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服装行业发展趋势与商业模式

服装行业发展趋势与商业模式

服装行业发展趋势与商业模式
服装行业发展趋势与商业模式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服装行业概述 1.1服装行业概要 在所有的行业中,服装行业是个永恒的朝阳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因此与时尚潮流的密切接轨,使人们的服装更新频率日益频繁。服装制品的内需市场正由量的膨胀向质的细分化、多样化方向发展。领域也从正装到晚装、个性化时装,从一般设计到多元化设计方向扩展。流通也随着传统的流通体制转变为当今大型时尚购物中心、品牌商店、网上购物等新的流通方式。由于全球化的影响,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变化,服装的个性化、多样化、差别化加也正加速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加速化,服装业界的海外贸易也逐步增加,海外贸易的方式也将向多样化发展。 1.2 服装行业现状 2007年,服装行业大企业纷纷出手开始了新一轮“圈地运动”,原来在从业于沿海发达地区回乡创业的“新企业家”队伍也在内陆省份开始圈地建厂,圈地的目标主要集中在江苏苏南地区、安徽省、江西省、四川省、河南省、重庆市等省市地区。杉杉、雅戈尔、报喜鸟、红豆、波司登等上市公司率先在上述地区大规模投资,法派、培罗成、高邦、凯撒等大企业也将西服、衬衫、职业装等大类产品生产线迁往外省。同时,承接转移的内陆地区也在进行着“招商战”,通过专业工业园区建设、服务手段升级、劳动力供给和培训、经济政策优惠等手段来吸引优质资产投资。《中部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暂行办法》等法规政策也推进了梯度转移进度。 梯度转移的原因主要有几点:承接外销订单转移。鉴于劳动力供给不足、成本上升、能源紧缺、环境保护等因素影响,沿海地区以无法按照原有价格完成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加工,海外客户在寻找转移这类产品加工的承接地,一部分订单转到了比我国更具报价优势南亚国家,另一些订单则转向了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中国内陆省份。转移的主要产品有针织服装、休闲类服装、童装、牛仔服装等。

服装业巨头ZARA的商业模式创新简析讲课讲稿

服装业巨头Z A R A的商业模式创新简析

服装业巨头Zara的商业模式创新简析 Zara可以说是世界时尚服饰业界的一个另类,在传统的顶级服饰品牌和大众服饰中间独辟蹊径开创了快速时尚(Fast Fashion)模式。随着快速时尚成为时尚服饰行业的一大主流业态,Zara品牌也倍受推崇,有人称之为“时装行业中的戴尔电脑”,也有人评价其为“时装行业的斯沃琪手表”。2005年,Zara在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中位列77名,哈佛商学院把Zara品牌评定为欧洲最具研究价值的品牌,沃顿商学院将Zara品牌视为研究未来制造业的典范。Zara作为一家引领未来趋势的公司,俨然成为时尚服饰业界的标杆。 一、Zara品牌成功之道 1975年设立于西班牙拉克鲁尼亚的Zara公司是隶属于Inditex集团的一个子公司,Inditex集团现已超越了美国的GAP、瑞典的H&M,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服装零售集团。Zara公司拥有2.7万名员工,年销售服装9000万件,在全球拥有2000多个销售商店,其中自营专卖店占9 0%以上。作为“快时尚”的鼻祖,Zara在中国内地的扩张显然也有大家之范,进入城市数量之多,范围之广,也是让其他品牌学习的模范。从2006年进入中国,短短数年时间,Zara已经进入内地53个城市,门店门店达200多家。

Zara公司对服装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够做到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就快速制作并进行销售。所以在服装业Zara已稳坐极速时尚业的头把交椅。他的营销模式非常的独特,可算得上是“抄版大王”,在战略上采取了快速、敏捷、多品类、小规模、大终端的竞争战略。 如何贯彻这样的战略呢,Zara用3000万美元重组其信息系统。通过收购,将1200家生产企业变为自己的战略联盟。招募了480人的庞大的设计师队伍,其实这些设计师的别名应叫做“抄版员”。同时,Zara在巴黎、米兰、纽约等时装时尚发布地建立了完备的时尚情报站。通过这样的战略部署,全球任何一个地方最时尚的时装款式出来,她都可以最快在一周天内完成设计、生产、推向市场,并且可以在竞争对手推出同样款式的五天内,把所有的同类产品全部下架。这保证了Zara喝到的永远是“头啖汤”,永远可以引领时尚潮流。现在,这家公司已经打破了其他企业设计师主导企业未来的境遇,占领了中高端3 5%的市场份额,跻身世界100强著名品牌行列。 二、Zara的成功秘诀——商业模式系统创新的四个方面 然而Zara成功的商业模式却是难以照搬复制的,因为Zara是以快速时尚服装为核心,以供应链全程控制为基础的商业模式系统创新,这也是Zara之所以成功的关键所在。

