自由锻的地方。

必须注意,在与模锻锤击方向平行的面上,一般是不允许有凹入和凸出部分的,否则无法进行模锻。

2. 胎模锻件和模锻件的结构工艺性要求

胎模锻件和模锻件的结构工艺性要求见下表。

结构工艺性要求不合理合理模锻件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分模面,

有利于坯料充满模膛,节约金属材

料便于模具加工,减少错移量,以

保证锻件能从锻模中顺利取出来。

应有适当的模锻斜度和截面形状,

便于脱模。

应有适当的圆角半径,有利于金属

充满模膛,便于起模和提高锻模寿

命。

应尽量具有对称结构,利于简化模

具的设计与制造。

不宜在锻件上设计出过高、过窄的

肋板或过薄辐板,减少模具劳动量,

简化模具制造,提高模具寿命。

胎模锻件和模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自由锻造

自由锻造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砧面间各个方向自由变形,不受任何限制而获得所需形状及尺寸和一定机械性能的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简称自由锻。

锻造特点

自由锻造所用工具和设备简单,通用性好,成本低。同铸造毛坯相比,自由锻消除了缩孔、缩松、气孔等缺陷,使毛坯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锻件形状简单,操作灵活。因此,它在重型机器及重要零件的制造上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自由锻造是靠人工操作来控制锻件的形状和尺寸的,所以锻件精度低,加工余量大,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也不高,因此它主要应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锻造分类

自由锻造分手工自由锻和机器自由锻。

手工自由锻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仅用于修配或简单、小型、小批锻件的生产。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器自由锻已成为锻造生产的主要方法,在重型机械制造中,它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主要设备

自由锻造的设备分为锻锤和液压机两大类。生产中使用的锻锤有空气锤和蒸汽-空气锤。液压机是以液体产生的静压力使坯料变形的,是生产大型锻件的唯一方式。

基本工序

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包括镦粗、拔长、冲孔、切割、弯曲、扭转、错移及锻接等。

拔长

拔长示意图

【拔长】也称延伸,它是使坯料横断面积减小、长度增加的锻造工序。拔长常用于锻造杆、轴类零件。拔长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在平砧上拔长。

2、在芯棒上拔长。锻造时,先芯棒插入冲好孔的坯料中,然后当作实心坯料进行拔长。拔长时,一般不是一次拔成,先将坯料拔成六角形,锻到所需长度后,再倒角滚圆,取出芯棒。为便于取出芯棒,芯棒的工作部分应有1:100 左右的斜度。这种拔长方法可使空心坯料的长度增加,壁厚减小,而内径不变,常用于锻造套筒类长空心锻件。[3]

镦粗

【镦粗】是

镦粗示意图

使毛坯高度减小,横断面积增大的锻造工序。镦粗工序主要用于锻造齿轮坯、圆饼类锻件。镦粗工序可以有效地改善坯料组织,减小力学性能的异向性。镦粗与拔长的反复进行,可以改善高合金工具钢中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状态。

镦粗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完全镦粗。完全镦粗是将坯料竖直放在砧面上,在上砧的锤击下,使坯料产生高度减小,横截面积增大的塑性变形。

2、端部镦粗。将坯料加热后,一端放在漏盘或胎模内,限制这一部分的塑性变形,然后锤击坯料的另一端,使之镦粗成形。用漏盘的镦粗方法,多用于小批量生产;胎模镦粗的方法,多用于大批量生产。在单件生产条件下,可将需要镦粗的部分局部加热,或者全部加热后将不需要镦粗的部分在水中激冷,然后进行镦粗。

3、中间镦粗。这种方法用于锻造中间断面大,两端断面小的锻件,例如双面都有凸台的齿轮坯就采用此法锻造。坯料镦粗前,需先将坯料两端拔细,然后使坯料直立在两个漏盘中间进行锤击,使坯料中间部分镦粗。

为了防止镦粗时坯料弯曲,坯料高度h与直径d之比h/d ≤ 2.5 。[3]

冲孔

【冲孔】是在坯料

冲孔示意图

上冲出透孔或不透孔的锻造工序。冲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双面冲孔法。用冲头在坯料上冲至2/3~3/4深度时,取出冲头,翻转坯料,再用冲头从反面对准位置,冲出孔来。

2、单面冲孔法。厚度小的坯料可采用单面冲孔法。冲孔时,坯料置于垫环上,一略带锥度的冲头大端对准冲孔位置,用锤击方法打入坯料,直至孔穿透为止。[3]

弯曲

【弯曲】采用

弯曲示意图

一定的工模具将坯料弯成所规定的外形的锻造工序,称为弯曲。

常用的弯曲方法有以下两种:

1、锻锤压紧弯曲法。坯料的一端被上、下砧压紧,用大锤打击或用吊车拉另一端,使其弯曲成形。

2、模弯曲法。在垫模中弯曲能得到形状和尺寸较准确的小型锻件。[3]

切割

切割示意图

【切割】是指将坯料分成几部分或部分地割开,或从坯料的外部割掉一部分,或从内部割出一部分的锻造工序。

错移

错移示意图

【错移】是指将坯料的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平行错开一段距离,但仍保持轴心平行的的锻造工序,常用于锻造曲轴零件。错移时,先对坯料进局部切割,然后在切口两侧分别施加大小相等、方法相反且垂直于轴线的冲击力或压力,使坯料实现错移。[3]

锻接

锻接示意图

【锻接】是将坯料在炉内加热至高温后,用锤快击,使两者在固态结合的锻造工序。锻接的方法有搭接、对接、咬接等。锻接后的接缝强度可达被连接材料强度的70%~80%。[3]

扭转

扭转示意图

【扭转】是将毛料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绕其轴线旋转一定角度的锻造工序。该工序多用于锻造多拐曲轴和校正某些锻件。小型坯料扭转角度不大时,可用锤击方法。[

