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word版)拿来主义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完整word版)拿来主义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完整word版)拿来主义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完整word版)拿来主义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江苏省沛县中等专业学校张碧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深入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

2、把“拿来主义”与时代结合,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运用“拿来主义”。

二、教学重难点:同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学讲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朗读法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自主先学:

1、利用晨读课反复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小组合作,利用网络、图书馆等搜集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本文的写作背景以及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

3、阅读课文,思考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

4、小组讨论交流,搜集与拿来主义相关联的文化现象以及社会事件。

二、导入新课:

我想请同学们来说说,你们最喜欢的节日、影视剧或动漫剧是什么?

从同学们的爱好中,我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圣诞节、情人节比我们传统的节日都盛大;爱看韩剧和日本动漫剧。近几年,外国的文化迅速占领了中国人的文化生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种外来文化的冲击,是全盘接受,还是全部抵制,还是相互融入?你对这种情况怎么看?

其实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就给出了答案。我们先来学习这篇课文,然后来回答这个问题。

三、自学检测:

1、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议论文,那么下面我们请第一小组的同学,把他们搜集的相关资料共享给大家,请大家做好相关的记录。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浙江绍兴人,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代表作品主要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阿Q正传》、《朝花夕拾》

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6月4日。当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对日本侵略者实行“不抵抗主义”,致使日本侵略者很快地占领了东三省、并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国民党反动派投靠英、美帝国主义,对外,出卖国家的领土主权,文化界也有一些反动文人,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在革命阵营内部,由于帝国主义长期的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对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甚至有一种盲目排外的情绪。当时在对待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问题上,实际存在着两种错误态度:一种是全盘肯定,全盘吸收;一种是全盘否定,盲目排斥。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利于我国革命文化的发展的。鲁迅针对敌人破坏新文化发展的种种罪行,针对革命阵营内部某些人对待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的错误态度,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一篇就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对待外国文化遗产的态度。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姊妹篇”

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

①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

来证明论点;

②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③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尔之矛,攻尔之盾”

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④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⑤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

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⑥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⑦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

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⑧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

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

⑨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三、课文研读:

1、教师范读1、2两节,剩余3---7节,每组一段,大家一边听读,一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除拿来主义之外,还有哪些主义?

②这些主义各有怎样的危害?

③鲁迅先生为了将送去主义论述清楚,提到了那些人?

④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论证其观点?

因果论证:因为这些方法都不足取,所以要实行拿来主义;举例论证:梅兰芳博士等;类比论证:尼采自诩为太阳而发疯与中国某些人自大的危害是一样可怕的。送去主义者的言论与尼采自诩太阳在本质上是相似的

2、前半部分已从反面论述了应该实行拿来主义,那么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是什么?我们边听读,边思考问题。

3、请2、3、4小组选派你们组朗读的最好的一位同学来朗读课文的最后三段。

问题:①作者有没有直接说明拿来主义者的具体做法?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使用或存放

——更概括地说,就是四个字:占有、挑选

②文中的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姨太太分别代表了什么,你能给PPT上意思相对应的词组连线吗?

③除了拿来主义者,文中还有几类人,你能找出来吗?并与PPT上相对应的解释联系起来吗?

孱头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的人不敢接受

昏蛋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貌似彻底革命的人彻底否定

废物比喻欣然接受遗产中不良成分的毒害的人。全盘接受拿来主义者占有、挑选继承、学习、模仿

④这种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是什么?

——比喻论证。

四、拓展延伸

1、眼下对待外国的节日,影视作品等文化,我们应该怎么去做?

首先,我们要继承、发扬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其次,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我们应该要采取一中正确的方法去对待外来文化,不能走极端,既不能一概吸收,也不能一概否定。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吸收。

也可以展开来谈。唐朝崇尚胡风,却成就了大唐盛世。佛教从天竺传来,却在中国兴盛。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好的一面,我们要学习要改进,古代妇女没有地位,如今“人人生而平等”,像这样先进的思想,我们也要学习。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大家都明确了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那就是运用拿来主义。季羡林告诉我们:没有文化交流,人类社会就无法进步。顾城告诉我们: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要用它寻找光明。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能灵活运用拿来主义!

