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水稻施肥标准

水稻施肥标准

水稻施肥标准
水稻施肥标准

水稻施肥标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水稻施肥标准

1、肥效反应线

水稻肥效反应线是指水稻在N 叶期施肥,肥效反应在N+1叶较少,N+2叶较多的现象。按照水稻生育叶龄进程,根据肥效反应线的原理科学施肥,确保促进水稻生长发育。例如在水稻返青后叶施蘖肥,叶开始得到肥效较少,叶期得到肥效较多,而叶正是11叶品种水稻盛蘖叶位期,此期发挥肥效对促进水稻早分蘖、快分蘖十分有利。生产上要求在插秧后3~4天立即施分蘖肥。

2、施肥量与比例

①施肥量

施肥总的原则是因地因土施肥,土地肥沃、地力条件好的地号少

施,尤其是氮肥;地号瘠薄、肥力较差的多施。推广测土施肥和施用配方肥。如计划产量在600公斤/亩时,建议施用化肥商品量25~30公斤/亩,其中,旱改水5年以内的稻田施用氮磷钾总量在25公斤,生物硅肥5公斤/亩;6~10年稻田施氮磷钾总量为27~28公斤,生物硅肥5~6公斤/亩;11年以上的稻田施氮磷钾总量为30公斤,生物硅肥6~8公斤/亩。

②施肥比例

常规生产田亩施肥26公斤时,尿素(46%N )10公斤,磷酸二铵

(18%N 、46%P 2O 5)6公斤,硫酸钾(33%K 2SO 4)10公斤;N :P :K 比例为

2:1:,要提高钾肥用量,使氮:钾达到1:1。

如果使用50%硫酸钾(K 2SO 4)10公斤或60%氯化钾(K 2CL )10公

斤,则N:P:K 比为2:1:或2:1:,常规生产田可以减少50%硫酸钾或60%氯化钾2-3公斤。

如果计划产量在650公斤/亩以上或高产创建时,施肥量30~35公斤, 加大钾肥用量,使N:P:K 比为2:1:~2,施生物硅肥10公斤。

种子田施肥N:P:K =2:1:~2,施生物硅肥6~8公斤,扩大硼肥、硒肥使用面积。

八行机插施肥量25公斤/亩(商品量),其中,氮肥(46%尿素)8公斤、磷肥(18%N46%P 2O 5磷酸二铵)5公斤、钾肥(33%硫酸钾)12公

斤,N:P:K =2:1:,生物硅肥施用5公斤/亩。

3、注意事项

进行秸秆还田的地号,在现有氮肥施肥水平的基础上不能降低氮肥用量,因为,在秸秆腐烂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氮素,所以,秸秆还田的地号增施尿素2~3公斤/亩,加速秸秆腐烂。八行机插由于水稻插秧规格变小,田间基本苗数增加,前期调控个体发育、群体不要生长过旺,以减少无效分蘖,防止封行过早,生产上注意增施磷钾硅肥,以提高水稻抗逆性,尤其是抗病、抗倒伏性能。水稻生育后期视田间水稻长势长相,按照水稻叶龄进程做到三看施穗肥,哪黄施哪,哪弱施哪。切忌中后期氮肥用量过大,田间水稻长势过旺,加重水稻病害、倒伏现象的发生。

4、肥料种类

水田施肥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氯化钾)、生物硅肥为主,严禁使用复合肥、复混肥等,微肥、生物肥和调节剂按照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意见使用。

5、施肥时期

①基肥

氮肥总量的30%(或40%)、磷肥100%、钾肥60%、硅肥100%,最后一遍水整地前人工全田施入或用撒肥器施入,随着搅浆整地耙入土中8~10厘米。注意磷肥不能表施,以免引起表层磷肥富集诱发水绵发生。

②蘖肥

氮肥总量的30%,在水稻返青后(4叶期)立即施入或在插秧后3~4天及时施入。蘖肥分二次使用,第一次蘖肥总量的80%全田施入,其余20%在11叶品种6叶期看田找施,哪黄哪弱施哪。

③调节肥(接力肥)

氮肥总量10%,水稻倒4叶前后,11叶品种8叶前后,水稻抽穗前30天左右,功能叶明显褪淡2/3时,哪黄施哪。如不使用调节肥时,则

将10%调节肥用于基肥,即基肥由30%调整为40%。高产创建的地号必须施用调节肥。

④穗肥

在水稻倒2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田间观察飘长叶出现后一个叶片就是倒2叶,10叶品种在9叶、11叶品种在10叶、12叶品种在11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施用,氮肥总量的30%,钾肥总量的40%。施肥时观察田间是否出现拔节黄,底叶有无枯萎,有无稻瘟病害,如未出现拔节黄褪淡时则晚施;底叶有枯萎、干尖现象先放水壮根,后复水施肥;有稻瘟病(叶瘟)发生应晚施,先晒田壮根或先防病后施肥。

穗肥中氮肥的施用在群体适宜,叶色正常时,群体在有效分蘖临界期(N-n+1)(11叶品种8叶期)按时够茎数,N-n+1叶龄期后叶色按时褪淡(落黄),达到预期要求,则可按照原定的穗肥总量施肥,常规田在倒2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施保花肥,高产创建田则在倒4叶、倒2叶期分施促花肥和保花肥;群体适宜或较小,叶色褪淡(落黄)出现较早时,在N-n+1叶龄期(11叶品种8叶)落黄或该期不够茎数,穗肥应提早施用,在倒5叶期施用调节肥,倒4叶期、倒2叶期施用穗肥,以保花肥为主;群体适宜,叶色过深时,N-n+1叶龄期(11叶品种8叶)以后叶色不褪淡,穗肥一定要等到群体叶色落黄时才能在倒2叶期施用保花肥;群体过大,叶色正常时,N-n+1叶龄期(11叶品种8叶)茎数过多,只要在N-n+2叶龄期(11叶品种9叶期)能够正常落黄的,常规生产田应按原计划在倒2叶期施用保花肥,高产创建田则在倒4叶、倒2叶期施用促花肥和保花肥。

