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word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word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word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word版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如图,△ABC 中,AB=AC=BC,∠BDC=120°且BD=DC,现以D为顶点作一个60°角,使角两边分别交AB,AC边所在直线于M,N两点,连接MN,探究线段BM、MN、NC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

(1)如图1,若∠MDN的两边分别交AB,AC边于M,N两点.猜想:BM+NC=MN.延长AC到点E,使CE=BM,连接DE,再证明两次三角形全等可证.请你按照该思路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2)如图2,若点M、N分别是AB、CA的延长线上的一点,其它条件不变,再探究线段BM,MN,NC之间的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用证明).

【答案】(1)过程见解析;(2)MN= NC﹣BM.

【解析】

【分析】

(1)延长AC至E,使得CE=BM并连接DE,根据△BDC为等腰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可以证得△MBD≌△ECD,可得MD=DE,∠BDM=∠CDE,再根据∠MDN

=60°,∠BDC=120°,可证∠MDN =∠NDE=60°,得出△DMN≌△DEN,进而得到

MN=BM+NC.

(2)在CA上截取CE=BM,利用(1)中的证明方法,先证△BMD≌△CED(SAS),再证△MDN≌△EDN(SAS),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如图示,延长AC至E,使得CE=BM,并连接DE.

∵△BDC为等腰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BD=CD,∠DBC=∠DCB,∠MBC=∠ACB=60°,又BD=DC,且∠BDC=120°,

∴∠DBC=∠DCB=30°

∴∠ABC+∠DBC=∠ACB+∠DCB=60°+30°=90°,∴∠MBD=∠ECD=90°,

在△MBD与△ECD中,

∵BD CD

MBD ECD BM CE

∴△MBD≌△ECD(SAS),

∴MD=DE,∠BDM=∠CDE

∵∠MDN =60°,∠BDC=120°,

∴∠CDE+∠NDC =∠BDM+∠NDC=120°-60°=60°,即:∠MDN =∠NDE=60°,

在△DMN与△DEN中,

∵MD DE

MDN EDN DN DN

∴△DMN≌△DEN(SAS),

∴MN=NE=CE+NC=BM+NC.

(2)如图②中,结论:MN=NC﹣BM.

理由:在CA上截取CE=BM.∵△ABC是正三角形,

∴∠ACB=∠ABC=60°,

又∵BD=CD,∠BDC=120°,∴∠BCD=∠CBD=30°,

∴∠MBD=∠DCE=90°,

在△BMD和△CED中

∵BM CE

MBD ECD BD CD

∴△BMD≌△CED(SAS),

∴DM= DE,∠BDM=∠CDE

∵∠MDN =60°,∠BDC=120°,

∴∠NDE=∠BDC-(∠BDN+∠CDE)=∠BDC-(∠BDN+∠BDM)=∠BDC-∠MDN=120°-60°=60°,

即:∠MDN =∠NDE=60°,

在△MDN和△EDN中

∵ND ND

EDN MDN ND ND

∴△MDN≌△EDN(SAS),

∴MN =NE=NC﹣CE=NC﹣BM.

【点睛】

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2.如图,已知△ABC中,AB=AC=20cm,BC=16cm,点D为AB的中点.

(1)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6cm /s 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向A 点运动.

①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CQP 全等?

(2)若点Q 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 出发,点P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 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 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哪条边上相遇? 【答案】(1)①△BPD ≌△CQP ,理由见解析;②V 7.5Q =(厘米/秒);(2)点P 、Q 在AB 边上相遇,即经过了80

3

秒,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 边上相遇. 【解析】 【分析】

(1)①先求出t=1时BP=BQ=6,再求出PC=10=BD ,再根据∠B =∠C 证得△BPD ≌△CQP ;

②根据V P ≠V Q ,使△BPD 与△CQP 全等,所以CQ =BD =10,再利用点P 的时间即可得到点Q 的运动速度;

(2)根据V Q >V P ,只能是点Q 追上点P ,即点Q 比点P 多走AB +AC 的路程,设运动x 秒,即可列出方程15

62202

x x ,解方程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1)①因为t =1(秒), 所以BP =CQ =6(厘米) ∵AB =20,D 为AB 中点, ∴BD =10(厘米)

又∵PC =BC ﹣BP =16﹣6=10(厘米) ∴PC =BD ∵AB =AC , ∴∠B =∠C , 在△BPD 与△CQP 中,

BP CQ B C PC BD =??

∠=∠??=?

,

∴△BPD≌△CQP(SAS),

②因为V P≠V Q,

所以BP≠CQ,

又因为∠B=∠C,

要使△BPD与△CQP全等,只能BP=CP=8,即△BPD≌△CPQ,故CQ=BD=10.

所以点P、Q的运动时间

84

663

BP

t(秒),

此时

10

7.5

4

3

Q

CQ

V

t(厘米/秒).

(2)因为V Q>V P,只能是点Q追上点P,即点Q比点P多走AB+AC的路程

设经过x秒后P与Q第一次相遇,依题意得15

6220 2

x x,

解得x=80

3

(秒)

此时P运动了80

6160

3

(厘米)

又因为△ABC的周长为56厘米,160=56×2+48,

所以点P、Q在AB边上相遇,即经过了80

3

秒,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边上相遇.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三角形与动点相结合的解题方法,再证明三角形全等时注意顶点的对应关系是证明的关键.

