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版)古代汉语第二册

(完整版)古代汉语第二册

(完整版)古代汉语第二册
(完整版)古代汉语第二册

古代汉语第二册

墨子导读

墨子门徒多来自社会下层。严密的政治团体,纪律严明。吃苦耐劳,勤于实验,作战勇敢,平时生产。

墨家代表小私有者利益。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反对亲疏贵贱之别。有“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献身精神。非攻、非乐、节用、节葬,反对享乐。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政治上“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则得治”,尚贤、尚同;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均不合时宜。

墨家思想在中国民间的社会底层流传。

《墨子》原本71篇,传至今的53篇。一部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科学著作。不仅涉及认识论、逻辑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内容,还包含有时间、空间、物质结构、力学、光学和几何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老子导读

《道德经》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无神论。核心是“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构成万物的基础,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并非人的意志的反映。反映道家思想的最著名对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导读

《庄子》共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庄子文章想象力丰富,文笔变化多端,富有幽默讽刺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影响很大。李白诗涉及《庄子》的有24篇。

《庄子》第一篇。逍遥游,即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绝对自由地生活在社会上。庄子不满于现实羁绊而提出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理想。

《不龟手之药》解题:智慧境界的差异。同《齐物论》观点,万物无大小好坏之别,人的智慧大,见地高,小事物也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反之,再高明东西也发挥不了作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逍遥游,庄子主旨;秋水,庄子文才;胠箧,愤青意识

韩非子导读

与李斯同师荀子。口吃,不善言谈。韩国日衰,多次进谏,不受重用,遂发愤著述以求闻达,《韩非子》10多万字,战国法家思想“刑名之学”集大成者。

西汉刘向校书时增《初见秦》《有度》等篇目,定为55篇。思想成就超过所有法家人物,总结商鞅、申不害等人思想,提出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鼓励君主重视权力、威势和驾驭臣下的权谋之术,保证法令畅通,巩固集权地位。

《楚辞》导读

——楚辞是战国后期一种新诗体。源于楚地歌谣,有重大变化。文辞繁丽,容纳复杂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西汉刘向整理成集,名之楚辞,代表性作家屈原、宋玉等。

——屈原,中国最早的爱国诗人。楚辞中屈原作品20余篇占绝大部分,包括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招魂等。宋玉《九辩》,景差《大招》,汉代贾谊《惜誓》、王褒《九怀》、刘向《九叹》等。

屈原作品大致两类:一类是《离骚》《九章》等流放生活中的政治抒怀诗;一类是以《九歌》为代表的祭歌和反映诗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天问》。

屈原《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品。由此世人称楚辞为“骚体诗”,并与《诗经》并称“诗骚”。南北作品的代表。

···《山鬼》导读

屈原在民间祭神乐歌基础上创作的组诗《九歌》,以浪漫色彩浓烈、想象丰富、语言精美、韵味隽永著称,《山鬼》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国殇》导读

追悼阵亡士卒的挽诗。一场敌众我寡、短兵相接的战斗,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颂悼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很可能是楚军抗击强秦。楚国灭亡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卜居》导读

表现屈原不愿意同流合污的精神

···《渔父》导读

实录或虚构争议。两种截然的人生选择:屈原的内心挣扎;渔父的洁身自好:和光同尘、不做抗争中包含睿智和超脱。古代文人无论庙堂之高或江湖之远,多向往渔父生活。渔父是隐逸者的象征。

古汉语连词例释

而,以,则,然,且,与,况,苟,虽

1、而:本义“颊毛也”。借作连词,三种主要用法:

①用于联合结构,表并列、承接、转折等关系。

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表逆接)

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只有当名词作谓语且带有描写性质时,才用“而”连接。《荀子·劝学》:“蟹六跪而二螯。”

②用于偏正结构,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

欧阳修《醉翁亭记》:朝而往,暮而归。

《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③用于主谓结构,连接主语和谓语,有假设或转折之意。

《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而死,谁其嗣之?(表假设)

《战国策·赵策》: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表转折)

2、以:连词“以”和连词“而”的用法相近,三种主要用法:

①用于联合结构,表示并列、承接等关系。

《礼记》: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左?成二年》: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

②用于偏正结构,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

柳宗元《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③用于复句,表示目的、结果、原因。

《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目的,以便)

《左?僖三十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表原因,因为)

3、则:本义“等画物也”,借作连词,常用于复句中,起连接作用。六种主要用法:

①表示时间上的相承关系,译作“就”、“便”

《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

②表示情理上的因果关系,译作“那么”、“那么就”。

《管子·牧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③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译作“虽然”、“可是”、“却”。

《国语·吴语》: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

④表假设关系,如用在假设分句中,译作“如果”、“假如”。

《逍遥游》: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⑤表示对比关系,译作“就”、“那么”

《晏子春秋·晏子使楚》: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⑥表示“发现”,译作“原来已经”

《左传·僖三十三年》: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4、然:本义“燃烧”。借作连词,复句中表转折,然而、但是。

《左?僖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史记·高祖本纪》: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跟“然”有关的凝固结构:

①然则——“然”是代词,“则”是连词,既然这样、那么。

《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然后——“然”是代词,然后也。

《六国论》: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则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③然而——“然”是代词,“而”是连词。虽然如此,但是。

《孟子·梁惠王上》: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虽然——“虽”是连词,“然”是代词,尽管如此、可是。

《孟子·滕文公上》: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古汉语介词例释

于(乎),以,为,与,因,由,自,方

1、于(乎):五种主要用法:

①表示处所和时间,译作“在”。

《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古汉语中表处所的“于”可以不出现,直接以名词作地点补语:

《左?僖三十年》: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②介绍涉及的对象,可灵活翻译。

《左传?隐公元年》: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墨子?公输》: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③说明原因,译作“由于”、“因为”。

《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④表示比较,译作“比”。

⑤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的发出者。

2、以:本义是“用也”。虚化为介词,五种主要用法:

①表示动作的工具或凭借。

《战国策·楚策》: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

②表示人的身份、地位。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

《汉书·张骞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③表示率领或依照。

《左·僖五年》:宫之奇以其族行。(率领)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余船以次俱进。(按照)

④表示原因。

《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⑤表示时间。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

有以、无(亡)以凝固结构,有(没有)什么可以拿来。

《战国策》: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列子》:河曲智叟亡以应。

古汉语语气词

——不充当句子成分,也不表示成分的语法关系,只表示不同语气。按照句子中位置,三类:句尾、句首、句中。

句尾语气词:也,矣,已,乎,与,邪,为,哉,焉,夫,耳

1、也:用在句尾,含有判断、肯定、确认的语气。

①用于判断句,帮助谓语进行判断。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者,阳城人也。

②用于叙述句,表示对所述情况深信不疑。

《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③用于因果复句,表示对原因或结果的肯定。《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④用于疑问句,表示疑问语气。

