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最全版)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最全版)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最全版)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最全版)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最全版)

目次

前言II

引言 1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勘测定界一般工作程序 1

5 实地调绘 2

6 平面控制测量 3

7 界址点的放样及界标的埋设 3

8 界址点测量 3

9 面积计算和汇总 4

10 勘测定界图 5

11 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 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示例)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勘测定界图(样图)16

附录C (资料性附录)土地勘测定界验收报告19

前言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7年批准发布的《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试行)》。

本标准的附录A、B、C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高延利、李万东、扈传荣、杨祝晖、张燕妮、温明炬、张炳志、张阳阳、刘天增参加人员:韩琼、詹长根、朱国雄、何瑞东、胡凯、方思勤、谢玉周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引言

土地勘测定界(以下简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勘测定界工作,在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下,由有资格的勘测单位承担。

为实施项目用地审批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土地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项目用地勘测定界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技术程序等。适用于各类项目用地的勘测定界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

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年9月

《土地基本术语》GB/T19231—2003

《测绘基本术语》 GB/T 14911—1944

3术语和定义

GB/T 19231—2003、GB/T 14911—1944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调绘

主要是在野外进行的调查工作,包括遥感影像(航空像片和卫星影像)、地形图的预判读、实地判读,地类检验、补测,勾绘工作草图以及填写外业手簿等工作。

3.2转绘

主要是指将外业调绘的内容表达在工作底图上,并整饰成图的过程。

4勘测定界一般工作程序

4.1接受委托

具备勘测定界资格的单位,须持有用地单位或有权批准该项目用地的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勘测定界委托书方可开展勘测定界工作。

4.2查阅有关文件

查阅由用地单位提供的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选址意见书及规划用地范围图;批准的施工设计和有关资料;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前期对项目用地的审查意见。

4.3搜集图件及勘测资料

由用地单位搜集辖区内用地管理图、用地范围内的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权属界线图、地形图、基本农田界线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由专业设计单位承担设计的用地范围图以及比例尺不小于1:2000的建设项目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搜集用地范围附近原有平面控制点坐标成果。

搜集用地界址点拟定坐标(设计坐标)或与定界有关的参考资料。

4.4现场踏勘、制定技术方案

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收集的控制点成果资料,了解项目用地范围附近的各级控制点的标石完好情况和现场的通视条件,以便制定合理的勘测技术方案。对于线形和大型项目用地还应调查了解交通和地理条件。

4.5实地调绘

实地调查核实用地范围内的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土地利用类型界线、基本农田界线、已批准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范围线。将其测绘或转绘于工作底图上,同时对现状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调查核实。4.6勘测定界

界标的埋设与测定,测绘界址点的解析坐标。

内业计算、编绘勘测定界图、面积量算。

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4.7提交勘测定界成果资料

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勘测定界图

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

观测记录、计算手薄

4.8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

由承担勘测定界的单位自检、互检。由有权批准该项目用地的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验收。

5外业调绘

5.1工作底图的准备

5.1.1工作底图是用于进行勘测定界及编绘勘测定界图的基础图件。

5.1.2工作底图应是地籍图、地形图、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5.1.3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不小于1:2000,大型工程工作底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5.1.4工作底图的现状不能满足勘测定界工作要求时应对界址线附近和界址范围内的地形地物进行修测或补测。

5.2权属界线的调绘

5.2.1查阅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登记的有关资料,并将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界线、行政界线转绘到工作底图上。

5.2.2其它土地权属界线的确认需要在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下,由相关权属单位有关人员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要求共同到现场指界,并将权属界线测绘到工作底图上。

5.3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地利用类型界线的调绘

依据全国统一的土地分类,利用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形图上的有关土地利用类型界线,通过现场调查及实地判读,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界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并标注三级土地利用类型编号。同时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核实,与实地不一致的,按变更地籍调查的有关规定处理。

5.4基本农田界线的调绘

在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查阅用地范围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资料。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基本农田界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图上确定项目用地占用基本农田的范围,并实地核定。

5.5农用地转用范围线的调绘

如果项目用地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批准确定的农用地转用范围的农地,应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界线绘制在工作底图上。

6平面控制测量

6.1勘测定界平面控制坐标系统应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

6.2勘测定界首级平面控制网应符合表1要求。

表1首级平面控制网等级要求

控制区面积(km2)> 10 5—10 < 5 < 0.1

首级控制等级四等以上控制网一级小三角(边)网或一级导线网二级小三角(边)网或二级导线网图根导线

6.3若首级控制网点密度不能满足土地勘测定界,应在首级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一级或两级加密控制点。加密控制测量应优先采用导线网、三角网形式加密控制网,也可用单一附合导线,插点仅限于个别地点使用。

6.4勘测定界平面控制网测量作业及精度的基本技术要求,遵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等。

7界址点的放样及界标的埋设

7.1实地拨放界标的位置

实地拨放界标的位置一般有两种方法

坐标法放样。根据初步设计图或规划用地范围图,图上拟定界标位置,并图解获得拟用地界址点坐标,或利用工程总平面布置图给定的拟用地界址点坐标。利用控制点(或明显地物点)坐标和拟用地界址点坐标计算放样数据(反算边长、方位角),利用拟用地界址点邻近控制点(或明显地物点)采用极坐标法放样界标位置。

关系距离法放样。根据初步设计图或规划用地范围图或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图上拟定界标位置,并在图上量出界址点与邻近现有地物的边长(三条以上),或利用给定的拟用地边界与现有地物的距离夹角等。在实地采用边交会、边角交会等方法放样界标位置。

7.2如果项目用地范围行政隶属不同,应在用地界线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的行政界线交点上加设界标。基本农田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分界线同用地界线的

交点应加设界标。

7.3界标之间的距离,直线最长为150米,明显转折点应设置界标。

7.4界标类型主要有:混凝土界标、带帽钢钉界标及喷漆界标。(各类界标应用范围参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7.5界址点编号原则上应以用地范围为单位,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统一编号。铁路、公路等线型工程的界址点编号可以采用里程+里程尾数编号。

7.6土地权属界线、行政界线与用地范围线的交叉界址点编号应冠以字母表示:S表示与省界的交点;E表示与地区(市)界的交点;A表示与县界的交点;X表示与乡(镇)界的交点;C表示与村界的交点;Z表示与村民小组界的交点。

