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考语文 陋室铭

中考语文 陋室铭

中考语文    陋室铭
中考语文    陋室铭

陋室铭

一、(2015·湖南益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对下列句子朗读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苔痕/上阶绿

D.可以调/素琴

2.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念.无与为乐者(想到)

B.怀民亦未寝.(动词,睡觉)

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动词,出名)

D.无丝.竹之乱耳(制作乐器的丝、竹等材料)

3.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相与步于.中庭至于负者歌于.途

B.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然.则北通巫峡

C.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芙蕖则.不然

D.孔子云:何陋之.有?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的品德美好(就不会感到简陋了)

5.【甲】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的悲凉、壮志未酬的苦闷等复杂的思想感情;【乙】文作者因革新而得罪当时权贵,被贬安徽和州,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情怀。

二、(2013·朝阳)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文后问题。

【甲】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安贫乐道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②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③,意怡如④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要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⑤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⑥。

(《选自〈晋书〉》

【注释】①耽:非常爱好。②营:讲求。③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④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⑤哂:讥笑。⑥通儒:指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惟吾德馨.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声名远播。

(2)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3)其妻患.之患:以……为患,为……而担忧。

(4)常丐.食诵《诗》丐:像乞丐一样。

7.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王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后来终于成为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生。

8.【甲】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

生活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

9.【乙】文写王欢和妻子的对话有何作用?

反衬王欢专心求学的决心。

10.比较【甲】【乙】两文,说说刘禹锡与王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安贫乐道。

不同之处:刘禹锡居室简陋,生活高雅,品德高尚;王欢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专心求知。(意近即可)

【参考译文】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他安于贫困的现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快乐,精神专一地沉迷于学业之中,不谋求家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虽然家中没有一斗粮食的储蓄,内心还是安适愉快。他的妻子为这件事感到忧心,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欢却更加坚守他的志向,终于成为一位博学的人。

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观评记录】陋室铭

一、教学目标准确、适宜。 教学目标的制定符合的要求,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现了语文科和教材的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二、教学思路的设计清晰、合理。 1、教学思路的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符合学生的实际。 2、教学思路的设计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新鲜的感受。 3、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 4、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 三、教学环节紧凑、科学。 1、教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有效组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更多是参与者的作用。 2、教师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主动性和创作性,以诵读为载体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3、教师讲究一定的教学艺术,合理的安排课堂结构,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科学、恰当。 四、教学方法、策略恰当得体。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适当,针对性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注重交给方法,培养能力,注重引导学生。 1、导语:教师采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诵读课文:教师面对全体学生,从朗读节奏、重读、押韵等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诵读。 3、疏通文意,赏析文章。能抓住重点,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另外教师还选择了典型的句子进行点拨,赏析,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感悟课文主旨,从而让学生会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突破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 五、教学效果良好。 1、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本节课较好的达成了预期的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实效性较强。 2、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非常强,热情非常高。 3、培养了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学校过程中建立信心。如:让中等生和学困生多表现,然后多表扬他们。 4、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思考,讨论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5、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 六、建议与设想。(不足与方法) 1、小组合作的时间如果更为充裕,课堂教学的效果会更佳。 2、巩固练习的题型还可以更丰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一)《三峡》(郦道元) 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 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二)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山水相映之美)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三)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旷达情怀的语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陋室铭》《王欢守志》阅读练习及答案(贵州省黔西南州2017年中考题)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然后回答12-15题(共15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 储②,意怡如③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日:“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 儒。(节选自《王欢守志》) 【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 12. 解释加点的词。(每空1分,共4分) ①有仙则名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不营产业 ④时闻者多哂之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每句2分,共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14. 【甲】文作者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4分) 15.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像刘禹锡、王欢这样安贫乐道的人,请你再举出—例并概述其事迹。 (3分) 答案: 12.(1)出名,闻名(2)使,,劳累(3)经营,谋求(4)讥笑 13. ①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②王欢坚守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 14. 甲文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乙文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成。 15. 陶渊明因时局动荡,看到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因此辞官归田,躬耕田园,以此为乐,以求保持高尚的节操。 【参考译文】 【乙文】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他安于贫困的现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快乐。精神专一 地沉迷于学业之中,不谋求家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虽然家中没有一斗粮食 的储蓄,内心还是安适愉快。他的妻子为这件事感到忧心,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 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 王欢却更加坚守他的志向,最终成为了一位博学的人。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2《陋室铭》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2《陋室铭》精品教案一、导入: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读过这样一本书叫《古文观止》,它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供学塾使用的文章读本。此处的“古文”指古代的散文,“观止”表明作者的态度是:古文的精品都已选入了,你已经欣赏到最好的的了,不用再看其他的了。当然这有些夸张,这本书选了从先秦到明末的222篇古代散文作品,其中有一篇仅仅81个字的短文就占有古代散文的一席之地,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种思考来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展示课题、作者) 二、学习新课 1、指名学生回答“铭”的特点。师补充: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有勉励或警戒的意思,表示永记不忘。 2、师:那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生回答:写写他的陋室 师:陋室有何可写之处呢?我们来读课文。 三、一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后齐读。(师提示:注意挺胸抬头,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2、师:读得整齐,也很流畅。你们自己觉得读得怎么样? 师: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得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忆一下电影和电视里看到古人是怎样读书得呢? 生回答:跟唱歌一样,摇头晃脑等 师:古人读书师很有韵味的,自得其乐地读,一般说语气都比较舒缓,老师试着读一下。(师配乐读)

