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古今汉语的发展演变

浅析古今汉语的发展演变

浅析古今汉语的发展演变
浅析古今汉语的发展演变

浅析古今汉语的发展演变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自然语言从形成到发展变化,甚至到消亡都取决于社会意志和社会需要。离开了社会,语言就不可能得到生存和发展。所以,随着人类社会由古至今社会的发展变化,语言也发生着较大的变化。作为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中国的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认识中国语言的发展变化是对于中国历史文化了解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语言语义语法

一、语言是什么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每一个正常人都必须学习和使用语言。但是对于语言的概念,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有人把语言理解为认知的工具,有人把语言理解为文化的镜子,还有人把语言理解艺术媒介等。虽然语言的性质十分复杂,人们对语言的认识有许多差异,但我们可以从语言的复杂性中找出本质的东西。根据邢福义主编的《语言学概论》来看,它主要是从性质和功能两方面对语言下的定义: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知的工具。但是,要全面深入的认识语言,还需要了解语言的其他重要性质和功能,不仅要从内涵上把握语言的特征,而且需要从外延上把握语言的范围;不仅要了解语言的现状,而且要了解语言的历史。所以我们在这里主要认识一下汉语言的发展演变。

二、汉语言的发展概况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她“海纳百川”吸纳融入了国内外不少其他民族的语言,因此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更加成熟完美,汉文也得益于汉语的发展而发展。在远古时代,不同的人类共同体就产生了各自的原始语言,但是后来语言随着社会的动荡瓦解而分化,又随着社会的统一而融合,所以汉语的发展也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语言的统一过程,除了不同方言集中为民族共同语外,还有异族的语言交融。

汉语,特别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形成,也经历了语言的交融和统一历史的过程。首先,汉族的形成过程是漫长复杂的,其语言的发展过程也同样如此。据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看,社会的动荡分化、统一过程中许多华夏境内的诸族分分合合,逐渐融合,汉族成了最大的民族。尽管历史上有四个朝代由少数民族(契

丹、女真、蒙古、满)建都北京进行统治,也曾力图同化汉族和其他民族,但都事与愿违。汉族人口众多,文化发达,在语言交融过程中汉语始终占据着主角地位,而且境内政权长期统一的结果,使吴语、闽语、粤语等方言也都没有分化为独立的语言。

我国自古以来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就是一个民族也有不同的方言分支。就汉语来讲,由于地域辽阔,使用汉语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发音上的差异,也就产生了表达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因为所处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也就形成了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各个地区不同的方言为成为了国家各民族交流的障碍,影响了交际的顺利进行。为解决这一问题,古人今人都进行了不少的努力,从古至今的基本共识和做法是使用标准音的语言即使用全民族通用语。我国最早的通用语是雅言,雅言是以周朝国都丰镐为中心辐射地带的语言为雅言的基础方言和标准音。以后随着国都的迁移,雅言的基础方言也随之改正。汉代有一种叫“通语”的共同语一直用到宋代。唐宋以后,把官场中通用的话叫做“官话”。元朝时建都北京,北京语便成为全国通用的“雅言”。到了清代则把北方语诸方言系统称为“官话”。到民国建立时,把全国通用的语言叫做“国语”,并被当时教育部定为法定教学语言。解放后新中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对其定义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汉语经过几千年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演变,更加的成熟优美,西方语言学家们曾经过交流探讨,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成熟的语言”,认为“汉语是圆润而流畅的意念表达机器”。但是对于汉语言的认识不仅仅是从她的发展历程上来看,要想对汉语言有更深层的认识,就需要剖开语言的外衣,从其内部的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认识。下面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汉语这几方面的发展变化。

三、从语音上认识

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和现代四个时期。上古音是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可以拿《诗经》音作为代表;中古音是指六朝到唐宋时代的语音,一般以《切韵》音系作为代表。《切韵》是一部按韵编排的韵书,隋朝路陆法言所编。但由于此书的原本现已失传,所以它的音系保存在北

宋陈彭年等编的《广韵》里;近古音是指元明清时代的语音,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反映这个时期语音系统的代表作,它是归纳元代北曲用韵而成的;现代音则以现代普通话语音系统即北京音系为代表。除了这些明确的分期外,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在字音方面的发展变化,更多的表现在字音的声、韵、调三方面。

古今韵母的不同是较容易觉察的,我们在读唐诗时就常常会发现押韵按今音念起来不和谐。例如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烦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的韵脚是“哀、回、来、台、杯”,在古代它们的主要元音和韵尾是相同的,而用现代普通话读起来,“哀、来、台”的韵母是ai,“回”的韵母是uei,“杯”的韵母是ei。虽然韵尾相同,主要元音却不一样。

在古代连绵词中有一类是叠韵的,叠韵就是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即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介音不一定相同。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不少古代的叠韵连绵词今天读起来却并不叠韵了,如“仓庚”,今音一个韵母是ang,一个韵母是eng。

从音调方面来看,现代普通话主要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音调,而中古有平、上、去、入四声,所以现代声调是有中古声调“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派三声”发展变化而来的。

语音的发展演变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根据人类社会的需要变化的,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它。

四、从语义上认识

就语言发展来说,词义的发展变化是较为突出的,主要表现为:基本词汇的沿用,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词义的变化。

(一)基本词汇的沿用。如“马、牛、羊、山、水、日、月”等,这类词虽数量不多,但作为汉语的基本词汇,在汉语的发展演变中基本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保证了汉语的稳定性,也体现了古今汉语之间的继承关系。

(二)旧词的消亡。旧词的消亡往往表现为与所表示的事物现象本身的消亡有关,比如“天子、太监、嫔妃、春闺”等词,随着封建王朝的灭亡已不复存在,只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使用。

(三)新词的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不断的创造着新的事物,所以这也就导致了新词的产生。新词产生的方式主要有构词、借词、仿造词等,如“电脑”就是利用原有的词根构造的新词;“沙发”是我们本来没有的事物,后来就传入了我们的社会,于是我们也借来了它的名称;

“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是仿照英语realism造出来的。

(四)词义的变化。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主要有四种情况:内涵的变化、外延的变化、义项的增减、评价意义的变化。

1、内涵的变化。这也就是说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原来的词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比如“心”,古人长期认为是思维的器官,但是现在我们的科学认识是心是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

2、外延的变化。词的外延是指词义所指对象及其范围,词的外延变化可以分为词以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三种情况。词义的扩大,就是词义所表达的概念外延扩大内涵减少,例如“嘴”,原意是指鸟的口,现在是泛指一切动物的口;词义缩小,就是词义概括范围有大变小,词义所表示的概念外延缩小内涵增加。例如“臭”,古代是指一切气味的总称,现在则专指秽恶的气味;词义转移,就是一个词的意义有一个范围转移到另一个范围。例如“走”古义是指跑,现在则指步行行走。

