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音乐的社会功能

音乐的社会功能

音乐的社会功能
音乐的社会功能

音乐的社会功能

音乐,作为艺术殿堂特有的音符,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音乐是思想的外部载体,是音阶与内涵的统一和整合。正因如此,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除却本身的形式美感外,也能奏响内蕴的乐章,是人类思想交流的艺术化形式。

音乐于人们的生活,是无处不在的。纵观人类历史,音乐同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不论是人类早期体力活动时,为减轻劳动负担而发出的号子,还是当今时代随处可闻的诸种声乐、器乐,均为音乐的一种形式。音乐不仅仅使人们的生活得到充实,也给社会进步带来了积极影响。音乐的社会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歌之啸之娱人娱己

欣赏音乐首先是一种美的享受,而音乐最鲜明的作用就是娱乐。一般情况下,音乐较多作为欣赏客体出现,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起到娱乐的作用。《乐记》中就曾指出:“夫乐者,乐也。”意为音乐即快乐。大部分情况下,普通人听音乐并不以受教育或者学习为目的,而是为了娱乐。当人们处于某种亢奋的状态中时,会歌唱;紧张的工作之余,会欣赏一首轻松快乐的歌曲;茶余饭后,会借音乐来调剂自己的生活。由此可见,音乐作为美的形式的存在,给予人们无限的精神享受,使人们可以放松自己,忘掉不快,赶走疲劳,从而得到身心上的舒缓。

音乐可以娱人,同样也能够自娱。音乐并不仅仅指那些广为传唱的经典,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个别旋律,它还包括诸如劳动号子和民间小调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在人们日常的劳动生产过程中,民歌和号子的积极

作用不言而喻,能够减少工作带来的乏味感、枯燥感,消除疲劳,鼓舞干劲。通过音乐的欣赏,释放出人们现实中的郁闷和压力,达到精神的宁静和安乐。从这个意义而言,音乐消解了社会个体的压力,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安定。

闻之咏之砥心砺志

音乐是思想的载体,因而在音乐中,能传达出乐章所包含的神韵。人们能与音乐中所蕴神韵互交,这一互动过程,可谓之乐能动神,神可感乐。恰如其分的音乐,可以鼓舞人的斗志,提振人的情绪,激发人的潜力。例如古代行军作战,都备有战鼓。临战时,鼓声震天,士气如虹。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了多少热血志士奋发向前,每当我们行注目礼,目睹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耳闻雄壮的国歌声徐徐奏响,有谁不心潮澎湃?有谁能不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定奋进?音乐能通过自身内蕴催人奋进,这方面具体的例子,不惶多举。哪个时代都不乏这样催人向前、催人奋进的音乐,它使得社会中有志之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了共同的目标拼搏不懈。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团结、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移风易俗莫过于乐

音乐的另外一个重大意义上的社会功能,在于教化。音乐的这个社会功能,早在两千年前就被中西方所共同发现并加以重视。众所周知,聆听音乐的目的,在于娱乐。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又会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带来的熏陶,陶冶欣赏主体的内在情操。音乐教化功能的实现形式,即“寓教于乐”。关于音乐的教化作用,中外诸多先贤,对此都有过深入分析、研究和论证。在我国,春秋时期伟大思想家孔子谈道:“移风易俗,莫过于乐”。而音乐,相应也在“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中占有一席之地。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云:“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汉代《毛诗序》讲道:“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在古代,诗、乐、舞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在西方,古希腊的雅典人对音乐的教化功能也极为重视,音乐是高贵的象征,只有自由人才有权利接触音乐教育与实践。柏拉图与其弟子亚里士多德一致认为,音乐可以培养人的心灵和智慧,通过一种公众教育体制,可以塑造出所谓“正经人”,而这套教育体制的两个核心之一就是音乐。中世纪以后的欧洲,音乐更是成为大学四门主要科目中的一种。此外,通过多层次的音乐表现,人们可以多角度地了解、分析社会现象。音乐作品既可包含对美好事物、高尚品德的褒奖,也表达了对丑恶现象、低劣品行的鞭笞。音乐的这一社会教化功能,能陶情,能育人,能弃恶,能扬善。通过对两种截然对立事物的鲜明对比,使得音乐的接受主体达到与作品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使得人们在思想道德上受到洗礼和升华。

除了上述三个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之外,音乐还有其他相对次要的社会功能体现。比如“止怒”、“去忧”。这也是古人早已明白的音乐功能之一。《管子·内业篇》云:“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正如前述,古代诗乐舞是一体的,所以止怒也好,去忧也罢,均在音乐社会功能的范畴之内。又如“发聪”,顾名思义,即为提升人们的智力水平。诸如乐谱的创作、歌曲的谱写,音乐的创造过程,可以锻炼主体的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欣赏音乐时,接受客体的思维也不是处于停顿和空白的,从接受者的角度讲,人们需要与音乐所表达的乐感美以及内涵美相共鸣,这对于激发大脑的逻辑活跃度和形象思维力,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一点在器乐的使用上的表现尤其明显,人们在掌握一门器乐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

地提升自己的四肢灵敏度、身体协调性,对于脑组织等各项功能的协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浅谈流行音乐的风格

浅谈流行音乐演唱风格特点 赵箫笛 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这些乐曲和歌曲,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 流行音乐风格常用的主要有:R&B风格、摇滚风格、民谣风格、爵士乐风格、嘻哈风格、电子乐风格、乡村乐风格、流行舞曲风格、音乐剧风格。 由于流行音乐追求的风格性,而演唱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却决定音乐风格的走向。 R&B -节奏布鲁斯 Rhythm and blues简称:R&B或RnB,台湾、港澳、马新作节奏蓝调,又称节奏怨曲。是一种首先非裔美国人艺术家所演奏,并融合了爵士乐、福音音乐和布鲁斯音乐的音乐形式。这个音乐术语由是美国告示牌(Billboard)于1940年代末所提出。广义上,R&B可视为“黑人的流行音乐”,它源於黑人的Blues音乐,是现今西行流行乐和摇滚乐的基础,Billboard杂志曾介定R&B为,所有黑人音乐除了Jazz和Blues之外,都可列作R&B,可见R&B的范围是多么的广泛。近年黑人音乐圈大为盛行的Hip Hop和Rap都源於 R&B,并且同时保存着不少R&B成分。 代表人物:中国的rnb歌手:方大同,陶喆,曹格等,外国R&B代表人物黑人歌手Stevie Wonder,美国超级流行天后Beyonce,世界流行天王Michael Jackson,英国R&B

