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课外阅读】“五四”精神与文学革命

【课外阅读】“五四”精神与文学革命

【课外阅读】“五四”精神与文学革命
【课外阅读】“五四”精神与文学革命

【课外阅读】“五四”精神与文学革命

80年来,从不同角度研究、探讨或涉及到“五四精神”的文章可谓是汗牛充栋,然而全面、系统地专门论及“五四精神”的文章却不多见。假如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要继承、弘扬的“五四精神”到底是什么?这个看似熟知的问题,却很难用几句话准确、全面、简明地予以回答。因此,笔者试图把“五四”精神归纳、概括为主观精神、人文精神、启蒙精神三个方面,进而论其在文学上的展开,并就教于大家,以求匡正,以便有利于在新的世纪进一步发扬光大“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人的主观精神的肯定与高扬。主观精神本自于西方的生命主体哲学、人的主体精神等现代进步思潮。生命主体哲学是指人的个性表现形式的精神生命和关于“人”的主体意识、意志、精神的表现特征。生命主体哲学认为人的基本存在形式就是人是有个性的人,从动力论的本体论观点来看,社会就像一架机器,人就是这机器的动力,全靠人这个动力,将社会这架大机器发动起来,社会动力的来源就是每个个人的能动性和主观性。因而要改造社会,实行社会变革或革命,争取社会进步,就必须给每个个体的人以充分发展的自由。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总是得通过具体的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这就必须得承认个人的主体性,自主意识等。

“五四”时期对于人的主观精神的肯定和高扬,这既是对两千年来封建社会客观精神的一种反动,又是封建统治阶级大一统的客观意志崩溃的必然。五四时期,中国正处于清王朝解体,民国名存实亡,军阀割据这么一个社会历史环境条件下,封建的大一统的意志已被打碎,新的统一的社会意志还不可能形成。这为人的主观精神的解放和发扬提供了可能,人的主观精神潜力的开掘和发挥都具有了相当的自由。在这样一个有利于张扬主观精神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西方19世纪后期的尼采、叔本华、斯蒂纳尔等人的主观哲学思想、生命主体哲学被大量介绍进来。“五四”新文化的先驱者们大都是留学欧美、日本的年轻知识分子,他们拿来了西方的这些思想,把它们变成主观、个性主义的武器,用来打击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封建思想文化。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郭沫若等人都接受过尼采、叔本华等的影响,介绍过这些人的哲学思想。郁达夫还专门写过介绍斯蒂纳尔的文章,宣传他的思想。陈独秀在《新青年》发刊词中,就曾开宗明义地为“人权、自由”张目,号召青年挣脱“陈腐朽败”的封建专制伦理思想的束缚,争取人格独立、思想解放、精神自由。鲁迅在他的《破恶声论》一文中曾大声疾呼:“人丧其自我矣,谁则呼之兴起?”十年之后鲁迅的“大声疾呼”才得

到了响应,1919年7月李大钊在他的《我与世界》一文中明确提出:“我们现在所要求的,是个性解放自由的我,……。”毫无疑问,五四时代的最强音是“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里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完全自觉的个性意识与主体意识。“五四”时期主体个性自由意识在理论上的表现,是胡适、周作人提出的“个人本位主义”。胡适在他的《易卜生主义》一文中曾说:“社会最大的罪过莫过于摧折个人的天性,不使他自由发展”。于是他呼吁道:“须使个人有自由意志”。周作人在他的《人的文学》一文中说得更为明确:“我所说的人道主义……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郭沫若也曾明确地说过:“我是一个偏于主观的人,……所以我便借文学以鸣我的存在”,“一任自己的冲动在那里奔驰。”女作家庐隐也宣称:“创作的作品,唯一不可缺的就是个性——艺术的结晶,便是主观——个性的情感。”

显然,高扬“五四”主观精神,与“五四”新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提倡主观精神的不仅仅是政治思想家,更多的则是文学家。在“五四”时期,思想家与文学家往往是统一于一体的。在“五四”,高扬人的主观精神往往依赖于文学这个载体,所以我们看到的对于主观精神的阐发,大多与文学创作分不开。冰心就曾说过:“文学家,你要创造真的文学吗?请努力发挥个性表现自己。”这里所说的“发挥个性表现自己”,指的是发扬主观精神。在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到了30年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胡风干脆把主观精神作为他的文艺理论体系的支柱和核心,提出了要发扬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可谓是把“五四”倡导的主观精神用于文艺理论建设上的典范。当然胡风为此也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胡风的人生悲剧本身也就充分地体现了“五四”主观精神。

