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科技馆探究式教学形式浅析

科技馆探究式教学形式浅析

科技馆探究式教学形式浅析
科技馆探究式教学形式浅析

科技馆探究式教学形式浅析

姚穗,闫光亚,刘国强

A Brief Analysis of Inquiry-Based Teaching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YAO Sui, YAN Guangya, LIU Guoqiang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rregular education of scientific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he current form of the irregular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are analyzed. The affect and meaning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in the irregular education is stated. The form of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is discussed. The analysis of the direction and the nature of scientific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re emphasized, combining with several representations of irregular education and the demand of teaching of our country.

In aspect of the standard of education, the content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the form of education, discuss and research how to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irregular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using their own qualifications combining with permanent exhibitions, the standard of education and the Inquiry-Based experiment teaching methods.

Keywords:irregular education, edu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Inquiry-Based experiment teaching

摘要:本文就我国科学教育中非正规教育的现状与科技馆目前的非正规教育形式进行分析,阐述科技馆在非正规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并对科技馆的教育形式进行探讨。着重分析我国科学教育的方向与本质,结合目前我国非正规教育的几种不同表象与教学的需求。从教育的标准、教育的内容体系与教育形式三方面,探讨研究科技馆在非正规教育中如何利用科技馆的自身条件,结合常设展品、教育标准、探究式的实验教学方法,提升科技馆的非正规教育功能。

关键词:非正规教育;科技馆教育;探究式实验教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近年来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等相关文献的出台,国家提出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作为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馆如何从自身角度出发,利用其与其他非正规教育场所不同的展教内容,因地制宜地发挥科技馆“教”的功能,对学校教育进行完善和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

姚穗,高级工程师,安徽省科技馆馆长,安徽省科技馆新馆建设负责人。

闫光亚,原安徽省科技馆馆长,高级工程师,科技部、中国科协《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总体组成员,中国科协《科技馆资源共建共享发展规划》课题组组长。

刘国强,高级工程师,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创新单元负责人,合肥迅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1 科技馆与科学教育

1.1科学教育的两个方面

科学教育有两个方面,一为正规教育、另一是非正规教育。做为教育事业的主要阵地,学校义务教育被称之为正规教育,近年来伴随着教改的浪潮,进行许多变化与提升,对促进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上有不菲的成果。

非正规教育是在正规教育制度以外所进行的,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包括各种岗位培训、校外教育、继续教育等。本案就探讨科技馆作为非正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对国民进行科学教育方面起着更大的作用。

1.2科技馆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相较于学校的正规而言,科技馆是现代社会发展起来的新型教育机构。它所承担的是非正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它也是为适合现代科技发展而诞生的新颖教育阵地,是社会公众学习科学技术、感受和体验科学技术发展的理想场所,更是现代人提高自己科技素养必不可少的地方。

国家《科技馆建设标准》[1]指出:科技馆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我国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2]中,专门将科技馆列为“减负后青少年课外活动重要场所之一,希望科技馆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的科技馆事业尽管起步较晚,但不论从数量、规模、展品内容与创新形式上,如今都已位居世界前沿水平。

我们思考如何能更好地、以领先全国的先前眼光,来发挥科技馆在“科学教育”这块上更大的潜力。

2 我国非正规科学教育现状

2.1科技馆与其他非正规科学教育场所比较

要解决科技馆在非正规科学教育中的建设问题,就离不开对其他几种目前较为常见和主流的非正规科学教育场所的了解和分析。

目前我国常见和主要的非正规教育场所有:校外辅导班、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少年宫,以及科技馆等。

几种主要的非正规科学教育类型对比

不同类型的非正规教育场所和基地,都对提高全民素质和科学素养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在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科技馆的教育功能以“科学性”和“科学体系”这2点最为明显。又因其独特的硬件条件,精细的科学知识分类与归纳,成为非正规科学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2当前科技馆的教育方式总结

目前,随着探究式学习在正规教育中的推广,科技馆教育工作围绕素质教育形成了日趋科学和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从其活动的主要外在表现方式来看,大致可分为展览教育、培训教育、实验教育、科技交流等几种主要形式。

科技馆教育表现为非线性、随机式的模块化教育形式。与学校教育不同,科技馆教育并不十分强调对观众实行系统的、非常全面的知识教育。即便是一些内容丰富、专题性强的临时展览,也仅仅是对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知识的深化与全面阐述。

科技馆几类不同的教育形式特点

这几种形式之间并无严格的区分,常设科普展览其展品本身就含有很大的实验成分在内,较为系统的实验教育则往往又以培训的形式开展活动,展品辅导人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也含有相互交流与咨询的特点。

从上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展览教育以具有系统化的展教设计外,其他几种多为有限定的主题或临时的主题的教育方式。

而且,即便是常设展项的展览教育,其内容的系统性也是建立在展示的主题与整体内容场馆的内容脉络上,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3]之间关联较少;

另外,实验室与临时展览等,对常设展项并没有利用起来,只是借助科技馆的场地与氛围。因此,教学辅助基地要实现对“展品”的利用,以及与《教育标准》的结合。

3 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建设思路

《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技与生活》、《历史》等学科是目前国内主要的学科内容。在科学教育体系中有7个方面是最主要的:

统一的科学体系概念;探究式学习;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空科学;社会与人文;科学历史与本质。

这七个方面也是我们在科学教育中的目标建设[5],当然,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上述方面要求的程度是不相同的。

在充分利用新馆的常设展项的展品内容,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整体内容范畴,进行统一整合,使展品服务于教学。

具体设计上要实现:

展品与课程的结合;展示功能与教育功能的结合;多维度的教育内容;融入国家标准的科学体系内容。

3.1展品与课程的融合——搭建统一的科学体系

借助多媒体、移动互联网及多平台终端搭建统一的科学体系的概念。

针对科技馆教育体系的建设,首先最重要的是建设一个知识体系结构,搭建常设展品与学科体系的桥梁。在此,建议将科技馆内常见的数字科技馆形式转变成为以媒体平台的载体的知识系统。系统中以最终用户(学生)为主要的使用者,相同的展品,在系统中呈现的内容具有不同深度的描述。同时,该系统也是搭建统一科学成长体系最主要的载体。

3.2展示功能与教育功能的融合——构建层次教育空间

在科技馆的建设中,内容的策划和设计往往以内容为主要的划分点,在布展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建设性。但是在现代知识体系的搭建中具有一定的违背性。所以,在建设空间中建议以不同的年龄层次进行划分,将科技馆的建设增加一个年龄的维度,适用于最终客户的使用。

学生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知识层次与认识和接受事物的能力也不尽相同,《义务教学课程标准》中已经十分详细而科学的进行了系统的知识层次划分,同样的一个知识点,在小学、初中、高中都有不同深度与广度的涉猎。因此也必须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内容的设计。

同时,不同的空间内的布展风格、终端使用等具有差异性。

3.3多维度的教育内容

现代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为开放、交流、协作、表达、活动、探究、能动等几个重要特点。在多样化的社会产品中,同时具备着不同的软硬件条件。借助科技馆的主要特点,建设中可以在课堂、生活、展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活动、网络和校外课堂教育内容的建设。

3.4融入国家标准的科学教育体系内容建设

教育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不同学科科学的掌握内容的规定,但是怎样的融入教学是最主要的,同时进行科技馆展品和空间的最大的利用。

在科学教育过程中,体现参观、教学活动、体验式参与与动手动脑几个重要部分。

其中教学内容以科技馆常设展览、教学用具、教学软件为主,体系的构建以系统软件、知识结构和方法为主。正满足了科学教育中的最主要的五个范畴:

●按照本模式通过信息的获取对事物进行了解与认知;

●通过过程的参与进行探究与发现;

●通过创造性进行想象力和操作力的培养;

●通过自身的情况对事物进行感知与判断;

●通过操作的结果进行应用与服务。

3.5科技馆课程的设置方案

科技馆课程的设置在上述的条件下完全可以进行两个方向制作:完全符合中小学生教材的建设方案和以科技馆为核心的教材,当然每一个方案都是一个过程的差异,但是结构需要满足科学教育的上述几个标准。

4 功能实现的基本模式

内容的设定如上所述,需要结合展品内容与课程标准,形成统一的科学体系。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内容的铺设要注意与国家的教学标准相结合,如对探究的方法、科技史等。

关联网状的知识链与递进层次的教学空间模型

互相关联交

叉的知识点

互相关联交

叉的知识点

在教学模式上以动手操作、实验记录、老师引导、学生亲自动手的方式进行探究实验与学习。例如搭建软件系统平台,对整体内容数据库进行统一整合。方便教师(辅导人员)在授课过程中对系统内容进行方便浏览调用。编撰具有针对性的教师专用书、学生教材。结合最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将科技馆的常设展览的知识点与《标准》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单一知识点的教学模式

网状知识链中

的单一知识点

网状知识链中

的单一知识点

组织活动、设计探究实验道具,满足老师和学生对“课程目标”的问题的解决。实验道具的设立注重与常设展项、教学大纲的结合,也即与编撰的专用书的结合。内容上涵盖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中小学教材。

5 结论

本文就我国科学教育中非正规教育的现状与科技馆目前的非正规教育形式进行分析,总结出目前科技馆的教育需要在内容的科学体系上需要进行一个“统一”。

结合我市乃至我省的整个中小学生的需求,积极贯彻我国二次教改的文件精神,通过探究式的教学设计来提升中小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

科技馆是现代社会发展起来的新型教育机构。它所承担的是非正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它也是为适合现代科技发展而诞生的新颖教育阵地,是社会公众学习科学技术、感受和体验科学技术发展的理想场所,更是现代人提高自己科技素养必不可少的地方。[6]我们衷心希望科技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得到全面实现,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技馆《科技馆研究文选》编辑委员会- 科技馆研究文选HMJ-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 《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0]13号;

[3]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

[4]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科学技术协会编撰《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

[5]《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6]《科技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期刊,编号:1005-6033-2005(03)-0176-02