乐坛最完美、杰出的歌手craig david,美国流行小天后蕾哈娜(Rihanna)等,由于太多不再列举。 Rap舞曲 起源于60年代,BPM约在100-110拍,中文翻译成:“说唱、饶舌”。Rap是流行于当时于黑人青年当中的音乐种类,它是一种很奇怪的音乐类型:它以人声的吟唱来代替音乐中旋律的部分,加上鼓的清晰浓郁节奏;朗朗上口的通俗歌词,Rap一下子成为了年轻人的最爱。 Rap有一段时期只是黑人歌手的专长,但不久一些白人乐团也加入了Rap的行列当中。Rap舞曲从60年代流行至今,令许多舞曲作品均整合进了一些Rap的元素。Rap的出现是非常了不起的。 代表人作品:王力宏《在梅边》,MC Hammer(MC汉默),埃米纳姆(Eminem)等。嘻哈HIP-HOP 嘻哈音乐,起源于80年代,Hip-Hop是一种由多种元素构成的街头文化的总称,它包括音乐、舞蹈、说唱、DJ技术、服饰、涂鸦等。BPM在90-110拍。Hip-Hop前身是Rap 和一点点的R&B,再加上各种磨片的音效声,属于80年代开始年轻人爱玩的音乐。Hip-Hop 舞从字面上来看Hip是臀部,Hop是单脚跳,Hip-Hop则是轻扭摆臀。Hip-Hop有Rap 的饶舌和较R&B复杂的节奏以及电唱机的音效,另外在墙上涂鸦也是Hip-Hop文化的延伸。 代表人物:2pac,Notorious B.I.G,柯蒂斯·杰克逊(50 Cent),吹牛老爹(P.Diddy),美国HIP-HOP天王J AY-Z等。

流行音乐对当代学生的影响

流行音乐对当代学生的影响 流行音乐与中学生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他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学生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人生阶段近乎狂热的偏爱流行音乐!成为流行音乐文化的主要消费者。 流行音乐一方面可以丰富中学生的音乐感知,流行音乐作为音乐的一种形式有其显著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恰巧是中学生所骗爱的,流行音乐的音乐感知是丰富多彩的,首先流行音乐通俗易懂,所以在中学生繁重的学习之余,成为消除疲劳的最好的“轻松剂”。其次流行音乐唱起来朗朗上口,同学们由此可以表达一下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之情的流露、对友情的珍惜、对伤感的抒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还有对神圣爱情的羡慕和向往。有些同学由于自尊和自信种种原因,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流行音乐便成为他们表情达意的最好的工具。中学生的情绪比较内隐,因此流行音乐在某些时候还被用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活动!再有,流行音乐本身就就是十分情绪化地音乐类型,绝大部分地流行歌曲都就是以抒情为主要内容这就是流行音乐能够和中学生产生心灵共振地根本原因。 流行音乐对学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让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音乐——这门艺术。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以上是流行音乐对中学学生的正面影响。 当然流行音乐也有其负面的影响。近几年来类似于《超级女声》等平民选秀活动特别火爆,无论就是参赛者还就是观众,学生都就是活动地主体。不少中学生逃课去参加比赛,希望有机会圆自己地歌星梦。他们只看到歌星们那光彩照人的一面,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在背后有付出了多少艰辛的汗水和泪水啊!中学生们会认为成功更多来自于运气,成功有捷径可寻,不必经历艰苦与漫长地奋斗。中学生处在为自己将来地人生打基础地阶段,这些不劳而获地侥幸心理极不利于中学生地成长。流行音乐的内容比较丰富。这也是他的一个缺点对于情绪情感本来就不稳定、容易走极端地中学生来说,这些歌曲就成了“假恶丑”地诱因,成了情绪情感极端化地催化剂。有些同学在学习上遭受了挫折,学习成绩老上不去,同时还面临着家长、老师和班级环境地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他地情绪情感开始动荡不安,意志力也经受着考验,如果他能及时调整变压力为动力,勤奋刻苦地学习,一段时间后,成绩进步了,不但精神愉悦,还获得了战胜困难地成就感。但就是如果他意志不够坚定,同时又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地影响,这时候就可能造成学生情绪地不稳定和极端 因此对于流行音乐,中学生应谨慎而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浅析流行音乐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现代信息传递技术的跨越性发展,人们交际沟通的手段以及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娱乐的触角渗透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电影、电视、歌曲等各类娱乐元素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重要的调节部分,而最受追捧的莫过于流行音乐了。在行走的人群中,青年人戴着MP3 听得不亦乐乎;最红最热的歌曲响遍了大街小巷。超级女生、快乐男生等节目的出炉,更促使流行音乐在青少年中掀起了一股热潮。对于有一定思想和辨别能力