就文学的创作而言,“五四”时期,主观抒情小说十分盛行。比如“身边小说”的出现和流行,这种小说往往是以作者的自身经历的想象性的形象构成作品的主要内容。这便于作者借题发挥自我的主观感受,倾诉“我”的心灵的主观情感。巴金的《激流三部曲》、郁达夫的《沉沦》等则是这类小说的突出代表。此外,朱自清、张资平、庐隐、冰心等人均有这方面的作品问世。此一时期比“身边小说”更为盛行的是婚恋题材小说。这是因为婚恋小说也便于主观个性抒发,又是反对封建礼教的突破口,是处于青春期的男女最为关注的内容。于是这类小说便成了个性解放和主观情感或意识有效表达的载体。这些主观抒情性极强的作品都十分重视“自我”形象的塑造。鲁迅作品中的“我”,郭沫若笔下的“爱牟”,郁达夫小说中的“于质夫”都有着极鲜明的作者自我形象的投影和主观精神的折射。再如叶圣陶的《萌芽》、许地山的《缀网劳珠》、庐隐的《海滨故人》等作品,以象征性的环境气氛的渲染,抒发或表现了主人公的情绪感受。这些作品,不论是对个性自由的呼唤还是对爱与美的追求,

或是为了建立平等自由的理想王国,都带有极强的主观情感,都蒙上了一层浓厚的主观色彩,不同程度地追求或构筑着自己的主观理想世界。总之,“五四”主观精神由于依赖文学作品为载体,才得到充分高扬与有效倡导,从而最终促进社会意识的进步。

在“五四”时期与主观精神的倡导紧密联系着的是人文精神的张扬。“人文”概念在西方最早产生于19世纪西欧的文艺复兴时期。其产生、发展的顺序经历了人文科学、人文主义,尔后才出现了“人文精神”,即“人文主义精神”的宣扬。从最一般意义上来说,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是一种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本性和个性解放的人生态度。它包括人权、人道、人性等内容。可以说是从特定角度对人的本质的反思。在我国古代也有“人文”一词,但它是与“天文”一词相对而提出的。我国古代的“天文”是指自然现象、自然秩序等;“人文”是指人事条理、人的精神生活形式。具体地说中国古代所谓的“人文”主要的是指区别人与动物的,人类所特有的文化、文饰、美饰等精神产品价值及其存在形式,它与西方的人文主义所强调的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权、人性等人的本质特性是有着根本的质的区别的。因此,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在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下,并无现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只是到了近、现代,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各种进步学说,各种现代思潮涌入中国之时,人们才用“人文”一词来翻译humanism这个英文词汇。

早在清末,“五四”之前,梁启超、严复、夏曾佑等人就已经引进了西方现代人文主义思想。但他们主要是出于政治改良之目的。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仍然是顺向性的反思,即仍然是企图在自身的文化体系中克服缺陷”。而到了“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则是一种逆向性的反思。目的是为了推倒整个传统的旧文化体系,引进西方异质文化,创建全新的道德文化、人文精神。跳出传统的儒家学说“内圣外王”的封闭圈,致力于追求以科学与民主为核心要义的人的解放。因此,发现人、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以及终极关怀意识的形成,就成了“五四”先驱者们大力提倡和追求的理想。“五四”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就是人的解放,使人从自然和社会的各种限制其自由健康发展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获得作为一个不断向上发展的人所应有的人格、权利。这种现代个性意识的出现,这种对“人”自身价值的发现和认识,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思想规范,摧发并促进了走向人的现代化的“五四”个性解放运动和人文精神的产生、形成。

“五四”时期对于“人”的认识,表明人的个性从外在的封建文化传统、伦理道德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凝结成一个独立的精神个体。这种认识,这种对于人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及其启蒙,在“五四”时期,在经历过了几千年封建专制思想禁锢下的中国,必然要从婚姻家庭、

知识框架: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文学思潮

第一编第一个十年(1917--1927)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 (1917-1927) 即: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框架: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准备 ?第二节文学革命的发生 ?第三节外来文艺的影响 ?第四节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第五节文学思想论争 ?第六节文学革命的意义 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准备 ——引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涉及内容: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文学变革。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的时间:19世纪末--1917年文学革命前,总计20年的时间,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化的发生期,是中国“五四”文学革命(或现代文学)发生的准备阶段。 ?意义:有了这个现代化发生期的基础,才有了“五四”后32年文学在现代化道路上的迅速发展。 一、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情形 1、社会变革对文学的促进 1)法律对从事文学活动者和报刊繁荣的基本保障。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言论、著作、出版等自由,这样文学活动和创办报刊有了法律保障。 2)现代出版业逐步兴盛。到了清末民初,中国现代出版事业的重心由官办出版业转移到了民营出版业,由此现代出版业具有了大众化、平民化、民主的特征,中国现代出版业的繁盛为现代知识分子提供了理性交往的空间,为文化和文学的普及奠定了传播基础。