六、布置作业

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为话题,对今天我们课上讨论的问题做一个总结,运用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写一篇议论文。

(完整版)《拿来主义》公开课教案(2)

《拿来主义》教案 班级:高一(15)班时间:2010年6月24日执教者: 教学目的: (1)理清作品论证思路,体会本文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2)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谈谈自已的认识。 (3)学习比喻论证方法的运用,领会比喻句的深层含义。 (4)学习作者幽默犀利的语言,体会词语的讽刺意味。 教学重点:学习鲁迅的论证艺术,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 教学难点:对鲁迅语言含义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 一、导入新课:我国著名作家冯骥才,他出访法国时,曾有一件趣事,同学们知道吗?(略作停顿说)在一次访法欢迎宴会上,其中一位外国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冯先生,会怎样回答呢?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冯先生说话的意思是什么?(我们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冯先生说话时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冯先生运用比喻的妙处就在于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出深刻的道理,这就叫做作家!而作为语言大师的鲁迅先生也是一位善用比喻的高手。今天,我们学习的《拿来主义》正是这样一篇课文。”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学生上黑板注音,解词,教师正音,评讲) 礼尚往来(shàng;崇尚,重视)。自诩(xǔ;夸耀,说大话;自我夸耀。) 残羹(gēng)冷炙(zhì):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冠冕(guān miǎn)古代帝王、高官的礼帽,引申为体面。 玄(xuán)虚: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蹩( bié) 进:躲躲闪闪在走进。孱(càn)头:懦弱无能的人。 三、简介杂文特点: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杂文:议论性、形象性(文艺性议论文)、现实性。 四、写作背景简介。 文为时而作,这篇文章写作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现实针对性,那么鲁迅先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让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本文写于上世纪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30年代,国民党反动政府为推行政治上的卖国主义政策,在文化政策及其活动上,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在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先生以马列主义学说为指导,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建设新文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回答了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也包括民族文化遗产)的立场、态度和方法问题,并富有创新意义地命名为“拿来主义”。这一主张后来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对待文化遗产的代名词,普遍采用至今。 四、研读课文,理清思路。 “你认为‘主义’什么意思?”(1、理论主张2、思想作风3、一定的社会制度),课文中主义就是思想,就是主张。而“拿来”就是一个动作,口语化动词—文化遗产<历史>,‘主义’是一个

《二次根式》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8)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12.1 二次根式 初二 班 姓名 学号 1.了解并熟记二次根式的概念,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并能确定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2.理解公式(a )2=a (a ≥0), a a =2 ,并能利用公式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一、基本概念 1.定义: 一般地,式子_____(a ≥0)叫做二次根式,a 叫做_____________。 2.要使a 有意义,那么a______0 ,a ______0. 3.当a ≥0时, ()2 a = 4. 2a =a = 二、探索实践 1.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吗? (1)32 (2)6 (3)12- (4))0(≤-m m (5) 3 5 (6)12+a (7)4 (8) x xy (、y 异号) 2.要使下列式子有意义,x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1 (2 (3 (4 (5 ( 6 (7)33-+-x x (8 3.在实数范围内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

(1)2 5x - (2)3a 2 -4b 2 (3)131322 ++x x 4.解答题 (1()2 20y +=,求x+y 的值。 (2)若二次根式122+x 的值为3,求x 的值。 5.计算:(1)22)32()23)(1(+ (2)2 (0)a b +≥ )8(6416)3(2<+-m m m (4))x ≥0)x y ≤ 6.拓展延伸 (1)若x x -=-222 )(,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2) 当x 时,等式22 )12()21(-=-x x 成立. (3)已知,31≤≤x ,化简:()()2231x x -+-=____ ______ . (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且c a >,那么()2||b c a a c -+--= . (5)若化简1x -25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6)已知2a =- 化简求值: a a a a a a a a 1 12121222--+---+-

