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地理必修一基础知识大盘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基础知识大盘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基础知识大盘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基础知识大盘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基础知识大盘点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天体系统

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和,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天体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天体系统,第三级天体系统是______。目前人类所认识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是,人类认识宇宙的最大范围是。

2、太阳系概述

1、太阳对地球的作用是

2、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球,主要成分是和,太阳源源不断的以

的形式想四周放射能量,这被称为,按波长的长短分,它属于。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其过程是

3、太阳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的外部结构从里向外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太阳黑子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 上,它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______ 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地球

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原因是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特殊在,其原因是

3、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____之间,哈雷彗星的公转方向是_____________

4、八大行星的公转运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类地行星是。

第二节地球运动的意义

1、太阳日的时间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恒星日的时间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归年的时间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恒星年的时间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_____________ ,在这条线上,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当这条线与经线重合时,节气为____________,当这条线与经线夹角最大时,夹角为_________,节气是____________,此时这条线与极圈的关系是_________,极圈内出现

______________。

4、地球上经度每相差一度,时间相差_______ 分钟,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的时间___,180度经线既是地球上时间最_____的地方,又是时间最_____的地方。国际日期变更线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跨_____ 个时区,当北京时间12点时,太阳位于北京的__________ 方向。

6、北半球河流凹岸位于河流的__________ 岸,金矿往往在河流___________岸。

7、春分或秋分这一天,全球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夏至这一天,全球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五带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

9、四季划分的依据各有不同,我国传统上以作为四季的开始,而西欧、北美中高纬度国家传统上则以作为四季的开始,北温带的一些国家常根据划分为四季,还有根据来划分的。10、分别画出6月22日侧视和俯视的光照图。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1.岩石圈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圈层,从地心向地表依次为、、。地壳可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化学成分以为主,故称为,此层厚度在山区高原可达40千米,在平原地区为10千米,在海洋底部则显著边薄,甚至缺失,因此是一个圈层,下层的化学成分为,故称为层,此层在海洋部分厚度为5——8千米,故为一个连续圈层。

2.自然界一切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地壳中的,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就是,是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其中造岩矿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花岗岩与玄武岩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沉积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基本特征,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推知_______________,石灰岩受热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页岩受挤压变成_________________,花岗岩受热变成

3.地壳物质循环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意义是

第二节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印度尼西亚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板块的交界处,中国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板块,

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背斜储_______,向斜储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在地形上往往表现为块状山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地形上往往表现为谷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河流的上游以____________作用为主,河流河谷呈“_____”字形,河流下游以_____作用为主,河谷呈“_______”字形。

第三节大气受热过程

1.低层大气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部分组成的,二氧化碳是______________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_______________ 作用。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流层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纬中纬高纬对流层的高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流层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高层大气中,存在__________ ,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它能反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无线电短波通讯有重要作用。

5.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部分,可见光线的波长范围在__________ 之间。6.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中,具有选择性的是_______________,夏季,沿海与内陆地区相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气温的日较差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月球与地球相比较,温差大的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地面的热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近地面大气的热量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给高层大气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大气垂直运动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原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转偏向力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摩擦力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力中,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的是________________,只改变风向的是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称为大气环流,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圈环流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第四节气压带和风带

1.七月,在北太平洋、北大西洋、亚欧大陆形成的气压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月,在上述地区分布的气压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季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季风环流最典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我国西南地区和印度一带的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节天气系统

1.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_________,如北方夏季的___________、冬季的___________、冬春季节的_____________ 2.气旋与反气旋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区别,锋面气旋的西侧往往是______,东侧是_________________

第六节水循环

5.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就是______________,陆地水的基本来源是_______________,陆地各种水体从静态储量看,以_______和________的储水量最大。陆地水体从更新的角度看,以________最重要,动态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储量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 ,淡水的主体是。

6.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汛期出现在_____________季节,主要是___________补给,东北的春汛补给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西北地区的河流流量随着_____________变化而变化,河流中游的湖泊具有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7.水循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循环数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循环的意义是

第七节洋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洋流,_____________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太平洋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属于风海流。

2.洋流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海渔场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的成因,纽芬兰渔场的成因,秘鲁渔场的成因