3)现代社会分工在文学创作队伍方面率先实现。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传统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的路子被阻断,社会出现了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自由撰稿人队伍,出现了职业作家群。这样知识分子传统地位和角色就发生了转换。 4)大量读者群的培养。文学平民化、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使传统的文学接受主体发生变化,文学成为了民众参与文化的重要工具,在接受与反馈中中国现代文学培养了多样化的读者群。文学接受队伍扩大。 二、晚清以来的文学观念的变革 1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晚清开始)的观念变革,首先归功于梁启超。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出于启蒙主义宣传的目的,很快注意到西方文学格局的不同,开始为小说和戏剧争取正统的文学地位。 2、“三界革命” ★诗界革命:黄遵宪——“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今” ★文界革命:梁启超在1899年提出文界革命的口号,旨在提倡白话文,实现“文言一致”,打破桐城派古文的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 ★小说界革命:梁启超——“新民自新小说始”。重点表达了他小说新民救国的主张。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 3、戏剧观念的更新:重视其开启民智作用(P7-8): 代表人物陈独秀及其观点 4、白话文运动(语言观念变革) 文体观念革命背后有着相应的“言文合一”的语言观念变革的意愿诉求。 最早提出“言文合一”的是黄尊宪,他认为言文合一使西方国家文化普及,科技发达,社会进步,中国言文分离是落后的根源,是愚民的工具。认为文言误国。 之后胡适提出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主张。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一时代应有一时代之文学”,“今日之文学应以白话文为正宗”的观点。主张做“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的“言文合一”的“活文学”。号召使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 5、真正体现出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的,是王国维,他最早提出“纯文学”概念及超功利文学观。 6、新的文学观念的产生:鲁迅、周作人的文学“立人”思想。

二十年代的革命文学与“五四”文学革命

二十年代的革命文学与“五四”文学革命二十年代的革命文学的出现,拉近了文学与时代的距离,使文学保持了贴近生活的风貌,反映时代的姿态。革命文学家们不满于“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他们认为“五四”时期作家们脱离现实生活,脱离时代的创作风格。“五四”时期的作家们更乐于专注于个人主义的“趣味”,把反映时代情绪和时代趋向视为文学的重要价值。 有知名人士说过,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一个文学家在消极方面表现社会的生活,在积极方面可以股东、提高、兴奋社会的情趣。“五四”文学革命的初期大致与新文化运动有同样的倾向,但是文学革命有创造社在不断地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诸作家以他们的反抗精神,以他们的新鲜的作风,在文学界养成了一种独创的精神。他们指导了文学革命的方针,率先走向前去。是这种创作的精神拯救了整个文学革命,作家们一方面给予觉悟的青年以鼓励与安慰,另一方面不断地努力完成我们的语体。在作家们的努力之下,文学革命的巨火越燃越烈。然而,“五四”文学革命中的文学主要描写个人生活,内容比较狭隘,没能很好地反映时代的自觉追求。于是,在二十年代,革命文学在我国诞生了。 成仿吾曾说,我们今后的文学运动应该为一步的前进,前进一步,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革命文学的作家们大多是热情的革命青年,他们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和训练,大革命失败后,他们不得不把目光转向文学,他们不像鲁迅、茅盾、郁达夫那样以文学为业。在革命文学中,时代现实的革命斗争与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进入文学作品中。“从此以后,工农的生活和革命斗争,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史上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才成了文学创作上比较普遍的现实题材。”革命文学的兴起,也加强了文学的政治化作用,如果说以“人”为主题的五四文学旨在思想的启蒙,那么,革命文学的作家们则站在无产阶级革命的价值立场上,以反抗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主题参与新社会的创造。 从“文学革命”转向“革命文学”,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演化的重要环节,它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按照流行的观点,“革命文学”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延续和深入发展,两者根本上是一致的。至于“文学革命”对五四文学思想及五四文学代表人物鲁迅、茅盾等的批判,也只是对五四文学革命缺点、局限的反思、修正,虽然也体现了创造社的某种偏激思想和宗派情绪,但并不是

Removed_第二章 五四文学革命之回顾

第二章 ?°五四?±文学革命之回顾引子:“五四”文学革命先驱掠影 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发端 第二节文学革命的经过 第三节文学革命的意义 第四节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 第五节文学革命后新文学社团的涌现 第六节“五四”新文学的实绩与光影 附录一:“五四”文学革命之检讨 附录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检讨 引子:?°五四?±文学革命先驱掠影一、陈独秀(1879?a1942) 二、胡适(1891?a1962) 三、鲁迅(1881?a1936) 一、陈独秀(1879?a1942) 二、胡适(1891?a1962) 三、鲁迅(1881?a1936) 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发端 一、《新青年》 二、陈独秀《敬告青年》 三、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一、《新青年》 1、《新青年》简介

2、《新青年》的特色 3、《新青年》的文化实践 1、《新青年》简介 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具有影响力的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16开,每月一号,每6号为一卷。 1915年9月15日创刊,名《青年杂志》,每期印1000份。 1916年9月,改名为《新青年》。 1917年发行量最大时达15000份以上。 1916年底,陈独秀应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将编辑部迁至北京。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及鲁迅等轮流编辑。 1918年后,该刊物改为同人刊物。 1920年迁至上海出版,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 1921年春,迁广州出版,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 断续出版到1926年7月停刊。 2、《新青年》的特色 (1)它的读者定位是?°青年?±,确立了自己?°新鲜活泼?±的形象。 (2)它迅速集结了当时各种?°新式?±知识者,形成一个新的实践阵营。 (3)它的话语资源不曾为那些急切谋求社会政治变革的近代知识者所共享。 3、《新青年》的文化实践 《新青年》及其同仁的文化实践表现为破坏与建设两个维度,即抨