论音乐的社会功能

论音乐的社会功能 塔里木大学文理学院 李秀明 [摘 要]音乐反映社会生活,又给予社会以深刻的影响,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其认识、教育和审美功能对社会有着深远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 社会功能 音乐同其他艺术一样来源于生活,表现着生活,并以特殊的方式介入生活,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音乐不是什么超凡入圣的象牙之塔,而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如此看来,除了生活,音乐再没有别的什么目的,正是因为有了生活,音乐活动才有了意义。音乐应该为帮助人们趋近真、善、美的目标作出贡献,而不是相反。与之对应,就音乐的社会功能而言,其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早已为人们所认同了。当然,音乐应该采取自己的方式来实现这些目标。于是,我们有必要记住,审美功能是音乐发挥其社会功能的前提条件。 一、认识功能 音乐的认识功能,是指人们以音乐鉴赏为途径,去了解自然、认识社会、把握历史、感悟人生,起到扩大视野、增进知识信息,获得智慧启迪和指导生活的作用。 音乐是心灵的方式,它不仅像人们通常认识到的那样,是情感的形式,还是沉思的形式,贝多芬曾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和哲学更崇高的一种启示”。通过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是希腊人所说的“数的和谐”、可以领略中国古人在水穷云起之际妙解天地精神的胸怀与智慧。音乐带领我们直达宇宙的最后结构、生命之盛衰枯荣、人生之风云际会,无不在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中得到生动的暗示。音乐的确是我们沉思宇宙和认识人生的最好媒介。同时,音乐又是民族的以及富有个性的艺术家对于某个特定的社会事件所反映出来的一种概括性的精神内容。如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o p.10no.12)和《b小调谐谑曲》(o p.20),这两首音乐的创作背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内容,肖邦在听到华沙起义的消息后创作了这两首作品,作品中蕴涵着肖邦的爱国热情和波兰民族反抗外族侵略的精神,这些社会内容通过音乐表现出来的时候是一种概括性的精神特征,当它被听众作为联想的依据的时候,才可能还原为具体的内容、才可能让人们认识到作品所要揭示的思想内涵。 从肖邦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得出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我们反观生活,借以了解历史和认识社会的一面镜子。在音乐作品中,音乐家没有明显地歌颂什么,也没有明显地鞭挞什么,但他的爱憎情感都成了创造形象和结构音乐作品的方式。 就发挥途径而言,音乐的认识功能的特点是“以美启真”,通过美来认识真,但我们应该懂得,音乐的真实不等于生活的真实,而是符合自然节奏和生活内在逻辑的想象的真实。音乐内在地模拟了生活的丰富性,以及生命运动的结构感,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获得启迪,洞察自然之道和生活之真。总之,音乐以形象和整体的方式把握了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普遍真实,因而具有认识功能。 二、教育功能 音乐的教育功能,是指人们通过音乐鉴赏活动,在洞察真与美的同时,得到善的启迪,进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情操、理想和追求的变化,从伦理意义上提高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层次,过上一种道德的生活。 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诗教”和“乐教”一直是重要的教育途径。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不仅是对一种理想社会的设计,也是个人修身的组成部分。即诗可以感发人心,促进人们奋发向上;礼是使伦理秩序得以维持,人得以立身行事的道德规范;乐最终使道德感变为充实稳固的人格修养。古罗马诗论家贺拉斯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音乐正是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发挥其教育功能的,而不是干巴巴的说教,也不是板着面孔的训诫。音乐发挥教育功能的方式具有“以情感人”和“潜移默化”的性质。换句话说,这种教育功能是在情的感染中,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细雨润物般地发挥出来的,鉴赏者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接受教育的过程。 音乐作品就是这样获得教育功能的。音乐作品不仅能展示事物的外观,还能深入本质,探知和展现万物的节奏,生命的脉搏,引导人们达到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例如,通过悲剧,我们看到了人生的崇高和庄严,得到了一次道德感的提升;通过喜剧,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妄自尊大,自己的庸俗和荒谬,得到一次灵魂的洗礼。音乐作品在内容上反映了大自然的丰富华严、社会人生的百态众相,它以情感的方式教我们何以应爱何以应恨,帮助我们建立起通向道德生活的价值观。同时,音乐作品凭借其自由奔放的形式,让我们感到超越束缚的生命的愉悦,从而发现自由的价值,懂得自由生活的可贵。 音乐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文艺是国民精神的所发的火光,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火光”。《黄河大合唱》帮助我们认识到中国历史上中国人民抗击外族侵略的决心,也能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还能使鉴赏者获得一种情感层次的审美满足,接下来具体谈谈音乐审美娱乐作用。 三、审美功能 音乐的审美功能,主要是指通过音乐鉴赏,得到精神享受、满足审美需要。 人对音乐的需求不但体现在天然的生理性和各种社会性需求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审美需求方面。音乐知觉也同样包括建立在审美经验基础上的阶段,这个阶段是直接的情绪反映和深化的理解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当音乐知觉处在沟通阶段的时候,音乐中的美感因素被体验,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需求就得到某种满足,于是音乐就产生了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与人对某种社会需求的满足不同,审美体验总是与现实生活中的功利态度保持一定的距离。假如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完全把音乐作为一种政治教育来对待,也就消除了音乐欣赏与社会功利之间的距离,那么这就不是一种审美活动。真正的审美态度应该是“无利害”、“超功利”的观赏态度,按照美学家布洛的“心理距离说”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只有当人们与现实的功利态度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与实际利害保持一定的距离,又不离开对象本身作过多的联想时,人们才能获得美感。 审美功能在音乐中的地位,可以说比在其他任何艺术中更为重要,音乐的音响在客观上不可能产生直接的功利作用,它对于现实来说,既无约定性也无对应性,而是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同的人对现实来说,既无约定性也无对应性,而总是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同的人对不同的音乐虽然有不同的熟悉程度,但总体上来说,欣赏音乐能够使人身心愉悦或者得到积极大休息。在这个意义上,音乐是一种娱乐方式。 综上所述,音乐的社会功能并不是任何时代,任何情况下都是始终如一,没有变化的。它既有持续性的一面,又有变化性的一面,持续性是指音乐作品被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们所演奏和欣赏,并获得大致相同或一致的效果,表现出功能的持续性;变化性则表现在由于时代、环境的变化,某些作品被重新评价和解释,在新的背景下产生新的效果、发挥其功能。所以,音乐作为一项人类创造,虽然其功能有多种多样,但作为人的欣赏对象,它的首要功能是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次火召.音乐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黄宗贤.从原理到形态——普通艺术学[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 224 — 科技信息音 体 美

