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中庸之道说现代社会

从中庸之道说现代社会

从中庸之道说现代社会
从中庸之道说现代社会

从中庸之道说现代社会

信息124 丁咚32312401

中庸作为儒学的经典无疑对于我国古代的文化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一部经典对于我国古代的思想家的思想形成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中庸之道几乎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几乎每一个历史故事中都有一个秉承和奉行中庸之道出事的人物。而撇开经典,中庸二字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中所代表的的含义除了这部著作的代号意外,其包含的意义也有了贬义化的趋向,亦如如今提到《易经》我第一反应竟然是小巷子那些半仙的天方夜谭。

先说中庸,中庸之道大致有三:执中守正、折中致和、因时制宜。之中守正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折中致和提倡执两用中和而不同。因时制宜提的最多就是与时俱进通权达变随机应变。所以综合起来,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最先让我把中庸和现代社会联系起来的是曾看到一些企业家提倡把中庸的思维运用的企业管理中去。他们相信“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是中庸之道解决矛盾的一个重要方法,但这不是要当和事佬、和稀泥,甚至丧失原则,而要凭着诚性。出于公心统筹兼顾。社会的每一次变革,在各种群团内部都面临着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难免出现一定程度的利益冲突。管理者自己也面临着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兼顾的考验;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促使企业朝着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都会极力推荐或者力主自己认为合适的决策方案;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下,管理者要站稳自己的立场,还要综合考虑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时做出更为客观的决断。我们在现代企业中所讲的诚性不是愚忠,不是以人身依附为基础的亲亲疏疏、尊尊卑卑、长长幼幼的“差序格局”,而是建立在委托-代理“契约关系”上的职责和职守,其特点是重平等、重理性,坚持的是普遍主义原则,不能形成特殊主义的内部人利益本位。在这个意义上讲,能否“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正是管理者或者执行者是否具有诚性的表现。

中庸之道在古代更多作为思想上的方向,教育人的为人处世之法,中庸之道对于古代社会的影响使用一种从书到人再到社会的影响过程,通过奉行中庸之道的人来传播中庸之道,以建立社会中的中庸之风。而现代社会与古时有大大的不同。在当今社会中,中庸不作为教育的重点,而如今的社会风气讲求的是积极进取,迎难而上,而复杂的国际社会环境以及不同的文化的冲击让中而守正的正直之风有所削弱。中庸之道如今已走向略带贬义的色彩,但如今人世间,成功之人,成名之人,大凡都是深谙此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中,不偏不倚;接着说庸,庸不是无能,而是平常。平常就是不易,即鲜有改变,年少轻狂之时,日日思变,整日里做着相同的工作,重复着相同的生活被深恶痛绝,因而时时思变,跳槽等等所为,均有一定因素是因不庸而起。不说此行为之好坏,年少轻狂时的不庸在长者眼中是为胡闹、是为冒险,是为激进。暮年之人常念叶落归根,常念平淡生活,有一大俗话云:平平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一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我认为中是好的,则合用,庸必然也应是好的,平常之为,淡然处之能培养良好心态,庸并非鼓励不求上进,而是在激进中寻求平衡,此又回到中,不可过也不可不及,是以中庸合用。联系自己的教师生活,我感觉教师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

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中庸思想无疑是一种能过加强人道德修养的思想。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无可否认中庸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作用,但是这种思想的推行又面临着诸多阻力,真是这个社会问题的顽固化要求中庸的介入,也是顽固化在阻止中庸的介入,所以与古代模式截然不同是当今我们需要的是社会的中庸之道传播来感染人的吸收和奉行中庸之道,这是我得出的现代社会的中庸传播模式。而这种传播模式必须要结合中庸中与目前状况最契合的部分去推广中庸。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这是推行中庸的有利因素。阐述了学习的过程,这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个步骤。“博学”就是广泛的学习,“审问”即对博学中的内容详尽设问置疑,“慎思”即对审问的内容谨慎思考,“明辨”即通过慎思而明辨真伪是非,“笃行”即将明辨的结论付诸切实的实行。这是一套环环相扣的学习和修身方法,包括了学、问、思、辨、行等几个主要环节。对于教育途径,中庸认为人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完善,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这就“自诚明,谓之性”,或称“尊德性”。二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这就是“自明诚,谓之教”,或称“道问学”。意思是说,学习和教育的实现需要有人性的依据,故要尊重德性,发扬自己先天的善性。同时,人性的完善又要依赖于学习和教育,故要注重后天的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中庸》认为这两条途径是相依并进,相辅相成的。

这些中庸中的教育思想无疑可以作为在现代社会重新推行中庸思维的第一步,一个社会的风气来源于一代人的风骨,一代人的风骨铸造于一代人的教育,中庸中的教育思维的引入是让社会重拾中庸正气之风的方式。

但是和所有儒家经典一样,不可拜托的陈旧的封建观念仍然是中庸不能不提的一个问题,圣人之道之神化就是我不太认同的一些部分,即使是追求高远,但是现实永远是无法被撼动的。过于提倡对于圣人之道,不去考虑人的欲望还是不合理和不值得提倡的。