⑤粒肥

常规生产田以叶面追肥代替粒肥,高产创建田依据田间叶龄诊断,在抽穗后如田间出现落黄现象时,可以亩施总氮量10%(尿素1公斤左右)做粒肥,在水稻抽穗后8天以内施完。

6、叶面追肥

水稻全生育期结合防病叶面追肥2~3次,充分发挥飞机航化作业优势,扩大航化追肥面积,提高防病及追肥效果。水稻营养生长期(7月10日

前)叶面肥以酿造米醋、氨基酸类微肥为主,水稻生殖生长期(7月10日后)应以酿造米醋、磷酸二氢钾等促早熟微肥为主,严禁使用含氮量大的微肥。同时,积极推广叶面喷施硅肥、镁肥、硒肥等。

【特别推荐】水稻前氮后移的精确施肥技术方案(精华完整版)

【特别推荐】水稻前氮后移的精确施肥技术方案(精华完整 版) 前氮后移的精确施肥技术一、技术指标: 1N指水稻叶数,n指水稻的伸长节数黑龙江一般指4个伸长节。2盛蘖叶龄=N/2、主茎11、12、13叶片品种盛蘖叶位是5.5、6、6.5叶。 3肥效效应:N叶施肥N十1、N十3叶见效少、N十2叶见效大、5叶施肥、在7叶时肥效见效最大。4提前搁田原理:N叶排水晒田、N十I叶水分亏空、N十2叶真正的起到控蘖的作用、如:7叶排水晒田是真正控的是9叶的分蘖。5幼穗分化期明显落黄期:(N一n十l)一(N一n十3),11、12、13叶片品种分别在(8一10叶)、(9一11叶)、(10一12叶)明显落黄。6营养生长每长岀一片叶需要5天左右,而生殖生生长每长岀一片需7天左右。7黑龙江品种属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重叠型、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分界线:N一n十0.5、例:11、12、13片品种分别为7.5、8.5、9.5叶。二、营养生长塑造高质量群体: 首先,稀播,培育生育完整壮苗,第一二三节分蘖不能少,特别是第一节分蘖不能少,每盘芽种控制在125g以内,加强温度、水份、酸碱度、营养方面、通风方面等方面管理、培育具有35天苗龄、3.5叶以上秧龄。

其次,根据品种的特性,土壤条件,栽培水平合理地确定插秧的基础苗,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插秧,保证插秧质量。 再次,减少基肥中氮肥的用量,高度重视返青肥,让返青肥中氮肥的最大肥效释放高峰期和水稻的盛蘖高峰相同,保证水稻蘖齐、蘖壮、当分蘖达到总群体80%時要排水晒田,保证水稻根系活力、调碳控氮、保证群体的质量。通过前期的精量施肥促蘖,分蘖末期的晒田控旺,可以使幼穗分化期到拔节期以前这一段叶色明显落黄,为我们施穗粒肥打下坚实基础、三、后期塑造高光效群体: 穗肥叶是调节叶片形态的最佳手段,有效保证颖花数量,粒肥主要是防止功能叶片的早衰,后期合理灌水供氧、防止根衰、以肥养根、以根保叶、保证光合作用的强度。当倒2.5叶主茎基部可见1一2毫米左右幼穗,距倒1.8叶还有0.7叶、0.7X7=5天左右,如果倒2.5叶为(6月29日一7月4日)那么倒1.8叶就应该是(7月4日一7月9日),还一种方法就幼穗分化时,基部幼穗长到1厘米左右也是倒1.8叶,这时是施保花肥的最佳时期,施肥要活学活用,当岀现以下条件下只可施钾硅肥,不施氮肥:(1)、心叶往下等三叶片下披不施。(2)、心叶往下第三叶有病斑不施。(3)、插秧过密、封行过早植株高大不施。粒肥施用必须是功能叶片严重落黄才可以施,要有选择的施用,注意观察和对照生育进程,即“看苗、看天、看地”三种情况可不施:上部叶片超

水稻施肥标准 (2)

水稻施肥标准 1、肥效反应线 水稻肥效反应线是指水稻在N叶期施肥,肥效反应在N+1叶较少,N+2叶较多的现象。按照水稻生育叶龄进程,根据肥效反应线的原理科学施肥,确保促进水稻生长发育。例如在水稻返青后叶施蘖肥,叶开始得到肥效较少,叶期得到肥效较多,而叶正是11叶品种水稻盛蘖叶位期,此期发挥肥效对促进水稻早分蘖、快分蘖十分有利。生产上要求在插秧后3~4天立即施分蘖肥。 2、施肥量与比例 ①施肥量 施肥总的原则是因地因土施肥,土地肥沃、地力条件好的地号少施,尤其是氮肥;地号瘠薄、肥力较差的多施。推广测土施肥和施用配方肥。如计划产量在600公斤/亩时,建议施用化肥商品量25~30公斤/亩,其中,旱改水5年以内的稻田施用氮磷钾总量在25公斤,生物硅肥5公斤/亩;6~10年稻田施氮磷钾总量为27~28公斤,生物硅肥5~6公斤/亩;11年以上的稻田施氮磷钾总量为30公斤,生物硅肥6~8公斤/亩。 ②施肥比例 常规生产田亩施肥26公斤时,尿素(46%N)10公斤,磷酸二铵(18%N、46%P2O5)6公斤,硫酸钾(33%K2SO4)10公斤;N:P:K比例为2:1:,要提高钾肥用量,使氮:钾达到1:1。 如果使用50%硫酸钾(K2SO4)10公斤或60%氯化钾(K2CL)10公斤,则N:P:K比为2:1:或2:1:,常规生产田可以减少50%硫酸钾或60%氯化钾2-3公斤。 如果计划产量在650公斤/亩以上或高产创建时,施肥量30~35公斤,加大钾肥用量,使N:P:K 比为2:1:~2,施生物硅肥10公斤。 种子田施肥N:P:K=2:1:~2,施生物硅肥6~8公斤,扩大硼肥、硒肥使用面积。 八行机插施肥量25公斤/亩(商品量),其中,氮肥(46%尿素)8公斤、磷肥(18%N46%P2O5磷酸二铵)5公斤、钾肥(33%硫酸钾)12公斤,N:P:K=2:1:,生物硅肥施用5公斤/亩。 3、注意事项