拿来主义公开课教案

拿来主义公开课教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拿来主义》教案 班级:高一(15)班时间:2010年6月24日执教者: 教学目的: (1)理清作品论证思路,体会本文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2)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谈谈自已的认识。 (3)学习比喻论证方法的运用,领会比喻句的深层含义。 (4)学习作者幽默犀利的语言,体会词语的讽刺意味。 教学重点:鲁迅的论证艺术,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 教学难点:对鲁迅语言含义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 一、导入新课:我国着名作家冯骥才,他出访法国时,曾有一件趣事,同学们知道吗( 略作停顿说)在一次访法欢迎宴会上,其中一位外国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冯先生,会怎样回答呢?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冯先生说话的意思是什么( 我们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冯先生说话时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冯先生运用比喻的妙处就在于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出深刻的道理,这就叫做作家!而作为语言大师的鲁迅先生也是一位善用比喻的高手。今天,我们学习的《拿来主义》正是这样一篇课文。”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学生上黑板注音,解词,教师正音,评讲) 礼尚往来(shàng;崇尚,重视)。自诩(xǔ;夸耀,说大话;自我夸耀。) 残羹(gēng)冷炙(zhì):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冠冕(guānmiǎn)古代帝王、高官的礼帽,引申为体面。 玄(xuán)虚: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蹩(bié)进:躲躲闪闪在走进。孱(càn)头:懦弱无能的人。 三、简介杂文特点: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杂文:议论性、形象性(文艺性议论文)、现实性。 四、写作背景简介。 文为时而作,这篇文章写作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现实针对性,那么鲁迅先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让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本文写于上世纪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30年代,国民党反动政府为推行政治上的卖国主义政策,在文化政策及其活动上,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在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先生以马列主义学说为指导,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建设新文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写下了这篇着名的杂文,回答了如何对待外国文

《拿来主义》公开课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班级:对口专业二班时间:2016年10月27日执教者:田然 教学目的: (1)理清作品论证思路,体会本文的逻辑力量。 (2)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结合现代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已的认识。 (3)学习本文的表达的技巧,了解杂文的文体特点。 (4)学习作者幽默犀利的语言,体会词语的讽刺意味及比喻论证方法的运用,领会比喻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点:学习鲁迅的论证艺术,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 教学难点:把握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 一、导入新课:大家对鲁迅先生应该并不陌生吧。最早的的有《从百草堂到三味书屋》。你们学完了有谁在桌子上刻了早字?这可是破坏公物哦,当然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警醒,提醒自己要:时时早,事事早。从这里也可见到,鲁迅先生不仅影响了当时社会文化,还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之后呢?我们还学过《社戏》、《藤野先生》、《孔乙己》,这里面的一个个人物仿佛也还历历在目,性格鲜明的生活在我们的脑海里。那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先生的一篇杂文《拿来主义》。 二、作者简介:鲁迅(l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参任《新青年》编辑,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等。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对民主革命和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终因积劳成疾于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病逝。一生著译近千万字,现有《鲁迅译文集》10 卷、《鲁迅全集》16卷。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 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影响广泛。 三、写作背景简介。 文为时而作。 本文写于上世纪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30年代,国民党反动政府在政治上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在文化政策及其活动上,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在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先生以马列主义学说为指导,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建设新文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回答了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也包括民族文化遗产)的立场、态度和方法问题,并富有创新意义地命名为“拿来主义”。这一主张后来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对待文化遗产的代名词,普遍采用至今。 四、研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生字词 礼尚往来(shàng;崇尚,重视。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 自诩(xǔ;夸耀,说大话;自我夸耀。) 残羹(gēng)冷炙(zhì):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冠冕(guān miǎn)古代帝王、高官的礼帽,引申为体面。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教案设计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教案设计 导语:好莱坞梦工场的美国导演们一定没有读过鲁迅的这篇《拿来主义》,他们却深得拿来主义的精髓:尊重、喜爱中国文化,《功夫熊猫》融合了众多功夫片的技巧,还为阿宝设计了最典型的中国化背景:山水、庙会、面条摊子,他练的是功夫,受伤了去针灸,连阿宝一手端数碗面条的架势也像是地道的中国“店小二”。以下是本人整理的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拿来主义 鲁迅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a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b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c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d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e挂过去,叫作“f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g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h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i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

2016 优质课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桂集中学陈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几件大事:中美建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2、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掌握新千年APEC 会议的召开的时间、地点、人物、主题、内容等。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贯穿过去所学的有关中日、中美关系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的能力。通过本课知识的掌握,让学生能够将新旧中国的外交情况加以对比,认识到弱国无外交,只有自强才能屹立于世界之上,获得尊重,从而培养学生辨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学习本课过程中,教师始终应把握住外交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这条主线,让学生明白外交情况改变的原因就在于:自强;从而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另外,还可以将外交之自强升华为个人进步之自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中美关系的改变和APEC会议的内容,主题。 教学难点:中国外交新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建国初期的外交——初登国际舞台的50年代: 1、外交政策、原则和方针? 2.外交环境:新中国开展积极的外交活动,建国头一年与哪些国家建交?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如何? (加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巩固)。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过渡:新中国在正确的外交政策的指引下,在合理原则的指导下,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的中国外交舞台上可谓好戏连台,究竟有哪些精彩剧目在那个时代上演,请大家阅读课文,了解一下。 板书:外交事业的发展 二.讲授新课 (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1、阅读课本第一段,结合前面所学,概括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初期,中美关系的状况?(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禁运、军事包围威胁,双方敌对状态长达二十多年。)阅读第三段,到了七十年代,中美关系有什么变化? (出示课件) 谁能总结一下? (1)1971年,基辛格访华; (2)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定《中美联合公报》; (3)1979年,双方建交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拿来主义 公开课