探究式教学的意义方法和手段

方法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不断地自我反思,最终能灵活解决数学问题。在几年的数学教学中,就课堂教学的方法改革方面有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的目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我经常巧妙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害怕数学到爱学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常常用实际问题或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或者在教学过程中为研究需要而临时产生一些尝试性的研究活动,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了意想不到的观点或方案等。显然,关键在教师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

要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带有激励性和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统一起来。 2.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理念的最高境界,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所做的备课、组织教学、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等等工作,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尽量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刻苦钻研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如果创设的情境达到了前面的要求,那么学生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教师只要适当地组织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完成探究活动。因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3.合作交流,完善认知

科技馆参观调查报告分析(精选多篇)

科技馆参观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科技馆参观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博览群书不如走遍千里路”。为了开阔同学们的眼界,拓宽平时的第二课堂,对hz的成就与历史有一个较深的了解,以便将来投身社会增长见识,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政策路线指导下带来的成就,使知识面更好得到巩固和发展。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本“百科全书”,打造成全能的人。 调查对象:主要以hz科技馆为主,博物馆为辅。 从hz市的设地级市二十周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回顾和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hz市的历史人文、客家风情、产业基地、旅游名都等各个方面,展示了hz二十年来沧桑的巨变。让人民感知hz历史的厚重,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春花秋实,硕果累累的喜悦。 调查过程: 5月6日下午,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乘车来到hz江北科技馆,沿途我见到德赛、tcl、三星等数码工业地,目睹了西枝江、东江两岸的绚丽画面。还没到科技馆现场,就已经感受到hz这2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在科技馆现场,我们小组的人员从一幅幅展览照看到hz城市发展的20年巨变。喜事一件接着一件,5月9日这天,奥运圣火在hz

的传递路线,燃烧的奥运火炬hz传递续写了“天下不敢小hz”的辉煌诗篇。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同学,他们都表示作为惠大的一名学生,看到hz这二十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骄傲与自豪的同时,又受到极大的鼓舞,不但由衷地喜爱上这个城市,旅游胜地海龟岛吸引力我,丰湖校区的东坡文化使我更加对旧校不舍,而最有发展潜力的是数码城市与工业产地的建成。 调查效果:(原因与建议)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城市在短短20年间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可以总结为,20多年来,hz始终坚持紧抓“第一要务”不放松,从实施“工业立市”到倡导“人本立市”,从“外向带动”到“内外并举”,从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到构建&ld(更多请关注)quo;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hz的综合经济实力就不会获得如此大的历史性跨越,也不会有圣火来到hz的光荣时刻。2014年,hzgdp总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招商引资项目合同总额3项指标均突破一千亿元大关,标志着hz已昂首跨入全国一类重点城市行列。在圣火点燃的这一刻,我们充满自豪。 回顾hz设市20年以来的奋斗历程和建设成就,总结了hz改革发展所取得的历史经验。希望我们会站在更高的起点,以更宽广的视野、更科学的理念,谋划更辉煌的未来。

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考情分析 教学组织形式作为教学这一章的重点之一,在考试的过程中也是高频考点,对于不同类型的教师招聘考试,虽然在知识的呈现方式和理解上并无二致,但出题形式却大不相同,备考侧重点也不一样。如:在陕西省特岗教师考试中,教学组织形式更多的是以单选题的方式,考察学生对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区分,备考侧重点在定义的理解上;在全国联考D类考试中,对教学组织形式这一节内容,更多的是以辨析题的方式,考察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备考侧重点就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识记班级授课制的定义、优缺点。 二、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学校教学工作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1.个别教学制 个别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材内容发生接触,并辅以师生之间的直接联系。它虽然也有一群学生,但没有固定的班级,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各不