3、义项的增减。义项的增加或减少也是词义变化的重要方面,列如“朝”,原意是指早晨后来逐渐引申出了其它义项:朝廷(皇帝会见大臣的地方);朝见(臣子面见皇上);朝代(有一个君主或世袭君主统治的时期)。随着语言的发展,某个词的义项也会减少,例如“仅”一个义项是“只有、才”,如“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另一个义项是“几乎、将近”,如“江国逾千里,出城仅百层”,但在现代汉语中“几乎、将近”这个义项已不再使用。

4、评价意义的变化。词语的评价意义主要是指词义的扬升和贬降。词义的扬升指词义的褒义色彩产生或加强,例如“锻炼”在古代除了有冶炼的意思外,还有玩弄法律陷害别人,而在现代汉语中锻炼则是个褒义词;词义

的贬降是指词义的贬义色彩产生或者加强,例如“爪牙”,《勾践灭吴》“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中是指“得利的助手”,今义则和走狗差不多。例如“小姐”这个词的意义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词义的降格,“小姐”

原是指古代待字闺中的女子,而现在则是对一些从事不正当行业的女士的蔑称。

在语言的发展演变中,词义的发展变化是最为灵活的一种,因此在学习语言了解语言发展变化的一些情况时,学会举一反三是非常重要的。

五、从语法上认识

语法部分是语言中较为稳固的部分,尽管如此它还是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语法的变化主要从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来看。

(一)、词法的发展。词法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法范畴、构词法和构形法、词类等方面。

(1) 语法范畴。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常用“着、了、过”表示时体

范畴,如“我吃过饭了”中,用“过”表示动作行为的过去时。

(2) 构词法和构形法。上古汉语中曾有一个类似前缀性质的“有”

字,加在国名、地名、部落名之前,例如“有宋、有殷”等,在一些普通

名词前,也有家这个前缀的如“有梅,有居”等,后来到了战国以后,除了仿古外就不再有这种用法了;在古代还经常用内部曲折的变调来构成新词,如“衣”(平声)即“衣服”的意思,“衣”(去声)即“穿衣”(动词),现代汉语一般不再用这种变调来构造新词了。

(3)词类的变化。量词的产生是汉语词类的一个重要变化,古代汉语中没有量词,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如“三车、五人”等,到了

汉代才逐渐产生了“头、株、棵、枝”等表示个体单位的量词。现代汉

语中有大量的连词、介词、助词等,都是有古代汉语的实词或短语虚化

来的。

(二)句法的变化。句法变化主要表现在语序变化和句式变化上。

(1)语序变化。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是介词结构在谓语动词之前作状语,如“用车推,用脚踢”,古代汉语中介词结构一般后置修饰谓语

动词,如“取之于民”;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宾语前

置,如“吾谁与归”按现代汉语语序是“吾与谁归”。

(2)句式变化。现代汉语中的动结式是从古代汉语的使动用法发展来的,如“臣活之”,即“我把他救活”;被动式的产生是在战国末

期出现的,起初“被”后面还不能跟施事,只能直接用在谓语动词前面,如“被逐、被害”,到汉末才逐渐出现“被”后面跟施事的用法,如“臣

被尚书召问”,不过在现代汉语最近的网络语中也有类似战国时期的用

法,如“被放假、被考试”等;在现代汉语中用“是”表判断的句式,

在汉代才开始出现,如“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在先秦时期一般不用动

词,而是用“……者,……也”表判断,如“南溟者,天池也”。

六、总结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她承载着五千年的文明积淀,是我们悠久文化历史的象征。认真学习汉语的发展演变,对于了解我国历史文化,传承我国历史文明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邢福义,吴振国: 《语言学概论》(第二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 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修订本),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 高守成. 《浅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发展》.《攀登》.2002年7月出版,第4期:94页到97页.[期刊]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是指一个词的意义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这跟我们前面讲的“词义的引申”不完全相同。“词义的引申”着重讨论一个词的各种各样的意义是怎样演变出来的。“古今词义的演变,,则着重于讨论一个词由古到今词义上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一、古今词义演变的一般情况从词义演变的结果上看,大致有三种情况:(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汉语词汇在由古到今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词的意义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例如:山、水、风、雨、雪、人、牛、马、羊、茶、酒等。这类词大都是汉语的基本词汇,它们对于保持汉语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词是不多的,我们不要看到这些词大都是基本词汇,就反过来认为基本词汇意义上都没有什么变化。事实上,基本词汇中的许多词,由古到今,意义上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这类词,在字形上古今是相同的,但意义上却看不出任何联系。它们或者原来就是两个不同的词,但也可能原来是同一个词,由于意义几经辗转,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它们在词义上的联系,因此,暂时作为同一个词处理。 “抢”这个词在元明以前,都只有“碰”、“撞”的意思,《战国策·魏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元明之交,才有了“抢夺”的意思。 “绸”这个词古代是“缠绕”的意思,《尔雅·释天》:“素绵绸杠。”郭璞注:“以白地绵韬旗之杆。”郭氏的意思是说,所谓“绸杠”,就是用白底子的绵把旗杆缠裹起来。今义则指“绸缎”。 这类词古今意义完全不同,阅读古书时照今义去理解就不通。这对初学者来说是有困难的,但它常常逼得你去查问,也就不容易弄错了。而且,这类词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对阅读古书来说问题不是很大。 (三)古今词义同中有异 古今词义演变的结果是,绝大多数词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某些相同之点又有某些不同之处。有些时候,某词用今义去理解,好像能够讲通,其实并不准确,甚至把意思全弄反了。例如: ①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②孟子去齐。(《孟子·公孙丑下》)第一句中的“访”字如果照今义“拜访”去理解,就不准确,“访”在上古是向别人征求意见的意思,“访”的宾语是事而不是人。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说秦穆公向蹇叔征求关于袭郑的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答案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 一、填空 1、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英语“deer”原来指“野兽”,现在指“鹿”,这属于词义的(缩小)。“兵”原来指兵器,后来指士兵,这属于词义的(转移)。 2、语音演变的规律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变化有一定条件的限制),二是(时间性),三是(地区性)。 3、从宾动语序变为动宾语序这是语法演变中(组合)规则的变化。 4、音位的演变以(区别特征)为单位。 5、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作(类推)。 6、“戏子”现称“演员”,“金陵”现称“南京”,这属于(词语的替换)。 7、汉语为解决由于语音变化而带来的大量同音词的问题它所采取的方法是(替换),用(双音节)为主的格局来取代(单音节)为主的格局。 8、研究语音变化的凭借主要有(方言和亲属语言)(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和(古代的借词)。 9、“信”原指送信的人,后来指“书信”,这一词义演变是上(转喻)认知机制引起的。 10、汉语孤立语的特点使得汉语的语法化不会产生(屈折成分)。 二、单项选择 1、汉语发展过程中量词的出现属于( C )方面的变化。 A.语义 B.语法组合规则 C.语法聚合规则 D.形态 2、以下哪一项表明词义发表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规则性( C ) A.词义随着祔的发展而发展 B.基本词汇变化慢,一般词汇变化快 C.具有相同或相近语义的词倾向于出现相同的变化 D.词义可以扩大、缩小或转移 3、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