拿来主义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以及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在写作上有所借鉴。 2.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并掌握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以及比喻论证的方法。[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分析与引导提问相结合,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洋垃圾”视频,“洋垃圾”到底是该进还是禁呢?我们今天先来继续学习《拿来主义》,然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及写作背景,把握了文章思路,明白了什么是拿来主义。这节课我们来解决为什么拿来,怎样拿来。 二、探究文本,学习论证 (一)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章的1至7自然段,回答问题:边读边勾画出相关的信息 1.作者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提到哪几个“主义”?它们的表现和危害是什么?

2.为什么要拿来?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作者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提到哪几个“主义”?它们的表现和后果是什么? 明确:闭关主义 表现: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实质:惧外、排外 后果:大门被枪炮打破(鸦片战争)碰了一串钉子(割地赔款)导致送去主义 送去主义 表现:只是送出去,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 实质:媚外、卖国 后果:祸延子孙(子孙沦为乞丐) 送来主义 表现: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小东西 实质: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的政策(毒害、侵略) 后果:大受其害,对外国文化一概排斥 2.为什么要拿来? 韩愈《原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不破不立 塞:堵塞;止:停止。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现比喻不破除旧的、坏的东西,新的、好的东西就建立不起来。

word表格公开课教案

通过表格计算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表格中公式的应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呈现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从帮助中学习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要应的相关术语和公式。 教学基础:学生已会制作表格,并且对单元格的概念清楚明了。 课前准备:相应的针对教学特点的练习,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1、说出并演示你知道的建立表格的方式。 2、如果选中表格中有文本部分的单元格,按键盘上的DEL键进行删除,删除的是 文字还是表格,或两者都删除? 二、导入新课: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表格的制作。通过学习我们知道WORD在图文混排、 表格编辑等方面都有出色表现,说到这些方面,每个都觉得很好。但要提到WORD的计算能力,可能有很多人就摇头了。我曾经就看到过这样的事情,有人在WORD表格计算时,一方面在用 WORD进行表格制作,一面又调出计算器进行相关计算,那么是不是WORD的表格计算能力 如些糟糕呢?有一个你们年龄相仿的同学小明也遇到了这种问题。有一天,小明也是刚刚在学 校学习了表格的编辑。回家发现爸爸正坐在电脑前埋头苦算一堆的电子表格。小明就想能不能 直接用WORD进行啊,这样好麻烦啊。趁爸爸休息的时候小明坐到了电脑前。 你想知道小明在一没教师二没书的情况下是如何办的吗? 三、讲授新课:请看小明要进行计算的表格(演示) 1、遇到问题很多人想到的是同学求助,买本书找答案。但事实上WORD给我们准备 了一个很好的老师,你知道是什么吗? 对,就是帮助。 2、对于WORD的帮助功能,同学们已不陌生。我在前面的学习里演示过。那么让我 们和小明一起来试试吧!(打开帮助)。我们进入了帮助界面,我以前说过索引的关键字对你成功与否非常重要。那么请同学们研究一下给我一个关键字好不好。 学生列关键字如下:计算、表格计算、表格中加和等,(让学生自已试试找到的关键字是不是能解决问题)。通过试验得出:表格计算是最适合并且其中有行列计算的方法。 3、让我们看看具体内容吧: (1)单击要求存放结果的单元格。 (2)单击表格中的公式命令(如图1所示) (3)在表格中输入相应的公式(并且有例子显示如果一行右端用right,一行下面 用above) 对于选定的表格进行的正好是下面和右面单元格的计算。我们按帮助要求一步步的试验发现真的可以计算出结果(此处按帮助一步一步慢慢来)。