音乐欣赏选修课

1. 音乐欣赏要求欣赏者具有一种能够适应它的感知心理。音乐欣赏的心理要素包括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认识理解。 音响感知是对音乐音响及其艺术组合----音乐形式因素的总体知觉; 感情体验-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 想象联想是把由描绘性的音乐所引起的对相关生活形象和意境的想象称作“联想”,而把由音响感知与感情体验所引起的自由想象称作“想象”; 理解认识是音乐乃至整个音乐欣赏中的重要心理要素。 1、背景介绍 2、大体曲式结构 3、曲式图 4、分段分细进行分析 5、总结 2. 交响乐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由交响乐团演奏的乐曲,同时也涉及相关的一些其他音乐体裁。可以说交响乐是对交响曲、协奏曲、管弦乐、交响诗、组曲等音乐的统称。 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套曲。是由海顿确定下来的一种固定音乐体裁,通常为四个乐章,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当然近现代的作曲家已经突破这种形式,写了一些形式更新的交响曲。 交响乐(SYMPHONY)和交响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交响乐是由多件乐器所演奏的具有交响性的音乐,而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的管弦乐套曲。 协奏曲(concerto)最早是作为一种声乐体裁出现的,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巴罗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者称为大协奏曲。古典乐派时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一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控协奏曲称“独奏协奏曲”。 序曲是歌剧、舞剧等大型作品的目前曲,最早只是为等待观众入 场而演奏的简短音乐段落。属于交响曲 3. 交响乐队一般包括四组乐器,即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组。弦乐组是一个提琴的家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木管组包括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英国管、大管等;铜管组包括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打击乐组则有定音鼓、小军鼓、大鼓、三角铁、钹、锣、排钟等。 鸽子:长笛 鸭子:双簧管 猫:单簧管(黑管)

流行音乐论文: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功能分析

流行音乐论文: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功能分析 摘要: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流行音乐在现代社会里不可否认地成为最具有影响力、拥有最多欣赏者的音乐形式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流行音乐的涵义,以文化价值作为评论视角,肯定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审美观的提高、人格的健全和素质的提升,同时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行音乐强烈的商业色彩也造成了其教化功能的异化。 关键词:流行音乐教化功能异化 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流行音乐在现代社会里不可否认地成为最具有影响力、拥有最多欣赏者的音乐形式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其兴起是二十世纪的一个重大的文化事件。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流行音乐以其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在中华大地传播开来,人们对流行音乐的广泛接受和喜爱使它在中国的音乐和文化领域中成功地占有了一席之地。 一、流行音乐的涵义和在中国的发展 1.流行音乐的涵义 流行音乐起源于西方社会,是西方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所说的流行音乐一词是由英文“popular music”翻译过来的。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

发展和电脑与网络技术的成熟,流行音乐的发展进入到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社会产品的不断丰富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消费意识的觉醒。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流行音乐已经成为广大民众精神娱乐的重要途径之一。 流行音乐具有这样一种文化属性:植根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从都市群体中产生,不是强加于大众头上的音乐。它代表了大众群体的一种文化表述,反映了社会群体的观念形态和审美情趣。[1] 流行音乐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流行音乐与其它大众文化的共同作用下,日常生活具有了一种审美化的品格。人们的日常生活充塞着流行音乐,都市里随处可见的卡拉ok厅、ktv中心、商业演唱会等多种场所和方式,达到表达感情、释放能量、宣泄情欲的目的,流行音乐就像一个巨大的造梦工厂。总之,在经济与效率占据绝对优势的今天,流行音乐与日常生活的联姻是当下的一大文化景观。日常生活很好地为流行音乐提供了最佳的滋长环境与依托,流行音乐也使我们的现代日常生活变得热火朝天,变得有声有色。 流行音乐也是审美现代性的产物,这种审美现代性是一种非理性的、反理性的乃至感性关怀的现代性。“无论理性趋于何种目标,它都必须从现实的感性生活出发,而生活中的人都是各不相同的,人的感性是丰富多样的,生活世界中

对音乐鉴赏课程的建议以及对交响乐的理解

对音乐鉴赏课程的建议以及对交响乐的理解 通过一学期的音乐鉴赏学习,让我对音乐鉴赏这门课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让我在音乐方面的知识以及对音乐的品味乃至对生活的态度都有部分提高。但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此门课程存在着一些小小的问题。 音乐鉴赏是培养大学生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的一门重要课程。高校开设公共音乐欣赏课程的基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内心,补充和完善大学生的知识。故此,教学目的以及教学方法要妥当。 首先我认为一个优秀的音乐鉴赏老师要能够活跃课堂。课堂上,教师起着控制场面、调动气氛的作用,一堂形式新颖、充满热情的欣赏课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教师还应有意识的根据当前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目的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方式方法,实验新的教学模式,总结教学经验,对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多思考,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加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这样才能让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活动更加生动、精彩,更受学生的喜爱,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也才能完成开设音乐欣赏课的初衷。同时希望老师能多一些互动的活动,这样能让同学们更好的参入课堂。 其次,课程的内容要丰富多彩,且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存在着音乐,而我们去品味音乐的同时就是去品味生活。音乐欣赏课的内容设置也应做到“与时俱进”。传统的音乐专业欣赏课程内容都