3.(1)问题背景: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先证明

△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

(2)探索延伸:

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

且∠EAF=1

2

∠BAD,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3)结论应用:

如图3,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舰艇甲在指挥中心(O处)北偏西30°的A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偏东70°的B处,并且两舰艇到指挥中心的距离相等.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东方向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舰艇乙沿北偏东50°的方向以8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1.5小时后,指挥中心观测到甲、乙两舰艇分别到达E,F处,且两舰艇与指挥中心O 之间夹角∠EOF=70°,试求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

(4)能力提高:

如图4,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BAC=90°,AB=AC,点M,N在边BC上,且

∠MAN=45°.若BM=1,CN=3,试求出MN的长.

【答案】(1)EF=BE+FD;(2)EF=BE+FD仍然成立;(3)210;(4)MN10.【解析】

试题分析:(1)由△AEF≌△AGF,得EF=GF,又由BE=DG,得

EF=GF=DF+DG=DF+BE;(2)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证明△ABE≌△ADG,再证△AEF≌△AGF,得EF=FG,即可得到答案;(3)连接EF,延长AE,BF相交于点C,根据探索延伸可得EF=AE+FB,即可计算出EF的长度;(4)在△ABC外侧作

∠CAD=∠BAM,截取AD=A M,连接CD,DN,证明△ACD≌△ABM,得到CD=BM,再证

MN=ND,则求出ND的长度,即可得到答案.

解:(1)由△AEF≌△AGF,得EF=GF,又由BE=DG,得EF=GF=DF+DG=DF+BE;

(2)EF=BE+FD仍然成立.

证明:如答图1,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

∵∠B+∠ADC=180°,∠ADG+∠ADC=180°,∴∠B=∠ADG,

在△ABE与△ADG中,AB=AD,∠B=∠ADG,BE=DG,∴△ABE≌△ADG.

∴AE=AG,∠BAE=∠DAG.

又∵∠EAF=1

2

∠BAD,

∴∠F AG=∠F AD+∠DAG=∠F AD+∠BAE=∠BAD-∠EAF=∠BAD-1

2

∠BAD=

1

2

∠BAD,

∴∠EAF=∠GAF.

在△AEF与△AGF中,AE=AG,∠EAF=∠GAF,AF=AF,

∴△AEF≌△AGF.∴EF=FG.

又∵FG=DG+DF=BE+DF.

∴EF=BE+FD.

(3)如答图2,连接EF,延长AE,BF相交于点C,在四边形AOBC中,

∵∠AOB=30°+90°+20°=140°,∠FOE=70°=1

2

∠AOB,

又∵OA=OB,∠OAC+∠OBC=60°+120°=180°,符合探索延伸中的条件,

∴结论EF=AE+FB成立.

∴EF=AE+FB=1.5×(60+80)=210(海里).

答: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为210海里;

(4)如答图3,在△ABC外侧作∠CAD=∠BAM,截取AD=AM,连接CD,DN,

在△ACD与△ABM中,AC=AB,∠CAD=∠BAM,AD=AM,

则△ACD≌△ABM,∴CD=BM=1,∠ACD=∠ABM=45°,

∵∠NAD=∠NAC+∠CAD=∠NAC+∠BAM=∠BAC-∠MAN=45°,

∴∠MAD=∠MAN+∠NAD=90°=2∠NAD,

又∵AM=AD,∠NCD+∠MAD=(∠ACD+∠ACB)+90°=180°,

∴对于四边形AMCD符合探索延伸,

则ND=MN,

∵∠NCD=90°,CD=1,CN=3,

∴MN=ND=10.

4.已知OP平分∠AOB,∠DCE的顶点C在射线OP上,射线CD交射线OA于点F,射线CE交射线OB于点G.

(1)如图1,若CD⊥OA,CE⊥OB,请直接写出线段CF与CG的数量关系;

(2)如图2,若∠AOB=120o,∠DCE=∠AOC,试判断线段CF与CG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CF=CG;(2)CF=CG,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结论CF=CG,由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即可判断.

(2)结论:CF=CG,作CM⊥OA于M,CN⊥OB于N,证明△CMF≌△CNG,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1)结论:CF=CG;

证明:∵OP平分∠AOB,CF⊥OA,CG⊥OB,

∴CF=CG(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2)CF=CG.理由如下:如图,

过点C作CM⊥OA,CN⊥OB,

∵OP平分∠AOB,CM⊥OA,CN⊥OB,∠AOB=120o,

∴CM=CN(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AOC=∠BOC=60o(角平分线的性质),

∵∠DCE=∠AOC,

∴∠AOC=∠BOC=∠DCE=60o,

∴∠MCO=90o-60o =30o,∠NCO=90o-60o =30o,

∴∠MCN=30o+30o=60o,

∴∠MCN=∠DCE,

∵∠MCF=∠MCN-∠DCN,∠NCG=∠DCE-∠DCN,

∴∠MCF=∠NCG,

在△MCF和△NCG中,

CMF CNG

CM CN

MCF NCG

∠=∠

?

?

=

?

?∠=∠

?

∴△MCF≌△NCG(ASA),

∴CF=CG(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综合题、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的应用,熟练证明三角形全等.

5.在四边形ABCD 中,E 为BC 边中点.

(Ⅰ)已知:如图,若AE 平分∠BAD,∠AED=90°,点F 为AD 上一点,AF=AB.求证:(1)△ABE≌AFE;(2)AD=AB+CD

(Ⅱ)已知:如图,若AE 平分∠BAD,DE 平分∠ADC,∠AED=120°,点F,G 均为AD上的点,AF=AB,GD=CD.求证:(1)△GEF 为等边三角形;(2)AD=AB+

1

2

BC+CD.

