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三化学上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如下图,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正确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填空:

①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漏斗过滤时漏斗中液面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容积为15 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________mL

4.下列仪器不宜用来加热的是------------------------------------()

A.量筒B.烧杯C.试管D.蒸发皿

5.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A.烧杯B.烧瓶C.试管D.量筒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固体、液体都可以取任意量

B.使用试管夹时,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中部

C.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以免浪费药品

D.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可用镊子

7.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取3.3g食盐,称量时指针若左偏,此时应该----------------------()

A.增加药品B.减少药品C.增加砝码D.减少砝码

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5.3 g(1 g 以下用游码)药品,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了,则所称药品的质量是---------------------------------------()

A.5.3 g B.5.1 g C.4.7 g D.5.4 g

9.用量筒量取20 mL水,读数时视线仰视,则所取水的实际体积是-----------------------()A.20 mL B.大于20 mL C.小于20 mL D.无法估计

10.向量筒中注入水,俯视读数为20毫升,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读数为12毫升,则实际倒出来的水的体积------------------------------------()

A.小于8毫升B.大于8毫升C.等于8毫升D.无法确定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其中_________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2.空气的成分按________计算,大约是:氮气占__________、氧气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占0.94%、________________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3.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_______________溶液、加热_____________或加热_____________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反应均属于________________(判断反应类型)。

5.下列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二氧化锰B.五氧化二磷C.高锰酸钾D.过氧化氢

6.下列几种物质中,可用来测定空气组成的为-----------------------------()

A.铁B.碳C.硫D.红磷

7.在盛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会使瓶内压强明显降低的是--------------()A.铁B.碳C.磷D.硫

8.硫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放出大量的热D.硫粉逐渐减少

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反应制取少量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图中的五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装置后,该实验有如下操作步骤:a.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水槽里;b.开始收集气体;

c.放好酒精灯;

d.检验气密性;

e.装药品;

f.固定盛有药品的试管;

g.撤去燃着的酒精灯;

h.给药品加热;i从水槽中拿出导管。

其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检验集气瓶中是否装有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检验集气瓶中是否已集满氧气(排空气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___,收集氧气时可用_______________法,又因为氧气_________溶于水,收集它时可用_______________法。欲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尽可能不含空气)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法收集。收集到气体的集气瓶要______________放在桌

上。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1.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

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下图中的事例能说明分子间的间隙变小的是-------()

3.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________(填“变”或“不变”),只是____________在改变,因而属于________变化,变化前后水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变”或“不变”);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得到______气,负极得到______气,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__,质量比是_________,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反应,反应前后,________改变,________________没有变。

4.说水资源丰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水资源缺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何区分硬水和软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8.列举两个使用硬水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9.?请指出图中存在的明显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如果发现滤液浑浊,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采取什么措施。

10.化学课上,张老师展示出《你们都来污染我》的图片,

引起全班同学的深思。课后,同学们围绕“水的污染与防

治”的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生活污水的再利用,既能减少水污染,又能节约水。

①若生活污水中含有碎菜叶、鱼鳞片、泥沙等固体杂

质,要除去这些固体杂质,可采用沉淀、等方法。

②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可用于浇花、等。

③若生活污水中含有Na2CO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污水中含有CO32-

?方玲从《福建日报》上获悉:养猪业是龙岩的四大产业之一,但大量的排泄污水对九龙江流域造成严重污染。在五年艰苦的治污过程中,实行:“猪—沼—草—猪”生态养殖循环模式,实现“零排放”。其中“猪—沼”就是将猪的粪便转化成沼气作为燃料,沼气的主要成分是,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调研后,同学们提出下列预防和治理水污染的建议,其中合理的是(填字母)。

A.科学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化肥B.禁止在所有水域内养殖

C.禁止在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设置排污口

?如果你是学习小组的成员,你还想调研的一个问题是。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微小粒子构成。

2.核电荷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名称是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

4.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2g B.1/12g C.12D.1.66×10-27kg

5.据报道,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中子数为------------------------------()

A.175 B.114 C.61 D.289

6.某全麦饼干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铁、镁、锌、钙”是指-----()

营养成分

含量(mg/100g)

4.5~5

90~100

3~4

280~300

A.分子B.原子C.元素D.非金属

7.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8.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右图是某品牌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如果按用量服用,则每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

