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书院制模式下通识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书院制模式下通识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书院制模式下通识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书院制模式下通识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书院制模式下通识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摘要]作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新探索,书院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

注。书院以学生社区为载体,倡导通识教育,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养成教育。书院通识教育在其理念、内容以及实施方式等方面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文章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论述了通识教育理念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通识教育内容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及非形式的通识教育实施方式易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关键词]书院制通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通识教育,又叫通才教育(Lib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博雅教育”,旨在通过设立广泛的、非专业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的国家公民。当前,世界知名大学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并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资源,采取多种方式着力开展通识教育,如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核心课程型、以芝加哥大学为代表的经典名著课程型、以牛津大学为代表的住宿学院型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重知识到重素质的发展过程。但是,在我国高校传统的二级专业学院体制下,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的通识教育很难完整有序地展开。在“专才教育”的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通识教育在专业学院中往往处于被忽视的最低层面,主要承担此项教育任务的一线教师也很少被关注和重视,甚至被边缘化。对学生而言,“过分强化了专业教育,势必忽视其通识教育,忽视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人格教育”。在此背景下,国内部分知名高校开始尝试书院制改革。这种书院制是借用了古代书院的名称,借鉴了目前国外知名大学住宿学院制的实践经验而进行的一种新探索。书院以学生社区为载体,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养成教育,倡导以非形式教育为重要实施方式的通识教育。目前,书院制模式下的通识教育正日益凸显其教育的独特功能,尤其体现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一、通识理念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一直以来,我国各高校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关注、实践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识教育的推行面临各种困难,效果并不显著。“美国各大学在推行通识教育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学校长的大力推动。如哈佛大学从18世纪初首任校长亨利·邓斯特开始至今,历任校长及管理者一直领导并参与通识教育实践,才有

关于教育项目方案策划书

关于教育项目方案策划书 导语:策划书即对某个未来的活动或者事件进行策划,并展现给读者的文本;策划书写作。下面是XX收集的关于教育项目方案策划书,欢迎大家参考。 关于教育项目方案策划书监利“翔宇教育项目”将本着“大手笔、高品位、有特色”的原则整体规划,分项实施,联动开发,全面提升监利教育品位,共同打造监利教育名牌。 监利中学理应作为监利县基础教育的窗口学校。鉴于目前老校改造固有的弊端给校园规划带来的困难,现监利中学校园,早已失去了作为监利窗口学校的地位。 翔宇教育集团独资兴建一所“现代化、书院气、花园式”的高级中学——新监利中学。新监中设计容量40轨,总投资亿元,规模与品位高于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新校区的建设标准,确保湖北一流,监利第一。XX年9月1日前完成主体工程并在新校区开学。 目前,监利一中是监利高中教育的第一品牌,拥有无可争辩的龙头地位。新监中建成之后,其丰富的财力保障、强大的集团背景、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灵活的体制优势,会使师资、生源等积极的办学要素高度聚集,将迅速动摇并取代一中的龙头地位。这对一中是不公平的,也会刺激两所学校的“对手意识”,增加经营成本。两强相争的巨大内耗,将严

