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有关地震的专业名词解释

有关地震的专业名词解释

有关地震的专业名词解释

引言: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能够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和伤害。在深入了解地震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与地震相关的专业名词。本文将为读者简要解释一些地震学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地震。

正文:

一、地震(Earthquake)

地震指地球上由于地壳发生变动引起的震动现象。地球内部的岩石突然释放存储的能量,导致地球表面的振动。地震通常由断层滑动、火山喷发、岩浆运动等引起。

二、震级(Magnitude)

震级是地震的一个重要参数,用来衡量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通常使用里氏震级(常用符号:Mw)或面波震级(常用符号:Ms)进行评估。里氏震级是根据地震波的振幅来计算,表征地震的总释放能量。而面波震级是通过测量地震波的振动周期和幅度的关系来计算的。

三、震源(Epicenter)

震源是地震释放能量的地方,即地震的起始点。地震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直至达到地面或地球其他部分。震源的位置通常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

四、震中(Hypocenter)

震中是地震在地球内部的发生位置。震源释放能量时,将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外传播,震中是能量传播到地面时的垂直投影点。震中通常也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

五、台站(Seismic Station)

台站是一个地震观测和记录地震信息的设备和场所。地震学家通过遍布不同地

区的台站,可以收集地震波的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研究地震活动和地球内部的结构。

六、地震波(Seismic Wave)

地震波是地震释放能量后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动。地震波可以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包括纵波(P波)和横波(S波),它们在地球内部传播,能够穿越固体和液体。面波则是地震波传播到地表后形成的波浪,包括Rayleigh波和Love波。

七、震源机制(Seismic Source Mechanism)

震源机制用来描述地震发生时断层滑动的方式。地震波的传播路径、振幅和方向,都受地震震源机制的影响。震源机制的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理解地壳运动和地震分布的规律。

八、余震(Aftershock)

地震发生后,随之而来的较小震动被称为余震。余震通常发生在主震附近的时

间和空间范围内,由主震导致的地壳变形剩余能量的释放所致。

九、预警系统(Early Warning System)

预警系统是一种能够提前几秒到几分钟发出警报的系统,以预先通知地震即将

发生。通过监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震中距离,预警系统可以快速预测地震的强度和震中位置,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结语:

地震学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可能并不熟悉。然而,了解这些

专业名词对于理解地震的本质、应对地震风险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解释,读者能够对地震学中的专业名词有更清晰的认识,并能在地震发生时做好相应的防护和应急措施。

地震原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动校正:NMO---normal moveout correction 在界面水平的情况下,从观测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中减去正常时差△t,得到x/2处的时间t0时间。这一过程称为正常时差校正或动校正 00、02、06、07、09、11 静校正:statics 消除由地形起伏不平或低速带厚度不均匀对各叠加道记录带来的反射波传播时间差称为静校正。00、07、09 剩余静校正:residual static correction 消除基准面校正之后由于低速带速度、厚度的横向变化引起的剩余静校正量。03、06、11 纵波:P wave 形变使质点振动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02、03、04、06、08 横波:S wave 形变使质点振动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速度约为纵波0.7倍,又称为剪切波、旋转波、分为SV和SH两种形式。08、12 体波:纵波和横波可以在介质的整个立体空间中传播,所以把它们合称为体波。05 面波:在地表或界面附近的介质中传播的波。07 球面波:地震波的所有波都是球面波。(由点震源产生的波向四周扩散,波面均是球面)。10 频谱:一个复杂的振动信号,可以看成由许多简谐分量叠加而成,那许多简谐分量及其各自的振幅、频率、初相,就叫做复杂振动的频谱。02、04、06、07、09 DMO:即dip-moveout(倾角时差)由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观测到的来自同一倾斜界面的反射波旅行时差。02、03、04、12 正常时差:NOM---normal moveout 在界面水平的情况下,各观测点相对于爆炸点纯粹是由于炮检距不同而引起的反射波旅行时差。05、08、09 吉卜斯现象:Gibbs phenomenon 数字频率滤波的有限性造成的频率特性曲线的倾斜波动。 00、04、10、12 观测系统:layout 地震波的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03、04、05、11 垂向分辨率:vertical resolution 指地震记录或地震剖面上,能分辨的最小厚度。02、03、06、11 横向分辨率:lateral resolution 又称空间分辨率。指在地震记录或水平叠加剖面上能分辨相邻的地质体最小宽度。04 反射定律:reflection law 反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02、06、11 费马(Fermat)原理: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路径,满足用时最短条件。02、06、10 同相轴:在时间剖面上反映同一个反射波所对应的相同相位构成的连接线。05、07、09 波剖面:沿着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04、05、07 时距图:表示地震波到达各观测点的时间与震源至观测点间距离关系的图形称为时距图。00 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波从震源出发,传播到测线上各观测点的旅行时间t,同观测点相对于激发点水平距离x之间的关系。06 波形曲线:同一时刻各点的位移绘在一个图上得到的曲线。12 波前面:振动刚开始与静止的分界面,即刚要开始振动的那一时刻。00 视速度:当波的传播方向与观测方向不一致(夹角θ)时,观测到的速度并不是波前的真速度V,而是视速度V0,即波沿测线方向传播的速度。00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利用数字计算机对野外地震勘探所获得原始资料进行加工处、改造,以期望获得更高质量、更可靠的地震信息,为下一步资料解释提供可靠的依据。00 粘弹介质:介于流相粘性介质和固相粘性介质之间的一种介质。00 波阻抗:wave impedance 介质密度与波速的乘积。02、11