《拿来主义》公开课教案讲课教案

《拿来主义》公开课 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班级:对口专业二班时间:2016年10月27日执教者:田然 教学目的: (1)理清作品论证思路,体会本文的逻辑力量。 (2)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结合现代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已的认识。 (3)学习本文的表达的技巧,了解杂文的文体特点。 (4)学习作者幽默犀利的语言,体会词语的讽刺意味及比喻论证方法的运用,领会比喻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点:学习鲁迅的论证艺术,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 教学难点:把握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 一、导入新课:大家对鲁迅先生应该并不陌生吧。最早的的有《从百草堂到三味书屋》。你们学完了有谁在桌子上刻了早字?这可是破坏公物哦,当然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警醒,提醒自己要:时时早,事事早。从这里也可见到,鲁迅先生不仅影响了当时社会文化,还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之后呢?我们还学过《社戏》、《藤野先生》、《孔乙己》,这里面的一个个人物仿佛也还历历在目,性格鲜明的生活在我们的脑海里。那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先生的一篇杂文《拿来主义》。 二、作者简介:鲁迅(l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参任《新青年》编辑,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等。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对民主革命和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终因积劳成疾于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病逝。一生著译近千万字,现有《鲁迅译文集》10 卷、《鲁迅全集》16卷。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 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影响广泛。 三、写作背景简介。 文为时而作。 本文写于上世纪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30年代,国民党反动政府在政治上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在文化政策及其活动上,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在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先生以马列主义学说为指导,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建设新文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回答了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也包括民族文化遗产)的立场、态度和方法问题,并富有创新意义地命名为“拿来主义”。这一主张后来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对待文化遗产的代名词,普遍采用至今。 四、研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生字词 礼尚往来(shàng;崇尚,重视。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 自诩(xǔ;夸耀,说大话;自我夸耀。) 残羹(gēng)冷炙(zhì):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冠冕(guān miǎn)古代帝王、高官的礼帽,引申为体面。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理解“拿来主义”的本质与内涵。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类比、对比、举例、比喻等进行论证的方法 3.品味本文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正确理解运用反证、具有讽刺意味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抓住本文的论点。 2.品味语言,学习论证方法。 3.拓展延伸,理解“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对待外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掌握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拿来主义”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2.把握本文论证方法和语言表达上的特色。 【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 2.“拿来主义”具有的现实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初高中我们学过哪些鲁迅的文章?(学生回答,教师可以补充一些。) 有多少同学是发自内心地喜欢鲁迅的文章?不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同学们的回答,喜欢的理由和不喜欢的理由。) (多媒体展示北大三位教授的话,强调鲁迅的重要性。) 鲁迅是不会被历史忘却的。 ——王富仁(汕头大学文学院终身教授,中国作协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鲁迅是语文教学的灵丹妙药。 ——钱理群(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 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学会理事。) 鲁迅不仅是中国的,更是全亚洲的,是整个东方灵魂的脊梁。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一起来学习《拿来主义》,看看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是否能解决掉。(多媒体展示课题、作者。) 【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此处让同学们齐读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

(完整版)拿来主义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江苏省沛县中等专业学校张碧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深入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 2、把“拿来主义”与时代结合,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运用“拿来主义”。 二、教学重难点:同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学讲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朗读法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自主先学: 1、利用晨读课反复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小组合作,利用网络、图书馆等搜集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本文的写作背景以及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 3、阅读课文,思考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 4、小组讨论交流,搜集与拿来主义相关联的文化现象以及社会事件。 二、导入新课: 我想请同学们来说说,你们最喜欢的节日、影视剧或动漫剧是什么? 从同学们的爱好中,我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圣诞节、情人节比我们传统的节日都盛大;爱看韩剧和日本动漫剧。近几年,外国的文化迅速占领了中国人的文化生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种外来文化的冲击,是全盘接受,还是全部抵制,还是相互融入?你对这种情况怎么看? 其实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就给出了答案。我们先来学习这篇课文,然后来回答这个问题。 三、自学检测: 1、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议论文,那么下面我们请第一小组的同学,把他们搜集的相关资料共享给大家,请大家做好相关的记录。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浙江绍兴人,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代表作品主要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阿Q正传》、《朝花夕拾》 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6月4日。当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对日本侵略者实行“不抵抗主义”,致使日本侵略者很快地占领了东三省、并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国民党反动派投靠英、美帝国主义,对外,出卖国家的领土主权,文化界也有一些反动文人,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在革命阵营内部,由于帝国主义长期的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对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甚至有一种盲目排外的情绪。当时在对待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问题上,实际存在着两种错误态度:一种是全盘肯定,全盘吸收;一种是全盘否定,盲目排斥。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利于我国革命文化的发展的。鲁迅针对敌人破坏新文化发展的种种罪行,针对革命阵营内部某些人对待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的错误态度,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一篇就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对待外国文化遗产的态度。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姊妹篇” 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 ①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