自由锻造的缺陷

裂纹

可能由坯料质量不好、加热不充分、锻造温度过低、锻件冷却不当和锻造方法有误造成的。

末端凹陷和轴心裂纹

可能由于锻造时坯料内部未热或坯料整个截面未锻透,变形只产生在坯料表面造成的。

折叠

可能由于坯料在锻压时送进量小于单面压下量而造成的。

制定工艺规程步骤和方法参考

制定工艺规程步骤和方法 .分析设计对象 阅读零件图,了解其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及其在所装配部件中的作用(如有装配图,可参阅)。分析时着重抓住主要加工面的尺寸、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主要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及总余量,画毛坯图 确定毛坯种类和制造方法时应考虑与规定的生产类型(批量)相适应。对应锻件,应合理确定其分模面的位置,对应铸件应合理确定其分型面及浇冒口的位置,以便在粗基准选择及确定定位和夹紧点时有所依据。 查手册或访问数据库,确定主要表面的总余量、毛坯的尺寸和公差。如若对查表值或数据库所给数据进行修正,需说明修正的理由。 绘制毛坯图。毛坯轮廓用粗实线绘制,零件实体用双点画线绘制,比例尽量取1:1。毛坯图上应标出毛坯尺寸、公差、技术要求,以及毛坯制造的分模面、圆角半径和拔模斜度等。 .制定零件工艺规程 零件的结构、技术特点和生产批量将直接影响到所制定的工艺规程的具体内容和详细程度,这在制定工艺路线的各项内容时必须随时考虑到。 (1)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针对主要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要求,由精到粗地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可查阅工艺手册中典型表面的典型加工方案和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加工精度,选择与生产批量相适应的加工方案和加工方法,对其它加工表面也作类似处理。 (2)定位基准的选择 根据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并综合考虑零件的特征及加工方法,选择零件表面最终加工所用精基准和中间工序所用的精基准以及最初工序的粗基准。 (3)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根据零件加工顺序安排的一般原则及零件的特征,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在各种工艺资料中介绍的各种典型零件在不同产量下的工艺路线(其中已经包括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自由锻复习进程

自由锻 自由锻: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砧铁之间,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以及内部质量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自由锻造时,除与上、下砧铁接触的金属部分受到约束外,金属坯料朝其它各个方向均能自由变形流动,不受外部的限制,故无法精确控制变形的发展。 自由锻分类:手工锻造和机器锻造两种。手工锻造只能生产小型锻件,生产率也较低。机器锻造是自由锻的主要方法。 自由锻的特点:工具简单、通用性强,生产准备周期短。自由锻件的质量范围可由不及一千克到二、三百吨,对于大型锻件,自由锻是唯一的加工方法,这使得自由锻在重型机械制造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例如水轮机主轴、多拐曲轴、大型连杆、重要的齿轮等零件在工作时都承受很大的载荷,要求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常采用自由锻方法生产毛坯。 由于自由锻件的形状与尺寸主要靠人工操作来控制,所以锻件的精度较低,加工余量大,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自由锻主要应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修配以及大型锻件的生产和新产品的试制等。 一、自由锻工序 自由锻工序: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和修整工序。 (一)基本工序 使金属坯料产生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以得到所需形状、尺寸或改善材质性能的工艺过程。它是锻件成形过程中必需的变形工序,如镦粗、拔长、弯曲、冲孔、切割、扭转和错移等。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是镦粗、拔长和冲孔三个工序。 1.镦粗沿工件轴向进行锻打,使其长度减小,横截面积增大的操作过程。常用来锻造齿轮坯、凸缘、圆盘等零件,也可用来作为锻造环、套筒等空心锻件冲孔前的预备工序。 镦粗可分为全镦粗和局部镦粗两种形式,如图2-7所示。镦粗时,坯料不能过长,高度与直径之比应小于2.5,以免镦弯,或出现细腰、夹层等现象。坯料镦粗的部位必须均匀加热,以防止出现变形不均匀。 图2-7 镦粗 a)全镦粗 b)局部镦粗

自由锻造工艺规程的编制及举例

自由锻造工艺规程的编制及举例 自由锻造工艺规程的编制及举例 :内容有以下制定自由锻工艺规程的过程就是自由锻工艺设计的过程。主要绘制锻件图(一)自由锻件的锻件图是在零件图的基础上考虑了加工余量、锻造公差、工艺余块等之后绘制的 :图。绘制自由锻件的锻件图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简化锻件形状为了简化锻造工艺,零件上的小孔、凹档、台阶等部分,可加上余块而不予锻。是否加余块要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锻造技术水平和经济效果来确定。出,

如图a a) b)锻件图b) a) 机械加工余量、台阶、法兰、凹挡锻件 确定加工余量和锻件公差2. 机械加工余量(1) 【机械加工余量】为使零件具有一定的加工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在零件表面需要加工的部分,。a) (见

上图在锻件上留一层供作机械加工用的金属,称作机械加工余量余块(2) 【余块】为简化锻件外形及锻造过程,在锻件的某些地方和添一些大于机械加工余量的金属,。见上图 a)这种加添的金属称作余块 (锻件公差) (3【锻件公差】锻件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之间所允许的误 差。公差值的大小是根据锻件形状、尺寸并考虑生产的具体情况而定的。3.绘制锻件图在锻件图上, 规定用粗实线绘出锻件的形状。为了便于了解零件的形状和检查。锻件的实际加工余量,在锻件图上还 要用双点划线绘出零件的主要形状,如图10-27b(二)计算坯料质量与尺寸坯料质量可按下式计算【坯 料质量】料头 +G +G 烧损 G 坯料 =G 锻件 ——坯料质量坯料式中 G ——锻件质量锻件 G G 烧损——加热时由于坯料表面氧化而烧损的质量。第一次加热取被加热金属 1.5~2.0%2~3%, 以后每次加热取的 G 料头——在锻造过程中冲掉或切掉的那部分金属的质量。如冲孔时坯料中部 的料芯,修切端部的料头等。当锻造大型锻件时,如采用钢锭作坯料,还要考虑应切掉的钢锭头部和尾 部的质量。 在计算坯料尺寸前,先要考虑锻造比。根据坯料质量即可确定坯料尺寸。坯料尺寸.2 【锻造比】是指坯料在锻造前后的断面积的比值。: R d 可按下式计算对于拔长工序来说,其锻造 比 L 1 /L 0R d =A 0 /A 1 或 ;——拔长前、后坯料的断面积式中 A 0 、 A 1 拔长前、后坯料的长度。、 L 1 —— L 0 :可按下式计算对于镦粗工序来说,其锻造比 (R u ) H 0 /H 1或 R u =A 1 /A 0 ;粗前、后坯料的断面积 A 0 、 A 1 ——镦式中粗前、后坯料的高度。——镦 H 0 、 H 1 确定坯料的尺寸时,应满足对锻件的锻造比要求,并应考虑变形工序对坯料尺寸的限制。采用镦粗法锻 造时,为避免镦弯,坯料的高径比 (H 0 /D 0 <2.5)。但为下料方便,坯料高径。比还应大于1.25。 坯根据坯料质量,由下式求出坯料体积 V ρ / =m 坯 V 坯 。ρ =7.85kg/dm 3 ——金属密度。对于钢铁ρ。然后,求出坯料横截面积A 0 采用拔长法锻造时,由公式: A 0 =R d A 1 因锻后横截面积A 1 可知,故可求出A 0 ( 坯料为钢锭时,锻造比R d 取2.3~3.0;最后可求出 坯料直径或边长。,~取坯料为轧材时, R d l.31.5) 制定锻造工序(三)根据不同类型的锻件选用不同的锻造工序。工序确定后,尚须确定所用的工夹 具、加热设备、加热和冷却规范及根据锻件质量确定锻造设备。。(四)自由锻件的锻造工艺规 程举例规程举例见下表。自由锻件的锻造工艺 自由锻工艺类锻件名 空气65k设4~800加热火120锻造温度范件 变形简图工序名称序号 墩粗1

