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古代汉语第二册(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古代汉语第二册(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古代汉语第二册(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古代汉语第二册(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古代汉语第二册

墨子导读

墨子门徒多来自社会下层。严密的政治团体,纪律严明。吃苦耐劳,勤于实验,作战勇敢,平时生产。

墨家代表小私有者利益。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反对亲疏贵贱之别。有“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献身精神。非攻、非乐、节用、节葬,反对享乐。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政治上“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则得治”,尚贤、尚同;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均不合时宜。

墨家思想在中国民间的社会底层流传。

《墨子》原本71 篇,传至今的53 篇。一部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科学著作。不仅涉及认识论、逻辑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内容,还包含有时间、空间、物质结构、力学、光学和几何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老子导读

《道德经》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无神论。核心是“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构成万物的基础,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并非人的意志的反映。反映道家思想的最著名对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导读

《庄子》共33 篇,包括内篇7 篇、外篇15 篇、杂篇11 篇。

庄子文章想象力丰富,文笔变化多端,富有幽默讽刺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影响很大。李白诗涉及《庄子》的有24 篇。

《庄子》第一篇。逍遥游,即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绝对自由地生活在社会上。庄子不满于现实羁绊而提出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理想。

《不龟手之药》解题:智慧境界的差异。同《齐物论》观点,万物无大小好坏之别,人的智慧大,见地高,小事物也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反之,再高明东西也发挥不了作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逍遥游,庄子主旨;秋水,庄子文才;胠箧,愤青意识

韩非子导读

与李斯同师荀子。口吃,不善言谈。韩国日衰,多次进谏,不受重用,遂发愤著述以求闻达,《韩

非子》10 多万字,战国法家思想“刑名之学”集大成者。

西汉刘向校书时增《初见秦》《有度》等篇目,定为55 篇。思想成就超过所有法家人物,总结商鞅、申不害等人思想,提出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鼓励君主重视权力、威势和驾驭臣下的权谋之术,保证法令畅通,巩固集权地位。

《楚辞》导读

——楚辞是战国后期一种新诗体。源于楚地歌谣,有重大变化。文辞繁丽,容纳复杂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西汉刘向整理成集,名之楚辞,代表性作家屈原、宋玉等。

——屈原,中国最早的爱国诗人。楚辞中屈原作品20 余篇占绝大部分,包括离骚、九歌(11 篇)、天问、九章(9 篇)、远游、卜居、渔父、招魂等。宋玉《九辩》,景差《大招》,汉代贾谊《惜誓》、王褒《九怀》、刘向《九叹》等。

屈原作品大致两类:一类是《离骚》《九章》等流放生活中的政治抒怀诗;一类是以《九歌》为代表的祭歌和反映诗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天问》。

屈原《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品。由此世人称楚辞为“骚体诗”,并与《诗经》并称“诗骚”。南北作品的代表。

···《山鬼》导读

屈原在民间祭神乐歌基础上创作的组诗《九歌》,以浪漫色彩浓烈、想象丰富、语言精美、

韵味隽永著称,《山鬼》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国殇》导读

追悼阵亡士卒的挽诗。一场敌众我寡、短兵相接的战斗,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颂悼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很可能是楚军抗击强秦。楚国灭亡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卜居》导读

表现屈原不愿意同流合污的精神

···《渔父》导读

实录或虚构争议。两种截然的人生选择:屈原的内心挣扎;渔父的洁身自好:和光同尘、不做抗争中包含睿智和超脱。古代文人无论庙堂之高或江湖之远,多向往渔父生活。渔父是隐逸者的象征。

古汉语连词例释

而,以,则,然,且,与,况,苟,虽

1、而:本义“颊毛也”。借作连词,三种主要用法:

①用于联合结构,表并列、承接、转折等关系。

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表逆接)

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只有当名词作谓语且带有描写性质时,才用“而”连接。《荀子·劝学》:“蟹六跪而二螯。”

②用于偏正结构,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

欧阳修《醉翁亭记》:朝而往,暮而归。

《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③用于主谓结构,连接主语和谓语,有假设或转折之意。

《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而死,谁其嗣之?(表假设)

《战国策·赵策》: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表转折)

2、以:连词“以”和连词“而”的用法相近,三种主要用法:

①用于联合结构,表示并列、承接等关系。

《礼记》: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左?成二年》: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

②用于偏正结构,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

柳宗元《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③用于复句,表示目的、结果、原因。

《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目的,以便)

《左?僖三十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表原因,因为)

3、则:本义“等画物也”,借作连词,常用于复句中,起连接作用。六种主要用法:

①表示时间上的相承关系,译作“就”、“便”

《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

②表示情理上的因果关系,译作“那么”、“那么就”。

《管子·牧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③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译作“虽然”、“可是”、“却”。

《国语·吴语》: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

④表假设关系,如用在假设分句中,译作“如果”、“假如”。

《逍遥游》: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⑤表示对比关系,译作“就”、“那么”

《晏子春秋·晏子使楚》: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⑥表示“发现”,译作“原来已经”

《左传·僖三十三年》: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4、然:本义“燃烧”。借作连词,复句中表转折,然而、但是。

《左?僖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史记·高祖本纪》: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跟“然”有关的凝固结构:

①然则——“然”是代词,“则”是连词,既然这样、那么。

《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然后——“然”是代词,然后也。

《六国论》: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则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③然而——“然”是代词,“而”是连词。虽然如此,但是。

《孟子·梁惠王上》: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虽然——“虽”是连词,“然”是代词,尽管如此、可是。

《孟子·滕文公上》: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古汉语介词例释

于(乎),以,为,与,因,由,自,方

1、于(乎):五种主要用法:

①表示处所和时间,译作“在”。

《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古汉语中表处所的“于”可以不出现,直接以名词作地点补语:

《左?僖三十年》: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②介绍涉及的对象,可灵活翻译。

《左传?隐公元年》: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墨子?公输》: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③说明原因,译作“由于”、“因为”。

《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④表示比较,译作“比”。

⑤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的发出者。

2、以:本义是“用也”。虚化为介词,五种主要用法:

①表示动作的工具或凭借。

《战国策·楚策》: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

②表示人的身份、地位。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

《汉书·张骞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③表示率领或依照。

《左·僖五年》:宫之奇以其族行。(率领)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余船以次俱进。(按照)

④表示原因。

《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⑤表示时间。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

有以、无(亡)以凝固结构,有(没有)什么可以拿来。

《战国策》: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列子》:河曲智叟亡以应。

古汉语语气词

——不充当句子成分,也不表示成分的语法关系,只表示不同语气。按照句子中位置,三类:句尾、句首、句中。

句尾语气词:也,矣,已,乎,与,邪,为,哉,焉,夫,耳

1、也:用在句尾,含有判断、肯定、确认的语气。

①用于判断句,帮助谓语进行判断。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者,阳城人也。

②用于叙述句,表示对所述情况深信不疑。

《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③用于因果复句,表示对原因或结果的肯定。《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④用于疑问句,表示疑问语气。

《战国策·齐策》: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⑤用于祈使句,表示命令、禁止、祈使等语气。

《左传·隐公元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表命令)

《史记·项羽本纪》: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禁止)

2、矣:“矣”和“也”用法完全不同:“矣”表动态,“也”表静态;“矣”强调事物发展过程,把变化状况告诉别人,“也”不表示变化过程,只把对事物的判断告诉别人;“矣”与现代的“了”“啦”相当,“也”字则没有与之相当的现代语词。

《左成二年》(郤克)曰:余病矣。(原先无病,现在病了)

《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3、已:本是动词,表示停止、罢、了之义。虚化为语气词,其用法与“矣”相似,主要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既成状态、对将来的判断和肯定确认的语气,可译作“了”。

《史记·货殖列传》: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4、乎:最常见的疑问语气词,所表疑问语气也最强。

①用于是非问,要求对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译成“吗”。

《战国策·赵策》: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②用于选择问(“…乎?…乎”连用),让人选择,译成“呢”。

《秋水》: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③用于反问,句中必有不、岂、况、安、何、孰等词相配合。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不先破关,公岂敢入乎?