是一些经典的世界名作,掌握对于这些作品的分析、理解、再度创作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流行音乐、爵士音乐等多元化的音乐正在大量的充斥、丰富着我们的音乐活动。而音乐专业培养的是要能够完成中小学音乐课教学的音乐专业工作者,他们将来要面对的是一批可能相对于古典音乐更喜欢多元化音乐的学生,由此,不得不担心继续用传统音乐教材培养的当代音乐教师,能否较好的、全面的扮演好音乐教师的角色。所以,建议在传统的音乐欣赏内容基础上,增添关于流行音乐、爵士音乐、舞剧、音乐剧等多元化、多层次的欣赏内容。 再者,希望学校能够重视音乐鉴赏这门课程,能够为这门课程配备更好的设备。以此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体会音乐当时的意境。 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老师讲到了关于交响乐的内容。使我对交响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对此很感兴趣。通过查阅资料,我对交响乐有了更深的认识。交响音乐的起源可以追述到十分遥远的历史长河中。它的名称源于古希腊,是当时“和音”和“和谐”两个词的总称。到了古罗马时期,它就演变成为泛指一切器乐合奏曲和重奏曲的代称。15、16世纪,也就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交响乐这一名称被当作了一切和声性质的、多音响器乐曲的标志。而到了巴洛克音乐的初期,它又主要指歌剧、神剧和清唱剧等作品中的序曲及间奏曲。18 世纪初期,音乐艺术在欧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进程,音乐艺术也开始逐步地走向平民化和社会化。在这个时期中,交响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其规

音乐风格类型

这是欧美音乐向大家介绍的160种目前能分出的音乐类型...... 这两天的音乐风格喜好大调查的投票中,有些同学说管理员的分类太业余.欧美音乐希望对目前流行的音乐风格做一个基本的调查,如果像这160种都分下,恐怕大家也很难有耐心看完. 音乐分类本来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位同学对音乐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 如何分类也是永远讨论不完的问题. 那现在欧美音乐就向各位同学列出流行音乐风格160种所有的介绍,文字有些长,不知道各位同学能不能耐心的看完.如果大家对某种音乐类型有一种模糊的概念.大家就积极分享本日志吧! 1.Acid Jazz(酸性爵士) 这类音乐是成长在爵士、funk、hip-hop之间的音乐。酸性爵士有三个基本元素:它作为一个极富力度的撞击而存在,起初的风格类似于爵士和非洲古巴舞曲,但是它又固执的游离在funk,hip-hop和舞曲音乐之间。1998年,最初它出现在作为美国唱片的说明性短语和重新发行的70年代的英语歌收录辑系列的标题中,被Brits称作在80年代中期再现的特别的夹缝音乐。在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一些酸性爵士的艺术家们显露出来:出现了一些乐队,如Stereo MCs,Jame Taylor Quartet,the Brand New Heavies,Groove Collective,Galliano和Jamiroquai,以及一些室内音乐设计,象Palm Skin,Productions,Mondo Grosso,Outside 和United Future Organization等等。 2.Acid Rock(酸性摇滚) 酸性摇滚是幻觉摇滚的一种激烈、大声的变奏。它吸取了盛期已过的Cream和Jimi Hendrix即席演奏的精华。酸性乐队依赖变奏的吉它、柔美的歌声和长时间的即兴表演。酸性摇滚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在幻觉剂的生命期限里,它不断的发展并形成一个中心——最后没有解散的乐队演变成了重金属乐队。 3.Acid Techno(酸性数码) 当80年代中期酸性室内音乐缄默的时候,却成了年青一代沉进去加深印象的时期,他们变得十分容易受声音的影响。在90年代初,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做音乐,并人让声音去适应技术而不是象古典芝加哥室内音乐那样是一种柔美和暖调的风格,和早期的德国Trance十分相似。酸性数码包括许多早期的唱片,如Aphex Twin,Plastikman,和Dave Clarke等等。 4.Adult Alternative(成人另类) 成人另类音乐的听众很多,那些乐于接受与主流音乐有所不同,但差距又不是很远的人往往是它的追随者。很难说清楚是否是新成人时代的电波模式造就了成人另类还是本身成人另类就是为了电波而存在。成人另类的风格是:无论是原声的,电子的,还是电子与原声的合成,都深受流行,摇滚和爵士的混合成分的影响。(虽然成人另类的主要表现方式是乐器,但不少专辑却以一些柔美的声音来表达)。当他们要让听众很容易接受他们的音乐时,顶级的艺术家们对旋律的感悟和乐器使用方式的不同,以及韵律的持久性总有特别的天分。不过它也有不足之处,成人另类有时候听起来就象没有歌词的过了时的流行音乐。 5.Adult Alternative Pop/Rock(成人另类流行/摇滚) 成人另类流行/摇滚是相对于主流音乐的另类摇滚的一个分支, 它具有柔和的旋律和另类柔美风格。成人另类流行具有很强的商业性,但是艺术家并并不是以商业为目的。他们来自传统的流行吉他音乐,80年代的流行舞曲(正如Gin Blossoms, Barenaked Ladies的音乐),民谣和传统的歌者(正如Indigo Girls, Tori Amos, Jeff Buckley, Sarah McLachlan, Fiona Apple, Jewel的音乐),美国传统摇滚乐(正如Sheryl Crow, Hootie & the Blowfish, Dave Matthews的音乐),时髦的trip-hop电子(正如Portishead的音乐)。成人另类流行/摇滚的产生来自于人们感观的成熟:它有意和无意的成为90年代的主流音乐形式。它使摇滚的形式变得更加松散,更加注重创作技巧。它的缺点是,成人另类摇滚的灵感仅仅停留在物质表面上-经常在表演中因为刻意追求而变得做作,有意让音乐变得甜美,或使声音变得深沉。但就优点而言,这种风格造就了优秀的需要经典音乐而非凭借大声歌唱的艺术家。 6.Adult Contemporary(成人时代) 成人时代的本质是精练的风格。换句话说,它的演奏就像“街道中央的隔离带”。它十分缺乏摇滚或者soul 这些音乐所具有的摩擦和圆滑的声音,但是它却像传统流行音乐一样过分的重视原声效果。成人时代和软摇滚的主要分界在于:成人时代更普遍使用音响合成(以及别的电子技术,如电子鼓)作为它的一个闪光