为什么会在以上四个地区形成大渔场

第三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

1、自然地理环境由、、、、等地要素组成。

2、生物既是地理环境的,又是地理环境的。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光能,把和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的过程。

3、生物在地理环境的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环境各要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它的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纬度地带性规律以______________为基础,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地区;经度地带性规律以_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主要分布_____________在地区。中国自南向北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从长白山向西到新疆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带,这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北纬30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带,其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带类型最齐全的是____洲。垂直地带性规律以为基础,珠穆朗玛峰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带,南坡比北坡复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线的高低在同一纬度主要取决因素。

2、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的水对岩石的和作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的条件是。

3、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而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

,水对碳酸岩类岩石的溶蚀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水中所含、和的数量,以及水的的强弱。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动性取决于、、。桂林山水的成因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1.村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出来,我国南方的村落沿______伸展,平面形态多呈__________________;北方的村落村落的平面

形态多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选择平原布局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区城市一般选择在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西安分布在________,太原在____________,热带地区城市则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1.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果是 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臭氧层的破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出现了臭氧层变薄或空洞,解决方法是__________,南极臭氧层空洞出现在_______(时间)。

3、目前,人们一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酸雨,酸雨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两种,我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我国的三大重酸雨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雨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办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根本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自然资源是指

分布的 性;资源间的 性;数量的 性;利用的 性。其中数量的 性,其含义包括

4、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 ,根据人类社会文明的特征,可以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划分为 阶段; 阶段; 阶段。

5、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人类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注意的问题是 、

、 、 。

第四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1、自然灾害是指 ,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包括 、 、 、 、 、 、 等

、洪灾的防治措施

高中地理必修一基础知识大盘点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天体系统

1、恒星星云太阳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太阳系总星系150亿光年

2、太阳系概述

1、提供巨大能量,维持地球上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与之有关

2、气体球氢氦电磁波太阳辐射短波辐射核聚变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4个氢原子经过一连串的核聚变反应,变成1个氦原子核,在核聚变过程中,原子核质量出现了亏损,其亏损的质量转化成了能量。

3、①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②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4、光球色球日冕

5、太阳光球层上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的暗一些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耀斑

6、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3、地球

1、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有自己的特点,但是都不特殊

2、具有生命①地球所处的关照条件稳定②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③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④体积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⑤原始生命出现在海洋中

3、火星木星自西向东

4、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5、水星金星火星

第二节地球运动的意义

1、24小时昼夜交替的周期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的周期

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一周360度的周期

2、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

365日6时9分10秒地球公转一周360度的周期

3、晨昏线0度春秋分23°26′夏至和冬至相切极昼或极夜

4、4 早早晚避免180度经线所经过的陆地被分为两个日期

5、5 正南

6、右左

7、全球昼夜平分,正午太阳高度角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8、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

9、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月份

平均气温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1、地壳上地幔岩石地核地幔地壳氧、硅、铝硅铝层不连续镁、铁、钙硅镁层

2、化学元素化学元素矿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是否具有气孔层理构造含有化石地质年代沉积时的地理环境大理岩板岩片麻岩

3、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①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改变了地表的形态,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第二节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3、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为山地油气水

4、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华山庐山泰山断层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5、侵蚀切割 V 沉积 U

第三节大气受热过程

1、干结空气水汽杂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保温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后,以地面辐射(红外线的长波辐射)的形式反给大气,大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汽,而二氧化碳和水恰好对红外线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强,然后大气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大部分获得地面辐射的能量,反给地面,从而达到保温作用。

2、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②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17——18

10——12 8——9 低纬度地面受热多对流旺盛,高纬度地区受热少对流运动弱

3、①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增加②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4、电离层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无线电短波

5、波长较长的可见光 0.4—0.76微米

6、吸收和散射沿海地表性质月球月球周围没有大气层

7、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大气辐射

8、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两地受热不均存在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

9、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与风向垂直与风向相反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10、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太阳辐射分布不均太阳辐射和地转偏向力

第四节气压带和风带

1、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亚洲低压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亚洲高压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东亚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第五节天气系统

