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理解新经济地理学

理解新经济地理学

理解新经济地理学
理解新经济地理学

理解新经济地理学

胡志丁,葛岳静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地理学术界出现了两种“新经济地理学”,分别隶属于经济学和地理学。然而由于两学科在研究传统和学科分析框架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两种新经济地理学在研究思维、方法和内容等众多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分歧。经济学的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可以分为视角、参照系和分析工具三部分;地理学的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可以分为观察、实地调查、原因分析和政策建议与理论提升四部分。正是这种学科研究传统和分析框架的差异导致两种新经济地理学的分异,同时也成为理解两种新经济地理学的出发点和突破口。本文回顾了对新经济地理学争论的两个焦点,从学科的分析框架出发对两种新经济地理学的前提假设、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等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互相借鉴和融合对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学;地理学;方法论;分析框架

1、引言

人们对经济地理学的兴趣随着全球化的因素而日益增加,这也使得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和丰富。在过去的20年里,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得到了充实,研究方法得到了极大丰富,而且其经验研究范围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拓展,这使得经济地理学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复兴。如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信息经济化、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地理学家将其研究转向社会以及文化转型理论,这就使得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出现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理论视角的多元化,经济地理学由此经历了四次转向,即制度、文化、关系和尺度的转向。而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地理学似乎正在经历“演化主义转向”。这种研究取向主要集中在国际经济地理学界,特别是在欧洲经济地理学界,西方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方向似乎正在变成演化经济地理学。另一方面,以克鲁格曼、藤田昌久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也开始对地理或空间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意将其作为一个核心要素引入主流经济学研究的框架内,他们在这方面所做出的杰出工作被经济学家称为“新经济地理学”的来临。特别是200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保罗·克鲁格曼。这极大地激起了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对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兴趣,关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各类论文一时增长迅猛。

然而,在过去时间里对“新经济地理学”的争论也一直存在。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关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名称使用以及学科界线之争。虽然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家将其把“地理”或“空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称

作“新经济地理学”,但是地理学家却在以另一种方式,即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多维转向”来树立自己的“新经济地理学”地位。所以,一些地理学家认为目前主流经济学的工作仍是艾萨德的“区域科学”传统的继续,其核心是“地理经

济学”而非“经济问题的地理学”。因此,主流经济学家的所谓的“新经济地理学”并非真正地理学意义上的“新经济地理学”,而是“新地理经济学”或“新空间经济学”(后文为了行文的简便,将经济学的新经济地理统一称为新地理经济学)。而学科界线之争主要指由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名称使用而引起的其本身与地理学、传统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科学等学科的关系问题。杨吾扬等指出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和区域科学具有两方面的共性:其一,它们都是以经济的空间活动为对象;其二,它们均被公认同经济科学和地理科学有较密切的关系。还有学者认为经济地理学即为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派是区域经济学形成的三个主要流派之一;而其他一些学者则认为新经济地理和区域经济学都是以空间为研究对象,但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手法有所不同,各自存在着优势与不足。它们都是经济学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新经济地理是主流经济学的范畴,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范畴。而克鲁格曼本人则认为所谓的“经济地理”是指“生产的空间区位”,大部分区域经济学,以及一些(但不是全部)城市经济学,它们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经济地理。

争论的焦点之二就是关于主流经济学家对新经济地理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自从经济学的地理转向后,在经济地理学领域关于方法论的讨论引起了激烈争论。地理学和经济学的学科传统和研究方法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但两者都深受实证主义的影响,如20世纪60年代鼎盛一时的“地理学的计量革命”。然而到了20

世纪60年代末,实证主义地理学逐渐受到来自地理学以外的种种批判。其批判主要来源于传统区域学派和后来兴起的行为主义地理学、人本主义地理学和激进地理学等新流派。而主流经济学却一直保持着逻辑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现代经济学几乎开始涉及到数学知识的方方面面。所以,有部分地理学家指出新经济地理学仅仅是将早期的区位理论和区域科学的理论数学化和模型化,是经济理论决定的经济地理理论化的思路。与此同时,地理学界的制度、文化、关系和尺度转向也深受各种各样的批评,如研究问题的肤浅、概念和理论建构缺乏严密性、提出的政策在实践上具有软弱性等,而过度的“文化转向”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关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争还包括其假设、模型和地理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等细节问题。如关于新经济地理学中的个体理性假设,地理学家就指出这与现实的差异较大,人文力量不是完全理性的,而是学习型的,其信息和决策行为受周围环境影响很大;而对于新经济地理学中的模型更是表现出不屑一顾。对地理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更是存在截然相反的观点。经济学家认为“地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有限的或者“已经不起作用”;但地理学家仍坚称地理影响着区域发展,仍对经济活动施以影响。

马丁认为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的这种争论没有任何的收获,也许可以更好地描述为“聋子之间的对话”。

由于以上争论的持续存在以及由于经济地理学学科交叉特性导致的经济地

理学过去20年中一直遭受的混乱,使得目前国内对新经济地理学在引进的过程

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理解和认识方面的偏差。这明显表现在地理学界无法接受经济学家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化的解释方式,而经济学家则很少去借鉴和引用地理学家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最近的“多维转向”。剑桥大学经济地理学教授马丁曾说到,就理论、方法论和认识论来说,地理学家所研究的经济地理学与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的新经济地理学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它们在学术规范、学科范式、理论方法等诸方面的差异远大于共同点。樊杰指出方法论建设一直是而且现在更是经济地理学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可喜的是国内已有部分学者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所以,鉴于以上分析,本文欲从学科方法论的角度,来重新梳理两种“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及两种学科下“新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着重阐述两者的差异,而不是共同之处,希望对于澄清一些基本争论和理解起到一定帮助。本文研究思路与早期研究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出了一种地理学的新经济地理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是基于其研究要素(社会文化、关系、制度)的特性和具体案例研究而提出的(具体分析见后,此分析框架不包括演化经济地理学在内);二是注重从方法论和学科分析框架入手,阐述并展现两种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建构及其研究内容和进展,而不是单纯的对其模型、研究内容和批判性的研究进行介绍;三是对两种新经济地理学的异同或者融合与分异的阐述并不局限于通过其前提假设、研究内容等来展示,而是基于学科研究传统和分析框架。