7.7界标位置在实地确定后,有条件的地区应在现场测记“界址点点之记”。线型工程的“界址点点之记”可一公里做一至二对点之记,但明显的拐点应做点之记。

7.8若界址点在河沟池塘水域中,界标可埋设在岸边,待有条件时再补设界标。

8界址点测量

8.1为检核界址放样的可靠性及界址坐标的精度,在界标放样埋设后,须用解析法进行界址点测量。

8.2界址测量一般采用极坐标法,须在已知控制点上设站。角度半测回测定,经纬仪对中中误差不得超过±3mm,一测站结束后必须检查后视方向,其偏差不得大于±30″;距离测量可用电磁波测距仪或钢尺,使用电磁波测距仪时,距离一般不超过200m,个别放宽至300m,使用钢尺测量时一般不得超过2尺段。相邻测站至少应检测一界址点。

8.3解析法测定界址点坐标相邻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应控制在±5cm范围内。

8.4两相邻界址点间,界址边丈量中误差控制在±5cm范围内,坐标反算距离与实地丈量距离的较差应控制在±10cm范围内。

8.5解析法测定的界址点坐标与原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之差的中误差应控制在±5cm范围内,允许误差应控制在±10cm范围内。

9面积计算和汇总

9.1勘测定界面积量算内容包括项目用地面积、项目用地占用基本农田面积、用地范围内原不同权属单位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

9.2项目用地面积、用地内部原不同权属面积应用解析坐标计算面积。用地内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可用解析坐标或图解坐标计算面积,也可以采用几何图形法、求积仪法量算面积。

9.3在量算不同权属、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基础上,分别以市(县)、乡(镇)、村(组)为单位按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面积汇总,项目用地若占用基本农田,则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内的土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外的土地分别统计汇总。

9.4坐标法计算面积须采用下列公式独立计算两次进行检核。

式中:

p——面积,m2;

()——界址点坐标,m;

n——界址点个数。

9.5图解法量算面积须进行两次,较差在限差之内时,取两次量算的均值。两次面积量算的较差应满足下式:

式中:

P——量算面积m2;

M——勘测定界图纸比例尺分母。

9.6几何图形法计算面积的误差应满足下式

式中:

P——量算面积m2;

ML——界址边量算的中误差m。

9.7利用勘测定界用地总面积控制用地范围内原不同权属单位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之和,当其相对误差小于1/200时,将误差按面积比例分配。

9.8面积量算单位为m2,取至0.01 m2。

10勘测定界图

10.1勘测定界图是集各项地籍要素、土地利用现状要素和地形、地物要素为一体的区域性专业图件。勘测定界图是利用实测界址点坐标和实地调查测量的权属、土地利用类型等要素在地籍图或地形图上编绘或直接测绘。

10.2勘测定界图的主要内容包括:用地界址点和线、用地总面积;用地范围内各权属单位名称及土地利用类型代号;用地范围内各地块编号及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用地范围内的行政界线、各权属单位的界址线、基本农田界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范围线、土地利用类型界线;地上物、文字注记、数学要素等。

10.3勘测定界图的比例尺不小于1:2000,大型工程勘测定界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10.4勘测定界图上项目用地边界线可根据用地范围的大小用0.3mm红色实线表示,界址点用直径为1mm的圆圈表示;基本农田界线使用绿色绘制,并注明基本农田;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范围线使用黄色绘制;土地利用类型界线用直径0.3mm、点间距1.5mm的点线表示。

10.5勘测定界图上用地范围内每个权属单位均应在适当位置注记权属单位名称和面积;每个地块均应在适当的位置注记地块编号、土地利用类型号和面积。其注记方式如:

分母表示土地利用类型编号,分子表示该地块的编号,右侧表示该地块的面积

10.6勘测定界图图式按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及《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对以上两个规程未作规定的图式,应按照国家颁布的现行比例尺图式执行。

10.7勘测定界图的平面位置精度,界址点或明显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及相邻平面点的间距中误差,在图上不得大于表2 规定。

表2勘测定界图的平面位置精度

单位:mm

比例尺

图纸类型1:500 1:1000 1:2000

薄膜图±0.8 ±0.6

计算机绘图、蓝晒图±1.2 ±0.8

10.8项目用地范围涉及多幅图纸,应编绘图幅接合表。

10.9将用地范围展绘在比例尺不小于1:1000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制作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大型项目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比例尺不小于1:50000。

11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

11.1一般规定

11.1.1成果检查、验收的制度

勘测定界成果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一级检查为过程检查,在全面自检、互查的基础上,由作业组的专职或兼职检查人员承担。二级检查由施测单位的质量检查机构和专职检查人员在一级检查的基础上进行。

11.1.2检查、验收中问题的登记和处理

各级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做好记录并提出处理意见。

11.1.3检查、验收报告书

11.1.3.1检查验收工作应在二级检查合格后由勘测定界单位的主管机关实施。

11.1.3.2二级检查和验收工作完成后应分别写出检查、验收报告。

11.1.4上交成果资料内容

——勘测定界图(参见附录B)。

——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参见附录A)。

——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

——检查验收报告(参见附录C)。

11.2检查、验收项目及内容

11.2.1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网的布设和标志埋设是否符合要求。

——各种观测记录和计算是否正确。

——各类控制点的测定方法、扩展次数及各种限差、成果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起算数据和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平差的成果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11.2.2外业调查

——权属调查的内容与填写是否齐全、正确。

——土地面积汇总表中的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是否一致。

11.2.3地籍要素测量

——地籍要素测量的测量方法、记录和计算是否正确。

——各项限差和成果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测量的要素是否齐全、准确,对有关地物的取舍是否合理。

11.2.4勘测定界图绘制

——勘测定界图的规格尺寸,技术要求,表述内容,图廓整饰等是否符合要求。

——勘界要素的表述是否齐全、正确,是否符合要求。

——对有关地形要素的取舍是否合理。

——图面精度和图边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11.2.5面积测算

——勘测定界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用地面积的测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11.2.6变更与修测成果的检查

——变更与修测的方法,测量基准、测绘精度等是否符合要求。

——变更与修测后房地产要素编号的调整与处理是否正确。

11.3成果质量的评定

11.3.1成果质量评定等级

成果质量实行优级品、良级品和合格品三级评定。

11.3.2成果质量评定标准

11.3.2.1成果质量由专职或兼职检查验收人员评定。

11.3.2.2成果质量评定标准,可参照CHl003-95执行。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示例)