1、晴朗高温降雨、气温下降、伴有大风天气晴朗低温

晴朗低温降雨、气温上升、伴有大风天气晴朗高温

冷锋暴雨寒潮沙尘暴

2、水平气流运动状况垂直气流运动状况中心气压的高低晴天和阴雨冷气团暖气团

第六节水循环

1、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大气降水冰川深层地下水动态水资源更新速度快交替周期短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0.3% 冰川

2、夏季大气降水高山积雪融水气温调蓄作用相互补给

3、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海洋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①对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作用②不断进行着势能和动能的转换,由此产生了流水的侵蚀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③很好的溶剂

第七节洋流

1、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大气运动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太平洋暖流

2、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纬40度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3、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在寒暖流和补偿流处易形成大的渔场对航运有明显的作用导致污染范围扩大或使污染程度降低

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交汇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秘鲁寒流中的补偿流的上升流寒暖流交汇和上升流都会导致冷海水上泛,从而带来大量的饵料,

第三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

1、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土壤

2、产物创造者叶绿体二氧化碳水能量

3、改变原始大气的成分,改变陆地水的化学组成和水分状况,参与岩石圈的改造,土壤的形成,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起到巨大的作用。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热量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地带中纬度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地带水分中纬度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带纬度地带性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经度地带性缝补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长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荒漠带副高控制亚洲热量和水分长绿阔叶林带

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基带海拔低降水

2、二氧化碳可溶性溶蚀淀积岩石的可溶性

3、空隙和裂隙二氧化碳有机酸无机酸流动性大气降水地面坡度岩石裂隙的类型与连通性(1)形成了厚度大、岩性存、孔隙裂隙发育的石灰岩地质(2)东西北高中南部低的地形,有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与富集(3)该地区气候为亚热带湿润区,气侯温暖,降水充沛(4)生物多种多样,导致土壤、流水中的有机酸含量高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1、聚落的形态河流带状多边形多为河流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靠近水源块状山地或谷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地势较高的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少蚊虫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1、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海平面上升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间合作

2、人们使用排放氟氯烃化合物的物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两极青藏高原上空认为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9—11月

3、PH值小于5.6 硫酸型和硝酸型硫酸型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杭州湾河水酸化鱼类死亡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清洁燃烧技术开发新能源减少认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总是有限的,

4、物质基础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5、强调适度开发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充分调动关大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节自然灾害

1、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台风洪水干旱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

2、

非工程措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控制滥砍乱伐行为,建立统一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加大灾前水利建设投入

(完整版)高中高考地理知识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高考地理知识必考知识点归纳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纬线都是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6.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 为西半球。 7.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为中纬度,60°-90°间为高纬度。 8.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9.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①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③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0.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11.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由脊。 12.不同日期的分界线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昨天”。 13.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其它行星系其它恒星系河外星系 14.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①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②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③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足够引力吸引大量气体,形成大气层。

15.月相的变化 ①新月(农历初一、彻夜不见);②上弦月(初七、初八、上半夜西方天空); ③满月(十五、十六、通宵可见);④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下半夜东方天空)。 16.地球的自转 ①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②周期(1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③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其它各点均为15°/时;线速度:1670COSФ km/h);④地理意义(a.昼夜更替,周期为1太阳日,即24小时。b.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越向东,地方时越早,c.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17.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的关系北半球观测,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相等。 18.地球的公转 ① 轨道(椭圆轨道1月初近日点,7月初远日点);②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③周期(1恒星年,即365日 6时9分10秒;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④速度(角速度为1°/d,线速度约为30km/s;近日点快,远日点慢);⑤地理意义(a.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b.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9.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北半球为例) 从冬至到第二年夏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ˊS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23°26ˊN;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ˊN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23°26ˊS。其周期为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20.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向南北两侧依次递减;由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向四周依次递减;昼半球>0°,夜半球<0°;晨昏线上为0° 21.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为极昼,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极圈以内为极昼;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为极夜,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极圈以内为极夜。春秋二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22.四季的划分