五四文学革命的三个阶段

选择填空题: 1、五四文学革命的三个阶段: 提出阶段: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响应阶段: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信" 扩大阶段: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2、文学研究会 时间:1921年1月地点:北京成立 发起人: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12人 主张:将文艺当做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 刊物:《小说月报》 3、创造社 时间:1921年7月地点:日本东京 发起人: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 4、湖畔诗社 时间:1922年3月地点:成立于杭州 发起人: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 主张:专心致志作情诗 5、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新学史上的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6、《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高峰。"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 7、20年代小说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A、庐隐:《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 B、王统照:《沉思》《微笑》《湖畔儿语》《山雨》 C、许杰:《惨雾》《赌徒吉顺》 D、鲁彦:《菊英德出嫁》黄金》 E、许钦文:《鼻涕阿二》《疯妇》 F、废名:《竹林的故事》《菱荡》《浣衣亩》 G、张资平:《梅岭之春》《冲积化石》《飞絮》(转折) H、叶绍钧: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饭》《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 I、许地山:《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 J、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繁星》《春水》 K、郁达夫:《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 8、20年代新诗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胡适:《尝试集》它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教我如何不想他》《扬鞭集》 沈尹默:《三弦》被胡适称为"从见解意境上和音节上看来",一首最完整的诗。

试论“五四”文学革命的性质

试论“五四”文学革命的性质 广西博白县教研室朱汝洪 “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的伟大革命”①,它不仅给文学语言带来了大解放,大革新,而且使中国文学开始表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强烈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揭开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光辉的第一页。 十九世纪末,中国封建势力极端反动,社会一片黑暗,文学领域更是腐败不堪。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呼吁文学改革,于是“诗界革命”“新文体”等口号开始应运而生,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文学改良的现象。但这些都是只注重形式的改革,谈不上什么真正的革命。二十世纪初,一些接受了西方新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了唤醒民众,救亡图存,发动了一个思想启蒙运动。“五四”文学革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整个文学革命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15年12月到1918年十革命传播到中国前夕;第二阶段从1918年十月革命传播到中国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第三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 一 现在先讲第一阶段。 1915年12月,陈独秀在给张永言的信中,提出了文学的“写实主义”;次年10月,胡适在给陈独秀的信中,提出了文章的“八事”,即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僻俗语俗字。这是对文学革命的酝酿。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把他的“八事”主张正式提出来。同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这是文学革命的正式宣言。这两篇文章一发表,立即得到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热烈响应,他们先后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寄陈独秀》(钱玄同)《我之文学改良观》(刘半农)等文章进行声援。但是他们的倡导并没有引起封建文学

浅谈五四文学革命兴起的社会背景

浅谈五四文学革命兴起的社会背景 2013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三班102012013187 陈洋 摘要: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制度发生了剧变,由梁启超提倡的“新民”说大行其道。新的“人”的观念是对中国社会现代化与人的观念的现代化的呼唤。“新民”说剥落了封建君主、宗法家族的囚束,属于国家,属于社会,称为“国民”。因此近代新文学创作与文学观尤其注重文学的社会性、政治功利性。因而在这个时期,迎来了立足于社会改良的文学创作和文学革命热潮。 关键词:五四文学热潮革命创作思想观念 五四文学倡扬个人的旗帜,于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胡适的“易卜生个性主义”,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等。五四对“人”的个性主义的发现,被学者称为“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五四时期大量涌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报刊杂志,以《新青年》为例,当时社会人民带来了思想上的冲击,带来了西方思想文化,改变了当时大部分青年群众的思想观念,于是一波一波的文学革命,文化运动在当时风雨飘摇的中国掀起了浪潮。 西方思想在晚清尤其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展,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从思想、政治、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 本篇小论文主要以历史背景探讨。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点切入。 一、政治背景 政治背景方面:五四文学革命是指从1917年初至1919年五四运动后一段时期里发生的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变革。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上政党林立,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最多时竟达300多个,堪称“政党林立时代”。各政党相互竞争的局面,成了表面上作为民国国会的象征,正当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的时期,全国处于一片大好的形式下。袁世凯的叛变革命,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在各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各军阀连年混战,争权夺利,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与此同时,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 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已经迅速壮大到二百多万人,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斗争的正确方向;新文化运动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经70多天激战,于11月7日全部占领德国租借地胶州湾。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北洋政府在5月9日,接纳了其中大多数的要求,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协定,为新闻界所得

第一章 文学革命及其成就

第一章文学革命及其成就 1.概念解释 (1)文学革命: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的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 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3)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 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4)新月社; 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 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5)象征诗派;1925年李金发的《微雨》出版,标志着象征诗派的诞生。其它象征派诗人有创造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前期新月派诗人于赓虞、邵洵美以及蓬子、石民等。(他们或直接吸取法国象征诗派艺术手法,或接受李---诗风影响而从事创作)象征诗派没有统一的社团组织,也没有共同刊物作为阵地,而是以艺术审美观点的近似,共同汇成一股象征派诗歌的创作潮流。 (6)问题小说;所谓“问题小说”是指五四以后的几年间(1919-1925)年形成的一种小说类型或题材热,是指那些反映政治、道德、教育、婚姻、恋爱等人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一、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五四文学革命 思想、文化领域的大变革,必然带来文学领域的大变革。启蒙思想受到语言、文字等表达工具的限制,僵死的文言文严重妨碍了新鲜、深邃的启蒙思想表达,因此,五四新文化运动自然过渡到五四文学革命。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1915年)——P18 标志: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于上海创刊。 内容:1、批判旧思想文化体系——批判孔教封建专制思想—— 2、建设新思想文化体系——宣传西方近现代思想学说— 口号:1、——民主(Demcracy) 2、——科学(Science) 评价:1、矫枉过正 2、缺乏系统的评判 三、五四文学革命(1917年)——P18 标志: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内容: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形式) 2、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内容) 文章:1、——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八事” 2、——1917年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三大主义”