2、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与新地理经济学

2.1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现象的社会科学。从18世纪经济科学诞生时起,有关它的方法论就从未止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学通过60年的蓬勃发展,现已成为一门规模庞大、分支众多、体系严谨、模型化的社会科学领域,在社会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从侧面也反映了经济学方法论很适用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不但许多经济学家,甚至人类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和受过经济学影响的社会学家近来都在主张“经济学方法”是唯一合法的、富有成效的人类行为研究方法。经济学的发展速度之快和影响之深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学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被经济学家们广泛接受的经济学范式,即统一的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由克鲁格曼、藤田昌久等倡导的新地理经济学代表着经济学家们把“空间”因素带回到主流经济学的努力,他们对新地理经济学所作的工作和研究方法都是在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下完成的。所以,理解和批判经济学的新地理经济学都必须从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入手。

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但是所表达的意思或分析思路却完全一致。其一是认为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视角、参照系或基准点和分析工具。视角是指经济学家如何从实际出发来看待问题的角度。经济学的一般分析视角都为从消费者或生产者单个经济行为体出发,他们被认为是在各自的约束条件下去追求最大的效应或利润,

而其他各种间接机制(比如价格、激励)通过影响经济行为体的行为进而影响“均衡结果”和“效率”,而政策的设计初衷就是在不改变一些人的效用的同时增加其他人的效用以实现帕累托改进。参照系或基准点类似物理学中的参考系,即用来作为参照的、假定不动的物体。经济学中的参照系是指在理想的状态下,经济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进而达到的一种理想均衡状态。这种理想状态跟现实相差很大或者完全不符合现实,但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分析下所形成的均衡以及效率却是用来分析现实中的均衡和效率改进的最佳对比对象。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就是指各种图像和数学模型,这类似于地理学中的地图、GIS和数学模型。经济学的高深和进步就体现在新的分析工具或数学模型的建立,但是这种过度数量化和对模型的崇拜,也使其脱离了现实并遏制了理论发展,把以数理逻辑推演得出的结论当做真理应用到实践中的危险也有目共睹,如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其二是认为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由五个部分组成:界定经济环境、设定行为假设、给出制度安排、选择均衡结果和进行评估比较。以上两个分析框架看似毫无联系,其实本质一样。设定行为假设、选择均衡结果和进行评估比较是对视角、参照系的全面、详细的阐述,如何选择均衡结果和进行评估比较都有赖于参照系的确定。而界定经济环境和给出制度安排则体现在新的分析工具的诞生,新的分析工具或数学模型的建立就是需要重新界定经济环境和给出新的制度安排。经济学家的新地理经济学就是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下建立起了宏伟的理论大厦。

2.2经济学的新地理经济学

新地理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分支一样,研究视角并没有发生变化,它们基本都是从消费者和企业等微观主体入手。消费者通过购买各类产品的组合追求效应最大化,其约束条件是工业品集合体的价格、农业产品的价格和自身的收入水平等,而企业则是通过销售自身的产品追求理论最大化,其约束条件是劳动力、资本、资源和产品等价格和技术、运输成本、产出构成的生产约束条件等。正是无数的消费者和企业的行为决定了均衡结果的收敛或分异。他们对微观主体的行为假设完全理性,追求效益最大化,这点与新经济地理学假设微观主体有限理性、决策行为依赖于制度框架有很大差异。然而为什么新地理经济学是最近三十年才发生的事情呢?这其中最主要的两点原因就是经济科学发展的精细化和分析工具的缺乏。学科发展的精细化导致在经济学学科中只有可以模型化的思想才会得到垂青,而后者的缺乏直接导致研究学者的规避心里。新地理经济学中的很多思想并不是原创的,或者说很早就被发展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所阐述,如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和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等。所以地理学家借此批判新地理经济学是艾萨德区域科学的翻版有其道理,但是这种批判只对了一部分,而忽视了另一部分。艾萨德在《区位和空间经济学》中开创性地提出把区位问题看成是厂商在权衡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实现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这一成果完全被新地理经济学所应用,“冰山”运输成本就是例证。然

而对于经济活动空间区位的任何讨论都必须偏离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的方法。显然艾萨德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而这恰恰是研究企业行为的关键和核心问题。同时,对于这样的一些想法的模型化所面临的困难也让主流经济学家感到无能为力。这直接导致对早期由杜能、韦伯等提出的区位理论的边缘化和经济学对空间因素的忽视。直到1978年,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联合发表了“Monopolisticcompetitionandoptimumproductiondiversity”一文之后,经济学家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分析空间的工具。该文一出来很多人就评价道:“我们关心的不是他(斯蒂格利茨)能不能拿诺贝尔奖,而是能够拿几次”。该模型直接解释了现实经济中企业所具有的很强的市场扩张能力和所有企业主要生产某一

系列产品的现象。企业市场扩张能力和主要生产某一系列产品意味着企业在生产这些产品中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并存在某种程度的垄断特征。这与早期的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减格格不入,D-S模型就是对类似问题的一种绝佳处理工具。但是该模型本身并没有引入空间结构(运输成本)因素,所以也就不能被直接应用到空间经济学中。克鲁格曼敏锐地嗅到D-S模型的重要性,利用该模型于1980

年发表“Scaleeconomies,productdifferentiationandthepatternoftrade”一文,从理论上指出了空间结构(运输成本)、产品特化、贸易和规模经济之间存在的关系,也是第一次把运输成本纳入D-S模型中,使空间因素第一次在垄断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背景下得到了详细讨论。然而这里的“空间”概念化的方式与地理学中对“空间”处理的方式完全不同。经济学中的空间概念仅仅是为了处理区域之间的运输成本而引入的,是“中性空间”,而不是地理学中的“真实空间”,也就导致区域差异的不存在,世界是一致的。地方特性和不同尺度的空间集聚被抽象掉了,社会、文化、制度等因素在新地理经济学中被认为是不重要的或者因为难以量化而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这些因素,特别是制度,对像中国这样的国家而言,是极为重要的,而难以模型化,所以被经济学家忽略。这些恰恰是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直到1991年,克鲁格曼发表“Increasingreturningandeconomicgeography”一文,才正式提出“核心—外围”模型的最初版本,该模型揭示了一个国家在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和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等因素是如何内生地分化出工业的“核心”区和农业的“边缘”区的过程。以上三篇文章构成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D-S模型界定了不完全竞争的经济环境,而收益递增则进一步刻画了经济地理研究中的另一个经济环境。这两者就是新地理经济学区别于先前经济学的关键所在,对现实社会的经济环境作出了更加准确、现实的经济环境界定,并使这些想法模型化。但这并没有脱离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加上空间结构(运输成本)、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就几乎完全阐述了经济学家是如何把“空间”因素带入到主流经济学的。