“不亦…乎”是常见的反问格式。《庄子·逍遥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5、哉:基本作用表示感叹语气,可用于感叹句、反问句和一般疑问句,也可用于祈使句。《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感叹)

《战国策·赵策》: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反问)

《六国论》: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疑问)

韩愈《送董邵南序》:董生勉之哉!(祈使句)

句首语气词:常用的句首语气词有:夫,唯(维、惟),其

1、夫(fú):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发语辞,不必翻译。

《吕氏春秋》: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史记·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

“今夫”,用于句首,表示有议论要发,但“且”、“故”、“若”、“今”的词义基本保留。

且夫—进一步发议论,而且。《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故夫—承接上文再发议论,所以。《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若夫—表示另起话端发议论,至于说到。《醉翁亭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今夫—表示另起一端的议论,现在说到。《战国策·齐策》:今夫齐,亦君之水也。

2、唯(维、惟)

①提示或引出主语、年月。

《论语·先进》:唯赤则非邦也与?

②表示期望语气:

《左僖三十年》: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③表示判断,加强语气:

《左僖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3、其

①表示推测、估拟的语气,大概、恐怕。

《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两选择句,加强揣测语气)

②用于反问句加强反问语气,作用同“岂”,常与“乎”呼应,难道.《左僖五年》: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句中语气词:常用的:其,也

1、其

①表示推测、估拟的语气,大概、恐怕。

《左传·成公三年》:“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

②用于祈使句,表示劝勉、期望、委婉的语气。

《左隐三年》:“吾子其无废先王之功!”(表劝勉,不译)

《左僖四年》:“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表期望,语气委婉,译作“还是”)

2、也

①表示语气停顿,唤起对下文的注意,一般用在主语后。

《论语·公冶长》:“赐(子贡)也何敢望回(颜渊)?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②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之后,表示语意未完,起停顿及引起下文的作用,语气舒缓。

《左传·僖公三十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古汉语词头、词尾例释

——均非完整的词儿,只是词的构成部分,本身无词汇义,仅表示词性,或凑足音节数量,甚至不专门表词性,基本上有音无义

有+朝代名称、部族名称、国名:

《尚书·召诰》: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

有熊氏、有巢氏等;有明、有清等。

《诗经·击鼓》: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形容词前,无义)

薄、言(一般用在诗歌中)

《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然:常常放在形容词后,逐渐虚化,原来的指示代词的作用减弱,具有了词尾的性质。

《孟子·梁惠王上》:举欣欣然有喜色。

今日的勃然、奋然、潸然、怅然、悠然、油然,等等。

含特殊读音的古代专名

1、会稽(kuài jī):山名。

2、月氏(ròu zhī):亦作月支。

3、龟兹(qiūcí) :汉代西域古国名。

4、可汗(kè hán) :古鲜卑、突厥、蒙古等民族的最高统治者。

5、吐蕃(bō):亦作吐番。公元七至九世纪的古代藏族政权。

6、呼韩邪单于(yé chán yú):西汉后期匈奴单于。和亲政策,娶王昭君。

7、大宛(yuān) :中亚古国名,汉时与中国交往甚多,产汗血宝马。

8、冒顿(mòdú) :匈奴族军事家。

9、阏氏(yān zhī):汉代匈奴单于、诸王妻的统称。

10、身(yuān)毒:印度古译名。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详夫天竺之称,异议

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11、琅琊(lánɡyá):亦作琅邪、琅琊。古山名,在今安徽,又云在山东。

12、皋陶(ɡāo yáo):亦作皋繇。虞舜时的司法官,后用作狱官、狱神代称。

13、樊于期(wūjī或wūqī):秦将,畏罪潜逃投靠燕太子丹。荆轲谋刺秦王时,请求以其首级作为进献秦王之礼。樊自刎而亡。

14、金兀术(wù zhú):金将。姓完颜,本名斡啜,又作兀术、乌珠、斡出。

15、万俟卨(mòqí xié):万俟为复姓。南宋初任监察御史,陷害岳飞,与秦桧争权被黜。桧死任宰相。坚持投降政策。见《宋史?奸臣传四》。

诗经导读

——本名《诗》,最早的乐歌总集,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作品,305 篇。——风、雅、颂三类:风是民谣、土乐,含周南、召南、邶、卫、王、郑等十五国风,即15 地歌谣,160 篇,当时的流行歌曲;雅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指周朝直接统治区的音乐,“雅”表明与地方音乐区别。或指典雅音乐。大雅31、小雅74 篇。多数是中上层官吏作品,小部分民歌。几乎都同政治有关,赞颂好人好政,讽刺弊政。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没有情诗;颂多采庙堂祭祀舞曲,含商、周、鲁颂,40 篇。

最有特色者:

《七月》农事诗。风诗中最长的,叙述农夫一年的劳动生活。

《小雅?鹿鸣》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后用于贵族宴会宾客。

《魏风?伐檀》对不劳而获者表示愤慨。

《周南?关睢》《邶风?静女》,情诗最有价值,坦诚、真挚。

《周南?桃夭》,嫁女诗

《卫风?氓》,怨妇诗

《邶风?燕燕》,送别诗

《大雅?生民》《公刘》,周初史诗

——四言为主,多用复叠式章法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语言质朴优美,音节和谐明快。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基调

《诗经》用韵

韵学基础知识

压韵即押韵。压、押音近义通。韵例和韵部都是韵的问题,不同于韵母。韵包括韵腹+ 韵尾,与韵头无关。互相压韵的字放在同样位置上,构成诗韵。常在句尾,即韵脚。

教材标注的即王力的上古30 韵部

1,之2,职3,蒸4,幽5,觉6,冬7,宵8,药9,侯10,屋11,东12,鱼13,铎14,阳15,支16,锡17,耕18,脂19,质20,真21,微22,物23,文24,歌25,月26,元27,缉28,侵29,叶30,谈《诗经》用韵规律

1,从韵在句中的位置看,句尾韵最普遍。不少诗句以代词、语气词收尾,此时,韵在其前,视为句中、句尾韵均可;通常情况下,语气词不能看作韵脚、句尾虚词也不看作韵脚。

2,每章(节、段)中所用韵的数量方面,一韵到底或中间换韵。教材已标为不同符号⊿或○3,韵脚相互距离方面。《诗经》押韵一般很密,句句押韵的不少;也有隔句押韵的(通常奇