评价:1、——五四文学革命的一个发难信号。 2、——把晚清以来的文学改革运动推向了高潮。 四、《新青年》反封建思想文化战线及其主要观点:P19下 ▲人物:钱玄同、刘半农(双簧信)、傅斯年、鲁迅、周作人等人。 ▲批判旧文学:①钱玄同——“选学妖孽,桐城谬种” ②周作人——“非人的文学” ▲建设新文学: ①胡适:1918年4月《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10字做为文学革命的宗旨。 ②周作人:《人的文学》——强调个性主义与博爱主义;革命与礼法的统一的文学 《平民的文学》——普通与真挚,普通人真实思想感情。 ③康白情:《新诗的我见》 ④傅斯年:《戏剧改良各面观》 ⑤欧阳予倩:《与之戏剧改良观》等文章。 第二节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略)P22下 第三节新文学社团与流派(1921年) 1、现实主义:“为人生而艺术”—#文学研究会P23—— ——语丝社P24、莽原社、未名社P24(鲁迅支持影响下的社团) 2、浪漫主义:“为艺术而艺术”—#创造社P4——弥洒社、浅草—沉钟社P24 3、鲜明特色团体:#湖畔社p25;#新月社P25;

五四文学革命

中国现代文学史 林纾(1852~1924年),字琴南,近代文学家、翻译家。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早年曾从同县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书,不下三、四万卷,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益著,因任北京大学讲席。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 新文化运动 1、猛烈批判传统文化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由陈独秀主编,"五四"新文化运动即由此为肇始。 2、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各种各样的思潮理论:特别是人道主义、进化论、社会主义和个性解放的文化思潮 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日本。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旋又助章士钊主编报纸,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三大主义”。 胡适(1891-1962)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早年在上海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1910年赴美后先入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后转文学院哲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文学改良之“八事”。 (胡适)改良"八事"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三曰,须讲究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陈独秀)“三大主义”主张:“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二、响应者(支持者)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 双簧戏的两演员: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王静轩) 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六岁入私塾,十岁入东昌府立小学堂,十一岁读完《十三经》。1909年考入天津府立中学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升入本科国文门,曾著《文学革新申义》响应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1918年与同学罗家伦、毛准等组织新潮社,编辑《新潮》月刊。 三、理论建设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8年4月),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这一口号 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 四、扩大阵地《每周评论》(陈独秀、李大钊创办)《新潮》(傅斯年、罗家伦等创办)李大

第一章 文学革命与

第一章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 第一节概论 1.中国现代文学一“五四”文学革命为开端 2.“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3.“五四”文学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1917年至1920年是新文学的萌芽期,1921年新文学社团出现到1926年北伐战争前夕,是文体大解放的创作活跃期,1926年春的1927年冬,创作一度沉寂。 第二节鲁迅 1.鲁迅创作于“五四”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曾分别收入1923年8月由新潮出版社出版的《呐喊》和1926年由北新书局出版的《彷徨》两本小说集中。 2.《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从一问世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3.《呐喊》、《彷徨》的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和主要表现手法 《呐喊》、《彷徨》在创作方法上,开辟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孔乙己》、《明天》、《阿Q正传》、《祝福》、《离婚》等作品显示了清醒的现实主义的特点,而《狂人日记》、《长明灯》则是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肥皂》、《兄弟》、《白光》等对人物潜意识的描摹,在某些局部又有心理剖析的色彩。 在艺术风格上,《呐喊》、《彷徨》中的小说也显示出了多样化的特点。鲁迅作品在整体上注重白描,但也有出色的抒情小说(《伤逝》、《在酒楼上》等)和杰出的讽刺小说(《肥皂》等)。在格式上,鲁迅小说“几乎一篇又一篇的新形势”:《狂人日记》所采用的事第一人称的主人翁独语自白的叙事方式,《孔乙己》通过截取人物生平片段的方式来概括人的一生,《药》从事件中途起笔。这些写法,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有头有尾、单线叙述的格式。 在表现手法上,《彷徨》,《呐喊》中的小说也堪称中国现代小说的典范。在情节的提炼和设置方面,鲁迅强调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并不要求情节的离奇与曲折,而是严格依据表达的主题和塑造的人物性格的要求来设置和提炼情节,注意情节的深刻蕴含。在塑造人物方面,鲁迅注重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的办法,对生活中的原型进行充分的艺术集中和概括,使人物形象具有较为广发的典型性。鲁迅强调写出人物的灵魂,要“显示灵魂的深”,因此他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常常是以“画眼睛”的方式,通过眼睛这一心灵的窗户来“极省检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总之,鲁迅的小说在艺术上一方面的大胆的借鉴了西洋小说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又融合了中国传统小说的长处,从而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 第三节小说创作