水稻施肥标准

水稻施肥标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水稻施肥标准 1、肥效反应线 水稻肥效反应线是指水稻在N 叶期施肥,肥效反应在N+1叶较少,N+2叶较多的现象。按照水稻生育叶龄进程,根据肥效反应线的原理科学施肥,确保促进水稻生长发育。例如在水稻返青后叶施蘖肥,叶开始得到肥效较少,叶期得到肥效较多,而叶正是11叶品种水稻盛蘖叶位期,此期发挥肥效对促进水稻早分蘖、快分蘖十分有利。生产上要求在插秧后3~4天立即施分蘖肥。 2、施肥量与比例 ①施肥量 施肥总的原则是因地因土施肥,土地肥沃、地力条件好的地号少 施,尤其是氮肥;地号瘠薄、肥力较差的多施。推广测土施肥和施用配方肥。如计划产量在600公斤/亩时,建议施用化肥商品量25~30公斤/亩,其中,旱改水5年以内的稻田施用氮磷钾总量在25公斤,生物硅肥5公斤/亩;6~10年稻田施氮磷钾总量为27~28公斤,生物硅肥5~6公斤/亩;11年以上的稻田施氮磷钾总量为30公斤,生物硅肥6~8公斤/亩。 ②施肥比例 常规生产田亩施肥26公斤时,尿素(46%N )10公斤,磷酸二铵 (18%N 、46%P 2O 5)6公斤,硫酸钾(33%K 2SO 4)10公斤;N :P :K 比例为 2:1:,要提高钾肥用量,使氮:钾达到1:1。 如果使用50%硫酸钾(K 2SO 4)10公斤或60%氯化钾(K 2CL )10公 斤,则N:P:K 比为2:1:或2:1:,常规生产田可以减少50%硫酸钾或60%氯化钾2-3公斤。 如果计划产量在650公斤/亩以上或高产创建时,施肥量30~35公斤, 加大钾肥用量,使N:P:K 比为2:1:~2,施生物硅肥10公斤。 种子田施肥N:P:K =2:1:~2,施生物硅肥6~8公斤,扩大硼肥、硒肥使用面积。

水稻施肥方案

水稻施肥技术综述 水稻要长好,施肥少不了,不但要施饱,方法更需巧。2008年的早稻就要插秧了,为了帮助农民朋友合理施肥、促进水稻早发、壮长和丰收,以下就水稻的科学施肥方法作一介绍。 一、水稻各个生长期施肥量 1.施肥量。水稻施肥量可根据预期产量、水稻对养分的需要量、土壤养分的供给量以及所施肥料的养分含量和利用率进行计算。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丰产田(每667平方米一季水稻产量近500千克)的较佳施氮量为每公顷180千克纯氮,磷钾量可以通过氮磷钾比例计算。 2.施肥期。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视水稻生长势而取舍)4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施肥时间和分配比例如下。 (1)基肥。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基肥占化肥总量的40%,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建议每667平方米施用20千克撒可富水稻肥20~12~14或类似复合肥。 (2)分蘖肥。分蘖期是增加株数的重要时期,在移栽或插秧后半个月时施用。建议每667平方米施用20千克撒可富水稻肥20~12~14或类似复合肥。 (3)穗肥。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促花肥是在穗轴分化期至颖花分化期施用,此期施氮可增加每穗颖花数。保花肥是在花粉细胞减数分裂期稍前施用,具有防止颖花退化和增加茎鞘贮藏物积累的作用。穗肥不分促花肥和保花肥,而在移栽后40~50天时施用。建议每667平方米施用10千克撒可富10~6~24的复合肥或类似复合肥。 (4)粒肥。粒肥具有延长叶片功能、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减少空秕粒的作用。尤其群体偏小的稻田及穗型大、灌浆期长的品种,建议施用少量的尿素,但切不可偏氮,以免贪青晚熟。 二、国外水稻主要施肥方法

1.“V”字型施肥法。该施肥法由日本学者根据水稻追施氮肥时期与成熟粒百分率和产量的关系而提出。认为水稻应在抽穗前45天以后和抽穗前21天前一次大量施用氮肥。前、中、后期的施肥比例为 4∶0∶6。“V”字型施肥法可促进分蘖以保证穗数和保持后期叶片功能,利于灌浆结实,是经济、高产、早熟的施肥途径。但其后期施肥偏多,在我国有些地方对水稻的高产是不利的,甚至是危险的。因为水稻生长中、后期高温多雨,施肥偏多易导致徒长倒伏,易诱发稻瘟病、纹枯病等。 2.深层施肥法。以施肥总量的1/3作为全层肥施入土壤,余下2/3肥量在抽穗前35天以球肥深施入全层土壤10~12厘米深。以成穗率85%~95%,结实率85%以上作为目标。如果成穗率低于80%,则基肥过多;结实率低于80%,则追肥过多,此时应调整基肥、追肥数量。 3.片仓施肥法。此法认为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才是增产的途径。因此,在抽穗前40天,少施氮,增施钾,施氮占总量20%。抽穗前氮总量的50%分两次施,第一次在抽穗前30天,施促花肥,第二次在抽穗前10~15天施保花肥。余下的30%在抽穗后施,以孕穗期的叶色为标准,自抽穗至收获前10天叶色褪绿,每隔1周施1次,每次施10千克/公顷纯氮,至少3次。 4.桥川潮施肥法。该法大量减少基肥氮肥量,以追施肥为重点。要点:基肥氮素减半或基肥无氮素,在最高分蘖期追施大量氮肥(稻栽后40天最安全),在幼穗分化形成期,将花肥与粒肥合并1次施用。 5.侧深施肥法。水稻插秧同时,将肥料施于秧苗一侧土壤。此法促进早期生育,最适宜寒地水稻栽培。寒地水稻的高产稳产,重要的是促进前期营养生长,确保充足的茎数,用侧深施肥法可以解决低温、地凉、冷水灌溉、早期栽培:稻草还田造成的初期生育营养不足问题,是常规施肥方法难以做到的。北方水稻种植区宜采取此法。 三、国内水稻主要施肥方法 1.前轻~中重~后补法:足适量施用基肥和分蘖肥,合理施用穗肥,酌施粒肥,达到早生稳长,前期不疯,中期促花,后期不早衰。该