锻造工艺规范

盘锦辽河油田天都实业有限公司 锻造工艺规范 TD/QD-ZJ-01,B/0 编制:周强日期:2013.12.06 审核:任文松日期:2013.12.06 批准:考立龙日期:2013.12.06 受控状态: 受控发放编号: 修改状态:第1次

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承压件和压力控制件用锻钢件(含轧材)的化学成份、性能、熔炼、锻造、热处理及试验等内容。 本规范规定了承压件和压力控制件用锻钢件(含轧材,以下简称锻钢件)的生产、采购。 2 引用标准 GB9452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 JB4249-1986锤上钢质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和公差 JB4250锤上钢质胎模锻件机械加工余量和公差 3 总则 锻钢件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技术文件和图样制造。 4 化学成份 4.1锻钢件用钢的化学成份应以抽样分析结果为依据。 4.2锻钢件材料化学成份极限应不超过表1、表2规定。 4.3锻钢件各元素的最大偏差应符合表3规定。 4.4常用锻钢件化学成份及允差应符合附录A或附录B的要求。 注:附录A给出了我国材料的化学成份及允差,附录B给出了相对应的美国材料的化学成份及允差,如用户要求,按用户要求选择,如用户无要求,则按附录A执行。 表1 表2

5 工艺要求 5.1熔炼方法 5.1.1制造厂必须制定规范的熔炼工艺指导生产。 5.1.2锻钢厂(含轧材)用钢熔炼一般采用碱性电弧炉可感应电弧炉进行,酸性电弧炉熔炼的钢不接 表3 合金元素最大偏差范围 注:表3中各元素的最大偏差应当使元素的合金含量不超过表1规定的值。 受;在熔炼过程中采用真空感应熔炼(VIM) 或者采用真空脱气、氢—氧脱碳方法(AOD)都可以接受,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熔炼,钢水都必须经过充分镇静,以便得到纯净的钢水,保证锻件具有压力容器质量。 5.1.3中小型锻件也可直接用。 5.2锻造要求 5.2.1锻件图上规定的机械加工余量、公差及余量按JB4249-1986和JB4250有关标准执行。 5.2.2制造厂必须制定规范的锻造工艺指导生产。 5.2.3锻钢件若采用钢锭制作其主截面的锻造比不得小于3,若采用轧材制作其主截面的锻造比不得小于1.6。 5.2.4外观质量及其修补 5.2.4.1锻件的形状与尺寸应符合锻件图的要求。 5.2.4.2锻钢件外加工面不允许有飞刺,位于加工面的飞边经切除后残余量不应大于2mm。 5.2.4.3胎模锻件分模面错移量。 a、对于分模处于加工面的锻件,错移量应不大于加工余量的1/3。 b、对于分模线处于外加工面的锻件,错移量应符合表4规定。 a、需加工表面的缺陷深度不超过单面余量的1/2时,并保证加工后能完全清除,可不清除。

齿轮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定

齿轮自由锻工艺规程的 制定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齿轮锻造工艺规程的制定 1.设计、绘制锻件图 图—1 齿轮零件图 因采用自由锻,所以应简化锻件外形以便锻造。 根据《锻造手册》——《圆环类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GB/T 15826-1995)》查得:锻件水平方向的双边余量和公差为a=(12±5)mm,锻件高度方向双边余量与公差为b=(7±2)mm,内孔双边余量和公差为:c=(16±7)mm,因此绘制齿轮的锻件图 2。 图—2齿轮锻件图 2.确定变形工步及中间坯料尺寸 由锻件图—2知 D=292mm,凸肩部分D肩=198mm,d=104mm,H=57mm.凸肩部分高度H肩=30mm,得到D肩/d=,H/d=.参照课本图3—48变形工序为:镦粗—冲孔—冲子扩孔。根据锻件形状特点,各工步坯料尺寸如下: (1)镦粗由于锻件带有单面凸肩,需用垫环镦粗,如图—2,则应确定垫环尺寸。垫环孔腔体积V垫应比锻件凸肩体积V肩大10%~15%,取13%,由式V肩=π(D肩2- d2).H肩/4 计算得V肩=.于是V垫=×= 因冲孔时会使坯料产生拉缩,所以H垫应比锻件凸肩高度H肩增大15%~35%,取20%为宜。 H垫=肩=×30=36mm 垫环内径d垫根据体积不变原则得: d垫=√(V垫/H垫)= 垫环内壁应有斜度(7'),上孔直径定为164mm,下端孔定位为155mm.

为除去氧化皮,在垫环镦粗之前应进行自由镦粗,工艺过程如图—3所示。自由镦粗后坯料的直径应略小于垫环内径,而经垫环镦粗后上端法兰部分应比锻件最大直径略小。 (2)冲孔冲孔时应注意两个问题,1、冲孔芯料损失小2、扩孔次数不能太多。冲孔直径d冲应小于D/3,即d冲≤D/3=198/3=66mm.实际选用d冲=60mm。(3)扩孔总扩孔量为锻件孔径减去冲孔直径,即104—60=44mm.按课本表3—4每次扩孔量为25~30mm,分配各次扩孔量,各次扩孔为 20mm,24mm。 (4)修整锻件按锻件图—2进行最后修整。 图—3齿轮锻造工艺过程 1—下料;2—镦粗;3—垫环局部镦粗;4—冲孔;5—冲子扩孔;6—修整3.计算原坯料尺寸 原坯料体积V0包括锻件体积V锻和冲孔芯料体积V芯,以及加热过程的烧损体积,即 V0=(V锻+V芯)×(1+△) 锻件体积按锻件图公称尺寸计算:V锻=。 冲孔芯料体积:冲孔芯料厚度与毛坯厚度有关,因冲孔毛坯高度H孔坯=锻=×57=,H芯=(~)H孔坯,此处取。则H芯=×=。于是 V芯=π(d冲2H芯)/4=. 烧损率△取%。则 V0=2361297mm3. 由于第一道工步为镦粗,为防坯料失稳,则按一下公式计算坯料直径 D0=(~)3√V0=107~133mm。 取D0=120mm H0=V0/(π D02/4)= 取210mm