A.0.5g B.1g C.1.25g D.0.25g

9.写出下列符号或符号的意义:

钠离子_________;②铝离子________;③Fe2+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硫酸根离子_________;⑦碳酸根离子______;

⑧2N__________________;⑨3H2O________________;⑩4OH-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写出下来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①氧化铝__________;②氧化铁___________;③氧化亚铁___________;④氧化汞_________;

⑤碳酸钠__________;⑥盐酸___________;⑦硫酸___________;⑧碳酸___________;

⑨石灰石__________;⑩石灰水___________;⑾硝酸铵____________。

1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______,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右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核外有______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______个电子,属于__________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电子,带______电,成为______离子,符号是_______。

13.某粒子R3+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则X=________,属于________元素。

14.含磷洗涤剂因含Na5P3O10造成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而污染环境。Na5P3O10中磷的化合价为____。

15.今年2月,在某些番茄酱、辣椒酱等食品中发现含有一种色素苏丹红(C16H12N2O),它能造成人体内肝脏细胞的DNA突变,显现致癌的突性,目前多数国家都已禁止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苏丹红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______个原子。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16.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用字母序号填空:

?表示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B.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是阳离子D.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1.在化学反应X+Y=Z中,已知10gY和X完全反应生成25g Z,则参加反应的X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

2.在化学反应A+B=C+D中,5gA与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C,若要生成12gD,则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

3.下列现象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

A.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在一起,质量等于200g;B.10g水可以结成10g冰

C.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质量比纸的质量小D.敞口放置的酒精,越放越少

4.硝酸铵可发生如下反应:2NH4NO32N2↑+O2↑+4______。则______中的物质应为

A.H2 B.H2O C.H2O2 D.HNO3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Al+2HCl=AlCl2+H2↑B.KMnO4K2MnO4+MnO2+O2↑

C.3CO+Fe2O32Fe+3CO2 D.Cu+FeSO4=CuSO4+Fe

6.右下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相对原子质量:H一1;C—12;O—16;S一32)

7.在—个密封容器内有X、Y、M、N四种物质,在—定条件下反应—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M

N

反应前质量(g)

10

10

10

10

反应后质量(g)

10

15

8

7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1.透明的____________、灰色的____________和足球状的________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它可用于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墨很软,有滑腻感,可用于制____________;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于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炭、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有________性,可用于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一个C60分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6.我国古代一些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固体二氧化碳叫___________,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右图所示,把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上述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所列出的性质不一致的是()

1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无明显现象的是()

13.?甲同学组装了实验室还原氧化铜的三种装置:

①若通入H2,应选用装置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下同);若通入CO,应选用装置是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应该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停止通气体。

②写出氢气、CO、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H2、CO在反应中都用作___________剂(填写“氧化”或“还原”);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1.亲爱的同学们,你是否注意过,我们身边有很多公共标志,下面与消防安全无关的公共标志是---()

2.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装运乙醇(酒精)的箱子上应贴上的图标是-----------()

3.从防止空气污染考虑,下列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

4.以下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灭火的是()

A.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B.高楼失火,用高压水枪向着火处喷水灭火

C.森林火灾时,用炸弹轰炸灭火

D.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林砍掉

5.下图是常见的灭火实例,请在图的下方空格内填写所对应的灭火原理。

6.如右图所示,在一个玻璃杯底放一些碳酸钠,将一燃着蜡烛放入玻璃杯中,杯口盖一块玻璃片,过一会儿,蜡烛熄灭,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开玻璃片,重新放入点燃着的蜡烛,然后向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过一会儿,蜡烛也熄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蜡烛熄灭后,用一块表面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在玻璃杯口,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7.随着“西气东输”的全线贯通,8月底我市将有7万户用上天然气。作为家庭成员,我愿将下列有关天然气的化学知识告知父母: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时,必须先将管道内注满氮气。我知道填充氮气的目的是。

?天然气本身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但在使用时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加入乙硫醇的作用是。乙硫醇(C2H5S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 C2H5SH +9O2 4CO2 +2X +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S B.SO2 C.SO3 D.CO

8.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等有毒气体,其净化过程如下: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CO与N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其中单质为组成大气最多的一种成分;

?再通人过量空气,使剩余的CO转化为该种化合物。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⑦⑩⑿;①②③④⑤⑥⑧⑨⑾