水稻管理施肥技术

水稻覆盖栽培应注意的几点:水稻覆盖栽培是指水稻移栽在有地膜覆盖或者用秸秆覆盖的湿润稻田上的一种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在采用秸秆覆盖栽培时,首先是将田面及四周进行适当清理,疏理好排灌系统,选阴雨天或睛天的下午直接在稻板田面以33至40厘米间距开3至4厘米深的浅沟,在沟内栽植旱育秧苗。栽植时可先撬窝后再将秧苗栽植于窝内,以少量泥土固苗,也可用小铲刀等工具边撬窝边栽植。栽植窝距为20至25厘米,每亩栽1.2万窝,每窝栽2粒谷苗。栽后灌足定根水,有条件的可灌跑马水。用秸秆、麦糠、油菜壳等均匀覆盖水稻行间。 在用地膜覆盖栽培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精耕细整稻田。先施足底肥,再用微耕机耕作二至三次,达到土块细碎、田面平整。 二是要及时开厢覆盖地膜栽稻。整地后,按2米(6尺)开沟作厢,厢面1.67米(5尺),厢沟0.33米(1尺),并趁土壤湿润及时覆盖地膜打孔栽旱育秧苗。每厢面栽6行,窝距(退窝)4—5寸。田边留1.5—2米不栽秧,并在厢面行间栽一定数量的预备秧苗。 三是栽秧后要将地膜四周盖严压实,并用泥封好开孔口,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损失。 四是遇降雨或有水源时及时做好田边田脚,关浅水追肥促分蘖。如果降雨来得迟,则可结合施清水粪加尿素施用攻蘖肥。 五是关水后应揭去地膜,以利于水、气交换,提高地温,促进分蘖。 六是除草,要采取化学除草技术与人工除草相结合的办法。 如何培育适龄抗旱壮秧:有道是秧好半年粮,秧苗素质的好坏是水稻高产的关键。培育适龄抗旱壮秧,应着重抓好如下几方面的关键技术环节: 1)选好适宜品种。优良品种是指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水平和栽培技术相适应的品种。而不单是看穗子大不大,品质好不好。在抗旱育秧情况下,低海拔地区首先要考虑7月中旬水稻能否抽穗扬花,要尽量避开我市7月下旬至8月上旬常发性的高温伏旱对水稻扬花结实的影响;中低山地区要考虑避开秋季低温阴雨对水稻扬花结实的影响,即在迟播情况下要选生育期偏短的品种。其次是抗干旱、抗低温能力较强。第三是在灾害天气情况下,病虫害较重,要选抗病性较好并进行过种子处理的品种。在伏旱威胁大的区域和田块,因缺水推迟播种期的地方,切忌布局生育期在160天以上的品种。 2)坚持适时早播。适期早播可有效地延长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增长有效积温,提高光合干物质累积量,促进早熟,有效地减轻水稻生长后期的高温伏旱或秋风的影响,为提高水稻单产奠定基础。由于现有推广品种多数是大穗型、生育期普遍较长,为避过全年最大的灾害--伏旱的影响,通常要求在7月15日前抽穗扬花,所以要求适时早播。 在干旱缺水情况下如何育足水稻秧苗? 一年之季在于春。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育秧在全年生产中的重要性,在今年这种特殊条件下,育足苗子是打赢抗旱夺丰收的关键措施。在干旱缺水的情况下要育足水稻秧苗,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地确定好育秧方式,其次才是抓好育秧技术措施的落实。在确定育秧方式时,有三条途径可选择参考:一是在局部可以取到水的地方,推广旱地育秧;二是在无水可取的地方,应通过乡镇政府协调,开展异地育商品秧;三是农民通过亲朋好友等方式,异地联系育客秧。在常年干旱、育秧困难的地方,也要抓住春播时机和土壤墒情,育好备灾的玉米苗,特别是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范模式图示例