光学零件加工技术课程设计工艺规程编制模板

精品文档 。 1欢迎下载 第十五章 光学零件工艺规程编制 工艺规程的作用: ①工艺规程是光学零件加工的主要技术文件,是组织生产不可缺少的技术依据。 ②合理的工艺规程是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反映生产过程和工艺水平的综合技术资料。 ③要想编制出合理的工艺规程,必须掌握光学零件的制造特点,考虑现有生产条件,并尽可能采用新工艺。 光学零件加工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对不同生产方式、不同生产规模、不同加工对象来说,工艺规程是有较大区别的,例如:古典法、高速加工法。 §15-1 编制工艺规程的一般原则 光学零件常规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一般原则如下: 一、对光学零件图进行工艺审查 在编制工艺规程时: ① 要熟悉产品图纸的技术条件, ② 熟悉其他原始资料, ③ 进行综合技术分析, ④审查零件图的设计合理性、结构工艺性及经济性。

精品文档 。 2欢迎下载 二、确定加工路线及加工方法 ① 根据生产纲领(大量生产还是小量生产)确定生产类型(小量、成批、大量?), ② 按照生产类型及零件的材料、形状、精度、尺寸要求决定毛坯类型, ③根据生产类型与毛坯类型确定加工路线和加工方法。 三、设计必要的专用样板,或选择通用样板。 主要是标准样板和工作样板。 四、确定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根据生产类型、加工方法、毛坯类型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应先从最后一道工序开始确定加工余量,例如,透镜的加工余量应先从定心磨边开始给定直径尺寸,棱镜和平面镜应先从抛光开始给定厚度尺寸,然后再考虑各工序中的相应余量。最后给出总余量和毛坯尺寸。 五、设计及选用工夹具、机床、测量仪器 在确定加工路线和加工余量后,按各工序的要求,设计必要的工、夹具,如透镜的精磨、抛光工、夹具设计,包括粘结膜、贴置模、精磨模、抛光模等的设计。并根据生产条件选用机床和测量仪器。 六、选用必需的光学辅料。 光学零件生产中所使用的光学辅料主要有清洗材料、粘结材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 第一节工艺规程概述 一、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一)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一台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元器件、标准件、工具、工装、设备的购置、运输、检验、保管,专用工具、专用工装、专用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等生产准备工作和毛坯制造、零件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产品装配与调试、性能试验以及产品的包装、发运等工作。 (二)工艺过程 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能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可以通过不同的工艺方法来完成。因而工艺过程又可具体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特种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装配等工艺过程。 采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加工对象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成为成品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若干个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 1.工序 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点是否改变和加工是否连续。 这里的连续,是指工序内的工作需连续完成,不能插入其它工作内容或者阶段性加工。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制定生产计划、进行经济核算的基本单元。工序又可细分为安装、工位、工步、走刀等组成部分。 2.安装 安装是指工件(或装配单元)通过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3.工位 工位是指在一次装夹中,工件在机床上所占的每个位置上所完成那一部分工序。 4.工步 工步是指在加工表面(或装配时的连续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和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工步是构成工序的基本单元。 5.走刀 走刀是指刀具相对工件加工表面进行一次切削所完成的那部分工作。每个工步可包括一次走刀或几次走刀。 二、工艺规程的作用和类型 (一)工艺规程的作用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称为工艺规程.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组织生产、管理生产的主要工艺文件,是加工、检验验收、生产调度与安排的主要依据。 (二)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 1.生产纲领,是指包括备品和废品在内的年产量. 2.生产类型 生产管理部门按批量或生产的连续性,把生产规模分为三种类型,即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 三、编制工艺规程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一)编制工艺规程的原则 先进性、可行性、合理性、劳动条件的良好性。 (二)编制工艺规程的主要依据 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生产纲领和类型等等。

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

第三章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 3.1自由锻造的基本特征 3.1.1.自由锻造的技术特征 按自由锻件的外形及其成形方法,可将自由锻件分为六类:饼块类、空心类、轴杆类、曲轴类、弯曲类和复杂形状类锻件。 自由锻应用设备和工具有很大的通用性,且工具简单,所以只能锻造形状简单的锻件,操作强度大,生产率低; 自由锻可以锻出质量从不到1kg到200~300t的锻件。对大型锻件,自由锻是唯一的加工方法,因此自由锻在重型机械制造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自由锻依靠操作者控制其形状和尺寸,锻件精度低,表面质量差,金属消耗也较多。 所以,自由锻主要用于品种多,产量不大的单件小批量生产,也可用于模锻前的制坯工序。 自由锻造加工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 改善金属的组织、提高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经锻造加工后,其组织、性能都得到改善和提高,锻压加工能消除金属铸锭内部的气孔、缩孔和树枝状晶等缺陷,并由于金属的塑性变形和再结晶,可使粗大晶粒细化,得到致密的金属组织,从而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在零件设计时,若正确选用零件的受力方向与纤维组织方向,可以提高零件的抗冲击性能。 (2) 材料的利用率高。金属塑性成形主要是靠金属的形体组织相对位置重新排列,而不需要切除金属。 (3) 较高的生产率。锻造加工一般是利用压力机和模具进行成形加工的。例如,利用多工位冷镦工艺加工内六角螺钉,比用棒料切削加工工效提高约400倍以上。 (4) 锻压所用的金属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塑性,以便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裂。常用的金属材料中,铸铁属脆性材料,塑性差,不能用于锻造。钢和非铁金属中的铜、铝及其合金等可以在冷态或热态下压力加工。 (5) 不适合成形形状较复杂的零件。锻造加工是在固态下成形的,与铸造相比,金属的流动受到限制,一般需要采取加热等工艺措施才能实现。对制造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或毛坯较困难。 由于锻压具有上述特点,因此承受冲击或交变应力的重要零件(如机床主轴、齿轮、曲轴、连杆等 ) ,都应采用锻件毛坯加工。所以锻造加工在机械制造、军工、航空、轻工、家用电器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例如,飞机上的塑性成形零件的质量分数占85%;汽车,拖拉机上的锻件质量分数约占60%~80%。 3.1.2.自由锻造材料及加热特征 锻造用材料涉及面很宽,既有多种牌号的钢及高温合金,又有铝、镁、钛、铜等有色金属;既有经过一次加工成不同尺寸的棒材和型材,又有多种规格的锭料;除了大量采用适合我国资源的国产材料外,又有来自国外的材料。所锻材料大多数是已列入国家标准的,也有不少是研制、试用及推广的新材料。众所周知,产品的质量往往与原材料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对锻造工作者来说,必需具有必备的材料知识,要善于根据工艺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材料。 加热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锻造变形力和提高金属塑性。但加热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氧化、