相同,每个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也无计划,随时随意决定学习什么和不学习什么。 其有别于个别辅导,前者是针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后者主要面向特殊学生,如后进生和优秀生。 2.班级授课制 ①定义: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②特点:班、课、时。 班级授课制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按“课”教学,“课”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按时授课,把每一“课”规定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这个单位时间称为“课时”,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 ③班级授课制的产生标志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④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班级授课制有严格地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特征 1、自主性。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得不到体现。探究式教学给学生直接地接受、认识教育信息载体的机会,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因此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保障,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2、情境性。探究式教学创设激发学生学习举的“易起反应”的、与生活、生产、科学、社会实际密切联系的情境和人文情境,实现教学与现实情境的沟通,在具体情境中获取知识信息、解决问题等,在探究过程中形成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学习的空间,感受知识及科学方法的实际价值,提高学习兴趣及内在动力,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3、交互性。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不断地从教育信息载体中感知、提取信息,进行“交互”,更重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经验世界,知识水平有参差,存在个性,从而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让他们相互争辩、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还可培养共同协作的精神,对知识形成更丰富、更深刻的理解。 4、实践性。探究式教学充分重视学生的能动性、实践性,一方面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现实情境中,从问中学,从做中学,关注与外界交互、处理知识信息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关注学生通过上述过程形成摇篮有实践能力,能独立处理信息、应用知识的教育效果,以最大限度发挥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究式教学并没有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抛开,而是使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个综合性的教与学的过程。探究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四个程序。 1、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要求,问题是提出或明确要从学科实际出发,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与社会生活,以一定的情景作为铺垫,要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的不能偏离、超越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能明了所提出问题的指向性,不能仅仅为了提问而提出问题;当然问题的提出,最好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应尽量在课提出,要让学生有时间通过查阅资料、同学讨论等形式制定一定形式的学习方案。 2、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可查阅报刊及文献资料,可利用网络资料上网查询,可以走访有关老师及专家,可以去有关部门咨询,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体验。收集资料要丰富,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使用资料。 3、验证假设。 验证是学生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的关键。允许学生验证时犯错和出现重复,甚至失败,然而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失败的根源所在,并增加适当的素材,指导学生重新进行假设、验证。 4、导出结论。 通过学习,学生既搞清了问题的实质,又活跃了思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内驱力,从提出问题、收集资料、验证假设到导出结论;从传授知识到德育教育;从激发探究兴趣、挖掘创新潜能、发展创新思维到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充分体现了探究式教学重过程、重发展、重探究和重育人的教学理论。 三、探究式教学的目的。 实施探究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积极的亲身体验,可以逐步养成好观察、好提问、好探究的心理倾向,进而形成关于质疑、勤于思考,并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新知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教学模式与教学理论流派具有渊源关系。任何教学模式不管自觉与否都是以一定的教学理论为依托或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没有一定的教学理论作指导,就不可能有相应的教学模式的建立。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和具体化。因此,可以说教学理论是教学模式的灵魂。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形成受多种教育理论的影响,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理论。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学生的认识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才能逐步提高。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过程中,提高了认识能力。所以,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探索、发现问题并用所学的知识去研究、解决问题。人的知识的历史发展过程总的说来,是“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在教学中、运用历史方法,贯彻“实践――理论――实践”的原则,探究式教学正是贯彻这一哲学认识规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学生原来的认识结构基础上,通过深入探究,不断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外部联系到内部联系的认识。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探究式教学影响重大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收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个人知识的形成不是取决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而是取决于个人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而形成的理解。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所以建构主义教学就是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

使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构建他们的知识,更注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多元智力理论。哈佛大学霍华德加纳教授在《心智的结构》中把智力定义为“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同时,他认为人的智力是一组智力而不是一种能力,至少包括7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由于学生智力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就要求教学要成为一种“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的活动。研究型课程打破了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载体,使教学的过程更多元化,具有综合性,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自己长处的机会,也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而不单纯是竞争的关系。由于不同的智力领域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并有着独特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有所不同,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也要有相应的针对性的指导。由于探究式教学中小组活动的形式,学生们有着不同的分工和自己的选择,老师在交流和指导的过程中就会有更具体的建议,更多元的评价标准,学生也就有了更多的发展和成功机会。 4、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理性,认为人是主动的、理性的、追求有价值目标的、有其积极生命和生长态度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人性化,认为人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先天潜能得到实现。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

(完整版)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总结,推荐文档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性课题总结 一、课题的提出 自从《课程标准》问世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实践,大胆尝试,力图推进新课程改革。但“尖子生”占领课堂,多数学生当“看客”等现象仍是屡见不鲜,同时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不少学校的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地应付,整天处于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内容缺乏深刻的认识,缺少对知识的主动探索。这些现象使学生的主体性和潜能发展受到禁锢,主观能动性和合作精神及创造精神受到压抑。基于此,这就要求我们着手解决的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力求通过研究,探索出适合小学具体学科,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最终让孩子们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这一课题的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概念的界定与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概念界定 什么是学习方式?有人从学生的行为结构出发,认为学习方式就是学生的学习模式,也就是学习的组织方式和所采用的方法;有人从学生的认知倾向性出发,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方式(1eaming style),又译为学习风格),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还有人从学习的社会性出发,认为学习方式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和交往方式。这三种观点都从某个方面反映了学习方式的特征,但是又不全面,没能很好地揭示学习群体特点、个体特点和情感特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其实学习方式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活动存在的形式、结构及发展阶段。学习方式不同于学习模式、学习风格,也不等同于个体的一般认知过程,它反映了“如何学”这一普遍问题,是学习的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的统一,是外在行为和内在心智

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活动方案

南阳市第三十七小学组织学生参观南阳市科技馆 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丰富我校学生课余生活,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提高同 学们的科技素质,培养同学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根据市教育局《关于组织中心城区中小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中心、科技馆、展览馆参观学习开展活动的通知》要求,特安排我校三、四年级的学生到南阳市科技馆参观学习。 二、时间 : 2018年 10月 26日(星期五上午) 三、地点: 南阳市科技馆 四、人员分工: 领队:张玉强 组长:胡怀普 成员:三四年级每班一名教师 五、活动的具体安排: 1、去参观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组织,分成 6 个小组,确定好正、副小组长,到达目的地后以小组为单位班主任带领