有关地震的专业名词解释

有关地震的专业名词解释 引言: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能够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和伤害。在深入了解地震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与地震相关的专业名词。本文将为读者简要解释一些地震学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地震。 正文: 一、地震(Earthquake) 地震指地球上由于地壳发生变动引起的震动现象。地球内部的岩石突然释放存储的能量,导致地球表面的振动。地震通常由断层滑动、火山喷发、岩浆运动等引起。 二、震级(Magnitude) 震级是地震的一个重要参数,用来衡量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通常使用里氏震级(常用符号:Mw)或面波震级(常用符号:Ms)进行评估。里氏震级是根据地震波的振幅来计算,表征地震的总释放能量。而面波震级是通过测量地震波的振动周期和幅度的关系来计算的。 三、震源(Epicenter) 震源是地震释放能量的地方,即地震的起始点。地震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直至达到地面或地球其他部分。震源的位置通常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 四、震中(Hypocenter) 震中是地震在地球内部的发生位置。震源释放能量时,将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外传播,震中是能量传播到地面时的垂直投影点。震中通常也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

五、台站(Seismic Station) 台站是一个地震观测和记录地震信息的设备和场所。地震学家通过遍布不同地 区的台站,可以收集地震波的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研究地震活动和地球内部的结构。 六、地震波(Seismic Wave) 地震波是地震释放能量后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动。地震波可以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包括纵波(P波)和横波(S波),它们在地球内部传播,能够穿越固体和液体。面波则是地震波传播到地表后形成的波浪,包括Rayleigh波和Love波。 七、震源机制(Seismic Source Mechanism) 震源机制用来描述地震发生时断层滑动的方式。地震波的传播路径、振幅和方向,都受地震震源机制的影响。震源机制的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理解地壳运动和地震分布的规律。 八、余震(Aftershock) 地震发生后,随之而来的较小震动被称为余震。余震通常发生在主震附近的时 间和空间范围内,由主震导致的地壳变形剩余能量的释放所致。 九、预警系统(Early Warning System) 预警系统是一种能够提前几秒到几分钟发出警报的系统,以预先通知地震即将 发生。通过监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震中距离,预警系统可以快速预测地震的强度和震中位置,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结语: 地震学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可能并不熟悉。然而,了解这些 专业名词对于理解地震的本质、应对地震风险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地震震级:是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大小的度量。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及工程结构影响的强弱程度。 二者的共有性是都能从某些侧面反应地震的大小。同时,二者又有很大的不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一次地震由于震中距、场地条件、建筑结构类型等的不同而产生多个地震烈度区。 地震基本烈度的确定是国家地震局根据历史、试验、数学模型等等手段,对某一地区未来N年内,在某个概率上出现的地震破坏程度取值。 通俗解释:常说的几度,是按475年内可能出现。高1度,就是2000多年内可能出现的情况。当然这仅有一个概率统计的意义。 设防烈度:是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设防烈度大多数情况等于地震基本烈度。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个别可以提高或降低,但对此国家有严格的程序。 理解: 以生活中的电灯为例比喻: 每个灯泡有一个瓦数——可理解地震等级; 距灯越近它的照得就越亮,灯照的亮度在一个地方一个结果,即照度——可理解成地震烈度。当然,土壤介质远比空气介质复杂。 以炸弹爆炸为例比喻: 炸弹的威力用相当于标准TNT爆炸多少当量来核定。但炸弹爆炸破坏程度,不仅取决于爆炸方式(如在空中、地面、地下),还取决于距