《战国策·齐策》: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⑤用于祈使句,表示命令、禁止、祈使等语气。

《左传·隐公元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表命令)

《史记·项羽本纪》: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禁止)

2、矣:“矣”和“也”用法完全不同:“矣”表动态,“也”表静态;“矣”强调事物发展过程,把变化状况告诉别人,“也”不表示变化过程,只把对事物的判断告诉别人;“矣”与现代的“了”“啦”相当,“也”字则没有与之相当的现代语词。

《左成二年》(郤克)曰:余病矣。(原先无病,现在病了)

《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3、已:本是动词,表示停止、罢、了之义。虚化为语气词,其用法与“矣”相似,主要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既成状态、对将来的判断和肯定确认的语气,可译作“了”。

《史记·货殖列传》: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4、乎:最常见的疑问语气词,所表疑问语气也最强。

①用于是非问,要求对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译成“吗”。

《战国策·赵策》: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②用于选择问(“…乎?…乎”连用),让人选择,译成“呢”。

《秋水》: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③用于反问,句中必有不、岂、况、安、何、孰等词相配合。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不先破关,公岂敢入乎?

“不亦…乎”是常见的反问格式。《庄子·逍遥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5、哉:基本作用表示感叹语气,可用于感叹句、反问句和一般疑问句,也可用于祈使句。《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感叹)

《战国策·赵策》: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反问)

《六国论》: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疑问)

韩愈《送董邵南序》:董生勉之哉!(祈使句)

句首语气词:常用的句首语气词有:夫,唯(维、惟),其

1、夫(fú):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发语辞,不必翻译。

《吕氏春秋》: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史记·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

“今夫”,用于句首,表示有议论要发,但“且”、“故”、“若”、“今”的词义基本保留。

且夫—进一步发议论,而且。《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故夫—承接上文再发议论,所以。《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若夫—表示另起话端发议论,至于说到。《醉翁亭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今夫—表示另起一端的议论,现在说到。《战国策·齐策》:今夫齐,亦君之水也。

2、唯(维、惟)

①提示或引出主语、年月。

《论语·先进》:唯赤则非邦也与?

②表示期望语气:

《左僖三十年》: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③表示判断,加强语气:

《左僖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3、其

①表示推测、估拟的语气,大概、恐怕。

《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两选择句,加强揣测语气)

②用于反问句加强反问语气,作用同“岂”,常与“乎”呼应,难道.《左僖五年》: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句中语气词:常用的:其,也

1、其

①表示推测、估拟的语气,大概、恐怕。

《左传·成公三年》:“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

②用于祈使句,表示劝勉、期望、委婉的语气。

《左隐三年》:“吾子其无废先王之功!”(表劝勉,不译)

《左僖四年》:“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表期望,语气委婉,译作“还是”)

2、也

①表示语气停顿,唤起对下文的注意,一般用在主语后。

《论语·公冶长》:“赐(子贡)也何敢望回(颜渊)?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②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之后,表示语意未完,起停顿及引起下文的作用,语气舒缓。

《左传·僖公三十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古汉语词头、词尾例释

——均非完整的词儿,只是词的构成部分,本身无词汇义,仅表示词性,或凑足音节数量,甚至不专门表词性,基本上有音无义

有+朝代名称、部族名称、国名:

《尚书·召诰》: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

有熊氏、有巢氏等;有明、有清等。

《诗经·击鼓》: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形容词前,无义)

薄、言(一般用在诗歌中)

《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然:常常放在形容词后,逐渐虚化,原来的指示代词的作用减弱,具有了词尾的性质。

《孟子·梁惠王上》:举欣欣然有喜色。

今日的勃然、奋然、潸然、怅然、悠然、油然,等等。

含特殊读音的古代专名

1、会稽(kuài jī):山名。

2、月氏(ròu zhī):亦作月支。

3、龟兹(qiūcí) :汉代西域古国名。

4、可汗(kè hán) :古鲜卑、突厥、蒙古等民族的最高统治者。

5、吐蕃(bō):亦作吐番。公元七至九世纪的古代藏族政权。

6、呼韩邪单于(yé chán yú ):西汉后期匈奴单于。和亲政策,娶王昭君。

7、大宛(yuān) :中亚古国名,汉时与中国交往甚多,产汗血宝马。

8、冒顿(mòdú) :匈奴族军事家。

9、阏氏(yān zhī):汉代匈奴单于、诸王妻的统称。

10、身(yuān)毒:印度古译名。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11、琅琊(lánɡyá):亦作琅邪、琅琊。古山名,在今安徽,又云在山东。

12、皋陶(ɡāo yáo):亦作皋繇。虞舜时的司法官,后用作狱官、狱神代称。

13、樊于期(wūjī或wūqī):秦将,畏罪潜逃投靠燕太子丹。荆轲谋刺秦王时,请求以其首级作为进献秦王之礼。樊自刎而亡。

14、金兀术(wù zhú):金将。姓完颜,本名斡啜,又作兀术、乌珠、斡出。

15、万俟卨(mòqí xié):万俟为复姓。南宋初任监察御史,陷害岳飞,与秦桧争权被黜。桧死任宰相。坚持投降政策。见《宋史?奸臣传四》。

诗经导读

——本名《诗》,最早的乐歌总集,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作品,305篇。——风、雅、颂三类:风是民谣、土乐,含周南、召南、邶、卫、王、郑等十五国风,即15地歌谣,160篇,当时的流行歌曲;雅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指周朝直接统治区的音乐,“雅”表明与地方音乐区别。或指典雅音乐。大雅31、小雅74篇。多数是中上层官吏作品,小部分民歌。几乎都同政治有关,赞颂好人好政,讽刺弊政。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没有情诗;颂多采庙堂祭祀舞曲,含商、周、鲁颂,40篇。

最有特色者:

《七月》农事诗。风诗中最长的,叙述农夫一年的劳动生活。

《小雅?鹿鸣》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后用于贵族宴会宾客。

《魏风?伐檀》对不劳而获者表示愤慨。

《周南?关睢》《邶风?静女》,情诗最有价值,坦诚、真挚。

《周南?桃夭》,嫁女诗

《卫风?氓》,怨妇诗

《邶风?燕燕》,送别诗

《大雅?生民》《公刘》,周初史诗

——四言为主,多用复叠式章法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语言质朴优美,音节和谐明快。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基调