2.①用灯帽盖灭;②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③超过滤纸边缘;④对着自己或旁人。3.5;

4.A;5.D;6.D;7.B;8.C;9.B;10.A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拉瓦锡,氮气,氧气,氧气

2.体积,78%,21%,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3.有新物质生成

4.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

分解反应

5.C;6.D;7.C;8.B

9.?没有用外焰集中药品部位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导管伸入试管过长、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铁夹没有夹在离试管口1/3处。

?d e c f a h b i g;?把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把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是集满氧气。

?大;向上排气;不易;排水;排水;正。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1.C;2.B;

3.不变;间隔;物理;不变;氧;氢;1∶2;8∶1;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H2O2H2↑+O2↑;化学;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

4.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5.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6.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7.把肥皂水分别加入水中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8.用硬水洗涤衣物会浪费洗衣粉,使衣物变硬;锅炉煮硬水易形成水垢,会浪费燃料,严重时会引起爆炸。

9.?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10.过滤、冲厕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往污水中加入稀盐酸,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有气泡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污水中含有CO32-

甲烷;CH4 +2O2 CO2+2H2O;A、C;

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水中有哪些物质、或如何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等、(合理则可以得分)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原子、分子、离子

2.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

3.氧化铝、Al2O3

4.C;5.A;6.C;7.C;8.A;9.略;10.略11.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12.16;3;6;非金属;得;负;阴;S2-。13.13;金属

14.+5

15.4;31;4∶3;48∶3∶7∶4;6.45%

16.?A、D;?A、C。

17.A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1.15g;

2.10g;

3.C;4.B;5.C;6.C;7.B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1.金刚石、石墨、C60。

2.金刚石;钻探机的钻头、玻璃刀;

3.铅笔芯;电极、电车的电刷;

4.疏松多孔、吸附、冰箱去味剂、防毒面具的滤毒罐5.60个碳原子

6.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7.大理石、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8.向上排气法、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9.干冰、人工降雨、致冷剂、制造舞台云雾缭绕效果

10.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CO2+H2O=H2CO3、红色又变紫色、H2CO3=H2O+CO2↑

11.B;12.C;

13.①A;通入氢气、加热;防止氢气混有空气加热时发生爆炸;B;熄灭酒精灯直至冷却;

②H2+CuO=Cu+H2O;CO+CuO=Cu+CO2;C+2CuO=2Cu+CO2↑;

③还原;检验气体的纯度,气体不纯混有氧气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1.C;2.B;3.B;4.D;

5.隔绝氧气、使温度降低得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清除可燃物

6.消耗尽杯内氧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隔绝氧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甲烷、CH4+2O2=CO2+2H2O、排尽管道内的空气,防止天然气混有空气点燃时发生爆炸;

使天然气泄漏时易于察觉;B。

8.2CO+2NO=N2+2CO2;2CO+O2=2CO2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https://www.sodocs.net/doc/9a3972789.html,/shti/cusan/43665.htm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别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最基本的手段是()。 A. 逻辑推理 B.大气探测 C.化学实验 D.精确运算 2. 下列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玻璃破碎 B.滴水成冰 C.铁钉生锈 D.酒精挥发 3.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B. 夏天,放置半天的饭菜变酸 C. 秋天,铁路上铁轨的对接处与夏季相比间隔变大 D. 冬天,玻璃窗上凝结出漂亮的冰花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总在不断地变化 B.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用途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C. 食盐不但是一种调味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D. 化学只能研究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不能创造新物质 5.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

动后,发现小块蜡烛并未减少,并浮在水面上,由此不能说明蜡烛具有的性质是()。 A. 受热易熔化 B.密度比水小 C.较软,硬度不大 D.不溶于水 6.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 中 操作如图,该操作说明该气体()。 A.极易溶于水 B.易溶于水 C.不易溶于水 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7. 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其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石蜡受热会熔化 C.酒精挥发 D. 氧气能变成淡蓝色液氧 8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最简便方法是() A.测密度 B.用澄清石灰水 C.闻气味 D.用燃着的木条 9. 某同学将蜡烛置于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现瓶壁有水雾产 生,接触瓶壁的手感到发烫。由此,他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 A.蜡烛燃烧放出热量 B.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