爆炸点的距离、物体的坚固程度。即炸弹的能量只有一个,但破坏程度取决因数很多。 相关知识 1.地震每差1级,它释放的能量差是30~32倍。如08年5 月12日14:28时在汶川映秀镇的是8级,它与其后某天发 生在彭州某地的余震是6级的能量差是1000多倍。一般3 级以下人没有多大感觉。人类有科学记载的最大地震是 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南美洲智利国的8.9级;中国最 大的是1920年2月6日发生于宁夏海原的8.5级地震。 2.房屋抗震设计可直白理解为:按设计烈度设计的房屋,在 遭遇与设计烈度相等的地震烈度时,房屋经加固、修理后, 还可以使用。遭遇比它高1度的地震烈度时,房屋不会倒 塌。 3.汶川5.12发生那次8级地震时,一般认为成都市区的地震 烈度大约是6度多(各城区、各地块有差别)。

抗震简答和名词解释

1.砂土液化: 饱和砂土或粉土的颗粒在强烈地震下土的颗粒结构趋于密实,土本身的渗透系数较小,孔隙水在短时间内排泄不走而受到挤压,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当孔隙水压力增加到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砂土或粉土受到的有效压应力下降乃至完全消失,土体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丧失抗剪强度,形成犹如液体的现象。 2.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以地震释放的能量为尺度,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来确定 3.地震烈度:指某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它是按地震造成的后果分类的。 4.重力荷载代表值: 结构或构件永久荷载标准值与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5.结构的刚心: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抗侧力的合力中心 6.构造地震:由于地壳构造运动造成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面振动 7.基本烈度: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超越概率10%的烈度值 8、地震影响系数α: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地震时的最大反应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9、反应谱: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给定的地震作用下,某个最大反应量与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 10、鞭稍效应:突出屋面的 附属小建筑物,由于质量和 刚度的突然变小,高振型影 响较大,将遭到严重破坏, 称为鞭稍效应 11、强剪弱弯: 梁、柱端形 成塑性铰后仍有足够的受剪 承载力,避免梁柱端截面先 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 12、抗震等级:考虑建筑物 抗震重要性类别,地震烈度, 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因 素,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构 件的抗震要求划分等级,以 在计算和构造上区别对待。 13、层间屈服机制:结构的 竖向构件先于水平构件屈 服,塑性铰先出现在柱上。 14、震源深度: 震中到震源 的垂直距离 15、总体屈服机制::结构的 水平构件先于竖向构件屈 服,塑性铰首先出现在梁上, 即使大部分梁甚至全部梁上 出现塑性铰,结构也不会形 成破坏机构。 16、剪压比:截面内平均剪 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 值之比 17、轴压比: c c A f N n= 柱组 合的轴向压力 设计值与柱的 全截面面积和 混凝土轴心抗 压强度设计值 乘积之比 18、抗震概念设计:根据地 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 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 进行建筑和结构的总体布置 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19、动力系数:单质点弹性 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 与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 的比值 20、地震系数:地震地面运 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 的比值 21、抗震防线: 在抗震体系 中,吸收和消耗地震输入能 量的各部分。当某部分结构 出现破坏,降低或丧失抗震 能力,其余部分能继续抵抗 地震作用。 22、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 /)( )(i V i V i e y y = ξ,第i层根据 第一阶段设计所得到的截面 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 计算的受剪实际承载力与第 i层按罕遇地震动参数计算 的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 23、抗震设防烈度:一个地 区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 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 批或颁发的文件(图件)执 行。 24、场地覆盖层厚度:一般 情况下,可取地面到剪切波 速大于500m/s的坚硬土层 或岩层顶的距离。 25、等效剪切波速:若计算 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 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 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 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 速。 五、简答题