词。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于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 (妇女)成为一个词了。这是( D )。 A.句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B.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汇的变化 C.词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D.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4、以下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表示它们的词语也会随之消失。 b.类推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消除语言中所有的例外现象。 c.词汇的总局的发展趋势是词语越来越多。 d.社会的变动可能会引起词语的替换 5、确定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的主要依据是(A ) A.系统的语音对应关系 B.地理上邻近 C.语言使用者的民族相同 D.有着相同的语法结构 三、名词解释 历史比较法——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母语”的方法,叫做历史比较法。 语法化——“语法化”,大致相当于我国传统语言学所说的“实词虚化”。指语言系统中一些原来有实在意义的实词(或叫“词汇词”)在语法的演变中变为只表示语法意义的成分。 重新分析——重新分析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两个结构,从表层看,所出现的语词和词序完全一致,但语词之间的结构层次或和关系却变化了 四、简答题 1、以汉语为例谈谈语法组合规则的演变。 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序的改变。 词序在汉语语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从先秦的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词序方面有几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第七讲,汉语语音系统的一些主要演变

第七讲,汉语语音系统的一些主要演变 授课要点: 一,上古到中古汉语的一些主要变化 二,中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一些主要变化 一,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音系的一些主要变化 上古汉语语音系统的研究还不十分成熟,许多结构尚有争论,我们只能拿一些大家公认的结论为出发点,拿上古汉语与中古汉语语音系统作一些比较,看这期间汉语语音发生了哪些变化,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汉语在声母和韵母系统主要发生了以下一些变化: 第一,从重唇音三母中分化轻唇音非、敷、奉、微四母,分化是以韵母为进行条件的:上古重唇音的合口三等字演变成非、敷、奉、微,一、二、四等和开口三等仍然念帮、滂、并、明。这一音变过程完成的比较晚,《广韵》音系还没有轻唇四母,但不会晚于晚唐五代,因为宋代三十六字母已经有了轻唇音了。 第二,从舌头音端、透、定三个声母中分化出舌上音知、彻、澄三个声母。分化以韵母为条件进行:韵

母为一、二等的字仍然念舌头音,韵母为三四等的字演变成舌上音。这个音变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完成,《切韵》音系中已经有了舌上音了。 第三,喻三从匣母中分化出来,与原来的喻母合并。分化的条件是:一、二、四等仍然读匣母,三等字演变成喻母。 第四,上古喻母由舌尖中音演变成喉音,与从匣母中分化出来的喻三合并。 以上几点是声母系统的变化,韵母系统最明显的变化是侵部的分化。 第五,上古侵部合口字在中古汉语中由m尾演变成- 尾,分别归入中古汉语的东、冬、钟韵。以“凡”“丰”“弓”“吕”“中”“冬”“众”“虫”“充”“宗”“戎”“农”“隆”作声符现代汉语念ong的字都属于这一类。这种演变属于异化,这类字的上古韵尾为唇音m,同时这些字的韵母有合口介音u,音节中的两个唇音相互作用,韵尾异化为- 。如“风”,上古音属帮母侵部,中古属于帮母东韵,其演变为*pi w m→pu 。 二,从《广韵》到现代汉语的一些语音演变

汉语声母系统的发展演变

汉语声母系统的发展演变 摘要:声母是汉语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声母系统也经历了较漫长的演变过程。从上古到现代声母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体现出声母系统的特点。对声母系统的研究主要以中古为立足点,从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可以看到汉语声母系统的主要演变规律。 关键词:中古声母;上古声母,近代声母;现代声母;演变规律 一、中古的声母系统 对汉语声母的演变的研究是以中古时期的声母系统为立足点,中古声母系统以《广韵》的声母系统、守温三十字母、和宋人三十六字母为代表。《广韵》的声母系统大致代表六朝到初唐汉语音系的声母,守温三十字母大致代表唐末的汉语音系的声母,宋人三十六字母代表北宋时期的声母。 《广韵》声母系统首先经过陈澧考定其反切上字系联为40声类,黄侃、钱玄同按反切下字的不同得41类,瑞典学者高本汉分为47类,曾运乾、陆志伟、周祖谟得出的是51个声类。如果不考虑反切下字的要求,将同一声母的声类加以合并,就可以得出《广韵》的实际声母是35个: 唇音:帮、滂、並、明 舌音:端、透、定、泥、来 知、彻、澄 齿音:精、清、从、心、邪 庄、初、崇、生 章、昌、船、书、禅、日 牙音:见、溪、群、疑 喉音:晓、匣、影、喻 唐末和尚守温的三十字母按“五音”排列如下: 唇音:不、芳、並、明 舌音:端、透、定、泥是舌头音 知、彻、澄、日是舌上音 牙音:见、溪、群、来、疑等字是也

齿音:精、清、从是齿头音 审、穿、禅、照是正齿音 喉音:心、邪、晓是喉中音清 匣、喻、影亦是喉中音浊 宋人三十六字母是在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归纳如下: 唇音:帮、滂、並、明 非、敷、奉、微 舌音:端、透、定、泥舌头 知、彻、澄、娘舌上 齿音:精、清、从、心、邪齿头 照、穿、牀、审、禅正齿 喉音:影、喻、晓、匣 半舌音:来 半齿音:日 以上声母系统表现出来的规律具体表现在:《广韵》声母还没有分化出轻唇音“非敷奉微”,齿音还分三套。唐末三十字母中“章昌船书禅”合并为“照穿审禅”,没有齿音章组全浊声母“船”,轻唇音还没有分化出来,也没有齿音照组全浊声母“牀”。三十六字母和三十字母比较起来,舌音里头多了一个“娘”母,唇音增加了“非敷奉微”四个,齿音(正齿)又添了一个“牀”母,正好比三十字母多出来六个。这种不同,最突出的是唇音一分为二。唐代的“不芳並明”相当于“帮滂並明”,多出来的“非敷奉微”是从重唇音里分化出来的轻唇音,分化的条件是合口三等。合口三等是带有韵头ǐw或全韵为ǐu的韵母。凡合口三等的双唇字,到了后来一律变为唇齿音。 以上便是对中古声母的认识,以中古声母为立足点,我们上推上古声母,下探近代和现代声母来认识不同时期声母的特点。 二、上古的声母系统 上古声母研究中取得卓越成就的首推钱大昕,其次是章太炎和曾运乾。 钱大昕在《古无轻唇音》中说: ?凡轻唇之音,古皆为重唇。?