进行活动 2、学生批次:本次参观学生为班级第一批次,以后不定期确定第二批次第三批次等等。 3、车辆安排:学校联系公交公司安排车辆,胡校长负责好车辆的安排及外出安全,班主任老师加强学生坐车安全和到达目的地的活动安全教育。 4、各班的学生具体分组必须形成表册上报德育处备案(上报电子版名单)。 5、参观以后每人写一篇参展体会,于 11月 2日前上交学校德育处。 6、行车路线:南阳市第三十七小学————南阳市科技馆。 7、科技馆活动以班级为活动小组,由班级领队老师负责带领学生参观。由于场馆较大,统一规定 11:00 在大厅集合回校。 六、注意事项: 1、听从安排,不擅自行动。 2、按照活动安排时间准时集合,坐车。上下车有序,在车上讲文明,讲秩序。 3、活动时按组活动,不能个别活动,不可以在参观场地好乱跑。活动时听从班主任及组长安排,有事离开需向班主任请假。 4、在科技馆内讲文明礼仪,不大声喧哗,不乱弄东西,不随地扔果皮纸屑。要爱护科技馆场所公物。 5. 组长负责好本组人员的行动和安全,班主任负责好本班学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及案例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及案例 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宁宝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据此,我们结合教学实践,确定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基本过程:引发问题——组织探究——作出解释——运用深化 该模式实施欲体现的特点:创景激疑,独思共议,解惑识质,实践升华。 模式过程说明: 一、引发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能去主动探究。引发问题,就是教师要根据要学习的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联系学生的知识水平、身边的生活实际,创设一种易于学生迅速进入状态的模拟情景,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一系列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杂乱的,有的是已经学习过的,有的是与本节课学习相关的,有的可能是后续学习才能解决的,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共同进行梳理,提出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二、组织探究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盛装知识的容器。外在的知识、思想、方法只有通过学生实践、亲历,才能内化于学生脑海之中。组织探究,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尝试解决,体验感悟,获取感性认识,并与身边的同伴、全班的同学及老师进行探讨交流,澄清认识。探究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暂缓评价正误、优缺。 三、作出解释 “会学”是必要的,而“学会”是必须的。作出解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通过感知获取的直观认识条理化,抓住其本质属性,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融入已有认知结构中。简单地说,就是源于学生,高于学生,既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中抽象出知识的本质,又要让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分化点、生长点)。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上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一)班级教学的基本特征 班级教学:根据年龄或学习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以班为人员单位 2、以课时为单位 3、以课为单位 (二)班级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 1、优点 (1)形成了一整套严格制度,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加强管理 (2)科学的采用课单位进行教学 (3)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4)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5)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6)在班集体中学习,师生间和学生间可以交流,增加信息来源和教育影响源 实现教学任务方面较全面,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 2、局限性 (1)主体性和独立性受到限制 (2)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 (3)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不够 (4)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统一齐步走,难以照顾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5)内容、时间、进程程序化、固定化,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容纳更多内容 (6)“课”受时间限制,完整的内容被分割。 (7)缺乏真正的集体性。 (三)班级教学中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 (1)根据教学任务:传授新知识课、巩固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 (2)根据教学方法: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2、课的结构 (1)组织教学 (2)检查复习 (3)学习新教材

(4)巩固新教材 (5)布置课外作业 (四)上课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1、备课 (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考虑教法 2、上课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恰当 (4)组织得好 (5)积极性高 3、课堂教学效果测评 (1)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 (2)分析教师的课堂行为 (3)根据教学效果测评调整课外作业的布置 4、布置课外作业 (1)代表性,难度适度 (2)与教科书内容有逻辑联系 (3)有助于启发思维 (4)尽量与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5)分别给优生和差生布置分量、难度各异的作业

浅析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原理与应用

浅析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原理与应用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室指导下学生通过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通过对探究式教学的内涵与特征的理解,分析了探究式教学的原则以及探究式教学在专业基础课中应用的典型模式。 标签:探究式教学主体性模式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夯实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角色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改变。教师从单一的讲授式转变为多形式的启发、提问、指导、参与讨论和评价,学生从一味的接受知识到自主参与探究。探究式教学模式将建构主义思想和探究式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有机的结合,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论的思想,国内外教育研究者积极的将其教学理论引入实践中。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探究式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自行查找资料、调查和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强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的建构,达到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行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知识的单向传输过程为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且把讲授的重点由单纯讲授知识本身转向同时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思维的探究性教学方式,也体现了由中国传统教学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向“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的可持续理念的升华,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背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实现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建构知识的目的。 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过程获取知识 专业基础课程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极有必要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提高学习效果。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收集、组织和统计分析数据或资料等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方法的训练结合起来,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新问题,可以使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等问题有切身的认识和体验。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在实验中学会实验操作的技能和方法,学会对数据分析,通过思考讨论得出初步结论,并可计划进一步的行动,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增长知识,最终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寻找规律,善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探究能力。

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 科学探究是获得实践性知识的最好方法,传统的教学活动,更多的是把规律的结论告诉给学生,然后反复在应用结论上下功夫,新课程却要求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并在获取过程中使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熏陶。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任何科学规律或成果的获得都离不开科学探究。作为培养人的科学素养的物理学决不能离开科学探究活动,因此,我们的物理教师,首先必须掌握科学探究的理念和科学探究的方法,然后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加以运用,并达成一定的教学效果。 俗话说:“耳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亲历”,意思是说:亲身经历的过程,印象尤为深刻。与传统教材相比,现在的教材较多地设置了对知识的探究活动,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形成特长的目的。新教材中都设置了这样一些小栏目,如:想想议议、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这些小栏目往往把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这些小栏目,对于重要概念、规律的教学可以设置一些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去交流、去体验、去产生情感、去获取知识。我的体会是:探究活动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了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于创造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很重要的一条原则是:能够让学生探究的问题决不能由教师来包办。探究式教学日益成为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对学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对教师的素质却是极大的考验,教师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探究式教学中蕴涵的思想,树立真正的教育观念外,还应该根据探究式教学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才能使探究式教学有效的实施。