(完整word版)自由锻工艺设计

制定自由锻工艺规程 零件图 图示的为一轴类零件,制定自由锻工艺规程。该零件使用材料为45钢,采用自由锻制坯,设计过程如下: (1)绘制锻件图,根据零件图并考虑余量和公差绘出锻件图(参考李尚建—《锻造工艺及模具》) ⅠⅡⅢⅣⅤ (2)制定变形工艺 (3)由锻件图可知,该轴最大轴径D2=296mm,轴向长度L=1425mm。参照类似锻件锻造工艺确定工艺方案如下: 坯料——预拔长——压肩——拔长制成品 (4)工序尺寸的计算 ①预拔长:考虑拉缩问题,取保险量△=30mm,因此预拔长直径D拔=296+30=326mm ②分段压痕压肩: 轴Ⅰ,Ⅴ段,考虑到拔长后端面不平,切除料头质量, 下料体积 VⅠ0=1/4xπDⅠ2xL1+0.21D3 =12585218mm3 下料长度 LⅠ0= 4VⅠ0/(πD2拔)=150mm

轴ⅡⅣ段,根据经验应按大于工程尺寸并小于正公差下料 VⅡ0=1/4xπDⅡ2xLⅡ=8772435mm3 下料长度 LⅡ0= 4VⅡ0/(πD2拔)=105.2mm 轴Ⅲ段 VⅢ0=1/4xπDⅢ2xLⅢ=20286598mm3 下料长度 LⅢ0= 4VⅢ0/(πD2拔)=243.2mm 压肩深度按下时确定 h=(1/3~1/4)x(D-d)=(1/3~1/4)x(296-212)=21~28mm ⑸计算坯料尺寸 原坯料尺寸包括锻件尺寸及烧损,即 V0=(V锻+V切)x(1+δ) V锻=59000168 mm3 V切=4001813 mm3 取烧损率δ=3.5% 得V0=65207051 mm3 选择圆柱坯料Φ340,即D0=340mm H0=4V0/(πD20)=718mm 锻件重量G坯=ρx V0=515Kg ⑹选择设备吨位 根据锻件形状尺寸,查表3—10,选用3.0吨自由锻锤 ⑺确定锻造火次及温度范围 45钢始锻温度为1200℃终锻温度为800℃ ㈧热处理 为方便机加工,锻件热处理定为退火,随炉冷却

自由锻造工艺规程的编制及举例

自由锻造工艺规程的编制及举例 制定自由锻工艺规程的过程就是自由锻工艺设计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内容 : (一)绘制锻件图 自由锻件的锻件图是在零件图的基础上考虑了加工余量、锻造公差、工艺余块等之后绘制的图。绘制自由锻件的锻件图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 1.简化锻件形状为了简化锻造工艺,零件上的小孔、凹档、台阶等部分,可加上余块而不予锻出,如图a。是否加余块要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锻造技术水平和经济效果来确定。 2. 确定加工余量和锻件公差 (1)机械加工余量 【机械加工余量】为使零件具有一定的加工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在零件表面需要加工的部分,在锻件上留一层供作机械加工用的金属,称作机械加工余量 (见上图a)。

(2) 余块 【余块】为简化锻件外形及锻造过程,在锻件的某些地方和添一些大于机械加工余量的金属,这种加添的金属称作余块 (见上图a)。 (3)锻件公差 【锻件公差】锻件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之间所允许的误差。公差值的大小是根据锻件形状、尺寸并考虑生产的具体情况而定的。 3.绘制锻件图在锻件图上,规定用粗实线绘出锻件的形状。为了便于了解零件的形状和检查锻件的实际加工余量,在锻件图上还要用双点划线绘出零件的主要形状,如图10-27b。 (二)计算坯料质量与尺寸 【坯料质量】坯料质量可按下式计算 G 坯料 =G 锻件 +G 烧损 +G 料头 式中 G 坯料——坯料质量 G 锻件——锻件质量 G 烧损——加热时由于坯料表面氧化而烧损的质量。第一次加热取被加热金属的2~3%,以后每次加热取1.5~2.0% G 料头——在锻造过程中冲掉或切掉的那部分金属的质量。如冲孔时坯料中部的料芯,修切端部的料头等。 当锻造大型锻件时,如采用钢锭作坯料,还要考虑应切掉的钢锭头部和尾部的质量。 2.坯料尺寸根据坯料质量即可确定坯料尺寸。在计算坯料尺寸前,先要考虑锻造比。 【锻造比】是指坯料在锻造前后的断面积的比值。 对于拔长工序来说,其锻造比 R d 可按下式计算:

工艺规程的编制与管理规程

工艺规程的编制与管理规程 目的: 建立工艺规程的编制和管理规程,明确工艺规程编制的内容要求及管理程序,使其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 范围: 每个正式批准,投入正式生产的药品都应有完整的工艺规程。 责任: 生产部负责制订; 质保部负责审核; 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批准; 工艺规程的编制与管理人员执行。 内容: 1.总则 1.1工艺是生产产品的具体方法,是把人、机、料、环四大因素,在特定条件下结合起来,把静态因素变为动态生产过程的手段。 工艺方法的先进性、可行性、严肃性和相对稳定性,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工艺方法用文字、图表或其他载体确定下来,就是工艺文件。制药工业的主要工艺文件之一是工艺规程。 1.2工艺规程是根据试制过程的技术资料,经过验证,对产品的原辅材料、生产过程、 规格标准、包装设计、质量控制等进行全面描述,用以指导和规范产品制造的基准性标 准文件,为计划、组织和控制生产,制定生产指令、包装指令、批记录提供依据,也是企业各部门共同遵循的准则。 2.工艺规程的编制依据和基本要求 2.1应符合本公司文件系统管理规程的基本要求。 2.2编制工艺规程必须以法定标准(即中华人民和国药典、部颁标准)和对产品批准的注册文件(批文)为依据。由生产部试制和工艺验证结束后,会同质保部、供应部、相关生产车间组织编写和编制过程中要科学地总结试制生产和验证的经验与数据,采取先进的技术,确保产品优质,指标先进,生产安全。 2.3各种工艺技术参数和技术经济定额之度、量、衡单位均按国家规定,采取法定计量单位。 2.4成品名称以法定通用名为准。 2.5原材料名称一律采用法定名,适当附注商品名或其他通用别名。 2.6成品、中间体、原料分子量一律以最新国际原子量表计算,取两位小数。 3.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及说明