2020年服装行业市场发展与趋势研究报告

2020年服装行业市场发展与趋势研究报告 2019年,我国服装行业承压负重、迎难前行,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和务实创新发展,在生产经营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总体保持了基本平稳的发展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44.72亿件,同比下降3.28%。 近年来,服装行业经营效益持续下滑,2019年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16010.33亿元和872.8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45%和9.75%。2019年,服装行业运行指标出现下滑,营业收入利润率、产成品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均出现下降。 同时,受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行业出口压力加大,2019年服装行业出口1534.53亿美元,同比下降3.74%。 服装产量小幅下降,2019年为244.72亿件 2019年,我国服装行业承压负重、迎难前行,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和务实创新发展,在生产经营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总体保持了基本平稳的发展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1-12月,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44.72亿件,同比下降3.28%,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0.09个百分点。(注:同比增速数据由于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变动,每年统计口径有所不同,同比数据均为当年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数据进行同比)。

行业经营效益下降,企业亏损面加大 由于2019年以来经济总体偏弱,服装出口和内销市场均表现欠佳,加之制造成本高企、订单转移、出厂价格增长乏力、库存增长等因素导致服装企业利润空间严重压缩,服装行业效益指标增速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企业盈利压力显著增加,运行质量提升难度加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1-12月,服装行业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13876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010.33亿元,同比下降3.45%;利润总额872.83亿元,同比下降9.75%。

中国未来商业模式的30个发展趋势

中国未来商业模式的30个发展趋势(值得收藏) 如今中国的变换日新月异,甚至可以移步换景。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当你开始关注变化的本质,而不是变换的结果,你就会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其中的那股规律波。 1、中国未来产业分为三种 一维世界正在推倒重建,二维世界被划分完毕(BAT掌控),三维世界正在形成,高维挑战低维总有优势。所以网店可以冲散实体店,而微信的对手一定在智能领域诞生。因此,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 2、中国当下的企业分为三个等级 今后企业的出路唯有升级成平台,平台化的本质就是给创造者提供创造价值的机会! 3、中国互联网进化论 PC互联网解决了信息对称,移动互联网解决了效率对接,未来的物联网需要解决万物互联:数据自由共享、价值按需分配。水木然认为互联网+的本质就是搭建一个底层建筑,使上面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迅速找到目标。无论是找客户、找恋人还是找伙伴。

4、中国电子商务进化论 B2B——B2C——C2C——C2B——C2F,从商家对商家、到商家对个人、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商家、最终是个人对工厂。未来每一件产品,在生产之前就知道它的顾客是谁,个性化时代到来,乃至跨国生产和定制。 5、中国的电子商务正在改变城市格局 “北上广深”正在变成“北上深杭”。传统贸易的衰落将广州拉下马,跨境电商的兴起将杭州扶上位,未来中国的城市格局应该是“北京的权力调控+上海的金融运作+深圳的智能科技+杭州的电子商务”。 6、中国经济结构进化论 从“按计划生产、按计划消费”,到“按市场生产,按利润分配”,再到“按消费生产,按价值分配”,水木然认为未来中国一定会“按需求生产,按需求分配”,满足人的一切需求,这就是共产主义。 7、中国产业链的流向正在逆袭 因此,传统经销商这个群体将消失,而能够根据消费者想法而转化成产品的设计师将大量出现。 8、中国广告业态的进化论