徐稻3号丰产高效精确定量栽培规程 注:本规程适用于淮北稻区。 扬州大学、东海县农业局研制 月 份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栽 培 总 目 标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产量指标:亩产650-700公斤 每亩穗数 23-25万 每穗粒数 120粒以上 结 实 率 90%以上 千 粒 重 26克左右 稻谷品质指标: 国标3级 卫生安全指标: NY5115无公害标准 节 气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生 育 规 律 生育时期 播种 秧 田 期 移栽 有效分蘖期 无效分蘖期 拔节 拔节长穗期 抽穗 灌 浆 结 实 期 成熟 各生育期所需天数 30-35天 35天左右 35天左右 50天左右(全生育期155天左右) 主茎叶龄期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拔长节间伸长期 1 2 3 4 5 株型指标∶株高102cm ,根黄而不黑,全株青秀老健,成熟时有3—4张绿叶 徐稻3号株型指标 茎蘖消长动态 秧苗移栽叶龄7-8,单株带蘖2个以上 每亩茎蘖8—10万 每亩茎蘖30—32万 每亩24—26万(成穗率≥80%) 每亩23—25万穗 叶面积指数 3.5左右 7—7.5 6.5—7.0 4.5 叶色黄黑变化 黑 黄 黑 黄 栽 培 目 标 与 技 术 主攻目标 旱育适龄带蘖壮秧 浅栽、早发、稳长、适时够苗 保证足穗,主攻大穗,稳健生长 养根保叶、提高结实率与粒重、改善品质 合理稀播、扩行减苗 亩播量25—30公斤、秧大田比1:10 移栽基本苗按公式计算,一般每亩7—8万茎蘖数,每亩2.14万穴左右,每穴2—3苗,行穴距8×3.5寸 精 确 施 肥 策 略 培肥秧田, 施足基肥, 早施断奶肥, 重施起身肥;秸秆还田,氮磷钾配合;氮肥按公式计算确定总施氮量,基蘖肥与穗肥比例5.5∶4.5~6∶4,穗肥分倒4、倒3叶两次施用,辅助于顶3顶4叶色比诊断调控。 定 量 化 要 求 培肥苗床有机肥2000kg ,45%复合肥50kg ,尿素10kg 齐苗后看苗补肥,亩施尿素5—7.5kg 。重施起身肥,尿素7.5 —10kg/亩 本田基肥∶秸秆全量或高留茬,45%复合肥40kg ,尿素7.5kg(或碳铵20kg) 移栽后5天内施用分蘖肥:尿素7.5kg 促花肥:倒4叶期45%高效复合肥10kg,尿素8 kg 促花肥:倒3叶期施尿素10kg 总施氮量每亩18-19公斤 节水定量灌溉 旱 育 秧 寸水活棵 搁 田 湿 润 灌 溉 病 虫 草无公害 防治 策 略 突出白叶枯病、小穗头、恶苗病的防治,强化稻纵卷叶螟、稻螟虫、稻曲病的防治,采用保健栽培为主的农业综合防治,在加强预测预报的基础上,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结合生物农药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环境指标: 产地环境(土壤、大气、灌溉水):符合NY5116、DB32/T343.1规定 土 壤 有 机 质:1.5%以上 土壤速效磷(P 2O 5):15ppm 以上 土壤速效钾(K 2O):120ppm 左右 防 治 方 法 5月上中旬用恶线清、吡虫啉浸种,防治种传病害、条纹叶枯病,用辛硫 磷防治地下害虫,用旱秧灵防除杂草。 5月下旬到6月上中旬,用吡虫啉加锐劲特防治秧田灰飞虱;用杀虫双防治一代二化螟,用三环唑防治苗稻瘟;移栽前用吡虫啉等、综合防治病虫一次。 6月中下旬亩用35%丁苄粉剂80g 化除,结合分蘖肥施用。 7月上旬到下旬用吡虫啉加锐劲特、宁南霉素防治灰飞虱,预防条纹叶枯病;用叶青双或克菌康加井岗霉素防治白叶枯病、纹枯病。 8月中旬亩用25%杀虫双水剂250毫升加20%井岗霉素粉剂50g 加25%扑虱灵粉剂25g ,防治二代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继续做好白叶枯病防治。 8月底至9月中旬亩用20%三环唑100g 加20%井岗霉素粉剂50g ,防治穗颈瘟、稻曲病两次;注意防治四代稻纵卷叶螟、白叶枯病 说 明 1.○12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2.△15基部第一节间拔长叶龄期 ;3..基本苗按叶龄模式基本苗计算公式计算;4.施氮总量(kg)=(目标产量需氮量-土壤供氮量)/氮肥当季利用率;5.叶色比诊断法为:拔节前后植株顶3叶与顶4叶叶色相似,为植株氮素较平衡;顶4叶叶色深于顶3叶为氮素过旺;顶4叶叶色淡于顶3叶为氮素亏缺。 薄水层 够穗苗 ≥80% 倒1叶 长23cm 倒3叶 长39cm 倒5叶 长35cm 穗长 18cm ± 节间 长度 30cm 26cm 16cm 9cm 3cm 倒2叶 长35cm 倒4叶 长39cm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与时期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与时期 水田施肥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硅肥为主,严禁使用复合肥、复混肥等,微肥、生物肥和调节剂按照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意见使用。施肥量依据国家作物施肥指导意见依据据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季中稻 1.存在问题 长江中下游一季地区中稻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机肥用量少;氮肥普遍过量,前期施用过多;基肥在整地上水后施用。 2.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相结合。 (2)控制氮肥总量,调整基肥及追肥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 (3)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4)在油稻轮作田,适当减少水稻磷肥用量。 3.施肥量及比例 (1)在亩产550~600公斤的情况下,粳稻氮肥(N)用量14~16公斤/亩,籼稻氮肥(N)用量10~14公斤/亩;磷肥

(P2O5)3.5~5公斤/亩;钾肥(K2O)4.5~6公斤/亩。缺锌土壤施用硫酸锌1公斤/亩;适当基施含硅肥料。 (2)氮肥基肥占40%~50%,蘖肥占20%~30%,穗肥占20%~30%;有机肥与磷肥全部基施;钾肥分基肥(占60%~70%)和穗肥(占30%~40%)两次施用。 (3)施用有机肥或种植绿肥翻压的田块,基肥用量可适 当减少。 一.技术要点 1、秧田施肥 无论在水育或旱育秧条件下,提倡氮肥作基肥一次施用。水育秧时要求基肥于耕前或耕后上水耙地前施用,使肥料易被土壤吸收,减少损失。在旱育秧时,提倡施用硫酸铵或氯化铵为氮源,如果用尿素为氮源,要于播种前3—4天施入土层。秧田氮肥用量以7—10kg/667m2较为适宜。 2 、本田基肥 要求在灌水前一次深翻或旋耕入土,然后上水整平栽秧,这样使肥料易被土壤吸收,延长肥效期。 3 、本田追肥 要求在田面水自然落干或人为放干的条件下,先施肥,然后上水,使灌溉水在下渗过程中将氮素带入土层中(以