所以,评价和继续深入研究新地理经济学,都必须站在新地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或者说站在新地理经济学的模型基础上。接受或者否定新地理经济学都应该从它对消费者和企业的行为假设出发,并结合新地理经济学所界定的不完全

竞争、收益递增的经济环境以及对空间的处理方式着手。模型的复杂性和无法实现经验检验并不是否定理论创新的关键要素。如对产业聚集的研究中首先假定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存在运输成本,然后利用D-S模型构建起两区域、两部门和两种产品的核心—外围模型,同时为了解释在地理环境条件一样的情况下也能发生产业聚集,模型就要对运输成本、人口初始分布和最初的优势等参数做出假设,故新地理经济学的理论解释中非常重视历史与偶然因素,偶然因素的影响有时候所起的作用非常关键。新地理经济学的这种一致的分析框架直接导致其强大的学科魅力和人员吸引力,通过接受、轻微修改或者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影响因素(如拥挤、失业和税收等),就可以建立新的分析工具(模型),研究感兴趣的经济地理学因素。这点只要随便翻阅一下经济学期刊或经济地理学期刊和书籍就能得到印证。

新地理经济学提出的理论模型兼容了杜能、韦伯等提出的区位理论(当运输成本较高、规模经济程度较低时),同时又解释了早期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如地理条件没有任何优势地方为什么会出现产业聚集),这是学科理论发展、成熟的标志。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经济学对自身方法论的讨论和经济学理论构建或知识的扩展已经不再唯一由主流经济学家维持,而更多的来源于其他社会科学,如演化政治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女性主义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经济社会学,特别是地理学界对经济地理的多元转向,这些都在经济学的新地理经济学繁荣的背后敲响了警钟。

3、地理学的分析框架与新经济地理学

3.1地理学的分析框架

在地理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于环境差异、社会需要和学者好恶等原因,形成了该研究领域的几种传统,出现了相对应的学派,主要有生态传统与环境派、描述传统与区域派、综合传统与景观派和区位传统与数量派。而Pattison认为地理学有4大传统,即空间传统、地域研究传统、人地关系传统和地球科学传统,其中前三个传统与人文地理研究紧密相关,而地球科学传统主要用来剖析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多的应用则在自然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的种种研究传统必然形成其经济地理学独有的学科分析框架,进而影响经济地理学者对经济的地理现象的解释途径有别于经济学家。也正是由于经济地理被看作是地理学研究的领域,所以对行为体的解释不必是经济的,可以是政治的、制度的、关系的和社会的。然而由于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门正式的独立分支学科最多百年而已,加上其研究视角的多样性,很难提出一种能够被广泛接受的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但是一种不成熟的回答也许也是有意义的,至少可以让经济地理学科以外的人员更容易理解地理学家的工作,提升经济地理在地理学中的学科地位和地理学家的话语权。当然,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研究视角的多样性,利用多方面的、动态的和有差别的,而不是单一的、不

变的传统,经济地理学持续地进行有效的知识转换和更新,使它成为话语发酵和涌动的一个前沿阵地。

受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传统、地理思维模式、经济地理研究创新以及地理经济学中研究因素和案例研究的启发,地理学的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主要应由四部分组成:观察、实地调查、原因分析和政策建议与理论提升。既然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的地理现象,那么对经济地理现象进行观察就是首要的和必要的一步,这也是地理学从事各类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缺少观察就不能正确地把握现实,更不能提出一个好的学科问题。但是有了观察也不一定能提出科学问题,因为把一般事务转化为可研究的问题是相当困难的,同时也涉及到学科的研究传统。关于这一点本文不打算深入探讨(可以参见查尔默斯的《科学究竟是什么》),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观察有赖于理论,那么似乎就存在这样一种循环,通过观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理论、理论指导观察、新的观察提出新的问题。地理学这种观察的尺度要落实到所要研究的区域上,这就意味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概念是真实的空间。真实空间具有尺度大小不一,也就不存在一致性,区域的异质性是其前提,这种异质性或地方化的特性就体现在区域的社会、文化、制度和尺度等方面的差异。地方化的特性和空间尺度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就成为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这一点体现了人文地理学的区域研究传统,进而有单一区域到多个区域研究其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空间中的变化,这又体现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传统。所以新地理经济学具有真实的地理维度,这点与新地理经济学不同。清楚了经济的地理现象并形成了科学的问题后就要进行实地的调查,以便做出科学解释,调查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人文环境是人类、文化和生产生活活动的地域组合,包括人口、民族、聚落、政治、社团、经济、交通、军事和社会行为等组成。这体现了人文地理学的地球科学传统,因为仅仅抽取自然环境或社会、经济、文化的某一单一要素进行研究,地理学家认为都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同时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类社会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动态关系,即吴传钧所提出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采用实地调查方法也就意味着新经济地理学抛弃了新古典的模型方法,而应用归纳法,通常是案例研究展现真实空间的地方化特性。在对区域调查资料获取的基础上,就要找出影响经济分布不均衡现象的原因,影响因素包括自然、社会(关系)、经济、文化和制度等因素中的部分或全部。这就不难理解新经济地理学晦涩难懂的原因,因为这要求研究者具备相当广泛的知识面,对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和制度都要做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出原因后就要根据研究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有时需要做进一步的理论提升,找出事物的规律。如阿什·阿明从区域发展的制度转向研究出发,为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四条区域政策导向,即构建集群和本地联合经济、学会学习和适应、扩大本地制度基础和社会动员。然而,理论的构建总是困难重重,这就要求在理论提升环节中研究者需要具备相当程度的理论意识。这种理论意识包含对前

期理论、方法论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对自身理论构建意义和贡献的自我反思以及新理论核心主题和概念的精准化。制度经济地理学在理论构建中显得相对成功,其借鉴了产权理论、网络理论、调节理论等众多前期理论,发展了制度厚度、制度空间等核心概念,解释了地方化建立的制度是如何降低交易成本、地方化的网络在培育地方企业的嵌入性方面的作用以及地方制度体制的特征在地方经济社

会调节和管治中的作用等现象,为进一步理解制度及其作用途径作出了地理学的贡献。相比之下,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关系转向的理论提升则显得争议不断,彼得·森利直到2008年仍然撰文探讨关系经济地理学是否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研究议程和新的研究范式,而这一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3.2地理学的新经济地理学