编号(xxxx—xx)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示例)

用地单位:

项目用地名称:

勘测定界单位:

年月日(指内外业完成时间)

目录

1.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页

2.土地勘测定界表页

3.土地分类面积表页

4.界址点坐标成果表页

5.项目用地地理位置图页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一)勘测定界的目的和依据。

注:勘测定界的目的和依据。包括项目立项批复、技术依据等。

(二)施测单位及日期。

注:施测单位及日期。包括勘测单位、施测起止时间、内业完成时间。

(三)勘测定界外业调查情况。

注:勘测定界外业调查情况。包括权属、土地利用类型调查的依据、方法;基本农田界线的转绘等。

(四)勘测定界外业测量情况。

注:勘测定界外业测量情况。包括测量仪器的选择、坐标系统的选择、首级控制选择、控制网布设情况以及埋设界标个数等情况。

(五)勘测定界面积量算与汇总情况。

注:勘测定界面积量算与汇总情况:面积量算的方法、实测用地总面积、占用基本农田面积等。(六)相关情况说明。

注:相关情况说明。工作底图的选择、勘测定界图编绘(测量)方法、对成果资料的说明以及自检情况等。

表A.1 勘测定界表

单位名称经办人

单位地址电话

主管部门土地用途

土地座落

相关文件

图幅号

勘测面积(平方米或公顷)地

权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合计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小计工矿及居民点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小计未利用地其他土地小计

国有

集体

合计

占用基本农田面积

勘测定界单位签注

单位主管:

审核人:

项目负责人:

盖章:(土地勘测定界专用章)

年月日

表A.2 土地分类面积表

土地分类面积表()

权属单位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合计备注

耕地其中园地林地牧草地其它农用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特殊用地未利用土地其它土地

本表要求填写用地范围内原不同权属、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面积。

表A.3 界址点坐标成果

点号距离纵坐标横坐标备注

计算者:检查者:年月日

表A.4 界址点点之记

图号:

点号界标材料点号界标材料

略图:

略图:

点号界标材料点号界标材料

略图:

略图:

制图者:年月日

用地地理位置图

绘制用地地理位置图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用地地理位置图可以在小比例的地形图或城市旅游交通图等上进行绘制;

——用地地理位置图要求点位间距、图形应大致近似,方向不能偏扭太大;

——用地地理位置图须绘制出用地范围四周主要成系统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如房屋、公路、铁路、河流、围墙走向等;

——用地地理位置图须注记四邻单位名称,村镇名称等。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勘测定界图(样图)

勘测定界图(样图)说明

——若同一块用地由多幅图纸拼接,面积数字应注记在较大一块的图幅内,其他图幅内只注记权属单位名称等文字。定界范围窄长或范围太小无法注记时,可用引线(黑色)标柱在空余处。加盖勘测定界专用章,应加盖在“××土地勘测定界单位”处。每张图纸加盖一个勘测定界专用章。

——图名:“xx工程用地勘测定界图”,字体为黑体,字高5 mm;

——“用地总面积:17669.538 m?”,字体为楷体,字高为4 mm,颜色为红色;

——权属名称:如“粮食局”等,字体为楷体,字高为2.4 mm;“国有”为楷体,字高为4mm;——“m?”中,分子代表地块号,分母代表地类号,右侧为地块面积,字体为楷体,字高均为2.4mm;——图中界址点号字体为楷体,字高为2.4 mm。

——“ ”中分子代表点号,分母代表该点到中线的距离。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土地勘测定界验收报告

土地勘测定界验收报告

验收单位名称:资质:

被验收单位名称:资质:

项目用地地址:资质:

验收程序简述:

控制网验收:1、控制网等级:

2、控制点点位精度:

3、控制测量记录手簿:

界址点验收:1、界址点放样有无错误:

2、界址点点位中误差:

3、界址边长及关系距离的精度:

4.界址标志设置:

5.界址测量记录手簿:

勘测定界验收:1、图纸精度:

2、图纸内容:

面积量算验收:1、面积量算精度:

2、面积量算内容:

勘测定界技术报告验收:

验收结论:

验收单位(盖章)

日期: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坐落:XX市镇) 技术负责: XX (工程师) 项目负责: 作业组长(技术员) 报告编写: 作业组长(技术员) 报告审核: XX (工程师) 总经理: XX (高级工程师) XX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 200 年月日 目录 1.. 项目概述. 1 2.. 作业依据. 1 3.. 采用的坐标系. 1 4.. 已有成果资料的利用. 1 5.. 勘测定界测量. 2 1) 土地权属调查... 2 2)地类现状调查... 2 3)拨地定桩测量... 2 4)勘测定界图的测绘... 3 5)面积计算 (3) 6) 精度控制和质量保证... 4 7)结论 (4) 6.. 成果资料整理、提交与确认. 4 7.. 附件. 5 1. 项目概述 为保证(XXXX单位)建设用地的农转用与土地征收的审查报批,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土地管理法》、《XX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XX土资发[2006]49号文件和

XX 市国土资源局的有关规定,特委托 XX 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进行建设用地报批 前的勘测定界工作。 XX 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设用地征收和农转用申报材料, 确定建设用地勘测界线,抽调 4 名精干技术人员,集中配备精良设备和仪器,于 200 年 月 日至 200 年 月 日完成了权属调查、地类调查、界桩放样、地形测量 和面积量算及汇总等工作,为工程建设用地报批和落实各阶段经济政策及时提供了 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图件资料。 本项目位于XX 市 镇 村,用地以、为主,行政隶属(个镇、)个村(村、 村、 村) ,地势平坦,通视情况和交通状况良好。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GB/T7929-1995) 本次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采用 1 980西安坐标系, 1 985国家高程基准。 4. 已有成果资料的利用 1) 控制资料 XX 省GPS 基础控制网:5点,80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XX 市C 、D E 级 2. 作业依据 1)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CJJ73-97) 2) 《XX 省土地勘测技术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技术规定》1999年版) 3) 《XX 省城镇数字地籍调查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省国土厅、 2005) 4) 全国土地分类》 (2002 年试行版) 5) 地籍测绘规范及说明》 (CH5002-94) 6) 城市测量规范》 (CJJ8-99) 7) 《XX 省地籍图图式》(1993) 8) 3. 采用的坐标系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设计设计(技术标)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 依据发布的招标文件,项目工作的进度、质量、安全生产等控制和指导,确定其用地范围、界址、面积、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甘肃省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发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原建设部颁发的《城市测量规范》、2007年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印发的有关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文件资料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程状况 项目,项目施测面积约6508亩,施工工期为20天。该项目测区面积较大,施工工期较短。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 3,《城市测量规范》。 4,《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 三、勘测定界工作情况: 1 工作底图的准备 1.1工作底图是用于进行勘测定界及编绘勘测定界图的基础图件。 1.2工作底图应是地籍图、地形图、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1.3 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不小于1:2000大型工程工作底图比例尺不小于 1:10000。