高中地理必会的基础知识整理汇总

自然地理知识点 1、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时,指向标总是指向北方,不能指示其他方向。 2、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不能简单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但当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法则确定方向。 3、进行比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单位统一。 4、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5、进行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时,一要注意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 经线的地方时)的区别;二要判断两地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确定是应该加或减时间差(东加西减);三要注意是否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6、判断晨线和昏线的前提条件是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分布状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是夜半球。 7、在经纬网地图上推算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要主要取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上的劣弧进行计算。 8、要注意区别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特殊时刻(地方时为 12 时)的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 9、判读光照图和统计图时要注意利用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光照图中的晨线和昏线、太阳直射纬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统计图中的横坐标名称和纵坐标名称、数值的正负、线条的升降等。 10、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如 7 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11、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 月初)与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远日点(7 月初)与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的区别。 12、理解热力环流原理时,要注意从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入手分析气压的高低分布规律,气压高低与海拔高低相关: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相反。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知识讲解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部分地球的宇宙环境 ★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 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2)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 ★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石油、天然气).太阳辐射影响因素(三个)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及原因 太阳能风能开发条件评价 能源丰富,市场大小距离,资金,技术,政策 新能源的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缺点:能量密度小,变化大不稳定。 ★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考点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考点6: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1)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有了昼夜更替现象。昼夜更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 (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使得同纬度地区不同地点见到太阳的时刻会有早晚。地方时的确定与经度的对应关系:太阳直射的那条经线地方时为12点,晨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经线(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全汇总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全汇总 第一单元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 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③距离遥远。 彗星哈雷彗星76周年 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地球 3.天体系统:总星系地月系 太阳系月球 其他行星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 5.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分类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 内部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 7.存在生命地球上有液态水 的行星安全的宇宙环境 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3.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促进生物生长 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煤、石油等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④是生活和生产中多种能源的来源 注意:地热、核能、潮汐、地震与太阳辐射能无关 4.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周期约为11年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主要黑子与降水的关系)。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类型绕转中心方向 速度 周期角速度线速度 自转地轴 自北 西逆 向南 东顺除南、北极点为零外, 其他各地均相等 (15°/时)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 递减,南北极点为 零(同一纬度海拔 越高,线速度越大) 恒星日(23时56分4 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 期太阳日(24小时) 日常作息时间 公转太阳 近似正圆的椭圆,速度大小不等 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线速度快 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线速度慢 恒星年365日6时9 分10秒 备注: 1.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2.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3.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赤道(1670km/h),30度1447km/h, 60度837km/h 4.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高中地理必会基础知识整理

高中地理必会基础知识整理 自然地理知识点 、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时,指向标总是指向北方,1 不能指示其他方向。 、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2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不能简单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但当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法则确定方向。 、进行比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实地距离和3 图上距离单位统一。 4、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5、进行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时,一要注意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 经线的地方时)的区别;二要判断两°120E时、地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确定是应该加或减时间差(东加西减);三要注意是否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判断晨线和昏线的前提条件是地球自转方向6和昼夜分布状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是夜半球。 、在经纬网地图上推算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要7计行劣弧进球两点的圆面大上的这通要主取过算。 8、要注意区别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正午太

阳高度是特殊时刻(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 9、判读光照图和统计图时要注意利用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光照图中的晨线和昏线、太阳直射纬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统 正数值的和纵坐标名称、标中计图的横坐名称负、线条的升降等。 月、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如710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月初)与冬、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11月初)与日前后)、远日点(127月22至日(日前后)的区别。6月22夏至日(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 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 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 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 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 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 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 ⑴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⑵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⑶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 2.遥感(RS)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6401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点复习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特点:周期性(约11年)、整体性。(课本P11活动); ⑵影响:①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④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运动方式 围绕地轴转动 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为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运动速度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 )。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 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 运动周期 真正周期:一个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 10秒 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产生四季和五带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 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讲解学习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界线有的是明确的,有的具有过渡性质。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2、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3、 (1)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2)异: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也是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江三角洲。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4、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 5、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 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6、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7、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1)早期: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2)农业社会: 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人口越来越稠密。 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3)农业社会后期: 工商业的发展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今天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 2、遥感:(RS) 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目标物传感器(关键装置) 遥感地面系统成果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和财力,提高效率。