工艺规程编制及管理程序

工艺规程编制及管理规程 1.目的:制订工艺规程的编制规定,明确工艺规程的内容与要求以及 编制、审核、批准、修订的程序,使其规范化、标准化,保 证工艺规程编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正式批准,并经过验证、投入正式生产的 产品的工艺规程的编制和管理。 3.责任: 3.1.生产部负责产品工艺规程的起草,修订;同时对产品工艺规程的 执行严格负责。 3.2.产品工艺规程由生产部部长审核,质量部部长批准。 3.3.生产车间及各级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已经批准的工艺规程进行 生产、管理和控制。 4.定义: 工艺规程:规定为生产一定数量成品所需起始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 中控制的一个或一套文件。 5.规程: 5.1.产品工艺规程的内容: ─品名; ─生产工艺流程:包括从原料加工到成品的全过程; ─操作工艺的操作要求; —按工艺流程详细阐明每道工序操作过程及工艺技术条件; ─物料平衡计算 —各种经济指标如成品率、收率、合格率等的计算方法; ─成品、半成品、物料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 ─成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

─成品、半成品、物料的储存注意事项; 5.2.编制工艺规程的若干规定: 5.2.1.每个产品应按剂型分别编制工艺规程。 5.2.2.各种工艺技术参数的技术经济定额之计量单位,应均按国家规 定采用国际计量单位。 5.2.3.成品名称按中国药典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法定名为准。 5.2.4.原辅料名一律采用化学名,适当附注商品名或其它通用别名。 5.2.5.成品、中间体、原料分子量一律以最新国际原子量表计算,取 两位数。 5.3.相关说明:由于制剂的剂型和品种繁多,可按剂型编制有关工艺 操作的通则,阐明生产过程中的共性规定,再按每个品种的技 术要求编制产品工艺规程; 5.4.产品生产工艺规程执行时,相关部门必须对相应的生产质量文件 进行核对,如批生产记录,生产过程控制等,以保证文件规定 与工艺操作相一致。 5.5.一般每5年修订一次。当生产工艺变更时必须修订产品工艺规 程,以保证工艺规程与现行生产工艺相一致;

铸造工艺流程介绍

铸造生产的工艺流程 铸造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多工序组合的工艺过程,它包括以下主要工序: 1)生产工艺准备,根据要生产的零件图、生产批量和交货期限,制定生产工艺方案和工艺文件,绘制铸造工艺图; 2)生产准备,包括准备熔化用材料、造型制芯用材料和模样、芯盒、砂箱等工艺装备; 3)造型与制芯; 4)熔化与浇注; 5)落砂清理与铸件检验等主要工序。 成形原理 铸造生产是将金属加热熔化,使其具有流动性,然后浇入到具有一定形状的铸型型腔中,在重力或外力(压力、离心力、电磁力等)的作用下充满型腔,冷却并凝固成铸件(或零件)的一种金属成形方法。

图1 铸造成形过程 铸件一般作为毛坯经切削加工成为零件。但也有许多铸件无需切削加工就能满足零件的设计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直接作为零件使用。 型砂的性能及组成 1、型砂的性能 型砂(含芯砂)的主要性能要求有强度、透气性、耐火度、退让性、流动性、紧实率和溃散性等。 2、型砂的组成 型砂由原砂、粘接剂和附加物组成。铸造用原砂要求含泥量少、颗粒均匀、形状为圆形和多角形的海砂、河砂或山砂等。铸造用粘接剂有粘土(普通粘土和膨润土)、水玻璃砂、树脂、合脂油和植物油等,分别称为粘土砂,水玻璃砂、树脂砂、合脂油砂和植物油砂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型(芯)砂的某些性能,往往要在型(芯)砂中加入一些附加物,如煤份、锯末、纸浆等。型砂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型砂结构示意图 工艺特点 铸造是生产零件毛坯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对于有些脆性金属或合金材料(如各种铸铁件、有色合金铸件等)的零件毛坯,铸造几乎是唯一的加工方法。与其它加工方法相比,铸造工艺具有以下特点:1)铸件可以不受金属材料、尺寸大小和重量的限制。铸件材料可以是各种铸铁、铸钢、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锌合金和各种特殊合金材料;铸件可以小至几克,大到数百吨;铸件壁厚可以从0.5毫米到1米左右;铸件长度可以从几毫米到十几米。 2)铸造可以生产各种形状复杂的毛坯,特别适用于生产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毛坯,如各种箱体、缸体、叶片、叶轮等。 3)铸件的形状和大小可以与零件很接近,既节约金属材料,又省切削加工工时。 4)铸件一般使用的原材料来源广、铸件成本低。 5)铸造工艺灵活,生产率高,既可以手工生产,也可以机械化生产。 铸件的手工造型 手工造型的主要方法 砂型铸造分为手工造型(制芯)和机器造型(制芯)。手工造型是指造型和制芯的主要工作均由手工

自由锻造工艺规程的编制及举例

自由锻造工艺规程的编制及举例 2010-06-13 21:52 三、自由锻造工艺规程的编制及举例 制定自由锻工艺规程的过程就是自由锻工艺设计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内容 : (一)绘制锻件图 自由锻件的锻件图是在零件图的基础上考虑了加工余量、锻造公差、工艺余块等之后绘制的图。绘制自由锻件的锻件图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 1.简化锻件形状为了简化锻造工艺,零件上的小孔、凹档、台阶等部分,可加上余块而不予锻出,如图a。是否加余块要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锻造技术水平和经济效果来确定。 2. 确定加工余量和锻件公差 (1)机械加工余量