主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主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主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基于资源的自主性学习的模式是对传统语文教育模式的很好的补充。由于该模式需要花费的时间长增加了教师和学生负担所以应该适宜地采用。模式流程:搜集素材—自学质疑—小组研讨—组际交流—全班沟通—过程评价。搜集素材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指读书本上的知识也就是文本内容一篇文章无论长短也就是那些固定的知识学生读上几遍掌握基本内容后就不再有读的兴趣知识拓展的空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网络带给我们的却是一种全新的感受使阅读的对象从抽象的文字扩展为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多种媒体交织的境界这种全新的跨时空的阅读方式将学生的阅读与感受、体验与想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和效率。所以在学习一篇课文前我们一般不让学生去读多少遍课文而是布置网上作业让学生上网查寻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并将所查到的知识下载到自己的素材库中。例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前我们让学生上网搜索并查找与“双龙洞”有关的信息学生通过搜索引擎直接查找到双龙洞的网址.toursl.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将有关的信息下载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中为以后同学之间进一步的交流做好了准备。自学质疑目前学生大多是带着“老师的问题”去“思考”。“老师的问题”对学生思维虽有导引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却限制了学生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发展限制了学生丰富的想像和富于创造性的思考影响了学

生自主意识与个性的发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若能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问难就能一改“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从而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例如:在上例教学中教师不必急于提出问题而是先组织学生上机浏览查寻结果让他们仔细交流并阅读每个同学查寻到的与双龙洞有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信息如:景区新闻、自然风景、历史文化、旅游服务、在线观景、金华旅游和风景论坛等让他们在阅读与欣赏中独立思考主动发现并自觉质疑。如:文中描写与网上资料的不同:孔隙比原来大得多;内洞不再是一团漆黑而是灯火通明;文中描写内洞的两条龙蜿蜒盘旋而网上介绍龙头在外洞龙身在内洞等。小组研讨这一阶段的学习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采用小组网上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广泛交流甚至相互争辩。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竞争使课堂交流呈现多维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既为学生提供了“畅所欲言”的环境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促进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群体交往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逐步得以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学生产生更多的合作性思维加深理解的深度、提高推理的质量同时也增强了小组优胜的信心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和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例如:在上例中老师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

科技馆参观总结

沙湾县第四小学参观科技馆活动总结进一步激发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深入贯彻实施 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校广大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月质,提高学生的科技知识水平,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11 日我校按照沙湾县小学生参观科技馆参展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师23增强师生的科技创新感受科技带来的巨大魅力,生参观科技馆活动,意识。这次参观活动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周密,带队教师认真负责,学生文明参观,认真体验与学习,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现简要总结如下: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我校科技辅导员参加了科技馆参展工作会议后,及时向校长汇报,赢得了校长的高度重视,成立参观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两名科技动员教师身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志愿者直接为师生参展活动服务,提体力行的做好参展带队工作,落实各项参展带队工作和人员安排,为我校参展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打下坚实的基前联系好参展运输车辆,础。二、师生积极配合,学生参与热情高在参展活动过程中,每批次参展学生都在带队领导、老师的悉心关照下平安往返,往返路上师生对歌欢唱,热情高涨,引导学生参观科技物件,认真负责,而学生也积极配合,自觉听从老师指挥,遵守纪律,表现出很强的维护学校声誉,维护大局的意识。由筹备活动许多队员都表达出非常想学生们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到最后成行,去的愿望。三、活动内容丰富,效果明显 短短的两天活动,同学们受益匪浅。走进科技馆,同学们仿佛置身于

知识的海洋,学生先阅读文字说明,后动手操作,以前从书籍里、电视上、故事中看到的、听到的许多奥妙和神奇的东西都以栩栩如生他们了解古今中外让他们眼界大开。的实际存在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的探索发现和创新发明;操作各种机械装置,感受科学技术的无穷奥妙,一件件生动有趣、蕴含着人类智慧的展品,令好学的同学们目不暇接,留连忘返。各班班主任还结合这次参展科技产品科技内涵,设计一些参观后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和实践作业,让学生写一篇观后感,深化了这次参观效果。 此次参观科技馆活动,为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献上了一席科技盛宴,同学们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到许多科学的奥秘,感受到了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科技的领域的广阔、神奇而又深邃,激励他们认真去学习、发现和探索,更多的利用科技,更好地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造福于人类。也丰富了同学们的科普知识,增强了同学们的科创兴趣,激发了学生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在观后感中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开阔了视野,开阔了思维,并体验到了科技的神奇力量。参展活动真是成果显著,意义深远。 沙湾县第四小学少先队大队部 2014年11月23日