浅谈古今词义的变化

浅淡古今词义的变化 汉语的词义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今天阅读古书的一个难点,是词义差异带来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古今词义演变的知识。古今词义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词的义项的变化。在大发面分为三类:一类是古今词义基本不变;一类是古今词义基本不同;还有一类词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异。今天,在这里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古今词义的变化。 (一)古今词义今本没变:古今汉语在词义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汉语的基本词汇,如自然现象的名称、亲属的称谓、肢体的名称等,从古到今意义都相同。如“天”、“地”、“日”、“月”、“风”、“雨”、“雪”、“水”、“火”、“父”、“母”、“耳”、“手”、“口”等均是古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还有一些词虽然不属于基本词汇,但是古今意义也没有发生变化。如《说文解字》中有:“钓,钩鱼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用鱼钩钓鱼”。又:“秕,不成粟也。”意思是“秕谷是没有长好的粮食作物”。古今没有什么变化。又如“蟋蟀”“芍药”都是古书里早就有的词,现在它们还是这个意思。 古今词义基本不变的一些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古今词是具有继承性的。 (二)古今词义基本不同:在这一点上古今词义的改变主要由分成俩种,一种是古今词义的缩小;第二种是古今词义的转移;第三种是古今词义的增加。

1、古今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这种变化主要包括:词义程度的减弱;词义范围的缩小;词义义项的减少等。如“饿”在古汉语中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现在指一般的肚子饿,程度减轻了。又如“臭”,文言中表示好坏气味都可,现在只表示坏气味。“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系辞上》)的“臭”是气味,如果按照现在的词义去理解这句话就讲不通了。同词义的扩大相反,演变后的词义比原来所指称的事物范围小,即古义大于今义,今义包括在古义中。例如:“虫”原是动物之通名,可见古代所有动物都可称虫,老虎叫大虫,老鼠叫老虫;现代“虫”的范围缩小了,一般只指昆虫。再如“让”字,文言中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只用前一意义。如“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汉书· 苏武传》)的“让”是“责备”的意思,不能释为“谦让”。 2、古今词义的转移 有一些本来是不同的词,古代和现代用相同的字记录,因而该字的古义和今义迥然不同。如《逍遥遊》:“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抢”(qiāng)是触碰的意思,与今天的表抢劫义的“抢”(qiǎng)完全不同,就是一例。 古汉语中的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一种对象,转移为表示另一种对象,这就叫做词义的转移。词义的转移可以是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也可以是动作、范围或词性的转移。

汉语处置式的发展

汉语处置式的发展 上古、中古汉语处置式的发展 “处置式”是王力(1944)提出的一个术语。它是利用一定的虚词把受事宾语提到动词前面的一种句式,因为这类句子多数具有对受事进行某种处置的意义,所以叫做处置式。处置式上古汉语也有,用介词“以”构成(这与王力先生的看法不一。王力认为七世纪以前汉语没有处置式)。 今予将试以汝迁。(书·盘庚中) 伯楚以吕郤之谋告公。(国语·晋语四) 六朝沿用。 郭大怒,谓平子曰:“昔夫人临终,以小郎嘱新妇,不以新妇嘱小郎?”(世说新语·规箴) 因以死人头投大贤前。(搜神记卷十八) 六朝“将”开始用于处置式。 将此女与彼摩那婆,持以为妻。(隋阇那掘多译《佛本行集经》《大正大藏经》卷三863页) 尔时帝释,知佛心已,从铁围山,将一大石,安置佛前。(同上,846页) 到了唐代,“将”和“把”都广泛用于工具语和处置式,而且两者常常并用。 (1)用于工具语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秦韬玉《贫女》) 轻将玉杖敲花片,旋把金鞭约柳丝。(张祜《公子行》) 祗把练魔求志理,不将谄曲顺人情。(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 (2)用于处置式 心将潭底测,手把波文袅。(皮日休《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东》) 莫将天女与沙门,休把眷属恼菩萨。(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 唐宋时期,将、把既可用于工具语,又可用于处置式,而且同样用得很普遍。 就结构而言,现代汉语处置式动词一般不能是单纯的单音节或双音节动词,至少也得是重叠式,常见的情形是动词前后有一些别的附加成分。唐宋时期的处置式跟现代汉语比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动词前后没有别的成分,这是古今不同的。 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料理中堂,将少府安置。(张鷟《游仙窟》) 软碧摇烟似送人,映花时把翠蛾嚬。(欧阳炯《杨柳枝》) 却思城外花台礼,不把庭前竹马骑。(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 秋时又把甚收?冬时又把甚藏?(《朱子语类》卷五三) (2)动词后面带有宾语。这是古今一致的。 念彼上人者,将生付寂寞。(皮日休《初夏游楞伽精舍》) 何事从来好时节,只将惆怅付词人。(吴融《楚事》) 且将此事写表奏上晋文皇帝(敦煌变文集·山+卢山远公话) 有人把椿树,唤作白栴檀。(寒山《诗三百三首》) (3)动词后面有补语或助词。这是古今一致的。 用水头上攘之,将竹插于腰下。(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汝闲时把他堂印将去,又何辞焉。(韦绚《刘宾客嘉话录》)

浅论古今词义演变

浅论古今词义演变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尤其是语言中的词汇,它的发展演变更为突出。词汇的发展除了旧词消亡、新词产生这两种情况外,还表现为词义不断演变。下面就古今词义的演变进行一定的分析,讨论。 一、古今词义演变的原因 方案一:语言中的词汇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影响词义演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词义是以社会客观事物为基础和前提条件的,所以社会的发展必然引起词义的变化。其次人们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事物认识的深化,也会引起词义变化。再则词与词的互相影响、外来的文化语言的影响都可能影响词义的演变。因此词义演变是诸多因素一同作用的结果。 方案二:(一)社会的发展引起词义的变化。这是词义演变最重要的原因。词义就是客观世界的事物反映到人的大脑之中,形成的认识。词义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与前提的,社会发生了变化,客观事物发生了变化,词义必然发生变化。例如“床”,刘熙日:“人所坐卧曰床。”由此可知,在古代社会,床既是坐具,又是卧具。而后来出现了椅子、凳子等专用坐具后,“床”的词义便发生了变化。 (二)人们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事物认识的深化,也会引 起词义变化。例如“鲸”,《说文解字》日:“鲸,海大鱼也。”过去,受认识上的局限,人们误认为鲸是海中的大鱼,后来人

们的认识程度加深了,就知道鲸不是鱼。《辞海》曰:“鲸, 水栖哺乳动物。外形似鱼,大小随种类而异,最小的只有1米左右,最大的可达30米。” (三)词与词之间的互相影响引起词义的变化。古代的“走”是“跑”的意思,当“走”被“跑”代替后,“走”又取代了“行”的意义。 (四)外来语的影响。汉民族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从外族语言吸收养分,如:站:古汉语原始义为“久立”,随着蒙古语传入,出现“站赤”一词,逐渐进入“站”的义项之中,如“车站”等,词义扩大。 二、古今词义演变的结果 (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这类词是汉语的基本词汇,发展缓慢,与缓慢发展的语法一 起保证了汉语的稳固性。如“日、月、牛、马、人、手”等常用词,以及“唉、逍遥、凤凰”等不常用词。 (二)汉语词汇中大量的非基本词汇古今词义完全不同,如“该”,中古以前它是“完备”的意思,以后演变为“应当”。又如《世说新语》中“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中“造”是“到”的意思,而今义却完全没有这个含义。 (三)古今词义同中有异,有细微差别 1、词义的扩大:词义的扩大是指词的意义有了新的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有以下几