重制约监利高中教育整体品位的提升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考察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监利一中和监利中学所宣传的1999年以前的校史是重叠的,“出身资源”的争用,是校际恶性竞争的具体反映。另外,一中也深感现有体制束缚着自身的发展。监利优质高中的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翔宇教育集团在监利设立“总校”。监利一中由翔宇教育集团和监利政府签订“委托经营”协议。原监利一中的国有资产进行核查登记。委托经营后,目前监利一中和政府各自承担的所有责任和义务不变,学校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按民办机制运作,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的基础上,新投资的部分收益权归投资者。监利一中在现有品牌的基础上,拥有了来自政府和集团的双重保障,体制更加灵活,投资渠道顺畅,竞争环境优化,会赢得新的发展机遇,现有的办学规模会进一步扩大。新监利中学建成后,原监利中学的老师和学生整体迁入新校。新校为民办性质。新监利中学和监利一中,由“总校”统一协调管理。两块牌子、两套班子、两处独立校园、共同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统一招生,统一福利待遇。 2、人均收入较低,分担合理的教育成本的能力相对较弱;民办教育在监利质低量少,缺少“信任”基础; 3、城市长远规划实施的过程需要时间相对较长,行政中心建设有规划无动作,新区无明显气候;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现在我们所说的知识,是指立即能派上用场、能见到成效的信息,我们的教育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培养富有批判性、社会责任感和自我反思能力的个性化群体。这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德雷克?博克在《回归大学之道》中提出的观点。个人之见,这个观点其实也是在思考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关系问题。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教育更多是专业教育,而培养富有批判性、社会责任感和反思能力的个性化群体的更多是通识教育的使命,德雷克?博克的话所涉及到的问题就是专业化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问题。 德雷克?博克的话所涉及到的还是当今中国大学的一种现实。当今中国高等教育中,专业化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主要特点.人们普遍看法是“上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所以选一个好的专业很重要。同时大环境下对于技术性工人的需求增加,职业学校、技术学校的学生相比于大学生能更好适应这种需要而受欢迎,这就让高等教育界的老师们困惑了。为了迎接这一挑战,高等教育界不得不舍通识教育而取专业教育,更加重视大学里专业与就业的密切联系,所以专业越分越细,也越来越面向市场,一所大学的教学成就也更多的是由它的毕业生就业率和工资水平决定,而不是它的历史底蕴与学术成就。 这就是当今中国大部分大学的现实,就业等同于一切,一个学生进入一个大学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专业技能,以后找到一个好工作。当一部分大学秉承这样的一种办学宗旨时,无可厚非,但是当很大部分大学甚至是历史久远、底蕴深厚的大学也不得不以更细分的专业化教育应对这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战时,大学就已经变味了。曾经很多学者都说过,大学不能像职业学校、技术学校一样只教你一种专业技能,否则它和职校技校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了。问题是我们的很多大学就是如此,我们的很多老师、同学、家长最关注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找到一个好工作”,而至于有没有培养一种富有批判性、社会责任感和自我反思能力的个性,说出来都会被很多人所不齿,这是事实。那么,在专业化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通识化教育真的没有价值了吗? 所谓通识教育是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育体系。它并不是仅传授给学生一种知识,而是向学生传递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品格、能力和智慧。其实高等教育起源的时候最开始的目的就只是纯粹的思考方式培养与品格塑造,牛津、剑桥、哈佛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都采用了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在这些学校,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主体部分,各个学科课程逐渐向科学与人文、专业与通识紧密融合的方向发展。通识教育的优点很多。其一,它的接触范围广,学科融合性强,更利于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与博大的胸襟,同时它也更主动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品德塑造,所以通识教育更容易培养综合性优秀人才。其二,它让学生广泛接触各类知识,更加容易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新兴趣点,也让学生更加有学习动力,而这一点往往是专业化教育最大的缺陷。中国的高等教育选拔门槛是高等教育考试制度,而在高考后的志愿填报不少学生接受了专业调剂,也有不少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也是十分盲目。进入高校后却发现他们可能并不喜欢这个选择,或者不适合在这个专业中学习,但还得要硬着头皮学下去。而高校中转专业的机会,通常是给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般学得不好成绩较差的学生是没有选择余地的。这样子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只能是痛苦,何来动力?其三,通识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适应性。很多人都说通识教育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病是“通而不精”,我们得承认通识教育相比于专业化教育确实在某一领域精通性差了一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中国,至少高等教育领域,真正的学习传授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已经是一种共识,并且大学里面所学到的能够用于社会实践的知识少之又少,那么,以形成自己独特思维方式的通识教育比起专业化教育在适应多变社会里面的多变职业也就更有优势了。毕竟现在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社会,学会大部分知识是不可能的,那么掌握学习能力就显得很重要了,而这一点,通识教育会做得更好。不仅学习能力,由于通识教育接触面广,它在融会贯通、创新能力、表达能力方面的培养也是很有优势的。

关于书院制模式下通识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关于书院制模式下通识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 [论文摘要]作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新探索,书院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书院以学生社区为载体,倡导通识教育,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养成教育。书院通识教育在其理念、内容以及实施方式等方面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文章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论述了通识教育理念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通识教育内容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及非形式的通识教育实施方式易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论文关键词]书院制通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通识教育,又叫通才教育(LiberalEducation),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博雅教育”,旨在通过设立广泛的、非专业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的国家公民。当前,世界知名大学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并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资源,采取多种方式着力开展通识教育,如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核心课程型、以芝加哥大学为代表的经典名著课程型、以牛津大学为代表的住宿学院型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重知识到重素质的发展过程。但是,在我国高校传统的二级专业学院体制下,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的通识教育很难完整有序地展开。在“专才教育”的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通识教育在专业学院中往往处于被忽视的最低层面,主要承担此项教育任务的一线教师也很少被关注和重视,甚至被边缘化。对学生而言,“过分强化了专业教育,势必忽视其通识教