句不压韵,偶句压韵);交韵(奇句压奇句、偶句压偶句)。

——由于是民歌,押韵不严格,格式多样化,所谓格式其实是后人总结出来的,当时并无限制,可谓天籁之音也。想压就压,不压亦可;随时可压,随时可换。

双声叠韵与古音通假

双声叠韵:

古人把声纽相同的字称为双声。如:琉璃、蜘蛛、刁斗、琳琅。

把韵相同的两个字称为叠韵。韵头不同,只需韵腹、韵尾相同。如:旦晚、葱茏、萧条。古音通假

古代书面语中,同音、近音字的相互通用和假借,称为通假。口语中接近,书面语选择汉字记录时,各有不同,而且都保留到了书面文献中,造成了同一个字词的形体差异。字义完全无关

本有其字者,通假字也。实质是别字,二字形成了通用。

本无其字者,假借字也,实质是需要造字而没有造。

古书注解

——古书注解有不同的体式和名称,传注体、章句体、义疏体等。

1.传注体

以解释词义为主的古书注解。多用于解释古书正文。这种类型的古书注解,名称繁多,最常见的有诂、训、传、注、笺等。

2.章句体

离章辨句也,分析章节、句读也。除解释字词外,还串讲文章大意,兴于汉。汉儒章句经典,多支离繁琐,被斥为“章句小儒”。一般人“羞为章句”,因此自汉以后,章句日渐亡佚。今仅存赵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

3.义疏体

疏通其义也。一种既释经文,又释注文的注释。兴于魏晋南北朝,也称疏,即为前人的“注”作注。文字深奥,经过解释才能明了,犹如水道堵塞,经灌注才能通畅,故称解释经文的为注;仍不明畅,则要疏通,故对经之注文的注释称疏。

义疏体注释常常旁征博引,罗列大量材料,证发经注,这是其长处;失在繁琐冗长。

4.集解体

汇集众说加上编者意见的注释。包括集注、集传、集释等,如,何晏《论语集解》,朱熹《孟子集注》,郭庆藩《庄子集释》。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是将《春秋经》《左氏传》聚在一起进行注解,与汇集众说的“集解”名同而实异。

5.音义体

六朝以后重视对古书注音,将注音与释义联系起来,即音义。另有音训、音注、音解、音证、音释等名。陆德明《经典释文》由《周易音义》《尚书音义》《毛诗音义》等14 部典籍的音义组成,是音义体的代表作。以注音为主,有时兼有简单释义。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多数汉或魏晋的注,唐宋的疏:

《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论语》: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孝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古注的内容

1、解释字词含义

解词是训诂学中心。打通古今、方言隔阂,关键是解词。

《尔雅》就是研究汉语词义的专著,把古代词义相同相近的词收集在一起,用当时的常用词加以训解。

2、串讲句子大意

除了训解词语外,也对句子进行训释。

3、申述篇章旨意

章旨是诗文篇章的中心意思,训诂中常用数语加以概括。

4、分析古书句读

“句”是指在句子最后一个字下加圆圈,表示一句话完了;“读”指在一句话中间需要临时停顿的字下加一点。

5、阐释语法现象

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是《马氏文通》,但传统训诂学很早就有对语法现象的阐述。大致也可分为句法、词法(实、虚)

常见的古注术语

1.曰、为、谓之

相当于叫,叫做。被释词总是放在它们的后面。既用于一般的释义,也用来分辨同义词的细微差别。

2.谓

使用“谓之”时,被释词放在后面;使用“谓”时,被释词放在前面。往往是以具体释抽象,

以一般释特殊,相当于“指”。

3.貌: ……的样子

一般加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

4.犹:相当于

以同义词或近义词相释。

以今语释古语。即用后世通行的名词来解释古语。

5.读曰、读为

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

6.衍、脱、夺

衍又称衍文、衍字,指传抄或刻印过程中多出了文字。

脱或称夺、脱文、脱字,指古书中脱落文字的现象。

7.斥:也就是“指”的意思

8.浑言、析言

“浑言”是笼统地说,又称统言、通言。“析言”是分析地说。这组术语用来辨析同义词,说明其“同”和“异”。

9.如字

为一些多音多义或有异读异解的字注音,强调的是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被释的字要按它本来的读音来读。

古代汉语第二册考点总结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风:15个部分,合称15国风;雅:大雅,小雅,共105篇;颂: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2.韵母:指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其他音素的总和,包括韵头。 韵:指主要元音和韵尾。 3.韵例:关于用韵的格律: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用韵和怎样用韵。 4.阴声韵:从母音收尾或者没有韵尾的韵母。 阳声韵:从鼻音收尾的韵母。 入声韵:以辅音[-p],[-t],[-k]等为韵尾的韵母。 叶韵:有些韵字如读本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须攻读其他音以协调声韵,故称叶韵。 5.三十六字母:中国传统音韵学概念,表示中古声母系统的36个代表字,唐末守温和尚原定30字母,宋人又增6个而成36字母。36字母反映的是唐宋时代共同标准的音声母系统。※三十六个字母是: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影晓匣喻,来日。至于上古声母系统,据初步研究共有32个,拿36个字母来比较,有的要合并一些,有的要分出一些。 6.古无舌上音:指在上古声母系统中设有“知、彻、澄、娘”这组舌上音声母,它们是从舌头音“端[t],透[t],定[d]”这组声母中分化出平韵。 7.古无轻舌音:指上古时期只有重唇音“帮”母,“谤”母,“并”母和“明”母,不存在轻唇音声母“非,敷,奉,微”。 8.双声叠韵:指两个字的韵相同,现代的韵母包括韵头、韵腹、韵尾、声调,而这里的“韵”与之有别:韵中要求韵腹、韵尾相同,而不区别韵头。 双声叠韵词大都用未描绘声色形状,古书注解常常用貌字来解释。 9.古今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中古的韵:206韵,韵腹韵尾相同,区别声调,而不区别韵头。 10.注:东汉以后对经典的注解。《文选注》→狭义;各种类型注解→广义。 11.疏:在注的基础上进一步作注,既解释正义也解释前人注解。 12.正义:解释经传而得其正义。 13.章句:离章析句,变曲支派。 14.集解:①选取各家注解中可取的地方,有时也会把自己的解释加进去;②为原书补充材料,或阐发原书思想。 15.古书注解术语:①曰,为,谓之: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放在“曰”“为”“谓之”的后面。这几个术语的作用相同,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的细微差别。 ②谓:“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时,被释的词都放在“谓”的前面。“谓”这个属于,往往在以具体抽象、或以一般释特殊的情况下,才用上它。 ③貌:“貌”字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 ④犹:使用这个术语时,释者与被释者往往就是同义或近义的关系。 ⑤之言,之为言:使用这俩个术语时,必然是“声讯”;除了释义之外,释者与被释者之间有时也是同音的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系。 ⑥读为,读曰:这俩个术语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⑦读若,读如:这俩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有时也用于说明假借字。 16.衍文:“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这个术语用来指明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 17.脱文:“脱文”简称“脱”(有时作“夺”),也叫“脱字”。这个术语专指古籍中脱落了文