【答案】(Ⅰ)(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Ⅱ)(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Ⅰ)(1)运用SAS 证明△ABE ≌AFE 即可;

(2)由(1)得出∠AEB=∠AEF ,BE=EF ,再证明△DEF ≌△DEC (SAS ),得出DF=DC ,即可得出结论;

(Ⅱ)(1)同(Ⅰ)(1)得△ABE ≌△AFE (SAS ),△DGE ≌△DCE (SAS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E=FE ,∠AEB=∠AEF ,CE=GE ,∠CED=∠GED ,进而证明△EFG 是等边三角形;

(2)由△EFG 是等边三角形得出GF=EE=BE=1

2

BC ,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Ⅰ)(1)∵AE 平分∠BAD , ∴∠BAE=∠FAE , 在△ABE 和△AFE 中,

AB AF BAE FAE AE AE ?

∠??

∠??===, ∴△ABE ≌△AFE (SAS ), (2)∵△ABE ≌△AFE , ∴∠AEB=∠AEF ,BE=EF , ∵E 为BC 的中点, ∴BE=CE , ∴FE=CE ,

∵∠AED=∠AEF+∠DEF=90°, ∴∠AEB+∠DEC=90°, ∴∠DEF=∠DEC , 在△DEF 和△DEC 中,

FE CE DEF DEC DE DE ?

∠??

∠??===, ∴△DEF ≌△DEC (SAS ), ∴DF=DC , ∵AD=AF+DF , ∴AD=AB+CD ;

(Ⅱ)(1)∵E 为BC 的中点, ∴BE=CE=

1

2

BC , 同(Ⅰ)(1)得:△ABE ≌△AFE (SAS ), △DEG ≌△DEC (SAS ),

∴BE=FE ,∠AEB=∠AEF ,CE=GE ,∠CED=∠GED , ∵BE=CE , ∴FE=GE ,

∵∠AED=120°,∠AEB+∠CED=180°-120°=60°, ∴∠AEF+∠GED=60°, ∴∠GEF=60°, ∴△EFG 是等边三角形, (2)∵△EFG 是等边三角形,

∴GF=EF=BE=1

2

BC , ∵AD=AF+FG+GD ,

∴AD=AB+CD+1

2

B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1,在ABC ?中,90ACB ∠=,AC BC =,直线MN 经过点C ,且AD MN ⊥于点D ,BE MN ⊥于点E .易得DE AD BE =+(不需要证明).

(1)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你认为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写出此时DE AD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此时

DE AD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答案】(1) 不成立,DE=AD-BE ,理由见解析;(2) DE=BE-AD 【解析】 【分析】

(1)DE 、AD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DE=AD-BE .由垂直的性质可得到∠CAD=∠BCE ,证得△ACD ≌△CBE ,得到AD=CE ,CD=BE ,即有DE=AD-BE ; (2)DE 、AD 、BE 之间的关系是DE=BE-AD .证明的方法与(1)一样. 【详解】 (1)不成立.

DE 、AD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DE=AD-BE ,

理由如下:如图,

∵∠ACB=90°,BE ⊥CE ,AD ⊥CE ,AC CB =, ∴∠ACD+∠CAD=90°, 又∠ACD+∠BCE=90°, ∴∠CAD=∠BCE , 在△ACD 和△CBE 中,

90ADC CEB CAD BCE AC CB ∠=∠=???

∠=∠??=?

, ∴△ACD ≌△CBE(AAS), ∴AD=CE ,CD=BE , ∴DE=CE-CD=AD-BE ;

(2)结论:DE=BE-AD .

∵∠ACB=90°,BE ⊥CE ,AD ⊥CE ,AC CB =, ∴∠ACD+∠CAD=90°, 又∠ACD+∠BCE=90°, ∴∠CAD=∠BCE , 在△ACD 和△CBE 中,

90ADC CEB CAD BCE AC CB ∠=∠=???

∠=∠??=?

, ∴△ADC ≌△CEB(AAS), ∴AD=CE ,DC=BE ,

∴DE=CD-CE=BE-A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旋转前后两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所夹的角等于旋转角.

7.操作发现:如图,已知△ABC和△ADE均为等腰三角形,AB=AC,AD=AE,将这两个三角形放置在一起,使点B,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CE.

(1)如图1,若∠ABC=∠ACB=∠ADE=∠AED=55°,求证:△BAD≌△CAE;

(2)在(1)的条件下,求∠BEC的度数;

拓广探索:(3)如图2,若∠CAB=∠EAD=120°,BD=4,CF为△BCE中BE边上的高,请直接写出EF的长度.

【答案】(1)见解析;(2)70°;(3)2

【解析】

【分析】

(1)根据SAS证明△BAD≌△CAE即可.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3)同法可证△BAD≌△CAE,推出EC=BD=4,由∠BEC=∠BAC=120°,推出∠FCE=30°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证明:如图1中,

∵∠ABC=∠ACB=∠ADE=∠AED,

∴∠EAD=∠CAB,

∴∠EAC=∠DAB,

∵AE=AD,AC=AB,

∴△BAD≌△CAE(SAS).

(2)解:如图1中,设AC交BE于O.

∵∠ABC=∠ACB=55°,

∴∠BAC=180°﹣110°=70°,∵△BAD≌△CAE,

∴∠ABO=∠ECO,

∵∠EOC=∠AOB,

∴∠CEO=∠BAO=70°,

即∠BEC=70°.

(3)解:如图2中,

∵∠CAB=∠EAD=120°,

∴∠BAD=∠CAE,

∵AB=AC,AD=AE,

∴△BAD≌△CAE(SAS),

∴∠BAD=∠ACE,BD=EC=4,同理可证∠BEC=∠BAC=120°,∴∠FEC=60°,

∵CF⊥EF,

∴∠F=90°,

∴∠FCE=30°,

∴EF=1

2

EC=2.