育,忽视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人格教育”。在此背景下,国内部分知名高校开始尝试书院制改革。这种书院制是借用了古代书院的名称,借鉴了目前国外知名大学住宿学院制的实践经验而进行的一种新探索。书院以学生社区为载体,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养成教育,倡导以非形式教育为重要实施方式的通识教育。目前,书院制模式下的通识教育正日益凸显其教育的独特功能,尤其体现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一、通识理念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一直以来,我国各高校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关注、实践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识教育的推行面临各种困难,效果并不显著。“美国各大学在推行通识教育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学校长的大力推动。如哈佛大学从18世纪初首任校长亨利·邓斯特开始至今,历任校长及管理者一直领导并参与通识教育实践,才有今天哈佛大学高素质的人才。”哈佛的成功经验验证了领导在组织中的核心和导向作用。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个百年发展规划中,校领导审时度势,力排众议,决心实施书院制,这是书院通识教育得以全面实施的重要因素。 书院通识教育的推行也需要书院管理层的支持和推动。以西安交大为例,2010年5~7月中英书院的“我的大学生活”通识课程选修活动就是在院长、院务主任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开展起来的。活动采用学生调研选题、导师分组指导的方式,共确定了“人们心中的日本与现实中的日本”等24个选题,其中11个课题立足于西安文化问题,5个研究社会热点问题,4个探究就业问题,2个调查交

通识教育的意义

什么叫通识教育?为什么要搞通识教育?我不想从五花八门的教育学定义出发,而是和大家聊聊个人的认识和体会。当一位高中生进入大学的时候,他/她的头脑中一般只有高考要求的那几门学科的不完整的概念。即便在选择报考专业时对其它学科和专业名称有所接触,但也知之甚少。这时如果让他一头扎进一个狭窄的专业,他就会像迷失在原始森林中的猎人一样,茫然不知所措。人类几千年积累的知识就像一片森林,一个猎人如果不了解这片森林中植被类型的水平分布和垂直结构,以及地形地貌和水文情况,他是很难达到目的的。教师们首先要做的不是让学生们学会打中野物的技术,而是要先熟悉环境。 通识教育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通晓人类各种“基本知识类型”,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指明方向。所谓人类各种基本知识类型,一般指数、理、化、文、史、哲、天、地、生。这些学科大致相当于我们所称的“基础学科”,英文叫“discip1ines”。哈佛大学通识课程的大类(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伦理推理、定量推理、自然科学、社会分析)基本按照这些学科来组织,只是最近加强了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维度,这是因为“disciplines”代表了人类探究知识的基本思维方式类型。对于通识教育而言,思维方式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具体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这里不敢班门弄斧地妄谈各个基础学科的思维特点。仅从文学艺术和科学两大知识体系的比较上与大家讨论。文学艺术的思维方式倾向于直觉的、发散性的、情感驱动的,因而解决问题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情感交流、相互理解、不断沟通来实现的,所谓以情感人;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逻辑的、讲究经验验证的、理性驱动的,因而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从客观证据出发,强调严密推理,所谓以理服人。显然,这两种思维方式

书院制及书院联盟拓展高校学业新模式

书院制及书院联盟拓展高校学业新模式 在华东师范大学积极倡议下,由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 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温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10所高校于2018年6月共同发起成立了“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书院联盟成员单位包含书院20家,覆盖本科生2万余名。经过近两年的 发展,这一书院联盟已成为打造长三角地区高校一体化协同推进立德树人的标志 性工程。 “书院联盟”是高校合作办学的新模式。除“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外,还有201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所高校发起成立的亚太高校书院联盟等。如果说跨校选课、学分互认是高校在第一课堂范畴、基于学科专业教育的合作办学;那么,书院联盟则可视为高校在第二课堂、基于学生通识教育等进行的合作 办学,这是合作办学的全面拓展,能充分共享高校教育资源,为大学生营造健康 的成长环境。 近年来,我国有不少高校都在探索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在实行书院制的高校中,学生有两个“身份”,某学院的学生以及某书院的学生。学院给学生学科专业知 识教育,而书院则主要依托宿舍生活环境,给学生配学业导师,鼓励不同年级、 不同专业学生混合居住,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生活,开设通识教育讲座、研讨 课等建设学习生活社区,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做好学业发展规划,促 进学生身心、人格健康发展。 很显然,要办好书院制,首先需要学校重视人才培养。如果学院制都没有建设好,即对学生的学科专业教育都没有足够的重视,自然也很难重视书院制建设。其次,需要转变传统的寄宿教育管理理念。寄宿教育不只是给学生提供集体宿舍,对学 生提出各种住集体宿舍的纪律、安全及卫生等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学业导师 制度,由学业导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做好学业 规划。学业导师不是传统的宿舍管理员,而是高校中有丰富人生经验、能给学生 人生指引的教师。此外,基于宿舍生活的书院制管理,既要发挥学生自主管理、 自我教育的作用,诸如鼓励学生自建社团、自办刊物、自主开展文体活动,同时 需要学校为学生的素质拓展提供课程与活动资源,如打造具有书院特色的通识教 育课程,开展与学科专业教育衔接的学术探讨、交流活动等。 实行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高校携手建立书院联盟,既可以交流各自探索书院制 建设的经验,也可以共享高校资源。据介绍,“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就着力打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综述 花都司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体现和集中表露,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能的发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因此,深入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科学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决定着能否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综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概念的界定 所谓功能是指由若干要要素按照一定结构有机构成的系统在与特定的环境相互作用是产生的结果,它是表示系统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范畴,体现的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输入与输出的交换关系。功能表示系统对环境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是一个关系范畴,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结果,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和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在我国,把功能概念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视域中来,或者说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研究主要始于上世纪70一80年代。从总体上看,对“功能是什么”的解释主要存在着两大类型:即“主观论”与“客观论”。 “主观论”即是从主观视角来看待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将功能和目的互换使用,主要有“目的论”等。“客观论”则坚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其存在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从影响力来看,“客观论”明显拥有更多支持者。但是在“客观论”者内部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即从各种不同的视角来解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里主要有“作用论”、“能力论”、“结果论”、“价值论”以及“效用论”等不同的解释。 从主观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如陈万柏等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新编》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对象乃至整个社会所发生的积极独特的作用或影响。”仓道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发挥的效能和它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曹书庆则认为:“所谓功能就是一事物对人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教育功能就是德育对于受教育者个体和社