初三化学单元测试

初三化学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①鲜牛奶变成酸奶②液化石油气燃烧③橙子榨成橙汁 ④葡萄变成葡萄酒⑤湿衣服凉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2、下列做法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 B、汽车排放的尾气 C、利用太阳能发电 D、拆房修路 3、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B、火的发现和使用 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D、孔雀石的发现 4、下列仪器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A、试管 B、烧杯 C、量筒 D、集气瓶 5、固态碘受热后变成紫红色的碘蒸气,无论是固态碘还是碘蒸气都能使切开的土豆变蓝色,这说明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很小 C、分子是运动的 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B、每100g空气中约含氧气21g C、化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 D、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变化 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 B、白酒 C、糖水 D、蒸馏水 8、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B、硬水与软水——肥皂水 C、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D、水与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 9、下列方法中,可明显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A、过滤 B、静置 C、煮沸 D、吸附 10、常温下,碘与镁化合时速度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且形成一股美丽的紫色烟雾,

此时,水的作用是 A、反应物 B、氧化剂 C、催化剂 D、助燃剂 11、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原子 B、两个氧原子 C、氢分子 D、氧分子 12、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白磷的燃烧 C、酿酒 D、动植物的呼吸 13、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水原子构成的 14、原子和分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 C、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 D、能否直接构成物质 15、下列物质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能除去氧气而又不增加其他气体成分的是 A、木炭 B、硫磺 C、白磷 D、蜡烛 1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来水澄清透明,属于纯净物 B、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身体健康 C、水覆盖了地球大约3/4的面积,因此不存在水危机 D、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7、某同学要量筒量液时,第一次读数时仰视,得读书为m毫升,倒入一部分液体后俯视,得读数为n毫升,则实际倒入液体的体积 A、ml m n) (- > D、无法确定 (- = C、ml n) n) (- m < B、ml m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分) 18、我国科学家在1993年首次利用真空隧道扫描显微镜技术,在一块晶体硅(由硅原子构成)的表面直接移动硅原子写下了“中国”两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述操作中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B、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已进入了操纵原子的阶段 C、此技术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

初三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上册单元测试 题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一、选择题 1.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人体必须保证足够的铁的摄入。这里的“铁”指的是 A .铁单质 B .铁元素 C .氢氧化铁 D .氧化铁 2.下列化合物中,R 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的是 A .H 2R B .RO 3 C .RO 2 D .H 2RO 3 3.原子的质子数不等于: A 、核电荷数 B 、中子数 C 、原子序数 D 、核外电子数 4.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27×10-26kg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 ,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56 B 、9.227×10-26kg C 、1.993×10-26kg D 、56g 5.在MgO 中,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A .3∶2 B .2∶3 C .3∶4 D .4∶3 6.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H 2O 表示水由氢气和氧元素组成 B .如右图所示,该原子核外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 C .2N 表示2个氮原子 D .P 表示磷元素 7.已知金属元素M (只有一种化合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 2O ,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 A .MCl 2 B .MCl 3 C .M 2Cl 3 D .MCl 8.硒(Se )是一种非金属元素,饮用含适量硒的矿泉水有益于人体健康。已知 硒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45个中子,则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 .11 B .34 C .45 D .79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 、Al 2O 3 B 、SiO 2 C 、CaO D 、Fe 2O 3 10.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相对原子质量 B .中子数 C .质子数 D .电子数 11.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 .一定是单质 B .一定是混合物 C .一定是纯净物 D .一定不是化合物 1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它的阳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B .它的阳离子有10个质子 C .它是一种金属元素 D .它的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 13.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一,而构成分子的粒子则是 A .中子 B .电子 C .原子 D .原子核 14.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 2H 8N 2)。下列有关偏二甲肼组成的叙述是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4.绿色化学:向着环境友好发展。即环保低耗节能。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的是物质外形、物质状态的改变。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化学变化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在描述时常有“会”“能”“可以”等出现。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3、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 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 2、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3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发光发热B.有颜色的变化C.有其他物质生成D.有气体、沉淀产生 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 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B.熄灭酒精灯,一般用嘴吹熄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3.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B.风力发电C.光合作用D.牛奶变质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镁粉制作照明弹 B.液氢常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C.烧木材取暖 D.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 7.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 A.防止试剂腐蚀胶管B.防止试剂腐蚀皮肤C.防止试剂挥发D.防止液体流出 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9.设计实验: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对上述实验设计思路的描述有以下几点: ①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利于燃烧产物的汇集;②用冷的烧杯可使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迅速凝结; ③将烧杯迅速倒置可避免产生的气体向空气中散逸;④振荡有利于产生的气体与石灰水充分接触。对描述的认识正确的是()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B.③④正确①②错误C.①②③正确④错误D.①②③④都正确 10.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就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会同时发生 D.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才是化学变化 11.下列有关纸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B.难溶于水C.可燃性D.易撕碎 12.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初三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第一二三单元能力测试题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2分×16=32分) 1、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其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C、汤姆生 D、爱迪生 2、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3、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4、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 A、计算 B、推理 C、测量 D、实验 5、人们的习惯性动作中也大有学问,例如:生活中常有揭开盖子(塞子)的动作,如茶杯盖子、锅盖、酒瓶、饮料瓶的盖子等,这些盖子取下后应该怎样放在桌面上,才符合良好的卫生习惯呢?( ) A、翻放 B、正放 C、随意放 6、用酒精灯加热,被加热的试管(或其它器皿)部分应对位于( ) A、火焰的内焰 B、火焰的外焰 C、火焰的焰心 7、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滴瓶上的专用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回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8、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9、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 A B C D 10、如下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