古代汉语课程作业

古代汉语课程作业 第一讲绪论 精读教科书上册《女娲补天》一文,弄清楚其中古今有差异的词的意义和语法现象。 第二讲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第三讲岳阳楼记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的意义。 1、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2、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尚书·召诰》) 3、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锺。(《孟子·公孙丑下》) 4、肃肃鸨羽,集于苞栩。(《诗经·唐风》 第四讲怎样查字典辞书 下列词来自《愚公移山》,通过查《新华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注出它们的意义。 仞高万仞叩叩石垦壤龀始龀厝一厝朔东 虽虽我之死且年且九十孀孀妻亡亡以应 谋聚室而谋惠汝之不惠阴达于汉阴荷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第五讲巫山·巫峡 第六讲郑伯克段于鄢 1、指出下列粗体字的词义。 (1)初,郑武公娶于申。(2)亟请于武公。(3)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大都不过参国之一。(4)姜氏何厌之有。(5)多行不义,必自毙。(6)夫人将启之,(7)大叔完聚……将袭郑……公伐诸鄢。(8)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2、指出本课带双宾语的句子。 3、就本课第二、第五两段,任选一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七讲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什么是汉字的结构,分析汉字结构对我们学习古代汉语有什么意义,举三例说明。 2、什么是六书,每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象形、形声、假借这三类的重要性表

现在什么地方?找出五个会意字。 3、分析下列字的部首,说明字的本义(可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 膺赝逾瑜喻渝刈溢 镒缢怡贻饴谀腴庾 第八讲齐桓公伐楚 本篇第二段由同学自学,作为本课的练习。下面提示一下学习中的要点。 1、这一段与上段在时间上隔了多久?楚国派出的使臣是谁?齐国出场的是谁? 2、齐楚双方有两段对话,每段对话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3、为什么最后提“屈完及诸侯盟”?它与本篇哪个地方是前后照应的。 4、词汇方面要注意的地方: 甲、动词:如陳、徼、绥、盟、籞。 乙、名词:不糓、社稷、方城、汉水,池,城。注意“池”城”二字古今义的不同。 丙、敬词和谦词:“惠”是一个敬词,凡对方的行为有涉于自己的都可以在动词前加“惠”,实意是:您这样做对我是一种恩惠。作为敬词,意思虚化了,是表尊敬的意思。如请别人收下所送的书等,可说惠存。请对方来自己这里,可说惠临。等等。“辱”,谦词,实意是说你对我这么做,使您蒙受了耻辱。作为谦词,就是表示承蒙的意思,如“辱承指教”、“辱蒙允诺”等。 5、语法上注意“不糓是为”、‘先君之好是继”这种宾语提前的句式,了解“是”的作用。(参看教科书上册“古代汉语常识”宾语用代词复指部分。) 第九讲古今词义的异同 第十讲鞌之战 指出下列的字在各句子中的意义: 1、及病未及死 故不能推车而及 而矢贯余手及肘 将及华泉 流血及屦 2、左右逢丑父为右 左轮朱殷 左并辔,右援桴而鼓 旦辟左右 从左右皆肘之 射其左,越於车下,射其右,毙於车中 3、免载齐侯以免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乃免之 4、从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故中御而从齐侯

Word文字处理软件练习题及答案

Word文字处理软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Word 2010文字编辑中,不能实现的功能是()。 A. 把文档的标题文字设置成不同的颜色 B. 把选定的英文单词翻译成相应的中文词 C. 打开一个低版本的文档 D. 把当前文档保存成一个低版本的文档 2、在Word中,打开文档是指()。 A. 为指定的文档创建一个空白文档窗口 B. 为指定的文档开辟一块硬盘空间 C. 把文档的内容从内存中读出并且显示出来 D. 将指定的文档从硬盘调入内存并且显示出来 3、在Word的文档编辑中,如果选定的文字块中含有几种不同字号的汉字,则在工具栏的“字号”下拉列 表中,显示出的字号是()。 A. 选定文字块中的第一个汉字的字号 B. 选定文字块中最后一个汉字的字号 C. 文字块中使用最多的字号 D. 空白 4、启动Word有多种方式,在下列给出的几种方式: (1)在桌面上双击Word快捷方式图标 (2)在“快速启动”栏中单击Word快捷方式图标 (3)在“开始”菜单的“所有程序”级联菜单中单击Word程序名 (4)通过“开始”菜单的“搜索程序和文件”找到Word应用程序后,单击该程序图标 正确的说法是() A. 只有(1)是正确的 B. 只有(2)、(3)是正确的 C. 只有(2)、(3)、(4)是正确的 D.(1),(2)、(3)、(4)都正确 5、在Word中,要把整个文档中的所有“电脑”一词修改成“计算机”一词,可能使用的功能是()。 A. 替换 B. 查找 C. 自动替换 D. 改写 6、Word的主要功能是()。 A. 文档的编译 B. 文档的编辑排版 C. 文档的输入输出 D. 文档的校对检查 7、在Word的“页面设置”对话框中,不能设置的选项为()。 A. 字体 B. 页边距 C. 纸张方向 D. 纸张大小 8、在Word 2010中,要在文档中加入页眉,页脚,应该使用()选项卡中的相关命令按钮。 A. “插入” B. “开始” C. “页面布局” D. “文件” 9、在Word中输入文本时,当输入满一行时会自动换到下一行,这样的换行是插入了一个()。 A. 硬回车符 B. 分页符 C. 分节符 D. 软回车符 10、在Word 2010中,在“字体”对话框的“高级”选项卡中不能实现的功能是() A.缩放 B. 间距 C. 位置 D. 字形 11、在Word中,能将剪贴板上的内容拷贝到“插入点”处的操作是() A. 单击“开始”选项卡中的“剪切”按钮 B. 单击“开始”选项卡中“复制”按钮 C. 单击“开始”选项卡中“替换”命令 D. 按Ctrl+V键 12、在Word 的“字体”对话框中,不能设置的字符格式是() A. 上标 B. 加下划线 C. 字符间距 D. 首行缩进 13、下面哪种方法可以选择一个矩形的文字块( )。 A. 按住Ctrl键,再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到矩形字块的右下角 B. 不能一次选定,只能分步来选 C. 按住Alt键,再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到矩形字块的右下角 D. 按住Shift键,再按下鼠标左键,并推动到进行字块的右下角 14、在Word主窗口中,要给一段选定的文本加上边框,应从()选项卡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 A. “插入” B. “视图” C. “开始” D. “文件” 15、在编辑Word文档中,“Ctrl+A”表示( )。