最后我想用我辩论中庸之道适不适合现代社会中的一些话做结尾。中庸是发展着的德、理、道,是对于人们自身修养、治国安邦均具有重要意义的大智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任何文化思想都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完善的。在当代中国,强调和提倡中庸之道有更强的社会和现实意义,对当今的法制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都提供了正确的思想导向,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思想。

中庸之道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

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中庸之道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首先,我们来理解,什么是中庸之道。它是度的正确把握和关系的良好协调,是在平衡中寻求发展。其次,对当代社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即能说中庸之道是适合其发展的。 接下来我们就从社会、个体和价值观三个层面对我方观点进行阐述。 首先就社会层面而言,拿人与自然来讲吧,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资源不可取,一点不借助自然资源又无法发展,如何拿捏呢,经过实践与思考,我们在“无节制”与“一点不”中取了一个适当的点,即“可持续”的概念,戒其“过”,勉其“不及”,这就是度的正确把握。事实证明,中庸之道具备着鲜明的时代意义,不论是我国正在执行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还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提出等等,在现实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无不体现着中庸之道的精神。 其次,讨论中庸之道是否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还要看它对这个群体中的个体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庸之道,所谓道,是理念也是方法。中不偏,庸不易,讲究的是一个持之以恒,是对既定目标的不懈追求。中庸还指中正平和,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淡定,胜不骄,败不馁,对人对事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亲而有度、顺而有持,不因太过兴奋而忘乎所以,也不因太过悲伤而痛不欲生。不急功近利,也不妄自菲薄,这样才能保持内心的清明,理性的看待问题,踏实的解决问题。坚持不懈的恒心,平和的心态利于我们个人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个人高度,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讲价值观。现在世界正在走向多元化,承认不同而谋求“和”,这是世界多元文化实现和平相处必走的一条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这在促进世界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方面具有启迪意义。中庸是一种思想,其本源是天人合一,即达到一种至诚至善的境界,它鼓励人们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有助于社会总体道德水平的提高。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千年传承,是历史精华的积淀,作为具有着科学指导意义的思想及方法论,我们没有理由不让这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更好的散发它的光芒。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地认为,“中庸之道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 当然,方向和原则是不可妥协的。当目标方向清楚了,如果此路不通,我们妥协一下,绕个弯,总比原地踏步要好,干嘛要一头撞到南墙上?“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非意气。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大多数人不了解什么是中庸之道,外来文化的冲击让我们丢掉了一些东西,但是那不意味着那就是不好的,相反,正是因为它是好的,我们才要将它拾起来, 《中庸》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即多样性事物之间可以和谐相处、互补共进、宽容包纳。“和而不同”的原则最能体现中和之道的精神,它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黄金规则,具有最普遍的意义。(兼容并包)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新析 提要: 中庸之道在中国源远流长,几乎是与封建制度一起开始的。通过西汉统治者利用思想的介入,儒家思想也靠近政府,成为理所当然的正教。中庸思想随封建统治持续了两千多年,并且脱离制度的某些依赖因素,成为部分人的处世之道。但不论其发展如何,或何时消亡,今天我们在创新时都应对其加以重视,尤其在中西文化交汇的今天,了解它已成为一种必然。 关键词: 中庸,创新,传统的陈旧,创新的艰辛。 正文: 中庸之道新析 一、新旧之异同 有一本书就叫《中庸》,列入儒家“四书五经”范畴,也是八股取士必选内容之一。随着儒家传统的延续,中庸两字也就纵行于历史间。有人维护它,有人批评它,但无论如何,在现代社会它还是有存在的基础,并且渗入社会的每个角落,侵蚀人们的思想。 激进的人们向来对中庸持否定的态度,但又找不到强有力的理由加以反驳。原因之一就是中庸没有错,不支持也不反对,永远保持中立。例如,有人坚持男人比女人累——男人必须养家糊口,有人认为女人比男人辛苦——生孩子与日常家务。这时中庸之道有用途,一位调解者出来安慰双方:“我说呢,还是男人女人一样累,你们俩人都有道理,就不要争了。”立即俩人的观点被封死。中庸之道,不求创新,只希望能保持原状,这对于那些无主见、墨守陈规的人来说,就像是一张无形的防护墙,他们的手可以伸出去影响别人,而别人的新颖思想跨不进去。而且,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不能创新或不敢创新、不会创新,他们总是摇摆不定,不敢冒险。这也是中庸之道持久存在的原因之一。 新中庸强调为自己保留攫取利益的阵地。他们有时也批判中庸,原因有二,一是此事与自己联系不大,严厉批评无人反对;二是此事关系自身,不批驳难以自保或获利。本来是左右两个唇枪舌剑,他却横插一杠,在和解的基础上以功者自居,要钱要粮,白白捞得一笔。 从旧中庸到新中庸,人际关系呈冷漠趋势。古时提倡中庸,现今舆论批评中庸而呼吁人们创新。在今天,社会呼吁创新,这个时代的人如果不从古代那里正确了解中庸思想,那么他们在创新时就很难衡量其行为的新颖程度。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中庸之道教案设计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中庸之道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3、背诵重点章句:11.16章、13.23章、13.24章、17.13章。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章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质内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初步了解“中庸”的概念: 1、展示中庸概念,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其含义: 孔子曾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那么,何谓中庸呢?一般理解为: ①“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 ②中庸,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庸,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一说,庸,常,“中庸”即中和可常行的意思。(课文注解) 以上为抽象的中庸概念,试举例阐述:如古人为父母守丧以三年为期,“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即超过三年之期,或不足三年,皆为不妥,三年就是“丧之中庸”;又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够,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头,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当好处,始称为“中”,这就是中庸之道。板书:中庸①不偏不易②中和常行 2、阅读6.29章,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庸的概念。 中道,是古圣相传之道,《尧曰篇》记载,尧命舜:“允执其中。”“舜亦以命禹。”由于世乱,先王之道废。故孔子不免发出“民鲜(音xiǎn,少义)久矣”——此道久不行的感慨! 此章,孔子把中庸视为道德的一种,而且是最高的道德,“至德”是也。可见,中庸亦非常人所能轻易企及,当以发愤求之。 三、深入理解“中庸”的内涵: 1、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阅读17.13章、13.24章、17.24章: 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好好先生理解为中庸。根据大家的生活体验,你心目中的好好先生应是怎样的形象?请作举例说明。