《诗经》用韵

韵学基础知识

压韵即押韵。压、押音近义通。韵例和韵部都是韵的问题,不同于韵母。韵包括韵腹+韵尾,与韵头无关。互相压韵的字放在同样位置上,构成诗韵。常在句尾,即韵脚。

教材标注的即王力的上古30韵部

1,之2,职3,蒸4,幽5,觉6,冬7,宵8,药9,侯10,屋11,东12,鱼13,铎14,阳15,支16,锡17,耕18,脂19,质20,真21,微22,物23,文24,歌25,月26,元27,缉28,侵29,叶30,谈

《诗经》用韵规律

1,从韵在句中的位置看,句尾韵最普遍。不少诗句以代词、语气词收尾,此时,韵在其前,视为句中、句尾韵均可;通常情况下,语气词不能看作韵脚、句尾虚词也不看作韵脚。2,每章(节、段)中所用韵的数量方面,一韵到底或中间换韵。教材已标为不同符号⊿或○3,韵脚相互距离方面。《诗经》押韵一般很密,句句押韵的不少;也有隔句押韵的(通常奇句不压韵,偶句压韵);交韵(奇句压奇句、偶句压偶句)。

——由于是民歌,押韵不严格,格式多样化,所谓格式其实是后人总结出来的,当时并无限制,可谓天籁之音也。想压就压,不压亦可;随时可压,随时可换。

双声叠韵与古音通假

双声叠韵:

古人把声纽相同的字称为双声。如:琉璃、蜘蛛、刁斗、琳琅。

把韵相同的两个字称为叠韵。韵头不同,只需韵腹、韵尾相同。如:旦晚、葱茏、萧条。

古音通假

古代书面语中,同音、近音字的相互通用和假借,称为通假。口语中接近,书面语选择汉字记录时,各有不同,而且都保留到了书面文献中,造成了同一个字词的形体差异。字义完全无关

本有其字者,通假字也。实质是别字,二字形成了通用。

本无其字者,假借字也,实质是需要造字而没有造。

古书注解

——古书注解有不同的体式和名称,传注体、章句体、义疏体等。

1.传注体

以解释词义为主的古书注解。多用于解释古书正文。这种类型的古书注解,名称繁多,最常见的有诂、训、传、注、笺等。

2.章句体

离章辨句也,分析章节、句读也。除解释字词外,还串讲文章大意,兴于汉。汉儒章句经典,多支离繁琐,被斥为“章句小儒”。一般人“羞为章句”,因此自汉以后,章句日渐亡佚。今仅存赵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

3.义疏体

疏通其义也。一种既释经文,又释注文的注释。兴于魏晋南北朝,也称疏,即为前人的“注”作注。文字深奥,经过解释才能明了,犹如水道堵塞,经灌注才能通畅,故称解释经文的为注;仍不明畅,则要疏通,故对经之注文的注释称疏。

义疏体注释常常旁征博引,罗列大量材料,证发经注,这是其长处;失在繁琐冗长。4.集解体

汇集众说加上编者意见的注释。包括集注、集传、集释等,如,何晏《论语集解》,朱熹《孟子集注》,郭庆藩《庄子集释》。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是将《春秋经》《左氏传》聚在一起进行注解,与汇集众说的“集解”名同而实异。

5.音义体

六朝以后重视对古书注音,将注音与释义联系起来,即音义。另有音训、音注、音解、音证、音释等名。陆德明《经典释文》由《周易音义》《尚书音义》《毛诗音义》等14部典籍的音义组成,是音义体的代表作。以注音为主,有时兼有简单释义。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多数汉或魏晋的注,唐宋的疏:

《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论语》: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孝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古注的内容

1、解释字词含义

解词是训诂学中心。打通古今、方言隔阂,关键是解词。

《尔雅》就是研究汉语词义的专著,把古代词义相同相近的词收集在一起,用当时的常用词加以训解。

2、串讲句子大意

除了训解词语外,也对句子进行训释。

3、申述篇章旨意

章旨是诗文篇章的中心意思,训诂中常用数语加以概括。

4、分析古书句读

“句”是指在句子最后一个字下加圆圈,表示一句话完了;“读”指在一句话中间需要临时停顿的字下加一点。

5、阐释语法现象

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是《马氏文通》,但传统训诂学很早就有对语法现象的阐述。大致也可分为句法、词法(实、虚)

常见的古注术语

1.曰、为、谓之

相当于叫,叫做。被释词总是放在它们的后面。既用于一般的释义,也用来分辨同义词的细微差别。

2.谓

使用“谓之”时,被释词放在后面;使用“谓”时,被释词放在前面。往往是以具体释抽象,以一般释特殊,相当于“指”。

3.貌: ……的样子

一般加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

4.犹:相当于

以同义词或近义词相释。

以今语释古语。即用后世通行的名词来解释古语。

5.读曰、读为

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

6.衍、脱、夺

衍又称衍文、衍字,指传抄或刻印过程中多出了文字。

脱或称夺、脱文、脱字,指古书中脱落文字的现象。

7.斥:也就是“指”的意思

8.浑言、析言

“浑言”是笼统地说,又称统言、通言。“析言”是分析地说。这组术语用来辨析同义词,说明其“同”和“异”。

9.如字

为一些多音多义或有异读异解的字注音,强调的是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被释的字要按它本来的读音来读。