《广播电视文稿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广播电视文稿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1312108 【英文译名】Text Writing of Broadcast and Television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学分数】4 【总学时】64 【实践学时】0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视各类体裁的写作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电视消息、专题、评论、文艺的写作特点,为今后从事电视采写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知识。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应培养学生运用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知识,根据不同的电视节目文稿的写作特点,准确、流畅地写出适合电视节目播出的文稿。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修课程要求,后继课程等) 学习本课程前,应具备写作基础知识,具备独立的采访、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相应的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基础知识。此外,基本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修养,也是学好这门课程的保证。 四、课程内容(内容体系、结构、基本知识点和重点、难点) 第一讲广播电视文稿写作的意义 第二讲广播文稿写作 第三讲广播文稿写作训练 第四讲电视新闻写作概论 第五讲电视解说词的撰写 第六讲电视消息写作 第七讲电视经济新闻写作 第八讲电视科技新闻写作 第九讲电视体育新闻写作 第十讲电视新闻评论写作 第十一讲电视纪录片写作 第十二讲晚会解说词写作 第十三讲电视散文写作 五、教学方法建议 1

文学与艺术学院 2 尽可能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课堂写作联系。 六、考核方式 考试。 七、其它说明(如习题或作业,实践环节内容和要求) 相关章节讲述后,可进行文稿实务写作训练。 八、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写明名称、编著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1、教材 自编讲义 2、参考书 赵淑萍:《电视采访与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8月版 许永:《电视策划与撰稿》,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12月版九、学时分配

(完整版)古代汉语第二册.doc

古代汉语第二册 古代汉语第二册 墨子导读 墨子门徒多来自社会下层。严密的政治团体,纪律严明。吃苦耐劳,勤于实验,作战勇敢, 平时生产。 墨家代表小私有者利益。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反对亲疏贵贱之别。有“摩顶放踵,利天下 为之” (孟子·尽心上 )献身精神。非攻、非乐、节用、节葬,反对享乐。赖其力者生,不赖 其力者不生。政治上“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则得治” ,尚贤、尚同;官无常 贵,民无终贱。均不合时宜。 墨家思想在中国民间的社会底层流传。 《墨子》原本 71 篇,传至今的 53 篇。一部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科学著作。不仅涉及认识 论、逻辑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内容,还包含有时间、空间、物质结构、力学、光学和几何学 等自然科学知识。 老子导读 《道德经》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无神论。核心是“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构成万物的基础,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并非人的意志的反映。反映道家思想的最著名对联: 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导读 《庄子》共33 篇,包括内篇7 篇、外篇15 篇、杂篇11 篇。 庄子文章想象力丰富,文笔变化多端,富有幽默讽刺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影响很大。李白 诗涉及《庄子》的有24 篇。 《庄子》第一篇。逍遥游,即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绝对自由地生活在社会上。庄子不满于 现实羁绊而提出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理想。 《不龟手之药》解题:智慧境界的差异。同《齐物论》观点,万物无大小好坏之别,人的智 慧大,见地高,小事物也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反之,再高明东西也发挥不了作用。运用之 妙,存乎一心 逍遥游,庄子主旨;秋水,庄子文才;胠箧,愤青意识 韩非子导读 与李斯同师荀子。口吃,不善言谈。韩国日衰,多次进谏,不受重用,遂发愤著述以求闻达, 《韩非子》 10 多万字,战国法家思想“刑名之学”集大成者。 西汉刘向校书时增《初见秦》《有度》等篇目,定为 55 篇。思想成就超过所有法家人物,总结 商鞅、申不害等人思想,提出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鼓励君主重视权力、威势和驾驭臣 下的权谋之术,保证法令畅通,巩固集权地位。 《楚辞》导读 ——楚辞是战国后期一种新诗体。源于楚地歌谣,有重大变化。文辞繁丽,容纳复杂内涵, 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西汉刘向整理成集,名之楚辞,代表性作家屈原、宋玉等。 ——屈原,中国最早的爱国诗人。楚辞中屈原作品 20 余篇占绝大部分,包括离骚、九歌( 11 篇)、天问、九章( 9 篇)、远游、卜居、渔父、招魂等。宋玉《九辩》,景差《大招》,汉代贾 谊《惜誓》、王褒《九怀》、刘向《九叹》等。

古代汉语 第二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

名词解释 1、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就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与押韵得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唐代形成得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得限制。最本质得特点就是讲究平仄。 2、注疏:注:东汉以后对经典得注解、《文选注》→狭义;各种类型注解→广义。疏:在注得基础上进一步作注,既解释正义也解释前人注解。 3、传:解说经文字词、阐明其大义得注解。 4、笺: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得一种注释。笺得本义就是小竹片,古人用笺随时记下心得体会,以备参考、 5、正义:解释经传而得其正义。 6、章句:章句就就是“离章辨句”得意思。其特点就是,除了对古书作逐词解释外,还要说明句意与全章大意,分析句法,辨明篇章结构等、 7、集解:①选取各家注解中可取得地方,有时也会把自己得解释加进去;②为原书补充材料,或阐发原书思想。 8、《论语》:《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得语录体散文集。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得思想,就是儒家学派得经典著作之一、 9、《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就是北宋时代官修得一部韵书,由陈彭年、丘雍编修。《广韵》就是中国现存得一部重要韵书。 9、《尔雅》: 《尔雅》就是辞书之祖。收集了比较丰富得古代汉语词汇。 《尔雅》就是第一部词典,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与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得标准语。《尔雅》得意思就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10、诗经:就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春秋时称诗或诗三百,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有了诗经之称。《诗经》按音乐得不同,分编为“风”“雅"“颂”三类。“风"就是带有地方色彩得音乐,也称“国风”,就是诗经得精华。“雅"就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得音乐,即王畿之乐。颂就是宗庙祭祀得乐歌。 《诗经》得艺术特点:1、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现实政治得创作倾向。2。运用赋比兴得表现手法——赋直接描绘抒情与铺叙。比比方比喻,使形象更鲜明。兴借助其它得事物作为诗歌得发端、3。借景言情得抒情方式。

第二讲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第二讲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本讲介绍中文工具书最常见的编排体例、注音方式和释义方式并选择10种重要的中文工具书从它们的性质、体例、内容和特点等方面做了介绍。要求学生掌握以上内容并能说出所举10种工具书的特点。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Ⅰ、常识内容精讲 一)中文工具书的编排方式、注音与释义 1、编排方式 按照部首和笔画编排在理解上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字典辞书中的部首与汉字结构中的形符意符不完全是一回事。 部首就是每一部为首的字或偏旁。字典辞书编撰时为了检字方便把具有相同 偏旁的字归在一部而把这个共有的相同偏旁作为每一部的标志即部首。 形符也叫意符是对汉字结构分析的结果。形声字的构成中表示意义或字义的 属类的构件叫形符也叫意符。此外构成会意字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叫意符。 部首和形符意符不完全是一回事可从下列例子看出 到从至刀声形符是“至”。 钊从金刀声形符是“金”。 而《康熙字典》 把“到”、“钊”二字都归在部首“刀”下。 “修”、“脩”、“倏”、“條”等字形符分别为该字右下角的 “彡”、“肉”、“犬”、“木”。 而《辞海》 等辞书把它们都归在部首“人”下。 第二、各字典辞书部首 的设置不一定都是完全一致的。 《说文解字》依据小篆的结构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 《康熙字典》依据楷书的偏旁分为214个部首。 新《辞海》以简化字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为依据分为250个部首。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则设置200个部首。 由此可见各字典辞书部首的设置不一定是一样的。 按照音序编排 《佩文韵府》《经籍籑诂》等书按照平上去入四声和《平水韵》106韵分列。 《国语词典》《词诠》按照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按照汉语拼音方案字母顺序排列。 按照号码编排 通常是按照四角号码 排列。如《四角号码新词典》。 2、注音方式 常用的注音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直音 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例如《康熙字典》“屯音肫。”“尨音茫 反切 反切是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在字书中一般称“某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_翻译