提倡中庸之道弊大于利

谢谢主席! 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 开宗明义,什么是中庸之道。《现代汉语词典》中说,中庸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调和折中的态度。在书面语中指德才平凡。而《现代汉语大词典》中,中庸是指待人处事不偏不倚,也可指不思进取,保守。这种处世之道真的应该被提倡吗?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只有符合客观现状,满足、匹配当下社会需求的观念才值得提倡。这便是我们今天讨论提倡中庸之道弊大于利的标准。我方并不是想否认中庸之道有其积极的意义,而是想说,我们的提倡应当是当下的提倡、对现状、对现实的提倡,而非对过去某个时点的提倡。 我方认为,提倡中庸之道弊大于利,理由如下: 第一,提出中庸之道的背景与当今社会大环境不同。中庸之道是封建制度下的历史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甚至会变成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今时不同往日,我们不能盲目的照搬封建时期统治阶级利用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要求人安分守己,并且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中庸,不要锋芒毕露,这样不适合资改时代的发展,新时代需要的竞争力、创新能力,而中庸之道会埋没人的创造力、使人丧失掉竞争力,中庸之道只适合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古代社会。 第二,提出中庸之道的目的不适用于当今时代。从历史根源来看。中庸之道是封建统治者维持统治的重要工具。是统治阶级安民、愚民的工具。而当今我们是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倡中庸之道很容易被他人利用,中庸提倡的调和折中,在中国官场上往往演化成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市侩哲学、官场哲学;现代法治要求明辨是非曲直,而中庸之道一贯各打五十大板的传统做法往往影响到司法的公 正。这些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显然是不符合的。 第三,中庸之道与我们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明显违背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而非恪守不变,我们所身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是一个讲求创新与效率的时代。这要求身处时代之中的我们敢于面对挑 战,敢于竞争,敢于大胆开拓进取。而中庸告诉我们,在竞争和挑战面前 要明哲保身,在创新和改革面前要不露锋芒安分守己,在决策面前要折中调和不置可否。这对个人的发展是不利的,与整个时代的大趋势也是相违背的。 中庸之道正象鲁迅所批判的那样:“惰性有两种表现状态:一是听天由命,二是中庸”。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地相信:中庸之道不应该被提倡!

《中庸之道》优秀教学设计

《中庸之道》教学设计-中学语文论文 《中庸之道》教学设计 陈茉 教学目标 掌握重点词语过、不及、犹、比、贼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中庸的内涵(教学重点);区分中庸与好好先生(教学难点);形成运用中庸的意识(教学重点)。 一、导入 朗读清代学者李密庵的四句诗:“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请用自己的话说一下这四句诗蕴含的道理? [明确:做事做到正好,适度,有效果。做事做到恰到好处就是儒家中庸思想中的一个内容。](诗歌解读导入) [带领学生全面解读中庸的内涵] (一) 1.结合注释和翻译自由朗读全文,并给每一章标上序号。 2.给中庸下一个定义,请填空:中庸是儒家的处世原则。 [明确:折中、适当、不走极端] 既然是处世原则,那么它就是我们行于世间的指导思想(板书“指导思想”),其中的做事适当、不走极端也就是第二章中过犹不及的反面。 [生齐读第2章] 3.解释过,不及,愈,犹。

过与不及一样,都不好,什么好?无过无不及,适当最好。 4.用已学课文内容解读过犹不及和中庸。 教师举例:《荷塘月色》中作者抒发情感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这就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有节制,不走极端的情感抒发。 学生品评《拿来主义》节选部分,从中分别找出过,不及,中庸的做法,并讨论分析。 [PPT: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那么,怎么办呢……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他占有,挑选。] [明确:对于文化,昏蛋是全盘否定的态度,废物是全盘接受的态度,这两种做法都过头,而孱头则犹豫害怕,做事不及。拿来者有辨别地对待。凡事有辨别,做事是既不过头也不会不够的适度。](板书“适度”) 这就是中庸,是儒家折中、适当、不走极端的处世原则。 (二) 1.齐读朗读第3和第5章,讨论如何才能做到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以什么标准做到中庸?) [明确:第3章中做事符合道义。第5章中——礼:按照礼仪来办事。] 2.为什么要做事要符合道义? [明确:一个人的言行符合道义,那么行为就没有偏差,做事自然就是适度的。] 3.为什么要按照礼仪办事?