古代汉语第二册考点总结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风:15个部分,合称15国风;雅:大雅,小雅,共105篇;颂: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2.韵母:指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其他音素的总和,包括韵头。 韵:指主要元音和韵尾。 3.韵例:关于用韵的格律: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用韵和怎样用韵。 4.阴声韵:从母音收尾或者没有韵尾的韵母。 阳声韵:从鼻音收尾的韵母。 入声韵:以辅音[-p],[-t],[-k]等为韵尾的韵母。 叶韵:有些韵字如读本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须攻读其他音以协调声韵,故称叶韵。 5.三十六字母:中国传统音韵学概念,表示中古声母系统的36个代表字,唐末守温和尚原定30字母,宋人又增6个而成36字母。36字母反映的是唐宋时代共同标准的音声母系统。※三十六个字母是: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影晓匣喻,来日。至于上古声母系统,据初步研究共有32个,拿36个字母来比较,有的要合并一些,有的要分出一些。 6.古无舌上音:指在上古声母系统中设有“知、彻、澄、娘”这组舌上音声母,它们是从舌头音“端[t],透[t],定[d]”这组声母中分化出平韵。 7.古无轻舌音:指上古时期只有重唇音“帮”母,“谤”母,“并”母和“明”母,不存在轻唇音声母“非,敷,奉,微”。 8.双声叠韵:指两个字的韵相同,现代的韵母包括韵头、韵腹、韵尾、声调,而这里的“韵”与之有别:韵中要求韵腹、韵尾相同,而不区别韵头。 双声叠韵词大都用未描绘声色形状,古书注解常常用貌字来解释。 9.古今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中古的韵:206韵,韵腹韵尾相同,区别声调,而不区别韵头。 10.注:东汉以后对经典的注解。《文选注》→狭义;各种类型注解→广义。 11.疏:在注的基础上进一步作注,既解释正义也解释前人注解。 12.正义:解释经传而得其正义。 13.章句:离章析句,变曲支派。 14.集解:①选取各家注解中可取的地方,有时也会把自己的解释加进去;②为原书补充材料,或阐发原书思想。 15.古书注解术语:①曰,为,谓之: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放在“曰”“为”“谓之”的后面。这几个术语的作用相同,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的细微差别。 ②谓:“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时,被释的词都放在“谓”的前面。“谓”这个属于,往往在以具体抽象、或以一般释特殊的情况下,才用上它。 ③貌:“貌”字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 ④犹:使用这个术语时,释者与被释者往往就是同义或近义的关系。 ⑤之言,之为言:使用这俩个术语时,必然是“声讯”;除了释义之外,释者与被释者之间有时也是同音的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系。 ⑥读为,读曰:这俩个术语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⑦读若,读如:这俩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有时也用于说明假借字。 16.衍文:“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这个术语用来指明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 17.脱文:“脱文”简称“脱”(有时作“夺”),也叫“脱字”。这个术语专指古籍中脱落了文

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资料

名词解释、简答 1、字母 字母就是表示古代声母的代表字。 2、五音 早期音韵学著作中分析声纽的术语。所谓五音,是指声母按发音部位分成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五音中,唇音又分为重、轻唇音,舌音分为舌头音、舌上音,齿音又分为齿头音和正齿音。 3、清浊 从发音方法来分,清音是不带音声母,发音时声带不振动;浊音是带音声母,发音时声带振动。 4、阴声韵 阴声韵,简称阴声,指无韵尾或以元音 [-u][-i]收尾的韵,如表中的戈果过韵和脂旨至韵。 5、阳声韵 阳声韵,简称阳声,指以鼻音[-m][-n][-?]收尾的韵,如表中的侵寝沁韵、真轸震韵和东董送韵。 6、白话 古白话指自唐宋以来逐渐形成的口语实录,以北方口语为基础。古白话的真正兴起是在唐宋,如唐代的变文、禅宗语录。宋代话本的出现标志着古白话的正式形成。古白话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7、文言 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如《诗》、《书》、《礼》、《春秋》、《老子》、《论语》、《荀子》等所使用的;以及后来历代作者仿古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如两汉诗文歌赋、唐宋散文等。文言有两大特点:第一,它是脱离口语的,因此带有超方言性;第二,它带有人为的仿古性,因此是超越时代的。 8、六书 六书是战国以后的人根据汉字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9、许慎对六书的定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10、四体二用 清代学者戴震提出,是对六书的分类情况。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 11、古无轻唇 清代钱大昕首先提出,上古音中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只有重唇音帮、旁、並、明。后来的轻唇音都是由重唇音分化来的。 12、古无舌上 清代钱大昕首先提出,上古音中没有知、彻、澄等舌上音,这类音中古时期才从端、透、定等舌头音中分化出来。

古代汉语—古今字

古今字 定義:是指在某個意義上先後出現的兩種不同的字形,先出現的叫做“古字”,後起的叫做“今字”。比如: 莫——暮 莫,意为没有,不,不要。 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然——燃。 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 本义:燃烧。 对于古今字问题,古書注釋的規範是: X,XX,這個意義後來寫作X。 X,X的古字。 X,今字作X。 為什麼會造成古今字: 在上古时代,特别是先秦时代,汉字的数量比后代要少得多。许慎的《说文解字》只收了9353个字,其中有许多是僻字,常用字实际上只有三四千个。例如《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总共只用了4466个字。后来,汉字不断增多,以《康熙字典》为例,它收了47035个字,但我们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上古的人头脑简单,概念贫乏,只用少数字就够了。上古人的概念无论如何贫乏,决不会比近代人的概念少得那样多。但丝毫不能说明清代人的概念比上古人的概念多四五倍。汉字增多的原因有三:(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产生新字;(二)各个时代逐渐衰亡的字仍然保存在字典中;(三)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在這個漢字不斷增多的過程中,就產生了很多古今字。主要原因有二: 1.假借字久借不歸,只得給原意另造新字。 比如,前文說過的,表示選擇的疑問代詞“孰”沒有本字,一開始就借用本義是“食物加熱到可吃的程度”的“孰”字來表示,後來替“孰”字本義所表示的詞造了“熟”字。 亦——腋。 甲骨文字形,在“大”(人)旁加两点,指示两腋所在。“腋”的本字。本义:人腋窝亦,人之臂亦也。——《说文》。字俗作腋 胳谓之腋。——《广雅》《广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词典,收字18150个,是 仿照《尔雅》体裁编纂的一部训诂学汇编,相当于《尔雅》 的续篇,书取名为《广雅》,就是增广《尔雅》的意思。 腋在肘后。——《埤苍》《隋书·经籍志》载有曹魏初博士张揖(字稚让)《埤苍》三卷,六朝隋唐著作多见徵引,大约佚于宋代。