服装巨头ZARA的商业模式创新管理

服装巨头ZARA的商业模式创新管理 ZARA创始于1975年,它既是服装品牌,也是专营Zara品牌服装的连锁店零售品牌。Zara公司坚持自己拥有和运营几乎所有的连锁店网络的原则,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自己的工厂和物流体系,以便于“五个手指抓住客户的需求,另外五个手指掌控生产”,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顾客提供“买得起的快速时装”。 Zara品牌之道可以说是时尚服饰业界的一个另类,在传统的顶级服饰品牌和大众服饰中间独辟蹊径开创了快速时尚(Fast Fashion)模式。随着快速时尚(Fast Fashion)成为时尚服饰行业的一大主流业态,Zara品牌也倍受推崇,有人称之为“时装行业中的戴尔电脑”,也有人评价其为“时装行业的斯沃琪手表”。在2005年,Zara在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中位列77名,哈佛商学院把Zara品牌评定为欧洲最具研究价值的品牌,沃顿商学院将Zara品牌视为研究未来制造业的典范。Zara作为一家引领未来趋势的公司,俨然成为时尚服饰业界的标杆。 一些国际服装品牌巨头明知Zara厉害,就是学不来,模仿不了。为什么?因为Zara的是以快速时尚服装为核心以供应链全程控制为基础的商业模式系统创新,这也是Zara之所以成功的关键所在。 Zara商业模式创新之一:锁定个性化消费需求 Zara的成功最重要的在于它把握了个性化消费的潮流。 在传统行业里,大规模生产的同质化产品只能依靠廉价来吸引消费者,以赚取微薄的利润,但没考虑到消费者对于满足自己个性化的产品是愿意付高价的,而这正是Zara瞄准的客户对象。 Zara商业模式创新之二:提供“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产品价值 “品种少,批量大”是传统制造业的天条,而在“长尾市场”中,“款多量小”却成为当红的商业模式。Zara 以其“多款式、小批量”,创造了长尾市场的新样板。 Zara值得大多数传统企业借鉴的是,它有意识地在自己的产品中“制造短缺”。虽然一年中它大约推出12000种时装,但每一款的量却并不大。即使是畅销款式,Zara也只供有限的数量,常常在一家专卖店中一个款式只有两件,卖完了也不补货。总裁Isla说:“我们不想所有人都穿同样的衣服。”随着每周两次补充新货物,公司使顾客养成经常来逛的习惯。 如同邮票的限量发行提升了集邮品的价值,Zara通过这种方式,满足了大量个性化的需求,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追随者。“多款式、小批量”, Zara实现了服装企业商业模式的突破。 款式更新更快增加了新鲜感,吸引消费者不断重复光顾。快速更新店面里的货品,也确保了它们能符合顾客的品味,从而能被销售出去。在Zara你总是能够找到新品,并且是限量供应的。这些商品大多数会被放在特殊的货架上面。这种暂时断货策略在很多人眼中太大胆了!但是想想所有限量供应商品在市场上受到的追捧吧,人们需要的不是产品而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而Zara的暂时断货正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Zara由于这种颠覆性的做法慢慢变成了“独一无二”的代言人。 此外,抛弃了引导潮流的想法,Zara更喜欢追随潮流。它的目标就是让顾客在承担得起的价位上买到多个品种的服装。Zara去年推出了20000件单品,大约是世界服装界老大Gap的三倍。在Gap的店里,东西都是千篇一律。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2012年中国服装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2013-02-17 00:00 原文链接 2012年,受到外需不振、内需增长趋缓、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服装行业进入调整转型期,增速放缓,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紧迫压力。但是,全行业通过努力创新,依然实现了两个市场增长的不易成绩。 一、内销:保持增长,增速放缓 2012年一季度,服装内销基本延续2011年四季度趋势,增速明显放缓。至2012年三、四季度,随着中国经济筑底企稳,服装内销增速逐步回升。全年来看,内销市场保持增长,增速有所放缓,并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 1、全年服装内销增长前低后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11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832.5亿元,同比增长1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累计90347亿元,同比增长14.5%。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8611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幅明显高于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但比2011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2012年1-11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额1823.2亿元,同比上升12.57%,比2011年下降7.04个百分点,低于2008年(18.96%)、2009年(15.51%)同期水平。 商务部重点监测的3000家零售企业销售额数据显示,2012年11月份重点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8. 5%,其中,服装销售额同比增长约7.2%,比2011年同期下降6.9个百分点。 分季度来看,随着经济筑底企稳,2012年内销市场增速呈逐季回升的态势。 2、价格增幅回落,年末销量增幅有所上升 2011年以来,国内服装价格上升较快。价格上涨对服装内销金额增长有一定拉动作用,但另一方面,对服装销售量增长的抑制作用也较为明显。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2012年1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平均价格、销售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2.31%、15.19%,而销售量仅同比增长2.56%。之后的7个月,服装销售数量同比增长一直较低,除个别月份外,基本处于2%左右。至三季度后,随着价格涨幅回落,服装销售量也出现较明显增长,至11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平均价格、销售金额、销售数量分别同比增长4.68%、16.4%和11. 2%,销售数量和金额呈现同时增长。 2012年三季度以来,价格增幅的回落,一方面是年关将近,节日来临,各地零售企业打折、满赠、抽

商业业态的商业模式及成长路径分析-2017

商业业态的商业模式及成长路径 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商业业态及其商业模式 一、商业业态概述 业态是指零售店卖给谁、卖什么和如何卖的具体经营形式。零售企业根据不同要素组合形成不同业态形式,要素包括:战略目标、商品构成、店铺位置、店铺规模、店铺形态、价格政策、销售方式及服务、提供销售和服务的类型化形态。常见的业态有:便利店、折扣店、大型超市、仓储式会员店、百货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工厂直销中心。 二、业态特征 国内业态发展迅速,现以便利店、大型超市、百货商店、购物中心为主。国外以工厂直销店、专卖店、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为主。各自特征: 1、便利店,满足客户便利性需求; 2、专卖店,专门经营或被授权经营某一主要品牌商品为主的零售业态; 3、大型超市,实际营业面积 6,000 平方米以上,品种齐全,满足顾客一次性购齐的零售业态; 4、百货商店,在一个建筑物内,经营若干大类商品,实行统一管理,分区销售,满足顾客对时尚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 5、工厂直销店、生产商直接设立或委托独立经营者设立,专门经营本企业品牌商品,并且多个企业品牌的营业场所集中在一个区域的零售业态; 6、购物中心,多种零售店铺、服务设施集中在由企业有计划的开发、管理、运营的一个建筑物内或一个区域内,向消费者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商业集合体。三、不同业态的商业模式 零售企业定位不同,那么其所处的位置就会不同,服务的顾客就会不同,经营的方式不同,这一切就会产生不同的业态,其商业模式便会不尽相同。下面将介绍几种主流业态的商业模式: 1、便利店提供及时性商品或服务,便利性为第一宗旨,自选式购物的小型零售店。盈利模式为:经营利润=商品销售毛利+其他业务收入-营业费用;商品销售毛利中食品毛利率较高,增加生食比例成为便利店盈利重要增长点,其他业务收入=增值服务收入+加盟费+会员费;营业费用=员工工资+固定成本+系统建设。7-11作为便利店行业的佼佼者,其成功得益于三个方面;1、密集布局,连锁比