(完整word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3分)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2.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五氧化二磷 B.水银、澄清石灰水 C.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 D.锰酸钾、液氮 3.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只有点燃条件下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同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 C.空气中的氮气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4.有些人进入高原地区会有高原反应,吸氧是克服高原反应的方法之一,吸氧可以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氧气可供给呼吸B.氧气可以燃烧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D.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5.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酿酒B.钢铁生锈C.木炭燃烧D.食物腐败6.“神舟八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NiFe2O4在该过程中是()。 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 7.下列关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装置选用长颈漏斗和锥形瓶B.反应不需要加热 C.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8.如下图所示依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9.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在下列性质中,必须考虑的是()。 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10.如右图所示,当过氧化氢溶液逐滴滴下时,观察 到的现象是()。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11.为寻找常温下能加速过氧化氢分解的物质,并通过实验比较它们的效果,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在四组对比实验中,效果最差的是()。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A.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 B.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快慢 C.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 D.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二、填空题(共47分) 12.有A、B、C、D 四种物质。①A是无色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B为暗红色粉末,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③C能在A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④某银白色金属在A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D。据此完成下列空白:

初三化学上学期17单元全套复习学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其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和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分子的和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2.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门捷列夫发现了和,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 (4)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4.了解几种高科技的化学产品 , 如具有超塑延展性的 ; 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小猫安详地坐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也是高分子化学材料,其特点是具有绝热的性质;超强拉力的尼龙绳等。 5、将一个鸡蛋洗净后,放入装有食醋的杯子中, 观察到的现象原因说明鸡蛋壳中有什么物质 (1) (2)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以下涉及物质时,都写化学式)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溶于水 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 ③烧杯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其中含有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变,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式是: ⑶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二、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结论: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含量高。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药品的取用 (1)药品取用“三”原则: ①“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l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③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药品取用方法(往试管里加固体药品或倾倒液体药品) 固体药品:①块状:用夹取;操作要领是:“一平、二放、三慢竖”(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地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至试管底部)。 ②粉末状:用 (或 )取用;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 液体药品:操作要领是:“取下瓶塞着放,标签缓慢倒,用完盖紧原处放。” (3)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①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面最处保持水平,②应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用大小适当的量筒。 2.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①禁止向的酒精灯里添加乙醇;②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点燃另一只酒精灯;③用加热;④熄灭时,用灭,不能用嘴吹;⑤盛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1/4。 (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①加热玻璃仪器时,要把容器壁外的水擦干;②很热的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受热不匀而破裂;③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试管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④加热前应先试管;⑤试管应放在外焰上;⑥试管口不能朝着的方向;⑦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倾斜,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加热。 (3)给液体物质加热的仪器可用试管、烧杯、烧瓶等;给固体物质加热,可用干燥的试管。 3.玻璃仪器的洗涤。 洗涤方法:①倒去废物(要倒在指定的容器);②用水冲洗并加以振荡;③用试管刷刷洗;④再用水冲洗。如果玻璃仪器壁上附着不溶于水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如果玻璃仪器壁附有油污,可先用少量纯碱溶液或洗衣粉刷洗,再用水冲洗。 4.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是:物码,称量时:M 物 =M 码 M 游码若不小心做成了:物码,称量时:M 物 =M 码 M 游码