【点睛】

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8.已知点P是线段MN上一动点,分别以PM,PN为一边,在MN的同侧作△APM,

△BPN,并连接BM,AN.

(Ⅰ)如图1,当PM=AP,PN=BP且∠APM=∠BPN=90°时,试猜想BM,AN之间的数

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Ⅱ)如图2,当△APM,△BPN都是等边三角形时,(Ⅰ)中BM,AN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成立,试说明理由.

(Ⅲ)在(Ⅱ)的条件下,连接AB得到图3,当PN=2PM时,求∠PAB度数.

【答案】(1)BM=AN,BM⊥AN.(2)结论成立.(3)90°.

【解析】

【分析】

(1)根据已知条件可证△MBP≌△ANP,得出MB=AN,∠PAN=∠PMB,再延长MB交

∠=?,因此有BM⊥AN;

AN于点C,得出MCN90

(2)根据所给条件可证△MPB≌△APN,得出结论BM=AN;

(3)取PB的中点C,连接AC,AB,通过已知条件推出△APC为等边三角形,∠PAC=∠PCA=60°,再由CA=CB,进一步得出∠PAB的度数.

【详解】

解:(Ⅰ)结论:BM=AN,BM⊥AN.

理由:如图1中,

∵MP=AP,∠APM=∠BPN=90°,PB=PN,

∴△MBP≌△ANP(SAS),

∴MB=AN.

延长MB交AN于点C.

∵△MBP≌△ANP,

∴∠PAN=∠PMB,

∵∠PAN+∠PNA=90°,

∴∠PMB+∠PNA=90°,

∴∠MCN=180°﹣∠PMB﹣∠PNA=90°,

∴BM⊥AN.

(Ⅱ)结论成立

理由:如图2中,

∵△APM,△BPN,都是等边三角形

∴∠APM=∠BPN=60°

∴∠MPB=∠APN=120°,

又∵PM=PA,PB=PN,

∴△MPB≌△APN(SAS)

∴MB=AN.

(Ⅲ)如图3中,取PB的中点C,连接AC,AB.

∵△APM,△PBN都是等边三角形

∴∠APM=∠BPN=60°,PB=PN

∵点C是PB的中点,且PN=2PM,

∴2PC=2PA=2PM=PB=PN,

∵∠APC=60°,

∴△APC为等边三角形,

∴∠PAC=∠PCA=60°,

又∵CA=CB,

∴∠CAB=∠ABC=30°,

∴∠PAB=∠PAC+∠CAB=90°.

【点睛】

本题是一道关于全等三角形的综合性题目,充分考查了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性质的应用的能力,此类题目常常需要数形结合,借助辅助线才得以解决,因此,作出合理正确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是等边三角形,点D在边AC上(“点D不与,A C重合),点E是射线9.如图,ABC

BC上的一个动点(点E不与点,B C重合),连接DE,以DE为边作作等边三角形?,连接CF.

DEF

(1)如图1,当DE 的延长线与AB 的延长线相交,且,C F 在直线DE 的同侧时,过点

D 作//DG AB ,DG 交BC 于点G ,求证:CF EG =;

(2)如图2,当DE 反向延长线与AB 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且,C F 在直线DE 的同侧时,求证:CD CE CF =+;

(3)如图3, 当DE 反向延长线与线段AB 相交,且,C F 在直线DE 的异侧时,猜想

CD 、CE 、CF 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详解;(2)证明见详解;(3)CF =CD +CE ,理由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由ABC ?是等边三角形,//DG AB ,得∠CDG=∠A=60°,∠ACB=60°,CDG ?是等边三角形,易证? GDE ? ? CDF(SAS),即可得到结论;

(2)过点D 作DG ∥AB 交BC 于点G ,易证? GDE ? ? CDF(SAS),即可得到结论; (3)过点D 作DG ∥AB 交BC 于点G ,易证? GDE ? ? CDF(SAS),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1)∵ABC ?是等边三角形,//DG AB , ∴∠CDG=∠A=60°,∠ACB=60°, ∴CDG ?是等边三角形, ∴DG=DC.

∵DEF ?是等边三角形, ∴DE=DF ,∠EDF=60°,

∴∠CDG-∠GDF=∠EDF-∠GDF ,即:∠GDE=∠CDF , 在? GDE 和? CDF 中,

∵DE DF GDE CDF DG DC =??

∠=∠??=?

, ∴? GDE ? ? CDF(SAS), ∴CF EG =;

(2)过点D 作DG ∥AB 交BC 于点G ,如图2, ∵ABC ?是等边三角形,//DG AB , ∴∠CDG=∠A=60°,∠ACB=60°, ∴CDG ?是等边三角形,

∴DG=DC.

∵DEF ?是等边三角形, ∴DE=DF ,∠EDF=60°,

∴∠CDG-∠CDE=∠EDF-∠CDE ,即:∠GDE=∠CDF , 在? GDE 和? CDF 中,

∵DE DF GDE CDF DG DC =??

∠=∠??=?

, ∴? GDE ? ? CDF(SAS), ∴CF GE =,

∴CD CG CE GE CE CF ==+=+ (3)CF =CD +CE ,理由如下: 过点D 作DG ∥AB 交BC 于点G ,如图3, ∵ABC ?是等边三角形,//DG AB , ∴∠CDG=∠A=60°,∠ACB=60°, ∴CDG ?是等边三角形, ∴DG=DC=GC.