古代汉语部分整理

鄭伯克段于鄢 要點提示 一、文字 【通假字】 1.莊公寤生。(寤—啎) 2.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帥—)3.若闕地及泉。(闕—掘) 【古今字】1.謂之京城大叔。(大—太)2.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避)3.姜氏何厭之有。(厭—饜,注:義通) 【異體字】1.佗邑唯命。(佗—他)2.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三—三)3.多行不義,必自斃。(斃—獘)4.無庸,將自及。(庸—用)5.遂寘姜氏於城潁。(寘—置)6.孝子不匱,永錫爾類。(錫—賜) 二、词汇 【古今異義詞】1.多行不義,必自斃。(斃:倒臺)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貳:兩屬)3.厚將得衆。(厚:領土廣大)4.大叔完聚。(完:修葺)5.繕甲兵。(兵:武器)6.夫人將啓之。(啓:打開城門)7.未嘗君之羹。(羹:帶汁的肉)8.愛其母,施及莊公。(施:延伸、影響)【古今同形異構詞語】1.不及黃泉,無相見也。(相見:見我)2.大叔又收貳以爲己邑(以爲:“以”是介詞,賓語“之”省略,“爲”是動詞,作爲) 三、语法 【句式】 [一]判斷句: 1.制,巖邑也。(主語:制,謂語:巖邑) 2.國之害也。{主語:此(省略),謂語:國之害} 3.潁考叔爲潁谷封人。(主語:潁考叔,謂語:爲潁谷封人) 4.潁考叔,純孝也。{主語:潁考叔,謂語:純孝(之人)} [二]被動句: 1.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蔓草是被除的物件,此爲不帶形式標誌的被動句) [三]賓語前置句: 1.姜氏何厭之有?(何厭,前置賓語,依靠指代詞“之”複指提到動詞“有”之前) 2.敢問何謂也?(何,前置賓語,疑問代詞在疑問句中作賓語,故提到動詞“謂”之前) 3.君何患焉?(何,前置賓語,疑問代詞在疑問句中作賓語,故提到動詞“患”之前) 4.其是之謂乎?(是,前置賓語,依靠指代詞“之”復指提到動詞“謂”之前) [四]雙賓語句: 1.謂之京城大叔。(之,間接賓語,京城大叔,直接賓語) 2.不如早爲之所。(之,間接賓語,所,直接賓語) 3.公賜之食。(之,間接賓語,食,直接賓語) 4.公語之故,且告之悔。(之,間接賓語,故、悔,直接賓語) [五]習慣句式: 1.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猶……況……,先退一步,然後再進一步申說) 2.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若之何,對他怎麽辦) 【詞類活用】 1.莊公寤生,驚姜氏。(驚,用如使動,意爲“使……受驚”) 2.愛共叔段,欲立之。(立,用如使動,意爲“使……立”) 3.夫人將啓之。(啓,爲動用法,意爲“爲……開門”) 4.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隧,名詞用如動詞,意爲“挖隧道”) 【重要虛詞】 1.公弗許。(弗,一般性的否定副詞,只能否定及物動詞,且動詞後不能帶賓語)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既而,是時間副詞“既”和連詞“而”的結合,表示某事過後不

(完整版)古代汉语第二册.doc

古代汉语第二册 古代汉语第二册 墨子导读 墨子门徒多来自社会下层。严密的政治团体,纪律严明。吃苦耐劳,勤于实验,作战勇敢, 平时生产。 墨家代表小私有者利益。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反对亲疏贵贱之别。有“摩顶放踵,利天下 为之” (孟子·尽心上 )献身精神。非攻、非乐、节用、节葬,反对享乐。赖其力者生,不赖 其力者不生。政治上“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则得治” ,尚贤、尚同;官无常 贵,民无终贱。均不合时宜。 墨家思想在中国民间的社会底层流传。 《墨子》原本 71 篇,传至今的 53 篇。一部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科学著作。不仅涉及认识 论、逻辑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内容,还包含有时间、空间、物质结构、力学、光学和几何学 等自然科学知识。 老子导读 《道德经》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无神论。核心是“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构成万物的基础,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并非人的意志的反映。反映道家思想的最著名对联: 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导读 《庄子》共33 篇,包括内篇7 篇、外篇15 篇、杂篇11 篇。 庄子文章想象力丰富,文笔变化多端,富有幽默讽刺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影响很大。李白 诗涉及《庄子》的有24 篇。 《庄子》第一篇。逍遥游,即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绝对自由地生活在社会上。庄子不满于 现实羁绊而提出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理想。 《不龟手之药》解题:智慧境界的差异。同《齐物论》观点,万物无大小好坏之别,人的智 慧大,见地高,小事物也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反之,再高明东西也发挥不了作用。运用之 妙,存乎一心 逍遥游,庄子主旨;秋水,庄子文才;胠箧,愤青意识 韩非子导读 与李斯同师荀子。口吃,不善言谈。韩国日衰,多次进谏,不受重用,遂发愤著述以求闻达, 《韩非子》 10 多万字,战国法家思想“刑名之学”集大成者。 西汉刘向校书时增《初见秦》《有度》等篇目,定为 55 篇。思想成就超过所有法家人物,总结 商鞅、申不害等人思想,提出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鼓励君主重视权力、威势和驾驭臣 下的权谋之术,保证法令畅通,巩固集权地位。 《楚辞》导读 ——楚辞是战国后期一种新诗体。源于楚地歌谣,有重大变化。文辞繁丽,容纳复杂内涵, 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西汉刘向整理成集,名之楚辞,代表性作家屈原、宋玉等。 ——屈原,中国最早的爱国诗人。楚辞中屈原作品 20 余篇占绝大部分,包括离骚、九歌( 11 篇)、天问、九章( 9 篇)、远游、卜居、渔父、招魂等。宋玉《九辩》,景差《大招》,汉代贾 谊《惜誓》、王褒《九怀》、刘向《九叹》等。

古汉语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汉语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 字 一个字原则上只应有一个形体,不需要两种以上的写法。但是汉字是一种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字,使用汉字的人又非常多,在汉字发展过程中,有些字出现了两种以上的写法,那是很自然的。古书上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形体分歧的字。现在汉字简化以后,字的形体统一起来了,这给人民群众学习文化带来了莫大的便利。对一般人来说,只要掌握了简化后的汉字就够了;但对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的人来说,如果只掌握现在通行的形体划一的简化字,而不了解那些形体分歧的字,阅读古书时就会遇到不少困难。 不同形体的字可以分为三大类:1.古今字;2.异体字;3.繁简字。下面分别加以叙述。 1.古今字 在上古时代,特别是先秦时代,汉字的数量比后代要少得多。许慎的《说文解字》只收了9353个字,其中有许多是僻字,常用字实际上只有三四千个。例如《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总共只用了4466个字。但我们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上古的人头脑简单,概念贫乏,只用少数字就够了。上古人的概念无论如何贫乏,决不会比近代人的概念少得那样多。以《康熙字典》为例,虽然它收了47035个字,但丝毫不能说明清代人的概念比上古人的概念多四五倍。汉字增多的原因有三:(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产生新字;(二)各个时代逐渐衰亡的字仍然保存在字典中;(三)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例如一个“辟”字就兼有后代的避、辟、僻、嬖、譬等字的意义: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宣公二年) (后来写作避。)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后来写作辟(注:现在“辟”又简化为“辟”。)。)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 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 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 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 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 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