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构造:利用由地震资料提供的反射波旅行时、速度等信息,查明地下地层的构造形态,埋藏深度、 解除关系等。 2. 地震地层学:根地震政剖面特征、结构来划分沉积层序,分析沉积岩相和沉积环境,进一步预测 沉积盆地的有利油气聚集带。 3. 地震岩性学:采用各种有效的地震技术,提取一系列地震属性参数,并综合利用地质、钻井、测 井资料,研究特定地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孔隙度、流体性质等。 4. 垂向分辨率:是指地震记录或者地震剖面上能分辨的最小地层厚度。地震勘探上的垂向分辨率一 般在1/4波长到1/8波长之间。 5. 横向分辨率:是指在地震记录或者水平叠加剖面上能够分辨相邻地质体的最小宽度。通常由第一 菲涅尔(Fresnel )带的大小来确定,其半径R 为: 6. 标准层:具有较强振幅、同相轴连续性较好、可在整个工区内追踪的目标反射层。它往往是主要 的地层或岩性的分界面,与生油层或储集层有一定的关系,或本身就是生、储油层。 7. 波组:是指三四个数目不等的同相轴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反射波组合,或指比较靠近的若干界面所 产生的反射波组合。 8. 波系: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波组所组成的反射波系列成为波系。 9. 标定:广泛意义来说,标定是指利用测井、钻井资料所揭示的地质含义(如岩性、层厚、含流体 性质等)和地震属性参数(如振幅、波形、频谱、速度等)之间的对比关系,判别或预测远离或缺少井控制区域内地震反射信息(如同相轴、地震相、各种属性参数等)的地质含义。 10. 层位标定:把对比解释的反射波同相轴赋予具体而明确的地质意义,如沉积相、岩性、流体性质 等,并把这些已知的地质含义向地震剖面或地震数据体延伸的过程。 11. 全三维解释:使用自动拾取,体元追踪、层面切片等分析和解释手段,并以垂直剖面和水平切片 的解释为辅助方法,在与三维相干体等不连续性分析相结合,结果用三维可视化等的一整套解释流程,也有人称之为地震数据体的“真”三维解释。 12. 三维相干体技术:利用相邻道数据间的相思程度,实际上就是利用相邻道间不连续性来判断、分 辨断层级油气藏的一种方法。 13. 自动追踪:解释人员把“种子点”或称“控制点”放在三维工区纵、横测线上,这些点所起的作 用是控制自动拾取的计算,依据计算在相邻的地震道上寻找相似的特征点。 14. 四维地震:4-D seismic is taking the 3-D seismic results and and adding a dimension of time. In other words, 4-D seismic is the comparison of 3-D seismic surveys taken at different points in time over the same area. 15. 虚拟现实:是由计算机产生的一种使用者可以进入其中,并且以直觉和自然方式来驾驭或影响其 中目标的人工世界。 16. A VO 技术:利用振幅信息研究岩性、检测油气的地震勘探技术。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 17. 薄层:地震勘探中的薄层是指某岩性沉积厚度较小,在地震图件上无法区分该沉积地层的顶底反 射信息时所对应的地层厚度。 18. 地震相:有一定分布空间的三维地震单元,踏实特定沉积相或地质体的地震响应,其所包括的地 震特征, 19. 地震相分析:利用地震参数结合井下和地面的其他资料综合解释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目的在于 分析层序的沉积环境及古地理,重塑盆地的沉积史,预测生储油相带及地层、岩性圈闭。 20. 两点:狭义上说就是指在地震剖面上,由于地下气藏的存在所引起的地震反射波振幅相对增强的 “点”。它与上下左右的反射振幅相比,更为突出明显。 21. 地震属性:是指地震数据中导出的关于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统计特性的特殊度量。 22. 地震属性分析:以一系列地震属性为载体,从地震资料中提取隐藏在内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转 换成与岩性、物性或者油藏参数有关联的,可以为地质解释或者油藏工程直接服务的信息,从而达到充分发挥地震资料潜力,提高地震资料在储层预测、储层参数标准呢过和油藏动态监测能力的一项技术。 f t v m av R 02