墨子【非攻】 原文: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译文:现在有一个人,进入了别人家的果园,偷走了人家的桃子和李子。大家听说了就会责骂他,居上位执政的人捕获他之后会惩罚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而使自己得到好处。至于偷别人的狗、猪、鸡等家畜家禽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进入别人果园偷桃李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至于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偷别人的狗、猪、鸡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至于杀死无罪之人,拖走他的衣服,拿走戈和剑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并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对此,世上有道德之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会认为它们不对,说这些是不道德的。现在到了放肆的攻打他国这件事上,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就(这件事情)来称赞它,说是道德的。这能说是知道道德和不道德的分别吗? 杀死一个人是不道德的,必会有一条死罪。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类推,杀死十个人就是十倍的不道德,必会有十条死罪;杀死一百人就是一百倍的不道德,必会有一百条死罪。对此,世上有道德之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会认为它们不对,说这些是不道德的。现在到了放肆的进行不道德的事攻打他国这件事上,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随着称赞它,说是道德的。实在不知道这是不道德的,所以才会记载下来留给后世。如果知道是不道德的,又怎么解释把那些不道德的事记载下来并留给后世这件事呢? 现在有些人,看到的黑色较少时说是黑色,看到的黑色多了时就说是白色,那么大家一定会认为这人不知道黑色和白色的区别;尝到的苦较少时说是苦的,尝到的苦多了时就说是甜的,那么大家一定会认为这人不知道甜和苦的区别。现在做了小的错事,就明白是不对的。大的错事如攻打他国,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随着称赞它,说是道德的。这能说是知道道德和不道德的区别吗?!“由此可知道普天下的君子们,在区分道德与不道德上是多么混乱啊。” 【老子】 (一)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好的,这就有了丑陋了;都知道什么是善良的,这就有了恶了。所以有和无互相依存,难和易互相造成,长和短相互体现,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音和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跟从。所以有德的圣人看待万物都是顺其自然,实行不用言辞的教育,万物兴起而顺应不加干涉,生发而不去占有,有所施为,但是不依赖,大功告成却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永远不会离开功。 (二)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三十根木辐共一个轮毂,当木辐和轮毂的个性用处没有了,就立刻有了木辐和轮毂的整体利益——车。人做泥胚烧制瓷器,当人做、烧的动态行动没有了,就立刻有了静态行动——瓷器。 封闭的室屋配上门窗,当门窗原有的砖木没有了,就立刻有了室屋内空间与室屋外空间直通的用处。 所以有车、有器、有室是为了整体的利益,消除众多个体的个性是为了让众多个体全部有用。 (三)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用WORD批量制作荣誉证书图解

用WORD批量制作荣誉证书图解 新学期伊始,各学校教务处和各教学班班主任教师最忙碌的事之一便是筹备一年一度的教学表彰活动了。购买奖品和打印荣誉证书是表彰活动前期准备的两项主要工作。购买奖品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时间,只需在上下班的间隙顺便到商场确定一下所需物品,其它的事项商家自会根据你的要求送货上门了。而分门别类的打印少则几十多则上百的荣誉证书对时间宝贵的教师来说,恐怕要成为最奢侈的投入了。有没有一种省时高效的方式来帮助教师完成这项工作呢?WORD的“合并”功能就为我们完成好这项工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下面笔者以WORD2003为例,为 你详细图解批量制作荣誉证书的全过程: 一、设计证书模板 首先,新建一个WORD文档,将页面调整为横向。根据证书大小适当增加或减少上下和左右边距数值。其次,输入证书容文字,将称呼语、荣誉称号、发证机构及颁奖日期四部分文字以突出主体、美观大方为原则进行格式化。再次,输出模板样并和证书原件芯进行细致比对并作继续细 微调整,确认完全合适后,将文档存盘。如图1: 二、制作奖励 将奖励人员及获奖称号等容输入“EXCEL”表,并存盘。 如图2:

三、批量制作证书 1、在证书模板文档中点击“视图”菜单,将“工具 栏”中的“合并”设为选中状态。如图3: 2、在“合并”工具栏中点击“打开数据源”按钮。找到事先作好的“表彰”EXCEL数据表并打开。如图4:

3、在默认状态下点击“确定”按钮。如图5:

4、在“合并工具栏”点击“插入域”按钮,将EXCEL 表中的“”及“称号”数据分别插入证书相应位置。如图6、 7、8:

5、将“”文字设成“华文行楷”或其它字 体,突出强调效果。如图9: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通论讲义全

通論十三:連詞,介詞 一、連詞 (一)總說 1、所謂連詞,是指起連接作用的詞。連詞可以連接兩個詞、兩個詞組,還可以連接兩個分句。 2、常用連詞:與、及、且、而、以、則、於是、故、是故、然、況、雖、若、如、苟、倘、令等。(三)而 1、“而”字的作用是連接形容詞、動詞或動詞性的詞組,表示兩種性質或者兩種行為的聯繫。“而”字不連接兩個名詞。所以“而”字前後的名詞只要不做主語和賓語,就有可能活用為動詞。 2、順接和逆接 (1)連詞“而”連接的兩項上有時是事理相關的,有時是前後相承的,有時是狀態類似的,有時是性質上相同的。這時的“而”起到順接作用。一般翻譯為“而且”“便”,而更多的翻譯為“而”。 例:任重而.道遠。(事理相關) 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陰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蜹至焉。 (前後相承。質、的都是射箭的靶子) (2)連詞“而”連接的兩項有時在意思上是相反的或者事理不相因、語意不連貫的。這時“而”起到逆接作用。一般翻譯為“卻”“可是”“但是” 例: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眼睛不能同時看兩樣東西卻能看得很清楚,耳朵不能同時聽兩種聲音卻能聽得很清楚) (3)所謂順接和逆接,只是從具體的上下文的意思看的,並不是說“而”字有兩種性質。 3、從“而”連接的前後兩部分的句法關係來看有這樣三種情況: (1)聯合結構中,連接動詞、形容詞或動詞、形容詞性的词组。這種用在聯合結構中的“而”,被連接的兩項在意義上沒有主次之分。 例:敏于事而.慎於言。 (2)在偏正結構中,連接狀語和謂語中心動詞。 例:未至,道渴而.死。(還沒有到,就因為口渴死在路上) (3)在主謂結構中,連接主語和謂語兩個部分。 例:先生獨未見夫僕乎?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畏之也。 (先生沒有見過僕人嗎?十個人跟隨著一個主人,是因為力氣不如,智力在他之下嗎?是因為畏懼他)有時“而”用在主謂結構中有假設的意思。 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沒有信用,就不知道會怎麼樣。)