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洪范九畴”,其中就有所谓的“中道”的思想。“皇极”它是讲正直为主要,有刚有柔,相互调剂的中正的思想,“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尚书·洪范》)讲这样一个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正直的政治哲学。所谓的“极”,它就是一个大房子中间的一个大梁,房屋中间的最高、最中、最重、最正的东西,它引申为一个中正平直的一个标准。春秋末期,孔老夫子对“中庸”的思想大大地加以推进。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主张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一个“其至矣乎”,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也是可及的。中庸的第二意思,它是一个方法。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智慧和方法,处理各种事务的一个方法,或者叫方法学。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 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现代社会不应当提倡中庸之道_一辩稿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好,大家好,感谢对方辩友精彩的开场,我方的观点是现代社会不应当提倡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为人处世治天下的一个原则,它的作用是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一个导向,而不是具体的方法。古代的君王治理国家讲究内儒外法,就是说治理国家的具体方法上采用法家的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中庸之道作为一个原则的导向作用就体现在,在制定和实施法律的时候注意一个“度”,就是说在好安定民心巩固统治和维护上层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所以中庸之道是一种原则,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而不是具体的解决方法。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原则,它提倡的是过犹不及、执中致和,而这种调和折中是有标准的,它的标准就是天人合一。何谓天人合一?在古人看来,“天”是世间万物生长发展的规律,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源,古人对“天”保持着衷心敬畏,并认为人和“天”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天”与人是能相感应的,因此一切人事均应符合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还有多少人对“天'”对“大自然”存在着敬畏之心?中庸之道调和折中的标准和法度在这个社会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实践过程中往往被人滥用误用,从而影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 从个人角度看,中庸倡导过犹不及,容易让人们安于现状、甘于平庸,磨损人的锐气,消耗人的斗志;中庸倡导平稳安定,容易埋没人的创造力,折损人的创新精神;中庸倡导安分守己,不要锋芒毕露,会让人缺乏大胆说出自己独特鲜明看法的勇气,丧失竞争能力,这些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显然是不符合的。 从社会的角度看,中庸之道提倡调和折中,往往被人滥用为不分是非曲直的一味折中,一味寻求稳定,从而导致执法的不严格、行政的不作为等一系列现象的产生,不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中庸之道倡导人待人接物不偏不倚,在中国官场上往往被滥用成四面奉承、八面玲珑,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明哲保身的市侩哲学、官场哲学,这些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显然是不符合的。 中庸之道是儒家行事做人的一套原则,而不是具体的方法,并且这个原则发挥正确的标准在现代社会早已沦丧,没有标准的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往往被滥用误用,给社会的进

从中庸读中庸之道

从《中庸》读“中庸之道” 从《中庸》读“中庸之道” ●张菊生 今天我要讲的是“四书五经”之一的《中庸》。 《中庸》是“四书”的第二部。第一部是《大学》,第二部就是《中庸》,还有《论语》和《孟子》。《中庸》所反映的是孔子的思想,但不是孔子亲自写的。孔子的思想被他的弟子往下传,传到第三代,孔子的孙子有个叫做子思,他把孔子的思想整理出来,成为一部书,这就是《中庸》。 一、中庸的大道是“和” “中庸”是什么?中庸就是中庸之道,是平庸,是不偏不倚?长期以来,大家对《中庸》存在着很多的误解,就是没有搞清楚孔子说的“中庸”和我们平常认为的那种“中庸”的区别。 《中庸》是代表了孔子哲学的一个典范著作。“中庸”是什么意思?《中庸》的核心,有一句话叫“允厥执中”。如果关心古代建筑的话,大家知道,故宫三大殿中的一个殿的一块大匾上就写了这四个字。皇帝治理天下把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警句。“执”就是掌握,掌握“中”,掌握天下即“掌握中”,不偏左也不偏右。掌握了中道,你

就能治理天下。 朱熹说,“允厥执中”是大道的核心所在,是孔子思想的最核心部分。不论天下如何大,国家如何大,治理国家的最根本的方法只有“允厥执中”。“中”是最大的道理。比如成汤、周文王等所有古代治理国家的贤君,都把握了这个道理;不把握这个道理,国家就要大乱。 究竟什么是“中庸”?“中庸之道”根本的东西就是“中”。大学者程颐说,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不偏”就是在中间,“易”就是改变。他告诉我们,要走正路,要坚持正理,而且这种坚持不能改变,这便是“中庸”。 现在人知道,历史有规律,自然有规律,社会有规律;而过去的人把规律称为“大本”,孔子和儒家看“大本”就是“和者也”,“天下之达道也”。中庸的大道就是一个“和”字。“达道”,达到最高的道理。什么是最高的道理?最高的道理就是“顺性之谓也”。事物快要接近本质了,我们就要顺乎自然规律,顺乎社会规律,顺乎政治规律,不能倒着来,也不能逆着来,顺其道而行之,才能“达道”。“和”就是顺其规律,“和”就是中庸。 东方哲学的一个核心是“天人合一”。《中庸》把天人合一讲得非常准确和明白。《中庸》说,“天人合一”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就是天,地就是地,不破坏它,让它们按照自然规律发展,这样万事万物就能够得到繁育和发展,这就是“天人合一”。孔子这方面的思想早在《中庸》中就有体现:天地位焉,