制作课程表教学设计(公开课)

《制作课程表》教学设计 课题: 制作课程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表格斜线表头的制作方法,掌握合并单元格的方法。 (2) 熟悉表格的常用操作,加强表格应用。 (3) 感受表格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 合并单元格 教学难点: 斜线表头的制作 课前准备: 网络教室,“电子教室”教学软件,word软件,表格实例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出示课题,制作课程表) 二、插入表格 1.师:老师在幻灯片中出示一张 画好的表格,边用鼠标指边解说:横 线我们叫行线、竖线叫列线,它们组 成的小方格叫单元格。横向的单元格 叫行,竖向的单元格叫列。 2.师:请学生在D盘建一个Word 的文档,将其重命名为自己的名字, 并将其打开。 3.师:现在让我们来制作课程表的第 一步:插入表格。你们知道几种插表 格的方法? 任务一:老师演示完插表格的方 法后,请学生上台插入一张11行7 列的表格。 教师巡视。学生演示教师强调注 意观察行和列,不要颠倒。 1.生观察 老师鼠标的移 动位置。 生:横线 竖线,格 子 2.学生, 在指定位置建 Word的文档 3.生自我 尝试插入表 格。 学生上台 演示插入表 格,边说边做。 让学生 自主探究, 发挥学生的 地位。 通过学 生演示,不 仅使学生的 主体地位得 到充分的体 现,也有利 于发现错 误,突破难 点。 三、调整表格 1.师:我们制作出来的表格我们 发现少了行或列,我们应该怎么办? 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如何操作 2.师:我们制作出来的表格我们 发现多了行或列,我们应该怎么办? 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如何操作 3.师:我们制作出来的表格它们 的单元格都是一样大小的,有的时候 我们为了美观,需要调整某些单元 格,观察这张表格和你插入的表格有 什么不同点。 师:按照老师给的提示(合并单 元格,先选定后操作。)试试看能不 1.生:插 入行或列 2.生:删 除行或列 3生:有 的单元格合在 了一起,不知 怎么办。 生:第一个单 元格有斜线, 不会操作。 调整表 格的时候采 用学生自助 尝试,小组 合作学习的 方法,而后 请学生上台 演示,在演 示有问题的 时候采用教 师演示相结 合的方法让 学生掌握知

拿来主义公开课教案完整版

拿来主义公开课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拿来主义》教案 班级:高一(15)班时间:2010年6月24日执教者: 教学目的: (1)理清作品论证思路,体会本文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2)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谈谈自已的认识。 (3)学习比喻论证方法的运用,领会比喻句的深层含义。 (4)学习作者幽默犀利的语言,体会词语的讽刺意味。 教学重点:鲁迅的论证艺术,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 教学难点:对鲁迅语言含义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 一、导入新课:我国着名作家冯骥才,他出访法国时,曾有一件趣事,同学们知道吗( 略作停顿说)在一次访法欢迎宴会上,其中一位外国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冯先生,会怎样回答呢?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冯先生说话的意思是什么( 我们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冯先生说话时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冯先生运用比喻的妙处就在于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出深刻的道理,这就叫做作家!而作为语言大师的鲁迅先生也是一位善用比喻的高手。今天,我们学习的《拿来主义》正是这样一篇课文。”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学生上黑板注音,解词,教师正音,评讲) 礼尚往来(shàng;崇尚,重视)。自诩(xǔ;夸耀,说大话;自我夸耀。) 残羹(gēng)冷炙(zhì):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冠冕(guānmiǎn)古代帝王、高官的礼帽,引申为体面。 玄(xuán)虚: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蹩(bié)进:躲躲闪闪在走进。孱(càn)头:懦弱无能的人。 三、简介杂文特点: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杂文:议论性、形象性(文艺性议论文)、现实性。 四、写作背景简介。 文为时而作,这篇文章写作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现实针对性,那么鲁迅先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让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本文写于上世纪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30年代,国民党反动政府为推行政治上的卖国主义政策,在文化政策及其活动上,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在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先生以马列主义学说为指导,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建设新文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写下了这篇着名的杂文,回答了如何对待外国文