初三化学单元测试卷

初三化学1-2单元练习卷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分 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的是( ) A. 培养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 B. 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 D. 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3、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 A. 剧烈燃烧 B. 火星四射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黑色固体 4、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颜色、状态 B.可燃性 C. 溶解 性D.熔点、沸点 5.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 B、电灯发光 C、燃放烟花爆竹 6. 下列物质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氧气 B 、河水C 、五氧化二磷 7、下列对蜡烛燃烧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蜡烛燃烧火焰为红色,白蜡烛燃烧火焰为黄色 B、蜡烛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C、蜡烛燃烧产生热量 D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 木炭在氧中燃烧发出红光D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红 磷燃烧生成大量的白雾 9. 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有 A、集气瓶B 、蒸发皿C 10. 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20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④ D 、只用③ 11.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正确操作是() A、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B、为避免试管内液体外流,加热时试管不能倾斜 A.取用液体B 50 =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取用固体C ?读取液体体积 ( ) D、锅炉爆炸 ( ) D 、二氧化碳 () 1s后取出,外层碳化最严重 ( ) () 、烧杯D 、试管

初三化学上册综合练习题

九年级上期化学综合练习题 冯志红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 Cu-64 一、选择题 1.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体积极小 D.分子间有空隙2.最近在我国河北省的海陆交界处发现了大储量的油田。油田中的石油属于(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3.“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 2O 4 将航天员呼出的CO 2 转化为O 2 ,而NiFe 2 O 4 的质量和化学性 质都不变。则NiFe 2O 4 在该过程中是(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消毒剂 D.催化剂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5.房屋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其主要目的是( ) A.隔绝空气 B.隔绝可燃物 C.改变可燃物性质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6.下列做法或认识科学的是( ) A.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 B.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效果好 C.防煤气中毒,煤炉上放一盆水 D.垃圾经分类回收处理可转化为资源 7.气相合成金刚石薄膜被誉为20世纪的炼金术。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制造金刚石薄膜的原理 为:CH 4 →C(金刚石)+2H 2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5单元综合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第1—5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人体中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汗水的挥发 B .蛋白质的水解 C .葡萄糖的氧化 D .油脂的消化吸收[ 2. 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指的是 A .离子 B .原子 C .分子 D .元素 ( ) 3.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三个二氧化硫分子:2SO 3 B .两个氧分子:2O C .Co 元素的化合价:NaCoO 2 D .一个铝离子:Al +3 4.下列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水银、干冰、食盐水 B.空气、冰、过氧化氢 C.臭氧、氨气、湖水 D.稀有气体、石墨、牛奶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少量的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 .用镊子小心地将块状固体放入垂直的试管中 C .用100 mL 量筒量取9.5 mL NaCl 溶液 D .用托盘天平称量某固体样品的质量为5.00克 6.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B.该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C.该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D.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7.近年来,部分城市因空气污染而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 A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 .提倡居民驾驶私家车出行 C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D .提倡使用太阳能灯清洁能源 8.如图是“用双氧水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放入药品 B .收集气体 C .检查装置气密 D .验满 9.对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B .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 .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 .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 10.从2H 2 + O 2 ===2H 2O 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 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3 点燃

(完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3分) 1.下列对水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B.提倡长期用纯水烧菜、煮饭等 C.水体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碘酒B.蒸馏水C.空气D.石油 3.过滤时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蒸发皿、量筒、玻璃棒B.烧杯、漏斗、玻璃棒 C.漏斗、试管、玻璃棒D.试管、酒精灯、烧杯 4.下列方法中,可使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是()。 A.过滤B.静置沉淀C.吸附D.蒸馏 5.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入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取的方法和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④D.①③④ 6.下列关于硬水与软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期饮用硬水可以补钙,对人体健康有益无害B.软水是一种纯净物 C.可以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D.过滤可以使硬水变成软水7.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 C.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是l∶2 D.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氧化物的是()。 A.O2、KMnO4B.H2、Fe2O3C.H2O、Cu D.S、H2SO4