从《广韵》到现代汉语的一些语音演变教学文案

从《广韵》到现代汉语的一些语音演变

二,从《广韵》到现代汉语的一些语音演变 除了声调以外,从《广韵》到现代汉语音系,汉语的声母系统和韵母系统走的是一条简化的道路。《广韵》有35个声母,现代汉语只有22个声母;韵母方面,《广韵》有 142个韵母,现代汉语只有38个韵母。从《广韵》到现代汉语,声韵调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声调变化 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到现代汉语演变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主要发生了“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四声”三种音变。 平分阴阳: 指古代汉语的平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成阴平、阳平两个声调,分化的条件是声母的清浊:古代的清声母平声字演变成阴平,如“高”“天” “风”“帮” “中”“知”,古 代浊声母平声字演变成阳平,如“红”“农”“来”“旁”“泥”“牛”等。这种音变在元代以前已经完成,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已经有了阴平、阳平两个声调了。这类音变往往造成声调上的类隔,如: 之(章),止而切;繃(帮),北萌切;梭,鲁登切;刊,苦寒切;刀,都牢切; 匆,仓红切。劳,鲁刀切。 浊上变去: 此处“浊”指全浊声母,包括“并”“奉” “定”“从” “邪”“床” “禅”“群” “匣”等声母,“去”指去声。所谓“浊上变去”指中古的全浊上声字的声调在现代汉语中演变成去声。如“抱”“厚”“鲍”“上”“伴”。这种音变在元代以前已经完成,全 浊上声字在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已经归入到去声了。这类音变往往也造成声调上的类隔,如:厚,胡口切;鲍,薄(并)巧(溪)切;撼,胡感切 入派四声: 指古代汉语的入声在现代汉语分别演变成阴、阳、上、去四声。其中全浊入声字变阳平,次浊入声字变去声,清声母入声字规律性不强,四声都有。 ㈡声母演变 ⑴主要演变:

张光乾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是异常复杂的,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扩大是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大。例如:“诗”,古代专指《诗经》,现代泛指一般诗歌,词义的范围扩大了。“河”,古代专指黄河。汉代以前,“河”的常用义特指黄河。后来泛指一般河流。把一条河的名称扩大成为一般河流名称,由专称变为通称,今义把古义的范围扩大了。“齿”,古义是指排列在唇前的牙。甲骨文画的正是门牙。把门牙扩大成为牙齿,“齿”的词义扩大了。“响”,古义是指回声。《玉篇》:“响,应声也。”今义泛指一切物体发出的音响,概念外延扩展了。扩大,就是把意义范围扩大了。 第二、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小。例如:“金”,先秦泛指金属。到了“铁”、“锡”、“银”都出现以后,“金”就逐渐地专指“黄金”了。“金”词义范围逐渐缩小。(现在“五金”、“金工”、“金属”等复合词里的词素还保留古代词义的痕迹。)“宫”,上古泛指房屋。“宫”、“室”是同义词,先秦都指房屋。秦汉以后。“宫”专指封建帝王的住宅,如“阿房宫”、“未央宫”。现在除了某些叫“宫”的旧有名称外,只有某些化娱乐场所才称宫,如少年宫、文化宫。“宫”的词义范围越来越缩小了。“坐”,古代除当“坐下”的动作讲之外,还有“犯罪”的意义,如《曼子春秋·内篇》“王曰:‘何坐?’曰:‘坐盗。”而杜牧《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其中的“坐”当“因为”讲。现在专指“坐下”讲,今义比古义缩小了。“丈夫”,古代指成年男子。后来只指配偶的男性一方,即“妻之夫”而言。概念外延缩小了,就是把意义范围缩小了。 第三、词义的转移 是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例如“坟”,古代本指高大的土堆或河堤。今义则把原来的“高大的土堆”、“河堤”转移到“坟墓”上来了。“豆”,甲骨文中形似高脚杯,是一种盛肉食的木制的高脚碗。后来,“豆”的意义转移到豆类植物及其果实上了。豆类植物,上古不叫

汉语语音史(精品)

汉语语音史(精品) 上古汉语语音 汉语语音的发展演变研究上古语音的主要材料古音学家研究上古声部, (一)古音学家研究上古声部,主要依靠五个方面的材料 1.中古韵书中古韵书、 1.中古韵书、韵图中所归纳出来的声类谐声字(形声字) 2(谐声字(形声字)。异文。3(异文。读若或读如。 4(读若或读如。声训。 ,(声训。 王力三十二声母表牙音舌音唇音齿音见溪群疑余喻四书审三心山审二来日返回本章目录端知透彻定澄泥娘章照三昌穿三船床三帮非滂敷并奉明微精清从庄照二初穿二崇床二晓匣喻三禅邪喉音影半舌音半齿音 上古声纽的重要学说, 上古声纽的重要学说,, 发明者重要学说说明上古 语音系统中不存在微一组声母,非、敷、奉、微一组声母,古无轻唇音它们包含在帮、滂、并、明它们包含在帮、之中。之中。钱大昕古无舌上音上古语音系统中没有舌上中古的舌上音( 音,中古的舌上音(知、彻、澄)在上古时包含在舌头音 (端、透、定)之中。之中。中古的娘、日一纽,中古的娘、日一纽,在上古还没有从泥母分化出来,古还没有从泥母分化出来,都归泥母。归泥母。返回本章目录娘日归泥章炳麟 古无轻唇音,谐声偏旁的例证, 古无轻唇音,谐声偏旁的例证, 上古声纽中古 声纽同谐“甫”声的字,上古属帮系,中古则分属帮、非二系。返回本章目录帮纽甫傅缚 ,非纽圃 ,帮纽 ,敷纽滂纽,, 敷并纽辅捕哺蒲 ,并纽 ,奉纽 古无轻唇音,谐声偏旁的例证, 古无轻唇音,谐声偏旁的例证, 上古声纽中古 声纽同谐“方”声的字,上古属帮系,中古则分属帮、非二系。返回本章

目录帮纽滂纽并纽方放坊 ,,非纽榜谤滂芳访旁房 ,,帮纽 ,,滂纽 ,,敷纽 ,,并纽 ,,奉纽 古无轻唇音,谐声偏旁的例证, 古无轻唇音,谐声偏旁的例证, 方,彷旁非 ,辈排徘奉,棒捧反,板版阪分,扮颁亡,忙盲茫门,闻问逢,蓬篷分 ,盆上古声母普通话声母 b p m f u 返回本章目录 古无舌上音, 古无舌上音,谐声偏旁的例证者,都睹周,凋调卓,悼掉兆 ,桃逃竹,笃真,颠填失,趺迭寿,涛祷冬,终登,澄橙堂,瞠返 回本章目录 汉语语音的发展演变古音学家研究上古韵部,古音学家研究上古韵部,主要依靠三个方面的材料切韵》系统。 ,(《切韵》系统。先秦韵文,主要是《诗经》楚辞》 2(先秦韵文,主要是《诗经》、《楚辞》的用韵。的用韵。形声偏旁。 3(形声偏旁。 叶音法, 叶音法,1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诗经?燕燕》朱熹:叶尼心反朱熹: (音nín) ) 叶, 音xié,同,和谐的意思。“协”,和谐的意思。返回本章目录 叶音法, 叶音法,2 叶音说” 萌生于南北朝沈重的《毛诗音》“ 叶音说” 萌生于南北朝沈重的《毛诗音》,宋代朱熹《诗集传》全面采用“ 叶音说” 宋代朱熹《诗集传》全面采用“ 叶音说”。“ 叶音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不押韵的现象,说” 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不押韵的现象,为了叶韵而临时改变读音。“叶音说” 错误在于对叶韵而临时改变读音。叶音说” 错误在于对古韵采取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不懂得古韵是发展韵采取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等,彻底推翻了形而上学的观点明人陈第著毛诗古音考》明人陈第著《毛诗古音考变化的。变化的。”,第一个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叶音说” 第一个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叶音说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发展比较音