古语“中庸之道”的义

古语“中庸之道”的含义 中国有句古话:“极高明而道中庸”,什么意思呢?说的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不是平庸之道呢?可以这么理解,但是在传统文化中,却有另一番含义呢。 中庸之道之所以被奉为“极高明”,说明不是一般的高明,那它高明在哪里呢?原来中庸之道是指,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办法,坚持中道,不偏不倚,过犹不及。 这并非是说不讲原则,而是要讲究时机,讲究涵养,在传统的“四书五经”里,专门有一部讲中庸的经典《中庸》。 其中有一段话孔子的话: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说: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孔子这句话很有意味,他认为聪明人和愚蠢人都偏离了中庸之道,生活中多数人追求聪明,聪明有什么不好吗?孔子认

为太过了,太过了当然不好,那么,愚蠢呢?愚蠢当然也是不好的,可是,生活中有人往往走向反面,认为聪明不好,就故意装得愚钝起来,甚至故意愚钝起来,还认为那是大智若愚,其实,聪明和愚钝都没有体味中庸之道的内涵。 还有啊,就是贤能与不贤,这两者都违背了中庸原则,有些人确实是贤能的,但是呢,什么事都做,什么话都说,似乎别人都不懂似的,这类人确实比一般人高明一些,但是往往做过了头。 生活中有一些道理,如果强调得过了头,就会过犹不及,比如说,如何对待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做出来的,仅仅懂得道理是没用的,但是必须明白“做出来”这个道理,才能够更好地去做啊,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够主动地去做,有意识地去做,不能够只执其一端,而不及其余。 仅仅强调“知”,或仅仅强调“行”,都是片面的,正确的做法是做到知行合一。 再比如,有些人认为想学好佛,就要出家,要出世,另一些人则强烈反对,认为修行离不开生活,必须在生活中修行,必须入世,担当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大隐隐于市,这才算是真正的修行。 两方面似乎都有道理,但是,固执于任何一个方面,都违背了中庸之道,都并非是极高明的,极高明的做法是,根据不

中庸读后感

中庸读后感 中庸读后感 中庸有三层含义,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二是指中正、平和,三是指中用的意思。 中庸中道出,人生需要不偏不倚,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我们需要实事求是,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根据现实状况,实事求是的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这样讲来,要保持中庸,做到不变更自己的主张和目标,似乎有点难,然而我们依然会追求中庸,因为我们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目标,人生有时候也需要做到不偏不倚。子路曾经问什么是强,孔子回答: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认为能够做到中庸是强大的,一个人做到不偏不倚,不随波逐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原则。只有自己心中有一个强大的目标,做到不偏不倚,这样才是真正的强大。就像在战争中,反抗不一定是强,反抗也不一定是弱,就像《潜伏》里面说的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 在中庸中讲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因为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一个人要保持中正平和,需要从容淡定,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过喜过忧,不能过怒过哀。七情六欲本来是人的正常反应,但不能反应过头。无论在什么场合,如果都将这些情绪表现到中正平和的境界,既不过分,也无不足,不管遇到了什么状况,都能够保持一种淡定的态度,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情怀,那么就做到了中庸。做到中正平和似乎有利于自己的成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自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来,中庸是很难实现的,然而,中庸为什么很难实行和彰显呢?孔子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浅谈国人的中庸之道

浅谈中庸之道 中庸的原意是不偏不倚,但后来人却偏解了中庸,以致现代人将中庸误用为以下方面: 不讲原则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查则无徒”,千百年来这个理念成为国人为人处事的圭臬。秉持这种理念做人做成了“烂好人”,做事结果可想而知。你会发现现实中不讲原则,模糊搅和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就是这种中庸颓废理念的产物。 社会管理中徇私枉法、贪污腐败很严重,有的没有法律规定,即使有法律规定的也不遵守。企业经营过程中,相关工作是要遵守流程和制度的,要么没有流程,就是有了流程和制度也不遵守。管理人员就是制定流程和制度并监督实施的,但“烂好人”的现象太严重,最终以组织利益的损失作为人情送掉了……。执行力是令企业高管很头痛的事情,为了达到执行,又是战略规划,又是绩效考核,最终收效甚微,为什么?中庸、不讲原则的理念根深蒂固。“诚信、忠诚”是我们很多人挂在嘴边的词汇,试想一个连法律法规和流程制度都不遵守的人,何谈“诚信、忠诚”https://www.sodocs.net/doc/a48916471.html,? 上面的太极图是道教文化的标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我们现代人对这个图的解释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互转化”,可能很多人知道这个图给了西方人发明计算机的灵感,这个图在西方人的眼里就是两个要素,“0”和“1”,这就是二进制,计算机的基础。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就发现了煤,但人们当时认为地球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禁止挖煤,也就是现代的“环保主义”。中国人不挖,外国人就不挖吗?英国人先挖出了煤,所以随之出现蒸汽