1.4 工作底图的现状不能满足勘测定界工作要求时应对界址线附近和界址范围内的地形地物进行修测或补测。 2 权属界线的调绘 2.1查阅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登记的有关资料,并将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界线、行政界线转绘到工作底图上。 2.2 其它土地权属界线的确认需要在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下,由相关权属单位有关人员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要求共同到现场指界,并将权属界线测绘到工作底图上。 3.1 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地利用类型界线的调绘依据全国统一的土地分类,利用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形图上的有关土地利用类型界线,通过现场调查及实地判读,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界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并标注三级土地利用类型编号。同时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核实,与实地不一致的,按变更地籍调查的有关规定处理。 3.2平面控制测量 3.2.1 勘测定界平面控制坐标系统应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 3.2.2 勘测定界首级平面控制网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首级平面控制网等级要求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最全版)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最全版) 目次 前言II 引言 1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勘测定界一般工作程序 1 5 实地调绘 2 6 平面控制测量 3 7 界址点的放样及界标的埋设 3 8 界址点测量 3 9 面积计算和汇总 4 10 勘测定界图 5 11 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 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示例)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勘测定界图(样图)16 附录C (资料性附录)土地勘测定界验收报告19 前言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7年批准发布的《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试行)》。 本标准的附录A、B、C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高延利、李万东、扈传荣、杨祝晖、张燕妮、温明炬、张炳志、张阳阳、刘天增参加人员:韩琼、詹长根、朱国雄、何瑞东、胡凯、方思勤、谢玉周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引言 土地勘测定界(以下简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勘测定界工作,在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下,由有资格的勘测单位承担。 为实施项目用地审批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土地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项目用地勘测定界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技术程序等。适用于各类项目用地的勘测定界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

土地报批勘测定界工作流程

土地报批勘测定界工作流程 土地勘测定界系指对各类建设项目实地划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桩位臵、标定用地界线、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以供审查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的测绘技术工作。市土地管理事务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流程。 一、勘测定界主要工作程序 委托?组织协调工作?提供图件?外业调查(现场踏勘、调查确权、实地放样、界址测量等)?内业处理(绘制勘测定界图、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等)?成果检查验收?提交成果资料 二、勘测定界过程 1.委托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对具体的项目采取摇号方式从备选库中随机选取1家测绘单位作为作业单位。市土地管理事务所下达《测绘通知单》,告知作业单位项目任务指令要求,包括:项目实施地点、项目类别要求、完成期限等。 2.组织人员 测绘单位接受委托后,项目负责人安排人员到市土地管理事务所进行工作对接,商定工作的具体时间、了解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状况、收集相关资料等。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协调

区征收局或相关单位,通知属地乡镇或相关单位配合测绘单位到现场指界。 3.提供图件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提供用地范围电子版资料、用地批文的电子版勘界图和相关政策性文件等给测绘单位使用,并签订《保密协议》。 (1)用地范围电子版由用地单位提供; (2)如测绘单位没有用地批文的电子版勘界图,由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发函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提供。 4.外业调查(现场踏勘、调查确权、实地放样、界址测量等) 测绘单位在约定时间到达现场后,应先咨询用地单位及村组干部,了解用地范围和村组情况,是否和用地红线图一致。如果一致,则按双方指定的界址进行测绘;如不一致,则在双方统一意见后进行测绘,也可先测绘成图后,请双方确认。测绘完毕后,测绘单位请到场人员在《测绘现场人员确认表》上签字。 5.内业处理(绘制勘测定界图、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等) 测绘单位套合历史征地范围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核实相关权属单位,根据图斑进行面积量算,再与上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作比对调整,最后出具勘测定界图、土地分类面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项目用地单位: 项目用地名称: 勘测定界单位:山西一拓国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19日 目录 1、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1-4页 2、土地勘测定界表5页 3、土地分类面积表6页 4、界址点坐标成果表7-57页 5、界址点点之记58-70页 6、项目用地勘测定界图71页 共71页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一、目的与任务 为实施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土地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利用测绘手段,对拟建项目建设用地进行实地划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桩位置、标定用地界线、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土地管理部门审查报批建设项目用地提供技术依据。 二、作业依据 1、相关资料 (1)项目用地范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形图; (2)建设项目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2、有关规程、规范 本次勘测定界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进行实施,主要规程、规范为: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3)《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 (4)《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 1008-2007; (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3、坐标系统 本次勘测定界平面坐标系统依据国家西安1980坐标系3度带坐标,中央子午线为114度,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面为高斯-克吕格平

面。 三、施测单位及日期 施测单位:山西一拓国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日期:野外作业时间2016年2月23日—2016年2月25日,内业完成时间2016年10月19日 四、勘测定界外业调查情况 由五台县国土资源局,耿镇镇、高洪口、陈家庄土地管理员及各村主要负责人现场指界,核实确定权属界线。依照最新下发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资料完成图斑地类核实工作。 五、勘测定界外业测量情况 平面控制测量 (1)基本控制:在国家控制点基础上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测量方法施测,布设E级控制点主要技术要求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3°带成果。 以上各级控制测量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规范执行,成果精度良好,可以满足本次勘测定界工作要求。 2、界址测量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服务方案 1、项目概况 土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划拨、征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型工作,最终形成勘测定界报告,为风机基础和升压站及其道路的建设用地报批提供技术支持。报告的内容反映项目来源,内容和目标、作业区范围和行政隶属、任务量、完成期限、项目承担单位和成果接收单位,土地利用现状面积表、勘测定界图、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等。 本项目为风电场项目,按照自治区建设用地报批现行的规定,项目开工建设前应取得建设用地手续。本项目建设用地报批范围有风电机组用地、生产区、生活区和永久性道路。建设用地总面积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指标面积,也不得超过预审面积。建设用地范围不得占用耕地。 项目概况主要说明项目来源,内容和目标、作业区范围和行政隶属、任务量、完成期限、项目承担单位和成果接收单位。 2、项目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需要收集项目区自然地理概况的内容有项目区的地形概况、地貌特征:居民地、道路、水系、植被等要素的分布和主要特征,地形类别、困难类别、海拔高度、相对高差等。项目区的气候情况:气候特征和风雨季节等。 自接到甲方委托书后,查阅项目区前期已经取得相关部门的审查意见,