体育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哪些

1.体育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哪些?请结合平时教学实践详述分组教学? 答:体育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友伴群体教学。 根据平时教学实践分组教学是按一定标准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指导。这种组织形式既保留了班级教学的长处,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区别对待的问题。《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课程应充分注意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根据这一精神,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更多地从学生客观的学习实际出发,按照他们的体能和运动技能、兴趣和爱好等情况,让学生自低到高的自我择组定位,从而使教学贴近于他们的实际,使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得到发展。 分组教学通常是以性别、体能、技术、兴趣等因素来进行划分,下面分别介绍。 (1)性别分组教学 性别分组是根据男女学生生理和心理差别进行的一种分组,这既考虑到学生性别间生理和心理的差别,又考虑到教师个人特长的发挥。如选修内容教学中,男生选择武术、足球等,女生选择健美操、艺术体操等进行性别分组教学。这种分组形式适合于教师数量和场地器材设备不足的学校,适用于高初中、小学高年级的教学。 (2)体能分组教学 体能主要是指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按体能分组是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能(好、中、差)情况进行的,针对性强,从体能角度考虑授课的区别对待,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分组可以是固定的,即某一节课或某个单元,始终按体能分组形式组织教学;又可以是临时的,可根据教材、课的类型,随时进行分组。 如耐久跑教学中,按体能分成三组(体能好、中、差,运动量由大到小)教学;又如跨越式跳高复习课教学中按学生实际能跳的高度,临时组成四个高度递升的组别进行教学。这种分组教学既能使体能好的学生吃得饱、体能中等的学生吃得好、体能差的学生吃得了,又能充分利用学校的器材。 (3)技术分组教学 根据学生对某一技术达成度进行分组。技术分组又可分为临时、固定、晋升分组。临时分组是根据学生动作练习的好差决定的,而固定分组在临时分组基础上进行,局限于某课时或某单元的教学。这种固定分组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再进行晋升分组。 如在前后滚翻的教学中,依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训练完成全套动作,乙组巩固动作,尽力做好全套动作,丙组正确完成动作。通过练习后乙、丙组完成较好的晋升到上一组。这种分组教学从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考虑,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实效性,但在性别分组的基础上进行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它适合于复习课教学,但对技术要求不高的教材授课和身体素质训练等不适用。 (4)兴趣分组教学 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如在发展腿部力量的教学中,采取立定跳远、跳短绳、单脚交换跳、跳橡皮筋、跑步等多种活动形式,供学生选择,分组练习。它的特点是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特长。最适合于选用教材、传统项目课的教学。

浅析探究性学习生物课堂教学模式

浅析探究性学习生物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本文从探究发现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意义、模式、对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的认识、涵义、理论依据、基本特征及其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实施原则、实施过程、所遇困难及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引导探究发现模式实例生物 一、研究探究教学模式的背景与意义 探究发现式学习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为重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世界”带入生物的“科学世界”,然后再回归到学生生活的世界中来。倡导探究性学习也是我国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课程理念之一。 探究式学习认为,科学家用来解决问题、探究未知的理性策略可以传授给学生。其探究模式是在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索过程,教师试图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科学家如何面临疑难境,学会搜集和加工资料,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从而获得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主动参与的自主性学习。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深刻、充实的探究经历和体验,使他们逐步养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和创新的积极欲望。为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二、对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认识 探究式教学法又称发现式教学法。中学生的科学探究不是真正意义上科学家的探究创新活动,而是指学生用以往获得的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理念,用科学家研究自然界的方法去思考,去进行各种活动,探究过程更重于结果。 1.探究性学习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1)自主性: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不断地选择建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体验学习的过程获得自主发展。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想学、乐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过程性:探究性学习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以获取知识为最终目标,而是以能力的形成为目标。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探索发现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自然所用的方法和科学本质。改变以往的接受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探究性: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但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探索和研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4)开放性:学生可以把课内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拓展学习空间,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究性学习,可以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获取信息,同时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 2.探究性学习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程序 创设情境—探究学习—归纳总结—巩固延伸。 (1)创设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开始要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它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探究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探究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2)启发思考(3)自主(或小组)探究(4)协作交流(5)总结提高而在本节课中,王老师一开始创设了情境,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思考,并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操练与练习教学模式,让学生进入自主探究过程,可以说,他完成前面的三个环节都是不错的。但是,在后面的协作交流与总结提高两个环节,却完成得不好,比如张婷在课中发现的问题也是这样。所以说,这节课并不算成功,教师还需要在探究中给与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在协作交流与总结提高两个环节上,还需要加强。4、你认为什么样的课程活动适合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教学答: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开展教学活动,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的资源共享、交流合作功能,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利用网络的交流功能,组织讨论与合作等学习活动。在以下情况中,可以考虑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室。(1)多媒体演示教学。教师可以将来自网络服务器和教师机的硬盘或光盘上的多媒体信息(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传送给学生,进行演示教学;也可以将教师机或任一学生机的屏幕内容传送给某个、某组或全体学生;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操作同一终端将操作示范发送给某个学生、某个小组或全体学生;可实现全动态图形、图像、视频和声音的实时同步发送。(2)分组教学。教师可以选择某个、某组或全体学生进行教学。(3)监听监视。教师可以用循环方式自动轮流监视每个学生的学习、操作情况,可以调回任何一个学生的屏幕内容进行监视。(4)交互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举手”方式与教师联系,进行实时交互式的教学。(5)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自己调用文件服务器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学习。(6)语言辅导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耳机、话筒通话。教师可以发布信息,也可以接受学生的意见或问题,再进行语言指导。(7)网上学习。网络教室和校园网相连,并连接到国际互联网上,学生可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还可以利用在线交流工具开展网上交流合作等。(8)资源共享。可以提供文件服务器、打印、传真等多种设备和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9)进行教学测试和信息反馈分析。学生可以自己调用网络服务器上的试题库进行自学、自测,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以便调整学习的进度。教师可以通过调用试题库或新建试卷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可以通过分析系统得出每一个学生、每个班级甚至整个学校在一段时期内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为教师调整教学方法提供参考。5、学生在自测和游戏的时候,电脑对学生的操作有一定的反馈,您认为这是否可以取代老师对学生的反馈答:我认为,这不可以取代老师对学生的反馈。这是因为,电脑对学生的操作虽然有一定的反馈,但这种反馈是建立在老师设计的程式的基础上的,它往往只能判断对与错,并提供正确的参考答案。至于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那根本是谈不上的。所以,电脑对学生的操作的反馈,几乎是固定的、死板的、缺乏探究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 )创设情境( 2 )启发思考( 3 )自主(或小组)探 究( 4 )协作交流( 5 )总结提高 而在本节课中,王老师一开始创设了情境,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思考,并通过计算机辅助