书院运营方案剖析演示教学

一、宗旨及核心理念 宗旨: 书院顺应中央“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大政方针,以儒家礼乐文化为内容,建设全国首个文化产业型精神家园。 核心理念: 孔子原初文化上承2500年上古文化,下启2500年中国农业文明,再开2500年人类科学智能时代的礼敬和谐文明。 中国文明是礼仪文明,用礼乐的形式培育上品国民,提升国格国位。 行礼仪、读经典,是书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色。 二、机构设置及岗位管理 院长: 主持书院。代表书院公众形象品牌。代表书院经典阐释水平和礼仪主持水平。主持大型礼乐活动。规范民族节日内容和标准。领导教务院长和财务院长。与董事长分主、共主书院之硬件、软件建设。 教务院长: 中小学部、大学部、企业部、社区部之设立。各省书院建设之教务规范。省以上部门之公关活动。 负责教务部门之机构设置和管理。 财务院长:会计、保卫、物业、建设、融资、开发、规划。 内部餐饮,礼乐活动之供应。外部摊点、平衡、协调。外省书院建设、加盟。地方政府之公关活动。

负责内务、财务、物业部门之设置和制定管理方案。 管委会: 董事长(投资人、院长(主持人、副院长等,决策,制定年度计划,制定五年计划。考核,实施。 三、业务 1、中小学之礼仪辅导、经典学习辅导。 2、大学之巡讲。 3、城市社区及农村社区之礼馆建设,祠堂改革新用。 4、民族节日之礼乐活动。 5、书院之国内外设置、加盟。 具体为: 1、游人感受:书院对外开放,游客每日之礼乐感受、诵读感受旅游。礼仪、服装。行礼、仪式、诵读。就餐及礼仪。每日经典、礼仪会讲。周末礼仪示范、经典讲座。 2、走出去:机关、大学、中小学巡讲及师资培训。 3、合作:电视台栏目、报纸专题。与一家电视台、一家报纸合作,开设专栏。 4、资格认定:认定学校校长及优秀教师为礼仪师,公示。 5、培训:农村礼仪师培养及乡规乡约、新风俗习惯之制定、辅导。 6、培训:城市社区、小区礼仪师培养。 7、培训:企业中级班礼仪三日培训。企业家高级班礼仪三日体验。

大学教育应注重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

大学教育应注重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 一辩立论: 主席、各位评委、在座的同学,大家好!针对于对方辩友所下定义,我想说···那么就来听听我方的定义吧!通识教育,是建立起广泛的知识平台的教育模式。但是,众所周知,面面都到往往面面都不到,通识教育最大的弊病就在于它的浅尝辄止。而专业教育,是以某一学科为主要教育,以其他知识为辅的教育,在广博教育基础之上进行的,对某个领域更加注重教育模式。我们所说的专业教育,并不是说不进行其他方面的教育,不是说教育出来的人才只知道专业领域的知识,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一无所知。大学教育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教育体系,包括本科教育、硕博教育。那么,当今社会的需要是什么呢?是需要各个领域的高精尖人才做出突出贡献。我方的判断标准是哪者更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哪者更能够推动知识技能的改进,哪者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 对方辩友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但是,我不得不指出:··· 接下来,我方也从三个方面论证: 对于社会来说,首先,当今社会史告诉我们,社会发展呈现波状式上升,而社会分工则是呈现树冠状发展,因此,社会发展需要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就需要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就需要更加需要专业教育了。其次,现代社会要求分工,当然就需要合作。分工的基础是对于自己的工作能够在深度上进行探索。而合作的前提是,各人圆满完成自己的工作。专业教育恰恰可以培养某个领域的高精尖人才,而通识教育无法满足分工的基础,也无法满足合作的前提,进而是无法满足社会需要的。所以我们说,在这样的框架下,专业教育明显就尤为重要了。 对于人类各种知识技能来讲,只在广度上进行扩展,显然是无法对知识技能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的,在深度上的探索才是最有力度的推动。知识技能方面的不断深入、不断提升,是专业教育的宗旨,专业教育可以提供各方面高精尖知识,培养高精尖人才,从而对知识技能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而通识教育无法做到高精尖知识的提供,更不用说培养高精尖人才了。 对于个人来说,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有什么特征呢?专业知识不断丰富和深化,这对于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内,投入的精力有着更加高的要求,我们每个人的时间精力也是有限的,既然不能穷尽一生来通晓几个领域,那就穷尽一生来精通一个领域。而且,通识教育的人才成果,跟各个专业的专业人才相比,在某一领域的竞争力无疑是薄弱的。所以,专业教育也就成为了必然。 我通过对当即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个人方面来论证了我方观点,所以,我方有理由坚信:大学教育应该注重专业教育。