师:我们要读出韵味来,还是要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下面我们结合注释,同桌或前后桌讨论解决。(展示词语、句子的意思,学生有疑问自己上来查。) 四、二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作者感情。 师: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再读就要带感情读,谁来读? 指名学生读,互相点评。 师:古人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咱们读了文章,能不能说说你的收获。学生边说边讨论。 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文章的主旨,表明作者的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饿节操。 2、结合句子赏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说说环境是怎样的幽雅,那青苔是怎样应了作者的心意,慢慢地爬上那班驳的台阶?那草色又是如何受了青苔的感染,他们聚集在一起,绕过窗帘飘入室内?环境幽雅、恬静-------陋室不陋。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大家想象一下,室内谈笑的都有哪些人,他们在谈些什么?引导学生答:韩愈、柳宗元、王叔文等,他们个个学识渊博,心忧天下。王叔文煮酒论当今时代英雄;韩愈扼腕长叹,吟“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柳宗元在吟诗作画,感叹梦得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无穷魅力。交往之雅-----陋室不陋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练习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文 学常识练习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文学常识填空 1、《消息二则》 消息是_______的一种,广义的_______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也叫________。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部分。消息的三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________(国)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 3、《“飞天”凌空》是一篇_________。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_________。 5、《藤野先生》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原名_________。着名作品集有散文集 《______________》,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文集《华盖集》、《坟》等。 6、《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是_________,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_________家。 7、《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国着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托尔斯泰长篇小说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美丽的颜色》描写的是____次获得诺贝尔奖的_____国的着名科学家_____________。 9、郦道元,字善长,___________家。撰《_____________》四十卷,该书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_____________,也是一部优美的_____________。“三峡”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在文中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绘出了三峡景色,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陶弘景,字通明,着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_____________”。 (2)苏轼,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着名的文学家。与____________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___________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他与唐代__________、_________和宋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位散文家并称为 “_____________”。 11、①吴均,文学家。本文虽名“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信,实际上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 ②骈文,是________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是与散文相对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讲究________,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_________”,也称“骈俪文”或“骈偶文”。 12、①《野望》的作者是_________,号__________,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秋景,带着几分 _____________。 ②《黄鹤楼》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这首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既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又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使至塞上》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_____________的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壮美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_____________之情。 ④《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_________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__”,与杜甫并称为“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⑤《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此诗通过对__________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3、《背影》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陋室铭》中考试题

《陋室铭》中考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10~12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 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0.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有仙则名( ) (2)妻子不觌( )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12.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来表达。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10.(2分。每题1分)(1)出名(著名)(2)妻子和儿女(子女)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11.(4分。每题2分)(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12.(4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分) 信乎其似巢也(1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室铭》、