水稻的施肥技术

水稻合理施肥有窍门 科学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生产实践上,由于对施用技术把握不好,常使水稻遭致肥害。其症状有的表现为僵苗滞长或者停止生长;有的秧苗旺长,无效分蘖急剧滋生,导致贪青晚熟;有的秧苗长势荫蔽,诱发纹枯或稻瘟等病害。发生肥害的稻田,轻者造成减产,重者使秧苗翻耕改种。 为了充分发挥水稻的施肥效应,除了施足基肥外,在追肥上必须施好“三肥”,即分蘖肥、穗肥和粒肥。水稻施肥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因子和栽培条件等诸项因素来通盘考虑,灵活应用。水稻对肥料的需求表现在营养时期、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如早稻生育期短,需肥相对要少,施肥要早而集中;中稻、晚稻生育期较长,需肥量大,强度大,则应增加追肥次数,提高追肥比例。水稻氮、磷、钾肥的营养临界期一般出现在三叶期,有时氮、钾的营养临界期还出现在幼穗分化和幼穗形成期。水稻的营养最大效率期出现在长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的阶段,也是需肥的关键时期。 据研究,每生产100千克稻谷,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1.6-2.5千克,磷0.8-1.2千克,钾2.1-3.0千克。三要素的比例为2:1:3。了解水稻的需肥特性后,就应分期进行追肥。 一、早施分蘖肥 从移栽至幼穗开始分化前的追肥叫分蘖肥。分蘖肥要求追施时间早、数量足,一般分蘖肥的用量占追肥总量的50%-60%。因为分蘖期是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营养的第一高峰期,又由于水稻生育前期气温、水温、土温都较低,养分释放慢,追肥量太少难以满足水稻对养分的需要。只有早施才利于水稻早分蘖、多分蘖,降低分蘖节位,为争穗长、粒重创造条件。分蘖肥在水稻栽后7-10天施用,每亩施用尿素5-7千克。 二、巧施穗肥 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以前的追肥叫穗肥。也是氮素吸收的第二个高峰期。施好穗肥能保花增粒,促进穗大粒多。并能防止贪青、倒伏。在技术上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地力好,底肥足、分蘖多的田不施;二是早晨叶不挂露水,中午叶片挺直,叶色淡色的要施;三是阴雨天不施,晴天抢收施。施用时间为水稻圆杆期。亩施尿素3 -4千克,并配施少量磷钾肥。 三、酌施粒肥 抽穗后的追肥叫粒肥或壮籽肥。粒肥能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增进粒重。但要注意的是,苗不黄的不施,阴雨天不施,有病害的田不施。要选择晴天下午喷施1%的尿素溶液,或1比500倍的惠满丰活性液肥,每亩50千克。缺磷地区还要喷施磷酸二氢钾,每亩50-100克,兑水50千克。对于已发纹枯病、稻瘟病的稻田,要选用菌核净、异稻瘟净、纹枯净、农抗120、消菌灵等农药防治。 四、如何使用水稻专用复合肥 水稻专用复合肥是根据水稻在移栽后对氮、磷、钾需求规律研制出来的一种中

水稻施肥技术

水稻施肥技术 摘要根据水稻的需肥特性,从施肥原则、施肥量和施肥期的确定、施肥方法等方面阐明水稻的施肥技术,以期为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需肥特性;施肥技术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一种高产作物。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而产量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2,因此水稻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肥料的施用为农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传统的施肥方法、施肥量和施肥期不易掌握,不仅造成作物产量不高,生产成本加大,还造成农业的面源污染,给水稻生产、人们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威胁。为此,必须根据水稻的需肥特点、土壤的供特性以及生产实际,提出合理的施肥技术,以利于水稻的高产和稳产。 1 水稻的需肥特性 氮、磷、钾是水稻吸收量多而土壤供给量又常常不足的3种营养元素。生产500 kg 稻谷及相应的稻草,需吸收纯氮7.50~9.55 kg、五氧化二磷 4.05~5.10 kg、氧化钾9.15~19.10 kg,三者的比例大约为2∶1∶3。水稻各生育期内的养分含量,一般是随着生育期的发展,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氮、磷、钾含有率渐趋减少。但对不同营养元素、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水稻类型,变化情况并不完全一样。水稻秧苗期氮、磷、钾分别占全生育期养分吸收总量的0.50%、0.26%、0.40%;水稻分蘖期氮、磷、钾分别占全生育期养分吸收总量的23.16%、10.58%、16.95%;水稻拔节期氮、磷、钾分别占全生育期养分吸收总量的51.40%、58.03%、59.74%;水稻抽穗期氮、磷、钾分别占全生育期养分吸收总量的12.31%、19.66%、16.92%;水稻成熟期氮、磷、钾分别占全生育期养分吸收总量的12.63%、11.47%、5.99%。 2 施肥技术 2.1 合理施肥原则 水稻合理施肥原则:施足基肥,控制氮肥,重视施用磷钾肥,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1]。一是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不仅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而且对营养元素的循环和平衡有重要意义。有机肥富含有机质,可以培肥土壤,供应多种元素,特别是一些微量元素。同时,还能提供具有生长素和激素性质的化合物。有机肥料养分释放缓慢,而化肥是速效,两者配合使用可使养分的供应过程较为平稳。二是氮磷肥或氮钾肥配合使用。单施氮肥易导致贪青、倒伏、发生稻瘟病、空秕率高、千粒重低而影响产量。必须使施肥配比合理才能高产。依据试验,产量8 t/hm2的地块,耙地前施有机肥(优质农家肥)15 t/hm2,均匀施入土中,水耙地时施二铵100~150 kg/hm2、尿素20~30 kg/hm2、钾肥50~70 kg/hm2,反复耙耢以后在抽穗前12 d,追施穗肥尿素90 kg/hm2。因此,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氮肥用量。 2.2 施肥量的确定 一般根据水稻对养分的需要量、土壤养分的供给量以及所施肥料的养分含量和利用率来确定水稻的施肥量。在有机肥施用上,一般早稻施商品有机肥900~1 200 kg/hm2或厩肥