书院制暂行办法

书院制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富有我校特色的学生管理体制,将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学校实施书院管理模式,逐步将学生管理事务由校院两级分工转化为由二级学院和书院相互承担、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的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 第二条为推动我校书院制建设与管理工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权责明确、运转协调、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有关文件、制度,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指导思想 第三条书院制内涵。实施书院制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力求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从而践行学校“博学而雅正,业专而技精”的育人理念。 第四条实施书院制目的。实施书院制,是通过书院制的特殊学习、生活模式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配合学分制,开展学术及文化活动,实现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交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既有专业理论水平,又有很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第五条书院制模式。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符合本校特色的有益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书院负责素质教育,学院负责专业教育”两者互相融合的育人模式。 第三章实施目标 第六条实施书院制是为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发展,探索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管理的新模式;落实以生为本,秉承“博学而雅正,业专而技精”的育人理念,围绕学生发展打造书院文化,并形成不同风格的书院群;通过多元文化交流,促进校园文化创新,增强校园文化吸引力,构建专业教育学院制、素质教育书院制的育人制度,形成具有**特色和生机活力的校园文化建设新模式。 第七条实施书院制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需要,实现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育人工作的积极性,为大学生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八条书院制主要以学生自治、学生社团和书院经典活动为依托,通过书院公共设施建设和打造文化标识,营造独具特色的书院文化氛围。 第九条书院制以非形式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进行,开发素质素质拓展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学生兴趣和自主发展的文化组织,强化书院学生的朋辈教育,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通过有引导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主发展,营造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文化教育氛围,为大学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和提高文化素质创造优质文化环境和自我教育平台。 第十条利用书院制发扬我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以党建引领育人工作,进一步落实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

书院教育模式运作方案

书院教育模式运作方案 书院教育模式运作方案(一) 策略思路 办院目的: 传承书院文化,革除现代教育体制的弊端,融合现代科学知识,培养高端社会精英人才,形成品牌连锁。 提升精英阶层的综合素质,帮其修为成“精神领袖者”、“战略管理者”、“员工教练者”、“资源整合者”、“自我否定者”。 办院模式: 创立论坛、沙龙、学堂三位一体的教学实体。 : 教学实体采取“2+1”的运作模式:

“2”是指书院与学员“双向合作”模式,即双方共同研讨协商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选择师资、确定学制、选择授课地点、确定费用标准等事项,破除院方单方话语权和决定权。如有学员需要长期接受服务或有投资意向,可采取会员制、股份制等模式合作办学。 “1”是指“教与学一体化”模式,即实施研究型教学方式,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第一步首先由点评教授“破题”,接着学员分组研讨;第二步由主讲教授围绕主题进行系统讲解;第三步由学员组长围绕主题发言,点评教授“收题”并进行综合评论;第四步点评教授与学员共同考察学员企业,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现场教学。 办院特色: 1. 合作式教学,突出学员的主人翁角色,书院与学员合作办学; 2. 复合式教学,论坛、沙龙、学堂三位一体,形成有序的互动整体; 3. 一体化教学,教师与学员共享教学话语权,讲授权,管理权; 4. 研讨式教学,课题分解,教学互动,共同研讨,结论共鸣; 5. 实践式教学,分析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现场调研,学以致用; 6. 服务式教学,根据学员需求,进行咨询、策划、管理模式再造等服务。 培养目标: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拥有深厚人文内涵,系统科学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卓越领导才能的高端精英和复合式人才。 项目类别: 论坛类(拟定): 1. 城市论坛:成渝经济圈、新型城镇化、城市经济圈、城镇化与农村…… 2. 地产论坛:工业地产、商业地产、住宅地产、旅游地产、教育地产…… 3. 文化论坛:人文素质、文化产业、旅游文化、养生文化、巴蜀文化、艺术品鉴赏…… 4. 金融论坛:产业金融、上市运作、新三板诱惑、民间金融…… 5. 法律论坛:企业法律问题的合理规避、上市公司风险管理、法律与公民…… 6. 互联网论坛: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营销、互联网地产、大数据时代…… 7、建材、环保、农业论坛:建筑材料、节能设备、生态环保、生态农业…… 沙龙类(拟定): 1. 城市沙龙: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产城融合的商业机遇、生态旅游发展、城市圈经济与产业结构、川渝经济 圈发展趋势…… 2. 地产沙龙:养老地产与赢利模式、旅游地产开发难点与突破、商业地产模式与创新、教育地产的新模式…… 3. 文化沙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旅游的商机、养生文化的商业应用、文化产业与文化品牌、巴蜀文化的新机 遇…… 4. 金融沙龙:互联网金融模式的风险、民间金融模式创新、上市公司运作技巧、如何敲开新三板的门…… 5. 法律沙龙:法律顾问的作用、守法与诚信的关系、组织行为与法律思维…… 6. 互联网沙龙:电商模式与品牌建设、互联网营销与诚信、互联网地产模式选择…… 7、 教育沙龙:养生保健、婚姻家庭、子女培育、升学就业……

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第一节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一、党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一)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肩负推翻剥削阶级、最终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这个艰巨使命的完成,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使干部群众相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性,从而自觉地在各项工作中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办事,这样就会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群众的实际行动。党的无产阶级的性质决定了党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行领导。 同时,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为党领导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主观的条件。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利益的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宪法赋予各级党组织的权利;中国共产党还拥有五千多万党员,他们是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骨干,因而完全能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为完成党的伟大历史使命而奋斗。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 (二)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是实现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的可靠保证。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组织的领导。”要实现党的领导,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正确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之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就必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引导群众,提高人们的觉悟,统一大家的思想,调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把人们团结起来,坚定不移地去实现党的目标;就必须搞好党政建设,充分发挥党政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带领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发扬干部的公仆作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要加强党的领导,就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就要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就要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就要加强党风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等等。上述实现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所有环节,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才能有力地推动上述所有环节的充分