短文两篇——《陋室铭》、 教学目标: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3、当堂背诵全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学过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七言律诗,知道作者是谁呢? 明确:刘禹锡。 这首诗里有一句富有哲理流传至今的名言大家还记得吗? 明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像这样好的作品和好的诗人都是流芳千古的。刘禹锡不仅在诗歌领域大有作为,而且在散文方面也颇有成就。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陋室铭》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 二、一读课文理清思路 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 ①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本文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文。所谓陋室,顾名思义就是简陋的房子。铭,古代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补充其特点:篇幅短小、一般是押韵的。本文为骈体文,简介骈体文的特点。 ②学生试读课文 ③学生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来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 三、二读课文品析诗句 ①“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明确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②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明确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 ③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明确鸿儒,无白丁(雅) ④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 明确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 ⑤作者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 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⑥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 明确:“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⑦“鸿儒”可否换成“群儒”? 明确不能。“群儒”则无“大”之义,显得太多了。 四、三读课文领悟内涵 (男、女生分角色各读一遍) ①“往来无白丁”含什么感情? 明确清高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 ②能否将“阅金经”改为“阅五经”,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作者当时受贬,思想上有些消沉,想从佛经中找到某种寄托,“阅金经”正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折射。

最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深刻认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努力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 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识。语文不仅要让学 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水平、文化修养、 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 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教材编排有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几个模块。六个单元是指 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该教材有以下突出 特点:(1)立足学生实际(2)体现现代意识(3)弘扬人文精神(4)突出开放性(5)注重策略引导。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24篇课文,根据内容和体裁分为:一单元,新闻阅读;二单元,为人物传记;三单元,文言文单元;四单元, 散文;五单元,说明文单元;六单元,文言文单元。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贯穿整个新教材的始终。每个单元 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课外古诗词背诵课外古诗词背诵也是贯穿整个新教材始终的 一个板块,每册教材都有十首古诗词供学生背诵,在背诵中,领略传 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体现了语文的

熏陶感染作用。 名著导读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一样,都是新教材的亮点,是 最能体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手段。 三、学情分析 学生大多爱学习,尊敬老师,积极动脑筋思考问题,但也有少数 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 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 成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是十分浓厚。 四、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 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读 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 读书看报的习惯。了解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 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的音、形、义。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 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 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 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

最新《陋室铭》中考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中考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字__,是__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_____的文体。这种文体有____的特点。 3.(1)水不在深,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3)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 4.《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 二.解释句子中加括号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三.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 四.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之的用法:A、助词“的”B、代词C、动词,“往,到”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 A.何陋之有?() B.忘路之远近() C.渔人甚异之() D.具答之()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F.君之病在肌肤() 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五.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人在陋室的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来陋室的有哪些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____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_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_________的写

《陋室铭》2017中考复习要点

《陋室铭》中考复习要点 一、解题: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青ing,丁ing,经ing,形ing,亭ing 刘禹锡写过的名诗句: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加点字解释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验,神奇。 3、斯.是陋室:此,这。 4、惟.吾德馨 ..:只是;品德高尚。 5、苔痕上.阶绿(动词,这里是长到、蔓到的意思) 6、谈笑有鸿儒 ..:大儒,博学的人。 7、往来无白丁 ..: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8、无丝竹 ..之乱.耳: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使……扰乱。 9、无案牍 ..: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 ..之劳形 10、何.陋之有?:什么。 三、一字多义 之:①无丝竹之乱耳() ②何陋之有() ③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④策之不以其道() ⑤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四、课文重要句子翻译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五、理解性背诵 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2、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1消息二则 【导学目标】 1.学习读新闻的方法。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认真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和结构。(重点) 3.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难点) 4.感受人民解放军的排山倒海、 所向披 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 神。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