规划用地范围图,征地资料等。参考项目区所在地的用地范围内的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权属界线图、基本农田界线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3、主要技术依据 (1)《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 1008-2007;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 (4)《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 (5)《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7)《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216-2008 4、主要技术指标 (1)坐标系统: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为1m。 (3)比例尺:调查基本比例尺为1:2000。 (4)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方式,其中央经线为105°或108°,经差为3°。 (5)数据精度:相邻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控制在±5cm范围内;界址边丈量中误差控制在±5cm范围内;坐标反算距离与实地丈量的较差控制在±10cm范围内;测定的界址点坐标与原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之差的中误差控制在±5cm范围内,允许误差控制在±10cm范围内。 (6)分幅与编号:成果图件如果图幅较大则采用正方形分幅(图幅尺寸

土地勘测定界图步骤

勘测定界图步骤 一、界址线,界址点生成 1、画范界址线(界址点的生成顺序跟画线的顺序有关,画范围线 时要注意。一般从西北角开始画)。画完后检查面积是否一致! 2、画完线后,生成界址点。(界址点生成最好不要在原图上做,处 理好后再粘贴到原图,同时保存为单独文件,以便以后修改界址线之用) (1)、地籍参数设置(cass下地籍——地籍参数设置) (2)、地籍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地籍——复合线转为权属线。 处理完成后检查:地类界、沟渠、村界、组界上必须有界址点。

界址线,界址点可以另存为一个文件,方便以后的更改。 二、图幅处理 1、把整个图幅进行分幅:先批量分幅,删去多余的图框。示例: (此图最好保存,做图幅结合图表时有用)。 2、进行标准分幅 在上图基础上进行标准分幅,50*50或者50*40根据情况而定。标准分幅的设置如下:取整到十米;删除窗外实体选择后软件将自动删除图幅外的所有东西。所以每一个勘测定界分幅图都要根据上图重新分幅。第一个勘测定界分幅图分完之后,一般批量分幅的网格左下角坐

标都没有取整到十米,以标准分幅完后的左下角坐标为基准,移动网格对应点到对应坐标,以保证每一个网格坐下坐标都取整到十米。然后再重新分幅。 3、图面处理 分幅完成后,将保存的界址线文件原坐标粘贴到分幅图上,图框外界址线打断删除。(每个分幅图重复一次本操作)。勘界图上图框四个角上坐标均为四位,小数点前保留两位,后保留两位。只需删除默认分幅坐标前面多余即可。 界址点点号不能与其他线压盖。 每一幅图上都要有权属四至注记。 第一个分幅图上都需要附有一个分类面积表。

4、图面上地块面积统计 每一个地类都要进行地块地类统计。 01表示地块号为01;013表示地类代码;26264.12表示该地块面积。地块号逐渐往后递增,两个分幅图断开部分为同一个地块的,只需在一幅图上标明即可。每幅图上都需要标明该村民小组的总用地面积,同一小组内每一个地块面积之和要等于总面积。地块面积统计不能与其他线压盖。 5、最后处理 界址点点号、面积统计(总面积和每个地块面积)为等线体。 图框下3列字(测量员等)为等线体。 图名为等线体。 界址点圆圈消隐:地籍——界址点圆圈修饰——生成消隐。 6、图框左上角详解

土地勘测定界报告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示例) 用地单位: 项目用地名称: 勘测定界单位: 年月日(指内外业完成时间)

目录 1.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页 2.土地勘测定界表 页 3.土地分类面积表 页 4.界址点坐标成果表 页 5.项目用地地理位置图 页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一)勘测定界的目的和依据。 注:勘测定界的目的和依据。包括项目立项批复、技术依据等。 (二)施测单位及日期。 注:施测单位及日期。包括勘测单位、施测起止时间、内业完成时间。 (三)勘测定界外业调查情况。 注:勘测定界外业调查情况。包括权属、土地利用类型调查的依据、方法;基本农田界线的转绘等。(四)勘测定界外业测量情况。 注:勘测定界外业测量情况。包括测量仪器的选择、坐标系统的选择、首级控制选择、控制网布设情况以及埋设界标个数等情况。 (五)勘测定界面积量算与汇总情况。 注:勘测定界面积量算与汇总情况:面积量算的方法、实测用地总面积、占用基本农田面积等。(六)相关情况说明。 注:相关情况说明。工作底图的选择、勘测定界图编绘(测量)方法、对成果资料的说明以及自检情况等。

表勘测定界表 1用地单位全称(即该单位公章全称)、个人用地则填户主姓名。 2用地单位办公地址,及联系电话。 3与单位有资产、行政等关系的上级领导部门,个人用地时此栏不填。 4项目用地土地用途,按全国统一的土地分类中土地分类含义填写。 5用地的座落。 6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批准文件,工程初步设计或工程总平面规划批准文件,规划许可证等。 7勘测定界图分幅图号 8按土地权属性质分,包括国有土地面积、集体土地面积;按现状土地利用类型分,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以及占用基本农田面积。9勘测定界单位签注:由单位主管、审核人、项目负责人的签章,并加盖勘测定界单位土地勘测定界专用章。