高中地理全部知识点归纳:97个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地理全部知识点归纳 97个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第一单元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第二单元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 (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_必背版(完整版)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填空(必修二全套)

高一地理基础过关(农业部分) 班级姓名 1、农业生产活动概念:。 2、农业分类:按生产对象分:、、; 按投入多少分:、; 按产品用途分:、 3、农业投入的要素:、、、。 4、农业区位中: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农业地域类型(一):季风水田农业 5、季风水田农业区位优势: 自然区位:①; ② ③; 社会经济区位:①; ② ③; 6、季风水田农业特点:①; ②; ③; ④; ⑤; 7、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在季风区的有分布热带雨林区的是 农业地域类型(二):大牧场放牧业 8、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国家: 分布在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属于,主要类型有牧牛和牧羊,其中属于牧牛业的国家、。 9、藩帕斯摹区位优势:①; ②; ③。 10、阿根延促进牧牛业发展措施:①; ②; ③; ④;

⑤。 农业地域类型(三):商品谷物农业 11、商品谷物农业最典型代表国家,另外还有该农业类型分布国 家、、、、 ,主要作物 1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基本特征:、。 1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优势:①; ②; ③; ④; ⑤。 农业地域类型(四):混合农业 14、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优点:①; ②; ③; 15、混合农业分布在、、、、其主要类型 澳大利亚著名农产品、 16、中国混合农业典型代表:的。 农业地域类型(五):乳畜业 17、乳畜业就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分布地区:、、、、 就农场小区域范围来讲多分布在附近。其生产对象是,是随城市发展产生面向农业地域类型。 分析西欧乳畜业发达的原因:①; ②; ③。 农业地域类型(六):热带种植园农业特点:。 与中国的区别:。 二、(工业部分) 1、工业投入的要素,自然方面:、、、 社会经济方面、、、、

高中地理知识大全

地理 我国省级行政区记忆口诀 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 吉辽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 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 我国之最 面积最小的省是澳门纬度最高的省是黑龙江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 跨经度最广的省是内蒙古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人口最多的省河南人口最少的省澳门 我国七大古都 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 河南洛阳和开封,安阳殷墟史料重。 北京故宫天安门,颐和园及八达岭。西安大小两雁塔,骊山华清池秦陵。 南京雨花台江桥,蓄武湖和中山陵。杭州西湖双十景,灵隐寺与飞来峰。 洛阳龙门石窟精,白马少林寺著名。开封铁塔和龙亭,相国寺钟观音听。 中国铁矿: 我国铁矿有八家,内蒙白云湖北大。辽宁鞍山和本溪,河北迁安安徽马。海南铁矿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 中国煤矿: 中国煤矿有十一,开滦峰峰省份冀。辽宁煤矿是阜新,大阳西山在山西。 安徽淮北江苏徐,黑龙抓住鹤和鸡,平顶山矿省份豫。 有色金属矿: 德兴铜矿在江西,湖南锡矿山产锑。贵州铜仁产汞矿,云南个旧出产锡。 甘肃金昌矿产镍,钨矿产地赣大余。湖南水口山铅锌,广西平果出产铝。 内蒙白云泥土稀,山东招远有金币。 货运选择三原则:

贵重急需量不大,最佳选择是航空。易死变质鲜活货,短程可用公路送, 远程而且数量大,铁路上有专车用。大宗笨重远距离,水运铁路二者中。 中国十大旅游景点: 北京故宫八达岭,避暑山庄河北行。陕西省内秦皇陵,长江三峡鄂渝境。 安徽黄,桂桂林,浙江西湖苏园林,台湾岛上日月明。 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 我国是个多民族,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四百万人满回土,苗维彝藏和蒙古。 我国十四个陆上邻国: 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印尼和不丹,四国在 西南西边巴和基,还有阿富汗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 中国地形区特点: 青藏高原有雪山,远看是山近成川。 内蒙高原第二大,一望无际地面坦。 黄土高原黄土松,支离破碎多沟坎。 云贵高原峰岭众,岩溶坝子到处看。 塔里、准噶、柴达木,盆地内部戈壁滩,四川盆地山岭环,内有成都象把扇。 三大平原北向南,东北华北长江岸。 东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 华北又称黄淮海,海拔50地势坦。 河汊交织湖泊多,"水乡"遍布长江岸。 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 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地势阶梯界线