世界纺织服装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世界纺织服装行业未 来发展趋势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世界纺织服装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全球纺织品贸易一直游离于自由贸易体制之外。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发展中成员经过长期努力,终于通过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签订了《纺织品与服装协定》。从2005年1月起,世界纺织服装业开始进入后配额时代,而世界贸易新格局对我国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认为,由于国际国内的双重作用,中国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在整体上处于“两难”境地。就上市公司而言,研究如何冲破目前的博弈陷阱,采用全新的经营方略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理清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的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把握纺织服装类股票的整体走势,对捕捉更多的投资机会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世界纺织服装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配额的取消对世界纺织服装业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据预测,未来世界纺织品和服装市场将呈现以下特点。 市场格局发生变化。收入不断增长的东南亚市场,大的发展中国家中高收入群体等,成为成长的市场;欧洲、北美和日本市场的成长速度将放缓,加之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为萎缩的市场;随着配额的取消,许多小国将失去原来有保障的市场份额下跌的价格。自从1996年以来,美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价格在持续下跌。欧洲、日本和许多其它市场也出现类似情况。在一个供过于求的自由化市场,这种趋势很可能继续,进而恶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 贸易区域化增加。为应对纺织品和服装协议的配额取消机制,一些主要的采购国对特定国家给予了特殊减让优惠,这导致了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区域化,将来也许会出现更多的减让优惠现象,该领域的贸易将会更加复杂化。 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的争端可能会增加。反倾销措施可以大幅削减自由化带来的利益,因为它们缺乏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单反倾销调查就可以让国际买家在发出未来定单前就犹豫再三,担忧未来潜在的反倾销税,从而产生贸易冷却效应。 主要进口国对社会责任和生态方面的要求提高,并成为新的贸易壁垒,这是发展中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美国北卡大学Peter Kilduff教授,根据对世界纺织产业经济的研究,将纺织产业的发展合并归纳为维生阶段、起飞快速增长阶段、多样化和整合阶段、大规模生产向高附加值转化阶段以及创意整合阶段等五个发展阶段。经过多年的实证分析检验,上述论断得到包括中国产业经济学家在内的认同。 从上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我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即资源竞争、产销竞争,资本实力竞争、技术创新竞争。对照上述两个理论来看,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正处于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的转变期,即处于“量———值”转变期,这一时期的产业特点———成衣出口下降,同时成衣进口快速增长,产品品质提高,开始向原创设计及自有品牌发展。成本价格低的优势在这一阶段已经不能主导产业的继续发展。同时我国服装产业在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过程中正处于从资源竞争走向产销竞争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资源优势是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多年来一直依靠的比较优势,但在这个阶段品牌、营销手段等显得更加重要。 后配额时代的两难选择 我们认为,中国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面临国内外的双重冲击,处于事业发展的两难境地:一方面是国际国内因素导致产品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是国内中小企业的无序竞争

服装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服装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服装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服装行业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创汇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很高。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服装出口国有中国、韩国、意大利等,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是主要的出口地区。(意大利是传统的服装王国,产品以迎合小批量、高档次的消费需求着称于世)。我国服装行业在九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出口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1980年—2001年世界服装出口总额增长倍,而同期中国服装出口增长了倍,美国增长倍;发展中国家泰国、印度分别增长倍和倍;从1994年起中国的服装生产和出口位居世界第一。2001我国内地服 (图一:1980年-2001年部分国家服装出口增长状况) 装出口占世界出口额的%。排名第二的香港区,占世界出口额的12%。实际上香港出口中大部分为内地的转口贸易。如果加上通过香港的转口贸易,我国的服装出口在世界中处于遥遥领先地位。根据WTO2001年度报告数据计算,在世界主要服装进出口国家中,中国的服装竞争力系数(贸易顺差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接近最大值1,居各国之首。同年墨西哥和意大利的竞争力系数为,法国,德国,美国。 (图二:主要服装贸易国家服装产品竞争力比较)在国际贸易配额限制的束缚下,多年来中国向设限区出口服装只占该区进口额的5%左右,而向非设限区出口的服装占到该区进口额的35%。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配额的逐步取消,WTO的《纺织品服装协议》中规定了纺织品服装设限国在2005年以前必须分阶段取消配额限制,但由于取消的比例是针对数量而不是金额,对4类产品也未规定每类必须取消的比例,因此在前三个阶段中,发达国家取消配额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低价值的纱线、织物和制成品。而高附加值的,对其冲击较大的服装,其配额被发达国家挤到最后阶段取消。如美国最后阶段应取消配额比例为纱线12%,织物59%,制成品13%,服装83%。因此2005

中国智库的商业模式及发展方向

中国智库的商业模式及发展方向 大多智库宣称自己是非盈利组织,而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似乎两者又产生了冲突。其实非盈利性主要体现为三点: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组织利润不能用于成员间的分配与分红;组织资产不能以任何形式转变成私人资产。众多智库不一定是以企业形态存在的,但从价值创造的逻辑角度来说是一样的。因此,本文依然沿用商业模式这个词,从较宽泛的意义上去理解和研究中国智库作为组织存在,其价值创造的逻辑。 中国智库的要素组合 关于商业模式的要素组合存在着众多观点,本文将智库商业模式划分为资源、组织、产品和盈利四大要素,以上海社科院2013年的智库排名为主要参考,结合其他知名智库,对中国智库的商业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当然,其商业模式体现为以某种要素模式为主,模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交集。 (一)中国智库的资源模式 1.依附模式 主要指智库依附于某一组织,智库运转的所需的全部资源都由其提供,相应地,智库的产出也由其消费的一种资源模式,主要见于高校、官方智库、一些大型企业的附属研究