早期处置式的表现形式及其底蕴

早期处置式的表现形式及其底蕴 杜敏 摘要早期处置式有多种表现形式,虽较中晚期结构简单,表义狭隘,但这和隋唐以前汉语表达体系密切相关。它的出现,合乎区分歧义,传递较大交际值的语用目的。这是语言发展史的必然,也是唐代以后大量产生处置式的契机。 关键词处置式语用交际值信息核心 处置式作为一陈述历史句式的名称,首见于王力先生《中国现代语法》一书。他说:“凡用助动词将目的位提到叙述词的前面,以表示一种处置者,叫做处置式。”(1)此界定较之陈承泽、黎锦熙等学者的简略论述深入一步,(2)又不同于吕叔湘“把”字句的称谓(3)。它关涉句子结构又联系语法意义,且能总括此句式在不同历史时代的共同特点,故我们用“处置式”这一名称称呼现代汉语“把”字句在隋唐以前即早期的历史形式。若从语义及语用角度考察,处置式它表示一种施受关系,(4)一种对介词后宾语的处置,使之出现一种情况和结果;它使用起来,可使句子传递较大的交际值,也可区分句子歧义。 一早期处置式语法描写 “以”字作为早期处置式的语法标志,得到语法史界的初步首肯,但详细描写颇少,更乏语义上的区分。我们认为,从西周到唐初这一阶段的处置式,是施受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虽然其结构大同小异,但产生年代先后有别,且语义有差异。总结有以下几种表义类别: 1.处置(告、示)表示这种意义的处置式,产生年代较早,从西周至魏晋以后皆有使用。主要形式为:N施+以+N受1+V+(于)+N受2。其中N受1多指有定事物,属已知信息,可由代词、名词、名词性词组充任,也可省略。动词V是表示施受关系的告、示、言、嘱等。N受2常表示处置后动作的方向,由名词、代词充任。介词“于”本来职能在于引出N受2即间接受事者,但处置(告、示)这一类句式的动词后都要求带上动作发生后涉及的人物,所以“于”的作用并不显其重要,常可省略。例如: (1)@①从以攸卫牧告于王。(@①攸从鼎) (2)卫以邦君厉告于井伯、伯邑父、定伯、琼伯、伯俗文。(五年卫鼎) (3)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诗·南关序》) (4)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礼记·檀公上》) (5)伯楚以吕xì@②之谋告公。(《国语·晋语四》) (6)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孟子·万章上》)

浅析古今汉语的发展演变

浅析古今汉语的发展演变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自然语言从形成到发展变化,甚至到消亡都取决于社会意志和社会需要。离开了社会,语言就不可能得到生存和发展。所以,随着人类社会由古至今社会的发展变化,语言也发生着较大的变化。作为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中国的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认识中国语言的发展变化是对于中国历史文化了解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语言语义语法 一、语言是什么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每一个正常人都必须学习和使用语言。但是对于语言的概念,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有人把语言理解为认知的工具,有人把语言理解为文化的镜子,还有人把语言理解艺术媒介等。虽然语言的性质十分复杂,人们对语言的认识有许多差异,但我们可以从语言的复杂性中找出本质的东西。根据邢福义主编的《语言学概论》来看,它主要是从性质和功能两方面对语言下的定义: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知的工具。但是,要全面深入的认识语言,还需要了解语言的其他重要性质和功能,不仅要从内涵上把握语言的特征,而且需要从外延上把握语言的范围;不仅要了解语言的现状,而且要了解语言的历史。所以我们在这里主要认识一下汉语言的发展演变。 二、汉语言的发展概况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她“海纳百川”吸纳融入了国内外不少其他民族的语言,因此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更加成熟完美,汉文也得益于汉语的发展而发展。在远古时代,不同的人类共同体就产生了各自的原始语言,但是后来语言随着社会的动荡瓦解而分化,又随着社会的统一而融合,所以汉语的发展也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语言的统一过程,除了不同方言集中为民族共同语外,还有异族的语言交融。 汉语,特别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形成,也经历了语言的交融和统一历史的过程。首先,汉族的形成过程是漫长复杂的,其语言的发展过程也同样如此。据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看,社会的动荡分化、统一过程中许多华夏境内的诸族分分合合,逐渐融合,汉族成了最大的民族。尽管历史上有四个朝代由少数民族(契

处置式起源与演变研究述评

处置式起源与演变研究述评 处置式是汉语特有的一种句法结构,它一直是汉语语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对汉语处置式历时起源与演变的研究做一个简要的梳理,现代汉语共时的研究在此不做介绍。我们认为只有理顺处置式的历时发展脉络和规律,才能真正把共时的语法现象研究透彻。 标签:处置式历时起源与演变 一、处置式的提出 “处置式”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王力先生(1943)提出的,“凡是助动词把目的语提到叙述语的前面,以表示一种处置,叫作处置式。”他在这个概念中抓住了处置式最本质的特征——提宾,这也是后来研究处置式诸多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同时他对处置式也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描写:“处置式是把人怎样安排,怎么样支使,怎么对付;或把物怎么处理,或把事情怎样进行”,指出了处置式两个很重要的特点:1.处置式有“活用”的现象;2.处置式和被动式是意义相仿的两种形式。“活用”所举的例子其实就是后来吴福祥提到的“致使义的处置式”。后来梅祖麟根据处置式和被动式的关系提出了“被”字句对处置式发展的影响。 黎锦熙(1932)认为,“提宾”是“把”字的一种用法,部分“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是“措置处理”。“措置处理”的意思和王力先生提出的“处置”是同理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黎锦熙先生最先提出了“处置式”的语义特性,而王力先生最早完整地提出了“处置式”这一概念。 二、处置式的起源研究 处置式一直是汉语史研究的热点,但大体都是对一段时期的处置式进行描写,在详细描写的基础上探究处置式的来源。目前已有众多学者对处置式的来源做了各种角度的研究和推理,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最早对处置式进行研究的是祝敏彻。他(1957)选取了共时平面存在的“将”字句和“把”字句做历时的考察。文章认为“将”和“把”均是由动词虚化而来。虚化的条件是“将”和“把”出现在连动式的第一个动词位置上。他还认为“连动式虚化为处置式,和连动式虚化为工具语,是同时发生、同时完成。”文章同时认为“将”字句和“把”字句的意义和用法几乎是完全一致的。作为最早一篇处置式历时研究的文章,它基本上摸清了处置式“将”字句和“把”字句历时发展的脉络。“处置式从连动式虚化而来”这一观点也是非常有启发性的,后来许多学者均坚持了这一观点。祝敏彻对“将”字句和“把”字句的描写并不全面,仅仅从谓语、宾语和补语语法成分的角度对处置式进行了划分,对处置式句义本身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文章中还提到了“将”字句和“把”字句长期并存的情况,对于“将”字句和“把”字句的区别没有清楚的认识,也没有提到“将”字句后来在口语中消亡的原因。