地理学中的“新经济地理学”源于20世纪70、80年代对“新产业区”的研究和有关后福特主义及“文化转向”的争论。地理学的新经济地理学侧重于对特定区域的产业空间组织进行以案例或案例之间的经验比较和描述性分析为主,这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地理学的新经济地理学转变的起点来源于经济地理学的马克思主义转向及其批判。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由于关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现象背后隐藏的机制而非现象本身,着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资本主义空间不平衡发展的决定机制进行剖析,强调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不能脱离于更普遍的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然而作为结构主义和经济决定论的马克思主义由于过于关注下层结构和对人的能动性的忽视,受到了来自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挑战和批判。制度经济地理学正是在批判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和更早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区位理论基础上,吸收经济社会学、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等制度主义的观点,把经济活动置于更广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规则、程序等制度框架下去理解。因此,新经济地理一方面秉承了制度转向经济地理学的基本视角,即将经济嵌入到制度、文化、政治中,强调经济行为与特定社会情境相互建构关系的分析;另一方面这种新经济地理学采取了“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的哲学取向,强调了经济行为者的多元性、多中心性、关系性。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由于其思想来源的多样化,形成了弹性专业化和产业区、新产业空间、学习型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系统和管制与治理理论等学派。90年

代中期以后,伴随着经济地理制度转向研究的深化和新文化地理学的崛起,西方经济地理学发生了更为深远的“文化转向”的研究。从事这种文化转向研究的学者坚持认为,经济生活不仅是经济的,更是社会和文化的。经济地理学的这种文化转向获得了高度赞誉,Thrift认为文化转向把经济地理学从垂死的、令人厌

烦的处境中拯救出来;Barnes则认为文化转向是经济地理学向“解释学理论化”的重大转型;当然也存在许多批评。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化和人文地理学对“关系”的重视,经济地理学的“关系转向”成为90年代末期以来一个重要的研究议程,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议题涉及地方和区域发展中的“关系资产”、社会行为者、企业和组织网络的关系根植性、关系的尺度等等。

从地理学的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分析框架出发,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对特定区域进行观察,如观察到特定区域中的产业分布不均衡,存在产业集聚现象。为了解答为什么产业的分布不均衡和存在产业集聚现象时,新经济地理学家所要做的第二步就是要进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或案例研究,在过去被认为是一种特例的研究方法,而现在却成为标准。新经济地理学的实地调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宏观层面的调查,主要用来描述区域层面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制度等因素,如地方化的社会文化特性、制度厚度、产业氛围等等;二是微观层面的调查,在宏观层面调查的背景下具体分析区域层面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制度是如何影响微观主体(如企业)行为并导致区域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经济景观存在。这种从宏观到微观的解释方式与经济学的新经济地理学从微观到宏观的解释方

式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解释方式避免了经济学对行为主体假设为完全理性的错误,从区域宏观层面出发与微观主体结合就可以看出微观主体不是完全理性的,而是有限理性,追求的也不是效益最大化,而是遵循惯例行事。在对产业集聚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调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调查发现新产业区中有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组成的既竞争又合作的柔性生产综合体,以一种几乎完全竞争形式共存,而在另一些产业区中大型企业与小企业并存,是一种不完全竞争的形式共存。相对于新地理经济学中的不完全竞争假设具有进步性,更符合现实。在新地理经济学中历史、偶然只是在最初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决定因素,而文化、社会、制度完全被忽视;而在新经济地理学中文化、社会、历史、制度这些要素普遍受到重视。

然后在对基础资料的分析基础上,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角度进行解释。

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学的原因分析一般包括三个层次:低层次的自然环境本底、中间层次经济、社会和人文等互动和高层次的制度、文化等。如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分析仍然强调交通通达性、水土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条件的分析,并作为区位决策的支撑条件,这点在早期的企业布局和选址上应用较多,而最近几年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划和人口功能区划有复兴这一研究的趋势。新地理经济学的关系转向则代表了从社会、经济和人文互动的角度进行解释。如在新产业区的研究中,通过调查发现区域行为主体之间形成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关系,如合同关系、人际关系和企业之间的平等互惠关系等对促进企业集聚和发展非常重要;而制度、文化转向则认为经济活动嵌入于社会和制度,仅通过原子化的个人动机不能对其做出解释,而应该在更广泛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规则、程序和习俗的结构中来理解。这些转向体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发展的深入,但并不意味着低层次的因素影响的消失,它们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由于空间市场的外部性,如空间市场力、社会、文化、制度等方面的阻力,决定了需要区域政策,以便更好地促进企业和区域的发展。

如关于制度厚度与区域发展的讨论,目前主要形成了三种观点:一是“厚而有效”,即制度厚度促进了区域发展;二是“厚而无效”,如英格兰东北部提供了重组的制度过程;三是“薄而有效”和“薄而无效”。这就必然导致对地区制度厚度到底如何推动经济发展与繁荣的讨论,为了实现区域发展的目标就有必要对地区进行空间调节。

4、两种“新经济地理学”的对比与未来

4.1两种新经济地理学的对比

全面详细的对比两种新经济地理学几乎是不可能的,特别是由于地理经济学涉及的研究领域如此广泛,这也超出了本文范围。但是从学科的分析框架入手对两种新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主要假设、空间概念化和分析模式等方面进行简单概述确是有可能的。

在方法论层面上,经济学的新经济地理学主要采用的是演绎方法,构建正规模型(formalmodeling),进行实证研究;地理学的新经济地理学主要采用归纳的方法,评价性推理(appreciativetheorizing),进行案例研究。在假设方面,经济学的新经济地理学认为行为人是完全理性的,受利益最大化的驱动,在微观层面企业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是不完全竞争的;地理学的新经济地理学则认为行为是有限理性的,受所处的各种环境(如制度环境)的驱动,微观层面的企业不完全是不完全竞争,也存在完全竞争。在分析模式方面,经济学遵循从微观到宏观的思路,采用均衡分析方法;地理学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思路,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对空间的处理方式,经济学假设是空间同质,中性的空间,运输成本对空间的作用较大;地理学则认为空间异质,是真实的空间,各种环境下行为体是具有路径依赖的特性。