古代汉语 第二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

名词解释 1、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就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与押韵得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唐代形成得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得限制。最本质得特点就是讲究平仄。 2、注疏:注:东汉以后对经典得注解、《文选注》→狭义;各种类型注解→广义。疏:在注得基础上进一步作注,既解释正义也解释前人注解。 3、传:解说经文字词、阐明其大义得注解。 4、笺: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得一种注释。笺得本义就是小竹片,古人用笺随时记下心得体会,以备参考、 5、正义:解释经传而得其正义。 6、章句:章句就就是“离章辨句”得意思。其特点就是,除了对古书作逐词解释外,还要说明句意与全章大意,分析句法,辨明篇章结构等、 7、集解:①选取各家注解中可取得地方,有时也会把自己得解释加进去;②为原书补充材料,或阐发原书思想。 8、《论语》:《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得语录体散文集。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得思想,就是儒家学派得经典著作之一、 9、《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就是北宋时代官修得一部韵书,由陈彭年、丘雍编修。《广韵》就是中国现存得一部重要韵书。 9、《尔雅》: 《尔雅》就是辞书之祖。收集了比较丰富得古代汉语词汇。 《尔雅》就是第一部词典,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与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得标准语。《尔雅》得意思就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10、诗经:就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春秋时称诗或诗三百,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有了诗经之称。《诗经》按音乐得不同,分编为“风”“雅"“颂”三类。“风"就是带有地方色彩得音乐,也称“国风”,就是诗经得精华。“雅"就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得音乐,即王畿之乐。颂就是宗庙祭祀得乐歌。 《诗经》得艺术特点:1、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现实政治得创作倾向。2。运用赋比兴得表现手法——赋直接描绘抒情与铺叙。比比方比喻,使形象更鲜明。兴借助其它得事物作为诗歌得发端、3。借景言情得抒情方式。

古代汉语下字词

第三讲:《庄子》北冥有鱼《庄子·内篇·逍遥游》 二、字、词、语法难点分析 (一)字: 通假字:冥(溟)有(又)辩(辨)辩(变)邪(耶)决(趐)培(凭)而(能) 古今字:志(誌)反(返)知(智) 异体字:飡(餐) (二)词:1、词与非词:扶摇、夭阏——连绵词、羊角;词尾——然。果然、泠然、犹然、数数然 2、语气词:也 1)句中语气词: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主语之后,表示提示、停顿2)句中语气词:此小大之辩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帮助表达判断。 三、语法: 1、双宾句:芥为之舟 2、语序:宾语前置: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2)、彼且奚适也——动词宾语前置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彼且恶乎待哉——介词宾语前置 3、判断句:此小年也。此小大之辩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四、多义词辨析: 1、之:1)代词:2)连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2)连词:主谓之间相当与名词性结构。风之积也不厚。 惯用句式:其……耶(邪),其……耶(邪)表示选择问句。其——委婉语气词,耶(邪)——句末语气词 2、而:1)连词,用语状中之间。怒而飞。决起而飞。 2)连词,表顺接。三飡而反。 3、以:1)介词,去以六月息者也。——谓语后以八千岁为春。——谓语前 2)连词,以游无穷。 《庄子》之《北冥有鱼》: 一、掌握下列词义: 怒:振奋(翅);志:志,记载;抟:环绕着飞向上空;厚:深;覆:倒;培(风):凭借,依赖;决:迅速的样子;抢:突过;适:到……去;年:寿命;知:智慧;劝:鼓励;境:界限;待:依靠。 御风而行:乘 御御六气之辩:乘—顺应 介词:鲲之大;鹏之徙于南冥也;水之积也不厚;此亦飞之至也。 动词: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到……去 之指示代词:之二虫又何知 人称代词:众人匹之;犹然笑之;举世而非之。 “之”当介词有哪三种用法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通训定声》。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 古书注解 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一、填空: 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10、清代王引之 《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 列(上、下平声各15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11、近人张相《诗 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 笔划多少为序。笔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 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12、古代汉语以单音 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五种依次排列。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B、加上词头词 尾。 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1 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辨别本义。 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 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纠正。的分水岭。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16、押韵分为三种: 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5、《辞源》1915 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 押韵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 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17、《诗经》押韵 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 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诗经》押古韵。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 城、沈颐,张相主编。 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19、注解古书开始于汉 代。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_翻译

墨子【非攻】 原文: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译文:现在有一个人,进入了别人家的果园,偷走了人家的桃子和李子。大家听说了就会责骂他,居上位执政的人捕获他之后会惩罚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而使自己得到好处。至于偷别人的狗、猪、鸡等家畜家禽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进入别人果园偷桃李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至于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偷别人的狗、猪、鸡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至于杀死无罪之人,拖走他的衣服,拿走戈和剑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并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对此,世上有道德之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会认为它们不对,说这些是不道德的。现在到了放肆的攻打他国这件事上,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就(这件事情)来称赞它,说是道德的。这能说是知道道德和不道德的分别吗? 杀死一个人是不道德的,必会有一条死罪。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类推,杀死十个人就是十倍的不道德,必会有十条死罪;杀死一百人就是一百倍的不道德,必会有一百条死罪。对此,世上有道德之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会认为它们不对,说这些是不道德的。现在到了放肆的进行不道德的事攻打他国这件事上,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随着称赞它,说是道德的。实在不知道这是不道德的,所以才会记载下来留给后世。如果知道是不道德的,又怎么解释把那些不道德的事记载下来并留给后世这件事呢? 现在有些人,看到的黑色较少时说是黑色,看到的黑色多了时就说是白色,那么大家一定会认为这人不知道黑色和白色的区别;尝到的苦较少时说是苦的,尝到的苦多了时就说是甜的,那么大家一定会认为这人不知道甜和苦的区别。现在做了小的错事,就明白是不对的。大的错事如攻打他国,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随着称赞它,说是道德的。这能说是知道道德和不道德的区别吗?!“由此可知道普天下的君子们,在区分道德与不道德上是多么混乱啊。” 【老子】 (一)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好的,这就有了丑陋了;都知道什么是善良的,这就有了恶了。所以有和无互相依存,难和易互相造成,长和短相互体现,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音和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跟从。所以有德的圣人看待万物都是顺其自然,实行不用言辞的教育,万物兴起而顺应不加干涉,生发而不去占有,有所施为,但是不依赖,大功告成却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永远不会离开功。 (二)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三十根木辐共一个轮毂,当木辐和轮毂的个性用处没有了,就立刻有了木辐和轮毂的整体利益——车。人做泥胚烧制瓷器,当人做、烧的动态行动没有了,就立刻有了静态行动——瓷器。 封闭的室屋配上门窗,当门窗原有的砖木没有了,就立刻有了室屋内空间与室屋外空间直通的用处。 所以有车、有器、有室是为了整体的利益,消除众多个体的个性是为了让众多个体全部有用。 (三)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考研古代汉语试题库完整