土地勘测定界管理办法

土地勘测定界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依法维护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加强各类用地审查,实现土地审批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规范土地报批过程中的土地勘测定界工作,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 1008—2007)、《广东省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办法》、《关于珠海市国土测绘大队机构编制的通知》(珠机编[2006]131号)以及国家和省其它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珠海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各类建设用地的勘测定界工作。 第三条珠海市国土测绘大队负责全市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组织实施,统一承担办理全市的土地勘测定界测绘业务。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的土地勘测定界,是指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 第五条土地勘测定界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和制度;坚持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满足项目用地上报审批的要求。 第六条勘测定界主要工作内容: 1、外业调绘,包括权属界线的调绘、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地利用类型界线的调绘、基本农田界线的调绘、农用地转用范围线的调绘; 2、平面控制测量; 3、界址点的放样及界标的埋设; 4、界址点测量; 5、面积计算和汇总; 6、勘测定界图测绘。 第七条勘测定界成果资料包括: 1、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2、勘测定界图 3、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 4、观测记录、计算手薄 第八条用地单位或个人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权手续前,应当向珠海市国土测绘大队申请勘测定界。勘测定界成果是《建设用地批准书》的法定图件和资料,勘测定界成果经核准确认、加盖市国土测绘大队“勘测定界专用章”后,作为市国土资源局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的依据。 第九条申请用地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取得土地出让、转让合同或划拨用地批准书、选址意见书和市规划局发出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红线图》等必需资料后,即可填写勘测定界申请书,向市国土测绘大队申请勘测定界。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 依据发布的招标文件, 项目工作的进度、质量、安全生产等控制与指导,确定其用地范围、界址、面积、土地利用现状与权属状况,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管理法》、《甘肃省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发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原建设部颁发的《城市测量规范》、2007年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印发的有关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文件资料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程状况 项目,项目施测面积约6508亩,施工工期为20天。该项目测区面积较大,施工工期较短。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管理法》。 2,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 3,《城市测量规范》。 4,《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 三、勘测定界工作情况: 1 工作底图的准备 1、1工作底图就是用于进行勘测定界及编绘勘测定界图的基础图件。 1、2工作底图应就是地籍图、地形图、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1、3 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不小于1:2000大型工程工作底图比例尺不小 于1:10000。

3、2、3 若首级控制网点密度不能满足土地勘测定界,应在首级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一级或两级加密控制点。加密控制测量应优先采用导线网、三角网形式加密控制网,也可用单一附合导 线,插点仅限于个别地点使用。 3、2、4 勘测定界平面控制网测量作业及精度的基本技术要求,遵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等 4 界址点的放样及界标的埋设 4、1 实地拨放界标的位置 实地拨放界标的位置一般有两种方法、 坐标法放样。根据初步设计图或规划用地范围图,图上拟定界标位置,并图解获得拟用地界址点坐标,或利用工程总平面布置图给定的拟用地界址点坐标。利用控制点(或明显地物点)坐标与拟用地界址点坐标计算放样数据(反算边长、方位角),利用拟用地界址点邻近控制点(或明显地物点)采用极坐标法放样界标位置。 关系距离法放样。根据初步设计图或规划用地范围图或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图上拟定界标位置,并在图上量出界址点与邻近现有地物的边长(三条以上),或利用给定的拟用地边界与现有地物的距离夹角等。在实地采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项目用地单位: 项目用地名称: 勘测定界单位:一拓国土工程咨询 2016年10月19日

目录 1、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1-4页 2、土地勘测定界表 5页 3、土地分类面积表 6页 4、界址点坐标成果表 7-57页 5、界址点点之记 58-70页 6、项目用地勘测定界图 71页 共71页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一、目的与任务 为实施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化,加强土地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利用测绘手段,对拟建项目建设用地进行实地划定土地使用围、测定界桩位置、标定用地界线、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土地管理部门审查报批建设项目用地提供技术依据。 二、作业依据 1、相关资料 (1)项目用地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形图; (2)建设项目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2、有关规程、规 本次勘测定界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进行实施,主要规程、规为:(1)《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 (2)《城市测量规》CJJ/T8-2011; (3)《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 (4)《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 1008-2007; (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GB/T18314~2009。 3、坐标系统 本次勘测定界平面坐标系统依据国家1980坐标系3度带坐标,中央子午线为114度,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面为高斯-克吕格平面。

三、施测单位及日期 施测单位:一拓国土工程咨询 日期:野外作业时间2016年2月23日—2016年2月25日,业完成时间2016年10月19日 四、勘测定界外业调查情况 由五台县国土资源局,耿镇镇、高洪口、家庄土地管理员及各村主要负责人现场指界,核实确定权属界线。依照最新下发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资料完成图斑地类核实工作。 五、勘测定界外业测量情况 平面控制测量 (1)基本控制:在国家控制点基础上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测量方法施测,布设E级控制点主要技术要求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3°带成果。 以上各级控制测量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规执行,成果精度良好,可以满足本次勘测定界工作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勘测定界规程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1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勘测定界一般工作程序 1 5 实地调绘 2 6 平面控制测量 3 7 界址点的放样及界标的埋设 3 8 界址点测量 3 9 面积计算和汇总 4 10 勘测定界图 5 11 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 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示 例) 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勘测定界图(样图) 16 附录C (资料性附录)土地勘测定界验收报告 19 前言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7年批准发布的《建

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试行)》。 本标准的附录A、B、C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高延利、李万东、扈传荣、杨祝晖、张燕妮、温明炬、张炳志、张阳阳、刘天增 参加人员:韩琼、詹长根、朱国雄、何瑞东、胡凯、方思勤、谢玉周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引言 土地勘测定界(以下简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勘测定界工作,在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下,由有资格的勘测单位承担。 为实施项目用地审批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土地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土地勘测定界的具体方法及措施