∵DEF ?是等边三角形, ∴DE=DF ,∠EDF=60°,

∴∠CDG+∠CDE=∠EDF+∠CDE ,即:∠GDE=∠CDF , 在? GDE 和? CDF 中,

∵DE DF GDE CDF DG DC =??

∠=∠??=?

, ∴? GDE ? ? CDF(SAS), ∴CF GE ==GC+CE=CD+CE.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0.已知:4590ABC A ACB ?∠=∠=,,,点D 是AC 延长线上一点,且

22AD =+,

,M 是线段CD 上一个动点,连接BM ,延长MB 到H ,使得HB MB =,以点B 为中心,将线段BH 逆时针旋转45,得到线段BQ ,连接AQ . (1)依题意补全图形; (2)求证:ABQ AMB ∠=∠;

(3)点N 是射线AC 上一点,且点N 是点M 关于点D 的对称点,连接BN ,如果

QA BN =, 求线段AB 的长.

【答案】(1)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22AB =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可以补全图形; (2)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证明; (3)作QE ⊥AB ,根据AAS 证得

QEB BCM ?,根据HL 证得

Rt QEA Rt BCN ?,设法证得2AB CD =,设AC BC x ==,则2AB x =,2

2

CD x =

,结合已知22AD =+,构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1)补全图形如下图所示:

(2)解:∵∠ABH 是ABM 的一个外角,

∴ ABH BAM AMB ∠=∠+∠ ∵ABH HBQ ABQ ∠=∠+∠ 又∵45HBQ BAM ∠=∠=?

∴ ABQ AMB ∠=∠

(3)过Q 作QE ⊥AB ,垂足为E , 如下图:

∵⊥QE AB

∴90QEB BCM ∠=∠=?,

在QEB 和BCM 中,QEB BCM QBE BMC QB BM ∠=∠??

∠=∠??=?

QEB BCM ?(AAS)

∴EB CM =,QE BC =, 在Rt QEA 和Rt BCN 中

∵QE BC =,

Q A BN = ∴Rt QEA Rt

BCN ? (HL)