机构和政府、事业单位的附属研究部门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依附模式的典型代表,它直属于国务院,主要为国务院提供政策研究和咨询。根据其2012年度的决算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收入的超过60%来自于财政拨款。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由于其官方背景,树立了强大的品牌资源,在人才招揽、政策影响方面都具有长足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也是依附模式的主要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基础上于1977年设立,在设立之初就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时至今日财政拨款依然是其资金的主要来源。根据其2012年的决算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年收入约20亿元,其中财政拨款约15亿元。 2.优势资源模式 主要指智库率先抢占某些稀缺资源的一种模式,主要见于一些半官方背景的智库和知名的民间智库。 天则经济研究所是我国较为著名的民间智库,由茅于轼、张曙光、盛洪等人于1993年组建。其发起人凭借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个人号召力使得天则经济研究所在创立之初就拥有了强大的品牌资源、人力资源。根据《南方人物周刊》的报道,现任天则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的冯兴元表示,他加入天则经济研究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茅于轼的号召

2020年(发展战略)某服装公司商业计划书服装行业的发展方向分析

(发展战略)某服装X公司商业计划书服装行业的发展方向分析

服装XX公司商业计划书 壹、行业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国家成功的经济改革,灵活的市场推动政策,使得国内的服装市场如火如荼。GDP、国民消费指数不断攀升,人们消费意识的不断增强,为服装行业展示了壹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2、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服装行业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壹大行业,发展至今,随着政策的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现已成为全世界的服装加工基地和品牌发展的战略阵地。中国是服装消费大国,也是出口大国,我国的服装出口额占到整个纺织产品出口总额的2/3左右,世界上所有的品牌产品60%的生产和销售有和中国有关,而中国内地市场每年的消费额于1000亿左右,且有不断增长的需求,市场潜力巨大。这就为我们开展品牌运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服装行业是壹个生活消费品行业,同时也是高利润行业。因利益的驱动和市场的需要,于整个业态的设计、加工、市场推广、直营、加盟等不同环节,已经发展成相对完善且专业的群体。近十年来,拥有庞大生产和消费规模的中国服饰市场,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更加重视品牌的运营。 3、市场容量

拥有14多亿人口的中国于过去十年经济增长速度惊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95,933亿元人民币,比较上年增长7.3%。国内社会消费品整体销售额为37,595亿元人民币。有专家估计到2010年销售总额将达到10万亿元人民币。国内服装销售市场十分庞大,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表示于2002年国内服装销售总量为5.7亿件,大型商场销售总量2.34亿件。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中国入世等利好因素,中国被视为现今世上最具发展潜力的消费市场之壹。 4、机遇 1)中国经济增长强劲,随着WTO的推进和奥运的到来,将带动更多的外资品牌进入中国,需要和有实力的百货或品牌代理XX公司合作 2)于许多消费品中,中国是“世界的工厂”,国内有大量的加工基地,为品牌开发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条件 3)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日益成熟,商家的竞争最终是品牌的竞争,品牌运作的时机逐渐成熟 4)品牌运作能加强对资源的控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率 5)国外高档服装品牌如:路易威登、克来斯汀。迪奥、杰尼亚、范思哲、阿玛尼、宝姿等成功登陆中国市场且于中国服装消费市场获得巨大成功。这也证明了中国消费者对国外的品牌有壹定的认知度和相当大的购买潜力

服装行业的经营模式

服装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服装产品的经营模式经过多年的演变,国际上各种商业模式和商业业态均已进入中国服装行业,并在实际运行中产生了较为稳定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形态,这是行业商业模式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基础。目前,中国服装企业和服装品牌主流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自营模式:服装生产企业选择合适的地点投资并管理店铺,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该店通常也是品牌的样板店面,可较好体现品牌形象,容易实现垂直管理和精细化营销,市场计划执行能力强,能够准确掌握市场信息,赚取从生产到终端消费所有流通环节的全部利润。但该种模式投资大,终端市场扩张速度受到一定的制约,对人力资源要求较高。 特许加盟模式:是由品牌拥有者直接发展终端加盟商或由特许区域商发展终端加盟商的一种模式。终端按统一的商业模式进行经营。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品牌管理按照标准化作业、系统更新及时,终端市场扩张速度较快,能快速复制、扩充营销网络,提高市场占有率。国务院《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的出台,更有利于服装品牌的商业扩展。但该模式对管理者的综合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保证企业的营销策略得到有效执行。 批发模式:服装企业主要通过一些大的批发市场的批发商来销售。优势在于批发商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可以快速铺开市场,迅速实现资金回笼。这主要是国内一些中低端产品常用的模式。