考研古代汉语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句中,“之”用作指示代词的一句是() A曰:否,以票易之。B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C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D此车一人殿之,可以成事。 2、下列句中,“其”作人称代词的一句是() A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B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D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3、下列句中,“所”字结构表示动作对象的一句是() A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B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C诺,恣君之所使之。D其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下列句中,“见”表示对他人行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作用的一句是() 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B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厚者为戮,薄者见疑。5、下列句中,“相”表示一方发出动作、另一方接受动作的偏指关系的一句是() A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B鹬蚌相争,渔翁得利。C不及黄泉,无相见也。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6、下列句中,“其”表示祈使语气的一句是() A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B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C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D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7、下列句中,“以”用作连词,表示后一项动作是前一项动作的目的或结果的一句是()A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B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C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车,尽破之以归秦。D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8、下列句中,“为”作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的一句是() A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B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C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D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且无令舆师陷入君地。 9、下列句中,“然”作连词,表示转折的一句是() A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B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D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10、下列句中,“则”作连词,表示后项的行为、情况是前项动作施事者未曾料到、一般译为“原来已经”的一句是() A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B于是至则围王离。C欲速则不达。D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11、下列句中,“而”作连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表示转折意味的一句是() A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B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C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D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12、在“滕君,则诚贤君()”和“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句中,括号里使用的句末语气词应该依次是() A也,焉B矣,焉C矣,也D耳,矣 13、在“晋国,天下莫强()”和“孟尝君问:‘冯公有亲()?’”句中,括号里使用的句末语气词应该依次是()

最新《古代汉语》部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列举1

《古代汉语》部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列举 1 2 第二单元 3 《郑伯克段于鄢》 通假字: 4 5 寤:通“”,倒逆。注P97 例句:“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 6 遂恶之。” 7 无:通“毋”,不要。注P99 例句:“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8 阙:通“掘”,挖掘。注P103 例句:“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9 不然?” 10 古今字: 11 大:今字“太”,表示尊称。注P98 例句: “请京, 使居之,谓之京城大12 叔。” 13 辟:今字“避”,避免。注P99 例句:“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14 厌:今字“餍”,满足。注P99 例句: “对曰:姜氏何厌之有!” 15 尝:今字“” ,副词,品尝,体会滋味。注P102 例句:“小人有母,皆16 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17 异体字: 18 佗:同“他”,其也,另外的。注P98 例句: “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19 20 :同“昵”,亲近。注P100 例句: “公曰: “不义不,厚将崩。”

21 22 《公孙无知之乱》 23 通假字: 24 绌:通“黜”,贬低。注P109 例句: “衣服礼秩如 ,襄公绌之”。 25 游:通“”,出行, 乐。注P110 例句:“齐侯游于姑棼”。 26 御:通“”,抵。注P110 例句: “我奚御哉! ” 27 税:通“脱”,解脱桎梏。注P113 例句: “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28 税之”。 29 古今字: 30 :今字“嫡”,正妻所生长子。注P109 例句:“衣服礼秩如”。 31 见:今字“现”,出现。注P110 例句: “彭生敢见”! 32 坠:今字“”,坠落。注P110 例句: “公惧, 坠于车”。 33 反:今字“返”,返回。注P110 例句: “反,诛屦于徒人费”。 34 路:今字“辂”,古代的一种大车。注P112 例句: “公丧戎路,传乘而归”。 35 辟:今字“避”,躺避。注P112 例句: “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36 皆止”。 37 异体字: 38 期:同“”,一周年。注P109 例句: “期戍,公问不至”。 39 《之战》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通论讲义全

通論十三:連詞,介詞 一、連詞 (一)總說 1、所謂連詞,是指起連接作用的詞。連詞可以連接兩個詞、兩個詞組,還可以連接兩個分句。 2、常用連詞:與、及、且、而、以、則、於是、故、是故、然、況、雖、若、如、苟、倘、令等。(三)而 1、“而”字的作用是連接形容詞、動詞或動詞性的詞組,表示兩種性質或者兩種行為的聯繫。“而”字不連接兩個名詞。所以“而”字前後的名詞只要不做主語和賓語,就有可能活用為動詞。 2、順接和逆接 (1)連詞“而”連接的兩項上有時是事理相關的,有時是前後相承的,有時是狀態類似的,有時是性質上相同的。這時的“而”起到順接作用。一般翻譯為“而且”“便”,而更多的翻譯為“而”。 例:任重而.道遠。(事理相關) 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陰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蜹至焉。 (前後相承。質、的都是射箭的靶子) (2)連詞“而”連接的兩項有時在意思上是相反的或者事理不相因、語意不連貫的。這時“而”起到逆接作用。一般翻譯為“卻”“可是”“但是” 例: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眼睛不能同時看兩樣東西卻能看得很清楚,耳朵不能同時聽兩種聲音卻能聽得很清楚) (3)所謂順接和逆接,只是從具體的上下文的意思看的,並不是說“而”字有兩種性質。 3、從“而”連接的前後兩部分的句法關係來看有這樣三種情況: (1)聯合結構中,連接動詞、形容詞或動詞、形容詞性的词组。這種用在聯合結構中的“而”,被連接的兩項在意義上沒有主次之分。 例:敏于事而.慎於言。 (2)在偏正結構中,連接狀語和謂語中心動詞。 例:未至,道渴而.死。(還沒有到,就因為口渴死在路上) (3)在主謂結構中,連接主語和謂語兩個部分。 例:先生獨未見夫僕乎?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畏之也。 (先生沒有見過僕人嗎?十個人跟隨著一個主人,是因為力氣不如,智力在他之下嗎?是因為畏懼他)有時“而”用在主謂結構中有假設的意思。 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沒有信用,就不知道會怎麼樣。)

古代汉语:重点句子辨析整理大全(考试实用)[1]