机等工业技术,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发展。我们先发现了煤没有挖,输掉了工业经济的竞争;太极图三千年之前就存在了,西方人受到启发发明了计算机,我们又在信息经济时代落伍了,请问各位我们还有什么可供输的?可惜不可惜? 我们很多人赞赏“中庸”,批评“偏执”,中庸和偏执是相互对立的,究竟哪个对,我们还是用结果说话。我们说西方人是偏执的,较真的,但现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远远大于东方国家的经济实力,现代科学理论大多是西方人发现和发明的,为什么?中庸的理念导致我们不较真,不讲原则,不坚持真理,所以我们就发现不了真理。英特尔的格鲁夫说过“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所以英特尔成为了竞争力很强的世界知名公司,为什么像这样强大的公司我们中国没有?这就足以说明中庸的理念是错误的。 颓废的做事心态 “随遇而安”、“识时务者为俊杰”又是我们中国人信奉的理念,这也是中庸的表现。现代的国人积极进取的少,等靠的多,这种现象除与长期的农耕思想有关外,最主要的就是中庸理念的产物。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就要认识自然的规律,就要改变不合理的要素,不要误解成“人定胜天”。要改变事物就要进取,就要主动,随和事物的本来面目是改变不了的,包括改变人,“随遇而安”、“识时务者为俊杰”就是随和事物,就是妥协。细想一下,我们的任何工作就是改变事物的,生产产品就是改变材料的原来状态满足人们的需要,管理就是改变人和物的原来状态,达到我们设想的目标。改变事物的原来状态就要面临很多困难,这就是工作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受中庸理念的影响很多人达不到这个境界,往往把工作看成是遭罪,是维持生计的手段,所以遇到困难时更多采取逃避和掩盖的颓废做法,困难解决不了,目标就不可能达成。

读中庸心得体会

读中庸心得体会 篇一:读《中庸》的心得体会 读《中庸》的心得体会 《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哲学经典之一,是一部含有深刻哲理的古代思想文献,通常被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它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哲学家朱熹把它从《礼记》四十九篇中抽出来,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庸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内容相当丰富的人生哲理,也是实用的学问,可以使我们终生受用不尽,甚至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常。“中庸”就是要劝人们在思想上要不偏不倚,在行为上要不走极端,无不及亦无过之。其中也体现了儒家关于修身、治国、处世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思想。 最早提出“中庸”一词的是孔子。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认为,有道德的君子能够做到中庸,小人却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是因为他的言行时时刻刻都适中。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他做事肆无忌惮。行中庸之道,其实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做事要

有分寸、有尺度,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就好比琴弦,拉得太松,就不成曲调;拉得太紧,就容易绷断;只有松紧度恰到好处,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人生亦如是。 对国家来说,“和”是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口号,我们国家也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 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中庸之道看似平常,然而越平常的事情往往越难做到。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说明坚持中庸之道是十分困难的。每个人都有无尽的欲望,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天性,这种天性使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而是有更多的追求。于是,我们渐渐不再是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忙碌,还为了名与利,为了无穷无尽的欲望去忙碌,变得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欲望的奴隶。只有学习中庸之道,保持中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欲望所困扰,才能做生活的主人,活出自我,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静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超然境界。 篇二:

中庸对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中庸对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摘要: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之道在历史长河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经历了无数先贤们的研究探讨后,我们更应该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其在当下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效能。 关键词: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中和诚天理和平包容和谐 作为儒家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之道已经随着儒学的发展深深深入到了中国每一个元素当中,成为构成社会与文化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环境的成员,都无法摆脱中庸之道的影响,它会影响你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甚至你的人生抉择。因此,无论是对于社会成员,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正确认识并合理运用中庸之道,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法避免的抉择。了解并充分利用中庸之道,对当下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要想真正了解一部传世之作,我们必须从它的起源开始说起。中庸的思想起源很早,人们认为中庸之道最早起源于《尚书》,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这样一句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尚书·洪范》的记载中,箕子提出的:“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也同样是“中”的反应,我们通常将此作为中庸思想的源头。具体到“中庸”一词,它最早出现于《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位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作为能够让圣人都推崇备至到如此地步的儒家典籍,它同样受到了历朝历代儒学家的追捧和研究,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庸之道得以在研究中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对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众多的朝代中,宋代文学工作者的研究对中庸的发展的影响尤为突出。宋代是儒学发展的“第二期”,《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合成为四书,理学大家朱熹为之作注,成《四书章句集注》,在宋以后,四书更是被用作开科取士、选拔政府官吏的教科书。在宋代众多的文学工作者中,不仅出现了司马光、苏轼等一大批研究者,甚至更是出现了将儒家文化推向更高层次的的程朱等人,伴随他们出现的改进版的儒家文化—程朱理学。 在对中庸的研究上,司马光对中庸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北宋最早表彰和诠释中庸的文学工作者之一,司马光曾经著有《中庸广义》,虽然已经散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南宋卫缇所作的《礼记集说》中的残简断章见其大概。其实,司马光对中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和”的研究上,他认为所谓的“中和”,指的是对《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结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一句的解释引发的相关问题的思考。 在司马光看来,人心是最微妙的,也是最难揣摩把握的,君子之学之所以贵就在于在“治心”,所以在对中和的诠释过程中,司马光对于心显得尤为重视。在《中和论》中,司马光曾经对作为中庸思想起源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