名词解释地震

名词解释地震 地震是指地壳内部发生的快速震动现象,是地球表面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所导致的,通常会造成地表的破坏和人员伤亡,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现象。 地震的产生原因 地震的产生原因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所导致的。地球的地壳由多个大板块和小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内部长期以来一直在不断地运动。当板块发生相互碰撞、挤压、拉伸等运动时,会产生地震。 地震的分类 地震按照震源深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指震源深度在0~70公里之间的地震;中源地震指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深源地震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不同深度的地震对地表的影响也不同,深源地震对地表破坏较小,而浅源地震则容易造成地表的破坏。 地震的危害 地震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现象,它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塌、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损毁,同时还可能引发火灾、山体滑坡、海啸等次生灾害。对于人们来说,地震还可能引发心理上的影响,如恐慌、焦虑等。 地震的预防和减灾

地震的预防和减灾工作十分重要。首先,需要进行地震监测和预测,及时掌握地震的信息,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其次,需要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采用科学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使建筑物能够抵御地震的破坏。同时,也需要进行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帮助受灾人员进行生活和工作的恢复。 总之,地震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现象,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因此,需要加强地震监测和预测,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同时也需要进行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以减少地震对人们的伤害。

地震的名词解释

地震的名词解释 地震,是一种由地壳运动引起的自然现象。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态岩石壳, 由多个板块组成。当这些板块因地球内部构造变化而发生移动时,就会产生地震。地震是地球上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具有破坏性和威力。 1.地震的发生原因 地球内部的板块相互作用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地球内部的岩石不断运动、 变形并释放能量,当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地震。地震可以发生在地球各个地方,但在板块边界附近和构造活跃区域更加频繁。 2.地震的分类 地震可以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种。 2.1 天然地震 天然地震是自然界中发生的地震,又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滑坡地震等。 - 构造地震:由于地壳板块相互挤压、滑动或断裂而引起的地震。 - 火山地震:主要发生在火山活动区域,由于火山活动引起的地壳震动。 - 滑坡地震:由于岩石崩塌滑落、山体滑坡而引起的地震。 2.2 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地震,主要包括地下核试验、深部岩石爆破、水库 蓄水、地下开采等。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长期积累可能会对地球地壳造成影响。 3.地震的测量和预测 地震测量是用来记录和研究地震的工具和方法。地震仪、地震台、地震图等设 备和记录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震监测和研究中。

地震预测则是试图在地震发生前预测地震的时间、地点和规模。虽然目前地震 预测的准确度仍然有限,但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历史地震记录和地壳运动等数据,正在不断努力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4.地震的危害和应对 地震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人员伤亡、建筑物倒塌、道路破坏、水源短缺、通信 中断等。地震所带来的破坏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并需要进行有效的应对和灾后重建。 为了减轻地震的危害,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包括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加强建筑抗震设计,进行地震演练和教育等。通过这些措施的采取,可以降低地震造成的伤亡和损失。 5.地震对于地球科学的意义 地震是地球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信息来源。地震产生的震波传播可以帮助科学家 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的特性。地震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以及板块运动、地壳变动的机制。此外,地震也为研究火山活动、地震灾害、地球的能源资源等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在对地震的深入了解和探索中,人类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奥秘, 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命的安全提供更有效的保障。地震的研究和预防仍然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地震带来的挑战,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对我们的影响。

地震烈度名词解释

地震烈度名词解释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的强度和震感,是测量地震强度和对物体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参数。它是根据地震震中区域内不同物体受到的震动强度和破坏程度来评定地震的大小的。地震烈度的名词解释如下: 1. 震中:地震发生的中心点,也是地震波最早到达的地点。 2. 烈度:地震的强度和震感的度量。是根据建筑物和人体的反应来估计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和震感强度的指标。 3. 评定:根据采集到的地震数据和借助地震仪等设备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地震的烈度。 4. 震级: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通常使用地震仪观测到的地震波的振幅和周期进行计算,主要参考地震矩(Moment)。 5. 烈度表:用于记录地震烈度和地震烈度变化的表格。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烈度表上可能包括不同的烈度级别和对应的破坏程度描述。 6. 破坏程度:地震对建筑物、设施和人体的影响程度。破坏程度通常包括轻微、中等、严重和特别严重等级。 7. 人体反应:指地震发生时人体能够感受到的各种状况,如颤动、晃动、摇晃等。人体反应通常被用于评估地震的烈度。