水稻施肥标准修订稿

水稻施肥标准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水稻施肥标准 1、肥效反应线 水稻肥效反应线是指水稻在N叶期施肥,肥效反应在N+1叶较少,N+2叶较多的现象。按照水稻生育叶龄进程,根据肥效反应线的原理科学施肥,确保促进水稻生长发育。例如在水稻返青后叶施蘖肥,叶开始得到肥效较少,叶期得到肥效较多,而叶正是11叶品种水稻盛蘖叶位期,此期发挥肥效对促进水稻早分蘖、快分蘖十分有利。生产上要求在插秧后3~4天立即施分蘖肥。 2、施肥量与比例 ①施肥量 施肥总的原则是因地因土施肥,土地肥沃、地力条件好的地号少施,尤其是氮肥;地号瘠薄、肥力较差的多施。推广测土施肥和施用配方肥。如计划产量在600公斤/亩时,建议施用化肥商品量25~30公斤/亩,其中,旱改水5年以内的稻田施用氮磷钾总量在25公斤,生物硅肥5公斤/亩;6~10年稻田施氮磷钾总量为27~28公斤,生物硅肥5~6公斤/亩;11年以上的稻田施氮磷钾总量为30公斤,生物硅肥6~8公斤/亩。 ②施肥比例 常规生产田亩施肥26公斤时,尿素(46%N)10公斤,磷酸二铵(18%N、46%P2O5)6公斤,硫酸钾(33%K2SO4)10公斤;N:P:K比例为2:1:,要提高钾肥用量,使氮:钾达到1:1。 如果使用50%硫酸钾(K2SO4)10公斤或60%氯化钾(K2CL)10公斤,则N:P:K比为2:1:或2:1:,常规生产田可以减少50%硫酸钾或60%氯化钾2-3公斤。 如果计划产量在650公斤/亩以上或高产创建时,施肥量30~35公斤,加大钾肥用量,使N:P:K 比为2:1:~2,施生物硅肥10公斤。 种子田施肥N:P:K=2:1:~2,施生物硅肥6~8公斤,扩大硼肥、硒肥使用面积。

怎样来计算水稻的施肥量

怎样来计算水稻的施肥量? 水稻所吸收的养分来源于两个部分:一部分由土壤本身提供,另一部分是当季施入的肥料。 1、土壤养分的供给。土壤的供肥能力即地力,它可以通过化验的方法来测定,也可以用不施肥的产量来表示。土壤本身供给养分的数量,主要决定于贮蓄量与有效状态。冲积土或湖积土的稻田,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可耕性好,有效态养分较高,这类土壤可供给水稻吸收的养分数量就多;有些山区稻田潜在肥力虽高,但分解转化慢,有效养分较少,供给养分的能力不高;一些红壤丘陵区,特别是新开稻田,潜在肥力与有效养分都较低,能供给的养分就更少。根据在生产实践中的观察和肥料对比试验情况,一般推算土壤本身约可供给水稻生产所需养分的1/2~2/3,不过这种供应情况在不同地区与不同生产水平下差异颇大。在具体衡量某一地区土壤肥力状况时,要根据当地土壤性质、施肥水平与产量的关系,还要进行必要的土壤分析与试验,从而比较确切地掌握土壤肥力水平。 2、肥料利用率。当季施用的肥料并不完全为水稻吸收利用,有些流失了,有些残存在土壤中,当季利用多少就是“肥料的利用率”。一般来说,化学肥料比有机肥料利用率高;同是有机肥料,碳、氮比值较大的(即含碳素多的)利用率低,经沤制腐熟的有机肥比未腐熟的有机肥料利用率高;各种农家肥单独施用肥效低,而将有机肥做基肥与化肥做追肥配合施用,就能显著提高有机肥的利用率。据江西省农科院试验统计,江西水稻生产中氮肥利用率在28%~38%之间,约为33%,磷肥利用率约为20%,钾肥利用率约为50%。 3、施肥量的计算。根据计划产量需要吸收的肥料,一般可按生产50公斤稻谷需纯氮1公斤折算,土壤供给的肥料和当季肥料利用率,按下面的例子进行估算。 例如,一块稻田计划生产550公斤稻谷,地力产量(即不施肥的产量)为350 公斤,扣除地力产量,施肥需要生产200公斤,就需要施4公斤纯氮(按生产50公斤稻谷需纯氮1公斤折算),按氮肥的利用率35%计算,大致需要施11.4公斤纯氮。然后再根据各种氮肥的含氮量进行折算,确定各种氮肥的施用数量。磷肥(P2O5)的施用量早稻约为纯氮的一半,晚稻约为纯氮的40%,钾肥(K20)的数量则与纯氮相当,因为钾肥的利用率比氮肥利用率要高40%以上。也可用公式进行计算。(信息田园) 肥料使用的经济学

水稻施肥方法

水稻施肥方法 1、水稻一生需要哪些营养元素? 水稻生长依靠地上部的叶、叶鞘和茎吸收光、热和二氧化碳,依靠地下部根吸收水分和各种营养元素制造有机物质。这些营养元素中有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特种元素。大量元素有碳、氧、氢、氮、磷、钾、钙、镁、硫,微量元素有铁、锰、钼,特种元素有硅等,共16种元素。 2、水稻吸收各种养份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水稻对养份的吸收利用受两规律的支配:一是报酬递减规律:不论施何种元素,当施用量在一定范围时,产量随施用量超过一定限度后,施用量再增加产量反而降低,这种现象在三要素中以氮肥表现最为明显,其次是磷肥。 不能替代规律:在任何情况下,水稻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的数量之间,不但有一定的比例范围,而且各种元素又都有特定的功能和生理作用,相互之间虽有联系,但不能替代,只要有一种元素供应不足,这种元素就成为提高产量的限制因素。 3、为什么水稻生产中强调多施有机肥?