(3)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讲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五四文学革命 一、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五四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它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文学革命”的正式提出是1917年2月。 (一)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是文学革命“发难”的信号和第一篇宣言。 提出文学改良“八事”:“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1891-1962),原名洪骍,字适之, 安徽绩溪人。1910年留学美国,从学于杜威, 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在 《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出版《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l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史学诸方面都有成就。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白话文学史》等。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二)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 “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三)刘半农与钱玄同的“双簧信”,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 五四文学革命之初反响不大。为打破这种寂寞,《新青年》人为地制造了一次“文学革命的反响”:钱玄同化名旧派文人王敬轩,刘半农根据王敬轩的来信,逐一反驳。“双簧信”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注意,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 (四)其后的一系列主张和创作实践使文学革命有了长足的进展。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文学革命的宗旨。 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应该重新发现“人”,助成人性的健全发展。周作人从人道主义观念谈论文学变革。 鲁迅的现代白话小说创作,胡适的白话诗尝试 二、文学革命的内容 1)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2)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批判封建文学文以载道的观念,提倡国民文学,社会文学,人

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所言改革文学的“八事”指什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中“三大主义”指什么? 2、“白话文学”和“人的文学”的理论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3、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对新文学的发展有何意义? 4、新文学统一战线分化的原因何在? 5、文学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6、20年代初新文学社团和刊物大量涌现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章新文学初期的文学创作 1、《新青年》团体中各人的随感录有什么特点? 2、初期白话新诗的意义和不足是什么? 3、“新潮”作家群主要有哪些作家? 第三章鲁迅 1、《呐喊》和《彷徨》中最重要的两大类人物形象是什么?鲁迅小说的选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阿Q的典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对这一形象的认识有哪些代表性的看法?为什么? 3、鲁迅小说在艺术上有哪些独创性?他对中国现代小说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4、《野草》的主要艺术特色。 5、鲁迅杂文巨大的思想容量和独特的艺术价值表现在哪里? 第四章郭沫若 1、了解郭沫若在文学创作(诗、剧、小说等)、历史研究、古文字研究等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化战士的重要贡献。 2、郭沫若早期的美学思想有什么特点? 3、《女神》的时代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其艺术风格是什么? 4、郭沫若后来的诗和早期相比艺术感染力明显不足,原因是什么?这种创作上的退步说明了什么? 5、《屈原》中屈原的形象。郭沫若史剧创作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文学研究会诸作家的创作 1、叶绍钧小说创作在题材上有什么特点? 2、冰心早期创作的中心是什么?其问题小说的代表作是什么?散文创作的代表是什么? 3、朱自清散文创作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章五四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一、填空题 1、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全面步入文学现代化历程。文学革命发生于1917年,其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中,梁启超等人提出的三界革命指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 2、五四时期,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第一卷原名《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阵地。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它从“八事”入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句,是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宣言。2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他明确提出三大主义,对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 3、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史与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分不开,文学革命的参加者如胡适、刘半农、鲁迅、周作人、沈雁冰等人也积极翻译外国文学,《新潮》、《少年中国》、《小说月报》、《文学周报》等许多刊物都大量刊载翻译作品。在创作实践中,他们从中国社会与时代的需求出发、对外来的思潮进行选择,将其中国化,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作品,汲取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手法,写出了一批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郭沫若的《女神》也受到泰戈尔,歌德等人的多元影响,形成了浪漫主义的风貌,诸如此都证明着外来思潮的影响作用和中国作家的本土化的努力。 4、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的主张得到了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响应、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用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文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并激烈的指斥旧文学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并与刘半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摆出了与旧文学对峙的主战姿态。1918年胡适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以此为文学革命的宗旨。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1915年5月,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个方面的革新与解放。 5、受各种文艺思潮与艺术方法影响的作家们,显示出不同的创作倾向,相近者聚集成文学社团,其中代表性的有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其宗

浅谈五四文学革命

浅谈五四文学革命 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国家形势越来越乱,促进了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对民族命运、国家前途的思考,并开始寻找救国的新出路。他们敏锐的意识到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国民的思想还停留在封建文化之上,与革命党人的思想形成了较大的差距,从而产生了严重的精神隔膜。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思想革命被推到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最前沿。他们认为思想革命、思想启蒙可以解决辛亥革命暴露的问题。正如周作人老先生所说“封建思想寄寓在古文之中,几千年来,根深蒂固,没有经过廊清。所以荒谬的思想与晦涩的古文,几乎融合唯一,不能分离。”所以文学的论坛在这个时候成为了思想的博弈场。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为五四革命立下首倡之功。紧接着,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大主义”,为五四文学革命正式拉开了序幕。随着《新青年》大量新文学作品的发表,使《新青年》成为了五四文学革命早期的主要阵地。但是,在1916年到1917年这一时期里,从新文学的改革运动理论主张的内容和指导的思想的性质来看,还是停留在激进的的小资产阶级发动的旧民主主义思想启蒙运动的范畴内。