8. 建筑物影响: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受损程度和破坏情况。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衡量地震烈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9. 强烈震动:地震中具有高能量和高频率的压力波和剪切波引起的震动。强烈震动对建筑物和人体可能造成严重的破坏和伤害。 10. 局部地震:在震中附近范围内发生的地震。局部地震的烈 度通常较高,对震中周围的建筑物和人口有较大的影响。 11. 深度震中:指地震震中的深度。深度震中越深,震感可能 越弱,但对地震波传播路径和破坏范围也会产生影响。 12. 余震:指地震之后发生的较小的地震。余震通常持续一段 时间,可能对已经破坏的建筑物和人体造成进一步的影响。 地震烈度是评估地震大小和对人类、建筑物的影响的重要参数,了解和理解地震烈度名词的含义对于预测地震风险和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抗震的名词解释

抗震的名词解释 地震是地球上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破坏性非常强的特征。抗震作为一个 名词,是指在面对地震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减少地震对人类和建筑物所造成的伤害以及财产损失。抗震措施包括建筑抗震技术、地震预警系统、防震设施等。 建筑抗震技术是抗震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地震会通过地壳传播并引发地面震动,建筑物需要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抵抗地面的摇动力量,并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建筑抗震技术的目标是设计和建造能够承受地震力量的建筑物。在抗震设计时,工程师会考虑材料的强度、建筑的结构形式、结构的刚度以及地震波作用下的变形等因素。例如,采用混凝土和钢筋等材料,并使用抗震支撑结构、隔震结构、加筋节点等抗震技术,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此外,地震预警系统也是抗震的重要手段。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通过监测地震 波传播速度和震中距离等参数,并利用这些数据预测地震发生时刻的技术。当地震预警系统接收到地震信号时,会向可能受到影响的地区发出预警信息,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避难措施。地震预警系统的建立可以为人们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防震设施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抗震工作。例如,地震防护墙、地震防震支撑器、地震防震床等设施,能够在地震发生时起到减震、隔离等作用,以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完整性。此外,还有一些专门用于地震后的紧急救援工作的设施,如地震探测设备、生命探测器等,能够帮助救援人员快速定位被困人员,提高救援效率。 抗震工作是地震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降低地震灾害的损失具有 重要意义。然而,并非所有地区都采取了足够的抗震措施,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因此,提高公众的抗震意识和应急能力,加强抗震设施的建设以及推广抗震技术成为当前工作的重要任务。

地震的设计名词解释

地震的设计名词解释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建筑物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应对地震风险,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地震工程学应运而生。本文将对一些地震工程学中常见的设计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地震风险。 一、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地震在特定地区对建筑物和人 员所造成的破坏程度。通常用罗马数字来表示地震烈度,如Ⅰ度代表非常微弱的震感,而ⅩⅡ度则代表毁灭性的震灾。地震烈度通常由地震烈度观测、震害调查等手段来确定。 二、地震力 地震力是地震作用下不同结构物所受到的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外力。地震力的大 小与地震的震级、震源距离、地震波传播和建筑物的动态特性等因素有关。在设计中,合理估计地震力对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三、地震响应谱 地震响应谱是描述地震波在结构物上的响应情况的一种图形。它以特定地震波 的频率和振幅为坐标轴,展示了结构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情况。通过分析地震响应谱,可以确定建筑物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从而进行结构设计和抗震措施的优化。 四、地震动力学 地震动力学研究地震波在土壤、建筑物等介质中传播的规律和对结构物的影响。通过地震动力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地震波的特性和传播规律,从而指导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结构的改进。

五、基础隔离技术 基础隔离技术是一种通过减小地面振动对建筑物的传递来保护结构物的抗震技术。它利用隔震支座和弹簧等材料的特性,使得建筑物与地面之间形成一层隔离层,从而减少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影响。基础隔离技术能够显著降低结构物的震害程度,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六、防护层 防护层是指位于建筑物表面的一层材料,用于增加结构物的抗震性能。防护层 通常采用钢板、混凝土、纤维材料等具有较高抗震能力的材料,以提高建筑物的强度、刚度和耐震性。通过增加防护层的厚度和强度,可以使得建筑物在地震中具有更好的抗震能力。 七、摇摆系数 摇摆系数是用来表征结构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摇摆能力的一个参数。它描述了建 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情况和结构的柔韧性。摇摆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和材料等因素。较大的摇摆系数意味着建筑物具有更好的抗震能力。 八、地震监测与预警 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是通过监测和分析地震波的传播情况,提前预测地震发生 的可能性,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出预警信息的系统。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通过准确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分析,能够提供宝贵的时间窗口,帮助人们采取紧急的防护措施,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工程学中的设计名词众多,本文只简单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名词。通过对这 些名词的解释,希望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地震风险,认识到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从而构建更为安全和可靠的建筑环境。在未来的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建议加强对地震工程学的学习和应用,提高抗震能力,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地震有关的概念