4.2两种新经济地理学的未来

早在20世纪初期,马克斯·韦伯(MaxWeber)就指出:“科学已经进入一个先前所不知道的专业化的阶段,并且这种情形将永远保持下去。……一种真正确定和卓越的成就,在今天总是专业化的结果”。经济学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并采用了逻辑实证主义,而数学又是表达逻辑最好的语言,最后导致经济学不断的数学化和模型化。根据经济学的模型化传统和固有分析框架,未来经济学的新经济地理学发展将朝着三个方向发展,一是进行实证研究以便证实或修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二是引入新的因素(只要可模型化)或者局部修改新经济地理模型以便继续完善理论和指导实践的需要,如后面发展起来的自由资本模型(FC 模型)、自由企业家模型(FE模型)、资本创造模型(CC模型)、世界溢出模型(GS模型)等都是建立在核心—边缘模型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但函数的选择、行为主体行为的刻画等局部方面发生了变化,应用新经济地理学的各种模型可以用来研究城市的形成、城市规模分布、效率、公平与最优聚集、产业聚集、分散与经济增长、单边贸易政策与经济增长、税收竞争与聚集和区域补贴等等;

三是另辟路径发展新的模型,由于经济模型的不唯一性,有些经济学家开始考虑另谋出路,去发展简便易实证的新经济地理模型,以便“发明”新的分析工具。

而人文地理学家却没有选择这样做,他们接受并实践着大卫·哈维的观点,即面对学科内外部的冲击和挑战,地理学不能企图以各学科分支之间的更为狭窄的专业化来提升自身。因为这样地理学者们将失去地理学作为空间方面的综合者而存在的理由,他们各分支学科越是变得专业化,他们离构建大众能够和容易接受的地理知识的过程就越来越远了。所以,未来地理学的新经济地理学将随着社会科学中的文化、制度、关系等研究的不断完善而继续完善关系、制度、文化的转向理论,并会继续借鉴和吸收社会科学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如新经济地理学的演化主义转向和新区域主义,并显示其强大的解释力度,同时也会随着GIS和RS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研究手段,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区域增长与新产业地理学、区域化与区域研究、全球化与地方化的研究。但目前对于地理学的新经济地理来说,对制度、关系、文化等转向作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总结、提升(包括对制度、关系和文化研究的地理学贡献、研究范式等)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梁进社.经济地理学的九大原理.地理研究,

[2]罗恩·马丁.经济地理学中的制度方法.见:[美]埃里克·谢泼德,[加拿大]特雷弗·J.巴恩斯.经济地理学指南.汤茂林,谈静华,李江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3]顾朝林,石爱华,王恩儒.“新经济地理学”与“地理经济学”:兼论西方经济学与地理学融合的新趋向.地理科学,

[4]李小建,苗长虹.西方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及其启示.地理学报,

[5]刘志高,崔岳春.演化经济地理学:21世纪的经济地理学.社会科学战线,

[6]刘志高,尹贻梅.演化经济地理学:当代西方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方向.国外社会科学,

[7]顾朝林,王恩儒,石爱华.“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地理学报,

[8]花俊.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方法与学科比较.经济经纬,

[9]杨吾扬,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0]孙久文.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和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经济问题,

[11]王淑莉.新经济地理与区域经济学评论:以区域为例.广西社会科学,

[12]汤茂林.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多样化问题.地理研究

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趋势:一个文献综述

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趋势:一个文献综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向东部集聚的趋势,而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及城市化的推进,我国部分制造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制造业的发展加速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同时也催生了我国对服务业发展的需求。本文对近几年来学者们对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对实践有所借鉴。 关键词:制造业;空间分布;集聚发展;服务业;城市化 制造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仍然起主导作用。我国制造业的增长经过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地分散发展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集聚发展的转变。我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有着明显的东部集聚特征,同时在与服务业及城市化三者的关系中起着基础性的推动作用。 一、制造业的空间分布 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经济面临怎样缩小地区差距的问题,而工业空间分布差异是形成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探寻中国地区差距形成原因必须分析中国工业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由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近年来成为了一个热点。 吴三忙、李善同(2010)借助重心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经过研究,他们发现,从制造业空间分布变动方向看,198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南下东进”的特点,但2003年后,我国部分制造业呈现出“北上西进”的特征;从制造业空间分布区域来看,目前我国大部分制造业集聚在东南沿海地区;从区域分布的制造业属性看,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聚更明显,相比之下,资源依赖型制造业更多分布在北部及中西部地区。 二、制造业集聚发展的趋势 理论上,主流新古典经济学通常假定规模报酬不变且忽视空间因素,由此得出结论:在不考虑自然资源分布异质性的情况下,现实世界将变成一种“无城市”的世界或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状态,很显然,这与现实世界到处是产业集聚和城市快速发展的事实不相符合。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的解释长期以来一直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及相关学科的核心任务之一。 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等(2004)从地方保护主义的视角,利用对数据集的动态估计方法,发现利税率较高以及国有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地方保护更趋于严重,产业的地区集中度相应也比较低。 罗勇、曹丽莉(2005)利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精确的测定了中国20个制造业分别在1993年、1997年、2002年、2003年的集聚程度。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程度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集聚程度由高到低的行