土地勘测定界的具体方法及措施 发表时间:2016-04-18T14:43:03.95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2月供稿作者:庄磊 [导读] 第九师联拓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土地勘测定界方法也不断创新发展,土地勘测定界所提供的土地应用范围、应用类型等方面数据信息也越来越准确。 (第九师联拓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834601) 【摘要】随着城市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土地征收、征用、出让、整理、开发、转用等工作逐渐增加,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土地勘测定界环节,使得勘测定界工作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同时也给土地应用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地勘测定界方法也不断创新发展,土地勘测定界所提供的土地应用范围、应用类型等方面数据信息也越来越准确。本文分析了土地勘测定界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措施,为城市总体规划、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准确的土地使用范围、土地使用类型和相关准确数据,为进一步做好土地开发整理提供依据和服务。 【关键词】土地勘测定界;方法;措施 引言 土地勘测定界是由于土地的使用趋于多项需求发展,而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测定界址位置等工作,为国土资源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材料。通过土地勘测定界能使保障用地审查、使用地审批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使项目用地更加科学、规范、依法、集约,保障了耕地保护制度实施,控制了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土地勘测定界侧重于地籍管理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和测绘工作,是项目用地从立项到审批整个过程的重要环节,是用地审批的重要依据。 一、土地勘测定界的特点 土地勘测定界具有综合性、精确性、特殊性、及时性等特点。土地勘测定界工作有土地地籍情况调查、土地使用现状调查以及放样测量等工作内容,多种工作集一体显示出土地勘测定界工作具有综合性特点。土地勘测定界是一项专为针对土地审批、土地应用范围、应用类型以及应用数据等特殊性技术工作,本身具有特殊性特点。土地勘测定界自身使用功能决定其精确性,特别是与土地地籍管理的工作衔接,外业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程逐步进行,内业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实时自我检查、互相检查,其目的要确保精确性。项目用地勘测定界与工程进展进度具有一定联系,它可以制约着工程进展速度,要保证工程进度就需要勘测定界人员要及时、准确地将勘测定界结果上交,加强审批速度,提高审批效率,所以,本身具有及时性特点。 二、土地勘测定界的方法步骤 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勘测定界准备工作阶段、勘测定界外业工作阶段、勘测定界内业工作阶段、勘测定界成果检查验收及归档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接受委托、组建队伍、收集资料、实地踏勘、制定技术方案、工作地图的选择和整饰等内容。外业工作阶段主要是外业调查和外业测量,外业调查类似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同时兼有城镇地籍调查的内容,分为城镇权属调查、地类调查。外业测量主要是平面控制测量、放样测量和界址点测量。内业工作阶段分为内业面积量算汇总和编绘勘测定界图、撰写勘测定界报告。成果检测验收及归档阶段主要是检查验收提交成果。 三、土地勘测定界的技术方法 1.GPS-RTK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GPS即全球定位系统,是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系统,GPS技术在我国测绘领域发展非常快,特别是GPS-RTK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测绘的效率、效益,特别是精度得到了提高。GPS-RTK即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技术,这种技术是GPS技术应用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最新一种技术,它利用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实时动态定位测量。具有静态测量作业模式和准动态测量作业模式两种,这两种作业模式能实时计算出的定位结果,实时地判断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能有效减少观测次数,很大程度缩短观测时间,提高作业效率。这种最新技术非常适合土地勘测定界工作,这些技术的应用具有能使土地勘测定界达到厘米级,能大幅提高土地测量定界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很大程度提高定位效率,保证成果质量的优势。GPS-RTK 系统由基准站、数据链、控制软件和流动站组成,通过基准站接收卫星信息并及时传送数据链信号,通过流动站接收卫星信息和基准站传出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三维坐标,用数据链实现动态测量,在通过控制软件进行数据编号,最终得到占地面积、土地使用等信息。 2.DEM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DEM为数字高程模型,它的工作原理是使用已测定的数据、全站仪实测数据进行三维坐标点计算,是数字化测图方法之一。DEM法勘测定界与GPS-RTK相比要复杂的多,GPS-RTK虽然在平面勘测具有独特优势,具有精度高、费用省、操作简便等特点,但是通常土地勘测定界测量的是地表面积,而在实际土地勘测定界中常因地表面积因坡度原因产生差异,GPS-RTK显得不如DEM测量技术,DEM法能最大限度模拟地表曲面的方法提高精度。在建立镀膜之前要进行前期的空间平面投影的变形处理,进而技术空间三角形的面积,完成土地勘测定界面积的汇总,这种测绘方法要用其他测绘方法先得到平面面积,延后使用面积投影的变形比率公式投影,得到数字化的空间三角形,要考虑到三角形空间和投影变化形比,计算方式较为复杂,最终将数据通讯全部输入电脑建立DEM模型,进而技术土地勘测定界的地表面积。 3.RS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RS技术即遥感技术,这种技术利用地面上空飞行物上的传感器或遥感器对物体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进行探测,并从中获取信息,再通过分析和判读来识别地物。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遥感仪器、图像接收处理和分析判读四部分组成,卫星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上的传感器进行电磁破辐射、反射特性进行探测,主要特点是直观,可以直接应用在土地勘测定界中,可以降低系统误差,准确快速的定位,能克服单纯地面勘测不足,很大程度地减少外业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4.GIS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能获取、存储、编辑、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MAPGIS软件是较为先进的GIS软件,它的功能强大,图形输入操作简单,具有全部制图功能,可以制作具有出版精度的地形、地质图,可以提高数据的处理精度及效率,优化勘测定界的工作流程,减少重复工作,被广泛地应用在土地数据库建设和土地管理中。MAPGIS系统以Windows为平台,采用C++语言开发,使用方便,具有扫描仪输入和数字化仪输入等主要输入手段,可接受DBASE、Foxbase等数据库,具有完备的错误、误差校正方法,具有直观实用的多媒体数据、多重数据结构的属性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范本)

编号: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用地单位: 项目用地名称: 勘测定界单位: 2008-3-15

目录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2) 勘测定界表 (4) 勘测面积表 (5) 宗地分类面积表 (6) 土地分类面积表(集体) (7) 地块面积及界址点坐标成果表 (11) 外围界址点成果表 (44) 项目用地地理位置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界址点点之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地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为测定建设项目用地的面积、土地利用现状和使用土地的界址,受的委托,由对该项目进行土地勘测定界。 一、工程项目勘测定界依据 1、关于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批复文号); 2、《土地勘测定界规程》;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4、《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5、《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时期适用) 6、提供的工程总平面设计图、测量控制点成果等。 二、施测单位及日期 该项目勘测定界由承担,至完成外业作业及内业整理。 三、勘测定界工作情况 1、外业调查情况 (1)权属调查情况 从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搜集用地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登记中的权属资料,并对分幅权属界线图、权属来源证明文件等进行了审核,将审核合格的行政界线、权属界线转绘到工作底图上;对无上述权属证明材料或权属界线模糊、不清的,在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配合下,组织原权属单位有关人员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现场指界,并将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界线测绘到工作底图上。 (2)地类调查情况 依据《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时期适用)、《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以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地形图上的地类界线,通过现场调查及实地判读,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各地类界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并标注三级地类编号。同时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地类进行了核实,与实地不一致的,在勘测定界报告及面积量算表中已注明。 利用收集到的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图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界线图,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基本农田界线测绘和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图上确定项目用地占用基本农田的范围,并进行了实地核定。 2、外业测量情况

南方CASS勘测定界版解决方案教学教材

南方CASS勘测定界 总 体 解 决 方 案 广东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South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二〇一〇年四月