9.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含有亚硝酸钠NaNO2的工业用盐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5 B.+4 C.+3 D.+2 10.丙氨酸(C3H7NO2)是一种氨基酸。下列有关丙氨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丙氨酸是一种氧化物 B.丙氨酸中碳和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6∶7 C.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9 D.丙氨酸分子中碳、氢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7 11.下列做法中,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A.淋浴擦肥皂时暂时关上喷头B.农业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 C.水龙头坏了,及时修理D.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 二、填空题(共51分) 12.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2O ;O2;2H2,。 13.用名称或化学符号填空: (1)I ;(2)2个汞原子;(3)3个硫酸根离子;(4)二氧化硅中硅元素显+4价;(5)氦气。 14.在生活中,为了得到无色、无味的水,通常会利用(填物质名称)对水进行吸附;为了得到澄清透明、无肉眼可见物的水,通常会加入絮凝剂(填物质名称)。在实验室里,常用到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其中吸附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操作是。 15.(1)如下图所示是表示物质分类和转化关系,请用物质类别、变化类型和具体物质名称完成下列空白。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 1.(2014武威)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2014汕尾)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树根“变”根雕 B.葡萄“变”美酒 C.玉石“变”印章 D.玩具机器人“变”形 3.(2014安徽)下列生产过程中,不发生 ...化学变化的是() A.安庆石油化工 B.毫州古井酿酒 C.铜陵有色冶金 D.六安水力发电 4.(2014河南)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蒸馏 B.升华 C.爆炸 D.燃烧 5.(2014随州)我们每天都生活在阳光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B.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 C.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 D.爆炸 6.(2014益阳)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这种变化是()A.水沸腾B.瓷碗破碎C.石蜡熔化D.动植物呼吸7.(2014连云港)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聚沙成塔 D.百炼成钢 8.(2014江西)下列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可燃性 B.导电性 C.酸碱性 D.还原性 9.(2014龙东)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箭发射 B.节日焰火 C.风力发电 D.葡萄酿酒 10.(2014济南)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光合作用B. 钢铁生锈 C. 酸雨侵蚀 D. 冰山融化 11.(2014山西)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 B.量筒 C.燃烧匙 D.蒸发皿 12、某些玻璃仪器,为保证其密闭性,常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中已经过了磨毛处理的是() A、量筒 B、集气瓶 C、烧杯 D、锥形瓶 13.(2014淮安)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练习: 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 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 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 | 变浑浊。结论:石蜡中一定含、元素。 第二课时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 B、二氧化碳 C、水和二氧化碳D灰烬 2.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D、氧气 3.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 4.> 5.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 第三课时 1.在①坩埚②烧杯③烧瓶④蒸发皿⑤量筒⑥试管⑦集气瓶⑧试管等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试剂中①氧化铜粉末②石灰石块③锌粒④试剂瓶中的盐酸。可以用药匙取用的是____________,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_________,可以用滴管取用的是_________ 3.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正确的操作是() A、用镊子 B、用玻璃棒 C、用药匙或纸槽送入 D、直接倒入 4.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烧杯 B、烧瓶 C、试管 D、量筒 【 5.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只有③正确 D、全部错误 6.用酒精灯给试管内溶液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是: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D③④⑤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评价试卷 一、我会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食物腐烂 B 、轮胎爆炸 C 、西瓜榨汁 D 灯泡通电发光,久了会变黑。 2、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可燃性 B 、挥发性 C 、溶解性 D 、导电性 3、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有许多发明创造。在我国古代的许多发明中不属于化学工艺的是 A 、酿酒 B 、黑火药 C 、指南针 D 、烧制陶瓷 4、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生的变化是 A 、只发生物理变化 B 、只发生化学变化 C 、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D 、只是状态发生变化 5、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水蒸气 D 、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6、小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 、 建立假设 B 、 收集证据 C 、 设计实验 D 、 作出结论 7、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 、发出强白光 B 、放出大量热 C 、镁条减少 D 、有白色固体生成 8、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A 、试管 B 、集气瓶 C 、量筒 D 、烧杯 9、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火焰分为三层 B 、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 、蜡烛逐渐变短 D 、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10、下列实验操作中,两者必须接触的是 A 、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与试管。 B 、向试管中加入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 C 、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酒精灯芯。 D 、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手。 1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 、发光放热 B 、有新物质生成 C 、有气体生成 D 、颜色、状态发生改变 1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13 A B C 14 A 、嘴嚼米饭时有甜味(物理变化) B 、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 C 、用清洁球擦洗锅上的水垢(物理变化) D 、水加热后变为水蒸气(化学变化) 15、某同学用量筒取一定量水,平视读数为20ml ,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2ml 。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水的体积是 点燃酒精灯