第二讲古汉语词汇单音词和复音词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第二講 一古漢語詞彙 古漢語詞彙的構成(單音詞/複音詞) 單音詞和複音詞 古漢語辭彙,按語音形式來劃分,可以分為單音詞和複音詞兩大類;按詞素多少來劃分,可以分為單純詞和合成詞兩大類。所謂單音詞,就是只有一個音節構成的詞,用文字記錄下來,就是一個字。單音詞當然只有一個詞素,所以就必然是單純詞。 1、古漢語以單音詞為主 《詩經》、《論語》、《孟子》等先秦古籍中,單音詞約占2/3;從使用的頻率看,單音詞要占到90%左右。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篇》) 意志不堅強的人,智慧就不通達;言語不誠實的人,行為就不果斷。 東家母死,其子哭之不哀。西家子見之,歸謂其母曰:“社何愛速死?吾必悲哭社。”夫欲其母之死者,雖死亦不能悲哭矣;謂學不暇者,雖暇亦不能學矣。(《淮南子·說山訓》) 2、一詞多義現象突出。 祝 “祝賀”、“祝願” 祭祀時掌管向神禱告的人:諸侯祝各自奉祠。《史記·封禪書》 泛指禱告: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戰國策·趙策》 詛咒:愛我者惟祝我,使我速死,無及於難。《左傳·成公十七年》 育 生育:婦孕不育,失其道也。《周易·漸》 撫養: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詩經·小雅·蓼lu4莪》 生長,成長:後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孟子·滕文公上》 3、在閱讀古書的時候,必須注意不要把古文中兩個相鄰的單音詞,當作現 代漢語的一個雙音詞來理解。如:

1、消息盈虛,終則有始。(《莊子·秋水》) 消,消亡;息,生長。 2、楚王謂田鳩曰:“墨子者,顯學也。其身體則可,其言多不辨,(“辨” 通“辯”,巧言,善於表達。)何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身,親身;體,實踐。今成語有“身體力行”。 3、《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黃瓊傳》) 其,他的;實,實際情況。 4、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謝靈運《登池上樓》) 5、光與左將軍桀結婚相親。(《漢書·霍光傳》) 6、武子疾,命顆曰:“必嫁是。”疾病則曰:“必以為殉。”(《左傳·宣 公十五年》) 7、案事發奸,窮竟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為能不及翁歸。(《漢書·尹翁 歸傳》 古代漢語單音詞發展為現代漢語雙音詞,主要有三種情況。 1、換了完全不同的詞:目--眼睛眠--睡覺 2、增加詞頭詞尾:老虎兒子 3、利用古代兩個單音詞作為詞素合成一個複音詞:消息睡覺 複音詞 複音詞中有一部分是由一個詞素構成的單純詞,如:倉庚、蒹葭等,大多數是由兩個詞素構成的合成詞,如:天子、艱難等。 有兩種複音詞值得注意 一、聯綿詞 聯綿詞,舊時稱聯綿字或連語,是一種雙音節單純詞,在古代漢語辭彙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詩經·周南·關雎》 按照語音上的特點,古漢語聯綿詞可以分為如下四類: 1、雙聲聯綿詞:參差、踟躕、留連(留戀不願分開) 2、疊韻聯綿詞:窈窕(美好貌)、蹉跎(失足、顛蹶)、婆娑(舞蹈) 3、雙聲兼疊韻聯綿詞: 輾轉(心有所思,臥不安席,反復不定)

古代汉语第二册 复习资料讲解学习

一、指出古今异体通假 (一)通假字 1、已,通“矣”。语气词。斯不善已。 2、伯,通佰,百倍。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3、辯-辨:分別。“此小大之辯也。” 4、有-又:又。“旬有五日而后反。” 5、辯-變:變化。“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 6、培-憑:憑藉。“而後乃今培風。” 7、瓠-廓:很大的樣子。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 8、呺-枵:大而中空。非不呺然大也,吾爲其無用而掊之。 9、龜-皸:手足凍裂。宋人有善為不龜首之藥者。 10、嚮-響:響聲。今簡化作“响”。“砉然嚮然。” 11、蓋-盍,疑問代詞。“技蓋至此乎?” 12、郤-隙:空隙。“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 13、擿-擲:投擲。“擿玉毀珠,小盜不起。” 14、辯-辨:分辨。“不辨牛馬。” 15、邪,通“耶”,語氣詞。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16、阨通隘,狭窄。夫處窮閭阨巷。 17、輮-煣:火熨木使曲。“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18、有-又:副詞。再。“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19、槁-藃:收縮。“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20、靖-靜:安心。“靖共爾位,好是正直。” 21、介-丐:給予。“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22、生-性:先天條件。“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23、象-像:按照。“榮辱之來象其德。” 24、柱-祝:斷。“強自取柱,柔自取束。” 25、蟺-鱔:鱔魚。“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 26、疇-儔:同類。“草木疇生,禽獸群居,物各從其類也。”(二)古今字 1、兹,今作滋。更。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2、見,今作现,表現出。其不欲見賢邪! 3、冥,后作溟。大海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4、志-誌:記載。“《齊諧》者,志怪者也。” 5、反-返:返回。“適莽蒼者,三飡而返。” 6、知-智:智慧。“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7、閒-間:間隙。“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 8、匱-櫃:柜子。今簡化為“柜”。“将為胠篋、探嚢、發匱之盜” 9、知-智:智慧。“此世俗之所謂知也。” 10、采-彩:色彩。“滅文章,散五采,膠離朱之目。” 11、鄉-嚮:以前。今簡化為向。“然則鄉之所謂知者” 12、說後作悅,高兴。王說之。 13、反後作返,返回。反於宋。 14、知-智:智慧。“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15、共-供:供奉。“靖共爾位,好是正直。” 16、舍-捨:放棄。“鍥(qiè)而舍之,朽木不折。”

WORD制作批量奖证、奖状、准考证、成绩单

WORD制作批量奖证、奖状、准考证、成绩单 WORD邮件合并制作大量奖证、奖状、准考证、成绩单 在学校工作,难免会遇到各种证书打印。有很多证书是同类的,比如运行会的奖证,三好学生等等。这不2007年的全县三教征文结果出来了,一看550人的庞大队伍,这要是写或者人工排版,不定要划好长时间,对我这样的懒人来说宁肯划一天时间来研究一下偷懒的办法来完成半天的工作的,好在这次划的时间并没那么久,欣喜之余拿出来分享一下! 设计思路:建立两个文件一个Excel电子表格存放姓名和获奖等次等信息,一个WORD文件作为证书样版调用电子表格中的姓名和获奖信息,保持打印的格式一致! 采用的方法:WORD的邮件合并功能 实施步骤: 1、创建电子表格,因为我的电子表格是从长阳教育网下载的结果公示,已包含了获奖者的姓名、论文题目以及获奖等次等信息,因为要调用,标题以及不规范的非获奖记录行都要删除整理一下如图所示。 以上只列出了Sheet1工作表部分名单,在整理过程中要删除空白行或无意义的行,以免出错!以上文件整理好以后以book1为名保存到桌面备用。 2、打开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2000版可能有所不一样),在“工具”菜单中选择----“信函与邮件”菜单----“邮件合并”