浅谈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 姓名李莹莹 (吉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指导教师:葛丹(讲师) 摘要:中国的乐坛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歌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风”正是“中国风”,让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红遍了大江南北;也正是“中国风”,让中国的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流行音乐。中国流行音乐来源于中国民族音乐,而中国民族音乐又依附于流行音乐的时代性而存在。因而,中国流行音乐必须在汲取中国民族音乐内容的基础上,对其形式进行适当的改变以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流行音乐,才能使中国的音乐历久弥新,长盛不衰,在世界乐坛中大放异彩。所以,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才是我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发展的大势所趋。 关键词:流行;民族;音乐;融合;发展; Tal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popular music Name: Ying-ying- Li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Music Education,Jilin Siping 136000) Directive Teacher:Dan-Ge(lecture) Abstract:In 1990, a large amount of popular songs that have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ccurred, which is called“Chinese style”. It is the“Chinese style”that makes the expansive and deep Chinese culture become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Also, it is the “Chinese style”that combines Chinese popular music with Chinese national and folk music together and forms Chinese popular music with the character of Chinese culture . Chinese popular music comes from Chinese national and folk music, and Chinese national and folk music exists by clinging to the epoch feature of Chinese popular music. Therefore, Chinese popular music must adapt the content for meeting the demands of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absorbing the contents of Chinese national and folk

论述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音乐在生活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就好像人们需要用语言来与人沟通一样。很难想像,没有了音乐世界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音乐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音乐可以调剂紧张、单调的生活,使人们的神经得到放松,有益于身体健康。音乐可以给人听觉以愉悦,净化人的灵魂,使人们的精神得到一种高度的享受。音乐还能帮你排除忧愁和悲伤,使你从痛苦中解脱。医学上还用音乐来辅助治病,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效果。 就音乐本身而言,其作用表现在很多方面。?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说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说明音乐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当我们在非常愉快的时候,会一面唱着歌,一面手舞足蹈地跳着舞。当我们在非常郁闷时,忽然一支优美动听的旋律飘至耳畔。烦恼、不快立刻烟消云散,无有踪迹。 一、音乐是一种艺术 音乐是最古老的艺术之一,这是其最基本的属性之一,人类很早就发现了她迷人的力量所在。因此说,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甚至是将来,音乐都是祖先赐给我们的特殊的礼物,是最古老和最为普遍的艺术形式,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足以听到任何形式的音乐。音乐之所以是一种艺术,是因为音乐既是感情的语言,又是声音的艺术。这话说得一点都不为过。音乐艺术比其他各种艺术具有更加直接和在感情上更加强烈的影响人们的特点,起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音乐更是是抒情的一种艺术,是因为它始终是针对人的心灵感受。 二、音乐是一种社会文化 古代《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足以说明音乐中的“五音”可以把握人的性格与行为,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生活中需要音乐,音乐也需要在生活中表现。由于音乐能够触动人们日常生活中难以奏响的心弦,并表现人们日常生活中难以消化的情绪,同时也反映了现实世界五彩缤纷这个社会生活本身。所以说,这个社会文化的表现才有了如此丰富而精彩的局面。音乐的声音是特殊的声音,也是文化的声音,更是美感的特殊鼓舞者 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更是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三、音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剂 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氛围,就像是生活中的调味剂一样离不开让你们的日常生活。沉浸在音乐中的人就是沉浸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对自己的生活标准和生活的态度有着非常非常美好的憧憬。能够让不同的人进入各自梦境的音乐自然不会一样,也就说音乐本身也有各自的特点,比如说有的音乐让人听了是开心的,是一种积极地音乐,有的音乐让人们听了是不开心,因此说,这是一种消极的音乐,不能一概而论。可以说,由于生活经历的异同,使得音乐本身的创作有了不同的结果,这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样的硬道理,不仅仅局限于音乐本身,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音乐,不同的音乐也选择了不同的人,都是相匹配的,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社会存在。 在过去的农村,每当人们在进行强体力劳动时,特别是在集体劳动时,更有用歌唱的节奏来统一步伐和着力点的作用。劳动号子就是这样产生的。另如持续时间较长的重复性劳动,为避免单调及精神上的疲劳,人们也会自然地发出种种歌声来调剂精神。有了歌唱的调节,会使人感到轻松,减少寂寞感,枯燥感。 音乐还具有力量的表现作用。表现性的力量就在于它永远是有声的表现力。借助听觉,音乐仿佛能使他所表现的感情发出声音来,使他们能够被人听到。人们将音乐与生活环境紧密相连,浑然一体,用音乐营造一个高质量的环境。音乐反映了人类精神生活的社会需要和音乐中社会内容相统一的关系问题。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