古今词义的演变讲课讲稿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是指一个词的意义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这跟我们前面讲的“词义的引申”不完全相同。“词义的引申”着重讨论一个词的各种各样的意义是怎样演变出来的。“古今词义的演变,,则着重于讨论一个词由古到今词义上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一、古今词义演变的一般情况从词义演变的结果上看,大致有三种情况:(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汉语词汇在由古到今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词的意义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例如:山、水、风、雨、雪、人、牛、马、羊、茶、酒等。这类词大都是汉语的基本词汇,它们对于保持汉语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词是不多的,我们不要看到这些词大都是基本词汇,就反过来认为基本词汇意义上都没有什么变化。事实上,基本词汇中的许多词,由古到今,意义上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这类词,在字形上古今是相同的,但意义上却看不出任何联系。它们或者原来就是两个不同的词,但也可能原来是同一个词,由于意义几经辗转,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它们在词义上的联系,因此,暂时作为同一个词处理。 “抢”这个词在元明以前,都只有“碰”、“撞”的意思,《战国策·魏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元明之交,才有了“抢夺”的意思。 “绸”这个词古代是“缠绕”的意思,《尔雅·释天》:“素绵绸杠。”郭璞注:“以白地绵韬旗之杆。”郭氏的意思是说,所谓“绸杠”,就是用白底子的绵把旗杆缠裹起来。今义则指“绸缎”。

这类词古今意义完全不同,阅读古书时照今义去理解就不通。这对初学者来说是有困难的,但它常常逼得你去查问,也就不容易弄错了。而且,这类词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对阅读古书来说问题不是很大。 (三)古今词义同中有异 古今词义演变的结果是,绝大多数词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某些相同之点又有某些不同之处。有些时候,某词用今义去理解,好像能够讲通,其实并不准确,甚至把意思全弄反了。例如: ①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②孟子去齐。(《孟子·公孙丑下》)第一句中的“访”字如果照今义“拜访”去理解,就不准确,“访”在上古是向别人征求意见的意思,“访”的宾语是事而不是人。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说秦穆公向蹇叔征求关于袭郑的意见,而非一般的拜访。如果把第二句的“去齐”理解为“到齐国去”,意思就全弄反了。“去”的古义是“离开”的意思,“去齐”就是“离开齐国”。 古今词义的这种差别有的比较大,一旦了解了它们古今意义之间的差别之后,再去阅读古文时就比较容易辨别了。有的差别比较小,虽然知道古今意义有某种差别,还是不太容易辨别。“去”属于前者,“访”则属于后者。从正确理解文意来说,二者都应重视,从掌握的难度来说,则需要注重后者。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我们讲古今词义演变时,所谓“今义”并不全是现代才有的意义。现代汉语词义是古汉语词义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义有许多早在古代就有了。例如“谤”这个词的今义是“诽谤”,这个意义早在汉代便有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谤”这个词古今都有

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

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 一,原因:社会因素(外因)1,社会发展带动语言的发展,2,社会的统一和分化导致了语言的发展,3,社会的接触推动语言的发展4,社会的发展使语言日趋精密,日益完善。 心理因素(外因):思维是诸多的心理因素中对语言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语言结构要素互相影响(内因):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它内部的各要素经常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相互间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如果其中一个要素因社会条件发生了变化,平衡受到破坏,其他各要素就得随之做出调整,达到新的平衡。这种平衡,打破,平衡模式的不断出现。就促使语言不断地发展。 请解释说明什么是语言发展的渐变性特点和不平衡性特点。 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 ①渐变性:渐变性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指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但语言不像社会变革那样产生突变,而是逐渐发展变化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原因:这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人们日常生活根本离不开的,人们无时无刻不使用语言,语言同社会的关系是如此密切,因此不可能发生巨变、突变,只能逐渐变化,即使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语言也不马上巨变,大有我自岿然不动之势。这样才能有人们的需要相适应,不至于影响人们的使用。②不平衡性:第一,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其中词汇变化最快,语音和语法发展比较慢;新的事物现象或观念产生后,相应地要求有一个词语记录,这样才能进入交际领域,而对语音和语法就没有这样的要求,所以词汇和社会的联系最直接,变化当然就最迅速了。第二,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发展情况不一样,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变体,各方言之间并未斩断一切联系,他们的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基本上还是相同的。 社会的发展往往造成社会内部进一步的分工,这样,同一分工的人群在语言交际上就具有某一社团的特征,产生了语言分支或者语言变体,这就是社会方言。社会的发展往往还伴随着人群生活地域的扩展或者迁移,这样,原来是同一种语言的语言群落,由于地域的变更,某一地域的语言变体就会跟原来的语言逐渐有了差距,各地域之间的语言变体有了自己的稳定性,就产生了地域方言。方言差异是语言演变不平衡性的重要体现,这种不平衡是指在不同语言社团中进展速度快慢的不同。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都是随着社会分化而分化,是社会分化的伴随现象。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范围不同。社会方言是适应社会分工需要而产生的全民语言的分支,是全民语言的社会变体。而地域方言则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所产生的全民语言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虽然都叫方言,但划分的角度是不同的。(2)内部差异不同。域方言之间的主要差别表现在语音上,同时也反映在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方面,而社会方言的主要差别则在一般词汇方面,语音、语法方面没有差别。(3)发展趋势不同。地域方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为独立的语言,或在社会高度统一融合情况下可能消失;社会方言没有自己的基本词汇、语音系统、语法结构,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 语音演变的规律 语音演变的主要特点是,某种语言的语音在一定时期内的演变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在演变过程中,整类的音都有同样的变化。即使有极少的例外,一般也可以找出它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语音演变的规律有三个特点:

处置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2006年9月语言研究 Sep, 2006 第26卷第3期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 ol.26 No.3 处置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石 毓 智 (新加坡国立大学 中文系,新加坡 119260,新加坡) 摘要:处置式是近代汉语语法最重要的发展之一,迄今为止的有关研究多为观察描写性质的,很少有人谈及它的产生动因和发展机制。本文从那个时代汉语整体语法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角度出发,认为有定性受事名词的重新分布为处置式的语法化动因,而动补结构的建立是推动处置式发展壮大的机制。本文研究表明语法的历史发展也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 关键词:把;将;处置式;语法化;有定性;动补结构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263(2006)03-0042-08 近代汉语语法发展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为处置式的产生与发展①。大约在八世纪左右来自普通动词的“将”和“把”相继语法化为处置式标记,经历了宋元明清的发展演化,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最常见的语法格式,也是现代汉语语法有别于古汉语语法的最突出特征之一。众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考察。关于处置式的来源,就我们能够看到的资料,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来自于“将”和“把”用作连动格式的第一动词的语法化[1-2]。我们认为,这只是处置式产生的必要条件,无法充分解释为什么它们不早不晚在唐朝语法化,又为什么能够在宋元时期得到迅速的发展。 (二)来自于“将/把”把动词之后的宾语提前的用法[3]。这种观点确实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将”或者“把”之后的名词多为动词的受事,但是有两个问题没有回答。一是“假如处置式的意义和普通主动句的意义完全相同,则中国话何必有着两种不同的形式?”[4]二是“将”或者“把”只有发展成为语法标记时才能具有把宾语提前的功能,那么它们的语法化过程到底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最早的处置式很多不能还原为动宾式,可见它并不是简单把宾语提前而得到的。 (三)处置式来自于工具式的重新分析[5]。这一说法也遇到很大的困难。上古至中古汉语的工具格标记“以”和中古以后至今普遍使用的“用”,都没有发展出真正意义上的处置式,何以“把”和“将”并不是那个时代最典型的工具格标记却有此发展? 我们认为,关于处置式产生和发展的合理解释应该能够回答这三个问题: a. 为什么“将”和“把”不约而同地在八世纪左右发展成为处置式标记? b. 为什么处置式能够由少到多,逐步发展壮大,最后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重要句式? c. 现代汉语的处置式的重要语法特征是怎么形成的?即为什么其中的受事名词必须是有定的而谓语则一般是复杂的结构? 本文从语法的共时和历时的整体特性的角度来尝试回答上述三个问题。 1处置式的语法特性和有关的理论准备 1.1 现代汉语处置式的受事名词的有定性处置式的语法特性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看:一是它所引入的受事名词的特性,二是它的谓语动词的结构。弄清楚这两个问题是我们成功追溯处置式产生的历史动因的关键。先看处置式中受事名词的特性。 处置式所引入的受事名词都是有定的、已知的[6-8]。这一特点通常有两个表现方式:一是加上有定性 作者简介:石毓智(1963-),男,河南洛阳人,博士,主要研究汉语语法。 ①本文所讨论的处置式限制在以“把”或者“将”标记的基本句式,不包括上古汉语中工具格“以”的一些特殊用法。 “把”和“将”也有工具的用法,关于处置式和工具式的交叉现象,我们已有专文讨论。

汉语及其亲属语言语音演变中的元音大推移

历史语言学研讨会(2002年8月温州师院) 汉语及其亲属语言语音演变中的元音大推移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郑张尚芳 在印欧语言中英语及其亲属语言语音史上存在著名的元音大推移。古英语而且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长低元音后高化,如古盎格鲁·萨克逊语的长 到12世纪变成长 ,[ > ]:如 ā> [ ]敌人, ā > [ ]房子, ā > [ ]石头;第二次还有前高化,中古英语的长 到15世纪中期以后变成长 ,[ > ]:如 ā >[ ]>[ ]>[ ]直到现代>[ ]名字(此时之后的借词也如此变化,如 的 也读[ ])。前高化的链式推移是[ > > ] 如 > 东方、 > 海,[ > ] 如 我们、 ē > 绿;后高化的链式推移是[ > > ] 如 ,[ > ]如 往、 ō > 匙。不能再上移的古英语的长高元音则分裂为复元音,[ > > ] 如 > 我的(还可看 、 、 ),[ > > ]如 ū > 房子、 ū > 老鼠;第一次后高化形成的 也复化为 如 [ ]。德语的 > [ ]酒、 > 房子,也是同样的变化。这类复化所以发生在长元音,岑麒祥先生曾加解释,因为主元音后半都有一个逐渐减弱的紧张,长元音最后部分较短弱,开口度较小故易变出 > , > ,在 、 后发更小的 、 时前一部分会起异化而变成 、 以至 、 (岑麒祥《语音学概论》162页)。 在汉语语音史上同样发生过元音大推移,首先也是在长元音发生的。这种现象在开尾韵尤其发达。因为元音在进入音节结构后,其地位有开放和受限之别, 开音节的元音为开放元音或自由元音,闭音节的为封闭元音或受限元音。有韵尾封闭制约的“受限元音”,相对稳定,发展较慢,容易保持原来音位或只发生很小的位移,有的甚至从古至今几乎没有变化例如古 寒、 唐、 豪(就汉语说,元音前的垫介音对长元音也有一定的封闭限制作用如麻韵( -) 也长期不变);无韵尾制约的“开放元音”,则犹如无缰之马,故发展较快,容易演变为别的音位;有的转移相当大,从古比今可说面目全非,例如古鱼韵 * > 。亲属语言中凡辅音韵尾消失而致开尾韵发达的语言,如彝语、白语、土家语、普米语、苗语、布努语、畲语等也都有过同样现象。所以它们的元音变化也都很厉害,内部差异很大,而藏、缅、景颇、嘉戎、勉瑶、侗、泰等塞鼻音音辅音尾都保持较好的语言,其元音变化则都比较小。下面我们先讨论汉语的,再说亲属语言中的元音大推移的表现。 一、汉语的元音推移 语言中最基本的元音是元音三角:低元音 ,前高 、后高 。确定不同时代的音韵体系也要看这些元音当时表示什么韵尤其是低元音表示什么韵来定的。高本汉曾定上古汉语歌部为 而鱼部为 ,但这实际是较晚的汉以下的格局,现在各家都信从汪荣宝汉梵译音的考订所定(魏晋以上鱼模之字皆读 ,唐宋以上歌戈之字皆读 ),改鱼部为 ,而上古歌部则改为 或 > (魏晋以后变 )。从鱼阳两部对转由内部构拟也可以肯定上古鱼为 ,从藏文“鱼 、五 、吾 、无 、苦 、狐 、咀 ,语 、女 、武 (战士) (壻,字从士从胥,本指才士:《淮南·览冥》注“江淮间谓士曰武”)(部分上声字带- 系对汉语上声古– 尾)”,缅文“鱼 、 、五 、吾 、无 (不)、苦 、虎 > 、狐- 、咀 、辅 (颊)、武- (婿)”等一批汉语古鱼部字都作 元音,也可证这一重拟是合理的。 根据我们的研究,上古一二四等为长元音(并含麻齐海韵三等字),三等为短元音(郑张1987、 1989)。前者发展快至中古大都高化甚至复化分裂,后者发展慢并在中古增生 — — 介音。虽然汉字不拼音,但中古前后期都有周边语言的对音材料,古汉越语最早,日本吴音代表南北朝,日本汉音及朝鲜、越南汉字音,吐蕃对音代表唐代,都可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