黄沙中心小学参观科技馆活动方案

黄沙中心小学参观科技馆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给青少年提供广阔的科学探索空间,激发同学们热爱科学的热情,提高同学们的科技素质,培养同学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根据龙南县教育《关于组织中小学生参观科技馆的通知》要求,特安排我校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到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参观学习。 二、时间: 2015年10月19日(星期一)上午9:00至上午11:30。 三、地点: 龙南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位于广场南路和广场西路交汇处)。四、活动对象及交通安排: 活动对象: 小学部:黄沙中心小学四到六年级: 幼儿部:大班。 交通安排:乘坐大巴车前往。 五、活动领导小组: 总负责:徐慧敏 领队:各班主任 成员:任课老师 后勤保障:钟雄飞 六、活动的具体安排: 1、参观前,班主任老师召开主题班会,加强学生坐车安全和到达目的地的活动安全教育,明确乘车和参观纪律,指明参观目的。 2、去参观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老师组织,任课老师辅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乘车、参观安全及纪律。 3、车辆安排:学校联系公交公司安排车辆,总务处钟雄飞主任负责好车辆的安排及外出安全。 4、10月19日上午8:00在操场集合,徐慧敏主任国旗下讲话,强调安全及参观注意事项,8:20班主任清点学生人数后在学校门口准时登车出发。到达科技馆后,班主任再次清点学生人数排队进入科技馆进行参观。 5、10月19日上午11:15结束参观,所有同学按班级到指定位置集中,班主任清点人数,11:30登车返校。

七、注意事项: 1、参观前,班主任老师必须召开主题班会,加强学生坐车安全和到达目的地的活动安全教育,明确乘车和参观纪律,指明参观目的。所有带队老师及负责人当天必须打开手机,充满电确保联系通畅,班主任老师要随身携带参加活动的学生花名册(姓名、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 2、出发前要集中讲安全、纪律,回校后要进行评比和表扬。 3、老师、同学必须听从安排,不得擅自行动。 4、按照活动安排时间准时集合,坐车。上下车有序,在车上讲文明,讲秩序。 5、活动时按班级活动,不能个别活动,不可以在参观场地好乱跑。活动时听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安排,有事必须向班主任说明。 6、在科技馆内讲文明礼仪,不大声喧哗,不乱弄东西,不随地扔果皮纸屑(学生自带矿泉水)。要爱护科技馆场所公物、、、、、做到文明参观。 7、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责好本班学生的安全,及时掌握学生动向,防范突发事故。 8、活动开始及结束要在指定的地点按时集中,清点人数上报,统一乘车返回学校。 9、行车途中如发生意外抛锚,因及时向年级负责人汇报情况,听从安排,如车辆抛锚时要组织好学生,不能让学生随便上下车。 八、事故处理办法: 1、学生突发疾病、意外伤害: 师生在活动过程中如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班主任视轻重立即向总负责人徐慧敏老师汇报,并处理或就近送往医院救治。 2、学生迷路、走失处理: 如发现学生走失,切不可大意、拖延,班主任应立即了解迷失学生的情况并立即组织就地寻找,并保持相互联络。 3、交通事故处理: (1)、有严重受伤即刻拨打120、110,并立即组织救助。 (2)、保护好现场,指挥师生撤离至安全地点。 (3)、向上级领导报告事故情况。 (4)、安定学生情绪,询问、检查学生受伤情况,受轻伤学生送医院检查、治疗。 黄沙中心小学(幼儿园) 2015年10月9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