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了。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刚刚发生的新闻报道。新闻便成了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可真是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则新闻,它们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芜.湖(wú)摧枯.拉朽(kū)溃.退(kuì)荻.港(dí)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溃退:因被打垮而后退。 经营:筹划、组织、管理。 摧枯拉朽: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3.背景介绍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军队主力已被歼灭,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共产党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 4.文体知识 (1)新闻,又称消息。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作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2)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依据内容需要,可有可无。 (3)新闻的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

陋室铭中考题精编带答案(精心整理)

《陋室铭》中考题汇编 (一)2008济宁市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谈笑有鸿儒鸿儒 ②人不堪其忧不堪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二)2008年泉州市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 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选文的作者是代。(2分) 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③谈笑有鸿儒 ④无丝竹之乱耳 8.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 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 9.翻译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 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2020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大气,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大海大气,不拒绝点滴清澈的泉水抑或浑浊的污水,于是,他的心胸更加广阔,拥有了hào hàn()与澎湃;高山大气,不嫌弃一块石头的丑陋,一棵小草的卑微,于是,他的身姿更加伟岸,拥有了巍峨与坚定;蓝天大气,不厌恶一片乌云的阴晦.( ),一只小鸟的聒.( )噪,于是,他的眼界更加辽远,拥有了广mào()与无边。 2.下列语句与原文书写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B.其间一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荇、藻交横,盖竹柏影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条公路修好才几个月,就到处坑坑洼洼,严重影响行车,实在是差强人意 ....。 B.骄傲的人终会黯然失色,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永远鹤立鸡群 ....。 C.两个小机器人跳舞时突然四脚朝天,却仍在不停扭动,卖萌 ..的模样逗得围观者哈哈大笑。 D.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好的。它煞费苦心 ....,创造了世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 B.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D.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 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5.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4分) ××网2016年4月22日讯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做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6.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试题集(含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 一、佳句默写 1.山不在高,____________。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二、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德馨_____ 调素琴______ 鸿儒_______ 案牍_____ 西蜀_______苔痕()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惟:德馨:)⑷无丝竹之乱耳(丝竹:)⑸无案牍之劳形(劳:形:)⑹谈笑有鸿儒(鸿:)⑺往来无白丁(白丁:)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素:金经:)⑼南阳诸葛庐(庐:) 四、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五.下列各句不属于骈(pián)句(多用字数相同、意思相连的对句或排比句)的一项是()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 六、译句: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 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 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 ⑷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 ⑸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 七、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答: 2.写出本文的中心句(主旨句)。和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 答: 3.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答: 4.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②说说本文表过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道德情操? 答:① ② 5.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答: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答: 7.体会下列加点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 8、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 答: 9、①本文引用孔子的话的目是什么?②这话与题目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室铭

《陋室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文言词汇的意思及用法,培养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类比衬托表现主题的方法,领会作者借物喻理、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反复的朗读,体悟人物的情感,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领悟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从中获得的启示。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陋室不陋”的含义 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读品结合。 2、学生能以朗读能力的提高带动听、说、写能力的发展,形成自主的阅读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假设有一座皇宫大厦,要得到它,必须说一辈子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还有一间简陋的屋子,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如果让你选,你要哪个呢? 2、铭,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请你找出《陋室铭》里的韵和韵脚。 名、灵、馨、青、丁、经、形、亭。ing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授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刘禹锡与《陋室铭》

刘禹锡因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按规定,他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地方官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地方官很生气,吩咐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迁到县城北门,由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附近垂柳依依,刘禹锡见景生情,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地方官见其仍然悠闲自乐,又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刘禹锡身居斗室,提笔写下了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二、自由朗读,读准字音与停顿。 1、读准字音: 德馨鸿儒苔痕案牍调素琴 2、停顿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疏通文意, 比一比,看谁译得好! 请同学们对照书下注释,小组互译课文,翻译时注意一些词的特殊用法。遇到疑难,组内解决不了,做好标记,讨论结束后在班级内提出疑问。 四、自我检测 山不在高:在,动词,在于。苔痕上阶绿:上,动词,这里是长到、蔓到的意思。谈笑有鸿儒:鸿,通“洪”,大。可以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是弹奏的意思。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庐:简陋的房屋。无案牍之劳形:劳,劳累,形容词用作动词,即“使……劳累”的意思。亭:形状像亭子的小房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陋室铭》中考题与答案