合唱的社会功能

合唱的社会功能 合唱是一种集体表演的声乐艺术形式。它的形式,源于欧洲中世纪的教堂崇拜音乐,至九世纪中叶,已经出现了实际意义上的二声部,这是合唱诞生的雏形。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合唱已经成为专门的多声部声乐艺术表演形式。随着群众性歌咏活动的普及,人们对合唱一词的理解和认同也越来越宽泛。在合唱中,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独特的优越性,能够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因此,合唱在社会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合唱能够培养人们的音乐听觉和素养、提高声乐演唱技巧、严格节奏与和声观念,更是加强集体协作能力的极为重要的手段,是一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艺术形式。它充分体现了广泛性、群众性和社会性,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艺术形式,能有效的陶冶情操,激昂斗志,净化心灵。 合唱是一种集体艺术,它追求的是高度的协和与完美的统一。这种目的的实现要靠一种团结一致的、刻苦努力的团队精神、要靠人与人之间的通力合作来完成。再演绎作品的过程中,人们必须养成良好的互助与合作精神,在分工明确的前提下,密切配合,通过共同努力达到最终的完美,协和、统一的目的。 这种互相依存与精诚合作的精神,恰恰体现了伟大的人类社会实践的基本原则。因此,合唱成员在完成合唱作品的同时,既要寻找自我在集体中的存在价值,又要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既要充分地发挥个人的能力,又要在兼顾整体需要的同时努力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以达到统一与完美,在统一的步调下,共同塑造良好的音乐形象,准确的表达音乐的主题思想,这才是合唱活动的真谛。 自二十世纪初,“学堂乐歌”活动的兴起和我国“五四”运动以来,一些著名的、卓有见识的思想家、音乐理论学家和卓越的音乐家和画家们,纷纷效法西洋,近采日本,通过文学艺术领域的思想理论和“乐歌”的传播,将国外进步的民主思想介绍到我国,同时也将合唱这一“舶来品”引入中国,并逐渐将这一简便易行、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表现形式融合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并使之在火热的革命斗争中起到宣传群众、鼓舞群众、唤起民众勇于拼搏的精神。合唱以它特有的气势磅礴的感染力鼓舞人民大众为真理而战,为正义而献身,向着光明与美好的未来勇往直前! 红军时期,我们有用外来歌曲填词的“打倒列强”鼓舞人们冲锋陷阵; 三十年代初期,我们有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人们觉醒,奋起挽救民族的危亡;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有冼星海的“救国军歌”、“黄河大合唱”等优秀合唱作品,鼓励人们团结一致,抗击日寇侵略者; 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有许多鼓舞士气、催人奋进、歌唱新时代、新思想的艺术性很高的合唱作品涌现。 纵观历史长河,不难看出合唱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无一不是与社会变革紧密相关的,无一不是在反映新时代、新思想与旧的习惯势力和旧思想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合唱这一门艺术形式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特有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社会的进步为合唱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而合唱作品从主观或客观方面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又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向前发展。它所反馈于社会的、积极的推动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并且,合唱在教育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一句名言:“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以替代的重要形式”,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学校的合唱活动当成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团队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学校来说,合唱教育具有“投资少、易操作、普及广、意义大”的特点,大力开展合唱教育活动能培养学生对经典音乐的兴趣,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能启迪心智、净化心灵,使学习更富有实效。

小学音乐欣赏课三只小猪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欣赏课三只小猪教学设计《三只小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欣赏《三只小猪》的过程中,感受乐曲轻松、活泼的情绪2、熟记音乐主题,能听辨主题出现的次数,初步了解小提琴的音色、外形和演奏姿势3、能结合音乐完整表演教学重、难点1、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熟记音乐主题2、初步了解小提琴的音色特点,学习其演奏姿势教学过程一、认识小提琴1、师:我们来认识一位乐器朋友它就是:小提琴2、聆听小提琴的音色3、随音乐片段模拟演奏师讲解小提琴琴身摆放的位置,左手“握”琴的姿势,右手持弓的姿势学生模仿二、聆听片段,揭题1、师:小提琴和小动物是好朋友这位好朋友是谁呢?它藏在音乐中仔细听,它到底是谁听出来的小朋友举手,但是要把答案藏在心里哦!2、交流:是小猪3、师:你觉得,音乐中的小猪在干什么呢?它的心情怎么样?4、揭题这是一首管弦乐作品《三只小猪》的其中一段三、欣赏主题1、师略讲故事从前,猪妈妈有三个孩子三个孩子长大了就离开妈妈独自生活他们每人都盖了一座房子猪大哥盖的是草房子,猪二哥盖的是木房子,猪小弟盖的是砖房子2、唱主题师:小猪们都是多才多艺的,一边盖房子一边还唱着歌你听,猪大哥是这么唱的:“我的草房子盖好啦,盖好啦盖好啦我的草房子盖好啦,啦啦啦啦啦啦!”你能来学一学吗?①活泼欢快地唱②“啦”尾字收住唱③有弹性的声音唱

④跟音乐唱3、加动作唱师:你们唱的真棒!那你们能像我一样,边“盖房子”边唱歌吗?老师要提醒大家,在盖房子的旋律中一共有两句,在唱第一个乐句的时候,我们在左边盖房子在唱第二个乐句的时候,就在右边盖房子4、唱一唱“木房子”和“砖房子”5、指明生上来唱一唱,演一演四、听辨主题出现的次数1、师:这段盖房子的旋律在整首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呢?让我们静静地听当你听到盖房子的旋律是,可以在心里默默地唱,同时用双手交替盖房子注意,你拍一次手,就表示盖房子的旋律出现了一次小猪们还说啊,有几次旋律声音很轻的,他们要考考小朋友呢!2、听后交流:6次师:这6次盖房子的旋律有连在一起的吗?3、再次聆听,交流五、律动表现1、师:我们一起来帮小猪盖房子吧!第一次、第二2、生随音乐律动3、再次表演师:在音乐中,我们还能听到什么声音?那时小猪们在劳动之余,开开心心地拉起小提琴我们请每组的几位同学担任小提琴手,在听到小提琴声音的时候拉起小提琴4、出示乐曲结构图师:盖房子的音乐和拉小提琴的音乐就是这首乐曲的全部了吗?还有几段不同的音乐出现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六、拓展师:我们今天听到的《三只小猪》是根据一部美国动画片《三只小猪》改编而成的,这部动画片还获得过奥斯卡优秀动画短片奖呢!课后反思《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汉族民歌《萧》感受歌曲流畅、起伏的情绪,