最全面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1.区域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定义:地球表面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特征:可变性——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整 体性——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层次性——区域是有等级的;差异性—— 区域划分的基础。 2.区域比较的方法 (1)区域定位——确定区域的地理位置; (2)分析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特征差异(气候、水文、地形、土壤、生物、资源等) (3)分析在区域地理环境影响下的人类活动差异(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城市、人口)3.区域差异案例: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 共性: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地理环境差异:。 。 (1)地理位置差异(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2)气候条件差异(热量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 北纬43 °~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 降水量/ 光照)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 (3)土地条件差异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①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少。 ①黑土分布广泛;②多为旱地;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面积多。 ▲世界三大黑土区:密西西比河(美国中央大平原) (4)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乌克兰、东北三江平原和松辽流域 长江三角洲—— (5)植被差异 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长江三角洲——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人类活动差异: (1)地理环境差异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松嫩平原——温带落叶阔叶林。 长江三角洲——①耕作方式:水田耕作业;②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等; ③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④其他:水产业发达; 松嫩平原——①耕作方式:旱地耕作业;②主要粮食作物:玉米、春小麦、大豆等; ③作物熟制:一年一熟;④其他: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春小麦:春播秋收——适宜比较寒冷的地方种植 ▲冬小麦:秋播(次年)夏收 (2)地理环境差异对其他生产活动的影响长 江三角洲——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①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 ②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o26'N 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 向南北降低 23o26'N 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o26'S 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

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第二单元大气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材料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③距离遥远。 彗星哈雷彗星 76周年 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地球 3.天体系统:总星系地月系月球 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 5.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分类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 内部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 地球上有液态水 7.存在生命安全的宇宙环境 的行星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3.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 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直接、间接地为地球上提供了能源 4.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5.太阳的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周期约为11年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1.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备注: 1. 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2.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3.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 4.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 黄赤交角 自转 → 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公转 → 黄道(平)面 (23°26′) 限制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变大,热、寒带面积变大, 变小,热、寒带面积变小, 温带面积变小 温带面积变大 (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 1.移动方向 夏至日→冬至日 向南移动 冬至日→次年夏至日 向北运动 2.直射次数: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各只有一次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 南北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无直射 3.周期: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高中地理的几个重要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的几个重要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的几个重要知识点(一) 晨昏线在解析地球运动问题中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如右图3中二至日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为黑夜),若弧线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若AB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2)确定东西经度:以0°经线为起点,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的为东经度,反之则为西经度。 (3)确定地方时: ①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②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次日0时(或当天24时)。 ③从西向东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每增加1, 地方时增加4分钟。④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同。 (4)确定日期和季节: ①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为6月22日。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可判定这一天为12月22日。 (5)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日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也可以用:直射经线=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90°或直射经线=赤道与昏线所在经线—90°来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要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纬度值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为α,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90°—α(南北纬视具体情况而定)。 (6)确定昼夜长短: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上昼弧所跨的时间数,夜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上夜弧所跨的时间数。 也可以直接采用“查格”的方法,也就是以已经知道的某条经度为准,按照较东的地方有较早的时刻;经度每相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地方时图5 相差4秒。一般地,如果是求某地的昼长,则经过该地画一条平行于赤道的纬线,看其昼弧所经过的格数×每格数所代表的时间数,如果图示是侧视图,还应该乘以2的倍数;如果是极地为中心的图示,则所经过的格数×每格所代表的时间数即可。 高中地理的几个重要知识点(二) 1、建立商品粮基地的好处 ①建立商品粮基地可以充分考虑合理利用多种地域性条件,为粮食生产选择最适宜的自然环境。它可以充分利用地区内的自然条件和劳动力资源,便于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发展粮食生产进行必要的基本建设。它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粮食生产的专门技术水平,积累经验。 ②商品粮基地的建立可以为一般地区生产粮食树立榜样,对推动全国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发挥促进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