随着文学革命纵深发展,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与守旧文人、复古派之间进行了一场进步与落后、前进与倒退的思想论争。 为了使新文学运动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刘半农、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引起了保守派的攻击。林纾发表《论古文白话之消长》一文,公开反对新文学。北大教授刘师培创办研讨国学,反对新文学的刊物《国故》。1919年林纾写文言小说《荆生》、《妖梦》、《致蔡鹤卿书》,攻击新文学运动。对守旧文人的复古活动,新文学领袖人物进行了坚决的反击。蔡元培写了《复林琴南书》,驳斥了林纾的恶毒攻击,鲁迅以自己的国粹观,形象的阐明了白话文的意义和价值。陈独秀也在《本志罪案之辩答书》中对林纾的指责作了有力的反驳,林纾企图以军阀势力来对抗新文化运动的梦想成为了泡影。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白话文刊物逐渐兴起。在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承认白话文为“国语”,通令全民学校采用。 同时,在早期的时候。由于外国文学的影响,尤其是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后的苏俄文学的影响。一批先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受到十月革命曙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逐渐变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使新文学内部产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 1919年6月,胡适利用军阀政府对革命知识分子逮捕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教学要求: 1、历史分期与各时期的总体特点; 2、各时期的主要文学现象和文学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一、中国现代文学及其历史分期 P1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 借用钱理群的话说:现代文学“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指从1917年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所发生发展的历史。 (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 最新的分法,是用“三个十年”把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十年:五四时期,1917—1927年(20年代)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30年代)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40年代) 二、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一)前五四文学时期 1898年戊戌变法:梁启超、康有为 梁启超:创办《清议报》,开始“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严复:翻译英国赫胥黎《天演论》,宣传达尔文的进化论; 林纾:开拓“汉译小说”,翻译了近180种西方名著。 (二)新文化运动 P3 序幕: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办《新青年》 主要内容:“拥护德先生”、“拥护赛先生”、“打倒孔家店”,是思想革命

和文学革命的统一。思想革命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三)文学革命的兴起及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1、文学革命的兴起及其原因 1917年1月1日,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同年2月1日,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正式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在胡、陈旗帜下,钱玄同、刘半农等也纷纷撰文表示支持和赞同,并不断补充和丰富文学革命的内容,一场破旧立新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坛上逐步兴起。 文学革命兴起的原因是:适应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的要求而兴起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适应中国文学前进发展的要求而兴起的,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外国文学的启蒙和影响。 2、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①胡适的文学主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有着开创性的作用。关于文学内容、社会作用的重视与提倡,所持的“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对控制当时文坛的陈腐的封建旧文学,形成了很大冲击。特别是白话文学的主张,有力地促进了语言的现代化变迁。但主张多为形式上的点滴改良,且有较大的妥协性。 ②陈独秀的文学主张从彻底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立场出发,不仅反对旧文学的语言形式,更反对旧文学的反动思想内容,从而鲜明地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主张文学革命的态度较之胡适,也要坚决和激进的多。但在否定了封建旧文学后,建立什么样的新文学,回答却欠具体。从西方汲取来的文学观念,本身也存在着某些矛盾和混乱。 ▲3、文学革命的实质 (1)文学语言的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的“八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2)文学观念的革命P4 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

文学革命的兴起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20年代文学论争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 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 以为吾友之声援。 旗上大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 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 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3、周作人《人的文学》: 我所说的人道主义, 并非世间所谓“悲天悯人” 或“博施济众”的慈善主义, 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 ……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 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便谓之人的文学。 其中又可以分作两项, (一)是正面的,写这理想生活, 或人间上达的可能性; (二)是侧面的,写人的平常生活, 或非人的生活,都很可以供研究之用。

二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1、理论 胡适的文学改良主张及诗歌尝试受美国“意象派”诗人的影响;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受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影响;周作人提倡“人的文学”受日本文坛兴起的“白桦派”人道主义文学理论影响;李大钊受苏俄影响。 2、翻译 《新青年》从第一卷开始就先后译介了屠格涅夫、王尔德、契诃夫、易卜生等外国作家作品,后来还推出过易卜生专号;文学革命的所有发起者和参加者几乎都翻译介绍过外国文学,密切关注西方文艺思潮和文坛动态。 3、创作 鲁迅小说受多个外国作家影响,借鉴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手法;郭沫若也受多个外国作家影响,形成浪漫主义风貌;郁达夫小说受日本“私小说”影响;问题小说受易卜生影响;小诗创作受泰戈尔、日本俳句影响;散文创作受英国随笔影响;等等。 三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1、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 宣称要“研究介绍世界文学, 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认为“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 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 人们因此习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 是“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 革新后的《小说月报》是其会刊, 《文学周报》是其机关报, 较多地受到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 与其相近的有语丝社、未名社等。 2、创造社 1921年7月成立于东京。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强调文学表现“内心的要求”, 讲求文学的“全”与“美”, 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 后期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1929年2月被当局查封。 创办了《创造》季刊、《创造周报》 和《创造月刊》、《文化批判》等刊物, 主要受到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影响。 与其相近的有南国社、弥洒社、浅草-沉钟社等。 3、新月社 其活动1923年始于北京,