地震有关的概念 描述地震空间位置的有关概念 震源:指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实际上为一区域); 震源深度:将震源视为一点,此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 为震源深度;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实际上亦是一区域),称 为震中区; 极震区:地面上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称为宏观震中; 震中距: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沿地球表面所量得的 距离。 描述地震大小的有关概念 地震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震中烈度:震中区的烈度; 等震线:地面上相同烈度点的连接线; 地震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振幅,来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有两种标度形式:体波震级(里氏震级)和面波震级。 描述地震的基本参数 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级、震源深度。其中时间、地点、震级亦为表述一次地震的三要素。地震序列 任何一个大地震发生,通常都有一系列地震相伴随发生,即为地震系列; 主震:地震系列中最大的一次地震(一般释放的能量占全系列的90%以上); 前震:主震前的一系列小地震; 余震:主震后的一系列地震; 主震型:有突出主震的地震序列; 震群型:没有突出的主震,主要能量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 孤立型:只有极少前震或余震,地震能量基本上通过主震一次释放出来。

地震弹性波 地下岩层断裂错位伴随产生大量的能量释放,造成周围弹性介质的强烈振动,这种振动以波的方式向外传播,即为地震弹性波。 地震弹性波有二种:纵波(p波)和横波(s波); 纵波:是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快,到达地面时人感觉颠簸, 物体上下跳动; 横波:是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在地壳中横波传播的速度较慢。到达地面时人 感觉摇晃,物体为摆动; 面波:纵波、横波传到地面后,沿着地面传播成为面波(L波)。其特点与横波近似,但速 度更慢。 月震 发生在月球上的地震只好叫月震了。1969年美国科学家乘阿波罗号飞船首次踏上了月 球,在月球上架设了5台地震仪,能连续向地球发回月震记录资料,从此人类开始了月震 观测与研究。 人们关心月球的问题之一,就是月球内部的结构如何?是否和地球一样?而了解月球内部结构 的最好方法就是研究月震波,有人打过一个比喻,说地震波好比一盏灯把地球内部的结构给 照亮了,这就是科学家为什么急于在月球上安装测震仪。 月球上没有水,也没有空气,是个非常安静的地方,它不像神话中讲的那么有情趣,测 震仪每年会记到600—3000次月震,震级多数很小,大约不到2级,这使人们想到,月球表 面尽管很平静,内部仍然十分活跃。测震仪还能记到陨石撞击月球产生的月震波,登月球的 科学家为了研究月球的内部结构,还要在月球上制造人工月震,来计算月震波的波速。根据 对月震波的研究,发现月球的绝大部分是固态,也大致分三层,外壳、中间层和月核,月核 比固体软,但可能还不是液态。 从月震图上可以看出来,月震和地震很不一样,一个小地震可使远方的地震仪持续一分 钟,而在月球上要持续一小时,震幅迅速增大后,衰减十分缓慢,这有趣的现象科学家认为 可能和月球上缺水和岩石的破裂性质有关。

地震动的名词解释

地震动的名词解释 地震动是指地震引起的地面运动现象,它包括地面的震动、振动和摇晃等。地 震动是地震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对于地震灾害的评估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动是由地震波导致的。地震波是地震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时产生的波动现象,它以地震震源为起始点,形成脉冲形式的波动,以不同的方式传播到地球表面。地震波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纵波、横波和表面波。 纵波是地震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波,它的波动方向和传播方向一致。纵波使地面 沿着波的传播方向作压缩和膨胀的运动,相当于一种“压缩性”波动。纵波经过后,地面会有类似弹性体弹起弹落的振动现象。 横波是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地震波。它的传播速度稍慢于纵波,但比表 面波快。横波会使地面发生水平方向的摇摆,对建筑物的水平抗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表面波是地震波传播到地面表面后产生的,它沿着地面传播,速度较慢,但振 幅较大。表面波包括Rayleigh波和Love波,Rayleigh波使地面呈现出像海浪一样 的起伏波动,而Love波使地面呈现出水平方向的振动。 地震动的特点包括地面振动的频率、幅度和持续时间。频率是指地震动的震幅 随时间变化的快慢,一般以赫兹(Hz)为单位。地震动的频率影响着建筑物等结 构的共振情况,频率越高,共振效应越明显。幅度是指地面振动的强弱程度,常以加速度或速度来表示。持续时间是指地震动的持续时间长短,长时间的震动会对建筑物产生更大的影响。 地震动的强度可以用地震烈度来描述。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对人造及自然物体 的破坏程度进行评估的标准,能够客观反映地震灾害的危害性。常用的地震烈度标度有麦加利地震烈度标度、日本地震烈度标度和中国地震烈度标度等。