1 前言 1.1金土工程介绍 “金土工程”就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立科学、高效的国土资源形势分析、预测和信息服务体系,使国家能够直接、全面、准确地掌握国土资源信息及其动态变化情况,形成上下联动的规范、科学的网络化国土资源管理方式。 1.2金土工程对数据的要求 1.3土地勘测定界的概念 土地勘测定界(简称勘测定界、勘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 1.4勘测定界需要提交的成果 (1)文字成果:勘测定界报告书 (2)图件成果:包括接图表、勘测定界图、项目用地范围图、控制网展点图(大型工程)(3)电子数据:包括电子报盘数据和勘测定界备案数据

(4)观测记录、计算手簿(作业单位存查) 勘测定界成果备案数据主要包括勘测定界报告书、勘测定界图、项目用地范围图、界址点成果表、面积汇总表。

2 CASS勘测定界版软件介绍 2.1 CASS勘测定界版软件简介 CASS勘测定界版是南方数码最新推出的一款专门针对于土地详查和土地勘界的专业数据处理软件。配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的需要,从地形绘制、地籍成图、土地详查到最后的成果报告,形成完整的工作流程,为土地勘测定界提供解决方案。 CASS勘测定界版主要功能是面向国土资源部门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以提高作业效率与简化作业员操作为原则,采用AutoCAD图形扩展属性管理技术,以GIS概念实现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双向联动,使用户在进行绘制土地勘测定界图、地籍调查宗地图与编制土地勘测定界项目成果表和报告书的工作中,从大量重复性绘制与计算统计等繁琐劳动中解放出来,并彻底解决了计算统计数据容易出错的技术环节,能够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基础资料的科学性、准确性提供有力的保障。 2.2 CASS勘测定界版软件设计参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TD/T 1008-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细则(农村部分)》 2.3 CASS勘测定界版的用途

土地勘测定界内容

土地勘测定界内容 一、乙方服务内容 (一)主要工作内容: 1、土地调查 (1)、各村、社权属调查。 (2)、各村、社地类调查。 2、宗地及地类面积计算汇总统计; 3、勘界报告书编制及绘制勘测定界图; 二、执行技术标准 1、国家行业标准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2、国家土地管理局TD-93《城市地籍调查规程》; 3、199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印发《建设项目勘测定界技术规程(试行)》; 4、重庆市地籍调查补充规定; 5、重庆市建设用地征地勘界报件资料相关规定。 三、协作事项 1、甲方须作如下工作: (1)勘测定界过程中需在图纸上或实地确定具体征用土地范围。 (2)现实性较好的1:500地形图光盘及落实地形图所涉及控制点到实地; (3)征地区域涉及到的国有单位土地权属资料由乙方自行解决,甲方协助。 2、乙方须作如下工作: 按照国土资源部和市国土房管局勘界测量的技术规程要求实施工作,保证满足用地报件需要。 四、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在甲方规定时间内完成宗地及地类面积计算汇总统计、勘界报告书编制及绘制勘测定界图.

1 勘测定界一般工作程序 1.1 接受委托 具备勘测定界资格的单位,须持有用地单位或有权批准该项目用地的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勘测定界委托书方可开展勘测定界工作。 1.2 查阅有关文件 查阅由用地单位提供的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选址意见书及规划用地范围图;批准的施工设计和有关资料;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前期对项目用地的审查意见。 1.3 搜集图件及勘测资料 由用地单位搜集辖区内用地管理图、用地范围内的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权属界线图、地形图、基本农田界线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由专业设计单位承担设计的用地范围图以及比例尺不小于1:2000的建设项目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搜集用地范围附近原有平面控制点坐标成果。 搜集用地界址点拟定坐标(设计坐标)或与定界有关的参考资料。 1.4 现场踏勘、制定技术方案 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收集的控制点成果资料,了解项目用地范围附近的各级控制点的标石完好情况和现场的通视条件,以便制定合理的勘测技术方案。对于线形和大型项目用地还应调查了解交通和地理条件。 1.5 实地调绘 实地调查核实用地范围内的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土地利用类型界线、基本农田界线、已批准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范围线。将其测绘或转绘于工作底图上,同时对现状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调查核实。 1.6 勘测定界 界标的埋设与测定,测绘界址点的解析坐标。 内业计算、编绘勘测定界图、面积量算。 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土地勘测定界的技术流程和方法

土地勘测定界的技术流程和方法 摘要: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土地勘测界工作的经验,就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中的技术流程和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以供探讨和借鉴。关键词:土地勘测定界、土地分类、权属 1. 引言土地勘测定界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土地征用、划拨、农用地转用、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它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它在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土地管理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 勘测定界总体工作程序依据《土地勘测定界规程》,勘测定界的程序为:首先接受委托--组织协调工作--收集用地文件及有关图件--现场踏勘--实地放样--界址测量--面积量算--绘制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图--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成果检查验收―提交资料 3. 勘测定界过程 3. 1 组织协调目前,我们的做法是在接受用地单位的委托书后,项目负责人就安排人员进行工作的前期组织协调。协调工作包括与用地单位及国土资源局相关科室协商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具体时间、了解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状况等。组织工作根据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大型项目勘测定界分为外业调查、外业测量、内业整理汇总三个工

作组,在项目实施前还应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编写技术设计书。只有做好前期的组织协调工作,制定好相应的计划,才能降低工作难度,使土地勘测定界工作顺利进行,保证最终成果的客观准确。3. 2 收集资料 3. 2. 1 收集相关政策性文件及用地批准文件收集相关政策性文件如《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城市测量规范》等作为开展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政策与技术保障。3. 2. 2 收集相关的图件对于一般项目勘测定界工作应尽量搜集用地范围内的地籍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权属界线图、用地单位提供的建设项目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地籍图、地形图作为编绘勘测定界图的基础图件;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作为现场调查核实权属及地类的主要图件资料;用地范围图及项目用地工程总平面图作为勘测定界时放样测量的基础图件;土地利用现状图还用于制作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 3. 2. 3 收集权属证明文件权属证明文件的收集包括土地权属文件、征用土地文件、土地证书、土地承包合同(协议)、土地出让合同、清理违法占地的处理文件、用地单位的权源证明材料等,作为权属认定的依据。此外,还应搜集工作范围内各种用地和建筑物、构筑物的产权资料作为权属检核的依据。搜集不全的相关权属证明文件也可以在土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时补充搜集。如果是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