【机械加工余量】为使零件具有一定的加工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在零件表面需要加工的部分,在锻件上留一层供作机械加工用的金属,称作机械加工余量 (见上图a)。 (2) 余块 【余块】为简化锻件外形及锻造过程,在锻件的某些地方和添一些大于机械加工余量的金属,这种加添的金属称作余块 (见上图a)。 (3)锻件公差 【锻件公差】锻件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之间所允许的误差。公差值的大小是根据锻件形状、尺寸并考虑生产的具体情况而定的。 3.绘制锻件图在锻件图上,规定用粗实线绘出锻件的形状。为了便于了解零件的形状和检查锻件的实际加工余量,在锻件图上还要用双点划线绘出零件的主要形状,如图10-27b。 (二)计算坯料质量与尺寸 【坯料质量】坯料质量可按下式计算 G 坯料 =G 锻件 +G 烧损 +G 料头 式中 G 坯料——坯料质量 G 锻件——锻件质量 G 烧损——加热时由于坯料表面氧化而烧损的质量。第一次加热取被加热金属的2~3%,以后每次加热取1.5~2.0% G 料头——在锻造过程中冲掉或切掉的那部分金属的质量。如冲孔时坯料中部的料芯,修切端部的料头等。 当锻造大型锻件时,如采用钢锭作坯料,还要考虑应切掉的钢锭头部和尾部的质量。 2.坯料尺寸根据坯料质量即可确定坯料尺寸。在计算坯料尺寸前,先要考虑锻造比。

工艺规程编制管理规程

工艺规程编制管理规程 1.目的: 建立工艺规程编制管理规程,明确工艺规程编制的内容及要求,使其规范化、标准化。 2.范围: 适用于每个经正式批准、生产的产品。 3.职责: 3.1生产技术部负责工艺规程的起草: 3.2质量管理部负责审核工艺规程,对工艺规程的科学性、严密性负责; 3.3厂长负责工艺规程的批准。 4.内容: 4.1工艺规程是对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规格标准及质量控制进行全面描述的基准性技术标准文件。 4.2工艺规程是制定批生产记录、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的重要依据。 4.3主要项目及说明: 4.3.1产品名称及剂型:注明产品的法定中文名称、汉语拼音名及商品名(英文名、拉丁名)。 4.3.2产品概述:性状、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规格、批准文号、历史沿

革、执行标准及贮藏、有效期。 4.3.3处方 4.3.4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3.4.1按工序及工艺流程图叙述工艺过程,要求参数准确,术语科学、规范、明确、精炼,详细说明有关单元操作的方法或标准操作程序的名称。 4.3.4.2详细叙述工艺条件,特别是品种特性参数及条件。 4.3.5原辅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技术参数及贮存注意事项。 4.3.6包装材料、标签、说明书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4.3.7工艺用水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技术参数及贮存注意事项。 4.3.8物料平衡计算方法。 4.3.9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4.3.10劳动组织、岗位定员与产品周期。 4.4由于制剂的剂型和品种繁多,同时制剂的单元操作及设备操作在不同品种的生产操作过程中有许多共性,重复的东西,因而可以将单元操作及设备操作的共性部分编制成各品种能用的“标准操作程序”,作为产品工艺规程的支持性文件。 5.工艺规程的修改与修订 5.1工艺规程的修改:工艺规程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技术革新,工艺改正,需

自由锻锻件生产流程和工艺过程介绍

自由锻生产流程和工艺过程介绍 划线落料:根据产品要求将钢锭切割成合理大小及重量; 加热(含回火):加热设备主要单室炉、推杆炉和台式退火炉,所有加热炉均采用天然气做燃料,钢锭的加热温度一般在1150℃~1240℃,冷钢锭的加热时间1~5小时左右,热钢锭的加热时间则是冷钢锭加热时间的一半,加热后的钢锭进入锻造工序。 锻造:被加热至1150~1240℃左右钢锭从加热炉中取出,然后由操作机放入空气锤或电液锤,根据钢锭的大小和锻造比要求进行相应的墩粗,拔长等工艺,实时监测锻件尺寸,并通过红外测温仪控制锻造温度。 检验:对锻件毛坯进行初步检验,主要是外观和尺寸的检验。外观方面主要检验是否存在裂纹等缺陷,尺寸方面必须保证毛坯余量在图纸要求范围内,并做好记录。 热处理:将锻件加热到预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预定的

速度冷却,以改善锻件内部组织和性能的一种综合工艺。其目的是消除内应力,防止在机械加工时变形,调整硬度使锻件利于切削加工。经过热处理后的钢锭,根据材质的要求对钢锭进行空冷或水冷、淬火处理。 粗加工:锻件基本成型后根据产品需求加工成各种不同规格的锻件。 超声波探伤:锻件冷却结束后温度降到20℃左右进行超声波探伤达到国标Ⅰ,Ⅱ,Ⅲ等标准和表面缺陷的检验。 机械性能试验:为满足客户需求,须对锻件进行机械性能的测试主要是屈服、抗拉、冲击等试验。目前企业主要检测设备有万能力学性能试验机1台、冲击试验机1台、连续式钢筋打点机、超声波探伤仪1台、磁粉探伤仪1台、测温仪2台、电动双刀拉床1台、冲击低温仪1台、金相显微镜1台、金相预磨机1台、金相切割机1台、布氏硬度计2台等,可基本满足各类锻件常规检测的需要。 最终检验:对锻件成品进行最终检验,确保锻件外观平整无裂纹等缺陷,尺寸在图纸要求范围内并做好记录。 入库:经过质量检测后成品锻件,经过简单包装处理后进入成品库以备发货。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铸造工艺流程

生产工艺流程图 铸造生产的工艺流程 铸造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多工序组合的工艺过程,它包括以下主要工序: 1)生产工艺准备,根据要生产的零件图、生产批量和交货期限,制定生产工艺方案和工艺文件,绘制铸造工艺图; 2)生产准备,包括准备熔化用材料、造型制芯用材料和模样、芯盒、砂箱等工艺装备;3)造型与制芯; 4)熔化与浇注; 成形原理 铸造生产是将金属加热熔化,使其具有流动性,然后浇入到具有一定形状的铸型型腔中,在重力或外力(压力、离心力、电磁力等)的作用下充满型腔,冷却并凝固成铸件(或零件)的一种金属成形方法。 图1 铸造成形过程 铸件一般作为毛坯经切削加工成为零件。但也有许多铸件无需切削加工就能满足零件的设计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直接作为零件使用。 型砂的性能及组成 1、型砂的性能 型砂(含芯砂)的主要性能要求有强度、透气性、耐火度、退让性、流动性、紧实率和溃散性等。 2、型砂的组成