【课外阅读】“五四”精神与文学革命

【课外阅读】“五四”精神与文学革命 80年来,从不同角度研究、探讨或涉及到“五四精神”的文章可谓是汗牛充栋,然而全面、系统地专门论及“五四精神”的文章却不多见。假如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要继承、弘扬的“五四精神”到底是什么?这个看似熟知的问题,却很难用几句话准确、全面、简明地予以回答。因此,笔者试图把“五四”精神归纳、概括为主观精神、人文精神、启蒙精神三个方面,进而论其在文学上的展开,并就教于大家,以求匡正,以便有利于在新的世纪进一步发扬光大“五四精神”。 一 “五四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人的主观精神的肯定与高扬。主观精神本自于西方的生命主体哲学、人的主体精神等现代进步思潮。生命主体哲学是指人的个性表现形式的精神生命和关于“人”的主体意识、意志、精神的表现特征。生命主体哲学认为人的基本存在形式就是人是有个性的人,从动力论的本体论观点来看,社会就像一架机器,人就是这机器的动力,全靠人这个动力,将社会这架大机器发动起来,社会动力的来源就是每个个人的能动性和主观性。因而要改造社会,实行社会变革或革命,争取社会进步,就必须给每个个体的人以充分发展的自由。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总是得通过具体的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这就必须得承认个人的主体性,自主意识等。 “五四”时期对于人的主观精神的肯定和高扬,这既是对两千年来封建社会客观精神的一种反动,又是封建统治阶级大一统的客观意志崩溃的必然。五四时期,中国正处于清王朝解体,民国名存实亡,军阀割据这么一个社会历史环境条件下,封建的大一统的意志已被打碎,新的统一的社会意志还不可能形成。这为人的主观精神的解放和发扬提供了可能,人的主观精神潜力的开掘和发挥都具有了相当的自由。在这样一个有利于张扬主观精神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西方19世纪后期的尼采、叔本华、斯蒂纳尔等人的主观哲学思想、生命主体哲学被大量介绍进来。“五四”新文化的先驱者们大都是留学欧美、日本的年轻知识分子,他们拿来了西方的这些思想,把它们变成主观、个性主义的武器,用来打击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封建思想文化。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郭沫若等人都接受过尼采、叔本华等的影响,介绍过这些人的哲学思想。郁达夫还专门写过介绍斯蒂纳尔的文章,宣传他的思想。陈独秀在《新青年》发刊词中,就曾开宗明义地为“人权、自由”张目,号召青年挣脱“陈腐朽败”的封建专制伦理思想的束缚,争取人格独立、思想解放、精神自由。鲁迅在他的《破恶声论》一文中曾大声疾呼:“人丧其自我矣,谁则呼之兴起?”十年之后鲁迅的“大声疾呼”才得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文学革命.

收稿日期:20090510 作者简介:陈漱渝(1941—,重庆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2010年第2期总第50期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 iangsu Ad m inistrati on I nstitute No .2,2010General No .50 ?文学研究?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文学革命 陈漱渝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100034 摘要:五四爱国运动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催生下爆发的,它同时又扩大深化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是一场对民族文化进行批判和创新的运动。五四文学革命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其基本精神是思想自由、个性解放,也就是人的解放。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中图分类号:I 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60(201002013007五四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分的概念。经考证,“五四运动”这个名词首见于1919年5月18日北京学生的总罢课宣言。8天之后,被新潮社骨干罗家伦在《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中沿用。当年6月,这个名词已被普遍使用。这是一场爱国的政治运动。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则有学者以1915年《青年杂志》和《科学》杂志的创刊为上限,以

1923年科学与玄学的论争平息为下限,西方人 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The Chinese Renais 2 sance ”。这是一场对民族文化进行批判和创 新的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催生下爆发的,它同时又扩大和深化了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20世纪初期,中国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社 会制度落后,二是科学技术落后。这两大问题 互为因果,制约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家提出了两个战斗口号:一个是民主,即德谟克拉西“德先 生”(De mocracy ;另一个是科学,即赛因斯“赛先生” (Science 。这两个口号,成为了五四精神的高度概括与象征。 提倡“民主”和“科学”都离不开人的因素。民主政治的花朵,必须植根于民众的沃土。李大钊在五四时期就敏锐地注意到了提高农民“知能”的问题,强调只有以农民作为民主主义 的后援,中国的民主“才算有了根柢”(《青年与农村》 。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当然也是人才的培养。所以,“中国人”的现代化就成了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真实主题。当然,人的现代化这种提法在五四时代并没有出现,但当时的报刊上“新国民”、“新妇女”、“新人”一类名词俯首可见。毛泽东等人组织了“新民学会”,周恩来等人组织了强调“革新”、“革心”的“觉悟社”,都洋溢着人的现代化气息。陈独秀的《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