《地震常识》

地震常识 1.什么是地震?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叫地震。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逐渐积累了能量,在某些脆弱部位,岩层就容易突然破裂,引起断裂、错动,于是就发生了地震。 2.名词解释: 震源:地球内部直接发生破裂的地方; 震中: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地方; 震源深度: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 震中距:在地面上,从震中到任一点的距离; 极震区:震后破坏程度最严重的地区。 3.什么是震级?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哪几类? 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 震级是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越强,震级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情况: 弱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的地震;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4.什么是地震烈度?它和震级有什么不同?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哪些? 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用“度”来表示。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 震级和地震烈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震级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是表示地震大小的度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表示地面受地震的破坏程度,则各地不同,但震中烈度只有一个。 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越高。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的地方烈度就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震中地区受破坏的程度最高,其烈度值称为震中烈度,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地震造成的破坏逐渐减轻)。烈度的大小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岩土性质等因素有关。 5.地震分哪几类?哪类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于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人工地震是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构造地震,它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6.何谓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内的地震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介于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的地震叫深源地震。

抗震—名词,简答,填空

一、名词解释 1.地震震级: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 2.地震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工程结构影响的强弱程度,是衡量地震引起后果的一种尺度。3.震中烈度:震中去的地震烈度最大,称之为震中烈度。 4.特大地震:地震等级M>8的地震。 5.震中烈度:震中去的地震烈度最大,称之为震中烈度。 6.地震作用:地震时作用在房屋上的惯性力,称为地震作用,也称为地震力。 7.抗震概念设计:基于震害经验建立的抗震基本设计原则和思想,包括工程结构总体布置和细部构造。 8.场地覆盖层厚度:由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规定值的土层或坚硬土顶面的距离。 9.场地土的卓越周期:地震波的某个分量在穿过场地土时被放大的最多,这个行波分量的周期称为场地土的卓越周期。 10.“三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12.抗震构造措施: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为提高工程结构抗震性能而必须采取的细部构造措施。 12.双共振现象:在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建筑场地的卓越周期接近时,地震波中周期与场地卓越周期接近的行波分量被放大二次的现象。 13.隔震设计:进行隔震的建筑结构设计称为隔震设计。 14.消能减震设计:在建筑物的抗侧力结构中设置消能部件,通过消能元件局部变形提供附加阻尼,吸收与消耗地震能量。 二、填空题 1. 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方向摇晃),而面波则使建筑物既产生(上下颠簸)又产生(左右摇晃)。 2. 一般来讲,震级大,断层错位的冲击时间长,震中距离远,场地土层松软、厚度大的地方,其地面运动加速度反应谱的主要峰点偏于(较长的周期);相反,震级小,断层错位的冲击时间短,震中距离近,场地土层坚硬、厚度薄的地方,其地面运动加速度反应谱的主要峰点则一般偏于(较短的周期)。 3. 地震的不平稳性取决于(震级)、(震源特性)、(震中距)、和(地震波传播介质的特性)等因素。 4. 就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而言,地震地面运动的一般特征可用(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地面运动周期特性)和(强震的持续时间)三个参数来描述。 5. 一般认为,加速度反应谱曲线最高峰点所对应的周期为(地震动卓越周期)。 6. 抗震规范规定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不规则主要有(平面)不规则和(竖向)不规则。 7. 《抗震规范》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必须设计成(延性结构)。只有结构具有合理的(刚度)、(足够的承载力)以及(较强的变形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8. 由于面波的能量比体波要(大),所以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时以(面波)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