世界音乐风格分类大全

世界音乐风格分类大全 一、前言 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音乐风格,也有不同的乐器,而且不同的地区国家又有不同的主流。它们的风格有的是根据演奏乐器的不同来分的,有的是根据演唱的方式来分的,等等。那么现今为止世界都有哪些音乐风格呢? 二、音乐定义 音乐是什么?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都内涵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音乐是对人类感情的直接模拟和升华。人们可以从音乐审美过程中,通过情感的抒发和感受,产生认识和道德的力量。为什么音乐能表达人们的感情呢?因为音与音之间联接或重叠,就产生了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等,它与人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等有一定的关联。特别对人的心理,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唱片响作用。广义的讲,音乐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所谓的音乐的定义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议,但通常可以解释为一系列对于有声、无声具有时间性的组织,并含有不同音阶的节奏、旋律及和声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故高雅的音乐与低俗的音乐其对人们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或是,简单说就是好听的“杂音”。 三、音乐的作用 音乐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音乐是有目的、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音乐从声波上分析它介于噪声和频率不变的纯音之间,从效果上讲它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和表达人的情感。音乐对于社会具有审美功能,认识、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音乐是一种抒发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它以生动活泼的感性形式,表现高尚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音乐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灵魂,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树立崇高的理想。 音乐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反映社会生活,又给予社会以深刻的影响。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体验。这在歌曲中这种作用表现得最为突出。 四、音乐风格分类 1.什么是Trip-Hop? Trip-Hop是英伦/欧洲跳舞音乐的一种,它的名字来源是“Trip+Hip Hop"=Trip-Hop",因为它发源自英国的Bristol,因此最早时称作"Bristol Hip-Hop".。由于把把Hip-Hop(其实很多音乐都是架构在Hip-Hop上的...不知啥是Hip-Hop的去看看跳街舞的人, 他们多半是用Hip-Hop音乐来跳的.)节奏变慢(有时很慢很慢),加入一些迷幻的味道,如很阴沉,肥厚的Bass,轻微但迷幻的合成音效,或是些唱片的取样,有时可能连唱片的杂音都会被"故意"取样进去.所谓“Trip",指迷幻,氤氲的药物「旅程」,所以,Trip-Hop是种慢板的迷幻的、有Jazz 感觉的、迷糊的、带点Hip Hop节奏的Break beat音乐。它虽然隶属跳舞音乐类,但其迷幻迷糊特色已令它跳一般跳舞音乐所有的明确节拍特色相去很远。 外国Trip-Hop代表人物: Trip-Hop中公认的铁三角:Portishead, Tricky, Massive Attack. Mandalay Moloko, Coldcut

流行音乐开题报告

流行音乐开题报告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自1978年重返大陆地区且正式拉开辟展帷幕至今,记忆了天翻地覆的变迁,极速跃升为当下最为瞩目的文化景观。 摘要:本文论述将经过三个部分展开,分别从别同的论题和切入点着手,对现有文献所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划分和梳理;并对别同学科采纳各种研究办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分析;最后,笔者尝试对目前学术研究所显现的优势及别脚加以总结,别遗余力的提出几点浅知拙见,以供同仁们商榷指正。 虽然理论研究的步伐相对滞后,但是其日益多样的风貌和别断延展的视域,同样别容忽视。 80年代初期浮现的一些涉及时代曲、通俗音乐、黄色歌曲等话题的文论,大多是针对当时社会浮现的一些热点咨询题的看法及争论(例如瞿维、杨明望分别在1981年和1985年发表于《人民音乐》的文章:《对于流行音乐的对话》、《几点商榷评谭冰若同志《对流行音乐的几点看法》),亦或是一些非正式的散见于文化报刊和有关评论性的文集中的文章,仅有极少的文章关注到流行音乐的进展历史及构成要素解析,如梁茂春《对我国流行音乐历史的考虑》和金兆钧《少年流行音乐创作群体的心理分析》等篇幅短小的文字,并别脚以说明当时的论文达到了学术理论建设的高度。 90年代未来,流行音乐理论研究才正式进入创始和起步时期,一些对于当代流行音乐进展历程的回忆与叙述,关于相关的人物、事件、作品和音乐现象等方面内容进行记录和考虑的专著相继出版,当时的期刊论文也对流行音乐在特定时期的进展史和有关现象产生的背景和成因做了初步总结和探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理论界开始涌现出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音乐学界关于流行音乐的学术性研究显现出曙光,不管是对长期混淆别清的概念咨询题进行明确的界定,对其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进行全面的分析,依然在树立流行音乐的学科意识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突破,理论研究脉络也日益明晰,记忆了从微观到宏观,再从整体到局部,逐步深入和细化的进展过程,逐渐呈现出多元思维、多元视角的综合性跨学科研究态势。 特别是随着近几年新的传播媒介和载体、新的文化思潮、新的创作理念和受众审美取向的相继浮现,一些涵盖新对象、新观念、新现象的论文命题应运而生,这些新的研究视野和办法的陆续跟进,为流行音乐的理论研究摄入了全新的氧份,潜移默化的将最前沿、最富挑战性的流行音乐研究推向了全新的临界点,促使我们在新的机遇下,理性的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学科的研究视角、综合性研究办法的并且,找求真正习惯本国国情和符合时代进展规律的研究办法,最终达到建立完善的流行音乐学科体系的理想目标。 本文中所提及的有关流行音乐研究的学术资料,均是本人经过中国知、维普、读秀学术搜素、万方数据库等文献搜索站猎取到的,自1979年至今已在国内正式发表的期刊论文及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由于目前各学科各类型的学术文献中,将流行音乐纳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关键词进行论述的文章十分庞杂,所体现出的理论水平也是良莠别齐,并且受限于笔者知识结构之单薄,在资料的搜集过程中难以涉猎更广泛的领域并将相关研究进行更为全面的整理和归纳,本文仅关于少量具有典型意义和价值的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进行扼要的梳理和总结。 期刊论文方面,此次仅筛选出已发表在学术质量较高,研究成果相对稳定、成熟且具有权威性的国家级核心音乐类刊物,以及国内各大音乐学院学报的文章。 并且,鉴于其他学科对流行音乐的关注较早,占有文献的数量上、研究的维度及办法上略胜于音乐研究领域等因素,笔者尽可能广泛的扫瞄了迄今已发表的,涵盖跨学科、多领域的国内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以及少量港台地区的学位论文。 咎于笔者资历尚浅,文中难避诸多疏漏,以期日后可以在学术修养和理论能力的提升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