公开课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整合模式研究之“破立结合” 濉溪中学张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课文先破后立的论证结构,并能把这一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议论文写作当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主阅读和分析本文,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并进行实践练习,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正确认识对待传统和外来文化的问题,端正对待事物的态度。 教学重点: 赏析课文,理解其论证结构的好处,总结归纳方法,并指导写作实践。 教学难点: 将学得的技法运用于实践,并指导以后的写作活动。 教学方法: 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并能迁移训练。 教学内容: 一、导入 从上学到现在,大家学过的鲁迅的作品应该有十几篇了,我做个调查,大家喜欢读鲁迅的文章吗? 北大教授钱理群曾说过:“当你一切春风得意,你的感觉极好的时候,你觉得鲁迅的著作是读不进去的;但是一旦你对现状不满,包括社会现状,也包括你自己的现状,你想寻求新的出路的时候,这就是你接近鲁迅的最佳时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鲁迅的《拿来主义》,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样的收益。 二、探讨课文:

(一)、探讨其先破后立的结构——如何提出问题 1、本文题为拿来主义,探讨的是什么问题?观点在哪里出现? 预设:探讨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问题。主要观点在第7段提出,接着加以论证。 3、观点在行文中间才出现,之前都做了什么? 预设:在“拿来主义”之前,先谈到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听凭送来”几种情况。 几种情况都是作者所反对的。 “闭关主义”——给枪炮打破了大门,碰了一串钉子——封闭落后。 “送去主义”——子孙们、残羹冷炙做奖赏,——亡国灭种。 “听凭送来”——被“送来”东西吓怕了——毒害侵略。 这说明这几种方式都不可取,所以我们就只有“拿来”。 4、如何实行“拿来”? 预设: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1)、具体是怎么论证的呢?运用“大宅子”的比喻。 (2)、在论证怎样“拿来”的时候,是不是直接就指出来该怎样做的呢? 预设:也不是。也是先否定几种做法。 孱头——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害怕继承拒绝借鉴,逃避主义 昏蛋——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盲目排斥,虚无主义,左派幼稚病患者 废物——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崇洋媚外全盘西化,投降主义 那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呢?他占有,挑选。 5、论证结构: 我们来看作者提出自己观点的方式,在本文中,局部和整体的论证结构是一样的,作者并不是一开始就提出观点,而是先提出了几种有危害的现象,先否定,再肯定,这种方式叫做“先破后立”,也叫“驳论”。 我们可以仔细研究一下本文的“破”和“立”的方法:

拿来主义教案_2

拿来主义教案 鲁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2、学习主要采用的两种论证方法:因果论证、比喻论证。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 (三)、德育目标 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 比喻论证。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教学设想] 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教学时注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讨论,重要语段加强朗读训练,以加深对

主要观点和语言特点的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时安排] 二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时 一、导入新。 著名作家冯骥才,前几年赴法国访问时,遇到了这样一事,在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问道:“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不但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同学们请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会怎样回答呢?冯先生是这样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板书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三、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

2016word表格函数运算教学公开课

职业中专教学公开课教案 授课时间2016年11月30日班级:XX 课型:上机科目:Office 授课教师:XX 课题Word表格数据排序与计算 教学目标(1)能在表格中输入数据; (2)能对表格中一些数据进行简单函数计算并排序;(3)能熟练地对表格进行格式化。 教学 重点 能对表格中的数据求和和求平均值 教学 难点 函数名称及用法 教学 程序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部分(8分钟) 通过提问方式考察学生对 上次课的掌握情况。 1、如何在文档中建立表 格? 2、如何选取表格的单元 格、多个单元格、一行、多 行? 3、如何合并和拆分单元 格? 通过上次课的学习,我们学 习了表格的建立、表格的选 取与取消以及编辑表格等, 但真正的表格不光包括表格 线,还有其中的内容,只有 两者很好结合才能做出让人 赏心悦目而且实用的表格。 学生跟的老师一起回忆上节 课的知识点,与应该注意的 地方。 1、回顾 旧知识, 导入新知 识。 2、在复 习了已学 的内容同 时也培养 了学生分 析问题、 解决问题 的能力。