论科学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峡论坛》2012年第2期,总第248期 126 论科学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陈运普陈江燕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摘 要: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显著并不断增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科学技术具有较强的渗透功能、传播功能、示范教育功能、创新功能和评价能力。研究科学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科学技术; 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2)02-0126-04 科学技术不仅具有很强的生产力功能,而且蕴 含了丰富、深刻的教育内涵。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科学对于人类事务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都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好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当代社会诸方面的广泛应用,科学技术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丰富并改善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科技素质,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由此,科学技术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随之日益凸显。 一、科学技术的示范教育作用 1. 科学技术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取得了卓越成就,但也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这些限制,使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为隐蔽地渗透到其它知识体系和社会生活之中。“科技改变生活”,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不再受特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高科技的运用,如电影中的3D数字技术,使电影画面更为真实、逼真,带给人们视觉冲击与享受的同时,也大大加深人们对该电影的印象。通过电影或者电视这种隐性化的包装,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惊人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借助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可以针对任何一种复杂的研究对象,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研究。通过对思想信息系统进行要素、结构性、环境性分析,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科学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生活,生活就是课堂,发挥着示范教育的功能。 2. 引导教育的作用 科学技术带来生产力变革的同时,也将强大的技术运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些技术中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世界打破了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涌现出许多新鲜词汇和语录,这些词汇和语录用起来朗朗上口,如果谁不会,可能就会被嘲笑“out”了。网络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如此之大,甚至达到了“操控”的地步,出现了诸如“微博控”这样的人群。据调查统计表明,我国的网民数每年都在迅猛地增长,其中绝大多数网民是18-35岁的年青人,正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2]可想而知,科学技术中网络的运用对我们的教育带来冲击的同时也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 收稿日期:2011-12-31 作者简介:陈运普(1965-)男,汉族,河南漯河人,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陈江燕(1986-)女,汉族,湖北黄冈人,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0年硕士研究生。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概述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概述 发表时间:2015-06-24T08:51:39.80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6月总第158期供稿作者:孙燕超[导读]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者们对通识教育赋予不同的意义。通识教育同教育的发展一样,内涵也是变化发展的。 孙燕超兰州大学教育学院730000 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和“知本”社会的到来,通识教育日益得到认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不同学者的观点大相径庭。对近年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二者的关系研究与争论进行梳理和分析,明晰二者的定义和二者关系,总结对策,有利于未来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发展的实践探索,也期待能提供理论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改革 “通识教育”的概念于19世纪在美国诞生,从1828年的《耶鲁报告》,到1945年哈佛红皮书《自由社会的高等教育》重申与强调,致20世纪以来知识经济时代的诉求,已历经200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作为全球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与核心追求,通识教育日益得到强调和重视。 一、通识教育的定义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者们对通识教育赋予不同的意义。通识教育同教育的发展一样,内涵也是变化发展的。虽然迄今为止,学者们对通识教育尚未有一个统一而明晰的定义,但都体现并认同其基本内涵,一是指与专业教育部分相对的部分,主要表现为专门的通识课程;二是指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观,通识教育是一种终身学习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通识教育“实际上是全面素质的教育”。[1] 二、专业教育的定义 专业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专业划分为依据开展的教育。布鲁贝克将专业教育解释为“为工作而接受的教育或训练”。[2]哈佛大学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将专业教育定义为“旨在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的教育”。专业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学科的设置与划分是其基本依据。专业教育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 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梳理和总结,我国学者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主要包括三个观点:一是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与前提;二是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三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关系。 1.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与前提 该观点认为,大学作为社会的中心与文明的灯塔,培养的是全面的人,是合格的公民,然后才是一个职业人与劳动者,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名合格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包括宽广的文化知识,科学的理性以及人文关怀的精神等[2], 这样一个公民,他必然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如我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所言,大学“使人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这一理想必定通过通识教育才能实现。显然,本观点是经典意义大学传统理想的坚守者,是所谓的“经典学派”。 2.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组成部分 该观点认为,在市场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大学只有适应社会,承担社会服务职能,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大学作为培养人的主要场所,为社会输出的也应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高校按照社会分工对大学生实施专业教育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应该是为专业教育服务的,是相对一定专业背景下的通识教育。同时,通识教育只有依托专业教育,才能实现。可以看出,该观点是典型的“高等教育适应论”,高等教育适应市场成为趋势,可称为“市场学派”。 3.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 该观点认为,过分强调通识教育容易使教育陷入空洞,陷入知识技能“无用论”,而过分重视专业教育则会使学生只熟悉单一学科体系,对其他领域一无所知,容易失去综合交叉的学习机会以及不同领域自我探索沟通的能力。因此,通识教育应该与专业教育并重,实现“两手抓”,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并行,打破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界线,以取得通识知识与文化等方面的平衡,培养既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人文精神和教养的人。可称之为“中间学派”。 四、问题与启示 通过上述“经典学派”、“市场学派”以及“中间学派”的观点争论,一方面说明当前学界与社会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对通识教育没有明晰统一的理论与实践,导致通识教育口号虽响,却步履维艰。如通识教育概念模糊。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显得空洞化,没有明确的对象与方法。二是课程不明晰。各个高校的通识课程概念模糊,设置标准不一。有的认为人文教育就是通识课程,有的则以选修课代替通识课。 因此,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要在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冲突与消长中走向融合,必须明确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开展通识教育理论统一与实践探索。恪守学术自由理念与适应时代需求,促进文化之间的博弈、整合, 保持各方面的平衡发展。参考文献 [1]顾秉林人文教育与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2)。 [2]姜彩丽论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融合[J].黑龙江教育,2012,(8),47-48。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的目的,及其研究的一般步骤和程序.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比较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1.比较能更好地理解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导向对本国思政教育的深刻认识) 埃德尔指出:“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意味着对本国的哲学进行批判性的探讨和挑战,从而更清楚地分析本国教育制度的背景及其基础”。 如果比较研究可以得出言之有理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原则,那么在你本国的教育实践中应用并检验这些规律,就会对自己的教育制度有更好的理解。然而如果比较研究不能产生规律或理论,研究他国特定条件下的教育,也可以很好地扩大视野,而不至囿于一国教育的零零碎经验,同样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的教育制度。 2.比较能为本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改进或改革作出贡献(从比较中吸取有益营养) 比较可以收到“借鉴”效益。两个事物比较的结果,一个最容易得到的印象,就是谁的长处在哪里。看到别人的长处,就知道应该从对方学习什么,把人家长处移植过来。这种借鉴效益的意义在于可以对别人的长处实行拿来主义,是人类文明成果推广开来。“有选择的教育借鉴”或改革动机是比较教育发展史中永恒的主题。 3.有助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知识、理论和原则(促进思政教育学科发展)除了指导实践之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发展理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同其它学术领域一样,注重关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模式或趋势,而不是某些特殊问题或现象。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局限于对别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性研究,或局限于仅仅指出各种教育制度或方法之间的异同点。相反他们总是对这些异同点进行解释和说明,并对不断出现的模式或趋势进行总结。这些模式或趋势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知识、理论、原则和规律。这些知识、理论、原则和规律一方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中,可能会对当代世界在这个领域的若干重点问题的研究取得进展,因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一些基础和前提问题将会大有突破。以此比较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有助于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 比较教育特别关心与教育有关的国际问题,由于它使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发生联系,所以许多从事比较教育的人都把它视为世界和睦开始实现的起点。 埃德尔希望比较教育有助于发展国际主义。这种国际主义的产生不是以情感为基础,而是因为对本国和别国的赞赏性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确信我们自己的信仰是正确的;而世界上那些持有不同信仰的人也坚定不移地确信他们的信仰是正确的。在较为复杂的层面上,我们进行比较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上还有另外的信仰和另外的做法。 开展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和程序是什么? 贝瑞德在《教育中的比较方法》一书中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工作应分为四个阶段:

什么是书院制

什么是“书院制”? 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书院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提供非形式教育(即非课程形式),配合完全学分制,推展学术及文化活动,实现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西安交大书院制 简单的说,学院管学习,书院管生活。 交大的学院现在有理学院、电气、能动、电信、机械、软件、材料、生命、经济、人文、管理等等,学院负责安排课程、考试等于学习相关的东西。 书院有八大书院,分别是仲英、彭康、南洋、文治、励志、崇实、宗濂、启德,宗濂书院和启德书院在西校区。书院是住宿单位,负责宿舍管理、组织课余活动。 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制”创新学生管理模式 2008-09-19 14:25 新华网西安电(记者许祖华)西安交通大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学生管理模式,通过推行本科新生住宿"书院制",以生活社区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与行为养成教育,明显改善了新生入校后对学习生活的不适应以及懒散问题。 --让大学新生加强自我管理 2006年9月,西安交大以学生公寓为生活社区,成立了彭康书院,对新进校的本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与行为养成教育。学校让3200多名不同专业的新生统一进入这个书院,在一、二年级通识教育阶段增加交流,自我管理,共同成长,两年后,再回各自的学院接受专业课程的训练和培养。今年,西安交大又成立了文治书院和宗濂书院,共有3900余名新生入住。 据西安交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丘进介绍,西安交大推行"书院制"主要考虑到从

中学到大学,学习生活方式与环境的跨越,使一些学生在考上大学以后主观上放松了要求。主要表现在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不强,以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淡漠,公德意识差等。 此前,学生进校后都分到自己所在的学院里,由学院的辅导员对他们进行日常管理。管理方式与高年级学生基本相同,不能体现新生的特殊性。 高校学生发生留级、退学等事件,往往是大一就出现多门课程不及格现象。因此,在新生中开展大学生活导航、学业规划、学习辅导、习惯养成等系统的育人计划,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 --从古今中外书院制中得到启示 中国古代书院既是教育和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书院教育注重讲明义理,在教育方法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书院名儒学者治学注重求实、创新,在治学风格上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书院中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 在香港中文大学,学系负责"学科为本"的教学,书院负责"学生为本"的教学,通识教育多由书院承担。中大下属四个书院皆十分重视学生的"成人"教育。如新亚书院就十分重视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均衡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求知的兴趣、敏锐的触角、冷静的分析以及团队精神。逸夫书院的通识教育,特别强调学生要走出自己专业的局限,学会欣赏和了解其他学科的观点,开阔视野,重视让学生在学习参与及各类活动过程中体悟人生,培养良好的个性品格。联合书院则一直强调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并重,其通识教育的三大目标,即自我认识和价值观念的建

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分析与运用 ——以大学生学习“雷锋精神”活动为例 作者张森 09思政6班 2009644611 (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湛江 524048) 摘要:激励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之一,激励功能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为出发点,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着手,介绍了激励功能的内容和作用,并结合在大学生中开展的学习“雷锋精神”的活动,分析了运用激励功能的四种方法,希望对此活动有所帮助。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雷锋精神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很多,例如保证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调节功能、转化功能等,但是,激励功能是最直接、最本质,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功能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体现为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人们努力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1] 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体现于具体的激励方法,我们可以从这些激励方法中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的具体内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分析 (一)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结合 根据人的需要有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之分,我们相应地将激励分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大类。在实践中,两者密不可分,共同推动激励功能的发展。 物质激励主要是满足大学生的基本生活需要,具有实在性和在一定条件下的强效性;精神激励主要是满足大学生的尊重、自我实现等高水平的精神需要,是一种主导的、持久的激励形式,对学生的行为具有激励、调节、教育等作用。 精神激励如果长期没有物质激励的支持和充实,其作用就会减弱甚至落空;物质激励如果没有精神激励来辅助,就会使大学生陷入拜金主义和物欲膨胀的状态,进而失去了精神力量、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强有力的、实际的、持续的激励效果,使工作的动力具有持久性。[2]

相关主题