保罗_克鲁格曼及其主要学术贡献

保罗-克鲁格曼及其主要学术贡献 保罗-克鲁格曼之所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于他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研究。通过揭示规模经济对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他的观点为这些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新方向。 1.诺贝尔奖评委会给克鲁格曼的获奖评语是: 通过将规模经济融入清晰的一般均衡模型,克鲁格曼加深了我们对贸易决定因素和经济活动区位的理解,他具有开拓性的研究体现在1979(a)和1980发表的关于新贸易理论的论文,以及1991(a)用新的方法研究经济地理学的论文。他与Helpman、Fujita和Venables 合写的著作展示了新理论的丰富内涵。 2.学术贡献之一:规模经济导致的产业内分工与贸易 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学家们如克鲁格曼(1979,1980),迪克希特和诺曼(1980,第9章)以及兰开斯特(1980),各自独立地形成了一些思想,即不存在要素禀赋差异的条件下,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也是可以带来贸易的。在通往国际贸易理论革命性的新方法的道路上,是克鲁格曼首先给出了最明确和有力的证明。 1979年他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发表了名为“收益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的文章,建立了一个严谨而精炼的模型,表明了规模经济和消费者偏好多样性是如何创造新的贸易的:每个产业都有许多企业,所有企业都生产有差异的产品(因此市场结构是张伯伦垄断竞争的),因为存在规模经济,一个国家不可能生产世界上各种花色品种的产品。各个国家只专业化生产同一组产品内的某些产品再进行产业内贸易,能够在减少自产商品花色的同时增加国内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品种。由于自产商品种类的减少,一国能在更大规模上从事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所以,在同一产业内必然会出现双向国际贸易,其根本原因在于产品生产中存在着取之不尽的规模经济。因此,一个国家为世界市场专业化生产一种品牌的汽车,同时另一个国家专业化生产另一种品牌的汽车是有益的。此时各国都得到了规模经济的优势,与各国都独自地为国内市场生产而不参与国际贸易相比,更低的价格和更高程度的产品多样性将为世界范围内的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福利。这就说明,国际贸易除了要素禀赋以外还有另一个渠道——由规模经济导致的产业内分工与贸易。 3.学术贡献之二:运输成本与贸易模式——本地市场效应 克鲁格曼于1980年在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发表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模式》一文,通过引入萨缪尔森式的冰山成本,扩展了他1979(a)的模型,对本地市场效应提供了严谨的证明,解释了早在1961年林德提出的为什么会有贸易格局偏好的问题。 规模经济使得每种异质产品的生产集中在一个国家再到国际市场上去交换,但哪个国家生产哪种产品呢?或者说,贸易量确定了,贸易的方向如何确定?克鲁格曼用一个本地市场模型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两个国家对产品的偏好有相当的不同,每个国家都会专业化生产在本国具有较大市场份额的那种产品,并且每个国家都会成为这种产品的净出口国;如果两国具有相同需求模式,那么较大的国家将会成为其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的产品的净出口国。于是,国际分工与贸易模式是由本国市场决定的:每个国家都倾向于出口其具有较大本国市场的产品。这篇文章的价值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不仅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同时也在经济地理理论方面,因为本地市场效应本身就是经济地理的重要特点。只要存在报酬递增和运输成本,就会激励企业接近大的市场,生产要素就会向大的市场集中。因为生产集中能实现规模经济,而定位于大的市场,运输成本也会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样,本地市场如果对某种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2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一)区位 ―区位‖源于德文的―standort‖,1882年W.高次首次提出的。1886年被译为英文―location‖。 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而区位定义中的某事物限定在人类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诸活动,即人类活动或人类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二)区位理论 1. 区位理论:是人类选择空间活动区位的理论/ 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 基本涵义:第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第二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2.区位主体:占有某区位(场所)的事物(人类活动)。 3.区位理论的类型与体系 由于研究区位论的着眼点不同,区位论可分为多种类型: (1)广义区位论与狭义区位论 从狭义上理解区位论,认为区位论就是个别工厂最佳区位的规模理论,属经济地理学理论。 从广义上理解区位论,认为区位论是关于人类空间活动的区位及土地利用类型的说明理论,属于人文地理学理论。 (2)微观区位论与宏观区位论 从微观上看,区位论是研究个别对象或者群组对象某一侧面的最佳区位,例如某一工厂的运输区位,或者劳动区位等。 从宏观上看,区位论是研究多种对象集聚的空间类型,即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来研究整体的区位或类型。例如德国鲁尔工业区的钢铁工业区位,日本关东地区的石油化学工业区位,我国西安的历史旅游网点区位等等。 (3)静态区位论和动态区位论 从静态与动态上看,一般认为20世纪40年代以前为静态区位论,即以个别因素抽象孤立地分析区位,尤其是以距离因素孤立地分析区位。以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为代表,这是静态的均衡模式的区位论研究。 20世纪40年代以后为动态的区位论研究,即从发展上进行多因素的综合研究,而且与行为科学和区域科学结合在一起,利用计量方法寻求多因素的最佳区位,以廖什(A. Losch)的―经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浅谈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浅谈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09资城李家选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新地理经济学的产生背景,介绍了新经济地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克鲁格曼的主要经济地理观点。侧重于三方面:新贸易理论、空间经济模型及产业集群。最后,对克鲁格曼经济地理学的特点做以阐述。 【关键词】克鲁格曼经济地理学新贸易理论空间经济模型产业集群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在解释行业内贸易、专业化和无限增长方面获得长足进展,对传统贸易与增长理论做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补充。新贸易理论所揭示的专业化与贸易机制及新增长理论所阐明的“无限增长”原理与传统经济地理研究中的集聚现象的相似性,一下子拉近了这三方面理论之间的距离,这种“新经济地理学”吸收了城市经济学、区域科学和经济区位论等有关空间经济的传统思想,结合产业组织理论有关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模型的最新进展,试图构建“空间经济”的理论体系。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报酬递增思想、复杂科学所强调的路径依赖和“锁定”等概念以及D-S模型。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主要有两个,即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和“区域集聚”。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数学定量分析,将现实中的现象高度抽象化、模型化,建立了大量的数学模型,这些模型包括:中心—外围模型、国际专业化模型、全球和产业扩散模型、区域专业化模型及历史和期望对区域发展影响的模型等。 作为新经济地理学的代表人物,保罗·克鲁格曼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曾

就一些国家经济的潜在危机做了的研究涉及了一系列区域发展问题,如贸易、外部经济、工业区位与聚集、战略性产业政策、全球化、历史和“路径依赖”的作用、经济和货币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本文拟对其主要内容做以介绍和分析。 二、新贸易理论 1、传统的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认为各国相同产业生产成本存在差异,贸易可使各国按生产成本最低原则安排生产而获利。 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不是绝对成本的低廉而是相对成本的低廉。每一个国家,不管处于何种发展水平,均可生产本国相对成本低的产品,然后进行贸易。 俄林的资源禀赋说:将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由劳动成本差别推广为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相对差别,认为各国生产要素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是决定国际贸易产生和流向的根本原因。 十分明显,以上贸易理论均基于国家间的差异,尤其是生产要素的相对差异来解释贸易。这意味着,国家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有相反的关系。然而,大量的世界贸易,大多数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间的贸易,是在生产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进行的。而且,战后以来的大部分年份,工业国之间的贸易占这些国家收入的比例均在上升。以大多数标准衡量,这些国家在生产要素禀赋上,越来越趋于相似,它们的贸易产品种类也相似。新贸易理论就是试图解释这种贸易现象。 2、相似条件下的贸易理论 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也承认国家之间的差异是贸易发生的原因之一,但是,他的观点与传统贸易理论有以下明显不同之处。 (1)克氏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尤其是相似国家同类产品的贸易,代表了这些国家根据规模收益递增原理而发展专业化的结果,与国家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关系不大。李嘉图等人的相对优势与贸易理论的基点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新贸

《城市地理学》复习思考题2013-02

《城市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两个) 1、简要说明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的基本特征。 2、简述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和主要内容。 3、简述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4、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5、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6、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研究有何特点? 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三个) 1、名词解释: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 、大都市带(Megalopolis )、城市化地区、城市建成区、都市连绵区、城市群 2、举例说明定义城镇的标准有哪些? 3、城市与乡村的区别有哪些? 4、为何要构建大都市区?构建大都市区的意义何在? 5、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特征有哪些? 6、简述世界上最早形成的6个大都市带。 7、简述大都市带的特征。 8、简述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条件。 9、以第四次人口普查为例,谈谈城乡人口划分的标准。 10、评价以市带县的利弊。 11、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城镇人口统计发生过些什么变化?了解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1、名词解释:中心位置、重心位置、城市邻接位置、城市门户位置。 2、简述城市产生的根本动力、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3、如何理解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4、我国城市根据其所在的区域地形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5、城市形成的区域经济基础包括哪些?