型砂由原砂、粘接剂和附加物组成。铸造用原砂要求含泥量少、颗粒均匀、形状为圆形和多角形的海砂、河砂或山砂等。铸造用粘接剂有粘土(普通粘土和膨润土)、水玻璃砂、树脂、合脂油和植物油等,分别称为粘土砂,水玻璃砂、树脂砂、合脂油砂和植物油砂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型(芯)砂的某些性能,往往要在型(芯)砂中加入一些附加物,如煤份、锯末、纸浆等。型砂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型砂结构示意图 工艺特点 铸造是生产零件毛坯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对于有些脆性金属或合金材料(如各种铸铁件、有色合金铸件等)的零件毛坯,铸造几乎是唯一的加工方法。与其它加工方法相比,铸造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铸件可以不受金属材料、尺寸大小和重量的限制。铸件材料可以是各种铸铁、铸钢、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锌合金和各种特殊合金材料;铸件可以小至几克,大到数百吨;铸件壁厚可以从0.5毫米到1米左右;铸件长度可以从几毫米到十几米。 2)铸造可以生产各种形状复杂的毛坯,特别适用于生产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毛坯,如各种箱体、缸体、叶片、叶轮等。 3)铸件的形状和大小可以与零件很接近,既节约金属材料,又省切削加工工时。 4)铸件一般使用的原材料来源广、铸件成本低。 5)铸造工艺灵活,生产率高,既可以手工生产,也可以机械化生产。 铸件的手工造型 手工造型的主要方法 砂型铸造分为手工造型(制芯)和机器造型(制芯)。手工造型是指造型和制芯的主要工作均由手工完成;机器造型是指主要的造型工作,包括填砂、紧实、起模、合箱等由造型机完成。泊头铸造工量具友介绍手工造型的主要方法: 手工造型因其操作灵活、适应性强,工艺装备简单,无需造型设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但手工造型生产率低,劳动强度较大。手工造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整模造型 对于形状简单,端部为平面且又是最大截面的铸件应采用整模造型。整模造型操作简便,造型时整个模样全部置于一个砂箱内,不会出现错箱缺陷。整模造型适用于形状简单、最大截面在端部的铸件,如齿轮坯、轴承座、罩、壳等(图2)。 图整模造型 2.分模造型 当铸件的最大截面不在铸件的端部时,为了便于造型和起模,模样要分成两半或几部分,这种造型称为分模造型。当铸件的最大截面在铸件的中间时,应采用两箱分模造型(图3),模样从最大截面处分为两半部分(用销钉定位)。造型时模样分别置于上、下砂箱中,分模面(模样与模样间的接合面)与分型面(砂型与砂型间的接合面)位置相重合。两箱分模造型广泛用于形状比较复杂的铸件生产,如水管、轴套、阀体等有孔铸件。

生产工艺规程编制管理规范

生产工艺规程编制管理规范 一、目的 建立产品生产工艺规程编制管理规程,明确工艺规程编制及管理的内容及要求,使产品生产工艺规程规范化,标准化。 二、范围 本公司产品的生产工艺规程 三、责任 质量副总经理、生产技术部经理、生产技术部工艺员 四、内容 1 生产工艺规程的定义 规定为生产一定数量成品所需起始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中控制的一个或一套文件。 2 说明 2.1 阐述生产一定量的某一药品所需原、辅、包装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标准以及批生产处方、生产规程、作业方法、中间控制方法和注意事项的一个或一套文件。 2.2 生产工艺规程是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文件;它囊括该产品的各项技术参数、工艺条件与质量标准。 2.3 生产工艺规程制订必须通过工艺验证的结果来确认。 2.4 是对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规格标准及质量控制进行全面描述的基准性技术标准文件。 2.5 工艺规程是药品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技术准则,是制定其它生产文件的重要依据,是制定生产指令包括批生产配料单、批生产记录等的主要依据。

3 编制依据和基本要求 3.1 编制依据 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修订) 3.1.2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 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 3.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增补版) 3.1.5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产品批文; 3.1.6 研究开发过程的技术资料; 3.1.7 设备操作规程(手册); 3.1.8 设备、工艺验证的结果。 3.2 基本要求 3.2.1 符合产品的批准文件; 3.2.2 符合本公司文件系统管理的基本要求; 3.2.3 通过产品的工艺验证做技术支持。 4 工艺规程的编制内容 4.1 产品名称 4.2 剂型 4.3 产品概述 4.3.1 性状 4.3.2 功能与主治 4.3.3 用法与用量 4.3.4 规格 4.3.5 贮藏条件

制定工艺规程步骤和方法(参考)

制定工艺规程步骤和方法 1.分析设计对象 阅读零件图,了解其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及其在所装配部件中的作用(如有装配图,可参阅)。分析时着重抓住主要加工面的尺寸、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主要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及总余量,画毛坯图 确定毛坯种类和制造方法时应考虑与规定的生产类型(批量)相适应。对应锻件,应合理确定其分模面的位置,对应铸件应合理确定其分型面及浇冒口的位置,以便在粗基准选择及确定定位和夹紧点时有所依据。 查手册或访问数据库,确定主要表面的总余量、毛坯的尺寸和公差。如若对查表值或数据库所给数据进行修正,需说明修正的理由。 绘制毛坯图。毛坯轮廓用粗实线绘制,零件实体用双点画线绘制,比例尽量取1:1。毛坯图上应标出毛坯尺寸、公差、技术要求,以及毛坯制造的分模面、圆角半径和拔模斜度等。 3.制定零件工艺规程 零件的结构、技术特点和生产批量将直接影响到所制定的工艺规程的具体内容和详细程度,这在制定工艺路线的各项内容时必须随时考虑到。 (1)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针对主要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要求,由精到粗地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可查阅工艺手册中典型表面的典型加工方案和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加工 精度,选择与生产批量相适应的加工方案和加工方法,对其它加工表面也作类似处理。 (2)定位基准的选择 根据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并综合考虑零件的特征及加工方法,选择零件表面最终加工所用精基准和中间工序所用的精基准以及最初工序的粗基准。 (3)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根据零件加工顺序安排的一般原则及零件的特征,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在各种工艺资料中介绍的各种典型零件在不同产量下的工艺路线(其中已经包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