经销商模式:服装企业根据全国市场的不同特点设立若干经销商,对产品采取买断式销售,由经销商发展和管理下属终端销售。这种模式是目前服装企业的主要销售模式。其优势是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扩充市场销售能力。 网络销售模式:在借助传统的销售模式之后,很多服装品牌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网上营销。网上营销除了具有减少中间环节、节约实际销售成本之外,更具有信息采集及时、物流管理快捷等多方面优势。但由于服装本身还是基于传统消费模式之上的特殊产品,同时,因其只适用于标准化服装的销售,不适用于个性化服装的销售,加之我国互联网相关法律尚未健全,货币网上交易存在安全隐患等原因,其模式在服装零售商业领域的发展有待进一步推广。 近年来我国各种服装商业业态发展非常迅猛。经过市场检验并已标准化的典型商业业态有: 百货商场(主题购物中心):百货商场是社会商品零售的主要形式,也是服装品牌销售的主要业态。百货商场能够为服装品牌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提升品牌形象、获取较大品牌利润。这种能将品牌价值直接传递给消费者的业态目前仍为绝大多数品牌青睐,但随着服装品牌的迅速发展,很多百货商场的服装品牌容量不能满足品牌需求,造成商品过度竞争而出现很多新问题。 品牌专卖店:消费者接受某个服装品牌的途径除了各类广告信息之外,就是品牌的专卖店。专卖店已成为与百货业态并行的主要销售渠道。品牌专卖店帮助部分服装品牌企业完成了快速商业扩张,成就了一批商业品牌服装企业。

中国服装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服装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生产: 1)生产能力:世界第一的“服装制造大国”,广阔的资源、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生产能力相对较强,对生产管理和成本核算相对重视。 2)生产形式:服装企业是典型的“加工型企业”。服装产业开始由生产加工型为主向品牌加工和贸易型转变。 3)产业分布:2001年纳入国家统计指标的企业有21000多家,其中87、5%是小企业,大部分是从个体、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非国有企业,产值占76%,控制的资产占63%,实现利润达到了90%。效益好的企业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山东、上海地区,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76%,实现利润占全国的90%。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省份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新十年启幕,产业能否全面回暖、地方的服装振兴规划、纺织振兴规划实施的第二年,承接产业转移,中西部各个省份承接产业转移的大潮、服装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各地兴建服装工业园区。新疆的棉花、内蒙的羊绒、宁夏的皮草、中国服装的重心在东部,但是产业资源的重心却在中西部。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设备迁移,而应该是能力的迁移。转移的过程是兼并重组的过程,也是由弱到强的过程,只有淘汰落后产能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 4)生产难题:“招工难”有破解的锦囊妙计:用工方面面临压力、工人素质要求、用人模式。中国纺织业正面临着发展中企业的规模、市场份额和创新的集中度走向问题。 2、技术: 1)大量先进的进口生产工业设备、发达的交通设施、国际先进的物流产业、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时尚业转变,技术型产业,知识型产业,时尚型产业。 2)服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设备现代化+企业信息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新的诠释:信息化的高价值性、稀缺性、难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 3、消费市场: 1)国际市场:世界第一的“服装出口大国”,2002年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创汇达617、7亿美元,占到了全国的18、97%。而顺差为474、62亿美元,占全国商品贸易顺差的156、14%。欧美经济的衰退,订单减少,我国服装出口下滑,对欧美市场依存度高的企业陷入困境,市场单一,不能改变国际需求萎缩的大环境,但却可以提升“中国制造”的出口竞争力。产业回暖、边境贸易异军突起。 2)国内市场:占世界1/5人口的消费大国,2002年,我国纺织工业总产值超过10644亿元,销售总额10024亿元,实现利润336、6亿元,全国服装和纺织行业70%的利润来源于内贸市场,内贸成为中国服装的主战场。服装业的“外转内”外贸企业做内贸市场。纺织品

服装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服装行业发展趋势 (一)产业深度发展 2007年,中国服装产业的纵深发展将为我国服装产业格局、竞争力格局变化奠定基础。 1、用先进技术缓解劳动力紧缺的矛盾 迫于劳动力紧缺危机,借助于人民币升值换汇的优势,新一轮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之风在服装行业悄然兴起。科技贡献的作用在本轮产业升级中彰显出来。成熟的中国服装企业在技术改造中扮演的不仅仅是买家的角色,而是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对工序和工艺进行优化配置的设计者,往往是企业对设备或软件制造商提出要求进行定制采购。提高劳动生产率;化解劳工荒问题;解决熟练技工紧缺问题;解决制造过程中人为因素产生的质量问题;提高制造水平和管理水平是这次技术改造的主要目的。吊挂生产线、电脑缝制设备、电脑控制专业工艺设备、产品信息条码分拣设备、后整理设备、产品检验检测设备等都成为被引进的热门。 2、内陆省份为梯度转移夯实基础。 梯度转移绝不能一蹴而就,大规模转移需要较长的过程。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内陆地区是否具备承接转移的能力和条件。除了地理位置、交通、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产业链资源等因素外,政