论中庸之道的不足

论中庸之道的不足 论中庸之道的不足 2012-07-25 中庸之道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这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很凑巧的是,与孔子时代相差不远的西方古代雅典的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这个观点,也把它作为自己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现在翻译过来称之为中道。可见,这种巧合可以称之为英雄所见略同,也可以算作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 不管是孔子的中庸之道,还是亚里士多德的中道都是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极端,要知道过犹不及。这种中庸之道,在这个充满矛盾的社会,也就是让我们既要正视矛盾,又不能过激的处理矛盾。事实上这种中庸之道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逃避了矛盾。以孔子来说吧,在他那个时代,他知道奴隶制不好,但是,又不主张推翻奴隶制,而是要维护奴隶制,于是,只能把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调合起来,这样才符合他的中庸之道。于是,他找到了仁与礼。对于奴隶主来说,他要奴隶主对待奴隶好些,要仁,要守住自己奴隶主所应该有的礼仪与制度,对于奴隶来说,也要仁,不要暴力反抗奴隶制,要遵守奴隶应有的制度与行为。于是,在他看来,这样社会就会和谐了,奴隶制就会永世长存下去。可见,中庸

之道面对矛盾的时候不是想彻底解决这个矛盾,他们反对矛盾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要调和这个矛盾。对于有些矛盾,调和也属于一种可以算作解决方法的方法,调和后未必再会凸显出来,矛盾因为调和而实现了转化。但是,对于利益根本对立,有着不可调和性质的矛盾,这个时候要以中庸之道来处理就不对了。这个时候中庸只能把矛盾暂时缓和下去,最终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还是会爆发出来,而且最终一方会压倒一方,实现矛盾转化升级。历史证明,奴隶制很快结束,孔子的目的落空。对于孔子本人的学说来说,并没有在自己的时代得到大的使用,反而被不属于他的时代,也不属于他的社会---封建社会使用,这是孔子所不能料到的。因此,中庸之道在没有存在根本对立的矛盾下还是有一定作用,在根本对立的矛盾下,作用就大打折扣。 很显然,对于存在根本对立、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进行调和这就不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做法,而是显示出了一种保守。这就是现代人批评儒家想把人培养成顺民的一个重要依据。面对剥削与压迫,采取过激行动即暴力革命其实也是对的,也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出现的。也就是造反有理。这个不会以我们人为总结的中庸之道为依据。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采取了过激行动,杀死了国王,把人间的帝王送上了断头台,谁能说这种过激是错误的呢?最终人间的帝王一个个都倒 下了去了。

中庸之道的应用

人们都很清楚,孔子的伟大贡献不是他的政治思想,而是他的教学方法,其中影响最深的是他“中庸”的人生哲学。“中庸”就是在政治上走不偏不倚的中间路线,在待人接物上走温、良、恭、俭、让的怀柔路线。柔是儒的中心含义,所以又称孔子的学问为儒学。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把“中庸”视为人生最高尚的品德。然而孔子思想也曾与老子思想发生过共鸣,为什么不去发扬老子的“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思想,而要采取“中庸”的态度来处事呢?我想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他个人的艰难经历有关。 周朝是一个典型的宗法世袭制社会,贵族的政治地位都是按血统关系祖祖辈辈承袭的,底层的老百姓永远也不可能摆脱受奴役的命运。到了西周末期孔子出生的年代,由于统治阶层的腐朽堕落和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诸侯王这些中高层的贵族统治者,为了权力的斗争不得不破格从底层的自由民当中选拔人才,给自己出谋划策来扩大实力。孔子就是在这个时期,从低层地位的武将家庭中走上了士大夫阶层。他的出身远没有老子的血统高贵,因此他不可能在周朝王室中谋取官职,只能在诸侯国中找出路。 孔子熟读了周朝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贵族文化,所以他能深刻地了解高贵血统的重要性。由于孔子的出身卑微,走上士大夫阶层就必然是艰难的,所以他做事不得不采取小心谨慎的中庸态度。然而在血统高于一切的宗法世袭制的社会里,要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首先要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因此他必须维护士大夫阶层的利益,

以此和他们搞好关系得到他们的支持。不然就会和老子一样孤掌难鸣,不但受到孤立可能还要受到排挤,失掉自己来之不易的社会地位。 孔子的中庸处世哲学,实际是为了维护自己士大夫阶层的地位,这种哲学经过两千年的实践一直到私有制还存在的今天,每个人为了能在社会上争取和保存自己的一席之地,办事采用孔子的中庸态度就能得到比较良好的效果,所以孔子历来被人们奉为圣人的原因,是他的人生哲学在社会上有实用的价值。 孔子为了维护士大夫阶层的利益,就必须承认等级关系以此来得到统治者的赏识。要了解他的社会等级的内涵,可以通过他对“易”的解释。因为孔子是“易”各卦爻内部含义的注释者,所以“易”中所包含的人文思想就必然含有孔子本人的思想理论。 孔子曰:“易有六位三才,天地人道之分际也。三才之道,天、地、人也。天有阴阳,地有柔刚,人有仁义,法此三者故生六位。六位之变,阳爻者制于天也,阴爻者系于地也。天动而施曰仁,地静而理曰义。仁成而上,义成而下。上者专制,下者顺从。正形于人,则道德立而尊卑定矣。此天地人道之分际也。天地之气必有始终,六位之设皆由上下,故易始于一、分于二、通于三、围于四、盛于五、终于上。初为元士、二为大夫、三为三公、四为诸侯、五为天子、上为宗庙……。所以极天地之变,尽万物之情,明王事也。”(注:六位,是指每一卦中六条代表阴阳卦爻的上下重叠排列的六条线。自下往上数,第一为初,第六为上。每条线各代表一个等级。)从以上短短几句话中可以了解到,士与大夫这两个阶层地位最低。孔子的“道”是