古代汉语:重点句子辨析整理大全(考试实用) 句子 治国何患?何谓也?(以上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又何马之能知也。(以上是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判断句:此黎丘丈人之智也。是必夫奇鬼也。 判断句:(1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2 )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 (“是”是指示代词“这”意。) 宾语前置:(1 )无乃尔是过与?(2 )何以伐为?(3 )又何加焉?(4 )岁不我与。 双宾语: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分承修辞方法。“岈然”承“高”而言。“洼然”承“下”而言。“若垤”又承“岈然”而言,“若穴”又承“洼然”而言。 2 、萦青绕白:指代修辞方法。“青”指代青山,“白”指代河 流山川。3 、故为之文以志:双宾语。 1 、谓之京城大叔。(双宾语) 2 、姜氏何厌之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 、不如早为之所。(双宾语) 4 、敢问何谓也?(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5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双宾语) 6 、君何患焉?(疑代) 7 、其是之 谓乎?(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1 、此城濮之赋也,(判断句) 2 、晋与鲁卫,兄弟也。(同上) 3 、丈夫之许,寡人之愿也。(同上) 1 、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复指前置宾语) 2 、无亦是务乎?(疑代作前置宾语)。 3 、有令德也夫:判 断句。4 、夫令名,德之舆也。(判断句)5 、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两个动词共用一个宾语。 天下莫之能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 、客何好?客何能?(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2 、为之驾。(双宾语) 3 、以何市而反?(疑代作宾语前置)。 4 、 不拊爱子其民(二动词共一宾语)5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判断句)。 1 、寡人将谁朝而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2 、千里之马至者三:数量词作谓语。 3 、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 乎?(“见”表被动的助动词,整句是被动句。) 1 、项籍者,下相人也。(判断句) 2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宾语前置)。 3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表示目的的判断句。 4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是谓语。“者”字结构表示“的次数”作主语。 5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被动句。 6 、赐之卮酒、赐之彘肩:双宾语。6 、大王来何操(疑代宾语前置) 7 、吾为若德。(双宾语)。 其田单之谓邪:(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1 、何以复加?(疑代) 2 、何谓相坐?(同上) 3 、何以女为见(同上)。 4 、子卿尚复谁为乎?(同上) 5 、 皆为陛下所成就:“为所”被动句式。6 、虽欲报恩将安归:(疑代) 1 、卿弟安在?(疑代) 2 、恐见疑于当时矣:被动句。 3 、是何言之陋也!(感叹句)这说的话是多么的浅薄。 1 、车边病是也:(判断句) 2 、耳目聪明:分承修辞方法,即耳聪目明。 1 、吾其左衽矣:借代修辞方法。指代晋国将要被符坚灭亡。 2 、为晋兵所杀:被动句式。 ════════════════════════════════════════════════════════════════════ 华夏大地教育网https://www.sodocs.net/doc/a21794015.html, 中国远程教育领航者自考网络辅导第一校园本套试题共分3页,当前页是第1页-

古代汉语第二册 复习资料讲解学习

一、指出古今异体通假 (一)通假字 1、已,通“矣”。语气词。斯不善已。 2、伯,通佰,百倍。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3、辯-辨:分別。“此小大之辯也。” 4、有-又:又。“旬有五日而后反。” 5、辯-變:變化。“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 6、培-憑:憑藉。“而後乃今培風。” 7、瓠-廓:很大的樣子。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 8、呺-枵:大而中空。非不呺然大也,吾爲其無用而掊之。 9、龜-皸:手足凍裂。宋人有善為不龜首之藥者。 10、嚮-響:響聲。今簡化作“响”。“砉然嚮然。” 11、蓋-盍,疑問代詞。“技蓋至此乎?” 12、郤-隙:空隙。“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 13、擿-擲:投擲。“擿玉毀珠,小盜不起。” 14、辯-辨:分辨。“不辨牛馬。” 15、邪,通“耶”,語氣詞。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16、阨通隘,狭窄。夫處窮閭阨巷。 17、輮-煣:火熨木使曲。“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18、有-又:副詞。再。“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19、槁-藃:收縮。“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20、靖-靜:安心。“靖共爾位,好是正直。” 21、介-丐:給予。“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22、生-性:先天條件。“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23、象-像:按照。“榮辱之來象其德。” 24、柱-祝:斷。“強自取柱,柔自取束。” 25、蟺-鱔:鱔魚。“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 26、疇-儔:同類。“草木疇生,禽獸群居,物各從其類也。”(二)古今字 1、兹,今作滋。更。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2、見,今作现,表現出。其不欲見賢邪! 3、冥,后作溟。大海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4、志-誌:記載。“《齊諧》者,志怪者也。” 5、反-返:返回。“適莽蒼者,三飡而返。” 6、知-智:智慧。“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7、閒-間:間隙。“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 8、匱-櫃:柜子。今簡化為“柜”。“将為胠篋、探嚢、發匱之盜” 9、知-智:智慧。“此世俗之所謂知也。” 10、采-彩:色彩。“滅文章,散五采,膠離朱之目。” 11、鄉-嚮:以前。今簡化為向。“然則鄉之所謂知者” 12、說後作悅,高兴。王說之。 13、反後作返,返回。反於宋。 14、知-智:智慧。“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15、共-供:供奉。“靖共爾位,好是正直。” 16、舍-捨:放棄。“鍥(qiè)而舍之,朽木不折。”

古代汉语课本整理

第一章文字 第一节汉字概说 一有关汉字起源的传说(结绳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 二汉字产生的途径 汉字产生的途径主要有两个,图画和契刻。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中说:“中国文字的起源应当归为指事与象形两个系统。”指事又叫刻画系统,契刻当是其主要渊源,象形系统即图画系统。 (一)源于图画:象形文字 1、图画与汉字的本质区别: 1)目的不同:图画属于艺术形象,先民描绘图画是为了表现美、按照美的规矩创造,或是为了表达某种宗教观念等目的;文字属于书写符号,是为了记录语言;2)与语言的关系不同:图画表达的意义并不固定,不能与词建议一对一的联系,而且没有读音;只有当图画与语言中的词之间产生了固定的对应关系,即一个图画联系上一定的声音单位(词的发音)并代表了该声音单位所表示的意义(词的含义)时,才变成了文字。所以,图画到文字有一个质变的过程。 3)抽象程度不同:象形文字抽象程度高,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或大体轮廓来“据义绘形”;图画要求真实的表现具体事物,抽象程度低。 2、图画演变为文字:自发产生阶段,自觉创造阶段 (二)源于契刻 1、概念:契刻就是在竹木等物体上刻画记号。其作用主要用来计数或提示事件。 2、契刻演变成汉字:一部分契刻符号由于直接表示语词而成为汉字,一部分契刻符号经过改造整理后用来表示语词而成为汉字还有些契刻符号没有发展成为汉字。总之,契刻不是文字,契刻成为文字的条件是表示语词。 三汉字产生的时代和汉字体系的形成 1、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 2、汉字体系形成于夏代(距今已有4000年),原因: 1)夏王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正式进入阶级社会。迫切需要文字比较完整的记录语言,方便统治; 2)夏代有文献,说明文字体系已经形成; 3)夏末,夏朝已建有图书档案,说明至迟在夏朝中期或更早,汉字体系已经形成。 第二节汉字形体的演变(字体的演变和字形的演变) 字体的演变就是汉字的总体系和发展的总趋势而言,主要体现在书写风格和笔势的发展 确定文字的条件: 1、有比较固定的音义,可以记录语言中的词——音义; 2、线条化、图画化——形; 3、约定俗成,社会公认,有一定传承性——社会性 一汉字字体的演变 1、汉字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书写材料或书写工具的改良或替换密切相关。 2、汉字的演变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