初三化学1-2单元测试卷

初三化学1-2单元练习卷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分 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的是() A.培养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 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B.取用固体C.读取液体体积D.检查装置气密性 3、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剧烈燃烧 B.火星四射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黑色固体 4、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 B.可燃性 C.溶解性 D.熔点、沸点 5.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 B、电灯发光 C、燃放烟花爆竹 D、锅炉爆炸 6.下列物质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氧气 B、河水 C、五氧化二磷 D、二氧化碳 7、下列对蜡烛燃烧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红蜡烛燃烧火焰为红色,白蜡烛燃烧火焰为黄色 B、蜡烛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C、蜡烛燃烧产生热量 D、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外层碳化最严重。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木炭在氧中燃烧发出红光 D、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的白雾 9.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有 ( ) A、集气瓶 B、蒸发皿 C、烧杯 D、试管 10.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 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20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只用③ 11.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正确操作是 ( ) A、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B、为避免试管内液体外流,加热时试管不能倾斜 C、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在试管的中下部小心地加热 D、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A、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应该先进行预热 B、滴瓶上的滴管用完后直接放回滴瓶 C、使用酒精灯前,必须向酒精灯里添满酒精 D、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13.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 B、食品的包装是充氧以防腐 C、稀有气体充入灯管形成霓虹灯 D、二氧化碳气体能作大棚肥料 14.不属于空气质量日报的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碳

九年级化学上册练习题及答案(供参考)

第一单元课题3 1.写出下图所示化学仪器的名称。 答案:胶头滴管、试管、量筒、烧杯 第二单元课题1 2.下列物质:①氧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液氮;④空气中0.03﹪的稀有气体;⑤二氧化 碳;⑥洁净的空气。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请选出一种混合物并说明 其中的成分。 答案:①③⑤;⑥,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成分(或其他合理答案) 第二单元课题2 2.分别写出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硫: 红磷: 铁丝: 3.(2)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 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B.氧气可以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答案:1.硫 + 氧气二氧化硫;红磷 + 氧气二氧化硫;铁 +氧气四氧化三铁; 2.C 第二单元课题3 1.填写下表,比较三个反应的异同。 反应文字表达式反应物生成物 高锰酸钾制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1. 反应文字表达式反应物生成物 △ 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 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碳 + 氧气二氧化碳碳、氧气二氧化碳 第三单元课题1 1.填空题 ⑴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 液体、固体不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 ⑵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没有改变的粒子是。 ⑶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变化类型。 冰(物理变化) 水 木炭()二氧化碳 过氧化氢()水和氧气 一种分子 ( ) 另一种分子 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⑴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⑵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 ⑶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 ⑷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⑸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⑹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什么不同? 3.选择题 ⑴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⑵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 B.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九上化学第一单元检测题(RJ)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其中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内容都属于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的是( D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③物体的运动规律 ④生物体生命的活动规律 ⑤物质的制取和用途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⑤ 2.人类认识化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的出现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A ) ①火 ②青铜器 ③火药 ④纳米材料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④① D .④③②① 3.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 A .设计实验 B .假设 C .观察 D .得出结论 4.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B ) A .木已成舟 B .火上浇油 C .量体裁衣 D .滴水成冰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C ) A .乙醇可作燃料 B .氮气用作保护气 C .金刚石用于制玻璃刀 D .氧气用于炼钢 6.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 4·5H 2O ,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 4;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中都要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到的是( A ) A .制法 B .物理性质 C .化学性质 D .用途 7.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D ) A .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B .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 .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C ) A .称量药品时,将药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B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C .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 D .用后的药匙没有擦拭就去取另一种药品 9.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正确的操作是( D ) A .试管与桌面成45°角 B .酒精灯中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C .加热时要先进行预热 D .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下部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A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 3 B .取用块状固体时可直接用手拿 C .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