读中庸有感

读中庸有感(一) 《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该书讲述儒家关于修身、治国、处世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思想,要求人们按照这些道德规范和原则,调节个人的思想和言行,做到不偏不颇,无过无不及。“凡是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上下通达、大爱无涯,诚中有道,告诉了我们简单而又深奥的为人处世的哲学。 书上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理想。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使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

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人,都长一双眼睛,向外可以观察无边广阔的世界,向内可以看清无限深邃的内心。然而,很多人,向外无边扩展的看了,向内,却从来没有深入过。想想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如果考试不好,回家会说考试的时候,答案写错了,(https://www.sodocs.net/doc/a48916471.html,)或者紧张,或者什么理由。总而言之,不敢正面自己的失败,不从内心去找根本的原因,现在,凡事都会反求诸己,换了立场想一想,其实都会变得平和。 《中庸》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字,就是“诚”。有句话说,只要自己对自己诚实,这个世界就不会欺骗你。而之所以,诚很难做,多数在于,人的部分缺点。比如说,虚伪,爱面子,去追求一些原本对生命本身不太重要的名利等外在的东西。而使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的纯洁。一个“贪”字,就让“诚”字执行起来多曲折。佛法中讲,人有三毒:贪、嗔、痴。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但好像很多人又走不出这个怪圈,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那种谨慎的对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对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惧,不敢

中庸之道的管理智慧及其现代价值

中庸之道的管理智慧及其现代价值 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它的哲学内涵可概括为:适度、整体、权变与和谐四大原则。其中,整体和谐性是中庸之道最本质的特征。从管理学的角度考虑,中庸式管理即:顺道的管理、和谐的管理、整体的管理、适度的管理和权变的管理。 通过对苏州大学92名大学生进行的中庸现代观的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中庸的认识存在二极性的特征。即,既有积极一面的认识、也有消极一面的认识。为了还原中庸本质积极的内涵,我们提出了行为中庸化的概念。根据中庸的本质特征“整体和谐”,我们将行为中庸化定义为,个体行为与他人、与自身、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的水平。 中庸化行为的外部表现为,和谐的人际关系、稳定的情绪特征、对周围环境在结果上的高度适应性和在策略上的高度灵活性。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制了《员工行为中庸化问卷》。我们利用它,协同《组织效能问卷》,实施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取样。调查结果显示: (1) 员工行为中庸化是华人社会中个体典型的行为特征之一。 它具备三个主要因子:“协和性”、“克己性”和“圆通性”。它们分别代表着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个体与自身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个体与事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2) 对员工行为中庸化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研究发现,性别、教育背景、企业性质以及母公司文化对员工行为中庸化的水平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3) 通过与组织效能各因子的相关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庸之道对组织效能有着积极、广泛和普遍的影响。 (4) 通过回归分析,可获知:员工行为中庸化及其各因子对组织效能的不同方面(比如,组织的稳定性与可控性、组织的凝聚力与士气)的预测力(或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对组织效能的同一个方面,员工行为中庸化的三个因子的预测能力(影响程度)也是有差异的。总之,中庸之道在管理当中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中庸之道对企业管理具备着重要的价值。

浅谈中庸之道

浅谈中庸之道 什么是中庸?孔子云:“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一文中有了更加明确的阐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宋代大儒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启示我们这样理解中庸:所谓中庸就是符合真理,换言之就是对真理的把握达到了最合适的“度”,即对真理的理解和实践符合客观规律。因此,中庸是一种和谐的智慧,正确理解和实践中庸的精神实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中庸之道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理。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的至上至美之境界。不仅如此,中庸还反对“过”与“不及”,提倡“恰到好处”,这对于当前少数人的偏执心理是一剂良药。具有偏执心理的人往往游走于两个极端,因而很容易造成人格分裂和心理失衡。孔子提倡“毋意、毋必、毋故、毋我”,这种人生态度有利于缓解由于偏执心理造成的心理失衡和人格分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普遍

感到压力太大,因而很多人在心理上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砍杀、爆炸、自虐等新闻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人格分裂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因此,提倡中庸的人生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健全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理是精神健康的基础,只有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和谐的心理,才能建设一个安静平和、积极向上的和谐社会。 其次,中庸之道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庸也是孔子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孔子在论述小人与女子时有“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说法,其实这适用于所有人:在人际交往中,过于亲密则有不逊的言行,而过于疏远就会招来猜忌、怨恨。按照孔子的处世之道,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样,对于不仁之人,也不能“疾之已甚”,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能求全责备,否则会适得其反。但是,孔子所说的中庸被很多人理解为“中间主义”、“和稀泥”,这恰恰违背了孔子的本意——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不去计较细枝末节。事实证明,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需要真诚,也需要智慧的;不仅需要坚持原则,也需要灵活变通,而中庸之道正是体现了人际关系的精髓,无疑是最重要的智慧之一。 最后,中庸之道有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关系到我们现在的生活质量、生存环境,更关系到人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