6、试举例说明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7、简述城市地理位置对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8、美国拉格教授认为,转运功能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9、从城市产生和发展出发,城市可分为哪三种类型,并简述不同类型城市的功能、特点和形成动因。 10、绘示意图简要说明伯德(Bird)关于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三角模式。 11、如何评价信息革命对世界城市体系的影响?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一、简答题 1、简述城市化的定义及其含义。 2、城市化的两个过程: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分别指什么? 3、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是什么? 4、城市化空间地域过程类型可分为哪几种? 5、城乡人口迁移的模式有哪些?并简要说明。 6、简述城市化的主要类型。 7、简述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8、简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概念。 9、简述霍尔的城市化近域推进演化模型。 二、名词解释 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 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4、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三、分析题 根据教材P52图4—1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 四、论述题 1、城市地域从一般地域向更繁华地域的转化,算不算城市化。 2、试评价我国现行的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 3、试用乡-城人口的“推——拉”假说分析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4、举例分析城市化近域推进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条件:人类进行活动的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劳动对象、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 劳动力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质量、劳动力成本、劳动移动。 区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 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首先是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其次是“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第三,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第四,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结构由连接度和通达度来表述。 看图说明杜能圈形成的机制及空间配置原理。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空间配置原理: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的全部形态随之变化,将能在各圈层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农业组织形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 答: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

经济地理学内容整理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定义: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容 经济活动的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产业(或初级产业),包括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供水、气、电等;第三产业,包括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产业,包括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畴。 2.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合、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如大经济格局变化)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等。 二、学科体系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地理学具有如下分支学科(图1.2)。 (一)通论经济地理学 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它把经济活动作为一 个整体,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如关于自然条件和社 会经济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经济活动的区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 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势,等等。 (二)区域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历史最悠久的分支。记述阶段的经济地理,多以区域经济地理的形式出现。区域经济地理学以地域畴明确的区域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件、经济结构、地域生产综合体与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地域分工以及与其它区域的关系等。 (三)部门经济地理学 部门经济地理学以经济活动的某一部门为单位,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 环境的关系。部门经济地理的研究,在20世纪得到迅速发展。在总结各部门实践的 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部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并用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经济地理学全套课后思考题复习资料详解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概念题 《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 、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 4 、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经济地理学内容整理

经济地理学内容整理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定义: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产业(或初级产业),包括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供水、气、电等;第三产业,包括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产业,包括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 2.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合、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如大经济格局变化)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等。 二、学科体系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地理学具有如下分支学科(图1.2)。 (一)通论经济地理学 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它把经济活动作为一 个整体,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如关于自然条件和社 会经济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经济活动的区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 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势,等等。 (二)区域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历史最悠久的分支。记述阶段的经济地理,多以区域经济地理的形式出现。区域经济地理学以地域范畴明确的区域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件、经济结构、地域生产综合体与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地域分工以及与其它区域的关系等。 (三)部门经济地理学 部门经济地理学以经济活动的某一部门为单位,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 环境的关系。部门经济地理的研究,在20世纪得到迅速发展。在总结各部门实践的 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部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并用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 近十年来,以克鲁格曼(P.Kmgman)等人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异军突起,从理论领域对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新的探讨。本文拟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模型进行重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含义做一个扼要的概括。 1.新经济地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按照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在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世界,比较利益决定国际贸易模式,而人口增长等外部因素则决定经济的增长水平。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贸易和长期经济增长的现实表现展示出一个与新古典理论所预测的相当不同的经济图景。以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理念为基础的新的方法开始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将张伯伦垄断竞争形式化之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在解释行业内贸易、专业化和无限增长方面获得长足进展,对传统贸易与增长理论做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补充。新贸易理论所揭示的专业化与贸易机制及新增长理论所阐明的“无限增长”原理与传统经济地理研究中的集聚现象的相似性,一下子拉近了这三方面理论之间的距离。 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所采用的报酬递增假设及赖之而建立的分析框架为解释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径。但是,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在各,自的框架内不能完全解释的问题。比方说,新增长理论虽然对投资促进长期增长的时间动态机制——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时间版本——做出了一定的解释,但它却缺少空间维度,并不涉及要素流动,不能对集聚现象——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空间版本——提供解释,亦不能预测经济发展的空间演化规律。新贸易理论(Krugman,1980)虽然聚焦于市场结构,但它与传统理论有一个相似之处,即通过基本特征方面的差异来说明生产结构上的差异——它一开始就假定有市场大小不同的国家存在,但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大小差异,特别是为什么原本非常相似的国家会发展出非常不同的生产结构;它也并没有说明为什

《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城市地理学/Urban Geography 课程编码:07442609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范围:03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学时数:54 学分数:3 先修课程:人文地理 考核方式:考查制订单位:广州大学理学院地理系 制订日期:2003年审核者:夏丽华 执笔者:李文翎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城市既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又是一种区域现象,因此,城市地理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重要的任务在于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在学习和研究西方城市地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我国城市发生与发展的独特特点,揭示与预测我国城市现象的变化规律,从而提高对城市问题的认识以及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教学、讨论、课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城市地理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规划研究的基础,还是区域信息研究的落脚点。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教学参考书: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 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 周一星著,《城市地理学》,商务出版社,1995年。 阎小培等,《地理·区域·城市》,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第二节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三节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四节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第一节城市概念及标准 第二节城乡界线的划分和大都市带的出现 第三节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统计口径