有机肥料含有机质多,腐熟后腐殖质多,养分齐全,质量高,肥效期长,既有缓效作用,并有胶体的性质。它的粘结性、吸附性和代换量都很高,因此具有改善土壤不幸、增加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但近年来北方稻区的有机质肥料施用量很少,稻田土壤中缺乏有机质,有机质少的稻田不抗旱、不保水,板结严重,透气不良,根系发育不好,经常出现缺素僵苗和早衰倒伏现象。造成减产,所以水田必须增施有机肥料。 4、氮、磷、钾对水稻的生理作用是什么?缺素症状和过量的害处是什么?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的成分,是叶绿素的主要成分,可促进根茎叶籽实的发育,缺乏氮时,水稻会叶色黄绿,叶片狭小,植株矮;茎秆硬而细小,穗子短小;不发根,不发蘖。氮过量时,水稻会叶色浓绿,叶片宽大下垂;分蘖多,但软弱。 磷,是促进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增强分蘖势,籽粒充实;增加淀粉合成;加强各生长点的发育。缺乏磷时,叶片暗绿,叶片狭窄,有赤褐色斑点;分蘖少,严重缺乏时停止生长,不分蘖;延迟成熟,籽粒不饱满;磷过量时的害处不明显,但无增产作用,还会引起缺锌症而减产。

水稻高产施肥技术

水稻高产施肥技术,水稻施肥要点 一、本田施肥 1.本田施肥每公顷施3.75~4.5万千克农家肥为宜,施入15~18厘米土层中。使用化学肥料做基肥时将40%的氮肥和全部磷、钾肥一起结合翻地或耙堆施入稻田中,但在漏水田应以60%的钾肥做基肥,40%在拔节前做追肥,尿素施用量每公顷105~185千克,以深施为宜。 2.本田追肥水稻追施氮肥的原则是“蘖肥足、穗肥稳、粒肥轻”。 ①巧施穗肥:水稻孕穗期是肥料利用率最高的时期,穗肥可促进颖花数量增多和防止颖花退化。因此,穗肥又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促花肥有促进颖花分化作用,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一是会引起基部节间加长,容易倒伏;二是对生育期短的品种还会促进后期无效分蘖。促花肥有减少颖花退化,提高粒重的作用。所以,穗肥要巧施,要看苗施肥。在土壤比较肥沃,基肥足,长势旺拔节黄后立即转绿的情况下,可不施穗肥,在拔节黄后叶色不转绿时,可在穗分化后的酌施穗肥。穗肥用量不易过大,正常情况下,每公顷可施硫酸铵52.2~150千克。 ②巧施粒肥:粒肥具有提高结实率、千粒重的作用,施用原则是早施、少施。每公顷施硫酸铵75~105千克为宜,也可采用每公顷用尿素15千克,加磷酸二氢钾3千克,兑水750~900千克进行叶面喷施。 ③锌肥的施用:水稻移栽后20天左右,新叶中筋失绿变白,基部老叶产生褐色斑点,根系细弱,生长迟缓等均为缺锌症状,可追施硫酸锌。每公顷用硫酸锌1.5千克左右,均匀撒施在田里。 二、施肥应注意的问题 1.底肥应氮、磷、钾配合施用,施足磷钾肥。目前仍有少数农民单一施用氮肥不重视磷、钾肥的施用。施用氮肥过多,促成水稻贪青旺长,是加重稻瘟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选择适宜的追肥时期。应在水稻完全返青产生新根群之后追第一次氮肥。每次追肥数量不可过大,间隔时间要适时而定。 3.不可过早过急过量追施氮肥。一是会产生肥害,二是使氮、磷、钾比例失调;三是会诱使稻瘟病加重发生。 4.沙土地露水田,底肥数量应适当减少,可以在追肥时实行氮磷钾配比追施,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流失。 水稻施肥要点 水稻在大田生长过程中,有三个需肥的重要时期:返青期、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因此大田施肥应该注重施基肥、分蘖肥和穗肥。应施足基肥,并注意早追肥。营养生长期间吸氮量占总吸氮量的44.5%,生殖生长期间吸氮量占总吸氮量的51%~56%,根据这些特点,水稻的施肥,应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着重追肥。 水稻大田基肥以农家肥为主,移栽时亩施农家肥1000—1500公斤,尿素20—25公斤,

水稻施肥技术

水稻施肥技术 第二章水稻施肥技术 肥料使用技术被认为是作物栽培领域的一个重要学科,通常又把效益显著的施肥技术称之为科学施肥。科学施肥可以扩展为高产施肥、高效施肥、优化施肥和经济施肥等多个方面,科学施肥就是综合运用现代肥料科学的研究成果,根据土壤供肥能力、作物的需肥规律、肥料的增产效应和栽培环境(气候、土壤、水分等因素),在作物生长期间人为提供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并优化其使用时期、使用量、使用比例、使用方法,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增产作用的综合技术,本章节主要讨论水稻营养元素的种类、作用、肥料品种与肥料的使用方法。 第一节水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与作用 一、水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用化学分析的方法对植物样品进行检测发现,任何一种植物体内均含有多种(70多种)化学元素,几乎地壳中所含有的化学元素都能在植物体内找到,而进入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并非都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科学家研究认为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需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作物缺乏这种元素时,不能正常生长、结实;二是当作物缺乏这种元素时,其它元素不

能替代,只能靠补充这种元素来解决,三是这种元素在作物体内参与生理活动,起着固定的生理作用,只有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元素才被称之必需营养元素。 (一)大量营养元素 水稻生长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磷、钾6种,其中碳(C)占植物体干物质重量的45%,主要来自于空气中的CO2;氧(O)占45%,主要来自于空气和水(H2O);氢(H)占6%,主要来自于水(H2O);氮(N)占1.6%,主要来自于雷电所固定空气中的氮,动植物遗体分解腐烂后产生的氮和人为施入土壤或喷洒到植物体上的 氮素肥料;钾(K)占1.5%,主要来自于矿物风化和分解产生的钾离子;磷(P)占0.2%,主要来自于土壤固定的磷素,矿物分解和人为施入。大量营养元素植物需要量较多,约占植物干重的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 (二)中量营养元素 中量营养元素植物的需要量介于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之间,约占植物干重的千分之几,主要有钙、镁、硫。钙(Ca)占植物体干重的0.5%,镁(Mg)占0.2%,硫(S)占0.1%。中量元素主要来自于土壤矿物和人为施入。 (三)微量营养元素 植物对该类元素的需要量很少,只占植物干重的万分之几和百万分之几,甚至更少,属于这一类元素的有:铁、硼、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