教学 程序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二、学生动手操作(22分钟) 三、作业展示与解说(8) 四、作业点评(3分钟) 五、课堂小结(4分钟) 六、独立作业 项目任务要求 项目内容:期中考试已经结 束,请你帮助老师在word中 完成“学生成绩表”制作,并 计算出每个学生的总分、每科 成绩的平均分,并对总分进行 降序排序。 任务一、建立成绩表 步骤: 1、插入表格 2、输入表格中的数据 任务二、计算总分、平均分 1、计算总分 将光标定位在“总分”单元格 下的单元格,单击“表格” --> “公式”在弹出的“公式”对 话框中输入“=SUM(LEFT)”, 单击“确定”。即算出王天奇 总分。同样的方法算出以下同 学的总分。 2、计算平均分 将光标定位在“平均分”单元 格右的单元格,单击“表格” -->“公式”在弹出的“公式” 对话框中输入“=AVERAGE (ABOVE)”,单击“确定”。 即算出语文科目的平均分。同 样的方法算出其它科目的平 均分。说明:“公式”对话框 常用的函数 任务三:按总分降序排序 选中“总分”这一列。单击“表 格” --> “排序”在弹出的 “公式”对话框中输入关键字 为“总分”,选中“降序”。 单击“确定”。 项目图: ××班期中考试成绩表 观看思考 完成表格的建立 掌握求和函数 掌握平均值函数 完成计算 学生上机练习(小组合作) 完成排序 1.激发学 生的自主 学习能 力,养成 独立思考 和合作互 助的学习 习惯。

《拿来主义》课堂教学实录

《拿来主义》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江西丰城三中余逊云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理一理作者的写作思路。请同学们朗读第一自然段。 生:朗读。 师:文章一开头就谈“闭关主义”,请问同学们“闭关主义”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生:“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板书:闭关主义) 师:“闭关主义”的这一做法造成了什么恶果? 生:封闭、落后。 (放映鸦片战争片断) 师:“落后就要挨打”,于是“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有什么作法呢?(板书:落后挨打)生:搞“送去主义”。(板书:送去主义) 师:对!请问搞“送去主义”都送去些什么? 生1: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 生2:还有几位大师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哒到欧洲去。 生3: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板书:先送——古画、还有——古董、还要送——活人)师:为什么要送? 生:还不是给外国打怕了,害怕外国。 师:送的实质是什么? 生1:媚外、讨好。 生2:投降。(板书:实质:媚外、投降) 师:对!讨好外国,投靠外国。师:鲁迅先生说,由送古董到送活人,这也算是一点进步,怎样理解“进步”一词? 生:反语。 师:对!这是写作手法,它的含义是什么? 生:“进步了”就是媚外、投降加剧了,加深了。 师:很好!一个劲儿地送去,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没有危害?用课文原话说。 生:“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师:残羹冷炙是吃剩的饭菜,用这样的东西来奖赏子孙未免太过份了,因为只有什么人才能用残羹冷炙? 生:叫化子,要饭人。 师:你给叫化子的残羹冷炙是奖赏他么? 生1:同情他。 生2:打发他。 师:“同情”也好,“打发”也好,只能算是施舍。好!我们看看鲁迅先生是怎样解释这种“奖赏”的? 生: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这是“抛给”的,说的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师:“抛来”“抛给”“送来”有什么区别? 生:“抛来”是随意的,“抛给”是有意的,“送来”是特意的。 师:讲得好,谁有新的见解? 生:“抛来”是受动的,“抛给”是主动的,“送来”是有目的的。 师:讲得很好!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外国有目的地送来了什么? 生: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小东西。 (放映鸦片战争的片断) 师:刚才看了片断,帝国主义者送来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什么?

拿来主义公开课教案设计

拿来主义公开课教案设计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拿来主义公开课教案设计导语:语文课《拿来主义》的教学方案没头绪让我来拉你一把。本文为品才网为网友精心准备几篇教学方案,欢迎浏览 拿来主义公开课教案设计范文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2、学习文章主要采用的两种论证方法:因果论证、比喻论证。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 (三)、德育目标 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教学重点: 比喻论证。 教学设想: 课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教学时注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讨论,重要语段加强朗读训练,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语言特点的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着名作家冯骥才,前几年赴法国访问时,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在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问道:“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会怎么回答冯先生是这样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等着名小说。1921年发表的代表作《阿Q正传》,1923年完成小说集《呐喊》,为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旁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