∴AE CN CM MD DN ==++ ∵点N 是点M 关于点D 的对称点, ∴MD DN =

∴22AE CM MD EB MD =+=+

∴ ()2222AB AE EB EB MD EB MD CD =+=+=+= 设AC BC x ==,则2AB x =,2

CD x =

, 又∵22AD =,2

AD AC CD x x =+= ∴2

222

x x +

= 解得:2x = ∴ 22A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外角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熟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正确作出辅助线、构建方程是解答的关键.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整理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0;若|a|=-a ,则a≤0。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初二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 平方,即2 22c b a =+ (2)勾股定理的验证:测量、数格子、拼图法、面积法,如青朱出入图、五巧板、玄图、总统证法……(通过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得到验证,也叫等面积法或等积法) (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直角三角形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2c b a =+,那 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a ,b , c ,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有:(6,8,10)(3,4,5)(5,12,,13)(9,12,15)(7,24,25)(9,40,41)…… 规律:(1),短直角边为奇数,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两边之和是短直角边的平方。即当a 为奇数且a <b 时,如果b+c=a2那么a,b,c 就是一组勾股数.如(3,4,5)(5,12,,13)(7,24,25)(9,40,41)…… (2)大于2的任意偶数,2n(n >1)都可构成一组 勾股数分别是:2n,n2-1,n2+1 如:(6,8,10)(8,15,17)(10,24,26)…… 4、常见题型应用: (1)已知任意两条边的长度,求第三边/斜边上的高线/周长/面积…… (2)已知任意一条的边长以及另外两条边长之间的关系,求各边的长度//斜边上的高线/周长/面积…… (3)判定三角形形状: a2 +b2>c2锐角~,a2 +b2=c2直角~,a2 +b2<c2钝角~ 判定直角三角形a..找最长边;b.比较长边的平方与另外两条较短边的平方和之间的大小关系;c.确定形状 (4)构建直角三角形解题 例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之比为3:4,斜边为 10。求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 解:设两直角边为3x ,4x ,由题意知: ∴x=2,则3x=6,4x=8,故两直角边为6,8。 中考突破 (1)中考典题 例. 如图(1)所示,一个梯子AB 长2.5米,顶端A 靠在墙AC 上,这时梯子下端B 与墙角C 距离为1.5米,梯子滑动后停在DE 位置上,如图(2)所示,测得 得BD=0.5米,求梯子顶端A 下落了多少米? 思维入门指导:梯子顶端A 下落的距离为AE ,即求AE 的长。已知AB 和BC ,根据勾股定理可求AC ,只要求出EC 即可。 解:在Rt △ACB 中,AC2=AB2-BC2=2.52-1.52=4, ∴AC=2 ∵BD=0.5,∴CD=2 ∴EC=1.5 答:梯子顶端下滑了0.5米。 点拨:要考虑梯子的长度不变。 例5. 如图所示的一块地,AD=12m ,CD=9m ,∠ADC=90°,AB=39m ,BC=36m ,求这块地的面积。 思维入门指导:求面积时一般要把不规则图形分割成规则图形,若连结BD ,似乎不 解:连结AC ,在Rt △ADC 中, 在△ABC 中,AB2=1521 答:这块地的面积是216平方米。 点拨:此题综合地应用了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判定条件。 第二章 实数 基本知识回顾 1. 无理数的引入。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 得要领,连结,求出即可。AC S S ABC ACD ??-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已知直角三角形,得边的关系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由边的关系,判断直角三角形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 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 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a ,b ,c ,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有:(6,8,10)(3,4,5)(5,12,,13)(9,12,15)(7,24,25)(9,40,41)…… 规律:(1)、短直角边为奇数,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两边之和是短直角边的 平方。即当a 为奇数且a <b 时,如果2 b c a +=,那么a,b,c 就是一组勾股数. 如:(3,4,5)(5,12,,13)(7,24,25)(9,40,41)…… (2)大于2的任意偶数,2n(n >1)都可构成一组勾股数分别是:2 2 2,1,1n n n -+ 如:(6,8,10)(8,15,17)(10,24,26)…… 4、常见题型应用: (1)已知任意两条边的长度,求第三边/斜边上的高线/周长/面积…… (2)已知任意一条的边长以及另外两条边长之间的关系,求各边的长度//斜边上的高线/周长/面 积…… (3)判定三角形形状: 222a b c +> 锐角三角形,222a b c +=直角三角形,222a b c +<钝角三角形 判定直角三角形 a..找最长边; b.比较长边的平方与另外两条较短边的平方和之间的大小关系; c.确定形状 第二章 实数 1. 无理数的引入。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 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 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 3 π +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卷 期末考试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3分,共18分) 1.下列四组数据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是( ) A .6,8,10 B .7,24,25 C .2,5,7 D .9,12,15 2. 在算式( (的中填上运算符号,使结果最大的运算符号是( ) A .加号 B .减号 C .乘号 D .除号 3.下列数据是2013年3月7日6点公布的中国六大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情况: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164和163 B .163和164 C .105和163 D .105和164 4.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 .9)9(2-=- B .525±= C .1)1(33 -=- D .2)2(2-=- 5.右图中点P 的坐标可能是( ) A .(-5,3) B .(4,3) C .(5,-3) D .(-5,-3) 6.一次函数1y kx b =+与2y x a =+的图象如图,则下 列结论①0k <;②0a >;③当3x <时,12y y <中, 正确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3分,共24分) 7. 9的平方根是 . 8. 函数y=x -1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9.万安县某单位组织34人分别到井冈山和兴国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到井冈山的人数是 到兴国的人数的2倍多1人,求到两地的人数各是多少?设到井冈山的人数为x 人,到 兴国的人数为y 人,请列出满足题意的方程组 . 10.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交y 轴于负半轴,且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请写出满足条件的 一个函数表达式: . b 第6题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222 a b c +=。 2.勾股定理的证明:用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关系进行证明(两种方法)。 3.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 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 三角形。满足222 a b c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1.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 (1)概念:如果2 x a =,那么x 是a 的平方根,记作: a (2)性质:①当a ≥0≥0;当a =a a =。 2.立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 (1)概念:若3 x a =,那么x 是a (2a =;②3 a = 3.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 (1)概念: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 (2)分类:按定义分为有理数可分为整数的分数;按性质分为正数、负数和零。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数可分为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其中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称为分数。 4.与实数有关的概念: 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与有理数范围内的意义完全一致;在实数范围内,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同样成立。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数轴正好可以被实数填满。 5 (a ≥0,b ≥0) a ≥0,b >0)。 第三章 1.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大小和形状,改变了图形的位置;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2.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点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旋转不改变图形大小和形状,改变了图形的位置;经过旋转,图形点的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和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作平移图与旋转图。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的探索 1.多边形的分类: 2.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判别: (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平分。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b a b =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勾股定理 一、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勾股数 满足2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常见的勾股数组有:(3,4,5);(5,12, 13);(8,15,17);(7,24,25);(20,21,29);(9,40,41);……(这些勾股数组的倍数仍是勾股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有理数正有理数无理数?????????????????--???---) ()32,21()32,21()()3,2,1()3,2,1,0(无限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整数负分数正分数小数分数负整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 ??? ? ?? ????? ??实数第二章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

(完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和答案

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4的平方根是( A ) A .2± B .2 C . 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3,-2)在( D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下列实数2 1 - , 0, π , 4 , 31 , 5中是无理数的有( 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在下列四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B ) A .7,24,25 B .3,5,7 C .8,15, 17 D .9,40,41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 A .632= ? B .532=+ C .5315= D .235=- 6.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 数轴的原点为旋转中心,将过原点的对角线顺时 针旋转,使对角线的另一端点落在数轴正半轴的 点A 处,则点A 表示的数是( B ) A .3 2 B C D .4.1 7.点(2,6)关于x 轴的对称点坐标为( A ) A .(2,-6) B . (-2,-6) C . (-2,6) D . (6,2) 8.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长为12cm ,周长为30cm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B )A .2 20cm B .2 30cm C .2 60cm D .2 75cm 9 -( D ) A B .2 C . D . 10.已知平面内的一点P ,它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且与原点的距离是2,则点 P 的坐标是( C ) A .(-1,1)或(1,-1) B .(1,-1) C .( , ) D )

11.实数b 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 ()a b a ++2 的化简结果为( B ) A .2a b + B .b - C .b D .2a b - 12.如图是放在地面上的一个长方体盒子,其中' ' ' 9,5,6AB BB B C ===,在线段AB 的 三等分点E (靠近点A )处有一只蚂蚁,'' B C 中点F 处有一米粒,则蚂蚁沿长方体表面爬到米粒处的最短距离为( A ) A .10 B .106 C .5+35 D .6+3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中,请将答案填 在题后的横线上.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P a a -在x 轴上,则a = 2 14.比较大小:23 < 52 (填“>”或“<”或“=” ) 15.x 为无理数21的小数部分,则x = 214- (结果保留根号) 16.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剪一剪, 拼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5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边ABC ?的顶点(6,0)A -,(2,0)B ,则顶点C 的坐标 为 (2,43),(2,43)--- 第12题图 第16题图 第11题图

八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北师大版)