《陋室铭》中考题与答案 《陋室铭》中考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谈笑有鸿儒()②无案牍之劳形()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④有仙则名()⑤斯是陋室()⑥无丝竹之乱耳() 答案①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②使身体劳累 ③调弄,这里指弹琴④出名⑤这⑥奏乐的声音 二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孔子云:“何陋之有?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案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 好(就不感到简陋了)。②苔痕 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③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④没有嘈 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三回答问题:1选文的作者是代。2本文在写法上的

特点是。 3锡居“陋室”,对此,他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怎样的 精神品质? 4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本文中的“陋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和“” 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5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涉及的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课文内容自 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7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 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 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 你有什么看法? 9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

陋室铭爱莲说中考题

一、阅读(58分) (一)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选文的作者是代 。(2分) 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 ③谈笑有鸿儒 ..之乱耳..()④无丝竹 () (5)可以调.素琴(6)何陋之.有 8.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 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 9.翻译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谈笑有鸿儒 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1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样的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2013年山东省德州市

(二)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②陶后鲜有 闻( ) 14.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 文: 15.文章题目为“爱莲说”,为何还写了“菊”和“牡丹”(3分) 答: 2013年湖北省荆门市 三、阅读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9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多)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 C.不蔓不枝(长枝)D.亭亭净植(种植)1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且焉置土石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濯清涟而不妖水落而石出者

★八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教案6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教案6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教案1, 经过作者反复描写陪衬,文章主旨已经突出,意思似乎已经写尽,可是毕竟作者是大手笔,再用另外的写作手法向深处开拓主题。(出示南阳诸葛庐图) 14.教师讲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庐就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子云亭是指西汉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这两句话是说我这个陋室正如南阳诸葛庐的草庐,又像四川扬子云的亭子。作者采用的是类比的写法(板书:类比),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原来也是陋室,由于他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那么我的陋室不也会如此么? 15.提问:作者在这里用草庐和玄亭比陋室,其用意还是在说明陋室不陋吗? 回答:不是,而是已隐含着自己远大的志向。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 教师肯定:很对。(板书:暗含、志向) 八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读罢此文,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重点与难点: 领悟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是研习本文重点,读完本文后,从中获得的启示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师:提一个问题让大家选择一下:设有一个王公大厦,要得到它,须说若干句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设有一简陋室,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要哪个? 生:我选择后者,因为…… 师:恭喜你,你的选择居然与一名唐代大名鼎鼎的诗人不谋而合,他便是刘

禹锡。你有望成为新时代的刘禹锡! 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刘禹锡的《陋室铭》吧! 简介作者及作品,突出其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失败被贬的背景。 二、小组讨论,扫除生字词,初步弄清全文大意,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1.集体讨论,适当点拨,疏通全文。 2.师生共同活动,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师:本文最富哲理,最能体现作者写作主旨的一句是什么?这句话是怎样引出的? 生1: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生2:这句话先说由“山”、“水”,然后引出“德馨”的。 师:(课外拓展)老师这里有一句话,看看这句话的语意重点在什么地方? (投影)透过窗户看天空,透过天空历史,透过历史看人生。 生:这句话的语意重点在“人生”,它是通过“窗户”、“天空”“历史”而引出的。…… 师:陋室陋吗? 生:不陋。 师:那么,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 生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里是写陋室的优美的自然环境…… 生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里是写陋室主人的情趣…… 生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里是写陋室往来客人的不俗…… 生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里作者援引西汉扬雄,大教育家孔子的事例及名言,有力地证明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师:大家的发言非常踊跃。 (指导学生美文美读美背美诵,继而引导学生合理想像,充分感受作品气韵)下面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想像那陋室的自然环境。(创设情境)那青苔是怎样应了作者的心意,一点一点地一坡一坡地慢慢地爬上那斑驳的石阶的?那“草色”又是如何受了青苔的感染,他们聚集在一起,绕过窗帘飘入室内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