策环境、意识观念对转移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各个内陆省市吸引产业转移的一大重要手段。内陆地区的服装产业发展迅猛,产业环境和政策环境都在优化。辽宁、吉林、安徽、河南等省相继成立协会。四川、陕西等协会组织也比较活跃。内陆省份的服装产业逐步提升,为承接梯度转移进一步夯实基础。 (二)国内服装市场面临“洗牌”。 近年来,随着内需不断扩大,价格指数持续上升,内需切切实实成为了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原动力。国内企业成熟壮大、国际名牌蜂拥而入,更多海外品牌对中国市场跃跃欲试,国内中小企业在夹缝中找寻生存之道。未来的中国服装市场新一轮“洗牌”时代已经到来,而“洗牌”的孪生姐妹“市场细分”也将随行而至。2007年,中国服装市场必然好戏连台,机遇和挑战并存。 1、品牌和市场细分时代到来。 伴随着新一轮国内市场重新“洗牌”而来的品牌和市场细分不仅仅局限于品种、档次、区域的进一步细分,更表现在以产品风格和消费群细分为特点的深度细分。主要体现为品牌在市场中的横向细分,即同一品种或相同档次产品层中通过“产品风格”和“消费群”进行的横向再细分。市场被拉平,占据各个市场位置的品牌个数将被摊薄。可以看出,新一轮细分的竞争焦点是“文化”、“创新”和“研发”,最终的目标是“销售收入”和“市场份

运动服饰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运动服饰行业盈利模式分析及投资策略 【摘要】 从行业背景看,运动服饰行业的增长空间巨大,但一线城市的利润率在不断萎缩,而较不发达的城市盈利将更高。从行业的供应链看,行业企业可以分为制造商、品牌商和分销商,由于品牌商承担着最大的风险,因此其获利也最大。 品牌商的盈利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快速研发与设计,提高存货周转;加大品牌投入,提高产品价格;产品多样化,降低风险;众包,降低设计和广告支出;体验中心,提高产品的诉求。 在投资策略的选择上,主要选择的依据如下:有明确的品牌定位;快速的设计和销售能力;在二三线市场有一定基础;有独特的盈利模式。 一、行业背景分析 1、运动服饰行业增长空间巨大 随着中国政府促进内需的政策的逐步深入,消费品行业的具有很强劲的增长空间,而运动服饰行业作为时尚、健康的代表,也会越来越多少到消费者的青睐。在瑞银亚洲4月20日出版的《Q-Series?主题报告:哪些商品在中国的潜在上行空间最大》中,瑞银亚洲主题分析师Simon Smiles对不同产品/服务的潜在市场规模进行估计,并推算在当前市场规模基础上相应的潜在上行空间。在该报告分析的23类消费品中,知名品牌运动鞋在未来10年中的增长潜力排名第三。 尽管有些投资者担心运动服饰市场恐怕很快就会达到饱和点,不过该报告认为由于薪酬上涨使购买力增强,将使未来10年内该市场稳定增长。2010年中国的运动鞋市场(包括知名品牌和一般品牌)规模有望达到690亿元,到2020年,知名品牌运动鞋市场规模或达2970亿元,即10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7%。 资料来源:瑞银国际 2、一线城市的利润率逐渐萎缩 经销网络规模可观的品牌经销商将不再通过在一线城市开店来推动销售增长。在北京奥运会前几年中,品牌经营商在一线城市开店带来的是迅速且几乎无需费力的增长源。但在未来新开门店不会实现同样的效果,因为在过度扩张数年后一线城市的竞争激烈程度已大大加剧。而且由于租金支出上涨速度比同店销售额增长更快,长期而言一线城市门店的利润率将

未来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态势及前景趋势

未来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态势及前景趋势 一、服装业进入寡头割据时代,行业品牌格局呈现哑铃型 寡头,意指为数不多的销售者。在寡头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供给该行业全部或大部分产品,每个企业的产量占市场总量的相当份额,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一旦行业寡头出现,竞争阵营就基本上稳定了下来。 2016年,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走低,企业业绩天花板效应的不断增强,迫使行业间的并购及重组的个案及速度都在加快。要么是特大型企业,要么是微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受利润,规模,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下,已基本面临被并购或者重组的命运,因此,服装行业的品牌格局呈现出哑铃型。 二、“小而美”的网红经济正走向成熟 “小而美”这一概念起源于马云在2009年APEC峰会上《未来世界,因小而美》的演讲,“小而美”论其本质,是某种意义上的生态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它的核心在于对消费者需求的更大满足。小不是市场小,是细分市场,满足某个群体认同的需求;美是细节之处让用户感动,经营方式创新有新意追求极致,产品、营销、服务等多维度打造最佳客户体验;从大规模、标准化到聚焦消费者,个性化、人性化的回归,满足碎片化的需求,众多小而美将构成未来商业发展的根基。 互联网对单一而又特别需求的聚拢效应在空间和时间碎片化推动之下的网商创新,品牌新模式的变革正走向成熟。“网红”,这个词曾在许多人心目中几乎是个贬义词,如今却上升到经济现象的高度。按阿里CEO张勇的话说:实际上今天会出现新的一类的族群,而这类的族群在互联网的连接和交流当中,自然被挖掘出来了。因为年轻一代对于偶像,对于同好者,对于明星的追逐,产生了新的经济现象。 三、设计师品牌加剧衰亡 服装行业作为时尚产业,是极为现实残酷的,缺乏金援以及经营策略抵抗不了大环境,或是设计跟不上时代转变,都很容易让品牌说再见。 四、主业不济,迷茫中乱象从生 说到这一个趋势,源于服装主业不济的企业在未来转型道路上做出了一些让人难以捉摸的事情,比如做以拉人头缴纳加盟费的三个层级或更多层级的微商分销的类传销消费商模式,披上互联网的外衣,抓住想走捷径的群体。再比如就是一些上市公司搞一搞跨境电商,整一个网站出来,实际运营和销售能力不见得有多牛,圈钱的行为同样也饱受市场质疑。 五、实体店继续上演关店潮 2016年,以加盟为重心的品牌将迎来更惨烈的关店潮,一旦加盟商认为已无利可图或盈利远远不达其预期,很有可能合同授权到期后就不再与该品牌合作了。