2011-2012八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试试自己的能力,可别猜哦! (下列各小题都给出了四个选项,其中只有唯一的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符合要求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写在Ⅱ卷上指定的位置.) 1、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 、9)9(2-=- B 、525±= C 、1)1(33-=- D 、2)2(2 -=- 2、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 A 、某电影院2排 B 、大桥南路 C 、北偏东30° D 、东经118°,北纬40° 3、给出下列5种图形:①平行四边形、②菱形、③正五边形、④正六边形、⑤等腰梯形.其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有(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4、 下列四点中,在函数y=3x+2的图象上的点是( ) A 、(-1,1) B 、(-1,-1) C 、(2,0) D 、(0,-1.5) 5、把△ABC 各点的横坐标都乘以-1,纵坐标都乘以-1,符合上述要求的图是( ) 6、某中学科技馆铺设地面,已有正三角形形状的地砖,现打算购买另一种不同形状的正 多边形地砖,与正三角形地砖在同一顶点处作平面镶嵌,则该学校不应该购买的地砖形状是( ) A 、正方形 B 、正六边形 C 、正八边形 D 、正十二边形 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B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C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相等,则它的边一定都相等 D 、矩形的对角线一定互相垂直 8、已知正比例函数kx y =(0≠k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k x y +=的图象大致是( ) x y x y x y x y O O O O D y x C B A O C y x C B A O B y x C B A O A y x C B A O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整理总结 第一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c b a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 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 3 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 3 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5、估算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1]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 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且最长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3、勾股数:满足2 2 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 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 +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 三、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2010-2011八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 120分钟 ) 亲爱的同学:进入八年级已学习一个学期了,现在是你展示本学期以来学习成果之时,让我们一起对学过的知识作一次回顾吧!相信你会尽情地发挥,祝你成功!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为Ⅰ卷和Ⅱ卷,解答第Ⅰ卷时请将解答结果填写在第Ⅱ卷上指 定的位置,否则答案将无效.考试时不准使用计算器。 第Ⅰ卷 (选择题、填空题 共3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试试自己的能力,可别猜哦! (下列各小题都给出了四个选项,其中只有唯一的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符合要求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写在Ⅱ卷上指定的位置.) 1、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 、9)9(2-=- B 、525±= C 、1)1(33-=- D 、2)2(2 -=- 2、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 A 、某电影院2排 B 、大桥南路 C 、北偏东30° D 、东经118°,北纬40° 3、给出下列5种图形:①平行四边形、②菱形、③正五边形、④正六边形、⑤等腰梯形.其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有(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4、 下列四点中,在函数y=3x+2的图象上的点是( ) A 、(-1,1) B 、(-1,-1) C 、(2,0) D 、(0,-1.5) 5、把△ABC 各点的横坐标都乘以-1,纵坐标都乘以-1,符合上述要求的图是( ) 6、某中学科技馆铺设地面,已有正三角形形状的地砖,现打算购买另一种不同形状的正 多边形地砖,与正三角形地砖在同一顶点处作平面镶嵌,则该学校不应该购买的地砖形状是( ) A 、正方形 B 、正六边形 C 、正八边形 D 、正十二边形 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B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D C B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合集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章勾股定理 §1.1 探索勾股定理(一) 教学目标: 1、经历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力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的推理的意识及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课题 出示投影1 (章前的图文p1)教师道白: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贡献,并结合课本p5谈一谈,讲述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介绍商高(三千多年前周期的数学家)在勾股定理方面的贡献。 出示投影2 (书中的P2 图1—2)并回答: 1、观察图1-2,正方形A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B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C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2、你是怎样得出上面的结果的?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直接发问: 3、图1—2中,A,B,C 之间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后形成共识,教师板书,A+B=C,接着提出图1—1中的A.B,C 的关系呢? 二、做一做 出示投影3(书中P3图1—4)提问: 1、图1—3中,A,B,C 之间有什么关系? 2、图1—4中,A,B,C 之间有什么关系? 3、从图1—1,1—2,1—3,1|—4中你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后,教师总结: 以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的正方形面积。 三、议一议 1、图1—1、1— 2、1— 3、1—4中,你能用三角形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 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在同学的交流基础上,老师板书: 直角三角形边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 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 那么