3、出现邮件合并向导: 选择右边向导中的“信函”复选框,下一步“正在启动文档”----默认的“当前文档”----下一步“选取候选人”----默认“使用现有列表”----下一步:“撰写信件”,到这里一直是下一步,到了这里,要选取数据源了,出来一个浏览窗口。 找到桌面上这个备用的电子表格文件,“打开”:

因为我们整理的数据在工作表1中,所以就选择第一个表: 选择表1所,我们要打印的数据出来了,“全选”后确定。这个数据表就可以使用了,下面接着讲如何安排这些数据到WORD中。 4、设计WROD中的格式:

2015-2016-1语文复习大纲 (1)

2015-2016-1“大学语文”复习大纲 考试时间:2015年12月28日(星期一)8:00-10:00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三、默写题(共10分) 四、名词解释(10分) 五、简答题(20分) 六、作文(40分) 注意提醒学生一定填写:考场登记表序号 复习范围: 一、熟悉每章概述内容,掌握其中的知识点。 二、熟读老师课堂上精讲的课文,尤其教材改版后新更换的课文。 三、熟悉这些课文的阅读提示和知识链接。 四、能够准确默写出必背篇目。 五、掌握作品中的诗词赏析 复习要点: 第一讲:古代汉语 1.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及其科学性 2.“小学”概念及名称的来历、甲骨文的概念等 3.“六书”说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及例子。 4.“四体二用”说 5.了解《说文解字》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6.背诵《声律启蒙》 7.思考与实践第一、第二题里的古文字构形 第二讲:古代汉语 1.古代汉语词汇特征 2.“古汉语词义演变方式”里的例字 3.《郑伯克段于鄢》《刺客列传》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形象 第三讲:现代汉语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定义

2.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 3.本讲课文的作者和内容要点 4.了解语言演变的表现 第四讲:现代汉语 1.《略论语言形式美》有哪几美 2.思考与实践第二题、第六题 第五讲:古代诗歌 1.《诗》之“六义” 2.“风雅精神” 3.“楚辞”的艺术特点 4.了解《古诗十九首》 5.“建安风骨” 6.七言诗 7.“永明体” 8.理解并背诵屈原《橘颂》、黄庭坚《登快阁》第六讲:古代词曲 1.词的发展历程及代表词人 2.散曲的形式体制 3.词与曲的区别与联系 4.背诵辛弃疾《破阵子》、关汉卿《不伏老》第七讲:古代辞赋 1.赋的体例特征 2.汉赋四大家 3.赋的四大类 4.《登楼赋》艺术特点及其文学史地位 5.背诵曹植《洛神赋》第三段(余告之曰) 第八讲:古代散文 1.我国早期散文的代表作及其风貌 2.“春秋三传” 3.先秦时期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及代表作品

第四章 Word文字处理软件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WORD文字处理软件习题 一、选择题 1、中文Word 2010 编辑软件的运行环境是()。 A. DOS B. WPS C. Windows D.高级语言 2.在Word的编辑状态下,当前输入的文字显示在()。 A.鼠标光标处 B.插入点 C.文件尾 D.当前行尾 3.有关Word文本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输入文本内容到达屏幕右边界时应按回车键换行 B.在Word中,文本行的宽度就是显示器的宽度 C.Word文本行的宽度与页面设置有关 D. Word 文本行的宽度用户无法控制 4.以下关于选定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Ctrl+A键可以选定整个文档 B.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鼠标,可选定扫过的文本 C.同时按下Alt键和光标移动键,可以选定扫过的文本 D.按下Alt键同时拖动鼠标可选定矩形块 5. 以下关于Word删除操作的正确说法为()。 A.可以使用键 B.不能使用“剪切”命令 C.可以使用菜单命令 D.只能恢复在最后一次删除的内容 6.关于“在Word中复制一段文本”的正确说法为()。 A、可以使用剪贴板 B、必须首先选定需要复制的文本 C、用鼠标拖动 D.用鼠标右键无法操作 8.在Word2010中文档的缺省扩展名为()。 A.·WRD B.·RTF C.·DOCX D.·TXT 9.在Word中,想用新名字保存文件应( )。 A.选择“文件/另存为”命令 B.选择“文件/保存”命令 C.单击工具栏的“保存”按钮 D.复制文件到新命名的文件中 10、在编辑Word文档时,用鼠标拖曳完成文字或图形的复制时,应使用的按键为()。 A. Ctrl B. Alt C. Shift D. F1 11.在Word中,要将8行2列的表格改为8行4列,应()。 A.择要插入列位置右边的一列,单击工具栏上的“插入列”按钮 B.单击工具栏上的表格按钮,拖动鼠标以选择8行4列 C.择要插入列的位置左边的一列,单击工具栏上的“插入列”按钮 D.选择要插入列位置右边已存在的2列,单击“布局”选项卡下“在左侧插入”按钮。 12 在Word选定文字块时,若块中包含的文字有多种字号在格式工具栏的“字号”框中将显示.() A.块中最大的字号 B.块中最小的字号 C.块首字符的字号 D. 空白 13.在Word2010中删除文本或图形对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从“回收站”恢复删除的文本 B.删除以后不能恢复 C.可以随时用“撤消”命令撤消“删除” D.在该文档关闭前可以撤消“删除” 14关于Word打印操作的正确说法有() A.印格式由Word自已控制,用户无法调整 B.在Word开始打印前可以进行打印预览 C.Word的打印过程一旦开始,在中途无法停止打印 D. Word每次只能打印一份文稿 15.在Word中使用标尺可以直接设置缩进,标尺的顶部三角形标记代表()。

古代汉语-第二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古代汉语-第二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名词解释 1、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最本质的特点是讲究平仄。 2、注疏:注:东汉以后对经典的注解。《文选注》→狭义;各种类型注解→广义。疏:在注的基础上进一步作注,既解释正义也解释前人注解。 3、传:解说经文字词、阐明其大义的注解。 4、笺: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的一种注释。笺的本义是小竹片,古人用笺随时记下心得体会,以备参考。 5、正义:解释经传而得其正义。

6、章句:章句就是“离章辨句”的意思。其特点是,除了对古书作逐词解释外,还要说明句意和全章大意,分析句法,辨明篇章结构等。 7、集解:①选取各家注解中可取的地方,有时也会把自己的解释加进去;②为原书补充材料,或阐发原书思想。 8、《论语》:《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9、《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是北宋时代官修的一部韵书,由陈彭年、丘雍编修。《广韵》是中国现存的一部重要韵书。 9、《尔雅》:

《尔雅》是辞书之祖。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 《尔雅》是第一部词典,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10、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春秋时称诗或诗三百,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有了诗经之称。《诗经》按音乐的不同,分编为“风”“雅”“颂”三类。“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也称“国风”,是诗经的精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的音乐,即王畿之乐。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的艺术特点:1.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现实政治的创作倾向。2.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直接描绘抒情和铺叙。比比方比喻,使形象更鲜明。兴借助其它的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3.借景言情的抒情方式。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 (四)引申义分析例(下) 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 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 ),收字( )个,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