零售业商业模式类别特征和发展趋势

零售业商业模式类别特征和发展趋势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零售业商业模式:类别、特征和发展趋势 摘要: 一直以来,传统零售业都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满足终端消费者客户的购买需求的主要实现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众多新业态对于传统零售业造成了冲击,但同时也为传统零售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立足于零售业的类别及特征分析,阐明了当前零售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及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型零售业的创新分类,并基于当前零售业发展的新型模式分析了未来发展的时代趋势,以期能促进零售业的长效发展。 关键词:零售业;商业模式;类别;特征;发展趋势 Abstract All along, the traditional retail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force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 but also the main way achieved to meet the purchase demand of end-consumer customers. With the rapi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any new formats for the impact of traditional retail industry, but also for the traditional retail industry has brought greater room for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tegor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tail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服装行业的经营模式审批稿

服装行业的经营模式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服装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服装产品的经营模式经过多年的演变,国际上各种商业模式和商业业态均已进入中国服装行业,并在实际运行中产生了较为稳定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形态,这是行业商业模式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基础。目前,中国服装企业和服装品牌主流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自营模式:服装生产企业选择合适的地点投资并管理店铺,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该店通常也是品牌的样板店面,可较好体现品牌形象,容易实现垂直管理和精细化营销,市场计划执行能力强,能够准确掌握市场信息,赚取从生产到终端消费所有流通环节的全部利润。但该种模式投资大,终端市场扩张速度受到一定的制约,对人力资源要求较高。 特许加盟模式:是由品牌拥有者直接发展终端加盟商或由特许区域商发展终端加盟商的一种模式。终端按统一的商业模式进行经营。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品牌管理按照标准化作业、系统更新及时,终端市场扩张速度较快,能快速复制、扩充营销网络,提高市场占有率。国务院《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的出台,更有利于服装品牌的商业扩展。但该模式对管理者的综合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保证企业的营销策略得到有效执行。 批发模式:服装企业主要通过一些大的批发市场的批发商来销售。优势在于批发商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可以快速铺开市场,迅速实现资金回笼。这主要是国内一些中低端产品常用的模式。 经销商模式:服装企业根据全国市场的不同特点设立若干经销商,对产品采取买断式销售,由经销商发展和管理下属终端销售。这种模式是目前服装企业的主要销售模式。其优势是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扩充市场销售能力。 网络销售模式:在借助传统的销售模式之后,很多服装品牌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网上营销。网上营销除了具有减少中间环节、节约实际销售成本之外,更具有信息采集及时、物流管理快捷等多方面优势。但由于服装本身还是基于传统

中国未来商业模式的30个发展趋势(值得收藏)

中国未来商业模式的30个发展趋势(值得收藏)1、中国未来产业分为三种 一维世界正在推倒重建,二维世界被划分完毕(BAT掌控),三维世界正在形成,高维挑战低维总有优势。所以网店可以冲散实体店,而微信的对手一定在智能领域诞生。因此,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 2、中国当下的企业分为三个等级 今后企业的出路唯有升级成平台,平台化的本质就是给创造者提供创造价值的机会! 3、中国互联网进化论 PC互联网解决了信息对称,移动互联网解决了效率对接,未来的物联网需要解决万物互联:数据自由共享、价值按需分配。水木然认为互联网+的本质就是搭建一个底层建筑,使上面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迅速找到目标。无论是找客户、找恋人还是找伙伴。 4、中国电子商务进化论 B2B——B2C——C2C——C2B——C2F,从商家对商家、到商家对个人、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商家、最终是个人对工厂。未来每一件产品,在生产之前就知道它的顾客是谁,个性化时代到来,乃至跨国生产和定制。 5、中国的电子商务正在改变城市格局

“北上广深”正在变成“北上深杭”。传统贸易的衰落将广州拉下马,跨境电商的兴起将杭州扶上位,未来中国的城市格局应该是“北京的权力调控+上海的金融运作+深圳的智能科技+杭州的电子商务”。 6、中国经济结构进化论 从“按计划生产、按计划消费”,到“按市场生产,按利润分配”,再到“按消费生产,按价值分配”,水木然认为未来中国一定会“按需求生产,按需求分配”,满足人的一切需求,这就是共产主义。 7、中国产业链的流向正在逆袭 因此,传统经销商这个群体将消失,而能够根据消费者想法而转化成产品的设计师将大量出现。 8、中国广告业态的进化论 传统广告总是依靠媒介的力量去影响人,比如央视的招投标。后来的互联网广告开始依靠技术实现精准投放,比如按区域、按收入、按时段投放。再后来社交媒体的崛起使好的广告能自发传播,而未来最好的广告一定产品本身,最好的产品也一定具备广告效应。 9、中国商业角逐的核心改变 房地产经营的就是地段,传统互联网经营的就是流量,自媒体经营的是粉丝。而未来是“影响力”和“号召力”之争,“核心粉丝”的瞬间联动是未来商业的“引力波”。 10、中国媒体的进化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