初二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

可编辑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2c b a =+ (2)勾股定理的验证:测量、数格子、拼图法、面积法,如青朱出入图、五巧板、玄图、总统证法……(通过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得到验证,也叫等面积法或等积法) (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直角三角形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2c b a =+,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a ,b , c ,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有:(6,8,10)(3,4,5)(5,12,,13)(9,12,15)(7,24,25)(9,40,41)…… 规律:(1),短直角边为奇数,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两边之和是短直角边的平方。即当a 为奇数且a <b 时,如果b+c=a2那么a,b,c 就是一组勾股数.如(3,4,5)(5,12,,13)(7,24,25)(9,40,41)…… (2)大于2的任意偶数,2n(n >1)都可构成一 组勾股数分别是:2n,n2-1,n2+1 如:(6,8,10)(8,15,17)(10,24,26)…… 4、常见题型应用: (1)已知任意两条边的长度,求第三边/斜边上的高线/周长/面积…… (2)已知任意一条的边长以及另外两条边长之间的关系,求各边的长度//斜边上的高线/周长/面积…… (3)判定三角形形状: a2 +b2>c2锐角~,a2 +b2=c2直角~,a2 +b2<c2钝角~ 判定直角三角形a..找最长边;b.比较长边的平方与另外两条较短边的平方和之间的大小关系;c.确定形状 (4)构建直角三角形解题 例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之比为3:4,斜边为10。求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 解:设两直角边为3x ,4x ,由题意知: ()()341009161002510042 2 2 2 2 2 x x x x x x +=+===,,, ∴x=2,则3x=6,4x=8,故两直角边为6,8。 中考突破 (1)中考典题 例. 如图(1)所示,一个梯子AB 长2.5米,顶 端A 靠在墙AC 上,这时梯子下端B 与墙角C 距离为1.5米,梯子滑动后停在DE 位置上,如图(2)所示,测得得BD=0.5米,求梯子顶端A 下落了多少米? A A E C (1) (2) 思维入门指导:梯子顶端A 下落的距离为AE ,即求AE 的长。已知AB 和BC ,根据勾股定理可求AC ,只要求出EC 即可。 解 : 在 Rt △ ACB 中 , AC2=AB2-BC2=2.52-1.52=4, ∴AC=2 ∵BD=0.5,∴CD=2 在中,Rt ECD EC ED CD ?22222252225=-=-=.. ∴EC=1.5 ∴=-=-=AE AC EC 215 05.. 答:梯子顶端下滑了0.5米。 点拨:要考虑梯子的长度不变。 例5. 如图所示的一块地,AD=12m ,CD=9m ,∠ADC=90°,AB=39m ,BC=36m ,求这块地的面积。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提纲 姓名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2 22a b c +=。 2.勾股定理的证明:用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关系进行证明(两种方法)。 3.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 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满足222a b c +=的三个正 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1.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 (1)概念:如果2 x a =,那么x 是a 的平方根,记作: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2)性质:①当a ≥0 0;当a =a a =。 2.立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 (1)概念:若3 x a =,那么x 是a ;(2 a =; ② 3 a = 3.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 (1)概念: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 (2)分类:按定义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实数按性质分为正数、负数和零。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数可分为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其中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称为分数。 4.与实数有关的概念: 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与有理数范围内的意义完全一致;在实数范围内,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同样成立。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数轴正好可以被实数填满。 5.算术平方根的运算律: )0,0(≥≥=?b a ab b a (a ≥0,b ≥0); (a ≥0,b >0)。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1.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大小和形状,改变了图形的位 置;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2.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点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旋转不改变图形大小和形状,改变了图形的位置;经过旋转,图形点的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和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作平移图与旋转图。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的探索 1.多边形的分类: 2.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判别: (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平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2)菱形: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有理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正整数 负整数 (有限或无限循环性数) 整数 分数 正无理数 负无理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2016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 3 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 —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 -a ,则a ≤0。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梳理

第一章 三角形初步 [定义与命题] 定义: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的意义的句子。 命题:一般地,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 命题一般由条件和结论组成,可以改为“如果……”,“那么……”的形式。 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叫假命题。 基本事实:人们在长期反复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不需要再加证明的命题。 定理:用逻辑的方法判断为正确并作为推理的根据的真命题。 注意:基本事实和定理一定是真命题。 [证明] 在一个特定的公理系统中,根据一定的规则或标准,由公理和定理推导出某些命题的过程。 [三角形] 由三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分类] 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 [三角形按内角分类] 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钝角 [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的两个内角之和。 [三角形的三种线] 顶角的角平分线:三条,交于一点 三角形的中线:三条,交于一点 三角形的高线:三条,交于一点。 思考: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高线的交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全等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还有其它推出来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初二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的三2 22c b a =+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一是分类是:正数、负数、0; 另一种分类是:有理数、无理数将两种分类进行组合:负有理数,负无理数,0,正有理数,正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 3 π +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表示方法:记作“a ”,读作根号a 。 性质: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2、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北师大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勾股定理 定义:如果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即直 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判定: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 +b =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定义:满足a +b =c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实数 定义: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 数叫做无理数 (有理数总能够用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表示)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特别地,我们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二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即实数能够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 每一个实数都能够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 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 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也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 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 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初二深圳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习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及其复习巩固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2)勾股定理的验证:测量、数格子、拼图法、面积法,如青朱出入图、五巧板、玄 图、总统证法……(通过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得到验证,也叫等面积法或等积法) (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直角三角形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 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 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有:(6,8,10)(3,4,5)(5,12,,13)(9,12,15)(7,24,25)(9,40,41)…… 4、 勾股数的规律: (1),短直角边为奇数,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 两边之和是短直角边的平方。即当a 为奇数且a <b 时,如果b+c=a2, 那么a,b,c 就是一组勾股数.如(3,4,5)(5,12,,13)(7,24,25)(9,40,41)…… (2)大于2的任意偶数,2n(n >1)都可构成一组勾股数分别是:2n,n2-1,n2+1 如: (6,8,10)(8,15,17)(10,24,26)…… 第一章 勾股定理 一、基础达标: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a 、b 、c 是△ABC 的三边,则a 2+b 2=c 2; B.若 a 、b 、c 是Rt △ABC 的三边,则a 2+b 2=c 2; C.若 a 、b 、c 是Rt △ABC 的三边, 90=∠A ,则a 2+b 2=c 2; D.若 a 、b 、c 是Rt △ABC 的三边, 90=∠C ,则a 2+b 2=c 2. 2. △ABC 的三条边长分别是a 、b 、c ,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c b a =+ B. c b a >+ C. c b a <+ D. 222c b a =+ 3.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21 B .120 C .90 D .不能确定 4.△ABC 中,AB =15,AC =13,高AD =12,则△ABC 的周长为( ) A .42 B .32 C .42 或 32 D .37 或 33 5.斜边的边长为cm 17,一条直角边长为cm 8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 6.假如有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三边a 、b 、c 之间应满足 ,其中 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