经济地理学专业复习资料

第一章 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研究和经济地理学。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征: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该研究对象,可进行如下阐述。 1). 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或初级产业),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 2). 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3).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 4).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 学科体系:通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公司(企业)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信息业地理学)。 三、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一)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二)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三)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五)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区位(location)的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区位条件: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 区位因子:非经济因子;经济因子(收入因子;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 自然投入(包括土地、原材料、能源等)、劳动力和资本作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被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要素投入)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不同的区位选择。2)、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 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1.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 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 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4.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 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5.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6.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7.规模经济: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 增加,称规模效益。 8.范围经济: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而获得的效率。 9.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从原材料、运输、逐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 提供相应的增加值。 10.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 11.主导产业: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12.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13.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 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14.产业集群: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 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 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15.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认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不利 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16.地域根植性:指生产网络中的每个要素,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这个区位具有与当地的历史 文化和制度相适应的“沉没成本”,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小,但地理的作用并未变小。 17.讨论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发展特点。定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出现的新研究视角与研 究方向;其主要标志是“文化及制度转向”,即从原来单纯注重经济要素转向研究社会文化要素与经济要素的综合作用。发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的实际,更加侧重于大型跨国公司内部组分空间格局和演变的研究);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结构主义地理学应运而生。); 18.古典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 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19.试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离标,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消费成本以及交 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一)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减少装卸等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起到减少运费的作用。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但

产业集聚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产业集聚的动因 摘要:产业集聚的研究自新古典经济学开始就引起了许多学者关注,本文根据对国内外各个流派的产业集聚的动因研究进行文献梳理,以及借鉴前人的梳理方式,进行整合创新,对国外、国内的研究进行分开研究,将国外相关研究分为五个视角,分别为古典、新古典、新经济地理学、制度经济学和其他理论五个视角;针对国内的研究,则以简单的时间先后顺序为主进行梳理。 关键词:产业集聚;分工;外部经济;交易成本 一、引言 产业集聚的研究早在新古典经济学时期就已经开始,如Marshall(1920)的外部经济理论。关于产业集聚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学者普遍达成了共识,认为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自我强化机制,产业集聚无论是对于知识溢出(Rosenthal & Strange,2004),人力资本积累和创新(Baptista,2000),降低竞争成本和机会主义倾向(Paniccia,2002),还是在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方面(Porter,1998)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产业集聚背后的动因,虽然已经有了许多派别的研究,但是还是没有一个共识,各项理论较为松散,没有一个明晰的框架。本文试图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出一个概括性的产业集聚动因脉络。 二、国外研究 总的来看,国外经济学对于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归为古典、新古典、新经济地理学、制度经济学和其他理论五个类别。下面将逐一对各个类别中的理论进行简要介绍和梳理。 (一)古典视角:分工与产业集聚 古典经济学对产业集聚动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工(斯密,2001),这成为现代产业集聚理论成因的理论基础。产业间分工包括了产业链的延伸和中间品交易问题,企业间分工导致的报酬递增和交易费用的节约成为产业集聚的根本动因。Young(1928)对斯密直观朴素的分工思想进行重新阐述,并突破了斯密的分工受限于市场范围的观点,第一次严格论证了市场范围,迂回生产和企业间分工的动态正反馈机制。而随着乘数理论的发展,Young (1928)的理论更多地被描述为“分

新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对话_回顾和展望

第29卷第12期2010年12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29,No.12Dec.,2010 收稿日期:2009-12;修订日期:2010-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35027,40871065)。作者简介:潘峰华(1982-),男,江苏金坛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产业和区域发展等。 E-mail:panfenghua@https://www.sodocs.net/doc/9412715400.html, ①https://www.sodocs.net/doc/9412715400.html,/nobel_prizes/economics/laureates/2008/press.html ②英文全称为World Development Report: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 ③该专题名称为Economic Geography -What next?Responses to Krugman's Nobel 2008④英文全称为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Now Middle-Aged ,全文见https://www.sodocs.net/doc/9412715400.html,/~pkrugman/aag.pdf 1518-1524页 新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对话 ——回顾和展望潘峰华,贺灿飞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克鲁格曼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使得新经济地理学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也引起了经济地理学家对新经济地理学的再次关注。本文在介绍克鲁格曼在美国地理学年会专题报告的基础上,回顾比较了经济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眼中的新经济地理学,最后探讨了新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在理论前沿和政策研究方面的融合潜力。克鲁格曼在2010年美国地理学年会上全面回应了经济地理学家对新经济地理学的批评,并以经济学家的身份阐述了新经济地理学和传统经济地理学在学术范式和学术方法方面的差异,有助于消除经济地理学家对新经济地理学的误解。尽管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学者们仍然在努力完善模型,试图使模型的假设更加符合现实,从而结论更加可靠。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可以为经济地理学的学术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另一方面,尽管经济地理学家的视角和研究范式不同于经济学家,但是,传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更加贴近实际,更能够揭示现实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而可以为新经济地理学的抽象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思路。在涉及政策方面的研究,新经济地理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其模型的假设严重偏离现实,因此其政策推论的可靠性值得商榷。同时,传统经济地理学的案例研究非常具体而全面,但是案例的特殊性使得其难以得到一般化的结论。在两者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的情况下,鼓励两者的交流和合作必然有助于经济地理研究的深入,并且可以为区域发展提供更加合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学;美国地理学年会 1引言 由于“对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的分析”① , 克鲁格曼于2008年被授予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也使得“新经济地理学”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Fujita 和Thisse 在2008年撰文再次对克鲁格曼在新经济地理学的卓越贡献给予了肯定[1]。甚至2009年的世界银行年度世界发展报告也以“重塑经济地 理”② 为题而展开。如果说克鲁格曼于1991年出版 的《地理与贸易》标志着新经济地理学的诞生[2],那么2008年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则意味着新经济地理学被主流经济学界承认(尽管克鲁格曼获奖不仅是因为其在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的贡献)。 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在地理学界 引起了广泛的讨论。2009年美国地理学年(AAG)年会,特别设立了对克鲁格曼获奖的专题讨论会③,邀请了Scott 、Storper 和Gertler 等著名经济地理学家探讨克鲁格曼获奖对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影响。学者们讨论激烈甚至针锋相对,现场反响热烈,可见这个话题的确引起了很多地理学家的兴趣。在2010年于华盛顿召开的美国地理学会(AAG)年会上,克鲁格曼又受邀作了一场题为“步入中年的新经济地理学”的专题报告④,偌大的会场座无虚席;著名经济地理学家Storper 被邀请做报告的点评人。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既有Storper 等坚定的支持者,也有Scott 这样的否定者。虽然经济地理学家们对克鲁格曼以及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并不一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新经济地理学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